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本质研究范文

2024-09-15

档案本质研究范文(精选5篇)

档案本质研究 第1篇

一、原始记录性

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明确指出,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档案在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过程中所显示的独有的特性, 就是原始记录性”。应该说, 这一认识是正确的。然而查启森同志却对这一传统认识提出了质疑:其一, 如果原始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那么“原始记录就是原件, 具体地说就是原稿。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档案就是原稿, 一切非原稿以外的记录, 因为不是原始记录, 就不能算是档案了。而事实上在为数众多的档案中, 不一定都是原稿, 还包括根据原稿而形成的打印件”。其二, “原始记录, 当包括文物和图书手稿, 他们也具有原始记录性”, 因而“原始记录性是三者的共性, 而不是档案所特有的本质属性。”

笔者认为, 上述质疑是值得探讨的。其一, 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原始记录性。对形成文件的机关来说, 文件的原稿的确是原始记录, 但文件的打印件也是原始记录。原稿是印制打印件的依据, 打印件是机关处理事务的依据, 两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 打印件也属于原始记录则是无疑的。其二, 不可否认, 图书手稿是档案, 有的文物也是档案,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虽然图书手稿也是印刷图书的依据, 但图书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目的是为了供众多的人去阅读。而档案则不然, “档案是人们处理事务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副产品, 它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附带的产物, 或者说它是自然形成的, 而不是纯粹人为的结果。”当然, 有的原始记录既是文物也是档案, “凡具有原始记录作用且含义明确的实物既可作为实物档案看待。”《档案法》第十二条规定, “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 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可见, 同样是原始记录, 并不影响我们对档案与图书、文物进行区分与管理。

也许有人会说, 既然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那么文件与档案的本质属性岂不完全相同?的确, 由于“文件与档案记录的内容相同”、“文件与档案的物质形态相同”, 因而“文件与档案的本质属性相同。原始性和记录性的有机统一。是文件和档案的共同本质属性。”所以, 文件与档案从本质上来说则属于同一事物。但是, 有人据此认为, 既然文件与档案本质属性相同, 那么“文件与档案属于同一概念”。其实, 这是对文件与档案关系所作的错误理解。文件与档案之所以属于同一事物, 是由于两者的载体与内容完全相同, 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本质属性相同。但同一事物在根本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次要性质可以发生变化, 而恰恰是这种变化使得同一事物的发展呈现出现阶段。所以说, 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 但并不是同一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两个名称, 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客观记录的归档保存性

构成档案的根本条件, 是归档保存。归档保存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关键。没有这一程序, 也就没有档案。这一认识似乎是正确的, 因为档案保管机构保存下来的档案一般是经过归档这一程序的。但问题在于, 归档并不是档案保管机构获此档案的唯一途径。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归档, 相对于档案保管机构来说就是档案的接收。档案保管机构除了正常的接收之外, 还有向社会征集和搜集档案这一补充手段。如果把客观记录的归档保存界定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那么未经归档保存的客观记录就不是档案。这无异于否定了档案保管机构的征集与搜集工作。若此, 档案的收集工作岂不仅仅成了档案的接收工作?对此, 张辑哲同志指出, “是否集中保存不能作为档案的必要属性看待。实际情况是, 无论是否集中保存, 档案就是档案, 非档案就是非档案。”因而将客观记录的归档保存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显然是欠妥的。

三、信息性

随着信息这一概念被社会所接受, 档案室一种信息的认识也被档案界所认同。

当然, 从信息角度看, 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无疑是信息。但是, 图书、情报所记录的内容也是信息。可见, 信息性是档案、图书、情报的共同属性, 因为信息性只能是档案的一般属性。因为“档案学界一般都认为, 档案是其原始内容和原始载体的统一体;档案信息仅指档案内容而不包含载体, 也不强调内容的原始性, 根据信息论的描述, 信息不是物质, 只是信息的存贮、传递必须借助于物质载体, 而且这种载体纯粹是为了信息的存贮、传递服务, 没有其它特定的要求, 比如原始性的要求”。“由于信息这一概念外延极大, 因此仅仅认为档案具有信息性或说档案本质上 (主要指其内容) 是信息远远不够的。对档案信息的认识仅仅停止于这一水平是极为肤浅的, 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

应该说, 档案虽然是一种信息, 但档案这一种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如何扩充性、可压缩性、可替代性、可传输性、可扩散性、可分享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未经加工处理的原生性静态信息。因为信息可分为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 从记录方式来看, 社会信息又有记录性信息和非记录性信息之分, 而记录性社会信息还有原生信息和派生信息之别, 档案、文件则属于原生的社会信息, 而图书、情报则属于派生的社会信息。因此, 泛泛地称档案的本质信息是不确切的。

