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2024-07-26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精选10篇)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1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敏感、感性的认知特点,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 创设教学情境, 如同一湾清泉注入, 缓解我们紧张疲惫的身心, 尤其是合适的音乐还能驱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 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在音乐导入的使用中, 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对教学开展有辅助意义的歌曲、乐曲, 以感动人、打动心灵、有教育意义为标准。

例如, 在讲述必修2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的开篇, 我使用了《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掳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十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乐曲苍凉悲壮, 歌词充满爱国热情。那时, 当哪里响起“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 人们就会联想到那里就有自己热爱的家园、自己亲爱的同胞, 就会陡然增添出无穷的力量。学生们纷纷问我, 歌叫什么, 太好听了, 当年《长城谣》在国外发行的时候, 大大激起了东南亚和欧美侨胞的爱国热情, 他们纷纷捐款, 支援抗战。今天我用它做导入的时候也激起了学生们高涨的爱国热忱, 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陶醉在祖国秀丽的景色中, 也激起了对侵略者的深深的仇恨。我很顺利地引出了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的是爱国主义的核心, 使得本来容易变成空洞说教的课程生动起来, 也在学科教育中很好的体现了美育的原则。

又如, 在讲必修4哲学生活时, 先播放《雾里看花》。“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吗?涛走云飞, 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世界吗?谁能借你一双慧眼, 让你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接着让学生思考, 回答:“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里, 谁能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于是很自然地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样的导入, 形式新颖、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接触的各种新事物又比较多,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是使人厌倦的说教, 难免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那种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则会带来疲劳。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经常会是是比较抽象、枯燥, 运用音乐进行渲染, 创设情境, 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 在振奋愉悦的情境中接受知识, 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美育中达到德育的目标。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 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课中也应该以各种形式渗透美育原则, 音乐是一种随处可得的资源, 选择恰当, 事半功倍。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国教育家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音乐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对生活的升华。青年学生们喜欢尝试各种音乐风格, 在他们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成长伴侣,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MP3、MP4, 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听, 也会常常自己哼唱。所以, 运用音乐, 以形象、直观、生动的的方式对学生发生作用, 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使思想品德课以美的方式打动人心, 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音乐的使用要恰当选择。有的课适合在开始使用歌曲, 有的课适合选择恰当的歌曲作为结尾,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疲劳, 而且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美的形象的感受, 促使他们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外化为行动。

例如:我在上必修2政治生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时候, 由MTV《青藏高原》导入, 并通过一组图片感知一下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我们的藏族同胞千百年来的生活状态, 想想他们在呼唤什么, 期盼什么?整节课中MTV《青藏高原》、歌曲《天路》和《爱我中华》使得教学中情景交融, 《爱我中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不少学生跟着大声的唱, 掀起了一个高潮, 提升思想政治课的美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也正好符合了打造快乐课堂的目标。

可在实际中运用的事例很多, 比如:在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中引用《春天的故事》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在必修2《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体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的必然性;在必修3文化生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引用SHE的春晚上的歌曲《中国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国际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历史的创造者”;《阳光总在风雨后》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还有一种方法使用起来也效果非常好, 那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现在的学生在成长中是在各种学习班度过的, 会唱歌、会玩乐器的很多。有一次我让班里一个不太爱学习的孩子以课桌为鼓展示了一段, 大家都以崇拜的眼光看着他。然后问学生乐曲是怎么样开展的?学生们纷纷回答音调的高低缓急, 我又问打鼓的孩子你觉得这鼓声和人生有什么关系?孩子回答人生有起有落, 我带领大家回归主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个打鼓的孩子在大家的赞扬中非常喜悦, 在以后的几节里都很积极, 而我们大家则在鼓声中振奋精神。也可以说学生喜不喜欢上你的课, 在于师生的互相的认可, 教师要秉承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尊重学生人格, 因为人格的觉醒往往会带来思维的觉醒, 这样的觉醒恐怕比一箩筐的说教更有效果。我们经常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是多么辛劳, 然而效果常常不好, 为什么呢?孩子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 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总是以审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当他觉得你的教育完全程式化, 你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就达不到入耳入心的效果。

实践证明, 音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是寓教于乐的好形式, 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但要注意, 选择歌曲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歌曲内容, 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讨论;课堂上运用歌曲的数量不要过多, 一般使用有价值的片段即可, 防止把思想政治课变为音乐课。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2篇

一、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瓶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传递音乐正能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加德纳提出了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我们要尊重、发展学生的音乐等多元智能。学生所欣赏的音乐中有很多是爱情歌曲,甚至有一些是消沉不积极的歌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传递音乐正能量!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视而不见,没有认识到要把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以运用。人类学家为我们指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现象:“在所有的时代,在世界的所有地方,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音乐之中。”因此,我们需要把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以运用,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音乐正能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欣赏、歌唱、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智能的发展。

1.通过音乐进行学习。

欣赏和歌唱与内容有关的音乐,挖掘歌曲中蕴含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资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富有感情地理解事物、理解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1)在必修1《经济生活》中通过音乐进行学习。例如,在《公司的经营》这一框的教学中,欣赏和歌唱那英的《雾里看花》,让学生感悟企业经营成功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在必修2《政治生活》中通过音乐进行学习。例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框的教学中,欣赏和歌唱《爱我中华》,学生很兴奋,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要做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在必修3《文化生活》中通过音乐进行学习。例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框的教学中,欣赏和歌唱不同国家的经典音乐,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欣赏和歌唱不同地域的经典音乐,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欣赏和歌唱不同民族的经典音乐,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的中华瑰宝、民族骄傲(民族性)。

(4)在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通过音乐进行学习。例如,在《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一框的教学时,问学生:现在最流行、最好听的歌曲是哪一首?以此引导学生感悟创新是歌手的“生命”,没有创新只有老歌,则会让自己成为过气歌星。因此,我们也要树立创新意识。

