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文化记忆

2024-07-20

时代的文化记忆(精选12篇)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1篇

1.档案资源收集对于企业记忆的影响

档案收集不仅能完善企业档案记忆, 还能够确保企业资源数字化的正常运营。同时, 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琐碎, 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进行及时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此外, 这些数据信息承载着企业的现阶段经营与生产记忆, 一旦记录不及时, 会造成企业记忆的缺失。因此, 在档案收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经验保存有价值的信息, 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珍贵的档案信息不是固态形式的, 而是会发生一定变化。

2.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残缺的档案往往会丧失其自身价值, 维护档案的完整性是档管人员的天职。因此, 做到不丢、不坏、不乱是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

然而, 档案的产生并且孤立, 一个档案文件的形成是多种活动相互活动的成果。同时, 各个单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甚至不同的单位与活动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因此, 不能孤立评判单个档案信息的存在价值与保存价值, 应将存在相互联系的档案关联起来, 才能准确掌握每一份档案文件的利用价值。为此,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首先应全面分析档案文件的特征, 从档案信息的内容、来源等综合组成因素入手, 对其价值加以综合判定。另外, 应从整体角度分析被鉴定档案与其他档案文件间的联系, 并分类收集整理, 对其保存价值加以综合评定, 慎重决定其存毁。

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一些陈旧档案不被重视, 也缺乏相应的保存措施, 使其处于边缘保存状态。在大数据时代, 对于档管人员而言, 应对庞大档案信息的相关性加以分析, 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 “将“死档案”变成“活信息”, 充分体现档案信息的价值。

3.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经典性

档案数量是一直大量增长的,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增长的更为迅猛, 但是人们对于档案的保存却是极为有限的。在档案保存工作开展过程中, 会产生一些失去档案的价值。随着时间流失, 一些失去价值的档案持续充填库房, 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同时也带来了很大负担, 它们在占用管理资源的同时, 妨碍对于有价值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大数据时代, 档案信息已呈现泛滥状态, 而并非缺乏。因此, 如何尽最大限度提升档案保存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档案信息的利用效果, 充分最好有价值档案的鉴定工作。值得一提的是, 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 应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坚持全面、发展、效益的原则对档案价值进行综合判定。在筛选出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之后, 对其保存价值、保存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判定与分析, 这样能有效减少后期对于档案检索的工作量, 以便于归档利用;在遇到突发事件之后, 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并对有价值档案进行抢救与转移。

4.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广度性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档案保存作为最基本职责, 担负着档案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后期保存、检索等综合性任务, 其资料也具有宝贵的历史借鉴价值, 蕴含着巨大的知识财富。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 “多用信息少用能源”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大数据时代, 档案资源数量庞大, 种类与数量迅猛增长, 给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 使资料拓展成为今后的档案保存发展趋势。因此,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升了档案内容的广泛性, 使其更具有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当前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是挑战, 更是机遇。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 应注重向知识管理、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突显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应该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充分拓展互联网思维, 重新思考与定位档案管理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为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武云.利用大数据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J].档案与建设, 2015 (1) :34-36.

[2]石冬梅.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江苏商论, 2014 (27) :121-122.

[3]杨丹.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提升措施探究[J].办公室业务, 2014 (17) .

[4]李小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J].云南档案, 2013 (6) :48-50.

时代的记忆摄影大赛颁奖晚会策划 第2篇

2011年11月日

前言:大学是一个辽阔的舞台,摄影协会是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这个地方,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次摄影大赛的举办,既锻炼了每个人的拍摄技术,同时又能从中获得乐趣。积极参与到颁奖晚会来,开辟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活动背景:

(一)活动开展的原因:是对摄影爱好者的一种鼓励,更是对摄影的执着追求,让每个人能从心底里热爱摄影,喜欢拍摄。

(二)活动主要对象:摄影协会全体

活动目的及意义:

开展颁奖晚会,可以汇聚摄影爱好者的力量,扩大摄影的力量。“时代的记忆”大赛的开展,开展颁奖晚会可诠释摄影大赛的“正式性,公平性,效益性,影响性”,可激发摄影爱好者对于拍摄的热情。除此之外,开展颁奖晚会会带来文艺表演,这又为社内外人员提供了一个舞台展示自我,为摄影协会注入一丝新鲜血液,从而促进摄影在校内的力量,让其更有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校园文化。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2日

活动地点:

活动开展:

(一)活动前准备:

1)宣传海报、展板的制作,制作好后海报贴于宣传栏处,展板展在旧食堂门口,以达到颁奖晚会的宣传效果。

2)邀请好颁奖晚会的所有嘉宾以及摄影协会全体成员。

3)奖项设置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入围奖40名。

4)场地的预定及活动前一小时做好会场布置。5)茶水准备

6)各位嘉宾的邀请工作。

(二)活动中的具体安排:

1)座位安排

第一排为邀请嘉宾以及摄影协会的重要负责人。2)晚会纪律维持 3)晚会记录 4)摄影

(三)颁奖晚会负责部门安排:

奖品由财务部负责购买,该晚会的费用由外联部负责,晚会宣传由宣传部负责,活动策划、活动总结、具体工作安排由秘书处负责。

大会流程:

(一)开场舞

(二)主持人宣布晚会开始,介绍到场嘉宾及大会主要流程

(三)嘉宾致辞

(四)评委老师综合点评

(五)节目表演

(六)给本次大赛入围选手颁奖

(七)节目表演

(八)给本次大赛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九)现场进行互动游戏

(十)节目表演

(十一)给本次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十二)节目表演

(十三)给本次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十四)现场进行互动游戏

(十五)节目表演

(十六)给本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十七)获奖人员与邀请嘉宾及摄影协会领导合影

经费预算:

结束语: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3篇

今日所谓女权者,没有哪位记起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里的妇女复仇。在“娘子军”战士面前,女权主义实属 “撒娇主义”。有一部关于台湾原住民抗日的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没有找到党组织的“琼崖纵队”的故事,没有“常青引路”,台湾高山族妇女只好集体自杀了。芭蕾舞剧《白毛女》放在我们这个“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时代,可不止于“相映成趣”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当铁梅得知她的表叔、爹爹、奶奶都是假的,资本主义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就在剧作中消失了,然而革命的情谊使得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比亲人还要亲”。因此,《红灯记》是对中产阶级家庭悲剧(Domestic Drama)的颠覆。

那耳熟能详的作品至今被口口传唱着;与它相关的旋律、人物、情节,依然被大众文化不断地谈论、引用、戏仿……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到了布莱希特对经典戏剧的独到见解: “经典戏剧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一直被人们利用甚至滥用。教师用它们宣讲道德,自私的演员和朝臣用它们赚取荣耀,贪婪的商人用它们出售晚间的消遣。经典戏剧被盗取,被阉割,也通过这种方式流传下来。有时,它们只是‘受到尊重’,而它们此时同样能够给人力量,因为人若从自己尊重的东西那里得不到益处,就不会尊重它。”

样板戏催生于顶层,却是劳苦大众的艺术。潮涨潮落,它经历了政治上的追捧和打压,在新中国的第三个“三十年”里,样板戏的传统能否获得合理的评价,并承担起适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时一地”的文艺批评无法追究的部分。形式是内容的沉淀。遵循毛泽东《讲话》精神创作出的现代经典,将剧场变成改造思想的地方,将戏剧变成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不谋而合。

样板戏的演出借鉴并发展了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开创的、群戏的舞台调度,营造了工农兵自己的历史感。中国在社会革命成功之后的二十年间,让普罗大众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史诗。

样板戏创作于中国当代史最激进的时期。戏曲现代剧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召唤革命接班人;对样板戏自上而下的移植和普及,与其说是对当年的革命群众的思想改造,不如说是面向下一代的情感教育。

“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为了传承“意义”,首先要认清历史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无可辩驳的是,我们回避、纠结的十年,恰恰诞生了解放前未曾诞生、新时期未曾企及、在可见的将来可能也无法超越的,关于“意义”的艺术。

今天,我们重提“经典”,分析“经典”产生的前因后果,与“告别革命”无关,与“民国范儿”无关,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只供把玩的“过去”无关。正视我们自己的现代经典,一是因为文化冷战的阴影挥之不去,意识形态包围愈演愈烈;二是希望通过对当代经典的研究,继续前辈“文化再造”的事业。发掘其遗产、正视其成就,于“现在”有益,于“将来”有益。

