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条件

2024-08-22

化学实验中的条件(精选9篇)

化学实验中的条件 第1篇

一般来说条件“潜伏”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

一、条件“潜伏”在空气中

例题:下列化学药品长期放置会有什么变化?

1.浓盐酸2.浓硫酸3.氢氧化钠4.生石灰

分析:本题自然界存在的条件, 如温度、气压、水蒸气、二氧化碳会影响化学物质的变化。

第一小题浓盐酸会在外界温度的作用下挥发, 结果浓度减低、质量减少。

第二小题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结果浓度减低、质量增加。

第三小题氢氧化钠最终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 生成碳酸钠 (当中也少不了水的参与) 。

第四小题生石灰先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 再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空气中“潜伏”着多种物质, 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接触空气, 就要考虑这些影响。

二、条件“潜伏”在水中

例题:A l Cl溶液和N3a2S溶液混合, 能制得A l2S3吗?

分析:这两种盐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两物质溶液中各自的离子、分子都能和平共处, 达到暂时的解离平衡。若两种物质加在一起, 则发生反应H++O H-=H2O, 相互促进水解, 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得不到A l2S3。答案:不能,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A l3++3S2-+6H2O=2A l (O H) 3↓+3H2S↑。

水作为溶剂大多数情况下是“潜伏不动”、不参与化学反应的, 但在条件成熟时, 它就会跳出来了。

三、条件“潜伏”在物理性质中

例1:常温下将5g下列物质与50g水充分反应混合后, 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分析:此题若当计算题做就麻烦了, 如果你认识到D.Ca O溶于水生成物Ca (O H) 2是微溶物就行了。而其它三种物质生成的都是易溶物质。

做化学题目, 要靠平时积累。对一些化学基本知识要全面掌握, 再灵活运用, 做题目就会轻轻松松。

例2: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在此温度下, 将50克硝酸钾晶体倒入50克蒸馏水中, 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分析:某些学生忽视了硝酸钾溶于水的量要受溶解度的限制这一隐蔽条件, 而误选A。其实50克水只能溶解15.8克硝酸钾,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未溶解部分的溶质既不能计入溶质质量, 也不能算到溶液质量之中, 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

四、条件“潜伏”在化学性质中

例1:6.2克氧化钠溶于93.8克水中,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等于6.2%B.大于6.2%

C.小于6.2%D.无法计算

分析:因为N a2O溶于水后, 隐藏着N a2O+H2O=2N a O H的化学反应,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不是N a2O, 而是N a O H, 且反应后的溶质是8克, 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2%。

例2:判断如下反应能否进行:

分析:有些物质在一起时, 看似不能反应。但实际上可反应, 它有别于反常反应, 隐藏型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它符合规律。 (1) 能发生反应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 而它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Ba (N O3) 2电离出的硝酸根离子结合成硝酸具有氧化性, 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因为氧气有氧化性, 在酸性条件下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的缘故。 (3) 因为K N O3电离出硝酸根离子和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形成硝酸, 硝酸再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3:在一定条件下, 将0.2m ol SO2、0.1m ol O2、0.2m olSO3充入一密闭容器中, 当充分反应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存在0.2m ol SO2、0.1m ol SO3

B.存在0.4m ol SO3

C.存在0.4m ol SO2

D.存在0.1m ol SO2、0.3m ol SO3

这条题目如果你开始就要计算, 那就麻烦了, “ (可逆反应) ”“潜伏”在本题中, 用逻辑判断的方法就容易得出答案是D了

五、条件隐含在溶液体积的变化中

例1:用25.30m L98%的浓H2SO4 (r=1.84g/cm 3) 配制20%的H2SO4溶液 (r=1.14g/cm 3) 200m L, 需加水 () :

分析:许多学生误认为需加水为200m L-25.30m L=174.70m L而选B。其实, 此题隐蔽着一个重要条件, 即两种不同的液体相混合时其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两种不同液体的体积之和。初中化学一个知识点: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就好比1体积大豆加上1体积小米时, 小米会落入大豆的空隙里。其正确解法是:

解:设需加水的体积为xm L。

解之得x≈181.55m L

六、条件“潜伏”在逻辑中

例1:“不粘锅”炊具是在金属锅内壁涂布了一层聚四氟乙烯制成的, 国家卫生部证实不粘锅在超过250℃时会生成三氟乙酸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外, 用于加工聚四氟乙烯的助剂残留物“全氟辛酸铵”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潜在危害。以下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四氟乙烯CF2=CF2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每摩尔三氟乙酸最多可和1m ol N a O H反应

C.聚四氟乙烯不易燃烧

D.聚四氟乙烯可通过四氟乙烯加聚得到

分析:如参照四氯乙烯判断, A、D正确, B、C不正确。其实题目中按逻辑, 聚四氟乙烯是不粘锅的表面涂层, 肯定不易燃烧了, C是正确的;最后答案选B。

例2.由Zn、Fe、A l、M g四种金属的二种组成的混合物2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产生1m ol氢气。则混合物中一定有 ()

A.ZnB.FeC.A lD.M g。

分析:按常规方法, 本题似乎无解。但从生成1m ol氢气需要转移2m ol电子看, 对于Zn、Fe、M g都需要1m ol, 而它们的摩尔质量均大于20g/m ol, 只有A l2/3m ol就够了, 相当于18g, 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C.A l。

例3:碳和Ca CO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 CaCO3完全分解, 碳完全氧化。如果生成的CO2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 则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这是一道没有提供具体数据的计算题, 这个隐藏在非数据之中的条件是生成的CO2的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抓住这一点, 用碳氧化生成CO2的质量增加量等于Ca CO3分解生成CO2质量的减少量, 求出碳和Ca CO3的质量之比, 然后求出碳的质量分数。

解:设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x, Ca CO3的质量为y。

依题意:x+y=44x/100+44y/100

碳的质量分数为:x/ (x+y) =x/ (x+4.762x) =17.4%

整道题不出现一个数据, 全是文字叙述, 这类计算题为“无数据计算题”、也是根据逻辑找出条件进行计算的。

其实, 这类题不是真的没有数据, 而是数据被隐含在题目中了。解题时只要从基础知识入手, 精心分析潜在条件, 就不难使“潜伏”的数据“显露”出来, 从而找到量的关系, 进而求解。下面题目也要进行数据的挖掘。

例4: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 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 则容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 。

