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地方高校范文

2024-08-18

特色地方高校范文(精选12篇)

特色地方高校 第1篇

一、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 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显著扩大, 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核心理念开始形成。但由于自身的发展背景和国家政策的原因, 地方院校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例如: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数量、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需要;科学研究能力还不够突出,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完善;管理水平与效率、服务基层意识与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培育仍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 有些是长期遗留下来的老问题, 有些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但都是地方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难题, 严重束缚了地方高校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二、地方高校发展的使命

地方高校由于具有“地方性”的特点, 其所肩负的使命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地方性”的烙印。正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原校长范·海斯 (Charles R.Van Hise) 所说, “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一所州立大学, 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 换句话说, 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服务, 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 地方高校发展的历史使命就是: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引领地方特色文化构建。

1.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 地方高校在服务实践中办学精神会得到升华、办学能力会得到锤炼和提高。第二, 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中作出了成绩, 取得了成果, 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知名度得到提升, 办学特色得到彰显。第三, 地方高校在服务中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 能够得到地方的理解和支持。以上这些都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根本使命

高校的核心功能和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紧密结合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结合学校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规格, 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紧缺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传承、发扬和创新地方文化责无旁贷

地方文化是一定地方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结。大学作为文化重要的衍生和传播基地, 研究、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地方高校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播和推广,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也是当地文化建设的形象品牌。

4.为地方产业进行技术研发, 开展区域和谐社会政治服务

一方面, 地方高校应加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或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一些“立地性”实用技术的研发, 如新产品的设计、改进, 工艺、装备的设计, 高新技术的推广、服务, 肩负起满足地方产业技术需求的使命。另一方面, 地方高校应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政治服务, 为地方社会理念传播发挥政府智囊团的作用。一是为地方上层建筑服务。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决策提供咨询, 为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进行论证, 参与地方建设项目的评估研究, 促进地方政府锐意改革, 使各项决策更加完善。二是地方政府可以按照“任人唯贤, 为学可政”的原则, 选拔任用地方高校优秀教职工和优秀学子。

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战略选择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优良的办学特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地方高校的生命力所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新审视并着眼于持续发展的新实践, 努力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探索一条符合实际、发挥优势、彰显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 是地方高校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1.明确办学思路, 找准发展定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决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 是学校制定规划、培植资源乃至体现办学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总体目标定位应当是:以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服务对象定位应当是: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面向行业、兼顾周边地区,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层次定位应当是:以本科教育为主, 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促进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学科发展定位应当是:构建以文理工为主体,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努力创建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当是:培养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着力构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根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强化核心教育, 培养特色人才

特色人才培养是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和关键, 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办学目标最重要的标尺和主要看点。一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服务面向的地方化、学生就业去向的基层化, 结合自身办学实践, 科学制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不断探索多样化、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树立“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注重实践、倡导创新, 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 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举、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实践教育与全面育人结合”的实践教育理念, 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 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 构建和完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把实践教学过程当做消化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能力的过程。同时, 创建开放式、多功能、多元化、有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3.服务地方, 实现产学研结合

地方高校应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区域产学研结合,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智力资源, 主要承担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科学研究工作。根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 设置应用型的学科专业, 向地方输送发展急需的各种人才和各类服务。应积极开展区域内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工作, 不仅要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 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使其能顺利克服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地方高校组织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攻关, 其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科研项目不断得到国家、省级立项资助。区域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如通过参加各种科技成果博览会、洽谈会以及利用科技信息网、资料库等途径, 让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打造特色学科, 完善学科体系

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地方高校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就是重点打造优势和特色学科, 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建设。一是整体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需要,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 推进专业群发展, 分层次建立起门类匹配、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二是整合资源。适应地方区域产业布局, 找准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 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和当地优势资源, 保持和强化原有学科特色, 以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 积极培育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 突出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 促进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三是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按照“有基础、高起点、少而精”的原则,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 弄清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依托专业建设进行学科建设, 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通过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 努力打造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品牌。

5.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强, 地方高校必须更加重视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 第2篇

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

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既要作为展示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和水平的窗口,又要适应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竞争意识,树立特色办刊的理念,想方设法彰显刊物的`个性特色,提高刊物质量.本文从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设置的原则、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功能和作用、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保持和发展三个方面对如何打造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品牌栏目进行了论述.

作 者:白秀云 Bai Xiuyun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赤峰,024000刊 名: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年,卷(期):200930(4)分类号:G232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科学报 特色栏目 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第3篇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指出从以下方面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学科特色馆藏建设、“地方性”特色馆藏建设、“数据库”特色馆藏建设及阐述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特色馆藏 馆藏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

1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一所图书馆收藏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料,其除了指一所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外,还指一所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以及为读者利用的各类文献总和即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资源,是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收藏基础,即由于每个高校设置学科或专业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从而每个高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每个高校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的时候,必须根据本馆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本馆发展的最佳特色模式,通过仅仅围绕本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以及科研的发展方向构建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馆藏体系。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必须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开展信息查询服务和馆藏资源增值服务。要想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必须具有特色馆藏,因此,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相互依存。只有提供具有本馆特色的资源服务,才能够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因此,实现特色馆藏数字化势在必行。

2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专业特色: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整体发展而言,建立特色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作用,为了尽可能的丰富、系统和完整其藏书,图书馆一定要重点收藏、建设以及优先投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优势专业的文献。为了能够支持该学科的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能够进行较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图书馆应当对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提供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从而完备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用以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为了使得文献信息资源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各个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收藏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并对重点学科所需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此外,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管理平台,从而为教学科学等提供及时便捷的检索、交流以及利用服务。注重收藏高校非正式出版物,这不仅包括收藏传统的文献载体书和报刊,还包括非正式出版物、校内博硕士论文、教师科研论以及科技报告和学术会议文献等的收藏。对于每个高校图书馆而言,只有保证和加强专业核心期刊、会议论文以及检索数据库的收藏,才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科技文献。

2.2 地方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地域性以及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点。为了使特色馆藏资源能够成为本馆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建设馆藏的时候应当依据本校的资源点、学科设置以及读者需求等情况;图书馆应当提高对地方特色馆藏的重视程度,并且在积极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的同时注重搜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以及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应当数字化加工珍贵的印刷文献;为了促进地方特色资源能够对地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于目前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较少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为了能够将被动的封闭式服务变成真正的主动开放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仅仅依靠本馆的特色馆藏,通过数字化特色馆藏文献来为读书提供原始的特色文献。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主要包括本校学科特色、本地区地方特色、在校教学科学以及管理等文献资料特色以及馆内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等几方面,其作为地方高校教学科学以及生产活动丰富的情报源,为了充分发挥特色馆藏的作用,地方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的时候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应当立足于当地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

