文化折扣范文

2024-05-30

文化折扣范文(精选12篇)

文化折扣 第1篇

文化折扣阻碍影视文化输出逐渐引起了国际关注。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文化折扣以及文化输出的相关问题, 并著以相关论文和书籍。霍斯金斯 (Colin Hoskins) 和米卢斯 (R. Mirus) 在1988年发表的论文《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中, 就首次提出“文化折扣”这一概念。他们认为, 文化折扣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 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的受众认同或理解, 从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我们从李道顺 (2006) 、郑雪梅 (2010) 以及邱燕妮 (2012) 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翻译导致的文化折扣的确是存在的, 并且是被广泛关注的, 它确实阻碍着中国影视剧的输出。影视输出的重要桥梁就是语言的翻译, 两个国家语言的切换主导着目的国观众对于影视输出国剧作的理解。同时, 通过对十几位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字幕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吸收。

下面我们就美版《甄嬛传》的“欧美之旅”来阐释影视剧的翻译质量在对外输出中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 《甄嬛传》在中国国内十分受欢迎。为了更加适应美国市场, 输出方将76集的长篇巨制剪辑为90分钟一集共6集的电视电影, 还特地补拍了许多镜头, 以做更完美的准备。但作为首部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 《甄嬛传》的收视却不尽如人意, 五星满分只有不到两星的均分评价。首先我们不能否认, 过度的删减使其剧情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但《甄嬛传》的台词翻译也是一直为众人所诟病的。字幕的翻译并未给这部剧起到加分作用, 却直接影响了美国观众对剧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充分理解。我们截取以下台词的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例1:碎玉轩 (Suiyu Pavilion) , 冷宫 (Cold Palace) 等一些宫名的翻译处理。

在美版《甄嬛传》中, 妃子的住所名称大多以音译, 存在诸多令人困惑之处。例如, 甄嬛寝宫“碎玉轩”的“碎玉”二字, 原指细小的玉片, 也指落花, 蕴涵着消极之意。而仅仅以音译, 不能够完全传达出这种蕴涵之意。

“冷宫”也并不是指气温较低、寒冷的宫殿, 而是特指失宠的妃子所居住的地方, 这些特定的含义在剧中并未有些许注释以使观众更为明了。

单纯地以音译翻译一些名词并不可取, 我们也可以以近期大热的电影《老炮儿》《寻龙诀》的片名翻译为例。“老炮儿”被译为“Mr.Six”, 以与片中的“六爷”相符。但单纯地看到“Mr.Six”, 大多数外国友人应该还是会困惑满满。“寻龙诀”被翻译为“Mojin-The Lost Lefend”, 对于外国人来说, 以“Mojin”音译摸金, 理解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在一些名称的字幕翻译上, 我们应该做出更多的研究, 一味地音译会增加理解困难, 并不能传达出其蕴涵的真正含义。

例2:皇后 (Empress) , 熹贵妃 (Nobel Consort Xi) , 华妃 (Consort Hua) , 富察贵人 (Lady Fucha) , 夏常在 (Attendant Xia) , 余答应 (Second Attendant Yu) 等妃子等级封号的翻译。

以上为后宫妃子按等级高低排列的封号的翻译, 这样的翻译并不能使人确切地感受到等级的差别。“妃”一字翻译为“consort”, 有配偶之意, 贵妃则加上“Nobel”一词以示尊贵, 而“常在”翻译为“attendant”, 有侍者、随从之意, “答应”低于常在, 即为“Second Attendant”, 这倒是较为符合封号的翻译。但是在片中, 低于答应的“官女子”一位就直接以“hereby demoted”一笔带过。《甄嬛传》中妃子等级众多, 翻译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尤其是等级的递进性也不明显, 这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同时, 在剧中, 很多诸如“奴婢”的谦卑词汇都被省略掉了。这不能体现出阶级意识很强的中国宫廷的特点, 也未能很好地传达中国故事的文化。

例3:甩脸子给谁看呢? Who can bear it ?

这句话的翻译改变了主语。虽然在翻译中, 我们应适时改变主语来更好地传达意思, 但在这里, 改变了主语会使语气发生很大的改变。“甩脸子给谁看”更能表现华妃嚣张跋扈的性格特征与语言特点, “who can bear it”则太过平和, 人物性格表现不明显。

例4:她是因为气血逆转导致难产。She’s having a difficult labor due to an imbalance of the chi and the blood.

作为中文观众, 我们当然能够很容易地知道“气血”二字的意思, 但外国观众并非如此。这里只简单地将“气”音译为“chi”, 带来了很大的理解上的难度。

还有其他一些名词的翻译也存在可修改之处, 如惊鸿舞翻译为“Flying Wild Goose”, 一丈红翻译为“Scarlet Red”等。当然, 我们不可以忽略译者在翻译《甄嬛传》时作出的努力, 这在很多词汇的选择上都可以看出。在美版《甄嬛传》中, 有许多很好的诗句翻译。例如,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翻译为“Light and shade upon her bed-screen’s peaks, her hair drifts cloud-like across rosy cheeks”, 用意思的理解来翻译诗句 (毕竟完全的对仗翻译也是不大可能的) 。

许多中国文化里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文化对应, 这也是导致文化折扣存在的原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时要在翻译方面跨越这样的文化鸿沟并不实际,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翻译中作出一些改进。

首先, 我们可以从成功输入中国的美剧、英剧中寻找改进方案。以美剧《生活大爆炸》 (Big Bang) 为例。

《生活大爆炸》讲述的是四个宅男物理科学家和一个美女邻居发生的截然不同的搞笑生活故事。在一些专业词汇、特殊文化或晦涩的笑点及美式语言上, 译者都在字幕后方或是画面上方给出了一些解释, 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片的精华之处。例如, 主人公Leonard帮助医生填字谜游戏时说的“nabokow”, 译者就在译文“纳巴科夫”后直接以括号加上“俄籍美国小说家”, 帮助观众理解 (第一季第1集) ;主人公Sheldon在唱一首童谣时, 译者就在贴近字幕备注了“改编自英语儿童歌曲GINGO” (第八季第21集) ;当提到“this is a swirling vortex of entropy”, 译者在翻译完“这是一堆乱熵”后, 紧跟其后解释了物理名词“熵”——熵越大, 系统越无序等。

就像美剧《生活大爆炸》对一些美式笑点及生僻名词在屏幕上方加以注释一样, 我们在进行影视剧的翻译时, 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例如, 在翻译“冷宫”时就在其上方备注“palace for those concubines falling into disfavor”等, 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此外, 我们应加大对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的研究。对古代中国词汇的整理形成“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库”, 以最佳的翻译将这些词汇予以统一, 注意保留其中的文化韵味与特色。

本文旨在由翻译入手, 侧重研究由翻译不当或翻译缺失引起的文化折扣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文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如所选影片与译例较少, 分析也存在较多不够透彻的地方。但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被重视并加以改进。

摘要:当今“软实力”, 即文化的竞争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国家文化的对外传播体现着该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然而, 文化输出中存在的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翻译的文化折扣, 也是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与输出的困难之一。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旨在从翻译入手, 侧重研究由翻译不当或翻译缺失引起的文化折扣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希望能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折扣,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李道顺.翻译中的语意流失与补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6 (3) :52-53.

[2]林文艺.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84-88.

[3]刘海宁.文化接近与文化折扣——从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在中国的传播说起[J].新闻爱好者, 2006 (6S) :14-15.

[4]燕妮.从文化折扣角度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产品战略[J].中国经贸刊, 2012 (8) :53-54.

[5]阮立, 唐祺.“泰囧”美国遇冷的文化折扣角度分析[J].视听, 2015 (09) :74-75.

[6]王勇.文化帝国主义与中国电影话语权建设[J].文艺争鸣, 2014 (5) :167-169.

[7]徐群晖.文化帝国主义环境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战, 2005 (2) :289-292.

[8]闫伟娜.影视产品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问题研究[J].西部学刊, 2013 (11) :42-44.

[9]尹鸿, 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 2001 (4) :36-49.

文化折扣 第2篇

张玉林

1、商业折扣的业务处理对比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因而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税法对商业折扣的定义与会计准则是一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的解释,销售货物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收入金额。由此可见,商业折扣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同。

实务中,商业折扣有两种做法,一是折扣销售,即按照折扣后的金额开具发票,确认收入,计算销项税额;二是销售折扣,即将未折扣前的销售额与折扣额开在同一份发票上。这两种做法均符合现行流转税、所得税处理及会计处理的规定。

2、现金折扣的业务处理对比

现金折扣是指在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确定的情况下,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关于现金折扣的会计核算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按合同总价款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计量收入;二是按合同总价款全额计量收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第二种做法。这样,当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的解释,销售货物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见,现金折扣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现金折扣允许税前扣除的合法凭据应当是购销合同注明的折扣条件及有关收款单据。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至于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是否转出进项税额,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争议。

3、销售折让的业务处理对比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由于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销售行为在先,购货方希望售价减让在后。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销售折让发生在销售收入已经确认之后,因此,销售折让发生时,应直接冲减当期商品的销售收入。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的解释,销售折让的增值税、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是完全一致的,均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四条至第十八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并加盖一般纳税人财务专用章。主管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填报的《申请单》进行审核后,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购买方必须依该《通知单》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可列入当期进项税额,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在防伪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后,与留存的《通知单》一并作为记账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7]18号)第一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让以及开票有误等情况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

1、因专用发票抵扣联、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的,由购买方填报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填写具体原因以及相对应蓝字专用发票的信息,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出具通知单。购买方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2、购买方所购货物不属于增值税扣税项目范围,取得的专用发票未经认证的,由购买方填报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填写具体原因以及相对应蓝字专用发票的信息,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出具通知单。购买方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3、发生销货退回或销售折让的,除按照《通知》的规定进行处理外,销售方还应在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后将该笔业务的相应记账凭证复印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税法规定,企业年终汇算清缴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应作为会计报告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由于所得税汇算清缴通常发生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后,而且所得税汇缴期满(次年5月31日)之前,纳税人发生申报有误的,可以重新办理纳税申报。因此,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折让行为,其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同。

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促销,与客户协议约定,在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购货方在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折扣折让行为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79号)规定,上述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货方可按现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有关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会计处理时,销售方应冲减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购货方相应冲减已售和库存商品的成本,同时转出进项税额。

商业企业能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计提的准备金可以税前扣除外,其他行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的各类准备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企业以后实际发生的相应损失,应先冲减各项准备金余额。因此,商业企业不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核算

以旧换新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有偿向购买方回收旧货物的行为。即,消费者在购买新商品时,如果能把同类旧商品交给商店,就能折扣一定的价款,旧商品起着折价券的作用;如果消赞者不能提交旧商品,新商品就只能以原价售出。

税法规定,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金银首饰除外),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具体财税处理请看如下例题:

【例】某商场对某品牌彩电采取以旧换新的方式销售,旧货折价每台800元,新彩电售价3510元(含税),当月采用此方法销售彩电200台。该商场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现金

542 000

库存商品

16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000 应收账款超过两年还未收回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问题内容:

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超过两年还未收回,这笔款项是否要征企业所得税呢?

