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问题

2024-07-28

经济学经济问题(精选12篇)

经济学经济问题 第1篇

一、厘清几个概念

1. 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 最早的虚拟资本是由有价证券相关的一些不动产抵押单发展起来的, 这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流通到生产领域, 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也就是说一个人把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让渡给另一个人使用, 当然这种让渡需要对方具有某种吸引力, 进而使得出让方愿意将自己手中的资产使用权出让于对方, 这种吸引力就是融资利益, 也就是说出让人在出让资产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关利益, 这些利益可以是银行利息、股票、分红等, 而这种促使人们相信你能提供融资利益的这一能力就是虚拟资本。这种资本是虚拟的, 本身并没有价值, 但是可以通过资本循环产生利润, 因此也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资本的性质。虚拟资本被某些学者分为三类, 分别为信用资本、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信用资本例如银行、上市公司, 凭借自身良好的企业信用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投资者。知识资本就是指拥有一定知识、智能的一方, 具备通过智能技术生产产品、产生利润的能力, 进而吸引投资者。社会资本是指社会中的人通过相互信赖及合作关系、人际交往、信息掌握程度所形成的一种资源。

2. 金融

“金融”从字面理解就是一种资金的融通, 也就是把静态的资金、存款转化为投资的动态过程, 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简单来说, “虚拟资本”就是金融过程中所形成的, 同时也是金融所需要的一种资本形态, 而金融恰好就是虚拟资本得以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 只有资金实现了融通, 虚拟资本才能粉墨登场, 进而产生资本性质的价值。

3. 虚拟经济

在金融界的人士看来, 所谓的虚拟经济就是金融, 金融的一切活动无非就是资金的发行、回笼、流通等, 而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虚拟的, 理所当然形成虚拟经济。其实广义的虚拟经济其范畴要远比金融更广, 最严格意义上的虚拟经济就是上面所指的虚拟资本通过金融平台进行流通产生利润的全部经济活动。除此之外, 还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的经济活动, 例如电子商务。另外还有房地产业、博彩业、收藏业和体育经济等都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

二、虚拟经济的依赖性, 也即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1. 虚拟经济的从属性

从起源来说, 虚拟经济是伴随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均离不开实体经济, 没有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更不会产生价值。虚拟经济最初表现为闲置资金的资本化, 通过资本化, 闲置资金变成了生息资本, 当生息资本成为社会化活动后, 就出现了银行、股票、债券, 这些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通过流动和交易实现了市场化, 范围波及到整个国际金融, 最终达到国际金融一体化。虚拟资本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 而这一切离不开实体经济的高效运作。

2. 虚拟经济的有效性

虽然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 但通过灵活高效的资源配置, 提高了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能力。虚拟经济通过各种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的发行, 经由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将分散在个人或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 进行大规模的实体经济活动, 增加了资金和资源的运转速度,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

三、虚拟经济的独立性,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而扩张

1. 虚拟经济的复杂性

虚拟经济涉及投资者、受益者、金融中介者, 各个主体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 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经济活动。每个主体对环境及其发展前景都有不同的了解和预期, 但每一方的决策又不能不受其他各方的影响和制约, 这就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很可能朝着与每一方预期均有所不同的方向发展, 而这个发展方向又直接影响各方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和决策, 因此极具复杂性和动态性。在这种复杂的合力作用下, 虚拟经济是否能够完全服务于实体经济, 或者说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因素具有多少值得商榷。

2. 虚拟经济的介稳性

所谓介稳性, 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但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也就是相对稳定性。这种系统虽然能依靠系统内各要素达成平衡, 但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扰动破坏其平衡性。虚拟经济由于其依附于实体经济, 它自身的稳定需要外界进行资金交换, 而它的相对独立性和复杂性又会反向影响外界对它的需求程度, 因此它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以及实体经济对其影响都不是直接产生的, 一般会经历实体经济快速增长、虚拟经济大规模扩张、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人们纷纷抛售各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这几个阶段。

3. 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虚拟资本由于其虚拟性和不稳定性, 并时刻受制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 因此其价格常常变化无常。人们对市场与环境变化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前景预测不足, 即使短期预测准确, 又由于其介稳特点, 发展走向随时可能产生变化, 导致决策有时无所适从。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高收益甘愿冒高风险, 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业务不断出现, 这些新业务又加剧新一轮的风险指数攀升。在某种意义上, 此类高风险业务已经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 这也是导致经济泡沫不断扩大的原因。

四、虚拟经济的破坏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产生巨大破坏力

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限制效应

无论是实有资本还是虚拟资本, 其背后的资金付出是有限也是恒定的, 在虚拟资本上投入的多势必造成实体经济投入少的局面。过量的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中, 导致的结果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 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投机获利的可能, 这种钱生钱的游戏不断扩张的结果, 就是直接减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 降低金融资源的利用率。

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极大破坏力

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直接导致泡沫经济形成, 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而远离实际价格造成的局面。投资性资本非理性膨胀, 产业“空心化”趋势日益显现, 一旦受到微小的外界冲击, 就会引发一系列金融危机。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 这些危机不仅会对本国经济产生巨大损害, 还会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连锁经济危机。

五、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当务之急是形成二者协调共赢的局面

1.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和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力度

要牢牢树立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这一原则, 理顺虚拟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 控制金融衍生品的规模, 降低其风险。逐步规范金融市场,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 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的规范化运作, 把虚拟经济的发展始终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避免其随意无限扩张。与此同时, 要加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 政策上要多向实体经济倾斜, 使人们愿意从事实体经济, 也能较容易的从实体经济中获利, 保证更多的货币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去。

2. 正确划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水岭”, 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 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 一方面要打牢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 避免实体经济发展张力不足, 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吸收虚拟资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另一方面要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自行膨胀, 要使之紧紧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宗旨。当然, 要想在二者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下寻求其平衡点, 还需要科技研发、金融杠杆、政策依托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下完成。

3. 发展新型融资形式, 大力发展民间信贷, 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拓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和“民生金融”。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科技管理部门要优先满足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需求, 大力发展绿色贷款, 重点扶持低碳产业。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大力发展民间信贷, 扩宽融资渠道, 减少融资成本, 在提高融资总量的基础上提高融资效率。

摘要:近年来, 虚拟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虚拟经济在扩宽融资渠道、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由于当前实体经济的整体萧条以及虚拟经济自身存在的高收益性等特点, 虚拟经济越来越向着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和膨胀的方向发展, 形成了资产炒作过度、投机行为增多的局面, 这一局面势必会导致泡沫经济横行, 最终会引起一定范围的金融危机。因此, 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使二者协调良性发展, 最终寻求共赢局面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 刘骏民.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 第2篇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的产生与其他经济学一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瞩目的信息革命开辟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是信息技术巨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经济学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所处的时代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4.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不算长,从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被提出算起,至今只有40年左右的时间,还不到整个经济学发展历史的1/6。

信息经济学有它的“史前”期。早在20世纪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就已把信息与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到企业为了获取完备的信息必须进行投入的重要性。他在19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发现了“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但是,信息经济学一词的提出则是在同一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以后他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注:研究这一问题的还有日本学者宫译。)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J.Stigler)(注:他是198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于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他提出信息搜寻理论,后来还在1977年指明,应当用不完全信息假设来替代有完全信息的假设,以修正传统的市场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克卢普(F.Machlup)把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与其统计调查结合起来,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该书于1966年被译成俄文,1967年出了第3版,1968年又被译成日文,至70年代还先后被译成法、德、意以及西班牙语。(注:该书在我国也即将被译成中文出版。)书内提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并对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生产进行了统计测定。(注:据他测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在知识产业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在美国国内对该书的引用与评论延续了10多年,甚至有学者认为知识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传统的经济及其经济学。1980年至1983年,马克卢普又扩展上述专著,并对美国知识产业的统计测定进行更新,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多卷本著作,其中第一卷为《知识与知识生产》。

从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出现起,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被公认止,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对信息的经济学分析或对经济理论中信息的分析,还是对信息经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

就前一方面的分析而言,不少经济学家在考察作为经济行为变量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备性以及需要支付成本等因素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导出了种种理论。如阿克洛夫(G.Akerlof)(注:阿克洛夫同斯彭斯、施蒂格利兹一起因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获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70年提出的“柠檬”(即二手货)理论、斯彭斯(M.Spence)在1973年提出的“信号”理论、赫什雷佛(J.Hirshleifer)在1971年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格罗斯曼(S.J.Grossman)和施蒂格利兹(J.E.Stigliz)在1976-1980年提出和补充的市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等等。其中,阿罗(K.J.Arrow)(注: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维克里(W.Vickrey)和莫里斯(J.Mirrlees)(注:两人因从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而同获19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信息经济理论的贡献也很突出。阿罗把信息同经济行为、经济分析、风险转移联系起来,对信息的特性、成本以及信息在经济中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并于1984年出版了《信息经济学》论文集。[1]维克里在所得税和投标、喊价的研究中解决了在信息分布不对称条件下使掌握较多信息者有效地运用其信息以获取利益并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莫里斯则在维克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关系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就后一方面即信息经济的研究而言,波拉特(M.V.Porat)在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于1977年完成了《信息经济》(TheInformationEconomy)9卷本内部报告。其中第一卷是他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的总结。他把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和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注:据他测算,1967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在信息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就业人数的45%,而该部门劳动者的收入则占全国劳动者总收入的55%。)这种方法不仅引起美国商务部的重视,而且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霍肯(P.Hawken)在1983年出版的《下一代经济》一书中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所含的信息成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即“信息与物质比”作了探索性研究,他认为企业的信息经济就是其产品的“信息与物质比”高的经济。除美国学者外,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增田米二等人也研究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问题。增田米二还认为信息经济学就是研究信息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它是超出传统经济学范围的新经济学。[2]

尽管上述时期不同经济学家的著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不同问题,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解和表述也很不一致,但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的地位终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了公认。例如,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InformationEconomicsandPolicy)国际性

学术杂志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D.M.Lamberton)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信息经济学与组织》等,系统地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它的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形势中,信息经济学又有了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经济周期性理论等等,不断受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审视,并得以修正和完善;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的研究,国际信息贸易与其相关的投资、金融等问题的研究,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急剧增长,并使信息经济学的结构,即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发生了应用的、宏观的信息经济学份额迅速扩大的重大变化。

(三)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大约晚了20多年。最早是从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研究信息与经济信息等问题起步的。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安排了《经济信息合理组织及其效益问题研究》,同时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安排了《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的课题。这两个课题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3,4,5]1987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信息理论研讨会”、“全国信息经济理论研讨会”,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进行了组织准备。1989年8月8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

在90年代,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领导了一系列全国性学术活动,对信息经济学各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主题就有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问题[6]、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市场培育与管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信息革命对经济与管理的影响问题、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问题,以及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还组织了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1992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同美国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取得了联系,为后续的合作创造了条件[7]。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团结了一批有志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包括在高等院校讲授信息经济学的老师和学习信息经济学的学生,推动了许多高等院校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的院系建设,促进了各种信息经济学著作与教材的写作和出版。年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的专业目录中单独列示和介绍了“信息经济学”这一学科。[8]

经济学经济问题 第3篇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成因;防范

1.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只是二者分离的一个集中反映。随着开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危机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显著失衡,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兼并行为在大量大型金融企业中出现,导致经济体中出现高度集中的问题。这种因为大肆合并而导致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又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则金融企业因高度集中而为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带来了追逐高额薪酬的机会,再则是由于高度集中而使得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凭借自身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而无需承担破产风险的忧虑,即使有破产的风险和可能,政府也会因为其规模巨大一旦破产就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出手相助,因此,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就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甚至会做出一些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经营行为。

第二,由于金融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交易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致使金融经济中的交易出现纯粹性的投机行为增加,乃至金融经济彻底抛弃实体经济,脱离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必要的联系,致使整经济发生恶化趋势。