2.3 特色数据库:特色馆藏资源应当以数字型文献为主,但是目前在图书馆中最主要的文献类型仍旧是印刷型文献,目前,有些图书馆通过对本馆印刷型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了相应的数字型馆藏。高校为了使得自己的馆藏具有自身特色以及独家优势,必须逐渐建立具有本馆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从而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占得先机,因此,图书馆应当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通过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和多载体方向进行转变,从而使得电子图书以及音像等多媒体资料能够在未来的图书馆馆藏中成为主要的载体形态。由于高校建设特色馆藏的首要内容就是具有馆藏学科特色,由此也就产生了学校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意义。地方特色收集文献的目的是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真正重要的任务除了把数字化馆藏送上网外,还包括对网上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整理,因此,馆员必须具有网上整理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努力,图书馆应当克服网上资源无序化和数据库建设分散化的问题。处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内容作为其唯一的优势,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将开发信息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数字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3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由于发展特色馆藏有利于提高馆藏的精品化和服务优质化,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其自身建设的需要。一个缺乏特色、枯燥乏味的馆藏资源会对读者查找资源的兴趣以及查全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资源的选择,高校读书馆必须通过建设特色馆藏使藏书由多变精以及由杂变专,从而使得图书馆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其馆藏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是看其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建设特色馆藏不仅有利于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节省读者的时间,同时还有利于读者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资料,从而真正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所以说,建立一个依据各种取向以及构建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对于满足本馆服务对象的特色馆藏而言势在必行。但是建设的特色馆藏一定要在原来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保持连贯性,即要继续发展原来已有的馆藏特色,尤其对于连续出版物而言,保持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图书馆在确定藏书特色后要根据最佳组培方式构建特色馆藏,即将包括记录有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纸张、胶片以及磁带和光盘的信息载体等所有信息源都收录到特色馆藏中去。经费作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经济基础,除了选择经典书籍收集印刷本之外,对于其他文献可以考虑选择电子资源。本校和本地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馆的命脉,与学校学科的发展特色相辅相成。对于建立特色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学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以及经验进行收集和整理,将这些零碎的情报收集起来加工成有价值且能够体现学校教学科研特色的情报。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性文献不仅有利于服务本校教学科学和地方经济建设,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就是馆藏,其作为社会化文化教育机构和文献信息的中心,只有建设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资源,才能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和文献体系,从而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书平.围绕重点学科,深化特色馆藏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1.

[2]顾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4).

[3]张芳梅.论深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4]彭跃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作者简介: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 第4篇

一、特色专业内涵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 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 培养的学生具备比一般专业人才有更突出的综合能力;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较高社会声誉与较大社会影响, 能够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认可的专业。具体地说, 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 具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等特征。

二、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 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 在取人之长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敢为人先, 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发现特色, 形成特色, 建设特色, 强化特色,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 优先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 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 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 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2. 社会需求原则。

地方高校坚持适应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紧密关注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专业的发展动态,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创新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贯彻“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原则, 以专业方向建设为重心, 构筑和强化专业特色, 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优势稳定的专业群。

4. 校企合作原则。

地方高校要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合作, 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互相衔接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 强化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度, 鼓励特色专业创办自己的经营实体。

四、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 注重开放办学, 丰富特色专业内涵。

要加强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过程, 明晰质量标准, 严格质量控制。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研究, 形成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 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形成机制, 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扩大高校在地方建设中的影响力。

2. 深化特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 减少陈旧内容。加强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 大力开展并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作用, 努力施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 使特色专业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优秀教材等教学科研成果于一体。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 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 强化特色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人、财、物投入,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特色专业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的建设, 使其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符合特色专业的有关标准, 充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5.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践教学。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使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毕业生综合素质有比较优势。要建立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特色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选拔、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

五、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 2007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Ⅰ类特色专业。近几年来,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坚持走特色内涵发展道路, 在特色专业建设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建设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围绕培养复合型质量管理人才这一核心, 整合本校质量管理专科专业20年的办学经验和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形成的优势, 构建了以能力为纽带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 建立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 成为“学科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精深、质量管理专长”的人才培养基地, 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2. 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H”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模块化体系;以“专长”为核心, 按照“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重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企业共建实习教学基地, 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 打造特色人才的培养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专业点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形成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管理科学方向专业人才。

3. 建设方案。

(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 以培养21世纪“博识、专长”人才为目标, 围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过程中, 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通过与企业、质量管理协会、机械类专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共同研究课程计划,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最终建立起校校、校企、学校—协会, 学校—政府合作的新型联合培养机制 (见图2) 。

专业培养方案以“H”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 深刻把握管理科学的应用性特点, 按照“拓宽基础, 强化实践,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的思路,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突出“既掌握科学管理又懂得工程技术的质量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 打破以知识递进逻辑为指导的传统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拓展、经验形成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通过设置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CAD等工程技术课程模块, 加强工程素质教育;设置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标准化工程、计量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质量管理课程模块, 落实特色专业教育;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ISO9000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见表1) 。

(2) 课程建设

一是改革课程结构。根据特色人才培养要求, 构建五大课程模块体系, 为实施“H”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五大课程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质量管理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内容精炼、观点新颖”的原则, 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 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 适时开设新课程。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 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或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 模拟生产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的情景, 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活动之间的差距, 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启动以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 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名师培育, 努力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 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是衡量教师队伍优劣的标尺之一。本专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注重以教风促学风, 通过建设具有优良职业素养的教学团队, 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师资培养。第一, 实行“校校、校企、校所”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到著名的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进修, 选送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实践, 顶岗锻炼;鼓励教师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培训和合作研究, 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第二,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咨询师、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 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4)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将按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 建设由管理科学综合模拟实验室、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审核模拟实验室 (拟建) 、案例教学实验室 (拟建) 等构成的实验中心。逐步建成能适应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设备先进、多功能、高效益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体系, 并努力把它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改革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将围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培养创建三级实践教学基地, 构建多维实践拓展体系 (见图3) , 遴选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组成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常态机构。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咨询服务,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和各类职能证书培训等活动, 丰富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

[2]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7) .

特色地方高校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良好的就业形势促使全国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400多所,在校生规模达20余万人[1]。但随着人才保有量的日益饱和,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着较国家高校和专业高校更大的发展困境,因此,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困境

(一)学科发展地位之困

在地方综合性高校中,土木工程专业多数属于非主干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力量弱,加之其工程类学科的科研弱势,科研成果相对也较少,在综合性高校里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投入长期不足。同时,由于所在城市经济和发展条件的限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先进实验设备的购置方面,均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国家高校和能够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重要性的专业院校相比,教学质量的提升压力巨大。

(二)学科发展定位之困

地方综合性高校多以普通本科教育层次为主,土木工程专业在发展地位上处于重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与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之间,因此,其发展空间亦受到两者的夹挤[2]。在发展定位上,既无法与重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争科研,又无法降低层次与专科学校争实践,在发展定位上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三)师资引进之困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工程学科,在国家“大兴土木”的背景下,高学历、高资历的高端人才集中在工程领域和重点科研院校中,收入不菲。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工资收入往往无法吸引到足够的高端人才,加之人才引进上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高端人才往往更愿意受聘于重点高校,客观上更是限制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层次的提高。

(四)培养模式之困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领域门类的丰富性,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宽口径、厚基础”通才式教育的一个理想蓝本。但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在“强调通才教育、弱化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往往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1. 由于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时间短,还未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在有限的课时内,通才教育的模式可能会导致专业概念的泛化,反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选择。

2. 过分强调“通才”教育也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受经济和社会环境所限,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体制很不完善,而且市场对人才的急需也很难容许学生出校后还要再进行培训。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得到某方面系统的`训练,可能导致“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大懂”的后果。

3. 在有限的四年内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必然忽略了能力培养、工程训练和实践技能学习,而将专业工程师的训练移向用人单位也不符合国情,当今企业招聘人才时强调工作经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发展困境的求解

