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外宣范文

2024-07-23

旅游外宣范文(精选10篇)

旅游外宣 第1篇

1 旅游外宣翻译的特点

旅游内宣文本主要面对中国受众, 由汉语言所书写并承载着当地特有的文化, 体现了当地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人文修养、世俗风貌等特征。在语言运用上往往借助修辞、引语等手法, 关心语言形式并注重抒情效果, 从而使得文本呈现出辞藻华丽、含义丰富的现象。相对于汉文旅游文本, 英文旅游文本在语言的运用上则倾向于简洁、平实, 更加注重传达信息时的准确性。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文风质朴, 在用词上汉语趋于雅, 英语趋于白 (袁晓宁, 2005:75) 。所以, 这给翻译旅游内宣文本的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采取变通策略, 使其不仅要关注旅游文本本身的内容, 又要关照西方受众认知事物的思维过程。

外宣文本有其明确的读者对象需要关照, 旅游外宣文本尤其如此。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对一的语言信息的转换, 而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跨文化信息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的最终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 最终体现的是产生出功能对等的译文。目的论者认为, 译者必须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翻译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 并指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目的语文本的接受者, 即“受众”, 是影响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中, “受众”对目的语文本的期望以及对不同文本间的信息交际之需求是翻译过程最需要考量的。亦言之, 译者要从目的语接受者的视角出发, 依据译文的预期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由此观之, 旅游外宣翻译的重心就由源语文本转向达到预期目的的译语文本的创作, 实现译文的目的成为翻译的最高准则。

2 旅游外宣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查明建、田雨, 2003:20) 。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 其在对源语文本的理解、阐释和表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外宣翻译绝不仅仅是言语信息的转换,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 译文不可能与源语文本在各方面都达到一致。此时, 译者就需根据翻译的目的要么有所保留, 要么有所变动。所以, 从本质上看, 旅游外宣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译有所为”的过程, 从而最终把中国的特色地域文化介绍到世界各地, 使西方受众能全面、切实地了解中国。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公器, 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必然被各个民族赋予各自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意义, 指示一种关联性, 一种间际状态。所以, 翻译其实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张传彪, 2012:111) 。而在这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中西文化、思维等的差异, 译者就不得不通过变通等翻译策略再现源语文本所承载的独特信息。换言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是旅游外宣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 且不可忽视。请看某旅游广告中的一段话:

潘溪度假村青山环抱, 流水潺潺, 万松挺拔, 繁花似锦, 秀美幽静, 空气清新, 景色十分宜人。

以上文字体现出旅游内宣文本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特征:雕文织采、妙语连珠、大肆厥辞, 是一种追求高雅的行文手法。虽然, 原文的风格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但未必会符合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受众”的审美诉求。因此, 在翻译时就不得不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变通翻译源语文本, 以使之符合英文旅游宣传文本的行文风格以及目的语读者在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倾向性。以下为一位学者的译文:

Panxi holiday resort provides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for tourists with hills, lakes, pines, trees, and flowers all round which captivate you by its beautiful scenery, tranquility, and the fresh air. (张传彪译)

译文虽然少了原文的绚丽和花哨, 但却简洁清新的准确传达了原文的信息。毕竟,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受众的审美要求不同于我们, 在接受文本信息时, 对于华而不实、金玉其表的内容最为厌烦, 而更倾向于客观、准确、具体的写实性描写。请再看下面介绍宁德太姥山的文字:

太姥山坐落于东海之滨, 山海相依, 既是山的海岸又是海的山城, 水光山色, 互为衬托, 构成“山海大观”的景观特色。传说东海神仙每年都会在此山聚会因此又有“海上仙都”之美誉。它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四绝”而闻名遐迩。古人赞曰:“太姥无俗石, 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 万象在胸中”。

这段文字很能勾起汉语读者对太姥山琼海峻山的无尽遐想, 其中“太姥无俗石, 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 万象在胸中”所表达的雄辉意境更不是寻常译笔所能传达的,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不是印欧拼音文字所能胜任的。根据德国学者Hans. T.Vermeer和Katharina Reiss提出的功能目的理论 (Skopos Theory) ,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文标准不应该是功能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对等和功能, 而应该是目的语文化和语言关照下的信息交际目的。实现此目的, 译文首先就要求符合源语语言本身的intratextual coherence, 即“语内连贯”;其次, 译文还需要思考与源语语言间的intertextual coherence, 即“语际连贯”, 目的是对原文还要保持某种“忠实”的关系。然而, 由于上面这段文字是建立在具有诗学美感的汉语语境之上的, 而这种语境在译文中不可能存在, 且难以再造, 那么翻译这段美文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死抱原文、厮守形似?还是立足英语, 变通再现?译文是要给不懂原文的外国读者看的, 所以, 实现原文在译语语境下的交际目的才是外宣翻译的首要任务。请看笔者的变通翻译:

Taimu Moutain is located in the co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which the Mountain and the Sea are against each other. The landscape can be seen not only as the seashore of mountains but the mountain city of seas, and that the Mountain and the Sea set each other off forms the unique landscape features of mountain and sea. In legend, the gods living in the East China Sea will get together every year in Taimu Mountain so that the Mountain gets the name of“The City of Gods in the Sea”. The Mountain is also famous for the peculiar stones, the singular caves, the perilous peaks and more fogs, which is spoken highly by the ancients in terms of“There are no common stones but the ones of God’s work, whose forms you can imagine with your unlimited ideas.”

由于英美读者自幼养成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 汉语文本中浓墨重彩的渲染和华丽煽情的笔墨很难让他们产生美感共鸣。所以, 旅游外宣翻译最忌堆砌辞藻、虚浮夸饰。而译文中充分考虑西方受众的阅读审美诉求, 选其最有阅读价值信息的地方着笔翻译, 形成简单、流畅的行文风格, 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的信息交际目的。

3 结束语

旅游外宣翻译是一种既具专业性, 又具有目的性的外宣翻译, 对译者有着特殊的、更高的要求。而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旅游内宣文本与旅游外宣文本有着本质的区别, 面对西方受众, 要实现旅游外宣翻译文本的信息交际目的, 变通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就必不可少, 而要实现变通的关键则是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摘要:旅游外宣翻译是一种既具专业性, 又具有目的性的外宣翻译。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要实现旅游外宣翻译文本的信息交际目的, 变通策略必不可少, 而要实现变通的关键则是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旅游外宣翻译,变通,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Reiss K, Vermeer H J.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roy ofTranslation[M].Tubingen:Niemeye, 1984.

[2]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中国翻译, 2005 (1) :75.

[3]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20.

