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2024-08-03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精选5篇)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第1篇

之所以选择海河教育园区作为天津高职教育改革的试点地区, 主要是因为海河教育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其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核心区域, 交通十分便利了, 相关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因此天津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划, 力争把海河职教园区打造成为集职业教育、培训、学历和相关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园区。建设好海河职业教育园区有助于为天津市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也有助于打造人才集中优势, 为滨海新区及整个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保障。

二、发展海河教育园区的重大意义

( 一) 海河教育园区的试点发展可以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提供经验

教育园区的试点工作主要是为了集中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整合各种资源, 优化相关资源配置, 加强各大学校的交流合作, 实现每个学校优秀教学方法的分享和学习, 最大限度的实现各大高校“强强联合”的局面, 进而提升地区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学园区的构造, 可以实现教育教学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也可以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增强地区职业教育综合能力, 为地区发展输出更多的优秀职业型人才。

( 二) 海河教育园区将是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高地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海河职教园区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围绕主题主线主攻方向, 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强化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完善学科和专业设置, 全面推行 “双师双证”, 实现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采取联合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能力, 努力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市场急需、企业欢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既可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也能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 三) 海河教育园区的成功打造可以成为国内相关职业教育交流的范本

海河教学教育园区的打造可以为国家举办的相关职业院校的技能赛事提供赛场, 海河教育园区相关的教学设施配置完善, 可以容纳数千名优秀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学习经验分享, 这种分享、交流有助于展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相关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和国际相关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中, 海河教育园区的成功打造能够为其交流提供一个范本, 同时也有助于中西方相关职业教育经验进行国际分享。

三、海河职教园区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策略

( 一) 海河职教园区中外办合作学资源共享策略

随着天津经济社会开发开放对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随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各个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海河教育园区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验区,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各个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好各项先行先试的政策, 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实现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也有助于中西方办学、教学经验的共享。

( 二) 天津海河职教园区英语教学资源共享策略

海河教育园区内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建设重点是应该是内涵建设, 核心是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建设。基于园区内目前英语教学情况, 全面地对所有高职学院英语课程进行统筹还有一定难度, 可以先由一所高职院校牵头, 由每个高职院校申报选取各院校中特色英语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全体园区内学生开放 ( 如: 英语口译、影视英语鉴赏、英国文化) 这些课程的开设, 不是硬性要求学生选择, 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进修。相互开设选修课, 可以增加海河教育、教学园区有关教育资源的共享, 也有助于优秀老师分享其出色的教学方法,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其他的业余爱好,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为今后毕业融入社会更好的就业奠定基础。

( 三) 海河职教园区学分转换策略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相关学分制的管理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学分制主要是可以更加全面的衡量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在海河职业教育园区率先实行的学分转换能够很好的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相关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职教园区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能够更好的提升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在没进入园区办学的时候, 各大高职院校都有其自己内在的学分制考核, 但是进入教育园区之后为了更好的协调统一相关教学考核工作, 实行学分转换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 学分互换开展要想顺利、及时落实, 就需要各大高职院校的主动参与和配合, 从而可以确保学生在选修其他课程的时候能够获得对应的学分, 完成自己的学业要求, 且获得对方学校的认可和承认。

四、结束语

总之, 天津海河职教园区教学资源整合是需要逐步推进的系统工程。园区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学校的发展实际和传统的教学优势开展, 要立足自身实际, 同时也要积极学校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法, 进而完善自身教学体系, 从而才可以有效提高办学质量, 有效的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教育园区的打造亦能实现不同院校不同教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也有助于各大院校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发展格局。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 天津海河职业教学园区的发展备受瞩目, 并且这对于促进天津高职教育的发展、增强地区竞争能力,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园区,高职,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地方高校合作办学国际化对策之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10) .

[2]王永琦.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 .

[3]商亚坤.北京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 2008.