长江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自1987年开办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以来,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在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该校为例,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进行研究,为其它类似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在专业发展初期,该校采用了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学科积垫的不对等和学生生源的差别,导致毕业生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表现为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实践能力较差、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毕业后工作适应期长、综合竞争力差等,对学校、学生、社会以及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近年来,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该校调整思路,对专业定位进行了重新梳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从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等方面挖掘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生产促科研,以实力提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其特色在于在实践性,而且,往往是实践经验越丰富的教师,在教学时越受到学生的喜欢,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确定了以设计研究院发展作为教学的补充的思路,通过设计研究院的建设,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相应的平台。目前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勘查乙级资质,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8人。设计院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收入,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同时,“双师型”教师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和理论经验,即增强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设计竞争力;设计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升了办学实力。

同时,由于设计院为学院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学院在教学上的投入也可以不仅仅依靠学校的拨款,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比如说通过论文奖励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论文的发表,使以往的科研弱院变成了科研强院,科研实力的提升,使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为争取学校更大的发展支持提供了可能。近五年以来,仅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一项,长江大学就已累计投入了1366万元用于硬件建设,以实力的提升来引导地位的提升,是土木工程专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以差异寻特色,以特色构优势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色,优势有三:一是地方的概念明确了其服务的主体区域,二是综合性高校的社会和行业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办学特色的灵感,三是普通高校的校情决定了学生有着比国家重点高校更好的就业心态和较专科生更为广阔的专业基础。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此为视野,明确了自身的发展定位。

1. 明确服务的地域性,结合地方建设,服务江汉平原小城镇建设

该校是江汉平原唯一一所能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区域优势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需要大量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小城镇建设人才。该校针对地方需求,结合地方建设,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教学中,通过调整教学计划,以在小城镇建设中能用到的结构知识为基础,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

2. 明确服务的行业性,结合主干专业,构建服务石油与油田建设的专业特色

长江大学的构成主体之一为原江汉石油学院,其石油类学科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实力,也是目前长江大学的主干专业之一。考虑到石油建筑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土木工程专业通过选修课、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为有志于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应的特殊发展平台,也同时强化了学校特色。

(三)以层次定模式,因材施教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浪潮,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学生普遍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式”人才,因此无法将学生的主体培养定位于科研型人才,但也不能因为市场压力而走职业化教育的路子。在确定培养模式时,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低年级时,坚持以“大土木”方向培养,而在高年级时,则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能力及发展意向的摸底,将学生分为3种发展类型,对不同学生在素质培养、能力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

1. 厚基础型。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重点加强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及科研潜质的培养,专业深化工作将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强化。

2. 专业强化型。对于立志于从事一线施工或设计方向的学生,重点加强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3. 复合型。在保障必须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相关管理工作[3]。

针对以上三种类型学生,该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个体状况,在高年级时提供相应的“组合套餐”,有效发挥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四)以实践促教学,产学研协调发展

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和长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特色,该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合作教育之路,大胆的采用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4]”的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试验,将暑假定位为“实践学期”,低年级由学校教师和合作单位的“实践导师”进行引导,高年级则针对专业培养模式的不同,由教师协助安排相应的实践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困境的分析,结合长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过程中,应该不等不靠,通过内部挖潜来提升专业地位,寻找发展机遇;同时,通过正确认识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给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定位;最后,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因材施教,走“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之路,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通过以上举措,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学校的专业声誉,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促进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专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福昌. 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制度关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3): 1-6.

[2] 袁剑波,郑健龙.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6):84-85

[3] 吴萱, 董俊.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3):30-34

特色地方高校 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47-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学科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不争的事实。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差异。竞争冲动与资源尴尬的矛盾不断困扰着地方大学的学科发展,由此催生了诸如“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强”等特色发展的思路,实践中不乏成功的案例。然而,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对于学科发展处于较低层次的地方高校来说,追求“我有”、“我优”、“我强”都是针对“你无”、“你有”、“你优”所做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默认了共同的竞争标准和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共同的竞争标准和价值取向一旦被不恰当的泛化,将产生错误的导向,并严重地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同时,实践中还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形成高校自身学科建设的特色,使学科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一、明确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

自从大学出现之后,其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拓展,已由最初的人才培养发展到今天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然而,无论怎样变化,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由大学的社会分工决定的。办大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他功能是大学发展的溢出效应,是以培养出的人才为载体来实现其功能的。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建设发展的龙头,其价值取向必然归结到人才培养。

二、根据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指导

地方高校的很多学科是按照自由生长的方式产生的,发展不平衡是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有些学科虽然发展相对困难,但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因此,宏观上学科总体布局应体现自由发展、公平竞争的一般性原则,资源配置至少应满足其生存的需求。而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则应当根据各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指导。按照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需求确定需要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的学科或学科群,重点投入,有力推进;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学科,通过政策导向,促使其充分发挥好对形成学校学科优势的支撑作用;对一般学科提供自由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根据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水平以及社会需求适时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政策上也要鼓励学科间的相互竞争,使分类指导的对象动态化。

三、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有机结合、协调推进

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在高校内部分为学校和具体学科两个层面。学校层面主要包括学科的布局、结构和体系以及相应的学科制度等。具体的学科层面主要包括方向凝练、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

现实中将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相互孤立起来,满足于机械地完成某些“指标”,成为一些地方高校推进学科建设的主要障碍。学科建设的要素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推进学科建设的相关度是不同的,不能主观地臆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也不能一成不变的只关注“热点”。

在一定的时段内,根据规划和优惠政策,申请设立相应数量的学位点和各级重点学科对完成学科布局、形成学科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科“建设”而言,以上工作只是“设”,它为“建”提供了基础,而“建”才是“设”的目的。实践过程中,学校要敏锐地把握要素相关度的变化,只有将“设”与“建”有机结合、协调推进,才能正确地引领学科建设的方向。

在具体的学科层面,各要素对推进学科建设的相关度也是变量,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效和标志性成果的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一方面影响对要素相关度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因素过于复杂,另一方面是相应学科制度改革的缺位对正确判断的“漠视”。

四、找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

地方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较短,积累的经验较少,使学科建设在较大的范围内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比较困难的。实践中根据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保证资源投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具体的学科层面落实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

有学位点的学院应把抓好研究生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设立学位点并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好学科发展方向;根据导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组建学科团队;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通过设定较为严格的导师上岗条件,督促导师和团队争取更多的研究项目,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结合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建设相应的学科平台;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开展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没有学位点的学院则应从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入手,通过各种方式,使教师得到较为有效的科学研究训练,逐步提高科研水平,为学科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五、处理好学科发展与教师个人学术追求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增加较快,科研经费的总量逐年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科研成果在学科方向上形成的有效积累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科研多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研究方向的团队。这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从管理的角度看,大学的学科建设是有组织的行为,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组织中成员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通过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和学科本身的学术领域,间接或直接地传递给组织成员的。地方高校确定重点学科时大都认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然而也有学者提出“难的是不为”。现实中主要是难在对重点判断的依据以及对组织成员约束的合理性上容易受到质疑。

考虑到保持学科方向稳定和教师个人的学术追求各自的合理性,在实践中,一方面要通过资源配置导向,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学科发展的方向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地抑制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个体在相应学术领域的追求。

六、重视学科队伍建设中的培养环节

学科队伍的建设一直是高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制定人才政策的理念,确实为高校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学科发展解了燃眉之急。然而“留人”颇有一厢情愿的意味,“所有”、“所用”亦有功利的色彩,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科队伍建设中的焦躁心态。

地方高校是人才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关注高端人才的同时,必须面对现有的学科骨干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这一群体是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对学校整体、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以“培养造就人”的理念,关注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是为他们创造成长的条件,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磨砺自己,在推进学科发展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在不懈的努力中提高自己,逐步强化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感,通过“有为”达到“有位”,把这一群体成长带来的效益惠及整个学科队伍。