2.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3篇

一、军队音乐文化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由于军队音乐文化具有娱乐性, 因此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首先, 音乐文化的娱乐性更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 人们需要娱乐、体闲与心灵的慰藉。而音乐通过娱乐的途径, 使欣赏者在获得生活的调剂、娱乐、体息的同时, 得到丰富的知识和审美鉴别能力, 使欣赏者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思想上的教益。发挥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寓教于乐, 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从而引发受教育者轻松、愉快的正情绪, 积蓄正能量, 使受教育者更加发自内心地去乐于接受。音乐不是外在的强行的理论灌输, 而是内在的潜移默化;它没有强制必行, 没有发号施令, 只是靠感人的艺术力量使人在娱乐体闲的同时, 自觉不自觉接受“隐形”教育。因此, 通过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避免教育中的枯燥性、强制性给人们带来的逆反心理和副作用,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其次, 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的形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受教育形式的影响, 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实践证明,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理论灌输”为主, 忽视了把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作用。而在音乐欣赏和熏陶中, 受教育者可以自主感知、欣赏和鉴别, 可以尽情感受音乐的美。尤其是在军队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群体, 单纯理论说教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受教育者都是坐着小凳, 正襟危坐。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再进行枯燥乏味的教育, 就很容易引起战士的反感, 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因此, 通过音乐的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有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军队音乐文化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活动。军队音乐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文化形式, 其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作用、凝聚作用和鼓动作用, 而这些作用也是文艺性的充分体现。

第一, 军队音乐文化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过程中极具感染作用。黑格尔在《美学》这本巨著中指出:“音乐能表现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 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 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等, 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所特有的领域”。因此, 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情感体现和情感表达, 从而产生共鸣、受到感染。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达到教育、激发斗志、鼓舞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 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第二, 军队音乐文化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过程中富有凝聚作用。从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来看, 利用音乐来凝聚军心、加强团结、强化军人意识, 一直更是始终不变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 红军战士合唱《国际歌》, 手拉手心连心翻过了雪山, 走出了草地;抗日烽火遍地燃烧的年代, 抗日军民合唱《大刀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 万众一心, 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中, 全军官兵高唱军歌, 众志成城, 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建国后的六十余年, 无论抗洪抢险, 还是抗震救灾, 都能听到官兵一致、豪气冲天的歌唱。军队音乐潜移默化培养官兵团结协作、服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意识, 从而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 军队音乐文化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过程中发挥鼓动作用。军队音乐文化在锤炼官兵的战斗意志、锻造顽强品格和激发官兵昂扬战斗精神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回顾我军战斗历程, 我们不会忘记将士共同高唱《义勇军回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浴血奋战的情景, 也不会忘记我们高唱着《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 迸发出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随着军事斗争准备步伐的不断加快, 对官兵身心素质、尤其是战斗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音乐仍是培养官兵战斗精神的有利手段。这几年我军创作了大量战斗精神歌曲, 如《练为战》、《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等歌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高昂激越的旋律、富有时代感和战斗气息的歌词, 对培养官兵战斗作风、锻造顽强意志品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军队音乐文化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音乐从本质上讲, 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极具思想的扩张力和思维的发散性。音乐带有一种各取所需的弹性和独特的模糊性、以及一种因人而异的随意性, 这是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每个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都会引发自己的一些联想或是回忆, 能够产生思考的辐射性与联想的多端性, 使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如果能够将音乐教育“润物无声”式的优点吸纳其中,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育的形象化和趣味性, 进而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刘艳丽.论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1969,音乐干涉政治的可能性 第4篇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Voclav Havel)曾对60年代最重要的摇滚乐队“地下丝绒”(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娄•里德(Lou Reed)说:“你们的音乐对改变捷克的历史命运具有及其关键的作用。”哈维尔将那一场推动捷克民主化的革命直接命名为“丝绒革命”(Velvet Revolution,也叫“天鹅绒革命”),其导火索正是美国60年代的音乐。

音乐搅动政治

“涅磐”( Nirvana)乐队已故主唱科特•科本(Kurt Cobain)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说过一句话:“如果摇滚乐是不合法的,那就将我的屁股监禁起来吧!”

虽然如今的摇滚乐已经成为商业音乐的一种,但早几十年前,摇滚乐的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1968年,哈维尔从纽约回到了布拉格,身上带着几张地下丝绒乐队的唱片。他将唱片介绍给了自己几个热爱音乐的朋友,并促成了捷克摇滚乐队“宇宙塑料人”(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的成立。宇宙塑料人对捷克民主运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组织了多场演出,并煽动群众起来反抗守旧的文化传统和不合理的政治制度。他们从城市转入乡村,和当局进行着拉锯式的较量。

虽然宇宙塑料人的成员最终在1976年被捕入狱,但他们的反抗精神一直被世人所敬仰。而那个摇滚爱好者同时又是剧作家的哈维尔,以非暴力形式进行的丝绒革命在80年代末也最终取得胜利。这是音乐与政治联姻的成功范例。

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反叛的因子,并一再参与反对不合理政治和反对战争。

嬉皮运动

摇滚乐的反叛因子,挑起了年轻人对保守体制的质疑与反抗。50年代诞生的摇滚乐刚好在十年之后走向了成熟,深受青年人的追捧。经过二战的惨痛洗礼,人们正在疗伤,而60年代世界局势又开始步入动荡与躁动。

“嬉皮运动”实际是美国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一个变种延续,是一场自发的“群众运动”。反对越战的美国青年开启了嬉皮文化的先河。他们把自己称为“有良知的反对者”, 拒绝参军入伍,反对使用暴力,相信和平的思想与表达方式所产生的积极能量,可以解决世界上的问题。他们挑战社会上既有的规范和传统道德观的“禁区”,这些规范和禁区被他们称为“体制”。