[4]熊筱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与图书馆联盟发展分析[J].现代情报, 2008 (11) .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第2篇

从2月13日起,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迎来新的学期。率先开学的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5所职业院校也将于近日陆续开学。记者获悉, 2012年海河教育园区将把着力点放在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和资源共享上, 目前已选定3个共建专业、4门优质网络共享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资源共享工作试点, 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带动下,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11年, 园区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2012年新学期开始之际, 海河教育园开始调整步伐, 在去年完成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提升内涵、资源共享成为园区工作的关键词。记者了解到, 内涵式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共享, 由政府、企业搭建一个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同时, 拓展园区辐射功能, 不仅使其辐射到周边的功能区, 同时还要辐射到天津的高等院校,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

2012年, 园区将围绕资源集约利用、学生集成培养的思路, 启动3个共建专业、4门优质网络共享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资源共享工作试点, 逐步走向“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以及学分互认”。同时, 园区还将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一批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将职业标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将推进“能工巧匠进校园”项目, 引进500名企业技能高手, 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 以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第3篇

高职教育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重视, 如何在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现状下最大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是社会各界一直研究的热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转变,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之间具有不同优势专业的资源整合, 做好高职教育机构的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的功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作为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示范园区, 是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成效的真实反映, 对此作者通过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的资源共享课程开展情况分析如何才能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

1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简介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定位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高端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海河南岸生态宜居示范社区, 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形成教育高水平聚集发展的高地。首批进驻海河职教园区的院校包括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 还有整合后的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这2所中职学校。

在空间设计上, 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呈现出“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同时, 海河教育园区内的一批公共建筑资源将由园区院校共享。“一廊”指结合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的中央生态绿廊。“两翼”是指东西两侧的学校、居住区及配套建设区, 规划总面积29km2。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带动下,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11年, 园区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2012年新学期开始之际, 海河教育园开始调整步伐, 在去年完成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提升内涵、资源共享成为园区工作的关键词。在2012年, 园区围绕资源集约利用、学生集成培养的思路, 启动3个共建专业、4门优质网络共享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资源共享工作试点, 逐步走向“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以及学分互认”。目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经过三年多的运营, 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实训功能趋于完善, 已经具备实施职教资源共享共用的有利条件。要按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原则, 集成各学校重点学科、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实训设备等优势资源, 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办学, 形成天津职业教育的品牌效应。

2 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课程开设的优点

2.1 有利于高职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等影响, 我国教育资源普遍存在着分配不均的现象, 这种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资源健康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调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查看其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具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报考其学校的关键因素, 如果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核心校学生人数过多, 而其它高职院校生源少的畸形现象, 而通过教育园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固定身份, 有利于优秀教师的流动, 平衡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 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解放优秀教师的授课地点以及对其的制度约束, 教师之间可以在园区内的高职院校中自由的流动。

2.2 学生可以到其它学校听课,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开化, 海河教育园区内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随意到其它学校接受优秀教育资源, 比如某个高职专业可能在某个学习属于重点学科, 并且其教育资源非常的雄厚, 而其它一些院校的此专业可能不如该学校的教育资源, 对此学生就可以到具有重点学科的院校接受此专业的教育资源, 这样的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可以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功能化, 保证教育园区学生的教育质量, 同时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扩大教育结构能力以及提高自我学习的过程, 通过到其它学校听课学生可以认识到许多与自己相同爱好的学生, 他们之间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 而且到其它学校听课也不再受专业课程的限制, 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知识, 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结构。

2.3 整合园区高职教育资源, 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就是将园区内的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借助网络的形式实现课程的共享, 经过园区内的资源共享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 高职院校在发展规划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园区内高职院校的商讨, 制定提高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定位以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专业的措施, 避免出现高职院校之间重复构建专业课程, 造成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 同时教育园区内的资源共享过程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 高职院校通过合作可以将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进行强强整合, 扩大园区内的教育实力, 扩大园区内的高职教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 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经过近几年的运营发展, 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并且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也己经初见成效, 其对园区内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但是由于受到高职院校自身原因以及网络技术发展的限制, 思政课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无法保证学生全部到位

虽然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课能够增强校际交流, 但是由于各高职院校班级不尽相同, 资源不均, 学生在各校之间流动存在路途上的安全隐患, 授课时间及空间均受限制, 结果导致学校参加思政共享课的积极性不高, 在初步进行的试验中, 各个学校只能选出四个班级, 分成两个合班来参加思政课资源共享, 五个高职院校中, 每个学校挑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参与任教, 教师在各学校之间流动教学, 将教学内容分成五个模块, 每个老师承担一个模块, 在每个学校授课两周的时间, 最终五位教师合力完成教学, 学生一个学期可以见到五个学校的思政课教师, 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 虽然学生感觉比较新鲜, 但无法保证全员参与, 另外, 老师在各个学校只担任两周的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 而且参加听课的人数比较多, 所以, 一些互动环节不是很容易开展, 刚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要离开该学校, 到另一所学校去教学, 所以, 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失去了一定的基础。

