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体系范文

2024-07-23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精选12篇)

特色课程体系 第1篇

课程基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发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 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课程资源开发, 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优良品质。

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一些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很多学校建立了课程基地, 旨在加大教育投入, 促进内涵发展,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益。这些课程基地就包含不少以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为目标的课程基地。为让这些课程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主要功能, 在课程基地建设之初就要着手开发和开展特色生物校本课程, 为“新型课堂”服务。

为了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展更加切合课程基地的要求, 同时也考虑地方的特色、学校的特点, 生物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确定课程总体目标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就提出课程开发的三个目标:一是依托课程基地, 为课程基地建设服务;二是依托地方和学校实际, 为学校课程多样化服务;三是依托学生发展需要, 为学生素质发展服务。

所谓依托课程基地, 就是我们开发和开展的校本课程要围绕课程基地进行, 为课程基地建设服务。如我校的课程基地主题是“植物利用体验”, 因此, 我们开发、开设的校本课程都要围绕植物利用来开发和组织实施。依托地方和学校实际, 就是要根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情况和地区特色, 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我校历史悠久, 植物种类繁多, 有依托植物景观, 特色鲜明的校园“十大景观”;各个教学班历来有设立“班花”的传统等, 这些都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立足点和素材。同时, 我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 花木种类繁多, 有大型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地和名贵花木繁育基地, 有南、北花木的驯化基地等, 这些也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通过与这些特色资源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设置, 又弘扬了学校和地方的特色文化。依托学生发展需要就是无论是开发还是开展校本课程, 其主体目标是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能力, 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服务, 要符合本校学生实际, 不盲目跟从, 更不盲目拓展。

二、确定具体开发方向

明确课程开发的主体目标后, 就要着手调查可以用来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是要培养学生能力, 二是要易于开展。本着这两点出发, 我们要围绕以下几点做好工作。

首先是依托课程基地。就是要紧紧围绕课程基地的建设目标去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此外从立足校园考虑, 就是要从校园内已有条件出发, 充分挖掘校内可用于开发与课程基地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 目标要明确、清晰。如围绕我校“植物利用体验”课程基地, 我们通过调查后拟开发“校园木本植物分布及用途调查”、“校园药用植物”、“校园食用植物”等校本课程。

其次是依托地方和学校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土特色, 都有与课程基地切合的课程素材, 学校也是如此。因此, 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充分体现和展示出这些特色, 以便通过课程的开展, 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些特色, 将这些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 同时, 由于这些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也便于我们开设课程。如我们依托县“花木之乡”、花木繁育基地 (包括大型组织培养室) 的资源优势, 拟开发“花卉的繁殖技术”校本课程;依据学校教学班设立“班花”的传统, 为让学校的“班花”文化更加完善, 拟开发“班花与励志”的校本课程;依托校“撷英园” (其中栽培的花木都是由各个地区校友捐赠的各地的“市花、市树”) , 为让“撷英园”能够更大地发挥其功效, 拟开发“市花、市树欣赏”的校本课程等。

三、课程开发资源调查

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向和目标后, 就要组织老师和学生对预想的开发目标进行资源调查。调查分为不同小组进行, 在调查之前, 要针对不同调查对象, 明确需要调查什么, 如何调查, 小组如何分工, 还要设计不同的调查表格, 如“校园木本植物分布及用途调查”, 首先有校内调查小组调查校园内有哪些木本植物, 都分布在哪些地方?目前生长状况如何?是人工栽培的, 还是天然杂生的?调查小组还要配备照相机, 把调查植物的典型照片拍摄下来, 对于暂时不太清楚的一些植物也要拍摄下来, 回来后上网去查, 或者查阅其他资料等。资料收集小组成员要负责查阅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用途调查小组调查这些植物基本用途可以通过网络、自己了解、走访等形式调查。对于调查获得的信息和 数据, 要进行分类统计, 输入电脑, 以电子信息形式储存, 以便及时调用。

四、组织校本课程开发

在调查的资源分类完成后, 就需要组织课程的开发了。课程开发需要关注几个问题:一是服务对象。我们校本课程学习的对象是学生, 因此开发的校本课程专业性不能太强, 文字要简洁易懂, 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够清楚。二是要尽可能结合教材。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 是为国家、地方课程服务的, 因此, 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 尽可能多联系教材知识, 最好是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三是要贴近学生生活。校本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更需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 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和观察, 这样对他们更有帮助。四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生感兴趣, 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有用武之地, 否则, 我们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东西, 没有学生感兴趣, 也没有学生愿意选学, 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吸纳一部分学生参与, 让学生参与讨论, 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程开发过程就是要将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分类整理,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基本框架进行重新整理、分类、排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要舍去, 对不足的部分要加以补充。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校本教材的编写, 生物校本教材要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 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对照学习或实践。

五、课程实施和完善

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 要付诸实施还需要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 这也是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的。各种准备条件完善后, 课程就需要在学生中组织实施了。由于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 因此不同的校本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有的可采用兴趣小组的方式, 成为一些同学的选修课程或研究型学习课程, 如我校编写的“校园木本植物分布调查及用途调查”、“校园的药用植物”等;还有些校本课程不宜作为选修课程, 但很多知识可以作为同学们了解的内容, 因此可以作为班级读物, 供给学生课外阅读, 如“班花与励志” (选班花时作为参考) 、“市花、市树赏析” (参观“撷英园”时除了标牌介绍内容外, 该校本教材可以作为拓展和补充) 等。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 要不断征求使用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逐渐加以修订和完善。此外, 还需将校本教材的内容上传到校园网课程基地网站 (或网页) , 便于同学们在浏览课程基地网站的同时也能在网上学习到这些课程。

六、校本课程的体系性

无论是哪一所学校, 要让自己的校本课程更具特色, 显然不是一两门校本课程就能够体现出来的, 而是要体现出其系统性, 即具备一定的体系。由于我们的校本课程是围绕具有鲜明主题的课程基地来开发和开设的, 因此不难形成体系。但是在开发和开展过程中, 还是要关注特色性和服务性这两个方面。服务性要体现出为学校课程服务, 为学生发展服务, 为课程基地服务的基本理念。要立足于本土特色, 尤其是校园特色, 并且要易于开展。

特色课程体系 第2篇

天津市汇森中学

孙方

看到我发言的题目,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课程建设和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追寻我心中的教育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在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成果时,我发现,凡是教育大家,在其教育思想的实践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观和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例如,夸美纽斯的“泛智”课程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及孔子为了实现培养君子之教育目的,形成的以“六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等等。很显然,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代的发展要求校长要像教育家那样办学。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课程。一个学校的特色,应该反映在这所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风格的课程建设上。校长要逐渐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就必须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天津市汇森中学是由原先以天津二中为依托的民办公助学校“天慈中学”改制成为的一所优质民办学校。我们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是“给每一个青春生命注入成功的密码,让每一个青春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我们的人才观是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精神的未来社会的成功者。具体来说,就是以“求真、至善、尚美”为育人原则,以多元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元生命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达成汇森学生品性纯洁、品位高雅、品行自励的教育理想,实现汇森教育的高附加值。“生命教育”是这两天论坛中出现的高频词,很多学校都在实施生命教育,探索生命课堂的模式。我们汇森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把我们的多元生命教育理解和定义为一种“全人教育”。通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使学生珍惜和敬畏生命,学会生存和生活,进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这是第一个层次;更高层次,我们通过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和发展个体生命,追求生命的完美与幸福,实现生命价值。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教育注入鲜活的“生命”元素,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彰显教育的活力;坚持为课程融入斑斓的“多元”成分,让创新的课程建设凸显生命的魅力;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致力于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着力个体生命习惯的改变,让汇森中学的“生命教育”保持发展的动力。围绕生命教育这一核心理念,我们构建了包括国学教育、艺术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科技教育、安全教育、慈善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十大教育群落,对应达成智慧生命、修习生命、美丽生命、多元生命、创意生命等在内的十大教育目标,形成了汇森中学独具特色的多元生命课程体系。