许多欧洲和美国青年对反叛文化充满了信心,他们深信文化革命(其中包括作为亚文化的摇滚乐)能够改变社会体制和参与政治运动。

1967年夏,嬉皮士们在旧金山进行了一场名为“爱之夏”(Summer ofLove)的运动,主题曲是“All You Need is Love”,呼吁用爱来取代压迫与对抗。

那时,也正是英国披头士(The Beatles)和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当红的年代,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和大门乐队也是反叛文化的代言人。

民权运动与反越战运动

在嬉皮士运动席卷整个美国的同时,黑人民权运动也掀起了高潮。1963年8月28日,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的纪念碑前,聆听马丁•路德•金发表那一次伟大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而在演说前有一位美丽年轻的女子演唱歌曲。这位年轻女子就是下文将要提到的著名反战歌手琼•贝兹(Joan Baez)。

1965年,美军进一步入侵越南,反战运动扩大。美军在越南屠杀平民的照片使其国内的青年人十分震惊。1968年3月,美军在越南美莱村屠杀了五百多个无辜平民。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准备号召当地工人罢工,下榻在洛林汽车旅馆。4月4日晚,他正在旅馆阳台上与人谈话。不料,远处的一个狙击手用气步枪将这位民权运动领袖击倒。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就这样离开了。

马丁•路德•金遭遇暗杀,民权运动、反战运动、言论自由运动、性解放运动毫无削减的趋势,一场场社会冲突和革命不断上演。1968年,这一年是60年代世界革命的真正高潮:巴黎的“五月风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日本的“安保运动”,以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1968年在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前面有一场激烈的反战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是一位著名音乐人,他就是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随后米克•贾格尔写下一首政治性极强的歌曲《街头斗士》(Street Fighting Man)。但传播到彼岸的美国时,遭到了禁播。

在充满了反叛与激情的60年代,音乐恰好成为一种青年人参与社会运动的媒介。约翰•列侬唱出一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反战运动的国际歌。整个欧美形成了一条无形的反战阵线。美国纽约既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顶峰城市,更是世界波西米亚颓废文化的中心。同时,纽约也成为了60年代末革命的高潮以及谢幕之地。

1969年6月,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同性恋酒吧,群众和警察发生冲突。这就是改变美国同性恋地位的“石墙事件”。

人们急需一次狂欢运动。几个美国小伙子窥见了人们的情绪,正蠢蠢欲动,打算策划一次狂欢运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伍德斯托克的和平之音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全称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其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而且这也是历来铜臭味儿最少的一次音乐节。

几十万美国青年云集伍德斯托克,两场惊人的大暴雨使他们在泥地里变得疯狂。在“爱与和平”的号召下,人们高呼“要做爱,不要作战”,音乐节变成反战运动。许多情侣们赤身裸体,甚至当众做爱以回到亚当夏娃时代,同时大量的吸毒现象出现,人们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了对美国政府战争政策的愤怒。

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民谣天后琼•贝兹唱起了纪念乔•希尔(Joe Hill)的歌曲。瑞典移民乔•希尔曾是美国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兼民谣歌手,后不幸被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谋杀罪处死,并成为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精神象征。琼•贝兹对在场的所有观众引起了极大的鼓舞。1965年,琼•贝兹就在加州成立起“非暴力研究中心”,拒绝缴纳60%的个人所得税,因为她相信那些税是被美国国防部拿去打越南所用。

半个世纪以来,琼•贝兹一直以其温暖的歌曲向世界人民传达正义、人权、和平以及她自身的坚定信念和她亲身的社会运动实践。直到1985年7月,琼•贝兹在“四海一家”(Live Aid)援助非洲的现场演唱会上还对台下的观众喊道:“你们好啊,80年代的孩子们,你们是迟来的伍德斯托克。”

是高潮,也是终结

伍德斯托克无意之中缔造了一个“爱与和平”的乌托邦。但这并非一个偶然事件,它抓住了时代的脉动和人们的反战情绪。四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是这次运动的组织者。如前所述,伍德斯托克是嬉皮运动的范畴,结合了当时美国的民权运动,并直接把反对越南战争作为音乐节主题,成为20世界60年代所有革命的巅峰。

台湾地区著名亚文化研究者张铁志在《声音与愤怒》一书中深入地探究了摇滚参与政治运动的传统,并得出结论:“摇滚乐真正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在于和草根运动组织的结合。上个世纪60年代是音乐、青年文化与社会反抗有机结合的时代,是摇滚乐永不熄灭的思想源泉。”

其实任何历史事件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注脚,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是整个60年代青年文化的最顶峰,是以后所有时代的音乐参与政治运动的思想源泉。伍德斯托克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个理想主义标签和反战与和平的符号。

“爱与和平”并没有让美国停止对越南的战争,但它却在整个时代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虽然嬉皮士们标榜不关心政治,但却在60年代力挽狂澜。同时,70年代后,嬉皮士的特征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只关心享乐,商业音乐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屈服于体制。

后来很多人都试图通过大型音乐节或演唱会来唤醒民众,或者对抗不合理的政治体制,但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伍德斯托克的纪念演出分别在1979年、1989年、1994年和1999年举办过,但都变成了商业体制下的宣传品和群众骚乱。但直到2009年8月,同样的纪念活动还在举办。

1969年,是一个时代的巅峰,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资讯] 音乐参与社会事件一览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1969年四十万嬉皮士齐聚纽约贝塞尔小镇,高呼“爱与和平”,反对美国对越派兵。

摇滚对抗种族主义(Rock Against Racism)

简称RAR, 70年代末期一批摇滚青年发起的一项反种族歧视运动。分别在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举办了两场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和伦敦8万人大游行。

红楔(Red Wedge)

上世纪80年代英国工党为打造自身形象组建的一批乐队,让乐队和歌迷参与政治议题诸如环保、教育、就业等。后来多数艺人表示后悔参加了该运动和沦为政治宣传工具。

四海一家(Live Aid)

