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范文

2024-08-27

计量管理范文(精选12篇)

计量管理 第1篇

1油品数量管理程序

1.1入库数量管理-卸船入库

1.1.1客户卸船入库, 入库量原则上以罐的收油量为准。有合同规定的, 按合同约定的方式为准。

1.1.2如客户委托了第三方计量, 计量部应配合第三方检罐前后量, 并向第三方了解检船量。如客户委托我司计量, 计量部除检罐前后量外, 还需要检船量。

1.1.3卸船前, 计量单位应将检船量知会客户, 由客户比对提单量, 由货主决定是否卸船, 避免库区涉及卸船前数量纠纷。

1.1.4卸船前后, 运营部应确保所用的卸船管线前后的状态一致, 避免由于管线原因造成计量争议。对于卸船后需要顶水的、或启用新管线卸船的, 应由计量单位、客户、船方三方共同确认管线量。

1.1.5卸船过程中, 原则上不准同一台罐边进油、边发油, 防止计量不准。特殊情况如需边进油、边发油, 客户申请后, 经商务部、客服部、计量部以及客户委托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同意后, 方可实施此类操作, 边进边发期间, 计量部要准确统计边进、边发的数量, 以准确计算罐的收油量。

1.1.6卸船后, 计量单位及时检罐后量、验空舱、核实管线状态, 核对罐的收油量、船量、管线量, 测算卸船损耗率是否大于合同约定。

1.1.7对于法检计量的或保税货入库的, 库区计量员配合商检计量, 按法检报告的数据入库, 不需要再次核查。

1.1.8入库量须经过计量单位、库区、客户三方进行确认。客户委托我司计量或全权委托第三方计量的, 计量部应及时将计量情况知会客户, 防止事后出现计量争议。

1.1.9入库量确认后, 由第三方计量的, 第三方计量机构开具《计量报告》;由本公司计量的, 计量部开具《油品验收计量记录单》。

1.2入库数量管理-卸车入库

1.2.1卸车入库, 入库量为槽车的过磅量减去理论卸车损耗量。

1.2.2如一台槽车卸进多个罐, 各罐入库量按卸车阶段检车量作为入库量, 但总卸车量遵照前述条款。

1.2.3槽车过磅时, 由运营部负责监控, 《过磅单》由计量部保管。

1.2.4卸车完毕, 由计量部开具《过磅单》。

1.3出库数量管理-装船出库

1.3.1装船出库, 出库量按罐量交接;投用流量计的, 流量计数据作为参考。对于客户提出特殊计量方式的, 客服部须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计量部。

1.3.2装船前罐量和后罐量的确认参照前述卸船计量要求。

1.3.3对于非法检或委托我司计量的, 装船损耗率= (罐量-船量) /罐量×1000‰, 损耗率是否在合同范围内。

1.3.4对于法检计量的或保税货出库的, 库区计量员配合商检计量, 按法检报告的数据出库, 不需要再次核查。

1.3.5出库量须经过船方、计量单位、库区、客户四方进行确认。客户委托我司计量或全权委托第三方计量的, 计量部应及时将计量情况知会客户, 防止事后出现计量争议。

1.3.6出库量确认后, 由第三方计量的, 第三方计量机构开具《计量报告》, 运营部仍需要开具《出库凭证》;由我司计量的, 由运营部开具《出库凭证》, 船方人员签名确认。

1.4出库数量管理-装车出库

1.4.1装车出库, 用车台流量计控制发货;按过磅量交接。

1.4.2槽车过磅时, 由运营部负责监控, 《过磅单》由计量部保管。

1.4.3装车出库, 由客服部开具《出库仓单证明》, 提油司机须签名确认。

1.4.4客服部应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 提前开具《提货单》, 计量部、运营部根据《提货单》发货。

1.5盘库管理

1.5.1每月结束前5天, 由计量部计量班安排盘库。在安排盘库时, 知会客服部, 确定货主是否监盘, 兼顾货主盘库要求。

1.5.2现场计量作业由计量部操作。盘库完毕, 由计量部计量班汇总盘库数据。

1.5.3客户现场监盘的, 其盘点操作必须由计量部人员陪同。监督盘点前, 由计量部负责人核定其理论存量, 协助计量人员与客户进行盘库交接。

1.5.4在现场盘点期间, 客服部、财务部有权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监盘。

1.5.5计量部根据《油罐计量登记帐》、《管线计量登记帐》, 比对各罐及各管线在盘库时间点存量, 核定盘库数据的准确性。

1.5.6盘库量与客户存量的差量大于罐计量误差精度 (1‰) 的, 计量部须说明原因或重新盘库。

1.5.7如果各罐的损耗在正常范围内, 客服部根据期间每个客户的收、发、存数量, 参照国家标准, 将损耗计入每个客户的账面量。如有合同规定的按合同约定执行。

1.5.8损耗核定完毕后, 计量部制定《库存盘点数据统计表》, 将有损耗情况报送主管领导审核, 并编写《盘点库存分析报告》, 并汇报总经理。

2质量管理程序

2.1工艺及设备控制

2.1.1对拟储存的油品进行可操作性评估时, 须考虑罐、机泵、管线等是否会影响拟储存的油品质量。

2.1.2新罐、新管线、新设备投用前, 或检修后投用前, 需进行工艺吹扫、清洗等, 确保满足拟储存油品的质量要求。

2.1.3库区改造时, 罐、管线及设备等须满足拟储存油品质量方面的要求。

2.1.4客户清空罐内物料时, 按照操作规程对油罐、管线及设备内物料置换清空, 须不影响油品质量。

2.1.5对于可能产生串油隐患的工艺管道, 须按工艺隔离及盲板管理制度, 进行可靠的工艺隔离、挂警示牌, 并有盲板图及盲板登记。

2.1.6上罐计量完毕, 操作及计量人员须关闭好量油孔后, 方可离开罐顶。

2.2收油质量控制-卸船

2.2.1卸船进油前, 取罐样保存至规定时间。如进油前客户对罐内存油品质予以确认, 则无须采样保存。

2.2.2对于一般油品 (汽、煤、柴、重油等) , 卸船前, 分别取罐样、船样封存 (重油还须测罐底明水水尺, 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处理) ;卸船完毕, 再取罐样化验, 化验员获得到相关的质量指标后, 立即填写更新《质量台帐》, 并报送至相关岗位。

2.2.3对于化工品卸船, 客户如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上船取样, 须检验分析合格后, 方可安排进罐。卸船初期, 暂不进罐, 采取接油头的方式, 由计量及操作人员配合第三方检验机构取管道样, 检验合格后, 方可进罐。

2.2.4卸船前, 如船样化验发现质量有问题时, 须待客户同意后, 方可安排进罐。

2.3收油质量控制-卸车

2.3.1对于商务计划安排客户卸车进罐, 由化验员对槽车取样, 检查分析槽车内的油品类别无误, 并要求司机签名确认所卸产品与计划卸车的产品相符后, 方可安排卸车。

2.3.2在库区内用槽车转罐时, 检查确认槽车干净, 对所转罐的油品不会造成影响, 不要求对槽车取样分析。

2.3.3所有的卸车进罐操作, 相关岗位人员按规定复核流程、罐号, 防止用错管线、进错罐, 具体操作按《卸槽车操作规程》执行。

2.4发油质量控制-装船

2.4.1执行操作规程及《操作工艺方案》、《装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装船前, 要求查油品《质量台帐》。

2.4.2重油装船前, 须上罐测定罐底明水水尺, 如明水水尺超标, 及时报告, 并按规定处理。

2.4.3装船前, 货主或货主委托的第三方或计量员提前验空舱, 并确认本航次所装油品与上次所装油品名称、牌号无冲突, 且船仓内的清洁程度满足所装油品的要求。对于轻油及化工品, 坚持“五不装船”, 并及时向部门及公司领导报告:

1) 船舱不干净不装;

2) 上个航次所载油品种类不明不装;

3) 上次所载油品与可能影响本次油品质量时不装;

4) 罐内油品质量指标不符合要求或罐内油品分层时不装;

