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2024-06-09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精选12篇)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第1篇

校园网络是指学校校园内部信息设备互相连接运行的局域网络, 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等构成的, 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 并可通过与广域网的连接而实现远距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如何架设好校园网络是每一个现代化学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建网前, 要有完善的网络建设规划, 分析功能需求, 分析设备需求, 分析建设布局及日后升级维护。在建设过程中, 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库, 包括教学资源库、人事库、财务库、文件档案库等等, 只有设立好信息数据库, 校园网才能很好地运转, 否则就是一个空壳。在建设完成后, 最好对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才能应用校园网, 使其为管理和教学服务, 事半功倍。

一、校园网搭建规划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校所需要实现的校园网络功能, 利用校园网络可以基本做到学校管理、教学自动化。例如:人事档案管理、教师办公、行政管理、学生学习、学生生活、校产管理、学生的成绩、评语奖惩记录等。如果配置允许, 还可以实现校内无纸化办公、教师电子备课系统、教师辅助教学系统、校园网页等。因此, 在硬件设备选择上要以校园网络功能规划和应用软件运行需求为依据。通常对校园网硬件配置要求有以下几种:

1. 初级的校园网络。

包括一个微机房、一个教师电脑办公室以及几台教师办公室使用的电脑。这样的配置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师办公、校务管理的需要。学校也可以使用校长管理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几个独立的管理系统。

2. 中档配置的校园网络。

包括若干个微机房、一个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电脑一台、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教师办公电脑。这样的配置可以满足管理、办公、教学、辅助教学的大部分要求。学校可以使用校长办公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务所药物管理系统、教师学生就诊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校园网站等。

3. 高档配置的校园网络。

包括足够的微机房, 一个大型网络服务中心, 每个教室配备微机若干台, 每个教师配备办公电脑, 这样的配置可以实现所有的自动化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自动化。学校可以使用各种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 实现真正的网上教学。

选取合理的方案后, 还要考虑合理的设备布局, 设备如何安置、如何保障正常运行、如何正确利用空间、如何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之后是选用什么样的软件, 尽量选取图形界面的应用软件, 便于日常管理和操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都要从长远角度去衡量, 要为日后的升级、维护、功能拓展和设备更换打好基础, 避免资金的浪费。

二、校园信息库建设

建立校园网络的同时, 我们还要构建校园的信息数据库。它是校园网运转的核心内容, 是大家应用校园网办公、教学的资源依据。如果没有完善准确的信息数据库, 那么校园网将成为一个空壳, 只有网络的连通, 无法实现信息化的应用。我们需要建立的数据库包括:

1. 人事档案库。

人事档案库包括:教职工档案库、学生档案库。这些数据库中包括了教师的基本个人资料, 教师在学校期间的考核资料, 教师在学校期间的奖惩情况, 学生的成绩、评语、奖惩、身体发育状况等。

2. 财务档案库。

财务档案库包括:校产档案库、工资档案库、收支档案库。校产档案库中包括了常规教学设备资料、电脑电教设备资料、图书资料等。

3. 文件档案库。

文件档案库包括:政府下达文件库、学校下发文件库、学校各种获奖文献库、学校的各种计划和总结文件库。

4. 教学信息库。

教学信息库包括:各学科教案库、各学科试题库、各学科升中/升大资料库、教学改革信息库、教学研究信息库, 包括了各学科教师对每一节新授课、复习课的教案, 以便教学总结及提高教学能力之

5. 教育信息库。

教育信息库包括:学生基本档案库 (也就是学生的人事档案库) 、后进生改变档案库、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档案库、教育活动档案库、教育信息档案库。

6. 多媒体信息库。

多媒体信息库包括了声音素材库、图像素材库、影视素材库。多媒体信息库是为了教学服务, 它包括教师电子备课系统、辅助教学系统、学生学习系统都必须使用这一类的信息。

三、校园网络应用培训

搭建好了完善的硬件环境, 编辑好了详细的校园信息数据库, 那么校园网络建设就基本完成并可以投入使用了。不过要想让校园网更加有效和安全地为大家服务, 我们必须要对全校职工和学生进行校园网络应用培训, 这样既可以使校园网被充分有效地利用, 又能保证不因日常操作不当造成网络故障。

1. 教师和学生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对电脑操作的熟悉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师办公系统的使用, 学生学习系统的使用, 电子备课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使用, 互联网的使用, 常见软硬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2. 管理者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对电脑操作的熟悉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管理系统的使用, 互联网的使用, 常见软硬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3. 网络管理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服务器的安装和维护,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 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固定的硬件管理员和软件管理员,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 这样分工明确、管理维护效率高, 可以使校园网更加快速有效地运转。

建立起校园网后, 还要考虑到如何跟外面的广域网联系, 这样师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到一些校内没有的资源, 而社会上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了解到学校的情况。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必不可少, 教育领域更不能置身潮流之外, 与时俱进, 用更加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是每一所现代化学校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高校网络教育的系统规划与建设 第2篇

摘 要 网络教育正在我国迅速地发展着,许多高校已经具有自己的网上教学资源。但纵观目前高校网络教育的建设现状,普遍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形成完整多功能的系统、各方面结合较松散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为给高校网络教育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出了一套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 网络教育,系统规划,课件,素材

[Abstract] From observing the current condit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Campus, we can see than many of the Universities build their own system lacking of a integrated scheme. Aim at resolving problems in network education, this paper raise the thoght how to build a stronger base via a thorough plan, and how to administrate this kind of system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Planning, Courseware, Materials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通过网上进行授课已经成为可能。网络教育由于其以学生为中心,不受时间、地点、次数及进度的限制,能自由利用网上资源等优点,成为教育方式的发展新趋势、教育也随之进入网络教育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发展网络教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近年来,有较多的高校都将电教中心与网络中心合并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种合并也说明了在高校中,充分发展现代的网络教育成为高校的发展与进步的新需要。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合并所带来的人才资源与技术优势,为网络教育建设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目前,较多高校都加入了网络教育建设的行列,从网上不少的主页都可以找到远程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教学网页普遍存在相同的一些缺点,反映出高校网络教育建设的速度及总体水平仍停留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加强建设的力度,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能胜任网络教育工作的系统。通常,网络教育容易出现如下缺点:

(1)网上教育的科目较少、内容也较简单且易流于呆板不生动,缺乏网络课程应有吸引力的优势;

(2)网络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慢,往往几个月都维持原状;

(3)课程的交互程度低,网上通常都是些以文本方式出现的课件,偶尔有些高校制作了实时点播视 频课件,却多是收费资源;

(4)上网的课件一般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

(5)上网课件的可重复利用性小,不利于与其他资源共享等。

分析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些缺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个有组织的、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专题建设,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也没有系统地为以后的发展做好规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整体规划,才能为建立一个有序、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机构的建立与分工设置

从长远看,高校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对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国”有深远的意义,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亟需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通过从各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严谨的策划,有目的、有规划地做好这项工作。

目前在通常情况下,上网的课件一般是由专业教师自己制作,然后由网络负责机构将其上载至网站。使用这种方式,由于一般的专业教师普遍不具备很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因此由其开发的课件通常就是一些较简单的文本课件,多有单调死板、不够生动灵活的缺陷,这样等于简单地把书本搬到网上。有的学校制作了一套网上教学交互系统,然而缺乏专业教师进行长时间的专门辅导等交互教学。也有学校受到网络线路带宽的限制,制作的实时视频点播课件无法高速传输。提高高校网络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从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看,这个专门的机构必须胜任网络教育的建设,也就要求机构的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各类型多媒体素材的制作知识、不同形式课件的制作知识、而且更要有足够的网络知识。以目前高校的发展形势观察,从新成立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组织起这样一个机构最为合适,因为它集中了上述所要求的各类人才。我们可姑且称这个机构为“网络教育系统建设部”(以下简称“建设部”)。

由于建设部需要组织起多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建设,就必须要对这些人员进行适当的分工,并且要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协调、策划、管理以及实施,以达到建立起一个整体系统、并正常运行的最终目标。所以建设部还要求具有一个高水平的管理核心。通过系统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根据一个系统所应该完成的各方面工作,网络教育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组,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分别如下:

◇ 行政管理:建设部的核心组织者,负责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协调;

◇ 硬件维护组:对用于网络教育的硬件进行定时的检测与维护,包括排除线路故障、系统使用机器硬件的正常工作等;

◇ 资源库开发组:包括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如多媒体素材、课件、试题、案例等,并将这些资源按照约定的方式组织成数据库形式存放,再分别建立索引以备资源共享时检索使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 课件制作组:与专业教师进行协作工作,根据专业教师对所需课件的内容要求、授课的思路组织,调用素材库中符合要求的素材进行制作。

◇ 系统开发维护组:建设具有交互功能、可提供网上资源共享途径的教学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及维护,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安排上网教学的进程。

