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2024-08-12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精选12篇)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1篇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种学科, 如语言学、心理学和系统论;认知语言学包括几个分支: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等。它认为语言的学习及运用必须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所解释, 强调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研究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了解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 (Ungerer, F.&Schmid, 1996) 人的认知层次最基本的是知识层次, 就是人脑存储的知识。其次是心理层次和计算层次。隐喻形成归根结底是其心理过程的作用。语言知识来源于对语言的计算即使用。

认知科学十分强调运算过程, 运算离不开符号的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将计算机做为介质, 模拟人脑进行的运算的过程。而语言系统是包含许多非常复杂的符号的一个系统, 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从属于认知科学领域极其重要的一支学科。认知语言学是以符号为载体, 对语言系统本身做智能处理的学科。语言学特别是应用语言学在其各个阶段都有认知的层次。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活动本身, 能够计算处理人脑存储的信息, 实现认知过程中的思维和思考这一高级层次。认知科学的各个阶段对认知语言学的不同程度都有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启迪的作用。

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科学区分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是抽象化的认知科学, 强调先验哲学, 第二代哲学强调体验哲学。Lakoff强调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理论之上。他们提出语言能力是表达概念和认知功能的, 人类语言要能够用来表达语言概念, 隐喻是概念形成的基础。认知语言学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哲学语言和思维离不开隐喻, 哲学概念一直都是形象的、隐喻的。Lakoff和Johnson强调“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认知语言学提出意向图示概念, 意向图示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认知结构, 人类的理解和认知都是凭借意识图示进行的, 人类的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时空的隐喻构成的。隐喻的形成是由于概念域之间, 彼此存在重合的意向和意向图示从而发生映像的结果。

2 隐喻概念

隐喻也称暗喻, 英文解释是metaphor。在修辞学上, 提喻 (synecdoche) 和转喻 (metonymy) 都是隐喻的一种。其在本质上讲, 是本体与喻体的隐藏比较, 通常只出现比较和被比较的对象, 而没有比喻词出现。隐喻是在比较对象具备关联性的基础上, 在感知、体验、想象、理解的过程中, 进行心理的、语言的和文化的行为。

长期以来, 隐喻被看成是边缘化的和非正式的语言现象, 一直以来被用于文学和修辞的研究范畴, 没有成为语言的中心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们靠隐喻生存》一书主张隐喻、类比和其他形象性语言结构的广义的隐喻是构成语言和思想最基本的成分, 人的概念系统完全由此构成。人类语言对隐喻的使用已经达到非常自然的地步, 以至于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隐喻的使用。认知学家认为, 就语言本身而言, 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没有本质的差别, 隐喻语言的使用随处可见, 大多数语言都包含有隐喻的使用, 以至于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来源于隐喻的使用。

隐喻概念和隐喻语言不同。隐喻概念包含隐喻语言, 同一个概念性隐喻可以包含多个语言性隐喻。在等级分层中, 隐喻性概念是上一级层次, 语言性隐喻是其下一级层次。各个概念性隐喻之间又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关系的有机系统, 一个隐喻概念统领多个语言性隐喻。比如“人生是一次旅行”和“爱情是一次旅行”, 这是两个概念性隐喻, 分别都包含不同的语言性隐喻。“生离死别”、“朝露溘至”、“得失荣枯”和“浮生如寄”等语言性隐喻都是对概念性隐喻“人生是一次旅行”的诠释;语言性隐喻如“相濡以沫”、“花好月圆”、“比翼双飞”都是下属于概念性隐喻“爱情是一次旅行”的。因此, 隐喻性概念是隐喻的逻辑基础, 是抽象的概念;而语言性隐喻是隐喻概念的具体化, 是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类在最初使用语言的时候, 创造的语言都是用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从不断使用的诸多具体名称中发展起抽象概括能力, 又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由此, 最上层的隐喻概念并非抽象的思维;隐喻概念来源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所知所感的表达, 与人类的自身体验密切相关。隐喻源自人类经验, 反过来对人类经验产生影响。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 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 能够通过赋予词汇新的意义来表达全新的思想。

3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苏定芳提出, 认知语言学研究中, 隐喻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或专门的学问。其研究的重点包括: (1) 隐喻的辨认; (2) 隐喻的结构; (3) 隐喻的运作机制; (4) 隐喻的理解; (5) 隐喻的功能等等。但在各种隐喻理论中, “概念隐喻理论”的影响似乎最大。

隐喻在西方学术界和传统学术研究中被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属于文学和修辞格的研究范畴。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为从此物之名替换彼物之名, 至今仍通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无处不在。Lakeoff和Johnson提出,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在语言里, 也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藉以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基本上是隐喻性质的。”因此,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是语言现象, 也是思维现象, 同时体现出文化现象, 隐喻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它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对于隐喻的研究也从传统的修辞学和文学领域转向更广阔的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语用学等领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是跨越目标概念域和源概念域的映像, 实现不同概念的契合。比如:“大学就是人生长句中的一个逗号”, 在这句隐喻里, “人生长句的一个逗号”就是源概念域, “大学”就是目标概念域, 而大学的经历就是人生中经历中的一段过往, 两者的相似性, 使我们对“大学”概念做出具体识别。当源区域的神经元被激活时, 目标区域的神经元也相应地被激活, 从而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就建立起了相关性。隐喻创造语言的新含义, 对旧事物赋予新的含义, 体现出语言的再生机制。

摘要:隐喻研究历史悠久, 传统上将隐喻研究分为两类, 其一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学派, 其二是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科勒律治、济慈、拜伦等为代表的浪漫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隐喻概念出发, 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隐喻

参考文献

[1]Lake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d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M.Johnson.Philosophyinthenesh—The Embo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e Books, 1999.

[3]Ungerer, F.&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96.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2篇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2)因为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3)在人生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坎坷。

(4)生活的魅力在于人生的多种多样。

(5)人生的长度我们不可控,但我们可以决定人生的宽度。

(6)自我们出生我们便踏上了人生的起点,生命的结束就是人生的终点。

源域 目标域

以上几个例子中有关“人生”一词的表达,都是来源于基本的概念隐喻“人生是道路”。人类正是凭借从“道路”这一认知域所得出的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人生”这一认知域的。“道路”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基本上每一个人对道路都不陌生,对它都有直观的认识。正是因为“道路”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事物,因此,人类用这一可观可感的源域来认识和理解抽象、模糊的“人生”这一目标域。把人生隐喻成道路,把有关道路的这一经验映射到抽象概念“人生”的认知过程。其映射关系如上图。又如:

(7)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每一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8)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式。

(9)我们应该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10)你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11)经过一次深刻的人生旅程,我有了重大的人生发现。

(12)当你走完整个人生旅程时,你便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以上几个例子的表达也反映出一个结构隐喻“人生是旅程”。同样,人们把自己所熟知的“旅行”作为理解认知抽象概念“人生”的源域,通过对旅行的认知来理解人生的概念。人们在构建隐喻时总是把已有的概念作为认知抽象概念的基础,通过对熟悉事物的映像来映射未知概念,这就是隐喻的构建过程。以下是“人生是旅行”的结构隐喻:

源域 目标域

人们习惯以熟悉的事物、事件来认知陌生的东西。选择什么样的旅行方式,旅行的目标是哪里,旅行的发现是什么,旅行的过程怎么样都如人生一样,是我们从经历中能够体验到的。作为源域的“旅行”是人们所熟悉的、可感的、具体的,用它来映射到目标域的“人生”,这一结构隐喻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根本的认知方式,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2。“人生”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的是统一系统内部,参照前后,上下,深浅,内外,中心边缘等此类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隐喻。它是产生较早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隐喻。它的产生起源于大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概念。随着人类认知范围的拓展,人们开始用最直接的空间概念来表示抽象或具体的概念。例如:

(13)在人生阶梯上我们应该不断攀爬更高的山峰。

(14)只有站在了人生的高峰上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

(15)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我们应该多往高处眺望。

人们在谈论“人生”时,将方位认识域概念映射到“人生”的认知域中,赋予“人生”以方向和维度。这里就包含着概念隐喻“happiness is up”“good is up”,即好的状态是“上”这一方位隐喻。将人生看成是有高度的事物,这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人们经常有过的经历如“爬山”“上楼”都使人们直接感受到了从下到上的过程,因此才会有“攀登人生高峰”“处于人生低谷”这类方位隐喻的概念。同时,人们在达到一定高度时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愉快心情,因而,人们在构建隐喻时也会用这一方位隐喻来理解“只有站在了人生的高峰上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概念。

3。“人生”的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指得是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接触到一种东西,它就是容器。正是因为容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容器隐喻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本体隐喻。所谓容器隐喻,就是把一些模糊的,不易被认知的事物看成形象的有形容器。人类本身就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独立体,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往往从认识自己开始,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因此,人们在认识“人生”时也往往把它看成容器。因为人生中充满许多不同的人、事、物,和各异的人生经历。例如:

(16)在人生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7)人生犹如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在其中我们能够找到想要的答案。

(18)在人生道路中刻有我们每个人的足迹。

(19)人生就像储蓄罐,我们每天都在积累财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断充实这个储蓄罐。

人们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容器,它可以是“储蓄罐”“百科全书”等,人们的人生经历则看成是储蓄罐里的财富,可见人们在用具体、有形的东西来认识抽象、无形的东西,这就是隐喻产生的过程。

三、“人生”概念隐喻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隐喻性的思维模式。隐喻是两种事物相似点的关联,这样就使得隐喻性思维在隐喻表达者的传达和接受者的接收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思维方式就是人类在认识“人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能够准确表达这一事物的概念和语言形式,因此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的概念来表达“人生”这一新概念。通过类比和联系来发掘它们表象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思维的过程就是通过关联和对比进行同“类”的过程。

隐喻思维是不同于归纳和演绎的,前者是从特定概念到特定概念的横向思维,而后者是一种纵向思维。隐喻思维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隐喻思维是跨越性的思维,属于非常规散发型。第二,隐喻思维具有高灵活度和跳跃性的特点。第三,隐喻思维具有首创性的特点。第四,隐喻思维具有把心智、认知和意识整合在一起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能把思维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充分地调动起来的原因。正是由于隐喻思维具有以上特点,人们在对“人生”这一目标域的认识过程中,在寻找与源域相似点的认识上就产生不同,人们则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从一维到三维的空间各个方面找到了对“人生”的映射,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概念隐喻。

四、结语

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第3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