分析:本题涉及铜跟氧气的化合反应和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其原因是跟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与碳酸钙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抓住这一关键即可列式求解。

解:设容器中铜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为Y, 参加反应的氧气及生成的二氧化碳均为A

答案选C。

化学题目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初看题意似乎缺少条件, 如果你基础知识扎实, 再有一定的分析思考能力和一套系统方法, 解题就没有问题了。

摘要:做化学题目, 有时貌似条件不够, 实际上出题者将已知条件巧妙地隐藏在题目当中了, 一般来说条件“潜伏”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条件“潜伏”在空气中;条件“潜伏”在水中;条件“潜伏”在物理性质中;条件“潜伏”在化学性质中;条件隐含在溶液体积的变化中;条件“潜伏”在多种无用条件中。

实验室组建条件 第2篇

室监督检查办法》的通知 各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工地试验室的监督工作,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有效规范试验检测市场,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令〔2005〕第4号)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第12号),制定《陕西省交通厅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地试验室监督检查办法》,现随文下发,请各项目建

设管理单位遵照执行。

二○○八年四月十四日

陕西省交通厅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地试验室监督检查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厅质监站对工地试验室监督检查行为,促进高速、一级公路工地试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第12号)和《贯彻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交质监发〔2005〕547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厅质监站对高速、一级公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养护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监督检查。陕西省境内其他等级公路项目的工地试验室监督检查工作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工地试验室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应当按照核准的业务范围承担试验检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和报告。

第四条

厅质监站对工地试验室实行动态监督检查。未通过厅质监站专项监督检查的工地试验

室不得承担工地试验检测任务

第二章工地试验室组建

第五条

凡我省高速、一级公路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养护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均需组建

工地试验室。

第六条

工地试验室应以本单位所属的检测机构作为母体试验室来组建。若本单位没有所属的检测机构或检测机构资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委托已取得质监机构核发《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并通过计量认证的其他检测机构作为母体

试验室。

第七条

母体试验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工地试验室人员、设备。授权工地试验室从事试验检测活动,授权的检测项目和参数不得超出母体试验室《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

第八条

工程开工前,各施工、监理单位应建立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需满足附件1的要求。

第九条

申请专项监督检查的工地试验室应提交如下材料(1式1份): 1.陕西省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专项监督检查申请表(格式见附件2);

2.母体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的授权书(格式见附件3);

3.母体试验室《等级证书》、《计量认证证书》(如委托其他检测机构)、业务范围

(证书副本)的复印件; 4.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技术职称证书,技术和质量负责人的有关

材料或业绩材料;

5.试验仪器、设备计量标定合格证书或自校记录的登记表;

6.质量保证体系及试验检测工作制度; 7.组织机构框架图,试验室平面布置图; 8.本项目执行的标准、规范、规程文件清单。

上述证书复印件需加盖母体试验室公章,同时应准备原件,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核查备案,厅质监站专项监督检查时核验。

第十条

申请材料采取分级审查制度,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汇总后,以文件形式(附本办法第九条1、2部分)统一报厅质监站。同期开工标段,申请专项监督检查不多于

2次。

厅质监站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不符合要求的,通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

落实整改。

第十一条

工地试验室只能为本项目、本标段进行试验检测,不得对外承担试验检测工作。

第十二条

工程未结束前,参建单位不得将现场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移作他用。确因试验检测项目结束,现场不需要的仪器设备,经本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同意后,方可移作他用。

第十三条 同一个标段的施工、监理单位不能将常规试验检测中同一批号样品试验检测任务委托同一家检测机构。对非常规试验检测项目等需对外委托试验的,可在监理见证下由施工单位

送检,试验数据双方共享。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工地试验室专项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内容:

通过初审的工地试验室,厅质监站应在15日之内安排专项监督检查,对其人员情况、试验仪器配备、试验室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内业资料等方面按照附件1的要求进行全面检

查,工作程序如下:

1.单位负责人或试验室负责人介绍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以及工地试验室的建立情

况;

2.总监办、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对工地试验室的意见和评价; 3.检查内业资料、核验资质原件,与工地试验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4.现场核对仪器设备,查看试验室环境情况;

5.现场操作考核;

6.监督人员对工地试验室进行评价,指出需要整改和完善的内容。

对通过专项监督检查的工地试验室,厅质监站予以发文确认可以开展的试验项目和参数(格式见附件4)。如连续两次专项监督检查未通过的工地试验室,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责令其另行委托检测机构组建工地试验室。

第十五条

对通过专项监督检查的工地试验室,厅质监站将对其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内容见

附件5。

第十六条

工地试验室若有下列变更及事故情况,应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及时审查

并上报厅质监站备案。

1.技术负责人的更换; 2.超过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变动;

3.试验检测工作失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

第十七条

试验检测人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厅质监站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警告、公示,直至建议交通部质监总站注销考试合格证书。

1.不能遵守检测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准则,造成不良影响者; 2.因试验检测工作失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经济损失者;

3.出具虚假试验检测数据或报告者; 4.冒用检测机构名义承接试验检测业务者; 5.伪造、涂改、转借、出让检测人员证书者。

第十八条

工地试验室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厅质监站视其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整改,暂停工地试验室的检测活动,通报其母体试验室,直至建议交通部质监总站对母体试验室降低或撤消检测机构《等级证书》(我省乙级检测机构直接降低或撤销《等级证书》)。凡暂停工地试验室检测活动的,其母体试验室一年内不得在我省设立工地试验室。

1.发生本办法第十七条所涉及内容,属母体试验室监管不力、性质严重的;

2.转包、违规分包试验检测任务的;

3.超越批准的试验检测项目范围承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任务;

4.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等级证书的; 5.弄虚作假,捏造数据,伪造试验检测报告的;

6.玩忽职守,营私舞弊,造成试验检测工作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并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厅质监站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二○○八年四月十四日起开始试行。

附件1:

高速、一级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组建条件

表1 项目名称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母体试验室母体试验室必须取得质监机构批准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乙级以及乙级资格 以上资质。

1、工地试验室主任应具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必须熟悉并能指导试验检测工作,并具有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试验检测人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范围内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员 以及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具有法定计量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出示准确试验报告的能力;

3、试验检测人员应持有交通部总站监制的试验检测证书;

4、工地试验室应配备有初级职称以上、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验的各项专项专业技术人员至少5人以上。

1、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及试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计量检定管理;

3、环境卫生、安全管理;