外宣工作总结 第2篇

今年上半年对外新闻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思路和战略目标开展对外新闻宣传。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抓经济宣传。重点抓住我县如何推进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面上宣传的同时,重点突出抓好若干典型宣传。二抓改革宣传。在农村改革层面上,着力宣传报道“税费改革”,宣传报道;在城市层面上,重点宣传“旧城改造和行政新区”实现的新突破,突出“突出工业”的举措和典型的宣传。三抓环境宣传。积极报道我县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并重视加强软环境建设,利用外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宣传我县有利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今年前7个月全县上市级以上报纸文章 700多篇,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稿件920篇(条)。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含农村版)3篇,其中《xx:新订单农业助农民增收》被多家网站;中央电视台3条,周口日报头版头条17篇。二是加大同上级媒体联系, 精心组织开展“连线xx”县外媒体采访活动。借助上级媒体力量,宣传xx,今年共接待中央、省、市媒体20 多批次,近50人。三是为县政府重大经贸活动提供宣传服务。先后参与了三次招商等活动的宣传。

二、精心制作外宣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宣传。

在部领导重视下,争取到县委、县政府有力支持,部里抽调力量,精心策划,严格按照对外宣传品要求编辑出版,展示人文、工农业风采的《七彩xx》画册1000册,这也是我县在对外宣传品制作上的一个新突破。同时制作了反映我县全面情况的7个专题片将在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县信息中心制作《xx重点项目介绍》推介项目60多项。各企事业都制作了精美招商指南与产品介绍。

三、加大对本地互联网的监督管理,确保网络宣传安全。

认真贯彻《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河南省贯彻执行<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告》等有关规定,二次召开公安、电信部门有关人员座谈我县互联网管理事宜,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新闻宣传和管理。

四、加强对外宣传管理,确保对外宣传工作健康发展。

在对外宣传中,我们严格遵守对外宣传纪律,切实加强对外宣传的管理,对把握不住的对外宣传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加强和上级外宣部门的联系,今年向市宣传部报送对外宣传信息3条。加强对外宣传队伍的管理,建立对外宣传责任制。建立对外宣传协调机制、对外新闻发布机制、突发事件对外新闻发布机制、对外宣传激励机制。积极和涉外部门联系走访了台办、侨办了解今年的对外宣传任务,沟通关系。协调本地媒体对外新闻宣传。

外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我们要把外宣工作当作党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来抓。XX年下半年我们要在遵循外宣规律、拓展外宣思路、改进外宣方式、创新外宣体制、提高外宣实效上下功夫。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促进我市外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功实加强外宣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外宣工作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现有外宣资源的潜力,提高外宣整体实力,增强外宣效果。

2、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既是政府工作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外宣工作的一个巨大进步,对树立政府形象,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强化新闻发言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新闻发布的总体策划,不断提高新闻发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把网上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互联网新闻宣传规律,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工作的新渠道。

河北省红色旅游外宣的工作重点 第3篇

【摘要】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中国文化、中国革命历史等越来越吸引外国游客的注意力。在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外宣的调查中发现,英语翻译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要加强宣传的效果,使翻译资料能亲近外国受众心理,使他们能接受并引起他们的兴趣。总之,红色旅游外宣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立足实际,重在宣传。

【关键词】红色文化;外宣;重点

红色旅游是个特殊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而对外宣传的目的,简单讲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外受众推销自己。旅游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识语错误、文本准确性、称呼称谓不统一、直译或意译等翻译方法的取舍不当等,其中,如何立足实际扩大宣传效果,是对外宣传的重心。

首先、外宣翻译要重在实际,贴近受众思维。

在汉英对译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一般来说,外宣资料应该是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和贴近国外受众的需求,因此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按照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以瑞金红色广场“红军烈士纪念塔”上的领导人题字为例:“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有的英文翻译成“Move ahead,tracing the bloody footprints of our predecessors.”外国受众理解成“往前走,追踪我们前辈的血腥足迹”,“bloody”此处应该略去。

其次、以红色旅游资料文本为基础,处理好归化与异化两个问题。

中国特色的政治性内容太多,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此类意识形态内容有时很难被西方一些受众所认同,特别是那些不了解中国红色历史的外国游客2。黄友义曾提出红色旅游外宣翻译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3。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也反复提倡外宣工作要“内外有别”,强调中外受众的思维、心理差异,不能按我们自己的习惯向他们宣传。翻译中国特色的材料时尤其要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化,否则事倍功半4。

以西柏坡文本介绍为例: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意译:Xibaipo,an ordinary small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witnessed the most historical event in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In 1948,the communist Part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airman Mao took this location and launched the most decisive battle against the Kuomintang successfully,hence setting up a historical monument in liberating the whole nation.

这篇翻译,避开了外国受众感觉陌生的机构、地名等,准确讲述了历史事件,言简而意赅,受众理解上也不会有困难5。

最后、外宣要研究方式方法。

文化差异阻碍了外国受众的理解,但如果寻找文化的共同点,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接待外宾常上演的剧目,周总理让工作人员把戏曲改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外宾们看的兴致勃勃。香港著名报纸《文汇报》曾刊登了宣传西柏坡的文章,它的题目是《古都中山国,圣地西柏坡》6,用“神秘王国”的称呼,引出西柏坡革命圣地,说它是古中山国,由少数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还是王母故里,这种宣传在外国受众心里激起魔幻的色彩,大大加强了外宣的效果。

结语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参观和学习。红色旅游对外宣传的翻译,直接影响着来红色景点旅游的外国游客,也影响着中国的大国形象,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受众思维,是做好外宣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r-6qs1_gKNqxQCiYsbsRcuN8OcmuxF2mowxdnv7KEuAb1qxBqr1h0aKRlcx58pzwzWaMmwKLN3druOXzenL1_

[2]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及对策,肖群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http://www.cnki.net.

[3]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黄友义,中国翻译,2004年11月

[4]黄友义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MATERIAL/981808.htm

[5]河北省红色旅游文化外宣现状与发展研究,刘立敏,北方文学,2014年第8期

[6]古都中山國 聖地西柏坡 - 香港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6/07/zt1306070018.htm

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第4篇

由此可见,旅游的对外宣传在促进旅游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外宣资料的撰写和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英汉语言的对比和英美读者的期望度入手,分析我国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

其次旅游资料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使外国游客如堕五里雾中。正如Pinkham (2000)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遍,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冗余的修饰词,同意复指)和异常的句子结构(名词泛滥型,逻辑混乱型等),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

总而言之,恰当得体的旅游对外宣传资料不仅有助于开拓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而且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增加民族国家之间的了解,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旅游外宣资料犹如景点的广告,撰写或翻译得当才能让外来游客一读倾心,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发现,宣传资料要想迎合英语游客,达到他们的期望值,翻译中文文本时就应做出诸多改动,“既实现意义对等,又实现形式对应,这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本办不到。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守的形式而倾全力于意义”(刘宓庆,2001:78)。如下方法常用于外宣资料的翻译。

1. 注解(Interpretation)

注解,即在翻译必要时添加适当的解释。在旅游宣传资料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名人的身份,即音译的人名、地名、物品名和官名,作为目的语读者的英美人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果直译这些内容,就会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适当地注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例:

原文:吴宫大酒店是一家旅游涉外三星级酒店,坐落在闹市的中心特色文化街福州路上,东靠南京路,南临城隍庙,西近人民广场……(上海酒店宣传册)

对于大多数西方游客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城隍庙”的含义,如果直译就会失去原名中所包含的文化蕴意和地方特色。因此为了传达原语中的文化特色,译者有必要做出一些注解,也为宣传城隍庙做铺垫。

注解:Yuyuan Garden and Yuyuna Bazaar (Yuyuan is also called Chenghuang Temple, a popular Chinese traditional shrine for City God.Chinese people used to believe that the shrine and god could protect the whole city and city dwellers from natural dis-asters) ....