回复意见:

您好: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

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

税发[2009]88号)规定:

“第十六条 企业应收、预付账款发生符合坏账损失条件的,申请坏账损失

税前扣除,应提供下列相关依据:

(一)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二)法院的败诉判决书、裁决书,或者胜诉但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三)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

(四)政府部门有关撤销、责令关闭的行政决定文件;

(五)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死亡、失踪证明;

(六)逾期三年以上及已无力清偿债务的确凿证明;

(七)与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协议及其相关证明;

(八)其他相关证明。”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企业应收账款超过两年未收回的损失应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可在税前扣除,贵企业应按国税发[2009]88号文提供相关依据就该项损失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收到返利该如何开发票

问:某收到一笔返利收入,已按规定作了进项税转出。他们是防伪税控企业,实行一机多票(都是机开票),如用普通增值税发票开具,报税时就会形成销售收入,就要提取销项税金。该项返利收入该开什么发票收取,如何报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36号)根据:

一、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部分收入,按照以下原则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一)……

(二)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

二、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折扣折让行为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79号)规定:

“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购货方在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货方可按现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有关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返还收入,商业企业不出具发票,应由供货方出具红字专用发票,收取方凭此红字发票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同时冲抵当期已销成本。商业企业能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计提的准备金可以税前扣除外,其他行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的各类准备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企业以后实际发生的相应损失,应先冲减各项准备金余额。因此,商业企业不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文化折扣 第3篇

近年来,全球数字出版对传统文化产业格局造成变革性冲击,同时也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对外文化贸易。数字出版由于特殊的形态和传播方式,极有可能打破传统的文化贸易瓶颈,成为“走出去”的突破口,因此发展我国数字出版,力争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员,数字出版仍以文化产品为销售对象,文化贸易壁垒特别是文化折扣问题始终无可回避。

一、文化折扣在数字出版中的表现

文化贸易壁垒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文化折扣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指的是因为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背景不同,消费者对外来文化不理解、不接受而导致产品的受众范围大打折扣。一般而言,文化差异越大的国家,相互理解程度越低,文化折扣也就越显著。

文化折扣是由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决定的。在开放的数字时代,有了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渠道)和数字化产品,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折扣。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我国图书“走出去”的途径,主要依靠翻译书籍在国外销售。数字化发展为全世界的出版者拓宽了推广产品的途径,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海外图书销售的新阵地,销售电子书正成为争取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我国部分图书在海外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时,不仅出售纸质版本,还有电子版供海外读者购买。但从全球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图书销售和电子书销售来看,文化折扣现象并没有因为数字化的介入而发生根本变化。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以及Kindle电子书的销售商,亚马逊销售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国电子商务平台的不同消费倾向,也能间接反映出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消费者的兴趣、认同存在显著差别。考虑到亚马逊图书上架快、数量多、交易量比较大,不同时段的销售情况都有差异,因此笔者截取同一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如图1。

作为2012年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门罗两位作者的国际知名度对销量都有正面影响。我国作家莫言在亚马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网站图书销售排名较后。考虑到《红高粱》出版日期较早,笔者同时观察出版于2013年2月的《变》英文版,在亚马逊美国网站销售排名为838077位,在亚马逊英国网站的排名为791937位,德文版(2014年2月)在亚马逊德国排名为58731位。

以英语创作的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在亚马逊美国、英国网站销量最好的图书,是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亲爱的生活》。该作品的德语版和法语版在德法两国的亚马逊网站销售排名大幅滑落,均在1万名以后。德法两国消费者更为青睐《诡计:八个故事》和《太多的幸福》。对这位作者文化折扣最显著的国家是日本,其作品日文版的销售排名均偏后。

电子书和纸质图书的媒介不同,在克服文化折扣上却没有根本性改变。表2是2014年7月17日同一时段,亚马逊英国网站上部分销量较好的亚洲作品的Kindle电子书销售情况。

莫言的英译作品是我国作家在Kindle电子书中销售情况最好的,销量最高的5部作品总体排名仍然靠后。苏童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的作品《河岸》及其代表作《我的帝王生涯》英译本销售排名与同时段平装本的销售情况没有太大差别。

不论采取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通过传统渠道还是电商平台,文化折扣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在亚马逊德国网站,Kindle电子书销售前50名中,来自英语国家的翻译作品11部,其他语言的翻译作品为零。而在亚马逊日本网站,Kindle电子书销售的分类榜单略有不同,文学类电子书销售前100名中,仅有3部翻译作品,分别是《小王子》《彼得兔》和《福尔摩斯》。在电子书总类销售的前100名中,外来作品为零,榜单被日本本土的经典小说、轻小说、漫画、写真集等图书全面占领。

大众图书的数字出版要“走出去”,不得不思考如何降低文化折扣。而要克服文化折扣,仅靠销售平台、渠道或改变传播介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内容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二、大众图书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困境

2013年我国对外图书贸易逆差较往年有大幅度缩小。扭转局面的主力是教育、学术类图书,大众图书的出口情况较往年也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教育类、学术类图书在文化特性上与大众图书存在差别,大众图书的文化特性决定了“走出去”的障碍比较大。

首先,教育出版、学术出版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能够形成一个专门化的评价体系,争取优质内容的方向大致是明确的,消费者对内容的辨识和认同水平比较高。其次,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的市场需求相对集中稳定,专业领域、专业水平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这两类图书降低“走出去”的文化壁垒。再次,专业出版的成果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部分抵消其文化折扣。比如立足于我国国情国史的科研学术作品,从数据来源、调查范围上可能具有外国研究所没有的条件,从而成为国外同类研究的必要参考资料。这类图书产品不仅不会因为专注我国的国情文化而形成文化折扣,反而因其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专门受众群体。

大众图书的情况则复杂得多。大众图书涵盖范围广,多数图书很难用“权威性”之类的评价标准,而大众需求又是多样化的。真正取得巨大社会反响又能创造良好市场效益的精品比例始终偏少。国际市场的要求和国内市场不完全一致,对文艺作品的不可替代需求不太常见。

国内的精品受到文化壁垒和文化折扣影响,越是专注于本国文化,越有可能脱离大多数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和认知范围,导致文化折扣升高、市场范围狭窄。

除了内容,影响大众图书销售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作者或作品的知名度。抛开知名度,消费者選择某种图书的确定性降低而偶然性大增。我国具备国际知名度、号召力的作者和作品数量非常有限,大众图书“走出去”的影响力比较弱,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传统图书行业,在数字出版中同样存在。培养发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作者是当务之急,但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

nlc202309031733

三、对大众图书数字出版继续“走出去”的思考

1. 构建国际市场竞争力,制定国际市场发展策略

为了打通国际渠道、争取国际市场,国家和一些地方出版社通过政策鼓励收购海外出版社,利用海外企业去开拓海外市场。收购海外企业之后,仍然是以资本和渠道参与国际竞争,国内优秀文化产品树立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全球数字出版发展态势虽好,但也在经历整理和震荡,以资本参与竞争的风险比较大,很有可能是为国外企业的转型提供了资金,却没有解决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从目前国际化成效斐然的国家来看,美国的影视、出版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都是以培养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去提煉本国品牌。随着数字化在全球的推进,数字化内容的数量呈级数增长。在海量的内容面前,读者对品牌知名度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在国际竞争中表现也会越来越显著。

我国文化产业本来在国际品牌方面就存在不足,数字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求问题还没有解决,树立国际品牌也就无从谈起。数字出版要作为突破点去克服文化壁垒,应当以国际视野去找方法,制定国际市场发展战略。

美国、欧洲、日本等文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大众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化水平更高,图书市场的竞争更残酷。我国大众图书作为外来产品,不考虑对方需求而要取得消费者,不研究国际市场而希望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是不太现实的。培养国际市场竞争力应当以研究国外市场为前提,专门调查国际图书市场、国际图书贸易的动态,从而准确定位对口产品。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到,国际市场上的优质内容,未必与国内市场相对应,尤其是大众图书,基本上各国的大众图书都是以本国市场为本位,国内畅销书在国际市场的销售落差很大。走国际化路线还应当转换思路,寻找、开发目标市场所需的产品,出版前期就做好全局准备。

2. 内容与技术平衡发展,文化生产与文化服务并重

在过去几年,全球数字出版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技术领域的变化层出不穷,数字阅读终端的竞争十分激烈。相比之下,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核心技术不足,加上国内版权保护存在很多问题,技术领域的疲软为数字内容保护造成困难。因此在过去几年当中,数字出版行业内重视技术、重视渠道,反而对数字内容不太重视。数字内容海量化出现,令一部分业内人士产生“数字出版不缺内容”的错觉。

事实上数字出版行业内,能够传播广、传承久的优质内容始终是少数,内容资源不足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障碍。数字出版一样要按照文化生产的规律前进,必然要求优质内容。要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内容,尽量降低文化折扣,这是我国大众图书“走出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英国亚马逊Kindle电子书的销售统计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2011年开始在亚马逊英国网站上架销售的《挪威的森林》Kindle电子书,至今仍然排在第984位。同一时间,在亚马逊法国网站,《1Q84》Kindle电子书销售排名2091位;在亚马逊德国网站,《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Kindle电子书销售排名第969位,明显领先亚洲地区其他作者。