4、样品、资料、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

工作管理制

5、有关的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方法等技术文件齐全、有效。度

6、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计算、复核制度;

7、试验报告分析、审核、签发及档案管理制度,外委试验取样、送样及报告传递管理制度;

8、建立健全各种台帐。

1、工地试验室的有效工作面积总和不应少于200平方米,并且各室面积的大小与申请的检测项目数量相匹配,遵循仪器设备布局合理、方便试验操作的原则,能够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2、试验室应设置在结构牢固的房间内,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试验室应干净整洁;

3、室内通风、采光好,沥青及沥青混凝土室应配置通风设备;

4、试验室要综合考虑供电、排水等措施,有完善消防设施;

5、试验室遗弃的废液等有害物质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工地试验室

6、各试验室温、湿度控制应满足以下条件: 环境

水泥室:温度20±2℃,湿度>50%; 水泥混凝土室:温度20±5℃,湿度>50%; 标养室:温度20±2℃,湿度>95%; 力学室:10~35℃;

土工室、集料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的温、湿度控制应保证人员工作舒适,不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

表2 名称 试验项主要试验检测参数 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目

1、颗粒级配

2、压碎值

(1)标准筛(2)摇筛机(3)烘箱及天平(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2)压力机500kN(3)天主要试验检测集料 项目及相应的仪器设备

3、磨耗※

4、针片状

5、砂当量

6、含泥量

7、坚固性※

8、磨光※

9、冲击值

10、棱角性

11、云母含量

12、密度

13、吸水量

14、碱活性※

(1)洛杉矶磨耗仪(2)天平及烘箱(3)标准筛(1)规准仪(或游标卡尺)(2)标准筛(1)振荡器(2)烘箱(3)标准筛、秒表及试剂(1)天平0.1g(2)烘箱(3)标准筛(1)天平(2)烘箱(3)标准筛及试剂(1)加速磨光试验机(2)烘箱(3)标准筛及金刚砂

(1)冲击试验仪(2)天平(3)标准筛(1)细集料流动时间测定仪(2)烘箱(3)标准筛及秒表

(1)天平0.01g(2)放大镜 5倍(1)天平(2)烘箱(1)天平(2)烘箱

(1)养护筒(2)试模和测头(埋钉)(3)标准筛

石料

1、单轴抗压强度※(1)压力机(2)锯石机(3)磨光机

1、颗粒级配

2、液塑限

3、密度

4、含水率

5、承载比CBR 土工

6、回弹模量※

7、击实试验

8、有机质※

(1)标准筛(2)摇筛机(3)天平及烘箱(1)圆锥仪(2)天平(3)标准筛(孔径0.5mm)(1)环刀(水罐、灌砂筒等)(2)天平(3)烘箱

(1)天平(2)烘箱

(1)路面材料强度仪(2)百分表(3)标准筛(1)扛杆压力仪(路面材料强度仪、承载板)(2)千分表、秒表(3)试筒

(1)标准击实仪(2)烘箱(3)天平及标准筛(1)分析天平称量200g(2)电炉(3)油浴锅(4)温度计(0℃~250℃,1℃)及试剂

(1)分析天平称量200g,0.0001g(2)过滤设备(3)离心机(4)震荡机(5)水浴锅(6)试剂(1)比重瓶(浮力仪或物理天平)(2)烘箱(3)温度计、天平、恒温水槽、抽气设备

续上表

9、易溶盐※

10、比重 名试验主要试验检测内容

称 项目

1、细度

2、凝结时间

3、安定性 水泥

4、比重※

5、比表面积※

6、胶砂流动度

7、胶砂强度

1、抗压强度

2、抗折强度

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1)负压筛(2)天平

(1)净浆搅拌机(2)标准法维卡仪(3)天平、秒表及湿气养护箱

(1)雷氏夹(2)沸煮箱(3)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1)李氏瓶(2)恒温水槽(3)天平、温度计(1)透气仪(2)压力计(3)抽气设备、天平及秒表(1)胶砂流动度测定仪(2)胶砂搅拌机(3)卡尺(1)振实台(2)胶砂搅拌机(3)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大于90%)(4)抗折试验机(5)抗压试验机(1)压力试验机

(1)压力试验机(2)抗折夹具 主 要 试 验 检

3、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搅拌机(2)电子秤(3)标养室

目 水泥

4、坍落度(稠度)(1)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2)钢尺(秒表)

混凝

5、含气量(1)含气量测定仪 土 及

6、混凝土凝结时间(1)水泥混凝土贯入阻力测定仪

7、抗渗性(1)水泥混凝土渗透仪 相

应的

8、劈裂抗拉强度

9、拌和物泌水

1、抗压强度 砂浆

2、配合比设计

(1)压力试验机(2)钢垫条(木制垫条)(3)钢尺(1)试样筒(2)天平(3)捣棒、秒表(1)压力试验机

(1)砂浆搅拌机(2)养护室(水泥砂浆 温度20℃±2℃,相对湿度≥90%或混合砂浆 温度20℃±2℃,相对湿度60%~80%)(1)砂浆稠度仪(2)秒表(1)烘箱(砂浴或酒精)(2)天平

