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半牧区论文

2024-07-29

半农半牧区论文(精选12篇)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1篇

一、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发展现状

内蒙古西部的区域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 因此各地的资源不同区域环境也不同, 交通、教育的水平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和人才流通的不同导致了经济的差异。我们知道内蒙古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 尤其是半农半牧地区, 顾名思义, 它处于农业区和牧区的交界地带,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地域性,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大约六百万的农民和牧民, 占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27%, 而它的面积只有大约二十万平方千米, 仅仅占了整个内蒙古地域的17%。现在, 半农半牧地区仍然以第一产业 (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作为他的主要产业, 第一产业在整个的产业结构中的比例超过60%。在这片农业与畜牧业相互交融, 相互混合的土地上, 农业与畜牧业平分秋色。由于这里的地势非常的复杂, 山地与平原, 丘陵与河川共同存在, 这也就造成了农业与畜牧业混合的局面。在这片土地上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源, 故而矿业、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等都在这里有了一定的发展, 这就决定了半农半牧地区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另外, 由于半农半牧地区都是小区域或者分散性的生产和经营, 交通覆盖率比较低, 这无疑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湖大障碍。

工业化发展的进程慢也是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工业化发展缓慢使得竞争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虽然西部的能源较为丰富, 可是对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这使得资源不断的流失, 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最终导致区域财政收入的下降。

此外, 县域之间不对等发展, 产业结构的升级缓慢也是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内蒙古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 经济规模也越来有大, 其发展的速度也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由于内蒙古是能源产业的重要地带, 它关系到国计民生, 因此国家在很多的政策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导向, 就是在具体的问题上也做了明确的支持。内蒙古在国家的很多大型的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等等, 都能看见内蒙古的影子。内蒙古还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的重点地区, 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内蒙古地区人杰地灵, 文化教育相对发达, 拥有非常大的科技力量以及众多的物流人才。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这里的劳动力资源非常的低廉和丰富。内蒙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 它地处黄河中上游和环渤海经济圈, 是华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枢纽。现如今, 内蒙古的交通已经非常的发达了, 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构成了他现今的交通体系, 网络通信也其本上实现了普遍化, 这位物流业的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优势。

三、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物流发展

经过前面两个方面的分析, 我们现在可以来综合的分析一下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1.从大的方面来看, 半农半牧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物流业的发展非常的不利, 由于半农半牧地区的物流业刚刚发展羽翼尚未丰满, 政府的物流政策也相对不足, 调控也不及时, 再加上科研水平跟不上, 物流业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从物流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来看, 交通运输网络在半农半牧地区比较落后, 投资方对这里的投资也相对较少, 物流设备也就比较落后了。从物流产业的发展来看, 物流产业结构的发展非常的不均衡, 像运输信息、包装信息等物流要素的质量也是比其他地区要低的多, 这样整合起来也会非常的困难。从人才结构来看, 这里的小农意识非常的普遍,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物流观念的淡薄, 物流专业的管理型人才非常的稀缺。

2.内蒙古半农半牧区产品的物流特点。根据前面对半农半牧区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物流发展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半农半牧地区物流业的特点。

(1) 需求量的波动比较大, 季节性比较明显。由于很多人对内蒙古的产品的不了解, 所以其销售的对象多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这就导致了该地区物流量小季节性大的特点。

(2) 供应零散, 对货物的收集成本高。内蒙古地区特殊的地形导致了很多产品供应商的分散性, 虽然其产品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但是他的分散性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例如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等。

(3) 物流的包装成本高。当地的产品多种多样, 用途也是多种多样, 有实用性的, 有礼品、纪念性的等等, 这就对包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你既要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与安全, 又不能把产品本身的特点掩盖掉, 也就是说包装必须突出商品的地域特点、品质还有其文化内涵。另外由于产品的购买者在不同的地区, 遥远的距离意味着搬运的次数也会增多, 这就要看包装的高质量了。

(4) 集中运输比较困难。由于产品的购买者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再加上客户需求的不稳定性, 产品的集货或者送货都很难做到集中处理, 降低成本。

(5) 配送难度大。内蒙古半农半牧地区地广人稀, 其产品多种多样, 售出的产品种类也多, 但是批量很小, 批次很多, 且目的地遍布各地, 这样就对分拣、发货、送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况且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还要保证效率。

(6) 仓储运输的要求灵活。由于产品的多样化, 不同的产品对运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为了适应不同的产品的物流条件, 仓储运输就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能力。

(7) 需要更加的标准化、品牌化。由于产品的零散性, 产品的质量也就参差不齐, 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也就非常的难, 另外, 产品供应商的品牌观念淡薄, 缺少专业的加工流通标准。因此, 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打出自己的品牌。

(8) 信息不集中、需构建专门的供需平台。信息平台在现代经济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建信息平台是改善当前特色产业的重要步骤之一, 只有把产品、消费者、供应商、供需关系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才能构建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才能更好的把当地的商品推向大众。

(9) 物流的组织化, 订单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的维护。现如今内蒙古的物流单位比较分散, 大多是属于分散性质的, 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正规的组织, 因此也还未达到最少的浪费商务成本, 有序运行的经济模式。

(10) 产品供应链的反响性与不可逆性特点。在现有的物流模式下, 半农半牧地区的商业很难再有大的增长, 这是由于内蒙古地广人稀, 当地人的消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可逆性对供求双方的诚信程度以及商品的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物流改善思路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内蒙古半农半牧地区的物流模式相对落后, 但是不能否认这片热土还是潜藏着巨大的商机的, 如果能重新构建当地的供应模式, 突破物流的瓶颈, 就能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

1. 应对供应零散的思路

通过对半农半牧地区商业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我们了解到集市在当地非常的普遍, 可以说集市就是大方地主要的商业模式, 因此, 可以在集市上设立收货点进行集中收货, 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供应零散不集中的问题。

2. 利用电子商务组建虚拟的组织模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 在如今的商业交流与发展中电子商务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优点, 因此, 用电子商务虚拟组建的商务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最大程度的实现物流的规模化, 极大的缩小物流的路径。

3. 把现代物流的思维模式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特点相结合

众所周知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物流业非常落后, 可是内蒙古的一些城市却拥有较为完整的物流资源, 所以我们可以以城市为中心, 优先发展城市的物流业, 充分利用城市的物流资源, 然后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辐射,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半农半牧地区对物流的需求。

五、结语

其实物流业发展不论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亦或是社会的稳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大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内蒙古的综合实力, 或许影响半农半牧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但是只要从一个方面撕开了口子, 其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毫无疑问物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好好的开端, 毕竟万事开头难, 我们只有敢于尝试不断思考, 不断探索, 才能实现半农半牧地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戴晶晶.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5 (12) .

牧区工作(推荐) 第2篇

展的实施意见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精神,为加快我区牧区发展步伐,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自治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我区牧区发展的重要性

(一)充分认识促进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13.2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内蒙古草原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治荒漠化以及碳汇等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诸多功能,决定了内蒙古草原生态对于整个三北地区的生态安全起着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草原畜牧业是我区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煤炭、稀土、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而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牧区。辽阔的内蒙古草原还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世代生存和发展的区域,沿4200多公里边防线居住的150万牧民是维护国防安全的重要力量。

(二)加快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从新时期牧区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使我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国牧区前列。但是,我区和全国其它牧区一样,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未能根本转变,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于农区,牧区仍然是我区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为此,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区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着力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着力促进牧区经济全面发展,开辟牧民增收和就业新途径;着力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广大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把牧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二)基本方针

草原既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长期以来,受气候和人口增加导致的不合理利用影响,强调草原的生产功能,忽视草原的生态功能,草原过度开发利用是导致草原生态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必须认识到,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有条件更好地处理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作为牧区发展的切入点,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牧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提高广大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牧区不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科学确定各自的生态保护模式和产业发展重点。针对各盟市牧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对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指导。

4.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稳定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重点,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牧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牧区与农区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良性互动,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为牧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坚持中央支持,地方负责。根据牧区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特殊困难,积极争取中央加大支持力度,实施特殊的强牧惠牧政策。促进牧区发展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调动广大牧

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畜牧业良种覆盖率、牲畜出栏率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牧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明显提高,人畜共患病得到基本控制;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牧民收入增幅年均增长12%以上并高于农民收入增幅,新牧区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牧区与农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2.到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牧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区平均水平;新牧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牧民收入快速增长,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一)继续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牧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做好半农半牧区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和自治区进一步落实完善“双权一制”有关要求,在总结牧区基本草原划定和半农半牧区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基础上,从2012年起全面推开农区、半农半牧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属基本草原划定范围的必须依法划定为基本草原,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进行保护,到2015年实现基本草原划定面积达到草原总面积的90%以上。按照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科学划定耕地、草原、林地等项用地,妥善解决林权证、草原证重复发放问题,稳定农村牧区生产秩序。

(二)扎实做好草原生态功能区划工作

根据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草原功能区划工作。西部草原区域,草原生态严重退化、失去生产生活条件的地带,坚持生态保护为主,以阶段性禁牧为主要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中部草原区域,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并重,严格水、草、畜综合平衡,适度发展草原畜牧业;东部草原区域,坚持保护、利用、建设并重,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推行休牧和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畜牧业发展基地。在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中草药资源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科研价值的区域,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三)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充