村上春树自称偏好“西洋文学”,其作品贴近现代人生活,经常穿插国际化的元素,令这些作品在推向海外市场时,文化折扣相对降低。村上春树或许可以作为我国大众图书“走出去”的一种借鉴。

除此之外,国外数字出版大多比较重视对读者服务。数字阅读要克服传统阅读习惯去争取消费者,在技术服务上的投入不可小觑,而且也取得明显的效果。而我国数字图书在国际上销售时,相应的技术服务还不常见。因此除内容生产外,我国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应该兼顾技术服务,与国际化的读者服务接轨,有助于数字出版物在国外消费者中推广。

3. 数字出版“走出去”应当尊重发展规律

目前我国文化贸易“走出去”的基础比较差,华语文化圈的特殊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革性的改变,文化贸易壁垒、文化折扣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虽然新技术、新渠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生产、传输、营销方式,国际化的平台逐渐形成,对出版业来说是可喜的发展,但应当理性看待大型平台的作用。开放的传播渠道有助于突破文化壁垒,然而每个国家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接受水平,这不是平台能够解决的问题。有了平台,放在平台上的内容没有交易,还是没有真正“走出去”。

构建平台仅仅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内容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东西。最终能够“走出去”获得国际市场的,只能是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内容,在数字出版方面也不例外。在培养国际化的内容、国际影响力的作者方面,我国的实践情况比较差。就大众出版领域来说,形成具有跨文化影响力的内容远比构建一个交易平台需要更长的时间。

文化产业“走出去”注定是任重道远的过程,大众图书数字出版“走出去”要按规律办事,从源头逐步解决困难,否则可能会浪费时机、浪费资本。

(作者系南京大学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

文化折扣 第4篇

一、文化折扣之因

迥异文化背景下单纯的语言转换无法完全填平文化沟壑, 进而可能引发文化折扣。美剧字幕组的产生基于中美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 中国受众对海外文化的需求有了进一步提高, 简单传达剧情的字幕已不再能满足需求。译制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二元语言符号的转码, 而是通过文本在地化①填平文化沟壑的行为。这对字幕组成员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不仅要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准确转换, 更要求寻找文化间的平衡点。中美在文化传统、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均有较大差异。美剧在创作过程中主要立足于本土观众, 因此呈现出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等都是美国社会宏观环境下的一瞥。美国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氛围中扮演着宰制性角色, 相较于他国文化而言, 属于强势文化。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受众在观看美剧的过程中被暂时性地剥离了与母体文化的连接, 因而在主动接受其展现出的一些文化观念时, 会产生不适应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所述, 艺术创作并非主观产生而依存于现实之中②。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对生活的理解也就不同, 反映在美剧中, 表现为台词与场景无法被受众理解与接受。受众无法领略到剧集中的某些文化意涵, 文化折扣也就随之产生。在《破产姐妹》中, 女主角因无意间对一名同性恋顾客有些许怠慢, 招致了同性恋群体的大规模抵制, 最后以女主角道歉才告一段落。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观众很难想象此事缘何引起如此大的风波。

字幕组在译制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嵌入性抵抗是导致文化折扣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字幕组在缩小中美文化背景的差异上付出了诸多努力, 然而双方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的迥异, 决定了译制中很多时候无法避免地出现解码编码的意群偏转甚至意义扭曲的现象。概而论之, 译制过程中的意群偏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俚语 (包括性描写) ;另一类则是与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相悖或是损害国家形象的内容。美剧《暴君》中, 中国被塑造为无限索取的贪婪形象。字幕组显然无法将具有损害我国国家形象的不实内容传达给受众, 因此编码过程中将相关台词进行了转译与屏蔽, 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整体剧情的理解。字幕组一方面接受了美国强势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 其所处文化环境又促使其自发地对外来文化进行抵抗与和解。此过程可能出现过度现象, 字幕组成员将在文本解码的过程中遭遇美国文化的嵌入, 而编码过程则集中体现了拮抗的作用。嵌入式抵抗在实践中表现为, 通过含蓄的方式进行转换和注释, 译出当下文化环境所容许的语言符号。

转换过程中, 原文化意涵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化折扣在此情况下更多地由字幕组主动的嵌入性抵抗造成。在保留原意和获得社会理解的对立下, 后者的优先级别往往更高。同时在美剧的“霸权文化”面前, 文化自觉性将激发更为强烈的抵抗, 但字幕组本身的存在又建立在对美国文化的喜爱与认同上, 这样矛盾的状态造成一些剧集的字幕晦涩难懂。

二、文化增值之困

文化增值指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其自带的文化意涵被完整地接受, 并引起共鸣的现象。文化增值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文化产品在本国受到的关注没有其在异域文化中受到的关注多, 也就是文化产品在异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价值要优于本地;另一类是不仅在本国引起了较大关注, 也在异域文化中引起了较大的关注。①字幕组在翻译过程中, 首先力求的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和价值几乎相同。

美剧字幕组准入机制存在的弊端是导致文化增值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正如上节提及, 字幕组翻译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符号转化过程, 也是一个文本在地化的重编码过程。因此, 高素质的字幕组成员是文本再创作过程的根基。翻译人员不但要对中美两国的语言符号了如指掌, 更要熟谙双方文化的相异点。然而字幕组的招募环节往往忽略了对文化背景转换能力的要求。大部分字幕组在招收成员时会安排相应的能力测试, 检测新成员是否有能力进行字幕的译制。以成立较早的人人字幕组为例, 在征募翻译人员时, 一般采取英译汉句子测试的方式以及若干分钟节选片段翻译为主。浅表的句段翻译使得翻译人员在日后的实际译制过程中面对陌生的文化意象只是直译了事, 而无法领略其中深意。字幕组重解码编码、轻背景转换的团队准入机制是阻碍文化增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本在地化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外来文化意象与多样人物设定的双重挑战。这就涉及翻译过程中的风格把控问题。大部分字幕组为了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作品, 一部剧集通常由四到五人同时译制。每个人看到的仅是其中一个片段, 相互之间亦缺少必要的交流, 对出现在自己负责部分的陌生文化意象或人物, 常常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转化。对人物设定理解的不深刻会对译制文本产生决定性影响, 意群的偏转也由此产生。

在《南方公园》中, 剧中人物Cartman是一个性格粗鲁的人。但在某集翻译中, 却出现了如下情况。

原文:Could you solve this situation, dude, please.

译文:哥们, 麻烦你清理一下, 拜托了。

从译文看来是恳求对方打扫一下, 而剧情实际情况是, 他以对方家庭相威胁, 一脸蛮横地要求对方帮他擦鞋。然而译文的语气与剧中人物实际表达的语气南辕北辙。此类译文不顾前后剧情衔接, 扭曲了其原本的意涵, 造成观众难以把控人物设定, 使得文化增值效果受到影响。

三、由折扣到增值

字幕组在译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文本翻译后依然无法逾越文化藩篱的情况, 究其原因在于观众无法进行跨文化背景基础上的感知。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解码编码只能满足基本的观看需求, 并不能满足高层次的理解需求。以《老友记》为例, 剧中出现了多场婚礼, 新娘们经常会提到blue、borrowed等词, 例如剧中角色菲比说:“I could be my something blue.”若直译为“我能成为自己蓝色的东西”, 显然令人费解, 传达的文化效果也大打折扣。此时注释作为有效手段, 可将潜在的文化折扣转化为文化增值。实际操作中, 字幕组就对此种西方婚礼中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 在屏幕上方嵌入解释性字幕:“something old象征新娘的过去以及家人;something new象征美好的未来;something borrowed象征亲朋好友给予的祝福和帮助;something blue源于古罗马, 蓝色象征爱和忠贞。”如此一来观众只要简单结合剧情, 就能感受到台词中的自嘲,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再注释的策略有效弥合了文化间的鸿沟, 有助观众理解与进一步思考, 避免文化折扣的同时实现了向文化增值的跨越。美剧中蕴含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如笑点、双关、典故、俗语等, 都可以通过此策略获得文化增值量最大化的效果。

全球化大环境下, 不同文化间的跨文化传播都面临着本土化问题。如果对剧中的陌生名词都加以注释, 观看过程中将产生疲劳与紧张感, 基于此, 在实践中常使用文化意象本土化这一对策。多数中国观众对美国文化并没有深刻认知, 当储备之外的文化意象被转化为潜意识认同的中国文化元素后, 受众不仅能提升观看体验, 更能主动进行思维构建。以《南方公园》为例, 就使用了这一策略:

原文:I've got Yelp a new place in Shi Tpa Town tonight

译文:我今晚要在大众点评上对万达的一家新店做出评价。

Yelp是美国的一家点评网站, Shi Tpa Town则是剧中杜撰的一个广场名, 若不采用这一策略, 大多数观众都会云里雾里。进行文化意象本土化后, 凡对互联网应用有所涉猎的观众应都不难理解其中之意。

语言本土化也是实现文化增值不可或缺的环节。字幕制作过程中, 语言本土化有两大助益:其一, 将带有翻译腔的文本变为生活语言, 使整个意群的表意更加清晰, 也可将一些长难句改为简洁明了的短句, 减轻观看的负担。其二,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中难以直译的句子的问题, 有些句子若直译则会使人无法理解。仍以《南方公园》为例, 其片头曲节选如下:

friendly faces everywhere, humble folks without temptation, ample parking day or night.

译文: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阡陌交通, 俨然自得。

在原文无法形成明晰的汉语意义时, 此处使用了四个成语。若直译则是“到处是友善脸, 谦卑的人们毫无奢欲, 白天晚上到处都停满了车”, 孰高孰低, 高下立判。成语典故的化用, 使得字幕成品进一步向“信达雅”靠拢, 这样的字幕有助于受众理解剧集, 因而推进了传播过程中文化增值的实现。

注释

11文本在地化, 即localization, 指流动中改变自身属性使得为当地文化所接受的情况。

22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折扣》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例

4、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

1、经历自学、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打折”的意义,会把折扣化成分数和百分数。

2、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 展示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周末你们去哪些地方去,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师:同学们,老师在周末也出去逛了逛,发现一些店铺前面有这样的广告语(出示场景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第一个学生回答到“打折”后,另指两名学生问:“你认为呢?

