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情报资源

2024-07-08

图书馆情报资源(精选11篇)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1篇

一、新时期创新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的加入带动了信息情报资源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信息情报资源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强大的信息能够带来无限的财富,通过信息了解并且关注世界,掌握市场经济变化状况以及最新的社会动态,有利于自身投资和发展。然而,目前图书馆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加快脚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把图书馆情报资源转变为财富。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方法,将重要情报资源及时有效的送到客户手中。除此以外,对图书馆情报资源服务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革新,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规模,通过优质的服务改善人们对传统图书馆信息的看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保护信息以及对图书馆情报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和利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所遇到的问题

(一)图书馆情报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我国现有的图书馆情报资源,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但是还只停留在基础阶段,没有进行深度的开发,加上服务质量不到位,不但难以满足读者的要求,而且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图书馆的情报资源过于笼统和复杂,没有进行细致的开发,如果读者想要一些相对具体的信息,则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查找。图书馆过于追求藏书量而忽略了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它的质量和实用性。这样使得很多读者的需求都不能在图书馆情报资源服务中得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对于深层次的情报资源没有及时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的发展应该全方位的满足读者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的开发,这是当前图书馆情报资源有关创新方面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加工没用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工图书馆情报资源是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图书馆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阶段,很多服务和信息都相对落后,没有建设标准化的数据库,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资源难以很好的利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并且很难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快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让图书馆情报资源能够快速地达到网络信息化服务。

三、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的路径

(一)图书馆情报资源有关部门要更新观念。

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注意到知识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力加快情报信息积累的速度。人们利用投资信息产业,获得市场和经济效益。图书馆情报资源有关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将知识当成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资本。加强图书馆情报资源的管理,进行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让知识能够更顺畅地流动,发挥情报资源的最大价值,促进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创新。信息革命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冲击,图书馆也不例外,需要从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向网络信息化。对此,图书馆情报资源有关部门首先是要更新观念,积极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图书馆。

(二)加强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工作力度。

创新图书馆情报资源,首先是要能够充分开发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相应的开发以及创新,达到情报资源的一体化,在相关的创新工作中,要关注社会需求,结合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来达到图书馆创新要求。以读者的需要为导向进行深层次,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情报资源服务为目标的信息资源开发,对图书馆的情报资源结构进行完善,提高情报资源的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创建主动式服务模式。同时,创新的情报资源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在开发新产品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且分析具体市场需求,正确指导开发图书馆情报资源产品。还有,要尽快使用开发出来且具有市场价值的情报资源产品,因为它具有时效性,用不同的单位深度开发二次文献,牢牢抓住市场调查检测报告。

(三)扩大图书馆情报资源服务范围。

图书馆情报资源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扩大它的服务范围,并且要提高读者相应的素质,让客户能够更好地使用图书馆情报资源。对读者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检索方法,了解情报资源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可以利用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培训,让用户真正享受图书馆情报资源,实现资源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遇到的问题有: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情报资源以及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加工没用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一、更新图书馆情报资源有关部门的思想观念;二、加强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工作力度;三、扩大图书馆情报资源服务范围;还有加强对网络情报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更好更快的创新图书馆情报资源,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给中国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加强了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创新和发展。理解领会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的意义,深入探究新时期图书馆情报资源创新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情报资源,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绿绮.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情报资源的创新[J].安徽科技.2014(06).

[2]苏英培.高职图书馆读者各群体需求差异性分析及其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2).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 第2篇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

目前,竞争情报是科技情报界研究的热点.阐述了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概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意义,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模式及策略.

作 者:熊燕 XIONG Yan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图书馆,湖南省怀化市,418008 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 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 22(4) 分类号:G252 G350 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服务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3篇