汇森中学的多元生命课程体系,由“基础系列”、“拓展系列”和“成功系列”三大系列构成。

基础系列课程由“智慧生命”、“尊重生命”、“陶养生命”、“润泽生命”和“护航生命”五个模块构成。主要包含国家课程以及涉及到安全教育、国学教育、道德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校本课程。基础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具备生存、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展系列课程由“美丽生命”、“创意生命”和“绽放生命”三个模块构成。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科技课程”、“机器人课程”、“注意力训练课程”、“思维拓展训练”等内容。拓展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成功系列课程由“经营生命”和“多元生命”两个模块构成。主要包括“领导力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智能课程”等内容。通过多元的课程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形成多元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幸福。

着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课程体系 第3篇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从清末基本成形开始。就深受西方影响。癸卯学制时期取法日本,壬戌学制时期则承袭美国,建国初期又几乎全盘苏化。当时的普通中专,包括仿效中专学校的职业高中,主要采用学科课程。

提出打破学科课程,是从1983年引进德国“双元制”开始的。1994年,相关试验在苏州等6城市基本完成,从而更新了我国长期以学校为中心的理念,企业本位、市场驱动、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等概念深入人心。

1989年,北美的OBE开始引入我国;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设立“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1991年启动并开办了一系列DACUM讲习班,中方29所院校,加方3所院校参与,1996年结束;由此确立了“能力本位”课程的基本理念,接受了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的方法。

ME8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技能培训模式,1987年由国家劳动部引入沪津试点。MES主张以学员为中心,行为化学习目标,工作本位和模块学习,对我国职工培训和技工学校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澳大利亚的TAFE引入我国始于1997年,2002-2007年中澳政府合作启动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在重庆5个行业对应的5所职业院校进行,树立了需求导向理念,建立了行业引领机制,开发了能力本位课程。

工作过程导向是新世纪以来从德国引入的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正在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开展试验和推广。“学习领域”逐渐为许多专业课教师所理解。

借鉴带来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变化。可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引入项目生根开花的少之又少,学科课程体系并没有被彻底打破。事实在提醒我们,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课程的潮起潮落,应着力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时俱进的,能为大多数职业院校和师生乐意采用的课程体系。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是在工业化中期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课程和教学必须直面以学校为主体,实行“双证书”,行业和企业参与程度低,层次类型多样,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谁也超越不了这种现实。因此,现阶段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学生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操、有工作胜任力为目标,兼备学科课程与工作经验课程之长,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衔接,职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培育兼顾,学思知行统一,教学做合一,模式多元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的建设,国家应制订层次上相互衔接,类型上相互沟通的课程框架标准,中央、地方、行业和院校在统一框架内分工开发,并增加财政性投入。应紧紧依靠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课程建设,充分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此外,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应与国情结合,无论多么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方案,应至少完成一届教学实践,成功了的才能推广,避免重蹈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覆辙。

构建特色的翠微小学课程体系 第4篇

一、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翠微课程”体系

翠微小学建立了“基础—拓展—综合” 三个层级课程,层级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

基础类课程为国家必修课程,拓展类课程分为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 实践类综合课程打破学科边界,为校本必修课程。根据学科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具体划归到四大内容领域: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身心健康、艺术审美。每一层级课程都包含四大领域的课程。每一领域的课程,又包含三个层级层层递进的课程。

二、基于“翠微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实施

1.基础类课程—重体系,重实效

(1)建立各学科能力培养指标体系和资源库

学校研究分解各学科各学段教材课程目标,从横向、纵向了解学科整体框架, 把握学科逻辑体系,了解跨学科之间的重叠之处,补充课程资源,建立科学成体系的资源库,形成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科, 序列完整、准确具体的习惯、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了力求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纵向连贯和富有梯度的学习习惯、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

(2)加强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

学校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主要分为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整合与主题教学研究等内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提出探究问题—做出预测—搜集证据、进行探究—表达交流—形成解释。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分析和教学内容对基本流程进行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从建立学习小组、提出合作任务、小组分工完成和积累活动经验等步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交流、学会沟通, 增强集体意识。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是指学生使用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及超学科技能分别对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任务或主题, 学习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及理解主题。主题教学研究则是学生基于真问题展开学习,在认知冲突、自主与期待、 向往与专注及投入、倾听、回应中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2.拓展类课程—重开发、重管理、重精品

学校结合实际和学生学习兴趣点设计并研发拓展类课程,包括拓展类必修课程和拓展类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21门, 出版校本教材8本,校本选修54门(包括普及的选修课程39门,社团选修课程15门)。

(1)精品必修课程

这一课程包括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其中德育课程包括文明礼仪、国防教育、心理健康、 传统节日、德育活动等内容。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经典诵读课程、传统艺术课程和传统体育游戏课程,通过全方位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各年级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和生长规律。如语文扩展课程分为三级四体系(见表1),通过知识积累、专题实践、 口头表达和书籍阅读等形式, 为各年级提出不同的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2)特色选修课程

学校基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审美、身心健康四大领域课程设置39门拓展类选修课程。授课内容由学校自主开发、家长自愿和社会资源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人文社会类主要包括小小历史通、 诵读与演讲、阅读、歌词创编、英语阅读、绢花与十字绣、英语自然拼读、国防兵器等内容。自然科学类包括快乐创意、 科学实验、单片机等。艺术审美类包括儿童画、纸艺制作、小小国画家、软雕(2个班)、小小摄影师、硬笔书法、软笔书法(2个班)、童声合唱等。身心健康类有田径、围棋(2个班)、象棋(2个班)、篮球等课程。

此外,学校还研发“翠微小学选修课程网上管理系统”和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护照)用以解决报名、日常管理、学生评价、资源再开发再利用等问题,优化兴趣课程管理流程,在家长、教师、学生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开和分享。

3.实践类综合课程—重实践,长才干,促创新

学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学习的实践活动,达成综合学习能力。

(1)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把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中,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通过调查、观察、探究、交流、 展示、分享等方式,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借助多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

以“桥”项目学习为例。2014年1月翠微小学发起并承办了第二届小学课改联盟国际会议,开展以“桥”为载体的“全球教育共同体”的项目学习,即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建构知识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模式。

项目分为发现桥、拥有桥、完善桥、 创建桥等层级,每级的任务、任务分解与任务呈现方式各不相同。如发现桥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每人都要走近一座桥,用自己的方式定位这座桥并且上传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至交流平台。任务分解是: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座桥;说出、写出桥的名字; 描述这座桥的造型、桥的作用;对桥进行简单的测量;能建立一种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之桥(可以融合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呈现方式为:用文字、截图、坐标等方式呈现桥的地理位置;书写桥名(中英文);拍摄桥; 表现桥的图画;记录活动过程的照片、录音、视频等;完成收获文章(配图)。

