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2024-07-15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精选12篇)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1篇

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习兴趣不强烈, 方法不当, 思想懒惰, 信心不足。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总体路子, 那就是“探究心理, 因材施教”。具体措施如下。

一、爱心换爱心, 顽石也点头

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 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爱就是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语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后进生由于饱受失败之苦, 历经不及格的挫折, 自卑心极强。他们最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 正如久旱之地渴望甘霖的滋润。他们盼望教师的一点表扬, 一瞥赞赏的目光, 一段鼓励的批语。一句讽刺、挖苦的话都可能会使他们心灰意冷。记得班里有一位复读生上课时总是说话, 作业经常不完成, 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也不明显。我在生气之余冒出一句话:“你这种学习态度, 就算把凳子坐烂, 成绩也不会有半点提高。”话刚说完就见那个学生眼中充满了气愤, 既而变得非常冷漠。我从他冰冷的眼神中察觉到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伤了他的自尊心。然而话已出口难以收回。从那以后, 那个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更无所谓了, 不但上课说话, 作业不完成, 甚至出现了逃课现象。我知道是我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将他刺伤了, 将一个可能上进的学生变得消极颓废, 至今我都在为这句话自责。有了这次教训, 我格外注意和学生谈话时的措辞用语, 每次课上提问, 课下单独谈话, 我都对他们抱以极大的热情。课堂巡视学生答卷、作业时, 总在他们跟前驻足凝望, 真诚地指出他们的错误。我要让每个后进生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种强烈的念头:教师关心我, 她并没有放弃我。舍得投入感情的教师得到的是双份收获:学生成绩直线上升, 对教师无比爱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 就会得到学生由衷的喜爱, 并将此化为巨大的力量。当我们用那温暖的富有真挚情感的话语大声地向学生呼唤时, 那回音令人心驰神往。

二、心理暗示, 增强信心

后进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这是家长、教师最不容忽视的。他们在学校怕被教师和同学耻笑;在家怕被家长和兄弟讥笑;在社会上怕被别人嘲笑。他们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的, 犹如惊弓之鸟, 教师切不可随意拉动成绩这根弦, 以免他们受不了刺激而坠落。当众批评后进生无疑是在他们受伤的心灵上撒盐。我们不妨多鼓励, 多夸奖, 必要时可以夸大他们的优点,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次如下的心理学实验。

他到一所学校里, 声称对该校学生进行所谓“有优异发展可能”的预测。但事实上, 他既未做什么预测, 也不了解任何一名学生, 而只是随机抽取一批学生的名单交给校长及有关老师, 并强调保密。八个月后, 他又来到这个学校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 无论原来如何, 成绩提高都很快, 同教师的感情也较其他学生深厚, 而且显得求知欲旺盛, 性格开朗。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正是运用了心理暗示, 预支了夸奖, 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正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 采用赏识教育, 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课堂上及时给予鼓励, 决不吝啬“对”、“不错”、“很好”这些词语, 点头、微笑、加上和蔼的面容, 它足以激起学生上进心的潮涌。课后与学生谈话, 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很高, 并暗示他们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家访时做到与家长谈话不回避学生, 分析情况时力求全面, 有喜不漏报, 有忧诚恳指出, 并当场与家长研究改进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厚望。在我的夸奖和鼓励下, 一些后进生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了许多。

三、以考促学, 提高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上的成绩, 形象地说, 如同一条小路, 通向学生的心灵深处, 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 要保护好这条小路和这些火花。”我们知道失败经验有时是会促进获得成功的, 不至于产生消极情绪, 因为还有一线希望:下次也许能成功。但屡遭失败后, 会使人陷入无可救药的消沉情绪。因此, 不时地布置能够成功的课题是非常必要的。每次单元考试前我都对学过的知识详细地加以归类, 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 并将其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目标, 让所有后进生掌握要点, 保证能拿及格分。并在课堂上挤出时间为后进生复习旧知识, 讲解时做到深入浅出, 便于他们接受。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我都加以肯定, 加以鼓励, 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长期如此, 学生有了信心, 成绩也渐渐提高了。并且这种自信成了一种定式, 成为克服他们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所说的:“请记住, 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他可以引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可见以考促学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四、创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和互助氛围也是帮助后进生前进的重要因素。抓住班级骨干, 向他们宣传我的思想, 使他们理解我的诱导意图, 要求他们对后进生诚心关心, 耐心而有信心, 并辐射到全班同学。而且我不仅鼓励优等生与后进生正常交往, 还尽量安排后进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学生的身心都是愉快的, 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不是难事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 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让后进生对课堂学习感兴趣, 我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 尽可能设计新颖的教学结构, 力图从创新的角度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注意上课的节奏, 课前向后进生公布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所需的旧知识, 采用多阶梯、小坡度的方法,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懂。设计弹性作业, 让学生有所选择;课后注重辅导, 选好助手, 做好优生与后进生的“一帮一”活动。后进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就激发起了学习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灵活调整, 努力使“传授”知识变为“发现”知识, 使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我还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监督他们按时完成作业, 保证作业的准确、整齐、干净, 让他们从量的改变达到质的飞跃, 真正实现脱胎换骨。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第2篇

荔波县益觉小学 何红梅 大家都很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吧,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对他们寄予真诚的期望,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多一些关爱。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

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五、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六、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七、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

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受教育者,也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享受温暖,让他们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吧!

