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2024-08-30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精选8篇)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1篇

一、现代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畸形”现状

现代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灌输,而往往忽视科学理念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容易导致学院所培养人才存在缺陷,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后短时期较难适应角色的改变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1.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定义上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中抽象而来的关于科学本性与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一般来讲科学精神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必须完全符合事情真相。人文精神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共同领域的共同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伟大精神,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但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两者并不仅仅是矛盾对立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的实质关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伟大精神品质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好比一个母体孪生孕育而成,互为个体但又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条件下的认知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的自身;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既是人类本性需求,同时也势必符合科学历史发展规律,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内蕴着的科学精神,两者相通。

2. 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高效、迅速的发展时代,各行业都在追求类似“快餐”式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采取了“重工轻文”的应急策略,但是通过几年的全力发展,如今的高职院校人才渐渐处于半饱和状态,在社会工作的竞争中逐渐趋向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相对来讲企事业单位招工往往会注重人文素质大于专业技能,毕竟专业技能可以后期逐步培养起来。因此,高职院校寻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途径是必要的,而且时间是紧迫的。

二、现代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的基本任务

俗话说“千难万难,做人最难”,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上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人文教育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

1. 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本身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弊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 优化课程安排,结合文理科目科学搭配

在确立了关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之后,我们必须从学生日常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实质性的改善。高职工科院校虽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但是我们必须在正确安排好理工科课程的同时,合理安排一些实用性的人文学科课程,进行文理搭配课程体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广泛涉及文史、艺术、语言等知识领域,以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熏陶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的精神载体。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素养具有战略性意义。具体内容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2)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3)加强校园实体环境建设。(4)充分发挥利用校园媒体舆论导向的教育作用。

三、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

1. 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必然性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身是事物一体两面的表现,虽然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分特点,但深层次上说人文精神同时具有科学的精神气质和相同的理性追求,而科学精神本身也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现代高等教育追求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势必就会涉及人文素质与科学理念两方面,并且要融合它们的共通点,实现在高等教育中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

2. 现代综合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能力

人文素质与科学能力是现代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特征,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既有高尚的人文情操,又有精深的技术能力。因此,现代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强调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而且应该特别重视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正确的审美观点,不断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和谐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分别开设文、理课程科目,而是要抓住文、理科目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通点,通过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使得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实现本质上的深层联系与融合。以人为本,讲究科学的方法论,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整体教育,实现两者和谐发展,培养现代全能型技能人才。

摘要:现代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立足点,往往过于强调技能性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方面比较匮乏,尤其是人文精神,缺乏与科学技能和谐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萱.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月.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2篇

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素质

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严格的规章制度、利润指标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成功的贡献作用,渐渐地让位于企业拥有的价值观、哲学信念.与之相应的,以科学、制度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发展为以文化为整合力量,并对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影响、支配和塑造的.全新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最核心的伦理文化是企业在新世纪应对伦理经营时代来临,增强竞争力、振兴国家经济的关键因素.

作 者:朱秦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G02 关键词:企业伦理文化   现代企业发展   精神素质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创新;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为“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它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模仿和再造;在创新过程中,因为不可能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完全把握事物变化的方向和趋势,这就使得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统领全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道路,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规范观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用现代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内中形成的适应社会生产、符合市场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

第一,借鉴工业组织化程度高的理念,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分散的自我封闭式的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协作,生产经营经常处于盲目状态;农户势单力薄,市场渗透力弱,竞争力差,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的地位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目的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通过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

第二,借鉴工业效益至上的理念,强化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改造。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追求其最大效益,要实现最大效益,首先就是要降低其生产成本。如何减低其生产成本?根本途径就是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要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的改革,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催生大批农业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人、商人、经纪人、企业家转化,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四,借鉴工业注重资源配置市场化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既要力求做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同时也必须解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差别大的问题。只有在农村和农业中大力推进市场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真正做到城乡和谐发展。

二、创新政策体制,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晴雨表”,迫切需要得到支持与保护。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输血”式的农业政策,给农业生产以各种补贴和优惠贷款,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给予大量的投入,以弥补农业资本积累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我国建国以来,长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实行“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农业得到的是弱化的支持,甚至是负保护,从而扩大了农业的弱质性,降低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做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体系。具体做法是实现“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放弃现行的保护价收购制度,采取以“绿箱政策”为主的支持与保护。科学制定好并切实执行好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实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与此同时,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三、创新发展道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双汇集团、鲁花集团等。这些企业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以现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营销技术体系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大生产,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应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扶持,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龙头企业,并不断发展新的龙头企业,使它们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农业园区,这些园区大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而且发展势头很好。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促进农工晌企业集聚发展的规模农业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建立更多的农业园区,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创新农业发展的形式(如种羊大户型、股份合作型、产加销一体化型等),创新农工商企业集聚机制。通过农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创新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优质麦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棉花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要形成大宗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新技术农产品基地等多层次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生产带的合理空间布局;各地要按照农业部的整体规划,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1-4.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4篇