历史的演进自有其曲折、轮回之迹。推陈出新,还需光复旧物。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4篇

关键词:月份牌,发展进程,艺术特,现代招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美的视觉体验也产生了新的需求。设计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成为市场宣传的重要手段。招贴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 其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受众快速产生的心理共鸣和联想、新颖的表现力和深度内涵都直接影响了商品宣传的感染程度和说服能力。在当今平面设计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 如何快速体现其宣传作用与塑造自身价值, 已成为当代设计师需面临的新课题与挑战。近年来, 怀旧热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月份牌的关注和欣赏。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商业招贴广告, 月份牌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将那个时代的梦想再一次让现代人去重温。

一、月份牌招贴的诞生及发展

1. 月份牌产生的时代背景。

1843年, 中国工商业迅速崛起, 浓厚的商业化设计气息被迫涌入中国大门, 大量产品的生产为广告设计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高速发展的物质生产和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不断激发西方资本主义寻求和开辟更大的商业市场。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扩大及中国本土化的资本输出模式引发的商品广告的风格变迁, 设计与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俗密切联系起来。美女加商品和配有年历的月份表广告画, 一时成为促销商品的最好方法。月份牌便当仁不让地成为那些洋火、洋布、洋画、洋烟等“洋”商品最好的宣传“武器”。

2. 月份牌发展的必然性阶段。

自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 中国推翻了帝王朝的封建统治, 西方资本力量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精美的画面、鲜明的商品宣传意识, 取代了中国传统招贴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西融合的新思潮便由此产生, 一条顺应发展的设计之路为月份牌的形成奠定了必然的开端。20世纪10年代, 即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 月份牌受到特殊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此时的月份牌广告在面貌上有着实质性的变化。西风东渐, 中国老广告固有的清末古画风格与西方艺术的透视、造型理论和西式的生活装束相融合, 装饰边框的艺术形式得到统一, 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进一步奠定, 为时尚普及和广泛传播的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新艺术运动之后的十年, 也就是上世纪我二三十年代, 整个中国吹来了个性解放、平等和时尚的新风。五四运动爆发后, 女性成为新时代的主角, 时髦摩登、温柔可人的新女性形象推进社会的审美新时尚, 被称为都市和时代的一面镜子。正是在此阶段, “月份牌”迎来了它的黄金十年。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月份牌的创作基本沿袭了30年代的风格和表现技法。由于战争的爆发, 一度使得政治混乱、经济低迷的月份牌创作陷入低谷。抗战题材成为主题, 突出表现亲情、友情和生活题材。新中国成立后, 月份牌广告招贴形式逐渐被年画取代。月份牌画盛行了半个多世纪, 由上海辐射全国, 甚至海外。这种具有才子佳人式的世俗文化趣味, 更多地满足了市民的欣赏欲求, 集中体现了消费主义观念的转变, 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面目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月份牌招贴的艺术特点

1. 中西文化融合。

近代门户开放后, 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文化的思潮大量涌进中国, 改造中国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传统的国画形式一时间受到巨大冲击, 外来艺术表现元素油画、素描、造型和透视逐渐占据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一席之地。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 月份牌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上仍保留了与传统年画紧密相连的关系。月份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并满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艺术特征和时代需求。

2. 绘画技巧的独特演绎。

早期月份牌画家郑曼陀首先大胆地结合了西式绘画技法, 将西方炭精粉代替淡墨的渲染, 擦抹出黑、白、灰层次关系, 表现明暗凹凸, 轻薄水彩由浅至深上色, 画中人物自然逼真、立体及纵深感强烈、肌肤细腻柔和, 犹如照片一般。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不仅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商业需求, 也将月份牌画的发展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周慕桥、郑曼陀、杭穉英等。

3. 版面设计形式带来的独特商业价值。

自月份牌出现之日起, 它就被时代赋予了商业性特征。它是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推广洋广告、寻求中国化的结果;是中外资本家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 竞相满足民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广告画形式。月份牌凭借其绘制印刷便利、宣传广泛的优势, 赢得众多中外商家青睐。月份牌版面设计形式一般为:画面居中, 商号名称、图样、装饰、年历等分布四周, 上下分别加有便于悬挂的钢条, 这与传统中国画的边框装裱形式相似。将商品设计在符合广大中国百姓熟知的民间年画的边角, 由于对画面的喜爱, 顾客们会将其挂在家里天天欣赏, 最终记住了画面边角上的商品, 让招贴广告走进千家万户, 从而达到了商品宣传和推广的效果。

4. 时尚传播带来的心理需求和文化意蕴。

当明眸皓齿、光彩照人的摩登女郎走入寻常百姓家, 黯淡的壁间点燃了人们的欲望和想象。从早期的仕女人物装束到高领旗袍、修腰短裙到比基尼, 新潮的物品, 时髦的消遣, 月份牌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这种理想化的摩登小康生活对于大部分中低阶层市民来说, 并非是真实面貌的写照, 艺术家们在有意无意间创作出的一些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 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时的月份牌已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传播手段, 更多的传递着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意蕴与心理需求。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月份牌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商业价值都是不容小视的。它的存在成就了特定时期文化与艺术积淀的一部不朽的经典。其中“双妹”是月份牌作品中的佼佼者 (图2-1) 。其特点是以两个美女人物为中心, 突显名牌产品的造型风格, 画面热闹繁丽, 上下标有该行开创历史及分行商号介绍。人物刻画细腻生动, 时代气息浓重, 产品宣传明确, 是月份牌创作中的流世精品。

三、月份牌引发的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新思潮

月份牌作为民国时期商业广告设计的代表作品, 承载了中国百年古典广告设计的兴起与辉煌。它凝练了近代招贴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与融合, 集实用性、宣传性、装饰性于一体, 为当代设计师提供很多学术性及艺术性的参考价值。那么, 针对当今招贴设计,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迪:

1. 民族文化在国际潮流中的发展。

各种艺术创作中呈现的所谓“美”, 不论其通过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 其内核即美的精神都是共通的。但因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 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在众多艺术作品中, 各个民族之间的审美标准和欣赏趣味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成为一种有趣而值得思考的现象。当今社会, “全球化”这一流行思潮被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 文化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何谓文化自觉性?简单地说, 就是我们在文化问题上遵循何种方向, 取何种文化价值观。推动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向前发展的力量便是现实生活, 其次是外来因素的影响。月份牌画风所走的道路离不开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西画东来的势态激发了中国人的思考, 激活了中国艺术家的思维,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其创作中的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艺自成体系, 含有极为丰富的智慧。它是几千年来各民族人民精神劳动的积累, 是在和外来文化艺术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独立表现。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 吸取外国艺术优点是当代艺术发展中的新超越。21世纪全球文化融合的大潮再一次对传统中国带来了挑战, 也为它提供了向前发展的良机, 在新艺术交织下迸发的火花, 为得到洗礼的中国艺术开辟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2. 科技在新媒体时代中的需求。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现代化, 中国文化也随之趋于现代化。西方科技的高度发展, 改变着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 人类对于各种展现技法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 每一个新技术的产生都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产生改变和影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技术所达到的自由创造精神, 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它表达的虚拟性的美, 正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将重构、组合、变形、抽象等多种表现手法完美展现, 为现代设计开辟了无限创作的可能。更好地应用科技, 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招贴创作中另一个重要手段。

3. 商品的心理价值对销售的重要性。

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同类商品的品质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 往往不把商品的功能因素放在首位, 而是考虑整个商品提供的整体形象。那么, 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 它传递的心理价值更为重要。商品的心理价值是指品牌与企业塑造的宣传包装和信誉程度, 打造独特新颖的广告包装形象往往最先成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指南。现代招贴广告是介绍和展示产品的重要手段, 它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升产品对于顾客的心理价位, 从而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如何推陈出新, 寻求独一无二的产品心理价值, 同样成为现代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台湾著名设计师蔡慧贞女士于1987年成立了PROAIENTITY (台湾知本形象设计) , 成功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擅长将东方美学意象结合新媒体科技融合创新, 在短短四年内斩获如IF, RE-OT, PENTAWARS, JPA等众多国际设计大奖。

设计案例:东方韵味十足的招贴广告设计。将汉字与传统饰物结合, 是现代设计运用科技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又不失中国艺术韵味, 色彩鲜明, 中国化十足, 为树立东方美学意象的独特品牌建立良好形象 (如图3-1) 。

在现代设计多样化的浪潮中, 招贴广告设计观与设计方法论一直是设计者关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月份牌作为一个时代的视觉载体、经典的创意、震撼的视觉魅力、独到的画面表现、深刻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传播载体无法比拟的。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的审美需求, 好的品牌需要优秀的推广和包装, 更加聚焦、更加精彩地彰显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传播价值, 是值得引起当代设计师思考的课题, 这也是我们重翻经典月份牌艺术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亚非, 霍楷.中国老广告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

[2]刘欣欣, 田晶.招贴设计[M].科学出版社, 2010.

