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

2024-07-01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精选12篇)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 第1篇

1902年,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充满激情地夸示小说的社会功能, 他极力强调小说的目的性, 从此, 开了小说成为工具的滥觞。五四时期, 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 思想文化领域里开始了除旧建新的运动。在这样的文学语境下, “问题小说”开始进入了理论和实践的繁荣期:1918年, 在《新青年》推出的“易卜生专号”推动下, 周作人和沈雁冰分别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和《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里面开始借国外的思潮对“问题小说”进行理论上的倡导;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的《花匠》、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小说分别从创作上对理论进行呼应。总的来说, “问题小说”是在思想的启蒙下, 一群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文学家对“人生究竟是什么”的探索, 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 但是并不企望文学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它并不构成一种小说文体的试验, 而只是‘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1]

在现代文学三十年中, “问题小说”如昙花一现, 很快被“为人生”的写实小说所代替, 但是时隔60多年后, 中国在文革的洗礼下, 大量有价值的东西遭到破坏, 为了重新建立人文价值, 中国作家开始挖掘当时的社会问题。刘心武、张洁、蒋子龙等大量作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察, 其中最出色的就是谌容, “她的小说聚焦社会现实、社会热点、爱情婚姻, 并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了急待改良的问题”。[3]然而, 很快这些作家的声音被更深刻的反思和改革所代替。虽然这次“问题小说”的复苏时间也相当短, 但是这足以证明这种小说题材热的生命力, 它成了中国文坛上一大传统。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这几年来没有革命, 也没有重建, 但是文化受网络冲击而进一步瓦解经典, 靠近庸俗。人逐渐失去信仰, 陷入狂妄的个人主义之中。由此, 社会意识淡漠、集体观和责任感欠缺成为时代通病。对这些精神现象所反射出的问题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但是纵观21世纪以来的文学, 引领潮流的更多是80后的网络作家, 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 而具有责任感的社会呼声相对显得边缘化了。由此, 韩银梅的小说显得更为弥足珍贵了。宁夏作家韩银梅在作品集《我厮守的终结》中所选取的十三篇小说几乎每篇都是能反映当前最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都可以定性为是对80年代谌容“问题小说”的追随。但是韩银梅的小说明显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杰作, 她采用温和的态度揭露一些社会问题, 并敏锐地对问题加入自身对人生的形而上思考, 由此使她的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

韩银梅是一位具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她的作品主以题材取胜。总的来说, 在《我厮守的终结》中十三篇均为“问题小说”, 所有问题可以分为四类:一、老人问题, 二、爱情、婚姻问题, 三、人与自然问题, 四、金钱问题。

首先, 第一类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六约站》、《洗澡》、《橙味小镇》和中篇小说《晚秋》、《我厮守的终结》、《长命百岁》。从数量上来说, 这类作品几乎占了整部小说集一半的比重, 三篇中篇全部探索老人的生活生存问题;从质量上来说, 这类作品的整体水平相当高, 它不仅紧密地和社会的老龄化问题紧密相连, 对弱势群体予以了高度的关注, 而且对人性、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挖掘。

在这六部作品中, 老人都是被家人、朋友、社会遗忘抛弃的群体, 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 被看成了“无用的人群”。失去老伴的老涂、一个人去澡堂的她、瘫痪在床的老人、退休的大学教授徐老先生、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老太太、从岗位上退下来朱巧珍, 他们失去了青春, 步入了人生的夕阳。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本应该好好享受不多的人生, 但是, 复杂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失去了健康生活的权利。如《晚秋》中徐老先生退休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最终被扣上了淫棍的帽子。大众的不理解让老人的生活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老人的青春一点点耗尽, 但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们仍然渴望爱、渴望关注、渴望激情, 这些都被约定俗成为年轻人的专利。

这些小说中除了一方面表现老人生活的困境之外, 另一方面对年轻一代的精神灵魂进行了深深的叩问。孝顺是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 百事孝为先,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浮躁的子女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的生活, 逐渐忽略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老人对他们表现出的亲近得不到响应, 他们厌恶老人身上的味道, 厌恶老人的唠叨, 把老人视为了阻碍自己生活更加美好的绊脚石。这些情绪在作品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如《长命百岁》中的媳妇黄玫一对老人烟味的反感发展到对老人存在的整体憎恶, 这一步步的发展正好展示了韩银梅对老人问题的深层思考:经济社会对人性的腐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丧失。

其次, 第二类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妻子的夏天》、《舞伴》、《爱情故事》、《朱巧珍和白如莲》, 这类小说并不以女性作家感情的细腻丰富见长, 她并不对爱情进行传统的抒情和诗意描写, 相反, 她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婚姻问题的暴露和思考之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两个人之间变得熟悉, 失去了最初的新鲜, 那么维系夫妻之间关系的将是什么呢?当婚姻遭遇第三者是否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呢?近年来, 两性问题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 爱情在现实中似乎离人们越来越遥远。《妻子的夏天》中通过妻子对丈夫有目的的窥视让夫妻对平凡的婚姻重新做出定义。《舞伴》中已婚男人王可心和米红由跳舞萌发的婚外情最终回归家庭。《朱巧珍和白如莲》中朱巧珍的婚姻因为丈夫王先生的欺骗而结束。《爱情故事》中乔红对遗失爱情的寻找最终败在婚姻的保护里。在这些小说中, 韩银梅总是希望把主人公拉回到婚姻的围城之中, 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诱惑, 家庭是不能轻易抛弃的。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的坚持, 对当前婚姻问题的反思和质疑。

再次, 第三类作品包括《冬天》和《中考前的男孩》, 这类小说通过人和动物之间的相处, 反映出城市环境问题。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对自身生存空间的拓展是以破坏自然, 占据动物的生存空间为前提的。作者在这些小说中提出了一个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冬天》中人类对宠物狗的扑杀。《中考前的男孩》中男孩把闯入城市的刺猬放生, 他打算把刺猬送到郊外, 但是他沿着高速公路走了很远, 却始终难以找到适合刺猬生活的地方。这类作品中, 现代化的发展, 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对自然的破坏日益加剧, 这使动物失去了家, 只能流到城市里, 但又被残忍的人所伤害。

最后, 第四类作品只有《我如营盘钱如水》。小说通过银行工作程序和环境的变迁, 反映出金钱在生命和青春面前的弱小。对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金钱观予以极大的关照。钱不能留住时光的流逝, 不能带走脸上的皱纹。人们应该建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 只有这样, 整个社会治安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像小说中的抢劫银行的案件才不会再次发生。

虽然说上述四类题材的作品反映出了四种不同的问题, 但是作者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这些作品陈列出来, 相反, 它们共同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人的异化。这正是区别于一般“问题小说”的关键。

文化是人的外化与象征,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工具, 它是基于对人类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作为前提的。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 但是文明在本质上与追求人性的自由相对立。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建立的社会文明使人出于严重的异化之中, 现代人为了摆脱异化走向自然, 陷入了长久的斗争之中。总的来说, “这种异化主题, 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4个方面表现出来。”[4]可以说在韩银梅的整个小说集中, 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此类指向。

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 表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对立。物质的创造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同时它也抑制了人的生命本体、扼杀了人的本性, 使人陷入了精神的虚无和恐惧之中。在韩银梅的笔下, 时间跨度很大, 带给人精神伤害的不仅仅是步入老年的问题, 而且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的生活状态给人的威胁。如乔红从美国回来, 寻找年经时代的爱情, 她走遍曾经带给她美好记忆的每一个地方, 但是这些早已物是人非, 工厂变成了高速公路, 东方电影院变成了百货商厦, 仅存在的南门广场也也再也见不到当初的景象……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乔红失去了根, 失去了支撑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 一生中唯一值得回忆的东西也模糊了, 人的精神陷入了绝望之中。

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人的异化, 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人结成群体后给个体的人以安全感, 但是却随时给人制约感, 让人失去了个性。这种异化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晚秋》中。徐老先生一生生活在家人所限定的范围里, 生活平淡但内心极度空虚, 离婚后, 他是属于自己的, 他一个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找到了久违的幸福, 但是这短暂的快乐是与整个社会所规定的法则相违背的, 一个退休的老先生不能去洗脚房, 不能和年轻的女子成为朋友。社会的限制, 最终他只能在家人厌恶的眼光中陷入新一轮的悲哀之中。追求个性的路无奈的失败了。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 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哲学认为, 人是受欲望驱使的, 人的本能是利己的。虽然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 但是这从人性本质上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的丑恶现象。虽然在韩银梅的笔下人与人之间没有出现残酷的斗争和迫害, 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当明显的, 几乎所有人为人处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彼此攻击的婆媳、互相伤害的母子、夫妻, 生活中最亲密的群体, 从自我出发, 让对方陷入困境之中。

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就是人的个性和自我的丧失, 表现出对自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世界上, 没有激情和自己的思想。这个方面的异化在整部小说集中是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 小说中的老人群体从原来的生活中退下来后, 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所有的精神情况必须重新建构, 但是没有一位老人有结束一切重新开始一切的意识, 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空虚和回忆之中, 在过去和现在的两者对比中, 他们开始否定自己, 怀疑自己, 以至于折磨自己抑或折磨亲人。

一般的“问题小说”更多的是提出问题, 并不对问题进行更深的思考和分析, 韩银梅对涉及的问题所做的形而上的思考, 使此种小说题材有了更加坚实的发展。

韩银梅的小说值得关注, 虽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能抓准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但是也不能忽视她对小说艺术的把握。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她对短篇小说的文体的熟悉, 这种把握很大程度上为“问题小说”这种题材服务的。

短篇小说这种特殊文体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横截面的选取, 只有具有相当艺术敏锐力的作家才能准确抓住生活的细节, 由小入深, 挖掘值得读者注意的问题, 从而引起大众的思考。可以说韩银梅对每篇作品的横截面的选取都是比较到位的。《洗澡》中以日常生活作为立足点, 反映出老人艰难的生活困境。《爱情故事》由乔红归乡寻找爱情作为支点, 传达了现代人追求真情的痛苦和迷惘。