5) 罐底明水水尺超标不装。

2.4.4装船前提出留样的, 在启泵装船后半小时, 在泵的放空口处取样。双方签名封存。取样操作要求按《取样操作指导书》执行。

2.5装车质量控制-装车

2.5.1装车人员严格执行《装车操作规程》, 检查确认槽车干净, 确保装车质量合格。

2.5.2对于新罐、新管线首次装车, 或清洗以及检修后首次装车, 须用罐内洁净的油品对管线反复置换, 取样确认质量合格后, 方可正式装车。

2.5.3坚持“五不装车”, 并向部门及公司领导报告:

1) 槽车内壁不干净不装车;

2) 司机不能确认上一载所装油品种类不装车;

3) 槽车上次所装油品可能影响本次所装油品质量时不装车;

4) 罐内油品质量指标不合格或质量指标不符合提货要求不装;

5) 罐内明水水尺超标不装。

计量管理论述 第2篇

系: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是计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农业生产是科学种田,要实现门,作为政府主管计量工作的23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量学中两大组成部分,计量管位及组合形式单位构成。我国高产、优质、低耗等目标也同行政职能机关和执法机构;⑵审查的内容有哪些:(1)生产理的基础是技术管理,同时应法定计量单位完全以国际单样离不开准确的计量。②国防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组成的计设施(2)出厂检定条件(3)该认真法制管理。计量技术主位制为基础,因此,也就具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官”:任量技术保障体系;⑶中介服务生产和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是指研究建立计量基(标)国际单位制的所有优点,此外何一项武器,从研制、设计、网络体系;⑷计量器具生产经(4)技术文件、资料和完整准、计量单位制、计量检定和还具有下列三个优越 性:1)试验、定型到生产,都离不开营体系;⑸纵横交错,层次合性(5)计量管理方面的规章测量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国际性,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以计量。因此,各国在国防现代理的计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制度或标准(6)计量法制管计量技术贯穿于各行各业,是SI为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这化建设中,都十分重视计量这⑹全国计量信息网络;⑺计量理和产品质量等

面向全社会服务的横向技术就有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个先行官的作用,不惜人、财、科研管理体系;⑻全国计量学24《实验室和质检机构资质认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往物上的大量投入,以确保其计术交流体系。定管理办法》规定实验室自然的重要手段。计量管理和业。2)法规性,我国法定计量精确度和量值的统一。③安18省(市、自治区)计量行政和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与计量技术是计量学的两大支量单位以国家法令形式发布,全、健康的“忠诚卫士”:保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能力有哪些:1.实验室和柱,也是推动计量学发展的两于1985年写入《计量法》这障安全和健康是人类共同的⑴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计量工检查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个轮子。它们确实如同一辆自就使其具有法规性,并有利于愿望和要求,而要实现共同的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从行车的两个轮子一般,互相依全国迅速采用。3)具有中国愿望和要求,就离不开计量这起草和制定本地区的计量地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存,相互促进,共同驱动着计特色,在70个词头中文名称个忠诚可靠的卫士。工农业生方法规,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量学这辆“自行车”不断行进。中有8个中文名称,与国际上产的生产条件,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理。⑵组织规划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2计量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定名不同,这是因继承我国几要防止和治理污染,医院诊断和建立本地区各级社会公用有与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成部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千年来科技文化传统,考虑我病情的仪器都离不开准确的计量标准器具及计量测试机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国人民群众使用习惯而定名计量测试,否则就会危及到人构,进行量值传递/溯源,保人员和管理人员3.从事特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的,既通俗易懂,又方便使用。们的生命、财产安全。④科学证本地区计量单位制和量值殊产品检测、校准和检查资料。计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9试述我国计量管理的巨大成研究的得力“助手”:日益发的统一。⑶制定和组织实施本活动的实验室和检查机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与技术就:近五十年来,我国计量工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都需地区计量事业发展规划,协调构,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科学的基础学科,显然也是社作取得很大成绩,突出体现在要各种准确的计量器具去测本行政区域各地各部门计量理人员应当符合相关法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八个方面:1)在全国范量、探索、研究。没有精确的工作。⑷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各律、行政法规的要求4.应社会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围内实现了计量制度的统一计量,就会使科研失败或停滞类计量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当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来看计量是社会生产力的重2)基本形成了全国计量管理不前。⑤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核。⑸组织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数据要组成部分:一是劳动者应该网和量值传递网,为统一量值可少的“工具”:在人民群众型鉴定,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和结果的真实、准确5.应掌握计量技术二是计量器具保证计量准确一致奠定了基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计量工作情况,积极为社会提当具备所需要的并且能独具有特殊效用的生产资料。础3)加强了计量器具产品的保健工作样样离不开计量。总供计量测试服务。⑹规范市场立调配使用的设备设施6.3计量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投产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之,计量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计量行为,开展商品量监督。应建立能保证其公正性、统效应最佳原理。最佳效应不督管理4)加强了对使用中计社会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19市(盟、州)人民政府计量独立性和其他承担工作的是直接地从计量器具上反映量器具的管理5)基本形成了的发展,保障了人类正常工作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设备设施7.应建立相应的出来,而必须从整个计量系统适应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活。社会要发展,计量须⑴宣传和贯彻国家和省有关质量体系,制定相应的质内所有计量器具量值的信息的计量法规体系6)制定颁发先行。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量体系文件并有效实施。数据准确可靠程度上体现出了各种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13计量法律的作用有哪些:计规,负责起草本市计量管理规25国际计量管理呈现什么发来。2)计量管理两重性原理。量器具检定规程7)广泛开展量法规是计量管理的基本依章制度和有关计量方面的文展态势:1.法制计量得到政府管理的两重性是:一方面自然了计量继续教育培训与计量据和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实施件监督实施⑵制定本市计量部门巨大有力的支持,法制计属性;另一方面具有社会属性人才的学历教育,形成了一支计量法规,对做好计量管理工工作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组量技术机构被确定法制计量

3)量值传递与溯源原理4)社宏大的计量人才队伍8)建立作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织和监督本市的计量工作⑶技术机构并依法实行严格的会效益最佳原理 和发展了与国外计量工作的生产、科学技术和国内外贸易组织本市的量值传递并负责法制计量管理2.计量测试技4计量法规的作用:1)计量法联系与交流。的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根据需要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规是统一国家计量单位制度10试述计量法规体系的构成: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将产生重建立各项社会公用的计量标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计量技和保证量值准确的法律。计量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分三个层大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准项目,为本市生产、科研和术与管理与全球一体化密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计量法规次:1)我国计量管理的根本,方面:①计量法规是统一国家群众生活服务。⑷负责本市计联系在一起4.计量管理要和的制定和实施,为计量管理实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计量单位制度和保证量值准量器具生产、修理、使用和销计量技术、计量科研相结合5.现高度统一性提供了法律保法》。1985年9月6日,第六确的法律;②计量法规使我国售等方面的监督管理⑸组织计量和标准化、质量管理、质证。2)计量法规使我国计量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计量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本市各类计量技术人员和管量认证,尤其是实验室认可,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3)通过的《计量法》,它标志着③计量法规是维护社会经济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考应该紧密结合6.计量测试技计量法规是维护社会经济秩我国计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秩序,促进生产、科学技术和核和发证工作⑹负责本市计术人员素质高,对计量检定和序、促进生产、科学技术和贸的历史阶段,它用法律的形式贸易发展,保护国家和人民群量情报的收集、管理、研究、监督管理人员实行注册考核易发展,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确定了我国计量管理工作中众利益的重要措施。利用和计量咨询工作⑺领导制度,可以保证计量检定和计利益的重要措施。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计14计量标准的监督检查主要各县计量行政部门,协调各县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5我国计量管理体制是一个什量管理的最根本依据,是我国内容有哪些:①计量标准是否计量行政管理工作。

么样的体制:《计量法》总则计量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2)具有规定周期内的检定合格20我国计量技术保证体系都

中规定我国要按行政区域建计量行政法规,我国的计量行证书;②配套仪器设备是否齐包括哪些答:(1)我国计量测

立各级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政法规就有国家计量行政法全,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试技术研究的国家一级基地