分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广泛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补奖机制的顺利实施奠定群众基础。科学合理安排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强化对落实补奖机制的监督管理,确保禁牧区牲畜禁得住,草畜平衡区超载牲畜减得下。提高对补奖区域的草原动态监测水平,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开展对补奖区域农牧民生产生活变化跟踪调查,了解实施补奖机制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政策。要按照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的“五到户”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享受综合补贴牧户的界定工作。在与退牧还草工程和阶段性禁牧工程衔接方面,要做到任务清晰、边界清晰、人户清晰,避免因政策重叠而导致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四)组织编制相关草原建设工程规划

组织编制退牧还草二期工程规划,加大工程建设投入,2012至2016年完成任务3亿亩,力争完成项目投资130至150亿元。组织编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成效。编制并实施科尔沁退化草地治理等一批沙漠沙地重大专项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

(五)加强对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监管

积极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实现牧区旗县草原监督管理局机构单设,健全半农半牧区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重点牧区苏木设立草原监督管理派出机构或专职草原监理员,并实现旗县内条管,力争到2015年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四级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实行牧民草原管护员制度,以嘎查村为单位,设1至2名草原管护员,为公益性岗位,承担围栏管护、减畜监管、草原防火和鼠虫害测报等管护工作,由旗县级草原监督管理部门聘用。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设立草原执法专项经费,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征占用草原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坚决纠正有法不依和违法干预草原依法行政的行为。加强对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坚决打击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

(一)大力推进牧区畜牧业转型升级

积极争取国家即将启动实施的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和支持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项目。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调整牧区畜牧业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家庭牧场建设。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草场资源状况好的牧区,以配套建设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棚圈、青贮窖、储草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户或联户为单位,通过组建合作社、草牧场合理流转等方式,加大草牧场经营规模,大力推进划区轮牧,放牧与补饲结合,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按照“适度发展东部,重点治理中部,保护修复西部”的发展思路,合理开发水资源,科学利用地表水,保护性开发浅层地下水。采取喷灌节水灌溉形式,优先改造现有灌溉饲草料基地,对部分耕地实施退耕还草,建设相对集中的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模化舍饲养殖。

(二)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大畜比重和大小畜良改比重。建设标准化畜群,提高优良畜种能繁母畜比重,提高繁殖成活率,提高畜群整体质量。积极推行牲畜科学饲养管理,大力推进冬春补饲,推广接冬羔和早春羔,加快当年羔羊和牛羊育肥出栏,加快畜群周转,增加生产效益。调整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扶持奶牛、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等优势产区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适度规模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牧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牧民收入。以国家和自治区牲畜良种补贴为抓手,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不断提高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

(三)加强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畜牧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加快建立牧业灾害监测、信息传递、组织指挥、应急处置、组织实施等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灾害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增强灾害评估技术和手段。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饲草料储备机制。坚持饲草料储备以户储为主,苏木或嘎查建设小型草料储备库为辅,旗县建设大型饲草储备库为补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尽义务,市场化运作,国家适当补助”的原则,实行饲草料储备制度,确保牲畜安全过冬度春。建立饲草料工业体系,积极扶持牧区大型饲草料加工厂,提高饲草料加工能力与牧区优质牧草和农区秸秆利用率。

(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建立健全基层防控体系。建设嘎查村级防控机构,加强冷链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检疫设施设备,确保免疫质量。建立动物防疫员补贴奖励机制,提高动物防疫员补贴标准。健全动物防疫员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动物防疫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加强苏木乡镇兽医站建设。提高基层站建设标准,增加工作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制定布病、结核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五年规划,将病畜扑杀补贴、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检疫监管、消毒、疫情处理以及相关工作经费按比例列入自治区各级财政预算。对边境、边界地区防疫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边境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加大兽药检测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续建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残留快速监测项目。

(五)加大生产补贴力度

针对牧区特点,完善草原畜牧业生产补贴政策。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牧区优势畜种良种补贴力度,将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全部纳入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在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盟市,实施人工种植牧草良种补贴,每亩补贴10元;对牧民生产用柴油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每户补贴500元。加大牧区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草原畜牧业保险,对符合条件的畜牧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加快推进牧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牧区依托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皮毛、肉食等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增加财政投入,改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批能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产地批发市场,提升一批方便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农村牧区集贸市场,初步形成多极化、多层次的集屠宰冷藏、初级加工、物流配送、批发交易功能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建设肉羊加工交易市场。支持牧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牧区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在东、西部绒毛主产区重点规划建设两个自治区级高起点的绒毛市场。优先发展农畜产品物流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牧区的网络优势,支持牧区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和区域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牧民生产生活资料下乡和农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促进牧区商贸流通企业健康发展。比照粮油、生猪等最低收购价制度,积极争取国家建立牛羊肉、羊绒等大宗畜产品收储制度,抵御市场风险。

(二)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建设牧草育种与良种繁育技术、牧草栽培与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草地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草地监测与利用技术研究等重点实验室,不断增强草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建设国家一流育种、保种、动物营养和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承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畜牧业科研成果,对单项技术或多项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组装配套,构建畜牧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增强旗县、苏木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增加基层推广体系人员编制,有计划地选择一批农牧民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技术推广组织,加强嘎查村配种站点建设,提高畜牧业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加大对牧民科技培训力度,在牧区每年培养2万名左右的养殖能手、科技示范带头人和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牧民创业带头人,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新型牧民。

(三)提高牧区畜牧业机械化水平

运用好牧民购机补贴政策,突出发展牧机社会化服务。围绕牧区机械化发展重点,搞好草业生产、饲养环节、生产生活三大领域机械化装备建设,制定草原牧区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科学编制畜牧业机械化评价与统计指标体系,指导牧区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我区畜牧业机械科研生产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引领牧机制造业发展。建设牧区机械化示范园区,率先推进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三大牧区机械化发展。

(四)积极推动经营体制改革

在坚持和完善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在不改变草原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用途、不损害农牧民承包经营权益的原则下,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草牧场的规范流转和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发展家庭牧场、养殖专业技能户、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六、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拓宽牧民增收渠道

(一)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乳、牛羊肉、绒毛、皮革皮毛加工等特色畜产品加工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发达地区企业到我区牧区投资兴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积极扶持沙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蒙药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将开发新产品和提升老产品品牌作为发展主线,通过科技创新,推进蒙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搞好蒙药材基地建设,逐步达到蒙药产业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大力发展传统民族美术品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增加牧民创收渠道。深入发掘民族文化,支持牧区依托当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统体育、自然风光及地域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按照“注重特色、差异发展、强化功能、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支持牧区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牧区旅游企业,建设一批高品位、上档次、成规模的旅游精品,促进牧区旅游接待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牧区旅游业成为当地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

(二)大力发展牧区和涉牧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

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为牧区和涉牧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牧区和涉牧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自治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牧区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给予适当倾斜。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央投资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及生产补助资金等对我区牧区的扶持,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牧民就业渠道。

(三)多渠道促进牧民转产转业

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普及计划,对牧区新成长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有培训愿望的牧民免费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要求,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加快发展牧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四级转移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城乡统一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牧民工工作机制,促进建立覆盖农牧民工的公共服务制度。多渠道

促进牧民转产转业。积极开展牧民转产转业示范点建设,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特别是东部盟市与呼包鄂三市的劳务对接。

(四)不断提高牧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抓住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牧区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发达地区企业到牧区投资兴业,促进和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发展边境贸易,促进绿色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出口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畜产品出口企业,带动牧民就业,促进牧民增收。加大绿色、有机畜产品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带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大对牧区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促进牧区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俄蒙的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鼓励和支持牧区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加强边境牧区所在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开发、边民互市贸易、现代服务业等功能区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落实边民互市优惠政策,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口岸周边牧民的就业量。

七、大力发展牧区公共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加大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标准,在国家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和盟市6∶4的比例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从根本上解决牧区人畜饮水问题。继续加快牧区公路建设速度,认真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以实施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牧区公路网密度和通达、通畅程度,以适应和拉动牧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牧区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深化落实牧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分清事权,分级管理,建立起牧区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牧区客运班车通达率,使牧民乘车更加安全、便捷。支持有条件的牧区适度建设航空支线机场,加快铁路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扩大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规模。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机遇,“十二五”末全部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力度。加强牧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通信设施向牧区延伸。鼓励、引导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开发丰富涉牧信息服务,提高牧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争取国家继续加大“游牧民定居”后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2年基本完成定居房建设。积极争取定居工程配套建设,大力改善定居条件,确保定居点基础设施配套。

(二)大力发展牧区社会事业

在自治区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做好牧区学前教育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努力扩大牧区学前教育资源。推进牧区学前教育实行保教费减半收取,逐步实现保教全部免费。巩固牧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生活待遇。高标准普及牧区双语授课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牧区职业教育,为牧区培养实用人才。巩固完

善“两主一公”办学模式,培养蒙汉兼通中高级人才。大力保护、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和出版民族古籍,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断推进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牧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流动卫生工作站,实施牧民家庭小药箱工程,推行牧户家庭医生制度,提高牧区农牧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强蒙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蒙医药医疗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蒙医保健服务体系。把牧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纳入改善民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有关规定,确保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牧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低收入家庭认定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实现按标施保和应保尽保。