当然,这些只是根据一个网络教育系统所需完成的工作类别进行的最基本的组别设置,如果分得更仔细些还可以有培训组别、信息采集组别等等。也可以通过另外的分类角度将工作分成对外、对内的部分等等。

3.硬件基础及其建设

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在网络建设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宽广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无法跑起满载教育信息的快车。网络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多媒体课件的传输、视频点播的实时性,这些应用对网络速度(体现为点击反应速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良好的网络硬件基础的建设至关重要。

网络发展前期,快速以太网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而ATM网络技术则由其实现了音频、视频、数据的统一传输,成为了以多媒体应用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建设的唯一选择。然而选择使用ATM技术的网络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使得它无法为大多数的高校所接受。首先一点就是硬件建设的投资问题,支持AT

M网络技术的设备比较昂贵,要负担起这种费用不是普通高校能普遍承受。另外,事实说明,近年来Internet和TCP/IP协议的迅速普及,网络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传输IP业务。而这正是ATM的弱项,据资料显示,ATM传输IP信包会增加30%的额外开销,这主要是因为需要把一个IP信包拆成多个信元分别传输。最重要一点,使用ATM网络对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主干的高校无法利用原有资源。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的出现打破了ATM网络在多媒体应用上的垄断,使得大多高校完全可以通过无缝升级快速以太网到千兆以太网节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的投资。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网完全能够提供给多媒体传输系统足够的带宽。以下是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的一些方式,适用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模型的高校。

(1)升级从交换器到交换器的连接,获得信道。升级方法是将快速以太网交换器之间、或中继器之间的100MbpS的链路升到1000MbpS。从交换器到交换器的链路可以使100/1000交换器支持更多数量的交换式或共享式的快速以太网网段。

(2)升级从交换器到服务器的连接,可获得从应用到文件服务器的高速访问能力。最简单的升级方法是将快速以太网交换器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可获得从具备千兆以太网网卡的高性能的超级服务器集群到网络的高速互联能力。

(3)升级交换式快速以太主干网可以通过用千兆位以太网交换器或中继器汇接快速以太网交换器来实现。连接多个10/100交换器的快速以太网主干交换器可以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支持多台100/1000交换器,以及其它的设备如路由器,带有千兆以太网接口和上联功能的集线器,在需要时也可以是千兆以太网中继器和数据缓冲分配器。一旦主干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高性能的服务器可以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卡直接连接到主干上,为使用高带宽的用户提供更高的访问吞吐能力。同时网络可以支持更多数量的网段,为每个网段提供更高带宽,使各网段支持更多的节点接入能力。

(4)升级高性能的台式机,用千兆位以太网接口卡连接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或中继器可以实现。在采用千兆以太网的最后阶段,当快速以太网或FDDI连接的台式机带宽也不够时,千兆以太网网卡NIC就派上用场,用千兆以太网的连接能力升级高性能的台式机。高性能台式计算机就连接到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或数据缓冲分配器上。

对于正准备开始校园网建设,正在规划中的学校,建议使用千兆以太网为主要模型,以便为日后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软件系统的构筑

图1

网络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服务应用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格式、组成)、课件库、案例库以及试题库;

◇ 支持平台:提供教师上载、下载素材,上载课件的界面,同时提供学生下载界面;

◇ 应用系统:提供学生与教师用于教学用的交互式界面,包括保证安全的身份验证、课件的点播、各种实时的交互方式等。

上图是一个网络教育软件系统的简单结构图,系统图中包括两大模块:数据库模块与实时交互系统模块。数据库是一套资源库,内中包含有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以及案例库,这些数据以约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供教学交互系统使用。每个库都应该定义好数据以多种格式保存、建立高效的索引,为在网上进行方便的资源共享打好基础。实时教学交互系统则要求有较强大的功能,除了能够提供实时的课件点播外,还必须实现多种的交互方式如电子邮件、BBS讨论区、电子白板、CHAT等功能。

这样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完全建立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可以从简单的功能开始实现,但是一定要先做好扩展规划,以满足日后发展的需要。

5.结束语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第3篇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规划; 前期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9-0068-03

一、引言

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一直作为高校专项规划备受重视。信息化规划在整个大学办学规划当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地位。[1]高校既是互联网应用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2]信息化与教学、科研以及教育治理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如何科学编制出既具有前瞻性与先进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与适切性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研究至关重要。

二、研究设计

针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启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指导思想与原则;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与任务;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与保障措施等,借助软件工程思路,一方面采起自顶向底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对话的方法,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与技术背景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另一方面采起自底向顶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查、领导对话与参观考察等方法,研究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然状态。最终权衡两种范式下的研究结果,确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关键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校园信息化规划前期研究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自顶向底研究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

通过研究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最新情况,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描绘校园信息化建设理想状态的必由之路。因为校园信息化规划在技术层面上深受移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深刻影响,在应用层面上深受高等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深刻影响。理想的校园信息化,应是运用最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能满足高等教育实践新模式的需要。通过自顶向底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可以高屋建瓴地进行校园信息化规划的理论研究,构建理想化的校园信息化的功能与定位,保持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1)分析文献,从理论上构建校园信息化的应然状态

文献分析法是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校园信息化的技术与应用的历史,同时还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可以从理论上描绘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

首先需要梳理与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相关的政策类文件,为校园信息化的功能与定位找到政策依据。这类文件主要包括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些政策性文件。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同时深刻领会文件中提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五个核心要素“资源、应用、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化和基础能力”以及未来五年需要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等核心观点。其次,从专业学术文库中,通过多关键词联合搜索,对有关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网络等新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模式、方法、可行性等相关文献进行研读与分析,为校园信息化技术定位找到依据。三是通过网页、微信订阅号、朋友圈等社会性媒体,检索最新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并进行梳理与研读,从而获得有关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最新理念与技术成果。

(2)对话专家,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

专家引领是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研究的重要策略。他们或是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者是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起着引航作用。借助参加校园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学术会议,并与讲座专家进行访谈,是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

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会议繁多,选择参加那些以学术共同体为基础,以研究为目的的研讨会是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研讨会上不仅可以一次性地听取多个讲座报告,还可以借机可以与多位专家面对面交流,快捷获取专家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研究成果,对于明确校园信息化建设定位与目标,十分有意义。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启示,参会前需要认真做好准备,带着问题去参会,有选择性地认真听取相关的讲座并积极参与研讨,对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了解校园信息化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趋势十分有益。因为每位专家,都会把最有价值和最精彩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无私地呈现给与会者。会议过程中边听边结合自己学校的实践,积极思考。会后针对专家讲座的内容进一步拓展,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或借助多种社会媒体保持与专家的联系,继续向专家咨询,加深理解和明确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定位与目标等。同时借助研讨会的机会,还可以与行业专家、同仁,就关心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咨询与交流,收获更多。

2.自底向顶研究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然状态

理想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状态为编制校园信息化规划指明了方向和发展趋势。但要制定出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一致,与学校核心业务一致,与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水平适切,满足本校师生需求的校园信息化规划,还必须采取自底向顶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分析、师生调查、领导对话和参观考察等方法,制定出具有现实性与适切性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1)对比分析,总结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经验

问题导向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基本原则。为保持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学校发展战略一致性,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发展规划,总结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主要问题,提炼出主要经验与启示是重要的一环。

将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十二五”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建设目标与项目,了解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找出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为“十三五”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奠定基础。

(2)对话领导,进行校园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

校园信息化建设,常被称为“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进行顶层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工作全面深度融合创新,对话校级和各职能部门领导是关键举措。

首先,通过对话学校和规划部门的领导,了解学校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结构,了解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经费保障等。其次,对话各职能部门领导,了解各职能部门新的业务流程,了解已有业务流程及其在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十三五”期间校园信息化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为将来学校管理服务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公开化,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打下基础。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话决策层,让决策层能知校园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使校领导和学校主要职能部门对今后一段时间学校信息化发展形成共识,为后续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审批、预算和经费拨付提供条件,也为后续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与政策制定打下基础;其次对话业务层,让业务层能干不仅了解自己部门的业务流程,同时还了解与其它职能部门业务流程之间的依赖与约束关系,为多部门协调推进校园信息化做好准备;第三需要面向实施层,让实施层(设计开发人员)能懂。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主要依赖信息化行业与企业开发人员,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需要让实施者能了解学校业务系统的特殊性与内涵,读懂规划方案的各项要求与设计意图,为今后各业务系统关系建立与开发奠定基础。