一、现代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畸形”现状

现代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灌输, 而往往忽视科学理念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容易导致学院所培养人才存在缺陷, 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后, 在短时期内较难适应角色的改变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1.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定义上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中抽象而来的关于科学本性与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一般来讲, 科学精神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 必须完全符合事情真相。人文精神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人文共同领域的共同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伟大精神, 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但是,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两者并不仅仅是矛盾对立关系, 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实质关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伟大精神品质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好比一个母体孪生孕育而成, 互为个体但又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条件下的认知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的自身;另一方面, 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既是人类本性需求, 同时, 也势必符合科学历史发展规律,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内蕴着的科学精神, 两者相通。

2.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高效、迅速的发展时代, 各行业都在追求类似“快餐”式的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采取了“重工轻文”的应急策略。但是, 通过几年的全力发展, 如今的高职院校人才渐渐处于半饱和状态, 在社会工作的竞争中逐渐趋向于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 相对来讲, 企事业单位招工往往会注重人文素质大于专业技能, 毕竟专业技能可以后期逐步培养起来。因此, 高职院校寻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途径是必要的, 而且时间是紧迫的。

二、现代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的基本任务

俗话说“千难万难, 做人最难。”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上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人文教育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 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

1.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本身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 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严重弊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 而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优化课程安排, 结合文理科目科学搭配

在确立了关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之后, 我们必须从学生日常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实质性的改善。高职工科院校虽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但是, 我们必须在正确安排好理工科课程的同时, 合理安排一些实用性的人文学科课程, 进行文理搭配课程体系, 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使学生广泛涉及文史、艺术、语言等知识领域, 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熏陶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的精神载体。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素养具有战略性意义。具体内容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 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校园实体环境建设; (4) 充分发挥利用校园媒体舆论导向的教育作用。

三、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

1.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必然性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身是事物一体两面的表现, 虽然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分特点, 但深层次上说, 人文精神同时具有科学的精神气质和相同的理性追求, 而科学精神本身也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现代高等教育追求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 势必就会涉及人文素质与科学理念两方面, 并且要融合它们的共通点, 实现在高等教育中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

2.现代综合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能力

人文素质与科学能力是现代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特征, 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应该是既有高尚的人文情操, 又有精深的技术能力。因此, 现代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强调科学教育, 提高科学素养, 而且应该特别重视人文教育, 弘扬人文精神, 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正确的审美观点, 不断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3.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和谐培养, 并不是简单地分别开设文、理课程科目, 而是要抓住文、理科目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通点, 通过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 使得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实现本质上的深层联系与融合。以人为本, 讲究科学的方法论, 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整体教育, 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培养现代全能型技能人才。

摘要:现代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立足点, 往往过于强调技能性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因此, 高职院校人才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方面比较匮乏, 尤其是人文精神, 缺乏与科学技能和谐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萱.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5篇

陕西银行学校创建于1950年9月,是陕西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银行学校,曾易名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干部学校。“文革”期间停止招生,1978年恢复建校,确定校名为陕西银行学校,2002年划归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自划转以来,学校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改革创新,广大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确立“诚信服务、质量立校、强化技能、突出特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持续改进、打造精品”的办学方针,秉承“诚信、团结、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强化技能、提高素质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通过省级文明校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办学空间扩大,发展为两个校区,占地150亩;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生由03年的10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5400余人;固定资产从2003年初的230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7506万元;专业从当初的金融和会计发展到现在的财经商贸、旅游服务、信息技术三大类十个专业;教职工职称和学历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在编教职工122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硕士以上学历8 人,90%的教职工拥有本科学历;实训条件大为改观,实训设备从当初拥有上百台计算机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实训室50个,教学用计算机1000余台;馆藏图书65,000余册;开发校本教材15本;建立校外实习基地50余家;招生基地120余家;就业基地30余家;订单培养专业7个;校企合作项目10多个;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3个;精品专业1个;示范专业1个;现已形成了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兼有电大开放教育,成人专、本科教育、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六年保持在96%以上,已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中等职业学校,在我省职业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恢复建校以来,学校为省内外经济金融行业培养了3万余名专业人才,80%的毕业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为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培养合格人才、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高校“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陕西省国情调研中心陕西诚信建设办公室评为“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被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西安市“文明校园”、被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2009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被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公安厅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是陕西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2008年,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我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现把我们的工作向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在原有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2009年2月成立学校创建文明校园领导机构,党委书记邓韬任组长,并成立了省级“文明校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文明校园”创建的各项具体工作。学校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以党建工作促进文明校园的创建。08年学校党建工作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09年学校党建工作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10年学校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题。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保障到位。各科室按照文明校园指标体系要求,制定科室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计划,落实到人,夯实责任。在迎评阶段,学校专门成立材料组、宣传组、环境组三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迎评阶段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由于加强了领导,落实了责任,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使校园文明建设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2.宣传到位,思想统一。学校作为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使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不留死角、深入人心。如:召开全校创建“文明校园”动员大会,在全校营造创建“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定期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通报文明校园创建进展情况;邀请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许文学处长作了“深化内涵建设争创文明校园”的报告,提高全校师生对文明校园创建的认识和重视。采取制作横幅,板报、展板、广播站等形式,通过党、政、工、团、学生会等各个工作系统,对创建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校报、校园网等校内媒体开辟专栏和专题,宣传校园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内容。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征集校风、学风、教风、办学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气氛,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形成了人人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为创建做贡献的良好氛围。由于学校大力开展了深入扎实的宣传动员工作,师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显著变化,为持续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一是加大德育教育投入。学校财务设立德育科目,逐年加大经费投入。2008年德育经费为84.18万元,占学校事业费和收缴学生费用总和的3.75%;2009年德育经费为106.27万元,占学校事业费和收缴学生费用总和的4.28 %;2010年上半年德育经费为31.96万元,占学校事业费和收缴学生费用总和的3.46 %。二是设立创建文明校园专项经费。2008年开展文明校园建设专项经费458.18万元,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绿化带、景观设计等 ;2009年创建文明校园专项经费1200.12万元,新建综合实训楼、学生第二食堂,基础设施维修改造;2010年上半年创建文明校园专项经费226.54万元,用于制作操场宣传围栏、粉刷墙壁、美化环境、道路管网综合改造、购买实训设备等。三是加大学生活动场所投入,新建篮球场2个、塑胶操场1个等。