(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大财政对牧区半农半牧区旗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牧区扶贫标准,实现牧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力度,用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牧区金融扶贫投入,支持发展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组织,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推进牧区金融扶贫产品创新。以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为支撑,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牧区贫困乡村实行整村(乡)推进扶贫,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重点支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对牧区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对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专项支持牧区半农半牧区革命老区嘎查村建设和发展。探索建立符合牧区特点的扶贫方式。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深化定点扶贫和京蒙扶贫协作,把政府支持与社会广泛参与更好地结合起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实施力度。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边境旗市建立边民补助机制,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对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的服务,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和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具有牧区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深化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稳定和充实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干部队伍,落实基层干部待遇政策。继续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在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健全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牧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全面清理化解牧区义务教育债务,积极稳妥地开展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化解试点工作。

八、加强金融税收政策扶持,促进牧区产业发展

(一)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各金融机构对牧区发展要积极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做出明确的信贷投入计划。在发展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围绕担保创新完善信贷产品,结合牧区经济特点和发展情况,适当扩大牧民和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财产范围,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打造多形式、多类别的信用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在引导涉牧信贷投放、改善牧区金融服务、推动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采取扶持性的货币信贷政策,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涉牧信用社给予再贷款支持。组建农牧业保险机构,建立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牧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由地方财政、企业、农牧民与保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农牧业风险基金,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提供风险补偿,分散和降低农牧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要合理调控网点布局,积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在避免出现金融服务空白的基础上,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在确需金融服务的牧区增设机构网点。鼓励利用现代金融设备开展流动服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鼓励金融机构在偏远牧区或金融服务空白苏木乡镇设立ATM机和设立POS特约商户,提供便民服务。积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让偏远苏木乡镇农牧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推进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和高风险机构兼并重组,大力推进股权类型转换和股权结构优化,力争用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支农支牧能力。

(二)落实对牧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对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对在牧区投资建设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牧区企业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农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加大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支持力度,对企业在牧区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机场、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农牧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牧业生产者销售的外购农畜产品,以及农牧业生产者外购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属于农畜产品范围的,按照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立和登记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畜产品,视同农牧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牧)机免征增值税。对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九、切实加强对牧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推进新牧区建设

大力推进新牧区示范嘎查村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整合涉及农村牧区的各项建设资金,以“规划

新嘎查、建设新牧居、发展新产业、培育新牧民、建立新机制、营造新环境、塑造新风貌”为目标,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牧民意愿,实施分类指导,积极有序推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建设新牧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二)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牧区发展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把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面部署,狠抓落实,确保牧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牧区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牧区工作负总责,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强化政策实施监督检查。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牧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加强指导和支持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办公室、民委要加强对牧区发展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自治区农牧业厅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工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落实支持牧区发展的资金。其他有关部门也要根据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职能,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各部门要加强衔接,细化方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共居在半农半都市 第3篇

把城市融入自然

半农半都市的概念,发源于城市化进程更为成熟的欧美。早在几年前,和科隆家具展、米兰家具展并列欧洲三大家具展的巴黎家具家饰展上,就已经提出了名为“Cohabition”的主题,意为“共居共生”。

它主张人类需要学习如何共同生活,不管是不同的文化、城市还是社会,都要用包容的心去理解,也提到了自然与都市之间的共存,当世界开始超载,就必须找寻到新的共生方式。

当自然、城市、科技融合,就可以克服气候变迁、人口爆炸、粮食不足、能源消耗等威胁人类的共生问题。设计师和科学家提出众多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把自然乡村景象带回城市。这不是单纯找个空地让大家植树,而是结合了建筑、生态、农耕、能源多种学问碰撞后产生的火花。

目前,能最好诠释这一情形的案例,是位于纽约的仿生建筑物Dragonfly(蜻蜓)。这座建筑物以前所未见的生态设计理念,创造了一个垂直于空中的农耕花园。高达68层楼的Dragonfly,在不同楼层都有特定的蔬果耕种和畜牧区域,最底下靠近喝水的地方养殖鱼类和稻谷,中间楼层种植马铃薯,再往上有葡萄、柠檬、草莓、橘子等各种蔬果,到最顶层还有苹果园。若是需要肉类、蛋奶类,鸡鸭牛羊猪则分散豢养于不同楼层的畜牧区。不仅如此,Dragonfly还可以实现有机农业的再利用,产生的污水废料通过科技作用,转变为养分肥料,在城市形成了共生循环的生态圈。

理想大地

其实,想要享受富足心灵的半农生活,并非欧美专利。在嘉兴风景秀丽的南湖区,一座11平方公里的田园小镇正在世界级团队的设计与规划下逐渐成型,它就是“世合理想大地”:8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农园围绕着3平方公里的田园小镇,在相当于6座上海世纪公园大的自然土地上,可以尽情拥抱家人、拥抱自然、拥抱爱,让人仿佛回到了赤脚奔跑在田野上的快乐童年。

“世合理想大地”有别于任何一个地产项目,它以城乡一体田园小镇、生态有机农业、文化教育、银发养老医疗等当下社会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功能作为四大重点板块,以绿色农业为发展核心,集合生态湿地、亲水公园、浪漫花田等自然美景,做到步行5分钟即见美景、步行10分钟便可见河的生态庄园,试图打造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让久居城市的人们能重新回归本真的田园生活。这也是项目在发展了5年、雏形初具之后才有底气揭开神秘面纱。

“我们花了3年半时间改良土壤,现在的土质是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中性土壤,pH值不超过7;我们又花了两年半时间处理水质,采用阶梯状的生态沼泽和湿地系统将废水进行过滤和净化,8天即可将劣五类水质变成三类水质。” 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巴大文女士告诉《新民周刊》,“我们到一个地方投资,不是在意我们能带走什么,而是在乎我们能留下什么。世合理想大地是一个乡村田园特质明显的小镇,虽然田园气息浓郁,但也非常现代与先进。我们通过长时间对土地的重整与开发,在田园小镇里勾勒出现代先进农业的优雅与纯粹;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期望给中国的儿童提供最优质的生长环境,完善健全的医疗,也能为退休老人提供健康服务。我们希望从此以后,外界认识嘉兴,除了南湖和五芳斋粽子,还有世合理想大地。”

先期运营了3年的世合有机农园栽种绿肥作物(玉米、黑麦草),让土壤充分休息以恢复原有姿态。在蔬果的栽培过程中,施用黄豆、白糖及微生物菌(蔡十八菌)混合发酵而成的特制“豆浆”取代传统化学肥料,让土壤中的微生物更丰富,令植物根部充分生长,能更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生长更健壮,更有自然的香甜风味。

现代化的高科技精密温室、连栋大棚及单栋大棚内采用蔬果立体栽培模式,利用渔网线与塑料夹让植物得以垂直悬吊或攀爬,这样蔬果不会直接接触地面泥土,又能有效享受日光,同时可以减少通风不良的病虫害,让果实果形完美,果色均匀。

技术员让每一株苗都只保留最优的果实,让所有精华都汇聚其中,保证蔬果最原始的好味道。同时每块农田都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利用生态草沟将落到大棚上的雨水快速有效地汇流到雨水蓄水池中。“豆浆”做肥料,站着生长,使用天然雨水作为水源灌溉,这都使得蔬果符合“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激素”的有机标准。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一个网纹甜瓜在上海久光超市的售价高达298元,小番茄的售價也达到了30元一斤,却还供不应求,常常断货。

“一根藤只结一个瓜,一个瓜棚可以结400个瓜,一个大学生可以管60个大棚,以一年销售两季,150元一个瓜的批发价计算,一年就可以有近千万元的收入。年轻人还看不到,农业还有很多机会。”巴大文认为台湾农业领先大陆30年,年轻人完全可以在美丽田园过上幸福而富足的“农夫”生活。

金秋十月,在一片花田之中的“世合理想大地”田园生活艺术季将拉开帷幕,以几米作品“毛毛兔”为主题的田园装置艺术展《毛毛兔》、蔡琴田园音乐演唱会、儿童剧《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小灰灰的心愿》、昆剧《牡丹亭》、朱宗庆打击乐表演和纪录片《看见台湾》播映会在每个周末轮番上演,让大家体验回归田园生活的乐趣,领悟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感受。

嘉兴世合新农村

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由南湖区政府(嘉兴市南湖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与世和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10年成立;经三次增资后,累计注册资金8500万美元,总投资2.5亿美元,未来预计总投资额将达37.5亿美元(250亿人民币),2021年完成全部建设。

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1.438平方公里,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境内余新、凤桥、大桥三镇交汇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现代农业、教育、养老、医疗、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新的综合性开发项目,如果项目开发成功,将有望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性项目。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4篇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部, 东西长250km, 南北宽84km, 总面积1188200hm2。全旗总人口约49.8 万人, 其中乡村劳动力16 万人, 蒙古族人口5.1 万人, 占总人口的10.2%, 汉族人口44.7 万人, 占总人口的89.8%, 是汉族人口集中聚居的半农半牧区。为了更全面分析半农半牧区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本人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塔拉苏木和阿什罕苏木进行实地调查, 各发放20 份问卷, 共完成40 份。