(3)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需求驱动同样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则。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对校园信息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为准确了解全校师生和管理部门对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建设的要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研。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投入少,数据较为客观,取样灵活,统计方便,调查方式多样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调查的途径更是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需要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主要有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部门问卷等。师生问卷可以从对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信息服务三个维度的体验与要求进行设计。学生调查对象可采用按年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取样,教师可以按学院和部门进行随机抽样选取。部门问卷可以采取填表的方式,对“十三五”期间业务系统建设要求进行调研,一般做到全覆盖。有了这些调查结果,校园信息化规划就会有的放矢而不至于“拍脑袋”。如果还想进一步分析不同师生对校园信息化的需求差异,在调查问卷中需要增加一些自变量,如学生问卷中可以增加性别、年级和学科,教师卷中可以增加人员类别、职称、学科和年龄层次等。这样可以通过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男、女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校园信息化需求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职称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对校园信息化需求的差异;还可以进行师生差异分析,从而为更加精细化地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

(4)参观考察,借鉴校园信息化建设经验

通过参观考察,聆听考察单位领导和同行的详细介绍,亲身感受与交流对方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借鉴其先进的经验,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可以为科学编制校园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模型。

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首先要选择好参观考察的学校。不仅要选择那些知名学校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考察对象,同时还要筛选出那些和本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当,而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具有特色和特长的学校。考察的内容包括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理念与模式、思路与方法、做法与成效、经验与教训等。参观考察过程中,不仅要听取对方单位领导的介绍,还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考察时不仅要听取经验介绍,还需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兄弟院校的建设思路,才能真正借鉴和运用兄弟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方法。

四、结论

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信息化不单单是提供一个支撑或办学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它是办学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增长空间、新的教育形式和办学形式。采取科学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对校园信息化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进行前期研究,最终经过权衡博弈,制定出科学的“十三五”校园信息化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将“互联网+”理念引进大学管理[EB/OL].http://www.edu.cn/xxh/media/zcjd/ft/201512/t20151214_1347718.shtml.

接入层传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第4篇

一、接入层问题分析

接入层传输网络规划的核心工作就是光缆网络,要保证光缆网络具有层次分明的脉络,网络结构简单明了,只有这样才可确保网络传输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但是由于网络建设将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因此要想全面的处理好网络建设工作建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网络建设的效率。接入层作为光缆网络的最底层,其作用主要是实现各类型业务的接入。分纤点延伸至各类客户的光缆为末端接入光缆,业务汇聚点至分纤点的光缆为主干接入光缆,分纤点实际上就是光缆节点,其具备配芯功能和纤芯调度,室外通常为光交接箱,室内通常为ODF架。接入层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分纤点成端使用率过低、纤芯使用率低和管控使用率高三个方面。

二、接入层光缆网络规划建设的注意事项

(1)分布实施,适度超前。在接入层光缆的建设中,在满足业务就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必须遵循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2)分层建设。配线层主要包含配线层光缆、光分配节点以及用户终端设施;主干层主要包含光交接节点设备和主干层光缆;(3)拓扑结构选择。目前,光纤接入层主要分为星型、线型和环型三种结构;(4)光交接设备的设置。在设置光交接设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管控资源、业务需求、用户性质以及网络安全等因素;(5)光缆纤芯数量的选择。根据用户分布和业务需求,合理设定光缆的使用年限,然后,根据纤芯需求量、公里造价、路由条件以及管道资源情况等,来规划光交接节点的数量。

三、接入层光缆的建设思路

3.1接入层光缆规划思路

接入层光缆主要分为引入光缆、配线光缆以及主干光缆三种。引入光缆是引出配线光缆或者是基站的线,配线光缆则是完成区域内和基站的连接,而主干光缆主要是将接入层的主干节点与汇聚节点相连接,使得道路与区域能够完全被覆盖,实现连接基站与配线光缆的就进成环。其次是接入层光缆分层的网络结构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五种建设模式,分别为同区主干与配线节点环结合的模式;跨区主干与配线双节点环结合模式;主干双节点环模式;主干与配线单节点环结合模式以及主干单节点模式。根据不同的环境背景模式的选择不同,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接入层光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城区会选择第一种和第三种模式,在一些汇聚节点较少的区域一般选用模型四和模型五两种。而模型二通常只适用于区域的边缘地方或者也可以是一些光缆路由受限的地方。

3.2接入层光缆容量及纤芯建设

接入层主干的光缆结构一般是环形,主要用于道路的覆盖,使用年限大致在10年以上,所以对光缆容量的预测一般在8年以上,并要尽可能的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综合城市的电信网络发展技术、城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尽量缩短预测的误差。配线光缆需结合现实情况进行选择,引入光缆一般选择12芯,在建设过程中,位移便于以后光缆的管理,在同一城市中尽量使用两种以下的光缆种类。其次是对接入层光缆的纤悉的设计使用,当接入层的光缆采用T型接入方式时,其主干和配线光缆的纤悉可以分成预留纤芯、支路纤芯以及环路纤芯。主干光缆终端的接入形式选择全进全出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纤悉的调度,由于T型接入方式跳纤比较少,因此在光缆的前五分之二采用环路组网,中间的五分之一采用光纤跳接,最后的五分之二用于预留,一般情况下,引入光缆不纳入环路当中,因此纤芯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使用。接入层的光缆同样选用全进全出,纤芯分类同上,但是根据光缆的用途不同,纤芯的分布也不同,纤芯前五分之一用于环路组网,中五分之二用于光纤跳接,最后的五分之二全部用于预留。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接入层传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接入层光缆的网络建设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从而使其服务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还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接入层光缆传输网络建设技术的发展。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大规模数据网络的建设,这就对传输网络接入层规划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传输网络接入层的相关问题;然后分析了接入层传输网络规划建设的注意事项;最后,就接入层传输网络的建设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期能够对接入层传输网络的规划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规划与建设,传输网络,接入层

参考文献

[1]周闯.接入层传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J].技术探讨,2015,5(10):75-76.

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与建设实例讲解 第5篇

何为中小型企业,时至今日电脑办公越来越普及,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一般我们认为办公电脑在50台以下,分支机构不超二个的差不多就是中小型企业。

在以前我们不太会关注这类企业的IT信息化建设,因为他们太小,电脑的数量太少,无非就是三五台电脑,一个路由器,一个交换机几根网线。投资不大,网线在办公室里乱飞,可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脑数量成倍数增长,局域网内的病毒的泛滥,BT类软件的任意下载,往往会让我们的网络瘫痪。所以,未雨绸缪,在网络建设的初期就规化设计好自已的网络,往往会事半功倍,而且还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烦忧。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了解自已的需求

我们需要了解自已单位日常工作哪些部门使用了电脑,做些什么工作,需要在网络中连接哪些设备,设备分别要放在什么位置,记住这很重要,目前原材料高涨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线涨价,一箱305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网线最便宜的也要七百多,在施工中随便拉几条线有时候就会多用上几箱线,找到合理的设备放置位置可以节约很多成本,第二点就是在建设中请使用正规产品

这点我们深有体会,有时候我们帮助某些单位升级他们原有的网络,可是发现他们的材料都用的是些水货,这些水货在使用中总是会出许多问题,例如数据掉包,断网.还有更严重的,劣质材料造成的不稳定信号在网络中还会产生广播风暴,让整个网络不能正常使用,还会让交换机端口死机。

第三点就是在施工中走线不要与电线或电话线一起

有线电视线走在了一起,电线中的高频信号会干扰到网络。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平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它们与室外的电缆连在了一起,在雷雨季节它们会接收到感应雷电。感应雷又会串到网络中来,可以想象到,如果你几万块的设备被雷击中,会有多么心痛,还有就是交换机最好有接地。

我们现在从几个实例中来看看如何建中小企业网:

例一

五六台电脑,一个打印机。一条ADSL线路没有分支机构。

这可能是最小的企业网了,但是数量也是最多的.他们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就是能上上网,查询要用的资料。在网上联系客户。

我们购买路由器的时候请买带策略管理的,这样方便我们在网关处对整个网进行设置,这类小企业路由器有很多选择,例如TPLINK 的R480 或 腾达t480等等同类的路由就可以,价格不高,六百左右。电脑内的共享全部关闭掉,只保留一个TCP/IP协议,像360这类免费的安全软件及360杀毒软件可以全装上。(这里可能有很多朋友要笑我了,说360垃圾,但我也要问一下各位朋友,有没有哪个杀毒软件是百毒不侵的?杀毒软件有一个就行了不必太多)。

最好能购买一台NAS可以方便我们在局域网网上共享文件同时还可以把我们的打印机共享起来,这样就比较安全可靠了。当然,不想买也行,想节约就在某台电脑上开个网上邻居共享就行了,共享硬盘也可以共享打印机,这不用成本,但是安全性太低。

例二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的网络里的设备开始多起来,办公室的笔记本四五个,要求可以在整个办公场所无线工作,要求管理网络使部分电脑不能访问互联网.还要限制访问互联网的速度.库房距离机房三百米远,里面也有电脑与服务器相连访问数据库。