第三,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衡,导致金融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影响到经济指标,许多价格指数因为实体经济的弱小和金融经济的强大而难以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这也进一步致使大量价格指数失去了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由于金融经济的挤压而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大量社会资本从创造真实价值的实体经济领域流出,而流向金融经济领域,而金融领域由于其投机性行为而出现出虚假繁荣,这又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加,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金融经济领域,金融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资金配置和流动指引的中介和配合作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过度失衡,导致金融经济由于过度集中而缺乏约束,甚至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一旦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都具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比例并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弄清楚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第一,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在谈金融经济发展甚至超过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实践顺序上还是在现实贡献上,实体经济都是比金融经济更具根本性,一方面金融经济必须在实体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都是金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经济支撑。

因此,金融经济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第二,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性行为、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第三,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金融管制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管制的解除,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厉害,另一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管制的弱化和解除,这加强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导致金融交易量的增加。

3.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因此,世界走出金融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积极引导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努力改革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根本上是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危机走向缓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振山.金融效率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经济学经济问题 第4篇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困难学生比例太大, 拖欠学费现象严重

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 许多来自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日常生活都存在很大困难, 更无力承担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学费不能按时收缴, 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学生贷款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 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 并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和举报等措施, 但催缴学费和催还贷款难度仍然很大。

2. 学校的助学体系无力完全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

为了体现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关怀, 目前, 各高校都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但是, 尽管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贷款及困难补助比例较大, 但额度小, 适合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和资金也少。而只面向特困生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尽管额度大, 但比例低, 不能满足占学生总数20%的困难学生。

3. 国家助学贷款条件苛刻, 不能满足困难生要求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 银行认为风险较大, 积极性不高。特别对于一般院校、专科学生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银行经常不予放贷或采取债权保护措施, 而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 因为教学资源落后, 往往学习基础较差, 因此很难贷到。

4. 学生困难程度难以衡量和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物价指数存在较大差异, 用同一标准衡量并不科学合理。学校和专业间特困生分布也不均衡, 用同一比例划定特困生难以保证每个困难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资助, 按照特定的比例确定特困生人数本身就不尽合理。而按照人均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来确定特困生又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操作体系。况且, 学生家庭居住分散, 对每个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工作量大, 人力物力难以达到。另外, 居民经济收入途径多样化, 国家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也缺乏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申报人的诚信。所以目前许多高校采用民主评议的办法依靠学生平时的消费表现确定特困生, 尽管是按照规定的比例来进行“评选”, 无法准确考察学生实际困难情况, 难以避免地融入个人情感因素。

二、改进措施

1. 完善助困机制

统筹考虑“奖、贷、助、补、减、免、缓”, 充分引入激励机制, 不仅仅助困, 更要助优、助勤。由于在校学生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 不同于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资助的其他群体, 毕业工作后学生很快就具有还款能力, 所以应尽量少用无偿资助方式而应当以有息校内贷款作为解决经济困难的主要途径。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要热情关怀, 积极帮助, 但从制度上, 不能让困难学生具有优越感, 将困难作为享受特殊政策的资本, 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将经济困难作为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动力。

2. 拓宽贷款方式

目前, 高校实行的大都是信用贷款, 但由于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善, 银行风险较大, 加之学生贷款金额相对较小, 放贷成本较高, 所以银行积极性不高。银行更愿意办理风险小的抵押、担保等其他方式贷款。所以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家庭力量, 开办生源地贷款, 将学校信用贷款作为补充。

一些省市从2003年试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对学生困难程度的评价更准确合理, 既方便学生办理, 也减轻学校的压力, 同时对学生毕业后履约还款也增大约束力, 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3. 放宽还款条件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开展助学贷款的国家, 目前每门课程的培养费用为5000英镑, 其中政府出4000英镑, 学生负担1000英镑。近一半学生要通过贷款解决学费。还款从毕业后年薪超出1万英镑部分的9%在税前按月从个人医疗保险卡上扣除用以还贷, 退休时仍未还清由国家偿还。

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就业期限又延长至毕业后两年, 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另外, 工作后薪资普遍不高, 还要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偿还其他借款和贴补家用。目前银行规定的还款期限太短, 通常要求毕业后六年还清本息, 尽管助学贷款大都采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贴息甚至全部付息的办法,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 仍存在较大困难, 无法保证按时偿还贷款。经过调查, 大多数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并非都是因为不诚信所致。所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 增加还款灵活性是改变目前还款问题的有效办法。

4. 落实助困工作经费问题

目前, 各大学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均成立了贷款管理中心, 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但工作经费却没有具体的文件规定落实。

5. 建立银行激励机制

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 主动性往往在银行方面, 所以建立相应的银行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激励机制, 有助于发挥主动性, 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 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困难学生经济问题。

三、结语

信息经济学问题答疑材料 第5篇

以下为同学们常问和重复率较高的问题

一、为什么信息技术投资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答: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产业产出对GDP 及其增长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也越来越大。1992年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占名义GDP的份额从1.84%直线上升到6.08% ,增长了2.3倍;同时信息技术产业的名义产出从489 亿元扩大到5438 亿元,增长了10 倍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而同一时期,名义GDP的规模只增长了2.5倍,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前者比后者高出整整一倍。

2、信息技术产业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

(1)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大大推进服务业的发展

3)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贸易方式

(2)信息技术产业对企业的影响

1)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2)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3)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答:

1、信息的经济

2、信息经济

3、信息与经济间的关系

三、信息商品的需求特点 答:

1、非物质性或独立性

信息商品包含着负载于某种物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与普通商品相比,信息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表现非物质的信息功能,可以说信息商品具有非物质性。

信息商品的非物质性与任何信息都具有物质载体并不矛盾。没有物质载体,信息就不能存在,更无法传递和存储,但信息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可以在大范围内交换流通,而其物质载体可以不随之移动,即内容相对于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2、消费无损耗性或非消耗性

信息商品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表现为信息内容从一种物质载体转移到另一种物质载体;但是,无论怎样转移,信息内容都不会被消灭,也不会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效用。即信息商品消费的无损耗性或非消耗性。

3、非排他性和非抗争性

对普通商品而言,交换必须以物质实体的转手来实现,此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无论谁占用,普通商品都是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的消费不能共享,即排他性;额外增加消费,就会引起其成本的增加,即私人物品还具有抗争性。信息商品可以反复使用,反复交换,这种排他性消费也成信息商品的费占有性或共享性。

四、弗里德曼认为价格体系传递信息的功能有哪些?

答:

1、只传递重要的信息,且只传递给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人们

2、要保证每个需要信息的人能够获取它,而不让不需要信息的人将其束之高阁

3、人们能从传递过程中获得信息和利润

4、如阻止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情况,那将会妨碍市场信息的准确传递

五、荷兰式拍卖与暗标拍卖有什么异同

答:

1、荷兰式拍卖(Dutch Auction)是一种特殊的拍卖形式。亦称“减价拍卖”,它是指拍卖标的的竞价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达到或超过底价)时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

减价拍卖皆为卖方叫价拍卖,又叫无声拍卖,可分为两种类型。

(1)人工式无声拍卖

人工式无声拍卖:是早期的传统减价拍卖形式,是先由拍卖师当众报出最高价格,然后由投买人据此逐一应价。凡遇无人应价的价位,拍卖师由此递减报出新的价位,逐次降价,过程一直持续到有人购买为止;凡遇两个以上应价的价位,拍卖师应由此递增报出新价,即立即转入增价拍卖形式,竞相加价过程一直持续到无人再加为止。

(2)表盘式无声拍卖

表盘式无声拍卖:也是荷兰人发明的,是现代化的减价拍卖形式。即指先由拍卖师当众报出最高价格,用电子拍卖钟上的相应刻度显示出来,然后再由投买人按动电钮逐一应价,凡无人应价时,则拍卖钟指针逆时旋转,表示递减降价,直到有人按动电钮使其停转表示购买为止。凡遇两个以上应价时,则拍卖钟指针顺时旋转,表示递增加价,直到剩下最后一人按钮使其停止。在此,电子拍卖钟取代木制拍卖槌作为成交工具。

2.暗标拍卖(Sealed Bid Auction)是指参与拍卖的竞价者在互不知道其他竞价者的报价情况下各自出价,统一时间开标,价高者中标。

由于各博弈方的标书是密封递交和同时开标的,各博弈方在选择自己的策略之前无法知道其他博弈方的策略,而且这显然是一个一次性选择问题,因此,暗标拍卖的问题是静态博弈问题。再者,各个博弈方无法得知其他博弈方拍得标的物的实际得益,所以暗标拍卖的问题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是一个静态贝叶斯博弈。

六、信息经济学考察的典型的激励机制:

答: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分成制

七、达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参与约束、激励相容、收益最大化

以下为课程关键知识点答疑

1. 信息的概念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广义: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2. 试述 信息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① 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与过程。

② 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所在。信息之所以存在价值,关键在于存在知识差,后者能够使经济代理人改善决策环境和获得预期收益。

③ 揭示了信息与经济知识增长之间的关系,知识差正是这种关系的中介桥梁。知识差概念也显示了经济信息收集与处理活动的意义所在。④ 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这是知识差的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决定的。信息商品市场的 2 次、3 次信息市场的出现,以及搭便车现象,盗版等肆意泛滥,与信息的这些性质相关。

⑤ 知识差概念说明任何信息在传播中都有误差。也就是说,信息传递不存在无误差,只存在误差值大小。.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效用性、寄载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滞后性、伸缩性、转换性、无限性、思维性.试述信息对经济的决策作用有哪些?)经济行为不确定性)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研究信息成本、价格、流通、消费、收益、分配、产业等.试述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 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 , 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几年来 ,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 知识管理开始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 , 正在逐步形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 , 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 , 并作了适当的分工 , 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 , 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如何认识格罗斯曼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

格罗斯曼,美宾夕法尼亚沃顿金融学院教授。施蒂格利兹,美斯坦福大学教授,近20 年来,保持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他们在 1976 年合作发表的《信息与竞争性价格体系》是部名篇,被广泛引用,使他荣获 1988 年克拉克奖章(美经济学会每两年授予一位 40 岁以下被认为对经济思想和知识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格罗斯曼贡献: 1)与施蒂格利兹提出“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 2)系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了信息在竞争过程中的重要性; 3)对信息效率,以及异质信息与商业周期理论做了进一步阐述; 4)提出“非对称信息理论”。.如何认识施蒂格利兹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

施蒂格利兹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分析。1985 年,他在《信息与经济分析:一种透视法》中,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模型归纳为 8 个大类: 1)信息量传递的不完全信息模型; 2)静态或动态不完全信息模型;3)市场交易与经济活动的不完全信息模型;4)群体活动的不完全信息模型;5)经济行为的不完全信息模型;6)单方或双方的不完全信息模型;7)均衡、垄断和垄断性竞争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模型;8)一般和特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模型。他认为,各种不完全信息模型的一个中心理论,就是认为市场不具备完全竞争的特征,因而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更能准确地说明产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在这种模型中,价格成为产品市场或资本市场上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是市场供求状况的信息显示途径之一。这样,价格波动将不会使公司或卖主失去他们的全部顾客,因为总有部分顾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行为。.如何认识波拉特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 ?

波拉特的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 1)率先提出将经济过程划为两个基本领域的观点,一个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另一个是包含从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 2)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对信息经济更为准确的测度; 3)首次提出社会经济部门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业理论,初步确立了信息业即第四产业存在的理论基础; 4)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计算两类信息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建立波拉特测算体系,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经济测度活动。波拉特测度体系为各国社会经济进展程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套可重复的操作的方法,并进一步证实和加强了马克卢普理论,即美国经济活动的主流都与信息活动相联系。.乌家培队信息经济学的内容是如何阐释的?)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费用与效率、信息资源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产业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含义与测度、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信息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信息与经济的关系和作用、信息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与结合。.广义的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是?