2 翁牛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翁牛特旗农业技术推广站内设机制有土肥站、农技推广站、植保站、种子站, 由翁牛特旗农业局设立。翁牛特旗农业推广站从业人员共12 人, 其中技术人员2 人、工勤人员4、行政人员6 人、有中级职称2 人、初级职称4 人, 短期合同工为2 人, 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欠缺的现象。据调查, 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的人共8 人, 占总工作人员得67%, 本科学历的人仅4人, 只占总工作人员的33%, 可见, 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另外, 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业人员当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多, 而主要集中在中级水平及以下, 这表明半农半牧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匮乏。翁牛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费来源比较复杂, 可分为三种途径:第一, 同级财政部门的固定经费。第二, 微乎其微的农业技术项目经费, 第三, 通过农业推广机构的经济实体创收收入来补充的推广经费。其中主要来源是政府的固定投入。但是近年来, 由于各方面原因, 政府拨款不能及时到达基层, 导致农技推广工作出现经费不足或者根本没有经费的局面。

3 翁牛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用于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计算在财政预算内, 并且应该使该资金逐年增加。但实际上, 在半农半牧地区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经费严重短缺, 县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薄弱, 也使一些新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引进, 农业技术人员更多地是从事非农业推广工作, 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质量。

3.2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灵活

翁牛特旗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没有创新, 一直局限“于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户”的传统模式, 没有向其他的盟市或旗县引进先进的推广方式, 推广方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什么技术, 农户就要学什么, 仅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口头宣传, 自己制作简单的海报进行宣传, 没有实际操作指导, 导致技术推广的效率较低。

3.3 农户的文化素质阻碍技术的使用

翁牛特旗农户受教育程度低, 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4 年, 农牧业生产技术培训人员严重不足, 农牧民人口中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占38.14%, 据调查初中以上学历的仅占18%, 尤其是信息不畅通, 交通不发达地区文盲和半文盲率很高, 他们接受农牧业生产技术的能力低, 并且根本不会使用新型农牧业技术和方法, 仍依靠经验和传统观念从事农牧业生产, 对农牧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低。另外, 半农半牧地区生产条件艰苦, 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 采用具体的农业实用技术也需要农户的体力劳动, 然而因农牧民缺乏疾病防范意识和体育锻炼, 大部分农牧民身体健康状况存在问题, 因此, 农户的身体素质也成为了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

3.4 土地规模小不易采取农业技术

翁牛特旗总人口为49.8 万人, 翁牛特旗的总耕地面积为314.39 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为6.45 万亩, 人多地少, 正是这种每户承包的耕地面积不变、农村家庭人口不断增加的这种现象, 使得农村耕地资源需求大于供给已经成了翁牛特旗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农户经营的耕地过于分散, 规模经营困难, 单块耕地面积小, 单位面积投入的固定成本高, 根据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 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实用, 最后会造成农业技术的排斥现象。

4 对半农半牧区农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4.1 增加政府财政支持, 拓展农技筹资途径

针对半农半牧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严重短缺问题, 应该强化国家对半农半牧地区的拨款力度, 明确规定每年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而避免地方政府减缩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因此, 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支持以保障农户能够顺利的实施技术。要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社会金融为支持, 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 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体系。鼓励社会各个单位和个人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农机推广激励机制, 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必要的经费支持。

4.2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农户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推广方式一直局限于“农机推广站+ 农户的传统模式”, 农业推广方式没有创新, 不符合半农半牧生产需求, 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推广方式, 比如采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合作组织、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引进新技术, 新品种和管理方式或从注重产中技术指导转向产前农畜产品市场前景分析和产后销售途经分析一体化的指导, 给农户提供更多地信息平台, 创办多层次、多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4.3 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

农户作为农业技术的最后使用者, 关系到农业技术最后是否转化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果不被农户接受的话, 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农业技术应用和农户的文化素质是有必然联系的, 农牧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技术被农户接受和应用程度。在半农半牧地区多数蒙古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 而他们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甚至是小学以下, 这直接阻碍了他们接受农业技术, 甚至是有些农户厌烦培训, 因此要打破这种恶性局面, 必须重视农牧民的基础教育, 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

4.4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半农半牧地区小规模的经营不仅阻碍农业技术的需求, 而且影响农业技术的使用效率, 解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 鼓励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实现农业产业化,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从而带动农户的积极性, 鼓励农业技术的使用。另一方面,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土地是农户谋生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为了解决农户土地流转后的顾虑, 就要逐步完善农村土地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5 总结

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点,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关系到农业的投入产出问题, 但是农业技术只是一个潜在的生产力, 只有把农业技术应用到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 才能起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半农半牧地区的农业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推动作用, 因此要研究半农半牧地区的技术推广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李朝应.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四川农业科技, 2010 (12) .

[3]李渊.阿合奇县农户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4]高启杰等.农业推广学案例[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电力科技点亮牧区未来 第5篇

走在平整的村道上,两旁的农舍整齐划一,青砖黄瓦独具藏族特色。与许多村庄不同的是,这里农舍上空不见蛛网式的输电线路,唯有村路一侧整齐地排列着几基电杆,将四根低压线路架设至各户家中。皇城供电所所长张杰说:“这个村由35千伏/0.4千伏直配变台区供电,减少了一级电压转换,所以线路、杆塔都简化多了。”

水磨沟片有河西、河东、东顶三个村子,聚居了467户2000多人,全部是藏族,经济来源以牧业为主。2011年以前,这三个村子由当地孤网运行的小水电站供电,供电质量较差,用电费用高,牧民们买得起电器却用不成。河西村村委会主任黄玉宝说:“这些年,牧民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收入越来越高了,可是电不行,许多家用电器都用不了,更别提使用粉碎机、铡草机等机械了。”

201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根据部分偏远地区大电网无法延伸到村社的实际,结合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了35千伏直配变台区试点示范工程,水磨沟就是试点之一。去年9月24日,肃南县35千伏水磨沟直配变示范工程正式开工,至12月1

5日竣工。工程共建设35千伏线路1.19千米、0.4千伏线路1.54千米,组立杆塔13基,安装35千伏/0.4千伏变压器2台。

在牧民白华丹家宽敞的客厅里,一台40英寸的液晶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欢快的藏族歌曲。白华丹家有5口人,养了500多只羊、20多头牛,一年有十几万元的经济收入。他说,房子是2008年村里统一规划建的,搬进新家后电器却启动不起来,“自从去年村里的电网改造后,再也没停过电。”

最令他兴奋的还是电力给生产带来的便利。近十年来,甘肃响应国家的退牧还草政策,牧民们从过去无计划的放牧转变为各家固定草场圈牧,并逐渐有了相对固定的定居点。每年冬春两季,他们要将牲畜圈养,因此需要储备大量草料。以前,由于供电质量差,村里只有五六台铡草机。2009年2月份,牧场遭遇雪灾,白华丹家饿死了29只羊,全村损失了1000多只羊。现在,光是他家就购置了1台铡草机、2台粉碎机。有了充足的草料,白华丹家就可以放心地扩大圈养规模了。

科技点亮牧区未来

甘肃肃南县电力局生技部主任方国忠指着变压器上方一个方形的盒子说:“那是防盗检测器,只要有静物在杆下停留5分钟以上就会自动拍照、报警。”

直配变台区试点示范工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在线路设计上兼顾可靠、经济和适用性,配电箱选用智能化综合配电装置,还安装

了集中抄表系统。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居住在水磨沟的牧民彻底告别了低电压,电压合格率从改造前的不足85%提高到了96.7%。

肃南县是全国唯一一个裕固族自治县,包括裕固、藏、蒙等13个民族的3.69万人,生活在近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其中农牧业人口占68.5%。长期以来,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给当地电网建设带来了困难。

肃南县电力局局长杨宛聪亲历了1998年以来农网建设的三次跨越。1998年国家“两改一同价”政策实施后,经过几年的发展,肃南农村电网架构初步形成,电网建设惠及全县6乡2镇的大多数行政村;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解决了无电偏远地区的大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2008年至今,随着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力建设等惠民工程的相继实施,肃南电网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10年起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后,完整统一的肃南电网基本建成,电网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逐渐迈进电气化。

去牧区补钙 第6篇

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其钙质的含量和生物利用率都很高,奶制品中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钙的吸收和利用与维生素D的作用密不可分,而牛奶是维生素D的来源之一,许多国家已把牛奶作为强化维生素D的重要载体。

秋高气爽,让我们去牧区补补钙吧!

去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牧区旅行,你会发现当地牧民的饮食每餐都离不开奶和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用,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招待客人。

牧区人民加工奶制品,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利用,于是就有了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疙瘩、奶酒……或香或甜或酸,营养丰富。

奶茶

牧区人民每天都离不开茶,除饮砖茶、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有时还要在奶茶中加入黄油或奶皮子、炒米等,味道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奶酒

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先把鲜奶倒入桶中,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三四天后,奶全部变酸,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蒸发后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高,还可再蒸二锅。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的,不需蒸馏,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每逢节日或亲友相聚,用来献给尊贵的客人。

奶皮子

奶皮子是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锡伯等民族喜欢的奶制品。奶皮子是指牛、羊奶上面漂浮的一层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有奶香和脂肪香,略有甜味,十分可口。一般在傍晚挤的牛奶或羊奶,静置一夜,第二天撇去上面的浮油。这层浮油,像奶结了一层皮,所以称其为奶皮子。生奶皮子含有一定的酸质,自然发酵后略含酸味,吃起来有一股浓郁的香味。俄罗斯人称这种奶皮子为“斯米旦”,是抹在面包上吃的一种调味品。还有一种奶皮子是在牛、羊奶煮熟凉却后,取奶上面浮的一层奶皮。这种熟奶皮子多为家庭制作,大多抹在馕上或是放在奶茶中食用。哈萨克等一些民族早晨喝奶茶时,要喝带有厚厚奶皮的奶茶,味道特别香。