门,从而在全国组成一个计量规和地方计量行政法规两种。③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

行政管理体系,它分为四级。国家计量行政法规一般由国技术档案是否齐全、整齐;⑤国家专业计量站计量所(3)

1)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起草,经国检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计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4)

责推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务院批准后直接发布或由国量检定员证书》;⑥检定方法、地方各级计量测试技术机构

理国家计量基准;指导和协调务院批准后由国家计量行政数据处理是否按检定规程要(5)部门或行业计量测试技

各部门各地区的计量工作。并部门发布。地方计量行政法规求进行。术机构(6)企事业基层单位

对各地各部门实施法律、法规是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15论述实验室认可的分类:实计量技术机构

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定、通验室分为检测实验室和校准21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主要

2)省(市、自治区)政府计过和发布的计量方面规范性实验室两类,因此实验室认可任务是什么:(1)开展学术交

量行政部门。3)市(盟、州)文件。3)计量行政规章,我也可分为检测实验室认可和流活动,普及计量科学知识,计量行政部门4)县(区旗)国计量方面的规章很多,但大校准实验室认可两类;检测实推广先机的计量测试技术;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致可分为三类:A国家计量行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认可的主(2)开展计量测试技术、计

6计量标准器使用中的监督检政部门自行批准,发布的全国体,它主要依据ISO/IEC 17025量法规贯彻实施;计量经济效

查内容:1)计量标准是否具性综合性计量规章B国务院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技术能益等方面的审查和咨询、技术

有规定周期内的检定合格证关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部站力的通用要求》、ISO/IEC指南服务、决策咨询活动(3)开

书2)配套仪器设备是否齐全,(行业)性或专业性计量规章38《验收监测实验室基本要展对计量科技人员的继续教

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3)环制度。C各省(区、直辖市)求》等,对检测实验室的组织、育活动,帮助他们补充新知

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4)技术政府及省(区)政府所在地的人员、设施(检测设备)、环识,提高科技水平,向青少年

档案是否齐全、整齐5)检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境、检测元件及其质量体系等普及计量科技知识(4)开展

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计量检定市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家进行评审,经评审符合规定的国际交往活动,加强同国外有

员证书》6)检定方法、数据行政法规制度规章。能力要求,则可授予认可证关科学技术团体和计量测试

处理是否按检定规程要求进11我国计量技术机构有哪几书,允许其开展认证检测及其技术工作者的友好联系(5)

行。级: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和他公证检验工作。校准实验室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和科普读

7计量认证的内容:1)计量检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国家认可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组物(6)反映计量测试科技工

定、测试设备的配备及其准确专业计量站、所3)国家标准成部分,它对保证检验结果和作者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推

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必须与物质研究中心4)大区国家计数据的公证、准确,并能溯源荐这方面人才(7)组织建立

检验的项目相适应,其性能必量测试中心5)地方各级计量到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标准和领导学科专业委员会(8)

须稳定可靠并经检定合格2)测试技术机构6)部门或行业具有关键作用。指导地方计量测试学会的工

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计量测试技术机构7)企、事16现行《计量法》的一些规定作。

境,包括温湿度控制、防尘、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主要22“十一五”期间,我国计量

防腐、抗干扰的条件以及室内12试论计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表现在哪几方面:⑴调整范围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反

安装、环境卫生等,均应适应要技术基础:计量广泛地应用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映在哪些方面:计量法规体系

其工作的需要并满足产品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要;⑵现行《计量法》确立的进一步完善并依法清理了计

量检验的要求3)使用计量检学研究、经济贸易、医疗卫生、部分管理制度明显滞后,已不量行政许可项目。稳步推行法

定、测试设备的人员,应具备环境保护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⑶定计量单位,强化计量法制管

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日常生活之中,已成为国民量值传递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理。切实加强了各类计量器具

其操作技能必须考核合格4)经济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①各个领域对测量量值的溯源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进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具有保工农业生产的“耳目”:现代要求; 一步发展科学计量,开展了国

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和检工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社⑷计量器具监管国内外有别,家计量基准体系建设。完善了

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会化大协作生产,在工农业生差异较大;⑸计量行政许可的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系统。建立

5)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质量产中小到螺丝钉,大到飞机,设定亟待进一步完善;⑹法律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保证体系。轮船,需要进行长、热、力、责任偏轻,对计量违法行为起制度,加强了计量专业人才队

加强计量管理的研究 第3篇

计量是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是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分析质量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计量管理好坏决定了其现代化管理的程度,而计量数据管理又是计量管理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在经营上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和法律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两大因素,计量工作也应势进入依法自主管理阶段。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完善,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企业提升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心环节就是对计量数据进行管理。本文就新形势下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计量管理如何满足企业需要进行浅析论述,以共商榷。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托,配置先进的计量器具,完善计量管理。要彻底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计量器具采购、验收、使用及管理等规章制度,合理地设置计量机构和配备计量人员,采用先进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和方法,加强对企业内部计量工作的管理。计量管理是企业的灵魂,计量设施是保证,计量数据的采集是基础,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是关键,要充分认识到计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计量承载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计量,是决策层和执行层为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基础保障。

1.严把计量采购关,杜绝劣质计量器具进入企业

企业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对配置和设备进行检验测量。通过制定《采购控制程序》和《计量器具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对各类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管理,防止采购出现漏洞。计量器具采购前,需使用部门上报批准,方可进行采购。购买的计量器具必须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和生产许可标志,同时必须按照使用部门的要求对器具的用途和性能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购进。采购进入的技术档案与使用检测档案按《档案法》的要求进行保存。从而达到杜绝可看而不可用的计量器具在油田上出现的现象,填补了采购上的漏洞。这些办法对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加强计量器具检定的管理工作

计量器具检测数据应具科学性、准确性。数据采集管理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计量控制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数据的正确采集和录入工作。第一步就是对计量器具的运行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故障进行清理,严禁经验值、笔误值、编造值的出现,以此为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随着质量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过渡和信息处理技术、测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展,计量检测仪器也随之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日新月异地发展着,集检测、校准于一体的在线检测设备不断应用,提高测量准确度。

3.自主创新,发展测量技术

加快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我国目前实行的计量校准的规范性文件规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以通过计量校准的方式进行量值溯源,投入精力对目前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体系进行系统建设,优化溯源(量传)体系构架,在计量校准过程,为保证校准方法规范,保证校准结果的权威性,整个校准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规程/标准,对于无校准方法的计量器具的检定,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校验方法,作为企业标准在公司范围内执行。选用合理的量传方式,配套完善相应的检定规程、校准方法,提高石油专用计量检测能力。因此,计量工作应进行创新,以适应油田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形势。确保计量检测的量值统一性,使量值溯源有法可依。

4.加强人员素质

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工作最终要依靠人员的投入来实现,因此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计量器具的维护效果和对其管理水平直接受到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基层单位计量操作人员的培训,同时要求这些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包括对《计量法》、计量基础知识、在用仪表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排除故障现象的处理方法等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计量工作中的难题,并进行不定期考核,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妥善使用、保养计量器具,准确进行数据采集。

5.存在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在线测试设备的校准问题,其控制和测量软件是由制造商提供的,各级计量部门无法给予校准,只能由制造商校准,其校准结果的量值能否溯源到国家标准又难于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采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达到量值溯源到国家标准物质。因此单靠旧知识、老经验是不能适应这一挑战的,必须继续学习现代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前沿技术,跟上或引领本学科的潮流,在计量技术上有所作为。加强新仪器的探索工作,将计量测试和试验技术相结合。用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测量的公差之比进行定量评定,针对“测量能力的应用”在实验室认可工作中针对实验能力问题,强调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能力评定中的重要性,开展“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的研讨,为通过实验室认证又加了一个筹码,建议将企业计量活动的中心转移到数据上来,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