除此以外, 小说并不以语言取胜, 更多的是对主人公心理的刻画。小说中, 韩银梅尝试着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 常常用主观感受、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在《橙味小镇》中, 文中真正出现的主人公吴解放放假期间回到家乡, 一路上, 他想到自己的小时候, 想到自己的父亲、母亲, 兄弟姐妹, 这一切都是跨越式的, 小说从情节上来看时间跨度很短, 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却跨过了三十余年, 这是典型的西方现代派创作技巧。小说《洗澡》中也采取了与之相关的小说技巧。作者以老人洗澡这个生活情节作为现实触发点, 跨越了老人几乎一生的生活。

总的来说, 小说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问题小说”的发展向前大大进步了。但是因为作者未曾受过专门的写作训练, 因此在整个小说集中并不是每一篇具有同等的质量, 很多创作手法也只是初显端倪, 还需要作者通过以后的写作实践去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当然这也从相反的角度证明韩银梅写作还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摘要:韩银梅是宁夏“文学银军”之一, 她的作品具有明显的“问题小说”特色, 在继承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问题小说”的同时, 对一般的问题进行了形而上的深入思考, 由此使这种小说题材在二十一世纪得到新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将以小说集《我厮守的终结》为基点, 从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证了她对“问题小说”这类题材的探索。

关键词:韩银梅,问题小说,延伸,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韩银梅.我厮守的终结[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小说的主题和标题 第2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主题题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说主题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题目鉴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说主题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小说题目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小说题目的命题形式

1、XX标题有什么含义。

2、XX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这篇小说的题目改成“XX”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4、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5、这篇小说以“XX”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二、小说题目的答题模式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故乡》《边城》等。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指向情节结构)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洗澡》、《雷雨》、《红与黑》等。(指向主题)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小说题目的考点】

在考题中,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如《黄昏渡》:“作者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如《白痴》:“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作为小说的标题。”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1分)并且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相呼应,(1分)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1分)同时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1分)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1分)

典型例题:这篇小说以《未婚妻》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多方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答案示例:

(4)观点以《未婚妻》”为题,使主题思想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通过“我”在列车上的所遇,表现了父母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②意在言外。通过“未婚妻”这面镜子,折射出父母的爱子之心;

③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浓浓的亲情才是幸福的源泉。

观点二:以“未婚妻”为题,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①抓住“我”与农夫在“未婚妻”上的“纠葛”,通过“我”的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我”的性格特征; ②在“未婚妻”的漩涡里,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渐渐浮出水面:“我”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农夫老两口热情、纯朴,儿子孝敬父母,活泼单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突出。观点三:以“未婚妻”为题,使情节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①以“未婚妻”为线索,把故事情节结构成一个整体,骨干突出,脉络清晰;

②以“未婚妻”为纽带,把“我”和农夫一家,以及有关旅客串联起来,使结构井然有序,情节不蔓不枝。③围绕“未婚妻”结构全篇,情节发展合乎情理,自然而然地揭示“我”孤苦无依的内心世界,水到渠成地表现“我”对亲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小说主题鉴赏方法

鉴赏方法:

一、小说主题的常见命题方式: ①怎样理解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②从某某故事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③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

二、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概括小说的主题。

②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③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三、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

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四、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

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主要方法 ①抓人物形象; ②抓情节发展; ③抓写作背景。对主题的 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 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六、答题基本格式: 小说通过„„(情节), 塑造了„„形象(人物形象), 表达了、揭示了„„

三缺一

吉丕林

三口之家,幸福之家,壁上大幅彩色合家欢照相:爸爸潇洒,妈妈漂亮,儿子伶俐。此时,正在晚餐。

爸:“小宝,比赛开始吧。”

儿子见小碗中饭不多,便说:“好。” 妈:“预备——吃。”

三人比赛吃饭,爸妈故意落后,获胜的儿子满口含饭,手舞足蹈。对面左邻阳台上男人高喊:“大林,三缺一。” 对面右舍阳台上女人大叫:“小丽,三缺一。”

大林小丽夺门挤在一块。大林:“小宝谁管?”小丽:“明天我管。”大林:“今晚你管。” 小丽:“我们划拳。”大林:“说话算数。”俩喊拳令划得起劲。外面催声再起。

儿子:“爸爸妈妈别争啦,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

“小宝真乖!”大林小丽左右夹击给儿子两个感激的响吻,奔出门。左邻客厅。四男吞云吐雾“筑长城”。右舍客厅。四女叽叽喳喳“砌砖头”。

电视中,一对男女“啃嘴巴”,小宝害羞的调台,“下面播报晚间新闻……”

右舍客厅。女主人打出一牌:“九万。”“放炮,我和啦!”小丽兴奋地摊牌,“庄家炮,开钱。”放炮的女人支出一张拾元票。

左邻客厅。烟雾中的大林眉头紧皱,打出一牌:“九筒。”“放炮。”男主人兴奋地摊牌,“杠上花。”大林无奈递过一张伍拾元票。

电视中,一群蒙面杀手杀得血肉横飞,眼皮打架的小宝吓得起身出门,步履蹒跚下楼,出楼门。花园里路灯下,哗哗水声,下水道张着黑魆魆的口……

女人桌。小丽正兴奋地进钱,敲门声响起,小宝探进头:“妈妈,我怕……”妈:“去去去,别扰了我的财气,去找爸!”关上门。男人桌。大林又丧气掏钱。门被敲响,小宝探进头:“爸爸,我要……”爸:“去去去,正倒霉!去找妈!”强行关上门。

昏暗的廊道上,小宝哭着出了楼门。花园里,小宝蹒蹒跚跚,踉踉跄跄;黑魆魆的下水道口,水声哗哗哗;宿舍区狂喊“杠上花”“海底捞”“我和了” ……

黎明。疲惫的大林小丽惊悸地扑进洞开的家门:“小宝!小宝!……” 合家欢照片特写。叠映着大林小丽群赌徒扭曲的脸,四周响起震耳欲聋的疯狂叫喊:“三缺一!三缺一!……”

1、写出题目“三缺一”的多重含义。

2、写出本文的主旨

迷 路

(台湾)杨慎绚

过了水泥桥,车上的乘客骤然减少。吴索呆望着窗外的景物,心中想着回家后,如何开口跟妻说,今天四处求取却没有一处成功,再想起孩子的医药费、房租与会钱,吴索不觉叹一口气,合上眼睛„„

“先生,你知不知道博大街在哪一站下?”

吴索张眼一看,前座的男子正指着身旁的幼童,说:“这个小男孩迷路了。”

“这班车不经过博大街。”吴索说。

“那怎么办?我有急事,再过一站就要下车了。”

“我知道路。”吴索说。

“先生,就拜托了。谢谢啊!”

前座的男子下车后,吴索扒着前面椅背,问小孩:“到了博大街,你知不知道怎么回家?”

小男孩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我家住博大街三十六号,开电器行。” 好熟的地址。吴索今天一大早就在求才栏见过它,刚刚才彻底丢掉,想不到又遇上了。吴索不禁苦笑起来,心中记起那个电器行老板满脸冰霜地摇头对他说:“我不雇用有过前科的人!”

难道你不曾犯过错?吴索内心奋力呐喊着,既然你不肯相信我会改邪归正,我就„„吴索于是移身坐到前座小男孩的旁边。

下车后,吴索带着小男孩走进一家面店。

“小弟弟,你先在这边吃碗面,我出去打个电话给你的家人;你迷路了,他们一定很着急。告诉叔叔,你家电话几号?”

吴索在巷内的公共电话亭里拨了七个数字。“嘟——嘟——嘟——”

“„„喂,老板,你们家小孩在我手上,注意听着,尽快准备好五十万元,今晚等我电话„„”吴索心中默念着。

“嘟——嘟——嘟——”依旧没人接。

吴索暗想,小孩会不会记错号码?正想挂电话,却看见巷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推着水果车,挺着七个月的身孕,缓缓走来„„

吴索怔住——

“嘟——嘟——喂,喂,你找谁啊?这边是博大电器行„„”

吴索慌忙挂上电话筒,手心尽是汗水。他紧靠着亭柱,稳住气,重新拨了电话„„

吴索回到家,妻已经吃过晚饭;他注视着妻子圆凸的腹部,觉得里面的胎儿,似乎又长了许多。妻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今天啊,差点迷路。”

16.说说本文以“迷路”为题有什么含意?(4分)

17.小说的第一自然段看上去与整个迷路事件没有联系,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18.有人说这篇小说寓意丰富,试探讨小说的内涵。(6分)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 第3篇

关键词:东方意识流小说 西方意识流小说 差别

1978到1980年间,王蒙先后发表了《春之声》等六篇创新小说。这些小说没有采用现实主义小说惯用的叙述方法,比如描述完整而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个性突出而复杂的典型人物,以及描绘人物性格生成的典型的社会环境等,而是尝试采用了意识流等新的表现手法。这一举动在文艺界引起轰动,并引发了有关意识流的讨论。但是,有人很快发现这些创新小说和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有本质的不同。于是,评论界就把王蒙的六篇创新小说,称为“东方意识流”小说。下面,我们就以《春之声》为例,分析王蒙的创新小说和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不同之处。

要认识二者的不同,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识流。从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乔伊斯、佛吉尼亚·沃尔夫以及普鲁斯特等一批小说家,在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的启发下,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即通过描述人物的想象、联想和回忆,来展示人物的意识流动。所以,严格来说,意识流不是一个理论流派,只是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在西方曾风靡一时。它对拓展文学描述的范围(传统小说擅长表现外部世界,而意识流小说则深入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学的表现力,起着重要作用。

《春之声》和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不同之处,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比较:

(一)使用意识流手法的目的不同。《春之声》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这是确定无疑的。这一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主人公岳之峰的一连串的意识流动。从进入闷罐子车那一刻起,岳之峰就浮想联翩:由天真而甜蜜的童年、落后而淳朴的黄土高原,联想到改革开放后广州人丰富多采的生活;由落后的中国联想到科技发达的美国、德国;由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繁华,联想到之前中国的落后;由回家过春节,联想到1956年因回家探望地主身份的父亲,而检讨了22年。全文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通过主人公绵延不断的意识流动,我们看清了这个工程物理学家大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欢离合,了解了他的思想、感情、性格。同时,通过人物的经历,再现了中国20年来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的转机。可见,《春之声》采用意识流表现手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来刻画岳之峰这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他的生活情感经历,并表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巨大变迁。所以,这篇小说,仍然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本质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不过是表现手法更新了而已。