[3]邵大箴.美术, 穿越中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0后的记忆 我们的大头贴时代 第5篇

下载地址:美图拍拍

我也忍不住晒晒本人珍藏的几张不同时期的大头贴,现在看来还是回忆良多~~

图1 高中时和闺蜜的青春留影

图2 当年的自己好青涩,不过青春的定格瞬间糊了⊙n⊙b汗

和好友相约一起去拍大头贴曾一度是80后的我们的最爱,随着时光流转80后也长大了,但我们依然怀念着曾经的大头贴时代。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已经很少出现在大头贴店铺,跟90后的MM们排队挤来挤去了,遍布网络的各种大头贴自拍工具成为了80后的新选择。

就拿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大头贴自拍软件“美图拍拍”来说,这个小软件可以让我们在家、在办公室都能拍出大头贴,

跟传统的大头贴机相比,它不仅有许多在线的大头贴边框随时下载,还提供了有趣的四连拍和录像功能,也算是一种创新了,呵呵。

看看现在的我,虽然是跟风用了新东西拍大头贴,不过这么经典的“剪刀手”造型,也是装嫩的不二手法呀,在家自个拍也不用担心被人笑了。

图3

恩,这张不太像本人,顶风贴上来,大家轻拍。

图4

再秀个4连拍滴照片,我觉得这是比传统大头贴进步的一个东西了,挺不错的嘿嘿。

图5

史前时代祖先世系的记忆 第6篇

即使有了文字之后,也只有王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世系,一般人家或者不会使用文字,或者即使使用文字也不至于记录祖先世系。成熟的宗谱制度出现于宋代,在宋代之前,普通人家怎样记住祖先世系呢?

答曰:口口相传。

而这口口相传,绝不是背诵一道家庭作业,而是体现为一套严整的社会制度。

宗教制度的要求

在原始社会,所有的部落都有祖先崇拜。凡敬拜祖先神者,列祖列宗必定长期活在后代的纪念仪式活动中。

在中国西南苗族地区,祭祀祖坟是一件大事。每年正月初三大家都要去拜祖坟。拜祖坟的时候,寨子里所有同姓的家族全部参加,由一个人牵头张罗,每家出点钱,然后大家一起买点酒和纸到山上去,每个家族由一个领头的人,带着大家祭拜。以往祭拜的时候,都会说很多的话,也会谈到祖先的来历,但现在说得少了,拜完祖坟就回来了。拜完祖坟还会到这12个寨子去串坟,所谓的串坟就是在这些寨子里,都有自己祖先的亲戚,在拜祖坟时不仅是拜自己的祖先,也拜祖先的亲戚们。

在汉族社会,各个村庄的死者集中安葬在祖坟山上,考古学证明中国古代一直是这样安葬死者的。汉族乡村祭祀祖坟山的活动,是最大的宗教活动。有的游子或移民必须行程几千里,前往祖源地祭祀祖先。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一个氏族或者姓族的祖先和历史就进入了集体记忆。

氏族制度的要求

原始社会实行特定氏族之间的集体婚配,尤其要避免血亲之间的婚配。在母系制时代,同母所出者不可婚配;父系制时代,同父所出者不可婚配。这就需要准确记住自己的祖先世系,绝不可稍有含糊。如有差错,则会导致触犯天条。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引述过前辈学者卡佛的考,察报告。报告说:“印第安人的每一个单独的集团都划分为若干群或若干部,这种群或者部在其所属的族类中形成一个小团体。一个族类具有某种特殊的标志,以区别于另一个族类。同样,每一个部也有自己的徽号,人们就用这个徽号来称呼它……他们当中最低能的人也记得住自己的世系,并根据自己所属的家族来标志本身。”

由于氏族是一个不断裂变为更小单位的血缘组织,每个人既属于最小的民族群体的血缘亲属,同时也是最遥远的祖先包括始祖的血缘亲属。一个原始人必须懂得自己跟始祖的亲属关系,跟始祖以下各个分支的血缘关系以及跟最亲近的亲属群的血缘关系。当一个人强调自己是老虎氏族的时候,意味着他跟老虎氏族所有成员都具有亲属关系,同时还意味着他跟豹子氏族也存在稍稍遥远一些的亲属关系。在婚姻伙伴的选择上,他肯定不会选择豹子民族的畀性,因为他们是近亲。

由于史前时代是一个熟人社会,平时朝夕相处的都是本氏族的亲属,如果偶尔跟其他氏族、其他部落的人交往,追溯各自的血缘根源、明确双方的血缘关系远近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中国的凉山彝族地区,黑夷非常注重自己的世系。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必定会亲口教孩子背诵几十代祖先的名讳和世系。两个黑夷相见,第一道礼仪便是互相“盘根根”,也就是各自把几十代祖先的名讳世系一口气背出来,据此比对双方是不是同族,血缘关系有多远,是从哪一代祖先分支的。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把握双方关系的深浅,这在熟人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地位的要求

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族群内部就有等级区分。随着社会组织的复杂化,人们高低贵贱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所有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无论他能不能保持住相应的社会地位,都一定会牢牢记住自己高贵的出身,以证明自己的非凡价值。

那些出身低微的人群会不会冒充高贵族群,以至于大家都将血脉追溯到唐尧虞舜?我们只要重温一下阿Q和赵太爷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会不会如此。阿Q有一回斗胆说他姓赵,赵太爷义愤地赏给他一个巴掌,不让他姓赵。高贵出身的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居于优势,成为社会资源的控制者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他们有能力阻止那些卑微群体冒充高门的企图,无论是从祖先崇拜的宗教感情出发,还是从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出发,他们都会看紧自己的“高贵之门”。

再说,由于出身问题关系到祖先崇拜也就是关系到宗教感情,那些出身卑微的人未必愿意放弃自己的祖先去礼拜别人的祖先。追记祖先世系,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哪能稍有懈怠呢。在宗法制社会,背叛祖先、奉祀他人的祖先,被看作最大的耻辱。所以,即使是那些地位低贱、世系卑微的氏族或姓族,决不会以皈依到别人的族系为荣。

祖先世系的记忆有多远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一个人对自己的血缘世系究竟可以追溯多远?我列举两个相关例子。

1942年,黑夷首长鸟抛勾卜和鸟抛哈卜兄弟,给汉族的人类学家梁江背诵了38代祖宗的名讳。

南太平洋地区的毛利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讲究世系门第的民族,他们不但讲究父系门第,还讲究母系门第。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高贵,不但要记住父系的血脉传承,还要记住母系的血脉传承。所以,他们口口相传的家谱,比中国书之竹帛的单系(父系)家谱复杂得多。近代西方人类学家曾经听一位毛利军人追溯他的世系达65代,直到天地初开为止。如果以每两代人具有30年代际距离计算,38代为1140年,65代为1950年。也就是说,人类学家见证过的石头家谱,可以追溯2000年以来的世系。

由此推断,人类史前时代所流传的各种传说,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编造,它们最初肯定是很准确的知识,只是在后来的口口相传中有所演变而已。2000多年前,当司马迁下笔为浩浩中华写作通史的时候,他对于远古历史的叙述,具有传说、文献、田野调查三重材料相互参证的优势,即使仅就传说部分的证据而言,并不是无稽之谈。伏羲女娲之说,可能因过于久远而漶漫,但是黄帝炎帝事迹,离司马迁的时代可能也就3000年左右。至于尧舜禹汤,年代更是土代代拉近。参照那位毛利军人背诵2000年家谱的记忆事例,司马迁所记下的那些传说决非子虚乌有。何况,司马迁之前很多代,人们就已经留下了不少黄帝炎帝时代的材料,那些材料成形的年代,离炎黄和尧舜活动时代已经不算十分遥远了。