酸奶

在牧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制作酸奶。由于民族不同,制作方法也各有千秋。哈萨克族牧民制作酸奶,一种是将牛奶烧开后,去其奶皮,兑入引子,倒入皮制的口袋里发酵;另一种是不取奶皮子,直接兑入引子发酵。前一种味较酸,而后一种味则酸甜,十分可口。蒙古族的酸奶制法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不过他们配制酸奶的皮口袋特别大。居住在城市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人做酸奶的方法不同于牧区,他们大都把奶放在大小不等的碗里发酵。讲究的人还在酸奶里放砂糖,吃起来别具风味。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喜欢把酸奶放在饭里,倒在汤里食用,让其发挥调味和助消化的作用。

奶豆腐

蒙古族做奶豆腐,是将前一天挤的牛奶放在灶台旁边让其充分发酵变酸,再倒入木桶中加热,取过奶酒后,下面的酸奶早就烧开了,装到粗布口袋中滤除水分就是奶豆腐泥。奶豆腐泥放入白布中包好,放在两块木板间,上压石块挤压,直到把水挤净,半天后取出晾干切块,就是酸奶豆腐了。

或者将前一天挤的奶自然发酵,凝结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淡黄色,奶油成分比较多,取走;下层的酸奶可以做甜奶豆腐,将之煮开,等奶和水分离时,将稀的撇出去,稠的留下来,变成老豆腐模样,加入糖搅拌,倒入模子,晾干即成甜奶豆腐。

牛奶鲜鱼汤

原料:鮮鱼、鲜牛奶、油、葱、姜、盐。

做法:煎锅放油,大火将鱼稍煎一下表面;锅内倒入半锅水烧开,将鱼放入,大火烧煮;水开后,换小火微炖慢煮,并加入姜块;待鱼汤飘出浓香并看到汤色已泛乳白如牛奶一般时,倒入鲜奶;出锅前撒葱花,加盐。

户外提示:在户外如果有机会钓到鱼,用牛奶作调和可以去腥,汤的味道更加鲜美。煎鱼前先用姜片搽一遍锅就可保证鱼皮不会粘在锅上。煎鱼只是微煎表面,千万不可将鱼煎得过熟,以免影响味道;在倒入牛奶前,如果汤色还呈透明,那说明还需要再煮一会儿。

酸奶水果沙拉

原料:各式水果、酸奶一盒。

做法:水果切块,放在容器里,然后倒入酸奶即可。注意酸奶要选粘稠度高的。

户外提示:意志坚定,善于隐藏。小心水果在路上被队员瓜分,即便幸存下来,也不要在意志薄弱时举着减负的招牌把它们干掉。

奶茶熬法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7篇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13年12月12日,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在北京举行, 提出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为我国今后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说, 新型城镇化能够有力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实现新型城镇化, 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 推进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 又能拉动消费, 充分释放内需动力。据专家统计分析, 在目前消费水平下, 城镇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消费总需求将增长1.2个百分点, 并直接带动GDP增加0.4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每增加1人将带动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市人口和生产活动集聚, 将持续激发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城镇化能够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有效推动服务业发展, 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一方面可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有组织、分层次地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镇人口, 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城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空间结构,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纽带和桥梁。

(三)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推进中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城镇化, 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增强地区发展动力, 对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意义重大。

二、巴彦淖尔市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166.99万人。在地理位置方面, 巴彦淖尔北依阴山, 南临黄河, 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 西邻阿拉善盟及塞外煤都乌海市, 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 俗称乌拉特草原, 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 耕地面积40万公顷, 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

(一) 城镇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 该市按照“拓展中心城区、打造特色县城、构筑中心集镇、建设美丽新村”的思路, 在城乡建设中巧妙地植入水、绿、文化“基因”, 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长。土地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2012年3年间, 全市城镇化水平从45%提高到50%,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22.6平方公里, 年增加7.5平方公里。根据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计, 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210.3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达到了250.9平方米。“一城三区一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尤其是该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不断创新思路,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导、部门参与配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引进农村合作信用社,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建设了以“九庄”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村项目, 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对照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和内涵, 巴彦淖尔市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低等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城镇化理念落后, 土地节约集约意识淡薄。

由于投资支撑的粗放增长模式可以在短期内表现出拉动GDP增长的成效, 唯GDP式的思维模式将“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镇建设现代化”、“房地产化”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拉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使得各级政府领导未能跳出旧有的粗放型投资增长模式, 着重眼前轻长远、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挖潜, 盲目扩张城镇外延。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稀缺的意识十分淡薄, 节约集约用地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 传统的扩张用地冲动仍然存在。

2. 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节约集约化程度不高。

从经济运行模式和水平看, 巴彦淖尔市仍处于高增长、低效率发展阶段, 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用地缺口大, 指标紧张, 另一方面却是土地低效利用。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 内部布局松散,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低, 土地资源浪费较重。加之部分地区城镇规划不尽合理, 城市建设中, 大广场、宽马路、大公园浪费土地现象存在, 城镇建设浪费的资源多, 城镇化代价高

3. 存量建设用地低效利用, 城镇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许多产业项目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逐渐淘汰, 长期低效占有土地, 加之当前土地保有成本过低, 对多占少用、浪费土地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措施, 同时,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闲置土地的处理措施不够有力, 土地流转退出机制还不完善, 尚有大量空闲与低效利用土地亟待盘活利用。

4. 特殊发展阶段制约, 体制机制存在着缺陷。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 事权划分、税收体制、干部考核等制度设计, 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还不相适应, 土地利用效率难以提高。土地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尚未全面建立, 现行城市土地供应模式严重存在着市场配置范围小,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事业用地主要以划拨方式供应, 市场机制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领域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解决西部半农半牧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分析

(一) 科学论证,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编制规划

规划是指导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节约集约用地控制用地规模的刚性框架, 只有规划明确了, 城镇建设才有规可依、集约节约用地才有章可循。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 在新型城镇化思路明确后, 现行规划不可避免会存在同新型城镇化要求不相符的内容, 要对现行城镇规划重新研究评估, 科学预测城镇用地需求, 合理划定城市和城镇边界, 有序调整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同时还要注意规划的连续性、前瞻性和权威性, 编制各类规划要多听取群众意见, 把过去“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 彰显水、绿、文化特色,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统筹抓好城乡建设。

(二) 推进农村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 推高农区土地利用率和城镇化水平

实现农业规模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新型的重要前提。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该市已有的土地流转形式, 还停留在经营权的简单受让和经营面叠加, 并不能从根本上产生规模经营效应。因此, 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 必须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 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的新模式, 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1. 倡导探索科学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

积极支持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通过转包、转让或租赁等方式, 集中、连片开发利用土地, 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同时, 倡导农户之间互换土地, 鼓励农民联户经营。引导农户通过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 在亲戚或邻里之间自愿联合经营耕地, 变分散经营为联户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2. 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 (股份) 合作组织。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 鼓励有能力的个人或组织以特色产业为纽带, 吸收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组织, 承担生产管理和对外融资的责任,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 发展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组织可改组为公司。

3.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土地规模经营。

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有经营土地积极性的龙头企业, 以租赁、受让、接受农户入股等方式经营农民的土地, 流转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归龙头企业所有, 农民在获得流转收益的同时, 可自愿转为农工或外出打工挣取工资, 并享有国家规定的各种农村社会保障待遇。

(二) 加快草场流转, 推进牧区城镇化进程

1. 加快草场流转, 打破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

在草场流转过程中, 要确保草场流转不侵犯农牧民的利益, 同时, 加强对牧民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 使草场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 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另外, 通过草原奖补和各个资源开发者为牧民提供相应的补偿, 作为牧民再就业和创业的启动资金。

2. 制定优惠政策, 保障牧民切身利益。

通过合理制定政策, 通过财政资金安排, 为接受操场流转的牧民提供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再就业和创业的起步资金。

3. 创新牧场管理模式, 实行现代化的科学放牧。

集合有资金有管理能力的牧民, 联合设立畜牧业股份公司, 选出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户) 。按照“抓大放小、增经、扩草”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在保护草场的同时, 发展牧业经济, 全面提升草场的投入产出效益, 加快促进牧民增收。

(三) 统筹发展, 优化协调配置城镇土地资源

当前,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过渡期,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按照新型城镇化目标,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短期内会更加突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切实保护耕地, 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建立以提高综合效益为核心的土地利用价值体系, 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严控“增量”, 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土地使用标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盘活“存量”,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挖潜城市内涵, 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 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加强基础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 强化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开发土地复合式功能, 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有效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四) 完善机制, 建立健集约节约用地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集约节约用地评价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 制定城镇和地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并将目标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用地指标分解以及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从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结构、效率及影响因素入手, 在土地利用强度、经济增长用地弹性、经济增长耗地量和土地利用管理绩效等方面筛选指标, 构建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将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计划指标分配和地方政府终极考核的重要依据, 鼓励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奖励基金。

总体来说, 推进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城镇化建设, 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也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推进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中, 要统筹考虑好土地、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 因地制宜的科学的实现城镇化, 才能满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求, 切实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摘要: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多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 具有生态地位特殊、民族关系复杂性、民族文化多样、人稀地广等特点, 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其他地区, 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投入大、困难多、情况复杂等特点, 城镇化效益相对其他地区不明显。如何科学实现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城镇化, 切实提高整个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社会发展指数和牧民的国民幸福指数, 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对象, 总结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为其他地区城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部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牧区城镇化

参考文献

[1]于光军, 李莹.新起点上的内蒙古城市化发展[J], 实践, 2011 (07) .