但是,西方意识流小说对意识流的描述,并非是为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而是为了展示人物“心理的真实”。什么是人物“心理的真实”呢?沃尔夫曾说:“向内心看看——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普通日子里普通人的头脑吧。”某一时刻普通人的头脑在想什么,就是人物“心理的真实”。可见,“观察普通人的头脑”就是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目的。所以,沃尔夫认为,传统小说看重的是物质世界,而意识流小说则更注重精神世界。

(二)所描述的意识流呈现不同的特点。《春之声》中的意识流基本是靠时空推移串起来的,种种意识或意识流之间是有时空的线索可寻的。其中,时间线索常由“历史”联想到“现实”,由“过去”联想到“现在”“未来”;空间线索则常由落后的故乡、黄土高原联想到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由中国联想到外国等。可见,《春之声》中的意识流并非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作者理性处理、加工过的意识流,它是有序的、理智的。

西方意识流小说则不然。沃尔夫认为,“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它们落下的顺序,真实记录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给意识映上的痕迹,不管表面看来它们是多么互不相干,全不连贯”。这种意识流是原生态的意识流,它没有顺序、互不连贯、互不相干,没有什么线索可寻。尽管这种对心灵的纯然的客观观照很难做到。《墙上的斑点》是沃尔夫的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文中,由墙上的一个斑点,引发了人物一连串的想象、联想,甚至无意识活动:她由那个斑点,联想到是在冬天第一次看到它,联想冬天火红的炭块儿、城堡火红的旗帜、红色的骑士;又由斑点可能是钉子留下的痕迹,联想到肖像画、老房客、人类的无知、生命的神秘、自己曾丢掉的几件物品、人生下来的一无所有以及人的来世;然后,又由斑点联想到特洛伊城、莎士比亚、历史的虚构等等。从整篇文章来看,人物的思路纷乱,没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或人物、事物、思想等线索。

以上两点是《春之声》和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不同之处。另外,西方意识流小说除了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技巧外,还同时使用多角度叙述、特殊的象征意象和语言手段,而且还吸收了戏剧、音乐、诗歌中的某些因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朱力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 第4篇

张欣作品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的主战场——广州,着力描写在经济转型期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以及新的时期所赋予的机遇。

六六的作品则更侧重于描写国际经济大都市——上海,并且更多的是从家庭内部的纷争、矛盾折射时代的变迁给人们所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困扰。

不论是张欣的作品还是六六的作品,都以女性作为主要的书写对象,男性在其中往往作为陪衬,不同的是张欣的作品中常常可见女性渴望成为男性附庸品,虽然作者在小说中批判了这种思想。六六的作品中则更多的是女性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即使这种独立、自由要以巨大的代价来获取。

一、变迁的时代和喧嚣的都市

张欣,江苏人,从部队退伍后就一直在广州生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它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远远超过内地其他城市。张欣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呈现出广州这个前沿城市繁华的一面:故事中的人物有身份地位象征的豪华别墅、高档住宅;有钱财势力象征的豪车;有令人羡慕的名牌服饰等等,经常出入在豪华酒店、高档宾馆、大型商场。当同时代的作品正为人们思想日益金钱化甚至“金钱至上”而忧虑时,张欣却在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一种欣喜的目光来打量都市的变化。

六六,原名张辛,安徽人,大学毕业不久远赴新加坡,回国后定居上海。六六小说的中心放在上海,21世纪初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是亚洲经济的中心。这样的上海源源不断的吸引着来至全国各地甚至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到这里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它不仅经济上发展迅速,而且相应的在思想上更为包容、也更为自由。六六不仅描写年轻人在都市里追寻梦想的过程,更加深入细致的刻画人们在享受都市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时,同时也必须承受都市快速发展给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二、新都市女性形象的书写

两位女性作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她们的创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不论是张欣的作品还是六六的故事往往放眼于都市女性,关注她们在都市里的生存压力、情感困境,但两位作家毕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思想认识,因此两人的文本虽然有所相似,却又呈现各自不同的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州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豪车靓女比比皆是、名牌商品琳琅满目,在都市经济兴起的同时也宣告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日趋瓦解,新的价值理念的悄然形成。张欣笔下的人物不仅经常出入各种豪华场所,身着各种名牌服饰,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毫不遮掩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和追逐。在《鸽血红》中,阔绰了的洁玲频频受到大家的追捧,而洁玲在宴会上,“她的语气她的神色她的手势似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在她所拥有的金钱之下,都可以受到她任意的嘲弄。”

如果说洁玲是凭借着自己对时事政策的敏感抓住了机遇,那么还有一些女性把对金钱的渴望寄托于男性,甚至甘愿成为男性的附庸。《冬至》中冰琦是一个“精致的漂亮”的女性,当遭到来自婚姻和工作的双重打击后,她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变得消沉低迷。港商老杨虽然年纪较大,可是他大手笔的开支,渐渐的吸引住冰琦,并将救赎自己的希望放在他身上,这并不是爱,连她自己都承认如果对方不是“港商”、不是“有钱”,自己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可是这位老杨最终并没有救赎冰琦,因为他在香港还有自己的家,冰琦不过是他养的“二奶”,在冬至的这一天,冰琦流产卧床却只能孤独一人,现实的残酷彻底将冰琦从自欺欺人的幻想中惊醒。

还有一些女性,经济上也许并不需要依靠男性,但在精神上却紧紧的依附于男性,在失望之余甚至不惜走上鱼死网破的道路。《为爱结婚》中的陆弥,也许是因为年幼时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导致情感上缺失,成年后她对情感的态度比旁人越发的执著、认真,当父母理所当然的要求她牺牲爱情换取钱财为哥哥治病时,她宁愿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也不甘心放弃爱情来拖延哥哥的生命,因为这不过是无用功。被原来家庭彻底抛弃了的陆弥,一方面要忍受内心的愧疚感,另一方面更加渴望子冲对自己情感上的安抚,然而子冲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渴望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在猜忌和恐慌中,陆弥向熟睡的子冲举起了锤子。

新兴的都市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种种无形的压力,在历史变革的时期,虽然自由、独立的口号充斥在耳旁,但几千年来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惯性,使得女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自然的又选择依附的地位,尽管作者对于这种依附是持否定态度。

如果说九十年代是中国消费文化兴起之时,那么在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上海,消费文化已经日趋成熟,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的缩影。多少年轻人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背井离乡来到上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得以在这里交融、碰撞。如果说张欣笔下的女性更多的是在职场上奔波,那么六六则主要呈现女性在家庭中的生活状态。

不论是《王贵与安娜》还是《双面胶》,仰或是《蜗居》或者《宝贝》等等,六六的小说不断围绕家庭生活,通过家庭矛盾来折射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变化。在《王贵与安娜》中,时代背景首先定位在中国刚刚解放不久,作品中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一样能做到。”这段话颠覆了中国几千年来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思想,但现实中要做到男女完全平等却是任重而道远。安娜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来帮安娜带孩子,安娜小时候也是坐着黄包车看戏剧的小姐,而王贵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生活环境的差异演变成激烈的婆媳矛盾,在婆婆的挑唆下,以王贵的一巴掌宣告这场冲突暂时结束。安娜口口声声要离婚,但终究还是屈服于现实之下,自己的工资不高,离了婚又拖着一个孩子的女性生活未必会比现在好。

原本都是女性,在要求男女平等上应该是利益一致,可是婆婆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所受过的压迫,严格的维护着男权至上的思想,并且企图向年轻一代灌输这种思想。《双面胶》中丽鹃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男权主义维护者。丽鹃作为新时期的都市女性,她渴望两性之间的独立和平等,并且她也是这样做的,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她希望和丈夫亚平是平等的,有活一起干;另一方面,丽鹃也是一个在职场上努力认真,能独当一面的女性。可是温馨、宁静的家庭生活随着丽鹃公公、婆婆的到来,很快就被打破了,丽鹃的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偏僻的农村,生产力的落后导致了女性在家庭及社会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丽鹃的婆婆作为一个被男权所压迫的对象却主动维护这种压迫,于是丽鹃哪怕是比亚平多吃一块肉都是不对的,丽鹃为争取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不断和亚平的父母甚至是亚平进行“斗争”,可是最终的结局却非常惨烈,亚平亲手把她打死。经济上取得独立对于都市女性而言容易,可是人格上的独立却还任重而道远。

比较而言,张欣笔下的都市女性不论是从经济还是精神的角度,更为倾向对男性的依赖,而六六的笔下,女性更为强烈、主动的要求自己独立、平等的权利,那么也就意味着六六笔下的女性更为觉醒,更具有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六六著:《王贵与安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六六:《双面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张欣;张欣文集(四卷)[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

[4]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写小说的技巧和方法 第5篇

写文章和庭院规划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空洞的大纲和一个空院落是一样的,我们要往里面添加内容,就是平时积累的素材。院子里可以添加一颗海棠树,还可以添加一个锦鲤池、一架葡萄藤,一挂秋千等等。那么是添加在什么位置就要根据情况规划了。文章的素材也一样,前后安排得当,并且随时添加随时调整,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来了灵感,一个素材就形成了。

要养成随时记录素材的习惯,很多素材灵光一闪,只要你不记录下来,它就会消失。你不可能把无数个素材全部记在脑子里。不断积累素材,不断添加到丰字的大纲里面去,并规划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添加了一定量的素材后,你会发现你的“丰”字大纲丰满了变长了。每一个素材都是一个丰富的内容,无数个素材串联起来就变成了一串糖葫芦。