“桥”项目中各个层级难度不断加深, 通过这一项目后,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并且逐渐把这一经验推广到其他的实践中,陆续开展了不同类型的主题研究,成效显著。

(2)社会大课堂课程

翠微小学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形成 “皇城文化之旅、自然科普之旅、体验实践之旅、艺术博物之旅”四位一体的社会大课堂小游学课程,并在各个年级实施。三年来,学校根据实践主题利用各类主题公园、学生活动基地和博物馆作为实践活动基地达16处之多,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4.“花开在我心”种植课程—将品行教育融入其中

学校开发并实施“花开在我心”种植课程,旨在让学生接近自然,探寻一条 “学生健康自我”视角下“翠 · 微”教育系列德育特色活动课程实践模式,尝试建立以“花开在我心”为纽带的成长绿园主题活动模式。同时设立记录事迹行为的笃行卡和记录成绩的美德卡,以行为“小事” (笃行卡)来购买花的种植养护权,“教室种花”和“校园里的田园”设计,量身设计符合班风建设要求的花语班花,进行活动主题歌的征选活动和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心花杯”选美大赛和“因为爱”义卖竞拍活动。一系列主题活动因为具有浓郁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使学生在欣赏美丽、感受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地“心花开放”。

特色课程体系 第5篇

第3、4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偶像的变迁

偶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中国人的偶像变迁中,我们可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变化,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变化。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偶像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岁岁年年,他们留在一代代人的记忆里,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标志性偶像,五六十年代的标志偶像是雷锋、保尔柯察金、王进喜等,七十年代的标志偶像是陈景润、邓丽君等;八十年代标志性偶像是张海迪、中国女排、港台明星等;九十年代的标志性偶像是罗大佑、崔健、王朔、周星驰、王菲等。偶像的变迁能大致发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那个时代的背景。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经过大量的资料查找,现分年代概述下他们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偶像伴随着一代代的人成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雷锋、陈景润、邓丽君,上世纪80年代的张海迪、北岛、三毛,上世纪90年代的罗大佑、崔健、周星驰,新千年以后的“小燕子”、超女、周杰伦、姚明、刘翔、“许三多”……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不同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

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当前的青少年多崇拜艺人,那么如果将时光分别回到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各个年代中的青少年又崇拜哪些偶像呢?

上世纪70年代

陈景润、邓丽君风靡一时

在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陈景润的事迹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科学的无比热情。在陈景润的感召下,许多年轻人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领域。当时的孩子们被问到长大做什么时,大多会坚定地回答“长大当科学家”。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陈景润都是年轻人们的精神偶像。

另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邓丽君,他的歌曲在当时是一种具有颠覆效果的符号。长期以来,整个社会的歌曲都是以表达集体主义、革命主义情感为要义的,人们从邓丽君那里得知原来歌曲还可以倾诉个人情感。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集体主义的厌倦,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向往,从而迅速在年轻人当中广泛流传。

八十年代

一个响亮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传遍了神州大地,激起了无数青年人的崇拜与向往,那就是张海迪。张海迪虽然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知觉,却依靠顽强毅力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学习外语,学习中医治病救人,写小说、画画……她那种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了投身于改革开放洪流中的年轻人,鼓舞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张海迪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升学、就业、理想、前途等困难和矛盾,正是许许多多青年人所真实面临着的。因此张海迪作为偶像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她鼓舞了整整几代中国青年去努力、去奋斗,去战胜困境。与张海迪同时代激励青年人顽强拼搏的另一偶像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创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的“五连冠”。女排的辉煌成就为中国人争得了世界级的荣誉,也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鼓舞了无数青年人的奋斗激情,女排姑娘们成为当时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民族英

雄和偶像。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大陆,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周润发,beyond,张雨生、费翔等等。与六七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的“偶像”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偶像。另外一个特征是,偶像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极大满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的一些文化也开始影响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他们也是整整一代青年人在充满向往与迷惘的成长岁月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九十年代中后期,最能体现青少年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的偶像是周星驰,周星驰因为一系列搞笑无厘头电影深受青少年欢迎,《大话西游》成为流行于大学生中的经典。周星驰的电影,在玩世不恭和调侃中,宣泄化解了年轻人的逆反情绪和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竞争压力。周星驰被被追星族们称为“星爷”。实际意义上周星驰或许不能称为偶像,因为他一直是一个“搞笑”的小人物角色,与传统的偶像形象相差太远。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走向纵深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精英式价值观日益式微,全社会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在全球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下,青少年们的偶像也被娱乐工业商业化生产着,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里除了反叛和娱乐,找不出更显著的符号。

21世纪

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文化娱乐方式,也改变了娱乐明星的生产方式,这一时期,除了传统包装方式生产的明星外,互联网造就的一批网络红人吸引青少年追逐模仿,互联网促成了草根明星的崛起,也使偶像进入“秀”时代,只要你敢于惊世骇俗、标新立异“秀”自己,你就能成为明星或偶像,因此许多明星也利用互联网不惜各种手法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互联网的炒作便捷性使各类娱乐偶像“走红”期缩短,也加剧了青少年追求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伴随着秀场的蔓延,一批批新生代偶像诞生了,与网络红人成名的“秀”自己路径相似,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利用与网络互动,通过“真人秀”来谋求一夜成名,“超级女声”是其中代表。超级女声打造的偶像李宇春们引发无数少男少女们疯狂的追星热潮!“超女”、“快男”自不必说,娱乐圈成了偶像发源地,体育界也成为偶像高产行业,姚明、刘翔成为很多青少年的偶像。“粉丝一族”的出现也让一批人成为专业追星族,在喧嚣中,很多人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新一轮的偶像会是谁?

偶像崇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类进化历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必经的历史阶段。人格的社会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人格偶像崇拜,人格偶像阶段以及独立人格阶段。各个时代有不同的偶像,偶像也是一种精神激励,和精神追求,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

特色课程体系 第6篇

摘 要: 工科院校特色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适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科学、合理的特色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英语专业虽有诸多实践课程但缺乏体系的问题,提出构建英语专业“倒金字塔”形,多维度的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弥补了体系缺乏的不足,凸显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特色。

关键词: 英语专业 特色 实践课程体系

1.研究背景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附录《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五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意见》要求“要从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21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重新规划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数量激增,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但“各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形势不容乐观”①(何其莘,2005)。针对各院校客观存在的办学差异,唯有“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并选择复合的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意见》)”。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的解读入手,分析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现有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模式及存在问题,试图提出构建特色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模型。

2.实践教学体系的解读

实践教学实际上是一个首先应用于理工科教学体系的概念,要系统研究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自然离不开对这一概念的解读。

2.1概念理解

《教育大辞典》对实践教学的定义是:“实践教学又称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解读,如康涛等(2004)认为:“所谓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劳动、专业劳动、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活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张耀宇(2010)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解释:“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的实践教学计划。”唐人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它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既与技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同理论课程教学保持同步、且相互融合。但它却并不等同于纯理论教学,与其相比,实践教学则具有相对独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延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特性,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实践技能体系。”

2.2基本特征

根据上述概念解读,不难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教学体系显然应该是一套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实践教学体系应具有延续性。实践教学体系贯穿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各阶段,从低年级一直持续到高年级。

