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的精气神

2024-07-09

民办院校的精气神(精选5篇)

民办院校的精气神 第1篇

关键词:精气神,语气,语调

2010年, 泰州市教育局提出了“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的口号, 很多学校开设了诵读课, 学会诵读, 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 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文明言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经常思考:诵读课怎样有别于一般的阅读课?诵读课读什么?诵读课该怎样来上?我认为诵读课的特色体现在“精气神”三个字上:

一、诵读课的内容要精

诵读课是一种以诵读经典美文为主要内容的课型, 诵读内容直接决定了诵读课的效率, 影响学生对诵读课的喜爱程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文章典籍浩如烟海, 让学生读什么样的文章, 怎么去读, 如何取舍呢?我们的做法是:

1. 选择名家名篇。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 我们把诵读课和视听课结合起来, 让他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浅显的典籍,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则让他们诵读《诗经》、《论语》、《古文观止》等。

2. 诵读课与阅读课接轨。

如阅读课讲到古诗鉴赏, 诵读课就诵读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作家的诗作;阅读课学习了散文单元, 我们就找来文质兼美的散文让学生诵读。

3. 选择时文。

我们的诵读课也不是让学生都成为“老夫子”, 我们会定期选择一些时文供学生诵读。我们从《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上摘录一些美文, 印发给学生, 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去推荐好的作品。

4. 选择学生佳作。

学生习作最贴近学生生活, 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 小作者也会因为自己的作文被大家喜爱而提高写作热情。

二、诵读课的气就是读

所谓“诵读”, 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曾经一味注重吟诵而忽视理解, 后来受国外教育理念的影响, 注重内容与理法的研究, 却忽视了诵读。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呢?叶圣陶先生说过:“惟有不忽略讨究, 也不忽略吟诵, 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可见, 传统教育是很重视诵读的, 诵读课实际上是一种返璞归真。怎样去读呢?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 寿镜吾老先生“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呵”时“将身子拗过去, 拗过去”的情形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的诵读教学重点是《论语》。还记得学生在初次接触《论语》时, 非常兴奋, 对于老师的范读尤为欣赏, 因为他们从老师的诵读中感受到了古文的美,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得格外认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诵读课上还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朱自清先生在写于1947年的《论诵读》一文中, 使用了“诵读”一词, 他认为, 诵读是“多少要比说话做作一些”的“说话的调子”。诵读第一要口齿清楚, 吐字分明, 字字清朗, 这与“读”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对读法的选择, 他已不再单一地依凭语言是否自然, 而是结合了阅读目的来论。诵读的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几个方面。

1. 注意停顿。

最基本的停顿是主谓之间的停顿, 另外较长的句子中间也要有停顿。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错,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确定好重音。

重音包括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 最重要的是感情重音, 这是对文章中表达感情最浓烈的词句所加重的读音。其目的是激发感情, 唤起想象, 使听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有时是重叠的, 感情最浓烈的词语, 往往正是句子中最关键的词语, 是逻辑上应强调的词语。

3. 运用适当的语气。

语气, 就是说话的口气。说话的目的不同, 句子的形式也就不同。句子的形式不同, 语气也就各异。每种句子都有一定的结构上的特点, 表示一定的语气, 说的时候有一定的语调, 写下来用一定的标点。语法上从句子结构着眼, 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修辞上从语言的表达着眼, 又有顺装句和倒装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从而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意和不同的语气, 如强与弱、轻与重、果断与委婉、紧急与舒缓、沉重与轻快等等。

4. 把握好语调。

朗读应是“情”与“技”的整合体。技能可使感情表达得更准确, 深入地体悟文本感情则又可更好地运用技能。叶老提倡“美文要美读”, 他认为“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三、诵读课的神在于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

我以为诵读课不单只是让学生反复去读, 在强调多读的基础上, 还应有个目标, 一遍有一遍的不同, 一遍有一遍的用意, 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最终能让这种理解和感悟不断扩大和深化。如果初读和最后一次读并无多大不同, 这种指导的实际意义可想而知。