4.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创建文明校园关键在于狠抓落实。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按照《陕西省高校省级文明校园检查验收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我校创建文明校园实施方案,整个创建活动分宣传动员、组织实施、自查整改、迎评提高四个阶段。校党委与各责任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工作安排会、座谈交流、督促检查等方式,将指标的300分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夯实了责任。各科室加大创建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创建办公室积极协调配合,并进行归纳总结和建档,做到了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编印了《陕西银行学校文明校园宣传手册》2000份。2008年——2010年,围绕“创建文明校园”主题,各科室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创示范”系列活动;“文明教室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成立学生文明监督岗,监督检查制止不文明行为;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共计50余项,参与人数达500多人次,真正使创建活动做到了有创新、有特色、有效果。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加强理论学习研究,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我校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注重结合师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狠抓理论武装,打牢师生理想信念的理论根基。一是始终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保证学习时间、内容、资料、考勤“四落实”。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学校制订了详细的“三进”工作计划和措施,由人文社科部主抓,专人负责,在学生中开展“讲文明、守纪律、树新风”优秀征文大赛、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等形式落实“三进”教育。开展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如何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问卷调查,收集问卷248份,掌握学生对理想信念、学习态度的基本状况,针对实际改善德育教学。积极探索教改试验,将动手操作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引入职业道德课堂,学生亲手实践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功效。三是加强教职工理论学习,每周三下午教师以专业部为小组、行政人员以科室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认真讨论,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对职业教育和师德的认识和理解。四是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为党员队伍增添活力。08年以来,业余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43名;业余团校培训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346名,发展新团员418名,党团组织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党委书记邓韬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后勤服务科科长来新凯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郑淑芳同学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我校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团建基层试点单位”。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把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师生思想中的种种疑惑、矛盾,通过有效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师生解疑释惑,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一是成立学生理论学习小组,特聘请校长刘胜辉等同志为我校学生理论学习小组指导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国内外焦点、热点问题,把握时代主题,认清当前形势,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将形势政策课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每学期16个学时,采取专题报告和平时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举办时事政治知识比赛活动,促进广大学生了解近期国际国内形势,掌握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学生爱国意识。三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09年学校改建校园网络系统,接入30兆带宽,建立了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平台,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制定了《陕西银行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工作管理办法》,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领导机构,制作了“思想政治教育”网页,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及时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党委的重大决定以及文明新风等在网上挂出,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成为宣传学校的主要阵地。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主题团课,通过团课加强学生的科学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通过“祖国,我想对你说”、“新疆7.5事件真相”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例如:学校每届运动会,志愿者协会学生积极主动为运动员、裁判员服务,为在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2009年4月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服务,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组织教师结合校内外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加理论研究,申报课题5个,发表文章2篇,那梅同志撰写的《完善职业教育法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曹婷同志撰写的《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在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举办的建国六十年、陕西教育三十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上分别被评为一等奖和三等奖。组织编写了《中职教育规范与创新》、《陕西银行学校教育实践与探索》两部书,收集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成果,另外两部书《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探索》正在编撰当中。为了促进我校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我校会同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学校建立陕西省职业教育研究实验中心机构,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破解职教发展难题,为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我校针对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学习和就业压力普遍加大等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陕西银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实施细则》,配备了必要的硬件设备,由10位教师每周2次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材、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生青春期常见问题,为全校女性学生举办《女性生理卫生知识讲座》、《过早性行为的危害》、《艾滋病及性病的危害及预防知识》等内容讲座;为全校学生进行了《人际交往趣谈》、《心理健康新概念》等心理讲座;编写了校本教材《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健康读本》,受到学校师生们的好评。