【关键词】 图书 情报 档案 管理

1.图书、情报、档案是具有同源性的相关信息学科

图书、情报、档案是三门相关的信息学科,都是知识的载体,同属于文献型信息资源,具有同源性。信息和传媒的迅猛发展,迫使这些学科向融和方向发展。图书、情报、档案三者可以互相转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图书、情报、档案各成体系,相对独立,纵向独立发展,三者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由此引来诸多弊端,造成图书、情报、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共享和共同开发;各自发展和相对独立的图书、情报、档案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多层次的信息需要,时代需要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依据、数据和参考资料,最新的科技情报和图书资料,又要有可及时利用的档案材料作依据;各自为政,纵向发展的封闭系统,既不能适应用户需要,也不能适应开放社会信息纵横交流的需要;图书、情报、档案,同出一体,本是有机整体,即三者具有共同的信息性,知识性和社会性三种属性,如果三者分割开来,各自发展,势必隔断相互联系,阻碍信息交流,在管理上也不利于统筹安排,全面科学规划,进而建立统一的现代化网络。鉴于此,打破信息处理和服务工作的各学科和各专业之间的界限,整合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进程,其信息化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作为信息处理和服务工作的档案学科也应与图书和情报学科一样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其目的是整合为一体,为同样的对象服务,从而使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在有效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益。

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是知识信息管理的三大学科,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更广泛、更迫切的需求,对图书、情报、档案的利用越来越要求公开化、社会化。信息资源体系事实上也无法使图书馆与情报所、档案馆相区别。图书、情报管理二者在现代社会本身没有太大区别,现代图书已承担一部分情报工作。各种情报技术,如缩微、复制、机检等技术生产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使得图书与情报的界限已变得模糊,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二者机构的完全统一;图书、情报、档案的同源性决定了档案机构与图书馆、情报所服务对象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档案机构公众服务性不如图书馆、情报部门强,它以特定对象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对部门机构内部服务。但从文件“双重价值论”出发,文件档案除了有对原机关的原始价值即第一价值外,还存在其从属价值即第二价值。前者主要体现其行政价值,后者体现其情报价值。因此,档案馆网络化管理的发展,在经历原始价值后,必然要向从属价值(情报价值),即档案的公开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而走向档案、图书、情报三者一体化管理。

当今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和动力的网络经济出现在我们面前,网络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扩散性强,与传统产业的“点式”布局不同的是,它所追求的是“网状结构”。它可有各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而且具有信息传递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通过它可以实现异地查询而不受距离的限制,利用者可以随时与档案信息管理中心联系,通过网络将信息快速地传输给查阅者。正因为网络经济有如此大的优势和特点,对图书、情报、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以适应当前科技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图书、情报、档案数量的剧增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三者的信息管理工作,随着科技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促使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互相连接,统一管理,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2.2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促进了三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促使信息工作者探讨各种信息的特点,研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以提供全、准、精的信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3图书、情报、档案资料数量的增加和有效使用时间的缩短,促使三者部门采取新的对策,措施和技术手段。主要是促使三者部门对鉴定对象采取缩微化、微电子化,以解决存贮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各种文献的存贮技术和提取技术有更大的发展;促使三者部门在采限文献检索时的高速化、网络化,以解决信息部门馆藏结构单一,信息不全,提供速度慢的矛盾,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在有效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益。

2.4社会对信息需要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促使图书、情报、档案工作者转变服务观念,改变工作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提供全面、准确、精炼的信息服务。

2.5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与发展使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研究趋于整体情报、档案脱离其载体,进行统一管理创造了便利。

2.6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功能,远远大于这三者各自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图书、情报、档案若融合为一体,进行一体化管理,使各部分之间存在横向联系和协作,建立一种数字化的统一网络,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共享。

2.7信息技术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整合是一种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的融合,其可行性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文献信息与载体之间“从一而终”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信息作为文献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已摆脱了对载体的专一性的依赖关系,开始实现信息自身的独立与自由。这种变化可以使信息从固定独立的载体中解放出来,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创造新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更大需求和资源共享。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这是适应信息网络环境发展应运而生的。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多样化,存取异地信息的便利是“一体化”建立的立足点,也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档案的统一管理创造了便利条件。

3.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构想与设计

3.1实行有效的国家管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国家应履行宏观管理的职能,实行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它主要包括:

3.1.1信息机构与体制建立全国性的专门管理机构和相关体制;打破原有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部门内部重组,新设并合并部分性能相同的机构,这是信息整合、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步骤;适应一体化信息资源管理与运作,应在原有图书、情报、档案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信息管理中心。在信息管理中心部门下,分设信息整合部与信息服务部,直接取代原来三个部门内部提供服务机构与单独信息整理机构,从而使图书、情服、档案机构实现有机组合。

