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应激综合征

2024-05-31

运输应激综合征(精选7篇)

运输应激综合征 第1篇

2010年9月30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飞鹤乳业共购进50头奶公犊牛。购进第2d部分牛出现发烧、食欲差、被毛粗乱、咳嗽、气喘、流鼻涕、腹泻等症状, 偶有严重者出现血便, 病初该地牛无感染情况。兽医主要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抗菌消炎、解热,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牛1个月时间内极度消瘦。统计发现, 发病率达62% (31/50) , 死亡率达32% (16/50)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分离与鉴定等, 初步诊断为运输应激综合征。现将该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大部分病牛表现体温升高, 高达41~41.5℃, 精神沉郁, 被毛粗乱无光, 食欲减退, 食欲差, 气喘, 咳嗽, 流黏性或脓性鼻液。病情发展很快, 出现排便, 甚至血便, 严重者血便中混有肠黏膜;部分犊牛继发关节炎, 出现跛行、关节脓肿、甚至卧地不起等。后期肺部听诊呈湿音或哨音, 心脏、脉搏细而快, 眼球下陷, 眼无神, 极度消瘦, 有呻吟声, 鼻孔扩张, 前肢外展, 呈腹式呼吸, 显示呼吸极度困难, 窒息死亡。有的牛耐受过来转化为慢性, 采食正常, 鼻腔分泌物较少, 有的为脓性排出。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 肝、脾正常;皱胃溃疡;肠道出血且黏膜脱落。主要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上, 气管壁上有出血点、充血斑和黏液;肺与纵膈、胸腔黏连严重;胸腔纤维素性大量的渗出液;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肺脏表面80%左右呈现豌豆大小的黄色干酪样或化脓性坏死灶, 质地变硬, 切面呈干酪状, 偶见白色脓肿;胆囊水肿, 胆汁黏稠, 黏膜呈颗粒状沉淀而且易脱落;皱胃内壁上有许多条状溃疡灶;部分肾表面有少量黄色坏死灶。

3 实验室检测

3.1 肺脏病料PCR检测

提取肺脏病料DNA, 分别使用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 结果扩增出预期大小 (522bp) 的片段。

3.2 支原体分离培养

将肺脏病理变化组织、胸腔液及关节液无菌接种以PPLO为基础的支原体液体筛选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37℃5%CO2培养96h后, 液体培养基变黄轻微浑浊;固体培养基长出细小“煎蛋样”菌落。菌液PCR扩增到了牛支原体特异性片段。

4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初步诊断为是由牛支原体引起的并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运输应激综合征。牛支原体对营养要求不太高, 在有氧、微氧、厌氧p H值6.0~7.8固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牛群引进需要加强管理, 不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避免犊牛运输综合征和控制其流行的较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引进犊牛前应做好牛支原体等病的检测检疫,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防止引进病牛或处于潜伏感染期的犊牛。引进后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无病后方可与健康牛混群。加强运输过程中的防护, 防止运输过程常出现牛只滑倒卧地, 在装载车辆内铺上最少4~7cm厚的稻草, 运输过程中需勤停车观察。运输时车速不宜超过60km/h, 转弯要稳要慢, 忌急刹。在装载车辆的两边用帆布遮挡, 以减少直流风对牛的鼻孔及口腔直吹。保持牛舍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牛群应密度适当避免过度拥挤。不同牛龄及不同来源的牛应分开饲养。定期消毒牛舍, 每天消毒l~2次,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牛, 早诊断早治疗。对病死牛以及污染物、病牛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

5.2 治疗措施

主要以防范控制该病为基本原则, 早发现, 早治疗。抗生素对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 最好选用针对牛支原体与细菌高敏的药物,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泰乐菌素类、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类抗菌药等。但是支原体无细胞壁, 对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类不敏感。牛为反刍动物, 内服药物效果较差, 建议输液和肌肉注射治疗。使用溴苄环已铵等化痰药物, 是一种解痉药, 主要是利于黏液的消除, 增强呼吸机能, 剂量为0.5mg/kg.bw, 连用5~7d。病畜可能出现厌食或完全不吃, 体内维生素, 尤其是B、C、A族维生素丢失或缺乏。输液、肌肉注射此类维生素, 增强免疫力, 提高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钱令嘉.应激与应激医学[J].疾病控制杂志, 2003, 7 (5) :393-396.