2011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 管理 后进生 转化需要

学校工作的管理从很大程度上讲主要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学校工作的总方向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一个忽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一个忽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班主任是不称职的班主任,一个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所以,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不能忽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一、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从长远高度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而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实施对人才的培养,更需要靠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实现。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因此,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实施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需要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同时也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搞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落实。

四、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需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班级工作搞不好,它将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混乱。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学生”,为此,班主任更要善于用温情去感化、关心和帮助后进学生,因为后进生往往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只有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了,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五、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从事自己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承担教书的任务,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只有重视这一观念的转变,并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付诸于实践,这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第4篇

一、对后进生要多宽容, 少责备

从前有一位挑水夫, 有两只水桶, 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 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缝, 另一只完好无损。每次完好无损的水桶, 总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 但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 总是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 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破水桶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后, 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 必须向你道歉。过去两年, 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 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 使你事倍功半。”挑水夫笑了笑说:“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 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果真, 他们走在山坡上时, 破水桶眼前一亮, 它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这景象使它开心许多!但是, 走到小路的尽头, 它又难过了, 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 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 好水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 因此我善加利用, 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 每回我从溪边回来, 你就替我浇!两年来, 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 主人桌上也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 挑水夫有天空和大海般的宽容气度, 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怕吃亏和吃苦, 勤勤恳恳为人, 老老实实做事。并且还能开动脑筋, 利用破水桶漏水的特点, 滋养着路边撒上的花种。所以, 对于后进生, 切不可动辄批评、指责, 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把一粒爱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 学生的心就会结出爱的花朵。

二、要鼓励后进生, 培养其自信心

《北京日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 琴声如同锯木头, 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 她听到一位老年人的赞许:“我的耳朵聋了, 什么也听不见, 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 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 老人都鼓励说:“谢谢, 拉得真不错!”终于, 家长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 忙问是哪位名师指点的。这时, 女孩才知道, 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 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 对孩子不断鼓励, 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 又没任何说教, 却给了孩子动力和智慧。

女孩每天为残疾孤寂的老人拉琴, 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琴德、琴艺都得到了升华。因此, 我们要善于表扬、鼓励后进生, 让他们树立起自立自强的信心, 从心底产生“我也行”的心理反应, 逐渐将自身的积极因素迁移到学习上来, 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三、要形成关怀后进生的集体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学校一些学生名单, 并告诉校方, 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 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 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 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的。可有趣的是, 在期末测试中,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 这是教师特别关怀的结果。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 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 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学习时加倍努力, 从而取得了好成绩。

作为教师, 要注意引导全班同学来关心帮助后进生, 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让后进生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和充满热情的关怀中, 克服自卑, 去掉旧习, 融于“大家庭”中。

四、要善待后进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回忆少年时代时说:读小学时我很调皮。一天, 老师当众宣布了一条“禁令”:不准苏步青出校门!学习不用心, 哪里有好成绩?那学期, 我得了“背榜”, 也就是全班最后一名。第二学期, 又得了“背榜”。第三学期, “背榜”依然与我结伴同行。五年级下学期, 小学里新来了陈玉峰老师。陈老师对我进行了耐心教育, 给我讲了牛顿小时候的故事。我心里非常激动, 奋发向上的信心一下子增强了许多, 此后学习有所长进。后来我作业本上的“优”越来越多。三学期都考了“头榜”, 再也没有人看不起我了。这一切使我对陈老师更加崇敬, 他的一席话, 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此, 对于后进生, 老师要从各方面给予优待, 为他们的转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五、要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

作为老师, 要注意经常与后进生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家长的配合。

有一位女学生, 个性极强, 别人不能摸她的东西, 也不懂得谦让、关心……而且有偷东西的坏习惯。班里的同学对她“恨之入骨”, 经常与她发生“小摩擦”。为此, 她的父亲也经常来学校为女儿“鸣不平”, 甚至对学生“拳脚相加”。我当时非常生气, 但深思后, 认为“只有真诚相待, 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解决问题, 教育出健康向上的学生”。有一天, 我和这位家长取得了联系, 驱车前往家访。我面带微笑, 丝毫没有批评他女儿的话语, 而是极力挖掘他女儿的优点大加赞扬, 并说明本人刚接班不久, 希望家长对自己的工作给予支持。这位家长对我们的谈话非常满意, 并说出几次去班里为女儿出气时的想法。我发现时机来了, 就委婉指出这样做的弊端。同时, 请家长放心, 只要相互配合, 我会为孩子创设良好条件的。听了我的话, 家长十分感动, 表示一定要配合好老师的工作。下午, 我又找班干部谈话, 引导他们接纳该生, 多给她些鼓励与帮助……