作为一堂诵读课, 它自然有欣赏的因素, 这种因素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但诵读欣赏的要求又不同于诵读的要求, 它强调了欣赏的地位, 欣赏应在诵读的基础上能成为一种自觉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诵读, 从而达到更深的认识。换句话说, 诵读欣赏应是一个“诵读———欣赏———诵读”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并列的, 而是呈梯级变化的, 是一个情感不断蕴积, 认识不断深化, 感悟愈益深刻的过程。唯如此, 才能让学生陶醉于艺术境界当中, 掌握诵读的规律, 获得美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阅读答案 第2篇

李秦卫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弃“成王败寇”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 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人民日报》03月18日04版,有删改)

1.文章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怎样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补充其中的两个方面。 (2分)

增强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② :③ ;④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

2.第⑤段中“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这句话里加点的词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答:

3.文章论述的事理引入深思,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文章给予你最深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 ②要有不惧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和能力(要有抗打击能力);③管理者对创新失败要有宽容的智慧。 (2分,毎点1分)

2. “仅”强调公司成立时间之短,“就”突出签约项目之多,(1分)用这两个词更充分显示出该公司改革体制机制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之强,更增强了这一例证的说服力。(2分)

青岛五中的“精气神” 第3篇

青岛五中校园里有五棵四层楼高的松树和一株同高的广玉兰,让人惊叹的是一座启用不久的国际二代学校,怎么会有30年树龄的大树。学校原址重建时,五中遵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几次修改设计方案,保留了1986年建校时师生共同栽种的五棵松树和一棵广玉兰树。这不仅传承着五中的历史,更彰显出五中人爱护生命,用心做教育的情怀。

这几棵大树是五中的精神象征。松树傲骨铮铮,玉兰气质高洁,学校借此寄托着对男孩女孩们精神品格的期待,所谓松傲兰洁。

致知明德

“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成功者”,这是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青岛五中开题报告里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该校2012年的重建工程是青岛市市南区为民办的八件实事之一,重建后的五中成为国际准二代学校,2014年学校创建了青岛市现代化学校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所谓“国际准二代学校”,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座“校园综合体”。所有教学活动都可以在3.2万平方米的建筑内实现,88平方米的正方形大教室,470人的礼堂,数千平方米的体育馆……在这所国际化的学校里,到处弥漫着国学的文化气息。

学校的公共空间设有校园文化墙,用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向孩子们宣讲儒家经典文化。“明德园”的孔子塑像,时刻警醒教育者用儒家文化传递“仁义礼智信”,培养有理想、爱读书、有潜质、乐健美的好少年。三楼由教室通向室外操场的整面墙壁,以漫画和文字呈现着“四书五经”的内容,并节选了一段《礼记·学记》中的话,激励学生们拼搏学业。“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些经典连大学生都未必背得出来,五中的十几岁的孩子们已是耳熟能详。

“学校文化的策划是早于硬件设施开始研究、落实的,让文化滋润师生的心灵”,五中校长董涛说。在2009年原址重建前,学校就在思考五中的核心文化。根据历史积淀和未来发展,青岛五中确定“致知明德”为办学特色,以国学为基础弘扬时代精神,塑造五中的精气神。

解读这四个字,也就明白了五中在教书育人这项伟大事业中的崇高追求。“致知”出自《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在五中,就是希望师生们主动追求真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以学习求发展。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寄望广大师生追寻学问,彰显品德。董涛校长说:“我们坚持读书,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立德树人。向课堂要质量,让每位学生发展得更好。”这四字办学特色既体现了青岛五中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也表达了五中师生的理想目标和共同追求。

一堂特别的国学课

五中实行小班化教学,是青岛市小班化教学实验联盟校。教室里学生们4人一组错落坐开,相比传统的稻秧式排座,学生没有前后座次的差异。这堂国学课挤满了特殊的“学生”——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客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局领导两周前来考察学习硬件建设,这次又率领全区的干部和骨干教师,专程学习五中的校园文化和学校课程,研究如何在内蒙古展开蒙语教育。