民间传说所保留的历史事实和知识,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准确得多。我只举一个例子,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离著名的少林寺不远的一个河湾里有一片台地,当地乡村居民说这里即是夏禹的都城阳城,并一直称之为“王城岗”。前些年考古学家的发掘研究表明,那里确实是夏代的都城遗址。民间的传说和命名经过近4000年的演变而依然如此真实、如此准确,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记忆与开放——美国的博物馆文化 第7篇

美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博物馆体系, 据统计, 全美各类博物馆约有1.75万家, 每年参观者达8.65亿人次。几乎对任何一座重要的美国城市来说, 都有一座或一系列博物馆成为其文化生活中的明珠。到美国旅游, 那些与众不同、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将是不可或缺的旅行元素, 品味其博物馆文化, 也将是你在美期间务必品尝的一道饕餮大餐。

美国人创办博物馆的理念之一, 是使博物馆成为一个国家的记忆载体。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 人人都熟知它几座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如国会山、白宫、华盛顿纪念碑等, 但如果你仔细追寻这个城市的中心内涵, 却不得不提起一组重要的博物馆, 这就是史密森尼学会。当你一踏上开阔的国家广场, 就会被周围古老的、城堡式的建筑所吸引, 这里就是史密森尼博物院主要博物馆所在地。这座叫做城堡 (Castle) 的大楼是博物院的第一座建筑, 也是整个博物院的象征。它囊括了19座博物馆 (其中有著名的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国立美国艺术博物馆、国家航空及航天博物馆等) 、9座研究中心, 一个国家动物园, 藏品总数达1.365亿件。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 它使得华盛顿这个城市的重要功能, 不只是政治性的, 也是文化的、艺术的和历史的, 更使得这个城市给人的印象, 不只是外表的浮华, 更有深厚的底蕴。这里承载着美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一些记忆, 直到未来。

作为记忆的载体, 美国还不乏一些专题性的博物馆, 如纽约的无畏号航母博物馆, 是由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一艘航母改造而成, 这是一个了解二战历史和美国海军史的绝好去处。又比如华盛顿的间谍博物馆, 陈列有来自欧洲、前苏联和美国本土的间谍物品。它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中某个特定的侧面, 即国家间的间谍活动, 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美国的总统博物馆系列, 包括26座独立的博物馆, 展出自胡佛总统以来的美国总统的文件、录音录像资料、历史及生活文物等。它们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 也是学者们研究美国政史的重要资源。

美国人创办博物馆的理念之二, 是使博物馆尽可能地向社会大众开放。在美国, 很多大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 或者门票低廉, 真正的面向公众。一位美国学者曾对美国博物馆的服务功能这样描述, “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 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美国博物馆协会1990年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 将“为公众服务”作为博物馆的两大核心要素之一。它公共服务的基本项目包括:建议门票;大厅的咨询处免费提供英法德日西意俄葡中等语音导览。比如上面谈到的史密森尼博物馆体系, 这些博物馆的经费由美国政府拨款, 全部免费开放。再比如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 该馆内藏品上至远古, 下至本世纪, 藏品丰富令人难以想象。要想在一天之内浏览完馆内的全部展品几近不可能, 人们通常要花上几天到一周的时间才能大致地看完馆内的展品。这也是一座私立博物馆, 其中许多藏品来自私人馈赠。美国人喜欢把私人收藏捐献给博物馆, 从而使个人藏品成为社会财富并永久为公众开放。这就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 虽然标明是20美元, 但其实游客可自行付费, 5美元亦可, 1美元亦可, 只要象征性地交费, 即可入馆参观。因为既然藏品来自社会捐赠, 也就应该向社会大众尽可能地开放, 不使门票成为妨碍人们参观的制约因素。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讲, 在美国早期的博物馆事业中, 当时的基金会和赞助人之所以愿意拿钱出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它甚至有可能取代宗教机构, 成为帮助新的移民建立一种家庭的和社会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纽带。博物馆在一个国家可以成为文化成就的象征, 成为精神价值的象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 美国博物馆把儿童教育看成头等大事, 博物馆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活动场所, 还有为适合儿童心理配合展览内容而设计的游戏以及专为教师编写的教材, 在博物馆常可以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在那里直接授课, 学生们完全没必要花大量的时候去看枯燥的课本, 在这里可以系统地生动地学到许多知识, 了解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一次, 我在国家航空及航天博物馆参观, 发现来这里的孩子很多, 他们在父母或老师的带领下, 怀着极浓厚的兴趣, 亲自操纵着一个个发射器模型。我想他们在睁大眼睛注视的时候, 知识的元素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化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8篇

提到“文化产业”就不得不让我想到日本的动漫、韩国的韩剧、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代表,甚至已经成为国家的代名词,提到这些产业就想到这些国家。反观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但在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种类中却没有一项能够真正的代表中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规划了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把文化遗产保护提到新的高度。这些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决策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新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种类繁多,但其中的每一项无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精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怎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甚至成为国家的代表就更值得我们深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问题,是一个颇为复杂与刚刚起步的课题,在这里我甚至不敢用“产业化”来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暂且用“开发与利用”来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作为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单位的一员来说,我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在城市的遗产项目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其宗旨在于探讨。

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活的记忆

我们要开发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甚至是走产业化的道路。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许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前辈都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利用”提出质疑。“我们搞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最怕听到的两个词就是打造和开发……”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先生的话。面对前辈的担忧和感叹, 作为文化遗产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十分谨慎的考虑“打造”、 “开发”与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难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真的是不能共融的吗?

笔者认为其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甚至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站在遗产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我们希望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纯粹的、不受污染的,但如果只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长久之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留给今人和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要考虑怎样合理妥善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活起来,成为活的文化记忆,达到“自己养活自己”的目的。

二、借鉴经验,衡量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潜力

怎样合理利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我们要借鉴他国经验,美国的文化产业注重文化转化为资本的能力和影响力,简单说就是注重文化能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其特征是最大限度的开拓文化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市场的效力,从而产生真正有生命力、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与之相比,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我们缺乏一种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的转化力。

日本、韩国的文化产业则以文化转化为资本为手段,用文化转化的资本再来发展文化,扩大文化的影响力。现在, 从总时长来说,中国的动漫总产量已超过日本,但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如日本,差距就在于日本走的是精品路线,而我们追求的是数量。

明确了别国产业化成功的经验,我们再来衡量自身的能力,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产业化目标是只为赚钱,还是赚了钱后为了扩大影响力,还是有其他的目标。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既然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明确了目标,我们再来考虑应该怎么做。以我市的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城喇叭戏、千山寺庙音乐、鞍山评书为例。

海城喇叭戏是一项十分传统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它与二人转不同,但又有相似之处,对其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演出。 如果只是传统的海城喇叭戏,那么可能演出观看的观众也不会太多,特别是对于本土的人们来说,因为不新鲜,不好奇, 便不想看。所以就要对其剧目进行适当的修改创新,以迎合时代潮流,适合大众口味,像获得辽宁省第六届艺术节金奖的大型海城喇叭戏《跷中情》,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这样的剧目会让观众看了不后悔,才能再愿意拿钱进入剧场看戏;鞍山每年都有的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鞍旅游。越是传统的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还可以为他们演出传统的海城喇叭戏,让他们了解中国辽宁鞍山还有海城喇叭戏这样古老的民间艺术剧种,它与昆曲一样值得人们关注。总结起来,对海城喇叭戏的开发打造主要抓住两点:一是以创新的剧目吸引本国本土观众的注意,二是以古老的剧目吸引来鞍旅游的国外观众的眼球。