时间一天天过去, 她也在一天天进步。学校开展献花活动, 她从家里带来了5盆花。谁有困难, 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我的不懈努力, 该生克服了过去的缺点, 成为大家喜欢的同学。

六、要选准转化时机

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行为的反思 第5篇

王秀英

虽然后进生在班级里都是极其个别的,但转化工作没做好,在学生中会起到负面的影响。这个学期我有一位很特殊的学生,他基础差,对学习已成放弃之势。他是单亲家庭,脾气比较倔,交流起来也比较困难,转化效果不太好,反思自己过去的做法确实有许多欠妥之处,主要问题在于:

1、没有包容的心

当学生上课违反纪律的时候,第一时间是觉得学生不懂道理,管不住自己,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听了张红老师的课后,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用自己心里完美的标准去审视学生,学生毕竟是孩子,身上肯定会有一些错误。普通学生尚且如此,“后进生”有错误就更正常。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接纳学生所有的差异及成长中的错误,这样才能更正确的把学生引导好。

2、没能持之以恒

教育学生要有毅力,对这种学生就更要有毅力。不能以为经过三五次的谈话就能立即改变,不能因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而放弃。要随时关注他、关爱他,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最好能和他一起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成长计划,鼓励他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见证和欣赏他成长的过程。

3、方法不当

认为强制力是让学生约束好自己最快的方法。实际上,这种学生的自尊心相当强,如果使用惩罚的方法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他强烈的逆反心理。因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因自己的“爱憎分明”、因自己“恨铁不成钢”往往会得不偿失。应以情感染,用阳光的心灵去照耀他,使他也“阳光”。

4、要有尊重的心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情绪教育;中职学生;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39-02

情绪教育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并体验他人情绪,培养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情绪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中职学生开展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学生的情绪体验不断加深,情绪指标不稳定,控制力差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学习与就业的竞争往往产生很多的困扰,却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情绪往往过于压抑而最终爆发,从而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甚至过早地终结了求学生涯。在后进生工作中开展情绪教育极为重要。

(一)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的家长、教师只关注中职学校的后进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略甚至在不经意中伤害了他们的情绪。情绪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是可感染性的、可觉察的。当情绪处于平缓时,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表情——无论是面部表情、声调表情或身体姿态观察、设想甚至预测他接下来的行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关注开展后进生的情绪教育,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在教育中适当使用“暗示”、“诱导”、共鸣等手段从心理激励后进生,使他掌握基本的情绪调整方法,调控自我情绪。当学生能坦然面对现实,形成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必然能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在愤怒的时候懂得如何制怒和宽容,在悲伤的时候懂得如何转移和发泄,在焦虑的时候懂得如何排遣和分散。利用“情感效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实现柔性德育。

二、情绪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实践

情绪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以引导后进生培养良好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激励自己,有着完善的行为能力,完成自我教育、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为目标的。

(一)案例中的隐藏的“情绪密码”

瘦小的小黄在入学初便积极投身到校内各社团的学习中,主动申请加入校纪律部,眼中常闪烁着对这世界充满探索渴望的光芒。一个月后,他却开始显示出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在某个晚上聚众打架,致使对方身体受伤。学校对他做出了“留校察看”的处理。随后的时间里,他纪律散慢,课前迟到,课中因不满教师劝阻他别睡觉而大骂教师,课后常不理会班级荣誉而我行我素;学习上倦怠严重。因此,他常成为班主任办公室的“座上宾”,不断听着班主任的批评与教育。某周三中午,他与同学悄悄将班级回收的水瓶全倒到讲台上,借此发泄被罚情绪。当班主任出现时,小黄笑得一脸灿烂,眼光中还有一丝的挑衅。

不良的情绪是积累成的,情绪的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些向善、向上的“种子”,慢慢地等待合适的阳光与雨露。