但是,每一个素材一定要为你的总纲服务,要学会取舍。就像做菜一样,尽管乱炖很好吃,但终究不是名菜。一盘名菜要色香味型俱全,没有一盘名菜是什么都有。

雨果和他的小说 第6篇

雨果一生的思想政治观点几经改变,这是当时法国历史的急剧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情况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他和马克思是同时代人,但他没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而坚持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所创作的那些抗议专制暴政,对人民充满同情的作品,仍然在社会斗争中起过不少积极的作用,受到法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雨果一生创作甚丰,主要文学贡献有剧本《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雨果也因此成了浪漫主义的领袖。剧本《欧那尼》的问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者遭到彻底的失败。

长篇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雨果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巴黎圣母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小说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被社会嘲弄和迫害的下层人民的代表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都被赋予天真、善良、真诚等品性。同时浪漫主义者雨果在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时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人性论特点。在他看来,世界就是善与恶的角逐场,历史就是这两种原则斗争的过程。

作者揭露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阶级的罪恶,用意还在于借古喻今,巴黎流浪汉和乞丐们对圣母院的攻打,象征着人民群众对教会和国王权力的反抗。

《色戒》小说和电影的差异研究 第7篇

一、从文学作品转化为影像符号

《天涯歌女》是王佳芝在日本餐厅听了易先生颇具灭亡感的话之后, 即兴唱给易先生听的, 小说中没有。尽管王佳芝在本质上只是易先生的一个玩物, 但她唱得情意绵绵, 情真意切, 借此曲对他表达的怜惜与真情却使易先生大为动情。更深地追究下去, 这首歌由表及里则分别对应着歌女与客人, 王佳芝与易先生, 易先生与日本主子这样三层关系, 这些关系本质上都是被动与主动、取悦与被取悦的关系, 该曲的用意之深妙可见一斑。

小说中只写到送钻戒, 没有还钻戒的情节, 电影中则有还钻戒的情节, 这让易先生这一形象变得更加厚实。电影中王佳芝被捕之后托张秘书将钻戒转交给易先生, 而易先生则矢口否认说:“不是我的!”“不是我的!”这句话出现在电影中适时地给观众一个提醒, 来思考它背后的深层含义。之所以要否定, 是因为这枚钻戒使他差点丧命, 令他在特工圈子里现了眼, 他本能地想脱清关系, 推卸责任;另一层意蕴是这钻戒是他向王佳芝示爱的信物, 当然就归她所有。

或许小说中的戒指经过张爱玲的雕刻, 成为每个读者心中不同但都是有致命诱惑力的尤物;电影自然没办法洞悉每个观众的审美品位, 较于小说中戒指光影直接带来的诱惑, 电影中把小说直接描写的戒指换为两次表演。

在香港第一次约会, 他送她回家, 对她的兴趣和欲望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她本可骗他进屋, 这样埋伏的同伙三年前就已经把易默成干掉了。但她却有些做作和暧昧地一再阻挠他进屋, 又用带着表演痕迹的撩人姿态诱惑他说:“可惜你约了人。不然把车子打发了, 上来喝喝茶。”易先生拿不准, 只差一点就进了她的家门, 自投罗网。

二、对内容的不同把握

李安是从男性的角度透视男女两性复杂的纠缠, 而张爱玲则从女性的角度深观了女性无法摆脱、无法释怀的情感境遇。

张爱玲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女性同情者。她只是源于自己的性别敏感, 既不认同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 也不趋同男性化的写作惯例, 在叙事时把个人的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性别差异的叙事之中, 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我们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欲满足的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生物的性别并非是作家性别立场的落脚点, 而是作家主体空间的视野决定了她对女性价值的思考与定位, 这决定了她在叙事时使用的手段策略, 从而显现出其社会的性别。

与男性话语模式中的战争、民族等以辉煌、壮烈表情出场的因素构建成的彻底的、不遗余力的书写方式不同, 张爱玲关注更多的是一种带有女性气质的苍凉的文体。她在肆意纠缠于男女的种种细节上, “重新塑造了一个话语中的空间——公共的和私人的, 小的和大的。”这个空间的性别是带着女性气质, 因为这个空间是张爱玲站在一个纯然女性的立场上营造出来的, 是女人感兴趣的狭小空间。

与男性话语叙述不同, 她只是将关照点从“革命”本身转移到了“人”本身, 探寻人的真实。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里阐述了这个观点:“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 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 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 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 也更放恣的”。她借助战争这个大的背景铺展人的情感欲望, 描写女性在男性意识统治中的无望的挣扎。

小说中的王佳芝在自身“使命”完成的最紧要关头因为脑子中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而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当不起自身的情欲撞击, 统统都在甘心将自身价值让位于男权统治的压迫中苟延残喘。这种对女性内心的悲剧书写是张爱玲的冷峻和清醒, 她清楚的看到的是人性的不可救药。正如小说中所言“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 虎与伥的关系, 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 死是他的鬼。”他们的爱情, 是女性主动推销、男性被动获取的男性对女性的“终极占有”。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对这种状况做了解释:“女人只有在爱情中, 才能够把她的性爱和她的自恋很好地协调起来。”

王佳芝和老易关系的发展, 在小说中只是隐晦的写了两人的性。用波伏娃的观点正好解释在性的过程中获得的爱情。“最初恋爱的女人以完全满足情人的欲望为乐;后来, 就如纵火者基于职业爱好处处放火那样——她致力于唤起这种欲望, 这样她便可以经历满足的过程。”

小说中的易先生, 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个符号化的人物, 只是一个总处在阴暗角落的模糊身影。在小说中, 易先生被政治异化的人性是扭曲变形的, 他不愿意自己真正回到人的意识当中, 兽性压制了人性, 在王佳芝情欲压过理智向他泄漏秘密时, 他是得意的, 是猎人钳制猎物的喜悦。而电影中的易先生则是一个即将被巨大压力摧垮的人看到了王佳芝这根稻草, 每次相遇都是他的一次“解压”。在这个过程中, 易先生也对王佳芝产生了莫明其妙的情愫。甚至在珠宝店, 不同于小说中王佳芝的幻想, 电影中的易先生, 在那一刻是真的爱王佳芝的。这些使得易先生和王佳芝在黑暗的恐惧互相依偎。电影中的性爱成了他们证明彼此还活着的唯一手段。

电影的王佳芝和小说的王佳芝差异也很大。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虚荣而自恋, 喜欢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她担当色诱汉奸的主角, 最初动力是被舞台魅力所驱使, 后来却陷入被工具化、受轻蔑而不甘的心理状态, 所以原著中的王佳芝爱在人生舞台上演戏却不易入戏, 而电影中的王佳芝却全身心投入。

李安塑造的王佳芝是名爱国女青年, 学生时代演出的爱国话剧中, 恨身为女儿的台词, 日后讽刺地成为从事情报工作的写照, 为浪漫理想走上一条荆棘丛生的路。电影增添了她失怙于家国的孤女情怀, 并塑造出易感善良、深情而又冷静的性格, 她未曾受过特训, 单纯可爱, 因而很轻易地赢得了易先生的信任, 而她自己却跌入戏剧性情境, 走向了无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李安对王佳芝处境的处理态度, 更接近于怜恤, 电影中的王佳芝, 尽管其目的是很幼稚的, 但其出发点是真诚的。而小说中的王佳芝, 其“革命”的动机就颇有些出风头似的浪漫。

李安之所以对王佳芝有这样的解读, 是因为他不仅仅停留在张爱玲对于女性甚至是人性悲剧的描写, 更力图表现一个大时代的悲剧。电影中, 在策划暗杀行动之前, 有对于革命环境与革命激情的细致描写。那个爱国话剧的片段, 能够深深打动了观众。

而战争、家国等男性话语词汇作为李安在电影中极力夸大的时代背景使得电影版的色戒较之于张爱玲的女性话语书写更多的体现一种男性视角。所以, 从整体来看, 电影《色戒》主题是男性的角度透视男女两性复杂的纠缠。而张爱玲则从女性的角度深观了女性无法摆脱、无法释怀的情感境遇的。

摘要: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 小说和电影存在表现形式的差异。除此之外, 在内容上, 张爱玲和李安也分别基于双发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从不同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

关键词:色戒,小说,电影

参考文献

[1]【美】[美]波利.扬—艾森卓.扬广学译.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37.

马克·吐温和美国幽默短篇小说 第8篇

英国和欧洲的幽默短篇小说及片段式的幽默冒险故事浩如烟海。对于吐温来说, 《吹牛大王历险记》很重要, 它指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英国文学对美国幽默作家有同等影响力的著作, 首推经典幕式作品——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 由此我们可以轻易想到拉伯雷、塞万提斯、蒙田、斯威夫特等等, 还有狄更斯和萨克雷。以殖民时期和早期联邦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的讽刺为开端, 《旁观者》和《名利场》在美国讽刺传统的发展中各自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大西洋的这一边, 本杰明·富兰克林被公认为是最早的幽默短篇小说家之一。无论是在为爱尔维修夫人写的新古典主义作品《蜉蝣》里, 还是在1730年的《郝利山上的女巫审判》中, 他的态度和材料很明显都是美国式的。

直到1830年, 英国作家才郑重地首次认可了美国幽默短篇小说。玛丽·罗素·米特弗德, 一位孜孜不倦的英国剧作家、文选编者, 在《美国作家笔下的美国生活故事》中收录了更短的美国小说和大量的连环漫画, 由亨利·科尔伯恩和理查德·班特利分三卷于同年在伦敦出版。华盛顿·欧文的作品没有被录入, “尽管有一些无与伦比的幽默小品文……他的写作风格本质上还是欧洲的” (Ⅳ) 。但是, 詹姆士·克尔克·保尔丁的作品却很好地得到展现, 另外还有朱利安·维普兰克、詹姆士·霍尔、约翰·尼尔和N·P·威利斯等人的作品。

…… (原文为例证, 不影响本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故删减, 下同——译者注) 。