2. 省译(Deletion)

适当的省译在翻译旅游外宣资料中十分必要,在处理时译者要压缩大量重复和堆砌的词语,删改华美言辞做到简练平实,多运用口语化的表达以软化僵硬呆板的语气。

例:

原文:张家界的山,奇峰叠翠,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悬崖峭壁上,生长着茂盛的灌木;舒卷飘逸的云雾缠绕在山腰,时而升腾,时而泻落;山顶上长满了苍劲的松树,参差错落,非常壮观。张家界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猛兽,有的像剑戟,有的像窈窕淑女,有的像关西大汉。

译文:Zhangjiajie is best known for its towering peaks, cloaked in cloud and mist, and covered in different shades of green.Thick shrubs cover the cliff surface, and pine flourish on the mountain tops.Various shapes can be discerned in its peaks———of animals, swords and humans.(张家界旅游宣传手册)

在该译本中译者省去了大量四字词语使之更加符合英美人的审美习惯和阅读方式,突出了信息量,又不失适当的描述。

3. 重构(Restructuring)

在翻译某些特殊文本时,译者常常会为了避免中式英语或翻译痕迹而对文本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翻译中的重构。这种方法通过删除或增加并重新组织原语的方法传达原语文本的精髓,通过这种方式,译者会改变或重组原语文本的内容或结构,以改进原文本,使之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接受。

重构体现在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上最重要的是对篇章和句式上的重组和构建,译者应当打破汉语原文的构篇模式,依据英语习惯的规范重新构篇,符合逻辑,讲究条理;在句子翻译上应找出句子的中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为句子主干,把其他的“主谓结构”转化成分词,动名词,不定式,介词结构,以及从句等附属在句子的主干之上;在用词上,要尽量压缩主观性的评述和想象,精简修饰性的成分,少引用诗词警句,力求客观精练地呈现景观的原来面貌。

例:

原文:位于福州市中心的榕山宾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装潢典雅,设施豪华,是理想的商旅之家。

宾馆拥有豪华套房300多间,环境清洁,幽静。6个装饰精美的餐厅提供各式中西美味,服务周到,气氛舒适。全套休闲健身设施,使您白日驰骋商场的紧张神经得以放松并享受锻炼的乐趣……

(许建忠:149)

译文:The Rongshan Hotel, situated in the beautiful central district of Fuzhou, Fujian Province, is ideal for business travelers and tourists,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ttractive décor and modern facilities.

The over 300 luxury suites are clean, quiet and private.Six lovely restaurants serve a varie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isine, offering courteous service and a relaxed atmosphere.The complete leisure and fitness facilities provide the fun of exercise and a proper break from the day’s stress...

(许建忠:150)

由此可见,译文在重构篇章时只取了原语中的重要信息,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把原语中的四字词语连接在一起,并用口语化的词句代替了修饰过盛的语言,如“装潢典雅”、“驰骋商场”和“事半功倍”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词语翻译,译者用“attractive decor”翻译“装潢典雅”,用“will make doing business away from office efficient and easy”传达“使您白日驰骋商场的紧张神经得以放松并享受锻炼的乐趣”中的含义,这样目标语既传递了原语的审美观,又成功地给读者提供了信息。

综上所述,旅游外宣文本英译时应尽可能考虑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语言风格和写作风格的不同,翻译时对中英语言进行研究,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目的语读者和篇章规范意识,并注重平时的积累,在大量的英语平行旅游文本中研究英语作者在类似的场景频繁使用的举行和词语进行模仿,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旅游外宣资料的写作和翻译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Pinkham, Joan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Jiang Guihua.The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曹鹏.旅游外宣资料英译现状调查与导游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经济, 2008, (12) :164-165.

[3]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78.

[4]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49-150.

[5]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http://www.cnta.gov.cn/.

[6]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http://www.cnta.gov.cn/html/2011-7.

[7]Enjoy the Central America.http://www.enjoycentralamer-ica.com/.

教育系统外宣方案 第5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外宣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充分调动全市教育系统做好外宣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外宣工作,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我市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的丰硕成果、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努力提高我市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参与单位

县教育局、三区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主管部门、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学校。

三、工作内容

1、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师生活动信息的上报。

2、教育对外宣传工作。

四、考评细则

根据参与单位的不同,将分两个组进行。县教育局、三区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主管部门、机关各科室为第一组;局属各学校为第二组

1、信息上报(每月基础分为20分)

第一组每月报送市教育局的信息不少于8条,第二组每月不少于6条,完成任务数的,得基础分,超额部分按每条0.2分计算;没完成任务数的,不得基础分,基础分的每条信息按1分计算。

2、对外宣传

根据报道的版面、篇幅、时段、长短不同,每篇报道按如下标准计分:

(1)报纸方面。在《日报》的a1版刊发的,简讯每篇2分:100字以上每篇5分;300字以上,每篇10分;500字以上,每篇15分;倒头题,每篇20分;头条每篇50分;图片新闻每篇10分。在其他版面刊发的,500字以下,每篇2分;字数超过500字,每篇5分;超过1000字,每篇10分;超过2000字的,每篇15分;系列报道每集15分;图片新闻每篇2分。

(2)电台方面。在新闻(早、晚)头题播发的,每条20分;上提要的,每条10分;其它每条5分;简讯每条2分;系列报道每集15分。在午间新闻等其它新闻节目中播发的,每条1分。在新闻时空中播发的专题,每集10分。

(3)电视方面。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发的,上新闻头题,每条50分;上提要,每条30分;其它每条20分;简讯每条10分;系列报道每集30分。其他频道新闻每条10分;专题报道每集20分。

(4)在省、中央相关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的,相应逐级增加一倍分数。

五、报送形式

1、文字稿件网上报送用word文档格式。

2、影像稿件直接送至教育电视台(人民路十二中院内)

六、考核办法

信息和对外宣传采取月统计、年终总评的办法。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将各单位信息上报、对外宣传情况做好统计,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情况在教育网上公布。年终,教育局将统计总分,并将此成绩作为各单位年终评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各单位的一把手是对外宣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转变宣传观念,树立大外宣意识,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在活动开展和总结经验的同时,积极报送信息和开展对外宣传,重要信息及新闻宣传材料要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意,确保外宣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强化队伍,建立制度

旅游外宣 第6篇

以往研究中学者从多个视角对旅游景点外宣翻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旅游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如文军(2002)将旅游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归为六类,即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和文化误解。[1]贾文波(2003)认为影响旅游外宣翻译的因素主要为译者在翻译时容易忽略读者的文化心理、审美习惯以及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2]朱益平(2005)则从文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探讨旅游资料汉译英的原则和方法。将翻译难点分为两类:由文化空缺、 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以及语篇层面上的行文和修辞的差异。河南地处中原,旅游景点介绍中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以河南省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中心”历史建筑群)为例,从上述景点的旅游景点介绍、景点英文网站及宣传手册等渠道搜集旅游外宣资料样本, 针对其中文化信息处理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从中西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民族制度的差异对旅游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1中西双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的影响

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不同的语言,能够体现出各自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历史文化中最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就是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最能体现历史文化特点。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翻译时过于忽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者的阅读目的,展现译文的语后效力。例如在翻译龙门石窟景点中的“白园”中的名人介绍“白居易”时,对于很多不认识白居易的英语读者,对这个景点的介绍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为了让西方人正确理解这一典故,翻译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oets in Tang Dynasty, Bai Juyi enjoyed great fame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He assumed a num-ber of positions in the government and was the teacher of the prince in his later life”。将“诗人”、“唐朝”以及“少傅”等文化信息准确表达出来,使西方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位名人。在 “香山寺”景点宣传资料中提到“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外国游客对“驾亲游幸”一词的理解十分含糊,译文“always at the head of a procession of hundreds of carriages and thousands of steeds”,能够生动再现历史场景。

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各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算是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引起的联想意义也大不相同,使中西方文化中的词汇出现非对应的现象。如龙门石窟景点介绍中,对龙门一词进行了解释“Longmen means Dragon Gate”,但中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的意义并不相同,因此,多数翻译中龙门石窟仍然翻译为“Longmen Grot-toes”。