(二)实践情绪教育,缩短沟通距离

美国学者约翰高特曼博士强调情绪教育,同时提供了情绪辅导的五步法:觉察情绪、认可情绪、同理心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恰当的情绪描述、设规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1)觉察情绪,“冷”中有序。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面对小黄的挑衅,班主任需要首先觉察了自我的情绪并及时调整,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班主任请劳动委员带动值日生清理讲台上的水瓶,同时笑着说:“我今天发现原来我们班还有力气那么大的同学,不仅能把装满的大桶搬过来,而且还有力气将之倒在高高的讲台上,实在难得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下午的课正常开展。当人可以觉察情绪时,对于情绪辅导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2)认可情绪,坦然“受”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黄是追求上进的,但自我管理能力极弱;自尊心很强,爱面子,却极重情义;对情感的敏感性很强。他与父亲关系较好,但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他的父亲关心孩子,常悄悄来学校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进步。他从初中开始三番五次被教师请到办公室批评,甚至受到语言上的羞辱;他在初中时抽烟、不学习;上课时睡觉从不听课。每当他受批评时,觉得很没面子,需要发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当家长在关注的行为转变时却忽略了他内心的情绪需求:渴望被理解与引导,需要自我的认可与客观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中内在的道德认知与生活体验提醒他不能直接对教师发泄,所以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争取自尊心的平稳。当我们可以能理解对方的情绪,那么也就可以坦然的接受它的发生。如果后进生懂得更好的方式来排泄自我的不良情绪,那么他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

(3)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面对情绪激烈爆发的后进生,不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更要用眼去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并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反馈对其感受的理解。

课后班主任把小黄叫到办公室,请他帮忙给小盆栽淋水。接着以朋友的角度与他交流生活、学习,从他父亲对他的关注到学校的制度,结合小黄上学来的好的方面引导小黄正确反思自己的行为。请小黄照顾盆栽、坐在一起交流,这些细节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班主任我愿意成为你的同行者!小黄也由最初的“事不关已”式的散慢的状态渐渐变得沉默起来。最后,他小声地咕嘟一句:“老师,我下次不这样做了。”声音虽小,但不难听出他内心的真诚。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有助安抚学生情绪,引导他明白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4)引导规范,解决问题。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作为后进生,几乎都是希望向善的,只是行为习惯有时还会重复一样。当他们在长期的反复被质疑与忽略中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表达情绪时,班主任应在适当的情境中,对学生给予引导,让他们学习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例如有意无意地找出后进生的进步之处,公开地肯定,唤醒与激励他内在那股求上进的力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争取家长对其的认可。规范的引导,使小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没有违反过一次纪律。其实,情绪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对学生真正的关爱是关注,将心放在他身上,让他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并用这份爱引领他茁壮成长。

三、思考与启发

对后进生的情绪教育是渗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这种学生,我们不仅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还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适度的赞美,用赞美的力量引导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类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情绪波动大,对“说教”的方式比较反感。所以我们在教育时尽可能以“朋友”的角色代入,多关心他们,多引导。

同时可设计多开展增强团队意识的活动、关爱等为主题的班会与讲座,让学生在接触、交流,相互给予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营造宽松缓和的情绪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情绪的心理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后进生的情绪,耐心引导学生情绪教育,完成自我的教育,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情绪教育浅谈[J].新课程(教育教学版),2007(11).

[2]张耀庭.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情绪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3]沈晓明.浅谈如何用情感教育转化后进生[J].新课程:教师,2011(10).

[4]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也谈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转化,思想教育

所谓后进生, 是指在学校里各方面相对差的学生, 一般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学习成绩差, 学习无上进心, 学习效果不显著。二是思想品德差, 不遵守校规校纪,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三是既学习差又品质差, 他们爱惹是生非, 对整个班集体影响很大。 后进生在班集体里处于弱势地位, 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 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细致, 忽视了对个别或部分学生的正确教育, 经常表扬认为各方面一直好的学生, 而对表现平庸的学生不重视, 或他们取得的进步不能及时发现或进行表扬鼓励,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思想上的上进性。

2.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重主科教学, 轻副科教学, 学校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被挤到可有可无的极其次要位置, 虽说是“五育并举”, 其实是唯求升学率的提高, 考什么内容教什么课程, 不考的内容不教或少教, 这样使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 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自暴自弃, 甘于落后。

3.开展各种活动组织不力, 放任自流, 表现出对学生漠不关心, 师生关系疏远, 相互间思想沟通欠缺, 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伤害。

4. 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忽视了个别学生的接受能力, 过多过快地讲授新知识, 超量地布置作业, 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把新旧知识衔接在一起, 再加上缺乏对学习基础差、思想认识不明学生的耐心辅导, 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产生厌学情绪。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部分家长疼爱孩子, 除了物质上满足外, 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花钱多, 致使精神空虚, 教育失调。

6.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 个别学生厌学现象十分严重, 弃学念头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不服管教, 违反校规校纪、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 再加上教师的不及时说服教育, 使这些学生纪律散漫, 思想品德意识日趋下滑。

二、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1.摸清底细, 建立后进生档案。 内容包括家庭情况、个人学习成绩、纪律表现、品德言行等。 学期初摸底造册、平时思想帮扶、中期单独过问检查、期未综合评比, 制定相关整改目标, 提出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不同特点, 因人而异, 实施具体的“一对一”教育方案。