四、非现行性

档案的本质属性——非现行性, 不是由于档案的历史 (原始) 记录性等属性决定的, 而且文件由于其功能——作为实践活动的工具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很显然, 这一认识是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得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文件所起的作用的不同, 将文件划分为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三种。由于我国不存在半现行文件这一概念。于是该观点持有者便将文件划分为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两种, 且认为非现行性是档案区别于现行文件的唯一本质属性。

笔者认为,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非现行性这一认识是不符合我国的实际的。因为国外的现行文件是指“一个机关、团体或组织处理现行业务时经常需要用到, 因为继续存放在其形成地点的文件。非现行文件是指“处理现行事务已不再需要的文件。而我国一般认为文件具有现行的效用, 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可见, 我国的档案概念并不是依据文件所起的作用去加以认识的。在我国, 文件只要从手续上或程序上办理完毕, 就可以看作档案, 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机关单位的档案保管机构移交。我国的档案概念是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的。

再述档案整理的本质 第2篇

一、档案整理的定义

档案整理应以维护历史原貌为宗旨。档案整理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实践中,零散形成的文件只有经过档案整理的过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才能成为真正的档案。档案整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体系。

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应当拥有四个层次,即:实践理论、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和理论内核.。从档案整理的实践的角度说,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将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的体系。从基础理论的角度看,档案整理是利用文件实体及其历史联系的记录来记录历史的过程。这里,有必要说明历史联系的定义。经典档案学认为,历史联系来源于档案与文件之间的一维关系;而现代档案学认为,它来源于社会实践。由于档案的历史联系来源于构成档案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而文件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也就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檔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也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是线性的结构,它是多维的。所以档案整理不应该是像经典档案学一样只注重实体整理,而是应该体现其多维性:即进行虚拟整理。

档案整理是构成档案理论内核的元素,是最富实践性的。因此,档案整理是档案理论内核的实践基础。只有从基础理论的角度认清档案整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二、档案整理的结构

不同档案物质结构造就了不同的档案整理实践,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关系,因此,档案物质结构就成为了区分传统档案整理与现代档案整理的最可靠的标志。

1.档案的来源。档案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产物,它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档案实体和档案历史联系两个方面。这就是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的思想,用公式表示为:档案二文件实体集合+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档案历史联系是存在于档案之间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因此,档案的整理可以分为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的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两个方面。

2.档案的实体整理。档案的实体整理是一种在传统纸质档案环境下,通过对文件进行实体排序来揭示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从而记录历史原貌的档案整理方法,它是一维线性的,以维护历史联系为目的。

在传统档案整理的实践中,文件的实体排列是线性的结构,我们只能从档案文件之间多维的历史联系中选择一维来记录历史。传统档案整理的结构是隐含着档案文件之间某种历史联系的“文件实体集合”,这个结构中包含的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是一维的。

3.档案的历史联系信息整理。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存在于档案实体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对文件实体进行排列以记录历史联系的整理方法难以在电子档案时代继续独领风骚,“用计算机全面自动解析隐藏在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实体整理本来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的结构,但在现代档案整理过程中,它却破坏了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因为历史联系是多维的,满足了某一维度的联系就必然破坏了其他维度的联系。由此,利用虚拟排序来记录和物化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方法便应运而生。“虚拟整理技术是一种与文件实体排序无关的,单纯记录和揭示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技术,它是一套能脱离档案实体排列,而仅仅使用一套符号及其符号语法逻辑来记录和揭示档案历史联

系的技术。这种整理技术操作的对象并不是实体的档案,而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物化结果。在档案实践中,档案的历史联系是来源于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认识,而我们只有将所形成的“档案的历史联系”的这种认识加以记录和物化,才可能固化档案之间的这种关系。而一旦档案失掉这种内在的联系,这些文件就将成为历史的碎片,甚至会因此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4.档案的实体与历史联系之间的关系。实体整理技术之所以不能从多个维度去维护和体现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因为传统档案整理技术对历史联系的整理是与实体整理同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实体整理技术中,是通过对档案文件实体的排序来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所以在完成对实体整理的同时,历史联系的整理也随之结束。由于文件实体的唯一性,限制了其排列只能是一个挨着一个的线性排列,这种排列结构决定了其所整理和记录出的历史联系必然也是线性一维的。因此,在采用实体整理技术对档案历史联系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只能选择更为重要的历史联系要素(即来源联系)作为其整理的依据,按照来源原则对档案进行整理,而不得不放弃历史联系中所包含的其他要素,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历史联系是多维的。

档案实体整理是为了建立一个档案实体凭证体系。档案并不像史书那样是“任人雕刻的大理石”,而是一个巨大的凭证链条,它不必在意有伪证,即使是内容不具真实性的档案也具有证伪的作用,具有历史真实性。现代档案整理包含对档案实体的整理和对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两部分。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构成的,“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档案整理的本质