5.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扶困助学工作。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陕西银行学校勤工俭学管理办法》、《陕西银行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银行学校关于对家庭困难学生减免学费的规定》等制度,建立“贫困生信息库”,积极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发放资助资金,核算体系完善,管理规范。2008年—2010年,我校各类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累计发放4614人次,发放金额32.673万元。

三、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养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养。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关键在教师。多年来,学校从政策导向、制度保障等多层面多角度,教育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治教、诲人不倦和教书育人,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陕西银行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陕西银行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评估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师德师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学校在教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教学能手评比等环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品德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党委开展党员进班级活动,使不同岗位的党员深入班级,增加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学生的机会,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和关爱,通过爱心传递,赋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更多丰富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提高了为学生服务的质量,教师关爱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已成风气。每届新教师岗前培训时,都要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文件。举办师德教育讲座,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师德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08年我校姚珂同志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她是我省中职学校的唯一一名代表。09年姚珂同志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刘胜辉校长荣获陕西省首届“创业之星”和“陕西省职业教育十大杰出校长”荣誉称号。

2.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作风代表着形象,作风标志着是否以人为本,作风决定服务水平。我校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制定了《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工勤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行政、后勤单位积极主动地为基层服务,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做到“四个一样”:即对待领导和群众一样,对待生人和熟人一样,对待校外客人和校内教职工一样,对待其他单位和内部教职工一样,优质高效为师生服务,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09年年底,我们在学生中做了“后勤服务情况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3.7%。学校坚持实行领导联系科室制度,每位校领导联系2—3个科室,具体指导、督促联系科室的教学管理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或现场办公,通过听课、巡视、走访、接待日、座谈会等方式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师生排忧解难。平均每年校领导进课堂听课十余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校领导结合各自分工,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校长刘胜辉牵头撰写了《陕西银行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中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的调研报告》、党委书记邓韬牵头撰写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调研报告》、副校长郗一明牵头撰写了《找准问题,理清思路,科学对策——陕西银行学校实习就业调研报告》,这三个调研报告针对性强,对我校下一阶段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3.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我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把教育人、培养人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核心内容,使其以独特的方式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功能。第一,学校坚持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对学生建立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凡事履行请假手续,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严格宿舍内务管理,要求被褥、衣帽、鞋袜、洗漱用品摆放一条线,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校修订颁布了《学生文明行为实施细则》,规范学生的仪表着装、发型和饰品佩戴。建立文明值周监督岗,实行日查周评,对违反纪律的采取逐级谈心、教育、跟踪管理并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预警教育”机制,不断引导教育学生完善人格、健全体格、增强素质、提高修养。第二,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编写了《国情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了《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经济与政治基础》、《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颁布后,学校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寓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德育教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表里如一”的思想,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渗透“公平、诚信”的思想和沟通技巧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学校根据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市场联系紧密、广泛这一特点,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在校园内营造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育人环境,营造职业氛围,如要求民航专业学生着空乘服装,行为举止按照空乘服务礼仪要求,养成职业习惯;建设仿真金融专业实训室,营造实际工作环境;把蜂星电讯卖场搬进校园,形成前店后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模式,为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要求、树立职业道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加强学生就业前岗位素养训练,强化德育教育。针对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学校通过举办职业指导系列讲座、请企业领导、优秀毕业生、实习生等来校做报告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择业观、就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设计,掌握面试技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准定位。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岗位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深入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企业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成绩、寻找问题差距,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如2008年学校135名学生在亚洲蕉叶集团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因不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思想产生波动,得知情况后,学校领导亲赴实习点,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在实习中,学生们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学会了感恩,特别是在成都蕉叶点实习的学生,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他们相互关心,坚守岗位,得到了实习点的高度赞扬,实习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经历。第四,抓法制、安全、纪律教育。学校把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健康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范围之内。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教育为本,以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学校法制、纪律、安全教育机构,成立了《陕西银行学校保卫机构》、《陕西银行学校综合治理暨安全稳定领导机构》等,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纪律、安全教育。2010年1月份,在学生中举办法制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中开展消防、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与西安市少管所、陕西省女子监狱签订了法制教育协议,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定期邀请西安市少管所警官来校以案说法,陕西省女监的服刑人员来校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并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公民道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邪教、交通和消防安全、卫生与饮食安全等教育,帮助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此外,学校还利用板报、班会和校园广播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从严从细从实的把学校的法制教育落在了实处。第五,抓好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德育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精心挑选有事业心、责任感强,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周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学生德育教育方法。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组织班主任赴四川乐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外省优秀职业学校学习,提高班主任德育管理业务能力。通过主题班会观摩课,组织班主任相互听课,使班主任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个人特长和工作性质,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优化队伍结构,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

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质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学校在坚持“硬环境”建设做到整洁有序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软环境”的建设,营造具有专业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我校采取以班级轮流的方式,实行劳动实践周活动,重点加强学生实践前培训、晨训、巡查、考核及实践后的总结,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参与学生仪容仪表、行为规范检查,公寓管理、食堂卫生、门卫值班管理等活动,通过劳动实践周,学生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了学生脚踏实地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每一位参加劳动实践周的学生在总结中都认为收获很大,体会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