2.掌握心理特点, 调动积极因素。 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矛盾的, 有时表现得浮躁骄横, 无拘无束。 有时表现得性格孤僻, 沉默寡言, 不善于交往, 人际关系差, 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和家长的责骂, 往往有自卑感。 他们受到挖苦、讽刺、打击时, 表面上不愿接受, 经常反唇相讥, 有时会一时冲动, 行为过激, 但心里却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 融洽人际关系, 消除对立情绪。 他们受到挫折时, 总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友爱, 从而走出困境。 他们学习成绩低, 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想方设法提高成绩, 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他们尽管重犯错误, 但每次都希望能得到师生的谅解, 不再犯错。 因此, 在教育后进生时, 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通过积极的方面努力, 使其改变消极的方面, 通过屡犯错误的现象, 找出真正解决的办法。

3.多方配合, 共同提高。 一是积极鼓励后进生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 在活动当中, 班干部、优秀学生要热情地接触他们, 团结他们, 鼓励他们, 大力提倡优秀生与后进生“一帮一”活动, 使他们能够互相协作或独立完成某项被分配的任务, 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和快乐感, 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 改邪归正, 积极向班集体靠拢。

二是积极取得与其他各学科教师的密切配合, 共同关注有问题的学生。 在课堂上多加提问, 回答正确时要给予鼓励, 答错时要及时纠正, 使他们不失去学习信心。 对他们作业的批阅, 每次都要写出鼓励性话语, 哪怕一句也好, 字里行间真正反映出对他们的关爱之情。 平时要多找机会和他们谈话、交流、沟通, 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心里话, 哪怕是错了的不要紧, 贵在知错改正, 明辨是非, 点滴进步。

三是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书信等方式真诚交换意见, 了解学生细微变化的原因, 多给予学生表扬鼓励, 多作正面指导。 不管哪种方式, 都要实事求是地以学生在校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为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 可以指出某些不足, 并和家长一道耐心地进行分析研究, 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特别是在当前, 一些家长忙于外出打工挣钱, 忽视了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了解, 致使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问题较多。 面对现实, 我们不能厌恶学生, 抱怨家长, 而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认真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尽最大努力, 与家长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 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4.平等对待, 尊重人格。 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 在日常相处当中, 我们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倾听他们的意见, 接纳他们的感受, 包容他们的缺点, 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每个人内心的需要, 如果说理解后进生是教育的前提的话, 那么尊重他们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基础, 尽管他们属于后进生, 但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东西。 教师可抓住机会引势利导, 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表现自己, 完善自我。对待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通过班集体等场合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确实感到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

也谈“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 第8篇

“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二、“后进生”产生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各行各业急剧变革,教育行业在变革过程中逐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科学技术的飞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改革发展的同时,教育行业也随之出现不可避免的“短板”,其中“后进生”现象的产生并非一时偶然。

(一)家庭教育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增多,家长缺少与子女在情感、学业等方面的交流,本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教育工作成为学校独自支撑,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尤其对“后进生”而言,其缺失不言而喻。

(二)教育观念的误区

城乡差距拉大具体表现在城乡社会设施的差距,尤其在偏远学校除基本教育环境和必要书本教育外,再无其他设施投入,地区教育整体前景的暗淡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部分家长缺乏对青少年教育的正确认识,尤其在本省农牧地区,传统畜牧业成为主要经济来源,家中需要劳动力,子女可以继续在家中从事生产养殖。在家庭的影响下,青少年厌学、辍学现象严重,成为“后进生”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其一是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多批评指责,翻“老账”,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使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其二是某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引导教育又片面简单,使得父母的关心成为子女的压力,造成学生厌学,初期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或者说是学习没有“入门”,学习压力越积越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而到高年级产生“后进生”群体。

(四)学生本身不健康的个性心理

处于少年时期,其年龄特征往往是心理充满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自觉性和幼稚性同在,警觉性和盲动性共有。当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从而不听从引导和教育,在看法和观点与教师、长辈不一致,得不到支持和帮助时,就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此相反,他们喜欢与同龄人一起交谈、玩耍,甚至为“江湖义气”而赴汤蹈火,脱离正轨,从而造成部分学生“身在学校心在外”,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后进生”教育转化途径

“后进生”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实际探究,科学规划,其转化对策应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开办家长学校,使各方面对如何教育好青少年一代取得共识,从而使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中,使学校、家庭、社会成为教育熏陶青少年成长的阵地。

(一)正面教育加心理辅助

教师要明确职责和教育方法,并勤于家访,教育家长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对待与教育子女,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探索适合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双方携手共同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疏导教育,用榜样与反面教材进行活生生的“形象教育”,使青少年走出“心理误区”,更好地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在加强“后进生”学习辅助的同时为“后进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情感交流加学习帮扶