[2]Mart inez M, et al.Mapping bra in response to social stress in rodents with c-fos expression:a review[J].Stress, 2002, 5 (1) :3-13.

[3]辛九庆, 等.国内首次从患肺炎的犊牛肺脏中分离到牛支原体[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30 (9) :61-664.

[4]胡长敏, 等.牛支原体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9, 30 (8) :73-77.

[5]DrainME, et al.Warm weather transport of broiler chickens in Manitoba.I.Farm management faetors assoeiated with death1oss in transit to slaughter[J].Can Vet J.2007, 48:76-80.

[6]APPle JK, et al, Effeets of dietary magnesium and short-durationtransportation on stress response, postmortem muscle metabolism, and meat quality of finishing swine[J].J.Anim.Sci.2005, 83:1633-1645.

[7]KanitzE, et al.Consequences of repeated early isolation in domestic piglets (Sus scrofa) on their behavioural, neuroendoerine, an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J].Brain Behav.Immun.2004, 18:35-45.

牛运输应激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第2篇

1 本病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1.1

本病多为经过30~48小时运输将牛运到当地, 结果一般在到达后15天内牛群出现较大规模的发病, 发病率在30%~100%, 死亡率在30%左右。

1.2

长途贩运所致的多种应激原 (如热、冷、风、雨、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合群、调料、体力耗费、环境改变、潜在疾病等) 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原微生物 (如支原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 趁虚而入, 引起呼吸道、消化道, 乃至全身病理性反应的综合症候群。

1.3

在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 不但是致病菌易侵入, 疑流感病毒最先感染机体, 因为本病发病急而且快速, 初期表现的高热40℃~42℃, 精神萎顿, 眼结膜充血, 流泪, 有黏液性鼻液, 流涎, 鼻镜干燥, 不食, 反刍停止等都为流感的典型症状;在此情况下易感菌寄发, 如支原体等;导致更为严重的呼吸症状。表现为咳喘明显, 剧烈干咳, 呼吸急促等, 病情恶化。

2 临床症状

新从外地引进的肉牛经长途运输发生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牛群进场第二天开始发病。

前期:表现体温升高达40℃~42℃, 流鼻涕, 全群采食量下降。

中期:随病情的发展, 咳喘明显, 特别在清晨最为突出, 剧烈干咳, 呼吸急促, 眼鼻都有黏液分泌液, 逐渐出现拉稀、血便, 部分牛有关节肿大跛行。

后期:病牛呼吸困难, 食欲废绝, 极度消瘦, 甚至出现心衰死亡。

3 病理剖解

剖解:解剖后大部分牛肺部有干酪样坏死灶或化脓性坏死灶, 胸腔内有大量纤维性渗出液或脓性液体, 有些出现肺与胸腔粘连, 以及消化道溃疡等。病死牛解剖后出现胸腔坏死, 液化而形成脓腔。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卸载后休息2小时左右, 给予温水饮用, 添加电解多维等。5小时后可以给予优质的干草自由采食, 在一个星期内不要放养, 不要饲喂具有轻泻性的青贮饲料、酒渣、鲜草和易发酵饲料, 少喂精料, 多喂干草, 使牛吃六成饱即可。

4.2 预防为主, 做到进圈预防

进圈当日。全群肌肉注射安瑞隆 (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 , 每200千克/10毫升体重, 同时配合牛羊专用型氟苯尼考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用3~5天。

体质虚弱不食的牛, 同时采用静脉注射含VC的l5%葡萄糖500毫升, 连续3~5天。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防治 第3篇

1 临床症状

1.1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反刍迟缓;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咳嗽、气喘;鼻孔扩张呼气困难, 呈腹式呼气;流黏性或脓性鼻液;严重者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 听诊时肺泡音减弱, 病情严重出现胸水, 叩诊有浊音, 若病情继续恶化则呼气极度困难, 病牛呻吟俯卧伸颈, 体温下降, 眼球下陷, 最后窒息死亡。

1.2 剖检病变

解剖后, 大部分病牛可见肺部有干酪样坏死灶或化脓性坏死灶, 胸腔内有大量纤维性渗出液或脓性液体, 有些出现肺与胸腔粘连, 以及消化道溃疡等。有的老百姓称此病为“烂肺病”, 实质为“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