3.2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以及培养目标上具有差异性

虽然海河教育园区的建立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管理制度提供了相互合作与整合的契机, 但是由于要面对生源日益紧张的局面, 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它们之间的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私利性”, 它们不愿意将本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对外开放, 也不愿意本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到其他学校开展教学;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 各个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 有的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课程仅仅看做一种形式化课程, 因此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要想取得实质性发展还需要高职院校统一对思政课程的认识。

3.3 支持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

目前海河教育园区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推行了两年多, 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以及具备了一定的实施基础, 但是仔细分析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开展的现状, 不难发现支持思政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网络资源共享实施的条件就是高校之间要建立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 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 学校之间在软件、硬件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定, 导致资源共享课在推行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信息播放不支持的现象;其次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政教育老师还比较少。

4 以网络为基础构建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的措施

4.1 转变传统办学观念, 明确思政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

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就是要强化海河教育园区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观念, 打破他们传统的私利发展意识, 本着开放办学的理念实现园区内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其次高职院校之间要清晰的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通过合作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 通过竞争提高思政教育资源的发展。最后高职院校内部也要对学校内的思政教育进行资源优化整合, 树立“共知、共建、共享”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专业的优势, 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2 建立以网络为基础思政资源共享课考核制度

网络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共享平台在各项硬件设施都到位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以此约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成效等。首先针对思政网络共享课中学生很可能到位不足的现象, 要建立一定的上课考核制度, 将学生的网上签到率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其次考核方式要积极借助网络技术, 保证考核制度的长期推行。

4.3 设立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教育园区校际间层次、类别等存在差异, 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就要在校际间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 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及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案, 保障思政课资源共享有效合理的运行。成立海河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委员会, 设立园区内主管思政教学工作的政府负责人, 联席指导组、教务、信息部门和思政课部门负责人联席协作组、思政专家指导协作组, 各部门相互沟通, 相互配合共同规划, 共同管理;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 使开放工作规范化, 并保证资源共享, 互惠互利。

4.4 拓展思政课教育内容, 提高思政共享网络平台技术

首先思政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自主学习性, 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技能的, 思政课可学可不学, 由于受到错误的观念影响, 他们对思政课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 需要外部的制度给予约束, 对此思政资源共享课在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此问题, 丰富其内容, 比如思政教育可以借助网络最新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 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讨论平台, 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其次积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调动教师积极性, 注重开展社会调查, 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 开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 提高教学实效, 再次要加强院校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 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 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 从而实现网络平台基础上的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章建新.职教园区虚拟式运行的实践及其改善[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0) .

[2]沙茜, 李刚.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发展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 2012 (23) .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第4篇

1 海河教育园区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现状

1 . 1 足球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在对已搬入和即将搬入海河教育园区的7所高职院校开设足球课程情况的调查发现,尽管各院校都开设了足球选项课程,但由于管理各有不同,所以足球课程开设的形式、内容、学期、学时也各有不同。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的要求,还会占用体育课程一定的课时量,导致现有的足球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锻炼的需求。

1 . 2 足球社团开设情况调查

针对7所高职院校开办社团及课外活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只有两所学校为学生开办了足球社团,足球社团的人数相对乒乓球、羽毛球、瑜伽等室内项目,以及网球、跆拳道、轮滑等高职校园新兴运动项目较少。

1 . 3 足球竞赛开展情况调查

在各高职院校足球竞赛开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7所学校中有5所开展了校内足球联赛,多以5人制等小型足球比赛为主。其中有3所学校常年参加过天津市大学生足球比赛,其中2所院校属于“足球传统”院校,高职组比赛成绩较好。

1 . 4 足球教师情况调查

在对海河教育园区各高职院校62名体育教师专业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6名教师第一专业为足球,只占所有调查教师的9%,7所学校平均不足1人。在6人中,仅有2人拥有足球教练员等级证,2人拥有国家一级以上裁判员资格证。