广义的信息经济学不仅包括狭义信息经济学,还包括三个子学科群,他们分别是:)纯信息部门经济学分支群:如信息系统经济学、信息投入产出经济学、广告经济学、信息服务经济学、国际信息经济学、金融信息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等;)信息技术部门经济学分支群:如信息技术经济学、软件经济学、计算机经济学、通信经济学、邮电经济学等;)广义信息生产与分配部门经济分支群:如专利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科学经济学、情报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新闻经济学、出版经济学、知识产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等。.什么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即是经济决策涉及到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结果。.比较分析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 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经济代理人在做出决策时不用担心将有什么以外事件发生。如果我们将面对的经济世界看成是静态的话,即将实现的环境状态看成是已知环境状态,这时任何不确定性因素都可以在经济决策中省略不计。但是,经济决策中一旦涉及到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选择时,不确定就会出现,所面对的经济环境状态也就相应地变成一个可能环境状态。在这个可能环境状态中,任何行动本身都是所处环境状态下的一种偶然结果,人们只能依靠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所以在可能环境状态下,企业家最多只能做到使他所预测的边际成本等于他所预测的边际收益,而决不可能预先估计出这种成本或收益的确切数值。.比较分析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

外生不确定性是指生产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影响发展结果的可能结果。例如,对于一位公司经理而言,消费者偏好,厂商技术,或者气候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以及各种意外事故等等因素,都可以被看成是经济环境状态中的外生不确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乐意对外生不确定性进行保险,保险公司也愿意对大多数外生不确定性承保。这样,通过保险市场的运作,企业减少了由于外生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但是,至今还没有任何经济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减少外生不确定性的出现。

内生不确定性指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的影响发展结果的可能因素。例如,在市场经济环境状态下,一个买主是否能够遇到一个满意的卖主是不确定的;贸易双方所达成的协议是否最优,以及市场讨价还价的结果等等,也都是不确定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买主不厌其烦地进行信息搜寻而减少,也可能由于销售者不断地改变他们的定价而增大。由此可见,内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比外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为敏感,同时也更为复杂。显然,企业都迫切希望能够对各种不确定性进行保险,然而至今几乎没有一家专业性保险公司愿意为企业的内生不确定性进行承保,因为保险公司无法估计出企业内生不确定性的各种变化状态和偶然结果。.完全信息的概念

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试述瓦尔拉斯市场均衡理论

代理人在既定条件下按照经济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最优选择。这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体系隐含着完全信息假定,既消费者在每个时点上都了解市场各种商品的全部可能价格,以及自己的特别需求、偏好、存货,并能够在每个个别环境状态(偏好、资本)和市场价格基础上计算出超额需求。能同样厂商也知道生产要素、价格与投入产出之间各种形式的可能组合配置。于是,出现市场均衡价格。这是瓦尔拉斯静态的理想经济世界。.试述完全市场与完全信息的相互关系 完全市场指市场参加者对于市场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既有完全信息的贸易状态。市场参加者在任一时间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简单而喻,它象空气那样,买者不能低于均衡购得商品,卖主要不能高于均衡价格出售商品。.不完全信息的概念

即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部分知识。.试述不完全信息经济理论的意义)改变了我们对竞争作用的看法。)影响到对垄断问题的认识)影响到对垄断问题的认识.公共信息

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市场参加者应具有且能获取的共同知识可称之为公共信息。更多情况下,亦称之为常识。.试述公共信息的市场效用

1.导致市场支配力

2.降低市场效率.私人信息的概念以及类型

私人信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类型有: 个人对自身特征的知识。如个人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个人对他人的知识,如努力程度、工作热情等; 个人对环境状态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知识,主要指个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认识程度。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如何理解信息优势和劣势?

在某个时点上市场参加者所具有的个别知识优于公共知识,市场参加者就具备了对于其他市场参加者的信息优势或者信息领先;相反,在某个时点上的市场参加者所具有的个别知识落后于或在质量上劣于共同知识。该市场参加者就在信息上处于劣势或不利地位,信息经济学将这种环境状态称为信息劣势。.比较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

首先,公共信息使市场参加者成为市场活动中的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受支配者,而个别知识则推动市场参加者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格支配者。正是在这种互动的信息交流中,社会稀缺资源得到不同效率的配置。其次,公共信息(共同知识)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个别或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如只有公共信息而无私人信息,市场将可能没有交易;如只具有私人信息而无公共信息,市场将难以进行交易。所以,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于市场的存在与交易活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试述对称信息的概念及类型

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立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相同的知识,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类型: ① 增加交易机会,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 ②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掌握有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环境; ③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

对称信息的经济效用分析

① 保险市场上的对称信息意味着允许每个代理人在风险类别上具有一致性。

② 扩大垄断市场。市场细分与保险分类。

③ 降低风险交易。试述对称性市场的概念和典型形式

对称性市场是对称信息在经济结构领域发生效用后的市场的特殊表现形式。

对称性市场的典型形式

①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②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且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完备程度大致相同的对称性市场

③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备完全信息的对称市场.试述非对称信息存在的基础)非对称信息存在的个人原因

基本的信息非对称性是以人们获取信息能力的非对称性所决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生意人的成败无一不与获取的信息因素相关,生意人总是利用时间价格差赚钱,但首要的因素是信息差。甲地 0.1,乙地 1.1,除却成本,净赚 1。而信息差别,即不对称性,形成垄断行为,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对称信息存在的社会原因

非对称信息存在的社会原因是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因素。一方面,社会劳动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所谓“隔行如隔山”,显而易见,不同行业劳动者之间,本行业劳动者所掌握的本行业信息平均要多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所了解的本行业信息。这样,不同行业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和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的出现,意味着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专业化产生的信息差别也同样严重的导致非对称性信息的存在。专业化使个人在其自身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其他专业的个人则平均的比该专业的个人了解得更少,从而导致专业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这样,专业性就在不同专业的个人之间形成非对称分布。

28.试述非对称性市场的三种典型形式)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① 卖主具有完全信息而买主“无知”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② 当买卖双方拥有不完全信息,或者买卖一方具有更多的私人信息时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③ 买主具有完全信息而卖主“无知”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以上卖主比买主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是最为常见的非对称性市场。

29.试述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在这两个个体中,其中之一(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仇的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察代理行为结果的函数。)代理人和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第二,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果。因为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种随机变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由于存在该项条件,委托人不能完全根据对代理人行为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代理人的成绩。

30.试述委托——代理均衡合同及其条件

我们将委托——代理合同称为均衡合同,并且认为,均衡合同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即所谓委托人、代理人刺激一致性或激励相容条件;)在具有“自然”干涉的情况下,代理人履行合同责任后所获取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的收益额,即代理人参与条件;)在代理人执行这个合同后,委托人所获取收益最大化,采用其他合同都不能使委托人的收益超过或等于该合同所取得的效用,是为收益最大化条件。

31.试述 激励模式 1)收取租金模式:当信息对称时,委托人只按一定价格向劳动者(代理人)收取租金,而代理人可获得交租后所有的产量。)劳动工资模式:当信息对称时,委托人规定一个单位劳动工资率,在此基础上再规定效益工资(按劳分配)。基本工资 + 效益工资)目标产量承包模式:当信息对称时,代理人达到目标产量,委托人规定代理人的收益标准。否则,报酬为零。显然,这是一种不允许讨价还价的单点报酬激励机制。

一般来讲,在对称信息环境中,这三种激励机制都具有相同效用,没有人要在他们之间再做选择。然而,如果信息非对称,这三种机制都同时存在着局限或都不适用,除非进行改造。

非最优机制(分成制模式):当信息对称时,在分成制模式下,代理人与委托人双方都按一定比例从收益中获得各自的利润。分成制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不是一个有效刺激机制。然而,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却具有上述三种机制所不具备的效率。在分成制下,虽然代理人的报酬部分依赖于可观察的产量,但代理人与委托人都共同承担了产量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既对代理人产生激励,又使代理人不必承担所有产量波动风险。可见,在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一方面能对代理人产生激励,另一方面又能分担代理人的风险。

.试述保险市场的不利原则问题

保险市场的不利选择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假定参加人寿保险的社会成员根据意外事件的不同概率被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保险公司仅仅知道投保人在某类事件的平均风险。又假设每个希望保险的社会成员都知道他属于哪个风险类型的成员,因而也了解其承担风险的概率。但是,保险公司不能准确地按照投保人的真实风险水平区分投保人。由于受到这种约束,保险公司只能向所有投保人提出大致相同的保险费。因此,在保险公司任何指定的价格水平上,高风险的社会成员将购买更多保险,但低风险的个人必然购买更少的保险。结果,保险设计的预期与所有参加保险者同等参与的结果相比,或者与不同风险水平支付不同保险费用这样一种理想模式结果相比,保险公司所处的选择境况更为不利。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为了避免这种窘境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收集投保人私人信息,然而,这样做只能降低或减缓保险公司的不利选择程度,风险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分担。因此,保险公司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利选择境况,社会保险承担的均衡配置将是低效率的。

保险公司为社会提供两种保险合同,一是总体保险合同,也可作为平均保险合同,即保险公司对于不同风险个人都按照同样方式收取同样保险费,这样,投保人在发生意外时也将得到同样的赔偿。显然,这时,保险公司的收益取决于具有不同风险类型的人的投保人的比例,如果高风险个人在其比例中较高,那么,保险公司收益必然较小或亏损。为避免这种不利情况发生,保险公司又提供了另外一种保险合同,即差别保险合同,它根据投保人不同风险类型收取不同保险费用,并给予不同的损失赔偿。这样,低风险的个人就被这类合同吸引,在总体保险合同市场只剩下高风险的个人,从而提高了提供这类保险的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向社会提供总体保险合同。然而,当保险公司不向社会提供同级保险合同时,高风险的个人将转移到提供差别保险合同的市场中,使差别保险公司的市场既存在高风险个人,也存在低风险个人。而保险公司又不能准确地将这两类投保者区分开来,只能设计一套不完备的保险体系,使高风险个人与低风险个人能够分别购买不同的保险合同,由于作为委托人的保险合同难以有效识别作为代理人的投保者的风险类型(不识庐山真面目),保险合同所发挥的市场效用将变的较低,因此出现的市场效率也是低下的。

.道德风险的概念,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道德风险属于经济环境中的外生不确定性,或者道德风险基本上是经济外在性的形式之一,它的存在,将破坏市场的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

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

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合同之时,双方掌握的信息是相互对称的(至少双方都认为他们自己已经掌握了对方了解的信息),然而,签订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后,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那样,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某些私人信息,特别是有关代理人努力程度方面的信息,即“自然”的活动及某些结果只被代理人观察到,而委托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在这种环境下,代理人可能会利用其私人信息采取某些损害代理人利益的行为,可见,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是道德风险的关键。

.试述市场信号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市场信号是市场参与者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改变观察结果概率分布的有关事件。

特点:

① 具体性:信号是一个个具体事件,这种事件能揭示事物内在规定的东西;

② 模糊性:往往事件本身的指向性并不明显需判断定位;

③ 表面性:与本质有联系,需进一步分析才能弄明白;

④ 前导性:往往代表一种趋势的发端(如北约的功能、美国的战略等);

⑤ 实显性:看似偶然发作,实则有必然基础;

⑥ 反常性:不同一般表现

⑦ 强刺激性:给观察者的特别深刻的印象的刺激。

⑧ 戏剧性:往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35.试述广告概念与特点 广告概念:公众获得商品的信息提供形式。

广告特点: ① 商业性; ② 传播性; ③ 公开性; ④ 媒体性; ⑤ 诱导性; ⑥ 艺术性(荒诞——新奇、华丽——自然、幽默——哲理、秀婉——崇高)