七、把学科建设的成果内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地方高校的学科组织一般是以教学型大学的专业群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各个学院。学科和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证明,在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实际上是传统的教学重要还是科研重要之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已明确的前提下,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联系的载体。

简单地说,学科是为了某种领域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专业是为了职业需求而构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理论构成的。学科与专业的相互联系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实现的。而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材。我们不能只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而忽视优秀教材背后的学科力量,继而把学科与专业割裂开来。因此,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学科发展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把学科建设的成果内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在实践中,一是通过学科建设,普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使学生大面积受益;二是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成果形成过程通过有效形式融入学生培养过程中;三是通过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四是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开发新的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五是在学院设立流动科研岗位,解决好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之间的矛盾;六是切实落实好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七是建立把学科建设任务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的机制;八是积极支持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的做法,通过学科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的领域,逐步使学生的第二校园的经历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八、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相互促进

高校服务社会是通过相应领域学科知识的迁移实现的。实现迁移的基本条件一个是社会有需求,另一个是高校具有满足这种需求的相应学科及水平。供需能否有效的对接,决定着服务社会的效能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使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过提升学科水平使服务社会更有效。实践中,要从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政策咨询、与服务对象合作研发等多种途径入手,才能有效的推进供需的对接。在政策层面上则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很多情况下是跨学科的。这是地方高校推进学科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学科,催生学科制度的改革的真正动力。就高校内部而言,要实现学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双赢”,应当以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以学科间的相互合作促进交叉融合,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使学科“被交叉”。同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科制度的改革。

不同的地方高校选择的发展路径不尽相同,学科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能在避免“同质化”发展上取得共识,那么在实践中形成自身的学科建设特色就应当是值得追求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潘成胜.地方大学科学发展目标定位与学科特色创新发展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0(1).

[2] 刘正炼,李军红,吕一军.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3]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 李雪.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地位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5]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6] 王长纯,等.学科教育学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打造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特色 第7篇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指出, 高校文科学报“要立足本地、本校, 发挥各自的学术优势, 办出学报的个性和特色;要重点办好特色栏目, 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何谓特色?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1) 。最能体现学报特色、最能吸引读者的是学报独到的内容, 因此, 特色是学报的支撑点, 是学报的价值之所在。形成自己刊物的个性特色, 是所有高校学报所应有的追求目标。地方高校学报更要走特色发展之路, 明确自己刊物的特色标准。

独特性。特色就是优于他人的独特风貌,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精” (2) 。由于各地方高校学科优势的不同、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所在地的风景名胜、文物资料、历史人物、风俗民情等不同, 本地学者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和研究, 往往比其他地方的人们更为深入, 甚至形成“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的局面, 取得“非我莫属”的专利。这是地方高校学报能够办出特色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学报走向世界的途径之一, 因为“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报。

新颖性。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要运用求异思维, 利用所在地区独有的历史、人文特色, 主动选题策划、标新立异、出奇制胜, 使自己的刊物具有新颖性。要做到温故而知新、纳养而创新、瞻前而出新, 追求全新创意、磨砺学报的精品力作;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栏目, 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作者, 不仅做到唯陈言务去, 还要有新见迭出、深入开拓, 并尽可能深入浅出;通过主动组稿体现学报的区域特色、学科特色、栏目特色, 形成人有我新的特色风格和学术定位, 体现出学报的新颖性, 让广大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延续性。地方高校学报在策划特色专栏时, 应考虑学校类别属性因素、学科因素、稿件的来源因素及社会的需求因素, 从而保持延续性。“在自己所属内容特色的专业范围里精心策划一两个画龙点睛的专栏, 长期坚持连续发文, 创出名牌专栏, 形成重点的重点, 就会更为刊物增光添彩。” (3) 有一些地方高校学报总体水平一般, 但却有一两个栏目策划得比较好, 并且长期坚持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讨, 办出了特色, 也办出了质量, 在一定专业学科领域里产生了影响, 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 形成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容易事, 要经性, 仅仅是盲目跟风, 模仿攀比, 那么其所谓特色栏目表面上看好似红红火火, 实则是昙花一现而已。

找准学术定位

高校学报不能离开高等学校这个大背景, 不能脱离学术性和理论性期刊的属性。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理论、繁荣学术, 其特色首先表现在学术性上, 而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构成了学报学术性最主要的方面, 特色办刊必须建立在学术影响力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 必须找准自己的学术定位, 确定刊物的内容重点, 严守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刊宗旨。

从本校学科优势出发。不同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 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许多地方高校教师都承担着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 经过长期研究, 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学报应当以自己主办学校的优势学科, 或者具有某种优势的研究基地为依托, 充分地发挥这一优势, 持续地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使之成为自己的主打栏目, 成为自己的品牌,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刊物的特色。” (4) 地方高校学报要在所有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形成特色是比较难的。但是, 若能发现某一门学科的先机, 广泛吸纳国内外该学科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就可以形成某一门学科在学术理论上或应用研究方面独树一帜的特色。因此, 在学术定位上, 地方高校学报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 从本校学科优势出发, 实事求是地设计和开发选题, 注重将力量投放到独具本刊特色的塑造之中, 从而找准自己刊物的学术定位, 形成自己刊物的学术特色。

从所在区域优势出发。鲁迅在讲到文学的民族性时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 (5)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 形态复杂, 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自独特的色彩。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 各地都有自己独具的历史文化优势, 从而形成了多样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圈和历史文化模式。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性发展, 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文化现象。地方高校学报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地理位置各不相同, 各有各的优势。根据这些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的优势以及有关的研究成果, 去做大做强自己的学报, 不失为地方高校学报办出特色, 向“名栏”、“名刊”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学报处在各地文化中心的最前沿, 开展区域文比如成都大学从地域优势出发, 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合作, 以三国文化为中心, 开辟了“蜀道论丛”、“三国与诸葛亮”等专栏, 突出了地方特色。

从本刊人才优势出发。“社科学报特色化最终要落实在文稿的质量上。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无论是突出专业特色、地方特色, 还是办好特色栏目, 一切的一切, 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论文。” (6) 组织、挖掘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文稿是形成刊物特色的保证, 而地方高校学报有丰富的地域文献资源, 有素质较高的地域经济文化研究队伍。另外, 区域文化研究还可使高校的研究人员走出学校, 与社会结合, 可以使研究更扎实、更富有地域特色。地方高校学报都有坚实的作者群作后盾, 这对于实现特色编辑目标、保证学报质量、创造学报编辑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品牌栏目, 都是依靠地方文史研究队伍的辛勤耕耘, 赢得了比较高的学术声誉。

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是期刊的眼睛, 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灵魂。” (7) 地方高校学报打造特色栏目必须在选题策划上下工夫, 学报编辑要强化主体意识, 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有自己独到的策划。“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特色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科优势、地域文化和编辑主体。学科优势是基础, 地域文化是亮点, 编辑主体是关键。” (8) 邹韬奋先生指出:“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 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 (9) 要根据自己学报的特点, 运用编辑策划手段, 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恰当地设置一些具有生命力的特色专栏, 以体现自己的办刊特色。

地域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要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 从自己所处的地区历史特点入手, 设立特色栏目, 展示刊物的地域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打造刊物的地方特色品牌。地方高校学报要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 深入研究本地区优秀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优势科技产生形成的规律, 促进其进一步发扬光大;要善于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 选择有关学术研究中的特色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重点研究, 以形成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园地或中心, 由此提高刊物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如:《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南都学坛》的“汉代文化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唐都学刊》的“汉唐文化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的“西夏文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韶关学院学报》的“岭南文化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的“潮汕文化研究”、包头师范学院学报《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抚州师专学报《的“临川文化研究”等。