2中西双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复杂的文本特征及联想意义。我国宗教文化以儒教、道教和佛教为主,而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则构成了西方国家的传统宗教文化的基础。中西双方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表达,比如“天”对应的英文是“Heaven”,中西方国家都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但在汉语中联想词义包括“开天辟地”的盘古、老天爷和玉皇大帝,而西方文化中联想词义为上帝。基督教中包含特有的专业词汇,如“圣经”“洗礼” “教堂”等,而中国的宗教词汇包罗万象,如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观音”以及神话中的“龙王”。[3]因此在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语言双方的宗教文化差异,保留宗教文化特点合理翻译,如龙门石窟中“莲花窟”景点,在翻译时添加了“莲花”一词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 lotus is often viewed and used as some-thing holy and pure, which is a symbol of holiness and purity, good luck, quietness and spotlessness”。但是,在翻译少林寺景区和佛学文化相关的词汇时,如果过度解释这些内容,容易让外国游客产生混淆感和迷茫感,例如,景区介绍中提到“十地经论”、 “四分”,被翻译为“scriptures and preaching doctrines”,采用意译的方式,用简洁的语言传递核心文化信息,以便外国游客理解。

3中西双方物质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的影响

物质文化可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色彩,是特定的语言符号。中西物质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差异方面,比如中国文化中有充满文化色彩的“饺子”“粽子”“馒头”等,西方也有其独特文化色彩的“hot dog”、“hamburger”“sandwich”。在翻译时应充分解释饮食的具体构成,方便游客理解。比如在翻译“洛阳水席”时使用的是“water feast”,“water”一词原意为“水”,外国游客在理解这道名菜时一定会误解,因此,译文补充时使用了dishes, combine meat and vegetables, served in strict order, abun-dance of flavors that include sour, sweet, salty and hot”;在翻译“鲤鱼跃龙门”这道菜时,译者补充了其象征意义,即“symbolizes happiness and good luck”,以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含义。

4中西双方民族制度的差异对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的影响

民族的心理状态支配着风俗习惯,对于某些能唤起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感知和记忆的词语,都能使人们对等联想到本族的文化。比如,在介绍司母戊鼎时,增加了与中国的奴隶制度的相关性,“reflects that the slavery system of Shang Dynasty is flour-ishing”。再如,安阳殷墟景点中出现的“车马坑”(Carriage and horse’s pit),译文对其外观及性能进行了详细解释,“beautiful design, fasten structure, delicate appearance, balanced gravity cen-ter and comfortable seats”,提到了中国的古老耕作方式以及奴隶制度,“the pits show many aspects not only the civilized level of animal energy’s carriage but also the funeral system of burying slaves”,通过对奴隶制度相关概念的描述,立体还原历史概念。

5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的发展中形成的反映和表现文化意识的行为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语言习惯。一方面, 旅游景点外宣翻译要照顾到游客的整体文化接受水平,灵活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文化信息处理过程中尊重双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方面的差异,适当采用增译、摘译和转化译文的方式,确保正确传达文化信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词汇不需要加注解即可被外国游客接受,如“观音”“粽子”“功夫”和“阴阳” 等。[4]此外,旅游景点外宣翻译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译者必须非常熟悉源语及目标语,以及相关文化典故、历史人物、宗教知识以及风俗习惯等信息,力求在翻译时能全面展示原文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向外国游客展示中国的特色语言、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文军,邓春,辜涛,等.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J].中国科技翻译,2002(1).

[2]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3]贾德江.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0(4).

旅游外宣 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以及交通工具提供的便利性不断提高, 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现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 每年吸引的国外游客将达到1.3亿人, 位居全球第一。因而, 各种英译旅游文本就成为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了解旅游景点、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 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 以汉语为信息源, 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 以各种媒体为渠道, 以外国民众 (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 为对象的交际活动。”然而, 现今旅游外宣翻译良莠不齐, “语用失误、文化失误、语言失误”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外宣失误不仅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且严重地损坏了中国的人文形象。因而,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应用得当且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来翻译旅游外宣文本是我们成功介绍旅游景点、传播中国文化亟需解决的问题。外宣翻译“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 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的原则。”如何坚持这个原则, 使用得当的翻译策略将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二、 中西旅游文化对比分析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民族众多, 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外宣资料, 其功能主要是向游客介绍旅游地的风景名胜、历史典故、人文习俗, 传递文化信息, 激发游客兴趣。然而, 中西方在审美、道德观、价值观上的差异反映在旅游中则体现为旅游文化的巨大差异。首先从旅游目的来讲, 西方人出门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一个地方的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当地的民俗风情及风俗习惯。据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来海南动机调查显示:他们第一是了解民众生活 (100%) , 第二是了解历史文化 (80%) , 第三是游览观光 (40%) 和品尝佳肴 (40%) 。而中国人出门旅游的目的多为超脱现实, 远离烦恼, 超然万物, 当然也有欣赏风景, 参观历史古迹之意。其次, 从价值观差异来讲, 中国长久以来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 注重等级差异, 宣扬“天人合一”。“忠孝仁义”是价值衡量的基本标准, 强调“重义轻利”, 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西方信仰上帝,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为他们致力于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为己用。因而, 他们更加致力于对外扩张, 掠夺甚至屠杀以谋取暴利。最后, 从审美情趣差异来讲, 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影响, 西方人重物我分离、二元对立, 偏向于对客体进行冷静的分析, 直面物体的本质, 再现事物的原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思考、研究进而改造、征服, 重逻辑思维, 强调借用科学的手段对事物进行精确地观察把握, 而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认为艺术不在于模仿自然, 而在于表达受自然感动之“心”, 不在再现外物的原形原貌, 而在于抒情言志。“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我看青山多妩媚, 青山看我亦如是。”注重艺术感受, 强调人与自然总是和谐的。

因此, 正因为中西方在旅游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差异, 要想让外国人理解旅游外宣文本甚至产生和国人一样的理解和感受, 就需要我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恰当的策略, 加深文化层次的翻译。

三、 生态翻译学

胡庚申教授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 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 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 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文的评价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等,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程度”最高的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的是在一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对翻译策略进行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 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化, 使之符合社会需求。

1.语言维的选择与适应。语言维的选择与适应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

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正如奈达所说,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 要进行有效的交流, 就必须尊重每种语言的特征。”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的文字系统, 在语言类型、表达结构、语法、词汇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英语的主谓语要求在人称、数、时态上严格一致, 而汉语要求语义一致;英语词义内涵广泛, 对上下文依赖性比较大, 独立性比较小, 而汉语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 独立性比较大;英语中介词多, 句子喜欢用介词来形成链接, 而汉语中动词多, 喜欢用动态表达, 比如a novel by Lu Xun (鲁迅写的一本小说) , a boy from a countryside (一个来自农村的男孩) 。外宣翻译和文学翻译同属翻译, 根本目的都是传播信息。但是两者又分属于不同翻译类型, 外宣翻译是应用型翻译,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旅游、社会等各个方面, 而文学翻译属于艺术性翻译, 是用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再现原作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 是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根据赖斯的语篇类型和语篇种类划分, 外宣材料属于信息类语篇类型, 其语言功能是提供物体和事实信息, 语言维度是逻辑性, 语篇重点是关注内容, 因而译文以传递指示内容为目标, 其翻译方法应该以“直白语言”, 按需要明晰化为主。

2.文化维的选择与适应。文化维的选择与适应, 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 认识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过程, 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 每时每刻都主动或被动地被所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 因此译者在翻译这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要充分认识并且准确把握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性区别, 最大限度地缩短理解差距, 传播中国文化。

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条件、地里环境、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不足造就了语言文化的不同, 使得两种语言中的词汇表现出非对应非重合的现象, 无法产生语义共鸣。比如“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个“江南”就不好直接翻译成“southern China”, 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江南”的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又如三亚南山寺门匾上“不二”, 本是佛教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 强调一切无我, 一切唯心, 对信仰上帝基督的西方游客该怎么翻?是音译加注还是用阐释译还是关联译?可见, 在旅游外宣翻译的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中的文化个性, 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了文化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3.交际维的选择与适应。交际维的选择与适应, 是指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化之外, 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众所周知,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旅游外宣翻译的最大目的就是让外国游客能够欣然接受中国文化, 激发消费欲望, 促进地区、国家的交流。因而了解游客的思想文化及交际思维习惯, 将旅游文本信息最大化地传达给外来游客, 以此来提高外宣翻译的交际效果是译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四、 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 因中西方旅游文化的不同,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语言、文化、交际等各方面均要作出一定的选择与适应, 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针对性的翻译策略以适应不同语境下的翻译需要。