千山,风景秀丽,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玩。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人们还希望看到独特的人文风俗,这比自然景观更能吸引游客的兴趣。千山寺庙音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以说为千山秀美的风景填上了一笔浓郁的人文气息。我们应该把千山寺庙音乐与千山风景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了解千山寺庙音乐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千山的庙宇众多,每年每月可能都有固定的佛道教活动,将这些活动适当规范化,以演出的形式向游客开放,对于众多信奉佛教、道教的信徒来说,参加观看这样的活动会十分高兴;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在旅游的同时赶上佛道教演出活动,会觉得机会难得,同时也是对佛道教文化的一种了解。特别是千山释道同源的特点,一山中佛教道教同时存在,实属难得。 如果规范后还可以将每年每月的佛道教演出活动列出表格, 标明时间,这样来鞍旅游的游客就可以知道自己来旅游的这段时间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活动,可能还会注意到一年中自己感兴趣的佛道教演出活动,从而特意再来参加;同时,在千山的庙宇中还可以固定举行展览活动,展出一些与佛道教相关的经书、器皿、字画等相关物品,相信也会吸引大批游客; 出售一些与佛道教相关的物品,信奉者会以虔诚的心态收藏,不信者会以收藏的目的购买。目前,千山中已有部分庙宇正在筹划展览的相关事宜,希望能够成形,为千山文化的产业化雏形探路。

相比前两项,鞍山评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只不过还停留在茶馆听书、 广播电视播书的阶段,随着娱乐场所不断更新的演变,鞍山的茶馆、戏曲场所也早已经不复存在。虽然我们还可以在电视、广播中听到评书,但是相较于以前已经辉煌不在。其实评书还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群众基础也很广泛,只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再来发展它,同时发挥其大于茶馆听书时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值得思考。目前已经有一些娱乐形式,让我们看到了评书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第一种是以说唱形式出现的“音乐评书”;第二种是以演讲形式出现的“学术评书”,像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主讲《品三国》系列讲座以来,广受好评,成了风云人物,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电视艺术形式——“学术评书”;第三种是以奇闻异事形式出现的“新闻评书”,像《王刚讲故事》、《牛群:》、《拍案说法》等栏目。 该故事讲述类节目评书化的风格日益凸显,节目收视表现不俗,赢得了观众认可,受到了普遍欢迎。

“音乐评书”、“学术评书”、“新闻评书”等节目尽管互有差异,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原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基础上,向一种叫做“评书”的中华传统曲艺形式作了借鉴,并且在表现形式上很好地融入了评书的艺术、表达手法,甚至直接引入曲艺人才来参与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整合之后的“新型评书”,经由大众传媒的播出,都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鞍山评书可以借鉴此类节目的成功,在电台电视台播讲传统评书的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发展,设立此类讲述性栏目。

三、放平心态,稳步发展

写到这里,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像打造了“印象”系列品牌的王潮歌所提到的那样,“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以及最新打造的“印象大红袍”他们每一项的前期投入都是巨大的,但好在他们找到了看好“印象”系列的投资商,并在诸多曲折艰难过后赢得了回报。但在鞍山试问政府会拿出大笔的资金投入到不知是否能够有回报的产业项目中去吗,我们又能否找到愿意拿出资金投资的企业呢。需知文化产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产业,就能形成,它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要想产业出效益,前期的投入也必不可少,这就好像你想奶牛产奶, 首先你还是要用草把它养大不是吗?当然一切还是未知,首先我们还是要先有好的打造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意、想法,并有可实施的可能,这样再去说服投资商才有可凭借的资本。总之一切操之不急,需要我们放稳脚步,放平心态,慢慢地去积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9篇

一、用影像勾勒经典的昆曲精髓, 以叙事书写沧桑的昆曲历史

《昆曲六百年》一开篇,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至极至美的昆曲表演片段:女孩、眼神、水袖、帘幕、曼妙的身姿、绚丽的服饰……导演展现了如电视电影般精美绝伦, 能够代表数码时代与胶片新方向的镜头表现力。荧屏上出现无数昆曲表演和百姓生活的闪回画面, 迅速移动并逐渐放大的运动镜头, 最后定格在首都北京的国家博物馆, 并快节奏地运动至南京的《桃花扇》首映仪式、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展演的《牡丹亭》, 键盘快速跳跃, 画面时尚前卫, 音乐节奏现代, 时空的变幻转瞬之间锐度很高。导演显然不想让叙事在某个设定的逻辑上封闭起来, 他要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这里将展现的, 是今人对昔日一段历史的拷问、述说, 从而展示出叙事的多重空间和可能性。这样的建构, 时空交错, 历史味浓厚, 文化传统也深含其中。然而年代久远, 如何述说?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多位专家学者的阐解, 余秋雨、陈丹青、楼宇烈、廖奔、朱栋霖、周育德、刘欢、蔡正仁、张继青、王芳、周秦等几十名文化学者、昆曲专家饱含深情的讲述, 构成了全片的基本布局。

在《昆曲六百年》中, 我们看到各种动画与再现、访谈与资料、空景与定格、历史与现实的不断交替、闪现、勾连, 为我们描绘出当年昆曲起源的绚丽影像。纪录片带领我们一步一步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在详实的画面内容上作着严谨的论证。在揭示昆曲的兴盛过程中, 编导不断将我们的视线吸引到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上, 如片中多次出现的在2500年历史的古城墙盘门城头上翩翩起舞的昆曲少女、聚光灯照亮下的空无一人的舞台、杜丽娘手捧《罗密欧与朱丽叶》潜心学习的背影、水袖与水墨的高调, 尤其是春香姑娘摇着扇子从园林中走出, 突然停留在民宅中幻化成一幅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寓意尤为深远。在这个场景中, 动画迅速将镜头拉起, 伸向空中, 我们可以俯瞰整个江南被青山绿水、桃红柳绿、歌舞升平的氛围所渲染, 镜头进而延伸至一幅国画风格的中国版图, 一排大雁向北翱翔, 曲笛悠扬, 象征着昆曲的传播……这里, 昆曲的全民性痴狂被编导刻意营造成一幅如《盛世滋生图》般的繁华仙境, 让受众去揣摸和领悟其良苦用心。

二、独特视角照亮黑暗长河, 诠释历史再现昆曲辉煌

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面对浩如烟海的沧桑往事如何表现?这是纪录片影像艺术遇到的最大尴尬, 而面对《昆曲六百年》这样的宏大叙事, 怎样弥补画面与影像的缺失, 也是对创作人员的巨大考验。电视影像是靠镜头和画面来还原历史的艺术, 面对历史的黑暗, 如何把光投射出去?记录什么, 打捞什么, 用什么形式去记录?这就涉及到“再现”的问题。当导演把使用“真实再现”作为电视手段的时候需要特别慎重, 要看它和历史使命之间是构成怎样的关系;也不是简单地要“真实再现”或者不要“真实再现”的问题, 而是去探讨“真实再现”对于像《昆曲六百年》这样的历史纪录片建立和历史的关系, 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如何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如何呈现那些沧桑往事?既要排除虚构, 又不能一味只是访问、空景、图表、文字或者还有古代风情画卷, 何况许多历史遗址早已物是人非, 甚至要寻觅相似的市井风情都会面临困境。鉴于史料的晦涩、年代的久远、影像的缺失、叙事的枯燥, 我们发现, 《昆曲六百年》的编导并没有极端地采用访谈加空镜的手段, 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大量访谈与资料、空镜、戏曲、绘画、再现和动画技术巧妙衔接, 营造一个个如通俗读物般美妙动人的故事与画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编导在大量的实拍和历史素材中, 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 表现多段无法实际拍摄获得的内容, 营造某种情景氛围, 增强视觉的感受, 形成一种特殊风格的电视纪录片风格。

在《昆曲六百年》中, 我们可以看到昆曲名家当年的坎坷身世、创作过程、婚姻嫁娶、天马行空、思绪狂舞;戏曲舞台上的金戈铁马、旌旗敝日、爱恨情仇、熠熠辉煌;街巷阡陌中的曲笛之声;昆曲传习所里的传唱之人等等……这是何等写意, 何等声势!然而再现场景并不展开人物委婉动情的故事, 而是让情境与历史印证, 述说与欣赏互生, 极大地丰富了画面语言。需要强调的是, 无论运用何种新形态、新手法, 对于《昆曲六百年》的创作者而言, 它的基本原则是素材必须来自真实的生活, 并经过充分考证, 以此保证素材的原始状态, 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即使是有扮演的段落, 形而上的思想空间或电脑制作合成的内容, 也充分与时代背景、历史史料、人物身份相符, 以便使观众认同。在呈现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同时, 也以另一种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历史。