一、引言

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间各路译者大显身手,以中文的魅力诠释这首歌的缱绻深情。其中又有一个文言译本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雅致凝练的笔墨脱颖而出,惊艳四座。这篇译作不但彰显了中文功底的深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在翻译中隐喻的运用有所思考。

二、认知隐喻学的内涵

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和Johnson合写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关于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 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文中(2001:106 -113),根据隐喻语义转移的程度,从大到小,把隐喻分成了六种:dead metaphor, cliche metaphor, stock metaphor, adopted metaphor, recent metaphor, original metaphor,并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译隐喻的7种方法。人们逐渐意识到New -mark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对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甚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侧重隐喻的认知功能。

三、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隐喻思维产生的隐喻性语言可以弥补语言符号有限性的不足之处,使得语言系统变得丰富,以便人们观察和认知外界事物。而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现象都是在现实中能找到依据的,可以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这个角度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转喻和隐喻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

四、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

隐喻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三种: 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相同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翻译,把源语的文化意象最大程度地保留到译入语中; 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而只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只好舍弃文化意象,采用偏离同效翻译法以求得同等的传译效果 ;第三,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也没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 + 内涵阐释”翻译法以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文化意象是否能够保留作为翻译的标准,灵活运用这三种翻译方法,使原文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传递到目的语中。

另外,隐喻翻译一直有一个个难点,那就是要想准确地翻译不同文化中的隐喻,首先必须清楚隐喻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大地影响着隐喻的翻译。本文着重阐述英汉社会文化在隐喻翻译理解中的重要性,目的是使译者在隐喻翻译中加强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重视,最终达到对英汉隐喻贴切的理解和表达。

1.直译法。在英汉语言中,隐喻也会有许多相同的喻意,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直译法。在保留原来隐喻内容形式和文化含义的同时,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互可容性,又达到了形神兼备,充分保持原隐喻意义,形象和结构的最佳效果。

在《someone like you》的古风翻译中,体现在以下语句中。“settle down”本意为“稳定下来,安顿下来,”此处译作“诸事安康”,隐喻了歌者心上人一切都好,对照后文的“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遇佳人,不久婚嫁。”更衬托出歌者心中的矛盾,是欣慰与祝福,更是落差与无奈。“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闻君,得偿所想。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识君望。”这一句的直接意思是“你的梦想实现了,是她给了你我给不了的东西。”译文提到的“卿识君望”,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卿”不但“识”“你”的所求,也暗含了为“实现”的意思。但又怎及“我”对“你”的情感呢。

“old friend”译者译作了“知己”,何谓知己,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知己一词早已超越了老友的情感,这暗含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往,不是一句简单的“朋友”就可以概括的。“so shy”译作“张皇”,此处的“张皇”更好地诠释了旧人有负于人的局促不安以及志得意满的微微炫耀,“shy”虽为“羞涩”,却不及“张皇”更能体现负心的恋人当时的心境与状态。“hold back, hide from the lie”译作“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中国人,尤其是古文风表意含蓄,即便分手也不会将“lie谎言”一词挂于面上,所以用了“欲盖弥彰”这个成语,虽然含蓄,却也令人浮想联翩。“it isnt over”引申翻译了一句,“涕零而下”,言有尽而意无穷,让我想起来一句古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缱绻深情不再表,而尽在泪水之中。

2.转换喻体或舍喻体译喻义。在翻译中,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可以将原语中的喻体,转换为目标语中的喻体。在原文中没有喻体的情况下,在翻译中直接翻译出比喻意义。例如在这首歌的古风翻译中,为了达到中国古文所习惯的意象美,所翻译的各种隐喻。比如,以下语句。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译作“终有弱水替沧海。”在这里“someone”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弱水”,“you”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沧海”。

译者将原本人的意象映射成壮阔的自然景象,这样的翻译更加形象而凝重地表达了歌者的情绪。我会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沧海,同根同源,又不及沧海。我对你的爱是多么浓烈而深沉啊,即便失去了你,也要找一个如你一般的人,才不负这一场深情啊。“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译作“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这里,将“the best”比作“巫山”。巫山一词的翻译,呼应了前文的沧海,应和的中国的一句古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在爱情消失殆尽之后,两个分手的人对双方的祝愿。译者不愿说透,同样以中文含蓄地方式隐喻,既道出了缠绵不舍的情意,又带着一点点豁达祝愿你找到最好的爱情。当然,一句暗含的古诗又透着“你遇到了我,再难遇到更好的。”一些意味。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译作“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本来直接的意思是“爱可能持久,也可能善变。”但这里隐喻为“心潮狂澜”,将爱情撩拨的人心绪不宁的状态比得好似潮水狂澜一般,更加形象地凸显出爱情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实。“Only yesterday, 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 译作“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将往昔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隐喻地翻译为“花繁。”时光流逝,爱情褪色,再美好的日子也是记忆里繁盛的花,而现在,早已零落。我们的爱情就像花一样,虽然幸福地绽放过,却始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这样的隐喻更有意象美与画面感,让原本简单的诉说更显生动与形象。“Regrets and mistakes”译作“白璧微瑕”,译者将两个人过往的错误与悔恨隐喻为白玉上小小的瑕疵,很好地诠释了歌者“好聚好散”的心态,过往的错误如瑕疵般不影响白玉原本的美丽,让我们记得美好的回忆而忘记那些不愉快吧。

五、结语

这一首《someone like you》的原歌词其情虽深但意不够美,但这篇古风翻译将中国文化的文采发挥的淋漓尽致。唯一的缺憾是“雅” 有余而“信”不足。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及原文的豁达洒脱,多了一些缠绵悱恻的不舍与纠葛,但译作恢弘磅礴,宛如一幅壮阔的中国山水画。字字珠玑,情义凝练精致,却跃于纸上。能达到这样的翻译意境,要归功于隐喻在翻译中灵活地运用。

隐喻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而隐喻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它是我们交流、学习、发现和创造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隐喻翻译是我们用另一事物描述和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能。在翻译中运用到隐喻的方法,不是与星星跳舞而是与星号跳舞,即指向我们所谓的字面语言的比喻性内在结构的标志。我们对它越敏感,我们的舞蹈就越优美。正如中国人说的“骑上老虎背容易,要下来就比较难了”,每个隐喻刚开始都是凶猛的野兽,等待着在使用中被驯化。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 Ltd.,1980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 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New 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冰泉,张磊.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J].中国翻译,2009, (4).

[7]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6).

[8]许苏豫.从认知视角对隐喻及其翻译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隐喻的认知语用观 第4篇

隐喻十分普遍, 英国修辞学家里查兹 (I.A.Richards) 曾经说:“我们日常会话中, 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束定芳, 2000:99) 对隐喻 (metaphor) 的研究,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纵观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 它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从单视角到多视角、从修辞到认知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在语言上的隐喻操作也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意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式。然而传统修辞学和语义学未能揭示隐喻的准确理解机制, 笔者将从语用的角度阐释隐喻的理解机制。

2.隐喻的语用研究

Levinson (1983:148) 认为传统的隐喻观是从语义的角度研究隐喻, 而这种语义方法未能对隐喻现象给出充分的解释。因此, 隐喻研究有必要诉诸语用之道, Levinson (1983:156) 还认为从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应以此为基础:话语隐喻意义的获得不依赖语义解释的原则;语义学提供隐喻表达的字面意义或常规意义, 而语用学和语境将提供其隐喻意义。总之, 隐喻是语用的, 而不是语义的。

2.1 Grice的隐喻观:违反质原则

Grice (1975) 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和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前者是人们言语交际顺利进行所体现的总原则, 而在实际交际中, 人们往往违反该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孙亚, 2008:73) 。“话语的含意不仅仅是其字面意义。当说话人明示地或故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一原则时, 就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何自然、冉永平, 2002:89) 。

Grice认为, 说话人使用隐喻是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 (Quality Maxim) 的第一条次则, 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当说话人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时, 听话这一方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话语的隐含义。例如, 当母亲对孩子说句 (1) , 孩子会推导出母亲并非表达字面意义, 即“孩子是小猪”这种不符合事实的意义, 母亲要暗含的是“孩子身上好脏”。

(1) You are a piglet.

尽管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隐喻的阐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该理论强调隐喻的产生是由说话者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所引起的。但是隐喻并不总是虚假的。如句 (2) 既可以是真的又可以当作隐喻来理解, 并且有时交际语境并不一定能为听话人提供充分的线索使他明确应该按哪一种方式去理解话语。

(2) Freud lived here. (何兆熊, 1989:162)

众所周知, Freud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假如句中的here是指China, 则听者不难对它作出隐喻性的判断:Freud的学术思想曾在此一度盛行。但假如句中的here是指德国的某个地方, 听者就一时难以判断说话人说这句话时是想传达隐喻意义还是直接陈述一种事实。这样, 隐喻的识别就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 如果交际一方对语境事实并不明确, 就很难对它作出隐喻式的解读。因此, Grice的理论只能对那些明显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喻作出解释, 而对那些既可以作字面理解又可以作隐喻理解的句子则缺乏解释力。另外, 违反合作原则可以作为识别隐喻的一个参考标准, 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不止隐喻一种, 还可能产生其他的辞格。所以Grice并未揭示隐喻的本质。

2.2 Searle的隐喻观

语用学者Searle也对隐喻做过详细的论述。他的理论重点在于解释隐喻是如何工作又是如何被理解的。Searle (1982) 区分了两种意义:单词或句子意义 (word or sentence meaning) 和说话人的话语意义 (speaker’s utterance meaning) , 而“隐喻意义总是说话人的话语意义”。

在字面话语中, 说话人意义和句子意义是一样的, 听话人只需要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话语产生的条件的意识及共享的背景假设就能理解该话语。然而, 隐喻话语的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是不同的, 听话人要理解该话语, 除了具备上述知识外, 还需要另外的原则或信息, 从而获得这样的情况:当说话人说“S is P”, 他的意思是“S is R”。

Searle归纳了理解隐喻的原则:

(1) 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策略使得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不表达字面意义。因为如果按字面意义理解, 该话语是明显有语义错误的。

(2) 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原则使得P的意义或真值条件与R的交际价值相关。

(3) 必须有交际双方共享的策略使得交际双方能将R的可能价值缩小至R的实际价值 (孙亚, 2008:74, 75) 。

尽管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隐喻的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不免存在缺陷。该理论知识对隐喻的识别起到关键作用, 而对隐喻的产生和工作机制并没有给出圆满的回答。

3.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由上文可知, 早期Grice和Searle对隐喻的语用研究多少存在不足之处, 于是, Sperber&Wilson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提出了关联理论, 用这一理论更有力地解释和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隐喻。隐喻是基于事物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 而相似性的获得, 受语境、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事物关联性的过程, 因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性的, 所以任何隐喻都可以找到其关联, 从而可以得到解释。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如何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隐喻这一语言现象。

3.1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的核心

Sperber&Wilson在补充和修正Grice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于1986年在其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 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 而该理论正是在认知语用框架下讨论和研究的。他们试图以关联原则统辖合作原则的四准则。关联理论认为:“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 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 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 并寻求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 (何自然, 1995:19) 即成功的言语交际在于从话语与语境之间寻找一种最佳关联, 来推导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全部意图。而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指的是语境假设, 该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的假设, 不是事先知道的,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所以听话者要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关联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 交际之根本 (也是认知之根本) 是追求关联 (何自然, 2006:454) 。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达到最大关联。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 人们期待的是获取话语与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关联, 即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3.2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认知解释

Sperber&Wilson认为隐喻并非是偏离正常语言的形式或者是违反交际的原则和准则的结果。“隐喻的含义属于语体学上的形象表达, 是一种随意言谈 (loose talk) , 并没有违反任何的交际准则” (何自然、冉永平, 2002:222)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够对隐喻作出阐释主要就是因为其将隐喻作为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 它们和“随意言谈”一样都表达了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最佳关联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隐喻作为一种间接性话语, 听话人理解时得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关联理论的启示之一便是额外的努力意味着额外的效果。例如:

(3) John is a lion.