1.直译或直译加注。直译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 又没有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 同时还保留原有的风格。直译是旅游外宣翻译中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策略, 适用于目标语言群体能够正确、轻松地读懂并理解外宣材料的情况。比如海南省三亚市的鹿回头公园就被翻译成“Luhuitou (meaning a deer looking over its shoulder) Scenic Area”, 在其公园介绍中有一句“‘鹿回头’已成为三亚的城雕, 三亚市也因此得名‘鹿城’”则被翻译成“Luhuitou was the signature sculpture of Sanya city. Hence, Sanya city obtained the name ‘Lucheng’ (the city of deer) 。

2 . 音译或音译加注。要想保留原文的内容的同时保留其语言风格, 除了用直译的方法, 还有一种就是音译或音译加注。音译加注适用于某些名称介绍, 如人名、地名、节日名等。比如说在翻译海南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时便可适用这种翻译策略, 译成“Sanyuesan, a traditional festival among Li people”, 实现中国大统一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便可翻译成“Qin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B.C”,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的“江南贡院”可以译成“Jiangnan Gongyuan, the pla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ancient China”。值得一提的是, 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可能一开始很难被外国游客接受, 但是随着使用频率的加深, 像“sanyuesan”, “Qinshihuang”“Jiangnan Gongyuan”这样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译词将逐渐被游客所接受, 也能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3.意译。音译强调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现出来, 不需要过分地注重细节, 但是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意译适用于原文词句艰涩难懂, 句型结构复杂的情况。例如《神话世界九寨沟》的景点翻译:

原文:当你步入沟中, 便可见林中碧海淡当荡生辉, 瀑布舒洒碧玉。一到金秋, 满山枫叶绛红。盛夏, 湖山幽翠。仲春, 树绿花艳……四时都呈献出它的天然原始, 宁静幽深。

译文:Mystic lakes and sparkling waterfalls captivate your eyes as you enter the ravine. The trees are in their greenest in spring when intensified by colorful flowers. In summer, warm tints spread over the hills and lake lands. As summer merges into autumn, the maple trees turn fiery red. Splashing color through the thick forest hills… Tranquility pervades primitive Jiuzhaigou throughout the year.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 原文诗情画意, 四字局、平行对偶大量使用, 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音美形美的意境, 而英文则简洁干练, 语言表达比较直观, 但是这更符合英语语言阅读者欣赏的习惯, 更能起到旅游对外宣传的效果。

4.关联翻译。关联翻译指的是用文化关联的手段来翻译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 通过“以此比彼”的方式缩小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距, 产生亲近感及文化联想, 激发游客兴趣。比如,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劫富济贫的好汉, 我们不能直接翻译成“rob the rich and help the poor”, 因为西方人强调法治秩序, 这种翻译会让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帮强盗。可喜的是, 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有一个罗宾汉, 维持正义, 保护弱小, 因此在翻译时可以用文化关联的手段翻译成“Robin Hood in China, trick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无独有偶, 中国民间传说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有个号称水城的苏州, 意大利有个水上城市威尼斯, 等等。

五、 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 旅游外宣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流沟通信息。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外宣材料译文读者的旅游目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 了解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上的不同, 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与选择, 采用针对性强、有效的翻译策略, 缩短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差距, 有效交流沟通信息。

摘要:旅游外宣翻译指的是旅游文本材料的翻译, 能否得当地翻译外宣材料不仅有利于中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市场, 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从而较强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了解, 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的适应选择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应与选择, 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鉴于中外旅游文化在旅游目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译者在翻译旅游外宣材料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这些语言、文化、交际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障碍?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传达文本信息, 传播中国文化?这将是本文作者集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32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b (1-5) .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06) .

[5]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增词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汪文.试论旅游外宣翻译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资料外宣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83.

旅游外宣 第8篇

一、中原地区地理位置

中原地区地处我国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和华夏民族的发源核心。中原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文化,例如安阳殷墟、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登封嵩岳寺中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制密檐塔,这些都是举世闻名的景点,蕴含了无数的历史文化,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完美的结合。相对来说这些景点越知名外宣工作的责任就越重。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快、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快捷、方面、范围广等特点,让它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渠道,也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群众重视。利用旅游网做外宣是一种媒介,主要的功能就是能让旅游从业者、境外旅游人能不受文化和语言的阻碍、舒适、快捷、方便的使用,或是进行相关的旅游活动。但是,目前中原地区的旅游外宣翻译一般都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目的性不清、以人为本不足、译文过信、形式主义严重等情况。笔者根据这些情况,以功能学派目的论的角度为起点,将河南省旅游局官方网站与伦敦旅游局官方网站进行对比,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笔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二、外宣翻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与德国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类似,认为人类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出自一定的目的性,就是指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追求着某一种目的。而外宣翻译就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为了达成这种目的,翻译人员可以采用任何的方法和策略,这就是翻译理论中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精髓所在。

在旅游行业和专业以及旅游活动中进行翻译的人员就是旅游翻译,这种翻译是跨心理、跨文化、跨时空、跨社会、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一般旅游翻译服务的对象是旅游人员,包括外国友人、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其实旅游业是一个与心理学息息相关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要。旅游翻译就更是如此,自己的资源和定位对哪一些人群有吸引力,游客最希望买什么、玩什么、住什么、吃什么、看什么?如果能在旅游资源的翻译和开发宣传中,把这些问题一一回答并解释清楚,旅游翻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旅游宣传的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英文旅游网站的建设,这属于外宣中的信息资料翻译。它包括酒店预订、出行方式、旅游路线、民俗风情和景点介绍等。最近几年各地的旅行社和旅游局都开始建立英文旅游网站或是英文网页,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读得懂英语的游客。让外国友人能充分的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进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网站的文本类型属于操作性和信息性文本。操作功能是把旅游当成商品,对旅游产品进行推介,提升旅游景点的名气;信息功能是向潜在的游客传达旅游地点相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继而达到吸引住游客,带动游客来旅游地旅游的目的。

三、对比研究

旅游网站作为外宣的一种重要途径,网站英文版的建设对旅游的开发和外宣以及对外的文化交流与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国外的旅者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中国的外宣网站,笔者在对伦敦旅游网和河南旅游局官方网站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内容基本上套用中文的格式,不能较好的照顾英美国家旅游者的习惯,这个翻译任务就无法完成,或是不能根本上的完成;另外还有一些网站的英文版存在大量的形式主义,信息量上不够全面,不能真正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要做的就是与其他英语语种国家的旅游网站进行对比,借鉴一些该有的语言习惯,对我国英文版的旅游网站进行改革,主要是要把立足点放在翻译任务委托者和目标读者的身上,尤其是要照顾目标读者的特殊文化风俗。再根据这些目标文本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翻译时采用哪一种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不然现有的旅游网站就只是形式上的花架子。

1.语言特色

中国与英语为母语语种的国家相比,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大不相同,所以在语言的风格和特色上也不同。中文的语言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内涵、文字典雅、声情并茂、辞藻华丽多使用排比、并列等修辞手法,内涵众多的成语,以美学方式来传达信息。但是英国伦敦旅游网上对于风景的介绍里蕴含理性的美,讲求文辞简洁、风格简约、自然真实,对景物的描写以读者为中心,重点在描写景点的优势和不足、服务设施、地理环境等,为读者传递出准确丰富又实用的信息。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中文旅游文化外宣是应该遵循读者的心理感受和认知能力,不要夸夸其谈,把信息的介绍放在重点,以实现对景点进行宣传的主要目的。