2010年4月26日至30日,学校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组织 81名教师和1116名学生立足西安,面向全省,围绕回访母校、家长问卷、宣传学校、收集土特产品信息等内容,开展了大规模的师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增长了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我校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近三年,学校开展学生科技、文化、艺术、实践、公益等课外活动100余项,参加学生累计约2000人次。在学生中开展以“建班级文化,创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教室、寝室布置等方式,营造温馨、整洁、文明的育人环境。举办“班徽、班歌、班级风貌展示”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组织学生实行每天20分钟的晨训活动,由班主任制定晨训计划,确定晨训内容,主要以文明礼仪、班级面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训练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晨训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学生中推行“读书认证制度”,学生参与图书采购、管理工作,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阅读两本图书并写出两篇读书心得体会,学校图书馆的借阅量由几年前的年均几千本,到现在一天的借阅量达一千余本,调动了师生的学习和阅读热情。许多兄弟院校专程来我校学习取经。在祖国60华诞之际,举办了“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以及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礼仪操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科学、体育、娱乐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展开对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3.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各专业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学生反假货币宣传队,宣传反假货币知识;举办会计手工记账比赛和“校园公益广告设计与制作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用友杯”全国中职沙盘精英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正保教育杯”ITAT就业技能大赛,获得高级办公自动化应用三等奖和优秀奖。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翰林提”五笔录入大赛,最好成绩127字/分。完成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省计算机应用四个项目代表队的集训工作,我校选手获得了全国大赛3个3等奖、1个优秀奖的好成绩。承办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我校选手包揽了4个项目1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大赛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步伐。组织学生参加陕西省中职职业技能大赛旅游组酒店四项全能比赛,两位参赛选手均获得了二等奖。

4.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规范、支持、引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本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着重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共有学生社团12个,注册成员200余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举办舞蹈大赛、书法大赛、诗歌朗诵赛,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优良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质。5.加强舆论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全面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形成了政治方向对,校园文化氛围浓、品位高,道德风尚好的良好局面,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学校2008年成立校报编辑部,共出版校报22期,编辑出版45万余字,校报记载了学校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重大活动等信息,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学校团委创办《启航》期刊,校园广播设置了时事政治、学生访谈、音乐之家、来信点播等栏目,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对室内外的板报、橱窗、标语等宣传环境进行规范管理,力求让“墙壁说话”,校训、校风、班训等要求和学校的特色教育内容随处可见,如教学楼走廊上中外货币展示、各大银行简介,操场的围栏上安装有宣传橱窗,校园内休憩的桌凳做成了算盘、计算机形状,公寓楼的楼道挂上了文明口号宣传标语、学生餐厅悬挂文明就餐标语等等,学校到处都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五、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美化育人质量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绿化亮化美化环境。我校始终把环境育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绿化校园来美化环境,通过美化环境净化师生的心灵,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感染人、教育人。2008——2010年学校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划,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维修和改造、校园环境改善的投入,累计投资1884.84 万元。完成综合实训楼建设工程,综合实训楼建筑面积4096㎡,投资650万元,可供学生使用的实训室达到18个,分别有:淘宝创业实训基地,ERP综合实训室,酒店管理与服务实训室,货币展室,普通话鉴定站,会计综合岗位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共投入装修资金250万元。利用中央财政,省财政专项资金和自筹配套资金400余万元,购置各种设备600余台套。投资240余万元,建成200m跑道塑胶操场。以上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目前在校学生校内教学实训和活动的需要。完成了校园道路、管网改造工程,实训楼北侧广场建设工程,校园景观照明工程等项目,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为了缓解学生就餐比较紧张的矛盾,投资60余万元,扩建了学生第二食堂,新增学生就餐面积300平方米。完成粉刷楼道,制作标识牌,更换窗帘等工程,校园环境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加强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和谐稳定安全。我校党委把校园安全稳定作为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成立了稳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制度保障、预案完备、预防为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群防群治的安全稳定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稳定制度和重大疫情、灾情应急预案,与各科室每年都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落实责任,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积极参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制定《校园及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管理制度》,被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评为“平安校园”。保卫部门强化管理,严格执行门卫制度、会客登记制度和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学校投入30万元,建立了电子监控校区,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装置,强化科技防范,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六、加强行风建设,提高依法民主办学能力

1.推进校务公开,科学、民主、依法治校。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坚持校务公开,充分尊重民意,如:定期向职工通报学校的重大决策;请职工代表小组参与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材料采购等;请中介机构对每年的财务决算进行审计等,积极广集民智,促进师生员工当家作主,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我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校长领导下的党委负责制,党支部工作条例、教学评估制、干部人事考核制、内部津贴制、财务管理制、学生管理等制度,加快推进学校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积极建立和修订基建招标办法、基建工程审计制度,项目招标坚持公开信息、公开招投标、公开竞争。财务工作实行刚性预算,对预算项目及数额、工资和津贴标准、资金管理办法、收费办法等信息进行公布,规范财务程序,实行科学管理。

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校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各科室都根据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事、教学、财务、仪器设备、学生管理、基建项目管理等多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监审室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考核等形式,加强对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加大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监审室对教学评估、干部考核进行全程监督,参与基建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项目20余项,接待群众信访60余人,意见100余条,严把质量关、程序关,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回顾我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领导班子团结勤奋,内部管理科学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校园文化文明高雅,校园秩序稳定和谐,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文明校园建设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我们总结和巩固文明校园创建的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提升新层次!