师:同学们,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打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讨的内容—-折扣(板书课题)

揭示课题之后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应用。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6分钟)

1、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97页第一段的内容。

2、自学反馈

学生自学后,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师:哦!这就是打折。②生:几折就是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师板书: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师:不错。大家同意吗?

师:大家真善于学习!这就是折扣的意义,我们来齐读一遍!

3、课堂练习

(出示)师:那你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吗?

当有学生直接回答就是百分之几十的时候,师表扬:真不错!一下子就能说出百分之几十。

① 指着屏幕。师:请同学们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与同桌说一说。

② 出示教材97页第一段。师:同学们表现得真积极。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声音读一读。

师:是啊,为了促销商品,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那现在我们就应用折扣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打折吧。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自学例4的第(1)例。

4、自学尝试(出示)

(1)出示:例4(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8分钟)出示自学提示: ①独立尝试解决。②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2)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板书并说解题思路)

学生板书:八五折就是85%,也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

师:说得非常清楚。特别是通过现价是原价的85%这句话,我们就找到了单位1的量。

重点引导学生明白:八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原价是单位“1”, 单位“1”已知,要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元,就是求180的8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80×85%=153(元)

解题思路:“八五折”是现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求180元的8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学生说完之后,师:那老师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到单位1的量)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指名说,同桌互说)(4)课堂练习(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①学生独立完成。②指名说解题思路。

③ 练习反馈:师:有错的同学请举手?如果有错的同学请他马上改正。方法错误的问他现在掌握方法了吗?如果是计算错误,提醒他以后计算的时候细心一点。教师指着算式小结:这道题的关键是通过八五折想到它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找到单位1的量,从而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解答。师: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现在有一个更难一点的问题需要同学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

(5)出示:例4(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10分钟)

①师:请同学们读题之后先独立思考:如何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想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师:有些同学有想法啦。请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同其他同学研讨研讨吧!(6)全班交流(学生板书、展示并说解题思路)

重点引导:打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原价是单位“1”, 单位“1”已知,要求便宜了多少元,就是求原价的(1-9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60×(1-90%)=16(元)

解题思路一:先求现价再用原价减现价

160-160×90%=160-144=16(元)

解题思路二:先求便宜的折扣再用原价乘便宜的折扣

160×(1-90%)=160×0.1=16(元)学生说完之后,要求同桌互相说。

5、教师小结:(指着黑板)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折扣的意义,而且同学们也知道打折的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其实打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生活,挑战自我。

三、当堂训练、拓展提高

1、出示练习二十三第1题。(4分钟)

(1)指名学生说图画意思,问:你认为上面的价格是现在的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2)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问:可以怎样买? 学生练习后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价”

2、出示:小雨用42元买回一本打六折的书,这本书原价多少元?(7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质疑。

(3)指名展示,说出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2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折扣》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完之后,师:同学们真是学有所获。其实,现在的商场、店铺都喜欢在节假日搞促销打折,所以,请同学们以后尽量和你的家人在节假日的时候去购物,这样可以少花钱!

五、板书设计:

意义

七八折=78%

表示现价是原价的78% 应用

180×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钱。

160×(1-90%)160-160×90% =160×10% =160-144 =16(元)=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钱。

连锁火热,折扣水深 第6篇

都说女人的钱最好赚,女人每年用于购买化妆品的钱,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商场里,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价格让人望而兴叹,如果有一家化妆品店,能够以低于商场的价格购买到多个品牌的名牌化妆品,自然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目前市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化妆品折扣店。这些店铺采取连锁加盟的模式,公司宣称可以为加盟商提供品牌、开店经营模式和低折扣的货源,3~4折的进货折扣,总投资不到5万元,即可开一家集中了诸多知名品牌的化妆品折扣店。这一项目在迅速火暴的同时也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一些自称是加盟商者通过网络等途径指责总部借加盟之机欺诈加盟商。化妆品折扣店的市场前景究竟怎样?这一热炒项目究竟是一个火暴的商机,还是一场高明的骗局?本刊记者深入行业内部展开调查。

折扣迷局

“我的一个朋友自上个月加入该公司以来,深受其害,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来此申张正义,希望有同样的受害者,一起联手讨伐该公司。我的朋友自加入这个公司后,发现这个公司当时谈好的条件都没有答应,当时承诺返还装修费,结果等装修完了,找他们要装修费时,他们说没有。当时签合同前看见的价格,到进货时价格就调高了,等你去和他们争论时,说这是公司的统一价格,我就不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前后的价格不一致,就是价格欺诈!所以提醒大家一定小心!”

2007年2月底,当记者将眼光投向化妆品折扣店这一项目时,首先进入视线的,便是互联网一些论坛上如此这般关于几个开展化妆品折扣店招商加盟的公司的种种非议。一位自称是受骗者的加盟商在留言中感叹:“我算是费了功夫做了很久的调查可到头还是被他们骗了。不知是他们骗术太高还是我防范太差。”

经过了解,记者发现这些对化妆品折扣店连锁加盟的质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提供的产品价格、品牌与承诺不符,拒绝为加盟商退换货品,首期铺货量严重不足,加盟商不能自由选择货品,加盟后缺少培训扶持等。而其中争议的焦点,在于产品的品牌与折扣问题。

由于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都有自己特殊的销售渠道,普通的经营者特别是个体销售者很难找到进货的途径。加盟商选择加盟化妆品折扣店项目,首先看重的便是公司所提供的知名品牌的进货渠道。化妆品折扣店的加盟总部是否能够真正以超低的折扣为加盟商提供这些知名品牌的货品呢?某公司一位四川的加盟商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加盟之前,公司向他承诺欧美一线品牌的折扣在4折左右,可实际进货时才发现,SK-II、雅诗兰黛、迪奥、倩碧、兰蔻等市场上流行的品牌经常断货,折扣有的甚至高至7~8折。“在加盟之前,公司不会给你提供详细的报价单,只会由业务经理口头告诉你欧美品牌、日韩品牌、国内品牌大概折扣会是多少,等你加盟后拿到报价单时,会发现你想要的畅销产品价格一般都远远超出了公司当初的承诺。”

针对一些知名品牌的折扣问题,记者咨询了某化妆品折扣店加盟总部。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负责咨询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韩国品牌像三星、VOV、爱茉莉等,折扣在4折左右,而像兰芝、婵真等畅销品牌,折扣在5.5折,欧美知名品牌如SK-II、雅诗兰黛、迪奥、倩碧、兰蔻、娇韵诗、碧欧泉等,折扣一般都在6.5折以上。“3~4折指的是各种品牌的平均折扣,我们也有低至1折的特供商品。你少拿些名牌,折扣自然就低了。”该业务经理这样解释。

加盟商能赚多少钱

在互联网的一些论坛上,流传着一份某化妆品折扣店加盟公司业务经理与加盟商的聊天记录。在该聊天记录中,公司的营业经理对品牌折扣问题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我们的产品结构就是用大牌带动其他小牌的,真正赚钱的其实就是那些目前名气不是很大或者在国内名气不是很大的品牌。我可以让配货师给你推荐一些包装漂亮、价格折扣低的品牌。举个例子,像美容院里面都有自己的牌子,但是都不是一些大牌,都是些二三线的产品,通过专业的手法销售给客户。” 记者就此问题致电该公司加盟总部,询问公司都有哪些品牌,公司的业务经理回答,公司既有欧美和日韩的品牌,也有国内的品牌,在品牌结构上,欧美品牌和韩国品牌各占30%,国内品牌占40%。

以知名品牌为卖点,靠二三线产品获取较高的利润率,如果说这是公司给加盟商预先设定的经营模式,本身倒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记者采访的几家不同公司的加盟商大多表示,在加盟商进行前期考察的过程中,公司并不会将这种模式明确向加盟商说明,这无疑对加盟商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很多加盟商在加盟前普遍认为化妆品折扣店主要经营的是大品牌的畅销产品。

从这种产品构成和经营模式上,记者也发现,一些化妆品折扣店公司在加盟方案中关于投资回报的分析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在北京某化妆品折扣店加盟总部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个总投资为42800元,月经营费用为4500元的普通加盟店,按每天销售额2000元计,月销售额可达6万元,毛利可达36000元,年纯利润高达378000元,1~2个月即可收回投资。在这份利润分析中,公司预计的经营毛利率高达60%,要达到这样的利润率,要求产品进货折扣平均至少在4折以下。

但按照实际的供货折扣,无疑是不可能达到60%的利润率的。记者拨通了该公司的咨询电话。接待记者的业务经理表示,公司所说的利润率是按所有品牌的折扣来平均计算。这就意味着,加盟商如果想到达到60%的利润率,在进货上必须选择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产品。而该公司的一位上海加盟商告诉记者,她在上海徐家汇的化妆品折扣店开业两个月来,日平均营业额虽然有近1500元,但基本上都是销售欧美和日韩的名牌产品。由于进货价格较高,利润率不足20%,目前仅仅能够维持经营。

“当前的化妆品市场决定购买的最重要因素仍然是品牌,销售情况最好的依然是欧美、日韩等地的知名品牌产品,国内不知名的二三线产品虽然进价较低,但由于品牌的限制,很难取得较大的销量。化妆品折扣店本身开在城市,面对的并非这些二三线品牌产品的市场。”从事化妆品销售已经有十年之久的淘宝网店主杨静告诉记者。

牛皮还是谎言

不知名的国内品牌,与承诺相违背的折扣,被人为夸大的利润率,是否能由此判断,大部分化妆品折扣加盟项目就是一场精心的骗局?总结互联网上针对某化妆品折扣店加盟总部的各种质疑,考虑到互联网上言论的随意性,记者再次通过致电该公司进行暗访、向其他加盟商咨询等途径一一求证。