三、曲音演绎昆曲博大精深, 艺术手法构造精美作品

《昆曲六百年》的作曲十分成功, 以昆曲音乐为素材, 由洞箫、长笛、管弦乐队演奏出的主题曲深邃、致远, 有些许的无奈和叹息, 同时又透露出顽强的生命力。这和昆曲的历史和现状很合拍。现代节奏需要迅捷的音乐表现, 当片中出现北京、纽约、香港、台北等大城市的街景, 剧院、演出海报、穿梭不断的人群, 音乐也营造出一种节奏感很强加上爵士鼓点组成的后现代风格, 更有甚者, 在时空转换时, 编导使用了戏曲中的打击乐和短促、空旷的弹拨音, 仿佛带领我们从一个现代空间进入另一个历史秘境。在表现重要时刻或重大转折时, 用柳琴和琵琶弹奏出的昆曲主题便会出现, 这多少让人产生一种沧海桑田或者是大雁归来的感觉。尤其是主题曲的变奏, 伴随着不同的时空浑厚而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令人不得不感叹昆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翻开校园记忆,打造文化建设 第10篇

1 大学文化与高校档案

大学文化的形成靠建设, 靠积淀, 而建设的过程也就是积淀的过程。而高校档案是一个蕴涵着大学在发展成长过程中所形成档案, 这些档案真实的记录了大学光辉的发展历程, 重现了学校过去和现在建设的全程, 它不仅是学校所有文化的积淀, 也是大学珍贵的文化财富, 是大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大学文化的建设和档案工作之间有着很多交叉点, 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借力”相互促进, 因此在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资源文化的利用, 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2 实物、声像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实物声像档案是档案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实物声像档案浓缩了学校发展的精华, 是学校历史发展的有力凭证, 是广大师生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是传承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它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成果和荣誉, 见证了学校办学的历史轨迹和发展历程, 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由于每件物品记载史实真实可靠, 所提供的教育素材大多是本校曾经有过的人和事, 利用它对青年学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 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学生通过参观, 能从中感悟出学校的文化精神, 体会到学校文化的辉映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进而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实物声像档案可以反映学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说, 利用实物声像档案对青年学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也可促进大学文化的建设。

3 抢救工作的紧迫性, 与必要性

我们知道, 一部真实、完整的校史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和宣传一所学校的名片, 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 是一所高校继往开来的精神基石, 一部真实、完整的校史能使师生员工全面了解前辈们在建校时的筚路蓝缕、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学校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一部真实、完整的校史可全面展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全面展示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成果以及历届学生的成长经历。

宁夏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 是宁夏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是宁夏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发展成现可授予医学、理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 共有17个本科专业, 已形成了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中西医并存、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但在学校发展壮大的50年的历史长河中, 由于学校几经变迁, 文革等历史原因, 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要的史料支离破碎, 甚至某个阶段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当初办学的人员大都年事已高在家休养, 有的已经离世, 使得了解历史的人越来越少, 许多“活档案”濒临遗失。这势必会影响对学校历史的完全复原, 以及学校在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展现。为延续高校办学历史, 为学校留下最原始, 最真实的记录, 必须对过去的历史档案材料和精神文化进行抢救, 此项工作刻不容缓, 我们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契机, 积极开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对学校校史实物及声像资料的抢救、收集 (征集) 、整理及研究工作。

3.1 做好调查研究, 是明确实物征集范围

为了达到实物档案收集“多而精”的目的, 能全方位的收集到能反映我我校各个时期的档案, 我们在调查学校的历史和各部门现存实物档案的基础上, 确定以征集实物声像档案为中心工作, 其中以挖掘抢救历史档案为重点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 我们决定征集与采访同步进行, 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实际的采访征集实物档案人选标准。即征集主要人员为已离退休的历任校长、著名教授, 获过省部级以上的重项大奖项的及各个时期的劳模, 优秀教师等, 从他们那征集散存在个人手中的能反映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 具有重要研究永久保存和利用及价值的实物及声像资料。如, 学校创始人创办学校时期用过的有代表性的物品及声像材料, 各个时期老师用过的有代表性的教学用具、手稿、讲课时用过的物品, 各项重大奖状、奖杯、及全映建校初期学校的生活面貌等。

3.2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任务

实践证明, 越是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度, 越具有可操作性, 执行度也越高, 学校为了使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召开了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了抢救征集方案。学校为使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 档案馆、宣传部负责人任副组长, 离退休老干部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档案馆, 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制定了以建校初期的历史和重大事件为线索的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 使得此项工作能有序的开展并将工作落到实处。在抢救征集工作中, 学校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和查看收集的珍贵档案, 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3.3 采取不同手段, 积极宣传

我们起草了《关于有奖征集建校以来实物和照片档案的通知》、《关于发给离退休老干部征集反映学校成长过程历史档案的信》等征集宣传资料, 积极与老干部处、人事处、组织部等部门配合, 请这些职能部门提供他们掌握的有关人员名单, 对我们的征集工作进行宣传。其二,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定期在校园网主页, 校刊、校报上发布征集实物的通知, 以此为契机扩大征集范围, 促进我校实物档案征集工作的可持续性的蓬勃发展。

4 征集工作初见成效

在征集工作中, 我们打破以往在家坐等的工作方式, 档案人开始从台后走向台前, 做到迈开腿, 张开嘴。对外地生活的离退休领导、老师以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联络, 积极宣传历史档案对学校档案工作和教育宣传的重要性, 请他 (她) 们把手中留存的能见证学校历史发展和他们在工作中能见证自己成就的证件实物捐赠校档案馆。对在本地生活的领导和专家我们采取电话预约, 上门征集。在征集过程中, 我们做到多留心, 勤动脑, 多沟通, 捕捉有存档价值的实物资料。对于征集到的非常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珍贵资料, 我们复制一份, 送给捐赠人作为留念。并给于每位捐赠人颁发捐赠荣誉证书, 感谢他们对学校事业的无私的支持与关怀。每当我们将复制品和捐赠荣誉证书送到老人手中, 都会看到他们满意的微笑, 同时我们还与老干部处积极配合, 在每年给每位离退休人员寄上一份贺卡, 通过贺卡寄出我们的一份感谢关怀与祝福, 这也为今后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征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征集工作成绩斐然

让历史告诉未来, 让历史资政育人。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强调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 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精心组织, 深入挖掘,

在工作中, 我们征集到了学校创史人, 陈毅迁校长在任时写给在校生, 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及在庆建校30周年时亲题, “多出人才, 多做贡献”珍贵墨宝;建校初期的宁医自行设计使用的通讯信封、学生自己设计的宁医首届毕业生纪念章、第一批学员毕业证、学生文艺活动汇演的照片及所使用的竹笛、第一批学生在校时所作的儿科笔记和部分老照片等较为珍贵的实物档案。1950年宁夏卫校第一批学生的毕业证、毕业照, 1964年的宁夏医学院首届学生的毕业照, 1962年我校医护人员在参加全国第一届护理学术交流会时与周恩来总理、邓颖超接见代表时的照片, 以及反映学校在1958-1962时期学校生活的珍贵老照片。反应学校在建设初期在首任校长的带领下, 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修建校宿劳动时的照片、建校初期大城市著名高校有志学生主动请樱到至艰苦办学的学校教书的照片, 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手绘的人体各部位的图谱, 制做人体标本的相片, 及老师学生在工作中所获的各类校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奖牌、照片、任命书等珍贵档案共350余件。通过这一件件的实物, 照片, 让我们亲身感受以上时办学的艰苦, 感受到各时期校领导的办学理念, 同进也为积累学校宝贵历史财富增加了历史厚重。

开展“口述校史”以抢救濒临遗失的校史资料。

我们到学校知名专家及历任领导家中实地采访并征集的同时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起有计划的草宣采访提纲并在采访过程中录音。他们回忆其亲身经历和他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对追溯学校办学历程, 完善校史资料, 减少了因档案后缺失而造成的遗憾, 为我们真实、完整的撰写校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6 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技能, 强化保护意识

对接收进馆历史档案收藏进行了专项培训, 订阅了有关资料, 邀请区上有关专业人员的对扫描、照相、修复、复制等方面做了专题辅导, 通过培训, 明确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人员掌握了抢救修复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为做好档案资源安全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 科学系统地整理和保管实物档案