结构的思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任何事物都有结构,事物的结构决定其本质、属性和功能,所以,通过对结构的研究,能够得到事物的本质。文件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直接地记录到文件的实体排序中,无需档案人员进行加工;而档案的历史联系虽然也来源于社会实践,却并非像文件实体排列一样是线性一维的,它是多维的,需要档案人员进行加工。因此,现代档案整理以档案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为核心。

以档案双重物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可以认识现代档案整理的本质:保证档案历史联系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的对称性。在逻辑上,只有当档案整理所获得的历史联系具有了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相同的结构时,它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而传统和现代档案整理之间的本质差别就表现在于:它们所形成的历史联系究竟应该与谁“对称”。如果它的历史联系与文件实体排序具有对称关系,那么形成的档案整理必定是传统档案整理,或原始档案整理;而如果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对称,这个档案整理就肯定是现代档案整理。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论析 第3篇

一、主要观点简介

现按时间顺序介绍关于档案本质属性认识的17种主要观点。

1.“保存备查性”说。

该说最早见诸李荣忠先生的《“档案”定义之我见》[1]一文,作者将档案定义为,“办理完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并指出,“办理完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是“档案不同于一般文件的特殊属性”。

2.“原始记录性”说。

该说最早见诸姚史清先生的《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一文[2],作者明确提出,“原始记录是档案质的规定性”的观点,并分析说,“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这个本质属性,使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如资料、文物等,才使档案这个‘室内资源’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才使档案学成为专门的科学”。此说为邓绍兴、陈兆祦、吴宝康[3]等先生所赞同,被我国《档案法》所采纳,以致成为主流观点。

3.“备以查考性”说。

该说见诸伍振华先生的《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一文,作者认为,“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此后又多次撰文重申其观点和回答质疑者[4]。

4.“归档保存性”说。

该说是查启森先生于《档案“原始记录性”质疑》[5]一文提出的,作者主张,“档案是归档保存的历史记录”,“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客观记录的归档保存性”。

5.“非现行性”说。

该说见诸傅荣校先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意义》一文[6],文中提出了,“非现行性是档案区别于现行文件的唯一本质属性”的观点。

6.“信息性”说。

该说见诸刘建平先生的《从信息和信息科学看档案》[7],作者认为,“档案的本质是信息”。

7.“三属性的交集”说。

该说由王玉声先生在《论档案的三属性与档案定义三要素》[8]一文中提出,作者将档案定义为“档案是行为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对自身行为的伴生物,即围绕自身活动形成的以文献原本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含有特定信息的载体,依照其内部联系集成保管并固定存贮的集合统一体”,即“历史性”、“实践性”和“物质属性”的“交集”。

8.“结构性”说。

该说为李福君先生等在《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9]一文中所提出,作者认为,“具有历史联系逻辑排列的文献实体结构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9.“鉴定和整理”说。

该说见诸王岚先生的《论档案定义的逻辑表述》[10]一文,作者认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或得到,并经过鉴定、整理的文献记录”,“档案的本质不在于它本身的原始或保存与否,而在于档案文献之间以及文献与其所由产生的环境之间是否保持了原始的关系和联系。具备、保持这种关联才是档案与其他文献记录根本不同的本质属性”。

1 0.“内在有机联系性”说。

该说由肖英同志在《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11]一文中提出,作者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在于其自身特殊的形成规律之中,在于它所具有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性,在于它是人们有意识地按一定规律特意保存起来的真实文献记录”。

1 1.“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

该说是郭东升先生在《档案本质属性诤议》[12]一文中提出的,作者说, “我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其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直接历史记录性把档案和资料区分开来,其事后有用性把档案和当事记录物区别开来。档案实质是直接历史记录性与事后有用性的统一。”

1 2.“历史再现性”说。

该说见诸邹吉辉的《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和《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与伍振华先生商榷》[13]二文,作者认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的文献,其本质属性是‘历史再现性’。所谓历史再现性,简言之是指档案以真实的历史记忆来再现当时社会活动的原始面貌,它是由档案的历史真实性和直接再现性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区别于非档案的文献”。

1 3.“凭证性”说。

该说见诸朱益祥先生的《再论档案定义的界定———兼与持传统主流观点的同仁商榷》[14]一文,作者指出, “没有凭证价值,不能给人类提供利用,档案何以存在?档案不存在,档案这一概念何以存在?档案的存在,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凭证性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言之,档案因其凭证作用而存在,而我们确定一份文件是否具有凭证效力的方法就是如何确定这份文件的原始性。因此档案的本质属性应是凭证属性而非原始记录性”。

1 4.“可追溯性”说。

该说由王恩汉先生在《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档案本质属性”──兼谈中国档案学的特色》[15]一文中提出,作者认为, “档案其实是人们留下来的历史,它是一种可以再现的记忆,人们通过它可以认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就是‘可追溯性’的性质,这样的解释,应该是最为接近档案的本质属性的表达”。