我们在某县医院做过这样项目,整个大楼里的各科室电脑连接服务器里的数据库,病人看病无纸化操作,服务器里的数据实时更新,这对于整个网络的稳定要求很高,我们把交换机放置在中间楼层,这样到各科室距离都很近,可以节约材料。在机房里放了一台2000KVA的UPS后备电源来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服务器和交换机路由器都放置在一台2米的机柜中,保证其不会有人乱动,机房地面安装有防静电地板,一根4毫米截面的单股铜芯线做地线与打入地下二米深的钢筋连接,各个电源面板都有接地,一个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正常,每隔二层楼我们放置一台DLINK的AP来保障笔记本电脑的使用,AP使用了吸顶天线来增强信号。最伤神的就是其中药房与医院大楼相隔三百米,这已经超过普通五类双绞线的传输极限。也想过使用无线桥接,但是数据库对信号质量要求很高,AP有时候会有掉包的现像,这会使我们的医院管理软件中断,所以我们最后还是使用了网络延长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目地,网络延长器也算的上是HUB的一种,它不过是使用了大功率电路来保证信号的长距传送,我们使用的是户外防水电缆,这种电缆有双层PVC表皮,而且我们的线路走的是地下,没有露天。如果各位朋友要露天走线我建议还是用光纤,因为不用担心夏天的雷电,现在雷电越来越平凡,一个网络想要稳定,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在里面。实际上现在光纤的价格比超五类双绞线还便宜,只是要多一个多纤焊接的过程。

这里我们的数据量比较大了,可以使用更强大一些的路由,例如<<网络建设第一波 中小企业核心路由器导购>>一文中的几种路由就值得一用。我们还需要把部分电脑区别对待,文职工作的电脑我们要许可访问互联网,其它的一律不许访问。禁止BT,QQ,等等这些功能只要通过路由器的基于IP的QoS功能就可以实现。而且这类路由对于ARP、DDOS、分片攻击手断有了很好的防护能力。

在这类工作环境中,我们在机房放置一台带LAN口的工作组打印复印一体机来处理大的打印任务,其它的科室自已分别有适合自已使用的打印机,例如收费、财务科等就要用票证打印机,化验,CT等就要用彩色的,普通办公室就用小激光啦。

例三

小区ISP

有一段时间。我们代理过电信,联通的光纤宽带小区,也就是向通信公司租一条10M的光纤,自已在小区里发展客户,我们与小区的物业合作,每个楼道放置一个交换箱,里面有交换机和光收发器。五类双绞线到住户家。楼道与楼道间用光纤,光纤走小区的弱电井到物业管理办,电信的光纤接口也在这里,楼道交换机使用普通的国产机架式,没什么特别,主交换使用的带VLAN的来隔离广播风暴,路由器使用的是DIY的2U带PPPOE服务的ROS软路由。每个楼道交换机外壳都接地,业主使用虚拟拨号上网,软路由基本上是无人值守况态,我们在公司就可以远程管理用户。很少到现场去,用户开户,交费都到公司来。

网络规划建设中施工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施工; 企业; 网络; 误区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997-0668(2008)100014-02

随着施工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计算机越来越成为施工企业提高效率、集中管理的工具,为了提高整体的协作性,不少施工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但是,施工企业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这里给出如下几点。

误区1:

网络规划设计与建设很简单,找一个网络工程师就可以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建设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网络设计工程师来担任,网络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从成本、质量、安全、进度、应用等各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以更经济的投入得到高效、应用、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在于现在系统集成市场存在着很多良莠不齐的施工队伍,大多数公司都是由一两个技术人员带领几个民工来完成,他们在降低成本、减短工期的同时也给业主后期管理增加了许多隐患,由于这些施工队伍对布线规范了解甚少,野蛮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时有发生。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埋在建筑物内的线缆不易更换,而即使更换,也要破坏墙面和地面,势必造成很大的损失。

误区2:

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或工程承包商时,选择报价中最低的。

系统集成的国际化标准中规定了各种布线、接口等方面,这些标准对于您将来网络的扩充、功能增强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业主对此并不了解。而一些小的系统集成商,为了竞标而降低报价,以牺牲性能换来低成本,在工程使用假日劣产品,这些假冒劣产品,多阗都是手工作坊产品,质量低下,做工粗糙,对以后网络的扩充带来不良影响。

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或是工程承包商时,应当将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有些大的系统集成商做了的工程技术含量比较高,同时由于为客户考虑的比较多,因此在接插件、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功能配置、造型上会考虑的多一些,这样难免使报价偏高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业主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时需慎重,不要一味追求成本,否则会为以后带来更大的损失。

误区3:

越贵的网络产品功能越强,采购设备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贵的设备。

贵的网络产品在功能上有所增强,但它并不一定适合于作的企业,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是为不同层级、不同级别的用户专门定制的,而有些昂贵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并不能为你所用,所以在挑选网络设备时,不要一味盲目追求高档产品,以免造成无谓的浪费。

误区4:

系统集成就是把所有的硬件连接到一起,然后装一个操作系统就可以。

"硬件是身体、软件是灵魂,应用是根本",只有软件系统的良好运行才能使网络发挥其自价值。对业主而言,计算机网络相当于调整公路,而软件是在调整公路上跑的车辆,没有车辆的运行,调整公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施工企业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完成后,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共享打印机或传输文件,根本没有发挥网络千分之一的功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业主在建设前不懂计算网络及其应用,而承包商不具备为业主规划实施软件系统的能力,为业主做完网络硬件后拿一些盗版软件安装后就一走了之。

对施工企业而言,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成办公自动化(OA)、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且将企业的核心业务与日常办公相结合,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应用面不广,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其次是应用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的层面上。再者就是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总之,在业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或选择系统集成商的时候,应当多听一些专家在这方面的建议,从信息化建设的长远性和售后服务来看,选择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进行工程建设,远比选择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小公司要好得多。

构建企业级的信息网络工程相当复杂,它涉及到系统集成、网络互联、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员培训、后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应用,业务提升始终是本质,计算机网络只不过是载体。由于信息化建设,运行与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点多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些方面对企业产生变革将是革命性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交钥匙"工程,不是工程竣工交给承建单位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终身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1] 徐波.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 工程质量, 2006.4.

[2] 郭林.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5.

[3] 赵妹丽. 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节能, 2005年第6期.

[4] 朱德江.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3月.

[5] 钟洪璧. 建设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中国工程出版社, 1999年12月.

[6] 刘振亚. 建筑企业将启动自动化管理系统,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3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第7篇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1. 信息通

通过信息发布系统、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系统等实现师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以及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连通。

2.教学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利用电脑制作课件、写教案、开展网络考试等教学工作, 同时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师生间可以通过BBS、在线考试评估系统等实现互动交流。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授课、在线答疑。

3.管理通

实现如教职工管理、财务管理、学生学籍和成绩管理等。

4.资源通

建立开放的分布式资源基地,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1.打造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平台

公司合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设计一个“校园信息化管理统一平台”, 统一数据库, 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管理。实现单点登录, 让教师在各个系统间进行便捷操作。

2. 建设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

建设可管理的高速无线网络, 并购买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实现安全可控式网络畅游。淘汰老的接入层交换机, 使教师办公电脑桌面接入速度由目前的100M提高至1000M, 真正实现千兆网络到桌面。

3. 建设一体化的数字校园

在教室安装红外摄像头, 实现教育教学的实时监控, 并供教师和学生随时点播观看;分三批改造教室多媒体平台, 完成52个教室以电子白板为依托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平台;分两至三批配置教师办公室台式电脑, 逐步替换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建设数字化的微格教室。在这里, 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最新设备, 并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方式采用硬盘存储, 或刻录成光盘,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构建校园录音棚, 整合微格教室和视频编辑的功能, 依托校园广播系统和视频直播点播平台, 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电视台。

4. 建设深层次的软件应用

学校购置或自行开发了各类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应成立领导小组, 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推广应用中的职责, 建立全校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分级维护的体系。

2.人员保障

加强人员培训, 使相关人员掌握有关应用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的方法, 掌握系统操作、故障处理、日常测试和管理维护等技术, 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安全保障

以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为目标, 采取有限授权、预防攻击、瞬时恢复和审计跟踪等技术和管理手段, 确保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

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探索 第8篇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建设规划与设计,实施效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 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已成为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我校信息类专业发展迅速, 从2007年开始正式招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 至今为止已招有8个网络技术专业班级, 将来专业的发展发向都趋向网络类相关专业, 学科的发展给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校仍未有一套专业、标准的网络实验室, 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单纯的理论教学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为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和社会的岗位需要, 提高学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管理、设计和开发, 建设网络实验室对我校来说是当务之急, 在学校及系部的共同努力下, 在2009年教学实验室建设专款中申请了专项资金, 用于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为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谈谈我校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目标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院校, 以培养技能过硬、顾客满意、社会认可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建设网络实验室的目的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提高我校学生的毕业竞争力。