(4) a.John is brave.

b.John is brave in the way a lion is brave.

传统的隐喻观会认为句 (3) 表达的意义是句 (4) a。而关联理论则不这么认为, 如果上述二者是替代关系, 或者说说话人只是要表达“约翰很勇敢”, 为何不用直接表达而选择了间接表达呢?间接表达使得听话人得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也就是说说话人想使听话人获得更多的语境效果。因此, 当说话人说句 (3) 时意味着句 (4) b, 要传达的交际意图为“约翰不仅勇敢, 而且和狮子的勇敢方式一样的, 即约翰的勇气是体力方面的勇气而非智力方面的”。隐喻的使用只不过是为了选择不直接解释说话人思想的话语的结果, 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而采取的一种方式。隐喻的使用与理解都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 (匡方涛、文旭, 2002) 。例如, 你看到小文每天埋头苦读, 你对她说句 (5)

(5) You are a bookworm.

这一约定俗成的隐喻使小文很容易具有这样的一个百科知识图式:书虫每天不厌其倦地啃书吃。根据关联性假设, 小文能获得你在赞扬她爱读书这一含义。最佳关联性期望小文搜寻更多的含义, 例如你是不是在说她过于用功, 说她看书方法不对, 在死读书, 或说她脑子像书虫一样笨。很明显如果你的话没有这些含义, 隐喻的使用就不可能是适当的、合理的。小文理解该隐喻话语的额外加工将会被这些语境效应所弥补。因此, 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或过程, 它只是言语交际所常用的一般能力和过程的自然结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隐喻的理解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由此, 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而是一种随意交谈, 跟其它话语一样, 需要听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4.结语

近年来, 隐喻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 一跃成为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中心议题。笔者对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作了以上探讨, 首先论述并评价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 用关联理论对隐喻的理解进行了分析, 得出隐喻推理是语言解码的结果, 是语言意义和激活的最佳相关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对隐喻的理解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 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关联理论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 为隐喻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运用认知科学的其它理论来阐释隐喻的研究仍需加强, 如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等。

摘要:本文在回顾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研究的基础上, 以关联理论为支点, 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分析隐喻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 通过分析得出要正确理解隐喻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

参考文献

[1]Stephen C.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3.

[2]George 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4]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5]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9]匡方涛, 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02, (4) .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5篇

肖建华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爱情诗歌,指出诗人要通过意象隐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认知;隐喻;古典爱情诗歌;意象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这首诗意境优美,含义深远。诗人用自己独特的笔调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用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以流水白云为对象,让我们体味到那种离情别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诗人就是通过隐喻来创造一首首优美的诗歌的。那么我们又是如何体验到诗歌背后的那种深远含义呢?

当代西方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语言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孤立的结构系统,而是足以使得人脑将经验概念化的一般的认知过程。近年弗雷曼(Freeman)创立了新的学科——认知诗学。这一学科重在阐述人类心智建立和连接抽象概念的内部机制和过程。这一理论认为,认为隐喻就是通过映射将源域中的身体或文化经验图式结构投到抽象的目标域中。诗人和普通人享有的基本的经验图式、思维模式及拥有的心智能力是相同的,所以,普通读者能够和伟大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并能深入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例如,我们常以旅行,一年或一天的经验图式构思生活这一抽象概念。“生活是旅行”的图式让我们会想到“爱是旅行”的图式,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爱的关系对应旅行中的工具,相爱的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爱是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了解了这样的图式,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明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隐喻生活中的羁旅情愁,而不是骑马漂泊旅行,也更能理解王实甫《西厢记》中:“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而非简单的送行。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西方已得到语言学家的充分论证并声称其具有普遍性。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证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而存在。隐喻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麦克斯·米勒认为:语言就其本性和本质而言,是隐喻式的,它不能直接描述事物,而是求助于间接的描述方法,求助于含糊而多歧义的语词。隐喻由修辞到思维方法,逐渐获得了一个普遍化的地位,而且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就像我们只要表达思想就得使用语言一样,我们只要认知世界与人交流就脱离不了隐喻思维。

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当今虽新诗不断涌现,但我们从未间断与古人的精神交往,赏析他们不朽的诗篇。例如我们千百遍地解读王维的诗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试图体味诗人真正的心声。据说王维的这首诗本是送给好友李龟年的,天宝之乱之后,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这首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落泪。但是现在我们却通常用这首诗来隐喻男女之间的相恋相思之情。把红豆写入诗歌表达爱恋之情的还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钧《新添声杨柳枝词》)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爱恋的诗,诗中用红豆嵌在骰子中,隐喻对对方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也足以令人感叹不已了。纵观诗坛,诗人还喜欢以流水隐喻愁情,这方面的名句名篇多不胜数: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对此我们不需要花费太多思索就能体悟其中比喻。西方认知科学认为,人类思维就是通过大量基本隐喻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自动的。我们之所以能理解诗歌蕴含之意,因为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同样的思维机制构思生活,诗人高人之处只在其更善于对常规隐喻加工,组合,延伸,并以此捕获人们的感知,激活人类的心智体验。由此,隐喻不再是诗性思维的特质,而是日常语言和诗歌语言共有的特点;隐喻对于人的思维和推理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手段。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浓缩。《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指出:“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人们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必须用诗歌,因为它能表达最深入、最直接的感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强烈的感情往往导致诗人产生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想象 幻觉)。这一概念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日常生活和体验的偏离。这种偏离会导致表达的冲动,而情绪激动时人们选择的语言手段必须服从这种特别的体验。而对诗歌的理解往往也需要进入诗人创作诗歌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去体验他诗歌创作时的概念化过程和情感体验。

例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为了传达一种感受,诗人脑海中形成了梦幻式的现实与理想结合的概念化过程,并将此化成了相应的语言表达,读者随着文字的指引,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样也体会到了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表达。语言的每一个层面都可以作为诗人进行雕琢的原材料,以表达相应的情感,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诗的语言往往是偏离了日常语言的,在语音、词汇方面都表现突出。

通过语音可以表达特殊的情感体验。人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时,会情不自禁地诉诸于声音。诗歌的韵律是诗意表达的自然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表达,成为了诗意的符号和象征,甚至成了一种作诗者必须遵守的程式。诗人凭借语言的声调、音韵、节奏来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他们在构词选句时,注重挖掘语言内在的音乐美的基因,注重语句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使之读着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给人以韵律美、句式美、风格美的美感享受。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诗歌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诗人以凝练晓畅的语言,韵律和谐的音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跳跃多变的句式以及错落有致的诗行,抒发着内心的感慨与哀伤。

诗歌意义的表达,除了语音,主要还是靠词汇。选择不同的词汇,诗的意境会截然不同。在诗歌创作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三年得两字,一吟泪双流”,用词的讲究和用心非同寻常。

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从女性角度入手,描写织女的机织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零如雨。最可感慨的是: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迢迢”“皎皎”“清且浅”“盈盈”“脉脉”这些词把整个诗歌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触发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感同身受,创造出一种悲伤无奈的意境。我们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来解释诗歌中的这种触发作用。框架理论认为,每一个词都与相关的词构成一个网络,一个词的理解依赖该词在这一网络中与其他词的关系。“迢迢”和“远离”,“盈盈”和“娇柔”,“脉脉”和“含情”,“清且浅”和“遗憾”等概念相关。仔细体会,诗中用到了隐喻,把属于一类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类事物上,触发了不同的情景,激活了相关的认知框架,给人一种新奇和意外的感觉。

诗人为了追求新奇,获得触发的作用,有时会刻意回避可以直接表达的词语,不用抽象的直白的语言表达情感,而是要借助意象隐喻来表达。一方面表达情感体验中不同的意象的感受,一方面通过隐喻激起读者大脑中的意象空间,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如我们提到的古典爱情诗,很少有直白的描述,而是用一种饱含深情的意象,作委婉的表达。例如:宋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水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水意象因水的不同作用,也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

再看在其他的爱情诗中所用到的不同的意象。古代文人墨客为表达相思之苦,留下了许多声情并茂、动人心魄的诗词名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李煜《拟破浣溪沙》)

这两首词,都是以思妇为题材,但表达了不同的心境,也传达出不同的韵味。《长相思》是晚来依楼,曲折的水流把绵长的愁思延成缠绵的情韵,月光又映衬出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虽着眼于“愁”、“恨”、“思”,写的却是“爱”,言简意丰,词浅味深。《浣溪沙》则深夜“倚楼”,把边塞细雨、凄清的笙乐和“倚楼”人的泪珠交融起来,充满了感伤和哀怨,因无人倾诉,无人会意,只好“倚栏干”,结尾这三字有“说不尽之意”,把人物的凄苦、孤独、盼望与忧怨都包容进去了。

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在许多写离别伤怀的词里更有不少“倚楼”的描写。如《八声苦州》:“想佳人……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都写得痴情回荡,又缠绵悱恻,着实动人。也许因为太多词人的渲染,写“闲情”、“春愁”;“思妇”、“离人”,总要凭栏倚楼,连虚怀若谷的政治家寇准,闲来弄笔,居然也变得儿女心肠,柔情似水了。