在网上流传的该公司加盟总部业务经理与加盟商的聊天记录中,自称是加盟商的网友对该公司首期3万元配货量提出质疑,提出公司的首期配货量应是进货价的3万元,而非零售价的3万元。同时提出,公司不应为加盟商配货,而让加盟商自行选择品牌和产品。记者以加盟者身份向该加盟总部提出首期配货量以何种标准计算的问题,一位姓王的业务经理明确回答,首期供货3万元是按零售价格来计算,品牌和产品由加盟商自行选择。这是因为公司收取的加盟费不仅是进货费,还包括了加盟店的品牌使用费、培训、开业赠品等相关费用,除去首次进货之外,每累计进货2万元可返还1000元。对于网上关于退换货的质疑,王经理表示,公司可以为加盟商退换产品,但没有提及首次进货是否可以退换,记者就此问题一再追问,王经理才吞吞吐吐地表示,首次进货不予退换,但如果加盟商决定退出,可以退回剩下的产品。记者提出能否在加盟前看一下进货价格表,被该总部婉言拒绝。而对于有网友提出的公司承诺返还装修费、加盟费却没有兑现的问题,记者在该公司的网站上看到,在“装修费、宣传费赠送”的备注栏里,显示有“累计进货20万时,赠广告宣传费2000元,赠装修费2000元,送完为止(不含首批免费铺货)”的条款。

经过暗访记者发现,公司在签订加盟合同前,并没有向加盟商承诺首期3万元配货按进货价计算,也没有做出首期产品退换或开业后即返还装修费用等承诺,这与网上的传言有一定的出入。记者试图通过网络向提出质疑的网友取得联系,但没有一个人做出回复。

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该公司的实质情况,记者以考察项目的名义找到了几位该公司的加盟商。江苏某市的一个加盟商表示,公司的总体情况还可以,产品是正规渠道进口,有代表正品的CQI标志,只是从品牌上来看国外的知名品牌不多,主要是一些国内的品牌,目前她只是使用公司的品牌,平时销售的大多还是自己从另外的渠道购进的产品。“价格还好,就是知名的东西不多,如果你加盟了,一定要从别的地方进些其他的货。”该加盟商好心地劝告记者。而另一位湖北的加盟商则认为,公司虽然允许加盟商自行选择产品品牌,但由于名牌产品较少,且价格较高,实际上很多加盟商为了获得利润,不得不选择一些折扣较低的不知名品牌的产品。问及她现在的经营情况时,她表示:“还可以,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把那些小牌子的产品卖出去,大品牌是不太可能赚钱的。”

从这些信息上来看,这些化妆品折扣店的加盟总部并没有用明显的谎言来欺骗加盟者,只是尽可能地回避或是夸大了一些问题,如品牌、折扣、首次配货量计算标准、费用返还等。公司为加盟商提供了产品和辅销资料,因此还不能称为是骗局。然而这种刻意的回避或夸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加盟商对项目市场前景、经营定位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加盟商加盟开业之后,大部分难以实现预期的收益。

化妆品折扣店何去何从

化妆品折扣店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知名品牌的产品,这就要求总部能够为加盟商提供较低的折扣,实现价格上的优势。然而在采访中,某加盟总部的业务经理无意中向记者透露,公司向厂家或供货商谈价格时,同样要靠数量来说话,前期加盟商不多,进货量自然不大,再加上受资金的限制,很难拿到特别低的折扣,越是知名品牌、畅销品牌,这种规模上的限制就愈发明显,所以在初期阶段,只能走以知名品牌为卖点,靠销售二三线品牌实现利润的路线,随着加盟商的增加,公司的进货量不断增加,名牌产品的折扣才能越来越低。

该业务经理同时对互联网上关于化妆品折扣店连锁项目的种种非议深表无奈。网上对该公司有这样一则“控诉”:加盟商加盟后,前几个月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恰好此时遇到家里有人生病,便想找公司退回加盟费,而公司表示只能部分退还加盟费用,加盟商因此认为总部借加盟骗取钱财。对此该业务经理表示,任何一家加盟总部,都不可能保证加盟商赚钱或是代加盟商承担损失。由于已经销售了一定的产品以及公司提供了开业赠品和促销用品,退还加盟费时自然要扣除这部分费用,据此认定总部欺诈加盟商,或者是因为该加盟商对特许经营行业不够了解,或者是网上的发帖者根本就不是公司的加盟商,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误导人们对公司的认识。

记者在一些化妆品折扣店里看到,从客流量、销售额上看来,化妆品折扣店依然是一个具备潜力的项目,然而在市场相对混乱,加盟总部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者从事化妆品折扣店的经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文化折扣 第7篇

关键词:纪录片,对外传播,文化折扣

1文化折扣的概念

文化折扣, 是随着文化的传播, 文化也出现了折扣, 也被称作文化贴现。 如果文化特征得不到别人的认同, 那么文化产品价值就会降低。如果受众对文化特征非常认同并熟知, 那么产品自然就会获得更高的支持率。如果产品的文化要素能够匹配地域文化, 那么受众对该产品的兴趣和接受度也会提高。反之, 只能大打折扣。因此, 文化折扣会左右受众的认知情况, 也会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还不利于文化贸易的开展, 让文化传播连连受阻。

2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纪录片的文化折扣

2.1重感性和重理性

在中国, 大家对感性思维的关注力度较大, 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的特色文化。感性色彩比较受宠, 大家非常关心自身的感觉, 希望得到良好的意境, 从而获得身心合一的体验。然而, 西方强调海洋文明, 理性是他们的代名词, 他们更多地去关心探索过程, 强调推理的重要性, 注重逻辑思维。因此, 中西方的记录片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前者利用延绵不绝的画面来表达出深层次的内涵, 后者则是用清晰的思路来叙事, 表现出缜密的逻辑能力。

2.2重历史和重未来

古老的国家往往关注历史, 而新兴国家更关注未来。同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拥有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所以自然而然更在意历史, 这一点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而对于美国等新兴国家来说, 他们的历史较短, 所以他们更希望创造更为广阔的未来, 希望通过创新获得更大的提升。这种区别在题材选取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历史性的题材在中国比较受宠, 而未来题材则在美国等国家大放异彩。

2.3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传统理念中, 诚信达、真审美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价值观, 文化作品一般要通过宣传美与善进行价值推广。 我们往往关注纪录影像的宣传与教育功能, 反而弱化了真实表达。而西方国家更关注真理, 注重纪录片对事实的清晰表达, 强调报道与解说的平民化视角。

3从技术角度分析中国纪录片的文化折扣

3.1叙事方式和节奏

通常来讲, 中国的纪录片多以叙事开端, 故事节奏比较长, 因此常常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方法来进行线索梳理。而西方国家则往往首先关注高潮点, 随后将故事细节缓缓到来, 最终引出故事主题。

3.2电视语言

在中国, 中全景和固定镜头在纪录片中较为常见, 一般多为静态图像, 以静态呈现动态, 把固定的美呈现给大家, 从而展现画面的深层次含义, 在静态中找寻弦外之意。在西方, 运动镜头是更为常见, 他们通过深焦长镜头的灵活运用让美感自然而然的流动出来。同时, 多角度镜头也很普遍, 景别镜头的组合更是运用自如。

4高文化折扣的解决办法

4.1选题的国际性

1) 就现实情况来讲, 正在灭亡的文明这一题材较为流行, 同样, 挽救正在灭亡的遗产同样畅销于世。2) 展现改革开放的题材, 以及通过改革反映普通家庭的平民生活, 展现不同行业青年人的成长事件。3) 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所呈现出了各种唯美纪录片, 涵盖了居住情况、环境的变更、保护生物和星球生存状态等。

4.2叙述语言的世界性

详细来讲, 中国纪录片在叙事时务必要关注如下两点:一是“开篇”的形式各不相同, 得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二是故事情节要紧凑连贯, 确保主线明朗连贯, 副线不能抢了主线的风光;同时, 切记主要人物要贯穿主线, 次要人物也要围绕主线人物来发展, 不能超越主线的光彩。

4.3制作精良

1) 技术质量, 确保一切节目能够满足国际上各种标准要求。2) 务必要关注细节。故事的逻辑关系、剪辑的效果和逻辑性、构图的整体性和镜头的平衡性等。3) 海外市场一般节目的时长为1小时或者30分钟。越是短小, 越是更好地开拓市场, 随后就能获得能够更好的突破。

5结语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度, 我们具有独特的文学和文化魅力。 然而随着我国文化的传承, 文化出现了折扣, 纪录片的创作和对外传播中出现的文化折扣现象便是这种境况的体现。 中国纪录片讲究唯美以及浓厚的历史感, 在叙事方面也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别, 因此, 中国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 要通过丰富选材、叙事手法、拍摄手法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而实现我国纪录片的传播、我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文化折扣 第8篇

一、现金折扣

(一) 现金折扣的定义。

现金折扣, 是指债权人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 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之中, 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 通常与债务人达成协议, 债务人在不同的期限内可以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日期”表示。例如, 3/10表示买方在10日内付款, 可以享受售价的3%的折扣;2/20表示买方在20日内付款, 可以按售价享受2%的折扣;n/30表示这笔交易额付款期限为30日之内, 若20日之后30日之内付款, 不享受任何的折扣。

(二) 现金折扣会计处理方法。

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总价法与净价法两种。我国会计实务处理中通常采用总价法。总价法, 是在销售业务发生时, 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按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对购货方提前付款的鼓励性支出。

(三) 现金折扣的税务处理规则。

《我国增值税处理条例》规定, 现金折扣 (销售折扣) 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 折扣额应计入财务费用。《所得税法》规定, 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 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 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其实通俗地说, 就是税法才不管你什么时候收款, 以什么样的方式收款, 反正你的商品值这么多钱, 你就要按这个价钱交这么多的税。不过也确实发生了损失, 就把它记在“财务费用”中, 等交所得税的时候再给你扣除了。

(四) 举例说明现金折扣在会计和税务当中的处理

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2009年3月1日,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 按价目表上标明的价格计算, 不含增值税的售价总额为20, 000元, 为鼓励乙公司及早付清款项, 甲公司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 1/20, n/30。按总价法的会计分录为:

1、现金折扣含增值税额的计算:

假定乙公司3月10日付款:

假定乙公司3月20日付款:

假定乙公司3月30日付款:

2、现金折扣不含增值税额的计算:

假定乙公司3月10付款:

假定乙公司3月20日付款:

假定乙公司3月30日付款:

二、商业折扣

(一) 商业折扣的定义。

商业折扣, 又称“折扣销售”, 是指实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 将价目单中的报价打一个折扣后提供给客户, 这个折扣就叫商业折扣。商业折扣通常以百分数明列出来的, 如5%、10%的形式表示出来, 买方只需按照标明价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

(二) 商业折扣会计处理规则。

根据《企业会计原则第14号——收入》的规则,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 应该遵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肯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在商业折扣的状况下, 企业销售收入入账金额应按扣除销售折扣以后的实践销售金额加以确认, 即以整个销售净额除税后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以整个销售净额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贷款, 以应收账款与产品销售收入二者的差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三) 商业折扣税务处理规则

1、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8 7 5 号) 规则。

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触及商业折扣的, 应该遵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对于商业折扣, 现行增值税税法规定, 假如销售额和折扣额是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普通发票或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方法雷同) , 能够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假如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不管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 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计算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2、税法中认可的销售折扣仅指销售折扣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注明的状况。

《国家税务局对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1997]472号) 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 假如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 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交纳所得税;假如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另外, 在增值税处理上,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3]第154号) 规定:征税人采取折扣方法销售货物, 假如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假如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不管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 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钱的折扣, 假如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置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 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 且该实物应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视同销售货物”中的“无偿赠予别人”的规则, 计算交纳增值税, 同时计入应征税所得额。

(四) 案例解析商业折扣会计、税务处理

例:某市一家乐家超市, 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 增值税税率为17%。为抢抓商机, 增加销量, 2012年1月开展节前促销活动, 母婴柜节期开展“折扣销售”方式出售“大华牌全脂婴幼儿奶粉”, 售 (标) 价23.4元/袋 (200g) , 成本为13.5元/袋。规定在促销期内凡在本柜消费者一次购买5袋的, 按七折优惠价格成交, 并将折扣部分与销售额开具在同一张发票上。月末结账前, 经核算1月份消费者一次购买5袋的有200次, 共出售了1, 000袋, 钱货当时两清 (不考虑其他零售数额) 。

1、假定折扣部分与销售额开具在同一张发票上的会计处理:

同时, 结转销售成本:

2、价格折扣假定折扣部分与销售额开具在两张发票上的会计处理:

同时, 结转销售成本时的会计处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销售方式都会随时产生, 不再是以前的简单交易, 你买, 就掏钱;我卖, 就给你货物。各种不同目的销售方式的产生, 能够增加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才能更快地带动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加迅速地积累我们的财富。当然了, 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何种销售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 都要确认收入, 都得交税。

参考文献

[1]刘颖.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轻松过关1.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文化折扣 第9篇

折扣店, 在国外被称作OUTLETS, 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一些美国的服装厂把自家的库存、下架服装放在门口的零售店销售, 久而久之各品牌的折扣产品集中在一起销售, 使爱品牌又图便宜的消费者趋之若鹜。从此, 专门经销品牌过季商品、下架商品、断码商品以及出口“甩单”商品的商店称为折扣店 (OUTLETS) 。

上品折扣是北京知名的都市型百货折扣连锁店, 也是近十年来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服装折扣商场。目前, 其实体连锁门店主要在北京地区, 已拥有8家实体门店, 总营业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上品折扣网 (www.shopin.net) 于2009年5月正式上线经营。上品折扣迅猛的发展势头令人瞠目, 2008年销售额达8亿元, 2009年突破11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品折扣坚持“价值主张不打折扣”的理念, 从消费者和供应商两方面的真正需求出发, 为他们提供价值, 而这一价值主张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

(一) 消费者方面:物有所值, 质优低价

在折扣店购物的消费者, 都希望自己购买的商品物超所值, 而“所值”的基础就是市场上有一个明确的尺度能够衡量目标商品的价值。因而, 上品选择商家的标准是北京的各大知名商场有正规形象专柜的品牌, 而且尽量选择边厅品牌 (店面在商场靠边位置的品牌, 由于边厅客流量较大, 所以租金也更高, 一般认为边厅品牌的实力要高于中厅品牌) 。在上品看来, 能够在知名商场里面拥有自己形象专柜, 代表了品牌的实力和大众认可度, 而它们的商品价值更容易被消费者衡量和认可, 这样以实现“质优”的目标。

而在低价方面, 上品则会通过降低其他非必要的投入来控制成本。上品折扣的商品均由品牌商或生产厂商直接提供, 节省了中间环节的费用, 并且上品折扣实体连锁门店没有奢华的装修, 采用统一、简洁的货架陈列, 为品牌商节省了大笔装修费用, 因此, 上品折扣系列门店的商品都是不含“水”份的超低折扣价格。

(二) 供应商方面:厂家第一, 零成本进店

为满足生产商快速清理库存, 回笼资金和降低损耗的需求, 吸引更多上游厂商给予更多折扣, 上品折扣始终坚持“厂家第一, 零成本进店”的原则。商家进驻零售渠道通常先要支付一定的进店费以及商场管理费用、广告费用、店庆费用等名目繁多的各种杂费。而进驻上品, 供应商除了需要缴纳一笔约为5000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外 (用以保证遵守商场的规定和有充足的货源) , 没有其他额外成本。

目前, 上品与供应商主要采取联营和租赁两大主要方式合作, 供应商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联营是指上品和供应商在进场前约定扣率 (供应商与卖场分成的比例) 数值, 进场后供应商在卖场统一收银, 双方按扣率各自分成销售额, 双方可视销售状况决定是长期合作还是短期合作。对一些可以开设工厂店的大品牌, 双方亦可商议采用固定位置、自带货架式的合作方式。而租赁则是指双方在进场前约定固定经营地点, 供应商按期向上品支付租金的合作方式。

上品努力在折扣设定和结算期上减轻供应商压力。为了保证供应商在商品高折扣率的情况下还能盈利, 上品折扣获得的折扣率低于传统零售卖场。另一减压方式是加快供应商的现金流动, 相比许多商场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结账期, 上品折扣能够做到对供应商一月一结。

此外, 上品折扣还会根据商家的需要提供一些免费服务, 例如推荐此前在上品备案的优秀导购员。

三、面临的问题

虽然上品折扣通过满足消费者和供应商双方的需求, 成功地整合了自己的价值链, 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由于市场及其自身的发展现状, 上品折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 其他零售业界的冲击

目前, 上品折扣依然面临着其他零售业的冲击, 百货公司的季末促销、其他实体折扣店

和同类电子商务网店及团购网的低价策略都会对上品折扣产生一定的影响。

零售业界的低价会对上品折扣产生一定的冲击, 多数百货名品店, 促销手段花样百出, 折扣、返利、现金抵用券、赠品和抽奖等活动, 借由各种节日或周年庆理由, 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在百货公司内消费, 同样可以用低价买到名牌商品, 而且消费者往往在这类消费过程中感到物超所值。其他电子商务网店, 实施的更是全年低价、包邮、积分换购和赠品等促销方式, 而网上购物更是提供了不少便利, 能吸引更多购买力。而国内名品折扣店, 折后的价格普遍较高, 难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二)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较低

消费者对上品折扣店销售的商品品牌知晓度还不够高, 品牌知名度尚未打响的情况下, 很难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同时在中国市场上假货先行, 名牌本身的发展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消费者对部分国际品牌还没有健全的认识, 容易错误地判别品牌价值, 或是将名牌商标与其他类似商标混淆, 导致日后对品牌的不良影响。此外, 名牌商品也没有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缺乏一定数量长期购买的忠诚顾客, 因而面临着不断开发新客户的高成本。同时, 一些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 早被盗版商品炒得热火朝天, 消费者难以从仿品的品质和形象来界定真正的名牌, 而当该品牌正式进入时则感觉为时已晚。这就造成消费者对折扣店品牌形象认知度不高的现象。

(三) 门店定位的矛盾

上品折扣出售的多为知名品牌, 如果装修低挡, 不免让消费者怀疑商店内产品的真伪;若是装修复制原品牌风格, 会间接提升铺位成本, 并同时伴随消费者畏惧在此购买折扣商品的问题, 进而陷入名品折扣店都会面临的尴尬境地。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上述问题能否妥善解决, 对上品折扣的发展至关重要。上品折扣综合运用自身资源和优势,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 应对其他零售业界的降价促销:新品+制定最低价

同其他商场相比, 上品折扣的价格令人心动, 当季新品在上品折扣可以以3-4折的价格出售。入驻商可以通过远程查询系统, 实时查询到所有商品在上品折扣8家门店的销售情况 (包括款型、颜色、规格等) , 从而实现精准的自动补货、调货, 更能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追踪, 因而品牌商愿意每个月付费购买此项服务。同时, 他们几乎每周与上品折扣商品部进行接洽, 调整商品陈列。上品折扣通常能出示所有商品的销售情况, 举出很有说服力的数据, 入驻品牌大多愿意据此做出调整。这不同于一般百货公司的管理模式, 即入驻品牌只需每月按销售额给卖场返点, 销售策略则完全由自己调整。

此外, 上品折扣的管理人员和招商人员每周都要进行市场调查, 这是为了确保能掌握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概况, 相对准确地估算供应商成本, 以保证在入场谈判中占据有利的形势, 增强上品的谈判和议价能力,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能够更轻松地将折扣制定到全市最低。这还有一个优势, 就是为了在促销季能采取更灵活和彻底的措施, 以应对促销季中其他零售商场的折扣促销。

(二) 应对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较低:接近消费群体的品牌

上品选择商家的标准是在北京的各大知名商场有正规形象专柜的品牌, 而且尽量选择边厅品牌 (店面在商场靠边位置的品牌, 由于边厅客流量较大, 所以租金也更高, 一般认为边厅品牌的实力要高于中厅品牌) 。对于上品来说, 能够在知名商场里面拥有自己的专柜, 代表了品牌的实力和大众认可度, 而它们的商品价值更容易被消费者衡量和认可。

(三) 门店定位矛盾:选址在临近高级百货周边地区

门店位置的选择是零售百货企业成败的根本, 上品折扣每开设一家新的门店, 都会综合考虑、定性分析新门店周边的人文环境、商业环境、交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自上品亚运村店开业以来, 上品商业在每家新门店的选址上, 都有意与一家大型家电卖场和超市大卖场形成邻里。如亚运村店与物美大卖场和国美电器、五棵松店与旺市百利大卖场和苏宁电器、首体店与家乐福大卖场和国美电器等。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商业组合形式, 通过行业区隔, 优势互补, 提高了上品单店的销售水平。