加强计量管理降低燃气计量输差 第4篇

一、产生燃气计量误差的原因

1. 用户计量因素的影响

目前, 我国的燃气是采用用户用气量进行计算, 工业用户与商业用户主要使用罗茨流量计与涡轮流量计, 居民用户则使用皮模式机械表与IC卡表, 流量计的使用会受到气质变化、使用年限、人为破坏、运行破坏、气表质量、压力波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以上的种种因素都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此外, IC卡燃气表多使用预付费的形式来计量, 在用户所购气量完全用完后, 电磁阀门往往无法及时关闭, 也这回造成气量损失。

2. 偷气与盗气因素的影响

燃气公司的用户是很多的, 虽然我国政府对此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 在经济状况、环境因素以及用户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偷气、盗气行为依然存在, 这也严重的影响了燃气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燃气管道缺陷与误操作因素的影响

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 燃气管道材质也常常存在着质量隐患, 如焊接技术不符合标准、施工破坏管道、管道木材质量不过关、管道腐蚀、操作失误等等, 这种管道缺陷很容易导致管道发生漏气与跑气的情况,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产生供销差。

4. 其他因素的影响

管道放散损耗、工程置换损耗、人为读表失误、记录失误、管道压力波动、管道积水等等因素和会导致燃气计量出现误差。

基于以上的因素, 必须要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 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制定好综合性的方案。

二、加强计量管理, 防止计量输差的对策

1. 从源头上防止输差的产生

为了保障燃气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必须要加强计量设备与器具的管理, 选择科学的计量器具, 做好设备选型工作, 严格根据流量来选择计量表型号, 在选型的过程中, 必须要考虑到燃气的发展方向, 及时淘汰不适宜的设备, 严格按照本地区的用气量与气环量来更换设备。在安装设备与计量表时, 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装标准, 将其安装于无腐蚀、无油烟、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防止设备出现损坏与堵塞的情况。

此外, 还要完善现有的计量检测体系, 做好仪表、计量装置、管道的检查工作, 如果出现问题, 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排除,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请专业的检测机构来校准, 防止计量系统长时期处于不规范运行状态。同时, 燃气企业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自身的管理述评, 关注好供气方计量变化情况, 一旦发生异常, 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还要加强对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燃气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做好燃气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工作

在开展燃气管网设计工作时, 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标准, 选择综合实力过硬的设计单位来开展工作;在采购时, 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采购, 采购的物资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掌控, 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为此, 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监理人员的作用,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盘的监控, 同时, 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 防止由于材料、施工、设计原因导致的漏气与跑气现象。

3. 做好燃气表的管理工作

燃气表是燃气公司与用户进行结算的凭据, 其计量结果直接影响着人气企业的效益与人民的利益, 为此, 必须要做好燃气表的管理工作,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 在源头上进行控制, 保障新安装燃气表的合格率;

第二, 加强检定, 保障铅封的完整性;

第三, 对于不合格的燃气表, 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

使用上述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燃气表计量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此外, 燃气企业还要加强巡查、抽查以及暗查等工作, 加强监督, 若发现违法行为, 要严惩不贷。

4. 设置好防偷与防盗措施

在未来阶段下, 燃气企业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 加强对报停用户以及临时用户的检查工作, 制定好科学的定期检验制度, 加强燃气管道的寿命预测、远程监控、在线监测、安全评估, 保障检验工作的可靠性。此外, 还要重点检查集贸市场、村庄、学校、居民区风人口密集区域的管道, 在检查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先易后难以及先急后缓的原则, 全面消除安全事故, 防止偷气盗气情况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 燃气计量输差一直都是困扰燃气企业的重要问题, 也是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为了保障燃气企业的综合效益, 必须要对影响燃气计量输差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好科学的解决对策, 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提升计量水平, 将计量输差降低至最小化, 保障好用户与燃气企业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祥伟, 吴国良, 赵凤斌, 王秀英, 张建设.燃气供销差的成因与对策[J].煤气与热力.2006 (07) .

[2]冯伟琳, 汪欣荣, 宋张荣, 朱万美.燃气供销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煤气与热力.2008 (03) .

[3]单世明.燃气企业信息化管理及安全要求[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10) .

电能计量管理 第5篇

工作中的五率包括:校验率、轮换率、高压电能表调前合适率、故障差错率和PT二次回路压降测试率。

2、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一、通用的电能计量管理平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在当前流行的Windows9X/2000/NT操作系统下采用性能先进的PowerBuilder工具开发,支持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各种大型数据库和各种计算机网络。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以电能计量器具台帐管理为核心,不仅包括器具安装、轮换、缺陷、报废、检定等运行情况管理,而且包括计量人员管理与计量标准器管理。另外与电费管理、业扩报装管理有数据接口,可保持系统一致性。

二、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主要功能1.系统设置:对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涉及的计费电表类型、计量器具代码、供电企业的科室、班组、分组等进行统一分类编码。

2.代码管理:分为标准代码和用户代码管理。标准代码指有关上级部门和标准机构指定的代码,主要包括计量器具的标准分类、电源分类、检定类型、检定周期、装置类别、装置种别等的代码。用户代码指用户自行定义的有关代码,包括变台形式、表计生产厂家、检定人、表计型号等。

3.登记建卡:对新购器具和已经存在的计量器具进行登记管理。内容包括器具的生产厂家、类型、精度、检定类型、检定周期等,安装情况,使用情况,报废情况等。同时对供电企业使用最多的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等器具输入该器具的用户、连接的配变、相别、倍率等详细信息。

4.运行管理:自动生成部门计量器具轮换报告,对器具更换产生的剩余电量进行计算,建立与“电费电量管理系统”的接口。

①、器具轮换:对器具按其轮换周期进行轮换管理。

②、器具缺陷:登记器具缺陷情况,对缺陷换表情况进行处理。

5.器具检定管理:对器具按其检定周期进行检定管理,记录检定情况。

6.标准器具管理:对计量标准器进行入库、状态管理。

7.计量人员管理:对计量专职、兼职人员情况进行管理。

8.综合报表管理:对器具入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统计,生成各类管理报表。

油田基层计量管理工作探讨 第6篇

【摘要】由于原油生产单位分布的面积广、范围大、计量器具的种类多而杂,现场环境条件恶劣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油田基层的计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实际的计量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主观问题。因此,要认清并正视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计量管理工作对策和方法,不断提高油田的计量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多方面对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油田基层的计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油田;计量;问题;新思路

众所周知,计量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正确的计量,谈不上维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信誉、搞好生产管理,尤其作为以原油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石油企业,计量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计量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油田基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但目前基层的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多方面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基层基础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的计量管理水平。

1.油田基层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计量器具种类多而杂。目前油田基层单位现场计量器具种类繁多,同一种用途的流量计的种类都五花八门。据调查,仅现场注水流量计在基层就达十余种,并且口径不一、安装、连接方式不同。每次改造不统一,只进行部分井站的改造,选型不同,不留备用表,造成周期送检的困难;另外,部分表安装后的维修不能及时跟上,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等种种原因,造成损坏率较高。

(2)计量仪表、器具拆装困难。原油流量计、污水流量计、以及部分注水流量计都存在拆装难,给送检维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部分角式安装的水表总成使用时间长,出现渗漏严重现象,拆卸时也易造成现场泄漏,严重影响了基层的现场标准化。

(3)传统的计量管理工作中要求按检定周期送检各种计量器具,送检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灵活性差。在送检过程中频繁拆装,搬运,很容易因碰撞和非正常安装而使准确度破坏。既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又增加了计量成本,还影响了连续生产。

(4)只重视计量器具的溯源,忽视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多数人目前还存在这样的误区,计量器具只要检定合格了就行,对开具的检定证书和校准报告上的数据不予理睬,没有及时将计量数据反馈到产品生产中去,只停留在计量器具的送检上,致使质量成本上升。

(5)误认为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的准确度一成不变,不能及时进行运行期间的巡查和有效监督。实际上,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与计量器具的结构,材质及使用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的出现失准未及时发觉,造成工艺控制错误,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并有可能造成大的损失。