3.特色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0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第十条指出:“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要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指标。

3.1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新构建的特色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可以有效解决以下问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系列课程缺乏体系问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两张皮问题;英语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失调问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体系性、层次性问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如何保持相对独立性问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特色性问题。

3.2实践意义

3.2.1对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行不悖,是对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充实和延伸,更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直接检验。与此同时,完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有力保障。英语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新时期如何通过构建相对独立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该项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3.2.2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英语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的局面,保持实践教学相对独立性同时,确保所建立的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相适应,努力构建基于平行四边形形态的多维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杨贤玉,柯宁立,2011),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既熟悉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新时期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3.3特色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态构建

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应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付红霞等(2008)在对本校三届英语专业四年级应聘回来的学生经过访谈后发现“实践是他们最薄弱的环节,用人单位非常介意他们是否实习过、有无相关工作经验”。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似乎较多侧重于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而对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明显重视程度不够;仅在毕业前安排社会实践,对教学全过程只起到检验结果的作用,而无法对结果进行修正、补充。因此,英语专业只有通过实践型的教学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将‘应用型”落到实处。

本研究认为构建起相对独立的特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缺乏体系的问题。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具体体现为:(1)独立设课:如实习,实践,实验课程;(2)课程体系的模块化;(3)课内外结合;(4)突出强调实践性。

3.3.1基于模块化、层次化的特色体系

在《大纲》中,实践课程几乎谈不上体系,除毕业论文之外,几乎无任何有关实践课程的建议,显然“这种安排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明显脱离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杨贤玉,柯宁立,2011)”。

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化体系的构建,首先吸收借鉴诸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理论,其次结合《大纲》理论课程模块框架构建一套与理论课程体系模块相对应的模块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体现模块化、特色化,保证四年不断线。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英语专业所有实践课程共由三个子体系、诸多模块课程共同构建而成:实践(实验)性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课外活动体系。实践(实验)性课程体系具体由以下模块课程组成:

认识性课程模块:认识实习。认识实习主要是参观东风汽车公主要生产厂,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汽车基本知识背景,为专业学习提供基础。

语言技能训练与实践课程模块:该类课程包括专业四级TEM-4强化训练、专业八级TEM-8强化训练及语音强化训练。专业四级、八级强化训练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国家等级考试题型并进行基本训练,从而顺利通过并获得合格证书,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对于训练学生语言综合实践技能帮助较大。语音强化训练保证学生纠正语音、语调问题,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准确的语调及节奏感。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模拟商务谈判主要通过模拟商务谈判活动,提高学生应用外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也具有实用性,可以指导就业实际。

设计性课程模块:包括外贸实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外贸实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外贸单证和实务环节作业模拟外贸业务流程,使学生能适应将来可能从事的贸易业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设计并根据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验证性课程模块:包括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际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具体要求,并通过从事和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促进今后学习提高。公益性社会劳动是高校的基本要求。

实验性课程模块:计算机强化训练,本课程分七个学期分散完成,分别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做出不同层次要求,从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训练到高级管理能力训练,保障学生四年学习不断线,以便适应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主要以课外形式进行,通过规定各类课外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活动的学分,鼓励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如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等。

课外活动体系中规定的主要活动与英语专业技能的训练实践紧密相关,属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此类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种锻炼,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目前,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在经过多次磨合后已逐步完善,从而形成由“一节(外语文化节),二杯(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六赛事(英语主题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大赛、主持人大赛、男女篮球赛、校园十佳‘名星人’大赛)”主导构成的丰富体系。

由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共同构建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形态,按照学时比例图示如下:

图2 理论课程模块构建 图3 实践课程体系模块构建

上图中理论与实践模块分别呈现层次化,课时设置正好相反,相互补充。理论课程模块呈现正三角形态,实践课程模块呈现倒三角形态,二者结合正好构成完成的平行四边形形态,较完美地体现了实践课程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的结合,最终构建起基于模块化+层次化的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就该体系而言,理论课程体系侧重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实践课程强化语言实践和专业实践,二者相得益彰,恰好符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3.2基于多维度的立体化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属于二维形态课程体系。二维形态基于模块说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分为横向和纵向维,一般由课内实践课程+课外实践课程共同构建,其中课内实践仍然是主体。按照二维理念构建的课程体系图示化后呈如下形态:

图4 两维形态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然而,基于上述形态构建的实践课程体系似乎过于简单,未能具体体现实践课程的各方面内容。根据大多数工科院校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部分课程在校内完成,部分在校外,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图5 多维度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如此一来,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不仅在内容上得到进一步充实,而且从形态上得到深入扩展。多维立体化实践课程系的构建,既突出体现了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4.结语

戴炜栋(2010)在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外语专业发展很快,但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类型办出专业特色,如何使外语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因校制宜,特别是构建起与理论课程体系对应的既保持相对独立又能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完整体系,才更有利于英语专业人才的成长也能增加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然而,要真正有效落实实践课程体系,尚需解决好以下问题:(1)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胡文仲(2008)指出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瓶颈”。(2)实践课程监控体系的建立。在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中,课内、校内的实践比较好监控,而校外、课外的实践教学明显不好监控,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不解决好上述问题,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得不到保证。

注释:

①2005年7月13日广州,何其莘在英语专业评估院校培训班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J].外语界,2010,(3):2-6.

[2]董金玉.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8-90.

[3]杜欣.关于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完善再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154.

[4]段成.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4-89.

[5]段成.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3):8-11.

[6]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6):25-33.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1.

[9]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24-26.

[10]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163-169.

[11]康涛,黄华彩,彭泉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8-140.

[12]李吉英.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10):609,611.

[13]李英.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学理论,2011,(08):176-177.

[14]欧阳旭东.重新认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8(2):87,88-89.

[15]唐人.外语专业学科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4):112-114.

[16]孙小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84-186.

[17]田纯广.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科教文汇(11)(中旬刊),2009:161-162.

[18]王家义,张建明,张从益,杨永和.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设计研究[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0,(6):135-138.

[19]肖琦姝.关于构建高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思考[J].大家,2011,(3):182-183.

[20]杨贤玉,柯宁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7-60.

[21]杨贤玉,柯宁立.工科院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外语界,2011,(1):53-58.

[22]张绍杰,杨忠.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09,(1):4-8.

[23]张耀宇.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4):45-50.