时代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要立足时代现实, 关注社会生活, 正如杨焕章教授所说:“不立足本校, 学报就不可能存在;不放眼社会, 学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10) 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 与时俱进, 设置时代特色栏目, 及时发现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前沿课题, 策划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列研究, 刊载这方面的学术理论文章, 在为本地区经势。时代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的平台, 因为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 地方政府部门有很多课题也愿意通过学报从理论上与应用上加以探讨解决。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合作, 是办好富有时代特色栏目的有效途径。比如《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以“做西部文章, 办陇上名刊”作为办刊的追求, 锲入时代脉搏, 关注地方建设, 设立“西部开发论坛”栏目, 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而且办得非常有生气, 赢得了地方政府的好评和支持, 社会影响力也快速提升。

专题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要根据自身的学术定位, 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 设立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应的专题特色栏目, 跟踪这些学科的研究动态, 将某一问题集中在一起讨论, 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稿, 集束式专题发表, 集中介绍其历史发展、学术活动、学术动态, 便于读者了解问题的全貌, 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以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比如,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人类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的“编辑学研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的“明清小说研究”专栏等。专题特色栏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能够较快地反映学术界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能够把不同观点的学者或相同观点但论述角度不同的学者集中在一起讨论。当然, 专题特色栏目不是简单地把研究某一问题的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 而是要求作者按照刊物的策划思路围绕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

总之, 特色化的内容是通过有特色的栏目来实现的。“在选题策划与成功组稿的基础上, 特色选题就会形成, 特色选题可以成就特色专栏, 在特色专栏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 可以造就特色的刊物。” (11) 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长期设立一个或几个特色栏目, 形成学术特色, 彰显学术个性, 使读者能够得到在别的学报中得不到的满足, 从而使自己的刊物在众多的同类学报中独树一帜。

摘要:近年来, 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 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 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 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 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 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 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 要求趋同, 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 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 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 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 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 提高刊物的知名度, 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学术特色,学术个性,学术定位,特色标准,特色栏目

参考文献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第8篇

一、办学特色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 特色的含义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 (1) 。2003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指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本校特有的, 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而引用率最高的则是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中所下的定义:“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办学特色的内涵, 常被表述为其特征, 如“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先进性”, 等等。办学特色的外延, 主要是指办学特色所包含的内容, 如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校园文化特色。李泽彧 (2002) 将大学的办学特色分为理念型和项目型。理念型特色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项目型特色既有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 又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 更可指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及大学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 (2) 。

二、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

地方高校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第一, 外部因素, 包括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校际竞争、地域环境, 等等;第二, 内部因素, 主要是高校自身内在发展动力, 如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办学理念, 等等。

在国家政策层面,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 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各种类型学校合理分工, 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之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设立了一个“特色项目”, 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这些教育政策的颁布, 为各类学校探索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对之后的办学实践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层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不同社会阶层、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有着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面对这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高校必须走以质取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要改变千校一面的固有模式, 以追求办学特色为突破口, 找准办学定位, 发挥学科优势, 打造专业品牌, 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提炼特色,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

在社会竞争层面,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高等院校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 这使得高校处于不可避免的竞争状态中, 尤其表现在生源方面的竞争。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和经费管理模式下, 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与在校生数量和质量挂钩。扩大生源规模是各类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社会竞争迫使高校不得不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招生和就业两方面的压力下, 办学特色已成为关乎学校发展命运的重要因素, 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战略选择。

在学校自身发展层面, 办学特色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然要受制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条件, 如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 等等。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特点。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往往有着源远流长的办学特色。例如, 创办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古朴与现代化的融合, 保守与开放共存”的办学特色;创办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在将近四百年的办学历史中, 形成了“独立精神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特色;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百年历史中分别形成了“兼容并包”和“治学严谨”的办学特色。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取向高校在追求自身办学特色的过程中, 必然是立足于自身办学实际, 寻找比较优势、扬长避短, 在发展自身优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办学风貌。有学者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不同的特色根植于不同的土壤, 学校的实际就是特色的土壤, 通过对学校特殊现实的研究, 寻找出适合这种现实的办学路子并做出成绩, 才可能形成特色。” (3)

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模式的构建

办学特色并非随着办学历史的延续自然而然地产生, 它需要办学者的精心培育。地方高校要在办学过程中根据自身实力、当地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布局状况, 做好特色规划, 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 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奠定创建办学特色的基石。

科学的定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科学定位是高校制订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前提。大学要准确定位, 必须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二是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每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人员结构、学科结构和所面临的环境都是不同的, 因而每所大学的改革、发展的过程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般普通本科高校, 上有国家重点大学, 下有高职高专院校, 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其办学类型应为教学型, 办学层次应以本科为主打, 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坚持这样的办学定位, 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发展道路, 才能形成办学特色。

(二) 从学校的优良传统中挖掘、扶持。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会自发形成, 它需要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建过程。每所学校, 尤其是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都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教育传统, 学校管理者应总结、挖掘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可继续传承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等, 选择确立最有价值的内容, 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完善。学校的发展优势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 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区域环境、生源状况、办学结构、校园文化, 等等。学校在进行特色建设时, 还要广泛寻求外界的积极支持, 向社会宣传学校特色, 争取得到与学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帮助和支持, 得到有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努力优化育人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

(三) 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造就培育办学特色的人才条件。

办学特色形成来源于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略的实践者, 既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 又是学校新特色的创造者。只有把办学特色的理念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并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 学校才能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高校在教师的引进、培养上, 要从学校特色凝练的角度考虑。在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的过程中, 学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价值认同、工作的责任心、教学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人才引进方面, 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 争取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 要注重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把师资队伍配齐、配强, 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民主和谐、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提供师资支撑。

(四) 培养特色人才, 找准创建办学特色的突破口。

大学生是高校最直接的教学产品。大学培养出的特色人才, 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最终直接的外在表现。人才特色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同时, 大学人才培养与其他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也决定着大学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为此, 特色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凝练办学特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大学要培养出特色人才, 首先要准确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符合大学实际的培养目标, 才能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明确学科建设的重点, 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 制订课程设置的方案, 创造有利于特色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 在竞争中生存, 在评价中发展。

大学办学特色最终要接受市场竞争的检验, 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 学校办学特色是否鲜明, 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过硬, 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反映出来。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 收入待遇的高低, 都会成为衡量学校办得成功与否、学校声誉高低的重要因素 (4) 。在办学特色创建的过程中, 通过定期进行自我评价, 接受社会评价, 可以及时了解办学特色的状况、成效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继续发展的方向。坚持现有特色的同时, 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各方面的意见, 不断推进办学特色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李泽彧.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 2002 (1) .

2李泽彧.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 2002 (1) .