2、击实试验

3、无侧限抗压强度

(1)压力试验机(2)路强仪(3)天平、水槽及养护室

4、劈裂试验

(1)压力试验机(路强仪)(2)天平、压条、水槽及养护室

(1)击实设备(2)烘箱(3)天平及标准筛

无机设

结合料稳

备 定材料

3、稠度

1、含水量

5、室内抗压回弹模

(1)扛杆压力仪(路面材料强度仪、承载板)(2)千分量※

表、秒表(3)试筒

6、灰剂量

(1)滴定管(2)化学试剂、玻璃仪器(3)天平

7、石灰有效钙镁含(1)滴定管(2)分析天平1/10000(3)烘箱 50℃~250℃量(4)化学试剂、玻璃仪器

8、粉煤灰细度

(1)负压筛(2)天平

9、粉煤灰烧失量※(1)天平(2)高温炉 1300℃

10、粉煤灰比表面积

(1)透气仪(2)压力计(3)抽气设备、天平及秒表

续上表

项试验 目主要试验检测内容

称 项目

1、针入度

(1)针入度仪0.1mm

(2)秒表 0.1s(3)恒温水槽(4)温度计:0℃~50℃,0.1℃

(1)延度仪(2)恒温水槽

(1)软化点试验仪(2)耐热玻璃烧杯

(3)温度计0℃~80℃,0.5℃(4)恒温水槽(1)闪点仪(2)温度计0℃~400℃

(1)蒸馏烧瓶(2)冷却过滤装置(3)立式高温电炉(4)温度计(5)天平(6)低温水槽

(1)天平0.01g(2)恒温水槽 80℃±1℃(3)电炉(1)真空减压毛细管粘度计(2)温度计(3)烘箱(1)毛细管粘度计(2)温度计 0.1℃(3)烘箱

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2、延度

3、软化点

4、闪点

沥青

5、含蜡量※ 检

6、粘附性

7、动力粘度※

8、运动粘度※

9、薄膜加热质量损(1)薄膜烘箱,1℃(2)温度计 0℃~200℃,0.5℃(3)失 干燥器及天平

10、密度

(1)比重瓶(2)恒温水槽(3)烘箱200℃、天平(精度

1mg)(4)温度计(5)真空干燥器 及

1、马歇尔稳定度试

(1)马歇尔试验仪(2)天平(3)恒温水槽

2、抽提试验

(1)抽提仪(2)天平(3)标准筛

(1)自动击实仪(2)拌和机(3)脱模器(4)烘箱(5)

3、马歇尔击实试验 沥青天平或电子称(6)温度计 应

混合 料试

4、压实沥青混合料(1)浸水天平或电子称(2)溢流水箱 的 验 密度试验

5、理论最大相对密仪 度试验

6、车辙试验※ 器

7、劈裂试验

路基

1、路基路面、构造 物几何尺寸

备 路面

2、路面厚度

现场

3、压实度

4、平整度 测试

5、弯沉

6、抗滑性能

项试验 目名 主要试验检测内容

称 项目

主 路基

7、摩擦系数

8、水泥混凝土强度 要 路面

9、沥青路面渗水

10、砌石工程常规试试 现场 验检测

验 测试

11、地基承载力

1)天平(2)负压容器(3)真空负压装置 4kPa 4)恒温水槽25℃±0.5℃ 1)车辙试验机(2)恒温室(3)温度、变形检测装置 1)试验机、传感器(2)数据采集仪(3)恒温水槽

4)压条(5)劈裂试验夹具

1)钢尺(2)全站仪(3)水准仪

1)取芯机(2)钢尺、卡尺

1)灌砂筒(取芯机、核子密度仪)(2)天平及烘箱 1)3米直尺、塞尺(自动平整度仪)1)弯沉仪5.4米(或自动弯沉仪)1)铺砂仪(激光构造深度测定仪)

续上表

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1)摆式仪(摩擦系数测定车)

1)回弹仪(2)碳化深度仪 1)沥青路面渗水仪(2)秒表

1)2m直尺(2)全站仪(3)水准仪(4)经纬仪 1)承压板(静动力触探仪)

((((((((((((((((检

钢材

1、拉伸

2、弯曲

1、锚杆抗拔力

2、超欠挖检测

(1)万能材料试验机100~1000KN、标距仪、游标卡尺(1)万能材料试验机100~1000KN(1)锚杆拉拔仪(1)隧道断面仪

隧道

3、喷混凝土强度

(1)锯石机(2)磨光机(3)压力机

的仪

注:

1、所有试验数据必须在压力机量程的20%~80%。

2、加※为可外委项目。

3、施工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配置,监理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按照监理内

化学实验中的条件 第3篇

1.问题的提出

该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二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个探究活动, 是《种子的萌发》一节中的重点, 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 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 对学生而言, 此探究活动有较大难度, 一是因为距离前两个探究活动时间较长, 二是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 要设置的对照组也不止一个, 本实验耗时较长, 而课堂时间有限, 传统的方法是, 课堂上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后, 直接观察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现象, 并得出结论, 课后再让学生做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等。 但是, 学生课后完成的情况各异, 有些学生甚至无从下手。 而且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得出, 就没有探究热情, 也谈不上培养探究能力了。 鉴于此, 笔者尝试在本节课进行微课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

2.1课前设计, 制作微视频。

由于以上问题, 笔者对实验进行改进, 录制了多个实验视频。 首先从所带班级中选择一个素质较好的班级进行尝试, 挑选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较高的3个小组, 分别探究水分、温度、空气3个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课前2周左右利用手机录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每天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然后通过工具进行整合, 制成3~4min的微课, 每个实验的操作及微课视频的录制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在实验过程中, 种子是否有萌发的标志是什么? 种子的萌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吸胀阶段, 二是鲜重增加的停顿期, 三是胚根突破种皮。 由于第一、二阶段, 从肉眼上看, 只能看到种子胀大, 因此我们把第三阶段, 看成是否萌发且能继续发育的重要标志。 而且通过以下表格记录胚根长度, 这样的观察记录更科学, 便于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准确结论。 (胚根的长度记录表, 单位:厘米)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实验装置采用容易选取的, 一次性带盖子的碗, 两个碗中铺上2张纸巾, 各放入10粒绿豆种子。 在大量实际操作中, 绿豆比其他种子萌发快, 这样节省了探究时间。 甲装置中撒少量水, 保证水量浸没纸巾, 乙装置中不洒水, 然后都盖上盖子, 放在室温下, 每天观察并用手机拍成视频记录下来。

实验二: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实验装置丙, 需要设置一个低温或高温的环境, 其他条件与甲装置一样, 但考虑到放冰箱里时间久了, 水分会散失, 不能控制单一变量, 可以将装置放于恒温箱中, 调节高于室温的温度。

实验三: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教材中的4号瓶, 用较多自来水淹没种子来说明没有空气, 得出种子在没空气时不能萌发的结论, 这一实验有较大缺陷。 自来水本身就有空气, 而且绿豆种子在初期对空气的需要量很少, 所以照样能萌发, 但接下来, 胚根的继续生长和胚轴、胚芽的发育需要较多空气, 这也是要记录胚根长度的意义。 改进把烧杯中自来水煮沸排除空气[1], 这样种子在缺氧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实验效果显著。