在许多爱情诗中,燕子也成为了抒情的意象。它们往往雌雄颉颃,飞则相随,所以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并不是仅仅描绘生活,而是探索生活,当诗人在脑海中搜索美词佳句,用它们构成声色意象时,人生最初的经验便转化成新的成果——诗歌。”所以诗人之伟大在于用诗句展示新世界提供新视角,并引领我们在惯常中体验新知。

诗歌中的意象主要依赖隐喻,隐喻的双重意象性(源域与目标域两个不同的意象)提供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和丰富联想的空间。诗歌中意象的组合和选择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落花、流水、杨柳、红豆、燕子等都成为了诗人寄予感情的客观物象,它们传达的是一种主观情绪的流动。

意象在诗歌中是没有外在相似之处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多重意义的深度的内在联系,这类意象用的就是一种隐喻的表现手法。这种隐喻的手法与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歌及意象诗的表现技法都有相通之处,比如波特莱尔的“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互相感应契合,诗人可以用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的观点以及兰波的“赋予抽象观念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的观点,都强调深度的,多重意义的暗示。这种象与意构成的就是一种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机制。目前在国内,对诗歌隐喻的认识多数还停留在修辞或审美分析层面上。这里借施叶丽的一段话来总结隐喻(《隐喻早期诗歌中的运用》):“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用隐喻进行思考的,并把普通的事物转变成象征性的财富。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和单调,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诗人用隐喻使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使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从而获得更深层的意义。诗人往往通过A就是B这种隐喻模式给人以惊奇,引起读者关注,促使读者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的各种情感,或怒或喜。正是因为隐喻的运用,一首诗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魅力和趣味。”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2]路翩翩.论诗歌隐喻的认知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3]沈兆文.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5期.[4]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2期.[5]赵艳芳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6]肖清玲.概念隐喻的解释和构建功能[D].武汉理工大学 2006.[7]黄凡凡.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D].武汉理工大学 2010.[8]索燕华 纪秀生.传播语言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9]束定芳

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6篇

关键词:英语经济语篇;概念隐喻;隐射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更新的过程,对其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隐喻被看做本质上是修饰的,是单一的语言现象,仅限于文学作品当中,可有可无。但这种传统的隐语观在1980年被莱考夫和他的同事彻底推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指出:“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的语言、思维和行为中都充满了隐喻思维。”这一理论体系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各领域学者的接受和发展,对于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实践中得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和影响,经济语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学者的注意力,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作出了大量贡献。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借鉴前人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试图归纳出其中典型的概念隐喻类型及其所具有的不同认知效果,从而找出其暗含的思想意识以加深对经济报道的理解,并对经济英语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二、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类型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以及本体性概念隐喻。这是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分析的基础。

(一)结构性隐喻

在经济报道中,结构性概念隐喻就是将某种具体概念的结构隐射到某经济概念中从而跟生动清晰地了解该经济概念。就本文搜集到的语料看,结构概念至少有六种,包括:战争隐喻,机器隐喻,道路隐喻,运动隐喻,建筑隐喻和舞台表演隐喻。

这里我们以战争隐喻和建筑隐喻为例:

例1 Could not Japan also set a minimum USD/JPY exchange rate at 75 as a means to battle deflation?

例2 They are fighting hard against the idea and, in any case, investors will not be keen.

例 3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apparent resumption of purchases of Portuguese and Irish bonds seems woefully inadequate when the much larger and more important debts of Spain and Italy are under attack.

经济运作如同战争,战争中的概念隐喻,如双方对垒、战争策略、防御和进攻等概念,通过隐喻的运作机制映射到目标域即经济活动上,于是便有了“商场即战场”的概念。商场上的勾心斗角与战场上的你死我活激烈程度相当,通过形象的战争“隐喻”进行描述,原本艰深枯燥的经济概念即变得生活具体,更能激发读者,尤其是非经济专业读者的兴趣。

例 4 So it was encouraging that leaks from the conference seem to mention a bank restructuring as part of a grand plan, including expansion of the EFSF and a 50% default by the Greeks.

例 5 Stocks have churned along in a channel rather than burrowing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suggesting theyre building strength for a rebound.

整个经济体系的结构就像建筑一样,甚至经济体系中的经济组织如公司、银行和各种机构也可以被看做建筑。如果经济体系不适应发展需要,阻碍生产力发展,或者某家公司、机构等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组织不科学,它们就需要像年久失修的建筑一样得到改造甚至重建。

(二)方位性隐喻

经济报道中的方位性隐喻即是用方位性的概念,比如,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方位概念来描述经济领域中的某些概念或行为活动。经济报道中得方位性隐喻最为主要的就是上下隐喻。上下方位的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即为上,反之则下;价格、利润、产量等数量大为上,数量小为下;股市走势涨为上,跌为下;就业率、消费者信心等高为上,低位下;等等:

例6 The duty has done nothing to slow the rapid rise in bankers' bonuses, which are generated elsewhere.

例7 Some currencies must rise, however, and the Europeans may not be too happy to see the Swiss trying to drive the euro up.

总体来说,“上”隐喻多表达积极乐观的形势,“下”隐喻则多为消极悲观的情况,但少数情况则相反,比如当表达以下概念是,“上下”的价值就颠倒:失业率,通货膨胀,负债率,银行坏账等。

(三)本体性隐喻

人们习惯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比如将概念拟人化就是常用的一种本体性隐喻。经济报道中充满了本体性隐喻,比如容器隐喻,生物隐喻,液体隐喻,泡沫隐喻,温度隐喻,自然现象隐喻。

这里我们主要看液体隐喻和人类隐喻:

例 8 Some of the flows into Switzerland may be coming from alarmed Italian and Greek depositors.

例 9 Part of the problem was that the previous rush to treat Germany as a safe haven had pushed yields so low that domestic investors have lost enthusiasm.

液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概念,会流动、聚集,还可以装入器皿中,可以流进流出,延续地流动。这些概念被隐射到经济领域中,就形成了“资金是液体”等概念。

例 10 We also saw the creation of giant banks that were too big to fail, something that must surely strike everyone as a problem.

例 11 Industrial activity in Europe suffered a?steep decline?in July,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euro-zone will slip into recession.

通常,高大威猛的巨人被称为“giant”,这个概念被应用在经济领域中描述某公司或机构在相关领域占绝对优势,成为行业龙头。而人类面对外部恶劣环境时,可能会遭受折磨和痛苦,企业机构也一样,会成为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的受害者,经历亏损、破产、倒闭等情况。

四、结语

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以独特的角度反映经济领域中的许多抽象概念和思维模式,将很多抽象枯燥的经济概念提供了生动丰富的解读解释。将经济报道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加以分析研究,是帮助读者,尤其是非财经类专业读者认识解读经济语篇的重要途径,对人们系统认识理解经济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经济报道和经济语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读者和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系统了解经济报道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有助于加强财经类读者和学生的专业阅读水平,

经济报道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笼统的水平,许多方面尚不完善,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比如关于它的分类、特点和功用等还需要更全面科学的探讨。

认知语言学下颜色隐喻 第7篇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 颜色作为客观世界的特殊形态, 造就了一个认知上五彩斑斓的世界, 颜色不仅依赖着世界具体的客观事物, 而且与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性认识也密不可分。颜色作为一个特殊的范畴, 受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的影响, 颜色的隐喻也就相差甚远。颜色词在语言的描写中也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特别是在描写景物刻画人物和与之相联系的情境时。例如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红楼梦》中“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Brent Berlin&Paul Kay在研究了98种语言颜色词系统的基础上发现, 在不同的语言颜色词汇中都包含着11种基本的颜色范畴, 其中这些颜色范畴都具有代表性, 即焦点色, [2]用英语表示分别为black/white>red>green>yellow>blue>brown>purple/pink/orange/grey。[3]对于交际的双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掌握语言颜色词的隐喻将能更好融入到目标语环境中和理解表达自身的意愿, 使说话的内容符合说话的合作原则, 达到交际的顺利完成。

1 颜色词的分类和特性

颜色词分为三类:基本颜色词 (basic color words) ;实物颜色词 (material-related color words) ;复合颜色词 (compound color words) 。[4]

1.1 基本颜色词

基本颜色词自身就具有表达色彩的功能, 例如Brent Berlin&Paul Kay列举出的11个颜色词。基本颜色词在描述对象上看是泛指化的, 即只要是属于同一种颜色的就都可以用这个词代替。源域与目标域往往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的理解。例如:red carpet红地毯;red cross红十字;red flower红花;red pepper红辣椒;red修饰的对象不同, 但都表示这些被修饰者是红色的, 所以可以用“red”一个词来修饰, 这体现了基本颜色词的泛指化。其次, 基本颜色词在使用上也是具有广泛性的, 以green为例, 它原本指大自然中植物本身的颜色, green tree绿树、green grass绿草等, 因此往往使人们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 生机盎然的景象, 所以就会出现Green Peace (绿色和平组织。描写组织) ;in the green of one’s years (年轻力壮时。描写状态) ;green fingers (园艺技术精湛的人。描写人物) ;The passengers turned green with sea-sickness (旅客由于晕船脸色苍白。描写脸色) ;green-eyed (嫉妒。描写心情) 。以上的词组、句子都是用green修饰, 由于语义场的不同, 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用有限的词表达无限丰富的意义。再次, 基本颜色词具有多词性的特点。例如:Her face were green with fear.她吓的脸都白了 (形容词) ;She is in white.她穿着白色衣服 (名词) ;Please white out on the paper.请在纸上留空白 (动词) ;基本颜色词不仅词义得到了扩展, 而且在词性上也有不同,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 它满足的人们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同时提高了说话的质量。

1.2 实物颜色词

实物颜色词不仅指实物本身, 也指该实物所具有的颜色, 多来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用品, 从这个实物的颜色引申出颜色词义。例如:chocolate巧克力色原本是巧克力这一食品具有的颜色, 后引申为如果其他实物与巧克力有同样的颜色, 就说该实物的颜色是巧克力色。更多的例子如orange橘子→橘色;ruse铁锈→铁锈红即红褐色;rose玫瑰→玫瑰红;grape葡萄→深紫色;milk牛奶→奶白色;coffee咖啡→咖啡色。