1 5.“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

该说见于张煜明先生等的《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16]一文,其中说道,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档案的这种本质属性不仅能把档案与文件区别开来,而且也能把档案与文献、资料、报纸、杂志等区别开来。”

16.“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

该说见诸陈兆祦先生的《文件能包含档案吗?———兼评〈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17]一文,作者肯定了“归档保存以备查考”说,支持了“备以查考性”说,认为原始记录性还没有反映出档案的重要特性,只有“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才揭示出档案与一般文件的不同特性。

17.“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

该说为陈忠海先生等在《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认识———兼论档案本质属性》[18]一文中提出,文章开宗明义:“本文主张将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有用性作为档案学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将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界定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二、主要观点的类型分析

1.观察视点不同。

(1)档案形成型。此类观点主要着眼于档案形成状态(直接来自社会活动)和方式(文字、图表、声像等)的特殊性,主要有“原始记录性说”。(2)档案管理型。此类观点主要着眼于档案管理活动的特殊性,还可再分为: (1) 管理行为型: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鉴定和整理说; (2) 管理目的型:备以查考性说; (3) 管理行为与目的结合型:保存备查性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3)档案功能型。此类观点主要着眼于档案社会价值(作用或用途)的特殊性,还可再分为: (1) 存史功能型:非现行性说、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 (2) 记载功能型:信息性说; (3) 记忆功能型: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 (4) 资治功能型:凭证性说。(4)档案构成型。此类观点主要着眼于档案成分之间内在组织关系的特殊性,主要有“结构性说”和“内在有机联系性说”。(5)综合型。此类观点主要着眼于档案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三属性的交集说”和“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

2.观察立场不同。

(1)“自然”属性型。此类观点主要基于对档案“自然”形成过程的认识,主要有原始记录性说、非现行性说、信息性说、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凭证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2)社会属性型。此类观点主要基于对档案“人为有意”形成过程的认识,主要有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鉴定和整理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3)综合型。此类观点主要基于对档案“自然”与“有意”结合形成过程的认识,主要有三属性的交集说、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

3.认识视域不同。

(1)宏观认识型。此类观点主要从认识论的层面(即运用哲学或现代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并概括档案本质属性,主要有原始记录性说、非现行性说、信息性说、三属性的交集说、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结构性说、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2)微观认识型。此类观点主要从方法论的层面(即运用管理学或档案学基本理论)来认识并概括档案本质属性,主要有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鉴定和整理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凭证性说。(3)综合型。此类观点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即综合运用哲学和档案学的基本理论)来认识并概括档案本质属性,主要有“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

三、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思考

1.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可异彩纷呈。

17种观点构成了一个思想丰富、智慧深宏、识见广博的学术水立方,也犹如一个充满奇花异草的学术大观园,其错综复杂的理论架构和异彩纷呈的奇思妙想所显示的巨大包容性,对于学者来说,无疑大大开阔了观察和分析的视域,拓展了认识和研究的思路,扩大了切点选择和话语叙述的角度,启发了思维架构的维度和线路设计的向度。由此昭示我们,对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思想立场、认识面向和解析方法(即视域、线路、角度、维度、向度等),学者可视一定主客观条件和社会需要(学者个人综合素质,档案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特点与趋势等)而自由决定与合理取向,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和求全责备,反而还会得到鼓励和倡导。换言之,学者研究什么、为何研究、怎么研究(包括切点选择、层面定位、话语叙述、思维架构、线路设计等)、研究如何等取舍都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与合理度,其研究活动、思想成果、学术个性都能受到学界以至社会的充分尊重、高度关注和最大包容。唯其如此,方能解放思想喷涌才情与时俱进,形成学术自由、知识至上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鼓励创新、繁荣学科的优良社会环境,实现档案学理论的科学发展。