1985年由歌星Bob Geldof创办的慈善演唱会组织,旨在消除全球贫困。当年7月在费城、伦敦举行过大型演唱会,为埃塞俄比亚饥荒筹款,100位摇滚巨星参加,15亿人观看了电视直播。

摇滚投票(Rock the Vote)

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于洛杉矶,教育年轻选民如何行使投票权,仅1992年就有35万年轻人注册,最后引导了200万美国青年加入。

两千年大赦联盟(Jubilee 2000 Coalition)

1997由英国基督教慈善组织成立,音乐名人U2乐队的主唱Bono鼎力支持,以经济与环境正义、公平贸易、反战、民主为宗旨,主张西方国家及世界银行等组织应在2000年前免除第三世界国家外债。

反对布什(Rock Against Bush)

2004年一批音乐人号召反对小布什的运动,并以此主题发行了两张音乐合辑。

支援非洲(Live 8)

Bob Geldof再次发起支援非洲的大型义演,2005年7月2日,在全球十大城市费城、伦敦、巴黎、柏林、罗马、莫斯科、约翰内斯堡、东京等同时举办。

全球气候变暖(Live Earth)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5篇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思想动向以及学习生活的稳定性, 更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是否能以健康积极的态度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实践平台的种类

(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 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 深入到农村广大地区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 与农村实际需要相结合, 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 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 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 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一般学校里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形式以支教、调查为主。大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丰富自己人生经历, 提升了自身素质。

(二) 义务支教

作为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义务支教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 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的直接考验, 更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查缺补漏的良好机会。由于我国农村以及城郊地区常年缺少正式教师, 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 到这些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可以说义务支教无论对大学生本身, 还是义务支教所在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一种双赢模式。

二、音乐专业学生在实践平台的活动方式

(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

1、理论普及宣讲。

重点在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中招募组建实践团队, 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与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科技支农帮扶。

重点在涉农高校和综合院校的涉农院系中招募组建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 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 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3、教育关爱服务。

重点在师范类院校或专业中组建实践团队, 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 (乡) , 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 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 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4、文化艺术服务。

重点依托高校各类学生艺术团 (队) 和文艺类学生社团组建实践团队, 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 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 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 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5、爱心医疗服务。

重点在医学类院校或院系中组建专业实践团队, 重点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基层, 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 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 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 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 协助建设乡 (村) 医疗站。

6、环境保护实践。

重点依托设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及学生环保类社团, 招募组建2支重点团队, 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 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 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二) 义务支教活动方式

以音乐专业学生为例, 由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牵头, 组织联系有需要的乡村学校, 编排课表, 整理教案, 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提炼成教学内容, 丰富被帮助学校的文艺课程, 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文艺节目, 定期开展演出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实践平台对音乐专业思政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思政工作体系中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做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主力人才, 可以说在思政方面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进程。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未来社会音乐科研、教学以及演出的发展状况, 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 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技能的培养与进步, 更应该注重思想的发展与提高, 这是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音乐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 与其他专业不同, 音乐专业的学生思想更为跳跃, 长期的音乐训练使学生的右脑较为发达, 思维活跃度较高, 具有发散性思维, 但同时, 这些学生的情感也更为细腻,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更为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利用社会实践平台这一重要工具, 可以将音乐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来, 避免学生在空闲时间无所事事, 靠喝酒、玩游戏打发时间。同时, 利用社会实践平台也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只有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协同发展进步, 学校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面人才。

摘要:社会实践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大学专业教育中, 音乐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将社会实践平台应用到对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将着重从这方面论述其中的关联与作用。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6篇

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总体上可以分为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两大类别。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人们的情感、道德品质所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正所谓:“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3)笔者试对两大类别的音乐作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谈谈看法。

种方法能开展更多的隐性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3.认真审题,把握解题技巧。

在平时评卷中经常发现答案提取的信息缺失或不完整、原理简单堆砌、重复啰唆、书写凌乱、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应有的放矢,掌握解题的技巧。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审题。思想政治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解答主观题,在审清材料的同时,还须明确:(1)问题的规定性和要求,共有多少个问,限定在哪个范围内;(2)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词;(3)结合材料及问题,寻找所需知识的切入点,是考什么知识点;(4)把理论知识及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或归纳(怎样体现)、或演绎(怎样进行)。

4.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不再过于追求

一、器乐作品与高中政治教学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4)。简单来说,用乐器演奏的作品被称为器乐作品。器乐作品不借助人声、单纯以器乐的演奏来表达情感,使听者感受到节奏和乐调的纯净和美妙。“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5)。

1. 器乐作品用于烘托教学氛围

通常情况下,器乐作品尤其是一些名曲,用于充当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背景音乐是很适宜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的时候,配以器乐作品激发兴趣、营造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这一知识点时,在请学生阅读美日等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的同时,播放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天空之城》。这首乐曲是很著名的同名日本动漫主题曲,对于喜欢动漫的高中生来说,容易激发兴趣,从而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也很自然地铺垫随后有关文化产业的教学内容。用于烘托教学氛围的器乐作品以选择中外名曲为好,如《春江花月夜》、《秋日私语》、《星空》等。

2. 器乐作品使教材示例情境化

《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教材示例大多图文并茂,但也有一些仅有文字资料。比如,教材在叙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举例中,只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背景的文字介绍。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阅读示例的同时,播放该首器乐作品(《化蝶》部分),请学生说说作品包涵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哪些西方文化因素?使学生在感受和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有助于较好理解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意义。

学科本身的完备和高深,而是把怎样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怎样使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怎样学习,从而赋予教材更丰富的价值和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了全国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的局面。垄断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壁垒被打破,各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教材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它们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为他们创造性地发挥才能提供了空间。