这堂国学课的内容是《周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姜爱杰老师精心制作了集文字、图片、视频一体的教学课件,先以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引出话题——“当书不尽言,言不达意时,人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随即提出可做“言”与“意”之间沟通桥梁的多种“象”。课程融合了语文、历史等国家课程,引出《易经·系辞》两则。“书不尽言,日往月来”这充满哲理的言语,通过45分钟的课程扎根在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心中。

学校在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设18门学校课程和17门社团课程,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学校课程、社团活动、峰会论坛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4年7月,学校还与德国弗莱堡浮士德高级文理中学签约成为友好学校,定期互派师生交流学习。国际化教育,培养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校方认为,初中阶段的孩子包含着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哪怕只是今天的一粒小小种子,也许在未来,就能长成人生的参天大树。“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幸福的种子”,张志君副校长如是说。

松傲兰洁

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无论是先进的国际准二代学校,扎实的国家课程,还是卓有成效的学校课程,归根结底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更关乎民族的命运。

古往今来的师者更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松傲兰洁”这四个字凝结着为人师者的情怀,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男孩女孩,都希望他们如传统文化中的青松、玉兰一般挺拔高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和谐发展”这是现实中五中的办学理念,更是整座学校的人文追求。校园文化墙,各具风采的“一组一品”、“一班一品”,特色学校课程,兴趣社团,和那堂不知不觉就听到下课铃响的传统文化课一样,润物细无声。

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邀请清华大学基础教育评估专家组,对青岛五中进行第三方教育发展评估。专家组在评估报告中特别指出:“青岛五中科学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引领学校健康稳步、积极向上发展;形成了一个由智慧型校长领导的团结、和谐、奋进的领导团队,‘教师为本’的思想在五中有较明显的体现。”从2011年到2014年,专家组六次来到五中:“青岛五中师生有一股精气神,特别打动人。”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魏续臻多次表达了对五中的喜爱,表示即使将来没有专业评审,还是愿意来五中看看,感受这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教育是城市最大的良心

古往今来,教育一直是国之大计、城之大计。而一座学校的发展,也映射出了一座城市的变迁。

1986年青岛五中建校时,所处区域在市南区东部,那时这里还是城乡结合部,而现在学校所处的东部城区,企业总部林立,高新产业、大型商业鳞次栉比,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比较高。近年来,五中招收基隆路小学、金门路小学、燕儿岛路小学、麦岛小学、银海学校等小学的学生,他们用心做好初小衔接,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位学生在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城市在发展,承载城市未来的教育更要发展。正在此时,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准二代学校应运而生。在五中,现代的标准教室替代了传统的普通教室,通过先进的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新型墙体和窗体系统等节能设备设施,教室的空气、温度、湿度等物理环境具有较高的可控性,保证了师生的健康和舒适,这也是学生身边很好的课程资源。科学实验室、机器人教室、海洋教室、PAD班等专用教室特色鲜明,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大大的操场和体育馆让阳光运动更具魅力。

这样的先进设施在五中随处可见,但只是吸引评审者、来访者的一个方面。一座城市最好的建筑理应是学校,面向未来的孩子也理应在具有未来感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更吸引他们的是五中运用物质条件,营造人文环境,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做出的所有努力。按照《青岛五中章程》办学,质量立校,文化强校。5年来,五中中考质量连续提升,两次在市南区教学年会上做经验介绍,共青团青岛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郭婉祺、青岛市市南区首届十佳美德少年应皓、2014年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本硕连读的徐宁都是杰出代表。

剖析马君武教育思想的“精气神” 第4篇

关键词:马君武,教育思想,教育家,科学教育

马君武在教育方面的造诣很深,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重要影响,使人们将他同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先生共称为“北蔡南马”,可见马君武先生在教育方面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马君武先生在人生的前半段大多从事政治活动,从1924年,也就是他43岁时,他开始逐步地退出政坛,基于多年来对教育的关心和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他开始将经历不断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对教育的这份关注源自他多年来的经历。