“后进生”需要家长的关心,需要老师的肯定。当学生有奋进的欲望时,能及时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时,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深感孤独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劝告。要善于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建立起与“差生”交融的平台,善于捕捉“后进生”被掩盖得不明显的闪光点,积极地进行正面激励,调动潜在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学习辅助工作,增强集体观念,发扬团队精神,让同学们互相帮助,促进“后进生”转化。

(三)科学学习方法加坚强意志品质

后进生的新旧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地贮存在头脑中,不能科学地形成知识网络,加以综合应用。转化后进生,如果只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协调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在教学中要避免他们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消除因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注重启发、引导他们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逐步掌握和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方法独立开展学习。

针对后进生存在自卑、不自信等心理障碍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恰当地设置一定的学习困难,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意志。如设计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循序渐进,培养他们不畏困难、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当他们取得成功和进步时,教师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享受发现的快乐。

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技巧 第9篇

何谓后进生, 其突出表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比较差, 即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不参与内务整理, 不参与集体活动, 不善于与同学交往, 不善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意见, 有的还顶撞老师, 有的甚致抽烟、喝酒, 沉迷于网络, 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味道。后进生的形成, 有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我们对这类学生不能放弃对其的教育, 因为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采用何种较合适的方法, 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教育工作, 是每一个班主任都会思考的问题。本人认为只要自己有一颗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爱心, 多给些关爱和鼓励, 完全可以使后进生逐渐摆脱落后的现象, 达到转化的目的。

一、关爱后进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对后进生不能采取鄙视的态度, 不能由于他们学习差、纪律性差而抓他的辫子、挑刺子、经常批评不离口, 错误地认为对后进生就要严加管教, 及时地把后进生的缺点指出他们就乱不起来, 强行地用一条拉紧的牛绳, 可以顺利地把后进生硬拉入好学生的行列。其实, 这样只会使师生的距离越拉越大, 成为对立阵势。因此班主任要采用关怀和爱护的手法, 才能有效地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我们要明白学生在成长的道路口是离不教师的关爱的,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出后进的根源, 他们后进的最突出地方就是由于基础知识差, 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 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每节课都要接受新知识, 他都无消化完全, 而且, 大部分都解不透, 日复一日, 难消化理解的知识越积越多, 象冬天滚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 其心里压力很大, 每次成绩单发下来, 总是排在班的后面, 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 心里很自卑, 形成了一颗孤独的心, 完全失去了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后进生为寻求心里平衡, 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多数都会变得无组织无纪律, 甚至调皮捣蛋。因此, 班主任就对症下药。在学习上耐心地的帮他们查漏补缺, 进行细心辅导他们的学习, 用实际行动帮他解决困难, 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爱, 使他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 才会配合, 投入学习中去。

二、激励后进生

“人往高处走”, 每个青年人都在内心里存在一颗不甘落后, 渴望向上的心。后进生也同样渴望有朝一日, 步入先进的行列。我们作为教育者就要想方设法把后进生那颗上进心重新点燃起来, 经验告诉我们, 采用恰当的鼓励是转化教育后进生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因为, 鼓励好比冲锋号, 可以提高后进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哪怕是微小的, 都要抓住不放, 及时对其进行表扬, 给予鼓励, 使其在享受到教师的赞扬的同时, 也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另外, 班主任还要发动班里学习好、品德好的学生, 要他们主动地接近后进生, 与之交朋友, 关心和帮助他们, 根据后进生的特点, 有意让其参加集体活动。使他的优点能有益的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 让他有满足感, 使他感受到教师和同学们都关怀和爱护他, 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 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转化后进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帮助, 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家庭是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后进生常在家中表现出散慢、骄横的不良现象, 教师有责任告诫家长, 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并且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因为他在学校学习差, 纪律双差而动不动就骂他, 数落他, 用不合情理的要求去约束孩子的正当行为。应多抽些时间与之谈心, 交流思想。清除代沟, 融合情感。且尽量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 在学习用品的购置上也尽量满足实际要求, 在生活上多关怀照顾, 营造一个好的温暖的家庭, 有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四、重塑信心, 培养毅力

后进生无论在道德、纪律、生活习惯等方面如何转变, 最终要迈过的还是学习这道坎, 因为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衡量一个后进生是否转变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经常教育后进生,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而又持久的脑力劳动, 学习成绩是由智慧和勤奋合成的, 你们与学习好的学生一样, 都可以把学习搞好, 但你们要把学习赶上去, 由于起步慢, 必须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艰苦和努力, 这时你会发现, 这些学生的眼中同样会闪烁着进取的光芒。但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进生的身上又会出现一些学习惰性, 这时, 你又要及时告诉他, 学习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坚定的毅力和意志, 不能依靠一朝勤奋就能马到成功。只有这样反复诱导,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才不会“半途而废”, “功亏一篑”。此外, 班主任要常常用一些刻苦攻读的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去教育和鼓励他们, 帮他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起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使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 能刻苦钻研, 具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作风。