3方中雄.谈与办学特色概念相关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 1994 (22) .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 第9篇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域构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地方院校办学特色涂上了基本底色。地域文化体现了本地域的民情风貌,反映了本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审美追求等,是本地域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规范。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无不充分体现着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色。地方院校一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把本地域的不同文化形式接受下来;另一方面又经过内化,将其转变为新的文化形式,并通过教育传播活动,对原有的地域文化产生冲击甚而使之重构。许多地方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注意吸纳地域文化的精髓,并把这种研究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通过弘扬地域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例如,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崇文重教、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地域文化传统。苏州科技学院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充分吸收苏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城市精神的营养,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刻苏州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精神烙印的办学特色:秉承“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校训精神,注重学科之间、科技与人文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首创“跟进式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崛起于明初的晋商,在山西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他们表现出来的崇尚敬业、诚信重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是晋商文化的精髓。山西财经大学传承和弘扬“晋商精神”,认真挖掘晋商精神的积极内涵,用晋商底蕴支撑学校、晋商文化熏陶学校、晋商精神激励学校,学校走过的办学之路打上了鲜明的晋商烙印,形成了“挖掘晋商精神积极内涵,培养造就优秀商科英才”的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办学特色。

当然,这些地方院校在创建、培育、凝练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均自觉地把弘扬地域文化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闪光点,把地域文化的传承置于学校保持社会精神的核心地位。

二、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积极影响

学科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教育资源,将特色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如处在汉代孝子董永故里的孝感市的孝感学院,利用孝感地区浓厚的“孝文化”特色,成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使学校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孝文化特色。又如孔子故乡曲阜市的曲阜师范大学,利用孔子出生地和儒学发源地的优势,开展了孔子和儒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成立了“孔子文化研究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儒学专门史(思想史)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殷墟”所在地和甲骨文发现地,安阳师范学院就充分利用这种地域文化特色,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所”,该校公开出版的《殷商学刊》已成为人文社科类学报中的核心期刊,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学术成果。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所建设的特色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科建设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地域文化建设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州科技学院地处文化积淀深厚的苏州,其学科建设既为吴文化所熏陶浸染,也为吴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继承与开拓性贡献。学校的吴地文化研究成果颇丰,开辟的“吴地文化研究”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吴地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州史纪》、《吴国史》等9部专著为吴文化研究填补了空白。学校音乐学科专业一直注重将专业教育和地方音乐艺术有机结合,成立“苏南音乐研究所”、“吴声琴学研究所”等机构,将吴文化的代表———评弹艺术和昆曲艺术及吴门古琴艺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等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入艺术实践活动教学中,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演出,积极参与古琴艺术成功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史料研究和整理工作,为这一文化瑰宝获此殊荣作出了卓越贡献。千百年来,苏州基本保存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如何在街坊、城镇改造中珍藏“城市记忆”?苏州科技学院充分利用自身苏南地域建筑、小城镇规划、区域规划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在苏州古城镇改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校参与的苏州市54个街坊改造和5个乡镇的规划设计,无不力求体现苏州历史文化韵味和古城特色,其中对37号街坊的改造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居奖。

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独特性。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尤其在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这种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从而使自己学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海南省的海南大学,利用学校地处亚热带和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的优势,开展了具有地域自然资源特色的学科建设,建立了“耐盐作物生物技术”和“热带水生生物技术”等与地域自然资源特色有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以耐盐为主的抗逆作物分子育种及相关的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又如位于大庆油田的大庆石油学院,利用大庆独特的石油资源,积极开展特色学科建设,在三次采油、新能源研究等12个研究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定、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碎屑岩油储地质模拟实验室”、“提高采油率实验室”和“石油机械工程实验室”等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石油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煤成油的形成环境与成烃机理”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学科的竞争力。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经济特色开展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高校三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职能,还能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就是在景德镇发达的陶瓷生产工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所高校以解决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具有鲜明陶瓷特色的无机材料、机械制造等学科,建立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方面,在为提升我国陶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校编辑出版的《中国陶瓷工业》杂志,是我国陶瓷行业唯一的核心期刊。作为地处苏州的苏州科技学院,强抓机遇,发挥该校在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叉学科人才优势,与苏州市紧密合作,积极筹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服务于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决策,围绕城乡一体化示范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超前性的研究,向苏州市委、市政府提交政策和战略研究报告,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提供高水平决策服务。

三、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备辐射和融合作用

文化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特殊方式,它体现了人同自我、人同社会、人同自然多种关系把握的程度。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现代大学的性格特征,更是一所现代大学的软实力;地方社会文化,是指特定大学所驻地的大社区文化,是都市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及其它文化的统一体。“学校作为社会制度或文化系统的存在”,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使教育肩负着更神圣的使命。高校发展的趋势是融于并且是主动融入社会,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使学校自身的文化与不断发展着的地方社会文化生态相容共生,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形象的性格特征和最集中体现,其形成有着自身独特规律,以其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反作用于地域文化,推动着地域文化的重构,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对地域文化建设有强有力的、高水准的辐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关系。地域文化涵养熏陶大学校园文化。大环境影响小环境,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素以文化殿堂著称,高校的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从其建立、建设与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影响。这种渗透和熏陶影响为大学校园文化打上了地域特色的烙印,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带有地域特色。在校师生员工作为学校所在地域的居民,也自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另外,师生员工对所在地域产生亲切感,由此也会吸取地域文化的养料,并进而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宣传者。正是有了地域文化的涵养,使得大学校园文化能不断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继承传统与紧跟时代中踏着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地域文化资源中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精神、文明遗迹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丰富源泉,在校园内,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体系,传播地域文化知识;可以通过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杰出人物雕像等方式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同时重视网络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地域文化,最终凝练概括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中,我们更应该充分重视两者之间的互动性。良性互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共同发展的途径。一是搭建交流平台,创建合作机制,以增强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辐射力。从历史上看,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进程都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即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开拓、交流。纵向的继承凸显着二者的传统性,横向的开拓交流凸显二者的文化交融和创新。经验表明,大学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能否在彼此的发展中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而有益于彼此,必须在交流、融合中发展,这是其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由于相邻的地域条件、文化的传播性质和各自的文化需求,两者始终处于双向互动状态。校地双方在提高文化建设对高校、对地方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外,有必要在互利互赢的共同利益基础上搭配好交流平台,创建好合作机制,开展多维度的积极对接。二是对外开放,为我所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日积月累,最终形成的是大学精神。大学之为大学,在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或者说生命“场”。通过一代代学人的努力,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凝聚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凡是在这种环境下受过熏陶的人无不领受它的恩泽。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三是求同存异,消除冲突,正确处理文化共性与个性关系。不论何种文化,其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最激烈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一方面应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着地方社会各种大众文化,但是,大学作为一个教书育人场所,在接纳、倡导地方社会大众文化时,应有批判性、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思想和思潮的侵蚀,不断调整、充实和丰富自己,从而形成自身特有的校园文化体系,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大学自身的内在需要。

四、地方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必然丰富和提升地域文化

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有示范、导向及辐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中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等,在一定地域内构成了突出的“文化”效应,对地域文化具有示范作用,即大学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带头作用,并成为其他群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追随和模仿的对象。同时,走出校门的学生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作品,也易于成为青年模仿和追随的对象。同时,大学在吸收地域文化养分的同时,又把自己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观念输送给地域,大学校园文化以自身特有的文化辐射方式作用于周围环境,不仅能以其精神产品,而且能以其所造就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向所在地域辐射先进文化,以多功能多形式的辐射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和提升。这种辐射和传播体现在高校教育、科研、文化等方面高效的参与过程中,体现在经常性、多样性、科学性的大学生社会活动中,更体现在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各类工作岗位时。

大学校园文化能提升地域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人是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体,人创造了文化,人传承了文化,同时也是人的意愿改变着文化。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人才是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目标有利于引起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视,有利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更有利于地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高校能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为地域文化输入高层次文明的基因。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冷静看“特色”——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2,(6).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探索 第10篇