根据资金实际情况在沙太校区和荔湾校区分别建了一间网络实验室, 通过建设具有教学、科研和实验功能的专业网络实验室, 模拟真实环境, 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 深入理解和强化网络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 掌握网络的应用、管理、设计和开发,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 以适应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同时, 还可作为师生科研的基地, 根据专题进行教研教改, 提高科研水平, 打造一个能够真正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要、面向师生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 建设原则

2.1 先进性和实用性

尽可能采用开放、成熟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 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 以适应当今网络技术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同时, 网络设备要便于安装、易于操作和简化管理。

2.2 标准性及开发性

作为实验对象的网络设备的通讯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际标准, 支持国际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 保证与其他网络之间的平滑对接。

2.3 灵活性和扩展性

所选的设备能够根据网络专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扩充和升级, 以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易于新增设备。

3 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建设网络实验室是为我校网络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环境, 提升我校的实训平台, 该实验室能模拟出各种网络环境, 让学生学习架构各类型的网络结构体系, 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3.1 实验室的可实验的内容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全校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 实验室要能够模拟出各种真实的网络环境, 为以下实验内容提供实验环境:

a.路由和交换实验。

b.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验

c.广域网组建与维护实验。

d.网络管理方面的实验。

e.网络安全实验。

f.网络协议研究实验的配置与实验。

3.2 实验室的布局设计

根据网络实验室的分布、面积等因素, 将实验室的布局设为:可满足48名学生实训, 室内摆放八个实验台, 每个实验台可供6~8名学生实验。实验台采用环型模式, 网络实验设备放入机柜摆放在实验台中间。网络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如图1所示。

3.3 实验室的网络拓扑结构 (见图2)

整个实验室环境由1台核心交换机, 2台接入交换机和8个实验台构成, 每个实验台放置各自实验组的机柜和学生PC机, 学生做实验时, 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器可同时登陆到多台设备, 对实验台内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和实验, 这样, 可方便学生操作, 同时可避免学生配置设备时插拔网线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3.4 实验室设备选型

目前, 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商, 在国内较领先的有思科和锐捷公司, 通过细致的规划和多次论证, 根据目前资金情况以及当前市面的主流产品, 我们选择了锐捷公司的网络设备, 该公司提供从网络核心到网络边缘的全系列产品, 产品非常丰富, 不仅能够适用现有的教学需求, 而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满足未来3~5年内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构建的实验室的网络设备选型及数据见表1。

4 实验室的功能

4.1 面向教学的网络实验, 为教学和学生实训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 从最基本的网线制作、网络搭建、调试网络、配置网络, 到复杂网络构建和管理的实践操作, 使学生直观、全面的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使用和应用环境, 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毕业竞争力。

4.2 具有基础实验室功能。在实验室的使用和设计上, 考虑到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较为紧张, 该实验室设计为既可以满足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实验的需要, 也可以进行相关课程的实验:如网页设计、数据库等课程, 充分实现实验室设备的共享。

4.3 可满足计算机网络考证需求。满足全校师对中、高级网络技术、网络技师考证需求。

4.4 为教师提供科研和教革的平台。教师可针对网络技术专题, 在专业的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各种网络实验, 跟踪先进网络和通信技术, 开阔思路和眼界, 提高科研水平。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及信息工程系的专业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4.5 可作为一个网络培训基地, 结合当前的商业网络认证培训的发展, 考虑与网络公司、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 开展各项网络认证考试, 满足校内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 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5 实施效果

我校于2009年12月完成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 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为学校教学改革和科研提高了平台, 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毕业竞争力, 为我校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

5.1 网络实验室采用锐捷的产品构建, 网络结构设计合理, 可针对不同的实验构建实验组, 使学生掌握国内知名网络公司产品的网络构建, 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5.2 网络实验室的布局设计, 便于开展较前沿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如李志峰老师在网络实验室内讲授局域网的搭建时进行了分组操作, 每个组的学生在组长安排下分工合作, 有的制作网线、有的配置服务器、有的绘制拓扑图, 教学效果较理想, 提高教师使用教学法的能力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5.3 通过真实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网络技术中解决和发现问题, 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由被动变为主动,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增强了学生的关键能力, 达到教学目标。建设该实验室后, 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中级考证合格率达99%。

5.4 通过该实验室提供的平台, 信息工程系开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五年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年制)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技师班) 三个新专业, 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和学院发展。

5.5 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网络实验室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我校教师撰写了多篇关于网络管理及应用方面的论文。

结束语

网络实验室的建成, 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促进了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随着IT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校还要继续完善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如配置防火墙、安全认证计费软件、网管软件以及无线网络设备等, 满足无线网络的构建、网络安全的组网、网管、网络攻击和防护等一系列实验的需求, 使我校的网络实验室成为一个示范性的网络技术实验基地、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唐涛.网络组建及应用典型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0.

[2]常小燕.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探索[J].科技广场, 2007 (3) .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第9篇

1.1 基于市政建设的网络规划方法

所谓基于市政建设的网络规划方法, 即结合市政规划的信息, 早于规划区投入使用前规划无线网络的方法。在传统的规划方法的基础上, 强调了无线环境变化产生的新的覆盖问题, 并予以解决。由于网络建设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网络建设往往滞后于市政项目的建设, 因此, 新增建设用地的网络覆盖相对薄弱。为满足新增区域的未来网络需求, 降低网络建设的难度, 新增市政建设项目的超前网络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1.2 话务地图

本规划引入话务地图的概念, 结合现网数据、google earth地形地貌进行投影, 用不同颜色予以鲜明的区分, 直观的反映出现网小区的忙闲、信道利用率和话务、拥塞等情况。我们根据信道利用率和载波规模的区分来定义不同的话务等级, 由忙到闲依次划分为ABCD, 从而直观的通过颜色得知该站点的忙闲情况, 指导站点扩容和周边建站方案:

效果图如图1, 不同区域类型与表1相应的颜色相对应, 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站点话务忙闲情况, 话务地图还包括话务量、半速率比例和PDCH使用数等参数信息, 从而为我们的规划提供详细准确的参考依据。

2 无线基站覆盖和容量能力分析

2.1 基站覆盖方法

(1) ENTERPRISE ASSET传播模型

本次规划使用AIRCOM公司的ENTERPRISE ASSET软件进行模型调校, 其宏蜂窝模型的一般公式如式 (1) 。

其中:Prx为接收信号强度 (dB) ;Ptx为发射信号强度 (dB) ;Ploss为传播路径损耗 (dB) ;

并且传播路径损耗的公式如式 (2) 。

其中:K1为衰减常数;K2为距离衰减系数;K3和K4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5和K6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7为绕射修正系数;Kclutters为地物衰减修正值;dkm为测试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 (km) ;Heff为测试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 (m) ;Hmeff为移动台天线的有效高度 (m) 。

由上述路径损耗计算公式可见, 代入调教后的模型参数和最大Ploss后, 就可以通过公式2-2计算出在满足覆盖要求下的理论覆盖半径, 进而得出站间距。

(2) 无线链路预算

无线链路预算是对一条通信链路中的各种损耗和增益的核算。对收发信机之间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各要素损益进行分析, 获得一定场景下满足覆盖要求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 选用合适的电磁波传播模式, 可以有效地评估基站的覆盖范围。本次规划链路预算使用的传播模型为ASSET传播模型。链路预算可分为下行链路预算和上行链路预算, 工程上一般通过上行链路预算对基站覆盖能力进行估算。

根据取定的链路预算参数我们可以得到上行链路预算的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Ploss, 再根据ASSET模型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要达到覆盖要求时的理论站间距。

2.2 基站容量能力

(1) 语音业务容量分析

语音业务的预测通过公式 (2-3) 来得出:

规划地区话务量需求 (Erl) =规划区内新增人口总数×拥有手机人口比例×中国移动用户渗透率×每用户忙时话务量 (Erl) (3)

根据以上公式, 只要预测到规划区内的新增人口总数, 同时加入当地的移动用户渗透率, 我们就可以预测出规划范围内新增的总话务量需求。再根据这个话务量需求反查修正Erl B表就可以得出在规划区内语音业务对无线信道和无线载波的需求。

规划区内新增人口总数的获得

(1) 对于点覆盖和面覆盖, 直接由市政规划院提供规划引入人口数;

(2) 对于线覆盖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获得:

根据某市交通局的交通量预测, 高速公路平均最大车流量为10 000 (辆/h) , 车速为80 (km/h) , 快速路平均最大车流量为8 000 (辆/h) , 车速为60 (km/h) , 城市干线性道路平均最大车流量为6 000 (辆/h) , 车速为45 (km/h) , 具体见表2。