教育是最能体现“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领域, 只要班主任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善待每一个后进生, 对后进生有一颗广博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 后进生都会在班主任的关爱和教育下一步一步地迈入好学生的行列, 尽管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和曲折, 但最终会让他们彻底甩掉后进生的帽子。

摘要:随着技工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发展, 学生的入学门坎一再降低, 这样不可避免地在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存在数量不少的后进生, 即后进生的存在已是普遍现象。因此,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败问题。本人结合在技工院校多年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历, 就后进生的转化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技巧

参考文献

[1]武正林, 金洪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谭保斌.班主任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10篇

1. 思想品德比较差的学生———早发现早转化

对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早发现就能早转化。

1.1 以榜样引导后进生。

首先班主任要走近他们, 与他们交朋友, 然后以榜样引导他们, 榜样就是可以作为学习、仿效的人和事物。榜样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 榜样起统帅作用。一方面,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榜样, 用心培养榜样, 精心树立榜样, 用榜样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感召学生和驾驭学生。另一方面, 班主任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榜样, 必须注重以身作则, 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 主动为学生作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人们常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应首先做到。这是树立威信的前提, 是增强凝聚力、感召力的基础。否则, 便达不到好的效果。

1.2 以启发式转化后进生。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启发式”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重要原则。比如在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进行征文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激发后进生的爱国热情, 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2. 学习较差的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转化

2.1 创造表现的机会, 培养学习的兴趣。

后进生由于自卑心理作祟, 表现欲望及参与意识差, 课堂上很少开口, 这对学习极为不利。因此, 我把后进生编成几个小组, 每节新授课前给出几分钟时间, 让他们中的一名同学简单地复述学过的知识等。讲授新课、课堂提问、实践操作时, 尽可能让后进生和优等生机会均等, 适当增加后进生的答问、操作机会。为使后进生答问成功的机会大, 我一般提问他们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只要能积极参与, 我就予以肯定, 凡是正确的, 都给予表扬, 他们往往因为得到肯定和表扬而兴奋不已。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 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加, 不再因为答错而感到难堪, 不再因为自卑而羞于开口, 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逐渐形成。

2.2 抓点带面, 树立典型,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 我注意抓住典型进行转化:对于有代表性的后进生, 一有进步, 及时发现, 树立典型, 以期对其他后进生产生激励作用。如我班学生李某, 他学习基础差, 学习任务经常不能全部完成, 共五门课有三门不及格, 对学习文化课没有什么兴趣。但我发现他很聪明, 且爱好多, 兴趣广泛, 尤以长跑最突出, 并在校运动会上连续获奖。我不失时机地同他谈心, 帮助他树立信心, 肯定他的优点, 并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再好些, 那么你就全面发展了, 也能赢得更多同学和老师的称赞。相信你经过努力, 学习成绩会像长跑一样优秀。”这些话深深打动了他。经过一年的努力, 他在期末考试中全部及格, 我任教的一门专业课还取得了88分的好成绩。看到他的进步, 其他后进生也增强了学好文化课的信心。我及时地把他成功的经验和刻苦的努力介绍给全班学生, 并在班级里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赛, 不少后进生通过发奋勤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3. 生活习惯后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风转化

3.1 建立良好的班风, 形成强有力的班委会, 使班内有正

确的舆论导向, 给后进生一个受导向约束的情境, 自觉地转变自己。在各种班级活动中, 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 让他们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庆元旦等文艺演出中, 我班的后进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非常精彩,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在办手抄报、黑板报、影像技术操作比赛、读片比赛等活动中, 在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后进生也发挥了他们的优势, 出手不凡, 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在运动会上, 后进生也表现出了他们的专长, 跳高、长跑等均打破了校纪录。我及时抓住这些特定时间后进生的“闪光点”, 大力进行表扬鼓励, 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使他们坏的生活习惯在良好的班风影响下得以改善。

3.2 互相发现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生活习惯较差的学生找到学习目标, 从而找回自信。

班主任要尊重和引导后进生, 后进生的生活习惯后进是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认可、同学的关心及家长的赞许, 心里憋着一股气。班主任首先要发现、尊重他们的良好习惯。如果后进生喜欢打篮球、唱歌、上网、绘画等, 班主任不能片面批评他们不务正业, 而是要心平气和地教育他们摆正学习位置、注意场合、掌握分寸、照顾周围同学、正确处理好玩与学习的关系, 而对于抽烟、深夜不归等不良习惯, 则要耐心向他们讲明其危害, 引导他们一点点逐渐改正, 千万不能用教师的身份强制他们立即戒掉, 否则他们表面服从而内心不服。让每位同学都找出几条好的生活习惯, 加以归纳总结公布上墙, 这样做便使后进生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 真正领会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苦心, 从而慢慢改掉不良习惯。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第11篇