2. 档案本质属性认识应不拘一格。

众多观点反映了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复杂认识,其中包括了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者,“自然”、社会不同属性,认识论、方法论不同层面,理论、实践不同角度等,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大千世界事物的复杂性,如生成的多面性、价值的隐蔽性与多样性等客观原因,加上学者综合素质(思想修养、理论素养、专业教养、研究学养、实践积累等)、个性差异的主观原因,导致人们在研究一定事物和问题时,必然会出现一些具有一定个性色彩的不同认识(简称“个识”),主要反映在观察角度的多向性与观察高度的多层性,认识思想的多元性、认识视野的广狭性和认识穿透的深浅性,分析方法的多维性、分析思路的多选性和分析定位的多标性,因此,在同一事物的看法上形成不同的观点是十分正常的,反之则不合常理,正如“横看成岭则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二是在一定时期,虽然某一观点得到较多支持和赞同而居于主流强势地位,其他观点处于非主流弱势地位,但不同观点作为不同学术思想、立场、倾向和见解的代表,不论身份,不分主次,不管强弱,均能互相包容,共存于世,平等对话,自由切磋,砥砺改进,以期日新,这也正是思想民主之必备、学术繁荣之必要、科学进步之必需和学科建设之必然;反之,则会出现“一家独鸣百家喑,一花独放百花残”的学术衰象。科学发展史说明,科学就是在不同观点的交融中逐渐形成共识、在不同思想的交锋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因此,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多种认识,正是新时期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大胆探索档案本质属性的智慧结晶,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档案的一些特殊属性和共同属性,虽然还不能说业已揭示档案本质属性,但为科学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却是不争之事。笔者以为,在今后漫长的探索过程中,还将出现一些新观点,各种认识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仍将继续,即使形成了档案本质属性共识,也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为只要人类社会前进不止,档案就会发展不已,人的认识就没有穷期,此其一也;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在质量互变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个识是量变,共识是质变,旧的量变促进旧的质变,新的量变推动新的质变,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使认识逐渐接近事物的本质,此其二也;人们对客观真理的发现是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之中逐渐完成的,个识是绝对的,共识是相对的,个识是共识的基础和条件,共识是个识的继承和扬弃,前一共识是后一共识的基础和条件,后一共识是前一共识的继承和扬弃,在个识与共识的否定之否定中逐渐认识以致把握真理,此其三也。

3. 档案本质属性发现需辩证统一。

档案本质属性是档案定义的核心要素,档案定义是档案本质属性的逻辑范畴,前者犹如灵魂,后者犹如身躯,躯之不存,魂将焉附,魂之不存,躯将为尸,故两者一体,不可分离,倘分而治之,势必缘木求鱼,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如何发现档案本质属性?笔者以为,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观和方法论。档案作为一种事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产物;档案作为一种信息事物,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产物;档案作为一种印证历史的信息事物,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原生态社会历史产物。如果这一逻辑推理是合理的,那么,发现档案本质属性则应当科学把握以下关系:一是档案的广义性与狭义性的关系,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逻辑关系,档案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即档案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形成的,或者是“自然”与人为结合形成的。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活动)的关系,即档案与档案工作是同一事物,还是不同事物,或者是密切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事物。二是信息的一般属性(共性)与特殊属性(个性)的关系,包括了两个层面的逻辑关系,档案和图书、情报、文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档案和文件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在来源、内容、形式、作用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三是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关系,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逻辑关系,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即从理论层面(理性思维),还是从实践层面(经验思维),或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认识档案本质属性。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系,即从哲学和现代思维科学层面,还是从管理学和档案学层面,或者两者相结合来认识档案本质属性。

档案本质研究 第4篇

一、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

(一) 学籍档案的产生。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各高校争相进行招生扩招, 很多高中毕业生得以进入大学校园, 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但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大环境, 导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 很多企业都十分看重学历信息, 包括学习成绩、毕业学校、有无学籍处分等。

而学籍档案是由学生自进入高校就形成的文件, 比如, 在刚进入高校就会产生新生入学登记表, 学生学籍信息卡, 在每年都要更新的学籍档案是登记每学期学习成绩的学生成绩总册, 在校学生健康登记表、在校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等。还有一些因发放优秀奖学金或者评定一些优秀称号而形成的奖励档案信息, 部分学生还会因为想要出国或因学习成绩不及格而导致留级、休学、退学等后果而产生学籍信息变更档案。这些学籍档案将会跟着高校学生一直到毕业, 进入工作岗位。

(二) 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学籍档案主要有三个本质属性:原始性、记录性、历史性。

1.原始性。学籍档案的原始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刚入学, 学籍档案就会随之产生, 而且不被修改。学籍档案记录的是教学管理部门在登记学生各种信息时, 都是最原始形成的, 没有经过任何应用。话句话说, 学籍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完全是有关高校中新入学的学生基本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不容许有任何错误, 防止给以后的检索、转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学籍档案中, 保留着学籍管理者、老师、学生的原始笔迹, 而正是因为学籍档案的原始性, 学籍档案才使学生在找工作时的个人信息更具证据性, 使企业更愿意相信个人信息的真实性。

2.记录性。学籍档案贯穿学生在高校的整个阶段。学籍档案是用定期采集和记录学生信息的方式来保存学生有用的信息。在学校最常见的记录功能是各学期的成绩记录。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学期末, 都会形成一个学生成绩单, 而这个学生成绩单会自动由学籍信息管理者载入学籍信息中, 这个成绩单不仅包括了有几个学期、几门课。还记录了具体科目的成绩, 因此, 在考研中, 所报考的院校更愿意查看学生在学士阶段汇总的成绩单。而在企业招聘时, 企业也根据学籍信息中成绩单的优劣作为招聘的比较重要的评判标准。