1.3 复合颜色词

复合颜色词指以基本颜色词为主体, 加上另一个基本颜色词或实物颜色词, 甚至加上其他词而构成的表示色彩的复合词。[4]基本颜色词+基本颜色词, 例如:grey-white灰白色;green-cyan青绿色;grey-black灰黑色;white and black黑白色;orange-yellow橘黄色;purplish-red紫红色;实物+基本颜色词, 例如:silver grey银灰色;grass green草绿色;watermelon red西瓜红;其他词+基本颜色词, 例如:deep/dark+基本颜色词表示该色深、浓, 如:deep yellow深黄色、dark green淡绿色;bright/vivid+基本颜色词表示该色鲜艳, 如:bright red鲜红色、vivid green鲜绿色;dull/pale/murky等+基本颜色词表该色阴暗, 如pale white惨白、dull grey暗灰、murky grey灰蒙蒙;

2 颜色隐喻差异性比较

颜色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 刺激人们的认知推理机制。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形式, 在语言使用中往往反映了颜色的通感特征所产生的意义内容, 由此构成了颜色的内涵意义, 即隐喻。[5]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习俗造成了颜色词的不同意义, 而且很多与颜色有关的词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随着时间的发展引申得来, 如果不了解该词汇所处的历史背景, 很难理解其真正文化内涵。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规定官七品以下穿绿服, 或称“青衫”很容易就会认为是青颜色的衣服。英语例句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He i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I hope he’ll be in the pink again.此句中用了5个颜色词, 他们都体现了颜色的隐喻功能。White:honest;green:sickly look;blue:depressed;in a brown study:in deep thought;in the pink:healthy.再如:《红楼梦》名称的翻译杨宪益夫妇翻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霍克斯翻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霍克斯考虑到颜色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和读者的接受力, 避免造成读者的困惑, 故而并没有将“红”译出。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语言体系, 颜色的隐喻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了解中英颜色词的隐喻, 就要深入研究它的联想意义。现以黑、红、绿、黄、蓝为例。

2.1 黑色的隐喻

在Brent Berlin&Paul Kay列出的11个基本颜色中黑色为最基本色之一。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叛兵如黑云翻腾滚滚压来。以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有力地刻画出敌军压境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情境。诗人以愤怒的笔触, 给叛兵涂抹上一层“黑”的色彩, 给人以严酷, 阴沉, 幽冷逼人的侵压感。黑色因其颜色昏暗无光, 故常与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也往往象征着邪恶、反动等贬义词。例如黑心肠、指黑道白、黑钱、黑道、黑幕、黑洞、黑客、黑社会、黑手、黑窝等。英语中有black news坏消息;black water脏水;black-hearted;black money;black deeds等。著名的巴黎舞剧《天鹅湖》中, 黑天鹅就是邪恶、阴险的象征。在葬礼上, 西方人一般要穿黑衣, 中方带黑纱。更多的如:a black day倒霉的一天;a black dog不幸的人;in black mood;a black-letter day凶日;a black eye丢脸;black sheep败家子等。

在中国古代, 黑色视为天玄, 故是一种庄重的色调, 象征着严肃和正义, 如民间传说中的包拯、张飞、李逵等人都是黑色脸谱, 象征刚正不阿、公正无私。英语中black也有此意。如出席正式场合大家倾向于穿黑色正装black suit or black dress, 这样显得庄重、得体。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black以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例如Black day (4月14日单身情人节) 这个节日来源于韩国, 在这一天单身男女要吃黑乎乎的杂酱面因而得名。Black mail (敲诈勒索) 由坏人以邮件的形式对某人敲诈得来。Hacker (黑客) 专指用计算机进行破坏和搞恶作剧的人。中英对比中也存在有错位的现象, 如:black tea红茶而非黑茶;brown bread黑面包而非棕色的面包;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而非黑色数字国。此外还需注意中英对比中一方有颜色词而另一方没有出现颜色词的情况, 例如:黑货smuggled goods;黑社会the underworld;黑店an inn run by brigands;黑势力reactionary forces;黑户unregistered household等。

2.2 红色的隐喻

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对秋景的描写“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忆江南》对江南春景的描写“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众多诗人偏爱用颜色修饰文章, 而红色是深受中华民族青睐的颜色之一, 在古代红色又称“赤、朱、丹”等是贵重的颜色, 含有高贵的文化附加意义。汉语文化的红色内涵来源于古代人民对太阳的依恋和崇拜。中华大地自古就以农业为主, 人们在实际的劳作中切身感受到了太阳带给人们的温暖和丰收, 火红的太阳赋予了红彤彤的颜色以温暖、光明、喜庆和幸福之意。在中国喜庆之日大红灯笼高高挂、红对联, 红喜字、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红包、红地毯、红玫瑰…让人联想到新婚后的生活是红红火火;本命年时, 红衣、红袜、红腰带、红绳项链;过生日时, 红鸡蛋;学业、事业等有成时, 红榜、红运、开门红、红利、走红、红火、满堂红、红人等。这些都可以证实红色在中华文化和生活中的地位。

早在古时人们就偏爱用红色战旗, 例如:唐代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驰红旗冻不翻”;李贺《雁门太守》“半卷红旗临易水, 双重鼓寒声不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红色又赋予了希望和正义之意, 象征着革命和进步, 如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了一批新的词汇:有红色政权、红军、红歌、红袖章、红心、红五星、红星、红领巾、红色娘子军、红色根据地、红色组织、红卫兵、红宝书、红色资本家等。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史实很难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在这里“红”已经不单单指代颜色, 时代赋予了它正义的含义。

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红色的好感远比不上中国文化, 这与他们政治背景有关。英语中红色也代表着神圣, 如天主教中的红衣大主教。它即象征着热情喜庆又包含着血腥。当象征热情喜庆时与中国的文化是相符的, 例如:red-letter day纪念日、red-blooded血气方刚的、red carpet红地毯。血腥的含义是西方人从斗牛士的文化中联想到红色后所赋予的意义, 往往含有危险、警告、恐怖、愤怒、流血、困境等之意。这与中国红色蕴含的正义之意是不符的。例如:red alarm红色警告、red ruin红色废墟、red battle红色战场、red tape官僚作风、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see red勃然大怒、red revenge血腥复仇等

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很多含有“红”的词在英语中red是不出现的。例如:红颜honor girl;红运good luck;红糖brown sugar;红茶black tea;红酒purple wine;红光满面be healthy and energetic;开门红get success at the very beginning。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与中西方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仅以“红茶”为例,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 茶叶的品种繁多, 人们习惯于根据茶叶的泡制方法和茶水的色香味差异来定。茶叶传到西方, 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茶叶, 他的颜色是黑色的, 所以就称为black tea.这也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2.3 绿色的隐喻

看到绿色, 就会想到大自然的红花绿叶, 生命的生机勃勃。但是在中国的古代, 绿色代表低微的身份, 官运不亨通, 下贱等贬义。例如, 白居易《忆微之》“分手各抛沧海畔, 折腰俱老绿衫中。”绿衫指七品以下的官员。元明清时期, 乐人、乐工、娼妓都必须穿绿衣带绿巾, 以表示他们从事的职业是低贱的。“绿帽子”就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 表示妻子如果有外遇就是给丈夫戴了绿帽子, 因此中国人很忌讳绿帽子, 商场中也没有绿色的帽子出售, 如果看到一个人戴着一顶绿帽子会让人耻笑。但是, 绿色因其特有的生命力, 也代表着青春, 所以也会用绿色来形容青春少年, 例如: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 梳晓鬓也。”宋代辛弃疾《洞仙歌·寿叶丞相》“见朱颜绿鬓, 玉带金鱼。”用“绿云、绿鬓”形容年轻人。

从这个层面上看, 英语的green与中国的绿色有着相同的认知。西方green常含有新鲜、经历旺盛的意思。例如:flesh green memory栩栩如生的回忆;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同时green在英语中还表示嫉妒、缺乏经验、幼稚、易受骗等。例如:green eye红眼病;I am not such green我不傻;He’s green but he will soon learn what to do他没有经验, 但不久会知道怎么做。

21世纪, 绿色因为它的宁静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安全、无污染, 常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联系, 例如:绿色食品green food、绿色消费green consumption、擅长园艺的人green thumb、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

2.4 黄色的隐喻

在中国古代五方、五行、五色中, 中央为土黄色, 因此黄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权势、威严, 是拥有中央政权、国土的象征。中国有“黄帝”, 中国人为黄种人, 常称为炎黄子孙, 纵观历代封建帝王衣食住行等无不与黄色有牵连。帝王的黄袍最具代表性, 古代官制对官员的服装颜色有严格的定义。通常用他们穿的衣服的颜色代指这个人的职位。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白衫儿”, 都是太监的服装。唐代宦官品级较低的穿黄衣, 无品级的白衫。黄色琉璃瓦是皇宫专用。其他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 黄色已经成了皇族的统治色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 “黄榜”是天子的诏书, “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诗文中也不乏有黄色出现, 北宋诗人苏轼《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鼓励友人要振作起来。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来体现相似之苦。可以说黄色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在西方, 基督教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yellow常常与犹大出卖耶稣时穿着黄色衣服联系在一起, 在《布留沃成语与寓言词典》中有载:在西班牙信奉异教邪者或通敌、叛国、谋反者受惩罚时要身着黄色衣服;在法国, 昔日在叛徒或卖国贼住房的门上要涂上黄颜色以示惩戒。因此, 黄色在西方文化历史中长期处于被冷落的地位。这与中国的文化是截然相反的。Yellow就代表着背叛、不忠, 引申为腐败堕落、卑怯、懦弱和病态。如:yellow dog胆小鬼;卑鄙的家伙, 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到1895年《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黄色印刷的连环画《黄孩儿》Yellow Kid其中夹杂着色情内容, 黄色就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 例如:yellow press低级报刊, Yellow journalism低级趣味的报刊。同时由于西方思想的侵入,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黄色在中国汉语中也有了色情的含义如“黄色小说”“黄色图片”等。有时需要注意的是颜色词与其他的词搭配时表达的意思往往和该颜色词毫无关联, 例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She is too yellow to be against his rudeness她软弱到不敢反抗。

2.5 蓝色的隐喻

蓝色常会与大海联系在一起, 天空和大海的蔚蓝、辽阔给人带来了舒展、愉快、宽广之感。这点中西文化是一样的。在中国, “蓝色”是从植物的靓蓝中提取的颜色, 主要用蔚蓝、湛蓝形容天空的澄澈和描绘大海湖泊之清澈。例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汉语中对蓝色隐喻没有西方多, 在《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 谓之入等, 甚拙者谓之蓝缕。”蓝色引申为知识浅陋。