2.信息结构

以河南旅游局官网中嵩山少林寺为例,在开头就是一段总结性的介绍文字。提起少林寺,是个妇孺皆知的地方,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中岳嵩山西麓,背靠五乳峰,面对少室山。依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十九年大约公元495年,印度僧人从古印度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北魏,得到虔诚的佛教信徒孝文帝的崇拜,让人在少室山下的密林之中建立一处寺院,因为该寺院坐落在少室山下的重峦密林之中,名曰少林寺。在公元527年,北魏孝昌三年释迦牟尼的佛土经过三年长途跋涉来到少林寺,首次传授禅宗,在当时轰动很大。所以,少林寺就被世界佛教称为禅宗祖庭。尤其是是在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曾获十三棍僧的搭救,而得到李世民的重视,获封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在2006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景区。

之后才是比较详细的历史部分和景区的简介,包括其中各个古建筑的建筑史和相应的文化介绍,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电子地图、特产购物、景区住宿、交通指南、景区攻略和景区路线等链接,游客能在其中查到比较详细的信息。页面上还包括服务热线、开放时间等重要信息。甚至周围的旅游美食、当地的娱乐项目等都充足的体现在官网上。旅游者能从中文网页上查到与少林寺有关的一系列信息,信息功能比较突出。

反观少林寺相关的英文网页,在网页的顶端就是The Shaolin Temple,说明了景点的名称,然后还有一个名称的空栏上面写着以上的英文,完全是多余的。然后再看Class:AAAAA,其实这种信息基本上来说就是多余的,首先这不算关注重点,其次外国人并不知道我国景点级别的分类。地址上只有Zhengzhou,其他具体的街道门牌号就都没有了,这种地址太过笼统,给了地址与完全不给的效果基本是一样的。而最主要的是,在英文的网页上并没有关于配套设施、票价、路线等应该给出的信息,这就不符合满足目标读者目的这一点。

对比英国伦敦官网对伦敦塔和伦敦之眼的描述,能以读者为中心,写作上直观,文字简介,文风活泼,游客对伦敦塔和伦敦之眼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在对伦敦塔的描述上,几行文字中运用了十几个动词,游客就有十种以上的体验,能激起想要去那一看究竟的欲望。除此之外,与河南外宣旅游网站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景点的配套设施上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使用列表形式,包括卫生间、支付设施、就餐、预定设备、通信设施、场馆设施等,其中大多数为残疾人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服务,这是需要我国的外宣翻译人员需要学习的。

四、结语

旅游外宣翻译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商业意图,要迎合目标读者的口味,激起他们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旅游翻译应该充分的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尽可能多的意思,增加译文的感染力。中英网站的对比能让我国的旅游文化外宣了解自身的缺陷并进行完善,旅游网站是互联网上的外交,应该对优秀的翻译样板进行借鉴学习,进而达到实现我国中原文化旅游外宣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旅游外宣 第9篇

(一) 构建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必要性。

外宣翻译是要完成那些以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 (张健, 2013) 。对旅游业出现的文本进行的翻译实践活动可称之为旅游外宣, 其目的在于“外”, 即向来自海外的旅游者解释、说明、推介相关旅游资源, 其传播方式在于“宣”, 即以各种媒介为渠道, 对来自海外的旅游者宣传相关旅游资源。旅游外宣翻译的质量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宣传效果以及海外旅游者的旅游舒适度。通过中国知识网CNKI的检索发现, 学者们对西藏旅游外宣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 但也有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比如谭益兰 (2013) 通过运用语篇翻译的相关理论, 选取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拉鲁湿地三个旅游景区中的地图、旅游指南、门票、旅行社宣传资料等的公示语篇, 详细分析了此类语料库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提升西藏旅游景区公示语语篇汉英翻译质量的具体对策与建议。此外, 弋睿仙、贾丽萍 (2014) 运用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 对布达拉宫门票上的汉英翻译质量进行了评估, 从文本类型、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对译文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 发现了译文在语义、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上述两个研究针对西藏旅游外宣文本的汉英翻译进行了个案研究, 西藏旅游外宣文本汉英翻译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的大量问题亟待解决。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 不少学者提出建设旅游外宣类汉英平行语料库为解决旅游外宣文本翻译质量低下的问题提供了更为实用、方便的途径。

(二) 构建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可行性。

语料库 (corpus) 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海量自然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存储, 以供自动检索、索引以及统计分析的大型资料库 (李文中, 1999) 。在建设语料库的过程中, 首要的任务就是搜集海量的自然语言, 在语料稀少的情况下, 是无法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语料库的。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 充斥着大量的汉英对照的旅游文本, 包含公示语、景观介绍、门票信息、交通地图、酒店餐饮介绍、博物馆展品说明、特色旅游纪念品介绍等等。此外, 每年西藏都有大型的节庆、博览展出等活动, 比如藏历新年、赛马节、雪顿节、林卡节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可以说, 随着西藏旅游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旅游外宣文本的多语对照已经形成常态,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语言数据。

二、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构建设想

(一) 建库目的。

语料库并不是大量自然语言数据的简单集合, 它是有严格的设计标准的。就语料库的应用目标而言, 其收录的语言材料应该具有代表性 (常宝宝、俞士汶, 2009) 。这就要求我们在建库前明确哪些语言材料是建库所需要的, 同时应明确哪些语言材料是应剔除的。对于本研究中提出的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来说, 要建设高质量、精品化、本地化的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 使其能很好地服务于西藏旅游外宣汉英翻译的工作;服务于西藏区内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翻译教学的工作;服务于西藏区内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培训提高的工作。因此, 这就对建库过程中的语料选取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

(二) 语料选取。

在构建平行语料库时, 其中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行文本的来源和领域必须严格界定 (李文中, 2010) 。针对本研究中语料库的语料选取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旅游外宣文本的含义。广义的外宣翻译涵盖所有的对外宣传方面的翻译活动, 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 (张健, 2013) 。此外, 根据上述的语料库的建库应用目标, 本研究提出的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侧重于旅游文本在对外宣传过程中的汉英翻译, 而并非外宣文本的汉英翻译。本研究中的旅游外宣文本属于外宣文本中的一个类别, 它包含了所有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的, 起到对外宣传作用的文本。因此, 在语料选取过程中, 主要搜集以下几类汉英对照的旅游文本材料:景观介绍;观光指南;景区公示语;餐饮住宿介绍;博物馆陈列说明。通过购买印刷材料, 收集网站资料, 实地考察旅游景区等方式获取相关语料。确定了语料来源之后,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料的代表性问题。采取根据社会语域的标准, 利用分层抽样、均衡抽样和比例抽样三者结合的方法, 使得西藏本地旅游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汉英翻译文本成为入库语料。由于本语料库是应用型语料库, 主要用于为西藏旅游外宣翻译提供可靠的参考, 以及西藏本地高校旅游英语翻译教学, 那么必须要建设成为高质量、精品化、本地化的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 也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文本中的语言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 以免质量不高的语言材料入库, 对以后的研究和英语产生负面效果。因此, 在语料入库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含有语法、搭配、拼写错误的文本, 略加更正后入库;二是出现译文表达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文本不予入库;三是组织翻译专家对入库语料进行二次审核把关, 剔除或修改质量不高的译文。

(三) 语料录入与保存。

由于语料来自于印刷材料、网络电子文本、拍摄下来的图片资料, 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这些语料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对于纸质的印刷材料, 可以采取先扫描成PDF格式的文件, 再转换成TXT格式文本的方法;对于网络文本, 其转换方法很简单, 需要注意的就是剔除嘈杂信息;然后拍摄的图片资料则需要人工输入。所有入库语料经过扫描、转换、剔除网络嘈杂信息等过程后, 经过多次的文字校对和格式整理, 全部保存为TXT格式的文档备用。