我们对每件征集来的实物参照《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设立的特点, 把实物档案作为第十一大类, 并根据实物档案制成材料及用途不同归类为, 印章类、奖状类、奖杯类、奖牌类、锦旗类及其他类。档案号的编排, 按照接收实物的先后顺序编写流水号, 以便今后的查找与排放。同并对每样实物进行登记造册, 其内容, 档号, 捐赠人, 日期、实物名称及有关文字说明按用卡片分类登记, 并将其中一份做成卡片与实物放在一起。这样可使实物档案与文书档案相互印证, 更能体现高校历史活动的真实性和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同时根据实物档案的特性, 专门购置了能容纳大小形态各异的档案装具, 每天查看库房温湿度, 放入防虫剂等, 确保实物档案的安全。

高校档案就是学校历史的具体依据和佐证, 而征集档案, 研究历史, 宣讲历史的过程就是文化行为。收 (征) 集档案的目的在于利用。我们改变被动式服务和重藏轻用的观念, 充分发挥史校馆这个展的窗口, 将我们征集到有血有肉, 有特点的植根于自身的历史见证学校在50多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及宁夏医科大学在半个世纪艰苦创业中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实物声像材料, 通过这个窗口全面展示, 并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全校学生入馆参观, 通过宁医一代又一代广大师生员工的奋斗历史, 增强了他们的荣誉和自豪感, 利用现实生活中这些感人事迹营造育人环境, 使大学生学有榜样, 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并教育他们坚定而正确的人生面和远大的成才理想, 争做合格大学生。我们欣喜的看到, 学生通过参观这些展览, 在他们中间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 他们更加热爱母校, 热爱所学专业, 激发立志创造一番伟来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深厚的底蕴。

摘要:实物档案是档案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我校的实物征集, 利用校史馆这个窗口, 展现学校在50多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在校学生通过展观增强了他们的荣誉和自豪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深厚的底蕴成绩斐然。

关键词:实物档案,大学文化,校史馆

参考文献

[1]许镇雄.关于档案收集工作的探讨[J].云南档案, 2007, (11) :39.

[2]霍然.浅议高校档案管理与公共关系[J].兰台世界, 2008, (8) :13.

钢的琴:琴弦编织的时代记忆 第11篇

一、音乐作为叙述线索

在音乐片中,音乐对叙事故事起的作用非常大,但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由于没有专业的音乐电影,在一般电影中音乐所起到的叙事作用相对较小,音乐在影片中大多数起到渲染气氛,或者抒情作用。但在《钢的琴》中,音乐是连接故事的重要的纽扣,起到了重要的叙事作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影片的文本结构或影片总体结构,影片的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主干,是确立一部影片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一部影片之所以能给观众以某种新鲜的感受、心灵的触动或情感的激荡,除了其主题的深刻和人物形象的丰满充实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叙事结构的架构别出心裁并恰当得体,富有叙述上的层次感、节奏感和艺术韵味。”①《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父爱的故事,这与其它关于亲情的故事在主题上并没有任何的出彩之处。但是其恰到好处的音乐使父爱的主题成为一个“引头”,音乐在其中传达的是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一个时代的祭奠。“叙述的媒介并不局限在语言”②导演张猛在影片中以具有悲情韵味的俄罗斯名曲《三套车》开始,其伤感的乐调决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如果仅仅是父亲造琴是为了挽留女儿,那么这部影片的属性是励志,然而音乐的基调虽然悲伤却与文本主题不相符,这也决定了音乐是作为不同文本主题的暗线存在的。中间穿插着90年代流行音乐:“与往事干杯”、“张三的歌”、“西班牙斗牛曲”等将电影主体部分演绎得跌宕起伏,最后由小元演奏的钢琴曲结束。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父亲为了女儿造一架钢琴,影片中主人公王千源什么方法都做:借钱买琴、偷钢琴、造钢琴。在影片中,影片主人公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太过于苍白,音乐应用的恰当好处在影片中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如果说明线索的文本主题是表达父爱,那么音乐可以作为暗线揭示了一个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并且暗线所占的比重明显超过明线。陈桂林等人除去为人父之外,还是工厂的下岗工人,这样的身份和具有年代氛围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那些经历了九十年代变革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一切。影片中的音乐在讲述人物命运和刻画心理也非常的独到。王千源偷钢琴不成,有一段一束光从顶上打下来,夹带着漫天的雪花,音乐从手指与钢琴的触摸中流淌出来,表现王千源对钢琴的渴望和对音乐的执着,这与后面王千源对女儿说的话有相同的意思,简单点的,什么都好。是现实让他看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朋友,女儿,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不再单纯,单纯的只有音乐,你对她付出,她便以音乐报答你。

二、音乐在影片中担任情感叙事

音乐虽然不能够像台词那样交代时间,也没有同音响一样交代故事的发生的地点,但是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无与伦比的,音乐暗示性交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隐性的东西。“所谓暗示,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音乐声音的暗示主要是寓意性的,它往往从对现实现象的概括中而来的,是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②在《钢的琴》中,导演张猛运用的是具有苏联风情的民族音乐,在影片的开始就运用了《三套车》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自2010年张艺谋的一部怀旧式的影片《山楂树之恋》后,怀旧风悄然的刮起,包括2010年在网络上被称为介绍了80后的爱情生活的网络短片《老男孩》,2011年这部《钢的琴》很明显是应了时代之风,依然是一部怀旧片。爸爸为了女儿能够成为一位钢琴家而去造钢琴的思想在当时当地很前卫,但最终造钢琴只是求得一个结果和证明。在影片中运用或舒缓或欢快或滑稽的音乐,讲述了一个团结在一起大炼钢铁,捧着国家饭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时代虽然结束,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却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时代的记忆不是随着时代的离去而模糊的。苏联与中国历来交好,其文化、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较为深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可圈可点的,导演有意识的运用具有苏联风情的文化来展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除了淑娴张口就来的苏联歌曲外,张猛还用汪工的一幅油画来展示时代对人的影响。油画内容是一片白桦林,并且导演有意识的将这幅画填满了整个空间,咋看起来,就像是生活在油画中,但是下一个场景就知道了,那仅仅是一幅画,也代表着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结。而依赖的时代也如这幅白桦林的油画定格在时间的方框中。

在这部影片中,如果只有独立的故事和运用传统的叙事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运用好莱坞式的传统的正反打的镜头,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曲折的情节,显然这样的叙事是站不住脚的,设想一下如果剔除音乐后整体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记录和伪纪实性的摹写。但是将音乐加入之后反而显得整部影片有一种活的丝带将整部的影片串联起来,显得飘逸。在《钢的琴》中,整部影片充满了怀旧的气息,导演张猛以全景远景和移动拍摄来展示一群人的状态,在破旧的曾经辉煌的工厂里面,寻找能够利用的材料。在这里寻找的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且到处充满了“末世”的气氛,但同时又在废墟中充满了新生的力量,在这里看不见的废墟中,那种涌动的力量只等待伯乐的到来。例如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季哥汪工等人在工厂里面游弋,在这段中的每个人都是凭借过去的回忆寻找着未来。中间穿插着“快手”等人的真实的老底,但是他们都已经放弃了原来“手艺”,但是又凭借老的手艺走出新的道路,犹如一个人的人生在这个阶段突然醒来,悔悟过去,又奋力向前行。汪工在积极呼吁保存两根烟囱的时候,“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它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的眼里,它就是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它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原来一直就在我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的挽留,还是该默默的看它离去,突然有种莫名的感伤,似乎觉得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它离开,我们总是要试着要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它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它就成为一个永远的回忆”,接着加入了一段王千源和淑娴的影像,很明显是导演有意为之,两个人站立的为之如同两根大烟囱,一个蓝色充满了阴郁,另一个桔黄色,充满了对过去的怀旧,以两个个体来代表整体,此时此景加入怀旧风格的音乐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悲凉,和对过去以及人生的反思:过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路又在哪里?上一场戏是王千源到淑娴家却被她挡在门外,这场戏是连接上一场戏的,表明主人公对人生的一种思考,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向往。一切停止也应该静默。下一场戏接着是王千源放鞭炮,零零星星的鞭炮响声更是对过去的祭奠,这是与造钢琴时放的三长串的鞭炮相对应的,每个人看到了壮丽的开始,却没有人勇敢的承担结束时的孤寂,点点的鞭炮如同壮丽的火花燃烧后的点点的灰烬中仅剩的余晖。后面接着一场戏便是一段手风琴的音乐,两个人蹲在墙头上,吸着烟宛如背后的大烟囱年老,蹲在那里任由雨打风吹去。前无进路后无退路,整个就是风景,随着时代的前移让后人遥遥相望,最后只能说一声“再见”。