[2]杜虞.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9) .

[3]田青.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理论参考, 2019 (07) .

[4]邬海军.关于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延边党校学报, 2015 (02)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N].人民日报, 2014-03-07 (9) .

[6]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N].内蒙古日报, 2014-04-25 (1) .

[7]内蒙古城镇化研究课题组.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之一[R].内蒙古统计, 2013 (3) .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8篇

一、在半农半牧地区寄宿制小学当好班主任困难的原因

(一)半农半牧地区社会环境因素。

一方面作为农牧民的孩子,学生一般不够自信,有些甚至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班主任不仅要管理教育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强度与难度无疑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学得的知识多且杂,使其早熟。班主任除授课之外,更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一敌“百”,且“百”变无穷,难免让人身心俱疲。

(二)半农半牧地区学生本身的因素。

一方面半农半牧地区大多数人小学或初中毕业后就出外打工,受其影响,半农半牧地区学生对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使班主任“进退两难”。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资料与城里孩子相差甚远,放学还要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妹,用来学习的时间少,成绩自然比城里的孩子要差,将自己的差成绩“合理”化。

(三)半农半牧地区学生家长的因素。

首先给予学校与班主任盲目的信任和依赖。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是农牧民,没读过几天书,教不了孩子,就把孩子全权托付给班主任,忽视了班主任需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顾及的问题。其次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交与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只在意吃饱穿暖,其他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很难回几次家,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疏远,使学生不合群、焦虑自闭。另外,一部分没有出外打工的学生家长,农忙季节在田间劳作,牧忙季节接羔、打草、剪羊毛,空闲时打扑克、“砌长城”等,给孩子学习起了“反作用”。

(四)半农半牧地区班主任自身的因素。

首先半农半牧地区环境恶劣,使一部分班主任专注于自身发展,相对地,花在研究教学方法、关心学生的时间就减少了。其次半农半牧地区小学老师数量少,课务量大,班主任上的是语文、数学这些主科,还要教所有副科。以我自身为例,每周至少上5节辅导课和15节数学课。工作量大,难免顾此失彼。最后一些半农半牧地区小学班主任年龄偏大,思想陈旧,创造性能力弱,管理方法简单。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又太年轻,经验不足,管理能力有限。

二、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因素,怎样才能当好半农半牧地区寄宿制小学班主任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实战教学经验及对周边教师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管理对策。

(一)关爱学生,包容转化后进生。

班主任只有付出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包括后进生。因为爱是一种力量,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就要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充满爱与信任,才能激发起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要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对后进生要精心设计出促使他们进步的教育方案,创造一系列良好的外部条件,多给他们温暖,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以点燃他们要求上进的火花。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半农半牧地区寄宿制小学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言传身教,这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现在半农半牧地区寄宿制小学,由于条件所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班主任花更多的时间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有话可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得多了。

(三)客观、发展地评价学生。

班主任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既要看到学生校内的表现,又要看到学生校外的表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以优势带动劣势。要不间断地了解学生,经常充分利用一切场合条件,做到常抓不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过去,又要看到学生的今天,还要预见学生的明天。

(四)尊重学生,理解宽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亲近学生,确保他们享受到各项基本权利,不轻视他们,不藐视他们,更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会尊重班主任,就会相信班主任。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尊重学生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班主任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挖掘每位学生最大的潜能。班主任不仅仅要关心、爱护学生,更重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

黄啊云

(南安市梅山镇国专第二幼儿园,福建南安

摘要:童谣是伴随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闽南语童谣充满了浓烈的闽南生活文化气息,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还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人生智慧,具有传播知识和教育引导作用。作者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和闽南地域特色的闽南童谣引入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民间艺术的种子,埋下爱乡爱国思想的种子。

关键词:闽南童谣教学念童谣画童谣玩童谣演童谣

“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桥目吐吐,田婴举旗叫辛苦,火萤担灯来照路,螳螂缀桥穿绿裤……”在自由活动时,不经意间听见幼儿们在念闽南童谣,风铃似的美妙动听,悄然勾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好奇:他们念的童谣是从哪里学来的?幼儿们又为什么念得那么开心?能否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呢?于是我决定深入孩子们中间做一番调查和探索。

经过了解,原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节目的“炮先”讲故事、猜谜和念闽南童谣等节目,深受幼儿和老年人喜欢,幼儿们念的闽南童谣正是从电视上或家长那里学来的。闽南童谣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易记、朗朗上口,是孩子七彩生活的点缀,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音符,深受幼儿的喜爱。于是我决定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让幼儿在亲近中接受,在兴趣中学习,在热爱中探索,在感受中成长,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先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和现有水平,查阅了广泛的资料,同时发动家长帮助我寻找素材,并与其他老师共同商讨,选择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的闽南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受到教育。

其次,有了合适的教材,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才能让幼儿得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班主任素质最好的体现,还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

(五)身正为范、严格要求学生。

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许多时候是在有意无意的模仿中养成的,模仿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要重视模仿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要从学生身边、从他们经常接触的人或物中,有目的地以他们看得见、学得着的人为他们学习模仿的榜样,使他们能将学习榜样远近结合,然后向他们提出学习要求,以达到典型示范的目的。

(六)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为榜样。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金无足亦,人无完人”。学生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等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有的

到乐趣、学到知识和提高幼儿的能力呢?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童谣适合歌唱性教学,有的适合欣赏性教学,有的适合游戏性教学,还有的适合做角色表演,要依据不同童谣所具有的风格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于是我尝试着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闽南民间童谣中蕴涵的美,让幼儿去发现,去欣赏。

念童谣: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音乐性是指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等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而童谣的音乐性几乎是自然天成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是方言歌谣加上谱子,在说唱的过程中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地域文化的魅力。闽南民间童谣以其跳跃、轻快的节奏吸引人,将其和音乐、节奏结合,能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它的特色。如《拍铁哥》,“拍铁哥,印铜锣,陈三哥,四婶婆,拁交椅,挽仙桃,仙桃甜,挽荔枝,荔枝树尾红,挽来请丈人……”朗朗上口,韵律十足,有自然的节奏美,而且句型结构相似,有反复叠诵之美。幼儿念唱时,凭着独特的音色和腔调及对词意的感受,无拘无束地自我表现尽显活泼可爱,如他们或跺脚、或拍掌、或扭腰,一颦一笑中充满了无限童趣。

画童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孩子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广阔天地,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更加洒脱地画了出来。给孩子以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要尊重幼儿自己的想象、创意。允许孩子夸张、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拓展幼儿多方面的思维空间。

如童谣《骑马》:“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骑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的圆,胖娃吃汤圆。汤圆掉了,把胖娃气吹了。”在画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幼儿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存有关爱之心,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七)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半农半牧地区寄宿制小学生都是离开父母学习,所以班主任应该将更多的关爱分给这些孩子,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方形成合力。班主任千万不要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及时召集、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并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班主任要与家长经常联系,互相配合,实行家校共管,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姚文峰,陈强.小学班主任工作难点及培训对策研究,教育探究,2008(04).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9篇

2000 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行给西部多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青海省属于其中之一。两会期间, “一带一路”成为热词。青海省门源县历称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 “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和 “互联互通、旅游先通”的总体思路,国家旅游局在2015 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 “515”战略。随着全国旅游发展形势的变化发展,门源的旅游必将迎来打造地区特色旅游的关键时期、地区产业机构升级的黄金时期。

半农半牧区又称农牧交错区。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世界各地均有。如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及哈萨克斯坦的干草原地带。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两侧。该地区西北部从农牧交错区逐渐向纯牧区过渡,东南部向农业区过渡。半农半牧区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牧业在土地利用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垦荒过度而导致沙化,天然草地面积缩小,阻碍农牧业的协调发展。正确地选定该地区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用地,科学发展当地旅游业,能够使居民增收,避免过度发展第一产业而造成的人地矛盾激化。

1 文献回顾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吴敬琏( 2004) 认为,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 “三农”问题的关键;贺耀敏( 2004) 提出走集群式经济的发展思路; 陈文科( 2006) 提出县域经济居于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地位; 郑新立( 2014) 在 “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通过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发展,吸引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的生活,有助于解决各种城市病。

所谓的农牧业旅游,将农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这是对农牧业的深度开发,对旅游业的细化,是农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产物。这种类型的旅游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熊金银,2014) 。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通过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旅游行业( 穆艳,2015) 。

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诸多探讨,但还缺少对特定区域———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旅游业的专门研究。本文试图以“十三五”规划为视角,针对我国西部半农半牧区特征,结合门源县的实际情况,论述门源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2 门源旅游资源丰富

门源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东北部。境内有AAAA级景区百里油菜花海,每年七、八月满川油菜花耀眼如金,铺满在平坦的百里长川,涌向天际,十分美丽。东部绵延百里的仙米省级森林公园,崇山峻岭,起伏跌宕。更有令人神往的高山神湖———寺沟东海和头道峡天然大溶洞。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境内还有多处古遗址和七十余座清真寺,多种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非富多彩。其主要吸引力总结如下:

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饮食、习俗等有民族风情。这对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比较新鲜。