(6)自动化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利用率较低。自动化系统的配套设施较多,从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一是部分自动化仪表受外界条件环境影响较大,适应性较差;二是自动化仪表不能及时进行定期的检定,没有备用仪表,拆卸困难,维修不方便;三是操作使用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自动化仪表的使用和维护不当,容易造成误操作;四是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自动化仪表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掌握得不够,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使自动化仪表发生小故障就得请厂家专家,否则就搁置、停用。

2.计量管理工作对策及新思路

(1)科学合理制定检定周期,探索从传统的计量管理向满足现场使用效果的方向转变。

在计量器具的配备过程中,应该根据各单位各项工艺的现场需求数和现场参数的变化来合理配备计量器具,而不能一味追求高准确度、高自动化等,否则将增加计量成本。

结合目前我矿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我们逐类跟踪、摸底、对比,规范操作使用,在确保数据采集准确的情况下,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也可以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延长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应该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加强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实现计量数据对现场工艺控制的快速准确反映。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重点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计量器具实行A、B、C分级管理。根据目前油田的实际现状,A类主要指关系到成本结算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如各类水表,电流表和压力变送器等,应重点管理;B类主要指精确度等级和使用程度低于A类的计量器具,但其测量数据对企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也需要定期校准,但数量较大,只做一般管理要求,如各种压力表等;C类一般是监视类仪表,准确度等级较低,一般采取自行校准,允许一次性溯源,损坏后进行更换的管理方式。

只有遵循计量工作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对于在用的计量器具,要做到“帐、物、卡”“三清三相符”,按周期进行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这是现场计量管理的基础。

(3)加强计量器具的现场监督,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计量的有效性。基层的计量管理,现场监督是关键。加强对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定期对关键计量器具进行巡查;对最高标准器具在送检前后各进行一次巡查,主要用量值较稳定同类标准器具确定送检前后有无损坏或变质情况;对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可参照量值溯源方法用最高标准器具对其主要功能特性进行对比测试,来判断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是否处于合格状态。尤其要抓好工程项目计量器具配备及检定工作,及时做好新增计量器具的首检工作,严把产品的质量关。

(4)完善计量器具动态管理台帐,实现计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化。首先要抓好计量器具的配备工作: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按照GB/T20901-2007的标准,结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现状进行合理配备,实现用能单位和次级用能单位的配备率达到100%,用能单位和设备的配备率达到90%以上。二要做好备用计量器具的存放管理、标识管理、动态管理;把计量器具按类别及计量检测点的不同分别存放;备用计量器具的存放要有明显的标识,柜内放置要整齐规范;三要认真记录器具的编号:计量器具的编号每个应该是唯一的,可以满足计量数据库的要求,实现对数据的及时分析,查询和处理,使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更系统化,科学化。四要定期巡检:根据计量器具更新及挪用情况及时更新台帐,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五要加强对计量器具合格标识的管理:计量器具检定证书是检定机构出具的计量器具性能的一种标志,具有权威性,我们要加大监督力度,彻底杜绝为应付检查而私自填写,涂改检定合格证的现象,严格计量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制性。

(5)探索各类仪表器具的现场检定方法,减少拆检对现场计量的影响。鉴于目前大多计量仪表、器具送检存在一定的困难,又由于基层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不可能对每种类型的计量仪表、器具都留有备用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为减少拆卸、安装工作量;拆装、运送造成的损坏和对准确计量的影响;以及送检对基层现场标准化的影响等等。依照目前检测、检定的技术水平,可以尝试探索各类仪表器具的现场检定方法,不断开发适应现场检定检测的设备,为降低基层的计量管理难度、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6)建立本单位的自动化管理技术队伍,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完好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油田现场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而任何一套自动化系统无不与现场计量相结合,计量器具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自动化设备安装后也要对配套器具、仪器等留有齐全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维护维修事项、铭牌、证书等。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计量管理 第7篇

质量管理体系, 即可以在质量方面对整体进行控制的体系。其主要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质量方针;②质量目标;③质量策划;④质量保证;⑤质量改进。这些不仅是有效实现质量管理的有力措施, 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其主要的目标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为了建立这一体系而萌生的存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整个过程之中的这一系列活动, 不仅是企业内部实现其制度化的主要程序, 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实现其标准化的有效程序。

一般而言, 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往往都包含多项环节, 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环节, 直接关系着整个产品的质量水平。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重视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之一。鉴于此, 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各大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其产品质量水平, 这不仅对现代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计量工作的渗透面积, 使计量工作日渐深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 计量工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 其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是保护消费者基本利益的基础性行为。目前, 计量管理工作在国内主要呈立体化与层次化发展, 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计量管理的更深层创新, 这对于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2.1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达标的保证计量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数值的准确与计量单位的统一而存在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 准确性与一致性是其存在的主要特征, 计量管理不仅具有操作性同时也具有技术性, 这也在无形中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计量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准确。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 证明试验室本身的可靠性与可靠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便是化验认定, 同时在这个证明期间其提供给社会的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因此, 提高化验认定的科学真实性便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实际的试验操作能力, 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对其进行培训, 以尽快增强其相关知识能力并帮助其尽快获取计量管理工作证明, 以实现整个部门从业人员的完全持证上岗。同时技术监督部门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抽查检验, 以有效保证整个工作团队的总体工作能力。除此之外, 工作人员还要严肃自身的工作态度, 严肃的工作态度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产品出现漏洞以及错误。倘若企业的计量器具出现问题, 那么就势必会导致企业员工在操作时出现失误, 最终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

2.2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手段企业计量工作的工作面直接影响着其整个生产过程, 工作面越广生产过程就越明细, 这些细致的生产过程穿插渗透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 比如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验证, 这不仅可以规范生产同时也可以完善生产经营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被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需要我们针对质量架构展开一系列活动, 例如设计产品、采购材料等, 以最终对整个产品质量进行最有效的控制。而计量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主要活动一般均是围绕着管理目标或者客户需要而展开的, 其主要内容则是关于企业产品质量的一切相关内容, 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企业运转能力也属于计量管理的工作内容。产品质量一般都是通过产品生产技术及质量来体现, 其主要表现方式为产品生产技术的整体属性以及质量参数。当然, 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产品进行化学与物理检测, 若部分产品无法进行直接检测, 我们可以检验其转化量。上述的各种检验方法都离不开计量管理, 借助计量管理我们才可以对产品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 进而判断这种产品是否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并对此产品质量做出评价。

2.3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评判的法律依据计量管理活动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 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通过计量管理这一基础性活动获得经济效益的。因此, 我们必须对计量管理活动采取一定的强制管理措施, 我国的计量管理法规与条例等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制定、修改并颁布的管理制度。计量管理法律法规, 不仅可以为计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性, 并最终实现对企业计量管理的最佳控制和产品质量升级。

3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

3.1检定不等于校准参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传统的计量管理经验, 我们必须定期对计量器具与监测设备等进行检定, 器具与设备校准并不等同于检定。检定只是一种法定行政行为, 其主要目标是查明并确认测量仪器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而校准则必须获取仪器等的示值误差值, 然后再通过校准链或者比较链, 追溯其具体的量制, 相比来说, 校准的测重点是数据的可靠性和溯源性, 其与检定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须要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我们必须要按规定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检定。而对于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中所用到的部分非强制检定设备, 则要定时进行校准。

3.2出厂检定不等于首次检定或校准目前业内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 认为凡是经过生产者认证且合格的计量器具都是合格可用的器具。然而出厂合格证只能证明此件产品在出厂时是完好无缺的, 但是商品在包装、运输途中难免会遭到破损, 这时其性能与量值是否还能达到相关要求, 就很难确定了。因此, 我们需要在使用前再次对产品进行检定或者校准。若在使用前不对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 不仅影响器具的使用效果, 也可能会使用户错过产品的理赔期限, 从而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慎重对待检测设备失准在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时, 若是发现设备偏离了正常的校准状态, 那么就必须对已经检验或者校准的结果再一次进行有效评定, 并记录成文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要确定测量失准的时间, 然后再利用经过校准的设备对失准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重新进行检测, 接下来需要对已经测量过的产品的有效性做出准确评定并记录在案 (这份记录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生产出这类不合格产品) , 最后是在必要的时候将有关的情况告知用户。

4小结

总之, 科学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得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 然后再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起科学规范且操作方便可行的计量管理程序。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市面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 在如今纷杂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实现我国计量管理科学的有序发展, 便成为现在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摘要: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达标的保证和运行手段, 对产品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非常重要。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的关系入手, 探讨了计量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并分析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管理,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祁春波.质量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计量管理中的作用[J].华北电业, 2012 (01) .