1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作用

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对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凝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 以满足学科综合化需求, 优化教学资源, 提升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把企业需求的技术要求等通过课堂教学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加强课程间的整合和衔接, 不断充实和改革教学内容, 有利于教学研究与改革, 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创建教学团队, 有助于教师间的合作创新, 资源共享, 更新知识和观念, 共同学习、智慧凝集、优势互补, 通过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教研和科研能力,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与科研氛围, 促进教学改革和研讨, 把握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 把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思想引进教学中,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大

*湖州师范学院教改项目 (编号:GJC 10008) 。

学生的就业率。

2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提出的关于加强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提高教学水平要求的这一指导方针下, 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 各高校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依托质量工程的相关项目,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 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 以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为基础平台, 根据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要求, 分别建立了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或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综合交叉课程建设与实施为核心和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五类教学团队[1];逐步重视要合理组建团队组成结构, 合理配备和组合团队成员, 选择合适的团队带头人[2];逐步开始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制度, 以形成制度化的教学团队[3];逐步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4], 建立政策导向、经费投入等相关激励机制;努力做好教学团队的培育与建设工作, 使团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许多地方高校经过近年的教学团队建设, 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建设的思路和管理模式, 形成了一批省级、校级教学团队, 这些教学团队的组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形势,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以培养出地方所需的合格人才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从而根据学校办学实际,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形成地方特色。

2.1 建设特色不明

自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启动教学团队建设以来, 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 在教学团队具体建设过程中, 往往向走在前端的重点高校看齐, 将追求“一流”看成是固有的模式, 没有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水平和方向,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 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形成各校服务于地方的特色化教学团队。因此, 导致各校建设的思路和管理模式基本类同, 存在相互间的效仿与借鉴, 建设特色还不够明显。

2.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不够, 理论和实践差距大

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 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还不够突出, 常常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泛泛而谈, 缺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实际情况, 通过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来及时了解、分析和把握市场需求, 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5], 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而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地、充分地通过实践的验证与研究, 得以总结和提升, 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

2.3 科研反哺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校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往往有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在科研导向的考评制度下, 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 如何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 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 通过项目化教学、研究性教学、创新型教学,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了解市场的知识技术需求, 把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断灌输到教学过程中来,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要寻求更好的发展, 必须准确定位, 以贡献求支持, 以特色求发展, 走特色化建设的道路。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拓展发展空间,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社会发展服务, 力争建设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特色的高素质教学团队。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育与预测, 调整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加大建设力度, 逐步形成地方特色。针对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思路提出如下对策:

3.1 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 做好培育工作

不同的高校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有着不同的目标与定位, 对于一些重点高校要建设更多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以提高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对于部分地方高校, 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办学水平、办学方向、办学层次上较之重点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应着手建设校级教学团队, 努力打造省级教学团队, 尽可能冲击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此, 应抓住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推行下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契机, 认真吸取以往的建设经验, 积极探索建设新思路、新方法, 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地方人才所需求的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尽早做好培育工作。要综合考虑建设多少教学团队, 重点培育和建设哪种类型的教学团队, 要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优势, 密切注意跨学科跨专业间的相互联系, 依托地方所积淀的资源优势, 形成教学团队的特色化建设。

3.2 教师梯队的合理组建

合理的教学梯队是形成和建设教学团队的基础。为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 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由于地方高校中高水平的教师位数不多, 师资相对紧缺, 因此地方高校在教学团队的成员组合上不能盲目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一流”, 应考虑成员间能力与水平的互补, 注重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首先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教学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的遴选条件, 加强合作, 凝聚实力, 形成特色。其次要进一步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优化教师梯队, 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存在一定难度, 而青年教师又是教学团队的新生力量, 担负着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所以应特别考虑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择在教学能力、教育理念、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较有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尽力为带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再者要充分利用兼职教师资源, 如聘请企业的技术人才担任教学团队人员, 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校外教师团队, 以专题讲座、创业指导等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辅助教学。一方面提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术、人才, 从而有利于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竞赛、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进而培育特色示范区。

3.3 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

地方高校应适应地方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将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同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地方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所特有的环境和资源, 进行优势互补, 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强化实践、理论教学新概念, 注重科研对教学的带动作用, 科研和产业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建立开放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及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 开放办学、联合办学, 设置和调整专业建设方案, 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监控专业教学质量, 促进专业建设, 增强办学活力, 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

3.4 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与评价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它的管理与评价应是个动态的过程。目前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地方高校还没有其他相应的评价指标, 而使得无法评价教学团队的建设质量。为此, 地方高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 注重内涵建设, 应先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团队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教学团队立项指标中的关注点, 结合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 以服务地方为出发点, 确立团队建设质量标准, 并对评价指标不断进行调整, 以实现教学团队的多主体、多角度、多时段动态管理。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评价需要多方面人士的参与, 由学校组织专家、企业单位、同行、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等, 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时段对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给出的不同评价, 以提高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评价侧重于团队是否按立项时的建设目标进行建设, 能否正确判断教学团队建设状况, 是否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效益, 准确把握教学团队的建设质量与特色化。

4 结论

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建设工程项目,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 已得到广泛关注。虽然, 我们在研究中分析了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 提出了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但是在实践中, 如何将教学团队的特色化建设加以有效地体现及应用, 以促进地方高校的教学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 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 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思考。

摘要:教学团队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建设工程项目, 通过分析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 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 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夏绍能.论专业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5 (9) :59-61.

[2]董文良.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6) :26-27.

[3]贾焕军.地方高校创建教学团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32 (2) :108-110.

[4]李兴禹.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学团队培育与建设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09 (7、8) :126-127.

特色地方高校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 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的强有力支撑,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必须根据自身办学实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定位,靠自身办学的特色在校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人才市场上取得主动,从而不断增强办学实力。

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明确办学定位是地方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立足点

地方高校在地理位置、管理体制、招生和就业范围等方面与地方社会有着紧密联系,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优势等方面的价值体认更加全面准确。地方高校在确立自身定位与特色发展方向上,首先要立足自身基础和实力,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面向社会,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度挖掘区位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以现有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为支撑,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有效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培育和发展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特色学科,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内涵式发展,将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作为地方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将区位条件与办学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地方高校在区域内的崛起。”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反过来,地方政府再加大对高校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如此良性循环,势必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双赢的态势。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是地方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旨归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作用日趋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因此地方高校要全力贯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通过参与决策咨询,区域创新、为社会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務来调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寻求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方共赢的结合点,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提高服务层次,以服务地方为指向,合理定位高校发展目标,厘清办学思路,在办学理念中强化服务意识,在产业合作中培育大学文化精神,在彰显办学特色中提升服务能力,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和咨询研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区域发展培养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做到人才培养对接地方、对接产业;同时地方高校还要为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发展性难题,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可度。

三、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是地方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依托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要赢得广阔空间,必须规避劣势,整合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通过合作、共建、联办等多种互动形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促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政、产、学、研等多个部门领域,单靠一方或几方的努力,难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瓶颈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产学研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科技产业化纳入到自身特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提高长足动力。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应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搭建各类互动平台,引导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校企联合”②,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在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地方高校必须科学准确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明确办学定位为立足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方向,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依托,充分挖掘内部蕴含的优势资源,才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获得比较优势,特色发展之路才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注释:

①陈阳,王永刚.试论经济转型时期的地方高校发展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4,14.

②付晓娜,刘朝晖,倪迎华,李健.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7.

参考文献:

[1]罗秋兰. 地方高校比较优势的利用、创造和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2]洪玉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邢伟荣,任顺元. 地方性特色大学的概念、内涵及创建策略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0.