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检查指导和辛勤工作!

陕西银行学校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发展 第6篇

理念创新是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学校发展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 管理创新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 首先体现在校长与领导班子的理念更新, 体现在办学思想的先进与鲜明上。

理念更新是学校改革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学校教育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 形成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教育发展使命、指导新学校教育构建的观念体系。

新的人才观, 要将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 注重人才培养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特征, 倡导终极关怀,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学校观, 服从和服务于师生的成长需要, 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美好情感生发、自身价值体现的精神家园。

新的学习观, 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强调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陶冶, 强调学习的个体意义和合作对话,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活动观, 注重在动态的师生活动中共同发展, 满足师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 关注教育活动的情境生动性, 在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体现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生命本原。

科学论证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通过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不断改善办学绩效, 是通过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 加强校本管理, 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我校的学校发展规划, 必须秉承我校的培养“最富创新激情的现代中国人”办学思想, 秉承我校“和风惠畅, 办好省级重点中学;再铸辉煌, 争创国家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 在“以人为本、主体创新”的管理理念和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下, 以学校近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 以现代教学改革要求和周边教育形势的发展为支撑, 构建以文化型见长的学校发展规划。我校的“九五”“十五”学校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是完成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两大步, 近十年来, 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规划的整体化、序列化、品位化方面给我校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已经开始了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彰显,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 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 营造百年老校的“江苏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对于一所四星级普通高中来说, 其意义已经超过了现代化的、华丽的校舍和校园建设, 是学校办学的一笔巨大资产和资源, 因为未来的学校发展, 是学校每个成员、每个方面的协调、统一的自主发展, 是学校文化、教育品位、教育质量的综合体现, 必须是学校教育哲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的综合特色, 这对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主发展是校本管理与创新的大方向

管理是整合, 管理是协调, 管理是服务, 管理更是挑战。多年来, 我校在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努力提升教与学的境界, 扎实开展好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的创新发展, 建立和完善校本管理体系, 致力于建构师生群体发展平台。

我们的思考是:学校管理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的系统工程, 学校管理是以目标激励为机制的自主发展过程, 学校管理是以有效沟通、协调与控制为中介的终极关怀, 学校管理是以促进师生生命个体健康发展为载体的人文大课堂。

我们以“十五”省级课题“培养高中生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研究”“建构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为龙头, 开展好校本管理的尝试和实践, 建立学科组、年级组动态、分层推进的一整套管理机制, 细化目标管理, 完善目标导向机制、教科研动力机制、活动辅助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质量考核机制, 真正做到以师生的自主发展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使自主发展成为学校管理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完善校本管理网络, 创新各项管理制度。

我们建立了“自主选择、自律自控、自主实践、自主发展、自我适应”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以自主、自律的良好素质为培养目标, 从学生管理、学科教学和活动课程三个方面实施自变量的操作, 构建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 出台了《和桥高级中学自主发展课堂教学实施细则》《和桥高级中学教师系列岗位 (名师) 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办法。

创建特色校园是现代教育的个性发展需要

当一个学校确立起主体教育观的时候, 伴随着主体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矗立起来的必须是学校文化风格、学校个性特色。倡导特色校园, 是现代教育尊重并高扬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必须趋势, 是学校发展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必须要求, 据此, 才能形成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 学校才有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可能, 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才会增强。

我校以创建特色校园来整合学校各项工作,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形成学校特有的办学特色, 努力使学校成为教科研基地, 教学改革的先锋, 跨出了创建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坚定步伐。

创建平安校园, 将平安学校的创建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 以整治周边环境来净化校风、学风, 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 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管理网络。

创建学习化校园, 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以百年老校校友院士、名人的人文素材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创建省级实验室、图书馆、档案馆, 将学校教科研定位于应用研究领域, 利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契机, 加强学习和研究, 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创建信息化校园, 加快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步伐, 完善校园网管理平台, 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 统筹各类教育资源,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各个领域, 加强无锡市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的实验研究和成果推广, 基本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创建人文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利用我校课程资源, 建构富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加强课堂教学的各项人文素养的渗透和教育, 开展好校园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文艺体育活动,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净化心灵、涵养情操的精神家园, 把这所“江苏名校”建设成渗透人文气息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学校。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管理和评价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和地方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出发, 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 由校内外力量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从教育发展的层面上看, 以学校为主体, 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 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 体现出我国教育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从学校发展的层面上看, 我校要实现“自主发展、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中国人”这一育人目标, 成为有特色的、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的四星级普通高中, 除了落实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 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是由学校教师来承担, 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 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 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 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从学生发展的层面上看, 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 弥补了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不足的缺陷。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融合, 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 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为此, 我校下发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 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更新和完善、评价活动, 逐步推出一批优质校本课程, 整合了校内、校外、信息化各类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由于具有可选择性, 贴近学生, 贴近社会,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 因此校本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快乐。再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生在学校之内,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最佳融合和最佳配置, 使校本课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进行了实施课程管理和评价的有益尝试。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7篇