[2]韩凌鸥, 林洁.计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品牌与标准化, 2012 (16) .

加强计量管理降低城镇燃气计量输差 第8篇

1.1 用户计量问题

一般是根据用户用气量的大小来选择流量计。目前, 我国商业、工业用户选择流量计的种类主要有涡轮流量计、罗茨流量计等, 居民用户都采用IC卡表或者皮膜式机械表。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人为破坏、气质变化、气表质量、使用年限、运行环境、压力波动等原因都很有可能会给用户造成计量不准, 这样就会产生供销差。此外, 由于大多的IC卡燃气表是采用预付费功能的膜式燃气表来作为计量基表, 用户买气后可以通过I C卡来将购气量全部输入表内, 当购气量用完之后, 由于IC卡燃气表的电磁阀门不能及时关闭流量计, 这样就会容易造成气量损失。而这些问题都只能在燃气公司专业人员在进行入户检查后才能发现, 这样就容易给燃气公司的计量管理相对增加不少的难度。

1.2 燃气管道自身缺陷和误操作

燃气管道材质、施工、运行的缺陷导致管道本质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为自身的材料缺陷和施工质量不合格, 如管道母材质量不合格、焊接技术不过硬等;施工工程对管道造成损坏, 如管道防腐层被破坏、燃气管道表面受冲击产生刻痕等;管道内外腐蚀, 如防腐层破损等 (老管道尤为突出) ;燃气管道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如管道阴极保护失效、水工破坏、设备误操作引起干线球阀关闭, 从而导致气量不能正常运行等。尤其是管线附件 (阀门、凝水缸、调压器等) 、城市主管线和长输管线, 这些地方都是跑气、漏气的重点部位。如果一旦出现跑气、漏气情况, 就很难统计计量损失的气量,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供销差。

1.3 用户偷、盗气对输差的影响

燃气公司的用户成千上万, 尽管政府在2011年颁布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用户不得有偷、盗气行为, 违者严惩。但由于环境影响、经济状况、用户自身素质等多种原因, 造成目前还有有一些用户采取损坏气表等方式偷、盗气行为, 导致燃气输差的增加。

2 加强计量管理来降低城镇燃气计量输差的措施

2.1 加强了燃气表的管理

民用燃气表是供气公司与用户之间进行贸易结算的计量依据, 其计量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 随着燃气用户的迅猛增加, 为了确保燃气表量值的准确可靠, 有关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燃气表的管理。一是从源头控制, 确保新装燃气表检定合格率达100%。二是对新装强检燃气表进行检定, 并保持铅封完整, 确保检定在有效期内。三是检定不合格的燃气表, 由生产厂家收回并更换新表, 让燃气用户放心使用。通过上述措施, 确保了燃气表量值的准确可靠, 维护了广大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各充装单位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 严格把关, 保证人民群众所需。质监部门将采取抽查、巡查、暗查等各种方式, 加强监督管理, 对经查实的违法行为, 将坚决依法予以从重处理。

2.2 加强计量宣传力度

根据计量管理工作的特点, 应该制定一系列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措施, 大力宣传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可以对各级部门进行计量知识讲座,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讲解计量专业知识, 邀请仪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讲授计量仪表知识, 在各个职能部门设置专 (兼) 职计量员, 传达、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等, 编写印制本单位计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等, 学习掌握有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让大家对计量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量与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是相得益彰的。

在内部大力宣传的同时, 也应该不断加强对外宣传, 利用节假日、3.15日等时间, 走上街头, 广泛宣传计量基础知识, 让老百姓也了解我们的工作, 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宗旨是保证计量工作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确保我们使用的计量仪表计量准确、可靠, 维护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双方的经济利益。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2.3 加强对公用户的气表选型和使用管理

为防止发生“小车拉大马”或者“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应该及时加强用户用气管理的事中控制以及事前管理。在对新安装用户进行设计时, 务必要保证用户提供的总耗气量和设备数量相吻合, 根据可能的用气规模来分别设置不同的计量表, 实现最佳计量效果的目的。对于一般用户而言, 选择B级皮膜表就已经足够了, 而当用户用气流量大或者压力高的情况, 可以给用户采用带温度压力补偿的气表。在用户用气的整个过程中, 不定期或者定期地对用气情况进行检查, 密切关注气表计量运行情况和用户实际用气能力, 一旦发现用户有不匹配和不合理的现象时, 应该立即更换合理的燃气表, 及时对用户进行纠正, 及时解决和控制计量不准确的现象, 从而达到有效减少燃气计量输差的问题。对于那种用气安全特别敏感的单位和企业, 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计量器具的购置、流转、周期检定、维修、报废等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计量监督检查, 逐级落实责任, 避免因安全计量器具漏检或者失准带来的安全隐患。对出现安全案例的单位和个人, 执行从重处理的管理原则。

2.4 采取有效的主动防偷 (盗) 气措施

燃气公司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大查处不法用户盗用天然气行为, 在最大限度上挽回计量输差的损失。同时, 一定要务必加强对临时用户、报停用户的上门检查, 有效防止用户漏户和偷 (盗) 气的现象。同时, 要加强对在用燃气管道定期检验制度, 特别是将重点放在用燃气管道检测的埋地管道检测、在线检测、寿命预测、安全评估、远程监控和防护研究上, 使燃气管道检验更加科学、可靠。确保在用燃气管道运行安全。重点查看学校、村庄、居民区、集贸市场等管道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和人员活动频繁地区, 重点对老化陈旧管道和管道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 特别是对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曾发生渗漏、改线或可能影响管线安全运行的部位进行了详细排查。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 分门别类制订清理方案, 逐步消除了事故隐患。

3 结语

总之, 城镇燃气计量输差控制和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燃气公司的衡量标准和管理质量, 应该把城镇燃气计量输差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 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不断加强科学管理, 夯实管理基础, 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建文.提高燃气计量准确性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 1999, (05) .[1]邓建文.提高燃气计量准确性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 1999, (05) .

区域封闭计量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第9篇

关键词:区域封闭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变异,过程控制

一、区域封闭计量管理

1. 区域封闭计量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区域封闭计量是指在一个供气区域内的燃气管网分布中, 所有的进气和用气节点都具备准确计量条件, 可以进行同时间段供用差率计算的计量体系。区域封闭计量中区域在地理的概念上可大可小, 通过对管网分布的研究以及初期管网建设的人为控制, 可以在一个大的封闭区域中存在诸多小的封闭区域, 又可以把一个较大的封闭区域拆分成若干个小的封闭区域。以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天津市第一销售分公司所辖的“一个集中”封闭区域为例, 该封闭区域的管网可达一百多公里。区域内共有供用气计量节点48个, 其中27个为下游封闭区域供气计量节点的调压计量站, 分别归属5个平级管理单位。由于这27个调压计量站每年所产生的气量约站整个区域进气量的70%, 因此该区域所产生的供用差量多为没有被准确计量到下游封闭区域的进气量。用一个简单的假设, 下游封闭区域的进气量实际为100 m3, 考核差率指标为10%。当进气计量节点计量的数值为90 m3时, 考核主体单位完成气量回收81 m3就完成了计划指标, 但该区域的实际供销差率却达到了19%。因此, 确保类似“一个集中”封闭区域的计量管理, 使其供用差率维持在低数值水平, 不仅可以完善该区域的计量体系, 更重要的是确保下游封闭区域进气量的计量准确性, 对下游封闭区域考核单位降差工作的指导作用。