特色地方高校 第12篇

一、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

地方高校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地方高校能够培育地方文化精神, 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提升地方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并对地方文化素质起着积极牵引作用。同时, 地方特色文化能够滋养高校校园文化, 促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 共生和互惠的关系。地方高校如果以地方文化为特色开设、建设学校内的专业, 一定是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专业, 这样的专业不仅能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还能为高校建设特色专业树立一个地方标志, 能够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 这样的专业对于地方高校的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说, 地方高校建设这样的特色专业, 能够走向世界, 能够让高校得到宽范围的认可。

二、建设特色专业与提高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 地方高校要有核心竞争力

高校如何发展, 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发展, 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是一项重要途径。核心竞争力是指以技术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竞争能力, 其形成与提升涉及到学校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二) 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来源于建设特色专业

地方高校的竞争力优势也来源于学校特色化的办学理念。由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所形成的学校竞争力是由多种要素所形成的力量的系统综合, 这些综合力量可以通过一系列表现指标显示出来, 其指标的相互作用就体现出一所大学的价值所在。因此, 地方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结合学校的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一要考虑办学类型, 分清学校的性质, 是综合性、是多科性或专科性, 从办学类型确立自身的服务范围;二要考虑办学层次, 是教学科研型, 还是教学型;三要考虑办学水平, 要办成什么水平的学校, 国内一流, 国内外有影响的、区域一流的、同类型领先的等;四要考虑市场化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在此基础上, 确立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而结合地方特色建设特色专业, 这是一条捷径、也是一种战略, 特色高校必须具有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强势专业, 这样才能算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相反, 如果一个地方高校, 连地方特色都没有, 试问还有什么资源可以拿来搞特色的大学?所以, 地方高校应通过专业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建一批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应当成为地方高校建设中的一条主线, 这是学校本色的亮点、闪光点。地方高校在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时, 突出上述的两个特征, 不仅是必要的, 同时也是可能的。而且, 只有突出这两个基本特征才能办出地方高校的特色, 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 进而不断增强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三、如何建设好地方高校的舞蹈专业以求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 回避专业趋同性、树立地方文化特色

根据研究对比发现, 目前全国开设有舞蹈专业的师范类院校, 基本课程大多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舞蹈技能理论、舞蹈创作理论及舞蹈基础训练等一些共同科目, 课程设置摹本大同小异, 缺乏创新, 应该回避这种专业的趋同性, 走差异化发展的路线。比较而言, 本人认为赣南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有特色, 其做法有一定的借鉴之处。该校地处我国江西南部的赣州, 凭借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他们除开设上述舞蹈专业课程外, 还增设了赣南采茶舞蹈、客家音乐、赣南采茶戏等课程, 并成立了客家音乐舞蹈研究所。在充分挖掘和继承民族艺术的同时, 也丰富了专业教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赣南地方文化丰富, 给舞蹈也带来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 舞蹈专业的课程和专业建设, 吸收赣南采茶戏、民间灯彩、苏区歌舞、道教歌舞等文化精髓, 打造出来的舞蹈风格和培养的舞蹈人才, 一定能够获得更大范围和更多群体的欢迎、认可, 从而提高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 切进民族遗风、坚定走民族特色路线

地方高校身处在地方, 一定会感知和接受地方民族元素、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前我们比较熟悉的只有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等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舞蹈, 近年来, 随着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别化需求, 在各种舞蹈大赛上也会欣赏到其他民族的舞蹈。为什么观众对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不熟悉, 甚至不知道?但是, 当一出现在舞台上时, 观众却能产生巨大的好奇和深深的赞许之情?本人认为, 主要原因是舞蹈的继承和传播问题, 没有做到位。这些奇特文化没有被传播开来, 地方高校舍弃而不加吸收和学习, 继承和发展里面的优秀文化内涵, 导致地方舞蹈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展。所以, 有条件的地方高校, 应该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 增设一门地域性舞蹈, 不但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使一些古老的舞种得以延续, 后继有人, 而且是一种责任。比如, 西南地区可以研究傣族、白族、壮族、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舞蹈, 东南有瑶族、黎族, 东北有朝鲜族、满族等, 西北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 这些地域性很强的民间舞蹈艺术中, 有许多都是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保护的艺术瑰宝。不同地域的艺术院校应该对此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和传承。如果每所开设有舞蹈专业的地方高校都能有计划地对当地民间舞蹈进行系统挖掘、整理, 结果将相当可观。地方高校对当地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成果, 逐渐再形成自己的舞蹈教学特色和擅长, 充分利用备自的地域文化优势进行教学创新, 这将地方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三)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培养专才和偏才

学习舞蹈的学生, 未必将来都是登上舞台表演舞蹈的, 地方高校的舞蹈专业, 应该充分认识到舞蹈专业的学生, 将来从事舞蹈范围工作的延展性。把善于舞蹈的培养为表演者, 把善于编舞的培养为编舞者, 把善于舞蹈创新的培养为舞蹈策划者, 把善于舞蹈评论的培养为舞蹈评论者。舞蹈专业需要舞蹈演员这样的专才, 也需要舞蹈设计、舞蹈评论、甚至是舞台服务者的偏才, 舞蹈专业方向一定要细化, 结合社会需求和未来人才的实际需要, 建设专业特色, 以求获得更大的就业率和良好的办学口碑。

也就是说,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对舞蹈学生仅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远远不够, 文学、历史、音乐、设计、书法、绘画等都要涉及, 要达到博学。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培育综合型舞蹈人才, 应该根据学生的条件因材施教, 专业基础非常好的, 可以向舞蹈表演、舞蹈编创方向发展;文学理论突出的, 可以以搞舞蹈史论研究、民间舞蹈整理等;还可以设置舞蹈服装设计、舞蹈创意、舞蹈市场管理等课程。不断研究社会需求, 创新舞蹈教学方式, 才能让舞蹈人才有用“舞"之地。也就实现了提高竞争力的愿望。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用人才搞创作促成果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资队伍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结果和学生成绩。一定程度上说, 学生的成绩可以代表老师的水平。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 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身为老师, 首先要持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舞蹈艺术主要依靠肢体语言实现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老师的专业技能和言行举止就特别重要, 它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 老师的学问要广博, 舞蹈艺术的内涵包罗万象, 纵横古今、涉及中外, 文学、历史贯穿其中, 这就要求老师尽可能的博学, 不断地学习、充电, 也是老师教学创新的基础, 老师学无止境的精神及行动又会带动和激励学生, 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 舞蹈教师要力争做到专业要精、学识要博, 只有不断地钻研, 不断地追踪最新的专业资讯和教学成果, 始终保持与舞蹈同行的业务交流, 才能满足当今舞蹈教学更高的要求。

另外, 应鼓励教师搞创作、搞舞蹈研究, 多出一些成果, 只要有了成果, 外界才能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实力和能力, 也会吸引到不少的机会和投资, 为进一步促进地方高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等寻求机遇和可能。

总之,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 处理学科特色、建设特色专业, 不仅可以提高学科建设的竞争力, 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地域文化建设中也能够找到地方高校发展的机遇和可能, 以及良好的办学口碑和发展机会, 这就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专业,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突破口。同时, 希望地方高校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坚持创新、评估改善以促进特色学科的“特色”保持常青, 并发展成为本校的品牌学科, 这样, 就能给予学校生存、发展及竞争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何阅雄, 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03) .

上一篇:成败价值观下一篇:品牌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