特色课程体系 第7篇

1研究方法

1 .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搜索近年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1 . 2访问调查法

目前全国青年类院校共10所左右,通过近年来高职院校教研活动交流、电话访谈等方法,获知8所青年类高职院校关于教学大纲、教材情况,与各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及专家座谈、电话交流10多次。

1 .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有三种:专家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学生问卷作了信校度检验,皆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专家问卷和部分教师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和回收,专家问卷发放13份,收回12份,均为有效问卷;教师问卷发放了40份,收回了36份,有效问卷为32份;选择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4所青年类院校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共收回450份,有效问卷为420份,其中男生问卷178份,女生问卷242份。

2结果与分析

2 . 1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课教材、课程标准建设情况

调查结果见表1:9所院校(75%)使用统编教材,使用自编或统编、自编的相对较少;10所院校(83.3%)课程标准齐全。这说明教材与课程标准基本配套,课程标准内容是否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是青年院校体育课改革的重点。有些院校采用自编教材,层次不齐,同类院校使用统一的教材较好,方便交流和学习。

2 . 2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调查

2.2.1专家调查

调查结果:11位专家(91.7%)认为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普修课, 9位专家(75%)认为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必修普修课;8位专家(66.7%)认为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必修选项课,10位专家(83.3%)认为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必修选项课。这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有8位专家(66.7%)认为大二第一学期应开设体育选修课, 有9位专家(75%)认为大二第二学期应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有3~ 5位专家(约占28%)认为大三应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

通过访谈及调查表明:专家们普遍认同大二甚至大三应该开设体育课,并且要突出职业体能训练。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岗位对人的职业体能需求需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增开大二和大三体育课。

2.2.2教师及学生调查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对大二开设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形式的认识基本是相同的,这与专家的调查基本吻合。

课程设置教师调查结果:教师对大一体育课设置与专家基本相同,均认为大一第一学期应开必修普修课,第二学期开设选项课、大二选修课和职业体能训练课的模式;个别专家认为三年级应该开设体育课,这与部分教师的意见不同。

课程设置学生调查结果:87.6%的学生认为大一就应该开设选修课,49.8%的学生认为大一应该开设必修课;71.2%的学生认为大二应该开设职业体能课,83.2%的学生认为大二应该开设选修课; 81.2%的学生认为大三不应该开设体育课,这与专家与教师的意见不同。

上述调查存在差异的原因:从专家、教师和学生三者的角度看。专家认为大三是大学生从学校体育迈向社会体育的延续,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轻松,做好衔接段的体育教育很重要[2],因此,建议大三开设体育课。大一、大二学生体育课的形式,学生同教师与专家的认为不同。学生们对体育的功能认识不足,体育课就是蹦跑跳,自愿选修上课;教师和专家对体育教育的功能认识深刻,他们认为大一、大二体育课设置以及授课形式的意见一致。大一第一学期应开必修普修课,第二学期开设选项课;大二选修课和职业体能训练课的模式,这样既满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同时也满足学生自愿选修和岗位需求的职业体能。

2 . 3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调查及特色设置

2.3.1课程内容的调查

学生选项及选修课调查结果:男生喜欢的项目依次是足球、篮球、散打、游泳、网球、排球、武术、跆拳道;女同学喜欢的项目是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瑜伽、形体训练、乒乓球、游泳、排球。还有同学喜欢爬山、自行车、攀岩等刺激性项目。教师对不同工作类别体育课内容调查及设置见表4。

2.3.2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青年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体育课程体系。(1)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课程体系, 发挥各自优势,体现本校风格和特色。(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体育课内容与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需求一直,针对性的发展学生职业素质。(3)关注学生个人爱好去向,内容设置满足专业岗位要求和兴趣爱好[3]。(4)青年类院校设置的专业主要以服务性行业为主,构建体教学内容要满足这一需求。

2.3.3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课程的设置形式

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课程设置见表5。

3结论与建议

3 . 1结论

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是比较完善的,但教材版本较多、大同小异、没有特色。课程标准基本体现“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能体现职业岗位需求的素质,教学内容及项目设置没有特色。青年类院校体育课程要突出岗位需求的职业综合素质方向发展。依上述调查结果归纳出青年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形式,各院校可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打造特色项目。

3 . 2建议

体育课程改革始终要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合理性、教育性、实用性等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

特色课程体系 第8篇

地方特色课程可以针对整个区域各学段学生进行体系性的创建实践,形成同一主题下的体系化复合课程。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对“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的体系性构建,形成了相对完整、成熟的课程体系,并就解决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成功探索。

一、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的价值追求

1. 有助于对学生乡土情怀的持续培育

认识乡土、热爱故乡,这是地方课程教育目标的一个重点。对乡土的认知、乡情的养成,不是哪个年级哪门课程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持续的培育过程。对乡土的认识与情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相关知识的准备、相关的研究能力以及兴趣与情感等。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对乡土资源进行长期的教育设计,有其实际的需要与现实的可能性。

进行地方特色课程的体系性构建,前提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切实按照学生发展的水平,对各学段相关课程的学习任务作基本的定位,形成既纵向关联衔接又相对独立的功能板块;二是与此相配合,科学地编好各学段的相关课程培养目标,使这种衔接落到实处。这是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有别于非体系性构建,并彰显其独特魅力的所在。

2. 有助于主动服务本地区社会发展的系统行动

地方课程是服务于地方,尤其是服务于本地区人和事的特殊发展需要的课程。崇明教育作为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结构元素,理应主动地服务于生态岛建设的伟大实践。生态岛建设的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是“生态人”的建设。“生态人”是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考虑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是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去把握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有一个美好的现在和未来的人。这需要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成人教育,进行长期的整体设计,以使人能得到持续的养成教育。

生态岛的建设需要保护好崇明岛的自然生态之基,还要传承好崇明岛的优秀乡土文化之魂,更要引领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之路。通过“生态崇明”地方课程的体系性构建,让崇明学生真正了解崇明岛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用乡土课程的形式把崇明的优秀乡土文化基因提炼出来并传承下去,并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高度,对乡土文化作改良,在学校率先建立起生态文明高地,然后通过有效辐射,积极地作用于乡村文明朝着生态文明方向的演进过程,这是需要崇明教育承担的另一种责任。

3. 有助于对新课程实施难题的求解突破与行动牵引

选择几门地方特色课程进行体系性构建,可以起到“突破一点,带动整体”的效应。

首先是带动校本课程建设。“生态崇明”课程的体系性构建,不仅使崇明区域课程体系呈现鲜明的个性、焕发蓬勃的活力,并且在其带动下,催生出由中小学自己开发出“生态崇明”校本课程系列,在此校本课程系列开发实践的推动下,还涌现出数量可观的其他主题的校本系列课程。

其次,是催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开发与生态岛建设的合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一是学习内容的本土化。课堂教学过程更容易呈现动态生成的特征。二是学习组织形式的丰富性。学习不再只是囿于教室和校园,更提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开展现场教学,学习时空得到延伸。三是有利于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中学习。

再次,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进程。“生态崇明”课程的编制与实施,已成为教师新职业素养得到切实锻炼的一个实践平台。课程编制、探究学习指导、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教师课程实践素养,只有在课程实践中才能得到磨炼和成长。因而,本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特别是特色教师群体的成长之路,地方特色课程的体系性构建与实施过程,无疑有其特殊价值。

最后,是促进教改配套条件建设。“生态崇明”课程在实施推进中有力地促进配套条件建设,包括实验学校的运作制度与辐射机制,县级、校级实践体验基地的配套立体建设和相关教育资源共享配套建设。

二、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的实践行动

“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始于2005年9月,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主要涉及崇明县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四个学段。其直接目标有两个:一是构建优质的“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二是找到破解地方课程体系性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方法,并完成经验的提炼、分析、梳理和总结。项目组织架构是由我县教育局行政部门与我县教师进修学校联合组成推进工作总项目组,组建“崇明县生态教育研究所”作为操作实体,下设多个学段课程项目组与实验学校研究联合体等。