2 发病原因

2.1 防病意识不够, 缺乏疾病防控技术

部分养殖户凭着热情和资金优势进入养牛业, 有的仅有过养殖一两头牛经验;有的只与牛有过长时间接触。较大型的肉牛养殖企业则大多为转向的新兴企业, 较多企业经营者对肉牛养殖业中的技术要求几乎一无所知, 对肉牛疾病的防治等缺乏技术贮备、思想和行动准备, 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认为养肉牛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行业, 饲养管理粗放。不了解科学养牛的专业知识, 凭经验和运气组织生产。因此发病是不可避免的。

2.2 运输应激大, 机体抵抗力下降, 导致发病

长途异地运输所致的多种应激原有热、冷、风、雨、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合群、调料、体力耗费、环境改变、潜在疾病等, 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 引起呼吸道、消化道, 乃至全身病理性反应。

2.3 病原微生物, 导致发病

据研究引起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病原主要是支原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真菌及血液原虫等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3 治疗

“早诊断, 早治疗”是控制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基本原则。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 可明显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牛出现病变后, 首先将所有病牛隔离治疗, 病牛所在牛舍每天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3.1 抗菌药物选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以下抗菌素均敏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支原净, 头孢噻呋、磺胺间甲氧嘧啶;选择以上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均可, 此类药物临床多为长效制剂, 一般2~3d用药1次。因牛为复胃动物, 瘤胃内有大量的有益菌和纤毛虫, 为防止破坏有益菌群, 进而降低牛体的抵抗力, 推荐肌内注射的给药方法。

3.2 抗菌药物治疗

每日1次静脉注射四环素或土霉素2~3g;或肌肉注射链霉素3~6g, 连用5~7d。另外, 体质虚弱不食的牛, 采用静脉注射含20mg VC的15%葡萄糖500ml, 连续5d。

3.3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元素

传统的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 加凉开水至1000ml。新型口服补液盐:甘氨酸6.18g、无水柠檬酸0.48g、柠檬酸一水合物0.12g、磷酸二氢钾4.08g、氯化钠8.5g、一水葡萄糖44.61g, 混溶2000ml凉开水。

无论选用哪种药物, 都必须依据药物的性质足量、足疗程、及时应用, 不能稍有好转就停药。临床反馈该病的复发率高, 不合理用药是最重要原因。

4 预防措施

4.1 增强防疫意识, 做好预防工作

肉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相关人员 (尤其是驻场兽医) 必须加强对本病防控的认识, 每个场都应有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不得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对要引进牛群应提前做好口蹄疫、支原体病、牛结核等病的检疫防疫工作, 但在运牛装车前不能注射任何疫苗, 因为实践证明注射疫苗能引起应激反应, 降低牛的抵抗力;有条件的可以注射从健康牛体内提取高免血清10~20ml, 能够起到紧急预防的作用。牛群引进后应进行隔离观察30d左右, 确保无病后方可与健康牛混群。

4.2 严格把好购牛质量关

养殖场调运牛只时必须邀请专业人员陪同前往, 减少不健康牛只的购入。不得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由于国内肉牛疫苗缺乏和存在质量问题, 使得部分牛只在转卖过程已经处于疾病潜伏期, 在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下, 该牛只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但经过长途运输应激后发病率可高达100%。在选购前做常规检查, 如体温超过39.5℃不能购进, 发现流鼻涕、咳嗽、精神沉郁等现象的牛不能选购。

4.3 减少运输应激

启运前要对隔离场、车辆、装卸台等用具用强力消毒灵、新吉尔灭、生石灰等彻底消毒。运输前2~4h停喂有轻泻性的饲料如青贮饲料、鲜草、麸皮等。少喂精料, 并使保持牛半饱的状态。运输前选择3.1内抗菌药任意一种, 如头孢噻呋或氟苯尼考1.0g/头, 肌内注射。运输途中由经验丰富的收购人员、兽医和押运员负责, 在远途运输过程中, 宜提供饲料和饮水。被运牛间隔6~10h提供饮用添加口服补液盐的溶液1次。运输过程时速不得超过60km, 注意防寒保暖。车辆要有挡篷以减少风对牛只的影响, 最好把车厢内风速控制在3m/s内。车辆行驶过程要平稳, 不可急刹和提速太快。