3.1.2制定相应的信息保障颁布专门的以及对其有利的法律政策,制定专门的以及对其有利的发展战略计划,健全保护信息用户主权的各种机制。

3.1.2加强信息监管完善信息服务监管机制,实行对网络信息服务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构建系统化的动态连接。

3.1.4试行三者实体的相互交叉式管理即三者各有侧重,有的可交叉其二,有的可交叉其三,有的可交叉几个方面的工作。

3.1.5信息系统控制管理重点放在文献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上,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处理,保证文献信息获取、加工、贮存、传递等渠道的畅通,控制管理所必须的信息数量,合理控制信息流量,深化文献信息开发层次,提高文献信息传递效率、吸收能力和利用率,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因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一级的、统一的集中领导机构,建立和健全一个整体机制管理,形成三位一体的全信息事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3.2通过现有的网络平台,建立图书、情报、档案的统一网站在数字化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动态链接,使其进一步公开化社会化,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打破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地域、时间和行业限制,使得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配置了计算机、缩微和通迅设备,还应建立一个立体信息网络交互管理系统,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

3.3加强图书、情报、档案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从具体的数字馆藏建设来说,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宽带高速网为传输通道,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给利用者。目前,图书、情报、档案需要标准化的方面很多。笔者认为,标准化建设工作应该从全局着眼,在小范围内着手进行,也就是要从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前景考虑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在购置设备时应该考虑实用性问题。

3.4合理解决图书、情报、档案的有限阅读问题由于数字馆库采用不同于传统图书、情报、档案信息存储、处理、传递方式,对在以传统纸质印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版权制度构成强有力的冲击,出现了许多原有法律难以解释的问题。因此,在使用网络信息服务中应视不同情况加以限制,注重网络安全,保证文档信息的完整、真实与防止泄密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信息资源服务社会,担负社会教育职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和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意义上说,不论以怎样的方式使用文献信息,都应受到版权保护,合理解决图书和情报的著作权、知识产权、隐私权以及档案的有限阅读等问题,对于发挥图书、情报、档案整体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3.5从一体化高度出发,全面规划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在信息收集、数据整合、信息存贮、信息服务等全方位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局域网强大的连通能力,多元化、多角度地建立网上信息档案室,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为他们提供综合的、及时的、便利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4篇

情报学 (information science) 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因此, 它不像一些基础学科那样, 有着严格而且统一的学科定义。“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专家给情报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情报学是一门研究情报的性质和特点、影响情报流通的因素, 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报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中国学者们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 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和提高, 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信息化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2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影响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在人类可以到达的宇宙空间范围内, 可以开发利用的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 是不可再生、不可共享的;而且, 对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开发利用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污染。人类和地球所在的宇宙在其存在的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内, 生成了海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在其存在的有限时间和有限空间内, 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能源, 也生成了大量的信息。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其他资源的节约、替代作用, 可以降低材料、能量等资源消耗, 可以改善其他资源的配置, 大幅度提高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信息流代替人流和物流, 降低经济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活动在地域上的束缚, 节省人们在时间资源方面的花费。各类自然资源的节约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更好的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 我国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研究现状概述

在情报学领域, 教师们对情报学理论、方法及其在信息经济、知识管理、网络资源等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工作:首先, 研究中国当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向, 在重建情报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网上信息资源类型分析、网络经济测度理论、网上运行的数据库和检索软件评价、传统文献资源向数字化、智能化资源方向转化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其主要成果有《科技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检索研究》、《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理论与实践》、《电子信息资源检索》、《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和隐私权保护研究》、《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导论》等论著和200多篇论文。

其次, 通过为政府、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竞争情报服务和培训教育, 充实情报学理论、方法, 使情报学研究更贴近于实际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报搜集方法、行业竞争环境监测、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信息咨询方法等, 不仅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也培养了一批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人才。

第三, 针对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知识产权等问题所开展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研究, 包括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许可问题、数字信息资源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的主权问题以及相应的行政管理、信息公开制度、网上有害信息防范、信息伦理、商业秘密保护、信息政策制定和立法的保障体制等, 在信息法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4 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当代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兴行业如联机检索、数据库服务、软件开发、信息咨询服务等迅速发展起来, 并且由于新技术的渗透和应用, 传统的信息服务业也得到了新发展, 图书情报部门信息存贮与检索的媒体形式、信息处理与服务的技术手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而对图书馆员和从事信息工作的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各自发展, 也使这些学科更加具有共同的技术手段和相似的横断面, 使它们集成化的时机日益成熟。