西方因受其地理因素的影响, 对蓝色的感知、认知和体验要远远的大于中国, 所以蓝色涵义丰富, 例如blue表示心情的沮丧、悲伤、忧郁、紧张不安等;look blue郁郁寡欢;还表示“警告”blue alert空袭警报;还有指不道德、下流等, a blue movie色情电影;表“恐惧、意外”out of the blue晴天霹雳;blue funk极度惊恐……可以看出在西方, 大海的无情给蓝色披上了残酷, 忧愁的黑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中蓝色也已经有了落寞、沮丧、忧愁之意例如现代网络诗歌中《蓝色的夜》“隔着夜色, 我在街灯的忧郁里, 聆听秋天落叶的声音, 这一时刻, 蓝色已不足以代替落寞。”蓝色因其的清凉、冷静, 西方也用它来形容高贵、出身名门、智慧的人, 如blue blood名望门族;blue stocking才女等。

中国从西方蓝图 (blueprint) 中受益, 有了“蓝本”之说, 中英文解释均为一种蓝色复制图, 比喻一种建设和行为之计划。在之一方面有着共同的语义认知或文化认同。因此, 中国蓝色也有了“原始的、基本的”的隐喻。

3 结束语

由于世界全球一体化, 经济、文化、科学的迅速发展, 贸易往来的频繁, 甚至是局部的战争等因素, 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在不断的吸收外来语, 丰富本族语言, 使其符合世界的发展, 满足人们交际的需求。对外来语的演变、吸收本身就是一个对不同文化隐喻的认知过程。它受到了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心理认知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 对颜色词含义的历史演变、使用功能、隐喻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文化的交流学习, 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对外部世界感知和经验积累的结果。语言体验者的认知差异产生了颜色隐喻。通过对中英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中颜色词隐喻的异同, 为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颜色隐喻,跨域,认知,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Vol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Rosch E.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3 (4) .

[3]Brent Berlin, Paul Kay.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M].Californi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 1969.

[4]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第8篇

1 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 有众多的语言学家和哲学专家甚至是心理学家开始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对隐喻理论的研究, 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学科的创新和优化的必然趋势, 让隐喻在众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尤其是在部分发达国家, 隐喻已经被例如到修辞学的研究中, 将其作为修辞的定义和视角进行探究, 因为国外相关语言学研究者发现这种隐喻的产生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让隐喻成为语言应用中的常有存在, 并在交际中也逐渐发挥着巨大的方便和作用, 尤其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立场上而言, 用隐喻可以更好的将语言中难以表达的障碍给予解决并赋予其更加高级的感情色彩。在隐喻理论的应用下, 只要掌握到隐喻的合理应用技巧, 可有效将直白语言中的唐突、不适以及尴尬等语言情境化解并转变提升人际交往的关系密度, 另外这种隐喻理论的实际应用升华到其本质特点则是达到交流的更高级形式和谈话氛围, 有时也会出现很难让别人去认知它、理解它。但从另一方面来讲, 隐喻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形下也会造成交际氛围的不利影响。所以在实际的交际语言应用中并不推崇利用隐喻。其主要是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在文化语言中的隐喻利用, 它所产生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人们在生活中不断通过想象等能力对万物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的结果。

2 国内外研究隐喻理论的概述

2.1 关于隐喻的传统理论

传统的隐喻研究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形式逻辑为主, 这部分的研究在早期已经有众多语言学研究者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在他们认为, 隐喻表达的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区别于字面语言所直接表达出来的形象语言, 是一种主要用于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从这方面的隐喻理论分析出发, 其实质就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的一种语言表达, 所以隐喻也即是被看成是对语言的一种创造性运用, 来通过比喻实现语言表达。但是这种传统的隐喻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隐喻理论的研究缺乏实际有效的交际情景所创造出来的实际语言的素材实例分析, 在当时的隐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并没有真实的比喻例证, 通畅都是研究者通过凭空杜撰或取自诗歌戏剧所得来的, 这就造成隐喻的句子结构是一种缺乏实际语言交流应用的效果, 只是一个处于静态的无语境的系统。其次, 由于形式逻辑认为比喻语言仅是字面语言的一种补充形式, 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语言学范畴的实际位置, 其研究者重点是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来对隐喻理论进行的分析。认为隐喻意义是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言外之意, 忽视了隐喻意义也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事实。

2.2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理论

从历史语言学发展的过程来分析, 隐喻研究更加注重的是认知功能, 也即是语言学的范畴, 重视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应用。在很早期, 隐喻就具有在语篇中用一个概念替代另一概念以达到新的理解的认知功能, 尤其是涉及到政治色彩的隐喻应用在特定场合和语言环境下的交际效果, 其隐喻实现了它的社会语境观。实际上隐喻研究在一个特定的语言运用情景中, 是需要把认知语言学和社会文化之间进行融合才能真正突出隐喻理论的作用和效果。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 很多研究学者也摆脱了这种多视角研究隐喻现象的方法, 语言哲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分别把单一的逻辑或单一的信息处理作为基本的研究和论证方法, 而这种单一方法把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推到了最高层次。这也是众多语言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隐喻的理论应用分析所存在弊端, 并逐渐开始重新认识隐喻研究中的语言、认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把语言运用作为隐喻理论研究的关键, 开始形成认知语言学角度和立场下的隐喻理论研究, 并逐步建立隐喻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框架。

3 通过关联理论来对隐喻理论进行分析

3.1 关联理论在隐喻中的产生和含义的形成

隐喻理论的应用是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层层复杂的语义关联才产生的, 这其中所包括的因素也较多。这种关联性, 也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中所形成的一种准则, 这种准则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即是说语言表达的人要在思想和语言的结构整合之后来进行关联性的表达, 从而达到贴近人们谈话环境同时有实现了让听者明白发言者的语意。这种通过隐喻表达出来的语言效果并非全是关联性的表达, 也还存在模糊和隐含的表达。而隐喻正表达了模糊的表达方式, 阐述了用人类语言无法完成的表达意义。但是这种表达的方式必须将表达的喻体本身和需要本体相关联, 人们通过客观事物对话语进行充分联想, 人们在对此类认知能力如果存在共性的话, 人们所联想的事物和思考是有区别的。

3.2 用关联性来解释隐喻理论的依据

通过关联理论来解释隐喻, 首先是隐喻的存在主要集中于人们交流的语言环境中, 其次是在这种隐喻的作用下, 语言才实现了其间接性, 并让人们在理解语句的时候要通过推理性才能了解。曾有研究学者说过, 隐喻在语言中的应用, 是不需要人们在对其进行语言的具体解释和阐述, 它是人类在生活交际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推理现象。而关联性的理论证明了隐喻是属于一种一般性语言表达, 也是通过隐喻语言的表达实现了对行动行为的产生和实施, 形成间接行为因素或者是直接的行为因素。然而关联理论将隐喻归为间接性的, 将命题的态度与形式关联在一起, 这就要求被听者要善于从语言情境中来对隐喻语言进行合理的推断。

4 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4.1 诗性隐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诗性思维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特别概念, 并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来形成作者个人的表达目的。但与此同时这种思维也是可以通过隐喻的表达形式来实现, 而诗歌就是隐喻表达最为多的一种表现。诗歌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非仅仅通过文字, 也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或者其他来对诗意和个人的思想感情予以表达和呈现。诗的本质也是作者对人类语言认知表达的一种方式, 只是将日常的思维感情和语言意境通过诗歌来进行隐喻了, 从而形成了诗歌隐喻最复杂、最新颖的表达, 诗歌内容通常主要是通过最为简约、结构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感情的丰富充裕的表达, 而且这种诗性隐喻的表达, 超越了语言所本身传达的感情和价值。诗人利用诗性隐喻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使抽象的感觉具体化, 激起读者的思考和丰富无暇的想象, 对诗歌中的字面含义有了多层次、多情境的理解和认识。

4.2 诗歌中语言链结构的融会贯通

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 对人类在生活和人生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主要是以概念的形式所存在, 并且每个概念都是以先前的经验为前提条件来对形成对其他事物的一系列假设和概括。但是概念的定义, 是不可能独立存在并形成的, 它要求通过特定的方式在有序的状态中融会贯通, 并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连贯畅通的语言链的结构, 成为人们对新信息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的知识储备资源, 使得隐喻在不同概念之间对空间和时间都没有影响和障碍, 并可以将概念整合成为一切可能, 所以如果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应用, 在人们脑海中首先是通过各种概念的整合来形成一种认知的框架, 并通过这种框架来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剖析和理解。在《锦瑟》这首诗中, 有众多研究学者都曾利用隐喻的分析角度来进行各种分析和见解, 但诗中所隐喻的各种复杂情感交织不清, 使得无人敢确定这首诗的指向。但正是这种诗歌的隐喻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值得创造和留有无限想象的诗歌境界, 其诗文主要是通过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却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想象无暇的意向情景, 进而诗人或隐讳或张扬的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读者也从脑中的图式中理解了诗人的意图并激发了无限的想象。这种隐喻所呈现的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语言表达, 是一种复杂而难以描述表达的情感情结。

5 结语

综上所述, 隐喻运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心理语言现象, 需要多学科的多元研究。并且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要求不断拓展语言学框架和语言学的范畴和视野, 才能更好的对隐喻理论的实践应用起到作用。反之,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也同样有助于揭示隐喻的本质、处理和功能。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还存在不少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庞继贤, 丁展平.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 :9-12.

[2]丁冰莹.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性隐喻的理解机制——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1 (2) :22-23.