但是,新课程的实施、教材选择的多样化和教材本身出现的问题,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对广大教师来说,如何尽快适应新理念下的教学工作,尽快转变传统的“教书先生”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

5. 长期坚持“新闻发布”、“新闻分析”,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质。

思想品德课长期坚持“新闻发布”、“新闻分析”,每节课开设3—5分钟时事报道,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或探讨人生、针砭时弊,或关注生活、放眼世界,都给每个人以深深的启迪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质。新闻是一本活着的书,是一道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风景线,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新现象、新问题,从而不自满、不懈怠,促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

3.器乐作品可以深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难以三言两语讲清楚的教学内容,这时候如果采用器乐作品进行教学,则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器乐作品是以其旋律、曲调而不是依靠歌词来抒发情感的,听者完全要通过听觉感受音乐,这为学生感知教学内容提供了机会。例如:笔者在讲授“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两者的对比时,分别请学生欣赏钢琴曲《如诗般宁静》和器乐版的《国际歌》,让学生很好地感知两者旋律的区别。前者舒缓、优雅,后者强劲、有力;前者属于“优美”的审美范畴,体现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后者审美范畴属于“壮美”,更能表达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在感知的基础上,学生们就能较易理解前者侧重于强调广度,后者则侧重于强调力度。

4.器乐作品能升华教学主题

通常,学生对于器乐作品不如声乐作品那么熟悉,尤其一些很有名的通俗声乐作品更是如此,但如果我们使用这些声乐作品的器乐版,因学生的参与感大增,他们就会自动代入歌词哼唱,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更理想。例如,在讲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一点之前或讲完之后可以播放器乐版的《龙的传人》或者《我的中国心》,由于这两首歌曲很有名,学生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在自动代入哼唱歌词时,就达到了学生自我感染、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很好地体悟到海外华人“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洋装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得到悄然的形成和升华。

二、声乐作品与高中政治教学

通过人声来表达的音乐作品被称为声乐作品,人声是音乐世界中奇妙和独特的形式,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充分说明了人声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1. 歌曲运用和高中政治教学

与器乐作品相比,歌曲类音乐作品有人声、有歌词,人们更容易理解其主题和思想情感。它可以用来导课,达到激趣的效果。譬如,在讲“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框时,可以选择播放王洛宾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男学生尤其喜欢这句“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在学生们开心随意的哼哼中,转换心思,集中注意力,静下心开始学习。

歌曲类音乐作品有歌词,歌词本身也可以用于教学。特别是有些歌曲的歌词与教材内容相关,非常适合作为教学事例。例如,笔者在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时,播放屠洪刚演唱的《精忠报国》,显示全部歌词,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唱,同时思考哪些歌词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基本内涵?这首歌曲旋律刚健有力,演唱者唱得热血澎湃,歌词也写得豪情万丈,使学生们热情大涨,跟唱了一遍还要跟唱第二遍,回答问题既准确又到位。他们对“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精神等达成共识,不着痕迹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借助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知情意的统一。

此外,歌曲类音乐作品还可以用来突破教学难点。教材在叙述“如何看待经典文化作品和流行文化作品”只列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另一种是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并没有对什么是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进行概念区分。笔者是这样开展教学的:先播放李叔同的《送别》和周杰伦的《七里香》的作品片段,请学生判断何者为经典作品,何者为流行作品。然后请学生评价教材上的两种观点。他们很快就判断出前者属于经典作品,后者属于流行作品,根本无须教师费力解释什么是经典文化作品、什么是流行文化。由于通过歌曲类音乐作品将经典文化作品和流行文化作品具象化,学生在评价以上两个观点时显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他们能说出:流行文化作品中的一些作品经受住历史考验就会成为经典文化作品,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对立起来。

2. 电视音乐的运用与高中政治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作品在课堂上的运用并不少见。电视音乐是将音乐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具有声音和画面同步作用的效果,能同时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如果恰当运用电视音乐进行政治课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视听兼具的深刻印象。例如,在“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这一目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了电视专题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学生对周恩来总理很尊敬佩服,透过电视音乐的画面,听着歌者声情并茂的歌唱,学生们兴趣盎然。在视听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中,“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6)。

另外,电视音乐因其画面可以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对于一些需要全面把握才能深刻理解的教学内容,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特别是一些制作相当精美的电视音乐。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的主题曲《爱延续》就是这样的电视音乐。这首电视音乐歌词通俗情深,演唱春风化雨,画面美轮美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笔墨书画词曲———展示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既可以用于“传统文化面面观”的教学,又可以被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并被它深深吸引,水到渠成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音乐,不论是器乐作品还是声乐作品,在选择作品时都应以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情出发,注重正面引导,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进而发挥音乐的作用。另外,所选作品也要紧扣教材,恰如其分,适度运用,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

古人云:“乐者,德之华也。”(7)“唯乐不可以为伪。”(8)音乐以其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达情感,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道德品质的作用。音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与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通的。荀子在《乐论》中就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在思想政治课中适当运用不同类别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好途径。

注释:

(1)(3)(4)(6)(7)(8)(汉)司马迁.史记.乐书[M].中华书局.

(2)荀子.乐论.

(5)柏拉图.国家篇.

摘要:音乐以其生动感性的形式表达情感,能使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本文阐述不同类别的音乐作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文化生活》,声乐作品,高中政治课教学

参考文献

①③④⑥⑦⑧(汉)司马迁.史记.乐书[M].中华书局.

②荀子.乐论.

⑤柏拉图.国家篇.

[1]罗展鸿,杨琦.浅谈音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2]程晓凤.略析声乐在20世纪器乐作品中的作用及演唱特点[J].音乐探索,2006(S2).