2 海河教育园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共有17处涉及到校园足球的内容,这充分表明了校园将肩负着足球改革的重任。作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海河教育园,在体育建设与配备资源方面较为完善,园区间各院校体育设施齐全,有助于校际之间体育活动的协作,有利于共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赛事。而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和足球文化的建设则能够推进校园体育工作、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品德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 1 开展校园足球有利于加强园区学校体育工作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表示:“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育除了教人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以外,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所以体育在学生培养中起着基础性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足球作为体育的重要项目,它的功能跟其他项目相比更具有代表性,由于足球是集体项目,在全世界最普及,因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所以,在国家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开展的重要时刻,以足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工作的突破口,使足球项目在校园中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改革作用,逐步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为今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开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2 . 2 带动园区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体育竞技、健身、休闲娱乐为表现形式,以校园为空间,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的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体育的一种导向性文化。[2]

2012年10月,海河教育园区承接了东亚运动会足球比赛,这一体育盛事的召开在极大的提升了园区乃至天津市形象的同时,也带动了园区的体育气氛。足球运动是感召力很强的运动,足球比赛在校园的开展既能够调动爱好运动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又能够吸引不少的学生组成啦啦队到场助威。所以,构建校园足球文化非常重要,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通过举办各级别足球比赛也有利于学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把足球运动融入校园并纳入到园区各院校的体育重点工作规划中,营造园区中的校园足球文化十分必要。

2 . 3 有助于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培养健康人才

据专家统计:1985-2010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滑。2010年,表现为两个方面:(1)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如营养水平、形态发育都有所提高,但耐力、爆发力、柔韧性、近视、肥胖等方面还持续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逐年递减;(2)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还在下降。现在小学生近视率超过5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90%。[3]可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他们的工作往往比较繁重,所以,学校体育工作往往肩负着培养学生具有并保持良好的身体技能水平的责任。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并能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改善,尤其是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4]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有助于提升身体机能水平,使他们具备能够克服外界对身体和心理压力的能力。

2 . 4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品德, 培养健全人格

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当代一批90后的大学生具备新奇的想法和探索意识,当然也存在着个人主义观念强、性格浮躁、不受约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缺点。据专家称,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广大青少年儿童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直接的身体素质发展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运动智慧发展的好处, 还能够在增强团队 合作意识、建立遵规守 则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意识、保持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意识习惯等等方面获得很好的培养与发展。[5]

足球运动属于集体项目,参加足球比赛的学生能够深切的体会到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能够逐渐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因此,在校园足球文化的大环境中,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健全的人格。

3 海河教育园区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设想

作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海河教育园应充分利用园区资源集中的特点,整合现有体育资源,为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园区各院校现有体育资源的特长,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具有海河教育园区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具体如下。

3 . 1 调整与丰富足球必修课的内容及形式

在园区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中,首先应紧密围绕足球课程的建设展开。在普及的基础上,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提升足球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足球专项教学可采用水平分班等形式,对提高班进行足球战术与理念的教学。[6]同时,还要增加足球裁判员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些了一定足球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掌握组织比赛、执法比赛的能力,要让学生会踢、会练、会组织,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足球运动不仅是男生酷爱的运动,很多女生或因为足球运动本身的吸引力或因为足球明星的效应也十分喜欢足球运动,所以,开设足球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到女生学习的需求。

3 . 2 实现园区间学生跨校参与足球活动

营造校园足球文化需要足球运动在校园中的大力普及,然而单靠有限学时的足球课程是远远达不到普及的要求的。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每学期实训的要求,实训课程与体育课程上课时间冲突,导致部分学生至少失去了2~4学时的体育课时。所以,适当开展足球社团活动,增加足球课外活动的时间非常重要。在调查的学校中,只有2所学校开设足球社团,而且人员较少。事实证明,缺乏群众基础的项目无法得到蓬勃发展。所以,建设校园足球文化一方面需要加大学生课余足球活动的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加足球运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对于暂时无法开设足球社团的学院应该了解热爱足球的学生的需求,积极利用海河教育院区优势,实现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允许学生跨校参加足球社团活动,营造园区体育活动大氛围。