4.4 加强到达场地后的饲养管理

管理比用药治疗更为重要, 运牛抵达后关进彻底消毒的专用隔离场, 避免暴饮暴食。牛进栏舍后先休息1.5~2h, 饮用添加口服补液盐溶液2~3L, 然后限量饮水 (10~15L) , 如此处理2~3d后可让牛自由饮水。饮水后可饲喂适量优质禾本科干草 (不能喂豆科饲草) , 喂量一般4~5kg/d;3d后可让其自由采食;4~5d后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和青贮料, 精料开始喂量可为1kg/d, 逐渐增加至正常水平。

4.5 及时处理病重患牛

运输应激综合征 第4篇

1 材料

1.1 试验药物

取口服补液盐、葡萄糖、黄芩多糖、电解多维、支原净, 混合溶解后当日用完。瑞可新 (泰拉霉素) 注射液, 悬浮浓度为100 mg/m L, 辉瑞动物保健品公司法国Amboise生产厂生产。

1.2 试验动物

从大连某大型奶牛场选择1~3月龄健康奶公犊39头, 于2013年7月9—10日用汽车运往齐齐哈尔市, 运输距离为1 200 km, 运输时间为26 h。装车前经过严格检疫, 无疫病, 体重、膘情、精神状态无显著差异。

2 方法

2.1 饲喂日粮

运输到达目的地后, 2~3月龄奶公犊饲喂羊草和犊牛颗粒料, 1月龄奶公犊饲喂代乳粉、犊牛颗粒料和羊草。

2.2 试验动物饮水处理

奶公犊在运输前1周合群, 运前3天饮水中加葡萄糖、补液盐、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以增强其体质。途中补水2次, 每头牛饮水约300 m L。途中停车休息2次, 每次2 h。自牛运到目的地后第1天开始, 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黄芩多糖, 每天更换2次 (未饮完的弃去) , 连饮7 d。

2.3 分组与给药

将39头奶公犊分成2组, 试验组21头, 对照组18头, 2组奶公犊体重、日龄差异不显著。牛卸车后, 试验组以2.5 mg/kg的剂量注射瑞可新注射液, 对照组按照相同剂量注射生理盐水。试验开始时, 记录奶公犊体重;然后每天观察1次, 按照表1中的标准对每头牛进行呼吸系统评分, 连续观察10 d, 记录2组奶公犊腹泻与死亡头数, 对腹泻奶公犊观察16 d。试验过程中及时治疗病牛。

3 结果与分析

3.1 奶公犊呼吸系统评分 (结果见表2)

注:奶公犊呼吸系统评分总分≤4分时只进行观察, ≥5分时给予治疗。

由表2可知:试验组奶公犊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比例为26.67%, ≥5分的比例为10.00%;对照组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比例为36.66%, ≥分5的比例为20.55%。

3.2 奶公犊腹泻情况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试验组腹泻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可见瑞可新对消化道没有保护力。

3.3 不同年龄奶公犊腹泻情况 (结果见表4)

%

3.4 奶公犊的增重情况 (结果见表5)

kg

4 讨论

4.1 瑞可新对奶公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引起犊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睡眠嗜血杆菌、牛支原体。瑞可新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这4种病原有很好的疗效, 本试验结果证明瑞可新能有效预防犊牛运输后呼吸系统疾病。

4.2 瑞可新对奶公犊腹泻和死亡率的影响

运输后更换饲草和饲料会对犊牛造成应激。本试验犊牛运到目的地后16 d内腹泻发病率较高。另外, 从表4得出购买3月龄犊牛腹泻发病率明显低于1月龄和2月龄, 可见购买大月龄犊牛能明显降低长途运输后腹泻发病率, 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本试验期间及时对腹泻牛犊进行治疗并补充补液盐, 笔者认为腹泻时补充补液盐能降低犊牛死亡率。

4.3 瑞可新对奶公犊增重的影响

运输后2个月各组奶公犊全期增重均为0.63 kg, 差异不明显。最初的1个月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02 kg, 差异明显。说明瑞可新在预防犊牛运输应激综合征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 结论