2.2课堂探究, 展示视频。

课堂上, 全班分成若干组, 每个小组探究一个因素。 各小组根据生活经验, 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 往往要松土,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 而不在冬天。 事先作出假设并制订计划, 设计实验方案, 在课堂上观察实验的结果, 小组展示各自的方案, 之后小组间互评, 教师再对实验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最后, 教师分别请参与录制的小组, 上台介绍录制的微课。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得出结论, 而且能对实验操作的不足、实验方法的改进等提出建议和看法, 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 在交流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还会想到其他影响因素, 比如光照、土壤等。 分别也能设计实验, 比如一个装置放在有光条件, 一个用黑色塑料袋套住, 当然, 这里要提醒学生, 光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 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进行解说。 关于土壤这一条件, 可以用土壤浸出液, 而不直接用土壤。对空气的探究, 有些学生提出, 用小针筒把装置中的氧气抽走等, 对于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亮点, 教师应恰当评价, 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和尝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结语

微课应用于本实验探究, 其优点在于: (1) 突破时空限制, 真实呈现实验过程, 时间缩短, 拓展了实验设计和探究方案的不足、改进等内容, 学生看到真实的同学在做实验, 更有亲切感和兴趣。 (2) 交互性强,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互评, 在根据教学实际, 选择播放微课, 有很大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能较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表达交流的时间充足, 并能进行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等, 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3) 直观化, 实验有实验过程的展示和实验结果的展示, 能把整个实验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避免重实验设计轻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现象。

参考文献

曲梁镇实验小学岗位竞聘条件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精神,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创新评价方式,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

(三)坚持积极稳妥、有效推进的原则。

三、竞聘程序

(一)学校成立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建推荐委员会

(二)公布竞聘岗位及条件

本单位拟设置岗位总量39个。专业技术岗位是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教师岗位名称:中高教师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高级教师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岗位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竞聘条件

(1)拥护党委、政府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行端正,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品德、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技能;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3)任现职以来,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职责;考核均达到“合格”(含合格)以上等次;

(4)身体健康,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个人申请

竞聘人员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岗位竞聘登记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竞聘条件所需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资格审查

学校对提出申请的竞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根据竞聘资格审查结果拟定竞聘人选。

(五)考核评价

学校必须根据《新密市教体局关于学校岗位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曲梁镇中心校等相关文件规定的教师岗位任职条件及学校岗位职责的要求,进行考核评价。竞聘工作试行量化考核评价,学校根据《曲梁镇实验小学教师职称竞聘量化评价表》,逐项审核竞聘者提供的材料,进行评分。学校评分情况应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

(六)推荐拟聘人选

学校推荐委员会负责审核竞聘人选的资格条件和量化评分,而后根据量化考核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按推荐数确定拟聘人选,如遇量化总分相同的,由推荐委员会票决产生拟聘人选。学校行政办公会负责审核拟聘人选的师德表现、计生情况、有无违法违规行为及重大教学事故等,如违反的,取消其竞聘资格。公示无异议者,已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学校可直接聘用相应教师岗位。

(七)岗位聘用

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取得任职资格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

四、有下列行为之一,解聘、降聘或不予聘任

(1)聘任期内师德考核不合格者。

(2)聘任期内任职考核不合格或未参加考核人员。

(3)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等受到学校或学校以上级别行政处分的。(4)因工作失职发生安全事故的,性质严重且造成不良影响的。(5)有其他损害教师形象或学校声誉的违法、违纪行为的。(6)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执行学校相关制度的。

五、其他说明(一)其他事项

1.本实施方案适用于现已聘任高级、中级、助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2.参加本次竞聘的人员应是现在编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已经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再参加此次竞聘,因其他原因未在职在岗的人员也不再参与此次竞聘。

3.现聘任的中级教师中,年满58岁的男教师、53岁的女教师,仍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经个人申请,可直接聘任八级岗位。若本人愿意参与竞聘,按实际竞聘结果聘任。

(二)、对特殊人员的处理:

(1)一贯在德、能、勤、绩方面表现好,但因身体情况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满负荷工作的教职工,须在竞聘上岗前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后,可不参加竞聘上岗。由学校协调解决工作岗位,在此期间,不参加各类评奖,综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待遇执行绩效工资有关规定。

(2)特殊病(癌症)人、女教师生养期间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待遇按规定执行,其它病假按有关文件执行。

本方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教代会。为防止和排除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公开竞聘的全过程进行阳光作业,按规定适时公开、公示有关情况,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对公开竞聘过程中出现的违纪和不良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确保竞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曲梁镇实验小学

2015年3月25日

曲梁实验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评分细则

一、资历(参加工作以来)

1、工龄:每年1分。工龄以个人档案为准,统一计算到2015年1月1日止。

2、学历:中专3分,大专4分,本科5分,研究生6分。

3、任现职年限:每年1分。职龄指自取得现职称的时间,批复时间在前一年7月至12月,或者次年1月至6月的,计算起始时间为次年1月。

二、工作能力(2012/1/1-2015/1/1)

1、管理能力。

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每年计2分;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年计2分;担任教研组长,每年计1.5分;担任主课教师(语、数、英)及负责档案管理人员每年计1分。四项积分不叠加计算,只取最高的一项。

2、教学能力。

①教学工作量。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每年教学工作量1000节以上,每年计10分;800节以上每年计8分;600节以上每年计6分;400节以上每年计4分;400节以下每年计2分。

②教学成绩获镇级一等奖,一次计5分;获二等奖,一次计3分;获三等奖,一次计2分。体音美等集体、多人获奖的折半计分,一、二、三等奖分计3分、2分、1分。一人多班、一人多学科的每期积分不叠加计算,只取最高的一项。

③参加镇级优质课、观摩课、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的,一次计1分;获新密市级的一次计2分;获郑州市级的一次计3分。由学校推荐参加的其他形式的活动,比照本条件计分。

3、科研、辅导能力。

①论文、案例、课件:省、市、县级一等奖分计以上4、3、2分,二等奖分计3、2、1分。在教体局网站、博客空间发表原创作品,每篇计1分。

②主持编写并正式出版教育教学论著或地方课程教材,每部计5分,参编者(挂名但无著作,有论文但达不到论著或教材份量六分之一者,不计)折半计分。③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为课题的主要贡献者(以结题报告为准,只开题不结题的不计),视课题举办单位级别按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计5分、3分、2分。

④辅导学生获市、县、镇级教育行政部门奖励,一次计3、2、1分。

三、工作绩效(2012/1/1-2015/1/1)

1、政府、教体局综合表彰:市级5分、县级3分、镇级2分;单项表彰(班主任、德育先进、文明教师等):市级3分,县级2分、镇级1分。同一内容奖励,每期积分不叠加计算,只取最高的一项。

2、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省级3分、市级2分、县级1分。只计一次分,每年不累计。