海北大门上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是古老的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自古以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融合,丝绸之路、甘青通衢在此交汇,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门源为古羌地,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游牧生息。至2008 年年底,共有回、汉、藏、蒙古、土、撒拉等22 个民族的153179 人,少数民族93256 人,占总人口的60. 9% ,其中回族67810人,占总人口的44. 27% 。

二是气候独特,既有农耕文化又有放牧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以农耕为主或者放牧为主,二者同时存在的地方生产生活方式独特。

三是视野宽阔,远离喧嚣,贴近大自然。据2008 年统计,门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2. 9 % ,现代化程度低。前来门源的游客中,有一部分来自东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这类游客长期处于拥挤、快节奏的生活中,来此旅游的目的就是放松身心,观赏西部无污染的宽广天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3发展半农半牧地区旅游业,符合 “十三五”规划的要求

一是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属于服务业。体验自然风光和农牧业旅游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业中占了很大比重。发展半农半牧地区旅游业能够利用第一产业的资源,直接拉动服务业发展。

二是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县域经济作为一级行政性区域经济体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是农业,而农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中也居基础性地位( 陈文科,1987) 。农业本身增收空间小,发展县域农牧业旅游,农业—非农产业两手抓,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以文化旅游和农牧业旅游为主,发展这种类型的旅游业既巩固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发展工业的污染问题,如果开发得当,并形成不可取代的、独有的景观和体验,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的半农半牧地区的县域主要产业是第一产业,且基本处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所以发展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业,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资源属于西部资源的一部分,将这些特有的资源整合开发,既能为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又能为外地前来游玩的旅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正是 “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的目标。

五是 “十三五” 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半农半牧地区特有的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到半农半牧地区旅游,能够增进国人对不同地区的了解,能够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民族团结; 能够让当地居民增收,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宣传特有的文化。

4 门源旅游业发展建议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此相应,旅游消费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因此,旅游业发展不能只盯住 “游”一个要素的发展,必须在提供旅游核心产品即景区和线路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游客人均消费水平,着力延长产业链条,确保旅游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各要素的发展现状,近期要充分调动旗县区各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发展。具体到门源县,发展情况如下图。

数据来源:门源县年鉴。

截至2012 年年末,县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 处,有国内旅行社1 家,星级饭店3 家( 其中三星级2 家,二星级1 家) ,床位474 张,其他宾馆、招待所35 家,床位1381张。农家乐、牧家乐30 余家。

4. 1 增加有吸引力的项目,并联合周边乡县,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只 “油菜花”这一个景点的吸引力是不够的。油菜花季节性强,当处于旅游淡季时,收入大幅度减少,但各种设施维护费用高; 观赏油菜花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周边城市或者省份,往往采取自驾游的形式前往,停留时间短。游客量和游客停留时间在拉动餐饮、住宿方面的力度还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再推出几个品位高的观赏点或者度假地,借助 “油菜花”的影响力,拉动其他景点发展,多个景点共同推动门源县旅游业发展。

4. 2 继续发挥事件营销的宣传效果

门源县的旅游宣传多次运用了 “事件营销”。曾成功举办数十届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举办 “金门源”风光摄影大赛,举办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海 “爱之旅”婚纱摄影活动等多个优质活动,很好地宣传了门源风光。

近些年房车出游、户外越野等类似贴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大受欢迎,尤其受城市白领的追捧,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门源的自然条件适合此类旅游。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和一些公司、学校等单位洽谈,比如一些高校的MBA班级、自主招生考试的夏令营活动,都可以将门源作为户外拓展、年度旅游、夏令营的基地,推广出去,并努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办得像油菜花节那样,一年一度,持续营销。

4. 3 更新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

利用现有的旅游方面的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旅游网站、新浪微博等,推送门源旅游资讯,并与其保持长久合作。景区内可设立微信在线服务,实时与游客保持互动,游客有什么问询、求助、投诉都可以直接在线反馈。比如游客对农家乐的服务有意见、对景区设施有建议,都可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提交。

4. 4 积极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布局,抓住机遇吸引境外游客

“一带一路”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2013 年9 月和10 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国家旨在借用古代 “丝绸之路” 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门源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辅道的必经之处, “一带一路” 是门源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此,门源县不仅要与周边乡县联合,更要与 “丝绸之路” 沿线的各个景区联合,打造国际化精品旅游线路。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旅游业改革发展规划是我国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一。我国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发展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青海省门源县因地理位置特殊,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文章根据规划的发展要求,分析门源旅游业如何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最后对具体推动措施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门源县,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穆艳.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36-137.

[3]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6(3):5-7

[4]中国统计局.2003—2013,青海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

[5]蒋红玲,西藏日喀则地区县域旅游规划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半农半牧区论文 第10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现有的相关研究既有从定义与内涵、问题与对策、动力与机制、发展与进程、路径与策略[1,2,3,4,5]~5〕等方面对城镇化进行阐述,又有从空间生产、人口发展、公共财政、人口流动[6,7,8]~8〕等角度对城镇化建设进行分析,同时也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9]但都注重研究人口密集并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的城镇化,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注不足。农牧区产业基础薄弱,城镇集聚能力差,农牧民具有流动性生产特征,存在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流动性大、社会管理松散等问题。当农牧区经济社会发育到特定阶段,必然也需要通过特定的城镇化方式来提升农牧区现代化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牧区逐步实行“牧民定居计划”,突破了传统农牧区固化的社会结构和封闭的生产生活空间,农牧区社会变迁加剧,对传统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政府在公共政策实践层面还没有形成符合农牧区特征、可复制可推广的城镇化策略,学术理论层面少量关于农牧区城镇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农牧区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对策上,缺乏从农牧区的特殊性来探索符合农牧区特点的城镇化模式。因此,分析农牧区城镇化的动因、特征,提出建设策略思路,对于推进农牧区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农牧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农牧区城镇化是由于各种要素不断集聚后推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从主体行为、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动力及比较利益等角度分析城镇化的动力机制。[10]从主体行为的视角来看,包括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的城镇化模式,自上而下型是政府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运用计划手段安排落实城市建设投资的一种政府包办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自下而上型则是一种由市场力量诱导的自发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11]以农村小城镇发展壮大为中心的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12]并逐步出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作用的“三元”城镇化推动模式、[13]源于区域内部的“内生城镇化”和源于区域外部的“外生城镇化”模式。[14]农牧区以农牧业生产和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农牧区城镇化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农牧民安居、产业发展等规划来改变农牧民游牧状态,促进农牧民适度聚集,逐步向村庄化或城镇化方向发展。如2011年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引导农牧民群众走上了安居乐业的发展道路。从产业结构转换的视角来看,一产生产效率的提高释放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由一产向二、三产转移,产业结构的改变带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5]以西藏为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第一产业内部生产结构变化加剧,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又存在着总量不足、比例持续下降的现实,畜牧业承载就业的能力不足,加速了农牧民的转移就业。从制度动力的视角来看,与城镇化相关的制度通过影响非农化和城乡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城镇化的进程。[16]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传统农牧区的草场管理制度和户籍制度不利于牧区城镇化发展,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如:西藏将实施新一轮农牧区发展改革,将推进草原确权颁证和草场依法流转,促进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必将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释放部分剩余劳动力,将加快农牧区城镇化发展。从比较利益的视角来看,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势差和城市的生活条件、商业、文化服务设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动因。[17]再看西藏例子,传统农牧业在生产环节的受益低,部分农牧民群众逐步将生产重点转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或立足于特色农牧业资源开发牧区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西藏浪卡子县牧区的部分群众则依托从事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已逐步外迁至拉萨市生活,从牧民变成了市民。

农牧区城镇化是在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的协调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图1)。外生动力是促使农牧区城镇化启动发展的导向与保障,内生动力是推动农牧区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与核心。政府主导是引导农牧区转型的外在力量,制度改革是农牧区城镇化的政策保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农牧区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比较利益引起的产业转移是农牧区城镇化的内在力量。因此,农牧区城镇化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区制度变革和农牧民群众利益取向变化的必然,是政府、企业、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传统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为加快农牧区发展,政府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开发项目,促使原本游牧的农牧民在一定地域空间集中,逐步改变了农牧民逐水而居、逐草而生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三大内涵。[18]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相对比,在经济层面,传统农牧区农牧业生产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地矛盾、草畜矛盾日益严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耗能高、污染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在社会层面,农牧区的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农牧民传统习俗根深蒂固,农牧业的科技支撑不够,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与人们对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不相适应,难以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农牧区人口流动性大,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程度低;农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有限,农牧民又存在文明程度不高、市场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释放。在体制制度层面,农牧区户籍、土地改革制度的推进都相对落后,虽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资源环境原因,农牧区吸引投资的能力差;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薄弱。在城镇和村居建设层面,农牧区虽然实施了安居工程,但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管理松散,生活品质不高,产业支撑不足,城镇化质量很低。因此,以安居工程为核心的农牧区传统城镇化模式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呈现出依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人口聚集的“外生促进、内生滞后”、以“村庄化”为主的“类城镇化”特征,是典型的外生性、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其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资料来源:根据单卓娅、黄亚(2013)“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整理。