36.试述广告为消费者提供的社会福利)广告竞争具有降低产品价格的效用。信息性广告的传播,使消费者需求向同类可比产品中价格相对较低、质量相对较高的产品方向转移。结果,随着特定产品总体希求曲线趋于平坦,厂商之间的相互替代产品价格也就普遍下降。例如,在美国的玩具、酒、清洁剂等制造零售商业中,广告竞争使市场实际价格出现普遍地下降趋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为广告信息支付的成本费用大大小于或最多等于消费者在没有广告环境下不得不进行信息搜集的成本费用。当厂商不惜重金进行广告轰炸时,对于厂商来说,只有高质量产品登广告才比较合算;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因此了解产品质量和市场分布信息,并从广告密度推测广告产品具有的较高质量和较低质量的易辩性。这时,广告产品的高价位被看作是质量的保证。

37.试述团队信息结构及其功能

团队信息结构: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中不同成员观察与交流的体制、手段和方式组成的(任务)系统。

团队信息结构的功能:)团队的预期目标实现依赖于这种构成系统;)表达团队中的资源配置状况,或可说是资源配置的显示屏(如人、财、物分配与任务分解);)决策执行的支持系统。

.比较厂商信息结构基本形式)垂直信息结构(等级式信息结构)

① 管理者拥有企业技术完备先验知识,但不能完全控制影响技术的突发事件,不能采取灵活的修正行动;

② 美国厂商普遍采用垂直信息结构,一辆汽车 45% 由企业内部生产创造,其余由外部生产;

③ 通过专业化与合理的等级控制获得效率;出现问题,从整个组织角度作出决策,但信息质量不高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④ 下级企业缺少能动创造性,增加了控制成本和执行成本。)水平信息结构(民主式信息结构)

① 通过更好地使用某方面的知识,逐渐能对突发事件有更快速灵活的反应;

② 日本厂商普遍采用水平信息结构,一辆汽车 25% 内部生产,其余由外部生产; ③ 企业参与厂商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负责地作出反应。但在协调各自决策与组织目标一致方面,能力有限;

④ 由于缺乏对影响全局的信息的集中处理,同样增加控制和执行成本。)1985 年,阿罗提出利用采用垂直水平一体化方式,实际上是两种信息结构的综合结构。

.试述经济体制信息结构模式)完全横向信息结构(单纯计划体制信息结构):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纵向信息流是经济信息流的主要内容;)纵向信息流多于横向信息流的信息结构(偏于计划的混合经济体制信息结构):在计划因素占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中,纵向信息流为主,横向信息流为辅;)完全横向信息结构(单纯市场体制信息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横向信息流是经济信息流的主要内容,而且横向信息流构成市场体制的本质;)横向信息流多于纵向信息流的信息结构(偏于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信息结构):横向信息流为主,纵向信息流为辅。

.试述价格信息的特点)价格信息的双向性特点:无论对买卖双方,市场价格对于其都包含有一定的新信息,且双方可能同时利用同一价格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调整在讨价还价中的策略,也就是说,市场参加者所提出的价格在双向意义上传递并利用信息。)价格信息在内容上具有隐含性特点:市场价格的信息内容在形式上是隐含的,时常参加者能否识别,把握,利用价格的信息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进入市场所具备的市场知识经验。)价格信息的现实性(环境性)特点:指价格信息“产生”、递传到消亡(失效、修正)是一定现实市场关系与实际市场环境的产物,离开具体市场关系(买卖)与环境(市场),其价格就不具任何信息内容,也无所谓利用。)价格信息的相对性特点: ① 买卖相对应; ② 价格数量相对,讨价还价; ③ 价格,买卖双方个性因素的相对因素; ④ 相对于对方获得一些信息内容。)价格信息的模糊性特点: ① 市场售价讨价还价,非唯一性,成交预期双方均有弹性; ② 与隐含有关,必然模糊; ③ 推测双方揣摩对方的心理。

41.试述信息分散的原因

信息的分散,决定于决策的分散,而决策的分散源于主体利益的多元,如承认主体利益多元,统一集中的决策体制在经济学上就不是经济市场的,或者说是低效率的。其资源配置也是低效率的。大量经济事实和研究成果都充分地说明,在我们的社会中,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生产的具体信息,被无数分散自由的人们所拥有。而能够使这些分散信息集中有效地得到传播的唯一“自然”机制,就是市场价格体系。

42.试述价格体系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信息通过每个市场参加者的决策传递给每一个人;而每个市场参加者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出决策,并以价格形成传播,而所有价格的集合,则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价格体系。

43.试述价格体系的重要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

哈耶克问题:哈认为,价格体系具有传递信息的机制。这涉及信息经济学有趣的问题:即价格首先利用信息而具备传递功能,还是首先具备信息功能而使人们利用它呢?)协调利用社会稀缺资源。

人们通过价格体系提供的信息,寻找最佳经济决策目标,由此形成自然选择的社会分工,和实施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动。)传递信息获得可观利润。

.价格体系怎样有效地配置资源?)它包含了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有关各取所需的意思。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从价格体系中获得他们希望得到的信息,面对他们所不关心的信息可不予理睬。这充分显示出市场秩序在处理信息方面的效率和灵活性。)经济主体利用价格信息核算决策:以何种规模生产何种商品,或如何以最低成本充分使用现有资源。)价格体系造就了专业化的信息市场。客观上,降低了生产或消费成本。事实上,一个大批发市场即是一个信息交易集中场所,所以人们“趋之若骛”。)“猎头公司”效应:猎头公司实质上是价格传播信息的公司,将高工资信息传达给某人才,再将某人才配置给某外资公司。高薪挖竞争对手墙角(如佛慈案例、足球运动员案例)。“猎头”效应在搜寻中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稀缺资源。这样,社会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价格体系得到了有效配置。

由上述讨论所知,市场经济优势归根结底在于信息方面的优势。既然市场信息由于无数多元利益决定了是极度分散的,那么以分散决策为基础,市场秩序也就比其他经济秩序更好地发挥信息效率。而信息效率同时也决定了资源配置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效率特征。

.分析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市场价格不是万能的。由于价格表达信息的隐含性决定了市场知识的不完备性,所以决策必然是非优决策,还需要非市场机制:税收、利率、法规、行政等社会管理机制。2)市场价格难以传播全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关系社会政治关系的经济信息。)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同质商品在市场有两种不同价格,资源配置就不能算是合理的,有效的。但恰恰这是现实的一部分。市场价格本身具有离散性。)格罗斯曼和施蒂格利斯也认为:市场价格体系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现有(全部)信息,只能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给信息。这也是有人投资信息能赚钱的秘诀。)在社会通货膨胀加剧时,或有人扰乱行市,倾销,垄断价格时,市场价格根本不能正常反映供求价格,这时价格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大多属于市场噪声。

.试述格罗斯曼——施蒂格利茨悖论基本原理)人们观察价格体系,就能够完全预测出未来市场价格中可利用的数量关系。也就可能获利(效益最大化)。从而,不需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这意味着无贸易发生。可是如果无贸易就无市场,无市场,人们对市场就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又产生对期货的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完全收集了市场价格体系参加者的私人信息,个人需求将不再依赖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而市场又不可能完全收集所有个人信息。

.如何理解股票市场中的悖论证明?)通常认为股票市场的价格体系是完备的,特别现在是电脑网络传输时代)即使信息完备,也存在消息灵通与不灵通两种类型的经纪人;前者哄抬,后者无力还招。)存在问题:如参与者相信股价是合理的,那么,市场中将无人去积极搜寻有关新信息;无人搜寻意味着无任何新信息出现;而无新信息出现,意味着股市行情(信息)并不是有效合理。

合理——不合理——悖论——不合常理

.试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原理及其信息观)原理:①拥有充分的市场;②市场参与者(生产者、消费者)处于竞争状态;③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现实市场失灵的原因,不能满足上述原理三条件之任一条件导致的结果。深究三个条件都与信息的产生与传播,特别是与信息差别有关。

.如何将信息作为商品分析?)首先,信息是信息生产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有价值的劳动成果;)其次,信息的应用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最后,在市场条件下,如果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是为了信息需求者交换,那么,信息完全具备了商品的三个条件。信息是一种商品。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商品;特定条件下是商品的信息也并非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商品。信息作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50 .试述对信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再认识

1.信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

信息商品价值指凝结在信息产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信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出信息生产者和信息需求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劳动关系;信息商品使用价值指信息对人的有用性,也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2.信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质

信息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不同的是,信息商品其使用价值由它的内容和信息量体现出来,这一点同物质商品的物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样,信息的内容和信息量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价值也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来体现。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使用价值的信息产品,就不会用于交流,也不具有任何价值。因此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

3.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质)马克思观点:商品通过交换,生产者失去商品的使用权,即失去使用价值而实现其价值;使用者付出相应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在这里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因而是对立的,也就是说互相排斥的。)信息商品的特殊性质:由于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商品经过交易活动,生产者在实现其价值的同时,自然可以占有该产品并享用其使用价值;使用者在获得其使用价值后,也可以再次转手从别的使用者那里得到“价值补偿”。这一现象使有些学者得出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不互相排斥的理论。也即是说信息商品特殊性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具备对立的性质。)信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①由于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一个“集合”。生产者在交易中所让渡(转让)的只是一个“子集”的使用价值。他所得到的价值也只是这个“子集”所承担的价值部分。

② 对使用者而言,使用者只占用了信息商品使用价值“集合”中的一个“子集”,他所支付的也仅是这个“子集”的相应价值。如果生产者让渡了其信息商品的全部使用价值,那么他将得到高额价值补偿。同时失去所有权(不能再使用该信息商品,即失去该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时,使用者则获得该信息商品的全部使用价值,同时,他也支付了该信息商品的全部价值。

③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者对于使用价值的让渡份额。由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一定份额的使用价值必然对应相应的价值补偿,因此,对一定份额来说,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大量信息商品交换就是按不同的使用价值让渡方式进行的。如技术贸易中的许可证类型:独占、独家、普通许可等。

51.试述信息商品的特点

1.信息商品贸易的特殊性 1)信息商品所有权一般在交易中不发生转移。不同与于一般商品,一次交易成功,买卖双方一般都不愿意再承担责任。而信息商品买方只获得其使用权,卖方能多次转让,双方往往就此进行谈判,以达到协议。)信息商品交易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其经营者必须具有经济法人的责任,承担提供信息准确、合法和及时性及售后服务的法律责任,而购买者也必须承担使用信息的风险。

2.信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与一般物质商品的寿命主要由有形磨损(表现为物质消耗)决定不同,信息商品的寿命是由无形磨损(如表现为技术过时不适用引起的价值消耗)决定的。)由于信息是一种最为敏感的商品,更容易受时间的影响,其无形磨损往往表现为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的完全丧失。而物质商品的无形磨损更多地表现为相对使用价值的减少,绝对使用价值变化不大。

3.信息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商品的价值与消耗的劳动量未必成正比。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产品更多的是个别生产,因此,无法用统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衡量信息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购买者能力与需求方面的差异,同一信息商品对不同的购买者,其价值也必然不同。可见,信息商品价值具有不确定性。

4.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一般物质商品买方买到后,可直接使用,实现其使用价值。而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同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买方仅买到某一个信息商品,而不具备将其物化的物质技术条件,52 .试述信息商品的价格特性)同一信息商品可能因其价值的不确定性而具有不同的价格。)信息商品可多次转让使其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较大的背离性。)信息商品的售价与买方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其效益也即是价格上限。)同一信息商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价格差异很大。一方面随其使用价值的时效性递减,如专利保护期接近;另一方面,猛增,如文物艺术类信息商品。)复杂劳动折算成简单劳动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商品价格。

.试述信息商品价格种类

① 卖绝所有权何使用权的价格:同一信息商品,当所有者卖绝他对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时,其售价一般较高,如专利许可证贸易中的“独占许可”。②不卖绝所有权的价格:这种价格在信息商品中占绝大多数。同一商品卖绝所有权比不卖绝所有权的价格低很多。在技术贸易和信息商品贸易中,所有权人一般都不卖绝所有权,以维护自己对售出商品的应有权利。

③ 卖出部分使用权的价格:与单纯用于消费的信息商品不同,供生产消费的信息商品,卖方出售时一般会对买者的使用权进行限制。

.信息产业的特征是什么?