通过计算可获得新增基站每小区容纳最大人口数

对应该地区修正爱尔兰表得出小区需新增载波数, 值得注意的是, 在计算语音业务载波需求时, 我们已经考虑到了现网原有基站对规划区内话务量的贡献。

(2) 数据业务容量分析

坎贝尔算法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一种数学统计方法, 该算法已被应用于无线网络规划的业务量统计中去, 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本次项目中对数据业务容量的分析引入了该数学方法, 通过引进“业务强度”和“每用户数据等效爱尔兰”这两个因子, 综合考虑所有的业务以构造一个等效的业务, 再利用传统的爱尔兰方法进行容量计算, 就可以得到PDCH信道配置。

坎贝尔算法的关键是引入业务强度, 不同业务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情况不同, 高速业务占用资源较多, 低速业务占用资源量较小, 坎贝尔模型定义业务资源强度来反映不同业务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情况。在GPRS/EDGE系统中, 业务强度就是对带宽的需求。

通过一系列计算可以得到单一等效业务 (坎贝尔业务) 的业务强度xA和数据爱尔兰Ex, 如表3:

根据GPRS用户数与EDGE用户数比例我们可以算出GPRS小区用户数和EDGE小区用户数, 并有:

最后在呼损一定呼损下 (2%) , 用爱尔兰公式分别得到GPRS分配PDCH数与EDGE分配的PDCH数:

式 (5) 中, Ax为等效业务强度。由于语音业务中, 用户只能占用一个信道, 因此爱尔兰表中话务量对于信道数是考虑用户只使用一个信道的情况, 而数据业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数据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几个信道, 以保证数据业务的质量。因此分配的PDCH信道数应该在爱尔兰表对应信道数的基础上乘以数据业务的等效业务强度Ax。

将GPRS分配PDCH数与EDGE分配PDCH数相加就得到总的分配PDCH数。

2.3 容量配置

在得到语音业务信道数的基础上, 增加配置静态PDCH信道数以及SDCCH信道数。相加得出最终每小区所需要的总信道数, 进而得出其所需的载波数, SDCCH配置原则如表4。

3 基于设计之都项目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3.1 设计之都市政规划概况

“设计之都”为某一线城市的一个市政规划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 占地1.5公顷, 建筑面积4.969万平方米。

本市政项目一期已经投入使用, 本次规划针对该项目的二期工程进行。设计之都二期区域原为田面村厂房, 本期的建设形式是租用田面村原有厂房并进行改造。规划该项目改造完成后, 该园区空间功能设置为七大板块, 包括创意设计空间、公共商务空间、作品展销空间、创意园酒店、设计培训中心、设计师公寓区、配套运营功能区, 另外还利用地下车库屋面设计成为酒吧休闲区;改造完成后, 原有工厂工人将会撤离该区域, 同时大量设计人才涌入, 预计设计之都区二期新建后新增最大人口总数约4 000人。

3.2 设计之都覆盖分析

(1) 实地覆盖测量

图2和图3为我们对设计之都区附近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进行实地测量的结果:

(2) 测试数据分析

从现场测试和统计情况分析, 目前设计之都周围占用的主要是田面m和石化m两个基站的信号, 其中西面区域由于有田面m扇区正打且建筑相对较少, 覆盖比较理想, 东面区域覆盖较差。尤其是图2中A区域附近信号偏弱, 主要由于A区域附近中高层楼房比较密集, 田面基站虽然离A区域只有200多米, 但由于基站较低且没有扇区正打A区域, 500米开外的石化m基站反而成为覆盖A区域的主要基站, 导致图2中A区域一带覆盖场强和话音质量都比较差, 室外场强基本在-85db以下, 由于A区域楼层多, 人口密集, 建议加强对A区域一带的覆盖。部分区域已经达到-100db, 为了更好吸收生活区周围的话务, 需要在附近新建基站加强覆盖。

3.3 容量分析

(1) 区域现网资源

取样3月20日到3月31日每小区的忙时话务量和载波数的统计值, 投影到话务地图如图6, 可见该区域站间距较小, 话务需求较高, 对照表1的颜色, 可见吸收A区域话务的田面d3、国际文化d3、石化d2小区的话务等级均为C, 处在较高的水平, 因此本期拟在此区域规划容量站。

(2) 市政建设新引入容量分析

结合工程建设的规划方案以及话务增长趋势, 对预计项目建设区域话务容量进行预测。

语音业务分析及预测如下:

(1) 预计设计之都区新建后3小区新增最大人口总数:4 000人

(2) 考虑改造完成后周边道路车流量增加, 根据式2-4, 套用“城市干线性道路”计算得出每小区最高人口数N= (6 000/45*0.5/2*5) =167人 (该区域站间距D取值为0.5)

(3) 拥有手机的人口比例:90%

(4) 中国移动用户占有率:70%

(5) 忙时移动用户平均话务量:0.0169Erl

(6) 数据业务渗透率:30%

(7) GPRS用户数与EDGE用户数比例:1:1

根据式2-2, 则每小区新增人口产生的语音话务量L1= (4 000/3+167) ×90%×70%×0.0169=15.97Erl。根据坎贝尔算法我们可以得出要求网络的最小数据业务容量为:0.26 Erl。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所需的总话务量为:16.23 Erl, 反查爱尔兰表, 得出容量分析如表5。

参考该区域周围现网基站小区忙时话务数据和载波配置以及站间距, 该区域可规划1个6/6/6配置的室外站。

3.4 站点规划方案

结合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以及周边无线环境, 站点规划方案如图7所示。

该基站配设3个小区, 主要覆盖设计之都产业园区及周边小区。建议三个扇区方位角设置为:60/200/320, 其中一扇区用于覆盖中心公园及周边道路, 分摊石化m的话务;二扇区主要覆盖周边小区及道路;三扇区覆盖设计之都及周边小区、道路, 解决附近覆盖差的问题, 并分摊田面基站话务。规划站点信息见表6。

3.5 测试结果及分析

该项目目前已建成中层站“设计之都D”, 该站点位于某市的密集市区, 与最近的站点“田面M”的站间距为0.27km, 在相同区域, 使用相同测试工具的条件下, 站点建成后的路测数据显示, 周边信号强度和话音质量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场强基本都在-75dB以上, 测试图对比如图8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中, 我们对无线基站的覆盖能力和容量进行了研究, 结合某市的一个市政规划项目, 得出在市政规划中进行无线网络规划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 这些方法将不仅仅适用于某市的网络,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城市的网络, 对指导无线网络随着市政建设的变化而进行有效的的规划与优化有较实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业荣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9-10

[2]郭兰珂, 刘康, 廖定玖.坎贝尔方法研究及在GPRS信道配置中的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7, (03) :21-24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与实践 第10篇

1 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1.1 校园网建设势在必行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改变人的教学方式, 同时也改变人的学习方式,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 什么都在变, 作为其它行业基础的教育当然也要变, 而且应该变的更早变的更快。只有建立了校园网, 才可以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起来, 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 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 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建立了校园网, 可以将原来的多媒体教学纳入统一管理, 图、文、声并茂的功能可以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建立了校园网不但可以在校内实现网络教学, 还能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 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 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1.2 学校管理工作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网的建立在提升教学效率, 提供相关教学资源的同时, 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也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设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获得校园信息和教学即时通知,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会议, 实现资源、人力、物力的节约, 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 让家长、社会能够及时了解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应活动。

1.3 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扩展了师生的知识面, 创建的数字化空间, 可以为学校的跨地域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式的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学校师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促进了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 引入到人的教育、课堂的教学、课外的管理等各项活动中, 提高教育教学、人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实现传统教育难以实现的目标。

2 数字化校园的框架设计

数字化校园的框架设计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广播录播系统兼校园电视台、一体机、视频监控系统。

2.1 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

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是中学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为实现中学校园网信息化建设, 构建一个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传输、安全、可靠、高速的中心机房建设和教育资源数据中心网络平台, 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的选用的网络技术要具有先进性。但也要注意实用成熟和安全可靠。网络结构、网络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开发工具、应用软件都应该选择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校园网要设计成骨干网络万兆以太网传输, 千兆到桌面, 各楼层有线网、无线网双覆盖。光纤连接网络中心、办公楼、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艺体楼。一级结点间万兆传输。各一级结点到各终端, 千兆传输。各楼层要有无线网络信号, 各教室要有网络有线信号、广播信号。各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等要有线信号、无线信号双覆盖。

2.2 广播录播兼校园电视台系统

校园IP广播广播录播系统兼校园电视台系统要真正实现广播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的充分融合。IP广播录播兼校园电视台系统构成包括音视频源、录播台、编辑音视频服务器、网络、喇叭等设备。