3 . 3 制定园区校际之间足球竞赛的级别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了:“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足球竞赛可以为学生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足球竞赛平台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练习的效果,建设良好、有序的足球竞赛体系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素质、完善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建设已包括7所高职院校,我们可以利用园区共享资源的优势来建立校际之间的足球竞赛体系。竞赛形式应根据学生能力设立初、高级和竞赛级等组别,应根据性别设置男子与女子组别,应根据不同的比赛形 式,建立三人、五人、七人、十一人制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大力普及与宣传,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

3 . 4 园区间进行联合师资培养

教育部体 卫司司长 王登峰针 对体育教 师地位问 题回答记 者说:“1个语文老师的编制可以进3个,3个体育老师的编制也不会进1个。”目前,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着重视专业学科建设大大优于体育建设的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要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推动足球改革、推进校园足球的文件精神,一方面要在足球教师配备上实现一定名额比例的优化,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对教育园区足球师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2人拥有B级教练员资格,1人为足球国家级讲师,这在校园甚至是专业队都属于足球高级人才,应该肩负起在园区传播足球运动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园区资源共享,建立园区体育师资联合培养机制,切实做好园区足球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执教、执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懂足球,了解足球教学与运动规律;能够会足球,达到会教会指导会执法的专业能力水平。

4 结论

在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足球运动的今天,在国务院、教育部颁布一系列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校园足球普及、推动足球改革等文件精神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海河教育园在依托园区优势的基础上,在实现园区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同时,应加强园区内体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园区要与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思想保持一致,要以足球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口,把体育工作特别是校园足球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第5篇

“要实现从历史名校到现代名校的跨越”

海河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 建校一百多年来见证了近代教育的变迁, 记录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您认为学校如何在历史的传承中获得发展?海河中学制定了怎样的发展目标?

海河中学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 得益于“海河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教育内在规律的坚守与执著。海河中学的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西学堂 (天津大学的前身) , 但海河中学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873年清朝北洋舰队的海军教练所和1886年4月筹建的“博文书院”, 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和考证。1907年德国外交部委任德国人博尔克在北洋西学堂旧址上创办了德华中学堂。1919年1月时任天津教育局局长的李金藻出面, 将德华中学接管。1924年经直隶省教育厅批准兴办女子中学, 开始女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949年我校更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女子中学, 学校开始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历史跨越;1968年我校更名为“天津市海河中学”,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悠久的历史, 继承与超越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面对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厚重文化沉淀,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依靠学校的“文化力”来塑造学校的品牌, 进而以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创造发展空间———这是海河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我们提出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大爱无声的奉献精神, 有容乃大的合作精神和育才树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内核的学校精神文化内涵, 秉承“朴毅敬诚”的校训、“进德修业”的学风和历经磨砺而形成的“团结奋进, 务实创新”的海河精神, 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以“生命教育”为主体的学校文化, 并使之成为师生追求、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2006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立足于校史, 我们提出了三年计划和目标, 确定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 通过体验式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素养与能力, 使学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实现从历史名校到现代名校的跨越发展, 用心智为学校新的百年辉煌奠基”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地实现奋斗目标, 我们确定了“一个使命、两大工程、三大战略、四个策略、五个坚持”作为推动学校工作的重要方略。“一个使命”:用心智为海河中学新百年辉煌奠基;“两大工程”:一是现代化校园建设工程, 二是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三大战略”:国际视野、全国占位、特色发展;“四个策略”:一是达成学校发展的共识, 二是狠抓德育常规和教学常规, 三是构建教育、教学、科研三足鼎立的教育高平台, 四是四维联动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 积极创建和谐校园, 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五个坚持”:坚持继承中发展, 坚持以德立校, 坚持科研兴校, 坚持“敢为天下先”的特色发展, 坚持素质教育。学校还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教师的发展上下多少工夫、费多大气力、花多少钱也不为过”