(四) 语料标记与标注。

对于语料库的标注的定义, 李文中 (2012) 认为各家观点不同, 但分歧不大, 因此他主张使用“标记”和“标注”两个术语, 语料库标记表示添加与文本结构正字特征的表达和有关文本识别特征的过程, 语料库标注则表示词性标注、语法标注、话语标注以及错误赋码、语用特征赋码等。关于语料库的标注, 李文中 (2012) 指出语料库学界对于语料库标注支持和反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不仅反映了语料库研究中两种既个性又相辅相成的学术思想 (即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与语料库驱动研究) , 也反映了研究者对待语料库中语言数据态度和使用路径的不同, 但二者在研究实践中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他指出对语料库设计标注或应用标注时, 要立足于自己的研究实际。对于本语料库的应用来说, 在设计标注时只考虑对文本的元信息进行标记, 以及对中英文进行词性标注。文本的元信息指的是关于文本的信息, 在本语料库中, 在进行元信息标记的时候, 采用多数语料库常用的XML语言进行标记, 主要注明语料来源、景区类别、景区所在地、译者信息等。为方便进一步的检索和研究, 对英文文本采用免费的CLAWS7软件进行计算机自动词性标注。然而机器自动标注的准确率只能达到96%左右, 因此, 在完成自动标注后需要对标注后的文本进行人工修正。

(五) 语料对齐。

相较于单语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需要进行双语语料的对齐这一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语料对齐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平行语料库能普遍能做到的是段落对齐和句子对齐, 目前来说, 还没有对齐率达到百分百准确性的对齐软件, 因此, 在进行语料对齐时要做到机器对齐和人工对齐相结合的办法。Paraconc软件可以对语料库中的中英文文本进行粗略的句子对齐, 由于旅游文本的翻译会出现摘译、扩译或省译的情况, 所以机器自动对齐软件在某些句子无法实现一对一的对应, 因此会造成对应混乱, 这就要求进行人工核查, 完成进一步的人工对齐。在人工对齐的时候, 一句中文原文有可能译成一句英文, 因此实现一句中文对应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原文有可能译成多句英文, 因此实现一句中文对应多句英文;多句中文原文有可能译成一句英文, 因此实现多句中文对应一句英文。

三、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应用价值

一是研究者可以从旅游文本的汉、英语料的对比研究入手, 从文体和功能方面探究二者的差异和共性, 发现不同类型的西藏旅游文本及其英译文本的语言特点, 进一步结合翻译学理论, 探讨西藏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及其内在成因, 为今后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二是由于在建库时严格控制入库语料, 所以建设成的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可以为译者提供可靠的翻译参考, 能够有效地提高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 达到良好的外宣效果。三是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可以应用与西藏本地高校的旅游翻译教学。基于该语料库可以开发数据驱动式 (data-driven learning, 简称DDL) 旅游翻译教学手段。DDL旅游翻译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进一步提高旅游翻译教学的效果, 为培养服务于西藏旅游业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在建设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时候,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需要旅游专业人士、翻译专业人士以及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和参与。尽管西藏旅游外宣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但可以肯定的是, 建成后的语料库其应用前景广泛, 必将对西藏旅游翻译和旅游翻译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宝宝, 俞士汶.语料库技术及其应用[J].外语研究, 2009, 5:43~51

[2]李德超, 王克非.基于双语旅游语料库的DDL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11, 1:20~26

[3]李文中.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 1999, 1:51~55

[4]李文中.平行语料库设计及对应单位识别[J].当代外语研究, 2010, 9:22~27

[5]李文中.语料库标记与标注:以中国英语语料库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3:336~345

[6]谭益兰.从语篇分析角度研究西藏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语篇翻译[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57~64

[7]弋睿仙, 贾莉萍.赖斯翻译批评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达拉宫门票汉英翻译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 3:125~127

旅游外宣 第10篇

关键词:南京旅游景点,网络外宣,心理接受,翻译手段的多样性

一、引言

所谓对外宣传, 是指“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 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或者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 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 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式, 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1]在全球化日益突出的今天, 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外宣无疑是最快速高效的一种对外宣传形式。2014年南京将迎来期待已久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同时也将迎来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也是发展南京旅游业的一个良好契机。值此之际, 网络外宣工作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南京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也受到南京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 南京政府及许多旅游组织在南京旅游景点的英文网站方面做了许多改进和完善, 但相较于国外许多优秀的景点外宣网站而言, 我们的网络外宣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二、南京旅游景点网络外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资源和人力上的缺乏、重视程度、文化及语言问题等, 在对外宣传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南京是江苏省省会, 又是著名的十朝古都, 在为外国人提供信息平台的网络对外宣传上, 南京旅游外宣虽然做了许多努力, 为宣传南京旅游景点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在外文内容及其翻译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1. 外宣网站信息匮乏。

南京旅游景点的外宣网站普遍存在网页设计杂乱无章、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陈旧空洞、没有明显的旅游标志等问题, 而且景点介绍单调, 缺乏图片和动态演示, 没有特色实用的服务项目, 宣传效果远非理想。对此, 笔者选择南京旅游网作为研究对象, 以其中对南京5A景点中山陵 (Dr.Sun Yat-sen’s Mausoleum) 的外宣网页为例进行调查。南京旅游网即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官方网站, 是南京政府支持创办的专业型对外宣传网站。网站主页面包括新闻、亚青会、青奥会专栏、南京传说和故事、景点、旅游指南、交通地图、休闲购物、食物、酒店和咨询等版块。其中宣传南京著名旅游景点中山陵的网页内容分布如下:四段文字介绍景点, 十四张图片展示中山陵风貌, 一个视频介绍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五段文字深入介绍孙中山及其丰功伟绩, 一张南京全景地图, 一张街景地图, 还有一些细节介绍, 包括票价、营业时间、网址、电话、交通路线和地址。由此看出, 南京旅游网的英文外宣网页内容已渐趋丰富, 但仍不完整。首先, 整个网页仍是以传统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为主, 文字介绍过于空洞枯燥, 难以激起外国读者的兴趣和来宁旅游的激情。其次, 虽然网页里引进了一些新兴版块, 比如视频, 但这段视频是介绍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常识, 这些历史事实对外国人来说显得太陌生, 也没有必要全面了解。大篇幅的介绍历史令整个网站更像是传播中国历史与文化, 而非展示我国秀丽的景点名胜。而且, 整个网站缺乏特色服务项目, 功能有效性略显一般。

2. 自我宣传过多, 对外宣受众接受度考虑不足。

中国很大一部分的外宣材料在制作和翻译的过程中, 过多地考虑了把自己介绍出去, 对受众的心理接受度考虑不足。据调查, 南京外宣网站普遍存在受众文化研究不足, 对外宣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味注重宣传, 对受众需求欠缺考虑。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一些主流网站进行研究, 调查发现, 南京网络对外宣传的访问者只有25%的访客来自国外, 其主要访问者还是以国内受众为主。这种对受众研究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些英文网站宣传的影响力大大降低。此外, 南京旅游网站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大多是中文网页的简单翻译, 而没有根据国外游客的观光心理, 兴趣所在及需求为出发点, 对其景点宣传介绍加以修饰改变, 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等因素纳入网页设计层面, 因此造成大多数网页形式呆板, 中式思维居多的局面。