2.3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的个性化互动课堂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功能以完善传统教学信息化的功能不足、拓展教育资源的应用、整合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互动性。不单使老师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备课、授课,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师生间互动与交流, 并能实时将数据反馈给老师, 让老师能更好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 因材施教。在互动课堂里, 通过学生手持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实现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呈现,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个性化的变革。教师的备课过程、课中测验、作业批改、课后学习交流都可在互动课堂教学系统和教育资源平台上实现, 过程更方便。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以高清液晶屏为显示与操作平台, 集成1920×1080大屏幕全高清显示、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演示和网络传输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具有八点遮蔽不影响定位的容错功能, 可多人同时书写的多点触摸功能、强光直射仍然正常使用的抗光干扰功能, 画面流畅不闪屏的护眼设计, 具备防雷击电路设计。

2.4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体系的核心, 可有效对各区域实行实时监控。整个视频监系统的重点在于对校园建筑群区域、校园公共区域以及校园周界的监控。主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将各类可防性案件予以有效控制, 保障教学、科研、生活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监控系统总体采用网络高清监控架构。根据校园监控区域的不同, 选择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和高清红外枪型摄像机对固定区域进行监视, 采用高清红外球型摄像机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巡视和重点监控。在对校园的外围四周进行监控, 考虑到线路较长等因素, 摄像机采用同轴200W高清红外摄像机;其他的所有摄像机统一采用网络高清130W的摄像机。

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设计设施过程中, 切忌贪大, 一味追求超前。如无线AP协议的选用, 就要选当前主流产品, 可同时工作在802.11a/n和802.11b/g/n模式, 如果光选802.11ac模式, 就会导致现有许多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

在设计设施过程中, 网络安全对于中学数字化网络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不要疏忽大意, 流控设备一定要匹配。设备业务端口防雷是必要的, 防雷能力越高越好。

在网站进行规划和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网站将来可能的扩充和更新需求, 以便及时更新升级和扩展, 确保校园信息畅通, 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 设计预留容量大一点好, 如预留控制AP数400的设备比200的要好, 价格相差不大。

4 总结

本文在明确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设计, 其包括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广播录播系统兼校园电视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机构设计和选型。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技能素养, 为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提升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摘要:目前, 各中校都在规划和设计各自的数字化校园, 通过对数字化校园在构建体系结构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研究, 以便更好的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首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然后从数字化校园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广播录播系统兼校园电视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机构设计和选型等几个方面对高校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设计进行研究, 并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视频监控

参考文献

[1]徐伟旭.略谈中学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J].课外阅读, 2012 (2) .

[2]扬建良.基于网络的数字IP校园广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l0 (3) .

[3]徐伟旭.略谈中学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J].课外阅读, 2012 (02) .

[4]刘智.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技术, 2012 (10) .

校园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第11篇

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途径。要推进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搞好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是前提条件。由于农村中学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迫切需要有一个搞好规划的策略指导。下面浅析农村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策略。

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制定依据

(一)要符合党的指导思想及学校的办学理念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紧张制定中,并将素质教育、全民教育、公民教育、终生教育、创新教育等国际教育的最新理念纳入到教育方针中来。

校园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以正确的思想引领指导至关重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二)要符合国家、上级和学校的总体规划

国家和省、市、县都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也都有相应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有的也有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只是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要符合和服从于国家、上级和学校的总体规划,而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要明确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校园信息化建设,其目标应是最终建成成熟运行的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的建成,标志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也应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数字化校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环境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包括高速校园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多媒体制作设备、计算机机房、数字化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数字化资源。各处室、办公室、功能室的信息和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全部数字化,建成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库。最终建成以学校主页为轴心逐步建成对外宣传界面、校内资源库系统、在线教学系统(网校)、德育系统(包括在线心理咨询)、行政办公系统等子系统群。

3.数字化活动。在加强硬件管理和资源库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数字化用户平台,以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和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数学字化生活。加强教科研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

(四)要调查摸清现状

明确建设目标后,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确现状。搞清楚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将问题分析透彻,才会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现状,一定要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人员水平、规章制度、经费情况、应用情况等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否则,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必将作出错误的决策。

二、要有基本的规划内容

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应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阶段,这些内容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硬件设备是基础

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可分为四块:校园网综合布线和互联网接入、服务器和其他电脑设备、其他数字输入输出设备、其它辅助设备。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可采用百兆/千兆以太网、ATM交换式以太网技术。网络布线应采用全球统一的超五类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主服务器要配置有RAID卡、SCSI卡和千兆光纤接口,客户端要加装十兆/百兆自适应网卡,千兆交换机和百兆堆叠交换机等。在连接互联网时,应采用DDN、帧中继、ISDN、无线网等方式,并做好流量分析。为防止黑客或恶意病毒入侵,应选择防火墙软硬件,主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UPS不间段电源、系统监控和灾难恢复软件等。设备配置时还应留有余地,便于扩充和更新。

(二)软件资源是重点

硬件设备必须要与相应的软件配合,才能使校园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软件规划必不可少,以减少意外事故后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1.网络系统平台规划。目前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UNIX、LINUX等。WINDOWS系列具有操作界面友好,易于维护,应用软件丰富的特点,但服务器的配置要求较高。LINUX已被大多数网站所采用,它已成为基于WEB应用软件的最理想的网络平台。

2.应用平台规划。在应用平台规划之前必须了解整个校园网要实现的功能。一个典型的校园网络应具有外网网站平台、内网管理平台、内网教学平台等功能。

3.公共数据库平台规划。公共数据平台是指在校园内搭建的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内含交换工具的数据库。建成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库可为学校提供高效、共享的管理平台,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交流的通用服务平台,满足校内各类人员的查询要求。

4.应用服务监控平台规划。应用服务监控系统采用旁路监听技术,让网络管理员及时了解应用系统异常状况,精确地指出造成系统异常的根源所在。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每日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5.网络安全平台规划。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使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校园网络特别是已与I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络,对于网络的安全防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次的恶意破坏或管理人员的误操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及使用者的技术培训及有关法律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软、硬件的监控、防护体系。

6.其他服务平台规划。除了以上提到的服务,在数字化校园系统中还可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各种便利服务。比如路况,火车、航班的交通查询服务;天气信息查询服务;网络U盘存储服务;病毒补丁升级服务,等等,为方便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此外,还可提供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提供网盘系统,租用或建立自己学校并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规划。利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所需要的管理信息,从产生、采集,到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的全面规划,使职能部门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年级组之间的信息畅通共享。进行统一的管理信息规划,就是对整个学校的管理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管理信息标准化系统。利用管理信息规划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可以梳理业务流程,确定信息需求,最终建立起学校的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实现全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框架。

(三)师资培训是关键

数字校园教育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进行数字化环境下的工作、生活。

加强数字化应用培训,让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数字化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和参与课题研究,把培训形成一种的制度,把培训当作一项考核。让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造教育提供环境、条件和保障。

(四)综合应用是核心

数字化校园建设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始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建用并举。规划中,每个阶段都应明确一些体现应用水平的指标。笔者认为,农村中学数字化校园应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典型应用与特色共存。中学校园网的典型应用有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和电子公告牌服务等。现在的数字化校园逐步加入了一些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教务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系统等。中学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应注意在确保典型应用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应自己学校校情,有着自己特色的应用体系。如我校在完成数字化校园标准和应用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开发自己的特色:校园设备网上报修,组建网络教研平台、课件平台等。

2.倡导师生共建共享。师生是数字化校园的使用者,师生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也体现了一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师生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课件制作、软件开发等。通过参加数字化校园建设,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内容时,要体现与时俱进,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高新技术产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或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短,在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应紧跟最新技术的步伐,避免才建好就被淘汰。同时也要考虑设备的使用年限,需要及时更新换代。规划还应该留有余地,并适时调整修正。规划始终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要考虑拓展的可行性等诸多因素。

三、要有明确的实施措施及保障条件

规划必须明确各阶段干什么、怎么干、由谁干、怎么检查验收等工作重点,还要特别明确以下一些保障条件。

(一)要明确经费来源及预算

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软件资源建设更加重要。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需要大额资金作保障的。农村初中学校的资金来源应主要靠财政拨款解决,但应提前搞好经费预算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同时,值得强调的是经费投入要处理好硬件建设、软件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维修保养、升级换代等几个方面的比例。

(二)要有组织和人员保障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综合考虑本校、社区、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及其人员构成情况,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分工,以保障有序的推动。

1.领导小组。校园信息化建设要统一指挥和领导,领导小组主要可由上级领导和学校校级领导组成,统一调集和分配人、财、物、信息,组织各方面力量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2.专家小组。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精通技术的专家组成员进行必要的论证、指导、培训、验收。主要可由上级业务指导部门领导、学校的分管领导、社区及有关公司的专业人员组成。