1、精神障碍

所谓精神障碍, 是指大脑机能活动发生了紊乱, 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精神障碍又可以分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精神障碍等。导致精神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先天遗传的、有的是由于器质因素、而有的则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精神障碍者患有幻觉、妄想、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症状,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缺乏自知力, 不知道或者不承认自己有病, 更不会寻求医生的帮助。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者社会原因而最终导致了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 导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不适应。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 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 不能把它当成疾病来看待。而且, 使用心理障碍这个词汇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减少社会的歧视。

二、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十个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 (1)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 是否充分了解自己, 并且可以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3) 生活目标, 理想的确定是否切合实际; (4) 是否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是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 是否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是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是否有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 (9) 是否可以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 有限度的发展自身个性; (10) 是否可以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 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在国内, 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则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 恰当的接纳自我; (2) 协调和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 (3) 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培养健全人格; (4)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正确认识环境, 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5)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虽然在国内与国外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判存在差异, 但是其总体的评判存在诸多共同点, 比如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健全的人格、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等。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在大学生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难以察觉的一种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通常具有自卑心理的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经常采取逃避、躲闪态度。自卑心理强的大学生, 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中总有一种无形的压抑, 或自我评价偏低;或怀疑他人小瞧自己, 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 处处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对别人采取防备态度, 由于总觉得别人小瞧了自己, 所以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

2、羞怯心理

羞怯属于封闭性个性表现, 也是常见交往心理障碍中的一种。这种心理障碍会使人不自觉地与社会、群体之间产生距离。既削弱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又影响自己才能的正常发挥。人际交往中的羞怯心理, 一般多见于两方面的表现, 一是害羞, 二是胆怯。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在公众场合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常常会出现紧张、脸红、出汗、等症状。这些情况都是人际交往中羞怯心理的表现。

3、猜疑心理

猜疑是由于心理失调而引起的心理变态, 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短暂的猜疑, 一般对人影响不大, 经过解释或经过短时间考验就会解除心理隔阂。但当一个人猜疑心理过重并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时, 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影响同学和朋友间的友谊。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它是对优越于自己的人所产生的抱怨、憎恨等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嫉妒心理是影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一种常见心理障碍。

四、心理咨询业的发展

现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已产生了对心理咨询的巨大社会需求。随着人们心理健康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公开自己的心理辅导与保健需求, 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人们进行心理引导已经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国家已开始重视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并加强对心理咨询业的管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通过专门题词或重要讲话等途径大力倡导、鼓励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业, 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出台, 极大推动了心理咨询业的发展。

五、结语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将是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工作的重点, 心理咨询服务应该更加人性化的提供服务, 不断创新, 完善发展体制, 更好地为现代大学生以及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人群提供服务, 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 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

本文受到了2010年南充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资助

摘要:随着现代大学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学习与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大学生的精神、心理障碍问题已经成了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还关系到了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现代大学生的精神、心理障碍以及心理咨询业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咨询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时勇.中国心理咨询业发展趋势展望[J].前沿, 2008, (01) :97-98.

[2]王小波.现代城市人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业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 2010, (07) :99-103.

[3]赵娜.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浅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03) :61.

现代精神与学校发展 第8篇

一、体育精神的概念及特征

1. 体育精神是体育领域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

体育精神作为体育领域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德概念, 对其内涵的分析应当以道德原理为参照来逐步展开。所谓道德,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 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而道德研究则属于伦理学范畴, 一般来说, 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客体的科学, 具体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体育界我们有“体育精神”, 它是把“概念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最适合的说法, 它归属于体育伦理道德范畴, 指的是在运动情境中, 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因为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或健身活动, 还是作为闲暇时的娱乐活动或竞技比赛活动, 体育都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在活动中, 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多种复杂的联系。为了实现体育的目的, 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就要对这种联系进行调节, 即对人们在体育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做出适当的评价和调整, 这是一种社会需要。

2. 体育精神具有历史性

体育精神的含义具有时代性, 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因此, 在对体育精神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时, 要联系其所处历史阶段的诸方面因素。体育精神是直接在人们的体育关系中并在一般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 体育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阶级社会中, 人们的体育关系不能不受到阶级关系的制约, 任何进行体育活动的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 因此, 体育精神不能不放射出阶级的折光, 曲折地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次, 体育的社会职能和地位, 影响着以体育为职业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对生活、对人生和对世界的态度, 他们对体育职能、地位和对自己社会义务的理解, 对其整个道德观乃至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再次, 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 也影响着人们的志趣、爱好和习惯, 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标准, 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体育精神。从整个体育史来看, 影响着体育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前两方面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换言之, 体育的社会职能、地位和人们对二者的看法, 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发展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三方面的因素相对较为稳定。尽管体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时因地而异, 但通过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各种手段达到身心健康和娱乐这个本质的特点却贯通古今中外的体育活动之中, 它决定了体育精神固有特征。