五、上品折扣管理改革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 上品折扣除了要解决好上述的问题之外, 还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管理改革,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使其运营模式更加完善。

(一) 向IBM咨询: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内部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 加上市场空间被电商不断挤压, 依靠高固定成本投入实现规模扩张的模式, 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上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运营效率,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经过IBM的咨询服务, 上品建立了适合自己的BLM模型 (业务领导力模型) 。

1. 薪酬绩效体系

IBM的顾问对上品折扣的岗位设置进行了重新梳理, 并设计了相应的薪酬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在绩效考核方面, IBM避免使用“绩效考核”这类的词语, 而称之为员工的“业绩承诺”或“绩效承诺”。所体现的就是要让员工主动来承担和主动给自己设定目标, 而不是将目标强加给他。

2. 团队思维提升

IBM的战略咨询与领导力培训, 把从上往下灌输式的转型思路, 变成一个基于团队自律的内升式的转型思维。公司每个管理层及每个基层员工, 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未来公司转型中自己需要做出的变革, 并主动寻求变革。

(二) 上品折扣的多渠道选择

上品在渠道方面的改革战略是将电子商务视为多渠道选择而非方向性调整。整合既有资源, 协调好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线上线下共赢。战术上整合大品牌经营模式, 通过整合实体资源来提高消费者信任度;重金打造自建IT系统, 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共享, 节约库存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两种渠道的价格与折扣要保持一致, 回归经营本质, 力求更多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优化价值;不盲目跟风, 以保障其健康、稳健地发展, 最终形成竞争壁垒。

(三) 单品管理PDA——被逼出来的精细化运营

上品在扩张过程中遭遇成本限制, 货物管理陷入瓶颈, 上品折扣引入了PDA单品管理系统, 可谓是“被逼出来的精细化运营”。

1. 实现单品管理

PDA单品管理系统在产品入库的时候进行SKU (最小存货单位) 信息的录入和采集, 完善自身数据库;巧妙地将某些功能嵌入PDA, 通过PDA, 导购可以为顾客提供跨店查询服务;通过点击PDA上的顾客投诉, 导购可召唤上品折扣的相关主管。价格调查员到其他百货公司抽检价格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PDA, 进行价格的直接比对, 从而保证做到上品折扣宣传的“全北京最低价”。

2. 整合线上线下销售

上品折扣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 实现网上、实体互动统一。实体店通过PDA下单, 表示货物已卖出;网上有卖出的货品, 随时通过网络传送到PDA上, 告诉导购员某件货品已售完。原本大卖场的存储空间替代上品折扣网的库存, 真正达到电子商务的“零库存”。

六、总结

本文通过消费者和供应商两方对上品折扣进行价值链分析, 得出它的核心竞争力——物美价廉。在竞争形势愈加激烈的环境下, 上品折扣通过电子商务和PDA的应用, 对经营模式和渠道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维持并巩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究出折扣店这一新兴的零售业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 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此基础上确定折扣店自己的定位。以有效的方式与供应商合作获得较大的折扣, 用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消费者, 通过对供应商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构建良好的价值链, 真正实现多方共赢。随着这一模式的建立, “上品折扣”本身也具有了较高的品牌价值, 消费者确认上品折扣店的商品是真正的名牌产品并且有足够大的折扣, 就会来购买, 而供应商也会确认与上品折扣店合作有很大的销量可以快速回笼资金, 就会继续与上品折扣店合作。这样, “上品折扣”自身的品牌价值就可以带来价值链的良性循环。

此外, 当市场环境和技术发生变化时, 要及时应对, 并抓住机会。上品折扣店正是适时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的经营, 充分利用多年经营实体店所建立的品牌影响力, 为消费者实现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便利。同时, PDA单品管理系统的使用使供应商能够及时了解销售情况, 并且保证了线上线下销售的整合, 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巩固了价值链的良性循环, 并提升了上品折扣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零售业信息化现状及趋势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2) :88-90.

[2]邓勇兵.上品折扣学习IBM的领导力[J].中外管理, 2011 (06) :45-49.

[3]孙彤.上品折扣:单品管理的PDA[J].商业价值, 2010 (07) .

[4]于伯然.电子商务:多渠道的选择[J].市场观察, 2011 (09) .

[5]党永嘉, 罗东.拆解“高端折扣店”模式[J].21世纪商业评论, 2009 (01) :72-75.

文化折扣 第10篇

促销 (Sales Promotion) , 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各种短期性的刺激, 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和感知价格从而激励消费者消费的一种营销手段。在4P营销组合中, 促销对于短期消费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消费者日趋成熟, 消费心理日趋理性化的现今消费市场。价格折扣作为实施最简便, 效果最显著的促销手段, 越来越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 广泛的被企业所应用。特别是对于有着更多消费选择的网购群体, 这一手段的效果更加显著。并且随着大量旅游网购网站的出现, 酒店行业这一旅游网购链条上的重要的一段也逐渐进入到了网购消费者的视线中。因此如何正确的选择, 适合酒店网络预订促销的价格折扣方式, 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现文献研究多集中于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上, 对消费感知的研究还较少。其中1998年Della Bitta和Monro就折扣力度对消费者影响进行了研究。1992年Gupta和Coope对消费者对折扣力度的感知的饱和点进行了研究。1991年Dodds、Monroe和Grewa对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感知价格将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1998年Grewal、Monroe与Krishna又将感知价值细分为感知获取价值与感知交易价值。2006年Kim与Krame发现消费者对比例折扣的感知程度还与折扣形式的新颖程度相关, 并且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折扣方式越新颖, 消费者对比例折扣的感知程度就越强, 购买意愿也越高。

文献显示, 消费感知与折扣方式有关, 并且其关系在价格折扣上更加明显。然而随着网络消费时代的来临, 网络环境中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感知的影响与实体市场中的影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本研究将以网络价格折扣方式对酒店预订消费者消费感知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将着眼点放在网络预定酒店的环节上, 研究直接降价和打折折扣这两种折扣方式对网络预订酒店消费的消费者的消费感知进行分析。力图从价格折扣的角度出发, 深度剖析不同的价格方式对网购酒店预订的消费者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实验场景设计

本文选取情景实验法进行实验, 共设四个场景。场景一为35%折扣程度 (即减少35%的价格) 的直接降价, 场景二为35% (即打6.5折) 折扣程度的打折折扣, 场景三为80%折扣程度 (即减少80%的价格) 的直接降价, 场景四为80% (即打2折) 折扣程度的打折折扣。这里对折扣水平的选择是基于文献所设计的。根据Della Bitta和Monro对折扣力度对消费者影响进行的研究。只有当折扣程度大于15%时消费者才会对折扣进行关注;并当折扣变化在5到7折时, 消费者对其比例变化的感知很小。在实验进行时, 随机为被试提供两个场景中的一个。为了避免预订平台和酒店的干扰, 预订平台和酒店均用xxx表示。

2.变量选择

本文在研究网络价格折扣方式对酒店预订消费者消费感知影响时, 将以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和价值感知作为影响的力度的指标, 故涉及的变量为消费走感知价格和感知价值。借鉴以往的研究, 测量题项见表1。所有题项均采用6星级里克特量表, 被试对题项的认同程度在1-6之间打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试越赞同该选项。

3.研究假设

(1) 价格折扣方式与感知价格:感知价格是消费者对某商品实际价格的内心感知, 其可以以某一数字具体量化。这一价格可能与实际价格相同也可能与市价价格不同。在相同的折扣力度下, 消费者面对不同的折扣方式所感知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并且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感知价值一定时, 消费者所得到感知价格越高, 其购买意愿就越强。因此, 建立假设:

H1:在35%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直接降价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

H2:在35%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打折折扣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

H3:在35%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相同, 并且成负相关。

H4:在80%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直接降价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

H5:在80%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打折折扣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

H6:在80%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影响程度相同, 并且成负相关。

(2) 价格折扣方式与感知价值:根据Thaler的研究, 其将感知价值细分成了两部分, 其包括:获取价值 (ac-quisitionvalue) 与交易价值 (transactionvalue) 。当产品价值一定时每个消费者对商品都会产生一个自己的感知价值, 并且这个感知价值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当出现折扣时激励会发生变化, 这时消费者在考虑新的价格下商品的感知价值的同时还会考虑折扣及折扣方式的因素。并且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感知价格一定时, 消费者的感知价值越高, 其购买意愿就越强。因此, 建立假设:

H7:在35%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直接降价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更大, 并且成正相关。

H8:在35%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打折折扣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更大, 并且成正相关。

H9:在80%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直接降价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更大, 并且成正相关。

H10:在80%折扣程度下, 不同价格折扣方式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打折折扣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更大, 并且成正相关。

四、数据分析

本文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为87份。

1.信度分析

借鉴以往文献的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α信度系数法进行信度分析。其中感知价格的Cronbachα值为0.803, 大于0.8, 虽然感知价值的Cronbach’sα为0.775小于0.8但其还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实验设计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

2.分析结果

本文运行重复数的方差分析, 检验在35%和80%折扣力度下, 不同折扣方式对感知价格和感知价值的影响。其结果如表2。

由数据我们发现: (1) 当折扣程度为35%时, 对于网络预订酒店的消费, 直接降价对消费者感知价格的影响比打折折扣大, 验证了H1。 (2) 当折扣程度为35%时, 对于网络预订酒店的消费, 打折折扣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影响比直接降价大, 但差距不多, 验证了H8。 (3) 当折扣程度为80%时, 对于网络预订酒店的消费, 打折折扣对消费者感知价格的影响比直接降价大, 验证了H5。 (4) 当折扣程度为80%时, 对于网络预订酒店的消费, 打折折扣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比直接降价大, 验证了H9。

五、结论

对于网络预订酒店这一消费行为, 不同的价格折扣方式在不同的折扣力度下, 对消费感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当折扣力度较小时, 直接降价和打折折扣相比, 其对消费者的价格感知的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当折扣力度较大时, 直接降价和打折折扣相比, 打折折扣对消费者价格感知的影响更大, 并且成负相关。无论何种情况, 打折折扣对消费者的价值感知的影响都比直接降价大, 并且其正相关。但当折扣力度较小时, 打折折扣和直接降价对消费者的价格感知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在商品基础价格较高的情况下, (1) 当折扣力度较小时直接降价和打折折扣相比, 直接降价更能刺激消费者消费。 (2) 当折扣力度较大时直接降价和打折折扣相比, 打折折扣更能刺激消费者消费。 (3) 当折扣力度适中时, 打折折扣往往会有更好的促销效果。

参考文献

[1]Della Bitta, A, J.and K.B.Monroe, 1980,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 of Value from R etail Price Advertise—ments”.Advances in Consumer R esearch, 8, pp.161~165.