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7篇

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体的学校课程来说, 两者在课程内容安排、目标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有各自独特的课程属性和研究方向。但是, 两者都以现实的人为教育主体, 根本的任务都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这点来看, 两者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1.1 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 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作为音乐课程的音乐教育“是为实施美育的目的和手段而存在的。”[1]主要的具体任务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特征系统地、渐进地传授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 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 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主要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道德教育是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 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一切信息。”[4]主要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

1.2 育人: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统一

“音乐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 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音乐’, 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第二个方面是‘通过音乐教育人’, 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5]具体来说, 作为音乐课程的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感受、表现、创造音乐, 体验音乐美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群众, 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6]即, 培育“四有”新人, 这与以育人为终极目的音乐教育是高度统一的。在音乐教育培育“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为音乐教育提供正确的方向, 这也是音乐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求。

2 音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两个方面, 在实现为社会育人上达到高度的统一。音乐教育育人的途径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些都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必须的, 把握它们之间的客观联系, 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1 音乐教育实现育人功能的具体途径

首先,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唱或欣赏活动对人们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扩大到一定的范围, 持续到一定的时间, 即可影响一定的社会风尚, 即所谓移风易俗的作用。对于音乐教育的这种作用其实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内容通过音乐作品获得的展示。其次, 音乐教育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音乐活动促进人的智能发展。音乐活动能够增加并开拓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音乐教育不仅能帮助人们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 扩大人们的知识视野, 而且能促进人们多方面的智能的发展, 譬如, 思维、想象、情绪体验、审美感官等。最后,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的娱乐作用, 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 对音乐教育作用的实现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2.2 音乐教育具备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客观条件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也就是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 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第二,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第三, 能够联系主体和客体, 并能够促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动。由这三点可以得知,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主要有承载性、中介性、可控性、目的性、阶级性。

音乐教育具有的强大育人功能深深的吸引着思想政治教育, 也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得极为迫切。首先, 音乐艺术本身就蕴含了文化的特性, 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音乐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 将音乐艺术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导给受教育者, 使其形成与一定社会、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行为。所以, 音乐教育能够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3 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反思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传统载体的作用正在逐渐削弱, 而新的载体作用在日益增强。在众多载体中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载体, 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音乐艺术的特点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 音乐教育与思想和政治教育的结合显得颇为紧迫, 将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要切实加强主旋律指导下的音乐教育, 发挥音乐教育的渗透性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但是正如姚思源先生所说的:“音乐所能发挥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音乐的美 (包括作品和演奏演唱) 来完成的, 即音乐审美过程。音乐审美是这个音乐功能网中的核心、枢纽。不能绕过审美这个中心环节, 企图直接达到某一方面功能。”过去“左”的思潮曾经把音乐的思想政治作用, 强调到极端甚至排他的境地, 是把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引向了死胡同, 是严重违反音乐教育规律的。所以, 在将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同时, 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让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同时, 增强一元主导, 让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思源.论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25~26.

[2]张耀灿、郑永廷,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0.

[3]熊建生.论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2004 (3) .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71~7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29.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8篇

一、音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这项工作既十分重要, 又相当难做, 而且很难出成效, 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培养方面投入或影响较少。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把力气放在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 注重外部灌输, 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比较少, 这就使这项工作失去了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 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进行根本的转变,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 要把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音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 这是由其物资材料特性决定的。音乐的时间性和运动的形态与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具有同构关系。音乐就是通过这种同构关系作用于个人和社会的。早在春秋时代, 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 莫过于乐”, 高尚音乐对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引导、对社会陈规陋习的改变、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 都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 能侵入人的心灵的最深处, 通过音乐的浸润能使人的心灵得到美化, 因而他强调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要重要的多。柏拉图还指出“若非国家根本大法有所变动, 音乐风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的”, 他坚信音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音乐的不合宜的更新会导致国家根本大法的改变。

中国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在很久以前都认识到音乐具有感化和教育作用, 对形成理想人格、提高个人修养有重要作用。他们充分利用同构关系, 用音乐将人的情感引向道德的境界, 以形成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 进而实现和强化音乐的社会功用。所以利用音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作用, 是一个有历史依据的有效方式。

二、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施途径

1、设置音乐欣赏课或专题讲座, 借助音乐专业知识,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

在高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程, 可以有效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以及想象力, 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究其原因, 在于音乐教育不仅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 而且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 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欣赏课的课程设置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借用音乐欣赏课的“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条件有限的院校也可以进行音乐欣赏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 消除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单调性、枯燥性。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 通常情况下首先阐明什么是爱国主义, 再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点明怎样实施爱国主义等等。但音乐欣赏课可以从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到《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爱我中华》等歌曲无不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与强烈的爱国热情, 音乐欣赏课可以用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在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内化形成学生的思想情操, 这往往更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 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再如, 加强学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精神的教育中, 可以结合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人生阅历及他的《英雄》、《命运》等音乐作品来鼓舞学生的斗志, 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会贝多芬敢于挑战困难, 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这就消除了简单思想政治教育的单调性, 用情感感染学生心灵,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音乐欣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感知经验和感悟力,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精神品质、道德情操、意识观念, 使他们的思想达到崇高的境界。同时, 排除不良情绪, 使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另外, 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新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也符合高校培养新型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利用学生课外娱乐时间,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个性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 他们自主意识很强, 试图挣脱父母的约束, 开始努力吸收外来文化, 急切的创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对于学校的条条框框都反映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通过单纯的讲授式、呵斥式的方式来实现, 必须采取隐形教育法的方式, 可以利用大学生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他们不自觉的受到熏染、感化。

每所高校有都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关键是在某些活动中要有意识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从新生入校军训时每年进行的合唱比赛的选材, 到入班后举行的“×× (专业) 之家”班会、更大范围的“红色文化之旅—红歌比赛”、励志类的音乐剧表演、毕业时排演的“我的大学”话剧、小品、朗诵等形式各样的活动, 同时, 老师参与到每项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 指导活动的导向, 化解活动出现的问题、矛盾,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理性平和健全的社会心态, 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这种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法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心理要求。