1. 体系性构建实践的研究策略

本项研究以系统论与运筹学的理论为指导,强调项目顶层设计的整体性与分阶段目标达成过程设计的长程性。地方课程的体系性构建是一种地方课程构建新样式,在国内鲜见。这就注定了它是对以往相关认识与实践经验的双重超越,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生。在众多问题中聚焦有创生性的关键问题需要多维度的研究,而对聚焦出的问题作深度透视、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假设与实践验证、修正及其实践结果的提炼总结,是一个持续的研究过程。研究的最终指向是“变革”,即关于地方课程体系性构建中的实践操作体系的构建,并从中获得关于这类课程构建的一般认识。

2. 体系性构建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课程总主题的选择研究方面,我们从崇明学生未来发展的特殊需要、崇明生态岛建设发展的特殊需要与突破当前新课程改革行进中瓶颈问题的需要出发,在这三个维度上聚焦出“生态崇明”主题。

在课程板块及各板块功能的设计方面,总体分成两大板块:纵向学段递进课程和学段内横向协调课程。前者,主要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我们把学前教育的“生态崇明”课程定位为游戏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侧重生态启蒙教育;把小学教育的“生态崇明”课程定位为主题系列活动课程,侧重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初中教育的“生态崇明”课程定位为拓展型课程,侧重让所有崇明学生对崇明生态与生态岛建设蓝图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把高中教育的“生态崇明”课程定位为研究型课程,侧重让学生对动态变化着的生态进行研究,并对生态岛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后者,即学段内横向协调课程来看,初中学段“生态崇明”课程包括多种类型的课程。除六至八年级每周一节课的“生态崇明”拓展型课程外,还有各学科“生态崇明”渗透型课程,侧重于学科概念、原理、方法等学习与崇明生产、生活实际的沟通,实现学以致用、抽象原理学习获得感性支撑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等教育目标;还有校级、县级“生态崇明”科普基地活动课程,侧重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多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上述诸类课程都可在“生态崇明”课程大框架中找到自己的特殊定位。

三、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实践的主要经验

九年多来,我们在“生态崇明”地方课程体系性构建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以下几点经验。

1. 坚持三条原则指导体系性构建主题的选择

第一条原则是服从于地方教育特色创建的发展目标。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所选的主题应与这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方向、大目标相一致,并成为其积极的促进力量。第二条原则是有足够丰富的相关课程资源。在主题选择时,充分考虑相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层级性,能满足容纳整个区域学生的共同参与。第三条原则是有助于国家课程的本土化实施。在主题选择时,要考虑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要求,有利于新课程本土化创造性地实施。

2. 构建三维结构进行课程整体方案设计

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总方案的整体设计尤其重要。我们从以下三维结构进行了整体方案设计。

(1)学段间课程的纵向递进衔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各学段教育的特征,通过培养目标的纵向递进编制和强化各学段教育不同的侧重点,从而实现对地方课程中的各学段课程的科学定位和纵向递进的有效衔接。

(2)学段内课程的横向协调互补。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功能特点,对学段内各子课程间作横向协调设计,做好知识学习与动手体验、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综合学习、县级统一学习要求与校本学习要求的有机统一。

(3)县校间课程的上下联动促进。正确处理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能激发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彼此互补、互动以及相互促进的功能。在地方特色课程的大框架下,引导学校开发跟进性的校本课程,或县级编制某门课程的指导纲要,然后由各校自主开发活动项目,最后再遴选出优秀活动项目供全县共享。

3. 设计三条技术路线贯穿体系性构建实践过程

我们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设计了三条技术路线。

第一条是课程体系整体实践过程的技术路线。我们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十一五”为探索期,主要完成“生态崇明”课程体系雏型的构建;“十二五”为发展推广期,实现面上的推广辐射;“十三五”为成型期,实现区域生态教育的理论成型与实践成型,从教育的核心构件上真正打造出崇明的“生态教育”品牌。

第二条是各类子课程建设程序技术路线。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在前,各课程功能定位跟进,选择某学段或某门课程尝试先行,然后各类课程介入。体系性创建实践品质高低主要取决于课程建设程序内在逻辑与课程实施程序内在逻辑的合理性。为此,我们充分关注教师,尤其是各学段课程开发团队自身对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把握与课程建设能力的锤炼,用“在成事中成人”的心态,从规范课程开发流程,选择重点课程作重点开发,形成榜样案例等行动策略。

第三条是单门子课程建设程序技术路线。包括课程编制流程路线以及“编教训一体”的课程质量保障技术路线。课程开发者必须先进行课堂试教,试教不仅是为了完善课程,还是为面上培训进行课例准备,然后由编写者参与面上的教研活动指导,承担部分的课程内容与教法辅导,提供活动设计等相关教学资源。

4. 开辟两条路径提升课程资源品质

第一条路径是地方课程资源优质化过程中的专业力量介入。以聘请兼职教研员、社团活动、任务驱动等形式,把专家组织召集起来,构建责权利明确的专家积极参与机制是一种有效的举措。

第二条路径是地方课程资源普及化过程中的资源库建设。首先,构建资源库的结构框架,每个主题下尽可能配有相应的专家作指导或直接参与建设任务。其次,以框架为参照,组织专家丰富课程素材资源。以地方课程素材资源库建设为核心,让每个专家指导或负责一个专题,让其有持续关心与支持课程建设的任务意识。最后,以多种形式让整个区域教师共享这些资源。地方课程体系性构建涉及全员教师,引入专业力量、构建资源库和开展资源普及活动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5. 抓住两个关键点构建优良的课程支持环境

地方课程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建设过程。在对其支持性环境建设上,我们重点抓“政策导向”与“专业引领”两个关键点。

一是政策导向支持。从崇明的实践来看,我们在政策导向支持层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课程制度上,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尤其是要做好课程实施空间的落实;在课程管理上,确保由素质相对高的教师担任执教教师,并加强日常管理,使之能上好课;在机制手段上,激励学校与教师开设与实施好这门课的热情,要激发其有智慧地开展创造性的实施工作;在师资建设上,要把相关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与培训工作纳入到区域培训实施体系中来;在实施条件上,为学生提供参与课程体验学习的空间与条件。

二是专业引领支持。从崇明的实践来看,教学业务部门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对课程低碳开发与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专业力量上,我们为教师的课程实施工作提供课程所涉内容的专业支持、教学方法的教研支持和开展相关研究的科研指导支持。

特色课程体系 第9篇

根据李林[1]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分类,现将大学生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确定为:户外运动课程理论资源和户外运动课程项目资源。

1 . 1 户外运动课程理论资源开发

户外运动课程理论资源主要是涉及到户外运动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包括户外运动的概念、分类、起源、发展、目的、意义和功能;户外运动的基本常识;户外运动的经验资源。如图1所示。

1 . 2 户外运动课程项目资源开发

户外运动课程项目资源是指各个具体的户外运动项目,比如登山、攀岩、岩降、探洞、露营、溯溪、定向、山地自行车、荒漠穿越等等。

1.2.1 学校山地、林业资源的开发

学校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是开发户外运动课程项目资源的天然场所。帽儿山国家森 林公园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始建于1958年,公园面积275 km2,属典型天然次生林区,资源丰沛,各种植物愈千种,各种动物和鸟类数百种。园内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公园标志性地貌帽儿山,海拔808 m,峰型奇特、雄伟壮观,因其貌似冠 状而得名, 是黑龙江省奇 峰之一。是哈尔滨 地域内最高峰。主峰下的阿什河清澈透底、鱼虾嬉戏。抗日英雄赵尚志曾经在 此抗击侵华日军,传说中“北方道”在此得道,其成仙前居住的老道洞就在帽儿山上。同时在此可以追溯松花江一级支流阿什河的源头,是金元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依托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发户外运动课程项目资源,设计路线之一:第一天,由老爷岭进行丛林穿越途径二号沟抵达黑瞎子沟, 由黑瞎子沟稍作休息,进行野外救护,徒步至富民屯进行露营和篝火晚会。第二天,于富民屯的岩场进行野外攀岩和岩降,或是徒步至吕家围子登山,攀登帽儿山主峰。然后沿阿什河溯溪至元宝村, 徒步行进至帽儿山林业大学场部。帽儿山线路进行的主要户外运动项目有:丛林穿越、露营、野外救护、露营、溜索、攀岩和岩降、登山、溯溪、负重徒步。时间为两天一夜。