本试验应用效果表明, 奶公犊注射瑞可新能有效降低长途运输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购买3月龄以上奶公犊能减少腹泻的发病率。只要做好运输准备和运输后的护理工作, 1月龄奶公犊经过长途运输也可无死亡, 说明长途运输1月龄以上奶公犊是可行的。

摘要:为了研究瑞可新预防奶公犊运输应激综合征的效果,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 选择39头13月龄健康奶公犊, 试验组奶公犊以2.5 mg/kg的剂量注射瑞可新注射液, 对照组奶公犊按照相同剂量注射生理盐水, 经过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16 d内对奶公犊进行呼吸系统评分及腹泻、死亡情况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奶公犊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占26.67%, ≥5分的占10.00%, 而对照组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占36.66%, ≥5分的占20.55%;但有腹泻症状的试验组奶公犊为60.7%, 对照组为50.0%。说明试验组奶公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 瑞可新对呼吸系统疾病有预防效果, 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作用不强。

关键词:奶公犊,运输应激综合征,瑞可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文峰, 刘晓.奶牛长途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疾病及防治措施[J].新疆畜牧业, 2004 (2) :31-32.

[2]彭清洁, 石磊, 毛存志, 等.抗应激处理对肉牛引入后发病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 2010, 36 (5) :22-26.

[3]宋斌, 王树茂, 付龙.犊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治[J].草食动物, 2011 (2) :39-40.

山羊运输应激性疾病的防治 第5篇

1 发病机理

引种山羊需要经过运输, 有的是长途运输, 受到环境突变、饥饿脱水、车辆噪声和挤压等的影响, 会出现应激反应。在应激状态下, 羊的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 嗜酸性白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活性受到阻碍, 血液吞噬活性减弱, 体内抗体水平低下, 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受到抑制, 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 易发生应激性疾病。

2 发病特点

一般是群体发病。易感疾病主要有:眼结膜炎、感冒、肺炎、肠炎、羊口疮、传染性脓疱病等。大多数是在到达目的地后的第1~2周发病, 以眼病和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扩大感染范围, 并继发其他疾病。

3 预防措施

3.1 引种的注意事项

(1) 尽量到环境与本地差异不大的地区引种, 这样引进的羊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 选择气候适宜、饲草丰富的春季和秋季引种, 忌在高温季节引种。

(3) 尽可能就近引种, 避免长途运输导致羊群严重应激。

(4) 引种前必须了解当地羊只的健康情况, 坚持搞好引种检疫, 防止外疫传入。

(5) 选择种羊时要选择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 已经育成的青年羊为好。

3.2 引种前的准备

(1) 对圈舍、运动场彻底清扫之后消毒, 饲槽清洗干净。

(2) 保持栏舍春季防潮、夏季遮荫、冬季防寒。

(3) 准备好饲草饲料和防治药物。

3.3 运输管理

运输要用有隔栏的专用车辆, 装载羊只不宜拥挤, 避免羊只互相伤害。

3.4 引进后的管理

(1) 到场后。对半天内的中短途运输, 回来断水断料1d, 第2天适量的饮水及适量的喂料。

(2) 饮水。水中加适量食盐 (1~2%) 和电解多维。

(3) 喂料。山羊引回后, 一周内饲喂量不宜过多, 宜饲喂鲜嫩的草料, 夜间适当补料。加强羊群营养, 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3.5 药物预防

到达新环境刚下车时, 每只山羊肌注10%磺胺嘧啶钠10~20ml;或每千克体重注射1ml长效抗菌素;或使用头孢噻呋钠粉针+板兰根注射液, 每只羊肌肉注射3~5ml。

3.6 加强观察

新引进羊只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 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

3.7 驱虫保健

引进山羊两周无临床病症的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预防接种:做好三联四防苗、羊痘苗、羊胸膜肺炎苗、小反刍兽疫苗等的免疫接种。药浴 (驱除体外寄生虫) :螨净与水1:1000配制溶液对山羊进行一次洗浴, 或用1%晶体敌百虫溶液药浴, 间隔10d后重复药浴1次。驱虫 (驱除体内寄生虫) :用伊维菌素按10~20mg/kg进行全群驱虫。