3.历史性。学籍档案的历史性主要表现在学籍档案, 它反映的都是学生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取得的一些称号或者成绩。学籍档案以时间为轴, 记录了一系列教育过程中的学习面貌, 比其他记录信息更加全面、系统。而学籍档案的历史性也满足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同时对学籍档案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由于一些学籍档案的硬性要求, 需要只能使用纸质版的文件归档, 或者由于一些高校对于学籍档案管理的不重视, 导致现在学籍档案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 学籍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由于学籍档案数量太多, 原始的纯手工记载和检索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大量的数据导致根本不能完全手工记录下所有的信息, 即便记录下来, 在以后的查找需要时, 也不能迅速的找到相应的档案信息。如果检索者不能把确切的学籍档案的信息, 仅凭手工查找, 会花费很多时间, 大大影响了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 学籍信息可参考性不高。在经历过大学阶段的学生, 都会记得老师给班级中所有人的评语几乎全是一样的。因为学籍档案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 招聘单位只能根据思想品德考核表的评语来判断应聘者的品质。如果大学老师评语给的太差,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所以很多高校在毕业生信息登记表中选择内容空泛、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评语。但是这样的学籍信息太缺少真实性, 不能够完整的反映出企业比较看重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以后能够在工作中良好表现的综合素养。

(三) 学籍原始档案不易保存。有些高校由于对学籍档案的管理力度不够, 或者有些学籍信息必须要求纸质版而不能使用电子版, 导致大量的纸质版原始档案堆积起来, 不易整理和保存。正是由于纸质版, 导致书写格式不同, 书写的工具也不同, 有圆珠笔、钢笔、签字笔、还有铅笔等。时间久了, 有些学籍档案中的字迹就会出现模糊, 还有的因为采集学籍信息时的疏忽, 缺行少栏, 或没有依照采集的具体规定采集, 使纸质版的学籍档案信息出现问题。而纸质版由于受潮、见水等客观因素会产生损坏, 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的学籍档案的质量在使用时大大降低。

三、如何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

(一) 提高学籍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要想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 首先应提高学籍档案管理者的办事能力, 对学籍档案管理者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在高校内不断推行教育改革后, 高校内学生的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细化, 各大高校只有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进一步提高学籍档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才能满足学籍档案越来越复杂的需求, 才能使学籍档案管理具有高效、专业的水平。高校可以定期给学籍档案管理者进行技能培训, 通过技能培训的平台, 进行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探讨活动, 不断补充学籍档案管理相关的技能和常识, 更深入地理解学籍档案管理的意义, 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二) 强化高校学籍管理的管理制度。学籍档案之所以会出现格式不统一、信息缺失的原因之一在于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 高校应该建立起更为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 搞好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一, 应建立起良好的学籍档案的登记制度, 学籍档案的管理者应该对学籍登记人进行真实的、具体的登记、核对、整理工作, 认真检查登记人所带的证件信息与档案材料是否一致, 保证登记人的登记信息没有虚假、伪造信息, 以减少以后的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不必要的麻烦。在进行学籍档案的登记工作完成后, 应该让登记人进行多次确认信息后签字, 保证自己登记工作的准确无误。因为很多时候, 由于学籍档案过多, 导致负责学籍档案的登记工作的管理者出现一些小的失误, 需要登记人自己去检查一遍。

第二, 在建立好良好的学籍档案登记制度外, 还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档案材料的采集、查看的制度, 保证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学籍档案管理者应该定期对学籍档案的所有人进行回访采集信息, 针对学籍档案的时间、内容进行重新确认, 保证档案时间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以及档案内容的完整性,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完好保存。

(三) 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与使用。在学籍档案管理改革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络技术的引入, 很多学籍档案由传统的纸质版变为电子版, 有效地节省了登录和检索时间。电子版学籍档案的引入, 可以使传统的静态的分散信息转变成可增减的动态信息, 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接轨, 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进步, 互联网的使用切实地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推动了学籍档案管理的发展。但是在使用现代化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籍档案的原始性和记录性, 在填写电子学籍档案使, 应该让学生认真去对待, 因为电子版学籍档案可以反复修改, 导致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十分高。所以高校应做好电子版学籍档案的填写期限的规定。在学籍档案填写的规定日期内, 必须完成对所有登记者的信息采集工作。对于延时或者填写信息失误的学生,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时间的延缓。在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检索时, 购买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 将学籍档案的目录条目录入到计算机存储器内, 统一交由学籍软件管理中心管理。使电子版学籍档案与纸质版学籍档案结合使用, 保证学籍档案高效、准确的登记、检索工作。

(四) 提高对保护学籍档案的重视。一方面, 学籍档案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学籍档案的保护意识。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籍档案质量的好坏, 管理者应该具有良好的学籍档案管理意识, 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才能把登记、记录、检索工作认真完成, 保证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在开展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时还应和各部门及时沟通、合作, 完成各项管理任务。只有充分重视保护学籍档案, 才能保证纸质版学籍档案的完整性, 才能保证整个学籍档案管理流程安全可靠地实现。