3、考核优秀,一次计2分,合格计1分。

四、常规考勤(2012/1/1-2015/1/1)

1、事假。事假累计在十天以上、六个月以内,一天扣0.1分,最多扣3分。

2、病假。病假累计在十天以上、六个月以内,一天扣0.1分,最多扣3分。

3、迟到早退。迟到早退每2次扣0.1分,最多扣5分。

4、旷课(含旷会)。旷课旷会每次扣0.2分,最多扣5分。

注:在同一层级、同一等级中量化评分得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者优先、资格年限长者优先、工龄长者优先、年长者优先的原则聘任。

化学实验中的条件 第5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 虽然其内容较为抽象, 但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却较为紧密, 逻辑性较强。因此, 通过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能够进一步帮助了解和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外部条件, 从而增强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1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 实验原理与用品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催化剂、浓度和温度, 就同一个化学反应而言, 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 其反应速度也发生相应变化。通常,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增加温度, 反应速率加快;增加反应物浓度, 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此外, 催化剂的加入也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对相关化学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关实验用品主要包括了铁架台、双控胶塞、直角导管、弯导管、试管、量筒、乳胶管、水槽以及烧杯和6%的H2O2与颗粒状MnO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2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安装两套双氧水的分解装置, 在一个装置的试管中加入颗粒状的MnO2, 另一套装置不加入MnO2, 分别向两装置分液漏斗中注入5ml6%的H2O2, 并将两装置分液漏斗的H2O2放在试管中, 在2min内观察不同装置试管内的H2O2分解情况和量筒中O2的体积。结果发现, 加入颗粒状的MnO2的试管内的气泡产生速度较快, 且量筒中O2的体积增加速度较快, 而未加入MnO2的试管内的气泡产生速度较慢, 量筒中O2的体积增加速度也较慢, 且所加入的MnO2在反映前后并未发生量的变化。说明, 就这一试验而言, 催化剂的加入能够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加。

1.3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准备三套装置, 分别在三套装置的试管内放入少量事先准备好的MnO2, 并在三个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5ml2%、4%和6%的双氧水, 将分液漏斗置于试管中, 仍然观察2min内不同装置试管所产生的O2的体积。结果发现, 2min内, 装有6%的双氧水试管所连接的量筒中氧气的体积最大, 4%双氧水次之, 最后是2%的双氧水。从这一试验我了解到,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能够促进化学反应速率提升。

1.4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安装两套装置, 并在其中试管内各放入少量颗粒状MnO2, 将5ml6%的双氧水注入到两装置的分液漏斗中, 在其中一套装置的试管外放一个300ml烧杯, 相其中注入40℃150ml的自来水进行水浴, 并将双氧水分别置于两试管中加热, 观察2min内两装置产生的氧气体积。结果发现, 经水浴的装置中, O2的体积较多。由此, 我得到以下结论, 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温度的上升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也相应增加。

2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1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首先, 经过老师讲解, 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原理, 即, 压强的变化只会对气体参加且在反映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产生影响, 其影响方式是, 压强增加,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进行移动;反之, 压强减小,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增大的方向移动。其次, 准备实验用品, 具体包括100ml注射器、胶塞、打孔器、大理石、集气瓶以及浓度为4mol/l的HCl、NO2和Br2。最后, 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具体方法为: (1) 用注射器在胶塞上打一个半截小孔, 并在注射器中放入大理石与4mol/l的HCl, 将内观推进并将细管插入打好的胶塞半截孔中, 而后, 向外抽内观, 我观察到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 (CO2) 且反应速度很快, 而在将内管向内推压时, 反应速度则较慢; (2) 事先准备好容积两桶的两个集气瓶, 两集气瓶内分别充满NO2和Br2蒸汽, 将充满NO2的集气瓶上扣上一个同集气瓶容积相同的空集气瓶, 结果发现, 瓶中的颜色并未变浅;同样方法对装满Br2蒸汽的集气瓶进行处理, 则发现颜色变浅。由此, 我进一步了解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即压强增加,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进行移动;反之, 压强减小,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增大的方向移动。

2.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首先, 通过课堂听讲我了解到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某一因素, 则平衡便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因此, 对于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体系, 升温将有利于吸热反应进行, 而降温则有利于放热反应的进行。此外, 在室温下,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为红棕色 (其中, NO2为红棕色, N2O4无色) , 降低温度, 颜色变浅, 升高温度, 颜色变深。其次, 准备实验用品, 主要包括20×200的硬质试管、200ml的烧杯、酒精灯、铁架台和64cm的直玻璃导管、Pb (NO3) 2硝酸铅晶体、冰、开水和砂子。最后, 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通过观察老师所做实验, 将相关操作进行如下总结:先将长度为64cm的直玻璃导管弯曲成3V形状, 并取2gPb (NO3) 2硝酸铅晶体和等体积的砂子均匀混合, 将其放入带导气管的硬质试管中, 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关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试管, 将分解产物中产生的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弯好的3V玻璃导管中, 并将导管两端堵死, 而导管内混合气体中的O2不会干扰NO2和N2O4的平衡, 因此, 可不除去产生的O2。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沸水、自来水和冰水混合物, 而后, 将3V导管的三个凸形部分分别插入烧杯当中, 结果发现, 凸形部分内的气体颜色依次由深到浅, 即产生的NO2浓度由高到低, 进一步验证了老师教导的上述实验原理。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进行, 温度降低,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进行。

3 结论

在本次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过程中, 我通过课堂中老师所讲授的相关内容, 对相关实验操作进行观察和分析, 进而了解到了相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 具体为: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方面,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与反应温度的增加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而就H2O2的分解实验而言, 加入催化剂MnO2, 也能够增加其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方面, 压强增加,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进行移动;反之, 压强减小, 化学平衡则向气体分子增大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进行, 温度降低,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艳平, 胡明珠, 兰锁平.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其关系探讨[J].炼油与化工, 2016, 02 (15) :19-20.

[2]王继才, 贠敏爽.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区别与联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06 (02) :87-90.