4 治疗方法

主要注意观察和防治以下各种疾病。

4.1 感冒

用10ml病毒灵溶解青霉素 (4~10万单位/千克体重) 进行肌注, 每天2次, 连用3d。

4.2 眼结膜炎

用金霉素眼药膏或用青霉素眼药水点眼, 每天2次, 连续3d。

4.3 肠炎

口服痢特灵片剂0.2g/kg体重, 或肌注氟哌酸10~20ml/只, 每天2次, 连用3d。

4.4 传染性脓疱病

运输应激综合征 第6篇

1 运输性应激产生的原因

1.1 内在因素

主要由畜禽个体的基因型决定, 如易患应激综合症的猪多有肌肉丰满、皮紧、腿短粗、屁股圆、背腰有肌沟、易惊恐、好斗、眼球突出、目光异常、难于管理等特征, 选种时应特别注意。不同品种种鸡的耐热性及对热应激的反应和受精率的高低也不尽相同。比如, 肉种鸡比蛋种鸡耐热性差, 其受精率就低;同样是蛋种鸡, 褐色蛋种鸡 (或体重大) 比白壳蛋种鸡 (或体重小) 耐热性差, 其受精率下降的幅度就大;同品种鸡中, 周龄大的鸡比周龄小的鸡种蛋受精率下降幅度大。

1.2 外界因素

(1) 生活环境的突变

畜禽从已习惯的生活场所突然被强制混群装入车船, 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诱发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 发生应激反应。如母鸡在产蛋前环境突变, 会使产蛋时间滞后, 甚至造成鸡蛋在子宫内滞留。

(2) 饥渴

饥渴是造成运输畜禽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车船运输过程中, 由于管理不当或条件所限, 有时会使畜禽长期得不到饲料和水。尤其是动物在缺水情况下, 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盐代谢紊乱, 消化液分泌与营养成分吸收减少, 代谢产物的排泄发生障碍, 使机体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尤其是在车船内湿度大、机体不断排汗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脱水。

(3) 噪声

货运列车运行中所发出的噪声对动物来说已构成一种劣性刺激。据报道, 当噪音增加时, 鸡群发生骚动, 造成了饲料的浪费, 使总耗料量增加, 引起料肉比升高, 死亡率升高。研究结果表明, 噪声能使试验动物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和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 而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不大, 因此认为噪声在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4) 热应激

近几年来, 随着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 不但南方炎热地区畜禽常发生热应激, 比较凉爽的北方地区夏季也经常受到热应激危害。特别是在运输途中, 由于受外界气温和运输车厢内水分、粪尿蒸发的影响, 车厢内形成高热、高湿的小气候环境, 引起畜禽体内积热、散热困难而呈现脱水、心力衰竭、肺瘀血、肺水肿、全身血液循环衰竭和消化机能减退等病变特征, 常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5) 其他诱因

如运输前对畜禽的追捕、驱赶和保定, 运输途中畜禽之间的拥挤和争斗, 车船颠簸, 车船内小气候空气污染等均可成为运输应激的应激原。事实上, 上述诸多应激原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集中、持续地刺激畜禽, 使之发生运输应激综合征。

2 运输性应激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

适当的自然应激可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 提高生产性能。如果应激过度即动物体受到长时间或高强度的应激源刺激时, 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从而危害机体。特别是动物受到运输途中的应激源刺激后, 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 使嗜酸性白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及其活性受阻, 血液吞噬活性减弱, 体内抗体水平低下, 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 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 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 往往造成传染病和流行病的流行。例如, 畜禽感冒诱发喉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和头肿。近年来, 产地检疫正常的生猪在经过长距离运输引发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事件时有发生, 无不与应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分强烈或长时间的应激状态, 必然造成机体适应能力降低, 破坏适应潜能, 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运输性应激的预防

3.1 耐运输应激的药物

为了预防畜禽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 运输前可以使用抗应激药物。一是维生素类。添加维生素C有利于促进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 降低生理应激, 有助于热应激条件下的仔猪维持正常体温, 提高饲料转化率;维生素B1参与细胞代谢, 特别是参与糖代谢;维生素B2是细胞核的重要成分, 维生素E有保护细胞膜和防止氧化作用, 并可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减少应激时肌肉细胞中肌醇激酶的释放, 从而防止应激干扰, 维生素E还能提高畜体抗病力;维生素K是抗药物产生应急的抗应激剂。二是电解质。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氯化钾、氯化钠等等。电解质可维持畜体内的酸碱平衡, 缓解热应激。三是添加氨基酸。在运输仔猪的前后一周内饲料中添加多种氨基酸添加剂, 可补充因应激引起的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蛋白质分解。四是添加药物。由于运输仔猪的前后, 仔猪要受到多次刺激, 为了减少应激, 可在运输仔猪时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安定药物, 但要根据运输的时间长短计算好用药量, 防止添加过量引起病态反应。