1.2.2 学校周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

主题内容是哈尔滨景观定向活动,通过团队定向形式来进行, 主要目的是通过团队定向让学生了解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在定向活动中锻炼学生体能、提升团队意识。设计路线之二: 由黑龙江省森林植 物园出发, 途径东北林业大学、哈 尔滨工业大学,行进至省博物馆,经省博物馆徒步行进至索菲亚大教堂,然后行进至中央大街,寻找防洪纪念塔,然后沿友谊路西行至松花江公路大桥,徒步至冰雪大世界,然后一直向北行进至江湾路,沿江湾路向西徒步至金河湾湿地公园。统一完成景观定向后坐车返回学校,整个行程持续两天一夜。

1.2.3 东北地区冰雪资源的开发

独具北国风情的冰雪资源是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又一宝贵财富。根据项目组教师的实地考察,结合大学生对本课程的要求,特地将冰雪户外课程的实践地点定于哈尔滨市亚沟镇。亚沟镇位于哈尔滨阿城市东南9.5 km,海拔358 m,最低点海拔145 m, 相对高差213 m。亚沟地形相对平缓,比较便于开展冰雪户外课程实践,距离市区较近,冬季在此开展冰雪户外课程的危险性相对较小。设计路线之三:北方森林动物园雪地徒步至亚沟镇,然后向东雪地穿越约2.5 km至石人山,进行雪地救护,途径摩崖石刻,徒步行进至上韦子沟返回至亚沟林场搭建雪屋,露营。第二天一早返回学校。主要实践项目为雪地生存课程,包括:雪地徒步、雪地穿越、雪地救护、搭建雪屋、雪地露营。持续时间一天一夜。

1.2.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象主要是针对民族传统冰雪体育文化资源。由于东北地区是我国冰雪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此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户外运动课程,必须要体现出东北的地域特色,体现出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特色。王萍认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2]传统冰雪体育文化项目众多,要根据大学生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筛选出 便于实施和操作的 项目, 引入到户外运动教 学中。 (见表1)这样既可以丰富大学生户外运动课程的内容,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

传统冰雪体育项目的引入,要经过教育学中的“筛子理论”的筛选。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3]通过表3可以发现,除了冬季那达慕、冰嬉、雪地赛马、冬钓、靰鞡鞋踢行头这几个项目可操作性和教学实施性较差之外,其他的民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都可以作为课程内容引入。夏琼华认为,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应充分挖掘出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并利用各种方法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4]因此,可以灵活设置冬季户外课程的内容,如雪橇和皮爬犁可以改编成冬季雪橇定向;雪地走可以转变为雪地穿越;打冰尜、滑冰车、脚滑子和冰磨可以作为冬季冰上娱乐项目和游戏内容引入。

2 大学生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上述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论述,确定东北林业大学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如表2所示。

3 结论

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包括户外运动理论资源和户外运动项目资源。

东北林业大学充分开发学校山林资源、学校周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冰雪资源以及传统冰雪体育文化资源,建立了地域特色的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开发户外运动课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对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在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 按照正确的步骤展开,同时应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户外运动课程。

摘要:探讨东北地域特色的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与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理论资源、课程项目资源、东北冰雪资源以及东北民族传统冰雪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并建立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户外运动课程内容体系。

特色课程体系 第10篇

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兴特色专业。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使该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持续上涨。据悉全国八百多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几乎全都新增了“商务英语”方向。但商务英语的开设时间短, 其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与健全, 人才培养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是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

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 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其教学内容包括外贸英语函电、西方报刊文章选读、外贸英语口语三门主干课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 “外贸英语”转为经贸英语, 其课程范围扩大, 除语言类基础课程之外, 还增设了讲解经贸业务知识的课程。进入90年代,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市场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期间“商务英语”已取代“经贸英语”。其课程设置也不是英语基础课与商务理论课的简单叠加, 而是跨越多个学科, 既有理论课程, 又融入实践课程。但由于该专业属于新兴特色专业, 高校缺少可鉴经验, 因此现阶段的课程设置仍存在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及分析

(一)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1. 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不够明显

现在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大多停留在英语专业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简单加和, 核心课程不明显, 该专业毕业生缺乏看家本领, 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不出特色。例如在商务领域的某些岗位上,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做的工作, 国际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同样胜任;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能做的工作, 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却不一定能做。原因是英语专业性已经弱化而商务领域的知识却与时俱进, 重英语轻商务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2. 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缺乏整体优化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时间较晚, 其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首先, 部分课程类型设置、性质划分和学时安排不合理。例如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外乎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技能类课程。一类为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思想德育类, 很少或根本没有开设诸如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学等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相关的人文类学科。其次, 部分科目的设置顺序颠倒, 课程设置多以理论课程为主, 实践课程为辅。期末考试也以理论知识为重点, 实践课内容可有可无。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前, 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达不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3. 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按培养方案设置了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论文) ,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一是主观认识上, 部分学校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 仍存在“重知识学习, 轻能力培养”的软化现象[2]。二是客观条件上, 校外实践实习投入多、涉及面广、难度大。一些实习环节通常是“走马观花”, 校外实习变为校内实习, 缺乏对实习的过程管理。

(二) 课程教学现状

1. 商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模式陈旧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商务英语教师中拥有丰富商务知识的人很少。部分教师过去所学、所教的是语言、文学, 既不了解商务方面的有关知识, 又没有经过任何的相关培训, 过分重视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 对于商务知识则一带而过。另外, 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践经验, 在实践模拟课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 学习缺乏主动性, 最终形成理论知识硬、整体素质低的现象。

2. 商务英语教材编写与实际脱离, 选用时缺乏标准

当前市场上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两大类。一类为国内主流出版社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经济学、金融学和MBA系列英文影印版书籍, 另一类为国内学者根据原版教材改编或自编教材。因为教育部的英语本科目录里没有商务英语这一专业, 各校对教材的选择各随己便, 这些教材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三脱节”的现象: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与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脱节;与实际商务运作脱节。

三、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具体措施

针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问题, 高校应明确总体建设思路制定解决措施。

(一)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

高校建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应遵循市场需求。首先, 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分析并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实力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其次, 围绕培养目标, 确定本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目标层层分解, 确定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 进而初步确定了课程体系;最后, 对雏形优化, 完善课程体系。

(二)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措施

1. 注意课程衔接, 总体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在优化课程体系中, 要考虑每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层次递进性, 避免重复和颠倒, 提高课程的效率。具体做法: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采用逆推法, 从有利于知识的层次递进性的角度出发, 确定课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根据课程目标, 确定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 对于知识点重复较多的课程, 可考虑重新组合或删去其中一门课程。

2. 重视实践课程, 积极开展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较强, 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 从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这4个阶段来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能力。一些课程如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可使用实训教学, 在实训中锻炼语言应用能力。

3.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应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培训、顶岗锻炼、自主培养、企业见习、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等方式,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的两种模式, 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教研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4.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商务英语教材评估标准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商务英语教材做了大量研究, 但没有达成一致标准。笔者认为商务英语教材评估标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考察教材内容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是否兼顾英语和商务知识, 反映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能否有效联系理论与实践。总之教材的覆盖面要广, 篇幅要适中, 语言要得体, 教材中出现的生词、专用词适当、充足并且有一定的重复率, 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传授多层次、跨学科的全面的专业知识。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 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有机融合, 强化实践训练, 优化师资队伍, 明确教材评价标准。总之, 课程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高校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内容。

摘要:当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师资、教材等方面都存有问题, 高校应从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入手并结合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课,师资,教材

参考文献

[1]李雅波.高校特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1) .