[3]朱丽燕.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49) :337-339.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9篇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

一、引言

以前人们认为隐喻 (metaphor) 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来看, 大脑对语言符号与外部客观世界并没有直接的感官联系, 人们只有通过认识客观世界, 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关联, 通过感知总结, 才能形成隐喻这种修辞方式。因此, 隐喻研究应该以认知为基础, 不以认知为前提的隐喻翻译是不切实际的翻译。为了是隐喻研究更加能够反应要翻译的内容, 在隐喻翻译中加入隐喻认知特征的研究就很必要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前, 最早的隐喻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著的《诗学》。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修辞到认知的发展过程, 1980年, 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西方对隐喻的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奈达, 布勒克, 纽马克等人。他们对隐喻的研究主要在于方法, 这和隐喻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我国对于隐喻的研究起源得比较早, 在古代, 隐喻常被看作是比喻的一种。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也一直把隐喻归类于修辞手法的领域中。一直到90年代, 陆续有学者开始一系列介绍和应用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壮麟, 束定芳, 赵艳芳等人。国内对隐喻翻译的研究也是翻译喻意和翻译形象, 主要在于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隐喻的翻译

隐喻翻译给译者很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 要么重塑其形象, 要么对其意义进行修改, 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 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 文化因素, 文本因素密不可分。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来看, 比喻性的语言在英语和汉语中都非常常见。‘明喻’‘暗喻’‘换喻’‘隐喻’在汉语中随处可见, 使用这样的比喻可以形象生动且婉转的表达出语言当中深刻的寓意。

当代英语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曾经对隐喻的翻译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他从文化的层面分析并提出了隐喻翻译的7种方法。即1.把源域的喻体用目标域中合适喻体来代替;2.把相同的喻体在目标域中重现;3.保留喻体的同时用明喻来代替隐喻;4.用喻底来代替隐喻;5.翻译隐喻时用喻底与明喻结合的方式;6.喻底和隐喻相结合;7.省略不译。

Nida指出, “应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读者对译文的感受上, 而不单是语言的形式。”虽然为此他所提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方面的具体翻译操作方法, 但他与其他翻译理论家倡导的读者对疑问的反应时翻译的重点的思想和“翻译就是意义的翻译”的观点同样适用于隐喻的翻译以认知为取向的研究。所以隐喻的翻译从认知角度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研究:

(一) 从抽象到具体

.Frailty, the name is women!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脆弱, 你的名字是女人。

女人具有很多特征, 与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一遇到问题, 女人就会显得很脆弱, 经不起风雨。这一隐喻就把抽象的“脆弱”用表示具体的“女人”来表达, 具体通过从认识域到认知域的映射关系来实现隐喻。

(二) 从具体到抽象

Child is parent’s hope.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这个隐喻是把抽象的“希望”用了具体的“孩子”来表达。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恐怕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这样读者就很容易理解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了。

(三) 从具体到具体

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

用一个具体的器官“耳朵”来代替具体的“人”。以事物的一部分来代替整体。体现了从具体到具体的表达。

(四) 从抽象到抽象

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希望是美好的早餐, 但却是一个糟糕的晚餐。

希望和早餐, 晚餐都是抽象名词, 这句话是说如果早上说希望就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但如果到了晚上时才说希望, 恐怕事情早就已经没有希望了。

总结

由于隐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自身民族的文化背景, 因此在翻译隐喻时, 不仅要符合本土文化, 还有使读者理解原语文化, 要最大限度地注意原语文化的内涵。因此, 我们更应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隐喻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10篇

法律语言是具有权威性、法定性、稳定性等特征的法律的载体, 有别于一般语言。英美法律职业精英长期以来贬低隐喻的地位, 认为隐喻的易变性会损害法律的准确性, 但同时又不断使用隐喻以论证新的法律问题。无论英美法系的法学家们对隐喻持何种观点, 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英美法系充斥着大量的法律隐喻。

传统观点将隐喻归为一种为达到某种装饰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 只是一种语言技巧, 为英美法学家所抵制。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为我们研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隐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一种思维方式, 是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即是人类借助对某一领域的经验或理解用于阐释另一领域的现象的认知活动。隐喻是基于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 在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即源领域的本体、关系、特征和知识等被映射到目的域, 通过源领域的认知图示和推理模式来理解目的。

二、法律语言中的隐喻

法律语言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及专门性, 但法律语言并不是一门凭空产生的新语言, 而是同日常语言一样以人的身体体验及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这意味着法律语言的解读仍然以一般语言的理解为基础, 仍然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看法、意识为解读的准则或参照。因为身体体验及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使得对新事物的理解成为可能, 这也是隐喻得以形成的基础。基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相似属性的类比, 可以从已知的一个事物的某种属性, 推测出另一对象也具有某种属性。法律条文或著述往往是对某个法律现象或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后抽象的、概括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但法律语言过于抽象、晦涩, 往往具有特殊法律含义, 不为普通人所识。即便对于法学家而言, 若想清晰阐释某一法律现象或问题也得借助日常生活的经验及语言, 不得不借助隐喻。例如:《民法通则》第36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一般情况下, 人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主体。一个组织机构经法律创制后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这样的机构被称为法人, 即经法律认可具有人的某些属性并可按照人的方式行事的组织, 如公司。将人体概念域的某些特性映射到公司域上去:“公司是人”, 像人一样拥有姓名 (公司名称) 、住址 (办公场所) 、财产 (公司资产) 等;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隐喻是刺破公司的面纱原则 (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 , 这一原则是以“公司是人”隐喻为基础。人可以通过伪装的方式掩盖其真实身份, 实施一些违背常理或违法的行为, 因此需要去除伪装还原事情真伪。公司股东可利用公司的法人身份谋一己之利, 因此需要揭开公司法人这层面纱, 否定其公司的人格独立性, 直接追诉特定股东以承担义务或责任。法律隐喻不仅不会影响法律及法律语言的严谨性、逻辑性, 相反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强化了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三、法律隐喻的认知分析

1、认知机制

隐喻的本质在于以一事物的经验和理解去体验和理解另一事物, 以一事物类比另一事物。隐喻的认知机制是跨域的概念映射, 其中涉及到始源域 (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 target domain) 。始源域往往是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的、具体的概念, 而目标域往往是新出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概念。人类通过隐喻认知世界的过程在于构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相似概念投射的基础。因此, 相似性也是形成隐喻概念的基础。正如Dirven和Verspoor (1998) 指出, 隐喻基于感知到的相似性。

例如“公司是人”隐喻。在这一隐喻中, “人”是始源域, “公司”是目标域。始源域具有: (1) 在法律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2) 人有姓名、住址、财产; (3) 人用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 (4) 人能从事商业活动; (5) 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特征或属性。通过“公司是人”隐喻, 始源域“人”的一些显著特征被用来理解“公司”的概念。如在下列表达中, “公司”显然具备了“人”某些特性:

A、 The company shall conduct its business within its registered business scope.

B、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 遵守职业道德,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公司是人”隐喻的概念映射过程呈现出一些特征:

(1) 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常常以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人类通过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对身体的认知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及认知世界。同一家庭内的人通过不同的相互关系来区分彼此的权利地位, 如:父子关系:相对于子女, 父亲往往占据核心地位, 对家庭事务起主导作用。这一家庭成员关系也被映射到目标域“公司”的概念系统之上, 因此产生了parent company, sister company等表示公司之间所有权关系的概念。

(2) 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是单向的, 以“人”的各种特性来理解“公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符合人类倾向于使用简单、形象的概念来理解抽象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方式。

(3) 不完整映射。在映射过程中, 并不是将“人”的所有特性都映射到“公司”。虽然始源域的意义及结构决定了隐喻的意义, 但隐喻意义的构建必须以保证目的域内在意象图式的完整性为基础, 因此映射程度取决于始源域和目标域在特性上的对应关系或相似性。始源域“人”在法律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能够依自己的意志与他人达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这一特性也被映射到目标域“公司”之上, 公司也可依其意志与他人达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但却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性, 因此故意杀人罪中的刑事责任无法由“公司”承担。

2、认知功能

隐喻被认为“我们对抽象概念和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 而不仅仅是纯粹的修辞手段, 它是人类理解及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方式。法律隐喻构建、陈述、传播的本质是借助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论证、阐释新的法律问题的认知过程。

(1) 阐释功能

法律体系中的部分概念晦涩难懂, 非法律专业人士往往难以理解其核心概念。而隐喻的主要功能是构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 为人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去认知未知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在“以法律为准绳”隐喻中, 法律被比喻为准绳。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指引人的行为, 并对人的行为做出评价, 对于违背法律意志的行为及其后果做出预测, 并强制纠正违背法律意志的行为。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将法律比作拔河比赛中的绳子, 绳子本身并不是比赛, 但如没有绳子, 也就没有比赛。因此, 绳子是评价比赛的标准或比赛的一个工具。人们彼此之间的行为犹如不同的比赛, 只有凭借法律才能衡量和约束彼此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准绳”隐喻简明扼要的阐释了法律的概念内涵及功能。

(2) 类推说理

人类认知世界往往从认识自身及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开始, 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在法律论证及推理中, 法学家常常使用类推的方法, 通过对某类事物的经验来理解另一类事物, 使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法律好比一条鱼, 社会生活好比养鱼之水, 法律脱离社会生活, 这条鱼就要僵了。”真正的法律必须以社会生活现实为基础, 尊重人性, 考虑人性的基本要求, 并注重法律实效, 避免与人性背道而驰的立法, 否则只能成为“恶法”、“僵法”。法律是规范社会主体行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准绳, 但却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法律隐喻“鱼”, 社会隐喻“水”。法律之于社会的关系, 恰似鱼之于水。有力的论证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法律。

四、结语

从古至今, 法学家大多对隐喻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 认为隐喻的存在会破坏法律的准确性及权威性, 并将隐喻置于法律的对立面, 但又不断使用隐喻以强化法律推理及论证。使得法律中晦涩难懂的概念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可见法律隐喻不仅不应当被法律所排斥, 反而应该承认其重要作用。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 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虽然英美法律职业精英极力抵制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认为隐喻有害于法律的专业性、权威性及准确性, 并贬低隐喻的地位及作用, 但法学家们在阐释法律问题时却又对隐喻青睐有加, 使得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因此, 本文尝试从认知机制及认知功能视角对法律隐喻做出分析, 以更好的理解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关键词:法律语言,隐喻,认知机制,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德祥.英美法律隐喻研究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绍全.法律词汇语义演变的方式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双月刊, 2015, 2.

[6]Ungerer, 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史彤彪.法律的比喻赏析和研究[J].政治与法律, 2011, 8.