一、马君武教育思想形成背景

马君武所生活的时期是中国社会上下动荡的变革时期,不论是少年时期的磨难,还是成年时期的经历都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1.曲折迂回的个人经历。马君武先生祖籍湖北,因其祖父曾在广西任官职,作为后代人的马君武也就随之生活在广西。马君武的父亲曾经在县府部门做幕僚,但是不幸的是,在马君武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撒手人寰,离他们而去。后来马君武便随母亲一同生活在桂林的舅舅家中。少年时期的马君武在学习上并不是一个乖孩子,十二岁时,马君武由于学业上的不用功被其舅舅从读书的阳朔送回到桂林。母亲不能够忍耐他这么不用功的表现,用家法教训了他一顿,少年失去父亲的他看到母亲着急的样子,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痛下决心,决定发奋读书报答亲人。在后来的几年中,马君武认真学习了《史记》、《三国志》等著作,十七岁时顺利地考入了广西体用学堂。在广西体用学堂学习期间,受到校长唐景崧先生的点拨,开始从传统旧学中走了出来,不断地学习外语,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科学文化使马君武意识到救国的真谛要靠先进的科学知识。受到维新运动思想的影响,马君武得罪了学校,结束了在广西体用学堂的一年学习生活。后来,在多方努力下,他又进入到广州的一个法国教会学校学习法语,这几年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教育之路做了深厚的铺垫。后来,马君武分别在二十一岁和二十三岁时进入上海震旦学院和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这一时期的学习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他在德国的高校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先后认识了梁启超、康有为和孙中山。也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顺利地加入了民主同盟会,并成为民主同盟会的中坚力量,参与撰写了《民报》等一系列刊物。辛亥革命的炮声将学成归来的马君武召唤而来,他加入了由孙中山组建的临时政府内阁,历任多个要职。经历了多年的沧桑,他看到了政治中的某些黑暗面。十几年官宦沉浮,马君武备尝艰辛,他对朋友不无感慨地说“: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以后我不不再再从从政政了了。。””[[11]]3399他他认认为为只只有有科科学学文文化化知知识识才才是是改改变变国国家家面面貌貌的的根根本,形成了“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

2.变革动荡的社会思潮。出生于1881年的马君武先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磨难,特别是1894年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使本来陷入泥潭的中华民族更加脆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幸,这一时期正是马君武先生十多岁的时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国家灾难和家庭不幸使他更加懂得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而国家强大靠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实业兴国的思想影响着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一批批学校从此诞生,为社会培养造就各类人才。维新运动的爆发,给沉寂的中国教育打了一针强心剂,教育救国思想逐渐的被人们所认同。以康有为等一批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新颖的社会思潮深刻影响着马君武先生,为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马君武教育思想的生动内涵

马君武先生的教育思想独特而又全面,在个人经历和社会的影响下,其教育思想涉及了教育的多个方面,且见解独特,对教育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1.科学教育观。科学教育观在马君武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科学教育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他在留学前就认识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马君武科学教育观点在于主张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让学生从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价值观。马君武先后在广西和上海上学时期,就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体会,特别是他后来到了日本和德国时期,受到了国外科学教育的深刻影响,现代教育思想使他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教育不仅对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正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马君武先生的科学教育观主张人要有科学的精神,这种教育思想在后来的广西大学创办过程中得到了体现。马君武先生认为,旧中国在封建体制的压迫下之所以在科学文化水平上落后于西方国家,主要在于科学精神的严重缺失,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科学精神是能够使科学教育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他说“科学智识是二十世纪的灵魂”“,图强之真原因,为智识进步科学文明”[2]98。科学精神的具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良好保障,科学教育要以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将科学教育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做“真”教育。在科学教育的内容上,不将教育只放在课本上,还应用于实践中去,在其担任广西大学校长期间,马君武先生不惜重金购买添置实验仪器,开辟实习场所,建立农场和生产车间,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动手机会。除此之外,马君武先生还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他深知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给教师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可以使教师安心工作,教书育人,即便广西当时整体条件较差,当时在广西大学仍然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留学归来的教授任教,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科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2. 教育救国论。教育救国论是马君武先生对于教育目的的观点,教育救国论是在当时特定时期的一个教育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情怀。在近代中国受压迫的历史中,教育救国不仅是教育界仁人志士的想法,同样也是社会贤达的共同心愿。但是,近代中国社会中具有教育救国思想的热心人士虽然比比皆是,但是他们一般都只做言论上的呼喊与号召,撰文、著书、演说成为这些人宣扬救救国国理理念念的的主主要要方方式式,,但但像像马马君君武武先先生生这这样样将将自自己己的的全全部部身身心心融融入入教育实践,通过培养新式人才来建构新社会的人士真可谓是少之又少[3]206。教育救国的呐喊在马君武先生身上得到了真正的实践。他曾经说过“: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当然,马君武先生不仅仅认为教育能救国,同样也相信教育能兴国,教育兴国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国外生活经历,他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马君武先生认为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还能够增强人民的自信,提升人民的“精气神”。