二、当代体育精神的构建原则

构建当代体育精神既要反映其具体性、历史性的一面, 又要考虑其共同性和普遍性的一面。通过对体育精神的历史性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虽然体育精神具有历史性, 但是体育运动毕竟有它的本质规律, 体育关系也并不等同于阶级关系。尽管在各个时代特殊体育精神上都可以发现时代和社会类型的影响, 但这些“特殊”之中有“一般”, 即各种体育精神所共有的因素。因此, 我们在构建体育精神时, 应从历史角度考察其发展脉络, 探究其历史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以对历史及现实的深刻把握为基础, 展开对体育精神构建的研究和讨论。

从体育精神本身就属于文化意识形态角度来看, 一方面, 任何一种重要的精神导向或精神形态都以某种方式包含着人的类价值与类本质, 都具有普遍性。但另一方面, 任何一种精神形态或导向的价值表现又具有历史性, 它只有构成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 才能与社会现实进程相契合。从这双重尺度出发, 我们既不应在中国建立西方精神的独断, 也不应固守中国文化, 妄自尊大。应当看到, 体育作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其不同的文化发生环境和人文尺度, 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都不可能勉强地、人为地为一个社会提供一种人文价值。作为外来文化的现代西方体育有其自身的文化渊源, 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西方现代体育的文化注解和思想主线, 这是一种天然的联系。而中国体育在引进和参与西方体育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器物层面接受了它的形式, 在思想层面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模式。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并非是要归返原始的天人合一, 而是为在人与自然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重建二者的统一提供某种启示。同时,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既要避免人与自然极度分化所带来的消极历史后果, 又不得不在特定历史阶段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来打破带有原始性质的自在的天人合一观念, 为在更高层次上重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奠定基础。所以我们的体育思想除了体育观在西方的本来含义之外, 必然平添了中国人在自己的文化模式下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吸收和纠正, 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对当代中国体育思想发展做出贡献。

三、当代体育精神的构建模式

文化精神构建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总是牵涉到文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而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体育精神的构建不外乎两种基本的模式:内在的转化和外在的重建批判。一般来说, 当一种文化内含着即将到来的新文化的要素并在自身之内具有诸文化要素间的必要张力时, 它会采取内在创造性的转化模式。而当一种文化与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没有必要的契合点, 并缺少内在诸文化要素间的必要张力以及驱动力, 它则可能采取外在批判性的重建模式。

在21世纪经济和科技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体育精神的构建不可能因循某种单一模式与路径, 而是要开拓自己独特的模式。它应是一种自觉主动、交汇复合型的文化精神创新与构建, 既有内变的主导因素, 也有外引的背景因素。历史已证明, 完全照搬或简单排斥西方文化, 都是行不通的。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体育文化涌入中国, 但大多局限于技术、物质层面, 而其精髓, 诸如公平公正精神、平等职业精神等, 尚未融入中国体育文化。就中国体育文化而言, 其优秀传统诸如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等观念, 也并未与西方传入的科技、管理等融合为一体。中西体育文化在总体上还是油与水的关系, 西方体育文化漂浮于上, 中国体育文化传统沉积于下, 表面看来十分“现代化”, 骨子里却缺乏先进的现代文化支撑。因而, 从理论上探讨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问题, 在实践上解决两种体育文化的结合点, 才是探讨中国体育精神构建的关键所在。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 中国开始承认和接受进而消化和吸收西方体育文化, 在短短的五十多年里, 我们基本完成了借鉴西方体育的体系化建设, 在更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完全按照奥林匹克的模式改造了中国体育。西方体育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中, 我们在器物层面消化良好, 很多体育项目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 西方体育所附带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还没有深化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可以说中国是在一个“全盘西化”的领域, 遵照西方的游戏规则, 沿用西方的技术方法, 实现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愿望。

体育精神是一切体育事业的崇高目的, 当然也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目的, 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体育精神, 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是一切体育事业中最崇高的精神, 一切体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弘扬体育精神、培养体育精神, 而学校体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场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与德育、智育相配合,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如果不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竞争观, 即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应该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先进的文化精神为人们提供价值支撑、行为导向和力量整合, 将失去稳定的前进方向。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如果缺乏体育精神、缺少“魂魄”, 也必将走向误区。正是由于当代中国体育精神的缺失, 我们需要构建体育精神, 而且体育精神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我们可供借鉴的经验。体育精神有助于社会病态情绪的及时修正和疏导, 体育精神是体育发展的底蕴和原动力, 是中国体育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体育精神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亚中, 周宁.现代体育精神的构建.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3 (6) :149-151.

[2]李力研.历史进步的精神杠杆-古奥运会之后的“体育精神”及对历史的影响.浙江体育学, 2000 (8) :1-9.

[3]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109-121.

上一篇:资料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下一篇:数学教师与教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