信息产业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知识密集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渗透性产业

信息产业是智力、资金高投入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增值型产业

信息产业对劳动者素质高要求性产业

.信息产业的构成

①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

第一点,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但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有赖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第二点,信息设备制造是信息产业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信息设备制造部门的技术支撑,又是信息服务业的服务之本。

②信息服务业

主要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科技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存贮、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集合体。

.信息商品的价格构成种类)构成: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生产成本、利润、税金、流通费用和其他费用五个部分。

① 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消耗费用和信息生产人员的劳动报酬及其终身教育费分摊;

② 利润:一部分扣除卖方所垫付出去的一切费用后的剩余,另一部分是卖方在买方购买信息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所必须分享的一部分,由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事先通过合同申明;

③ 税金是信息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中向国家所交纳的税收金额; ④ 流通费用:包括信息传递费、销售费和佣金以单纯服务形式提供的商品信息可看作是没有流通费用耗费,流通费用为零。信息商品交易如有中介方,就会有佣金,其数额高低取决于成交额的大小、中介人消耗时间金钱的多寡及社会地位的高低,定价时,根据买卖双方的负担情况,有加有减;

⑤ 其他费用:主要有风险分担费、间接效益等。

.商品及其三个条件是什么?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三个条件:①劳动产品,有价值;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使用价值;③用来交换。

.市场失灵原因

①市场(供求)数量不足;

②垄断行为危机

③市场非均衡。

主要根本原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非对称的信息差别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试述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有关价格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922)认为:有效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有关资源相对稀缺的信息,而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产生和传递以价格体系为中心,以市场价格为形式的市场信息和经济信息。因此,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地对社会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试述哈耶克有关价格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

哈耶克(1945)则认为:市场机制在信息传递方面优于中央计划机制,理由有: ① 市场机制下,许多市场参加者同时进行数量较小的多次计算;但在中央计划机制下,则需要进行庞大的中心计算; ② 市场体制所需要的信息量较小,而中央计划体制需要传播的信息量则极其庞大。

.试述价格的信息内容)概念:所谓价格的信息内容就是市场参加者提出的价格中隐含的市场知识。)价格信息内容的模型:某卖主营销货商 Q 的正常成本为 C,预期售价为 P,并有购买者。这样在提出价格时,有两种情况发生。

① 先由购买者提出价格,如提出价格 P1>P。卖主无经验一口应承 P1,这时购买者会获得这样的信息: P1>P,这种情况或勉强买下,或走访寻求新信息(更低价格);如卖主有经验,假装表示无法接受 P1,且讨价还价,终以 P1 成交,这时,卖主以其经验掩盖 P1 隐含的 Q 成本信息,从中获利润(P1-P)+(P-C)。

② 卖主先提出价格:卖主按正常价格提出 P,购买者大致了解 Q 的成本价格,因此,必然 C

经济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第6篇

学生发表公开信称,他们原先期望课堂能就不同的经济模式进行优劣的比较与批判,然而他们发现这个课程只拥护一种特定而局限的经济学观点,而这些观点深深影响了哈佛历届毕业生,其中许多现在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与银行家,导致当前金融危机。

曼昆曾担任小布什总统的经济顾问,目前是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的谋士,写过两本广获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包括普林斯顿、耶鲁、布朗都采用的《经济学原理》,他在哈佛开的经济学课程,选修学生七百多人,是大学部最红课程。对于自己成为学生杯葛目标,他不感惊讶,认为是左派人士煽动所致。不过他还是很有学者风度,表示他将新增课程内容,讲述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一发生在哈佛校园里的杯葛行动,对当代全球的主流经济思潮与经济学家,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警示:经济学可能出了大问题了!

问题到底在哪里?说到底,还是跟“效率”与“公平”的难以兼顾及如何兼顾有关。

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至于经济问题,本质是“资源有限,欲望无穷”,所以经济学要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传统的(即古典的)所谓微观经济理论很早就给出了答案,答案就是市场机制或所谓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家用严谨的逻辑与教学证明了市场机制能将所有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而这种境界,本身就是可以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只是这种表面上华丽严谨的微观经济理论却经不起上个世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考验,对于大范围、长期存在的失业现象始终提不出合理的解释与对策。于是,这才有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凯恩斯以市场总需求的不足解释了大失业的发生,及以不断刺激需求来解决失业及衰退问题的理论,自上个世纪二战结束以来,几乎在全球范围内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很明显,这一理论却在这3年来的世纪金融海啸中面临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哈佛经济课的学生终于提出了质疑,认为当代主流经济理论正是导致现今社会不公平现象及促使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哈佛学生的素质确实出色,他们的“大哉问”毫不容情地指出了,当代主流经济学不但不是一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反而成了一门用来制造经济问题的学问。英女王在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后向伦敦经济学院一众顶尖经济学家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预见到危机发生?”与哈佛学生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济学经济问题 第7篇

关于经济收敛,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符合条件Beta收敛, 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向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发展, 尽管贫富差距在缩小, 但差距永远存在。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收敛的研究中发现, 他们大多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这一方法只能分析研究对象的平均水平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大小, 难以解决处在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继承和发展了经典统计和计量理论方法, 将经典统计和计量方法应用于与地理位置及空间交互作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 通过地理位置与空间联系建立统计与计量关系, 以统计和计量方法识别和度量空间变动规律及空间模式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采用有关空间经济计量的研究方法, 将地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入甘肃区 域经济收 敛性的研 究 , 首先采用 空间统计 分析Moran指数法检验因变量 (被解释变量 ) 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或集聚现象;然后如果存在, 则需要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支持下, 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进行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估计和检验。

一、甘肃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性的描述性统计

(一) 空间地理单元量化的权重矩阵

研究空间相关, 首先要对空间单元的地理位置进行量化。对地理位置的量化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通过经维坐标表示, 另一种是通过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表示。本文的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采用了将两种定义统一起来的方法, 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获得甘肃省14个市 (州) 的经纬度地理坐标, 以经度为X轴、维度为Y轴, 采用欧氏距离来计算两点 (两个地区的质心) 之间的距离, 同时由Geo Da 1.4.0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包自动设置门限距离, 定义一定距离为邻近观测来构造相邻结构, 从而生成地理空间权重矩阵。

(二)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理分布

根据岳立、郑周胜 (2007) 的研究成 果 , 按照聚类 分析结果, 把甘肃省14个市 (州) 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域, 分别定义为发达地区 (兰州、嘉峪关、金昌和酒泉) 、中等发达地区 (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和庆阳) 和欠发达地区 (定西、陇南、临夏和甘南) 。本文认为和其它统计指标相比, 实际人均GDP能够更好地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因此借助Geo Da软件, 根据实际人均GDP数据, 将甘肃划分为三类地区。

根据人均GDP三分位地图的量化结果来看, 1985年第一类地区为5个, 分别是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和张掖;第二类地区为4个, 分别是武威、白银、天水和甘南;第三类地区为5个 , 分别是临夏、定西、陇南、平凉和庆阳 。2012年第一类地区为5个, 分别是兰州、白银、嘉峪关、金昌和酒泉, 第二类地区为4个, 分别是张掖、武威、庆阳和甘南;第三类地区为5个, 分别是临夏、定西、陇南、平凉和天水。在这一历史时期, 突出的变化是张掖市由80年代中期的第一类地区下降为现在的第二类地区, 而白银市则由80年代中期的第二类地区升为现在的第一类地区, 天水市由80年代中期的第二类地区下降为现在的第三类地区, 庆阳市则由80年代中期的第三类地区上升为现在的第二类地区。

(三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

莫兰指数 (Moran’I) 是一种分析具有空间依赖性现象的区域经济行为新型的统计分析技术, 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计算的全局莫兰指数衡量了甘肃14个市 (州) 人均实际GDP的空间自相关情况, 由结果可知, 表明市际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 即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邻接市 (州)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不高。从莫兰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 全局莫兰指数在整个研究样本期间呈现“一波三折”的格局, 从1985年开始莫兰指数由负数逐渐转为正数, 在1990年达到峰值之后, 又开始下降, 在1998年达到谷底, 与1985年的莫兰指数相当接近, 此后又开始由负数逐渐转为正数, 在200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从该指数直观来看, 在研究样本期间, 甘肃全省经济增长态势基本上是趋于发散的, 但在一定的年份和一定的区域也呈现一定的收敛性, 这与岳立、郑周胜 (2009) 的研究结论完全是一致的。

(四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性

本文计算了1985年、2012年人均实际GDP的局部莫兰散点图和LISA相关统计量, 并给出了两个年份人均实际GPD的LISA聚集图。局部莫兰散点图中的四个象限确定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横坐标为标准化的人均实际GDP, 纵坐标为空间权重矩阵加权后的人均实际GDP, 即空间滞后的人均实际GDP。第一象限为高收入地区的周围也是高收入地区 (H-H) , 第二象限为低收入地区的周围是高收入地区 (L-H) , 第三象限是低收入地区周围也是低收入地区 (L-L) , 第四象限是高收入地区周围是低收入地区 (H-L) 。其中位于第一、三象限的地区具有正的局部莫兰指数值, 表明地区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周围地区存在正的空间依赖性, 位于第二、四象限的局部莫兰指数为负, 表明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负的空间依赖性。

根据1985年甘肃14个市 (州) 人均实际GDP的空间相关性计算结果, 可以看出各市 (州) 人均实际GDP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局部莫兰散点图中的四个象限确定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嘉峪关和金昌形成了H-L集聚的中心, 白银则形成了L-H集聚的中心, 表明其对周边市 (州) 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 甘南和临夏则为L-L集聚中心, 表明其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也不高。其他地区的空间集聚则在统计意义上都不显著。

根据2012年甘肃14个市 (州) 人均实际GDP的空间相关性计算结果来看, 与1985年相比, 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定西由原来的统计不显著, 演变为L-L集聚中心, 直观表明甘肃传统的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人均实际GDP水平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 一方面说明了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 另一方面也表明14个市 (州) 东西部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

(一 ) 空间自相关检验与模型形式选择

本文采用扩展了的空间回归模型的残差莫兰指数, 以及对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性进行检验的两种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及其稳健性拉格朗日乘子检验方法, 进一步检验增长中的空间效应。拉格朗日乘子检验是渐进且遵循有一个自由度的卡方分布检验。使用这种方法是为了检验无空间依赖性的零假设及有空间依赖性的备择假设。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检验是为了判断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之间哪一种模型更可取。 下表报告了采用Geo DA 1.4.0软件包对人均实际GDP进行计算的这种检验结果。

表1的结果显示, 计算的莫兰指数, 不管是采取一阶邻接、二阶邻接还是最小距离、增大1倍的距离矩阵都非常显著, 进一步确证了空间误差自相关的存在, 同时一阶邻接矩阵的莫兰指数最大, 表明该空间权值矩阵计算的空间效应是可取的。

(二 ) 极大似然法的模型估计结果

鉴于空间经济计量估计中的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目前一般空间计量模型都局限于一阶滞后模型、一阶自回归或一阶移动平均模型。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估计出了甘肃区域经济Beta收敛的空间误差模型。