另一方面, 学生对于学籍档案应该充分重视, 因为他们手中的学籍档案, 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因此, 对于学籍档案应该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 在填写电子档案时, 及时配合学籍档案管理处的工作。在核对成绩登记表时, 同学之间的成绩对比, 以及应聘时面临企业对成绩单的看重程度, 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的上进心, 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实际的看到各种学籍档案的作用, 才能提高他们对学籍档案的保护意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 并结合现在普通高校在学籍档案的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提出几种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措施。充分做好学籍档案的管理, 使学籍信息保持完整和可用性, 满足毕业生和社会岗位的需要。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 学籍档案成为教学任务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研究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 科学合理地管理学籍档案成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者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学籍档案,本质属性,高校

参考文献

[1]王莉萍.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

[2]陶碧云.论档案信息化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档案学通讯, 2012 (10) .

档案本质研究 第5篇

在中国教育发展后期, 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容易受到外界知识论的影响, 大部分的研究学者喜欢利用新的理论观去阐述教育问题, 根据新的科学理论表述教育问题, 他们用不同的研究表达个人的教育观。当然, 世界各界的教育学研究者也是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育学不在是传统的模式, 在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各个学科也不再要求用特定的理论去教学, 对知识传播也不再一成不变, 不再依靠理论知识, 不再用客观因素去研究教育理论, 教育学不再是特定的模式。教育学的模式开始有了不断创新。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 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观开始涌现, 反本质主义学者要求进行反对本质主义教学论。这是我国教育研究史上一次理论大革命, 沉重反击驳论本质主义教育研究。本质主义教育研究者不予赞同, 以同样的方式反击驳论反本质主义, 导致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反驳越来越激烈。

在本质上可以体现出, 两者是在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教育模式上争辩相互观点, 两者之间没有科学界定, 理论的概念也不同, 实践依据也不同, 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找出正确的科学的最规范的教育学, 制定最完善的教育思想, 促进教育学研究的进步, 大力发展教育学工作。

二、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领域定义

1.本质主义:

追述的观点在于事物的本质, 任何理论知识、科学规律都要以本质为出发点来阐述理论。本质是本身事物的基本表现。不会因时间、环境变化而改变。本质主义是西方哲学家追溯研究得出的科学知识论, 是西方哲学家推动发展而来的教育学理论。

首先, 本质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某种特定规律存在的, 是不会因时间、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绝对论。其次, 本质主义认为事物都有一个基础原理存在, 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事物的变化而改变,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基础论。最后, 本质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依据, 应该从科学的发展观去认识世界, 改变世界,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科学论。本质主义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认识和改变任何事物, 都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 用科学的理论观点, 研究一切理论知识, 信奉一切本质理念、本质思想、本质真理, 通过科学的研究观察贯彻思想。总之, 世间万物都要以本质为基础, 用科学的发展观探究事物的是本质主义的重要意义。

2.反本质主义:

近年来, 世界各界学者开始对本质主义进行激烈的反驳, 他们批判本质主义的理论观, 反对本质主义的中心思想。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纷纷提出许多质疑的问题, 这些反对思想和质疑问题凝聚在一起, 形成了一批反对派, 即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是对本质主义的批判, 是对绝对论、基础论、科学论从本质出发的质疑思想, 不仅否定了本质主义的学术理论, 更是对教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思想。

在近代教育学领域, 反本质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学者普遍认识到反本质主义在研究学理论上没有具体的思想依据, 但在各个研究领域, 反本质主义的理论都能反映出不同的理论思想。同时, 一些研究学者认识到反本质思想贯穿于各个思想领域, 其思想表现为抽象的、客观的。许多事实证明, 反本质主义在某些教学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促进了某些领域的发展, 还得到了科学的实践理论。

三、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定义

1.本质主义在教育学中的含义

本质是世间万物的基础, 是连接事物的桥梁, 是由事物之间相互存在、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事物表面产生的影响, 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在教育学中, 学者应该通过产生的影响来阐述本质的表现。而不应该通过表面, 发表没有实践真理的理论。

从这个结论可以得到, 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是相对存在;本质是世间万物的基础, 是连接事物的桥梁, 那么, 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就是世间万物的组成部分, 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存在的基础原则;在科学研究方面, 也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基础。“本质主义”在教学中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是对世间万物的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所理解得出的思想理论观, 是研究教育本质, 是对教育学的客观规律做出的表述。

本质主义是西方研究学者发展出来的思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单一的某个方面现象再到某个事物具体的本质, 从理解本质的现象再到得出本质的理论。用科学的发展观, 以实际行动来理解本质。

在本质主义中, 基础主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主义是本质主义在世间万物中的体现, 它体现了哲学的思想观念。基础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哲学的理念, 它的性质不会随着时间、事物的变迁而改变。基础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发扬教学是本质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 贯彻的落实本质主义教育学。这应该是所有哲学研究者需要追求的理论, 并用实践的真理证明这个理论。