3. 外宣翻译处理不佳。

南京旅游景点网络外宣中的语言问题主要包括“硬伤”和“软伤”两种, “硬伤”如名词拼写翻译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软伤”如英语表达不当, 出现中式英语, 以及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译名混乱等问题。外宣翻译中, “硬伤”属于一眼就能看出并修正的, 而“软伤”则需对翻译质量下一番功夫。①中式英语。中式英语, 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在用英语表达时, 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凑出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句。外宣翻译在整个对外宣传的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准确地转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 从而提高外宣效果。南京市网络外宣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 外宣网站上出现“实用指南”一栏, 用于介绍旅游、票务等实用信息联系方式, 而此栏目名称被译为“Practical Guide”。“Practical”一词本意为“实用的, 实际的”, 但用在此处会让人产生其他栏目就没有实用功能的错误想法。此处改译为“Information Guide”更能凸显其内涵[2]。另外, 在介绍南京明孝陵相关信息时, 一栏“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旅游文化纪念品”, 其译文为“World cultural heritage———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tourist and cultural souvenirs.”这一句中英文一一对等, 但是外国游客能看懂么?这种不顾中英文语法差异, 按顺序的中式翻译, 将中文逐字翻成英文, 显然是不妥当的。该句是为了向游客介绍南京明孝陵的纪念品, 因此中心词应是“纪念品”, 而别的都是修饰词, 可译为:“Tourist and cultural souvenirs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Xiaoling Tomb of Ming Dynasty.”②译名混乱。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各个旅游景点的名称翻译上。许多名胜古迹的名字都是取自古诗词抑或是来源于传说或历史故事, 比较独特, 因此翻译起来难度较大。大体上, 这些景点名词翻译主要有汉语拼音拼写, 音译或意译, 或汉语拼音与音意译同用。但在笔者搜集的信息中, 同一景点的名称翻译有不同的译法, 容易让人混乱。例1.雨花台Yuhua Terrace;Yuhuatai;The Rain Flower Terrace雨花台的三种翻译分别来自其标牌、宣传手册及旅游网站用词。不识汉语的外国友人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三个不同的景点, 而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个景点。其实, 这三个翻译用法上并无太大问题。雨花本来源于南朝时期的一个传说, 高僧云光法师在雨花台上讲经做法, 感动了上苍, 天降雨花, 落地成石。这个传说使得雨花文化绵延至今。而处于实际用途, 我国针对地名的英文翻译, 大多数是用拼音翻译的。诸如此类的翻译还有很多, 例2.中山陵Zhongshan Mausoleum;Dr.Sun Yatsen’s Mausoleum像这样的名词混乱翻译的现象一定会给游客带来不便。只有相关管理单位尽快对此做出统一标准管理, 并加强推广,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对策与建议

就目前看来, 南京旅游景点的外宣网站存在诸多问题, 影响着外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 从大众传播学理论而言, 网页外宣不同于中文网站的简单翻版, 对外报道也不同于单纯的汉译英, 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另一方面, 网页外宣英译具有其特殊性, 需要充分考虑外国旅游者的文化差异和心理接受等问题。另外, 外宣网站管理系统仍不完善, 存在信息匮乏, 内容空洞, 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基于上述的问题与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希望能为提升南京旅游景点外宣网站的质量和效用提供参考。

1. 政府行为、民间方式、商业推广三管齐下。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第一条“外宣网站信息匮乏”的现状, 应充分发挥官方政府、民间交流和商业推广三个方面的作用, 从多角度、多渠道来解决信息不足的问题。首先, 政府应充分重视旅游景点的网络外宣工作, 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 如让文化部门或旅游管理部门来负责旅游网络外宣的事务, 做好南京网页外宣的规划和管理, 梳理网络外宣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只有做好规划、管理, 找出问题, 才能解决信息匮乏的问题。其次, 鼓励对外交流较多的高校和民间团体在对外交流的时候, 利用出国访学、出国交流、建立孔子学院等形式和手段, 有意识地的来宣传、介绍南京的旅游景点, 让更多的外国受众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 吸引他们来南京旅游。商业宣传手段是最容易让国外游客接受的手段, 可以让从事涉外旅游的商业公司来加大南京旅游的网络外宣力度, 让商业公司能够从它们自己的商业宣传中获益。

2. 以文化交流和外国受众的心理接受为重点搞好网络外宣。

旅游语篇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文化信息传递, 吸引读者, 让他们产生亲自体验的欲望。根据功能翻译理论, 旅游语篇翻译时也必须要强调和突出这种文本的特点。黄友义指出, 外宣翻译工作要遵循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以增强我国的对外宣传效果[3]。外宣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 应充分考虑交流性、时效性, 读者接受这些因素, 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必须从实现良好的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进行材料的翻译工作, 以英文读者的阅读兴趣、旅游兴趣和文化接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翻译出来的材料让外国受众易读、爱读, 阅读后不会产生文化隔阂, 而是要产生文化体验的冲动。

3. 综合运用翻译手段的多样性, 提高翻译质量。

旅游景点的网页外宣英译具有其特殊性, 不是简单的从中文逐字英译[4]。不仅要妥善处理中英文的语言差异, 更要灵活认真处理中外文化差异和受众的心理差异给外宣翻译带来的困难[5]。充分发挥翻译的多种形式, 抓住文本内涵, 多使用编译、摘译、译写等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的翻译质量, 需要在翻译过程中, 加强翻译的责任心和找到高水平的翻译人员, 避免翻译的硬伤;同时, 更要遵循以方便外国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文化的原则, 学习国外旅游网站的用词特点和介绍方式, 把历史悠久的、特色突出的、优秀南京旅游景点的内涵表现出来, 避免“软伤”, 让更多的外国受众看过后能喜欢, 并且有想亲自来体验的冲动,

4. 学习国外旅游网站的成功经验, 突出个性化需求。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外有很多非常好的旅游网站可以让我们学习、借鉴。在网站宣传时, 要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尊重西方的思维模式, 突出个体和个性, 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优点及其对游客会产生的影响。如在调查对比美国纽约旅游网站“www.newyork.com”后不难发现, 在旅游景点的介绍中多围绕游客可以参与的活动, 可能产生的好奇心来提供相应的描述。在用词上用的较多的是:explore, experience, involve。强调个体的体验。在介绍百老汇时候并不是简要介绍其历史和现状, 而是用提问“What it takes to train a Broadway star?”的方式来吊足来访者的胃口, 显得非常人性化。美国大峡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它的旅游网站 (http://www.grandcanyon.com/) , 涵盖了几乎你所要想了解的一切, 看了之后, 就有想去的冲动。它就是从一个旅客的视角来介绍你想要知道的信息, 食、住、行、玩, 图片、文字、视频, 互动问题等形式充分。它的主旨就是“帮助你从大峡谷之旅中获得最好的体验 (Helping You Get The Most Out of Your Grand Canyon Experience) ”。国外成功的旅游景点的网络宣传的视角、方式和内容有非常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我们学习他们的宣传优势, 并结合我们的文化旅游特色, 一定可以做好我们南京的旅游景点网络宣传。

四、结语

在青奥背景下, 成功的外宣工作对提升南京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南京旅游景点的网页外宣不仅是语言符号的传播, 还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本文通过对南京旅游景点网络外宣工作的问题分析, 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从而促进南京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外宣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泽存.新时期对外宣传论稿[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2:124.

[2]陶李春.浅析南京旅游网页外宣的现状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 (10) :21.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对外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6) :27-28.

[4]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 2001, 9 (4) :2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旅游外宣】相关文章:

中国外宣06-23

文化外宣08-15

外宣翻译人才07-01

高校外宣翻译07-15

民俗外宣翻译07-18

外宣工作要点08-02

政治外宣翻译论文07-02

外宣翻译论文提纲09-04

乡镇外宣工作方案07-10

企业外宣材料特点08-13

上一篇: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下一篇:小学美术激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