3.2 装车前的准备工作

以猪为例, 猪对黑暗环境会产生恐惧, 并且更愿意和熟悉的猪在一起。因此, 猪场在运输过程中尽量把同一组群的猪放在一起。在装猪时注意避免狭窄或直角的通道, 这样的通道会限制猪群通过的速度;要采用坡度较小的装猪台。装猪台的坡度应不大于25°, 否则在猪眼里看来就会像是一堵高墙。对于出现运输应激综合症的早期病猪, 应立即挑出来单独饲养, 让其安静休息, 用凉水浇洒皮肤, 症状不严重者多可自愈。对于症状严重者则必须采取药物治疗。同时必须在运输前给畜禽注射相关疫苗, 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方可装车。在隔离期间, 一旦发现病弱畜禽要坚决剔除。

3.3 装车密度适当

对于猪、牛、羊, 一般在装车时适当增加密度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 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 降低摇晃和相互剧烈碰撞, 降低应激反应。因此在运输猪牛羊时应将车装满。但对于禽类来说, 密度过大能够造成应激。毛鸡出栏时鸡舍内密度大约为10只/m2左右, 而在运输过程中装35只/m2左右, 装得太多容易因拥挤而造成应激。

3.4 运输时间适宜

环境变化、两地气候条件有差异, 常使畜禽的应激反应增强。因此长途运输畜禽时, 特别是引种时, 尽量减少运输途中的温度与畜禽饲养环境温度的差值。宜选择春秋两季、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冬夏两季进行畜禽运输时, 要做好防寒、保暖和降暑工作。

3.5 对运输车辆及人员的要求

中西药组合对山羊运输应激的防治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中药由杠板归、黄芩、陈皮、山楂等组成, 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提供。其他药物有左旋咪唑、亚硒酸钠和碘盐, 购于重庆市荣昌区兽药市场。

1.2 试验羊及其饲养管理

试验山羊为本地白山羊, 40只, 2~3月龄。均从重庆市某县运输至重庆市另一个县城, 其间距离300 km, 运输至目的地后将山羊分为2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期间山羊所用基础日粮相同, 正常饮水, 试验组山羊按照5 g/kg体重的剂量添加药物 (包括中药和西药) 进行山羊应激的防治, 连续给药7 d, 停药后观察7 d, 对照组山羊只添加西药, 试验期间密切观察山羊的采食规律、行为表现和健康状况, 严格执行动物管理条例。

1.3 指标的检测

1) 临床观察。在试验期间, 观察两组山羊的精神状况、食欲状态、呼吸状态、体温、体重、是否死亡及病理剖解等情况, 并做详细记录。

2) T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后7 d和停药后7 d, 空腹采集各组山羊颈静脉血液3 m L, 做抗凝处理, 于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3)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后7 d和停药后7 d, 空腹采集各组山羊颈静脉血液5 m L, 分离血清, 检测血清中葡萄糖、血清皮质醇、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以及血清磷、氯、钠、钾的含量。

1.4 试验数据的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的收集, 用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 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采用平均值±标准误差 (Mean±SE) 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临床观察

经长途运输后, 部分山羊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 食欲下降, 咳嗽, 体温升高, 体重轻微减轻等症状, 使用中西药联合进行防治之后, 山羊的应激得到明显的缓解, 精神萎靡状态消失, 食欲渐渐恢复正常, 呼吸道症状得到了控制 (表1) 。

2.2 血液T淋巴细胞变化

试验结束后, 只使用西药进行防治的山羊T淋巴细胞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P>0.05) ;中西药合用防治组山羊T淋巴细胞比率逐渐升高, 在给药7 d后和停药7 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都出现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图1。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下同。

2.3 山羊血清葡萄糖、皮质醇、尿素氮的变化

山羊血清葡萄糖、皮质醇、尿素氮测定结果显示, 对照组和试验组山羊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P>0.05) , 皮质醇和尿素氮的含量逐渐降低, 试验组山羊在给药后7 d和停药后7 d血清皮质醇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出现显著差异 (P<0.05) 和极显著差异 (P<0.01) , 尿素氮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详见表2。