从表2的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 甘肃14个市 (州) 在1985年到2012年的研究样本期间, Beta系数除了1985年2007年期间为正数0.0026之外 , 其他三个期间 , 无论是1985年-1990年期间、1985年-1998年期间, 还是1985年-2012年期间, Beta系数分别为-0.0111、-0.0043和-0.0017, 均是负值, 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 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为发散趋势, 只是在个别历史时期有过短暂的收敛, 并且收敛的速度非常缓慢。同时值得注意地是, 1985年至2012年期间, Beta系数为-0.0017, 比其它历史期间要小得多, 表明甘肃区域经济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用于市 (州) 行政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忽略区域空间相关性的不足。根据本文的研究,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将甘肃省14个市 (州) 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域, 分别定义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这种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但限于静态分析的范畴, 将甘肃省的“穷富”差异通过分位地图来呈现, 则可以在直观上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 (2) 无论是莫兰指数计算结果, 还是通过极大似然得到的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 表明甘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 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邻接市 (州)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不高。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为发散趋势, 只是在个别历史时期有过短暂的收敛, 收敛的速度比较缓慢。 (3) 人均实际GDP水平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 一方面说明了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 另一方面也表明14个市 (州) 东西部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 结合甘肃省情, 本文认为缩小甘肃区域经济差距可以考虑采取如下主要对策:

1. 加强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催化剂”, 货币政策则是经济过热时期的“缓冲器”, 由于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为发散趋势 , 所以根据甘肃省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对于两大政策在甘肃省的贯彻实施, 既要有所区别, 又要配合使用。针对区域东西部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必须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更要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控制, 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 实施差异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管控部门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执行及执行时必须正视市 (州) 之间的发展差距。执行差别准备金率政策, 刺激欠发达地区活跃金融和增加投资; 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 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利率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实施差别的再贴现政策, 可以在再贴现的规模和条件上给予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一定的区域决策权, 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向。

3. 优化经济结构 ,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活力的关键, 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标志。在工业化过程中, 许多原属个人、企业、机关“内部”的事情会逐渐游离出来, 产生巨大的社会性需求, 引起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城市经济结构的提升, 这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缩小城乡差别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围绕这些社会性需求,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就业和缩小区域差异的有效措施。

4.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 ,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当今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和技术的推动, 而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的人力资本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教育及人力资源上的大量投资, 对经济增长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 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参考文献

[1]Anselin, L., Florax, R..1995, “Small Sample Properties of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in Regression Models:Some Further Results”[J], New Direction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Spinger Verlag, New York, pp.

[2]Baumol W.J.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Vol.76 (5) .

[3]Delong B.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Comrn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Vol.78.

[4]Romer 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Vol.94.

[5]Nelson R, Phelps E.Investment in Humans,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eonomic Review, 1966, Vol.61.

[6]Dowrick S, M.Rogers.Classical and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Beyond the Solow-Swan Growth Model[J].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2, Vol.54.

[7]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3) .

[8]史修松, 赵曙东.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 (1978~2009年)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1)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问题思考 第8篇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

( 一) 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经济法不仅仅只是指国际经济关系, 其中还包括了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势必也会使国际经济法中的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一大标志就是“WTO”组织的建立, WTO的建立让一些原本属于国内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归置于WTO的管理之下, 国际经济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其次, 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发展与规范尽量能够保持一致, 其中就要求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尽量的能够达到基本一体化, 努力使全球的经济法都处在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的要求上, 使全球的经济发展也趋同化, 从而能够使经济全球化做到更好。第三, 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目前, 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各国的大力支持与发展, WTO的建立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有了保障, 因此,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WTO的不断发展, 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 二) 国际经济法各部门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受到了关注与支持, 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提倡经济自由化, 促进了各国各种经济交易与活动相互融合、作用、甚至相互促进, 从而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为各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自由的交流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 国际经济法也必须顺应发展, 相互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以确保各类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投资作为向市场提供货物与服务的主要途径, 能够有效的影响着贸易的规模以及构成, 还能够决定着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 贸易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影响投资的规模与方向等。

其次, 金融服务、服务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 金融业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 金融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当中的一种, 是金融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向, 金融服务涉及的领域较广, 例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等, 这些领域都与投资贸易有着紧密的关系, 金融服务采取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和投资贸易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三, 投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 现如今, 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到环境问题,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务必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 环境问题已经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绑在了一起, WTO也将环境问题作为了讨论的一大重要议题。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但是也可能由于其发展导致资源开发过度或资源滥用加速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 投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如何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之前, 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法规范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 国际经济法的作用越来越具有实践意义, 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有关规则的实施。

( 一) WTO 规则的实施方式

WTO组织的建立对于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之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其规定的一些规则就可见一斑, 特别是WTO对其规则的实施方式, WTO要求各国的经济法措施不得与其规则相冲突, 以此来保证其他国家的利益。同时, WTO要求也必须秉承“统一、公正、合适”的原则来实施其规则。

( 二) WTO 争端解决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要实现不同国家的经济交流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不同的国家法律不同、信仰不同、习惯不同, 这些差异通常容易使各国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产生争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WTO建立了强有力的解决争端机制。这个解决争端机制的建立是国际经济法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解决争端机制的监督之下, 那些违反国际经济法的国家无疑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还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与改变,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之间也会不断的产生各种变化和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与变化,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也能够通过各种执行机制来解决, 从而使得全球经济能够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宁.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动向[J].法制与社会, 2010 (03) .

交易成本经济学建模问题探讨 第9篇

缺乏合适的数理模型是主流经济学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主要批评之一。模型很重要,因为理论的核心概念往往是高度抽象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要将这些核心概念用于对范围相对更窄的具体现象进行具有预测能力的解释,需要模型的转换。也就是说,模型是纯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应用于分析经验事实之间的必要中介。另外,科学需要测量,能否建立合适的模型决定着一个理论的测量能力,从而影响着它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从这个观点看,模型的建立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标准:一是模型的命题预测能力;二是预测事实的可扩展性。

由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其数理模型的建立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一直以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简化模型,从而造成了如下一些局限:(1)变量测度不准确;(2)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3)研究结果体现的只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4)预测缺乏可推广性。正如W illiam son(1998)所说:“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个持久的挑战就是超越简化形式的半正式分析,过渡到完全形式的分析。”这个目标虽说有很大的难度,二但可喜的是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交易成本经济学已经逐步地从简化模型向结构模型转变。

本文接下来的部分首先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简化模型作一个简单的评介,其次重点讨论以H eckm an二阶段模型为代表的结构模型及其应用,最后指出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建模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简化模型

科斯(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所讨论的治理形式与治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G*代表被选择的治理形式;G A和G B表示治理模式的选择项(如现货市场与内部组织);CA和CB表示在相应治理模式下交易的治理成本。但是,事实上,交易成本的测量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而且,即使交易成本能够被观察到,也只是现实中实际被选择的治理形式的交易成本,而没被选择的其他选择项的交易成本无法观测到。所以,威廉姆森对科斯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便是识别出了影响交易成本的交易属性,即交易成本是交易属性的函数:CA=f(X,eA),CB=f(X,e B)。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则:

其中,X代表可以观察到的交易属性的向量,α和β是参数向量,eA和e B代表那些没有观察到的因素,如遗漏变量、决策者对交易成本真实值的错觉以及测量误差等。这样,即使交易成本本身是不可观测的,通过分析交易属性对治理模式选择项相对成本的影响,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导出可测试的命题。观察治理模式G A的概率等于:

外生变量X对最佳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取决于(β-α)的符号。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选择更具科层性质的治理模式的可能性随关系专用性投资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也随交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第一代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实证研究的任务就是对这种差别效果进行精确的预测,所运用的模型是probit或者logit等离散选择模型,模型中往往是将治理形式(主要是买或造的选择)定义为二进制的因变量(如M onteverde and Teece,1982b;M asten,1984;Lieberm an,1991),将交易属性以及一些控制变量定义为解释变量。后来的研究将这些模型扩展到多项式设定(如M asten and Crocker,1991),或者是将治理形式定义为一个连续变量,比如纵向一体化的程度(如O hanian,1994;R osés,2005)。但是,这些简化模型只能以(β-α)/σ的形式来计算系数,σ作为误差项eA和e B的标准差,除此之外,其估计结果对于各个系数的符号并不能作出任何解释。这种差异与决策者的认知质量负相关,决策者对于治理形式选择项绩效评估的准确度越低,σ值越高,而外生变量属性对于某一治理模式选择效应的估计值越低。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于长期协议最佳期限的研究,也使用了类似的简化模型。同样是从离散选择开始,交易伙伴根据预期收益来决定是否签约,即如果V C>V 0,那么G*=G C,V C和V 0分别代表签约和不签约的净收益。最佳合同期限的选择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的离散选择,其间交易伙伴可以决定是否延长合同期限,用公式表示,即:

其中,τ表示合同期限,T表示交易关系的潜在期限,V C(τ)表示本合同规定下的交易累计值,V0(T-τ)表示本合同规定期限之外的交易值。求该式的一阶条件即可得到最佳合同期限τ*:VC′(τ*)=V0′(τ*)。由于签订延长期合同的成本(即受到与市场真实情况不相符的协议的制约的风险)和收益(即可以避免重复谈判)是不可观测的,所以签约和不签约各自的交易值与可观测的交易属性X相关:VC′=f(τ,X,eC);V0′=f(τ,X,e0)。假定它们存在线性关系,则:

其中的误差项表示未观测到的因素。从式(5)可以导出最佳合同期限:

其中,γ0=(β0-α0)/(α1-β1),γ1=(β2-α2)/(α1-β1),ν=(e0-e C)/(α1-β1)。

已有的大多数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对这些差别效果进行预测,而不是检验交易成本理论的结构式命题。这种建立在简化模型基础之上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只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它们无法验证由各种企业理论导出的交易成本与治理形式的结构关系,也没有回答如果治理形式选择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代价的问题。为了能够对交易成本的命题进行更有力的检验,需要有更加完全的结构模型。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结构式检验:两阶段H eckm an模型

交易成本经济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其核心假设——区别性一致(discrim inating alignm ent)假设——强调的是不同治理模式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异,而不是各种治理模式的绝对成本。关于治理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已有的一些文献得出的结论非常不一致。不过,这些研究多是取绩效指标π与治理形式指标G和外生变量的向量X的简单回归:πi=αGi+βXi+ei,并将参数α解释为治理形式对绩效的贡献。它们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管理者作出诸如组织结构之类的战略决策不是随机的,而是建立在对他们的选择将会如何影响企业未来绩效的预期之上的。因此,这样的研究最终只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采取某一治理形式的A企业与采取其它制度安排的B企业它们之间的绩效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但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真正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果交易者不是采取目前的治理形式,而是采取了其它的治理形式,其绩效水平会是什么样呢?所以,要判断已被选择的治理模式是否是最佳选择,需要更完全形式的结构式检验。进入1990年代以后,逐渐有学者开始利用结构模型替代简化模型来检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H eckm an模型。

H eckm an模型是一个两阶段估计法,其中解释选择决策(如治理形式)的第一次回归结果被用来在结构式绩效方程中控制选择偏差。我们简单地假设战略选择集(比如买还是造的选择)G=(G0,G1),相应的绩效结果π=(π0,π1)。交易成本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是,在实际选择的治理形式下与没有被选择的其它治理模式下会有什么样的绩效差异:πi1=πi0,即H am ilton and N ickerson(2003)所说的“战略效应”。但是问题是,没被选择的其它治理形式的绩效结果,E(π0│S1)和E(π1│S0),分别会是怎样的呢?