[2]李雯艳.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2) .

[3]黄赟琳, 陈愉.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4]王玉平.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构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5 (04) .

[5]咸修斌, 唐文龙.关于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7 (05) .

[6]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 2006 (05) .

特色课程体系 第11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职业,是随经验累积而不断体现出自身价值的职业,也一直是人才市场上供需两旺的热门职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才是经济建设最急需的人才之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极大的推动了会计这种商业语言的国际化,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市场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从有关部门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及预测结果看,未来10年会计将成为人才需求类的首位,而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将占到会计人才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从就业质量来看,涉外会计岗位薪资要高于普通会计岗位。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涉外会计方向课程体系,向社会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本专业开设涉外会计方向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及市场需求状况,并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具体要求,涉外会计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既具有一定的思路,并体现出如下几个特色:

一、國际化视野

本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外语这种国际交流工具学习,并要求学生熟悉国际商务这一市场介质,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领域,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会计电算化专业涉外会计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我们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将英语课程体系分三个模块:基础英语、商务英语和专业英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提应用外语的水平,为学生了解涉外事务奠定基础;同时开设了涉外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涉外事务,熟悉业务性质及工作流程等,从而达到强外语,熟商务的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二、现代化工具

依托于学院的特色,会计电算化专业突出强调计算机这种现代化工具的应用。在课程体系里,我们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实践》、《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电算化会计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涉外会计工作提供高效工作利刃。

三、能力与资格并重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涉外会计方向的课程体系里,我们实行了 “能力+资格”的培养模式 ,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要求对接起来,实现课证融通,并运用三合一教学方式实施教学,通过三层两轨双循环的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能力与岗位的对接,在夯实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协助学生获取相应就业岗位的执业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涉外会计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电算化师(中级)等,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 课证融通,“三合一”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资格考试的重要性,把考证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达到课证融通,并运用“三合一”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涉外会计方向“三层两轨双循环”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1)双循环系统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课程实训和校外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两个相互关联的循环系统。学生在校内循环系统中通过课程实训掌握会计各项专项技能,再到校外合作单位去顶岗实习,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同时,通过校外系统的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课程实训,促进两个体系的良性循环,达到能力与岗位的对接,实现毕业上岗零距离的跨越。

(2)三层两轨实训体系

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中,通过手工和电算两条轨道,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及各环节的操作方法,强化和提升他们的会计操作技能。同时,我们也遵循会计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的方式,把校内实训分成基础技能实训、专业岗位技能实训和会计综合技能实训三个层次,按照教学要求在相关课程内嵌入实训项目,让学时逐项掌握会计核算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及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特色课程体系 第12篇

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已经扩展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已成趋势, 高校应充分考虑各专业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差异和学时限制, 设计有特色的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使之具备能够继续学习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的技能。在这一明确的课程建设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方针, 提出并构建了“3+X”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 证明这一课程体系行之有效, 现已在全校推广实施。

2、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财经类行业, 尤其是被称为百业之首的金融业, 是被信息技术改造得最早、改造得最彻底的行业, 也是计算机应用最前沿的行业。近年来, 我国政府成功实施的金卡、金关、金税、金财、金关等一批重大的信息系统工程, 都涉及财经管理类的多数专业, 这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行业, 自然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才能驾驭这一工作环境。其二,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 也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他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 还应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

由此看来, 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 在培养目标、学生基础、专业性质和学时数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因此,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应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为此, 应当针对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都要密切结合行业特色, 突显学科特点。

3. 课程体系方案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教学目标,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环节、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是全面实现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最终措施。

从图1可见, 本课程体系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和实验中, 结合金融行业的特点, 在各章节增加了与行业有关的教学内容, 如银行常用的操作系统UNIX和LINUX, 在OFFICE软件的教学中, 加强了与银行业务有关的EXCEL函数的计算, 在计算机网络这一章介绍了银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等。此外, 在选修课中新开了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课程“银行计算机系统”。

4. 特色课程介绍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多科性财经类院校, 在办学理念上坚持“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特色为本”的宗旨, 其中“特色为本”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银行计算机系统”是众多特色课程中的一门, 已开设近十年。该课程的选修对象面向全校各专业, 每年 (两学期) 都有500多名学生选修该课程。占每届学生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⑴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材“银行计算机系统”是我校信息管理学院的教师编写的,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并配套有“银行计算机系统实训教程”。主教材共分10章。内容包括银行计算机系统概述、银行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银行常用程序设计语言、银行常用操作系统、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与应用、银行数据库技术、银行计算机软件系统、电子银行系统、数据大集中和灾难备份技术及银行计算机系统建设案例。

主教材内容全面, 全书反映了目前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硬、软件的最新情况, 各章节的内容都紧密结合银行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行业特色, 使学生能在学校足不出户就能了解银行业的计算机系统。例如, 在第二章中介绍了银行中应用广泛的各类服务器、ATM机、POS机以及综合布线系统, 在第三章除了介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外, 还介绍了银行中常用的COBOL语言, 在第四章中介绍了银行常用的操作系统UNIX和LINUX, 在第五章介绍了银行计算机网络的构建特点和组网原则, 第六章介绍了银行数据和银行数据库的特点, 引入了大型数据库ORACLE等, 也阐述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知识, 第七章介绍了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中间业务管理平台, 第八章介绍了银行卡、自助银行设备、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 第九章介绍了数据大集中和灾难恢复系统;第十章介绍了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建设案例, 如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银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银行计算机系统“2000年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中国国家支票映像系统。

⑵实践环节

实践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为此, 我们为主教材配套了一本实用又好用的实训教材 (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根据主教材“银行计算机系统”的教学大纲, 精选了11个实验, 基本覆盖了主教材的教学内容。

在实践环节还注重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动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服务全校, 参加各类社会竞赛, 为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拥有一个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良好环境, 信息管理学院在实验室设备并不富裕的情况下, 专门组建了DIY开放实验室, 使该实验室成为学生赛前准备和完成课题的基地;还启动校企 (银行) 互动的培养模式, 让学生参加银行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上措施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看到、用到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知识, 减少了学生毕业后到银行参加工作的磨合期,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摘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密切结合行业特色, 突显学科特点。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方针, 构建了“3+X”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行业特色,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政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探索年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上一篇:优化分析与评价模型下一篇:动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