一、后进生的具体表现形式

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同学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

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种资料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三室一厅和网吧;有的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4.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人被惩罚时,总会有一种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摆脱惩罚,对抗惩罚的行为。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入手,从点滴小事入手,发现优长,创造适宜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

(1)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就是要确实承认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的发展总趋势,而不能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抹煞学生的现有能力和将来的能力。

(2)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成长乐趣来满足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奢望。

(3)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可教育性,要以发展的心态,看待学生的失误,帮助他们弥补失误,促进他們健康成长。其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当学生被尊重的需要遇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理解时,就会撞击出成功的火花,成功的欲望就会被燃烧起来。反之,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固执、叛逆,走到我们希望的反面。

2.信任是发展的动力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表现的多样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流行的话语,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现实的大量个案告诉我们,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但求个个成材。”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在于能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只有让信任的“阳光”普照学生心灵,给学生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才能为学生成功、成材提供永恒的动力。

3.沟通是成功的保证

多一点沟通,就会少一点磨擦。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良好的沟通要求教师首先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弯下腰去做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的言行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暴露心灵,让教师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生向教师主动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在、尚未发展起来的长处和优点,进而确定自尊和自信,形成对自身成长的独立见解。

4.赏识是教育的真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

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第12篇

自2009年课程改革强调德育为首以来, 育人为本, 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目前, 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 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 忽视德育、体育等, 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着只重视考试成绩, 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情况。

潜能生的人数虽然不多, 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 对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 所以做好当前农村中学潜能生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二、后进生个案情况

张三, 男, 14岁, 平时不爱说话, 性情乖张孤僻, 现就读于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高徐中学。

通过半年多的调查分析, 张三在学习和生活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纪律方面:¸ˆ自由散漫, 日常行为欠佳, 自我意识较强、自律性较差, 做事情我行我素, 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2) 学习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兴趣和求知欲, 上课无精打采, 注意力不集中。 (3) 思想行为方面:经常旷课, 破坏课堂纪律;上网吧、打游戏;好冲动, 有过激行为。认为老师有偏见, 家长不理解他, 自暴自弃, 对生活抱无所谓的态度。 (4) 人格方面:倔强、易冲动;不愿受拘束;爱吹牛X、狡辩;挑衅、惹是生非;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存在不正常的逆反心理。

张三出现今天种种不健康的行为,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我们难辞其咎。我们有责任帮助张三摆脱困境, 让他敞开心扉重新融入集体, 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

三、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1. 发掘潜能, 返璞归真

加强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不仅能丰富学校文化, 而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 对于缓解学习压力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校园有这样的活动机会, 才让我捕捉到张三的闪光点, 让我对他的教育有了更多的灵感。

学校每年都安排八年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张三积极自发组织同学安排文娱晚会节目, 张三自告奋勇报了唱歌和小品表演两个节目, 从中我发现原来张三还有艺术的天赋。在劳动、工艺活动中, 张三也随着大家一起参与劳动, 如烹饪包饺子、火箭制作等, 在两天的实践活动中, 张三表现格外积极, 与校内学习中的他判若两人, 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我想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并不是老师言传身教的, 张三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生活本身对他的教育。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良好机会, 留给张三更大的空间让其发展, 让张三的精神生命自由发展。

2. 赏识教育, 优化学习

(1) 激发学习兴趣, 让张三乐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先导, 是激发后进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具体了解到了张三的特长、爱好、兴趣。根据不同情况, 一方面鼓励他发展已有的兴趣, 然后逐步从课外转到课内教育, 从艺体方面转到书本里面;另一方面指导帮助张三确立前进的目标。另外, 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利于他发现和探索的问题, 考试时设计他感兴趣并能正确回答的试题, 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努力的信心, 激起更大的追求。

(2) 帮助张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方面, 明确功用, 练字练人。练字的过程, 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久而久之, 就会培养起他的一种严谨的作风。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 张三在练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但书写认真, 字迹整齐, 而且连同他的心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 让张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形成成功期待。要打破课堂里中上等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后进生的发言留有“一席之地”。为此, 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面对后进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让他把话说完, 给予耐心的指导。只有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 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德育, 内化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文明行为, 贵在实践。经过一年的跟踪文明礼仪教育, 张三成为了一个讲文明、讲礼貌, 尊敬师长, 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好孩子。

经过三年的有效配合, 张三由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转变为一个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的孩子。

3. 后进生教育实践的反思

上一篇:大学公共体育课下一篇:企业的效能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