化学实验中的条件 第6篇

一、浓度熵Qc与化学平衡常数K———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当条件发生改变时, 可以利用浓度熵Qc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关系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这也是新课程下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重要依据。教材中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就是通过Qc 与K的关系来展开的。这就引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以往那种等效平衡模式, 以平衡常数为主线来探讨平衡移动的方向。如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 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醋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来看, 当溶液稀释时会同等地减小分子与离子的浓度, 不难得到溶液被稀释瞬间的浓度熵Qc<Ka 和Kh, 平衡向电离和水解方向移动。这与教材中气体的减压相类似, 因为气体的减压与溶液的稀释都是同等地减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二、强弱电解质的转化动力———Ka、Kb的大小

三、沉淀的生成与转化———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四、各种化学平衡常数作用下的离 子 反 应 的 方向———不同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竞争

以上对化学平衡常数是如何决定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与方向的重新认识, 对于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复习有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 正确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真正做到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第二, 关注新旧课程知识的衔接点与增长点, 在复习中进行反思与提升。

“燃烧的条件”实验的创新设计 第7篇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材上册第124页在阐述燃烧的条件时,设计了白磷和红磷在受热时的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60℃的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1所示)。大约5分钟后,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火焰呈黄白色,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着火燃烧。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虽然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但白磷的着火点较低(40℃),而红磷的着火点较高(240℃),由于60℃的热水传递来的热量只能使白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而不能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着火燃烧。以上事实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其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笔者对该实验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探究,发现该实验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该实验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薄铜片上的白磷不断通过热传递受热以后,温度上升达到着火点后才燃烧,会生成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能严重刺激眼、粘膜、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会腐蚀皮肤和粘膜,还能与空气中冷的水蒸汽反应生成剧毒的偏磷酸,这样就会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损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2.该实验中的白磷放在薄铜片上,薄铜片与烧杯中的热水存在一段距离,需要烧杯中的热水不断传递来的热量积累后才能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这样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

3.需要热水的量较多(需要400mL60℃的热水),浪费了能源。

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实验探究,进行了如下创新设计:

二、实验创新思路

首先,将该实验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时巧妙利用提供热量的热水把有毒有害的生成物白烟五氧化二磷反应吸收为磷酸,实验结束后可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的磷酸进行中和,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保护了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将该实验中的白磷和红磷放在薄铜片上改为白磷和红磷放在金属瓶盖内,并让金属瓶盖直接与热水接触,大大缩短传递热量的距离,缩短实验反应的时间(创新实验的时间为原实验的时间的1/10),而且可以大幅减少热水的用量(创新实验的热水用量为原实验的热水用量的1/16),大大节省了能源。这是一个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节能环保、趣味十足的实验方案。

三、实验用品

500mL的大烧杯1个、50mL的小烧杯1个(用于盛放热水)、直径为100mm的培养皿1个、“百事达”汽水瓶金属瓶盖(直径为29mm)2个、干燥的红磷(约2g)、白磷(绿豆大小的一小块)、热水(60℃、25mL)、30%的氢氧化钠溶液(约5mL)。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1.在一个金属瓶盖内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另一个金属瓶盖内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2.分别将盛有红磷和白磷的金属瓶盖放入直径为100mm的培养皿内的中央位置,再将500mL的大烧杯倒扣在盛有红磷和白磷的金属瓶盖上方。

3.从培养皿的边缘向培养皿内倒入60℃的热水25mL,热水从倒扣的大烧杯与培养皿的缝隙进入倒扣的大烧杯内,倒扣大烧杯的下边缘被热水浸没,盛有红磷和白磷的金属瓶盖漂浮在热水上(如图2所示),约30秒钟后,金属瓶盖内盛有的白磷着火燃烧,火焰呈黄白色,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金属瓶盖内盛有的红磷没有着火燃烧。约1分钟后,倒扣的大烧杯内的白烟消失,有毒有害的生成物白烟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磷酸。

4.实验结束后直接从培养皿的边缘向培养皿内倒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约5mL,中和生成的磷酸,防止污染环境.。

五、实验创新后的优点

1.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上该实验的不足,再启发学生如何改进或创新地解决以上问题,当展示该创新实验时,学生会茅塞顿开,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大增,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

2.创新实验设计简单,教师课堂上操作简便,大大缩短实验反应的时间,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不仅能观察到倒扣的大烧杯内产生大量白烟,而且能清晰地观察到大量白烟与热水反应后完全消失的全部过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增加对五氧化二磷可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的认识。

3.创新实验对有毒有害的生成物进行了全封闭处理和中和处理,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保护了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生动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了学生防止实验污染的环保意识。

4.创新实验大幅减少热水的用量(创新实验的热水用量为原实验的热水用量的1/16),大大节省了能源,培养了学生“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

中学物理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分析 第8篇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基础概念的理解、科技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 做好一个物理实验并不容易, 它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 还需要学生对实验的前期准备、过程控制以及实验环境进行准确的控制, 否则不仅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 还可能对人身或实验仪器安全造成威胁。本文根据实际调研, 对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对其实验条件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为中学生能更好的做好物理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中学物理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分析

2.1 中学物理实验简介

中学物理实验按照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实验仪器认知:游标卡尺、秒表、温度计、气压计、滑动电阻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 (2) 物理量测量: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玻璃折射率、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等; (3) 物理规律验证:共点力的合成、机械能守恒定律、安培定理等; (4) 物理现象探究:简谐振动的特点、楞次定律的推导、直线运动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 (5) 操作性实验:安装电机、变压器模型组装、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等; (6) 演示性实验:左、右手定则演示、电流短路现象演示、大气压现象演示等。中学物理实验有一百多个, 有些实验容易做, 如认知实验, 有些实验不容易成功, 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所以实验条件的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2.2 实验前的准备条件控制分析

要做好一个物理实验, 首先要控制好实验前的准备条件。例如, 以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为例: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以一个小球的平抛运动作为初始动量, 为了保证小球碰撞前的水平初速度是恒定的, 就必须保证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轨道末端切线水平都是完成这个实验的准备条件, 必须准确把握, 否则实验就会失败。

物理现象探究实验: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探究中, 如果实验器材选的是导轨, 要保证导轨是水平的, 如果采用木板代替导轨, 就要调整木板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除此之外, 物体的合外力等于沙桶重力的条件也是实验前必须准备的。

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有更多的初始条件限制。如在同一平面内摆动、摆球释放前无初速、摆角不得大于10°, 还有在实验室尽量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摆球, 连接摆球的线要尽可能的细而弹性小, 这样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单摆, 否则测出来的重力加速度会偏差实际重力加速度很多。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 整条纸带与计时器的导槽一定要尽量放平。由于打点计时器无同步装置, 纸带上第一点与第二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间隔不一定是一个打点周期, 因此在处理纸带时, 要避开用第一点。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实验中, 实验者的准备工作必须非常充分。油酸酒精溶液在配制时不能过浓, 否则不能形成单层油酸分子, 小浅盘的痱子粉洒的要均匀, 只要保证了这些初始条件, 才能成功的做好实验。