3、以网络为平台, 音乐作桥梁,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常态化

大学是一个集学习、生活、交流、娱乐于一体的小社会, 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情趣、爱好,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探索大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方法,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重心。

大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多, 针对课外时间的利用, 调查发现:除了学习、参加校园活动, 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网络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宣泄自我, 在虚拟世界里, 他们与结识的朋友可以隔空交流, BBS、微博、QQ签名、空间日志等版块即时发表心情, 在网络空间里的校友、同乡、星座、游戏版块里搜寻与阅读与之相同际遇的事例和文章以期寻求到心理安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通过网络这一渠道上传一些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搞笑视频、音乐作品、实时报道等等, 引导学生的心理导向, 并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焦虑纠结、特长展示、家庭变故、情感困惑等, 以便实时沟通、处理。

另外, 在与学生交心、谈心, 处理一些学生心理问题时, 充分利用音乐的优势, 创造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舒适条件, 往往效果较好。例如, 笔者所带学生为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班上有名很活泼的学生, 一段时间有反常态, 变的不爱和人交流, 整天闷闷不乐, 变的很内向。我发现后, 没有选择直接与学生面对面讨论此事, 更没有选择心理咨询师的介入, 而是通过他的朋友了解情况, 接下来找他来谈心, 他平时也喜欢音乐, 我就从他喜爱的音乐入手, 以音乐为切入点, 播放他喜爱的音乐, 谈音乐、听音乐、论生活, 通过多次交流, 他会在情感上接受老师, 慢慢的他自愿把烦恼倾诉, 讲到他遇到的一些感情问题和家庭因素问题, 经过老师正确的引导, 他感受到了温暖, 同时与家长沟通, 让学生合理排解烦恼, 化悲痛为力量, 转压力为动力, 思想转变了, 精神状态也积极起来, 恢复到活泼、乐观的样子。音乐在中间无疑充当了我们沟通的桥梁,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了软环境。

三、小结

当今, 音乐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不可缺少元素, 人们无时无刻不体会着它的魅力, 它是人们思想情感最然本性的表达, 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音乐给人以的感受, 没有人不愿意接受美的东西。所以借助音乐这个强大的工具, 借鉴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体现, 通过课堂、讲座、课外活动、网络、谈心等不同场合, 合适的方式,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适时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引导学生积极上进的决心。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真正实现辅导员自身专业化与教育科学化的有机结合, 最终培育出具备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合格大学生, 使之成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董伟.春风化雨润物有声——谈音乐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 (06) .

[3]石红霞.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J].黄山学院学报, 2008 (3) .

[4]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9篇

关键词: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0 前言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接受能力、个性发展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而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致使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因此,以音乐学院为例,研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 学生特点研究

1.1 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音乐学院的学生属于艺术类学生。艺术类学生在招生时主要注重学生的技艺,如歌唱水平,乐器演奏能力等内容,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较低,学生在高考时的文化课分数在300分左右就符合学校的招生标准。因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音乐学院学生的显著特点。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学生的文化课要求低。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出现主要重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文化素质。[1]二音乐专业的特点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音乐学院的学生需要参加较多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舞台表现力,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缺少多余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制约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音乐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阻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因素之一。

1.2 个性鲜明

个性鲜明是音乐学院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音乐学院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特长,想象力丰富,思想较为活跃的特点,还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较高的审美水平,致使音乐学院学生个性较为鲜明,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学生而言有利有弊。其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学生对社会话题较为敏感,创造力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音乐表现力强,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但其弊端也同样不容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淡薄,办事随性,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都较弱。

1.3 价值取向较高

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爱音乐、懂音乐,具备专业能力的人都能够成为明星,不再平凡,使音乐学院的学生对于选秀、成名特别热衷,过于追求物质,缺乏现实的理想以及人生信念,价值观普遍较高,不切实际。[2]音乐学院价值观普遍较高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一学生的理想不切实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二学生在业余时间闲暇生活时,主要以消费性,娱乐性的项目为主,在娱乐活动的侵蚀下有迷失自己的趋势。由此可见,价值观普遍较高,不切实际是音乐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是音乐学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 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性不够,教育方法又较为传统单一,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差,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条件。

2.1 教育方法传统单一

教育方法传统单一是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音乐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价值取向偏高,传统单一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产生更恶劣的问题。因此,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都是以教师枯燥的讲授为主要教育方法,一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并延伸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此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针对学校中出现的典型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学生众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教育效果不佳,学生听过之后并不会放在心上,无法达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传统单一是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学院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校不断扩招,生源愈加紧张,各高校都尽全力抢夺生源,以达到促进本校发展进步的目的。因而,学校领导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教学建设,创新学校品牌,培养专业人才,扩大招生等方面,为学校建设,提高学校的竞争力贡献力量,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不够到位,重视性不够会严重影响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学院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会导致学校的学生、教师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较少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活动,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学校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方面存在疏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3 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当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就是学生需要具有主观接受性,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乐于接受,努力思考,积极转变。学生只有虚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作用。

3 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必须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具体如下:

3.1 改进教育方法

改进教育方法是解决教育方法单一传统的有效方法,是产生较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改进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方法传统,会导致学生厌烦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改进教育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音乐专业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单纯地采用严加管教的管理方式,不仅无法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而,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4]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应,因材施教。学生的性格、个性不同,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例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采用特别柔和的方式,性格内向的学生普遍有些敏感,对教师的话较为看中,并容易胡思乱想。针对此类学生,需要点到为止,给予关心与理解,从而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针对性格外向的学生,需要以朋友的身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多给予一些耐心与爱心,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三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给予学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由此可见,改进教育方法十分重要,具有较好的效果。

3.2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能够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二明确教师责任分工。专业课教师也需要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

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是加强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大宣传,能够使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意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做好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研究的知识讲座。对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培训教育,详细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加强学院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二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活动。组织思想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5]三组织辩论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期间,学生的课外活动较多,以辩论赛的形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以学生的角度辩论讲解,学生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好。因此,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 结语

研究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仅能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闵永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2] 李积萍.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5(09).