三、弦乐塑造群体性人物镜像

影片中从陈桂林造钢琴开始,音乐采用弦乐来配乐,弦乐所特有的暗哑音色具有一种独特的浑厚感和轻韧度,既象征着这帮造钢琴的群体人物以及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由分散的个体逐渐凝结成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又代表了他们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始终怀揣希望。张猛在这这部影片中将群体人物赋予造型式的特征,如偷钢琴出发时的站位,在工厂里面游荡时候的前后排列,为了给王抗美出头时车辆的出行由小到大的排列,到唱歌时所有人展示出来的犹如八一电影制片厂标志式的“站姿”,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团队,表示的是一个整体。而又由这个整体性看出他们在工厂时的团结与协作。钢厂的关闭并不是因为能力的不足而是时代的吞噬。突然的时代变迁让怀有“绝技”的人们措手不及,他们正年轻力壮且光和热还没有发挥,曾经的辉煌逐渐被蚕食殆尽,所有的团体的力量被埋葬起来,王千源们还沉浸在“铁饭碗”被突然收回的迷茫中。他们的这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极其需要外在的契机来敲醒他们。当王千源请求“技工”回到工厂帮忙时,与其说是他们对“手艺”的热爱,不如说是对过去做最后的道别。

最后钢琴成型的时候用的是西班牙斗牛曲以及相应的伴舞,激昂的音乐和具有活力的舞蹈,充分的表现群体人物内心的世界充满了斗志和力量却也犹如困兽般做出最后的挣扎,华丽的背后充满了悲伤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王千源对小元说越简单越好!

影片最后是由小元演奏的钢琴曲结束,与前面的“斗牛曲”相比,此刻犹如暴风雨之后的宁静般。前后音乐构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示出此刻主人公们此时的心态:钢琴是他们亲手创造的孩子,他们成功了。迎接他们成功的不是猛烈的欢呼,而是热血沸腾后的刹那间的冷却。

《钢的琴》用音乐讲述了90年代的故事,刚刚经历了时代大变革的人们手足无措的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而处在新世纪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怀念曾经共同奋斗的“工友们”,他们被动的接受着,被动的被时代拖拽着向前,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那个时代最惨烈的英雄。他们每一个人听着这个由自己做的钢琴弹出的曲子,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犹如新生的嫩芽破土而出。过去的终将过去,未来还不知道在哪里,那些回忆只能同一首歌一样,将CD放到电脑中,重温曾经的经典,再忆曾经的辉煌。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时代的文化记忆 第12篇

1 资源优势成为纪录片生产的文化资本

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造就了四川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这成为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优厚素材。可以发现,四川纪录片在选题上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上注重多元:或揭示社会矛盾,或传达诗意和社会情绪,或表现生活状态。近年来,四川纪录片在制作理念、叙述手法等多维度进行不断尝试和突破,除了继承原有历史感,同时关注当代人的生活,包括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等,而且更注重挖掘细节问题以及镜头本身的思考力度。另外,四川有着独特的西部文化优势:尤其是体现在民族风情、异族习俗等方面,这些都值得挖掘,如《婚事》、《藏北人家》、《深山船家》、《飞跃四川》、《成都记忆五十年》等大型电视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人类学价值。就大的环境而言,我国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培育了相当一批成熟的、有一定影视欣赏眼光的观众;尤其是基于某些历史剧和娱乐剧有夸大及远离现实的倾向,使真实反映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等内涵的纪录片,更能满足人们偏重知识性、趣味性并重的审美情趣。

2 国际交流平台拓展纪录片市场和影响力

这主要体现在四川电视节及其纪录片评选的常态化平台。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创办于1991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品牌价值、享誉中外的国际影视活动。为了推动中国纪录片媒体跨界合作及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搭建一个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前瞻性的平台,根据中外纪录片同行需求并与国际影视节展惯例接轨,“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从四川电视节主体活动中延伸为每年举办一届的“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这既符合国际影视节展及评奖活动的惯例,又有利于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提升了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大力开拓国际海外市场,可以为纪录片提供巨大的生存空间。四川纪录片通过走国际市场化道路,形成了一套良性的市场运作方式。这样的生存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规范通畅的国际节目交易渠道,也加快了纪录片个性化到类型化的转变,逐步完善与国际的接轨,搭建纪录片交流的国际平台和实行“产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

借助四川电视节这一平台,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定期举办“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其中就包括对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的扶持,为本土纪录片创作搭建专业平台,鼓励本土纪录片制作人的茁壮成长。20多年以来,四川纪录片积极参与国际上一系列规模大、影响广的电视节目交易会,如法国嘎纳每年举办的MIP,美国的NDP,以及香港、新加坡举办的“MIP——ASIA”节目交易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多次亮相,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纪录片的需求有明确了解,并逐渐形成正规的操作模式、买卖关系及供片渠道。四川纪录片成为外销出口“抢手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独具特色的西部文化。尤其是把纪录片的节目形态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把握“节目题材选择是前提,表现手法是关键,技术要求是基础”的系统环节,树立“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为主流题材的创作理念,有效地将纪录片制作人的个性化表达转变为市场上所需的类型片,实现了其品牌效应。

3 影视拳头产品的品牌构建

美国探索频道打造之后,改变了原有的纪录片碎片化生产及传播状态。严格意义上,从制片人到商业,需要形成系列环节,在此基础上纪录片就可以围绕播出平台、按照一定制片管理方式和流程进行批量化生产,尤其是形成标志性产品。2013年策划并创作的系列纪录片工程(《纪录四川100双手》,就是典型作品。其传播意义在于通过四川纪录片人自己的双手,生动地记录下100个当代普通四川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留下一段不可复制,不可再现的影像档案。这项工程的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支持,被定为2014年度“中国梦重点纪录片”扶持项目。纪录片播出后,又被广电总局评为“2014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向全国推荐。在四川省广电局举办的“2013—2014年度四川广播电视节目奖”评奖中,该系列片获得优秀纪录片奖。总导演王海兵把这部大型电视系列片的创作比喻为四川省电视界的一项“文化工程”。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纪录片联制联播形式,在四川尚属首次,堪称四川电视史上规模体量最大、合作范围最广,参与创作人员最多,制作周期最长的电视行动。该系列片于2014年底推出第一季30集,在四川卫视及其地面频道、四川网络电视台以及全省各参与市、州(县)电视台播出后,收视反响热烈,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该纪录片第二季的创作,共有25个市、州(县)台参与,涉及的市、州有17个,这种整合全省力量联制联播的电视创作行动在全国也属先例。

4 纪录片生产的困境及创新思维

选题层面,纪录片能真实反映人类生活,所以,人类学是一个重要视角和选材范畴,四川纪录片整体上人类学的知识含量不高、涉及的人类学领域也不宽泛,在内容上比较粗糙;市场层面,对于独立制片者而言,有些作品因为没有对市场信息的直接了解,其创作的片子往往在内容题材、作品容量上遭遇系列瓶颈。如果没有畅通渠道,就难以批量销售。同时,纪录片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并不很大,而在国外却受到好评,这就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传播效果层面,纪录片能满足观众猎奇心理,因此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四川纪录片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容易在满足猎奇心理方面取胜。但与西方某些纪录片相比,四川自然类的纪录片承载的人文框架太多,作品希冀表达一些形而上的元素,但主题过大,或介入主题太多,这样的纪录片尽管有着较为深入的人生思考,但缺乏轻松的态度。如何实现四川纪录片的转型升级和品牌构建的持续性,需要培育受众市场。纪录片不是以情节取胜的,而是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因而受众多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由于受众的文化、社会层次的差异,其需求也具有差异性,纪录片可以多元化路径发展,从而让受众从多角度结合自身的情况去接受。中国纪录片要很好接轨国际市场,需要强化大众化,培养不同类型的观众群。同时,创作思维上可以兼容对社会及人生感悟的风格,不仅是让观众“见所未见”,还应向受众展示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意义。

上一篇:消费品价格指数下一篇:kV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