边境地区是主要的舞台, 新社会类型的边疆城市也一样。米特弗德小姐拒绝收录华盛顿·欧文的作品是对东北部和荷兰裔纽约人的幽默的轻视, 他们有的以波斯顿或是新英格兰为基地, 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历史, 同时还展示了美国东北部城市的新气象:这里有新手, 有随时准备好收割的无知农民, 还有具有民主的性格特点的北方佬, 以及不仅在本地, 更想要在全国和国际上谋划发展的企业家。被广泛认可的“老西南”是文学喜剧里新的美国经历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后来学者们纠正了米特弗德小姐拒绝华盛顿·欧文的作品这一错误。在里程碑式的文集《老西南的幽默》里面, 柯亨和迪林厄姆特别提到欧文的《沉睡谷的传说》, 对欣然接受它并有着粗放传统的西南方的影响很大。

托马斯·钱德勒·哈里伯顿——山姆·斯里克的加拿大之父——他自身在“美国北方”幽默小说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约在米特弗德小姐之后的二十年, 他编纂了与他地位相当的美国作家的文集——《本土作家论美国幽默的特点》, 1852年由赫斯特和布莱克特在伦敦出版。哈里伯顿比米特弗德撒的网更宽, 他收录了很多在当时已经流行开来, 真正有代表性的卓越的美国西南幽默作品。奥古斯都·鲍尔温·朗斯特里特的《射击比赛》和《马匹交易》发表了, 同样还有《乔治亚州演》, 迈克·芬克和戴维·克罗基特的作品也有涉及, 威廉·T·汤普森的《捕猎浣熊, 或, 满是栅栏的国度》, 与西南幽默体的标志性小说——托马斯·邦·索普的《阿肯色的大熊》同时出版, 《艰苦岁月》中的大量情节再现了其中的故事。哈里伯顿指出, 它们的特色都很鲜明。

……

哈里伯顿认为这些小说不单单以“区域”为特色, 而且其主题和话题是本土的, 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他认为每一个地区都带有自己的特色, 就像英国、爱尔兰和苏格兰各不相同一样, 美国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也不一样。他的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州议会上的讲话》, 讲述了一个吹牛大王——新英格兰的农民, 由于在马萨诸塞州州议会上发表了古板乏味、夸夸其谈的正式演讲而遭受滑稽报应的故事。紧随其后的是约翰逊·琼斯·胡柏的《密苏里州的霍斯·爱伦》和《寡妇拉格比的丈夫》, 然后是索普的《阿肯色的大熊》。哈里伯顿尽力使每一个地区都有作品收录, 因此大胆收纳了梅森—狄克森线的南北两方, 以及在遥远的西部边缘生动的边境人物形象。

……

哈里伯顿称赞威廉·T·波特的赛马报纸《时代精神》 (1831-1861) , 是最初的美国幽默小说 (他认为是19世纪20年代) 的主要来源, 尽管他也引用了更早的重要幽默报纸——纽约的《荟萃》。“幽默报纸问题”很复杂, 是因为很多幽默报纸都是昙花一现。报纸促进了美国幽默小说的发展。……在波特之前还有其他人也创立了相似报纸, 如乔治·哈姆伯德的《费城难事》, 从1809年到1813年出版, 1812年战争过后, 在1816年至1817年再次出刊。哈姆伯德很乐于出版关于爱尔兰下层社会生活和当地政治腐败的讽刺小品。当约瑟夫·C·尼尔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公报》上发表他的小品文《贤士城》的时候, 可能被认为是要继承早期的城市传统。刘易斯·杰罗德·克拉克编辑的《荷兰裔美国人》也是幽默作家的一个有力的写作阵地, 但是跟彼特的赛马报纸比起来, 其措辞更具书卷气, 含有华盛顿·欧文的作品以及与哈姆伯德同时期的詹姆士·克尔克·保尔丁的《大杂烩》的影子。

19世纪早期, 最博采众长的美国幽默文选的编纂者是费城的演员兼幽默作家W·E·伯顿。就像埃德格·爱伦·坡在《亲笔签名集》里形容的一样, “与其说伯顿是一位文学家, 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喜剧演员;但是, 他已经写了很多有价值的短篇散文, 而且他曾担任《绅士们的杂志》的编辑, 这无论如何也使他有资格在文学领域挣得一席之地;而且, 他已经出版了一两本书”。他最著名的书到后来才出版——1858年在纽约出版的伯顿的《诙谐与幽默百科全书》, 影响深远。从1625年的《欢乐山的五月柱》开始, 伯顿编了四部分, 美国的作品排在第一, 接着是苏格兰、英国和爱尔兰的作品。美国部分有480页, 排版格式为双栏小字, 其中包括华盛顿·欧文的两篇文章。威廉·考克斯的令人惊叹的现代作品《蒸汽》也被收录进去了, 它模仿并嘲讽了生活在高压行为准则下的蒸汽工们 (LHUNE, 63-69) 。另外还有揭露不正当拍卖的阿萨·格林的《彼特·方克》, 乔治·P·莫里斯的《舞台竞技者, 或, 天路传奇》 (LHUNE, 92-101) , 将“垄断”号和“人民航线”号拉拢乘客的竞争, 变成了喧闹的滑稽表演。《诙谐与幽默百科全书》的实际内容比这些简要提到的作品要广泛得多。

……

费城的约瑟夫·C·尼尔, 英年早逝, 但是他是一位睿智的学者, 对费城下层人民的生活观察很敏锐, 在很多早期的文选集里面占有显著的地位。他的小说似乎虚构了城市里丑陋的角色。彼特·布拉奇是尼尔创作的“贤士城”系列的典型。在被夜间看守人斥退前, 他自言自语到:

很久以前, 我妈妈经常戴上眼镜, 对我说:“彼特, 我的儿, 不要相信王子。”从那天开始到现在我从未做过这样的事, 因为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想从我这借走什么东西……但是, 我不能没有办公室。共和国忘恩负义!……我只是想被照顾, 不做其他事只服务公众, 而我几乎没事可做!被照顾是主要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对待一个老兵的方式 (LHUNE, 72-73) 。

……

美国文艺复兴以它自己的正式文学幽默为特色, 脱离了传统上由语言和文体塑造的粗俗形象, 证明了讽喻和象征的语言以及卓越智力的关联也可以构成幽默故事并赋予其重要主题。霍桑的《通天铁路》和《羽毛盖》证实了这些特点;爱伦·坡的《精疲力竭的人》直指借受伤而撤回办公室的军事领导人;梅尔维尔的《我和我的烟囱》现在已经被定义为是性行为的聪明比喻。伯顿重印了霍桑的《希金伯特姆先生的灾难》, 爱伦·坡的《耶路撒冷传奇》和梅尔维尔的《卖避雷针的人》。

老西南的幽默是研究最深, 分析最透, 重印最多的美国幽默短篇小说体。如上文所述, 哈里伯顿介绍了很多巅峰之作, 伯顿又补充了一些, 最显著的是威廉·塔潘·汤普森、麦迪逊·腾萨斯、以及约翰·S·罗伯的著作, 还有很多其他人的作品。像之前提到的一样, 这一组的代表作品是托马斯·邦·索普的《阿肯色的大熊》, 最重要的阵地是能容纳更粗野更通俗的故事的赛马报纸——威廉·特罗特·波特的《时代精神》。《阿肯色的大熊》是一个架构故事, 作者描绘了一个乡村猎人与众不同的语言交际。……按讲述者的话说, 他应该想到这个事件发生在“阿肯色, 除了在这个自由州——倾盆的大雨汇入土地中心, 政府赋予你使用每一寸土地的权利——之外, 还可能发生在哪呢?还有它的空气——只要呼吸一下, 你就会像马一样喷鼻息。这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州, 真的” (科亨与迪林厄姆) 。这个陈述本身就是宣告脱离传统文学准则和文化限制的独立宣言, 它的强化力量来自米特弗德、哈里伯顿、伯顿及其他人的作品。这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本土语言, 活力与朝气, 更新文学情景, 摒弃传统旧习, 描述新世界边境文化自然朴实的经历, 一个角色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意想不到的环境里表达和体现了所有那些趋向。所有这些特点都将在马克·吐温的作品里达到高潮。

明清小说戏剧在意大利的翻译和研究 第9篇

明朝和清朝是充满了骚动的时代, 封建的中华帝国从完全成熟逐渐走向了行将没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在发达的江南地区。文人作家们感觉到了社会潜在的矛盾和动荡, 在时代的影响下, 他们对社会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思考, 造就了我国古典小说戏剧发展的高峰。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特点是成熟, 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 反封建传统, 突出个性, 反映现实问题, 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文化内容。

明清小说戏剧在海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戏剧在亚洲的翻译传播, 开始于十六世纪中叶, 在欧洲则开始于十七世纪。在欧洲, 主要是通过来华传教士、学者、商人和外交官将书籍带回本国, 翻译成本国语言的, 也有部分是在侵略战争中掠夺的。明清小说戏剧在意大利的翻译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 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经历了一个翻译和研究的高潮。近年来, 意大利学者对明清小说戏剧的翻译和研究更加深入, 研究范围更广, 使这一领域呈现出生机繁荣的景象。下面以几部明清小说戏剧名著为例, 谈谈其在意大利的翻译和研究情况。

二、《水浒传》、《西游记》在意的翻译和介绍

1. 明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

1883年, 意大利学者阿尔丰索·安德莱奥奇 (Alfonso Andreozzi) 以《佛牙记》 (Il dente di Budda) 为题目, 翻译出版了《水浒传》的一小部分, 即鲁智深的故事, 并于1885年再版。

1956年, 意大利翻译家克拉拉·博维罗 (Clara Bovero) 根据库恩 (Franz Kuhn) 的德译本, 将《水浒传》转译, 题目为《强盗:中国古典小说》, 由都灵艾依纳乌迪出版社 (Einaudi) 出版。

意大利罗马大学东亚史教授, 著名汉学家史华罗 (Paolo Santangelo) 评价《水浒传》是“骑士传奇类最优秀的作品……以义气和正义作为激励书中人物的最高价值取向” (1) 。

2. 明代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在意大利最早的版本是阿德里亚娜·莫迪 (Adriana Motti) 从亚瑟·威利 (Arthur Waley) 1942年的英文版转译的, 只包含小说100章中的30章内容, 名为《猴王》 (Lo scimmiotto) , 于1960年由艾依纳乌迪出版社出版。