将治理形式的选择设定为一个连续的潜变量G*,G*取决于预期的绩效差πi1-πi0、影响治理模式选择但不影响绩效结果的外生变量Z以及未能观测到的因素ν:G*=γ(πi1-πi0)+δZi+νi,如果G i*>0,Gi=1;否则,Gi=0(7)

其中参数γ测量的是战略的绩效影响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程度。因为我们只能观测到已被选择的治理形式下的绩效结果,所以我们只能用πi1=β1Xi+ei1和πi0=β0Xi+ei0来代替绩效水平,并得到如下的简化模型:G*=βXi+δZi+wi,其中

H eckm an(1979)证明,假设e1,e0和ν是联合正态分布,并且πi1和πi0不相关,则

其中φ为正态分布,Ф为累积正态分布,λ代表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 M ills R atio),参数β和δ的值由式(8)估计得到。那么,样本选择校正后的绩效方程可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 LS)并将逆米尔斯比率作为附加的回归变量估计得到。引入逆米尔斯比率之后可以使得误差项的预期值等于0;O LS估计可以得到下式中参数的无偏估计值:

事实上,逆米尔斯比率的参数估计值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已经采用了治理模式G 1的企业其预期绩效结果由E(πi1│G1)=β1Xi-σu1λi1给定。由于逆米尔斯比率总是正值,σu1<0意味着E(πi1│G 1)>β1Xi,也就是选择了治理模式G 1的企业其实际绩效结果要高于该战略选择下的平均水平。同理,σu0>0意味着E(πi0│G0)>β0Xi,表示企业对治理模式G 0的正选择。总之,如果σu1<0而σu0>0,企业就处于竞争优势的处境,每个企业都选择了最大化其预期绩效的战略。如果,σu1=σu0=0,战略选择则是外生的。

从式(10)中得到的参数估计值还可以进一步用来建构“战略效应”,计算由于选择了某种治理模式(第一个式子中的G 1或者是第二个式子中的G 0)而没有选择其它的治理模式(G 0或者G 1)所得到的绩效收益:

四、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结构式检验的实例分析

利用结构式方程可以解释清楚由于交易治理形式选择错误所导致的成本损失,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交易成本经济学治理成本与治理形式“区别性一致”的核心假设。进入1990年代以后,运用结构式方程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M asten et al.(1991)利用二阶段H eckm an模型考察了美国造船业的组织模式选择问题。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是调查数据,即用管理层花费在计划、指导、监督某部件或过程的小时数乘以平均小时工资率来测度内部组织的治理成本。根据他们的测算,如果将本应该转包的项目交由内部制造,那么这种组织模式的定位错位将造成成本增加175%;而将本应该由企业内部制造的项目转包,则会造成72%的成本上升。通过第一阶段的估计,M asten et al.(1991)证实了交易成本理论的预言,表明时间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越高,选择内部组织模式的可能性越大。他们发现,复杂性对于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具有非单调影响;只有在针对非常复杂的组件时,市场组织模式的缺陷才会超过内部组织的管理成本。劳动投入密集度对一体化的决策有正的影响,而工程强度则对一体化决策具有负的影响。经过第二阶段的估计,他们进一步证明,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预言相反,人力资产专用性的增加会降低内部组织的治理成本,表明具有更高专用技能的员工,其管理成本更低。

Poppo and Zenger(1998)构建了一个制度绩效的比较模型,利用该模型他们考察了信息服务业中的“买还是造”的决策问题,并对不同企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和代理理论)的命题进行了检验。他们使用的数据也是调查数据,使用的变量则是代理变量,如对总成本的满意度、服务质量、响应能力等,通过这些代理变量来测度总的交易绩效(即考虑了生产和交易两个方面的成本)。第一阶段的估计结果表明,由于企业专有资产的存在,使得内部采购得到鼓励;而在需要密集的技术技能的情况下,则更有可能实行外包。第二阶段的估计结果则表明,资产专用性对于外包战略下的企业绩效有负的影响,但对内部组织的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测度方面的困难对总成本有负的影响。另外,不确定性似乎对服务业的边界选择没有影响。总之,文章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预言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并反驳了资源基础观关于资产专用性对一体化战略下的绩效影响的假设。

Leiblein et al.(2002)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生产外包决策问题,并对治理模式的选择对技术绩效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在第一步估计中,他们证明了在与潜在供应商进行的事前少数交易议价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倾向于将生产内部化。另外,他们还发现,当企业不得不在高度的需求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时候,外包的可能性变小,这证实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预言。第二阶段的估计结果则支持了企业在对某一战略的绩效预期较高的时候会自我选择该战略的假设。治理模式不符合交易属性的最佳标准,对绩效有负的影响。如果企业将本应依靠外包的生产内部化,预期绩效将平均下降45%;而将本应该内部一体化的生产外包,预期绩效将下降30%。

Sam pson(2004)考察了电信设备产业R&D联盟治理形式错位的成本问题。她在文章中区分了两种联盟治理形式错位的现象,一种是过度缔约,造成不能对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防卫的风险;另一种是过度科层化,即在联盟治理中设置过多的科层结构。文章表明,当联盟活动的复杂程度增加(很难设定规范和实施监督),或者是在无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企业选择更为科层化的治理模式。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结构式假设的支持。如果企业是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命题来选择联盟的治理形式的,那么其绩效(以缔结联盟之后一定时期内企业所取得的专利数计量)就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理形式的错位将使得绩效下降60%多。有意思的是,治理形式错位的成本产生并不均匀:过度科层化的治理形式错位比过度缔约风险的治理形式错位所导致的成本更高,即造成的绩效下降幅度更大。

R uester and Zschille(2009)利用德国供水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第一次O LS模型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与纯粹由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相比,私人部门的参与导致零售价格提高。在控制规模经济以及技术和结构特征的情况下,如果由私人部门参与供水,一个典型家庭平均每年要多支付18.40欧元。而两阶段H eckm an模型的估计结果则表明,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治理形式的选择似乎是一个外生变量。事实上,外包决策是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作出的,所以不一定都是出于经济考虑,它还可能出于政治的考虑。

五、结语

发展更多的合适的模型当然是交易成本经济学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呢?一方面,我们可以试着改编由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有一些前提条件,如决策者的理性,交易组织形式可能性集合的连续性,潜在的决定论等,这些都不适合可观测到的治理结构或者经济行为的特征。当涉及到制度分析时,情况还更为复杂。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也许可以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建模提供更多的帮助。但是不管如何,模型建立者与交易成本经济学之间的对话总存在着一个障碍,那就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对大多数模型建立者的决定论观点持批评态度,而模型建立者总是倾向于坚持简便而有严格约束的假设,太多的约束条件使得模型并不能很充分地处理交易成本经济学所提出的问题。所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建模问题也许还需要方法论的突破。

摘要:交易成本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数理模型而饱受批评,所以建模问题是交易成本经济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从简化模型到结构模型的发展,同时指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建模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建模,简化模型,结构模型,方法论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O.E. 1998.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How it works; Where it is Headed. De Economist, 146(1): 23-58.

[2]Masten, Scott E. 2002. Modern Evidence on the Fir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2(2): 428-432

[3]Hamilton, Barton H. and Jackson A. Nickerson. 2003. Correcting for Endogeneity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Strategic Organization, 51(1): 51-78

[4]Heckman, James J. 1979. 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 Econometrica, 47(1): 153-161

[5]Masten, Scott E., James W. Meehan, and Edward A. Snyder. 1991. The Costs of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7(1): 1-27

[6]Poppo, Laura and Todd Zenger. 1998. Testing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the Firm: Transaction Cost, Knowledge Based, and Measurement Explanations for Make-or-Buy Decisions in Information Servi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2): 853-877

[7]Leiblein, Michael J., Jeffrey J. Reuer, and Frédéric Dalsace. 2002. Do Make or Buy Decisions Matter?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on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9): 817-833

[8]Sampson, Rachelle C. 2004. The Cost of Misaligned Governance in R&D Alliance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20(2): 484-526

关于交通经济学问题的探讨 第10篇

一、交通与运输的概念

在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 有必要对交通运输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这是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前提。运输是指人和物在空间的位移, 对此人们一般没有疑义。但有些研究把交通运输也定义为“人员和物资在空间的位移”, 即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 对二者也不加区分。也有些文章把交通和运输概念区别开来分别定义, 但其区别并不清晰。

英文中的transportation主要含义是运输, 但也有交通的含义, 具体是哪种涵义要从上下文关系中去理解。在英文中没有一个英文单词具有中文的“交通”所包括的丰富涵义, 区分交通与运输的差别可以避免概念上的混乱, 这样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便于说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便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活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便于说明交通及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人认为交通和运输具有不同的含义, “交”具有连接、交叉、交汇的含义;“通”具有通达、接通的含义。交通是指连接通达的方式和设施, 目前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交通方式, 这五种交通方式需要有不同的交通基础设施。“运”具有搬运、移动的含义;“输”具有输送的含义, 运输是人或物的空间位移。交通和运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的功能。交通设施是一种投资品, 而运输则是无形的位移服务, 但由于现代的运输活动都是在特定的交通设施上进行的, 铁路运输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 汽车运输则要在公路上进行, 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统称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涵义, 交通与运输实际上涉及两类不同层次的问题, 交通涉及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涉及国家政策、规划与投资问题;运输则是在现有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运输活动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运输的需要, 或潜在的运输需求推动了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创新。人们很难事先确定一个交通设施项目在建成以后的若干年能够产生多少运输需求, 以及能否收回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一般直接生产企业投资需要更大的投资额, 几亿或十几亿的投资对一般工商企业来说是较大的投资项目, 但对于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来说动辄就要几十亿上百亿。交通设施投资面临相当大的投资风险, 正因为如此, 交通设施投资往往不是简单的企业市场行为, 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一般要有国家政策或政府各种形式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一旦形成, 就改变了不同区域的可达性, 从而改变了在不同区域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运输费用和相对价格, 继而导致人口分布和工商业活动在交通设施沿线重新分布, 由此诱发出新的运输需求。因此从长期的观点考察问题, 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新诱发出运输需求, 交通设施的供给创造出运输需求。

基于对交通和运输的这一理解, 交通经济学与运输经济学有一定的联系, 但又有区别。交通经济学研究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与市场规模、分工、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 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及城市形态的关系, 交通方式选择与能源消耗结构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等有关问题。因此交通经济学不是部门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交通经济学是考虑了空间因素的一般经济学。如果把一个经济体比做人体, 交通系统是该经济体的骨骼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它支撑着各个部门和整体经济的运行。交通模式和交通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具有全局性影响, 其影响程度超过了金融货币系统, 它直接影响着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和整体经济的生产率, 存在着许多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有更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因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存在着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二、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传统的经济学不关注交通运输问题, 因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没有空间的概念。新古典经济学设想了一个没有空间障碍的理想国, 有经济学者讽刺说,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 所有的人类活动———专业化分工、生产、交换、消费———都发生在一个针尖上, 因此交通设施和运输活动可以忽略不计。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 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的主要条件之一。在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出现以前, 或在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地区, 运输成本极高, 从而减少了人们的运输需求, 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局限于极为狭小的地理空间之内, 而且人们的大部分劳动要花费在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运输活动中, 就不可能形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 就不可能存在规模经济。没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高昂的运输费用会割裂市场联系, 把一国经济划分成不同的孤立市场, 从而限制专业化分工的范围与深度, 抑制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采用的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型发展模式, 虽然最近高速公路出现了超前发展的情况。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的, 而这种增长是不可能脱离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的。东部地区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 但我国几乎所有的港口、2/3的铁路、2/3的公路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也是靠交通设施的长期超负荷使用以及牺牲了旅客货主的利益和损失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才勉强支撑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并且这种状况是难以为继的。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代价主要是由缺少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营业里程极为有限的西部和中部地区承担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是我国西部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贫困地区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一定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 没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 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交通具有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

关于单双号的问题经济学 第11篇

政府干了这么一件事,为了明年奥运会,先做一个试验,试验结果告诉人们,如果有一半机动车上街,北京的交通状况还是很令人乐观的,空气质量还是可以的。据说有个机构还做了一项调查,绝大多数人对实行单双号比较支持。于是我就想,既然我们可以过那样好的日子,干吗不过呢?非得等开一次奥运会才过呢?可是要真实行单双号,买车的人该不干了,你要退我一半养路费。生活中遇到过退你钱的事情吗?