为什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海河中学发展的“两大工程”之一?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只有成功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成功感和为成功而执著奋斗的学生, 所以我们在学校的发展中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在管理上, 我们注重体现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推进学校整体上水平的核心战略;在教育上, 我们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突出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 这才是教育的本真。真正地尊重教师, 真正地将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工程, 说起来不容易, 做起来更难。对此, 我们有一个说法, 就是在教师的发展上下多少工夫、费多大气力、花多少钱也不为过。要引导教师主动发展, 使教师成为最早进入现代社会的人, 成为健康的现代人, 建设健康的现代教育, 形成健康的学校文化, 培养健康的现代学生, 教育本身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海河中学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搭建了很多的发展平台, 创建了很多的发展机制, 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以骨干为主力的教师队伍。我们启动了以“一个课题、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个成功教师”为主线的“教师成功计划”。“一个课题”即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科研课题;“一门课程”即每个教师都要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一本教材”即每个教师都要出一本校本教材;“一个成功教师”即要让学生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学校还开展了“班主任专业发展自我设计行动”, 开展以研究学生和班级为出发点、以专家推荐书籍为主线、以代表当今德育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书刊为聚焦点的读书活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使得学生面貌和班级面貌有了新气象, 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涌现出一批市级、区级、校级优秀班集体、文明集体、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德育课。学校还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海河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 进行“学科首席教师”评选活动, 激励教师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在天津市率先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科研工作的先导作用, 以科研为统领, 以科研带教研, 以教研促教学, 通过科学反思、协作互助、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 不断提高教师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的综合实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要‘硬’, 新课程要‘实’, 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

在新课程背景下海河中学如何定位?

盘点海河中学的教育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女一中”建校伊始所有高中理科课程均使用英文原版教科书、“大跃进”的年代里学校坚持“以学习为中心”, 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河中学提出“教学为中心, 科研为先导”、“科研和教研两翼并重”的学校发展战略, 海河中学一直走在天津乃至全国教育的前列。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海河中学必须拿出自己的标准, 必须发挥引领作用。教学质量要“硬”, 新课程要“实”, 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教学质量要“硬”, 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要“硬”, 有考试就有应试, 不能一提考试成绩就认为是“应试教育”。新课程要“实”, 就是要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 必须在学校教研文化、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平台、制度建设等方面将工作做“实”。

“三年海河, 十年成功, 终身受益”

请您谈一谈海河中学启动的“海河学子十年成功计划”。

“海河学子十年成功计划”的完整表述是“三年海河, 十年成功, 终身受益”, 这是海河中学提出的一个目标和办学追求。是说学生在海河中学的三年学习生活中, 学校要考虑学生未来十年的成功。谈高中学生的成功好像为时尚早, 准确地说是为成功奠基, 培养追求成功、为成功执著付出的意识和一个成功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十年, 这既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一种担当。“终身受益”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一生的幸福、一生的快乐和一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价值观、理想等以及体育健身技能和习惯, 我们都有一个全面的设计。学校推出的学生发展“五个一”工程, 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一项终身受用的生活技能、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并养成健身习惯、熟悉并掌握一门艺术、背诵一百篇中英文美文, 树立一种终身不渝的感恩情怀。学生发展“五个一”工程构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高效学习”的新理念, 使学校教育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主线健康展开。为了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 我们十分重视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素质, 特别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美育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我们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以及资深特级教师组成的“导师团”, 帮助学生设计人生发展规划、提升知识技能和课题研究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施, 教师已经达成共识, 家长看到了海河中学的优势, 特别是毕业生的反馈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更坚定了我们实施计划的信念。

“校长是技术职称, 不是行政级别”

您如何看待“校长”这个角色?

校长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当代教育人, 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校长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能够包容知识分子的个性;校长要了解时代, 做具有时代特性的人;校长还要“推倒围墙办教育”, 充分利用全世界的教育资源。目前, 一些学校有“政治化”、“官场化”现象出现, 一些中学校长缺乏办学自主权。这样的现象必须引起各方重视, 同时必须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只有办学自主, 才会形成特色;学校有特色, 才会适应多元的教育需求。所以, 我举双手赞成高中立法和高中校长职业化。校长是技术职称, 不是行政级别, 一个好校长必须拥有极强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和完善校长的职业化准入机制, 改变对校长的任命、评价和进修机制。

链接:卞永海, 198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 现为天津市海河中学校长、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曾荣获天津市“技术明星标兵”、天津市普教系统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学生最敬佩的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

上一篇:油气生产自动化下一篇:保守性药物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