之后比较有名的版本是直接从中文翻译的1992年威尼斯Marsilio出版社出版的《猴王梦》 (Il sogno dello Scimmiotto) , 翻译者是前面提到的史华罗;1998年由Rizzoli出版社出版, 由塞拉菲诺·巴尔杜奇 (Serafino Balduzzi) 从法语版转译的《西游记》 (Il viaggio in Occidente) 。2013年, 塞拉菲诺·巴尔杜奇再次分两卷翻译、介绍、评注完整版的《西游记》, 共1850页, 由米兰鲁尼出版社 (Luni) 出版。

三、《红楼梦》的翻译和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成书于约清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最早的意大利文版本《红楼梦》 (Il sogno della camera rossa) 于1958年由艾依纳乌迪出版社出版, 也是根据库恩的德译本转译, 是节译, 共50章, 一册, 692页, 译者为克拉拉·博维罗和卡尔拉·皮罗内·里乔 (Carla Pirrone Riccio) 。卷首有意大利著名汉学家马丁·贝内迪克特 (Martin Benedikter) 撰写的序言和库恩译本原序, 书中还附有清代画家改琦画的《红楼梦》人物像27幅, 全书装订精美。

贝内迪克特对我国的唐诗和古典小说有很深的研究, 他于1961年将《唐诗三百首》全集译成意文出版。在《红楼梦》意大利语版前言中, 他评价道:“《红楼梦》是一幅姿色各异的人物的画卷, 这些人物在传统的核心内活动, 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融入和活跃于环境之中。小说的中心事件感受和酿成于内心世界。富于情趣而又清晰可见的心底波澜取代了在错综复杂的民俗背景上塑造的屡见不鲜的、粗俗的、模式化的人物。内心生活是这部作品最为率真、最为耀眼的重点, 从而保障了它的成功, 赋予从最主要人物到边缘人物以鲜明的心态和面影。” (2)

之后, 意大利女汉学家埃多阿尔达·玛西 (Edoarda Masi) 又从中文翻译《红楼梦》 (Il sogno della camera rossa) , 并加评注, 于1964年在都灵出版, 后于1981年、2008年等多次再版。她在译本的前言中说:“ (《红楼梦》) 整个小说都建立在两个相反的并可互换的层面之上:社会和政治义务及家庭责任构成了一个‘现实’的层面, 另一个层面则是‘非现实’的, 它与世界的虚无所引起的幻灭是联系在一起的……‘大观园’是天堂, 也是地狱。” (3)

史华罗教授对明清文学研究甚深, 对《红楼梦》作了十分有见地的分析。他认为《红楼梦》追求新语言:“作品确立了一种与官方对立的价值体系, 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的新观念。” (4) “小说至少展现了三个层面的语言:第一个层面是宝玉的内心世界, 它超越了社会常理, 大观园中的生活体现了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建立在道教和佛教的道德原则之上;第三个层面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普通的语言层面。主人公的反潮流精神体现在对女性世界充满的激情之中, 他原本是一块多余的奇石, 他的本质决定了他的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他对女性美的欣赏与普遍存在的对妇女的歧视背道而驰。” (5) 在人物形象上, 史华罗认为《红楼梦》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她反映了一种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理智的美学理想, 她也有文化素养和坚定的信念, 比男性形象并不逊色” (6) 。

四、《聊斋志异》的翻译和研究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比上述三部小说在海外的传播更广, 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拥有外文翻译语种最多的一部小说。《聊斋志异》最全的意文翻译版本是1962年在米兰出版的由路德维克·尼科拉·迪·朱拉 (Ludovico Nicola di Giura) 翻译的《聊斋志异》 (I racconti fantastici di Liao) 。译者本是二十世纪初来华的一个意大利军医, 他也是慈禧太后的私人医生, 在北京生活了30年, 还参与建造了天津方济各会圣心教堂。他非常喜欢《聊斋志异》, 于是把它翻译成很漂亮的意大利文, 到现在还是最全的。很多意大利汉学家都很喜欢《聊斋志异》的故事和蒲松龄奇幻的写作手法, 如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国语文学教授乔治·卡萨齐 (Giorgio Casacchia) 和史华罗等。

史华罗说蒲松龄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的欲望的膨胀和人接连不断遭受的挫折与对社会的不满, 具有无限的想象力。蒲松龄受到了传统神奇故事的影响, 描写了许多鬼狐女子和幽灵, 同时把白话小说中的一些成分带入到他的作品之中, 如对话形式, 等等。在蒲松龄的作品中, 80%的狐仙是正面人物。蒲松龄利用奇妙的幻想世界展示了人的欲望和如何实现欲望, 赋予了小说中人物新的精神, 他的作品对社会既有批判性又有建设性, 他呼唤人们叛逆社会, 同时劝导人们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7) 。

五、《牡丹亭》的介绍

从明代开始, 除了各类型小说的兴盛之外, 戏剧也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中国元明的戏剧传统对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戏剧高峰, 即两大戏剧家哥尔多尼 (Carlo Goldoni) 和戈戚 (Carlo Gozzi) 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明代后期, 一部作品占据了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独特地位, 这就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约写成于1598年, 在中国曾经对情感和爱情崇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意大利多位汉学家对汤显祖的文化和历史重要性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白佐良 (Giuliano Bertuccioli) 在195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Storia della letteratura cinese) 中介绍汤显祖的五个剧本, 其中四个起名为《玉茗堂四梦》, 因为是从主角的梦得到启示的。兰乔第 (Lionello Lanciotti) 的《中国文学》 (Letteratura cinese) 指出, 在《牡丹亭》和其他的故事里, 作者肯定了感情需要自由, 一个反对封建主义和守旧传统的现代社会雏形已经出现。埃多阿尔达·玛西在《中国文学百部著作简介》 (Cento trame di capolavori della letteratura cinese) 中说,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是非常细腻的文学作品。《牡丹亭》是明朝戏剧的杰作, 戏剧中集中了爱情故事、红颜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的各种不幸。可惜的是, 到目前为止, 《牡丹亭》还没有完整的意大利文译本。

六、其他明清小说戏剧的翻译研究情况

中国明清小说戏剧杰作灿若繁星, 它们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凭借生动可感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不仅走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还走入了意大利学者的心中。除了上述的几部代表作品之外, 1955年艾依纳乌迪出版社还出版了转译过来的《金瓶梅:十六世纪的中国小说》 (Chin P’ing Mei.Romanzo cinese del secolo XVI) , 后又经1961、1970年等多次再版。同样, 1955年兰乔第翻译并评论了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 (Sei racconti di vita irreale) 。卡萨齐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翻译出版了《今古奇观:十七世纪中国短篇小说》 (Nuove e antiche meraviglie.Racconti cinesi del Seicento) 和李渔的《无声戏》等多部作品。白佐良翻译了《龙图公案》 (I casi del giudice Bao) 。还有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Il corpetto di perle) 、李渔的《夏宜楼》 (Una Torre per il calore estivo) 、《肉蒲团》 (Il tappeto da preghiera di carne) 、凌濛初的《拍案惊奇》 (Monache e cortigiane) 等都有意大利文的译本。目前, 卡萨齐教授正尝试把全部的《三言二拍》翻译成意大利语。

在研究方面, 意大利学者的相关论文和著作颇丰, 如史华罗的《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冯梦龙<情史类略>与安德烈·勒·夏普兰<爱情论>:对两种不同爱情观的诠释》、《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中国的梦:明清小说中的集体想象》;卡萨齐的《中国方言文学翻译》;萨巴蒂尼 (Mario Sabattini) 和史华罗合著的《漆笔:明朝至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小说》, 等等。

七、结语

综观一百多年间明清小说戏剧在意大利的译介研究情况, 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 意大利译者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主要是从德语、法语和英语转译的, 而且绝大多数为节译, 对作品进行了大幅度删减, 从五六十年代以后, 则越来越多地选择从中文直接翻译, 全文译本也逐渐增多, 这大大提高了读者对作品理解的质量和全面性。第二, 虽然近几十年来意大利在翻译出版上已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相对于其他欧美国家, 在意得到介绍传播的小说戏剧作品种类仍然有限, 数量偏少, 较为零散, 缺乏系统性, 很多作品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大批优秀的戏剧代表作品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意大利文翻译版本出现, 这反映出中国文学作品在意的翻译介绍往往和意大利学者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 缺少整体的计划和组织, 中国本土的文学外译人才相当匮乏。第三, 我们看到明清小说戏剧由于其生长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特色, 还是比较受意大利学者青睐的一个研究领域, 成果较为丰富, 发展前景广阔, 翻译研究者不断涌现, 从早期的贝内迪克特、白佐良、兰乔第到今日的中坚力量史华罗、卡萨齐、玛西等, 以及许多后起之秀, 这都为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意大利得到持续、深入的介绍研究, 形成专门的学科和体系, 为创造未来中国文学在意大利传播的更广阔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十四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 特别是在小说和戏剧方面, 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经典之作, 影响极为深远, 开启了这些作品在东西方其他国家翻译传播的篇章。在意大利, 一百多年来, 经几代学者、汉学家的不懈努力, 明清小说戏剧代表作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介绍和研究, 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明清小说,戏剧,意大利,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1][意]史华罗, 著.王军, 王苏娜, 译.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

[2]马丁·贝内迪克特, 吕同六.红楼梦.意大利语版前言[J].红楼梦学刊, 2000 (3) .

[3]Bertuccioli, Giuliano, Storia della letteatura cinese[M].——Milano, Nuova Accademia, 1959.

[4]Lanciotti, Lionello, Letteratura cinese[M].Milano, Vallardi, 1969.

[5]Masi, Edoarda, Cento trame di capolavori della letteratura cinese[M].Milano, Rizzoli, 1991.