2.4 山羊血清蛋白的变化

山羊血清蛋白测定结果显示, 试验组山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升高, 且给药后7 d和停药后7 d山羊血清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详见表3。

2.5 血清中无机离子的变化

山羊血清中无机离子测定结果显示, 试验组山羊血清中无机离子含量均有所升高, 其中P、Cl-、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K+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详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山羊在长途运输过程中, 由于受到长时间的颠簸, 往往表现出呼吸、心跳加快, 恐惧不安, 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的过度消耗, 致使山羊的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降低, 容易导致运输后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3]。处于应激状态中的山羊为了适应环境的条件, 激发自身对应激的生理反应, 兴奋交感神经, 进而发挥神经调节作用, 同时垂体-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使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随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 导致髓质儿茶酚胺类的分泌增多而参与应激反应[4]。

mmol/L

血液是运输动物机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载体, 也是机体实现体液调节的途径。试验中饲喂中、西药物组合的山羊缓解应激状态的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且血液中T淋巴细胞比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说明山羊的免疫功能增强。由于应激是动物机体内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 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 而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脂肪的水解, 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 同时加强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促脂肪水解作用[5]。尿素氮是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之间平衡状况。血清中皮质醇含量降低, 而皮质醇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 也属于糖皮质激素, 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病毒、抗休克作用, 能抑制糖原的吸收, 促进蛋白分解, 形成负氮平衡, 同时加快脂肪的代谢, 进而抑制动物的生长发育[6], 试验组山羊血清中皮质醇的降低反映了山羊对应激造成的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血清中无机离子的调节, 实现了机体的体液调节。

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试验组药物能有效减缓山羊的运输应激, 其原因可能是药物中的某些有效药物使山羊的免疫功能提高, 增强对外界运输应激的抵抗能力。试验组药物主要由杠板归、黄芩、陈皮、山楂等中药, 同时配合左旋咪唑、亚硒酸钠和碘盐联合使用, 其中左旋咪唑能提高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中药杠板归和黄芩具有化瘀补血, 清热解毒之功效, 能有效缓解山羊由于长时间的运输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产生的能量, 防止温热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等疾病的发生, 防病于未然;陈皮和山楂性味辛苦, 能促进动物消食、理气、降脂, 增进山羊的采食量, 同时健脾益气, 增强山羊免疫功能, 达到有效抵抗运输应激的功效[7]。

摘要:为研究中西药组合对山羊运输应激的防治效果, 将40头运输近300 km的本地白山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组进行中西药防治, 观察山羊的临床变化, 分别在给药7 d后和停药7 d后, 采集血液用于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比率变化, 血清中葡萄糖、血清皮质醇、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以及血清磷、氯、钠、钾的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给药7 d后和停药7 d后, 试验组山羊T淋巴细胞比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K+含量升高, 皮质醇和尿素氮的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和极显著 (P<0.01) ;血清中葡萄糖, 无机离子磷、Cl-、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说明中西药组合能有效防治山羊的运输应激。

关键词:中西药组合,山羊,运输应激,血清生化指标,防治

参考文献

[1]张林, 张海军, 岳洪源, 等.运输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 2009, 30 (2) :106-109.

[2]FAZIO E, FERLAZZO A.Evaluation of stress during transport[J].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3 (z1) :519-524.

[3]曲月秀, 田兴贵, 石照应, 等.山羊长途运输应激简单防控处理的效果[J].家畜生态学报, 2013, 34 (8) :76-78.

[4]BEATTY D T, BARNES A, TAYLOR E, et al.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Bos taurus and Bos indicus cattle to prolonged, continuous heat and humidity[J].J Anim Sci, 2006 (84) :972-985.

[5]杨秀平, 肖向红.动物生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89-310.

[6]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运输应激综合征】相关文章:

心理应激与应激障碍11-04

应激因素05-30

应激损伤06-06

急性应激07-25

应激镇痛07-30

氧化应激因子05-16

心理应激模型05-30

术中应激06-28

高温高湿应激07-26

应激性溃疡预防05-12

上一篇:现代通信下一篇:二次农村土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