[3] 明丽霞.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6(08).

[4] 董文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音乐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10篇

音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音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塑造大学生的优秀人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当重视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自媒体已成为紧跟潮流的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极大的普及率,因此应当不断开拓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教育方式与途径。在自媒体环境下,对音乐的传播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音乐教育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分利用自媒体这一平台,最大程度的发挥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自媒体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自媒体个性化的展现,有利于提高音乐教育的吸引力

当前的大学生个性化较为明显,追求新奇则是其重要的心理特点。自媒体,尤其是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大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对自己音乐教育中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自我的建构,尤其是在音乐欣赏课过程中,对于所接触到的名作名曲的感悟进行自我感情的抒发,创造出非常贴合大学生自身的高雅艺术欣赏氛围,拉近大学生与高雅艺术的距离,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自媒体平台的流行,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自主的展现自己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到抒发,自己的个性得到好友的欣赏,通过这一形式的传播,提高了音乐教育的吸引力。

(二)自媒体的即时性传播特点,有利于打破时空上的局限性

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音乐类选修课,但是音乐类选修课开设的班级人数等都有限制,高校音乐教育也都是固定在教室中的少数学生参与的教育形式,这样就形成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时空上的局限性。自媒体的参与可以很大程度上应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性。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裂变式的特点,这种传播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在多个传播主体之间的快速交流。借助于自媒体,高校音乐教育可以实现教育的即时性,例如各种音乐会的宣传,各种演出的提前预告,演出的总结,艺术形式的图文展现等实现传播的即时性,打破时空的局限性。

(三)自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有利于提高音乐教育的感染力

交互性是自媒体最为重要的交流特点,通过自媒体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者与信息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在自媒体这一平台上,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也是受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现传播者与信息接受受众之间身份的互换,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权利。这一交互性跨越了传统信息传播的身份上的局限,每个人只要手里有传播工具,就可以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高校音乐教育者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个人主页,微信等,借助自媒体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对于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看法,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积极的引导学生。次外,高校音乐教育者也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这一平台,多发布积极的具有引导性及感染力的音乐类信息,引导学生接受信息并实现对信息的交流与评论,实现信息的扩展性。

二、自媒体与高校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耦合性

(一)自媒体成为有效载体的可能性

高校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但是在传统教育方式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只是选择音乐选修课的少数学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则可以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实现自身功能的有效载体。自媒体可以较为容易的进行使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学校音乐教育的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对平台上的各种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那些具有明显思想功能的信息进行传播,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更多的学生的加入,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一平台接受音乐教育,在接受的过程中实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自媒体是更轻松的互动平台

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大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接受者少,这样就会使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大折扣。再者,传统课堂教育形式下,内容较为枯燥,且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很多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而不是主动地接受,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表达。而以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能够实现信息之间的互动。例如通过自媒体的“关注”功能,学生可以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且这种互动是课内与课外的双向互动,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关注,了解学生的认识及态度,这样就会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了解音乐信息对学生的作用,有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提高音乐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为其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自媒体有利于传播特定的音乐信息

自媒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自主性,也就是传递信息的自主性,在自媒体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只要通过“关注”在自媒体上建立了联系,就可以对受关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第一时间的了解,要是对发布的信息感兴趣,就可以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或者是转发,实现交流互动,实现信息的二次及多次传播。基于此特点,被关注者就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特点的音乐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例如,某次课程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多发布《月光曲》、《高山流水》等曲目的赏析,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则可以发布《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东方红》等曲目的详解以及赏析,通过有针对性的发布,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一)更新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

自媒体的功能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的观念变化,只有建立起了与自媒体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才能按照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如果观念不发生改变,则还是会延续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这样就会使高等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影响高等音乐教育的效果。因此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是要树立双主体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唯一的主体,学生也应当是主体,学生也要具有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再有就是教师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分吸收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及知识,提升自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水平。此外,教师也要建立开放式的观念,认识到教育不应当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带来的便利条件,打破课堂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

(二)建立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自媒体平台

随着自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各种传统媒体也都开始重视自媒体平台的开设,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开始注重开设自己的公众平台,政府机构及个中国社会组织也开始开设自己的自媒体。因此,在此形势下,高校也应当开始自身的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尤其是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良好发展,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实现自身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开始音乐教育的公众平台,拓展高校音乐教育的形式,尤其是可以摆脱音乐选修课人数的限制,扩展接受音乐教育的人群。教师通过内容的选择,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学习音乐,喜欢音乐,实现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

(三)加强大学生的自媒体素养教育

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较快,尤其是对于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接受的速度更快。自媒体作为时代性的传播媒介代表,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认可,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是音乐教育与自媒体的联系,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接受音乐教育还是需要进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教育不应当只是局限于课堂里,可以通过更具有时代性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学校音乐公众平台的关注,引导学生通过自媒体对音乐教育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广度,有利于提高音乐教育的受众人数,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自媒体得到普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重要媒体形式,作为紧跟时代潮流的大学生,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平台。高校音乐教育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高校音乐教育的渠道,为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摘要:自媒体基于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受众交互性、信息传播极速化的特点,成为当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重要媒体形式。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音乐教育的吸引力及吸引力,打破时空上的局限性。自媒体的发展拓展了高校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方式,因此应当重视运用自媒体平台,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2]陶荣婷.自媒体传播理论研究进展分析[J].东南传播,2011.8.

[3]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03.

[4]贾皓凝.自媒体时代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对“音乐评论与中国当前演出业态发展前沿论坛”的观察与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上一篇:基坑勘察下一篇:碳排放权交易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