北京的道路拥堵是怎么造成的?因为车多。为什么车多了?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买得起车了,这叫正面报道。不是有个领导说北京堵车是经济繁荣的标志吗,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从负面理解的话,那就是,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并没有提高,比如公交车,在线路设置和数量上并没有从一个科学角度设置,老百姓倒是想坐公交车,但是半个小时一趟,而且挤成了沙丁鱼罐头,坐公交车变成了受罪。还有,房地产开发把人都轰到了郊外,但是交通并没有同步跟上。这些都逼着人们不得不买车,进而导致交通出了问题。

有时候我还觉得这是一个圈套,一定要把交通搞得一团糟,然后逼你去买车,这样就发展了汽车产业。这个产业链之大令人难以想象,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厂的规模,汽车产业养活的人几乎是一个汽车制造厂人数的N倍。同样,公路建设也不能一步到位,如果一步到位了,城市建设这条产业链也会无钱可捞,至少会少挣很多钱。

傻子都知道,车多了带来的问题很严重,但是政府部门并没有宏观调控,而是放任。车越多,经济就越发达,这话一点没错。突然实行了几天单双号,似乎让大家明白了一点,这个城市要那么多车干吗?减少一半不也挺好吗。

然后就有人出主意,鼓励市民都去乘坐公交车,鼓励有车一族每周少开几天车,你让人家买了车,还建议人家不要开车出门,你把人都当傻子了?那你当初干吗不限制人家买车呢?鼓励大家乘坐公交车,这主意不错,到时候你会看见公交车站排起长龙,每辆公交车都跟沙丁鱼罐头一样。用市民的沙丁鱼精神换回道路畅通,这样就能回避城市交通问题!为什么交通出了问题要百姓承担?

当我们尝到了几天道路畅通、空气质量好转的甜头之后,突然又不让你享受这些了,这反而让人们更加怀疑经济发展让市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而整天只能坐公交车的人,似乎是这个社会上因经济发展受益最小的那部分群体(如果有钱谁还等公交车呢)。

北京每年都在统计有多少天蓝天,这本身就挺奇怪,本来这事是老天决定的,但是现在由于“人定胜天”带来的污染,使原来的蓝天越来越少。不过有关专家说了,蓝天并不一定是你肉眼看见天空是蓝色的才算蓝天,有时候你看到灰蒙蒙的天空也算蓝天,因为专家解释说主要看空气中的污染指数,超过规定的标准,哪怕天蓝得跟洗过一样也不能算蓝天,只能算艳阳天。

北京人的肺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肩负着净化空气的任务,时间长了健康会出问题,于是另一条经济产业链浮出水面——医疗。想想吧,GDP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这样形成的。你可以过舒服的日子,但是不能让你过,那样怎么提高GDP呢。有人说,如果大家都过舒服的日子,不也可以拉动内需吗,促进消费。美得你,那样提高的远远没有社会问题多提高的幅度大,而且,现在每年不是有几碗黄金粥吗,有这几碗粥就够了。

城市问题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有困难我们制造困难也要上”。

茶叶采摘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第12篇

在这里我把茶叶分为名茶、优质茶、外销茶三类来进行分析。名茶就是指嫩度很好的鲜叶做的茶,单芽或一芽一叶的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及各种地方名茶;优质茶是指嫩度比较好的鲜叶做的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如香茶、三杯香等高档炒青、烘青;出口茶指嫩度比较差的茶,如珠茶、眉茶。当然这种分法主要是针对绿茶来分,我国茶叶以绿茶为主。对其它茶来说不一定恰当,如安溪铁观音也是名茶,但其鲜叶的成熟度较高。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采摘成本与鲜叶嫩度关系密切,再说根据当前茶叶的档次水平来看,也比较恰当。茶叶的成本线是指在该种采摘方式下,茶叶成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而采摘方式是与耕作方式、加工方式对应的。

1 名茶的采摘问题分析

我国名茶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其产值甚至占到茶叶产值的50%以上,但由于采摘成本的上升,其发展已受到很大限制。

1.1 手采名茶成本线

名茶的芽头嫩而小,常常藏于头年老叶中,又容易受机械损伤,而做名茶的鲜叶是不能有机械损伤的,所以名茶鲜叶的采摘相对难度大,采摘时须小心细采,目前只能人工采摘。另一方面,名茶由于嫩度高,芽头小,采摘的工作量巨大,特别是单芽茶,一斤茶叶需要上万个芽头。

名茶的采摘要求高,名茶的采摘耗时费力,所以名茶的采摘成本常常占一半以上,对名茶的整体成本影响很大,近年来上升很快。长期来看,由于劳动力向城市、向工业等部门转移,采摘成本将继续上升,并使成茶成本继续上升,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将使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所以手采名茶成本线应是一条陡峭的向上倾斜的曲线。

1.2 机采名茶成本线

名茶的机器采摘,业界很多同仁都在努力,也取得不少成绩,尽管到目前为止在生产中还未实现。但如果不计成本的话,按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采茶这个动作机器还是可以完成的,例如,美国航天局也许可以研究出一种机器人,价格上千万人民币,十几秒钟采摘一个芽头,考虑到修护费用和相应的肥培管理、修剪、加工等方面增加的费用,算下来机采鲜叶做成的名茶价格可能达到黄金水平。也就是说,理论上,用机器采摘的鲜叶制作的名茶成本还是存在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是逐渐下降的,下降得很慢,可能在几十年内都保持在高位。所以机采名茶成本线应是一条平缓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当然也不排除某一天突然研制成功一台价格低、效率高,完全可以代替人工的名茶采摘机,那么这条曲线就突然下降。但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1.3 消费者认可的名茶价格线

尽管前些年名茶产量增加较快,因而竞争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可接受的名茶价格应该是上升的。即消费者认可的名茶价格线是向上倾斜的。

综合以上分析,画出如下分析图:

由于目前数据有限,上图中的数值(包括后面图中的数值)只是一个假设,只能表示一个趋势。在这个图中,2035年前我们都可以喝人工采的名茶。2035年一2037年中,手采茶成本高于消费者认可价格,而机采茶成本也没低到消费者认可的价格水平,那么这段时间没有名茶的生产与消费。2037年机采名茶成本线与消费者认可价格线相交,此后机采名茶成本低于消费者可接受价格,或许那时起我们可以喝上机器人采的名茶了。

当然这是一个总体的描述,而各种名茶、各地名茶情况肯定不一样。像龙井、黄山毛峰等名气很大的名茶,消费者认可的价格可能高得多,则也许不会出现没有名茶生产与消费的情况,并有可能出现手采名茶和机采名茶共存的情况。另外一些名气比较大的名茶,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也比较高,无名茶生产与消费的时间要晚一些,而一些地方名茶,由于消费者认可的价格比较低,则可能比较早出现无法经营的情况,可能五到十年内就出现。另外各地的劳动力供应状况也不同,也有影响。所以每个名茶都有它自己的一张图。

另外没有名茶生产与消费,这也不是绝对的,可能还有极少数量的生产与消费。

2 优质茶采摘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是把名茶和优质茶放在一起的,统称为“名优茶”,现在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名茶和优质茶的采制成本差距越来越大,以后将很难放在一起了。优质茶也比较嫩,但采摘难度和采摘工作量比名茶小得多,相对来说较易实现机械采摘。

2.1 手采优质茶成本线

优质茶嫩度也比较好,一般为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现在依然是人工采摘。采摘成本也是逐渐升高的,但手采优质茶比手采名茶成本要低得多。手采优质茶成本线也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向上倾斜的曲线。

2.2 机采优质茶成本线

优质茶到目前为此还没实现机器采摘,但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理论上机采优质茶成本线同样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呈下降趋势,即向下倾斜。优质茶鲜叶的机采动作应该比较容易做到,但这不光是手采到机采的改变,而是一种耕作方式的改变,要实现机采,必须在水肥管理、修剪等上大大增加投入,在加工上也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鲜叶的预处理,成茶拣梗等。所以不是某天实现了机采,成本会大幅下降。当然优质茶机采成本线长期来说是下降的,但是优质茶机采的实现不会是因为机采茶成本的下降,而将是因为手采茶成本的上升而形成的倒逼机制。这与前面说到的名茶和后面将要说到的出口茶情况是一样的。

2.3 消费者认可的价格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实惠、重视茶叶内质、重视茶叶饮用价值的优质茶将会越来越为人们喜爱。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也将首先在优质茶上实现。由于优质茶供给的价格弹性比较大,估计消费者认可的优质茶价格线应该是一条比较平缓的向上倾斜的曲线。

根据以上分析,作出如下分析图:

上图中手采茶成本线上升很快,并于2015年与消费者认可价格线相交,此后手采成本价高于消费者认可价格,手采优质茶难以经营。机采茶成本线在2015年前一段时间与消费者认可价格线相交,这时起机采优质茶进入市场,并与手采优质茶共存一段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这还谈不上预测,也只表示一种趋势。

3 出口茶采摘问题分析

出口茶目前基本上都实现了机采,但肥培管理水平较低,出口茶价格也很低,经济效益低下。

3.1 手采出口茶成本

出口茶现在基本上不用手采,但理论上这条曲线依然存在,而且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的出口茶主要指珠茶、眉茶及一些低档蒸青等大宗出口茶,不包括出口欧洲等的高档茶叶。

3.2 机采出口茶成本

大概在6-7年前出口茶就开始机采(包括手剪)了,现在基本上都是机采。出口茶实现机采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是茶叶耕作制度的进步,而是一种粗放经营,是出口茶恶性竞争引起价格下降、人工采摘成本快速攀升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现在出口茶品质很差,尽管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只有茶叶好的留给自己吃,差的卖给外国人。由于出口茶的机采几乎是掠夺式经营,田间管理并未跟上,所以出口机采茶成本在机采实现时突然下降,这个下降是由于理论上或者说正常情况下,机采是要求有配套的肥培管理、修剪制度的,所以机采茶的成本是较高的,而实际上出口茶的机采并没有按要求实现配套的肥培管理制度,所以成本突然下降。

3.3 消费者认可价格线

出口茶放开经营后,由于过度竞争、无序竞争,造成出口茶价格下降、品质下降,之后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价格已低到几乎无利可图的地步,这也使茶叶品质越来越低,并常常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甚至掺假使坏。

根据以上分析,画出分析图如下:

上图中,手采出口茶成本直线上升,手采出口茶成本线于2002年前后与消费者认可价格线相交,说明这时出口茶已不能承担手采成本;2002年出口茶开始放开经营,由于恶性竞争,消费者认可价格大幅下降,并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无奈情况下,茶农采取机采或手剪,并实行粗放经营,掠夺式经营,不施肥,少管理,有就剪一点,没有就算了,这样使机采茶成本下降到消费者认可价格水平,维持微利,并此后一直保持,与消费者认可价格几乎重合。

长期来看,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采摘问题对名茶的生产经营影响非常大,某些名茶可能难以为继,并最终消失;优质茶将实现机采,并成为茶叶中的主体;低档出口茶如果目标市场状况没有改变,将维持低水平经营。

本文的分析研究只是初步的,并且是偏向理论的,只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而已。还未采集到足够的数据作系统、详细的分析研究。希望以后能够采集到足够的数据作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手采茶成本、机采茶成本、消费者认可价格随时间变化的三条曲线,对名茶、优质茶、出口茶未来采摘问题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认为对机采的实现不应理解为由于高效率、低价格的某一机型采茶机最终研制成功,更可能的情况是手采成本的快速上升而造成的倒逼机制;从手采到机采不仅仅是采茶方式的改变,而应看作包括肥培管理的茶叶耕作方式的改变。

上一篇:英语语言游戏教学下一篇:犬传染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