浅析阿成小说的文体和语言风格 第10篇

为了表现冷峻、含蓄、超脱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句式选择上,阿成频繁运用简单句超短句这也形成了他的言语风格。

德国文学理论家威克纳克先生曾就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做出评价:“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1]经验告诉我们,句法结构的不同,语言的不同组合与排列方式,所表达出的情感倾向和风格意义是不同的。

一、体裁形式的有益尝试

阿成的笔记小说创作不是兴之所至,他可以说是有备而来,并且创作出了大量成功的作品,另外他的创作涵盖的内容广阔、叙事艺术又独具特色。他没有盲从于流行的创作方式,转而承继了笔记小说古典美学精神,潜心于新笔记小说的创作,经过十余年探索,创作出大量独具特色的作品,成为当代文坛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在阿成看来,“笔记小说,是一种文士风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艺术化手段。这完全不同于那种亢奋地打扮与装修式的小说,似乎也不大煽情与矫情,或者很政治地浪出一些满不在乎的俏皮话,笔记小说骨子里的凌厉与尖刻是陈酿出来的,它的那股滋润新鲜劲儿,在于自信和平易上。这样的文体,能保鲜到头到21世纪。”[1]

阿成的小说对传统的笔记体小说进行了自己个性化的改造。他充分地发挥了笔记体小说在题旨、结构上自制而又自由,自律而又自然,文意与文体浑然一致的特点和优点。传统笔记小说多是传奇,或是奇闻轶事,但阿成既写传奇也叙写社会生活中的“俗人,俗事,”把历史的变迁、已经过去的生活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大潮熔于一炉,随手拈来,在时空变换中叙写时代特色。《年关六赋》写了时代变幻中人性人情的复杂状况。《龟裂》、《运气》当代社会人性的异化。

阿成小说并不注重情节发展的完整性,甚至没有开端、高潮、结尾和起承转合的衔接,结构也比较松散,具有散文化的特点,但它们散的表现特征却各不相同。例如:《年关六赋》娓娓述来,但仍然是以一家三代在年关到来之际去父母家里守岁的习俗开始,以一家人除夕团聚的场景描写收束,中间插叙其他事件,随意洒脱,但至少首尾仍见圆合,故事松散中有严谨;创作方法对于阿成来说也是既自制又十分自由,既自律又随意自如的。阿成的小说以情感的表达为旨趣,在具体的结构章法,故事情节安排上,他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或是某种规范。

阿成的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不注重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他善于在事件的叙述中,在风俗的描写中写人,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即事见人”的特点。阿成都擅长运用极简约的文字,极精炼的典型的细节,简洁地勾勒出人物性格、神态、气质的特点,而不管是从正面、侧面描写人物,或是采用暗写、曲说的方法,他都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在《年关六赋》中,阿成只是抓住三兄弟各自对妻子的嘱咐话语,以及各自妻子的回答,三兄弟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精神气质就被活灵活现的刻画了出来,同时他们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之间的关系等等也表露无遗。

阿成小说创作中对于人物的这种刻画方法,这样的侧面表现、不仅是他描写人物的一种补充,一种比照,也使他的小说独具一种诗的气质。

二、凝练诗化的语言

读阿成的小说感觉有股很浓的“诗味”,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或许是他在小说中引入诗歌的意识的尝试。这也形成了阿成小说独特的语言魅力。甚至可以武断地说是阿成的语言的风格使得其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其小说语言的神奇魅力,使得小说中人性美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很多读者而言,也许不是阿成讲的故事吸引了读者,而是讲述故事所使用的语言打动了读者。

阿成认识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中国诗的意识引入小说”,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厚的意蕴。他说“像我讲小说要入诗的意识,才可能将中国小说讲的既不脱俗又脱俗,就是一种理性,”阿成在小说中引入诗意的尝试,从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比如《一夕闲话》、《天堂雅话》、《虚堂六品》、《夜话》、《年关六赋》、《品外官话》、《人间俗话》、《梁家平话》、《胡天胡地风骚》、《风流慷慨过流年》等等。他把诗歌中的语言、意境化用到他的小说中:

山非山兮,水非水。前清胡地的气氛,渐次扑来了。身临其境之感扰似脱网之鱼,出笼之鸟啊。

大风起兮云飞扬,俄项云黑天墨色。怎一个“泪”字了得。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阿成语言的总体效果是,精短,传神,俗雅相济,上口,音乐感强,有诗意,有画境。有些段落,读起来竟像古词中的小令一样音韵铿锵,意境幽远:

春也去,秋也去,冬天便来了。

春了又春,秋了又秋,山一程,水一程。北风更烈,雪势更浓。

汽笛一鸣,雨也颤,江也颤,泪就下来了。

天又齐齐地黑下了,梁金豹也睡下了。黑龙江夜航船罕罕一声,嗡嗡颤颤,叹流年,慨人生,忆故人。江风走似箭。

古人讲究遣词造句,阿成应该是读过《文心雕龙》的,其中关于选词炼字的理论应该是对他有一定影响的。再进一步说,阿成在语言艺术方面应该是自觉地接受了古典文学理论的一些观念的。

姐去哪哟?东北。山上的杆子说:进退跑东北,不枉两条腿。穿断芦折苇,惊野雁横飞。泊上孤舟。一姐一弟一娃,出故关。

——《梁家平话》

位次“天堂”的道里区,异人扭集,洋业鼎盛,歌会舞会,朝夕行乐,几乎无祖无宗。誉为“人间”。人间者,比上不足,比下则有余。善哉。

——《年关六赋》

我们明显感觉到有四六骈文的遗风,语感上有拟古的味道。这是阿成小说语言风格的特色之一,与他所讲的苦难悲凉的故事主题是切合的。

另外,我们看到阿成善于总结和吸收,不断锤炼他的艺术创作。由此来说,他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注释

1[1]歌德.文学风格论.王元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6.

美国的“非虚构小说”和作家 第11篇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越南战争、太空探险、政治谋杀等重大事件动摇了人们传统的人生信念,这种对传统人生信念的怀疑,诱发了道德风貌、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巨大改变。诸如“代沟”、“反文化”、“性解放”和“上帝死亡”等口号,成为这种变动的鲜明注解。剧烈的震荡就在身边,残酷的现实触目惊心。读者们指望小说家会直面人生,出版商们也期待小说家们能够创作出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但是,他们失望了。于是,揭露现实的历史重任就必然地落到了新闻记者身上。

1996年,蜚声欧美文坛的美国作家特普门·卡波蒂在沉默了几年之后,突然抛出了他坚持称之为“非虚构小说”的《血案》一书。这本书以新闻的笔触描述了发生在堪萨斯州的一桩凶杀案,一跃而成为雅俗共赏的畅销书。《血案》并非新闻报道,卡波蒂也不屑以新闻记者自居;相反,他宣称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非虚构小说”。非虚构当然指描写真人真事,而其成为小说,却意味着在传统的新闻报道领域里引进了小说的艺术技巧,使作品富有引人入胜的新的魅力。从此,非虚构文学作品在遭受多年的白眼和揶揄之后,终于得到正名,一种酝酿多年的新的艺术样式脱颖而出,一群特殊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在传统的人物特写和消息报道中应用小说技巧,使非虚构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魅力,令人耳目一新。诗人、小说家的作品尽管“高雅细腻”,毕竟“曲高和寡”,影响力不强。相反,非虚构文学作品以新闻报道融合小说技巧反映现实人生,以其独特的“直接性”和“亲切感”吸引了较多的读者,历史证明,决定作品命运的不是少数高高在上的文人,而是广大的读者群众,传统的等级框架在现实面前正渐渐崩溃乃至轰然倒塌。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非虚构文学曾被蔑斥为“准新闻体”、专门描写“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不错,非虚构文学同18、19世纪的欧美批判现实主义一样,是描写了非“英雄”、非“贵族”的“下等公民”:政府小官吏、越战中的士兵、黑手党分子、杀人犯、拉皮条的、娼妓、地下影星、嬉皮士、吸毒犯等等。然而,这并不是非虚构文学的耻辱;相反,应该是它的光荣:在小说家们龟缩在他的象牙之塔中,不愿接受他们的先驱巴尔扎克和狄更斯引以为荣的“社会编年史”的重任的时候,是非虚构小说作家们站出来承担了这一历史职责。

其实,非虚构文学也不仅仅囿于“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的圈子,风云世界的人物(总统大臣、皇室巨族、金融寡头、影视明星、体坛名将)和震动世界的事件(登月旅行、太空探险、种族隔离、各国战争)尽入笔端,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殊无禁忌。

非虚构文学又称新新闻体,因为它采用小说的技巧表达作家对真人真事的深刻感受。感受的深刻,往往源于亲历的深刻。为此,作家们常常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描写的对象,感受周围的环境,挖掘事件的内蕴。卡波蒂为了创作《血案》,用了5年的时间研究案情,采访囚入监狱的凶手。约翰·塞克说服陆军让他参加部队的训练,甚至亲身经历枪林弹雨,方才写出了《M》一书。正是有了这些亲历,非虚构作品才显得更接近人生,更富有人情味,它的种种描述才能够令人耳目一新。

在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家们对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探索,他们借鉴了包括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手法,以求丰富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力。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汤姆·伍尔夫在总结60年代非虚构文学的发展经验时,着重强调了非虚构文学的四种基本技巧。

第一种技巧是重视一幕幕的场景,让故事自然地过渡发展,而不需要作者本人一再旁白。场景的重视使作家能够置身于故事的发展之中,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而最能够表现人物自己的,不是记者妄加评论,而是人物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比较典范的是汤姆·伍尔夫的《一位宇航员的祈祷》。在这篇妙趣横生的作品里,作者以客观的笔触记录了美国第一位宇航员阿伦·谢泼德首航时的一桩“尴尬”的场景:由于疏忽(抑或是紧张或是忘我),谢泼德竟然在登舱前忘了出恭,他就这样带着一膀胱的小便遨游了太空!完成了人类史无前例的太空壮举。

由此而来的第二种技巧就是: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人物的言谈。记录言谈是记者的职业本领,通过再现这些言谈,人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读者以既真实又亲切的感受。在《1968年总统竞选》中,乔·麦克吉尼斯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技巧的迷人魅力:他冒着一开卷就失去读者的危险,向读者描述了尼克松5个竞选节目的预制情况,竞选演说节目的录制过程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尼克松所使用的不同措辞(谋略),成为故事的中心,结果反而赢得了读者。