2. 区域封闭计量管理的质量

“质量”作为产品的一种本质特征, 既是管理活动所主球的目标, 也是管理活动效果的评价标准。在燃气行业中, 区域封闭计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供销差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质量一词在ISO9 000-2005中的描述为“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差率指标的完成情况, 实际上反映的是该封闭区域计量管理的质量。封闭区域的差率作为由信息组成, 可以以记录形式存在的软件产品, 可以被视为区域封闭计量管理过程的结果, 其质量最终也是通过管理过程来得到保证。通过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 2013年, 我公司管辖的“一个集中”封闭区域的供用差量为649万m3, 远低于2012年该区域的供用差量1 280万m3, 下降了49.3%。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对质量管理的研究, 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燃气行业的区域封闭计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

1.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为实现质量目标, 实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全部活动。质量管理是构成各项管理的重要内容, 只有与各项管理融为一体, 才能实现其自身的目标, 其职能需要通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 (TQM) , 是用一定的组织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动员并组织各个部门的全部员工, 在产品质量形成的所有环节上,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指除了产品质量外, 还包括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 强调“三全管理”。在区域封闭计量管理中, 区域供销差率就是产品, 其控制水平就是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中所包含的产品质量视为差率水平, 过程质量为控制差率的管理过程, 而体系质量就是区域封闭计量管理方法的质量。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

“一个集中”封闭区域由于管线较长, 计量节点及涉及管理单位较多。在我公司的申请下, 建立了一个总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直接领导。该区域涉及的所有管理单位的相关部室派遣骨干人员, 共同参加的“一个集中”封闭区域计量管理工作组, 统一节制和协调该区域的区域封闭计量管理工作, 制定工作组的管理细则。规定该小组的各单位成员除了执行其在本公司的职能之外, 接受工作组的直接领导和指挥。除硬性的差率完成指标外, 还明确了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方法和具体完成指标, 建立各单位固定的沟通渠道以提高沟通协调的效率。并制定工作组的例会机制, 对上一周期该封闭区域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总结, 并制定下一周期的工作计划, 充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以及戴明环的概念, 指导“一个集中”区域的封闭区域计量管理工作。

三、过程质量控制

1. 质量变异

质量变异在工业生产中是指同一批量的产品, 所采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相同。其中每个产品的质量不会丝毫不差, 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差别, 这种差别叫做变异。质量管理学中普遍达成了关于变异的四点共识: (1) 一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变异源; (2) 每个变异源的发生都是随机的; (3) 质量变异是正常的, 不变异则是虚假的; (4) 变异只能被减少而不能被消灭。应用于燃气区域封闭计量来说, 封闭计量体系中在流量计不变。供气工艺不变以及气质组分不变的情况下, 不同周期的供用差率也不会一致。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 在于区域封闭计量体系中存在着太多的变异源, 诸如流量计瞬时流量所处流量计量程位置的精度曲线波动、区域进气计量节点流量计夜间小流量不计量或积算仪脉冲采集时间点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脉冲周期内气体真实工况水平等, 都为封闭区域的供用差率存在着变异性。封闭区域出现供用差率变异是正常的, 完全消灭供用差率的变异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影响封闭区域供用差率的问题, 尽可能的将差率在控制最低水平之上。因而, 在制定质量标准 (封闭区域差率考核指标) 的时候, 要充分的进行研究分析。一味的高喊零差率口号, 是不科学的。

2. 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是指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主导因素, 调查这些因素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建立过程因素的管理标准, 根据标准要求开展过程质量控制活动。通过对封闭区域供用差率的日常监控, 当发现差率情况异常变化的情况发生后, 可根据封闭区域各计量节点气量数据的变化排查出疑似问题点。或根据管线抢修及施工作业的相关信息, 找出影响封闭区域差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通过分析所获得的信息, 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达到维持封闭区域差率水平的目的, 同时根据这些因素的产生条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或工作流程。“一个集中”封闭区域计量管理工作组从日常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 总结并制定了许多在封闭区域差率指标之外的质量指标, 例如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封闭区域日常供用差率情况、封闭区域内所有计量节点的计量设备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在线运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远传设备覆盖率及完好率达到100%、所有节点的流量计缩短检定周期为一年一检、包括备用流量计在内、全部处于检定周期之内、封闭区域内新增节点或管网维修必须提前报备工作组、临时抢修任务及时通报等, 以应对定位装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及信息等起支配作用的各类影响质量的因素。

3.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维持工作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活动。在生产运行当中, 如何使各过程具有保证封闭区域供用差率质量的能力, 以及如何把这种能力持续下去这两个问题, 是过程控制的核心。对于区域封闭计量管理来说, 过程控制是控制和提高封闭区域差率质量的基础。应根据封闭区域自身差率情况的特点, 制定其过程控制的基本工作技术程序。即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过程监控点,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对过程加以控制, 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使差率质量变异处于可接受水平。对于过程能力不符合目标要求的过程, 进行多变异分析, 找出主要变异源。然后对变异源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在对过程进行优化, 减少过程变异, 提高过程能力。最终使过程能力达到要求, 稳定和提高过程质量。为应对起支配作用的各类影响质量的因素, “一个集中”封闭区域计量管理工作组总结并制定了许多在封闭区域差率指标之外的质量指标, 例如各单位负责监控的人员安排、计量设备完好率、在线运行设备完好率达、远传设备覆盖率及完好率、跨部门沟通流程等。

四、结语

医学计量管理的体会 第10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的规定, 对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强检仪器“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 不得使用。”对强检仪器逾期不检定的, 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备科担任全院计量仪器的管理和送检工作。工作内容如下:

1 完善计量管理制度

已经建立好的计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作进一步的完善, 督促临床科室做好计量工作。

2 做好计量强检及台账

全院的设备和仪表强检, 然后做计量台账。每一年的六月份, 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派人到医院现场, 检测相关医疗设备和仪表, 设备科全面配合。检测内容为:输液泵, 注射泵, 血压计, 除颤仪, 全自动生化仪, 血细胞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 心电图机, 心电监护仪, 酶标仪, X线机, (DSA, DR, 骨密度仪, 全景机, 牙片机) , CT, 核磁共振, B超诊断仪, 呼吸机, 麻醉机, 移液器, 温度计, 镜片箱, 人体称, 血液透析机等。然后等检测合格证书取回来以后分别做计量台账。妥善保管好证书。

3 医疗设备中压力容器和配件的检测

我院使用的压力容器中需要强检的有陆台。供应室的脉动真空灭菌器贰台, 手术室立式灭菌器和台式灭菌器各一台。检验科立式灭菌器和台式灭菌器各一台。首先, 压力容器的容器类别:属于Ⅰ类。对新购买的压力容器要把压力表送到计量技术测试研究院检测, 取得合格证;还要把安全阀取下, 送到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检测, 取得合格证书:如果有温度表的, 同样要检测, 取得合格证书。其次, 带上随该压力容器来的生产厂家的“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 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图纸, 产品合格证, 安装说明或图纸, 上岗人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以上资料备齐以后, 到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填表申请表,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和“压力容器登记卡”, 这样, 方可以使用压力容器。同时要注意“压力容器登记卡”上的下次检验日期, 不要超期使用。还值得注意压力表的检测周期为六个月, 温度表和安全阀的检测周期为一年。最后压力容器要报废时, 需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同意后, 方能报废, 作分割处理, 不能整体处理。

4 医疗设备中X射线机的检测

普通的X线机, 数字X线机 (DR) , 血管造影机 (DSA) , 乳腺X线机 (钼钯机) , 碎石机, CT, 核磁共振, 口腔科用的全景机, 普通牙片机等, 检测周期为一年。需要注意的是放射工作的人员, 要佩带检测X射线的测试卡, 每三个月到疾控中心检测一次;体检一次。在机房的门上或墙上要贴上防辐射电离标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对新增的X线机和没有 (放射诊疗许可证) 的设备, 要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增项, 方可使用该设备。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程序如下:

(1) 确定放置设备的房屋, 招标选定施工方, 让施工方作出房屋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设施的施工方案”, 请省或市疾控中心的专业工程师来现场作预评价, 并给出预评价的书面报告, 医院需要做套红文件, 申请市卫生执法监督局, 办理房屋的射线危害的预评价。经过市卫生执法监督局批准以后, 取得套红的预评价批复文件以后, 施工方才能进行房屋的防辐射施工。