3.实施小组。校园信息化建设要有专门的和专业的人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齐头并进。实施小组主要由上级业务指导部门、有关公司、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三)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有人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少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中也发现,数字化校园建设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因此,管理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一般地可以专门出台《数字化校园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采购制度、维修制度、值班制度等,可以规定教师每期开展1~2次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研讨或展示活动,可以将师生的有关竞赛活动序列化,还可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督导小组,经常性的对学校的各部门及教师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核查,并纳入年终考核。真正做到有做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长期全面的进行督导,真正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果。

四、制定规划的程序

(一)广泛调查研究

调查了解自身情况,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借鉴其他学校的规划。可以到其他学校现场考察,了解他人的经验及教训;可以到市场上去调查,了解产品、技术和行情;也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手段了解其他学校和市场的情况。

(二)充分发扬民主

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大事,必须广泛收集、听取和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可以利用开座谈会、发调查表等方式收集意见,也可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征集意见。征集意见要几上几下,反复多次,贯穿整个校园信息建设规划和实施的全过程。

(三)认真起草撰写

学校自己起草一定要落实专门的班子、成员。起草过程中也要注意查阅资料、相互沟通、反复锤炼。可以委托拟合作建设的公司负责起草,因为公司的技术力量通常比学校要强得多。也可公开招标规划,这样会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会更容易选出最佳方案。

(四)严密科学论证

规划草案形成后,要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论证可以分为校内的论证、教育信息化专家的论证、向广大师生征求意见等。一般地,各地都有负责教育信息化的专门业务机构,可以请他们的专家或委托的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应当形成正规的专家组论证意见,以便作决策参考。

(五)严肃审议通过

经过论证的规划草案,还应经过校务会的决策研究,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还应上报上级审查批复。经过这样的程序,主要是确保规划的法定效力,不因上级领导的变化而变化,不因学校领导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这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涉及到上级要为学校拨付大量的经费,所以要考虑长远,严格按程序审议通过。

五、农村中学的特殊性

(一)城市中学的今天,就是农村中学的明天;城市中学的明天,也是农村中学的明天

有很多城市中学,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学,基本上已建成数字化校园。这为农村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多城市中学,在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也在规划建设更高水平、更新技术标准、更加成熟运行的数字化校园。他们的规划,也应该成为农村中学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的今天,就是农村中学的明天;大学的明天,可成为农村中学的参考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比中学起步早,发展快,也可以成为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就是大学的规划,也可以成为农村中学的重要参考。

(三)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立足现实,要以实用、好用,管好、用好为原则

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又要切忌好高骛远。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最尖端、对当今社会影响最深刻的技术,其技术的升级换代节奏很快,所以,虽然是农村中学,仍然要紧跟时代步伐,力争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把最先进的技术引入学校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发展。但也要立足现实,要突出性价比,以实际的管理和应用效果来检验。

综上所述,立足农村中学实际,目标明确具体,内容科学合理,程序严密合法,不失为农村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的主要策略。[e]

(注:本文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部分科研成果。)

我院心电网络系统建设与规划 第12篇

心电图又称心电描记术(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

心电图在临床使用已超过100年的历史,特别在心血管基本的诊疗方面更是一项无法替代的检查技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心电检查技术是除最低保健层次机构外都应具备的。因此,随着医疗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心电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也逐渐进入了各大型医院[1]。

1 心电网络系统的发展

随着医院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数据共享已经成了医疗信息化的首要阶段性目标,而以HIS、LIS、PACS为核心的医疗基础信息化的发展走在了医院信息化的前列,率先实现了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共享,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在国外,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则更加迅猛,包括心电网络在内的各类技术也早已运用。大部分医院均使用同一公司的心电设备,所有心电设备均将其所采集的数据统一到数据中心,统一对医疗网络中存在的所有外链应用进行心电数据支持。但是,国内的医疗信息化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院级心电网络化方面,明显滞后[2]。

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首先,心电图在医疗就诊中具有重要性,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次,心电网络的数据集中存储可以为将来的数据挖掘和病案诊断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 网络建设

在建设心电网络之前,心电图机是采用热敏纸记录心电图,门诊、病房心电图检查依靠人工模式。随着医院患者越来越多,心电图室患者等候时间很长;心电图数据无法进行数字化保存,更不能全院共享;心电图检查设备大部分是单机工作形式,心电图资料大量流失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心电图室的发展。面对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不能获取患者申请信息,不能连接电子病历(EMR),不能使用电子签章、不能实现电子扣费和网络查询等问题,心电电生理检查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是势在必行[3]。

2.1 心电网络建设情况

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一套完善的心电检查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心电检查开单、患者就诊、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等功能模块,我院网络系统心电检查流程,见图1。

首先从HIS获取患者申请信息,连接进入PACS、EMR,然后使用电子签章、电子记费、网络查询等共享患者信息,实现院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床旁心电图采集传输,建立心脏病患者资料库,为心电图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在门急诊建立诊断中心,安装门诊预约登记系统、电子叫号系统、医生报告诊断系统、主任审核系统、夜间值班诊断系统,心电图机采集设备联网,统计检索管理系统。心电图检查包括预约登记、电子叫号、记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病房配备手持移动式心电图机,建立床旁心电图采集模式;同时通过WEB浏览系统或HIS医生工作站进行全院临床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安装心电图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HIS、EMR、门诊一卡通等系统进行集成对接[4]。

2.2 建设效果

2.2.1 简化患者检查和报告流程

我院现有心电网络自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顺利突破了心电信息的网络化、集成化、数据集中存储等难点。现在,医生只需要在医生站开具相应医嘱之后,患者即可凭借手腕上的腕带至心电中心进行心电检测。检测完毕后,检测结果经相关心电医生分析后,分析与检测结果一并上传至心电网络,医生只需在自己的医生站即可查看检测结果及心电医生的检测分析。

通过系统建设,在各个科室现有常用软件上(如EMR系统)添加心电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应接口,使门诊、病区等整体区域心电图检查流程化,专家在线诊断,提高诊断精确度与标准。检查后的结果由专业的医生集中处理,通过WEB方式将报告发布在全院医生工作站上,实现心电图信息图像全院发布并共享。临床医生可以获得专业的图文诊断报告,可以看到心电图原始数据以及保存的心电图资料。临床医生可以在区域内任意电脑上浏览电子心电图报告,随时打印,方便会诊[5]。

2.2.2 心电网络数据库建设

心电网络的建设,解决了心电图数据集中存储的问题。通过建立区域的心电图数据库,为将来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医院各种心脏病统计学提供数据基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累临床资料,资源共享,广泛讨论;(2)从个案的心电图资料中发现共性的特征,总结经验,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合理治疗;(3)随时观察、对比,改善预后,提高诊疗质量;(4)为青年医师、基层医生提供临床心电图信息资料,指导临床研究方向,促进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3 发展方向

3.1 检查部分

对于心电检查部分来说,其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向临床靠近,目标是通过移动心电检查设备的使用以及对科室医生的培训,让患者在床边就能及时完成心电图的检测,同时将检查数据实时传送到诊断中心,通过网络将结果展现在医生的电脑上。

我院对无法移动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由科室专人负责使用手提式移动心电检测设备对其进行心电检测。但检测结果无法上传至心电检测中心。下一步建设的目标就是选用带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心电检测一体化设备,通过现有的医护无线网络,实时上传检测结果,避免后期数据与系统分离,也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3.2 诊断部分

建立统一的心电检查诊断中心。当各个检查点完成检查后,由系统自动将数据传至心电诊断中心,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用语库编写报告,提供丰富的报告诊断库,避免过多的键盘输入,快速的报告输入,支持心电图原始报告多次对比功能。建立报告网络发布系统,将临床送达的心电图进行诊断报告网络发布,缩短医生获得诊断报告时间。诊断医生可以将接收到的心电图进行自动报告录入、给出标准报告,经WEB系统发布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上获得心电图诊断报告。并支持心电图、测量分析参数、心电图特征描述、心电图诊断等报告输出[7]。

4 存在的问题

心电网络的建设给患者、医生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就医过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网络传输不稳定、临床医生技能不熟练等问题。所以,随着心电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其日常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工作,如:系统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信息中心的网络保障和应急方案;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室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协调、支持与帮助。

5 总结

建立心电网络后,临床检查更为方便,心电信息的传输更为便捷,诊断快速,移动式心电采集和信息无线传输也极大地减少了热敏打印纸的使用,方便医生会诊,减少医生在院流动时间,提高办公效率,也可为医院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深化心电网络建设,将对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郭剑峰.心电网络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江苏使用心电学杂志,2008,17(2):121-122.

[2]陈立卫.医院心电检查网络系统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3,(9):13-15.

[3]陈维进.院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实施与体会[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4,(2):181-183.

[4]肖海,侯建萍,陈金雄,等.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12):845-846.

[5]刘鸣.医院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2):70-71.

[6]许强.无线心电网络管理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2,(9):128-129.

[7]马广松.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7):55-56.

上一篇:本质与特征下一篇:吉林省土地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