第三种技巧是所谓的“第三人称叙角”,通过某一人物的眼睛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置身于人物的心灵之中的感觉,亲自感受人物所感受的一切。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采用自传作者或传记作家一再使用的“第一人称叙角”——“我在哪儿看到……”这种语调给人一种距离感,甚至一种说教感,因此局限很大。《马勒先生:十八个孩子的父亲》,就是透过18个孩子的眼睛,投射出一位匪夷所思的父亲,读来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第四种技巧最不为人们理解,即如实记录姿势、习惯、风度、风俗、家具样式、服装款式以及各样的表情、眼神、说话口气和走路姿态等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在特定场景中可以具有象征的意义。记录这些细节并不是文章的点缀,而是现实主义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的关键。理查德·沃尔克米尔的《别开生面的大学教学法》,用细腻入微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学教师的“另类”——杰尔·沃克教授。作者对沃克教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给予了绘声绘色的记录,记录之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教授。沃克教授的举手投足(教学法)令学生们瞠目结舌,也让我们目瞪口呆。

非虚构文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形式,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我们还在为记者、作家抑或作家、记者纠缠不清的时候,在国外,两者之间已然达成了如此默契的协议。在美国,每个月都有畅销书一览表,其中两栏赫然在目: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并且非虚构作品的畅销量往往超过了虚构作品。

非虚构作品是一种活泼的文学形式,风格多样,体裁不限,命题广泛。论风格,有的轻松、有的深沉、有的严峻、有的幽默。论体裁,有短小精悍的人物特写、有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有追根溯源的事件报道、有色彩斑斓的情景描绘。题材的范围更是小说所未能企及:青年、文艺、政治、经济、战争、体育、家庭、犯罪等等,记录了社会万千气象,描摹了世界动荡风云,视野格外开阔。相比之下,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记者、作家壁垒森严;新闻、文学泾渭分明。诚然,记者跟作家,一向被作为两种行当;新闻与文学似乎也被视作井水与河水。这之中确也存在着它存在的道理,然而,世风之下,浩浩荡荡,潮流东去,势非可挡。记者与作家的泾渭何在;新闻与文学的融通何存?好好琢磨一番此间的道理,对于我们的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新闻也罢、文学也罢,恐怕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学、发展我们的新闻都很有好处。

参考文献:

1.(美)杰克·卡彭著、刘其中译;《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新华出版社,北京1988年11月第一版。

从山洞情节看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异同 第12篇

(一) 金庸古龙作品中山洞情节的差异

在以往人们对山洞这一意象的分析中, 一般把它比作母亲的子宫, 人在其中寻求庇护。或寓指人生意外的收获, 人在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宝藏, 亦或炼金士的熔炉, 人在其中完成了从石到金的转变。然而在我们对比了金庸与古龙的山洞情节之后, 我们发现在这些对金庸小说中的山洞的解读还是比较恰当的, 因为在这里山洞对于主人公来说总是一个福地, 进入这里可以收获很多。如《天龙八部》中段誉, 在去向钟铃的父母找解药的途中, 为躲避无量宗弟子的追杀, 误闯山洞, 却无意中学到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被强敌追赶, 无奈钻入山洞中, 却巧获“九阳真经”, 化解了身上本已无解的“玄冥神掌”的寒毒。《碧血剑》中袁承志在华山习武时发现的山洞中找到了金蛇郎君的金蛇秘籍和藏宝图, 还有《神雕侠侣》中的杨过,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 也都是在山洞这个特殊的地点练就了绝世的武功变成一代大侠。山洞对于金庸笔下的人物来说, 更像是上天恩赐给他们的礼物, 走进去不但可以躲避敌人, 修养身体, 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 这些解释对古龙的小说中的山洞来说就显得不那么贴切了。在古龙的笔下, 山洞对主人公来说就没有这么含情脉脉了。他在本质上更像一个魔窟, 预示着未知的危险和不幸。《武林外史》中沈浪与独孤伤, 王怜花去花神洞寻找朱七七和熊猫儿, 误入山洞, 先是发现原本美丽善良的白飞飞竟是让人谈之色变的幽灵宫主, 之后又被快活王限时追杀。《名剑风流》中, 余佩玉与金燕子被银光老人骗进销魂宫主埋藏宝藏的山洞并被关在里面, 这其中, 余佩玉误食春药, 玷污了躲在棺中的林黛羽, 而令一方面, 金燕子又碰到了诡计多端的银花娘子。《楚留香传奇———侠名留香》中, 楚留香和胡铁花为了追寻线索来到了蝙蝠岛, 进入山洞后, 发现了蝙蝠公子不但在这里进行种种肮脏的交易, 还设计了种种陷阱要至他们于死地。之后金灵芝为了救胡铁花和楚留香, 与蝙蝠公子同归于尽。还有《绝代双骄》中, 小鱼儿为了躲避萧咪咪躲进了一个山洞, 发现洞里有很多材质不同屋子, 有的屋子是一座坟墓装着有一屋子的死尸, 有着屋子关着一条饿的只剩一副骨架的狮子, 更可怕的是小鱼儿身边还有一个时刻想暗害自己的江玉郎。古龙小说中的山洞, 无论内部构造, 布置有什么不同, 却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都是漆黑阴暗, 时刻被死亡的危险笼罩着的, 没有人知道下一刻又有什么危险等着自己。

(二) 不同情节所折射出的作者对人生本质的认识和理想社会的寄托的差异

鉴于山洞这一意象在古龙和金庸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如此重大的不同, 所以用前人单纯的分析金庸作品时给山洞所找出的所指, 显然不适合古龙小说的情节与内涵, 更不能解释这两种作品的不同了, 所以我认为, 山洞在这里是一种对人生的寓意。山洞里面的未知性正是象征了人生道路的未知, 洞口就像是人生道路的起点, 谁也不能预测等在自己前面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 是平坦还是坎坷, 是成功辉煌还是一败涂地。这样复杂的心境与金庸古龙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站在洞口的时候是何其的相似。形势逼迫, 你不得不进, 然而里面黝黑曲折又望不到前路, 不知里面是藏着宝藏还是埋着陷阱。但还有一点好奇, 总想走进去一探究竟。甚至这一点好奇也与人们对人生的看法相类似, 人生的意味与刺激, 就在于这种人们对明天的想象, 这种想象是一种刺激也是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向明天走去, 如果人一出生, 命运就完完整整的给你展示你人生的画卷, 也许很多人就不再有兴趣走下去了。

如果山洞可以看作是这两位作者对人生寓意的寄托, 那么从他们的作品里两种截然不同的山洞情节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两位作者潜意识里对人生看法的悲喜两级。金庸的小说中主人公在进入山洞时无论已经多么艰险, 山洞看起来虽然也善恶难测, 但结局终究是皆大欢喜。这说明金庸本质上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明朗的, 人生的道路上也许会有荆棘险阻, 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柳暗花明。而古龙对人生的态度就更多的是悲观了。他认为人生总会不断的遇到困难和打击, 前路一片漆黑无望, 人活着就是不断的遭遇各种危险和困难, 即使快乐也是一时的, 就像叔本华认为的“人生不过是像一个钟摆, 在痛苦与无聊之中循环摆动”, 人生的本质是苦的。两位作家基于对人生本质认识的不同在他们的作品中塑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人公和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金庸作品中的大侠, 身上有着很强的名士气息, 他们出身名门正派, 早年勤于习武, 心地善良, 时刻用儒家的理想人格要求自己:对朋友要讲义气, 对自己的承诺哪怕牺牲生命也要捍卫, 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始终充满了爱与责任。向往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于是他们终成一代大侠, 受到世人的尊敬与膜拜。金庸想通过他的作品告诉我们, 人生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 我们应该时刻用儒家的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样才能收获一份有价值的人生, 而人人这样要求自己, 也必然会实现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而古龙笔下的大侠相比则有着更多的浪子情怀, 他们总是孤身一人仗剑天涯, 没有亲人, 也没有幸福的家庭, 甚至往往不见容于所谓的名门正派。他们看似逍遥快活, 醇酒, 美人, 财富, 名望, 却终究是寂寞的, 没有人能抹平他们心中那一缕淡淡的哀伤。但他们却对朋友肝胆相照, 两肋插刀, 这不是出于义而是情, 是对这个世界上自己真正的灵魂的伴侣的惺惺相惜。对每一个红颜知己也都付出了真诚的感情却不奢望天长地久, 好像他们就是在那个对的时间碰到的对的人, 互相搀扶着走一段, 然后在下一个路口分开, 从此变成心底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游戏人生, 不过是看穿了人生本质的荒凉。就像古龙自己, 因为太明白, 所以才装糊涂。他希望我们能看懂, 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其实一文不值, 比如声明, 地位, 金钱, 权利, 但你一旦卷入其中就会无法自拔, 痛苦不堪, 而很多看似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才是真的只可遇不可求。他希望我们能活的潇洒, 活的真实, 在艰难的人世中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却也为数不多的快乐。

古龙说“在这种孤独危险的境地, 人总会将自己的本性显露出来, 可恨得人会令人觉得更可恨, 可爱的人会变得更可爱。”所以山洞是一个可以看到人的本来面目, 让人变得更加真实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那些主人公, 甚至可以窥探到真实的古龙和金庸, 甚至即使他们自己也未必完全认识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他们作品中山洞这个小的意象的分析, 我们看到了两位武侠大师对人生认识的不同, 以及他们基于对这种认识的不同所展示的不同武侠世界和对我们的不同期许。

摘要:山洞是金庸和古龙小说中都经常出现的重要地点, 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了金庸作品中的山洞意象, 而忽视了古龙小说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情节, 更忽视了他们在这一情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不同, 这种不同折射了两位作者对人生本质的认识的差异, 也暗示着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人类远古时期的生存场所——山洞一样, 借此孕育出一个他们各自不同的理想的人类社会。

关键词:金庸,古龙,山洞,人生本质,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吴立响《试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道家思想》《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4月版。

[3]李军辉《论古龙作品的审美理想》《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4]钱系芳《个体生命与集体意识》《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5]李如《侠之大者与侠之风流》《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上一篇:建筑施工分析下一篇:服务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