3.大学教育观。大学教育观是马君武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在实践中将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救国的目的融合到大学教育中去,提升了教育的影响力。马君武先生先后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校长,包括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中国公学和广西大学等。其中广西大学校长的任职时间最长、功勋最为卓著。马君武先生的大学教育观也就是在任广西大学校长之时逐渐趋于成熟的。在广西大学任校长期间,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这种做法在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中都保有生命力。筹建广西大学期间,马君武充分发挥了一个教育人应有的智慧,从校址的选取到教授的聘用,从专业设置到学生学习基本条件都花费了马君武先生的巨大精力。马君武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综合的素质,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这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雏形,马君武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广西大学任校长期间,经常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需求。对学生的教育,马君武倡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教育在于解放人的思想,实现人的自由。马君武的教育精神关注到了国民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其中关于科学精神和公德意识的内容[4]192。而德育是智育的前提,马君武在当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德育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马君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有别于其他阶段的教育,要主导知识的实用性,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

重拾国人的精气神 第5篇

《中国精神·中国人》这本书是季老短篇著作的辑录,阅读时无需刻意,你的目光便会很快被季老的博学多识和文字魅力牢牢锁住,旁征博引,文白相杂,皆是信手拈来。细细品味,又不禁为季老高贵的人格、深邃的思想深深叹服。“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九十多岁高龄的季老,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缜密和睿智比较东西方文化,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中华文化必将复兴”;他亲切地同青年聊天,袒露自己对他们的殷殷期盼、热情鼓励。掩卷沉思,我能感受到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和民族忧患意识。

说到国学经典,有些人可能觉得陌生。其实,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就是实例,例如《论语十则》《世说新语两则》《礼记·大道之行也》《孟子二章》等等,这些经典篇目中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正是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言辞的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人格精神,实现着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人之初,性本善”,国学中的儒家思想,将“仁爱”作为高尚的道德诉求,从自我的道德修炼,到参与社会国家事务的道德义务,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它对于人们道德的教化,社会的调节具有不可低估的效用。通过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学生能从“舍生取义”“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操守中,使内心得到净化。讲解《论语》中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时,我们要学习古代知识分子以“内省”修身的高贵品质,教师可以亲自示范,交流“自省”心得,培养学生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承担的优良品质。只要教师肯动脑筋,把握教育契机,许多素材皆能为我所用。“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让学生要懂得谦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教学生要崇尚孝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教学生应看淡功名……日积月累、润物无声,在国学经典的精神滋养和教师循循善诱的正面教化中,学生再次面对物质诱惑和其它社会不良现象时,就会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曲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不会违逆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仅就文学而言,诗词歌赋、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成语典故、节日文化等等,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不用心学习,哪知道其中的奥妙和精彩?

合上书页,收回思绪,季老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回眸二十余年的从教历程,工作上比较踏实勤奋,也不似年轻一代盲目跟风媚外,可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也难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对国学经典的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不仅是对个人业务能力的夯实加固,还是对精神境界的修炼与提升,播及桃李,更是造福子孙的千秋伟业。

如今,宜昌市委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创建“宜学之城”,何为“宜学”?我想,社会风气好、道德水准高、学习氛围浓、人人爱国爱乡、文明懂礼、友善包容、自强不息,这应该算是大家理想中和谐美满的宜学之城了。作为一名教师,理所应当是国学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理当竭尽全力,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品质,如此,则不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了。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国有企业经济全球化下一篇:信息电子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