认知语言观及英语长句的翻译研究 第11篇

在翻译英语文献时遇到长句是很常见的事情,英语和汉语不同,汉语提倡言简意赅,句子一般不会太长。但是英语在表达的时候,有可能一段话就是一句,在经典的理论著作中,一句话可以容纳125个单词甚至可以长达一页纸。英语的语法和汉语也不相同,英语可以有很长的后置定语,或者定语从句等成分进行修饰,但是汉语没有定语这一说法,只有用于修饰的形容词。在进行英译汉的时候,不仅仅要将英语的单词基本意思翻译出来,还要考虑表达的方式,尽可能将句子翻译得符合汉语说话的标准,这就需要对语言观有一定的认知。

一、语言认知学的基本观点

认知语言学不是单纯的语言学,其涵盖了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不仅研究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研究人们思维,推理等智力活动。经验主义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从认知语言观的角度看待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3个观点:

(一)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人天生就能够感知语言,语言认知能力仅仅是人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比如说人在出生以后能够通过听音和模仿来运用本土语言进行交流,这种对语言感知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如果将一个人放置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假设这个人能够生存下来,那么他将不会说话。在《鲁宾孙漂流记》中,星期五在没有遇见鲁宾孙的时候也是不会说人类的语言的。没有感知和模仿的过程,一门语言将会消失。

(二)句法和语义,词汇密不可分

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句法也不能够自成一派。比如说当语言学家在设定语法的时候,他不能够脱离需要表达的语义进行设定,一个定语从句的设定是因为其具有修饰名词或类似名词的短语的作用,如果名词不存在,也没有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定语从句这个句法就是一个花架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与话语功能有关

在英语表达中喜欢运用长句,这是因为人们喜欢运用很多的修饰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尤其是在正式文献中,为了显示文献的正式性和逻辑的严密性,需要添加很多修饰成分,这样的概念认知形成了英语特有的语言结构。语言结构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说话习惯也密不可分,比如一个说话流利且逻辑严密的人,其语句就会较长,当所有人都知道怎样去言简意赅地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句子就会较短。

二、以认知观看待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存在气候和地理以及文化的差异,其语言结构也由此产生差异。例如英国的夏日温暖,莎士比亚方能够将友情比作温暖的夏日,如果莎士比亚出生在非洲这些炎热的国家,还将友情的温暖与夏日相类比,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了。同样,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国的语言表达也有所不同。英国人将美好却不切实际的地方比喻成乌托邦,但在中国,人们更加愿意将之比作桃花源。英国人喜欢直白地表达,而中国人讲求含蓄美。在交际过程中,这些差异尤为明显,甚至还会闹笑话。比如曾经在一次聚会上,有位英国绅士夸赞以为中国女士漂亮,中国女士非常礼貌地回礼道“哪里哪里”,英国绅士便非常不解地道“眼睛,鼻子,嘴巴,模样都很漂亮”,这位绅士就完全曲解了女士的意思。即使是同说英文的英国和美国,在发音和一些词汇,语法上也会存在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在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当中,英语是由“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引发出十八种常用语法结构,其中There Be等单句最为基础。但是汉语没有这样的规律可循,仅仅是积字成句。在形式上,英语也秉承由主干引申的观念,其扩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主从法,嵌入法和复合法。并列复合句,并列句,复合句都是由此引申而来,汉语也没有这样的语法规定。英语喜欢在主干之后添加后置修饰成分,而汉语喜欢在主干之前添加修饰成分,两者的扩展方向也不一样。

三、以认知观处理英语长句翻译

句子结构的运用很大程度上视为说话人对情景概念的一种反映,这种概念化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首先来看这样一个空间发展的英语长句:These books and others like them have helped me to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my life,and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me to get out of the confusion and meaningless of an existence compeletely immersed in the needs and passivities fostered by a culture in which sales are everything.整句话的主干非常简单,就是These books and others like them have helped me to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my life,and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me to get out of the confusion and meaningless。Of后面的成分僅仅是整个句子向右的空间扩展,能够把握这一点,翻译整个句子就会事半功倍。首先将定语成分抽取出来,放到合适的修饰点上,调整为中文的表达方式,再进行翻译就很简单了。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翻译,整个句子就可以翻译成:这些书籍和向他们一样的书籍帮助我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也使得我能够从销售就是一切,存在令人困惑的需要以及毫无意义的被动培育的文化中跳脱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在经验主义哲学原理上的语言认知观对英语翻译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其不仅能够让翻译者了解中英语言结构存在的差异,还能引导翻译者抓住句子的基本主干,对其扩展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再将英文句子翻译成流利的中文句子,使人易于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耿智,任志起.认知语言观与英语长句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1):11-13,23.

[2]罗志文.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解决英语长句翻译[J].科技视界,2012,(11):117-118,138.

[3]黄跃进.英语长句翻译策略的认知理据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134-136.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第12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隐喻,思维方式

一、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和隐喻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语言与认知能力是紧密相连的, 语言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语言的传达与表达,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例如儿童在刚学语言时总是会自言自语指认物品, 将词语的含义与物品对应起来, 在做游戏时也经常嘟囔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为这样能帮助他更清晰地思考。语言帮助人们认知事物, 促进思想交流, 融会贯通, 使个体认知能力大大提升, 然而, 就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而言, 认知是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比如人们只有先认识新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人们认识世界通常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间接经验是先辈们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传达、记载和保存下来的直接经验。语言就是认知世界的纽带之一, 并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又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新语言的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体现出来。就语言的本质而言语言是隐喻性的, 它是语言现象和思维现象的综合体。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理查德就曾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 能表达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 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 而且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1]人们通过认知领域的联想认识客观事物其途径正是利用隐喻将一种概念解释另一种概念。

二、隐喻认知的本质和创造性

隐喻被传统语言学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装饰语言的工具, 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表达抽象概念的工具因而具有认知性、概念性。假使一种语言没有隐喻一种情况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将大大萎缩, 仅能表达具体而直观的事物, 另一种情况是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多得惊人, 因为每种事物或现象都有特定的词汇表达, 特定的表达方式。因此隐喻语言的产生解决了这两个矛盾, 不仅丰富了词汇并且将语言的表达变得更加多样化。隐喻语言的出现将人们从具体概念的认知中带入抽象概念中, 通常用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正如“抽象”二字所示, 任何抽象的概念都是从形象思维抽“象”出来的, 这种抽象认知能力就创造了人类隐喻语言。不同事物既具有个性又富有共性, 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找共性是隐喻创造的基础。在隐喻结构中, 人类通过联想的方式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正是利用两者之间的共性, 由此体现了隐喻的创造性。例如, “斯提芬是老虎。”这不是对他本人真实的描写也不是某人对他的看法, 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讲, 隐喻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 (synthetic similarity) 。隐喻思维如同听觉、视觉一般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这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创造性和联想性, 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语义概念的词放在一起能帮助人们理解隐喻。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认知方式。

人类认知发展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到表达抽象事物概念和思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通过新旧事物的联想, 建立对比联系, 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从而用已知事物表达新兴事物, 这既形象具体又无需永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汇。以“床”为例, 在各种直接被理解的“床”之外, 人们又认识并以同一语言符号命名了河床、冰床、机床、苗床、花床、矿床等。在此基础上, 又产生了“温床”, 这一概念既表示保持一定温度培育蔬菜或花卉等幼苗的苗床, 又表示有利于坏人、坏事、坏思想滋生的地方或环境。英语中同样也有a bed of nails (极其艰难的境况) , a bed of roses (称心如意的境遇) 等, 并在名词的基础上发展了bed的动词意义:把……栽于苗床, 为客人安排床铺。隐喻是思维和语言的自然发展, 隐喻语言同样是正常语言, 字面语言和隐喻语言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三、隐喻的分类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 日常生活中隐喻用法无处不在, 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 即隐喻概念 (metaphorical concept) , 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熟悉的、有形的概念链接无形而抽象的概念, 这就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通常可以分为常规隐喻 (conventional or dead metaphor) 和创新隐喻 (creative or new metaphor) 。常规隐喻丰富了语言并将不同范畴的事物关联起来, 比如山和人体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不同范畴, 而隐喻思维的延伸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网中起了重要作用。如:face of mountain, shoulder of a hill or mountain, head of mountain etc.人体的其他部位的词语也有隐喻的用法诸如:mouth of a tunnel/mouth of a hole/mouth of a cave/mouth of a river;/arm of a record play;Ungerer&Schmid总结了有关人体的常规隐喻, 虽然远远不能穷尽, 但从此不难看出日常语言充满了隐喻。

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隐喻性。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

(一) 结构隐喻

结构概念是将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从而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 于是产生了一词多用现象, 如spend一词最早用于谈论“金钱”, 后来被用于谈论time, energy, efforts, force, fuel等等。以TIME IS MONEY为例, 用于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 时间被当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 将具体概念“金钱”投射到抽象概念“时间”人们“花时间”, “浪费时间”, “节约时间”: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你怎么过的这几天?)

I don’t have time to give you. (我没时间留给你。)

(二) 方位隐喻

方位概念直观而形象, 如上---下, 前---后, 深---浅, 中心---边缘等, 将具体的方位概念植入抽象概念中 (如情绪、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 能够帮助人们联想理解其抽象意义。例如:

Mary is feeling up. (玛丽正情绪高涨。)

Ben was low these days. (Ben这几天情绪低落。)

The stock prices keep rising these days. (这几天股票价格持续上涨。)

His income fell by 10%last year because of inflation. (由于通货膨胀他的收入下跌了百分之十。)

(三) 实体隐喻

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认识具体物质为表达抽象概念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抽象无形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看似无法触及但通过具体的概念表达就派生出实体隐喻。比如LIFE IS A JONRNEY;ANGER IS FIRE这样的隐喻概念人们会通过具体行为JOURNEY, 具体事物FIRE的经验来理解抽象概念LIFE和ANGER, 如果单纯从字面意义来理解LIFE, 或ANGER其语义很简单, 但是通过JOURNEY和FIRE的隐喻结构来表达、联想和理解, 其意义就是非常丰富的, 人们的亲身体验不能直接表达的通过隐喻来言传也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所以隐喻语言一旦被其他字面语言代替便索然无味了。除了常规隐喻, 隐喻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新隐喻的产生依赖创造者新的感受, 这些隐喻在文学作品和科学新科技中得以体现。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严谨的、客观的, 容不得隐喻这种“夸饰”的、不准确的语言存在。事实上, 在科学文献中, 隐喻语言也是比比皆是, 科技发展促使新事物层出不穷, 正是新事物的发展催生了隐喻思维的创新。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关于苯环结构 (the ring structure of benzene) 概念的形成便是来自对蛇的动作的想象。他想象构成苯的原子扭动、翻转的动作就像咬住自己尾巴的蛇的动作。这一发现解决了化学上的许多难题。隐喻还有命名的功能。计算机技术中的很多术语都是利用隐喻扩展语义得来的, 如computer virus, network, information highway, address, E-mail, floppy disc, cyberspace等。此外还有借助于旧词构成的新词诸如black hole (黑洞) heart bridging operation (心脏搭桥手术) airbus (空中客车) 等。

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现在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体验的一种方式, 隐喻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已成为人们认知新领域, 掌握新概念, 理解抽象意义的有力认知工具, 这为各个领域的人们认知事物和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地球同步卫星下一篇: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