四、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

由于农牧区特殊的经济地理结构特征、农牧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注定了农牧区城镇化不是“消灭农牧区”的城镇化,而是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城镇化,要经历从“外生促进、内生滞后”向“外生、内生同步发展”的特定发展阶段。改变当前农牧区“类城镇化”模式具有的不可持续性,必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等一系列外力作用激发农牧区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将产业、经济、环境、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合理地进行组合,形成有机系统。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有效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要素,成为城乡要素流动的枢纽,周边区域的增长点和辐射中心。[18]推进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解决人草、人畜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农牧区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农牧业结构调整是农牧区城镇化的内部推力,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提升二、三产业发展是农牧区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转变农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调整农牧民生活的空间结构是农牧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提出以建设新型农牧区综合体为手段,提升农牧民城镇化的内生性。

1.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理论基础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具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征。按照前苏联学者阿甘别吉扬的观点: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实现了从传统分散“单体结构”式村落到新型村社共同体的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趋势。[20]新型农牧区综合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经济的高效、集约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新型农牧区综合体依托一定生产要素在特定的地域内存在,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农牧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并使中心地获得足够的支持以维持运营。中心地都有它的作用范围,从经济及区位特征来看,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特征,在空间上形成“核心—边缘”相互补充和联动发展的区域形态。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具有空间集聚特点,是特定区域内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增长极,在增长中是具有推动性的集合体,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集中了大量主导性强及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部门,有利于培育农牧区具备先发优势的区域增长极。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是以农牧区现代化和农牧民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要素集聚为基本手段,以规模适度的农牧民聚居点为基本单元,以“极核式”、“链条式”、“复合式”等为空间组织形式,以产镇(村)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在人口相对密集、生产资料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的产业综合、要素综合、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生态、业态、文态、形态“四态合一”,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互动”的农牧区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空间综合体,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征。

2.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内涵特征

与传统的点状农牧民聚居区“类城镇化”模式相比,新型农牧区综合体重在整合分散的农牧业资源,扩展农牧业的产业形态,重构具有农牧区特色、功能完善、人草和谐的生产生活空间,塑造新型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一种开放式的要素聚集区,是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方式,重在解决传统农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公共服务缺失、人力资源匮乏、社会管理松散等问题,具有目标的多元性。产业提升方面,引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将传统农牧业与农畜产品加工业、牧区旅游业等融合、互动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方式,突出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的规模性和集约性。聚居区建设方面,在农牧民定居的基础上,通过跨区域共建,整合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及公共服务等诸要素,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重构农牧民聚居空间,突出居住区功能和设施的完善性,形成新的农牧民居住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方面,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分布特征,形成极核式、链条式结构组成的复合稳定的网络性生产、居住区域结构,培育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牧区和城(村)镇发展,促进全域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突出资源要素利用的集约性和空间利用的整合性。社会管理方面,在农牧民聚居区逐步实现产业规模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将显著聚集,将由市生集,促进社会变迁,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突出社会管理的创新性。通过新型农牧区综合体打造,形成农牧区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新的居住环境、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农牧民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农闲时节与农忙时节、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相分离,促进农牧民生活群落化、互助化,通过现代化带动生产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促进社会分工细化,引导农牧民生产从简单的家庭分工向以城(村)镇为单位的复杂分工协作转变,从封闭式的牧区生产空间向面向市场的区域性中心城镇转变,以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带动生产方式、社会方式逐步现代化,推进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农牧区城镇化的内生动力。

3.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农牧区地广人稀,城镇(村居)的空间形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要充分整合农牧民聚居区和生产资料等要素,形成经济、社会、环境、人文、自然地理和制度层面等因素有机统一的空间结构,根据农牧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可以形成极核式、链条式、复合式的空间网络结构。

(1)极核式空间布局。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空间单元包括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类,按照城镇化的要求,其核心空间应为农牧民聚居区。根据农牧民分布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采取适度的人口迁移聚居策略,在人口、草场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采取“圈层开发、圆形辐射”的极核式空间组织形式建设综合体,增强农牧民聚居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实原有聚居区的内部发展密度和质量,逐步形成核心圈层状的空间结构,为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城镇体系结构奠定基础。

(2)链条式空间布局。根据拟建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影响人群范围,采取圈层开发与轴向带动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推动综合体组团化、链条式发展。以交通干线、草场资源和农牧民聚居区为依托,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生活空间为核心,按照综合体复合型发展思路,规范开发建设空间,优化产业布局,配置资源要素,打造农牧民、农牧区、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推进综合体与行政区深度融合、城镇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区域性与全域性统筹协调。

(3)复合式空间布局。在区域广、人口稀少、资源环境承载力差的农牧区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极核式和链条式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复合式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形成核心—放射空间模式、核心—圈层空间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模式,增强核心聚居区对人口、资金等的吸引能力。完善居住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与邻近的综合体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经济联系,探索建立生态型、农牧型、旅游型多种形式的复合式空间结构,使综合体空间向网络化、高级化发展。

4.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的目标体系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应当体现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制度效应,体现“安居”、“乐业”与可持续发展。农牧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应服从于环境效应,制度效应应有利于形成环境效应、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作为新牧区综合体建设的基础,通过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促进农牧区产业融合发展,跨区域整合松散的人居单元,搭建社会管理平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农牧区现代化建设。因此,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目标可以细分为生态系统、生活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及社会管理6个方面,并选取20个因子作为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的目标评价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表3)。

根据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评价指标内涵并参考专家意见,对表3的6类20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并对应按照“100~80”、“80~60”、“60~40”、“40~0”进行分值评定,形成评价指标量化分级表,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确定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建设水平,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综合得分;X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Y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分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

5.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建设策略

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具有产业综合、要素综合、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生态、业态、文态、形态“四态合一”,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互动”的特征,既带有传统乡土社会的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化城镇功能,是农牧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建设过渡模式,是城镇支持农牧区、工业反哺农牧业农业、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要素平等交换所形成的重要实践形式。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软环境培育,避免“重物质轻精神”、“重技术轻文化”,应将其视为一个“生产型共同体”、“生活型共同体”和“生态型共同体”的有机协同系统。要强化统筹规划、政府主导、农牧民参与体、项目支撑、产业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市场系统、空间系统、权利系统、治理系统等系统整合方案保证综合体建设的系统推进,建成形成以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民主科学、体现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体。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农牧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推行城镇、生态、产业、土地利用“多规合一”,根据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布局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单元和公共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农牧民聚居点。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农牧区的产业发展要在农牧业的基础上向绿色环保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和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旅游业转移。要加快推进农牧区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农牧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以政府为主体统筹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吸引企业、农牧民群众深入参与建设管理。要注重农牧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牧民培训和农牧业信息化工作;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开设网络阅览室,扩大覆盖,让牧民随时能与外界连通,改进传统放牧方式,丰富农牧民的业余生活。

五、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当前的农牧区城镇化建设具有典型的“外生促进、内生滞后”的“类城镇化”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是内生性与外生性同步发展农牧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强调了农牧区城镇化发展中政府的主体作用,更突出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作为支撑农牧区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的重要性,是提升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2. 问题讨论

北方牧区的“白灾”与“黑灾” 第11篇

对于这种在气象上称为“暴雪”或“吹雪”所造成的灾害,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白灾”。然而,在有的年份与之相反,因天气干燥,草原牧区积雪过少,一些无水冬牧场,只有在冬季形成稳定积雪后才能利用,这种因牲畜吃不上雪,缺乏饮用水的窘况,往往会使牲畜掉膘,母畜流产,也会出现各种疾病,引起疫病流行,导致大批牲畜死亡。当地百姓称为“黑灾”。

据相关方面统计,在内蒙古的白灾全年有3次高峰,即11月、 2月和4月。牧民说:“年前就怕十月雪,年后就怕3月天”。例如,1977年10月26日~2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遭遇特大暴雪,雪后气温下降,积雪厚达15厘米~30厘米,局部达50厘米以上,形成了特大白灾,死亡牲畜300多万头(口),占当地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二。

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气候变暖,我国北方牧区也都有响应,这就给畜牧业带来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北方牧区的气候呈现出“变暖變干”的趋势,造成北方草地畜牧业区的中东部降水减少,农牧交错带边界出现南移。气候干暖化引起草地植物物候期失常,其生物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变大。加之牧草长期被满负荷、超负荷利用,不仅使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减退,超出了水、土、生物良性循环再生机制的底限,而且超越了在丰年时草原利用的上限,使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趋减,覆盖度下降,从而导致草地沙化加快,甚至沦为沙尘暴的沙源地。同时,草地生长量的减少使得其载畜量下降,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产生,还可能导致“白灾”和“黑灾”的增加,直接造成牧民的收入水平下降。

正由于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提高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其自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坚持草畜供需平衡,适度放牧的原则,采取有计划地轮牧与休牧,季节性地放牧与围栏封育,减少放牧的强度等措施。还应通过打贮草、棚圈建设等工作来加强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防灾与抗灾能力。在农牧交叉地区,应实行农牧结合,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作饲料,而畜粪又应反馈给农业增加有机肥,以促进种植业提高生物学产量。还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良性食物链网,达到多生物共生互利,优势互补,使“白灾”和“黑灾”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部分牧区出现雪灾 第12篇

目前正值我国北方牧区畜牧业繁殖的关键阶段。由于气温持续偏低,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和青海东南部积雪较多, 部分县 (旗) 已经出现雪灾, 畜牧业所需饲草料也出现短缺。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新闻发言人宋中山表示, 当前牧区进入接羔育幼阶段, 急需饲料, 而当前饲料又处于短缺时期, 如果气温较低, 将对牧区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半农半牧区论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腰椎狭窄下一篇:外用治疗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