由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教育学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在影响, 从基础主义的哲学思想到西方哲学思想论, 教育学都客观的体现了本质主义的观点。

2.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中的含义

根据前面的表述, 反本质主义是在近代发展形成的, 也是近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近代教育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反本质主义在科学及其他领域创造了新颖有趣的思想理论, 但同时, 研究学者也必须更加客观的分析, 更好的反映反本质主义的意义。

在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中,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问题, 探索的层面不是很广泛, 教育学并不是单一的片面的, 它是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反本质主义主要是反对本质主义而存在, 不提倡以本质为出发点来发展教育学论, 事物是相对存在的矛盾个体, 反对本质主义中的基础主义, 应把集体教育的理念转变成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应改变大范围的表述研究理论, 从具体事物中进行研究。

在教育研究学中, 反本质主义着重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实践研究。反本质主义在研究资料方面, 主要提倡事实论、对话论等[4]。反本质主义对教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用实践的真理, 吸取人类学研究理论及探究教育的意义, 慢慢发展成为了又理论依据的探索模式和方法。

四、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反差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经过长期的激烈斗争, 从开始的激烈对驳, 到后来的争论过度, 再到深入探讨研究, 争论的观点有几个基本的特征, 有关于劳动力同上层社会理论、有实践是一切理论、有本质的多样化。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曾经历经了对驳最为激烈的时期, 当时社会提倡信仰一切事物以真理为依据。在新的时期, 社会的发展, 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空间, 各个领域的研究学者根据不同的思想理论依据开始对教育学进行了探讨, 研究得出开导深刻理解为教育学的基本观, 这些问题都深刻的反映了教育学存在的问题, 渐渐形成了本质主义思想理论。普遍教育学者认为, 共同的研究目标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这个共同目标是导致教育本质的激烈变驳的原因, 同时不同的科学信仰和观念, 也会因事物的本质和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改变。科学的分析教育本质问题, 遵循有序的研究程序, 在教育研究中, 用实践的科学依据探讨教育学理论。在传统的教育中, 本质主义要求普遍采用逻辑思维, 从一个问题出发, 联想到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论证方法, 新的学术概念, 通过辩证探讨出问题的核心和中心观点。这些问题的论证依据是根据科学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实践、科学探讨得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在本质主义中, 得出解决问题的不仅要结合科学家的实践结论, 还要自身去研究探讨。本质主义理论思想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 不同的理论基础, 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观念的不同, 探究方式不同, 以这些为出发点, 就难以探索研究出相同的研究结论, 导致了教育学观念的区别化。同时, 本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要素也不同。这些不是教育根源的问题, 不是科学家实践实例的问题。因为教育学本身就存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分歧, 都具有各自的科学观点和理论, 都有各自的教育发展观。本质主义要求相对独立的思想观是教育学领域必要的基础。

前文对教育学本质主义的分析, 得出反本质主义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 是有相对的共同依据, 在教育学理论和观念上也是共同的。在学校,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所处位置, 对知识研究的认识, 都是统一的。在教育学研究中, 已经发展成为了较为稳定的连接关系,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探讨模式, 都是相互存在的。在科学研究设计方面, 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实践研究等方面的设计, 都是反本质主义的具体体现。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首要反驳是在对实体信仰方面。从反本质主义的观点出发, 可以发现在教育学发展的同时, 也带给了教育学严重的影响。反本质主义过于不切实际的教育学论, 导致教育学者接受了有为科学发展的教育观念, 同时, 也造成了教育学者忽视了实践、实验, 造成教育学者过度自大, 毫无实践根据的理论讲说, 造成了理论讲说不科学、孤立的状态。

五、结语

教育学是一个多元化、知识科学化的广大领域, 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中, 不同的知识层面对教育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育学中的本质主义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思想理论, 更是对普遍事物的认知、思考、研究。而教育学中的反本质主义是探讨科学理论信仰和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二者之间理论不同, 出发点不同, 这是造成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长期斗争、观念和理论争论越来越激烈的根本的原因。总的来说, 从不同的角度, 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观念会有所不同, 对教育学的理念也会有所不同。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应该相辅相成, 从相互矛盾转变相互交流, 以促进教育学研究为出发点, 共同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一直是这几年来重点讨论的问题。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思想理论, 更是对普遍事物的认知、思考、研究。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不是争对某个领域做出的理论, 而是对整个社会做出的理论思考。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是相辅相成, 共同反映教育方面的问题, 共同研究教育的知识领域。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

参考文献

[1]周继良.也论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11) .

[2]吴晓鸣.体育科研中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 (1) .

[3]任洪荡.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4]蒋磊.建构.反思.公共性——陶东风近年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

[5]陈建兵.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2) .

上一篇:警营文化建设下一篇:网络反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