(2) 施工方按照预定的方案竣工以后, 需要再一次请省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专业工程师到现场验收, 并给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医院用套红文件申请, 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设施竣工验收 (备案) 申请表”。把控评报告, 套红申请, 竣工验收申请表, 三项材料, 一式两份, 加盖医院公章后报市卫生局批复。通过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到现场竣工验收以后, 给出红头批复文件。方能申请办理 (放射诊疗许可证) 或办理增项手续。

(3) X射线机的报废处理, 同样要到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五:压力容器和X射线设备, 血透机, 麻醉机, 呼吸机, 监护仪等设备, 要分类做台账, 同时每一台设备的计量资料和相关证书要单独保管。

浅谈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供水企业;水资源;企业管理

前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对水资源的依赖日益加重,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共享的资源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其消耗过程和利用过程关系到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1.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意义概述

供水企业在对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中需要有足够的重视意识。供水企业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对水资源制水环境和水销售环境等各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供水企业的发展过程是离不开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的有效性保障的,对供水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水资源作为基础的必备资源,对人民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基础的保障作用、供水企业在发展中要保持水供给的不间断性,要保障水资源的充沛供给。这就需要对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针对性的改进,保持整个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1]。

2.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各环节

2.1结算水表是合法的计量保障

结算水表的型号和种类繁多,每个涉及的执行标准都不相同,这就需要保证整个供水管网的贸易结算水表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对供水结算水表计量进行管理。供水企业在对水表进行统一规范时,要对水表的样式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质量存在缺陷和造假情况的水表出现,对企业利益的受损。同时,供水企业要在水表安装的过程中,对销售环境避免人为的进行破坏情况发生。要通过供水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市场容许的垄断性特点。对水表的统一更换和安装要严格执行,从安装工作避免对供水企业利益造成侵害的行发生,进而也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2.2贸易结算水表纠纷矛盾处理

当用户在对供水问题进行投诉时,会对水费问题特别关注,因此要避免水费方面问题的出现,要通过严格、准确和统一的计量,提高和保障水费计量的稳定性,进而为矛盾纠纷的处理提供必要的保障价值,使得用户能够在供水问题上的投诉降低。

2.3 提高处理用户矛盾纠纷的方式

供水企业在向用户供水过程中会出现由水表引起的各种问题,造成用户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对这些类似问题的处理都会比较繁琐。用户在水表上的投诉也会相应的增多,对水表出现的问题要合理的进行规避,要对供水管道内部的各种情况和供水的相关设备出现漏水等各种问题进行即时的修缮。在保证水量不流失的前提下,对水压和水表情况进行有效的科学合理分析,对出现如水表空转等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进而为用户用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投诉的发生,在面对投诉时要对出现的投诉问题进行重视,对相应在供水设备出现的问题能有形成有效的检修机制[2]。

2.4结算水表统计方法

在对供水结算水表进行有效的分析时,要对区域用户用水的特点进行调查,进而对一段时间内用水量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参考各时间阶段供水情况数据分析,得出供水量变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掌控。使得在制水量和制水成本获得最优化的结构关系调整。使得结算水表统计结果的准确性获得提高,对供水企业利益和用户利益进行双向的保障。

2.5区域主管线进行非结算总表的检查

用户的用水量容易出现异常性的波动,并且供水企业在向用户供水中出现的漏水情况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进而从源头上降低用户的投诉率。这就需要在对区域用水情况进行计量,也要对存在用水量与供水量有较大差别的地区进行区域性的管网排查,通过对有问题的管网进行检修,把用水量和供水量之间的差别降低,进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6水表安装过程中检查管网的合理性

在水表安装的过程中,对管道的分布和铺设情况要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和研究,对不合理的管网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出现的问题要有效的规避。进而使用户的用水得到充分的保障。保证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的数据准确性。

3.供水结算水表计量发展出现的问题

3.1水表检测的关系要进行有效的协调

水表计量检测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供水企业对于水表测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重视。并且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使得供水企业能够对出现的水表计量问题进行合理的预防和解决机制的建立,为供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提供有效的推动力[3]。

3.2水表产权的处理问题

在对水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中,需要对水表的产权进行有效的分析。城市供水管理的相关条例对供水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产权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进而通过贸易结算水表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和政策判定。当产权的归属如果偏向供水企业需要把产权转移到供水企业上。当产权在用户方面,需要把产权归属在用户。这些水表产权的分界点需要进行判定的研究。管理上用户是没有能力去管理水表的,需要供水企业进行相对合理的有效管理。水表如果是用户购买的需要在产权上由用户负责。当然产权也不能单单按照谁购买归谁来定,因为水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更换和周期检修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出现的用户和供水企业之间关系的问题。

3.3对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供水企业需要保障一个用户一个水表,并对每个水表进行准确计量。使得在保证优质供水的前提下,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同时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有效和合理的解决,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进而把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工作有效的优化提高。

结语

供水结算水表计量管理是供水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最基本构成和保障,需要在内部和外部积极开拓出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方法,使得企业管理工作获得有效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山.对我国格式条款行政规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李宁,喻海雅,周力.选择合适水表计量 减少水量计量损失[J].城镇供水,2007,05:34-35。

[3]刘永超.长沙供水有限公司营销管理模式的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浅谈电能计量管理 第12篇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照其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5类,对不同类型的计量装置的考核标准也是有差异的,主要取决于准确度等级、周期检定和订货验收的要求等条件。Ⅰ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 000 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 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Ⅱ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 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 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Ⅲ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 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 MW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 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Ⅳ类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 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Ⅴ类电能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

2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2.1 电能浪费严重

导致电能浪费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品质和能源的质量问题、电力配置老化和低下、工作人员配置仪器不合理。我国往往忽视了对节能用电的宣传,将侧重点放在了供电系统的运行上,用户没有节能意识,对电仪器的使用也没有深入了解,造成电能的浪费也在所难免。

2.2 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问题

人为因素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影响较大,查表人员疏忽职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会使电能计量工作的准确度大大下降,导致数据的失真。另外,电能计量仪器的老化或者故障也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这就会促使一些用户偷电窃电。

2.3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缺陷问题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和关口电费计量系统两方面的不足。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不足表现在传输技术不成熟所导致的信号干扰、信号中断和不同厂家设备的不兼容、数据库简单等问题;关口电费计量系统的不足表现在工作人员自身的认识问题,对网络安全和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没有深入的了解。

2.4 电能计量管理软件的开发利用问题

电能计量管理软件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较低,软件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软件的使用效率低下,对软件的再开发能力也不够。而软件的匆忙开发将导致设计模型不完整,无法实现全面的动态性管理,对软件的开发利用不足也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3 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途径

3.1 对计量仪器的科学性管理

新购置的电能计量仪器,必须经电能计量检定室进行首次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入库建账。使用电能计量仪器应做到轻拿、轻放,送检、携带现场工作或安装时应做好相应的保护和防震措施。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进行擦洗清洁;还应考虑环境条件、人员、方法等技术特性的使用要求,具体可按测量设备使用管理程序中有关规定执行。

3.2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管理手段

电能计量管理不仅需要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还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设备要准确可靠,计量方式也要科学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果,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计量管理的准确度和效率。

3.3 采用先进的计量管理技术

先进的计量管理技术是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随着电力行业的进步和电力体制的改革,对电能计量管理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可以达到这一工作目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信息数字化的计量管理系统,将网络化与之相结合。

3.4 加强消防管理,降低用电安全隐患

电能计量的管理还包括对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电能计量的实验室是防火的关键地域,加强对电源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好消防安全工作,针对实际情况,实施专变高压计量装置的动态管理,利用周期计划校验、用电采集终端安装调试等现场工作和供电营业所的信息反馈,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摘要:电能计量也是电力市场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分析了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相关探讨

参考文献

[1]封晓蕾,王运全.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02,126(4):59—62.

[2]周尚礼,伍少成,陈蔚文,叶瑞贞.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9,(1):34—36.

上一篇:电子技能下一篇:微生物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