典型电学实验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要求可变电阻和电源电动势必须尽可能的大, 才能抵消电阻箱电阻接入时产生的影响, 否则测出的电表内阻必然偏差很大。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要在实验前对实验有充分的理解, 对测量不准或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 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点及物理规律, 同时更深刻的理解实验。

2.3 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

有些物理实验对实验过程中的条件控制要求较高, 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 研究气体等温状态下的变化状况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不管是对气体的压缩, 还是气体的膨胀, 都必须缓慢进行, 因为只有缓慢的进行气体状态的交换, 使气体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才能保证气体温度与外界问题一直相同, 达到等温变化的条件。

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实验中, 所有的实验, 包括一个弹簧拉伸、两个弹簧拉伸以及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都必须将接点拉伸到同一位置, 确保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伏安法测量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时, 实验过程中闭合电建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因为实验用的电池一般是旧电池 (内阻大, 易于测量) , 而旧电池的电量较小, 放电过多会引起电动势和内阻的变化, 导致测量的误差过大无法验证实验。

2.4 物理实验中实验装置的控制分析

在物理实验中, 实验装置是进行物理实验的一个重要条件, 实验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例如, 在单摆相关的测重力加速度和摆动等时性实验时, 我们可以将常用的单线摆制造成双线摆, 就可以确保小球在同一平面内摆动, 而不用依靠人的控制, 降低了学生的实验难度。

在机械能守恒验证实验中, 自由落体的重物需要选择质量偏大一些的物体, 虽然重量并不影响测量结果, 但重量大的物体可以降低空气阻力和纸带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从而可以降低实验结果的误差。

在电学实验中, 各种电表量程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大小影响非常大, 如电流表、电压表尽量保证指针在量程的三分之一与最大量程之间, 结果最准确;欧姆表保持指针在中央附近最准确;伏安法测电阻或电源电动势时, 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也是测量准确与否的关键。

另外, 在物理实验中, 实验环境也非常重要。例如, α粒子散射实验必须在真空下进行, 气体等温变化实验需要保证室内温度恒定, 光学实验要尽可能的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静电实验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 这些试验一旦放置在对其不利的环境下进行, 很可能得不到实验结果, 也看不到实验现象。还有实验结束时的控制对物理实验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如电学实验结束后, 必须先将电键断开, 才能拆除电路, 有电感线圈的要先断开有电感线圈的电键等, 这些控制方法一旦操作失误很可能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 影响下次实验。

结论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 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 要完成好一个物理实验, 不仅要对课题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还要控制好实验条件, 只有反复考虑好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才能使实验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蔡志凌.中学物理实验归类和设计[J].物理通报, 2003, 04 (04) :26-28.

[2]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选择实验改进 第9篇

一、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在加热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酸或碱的存在会促进酯的水解, 尤其是碱可与生成的羧酸发生反应, 使酯的水解进行得比较彻底。

二、实验试剂

乙酸乙酯、2 mol/L硫酸、2 mol/L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指示剂、饱和食盐水。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

1. 实验仪器

250 (或500) mL烧杯、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及其附件。

2. 实验装置制作

(1) 如图1所示, 在约为900mm×400 mm×2~5 mm塑料板 (或其他材质的板) 上钻三个圆孔, 在板右端粘一个手柄, 制成烧杯口架板。

(2) 将三支5 mL塑料注射器的橡胶活塞拉到注射器管口部位, 割去塑料推杆的主杆, 推杆头仍嵌在空心橡胶活塞中 (保持橡胶活塞与注射器管口部的紧密度并便于装卸操作) , 塑料注射器前端的安针嘴用输液导管上的小胶帽套封。

(3) 如图2所示, 将两端堵口的三支5 mL塑料注射器管插入烧杯口架板的三个圆孔并架到250 (或500) mL烧杯口部。

四、实验步骤

(1) 在三支5 mL塑料注射器中分别加入3 mL2 mol/L硫酸、3mL饱和食盐水、3 mL 2 mol/L氢氧化钠溶液, 由左至右插入的烧杯口架板的三个圆孔内并依次标号为1、2、3。

(2) 给三支5 mL塑料注射器管内各滴2~3滴甲基橙指示剂后, 再各加入1 mL乙酸乙酯, 塞上内嵌推杆头的橡胶活塞密封管口 (如图2所示) 。

(3) 向250 (或500) 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进行水浴加热, 用温度计控制水温在40~50℃之间。加热过程中为保证反应条件的一致性, 应手持烧杯口架板手柄不断边转边摇动, 尽量使三个反应容器在同时、同温下振荡 (水浴加热温度较低, 内嵌推杆头的橡胶活塞又将管口塞得较紧, 振荡不会使橡胶活塞冲出注射器管口) 。

(4) 约5秒钟后停止振荡, 稍待片刻即可看到注射器管1中的酯层无色, 水层为红色;注射器管2中的酯层显浅黄色, 水层为浅红色;注射器管3中的酯层显浅黄色, 水层为黄色。注射器管2中酯层最高, 注射器管3中酯层最低。

五、实验特点

1. 本实验突出创新点

(1) 反应容器管口密封措施安全可靠, 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挥发, 保护了环境, 实现了绿色化。

(2) 设计制作了一套能使三个反应容器在水浴加热过程中同时振荡的简易装置, 增大了酯水解速率, 更增强了实验说服力。

2. 该实验其他特点

(1) 用甲基橙指示剂对溶液染色, 便于观察酯层的高度;通过观察水解后酯层的高度来确定酯水解的程度, 比传统闻酯的气味更加明显直观, 更为科学。

(2)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可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3) 适当降低了水解的温度, 消除了密闭容器内加热反应的不安全隐患。

3. 探索课程融合教学法

把通用技术理念用于化学实验装置创新的设计中, 是对技术课程实践与科学课程实验融合教学的大胆探索和尝试。

六、注意事项

(1) 注意塞好注射器管口的橡胶活塞, 以防乙酸乙酯挥发和橡胶活塞冲出注射器管口。 (2) 注射器管2中进行的是一个空白实验, 主要用于提供对照比较, 使结果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高中化学 (试验修订本) :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国际营销能力下一篇:住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