[2]Gupta, s.and LG.cooper, 1992, .“The discounting of discounts and promotion thresholds”, Journal of Consumer R esearch, 19, pp.401-406.

[3]Dodds, WB K.B.Monroe and D.Grewal, 1991, “The effects of price.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Product Evalu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 esearch 28 (3) , pp.307~311.

[4]Dodds, WB K.B.Monroe and D.Grewal, 1991, “The effects of price.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Product Evalu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 esearch 28 (3) , pp.313~319.

[5]Kim, H.M.and T.kramer, 2006, “pasy80%’versus‘Get 20%of’:’the effect of novel discount presentation on consumers’deal perceptions, marketing letters, 17 (3) , pp.193~210.

[6]Della Bitta, A, J.and K.B.Monroe, 1980,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 of Value from R etail Price Advertise—ments”.Advances in Consumer R esearch, 8, pp.161~165.

网上折扣的秘密 第11篇

金融危机不请自来后,奢侈品销售大幅度下滑,各大奢侈品专卖店和百货公司的当季新品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折扣店转移。然而,随着存货周转率的显著下滑以及存货增速的明显提高,如何在保持自己“贵族”形象的同时,以低成本扩充渠道、增加销量、快速消化库存获取流动资金成为奢侈品牌面临的挑战。

以Vertu手机为代表的一些奢侈品牌选择与名牌打折网站合作,定点定时对会员顾客以低价出售库存商品。在这些打折网站上,虽然成为注册会员无须缴纳任何费用,但会员必须由现有的会员邀请,填写申请并得到批准后才能获得会员资格。“非请勿入”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销售活动都是限时进行的。但是,另一部分以Chanel为代表的品牌坚持继续走传统路线,不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任何商品,其发布的系列广告片甚至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两种做法孰是孰非,让人很难做出评判。但是与以往通行的实体清仓方式相比,借助网络对于销售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对于奢侈品来说,网上销售首先可以摆脱区域限制,能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不同国家会员的需求。其次,这些网站在帮助品牌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还扮演了免费宣传渠道的角色,线上线下都能持续不断地为品牌带来新的顾客。更何况,实行会员邀请制也给足了奢侈品面子。

目前,奢侈品打折网站所拥有的优势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加入到网上清理库存的行列。自2007年以来,奢侈品打折网站不断涌现,其中,作为元老的Vente-privee.com和后起之秀Gilt.com的表现尤为出色。

Vente-Privee.com:重新包装奢侈品

Vente-Privee.com是奢侈品折扣网站里的元老。早在2001年,这家法国购物网站就开始以低至三折的价钱出售高端服装品牌当季或往季的库存。那一年,雅克·安东尼·格兰让(Jacques-Antoine Granjon)和他的7个生意伙伴一起创建了Vente-Privee.com网站,最初的构想是在互联网上通过限时销售的形式销售当季存货,这不仅能够满足供应商快速销售库存产品的需要,还能在不损坏品牌形象的前提下,保证收入不分散到其他分销渠道。

对于奢侈品品牌而言,它们更为看重的是库存销售网站能否以卖正价商品的方式和态度售卖库存,在消化库存的同时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

Vente-Privee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奢侈品品牌对自身形象高度重视的“爱面子”心理,迎合它们的喜好推出了一套售卖方案。与一般购物网站简单呈现静态商品图片不同,Vente-Privee拥有自己的模特、化妆师、发型师和摄影师为商品重新“包装”,并将其录制成短片,确保商品以最佳状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甚至在其总部还设立了一个音乐制作中心,为广告短片配上原创音乐。当然,这些宣传活动都必须事先得到相关品牌的首肯—事实上,几乎没有品牌会拒绝这种锦上添花的行为,这相当于为其增加了一个免费宣传的渠道,并且线上抢购也可以带动实体店销售。

Vente-Privee网站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在限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3天),为设计师品牌组织专场的产品销售,只有网站会员才可以参加交易,新会员必须通过老会员的邀请才能加入。在销售开始之前的48小时,网站会通过邮件邀请会员参加。一般工作日的销售时间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晨6点开始,周末则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晨8点开始,销售持续2~3天。根据网站所在地的条文规定,会员也可以取消订单或者退货。

目前,Vente-Privee除了没有LV、 爱马仕等坚决走传统渠道的“老顽固”,其他品牌应有尽有,内容也包罗万千,包括服饰、配件、家居等等,几乎每天都有新品牌更新,但数量有限,一个品牌的销售期限大致为1~3天。

从2006年起Vente-Privee开始在西班牙、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办事处,开设多语种网站,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物习惯以及爱好。同时产品线也愈加丰富,覆盖了服装、手袋、鞋子、珠宝甚至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如今,Vente-Privee的合作品牌多达850多个,注册会员超过800万。预计2010年Vente-Privee的销售额将突破11亿美元,利润超过7000万美元。

Gilt.com:专卖设计师品牌

Vente-Privee发展得太好了,导致跟随者在2007年爆发式涌现,可以说,Gilt是Vente-Privee众多效仿者中的优等生,不仅继承了Vente-Privee的优良基因,还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2007年,亚丽克西斯·梅班克(Alexis Maybank)和亚历山德拉·维尔克斯·威尔森(Alexandra Wilkis Wilson)将Vente-Privee模式带到美国,推出Gilt.com,她们对Vente-Privee网站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专注于奢侈品品牌打折销售。从女装起家,Gilt很快进入男装、童装以及家居用品市场。

Gilt每周主持约20起销售,每次销售开始于中午12点,持续36个小时,其产品折扣从50%到70%,先到先得。Gilt一般会提前一周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会员将在什么时间销售哪些设计师或者哪个品牌的服装、配件等,而不告知具体的信息,具体的商品信息只有在销售开始时才可以看到,吊足了抢购者的胃口。

Gilt同样采用会员制模式,但是为了鼓励会员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Gilt会给现有会员一定的现金鼓励。例如,老会员邀请的新会员在Gilt进行第一次消费时,会奖励老会员25美元。2010年年初,Gilt在原有会员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高端的Gilt Noir会员服务。在Gilt网站每年消费超过1万美元的顾客,将会自动升级成为Gilt Noir会员,享有提前15分钟浏览当日特价商品的特权。而这短短的15分钟时间,将大大提高这些高端会员抢到好货的机会。

除此之外,Gilt与其他奢侈品折扣网站最大的不同在于:Gilt不是从批发商或者生产厂家进货,而是直接从设计师工作室采购,以此确保自己的所有产品都是由时尚圈内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甚至还会出售这些设计师的样品、非卖品、最新作品等。这种从设计师工作室直接购买服装的方式,使Gilt吸引了一批知名的奢侈品品牌,比如由美国十大设计师之一的奥斯卡·德拉伦塔执掌的以设计名贵华丽礼服著称的Oscar De La Renta品牌。

把业务聚焦于网络设计师样品售卖会,绕过中间商以极低的价格从设计师那里直接进货,保证了Gilt当季货和新货的比例。Gilt还着重经营与新锐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推广新品牌、新设计,为他们迅速培养出一批粉丝,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帮他们清空存货,渡过难关。Gilt与设计师品牌之间的密切合作,使其成为今天风头最劲的奢侈品折扣网站。

Gilt并不从设计师手中买断库存,而是充当中间商的角色,结算时间远远滞后于从会员手中收费的时间,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正现金流,并且长期保持下去。这意味着它除了建立、维护网站以及一定的人力成本之外,没有任何货款投入,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与一般的购物网站相比,由于奢侈品库存销售网站实行会员制,依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并且对引荐新会员的老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不仅可以省下大笔的广告费用,也从来不用担心人气问题。

2010年,Gilt的预计销售额为5亿美元。Gilt快速销售高端奢侈品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美国任何一家线下商店,这为Gilt与高端品牌的价格谈判增加了不少筹码。而充分的议价能力,又保证了其能为销售的服饰提供高达70%的折扣,成为Gilt吸引顾客消费的绝佳武器。

折扣生活苦与乐 第12篇

“名牌加实惠”是众多消费者的购物理想。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以及消费者没有达到常常去正价店买东西的实力, 往往决定了品牌折扣店的兴起。比如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 (OUTLETS) 最早诞生于美国, 当初的形式就是“工厂直销店”, 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 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

几年的时间, 奥特莱斯从一个新鲜事物演变成了很多消费者的购物首选渠道, 2007年开始, 更是在全国刮起了“奥特莱斯风”。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打着奥特莱斯旗号的终端店, 当然散落各处的不知名的折扣店也就更加数不胜数, 然而, 这些折扣店大多名不符实。

以奥特莱斯为例, 除了北京的燕莎奥特莱斯和上海青浦奥特莱斯这一南一北两大巨头外, 其他各地的奥特莱斯都还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奥特莱斯。

如在品牌上, 尽管也有很多国际知名品牌, 但是很多折扣店也很“本土化”地掺杂了一些不知名的新品牌。究其原因, 是因为这些品牌没有门路进入门槛较高的正价店, 需要借助奥特莱斯这个平台, 在某大知名品牌身边落户, 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气。让这“品牌纯正”破了功。

在价格上, 尽管各地都一样打出折扣牌, 但是“纯正”的品牌在价格上是有着明确的参考的, 究竟能得到多少实惠消费者自己心里有数。那些没听说过的品牌呢, “折扣”究竟“折”了多少, 除了生产商没人知道。

上一篇:欲望与禁欲下一篇:矢量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