由于情报工作对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情报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情报学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 情报社会化的程度将日益提高, 传统情报系统的观念也将发生大的变化, 情报工作将向产业化方向逐渐发展。

情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 不仅由每个有情报意识的人脑来承载, 而且需要“世界大脑”来承载。为了使人们随时都能方便的取得所需要的情报, 就要在情报学的研究中注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光盘、数字通信、光纤通信、人工智能系统等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将获巨大发展和应用。情报学除了会在情报产生、加工、传播等环节上继续加深外, 情报交流全过程的研究将会发展, 情报利用问题将会突出出来。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情报学的综合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会出现更多的分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 情报计量学将会得到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情报计量学将会得到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置, 将促使对情报经济问题研究深化。

在研究方法上, 情报学将从定性的研究过渡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并将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加以改造, 创造出更有特色的研究方法, 从而给本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情报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重要学科之一, 它将紧紧地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 逐步形成更加充实的学科体系与研究规范, 将揭示未来信息社会中人们情报活动的规律性.以及情报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情报学要顺应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注原有学科结构和成分的重大变化, 重新思考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加强知识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叶继元.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3) .

[2]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于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的解读 第5篇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途径

作者简介:张梦慈(1983-),女,湖南怀化人,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学与科学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核心价值与功能的一种体现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研究这方面已经成为该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

(一)信息检索教育职能

文献检索是利用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文献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首要条件。所谓的文件检索,也就是指通过相关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以合理的途径在海量文献中寻出需要的文献。所以,情报检索教育是大学图书馆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便广大学生掌握合理的检索方式与途径,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比如说,图书馆可以通过目录辅导法、工具书介绍法、讲座、文献检索课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情报检索教育,提升图书馆读者的文献检索能力。由此可见,情报信息教育的开展也是为了让广大学生深化情报意识、提升检索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情报信息。而且情报基础知识教育的广泛实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还能有利于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研究能力。此外,更可以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信息市场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将情报信息教育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给广大学生科普文献检索知识,另一方面是科普情报信息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掌握情报信息知识,不仅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工作。而作为传递情报信息存在的大学图书馆,使情报信息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师生能够更好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与最新知识。

(二)情报信息职能的挖掘利用

大学图书馆收集了各类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若是不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仅让其发挥借阅功能,是难以使情报信息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所以要对图书馆海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才可以激发情报信息职能的发挥。情报实际上主要来自文献资料,也是情报的原始资料。只有在情报原始资料中加工提取的知识,才具备情报的基本特征。因此,开发利用情报资源是情报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大学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进行开发工作。

二、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有效实现的途径

(一)创设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

高校图书馆为了增强情报信息服务效益,完成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与价值,创建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是其重要实现途径。现阶段,创建此方面的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修补传统信息或调动工作人员,而是在原本基础上有了更靠近信息化、专业化道路。比如说把图书馆从里到外、软件与硬件设施完全与信息轨道接洽,将工作模式建立在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在信息服务引导下创设起完善的情报信息服务开放体系,使得职能化、信息化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更是对以借阅为主的传统服务模式造成了深度冲击,现代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基础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情报知识等。因此,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的创建,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

(二)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中心的检索功能

信息检索功能作为给学习、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特定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图书馆较为重要的基本功能。知识经济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新旧信息资源的更换周期在不断缩减,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周期也在逐渐变短,知识信息开始越来越多元化与分散化。对各类庞杂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提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学图书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提高对情报信息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强化信息检索功能。比如说,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信息检索进行总结反思,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此选出一种最为高效、低成本、快捷的情报信息检索方式,使得检索功能得以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强化广大师生与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增强其检索能力,引导其掌握科学的检索方式与技巧。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严谨地组织图书馆情报信息检索课程教育。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此教育过程中汲取到受益一生的读书方法与检索文献信息技巧。

结束语:

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想要充分发挥,不仅需要创设起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与自身图书馆实际情况的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还需要加强大学图书馆情报中心的信息检索功能。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扩大情报信息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情报信息的服务质量。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情报信息职能,为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曲方,朱天博,宋香云.论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J].兰台世界,2011,02:76-77.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6篇

一、档案、图书、情报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共性基础

1. 具有相同的性质。

作为承载社会知识的档案、图书、情报都具有相同的信息属性, 如可扩充性、可替代性、可传输性和可共享性。它们记录人类发展的脚印, 展现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捕捉最新的发展动态, 推动社会不断前行, 在共同来源于社会的同时又共同服务于社会。

2. 具有相同的存储载体。

档案、图书、情报都在存储着人类的知识信息。知识信息本身不是物质, 它必须依赖于物质载体才能存在。纸张、光盘、胶片等物质载体, 将完成知识信息长久的留存于人类的任务, 它们是信息资源必不可少的共同存储载体。

3. 具有相同的管理手段。

相同的管理手段, 有利于统一制定相应的制度标准, 为集成共享创造条件。档案、图书、情报在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都要经过收集、整理、存储等项工作, 最终达到快速、准确的检索, 及时提供利用。

4. 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

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利用者的需求。归根结底, 它们都在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二、档案、图书、情报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优点

1. 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档案、图书、情报实行信息集成共享后, 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 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 达到优势互补, 避免重复劳动, 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 便于档案、图书、情报部门之间的融合。

创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中心, 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平台, 让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破地域限制, 便于档案、图书、情报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 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从而达到在本质意义上融汇信息的网络化、思想的现代化、方法的技术化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3. 有利于满足读者利用需求, 提高利用效率。

在信息社会,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 他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全面、多角度、系统化, 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查找到全、新、准、精的信息资源, 而档案、图书、情报信息集成共享将会满足这一愿望, 利用者可以在信息综合平台上便捷地获取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最新、最全的信息资源, 大大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档案、图书、情报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保障条件

1. 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是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 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 明确指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深化应用、务求实效, 面向市场、立足创新, 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应该在国家的层面实现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 明确管理标准、检索语言和规范统一的整理方法等, 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实用、安全、优势互补, 制定统一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为档案、图书、情报的集成共享、互通互联创造条件。

2. 国际对信息资源的重视, 是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推动力量。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 尤其发达国家认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00年4月, 第24届图书馆系统研讨会议提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增加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2003年, 加拿大的档案馆与图书馆共同建立了一个虚拟社区, 用户可以通过这一虚拟界面全方位地获取所需信息。这些关于信息集成共享的研究与实践将对我国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力。

3.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支撑。

信息技术下的集成共享, 提倡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融合而是一种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的融合。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 打破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地域、时间和行业限制, 使得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对科学和研究人员来说, 信息需求是多层次的, 他们需要关于某一领域的较系统的信息, 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图书信息和情报信息。

4. 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是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有利保障。

我国的教育院校为档案、图书、情报的集成共享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档案学教育以前属于历史学门类, 如今划归信息管理学科, 许多高校都将档案、图书、情报专业合在一个院系。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学科目录中, 把档案、图书、情报作为一级学科, 列入管理学门类。由此可见, 后备人才力量的综合能力强, 理论上系统掌握了三大门类的系统知识, 为优化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积蓄了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敏.浅谈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四川档案, 2001.1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7篇

关键词:企业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竞争情报,开放获取

1 开放获取及其发展

1.1 开放获取与柏林会议

开放获取 (又称开放存取) 是一种在科技和学术领域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科技和学术文献信息资源的“学术共产主义”运动[1], 它正成为国内外科技和学术界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开放获取资源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全文免费性。它把文献获取利用方式由传统的“读者付费, 作者收益”逆转为“作者付费出版, 读者免费使用”, 为全世界最广泛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提供了免费、开放的学术信息自由获取的环境。为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开放获取, 2010年“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将于2010年10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联合主办, 这也是柏林会议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行。此次会议将讨论和研究国际范围的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实施战略、实施政策与组织支撑机制, 推动国内外科技信息开放获取, 并且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面向开放获取领域的重大与前沿问题, 动员和组织科学研究主体力量来切实推动开放获取的发展[2]。

1.2 开放获取运动近年发展

开放获取运动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2008年10月14日被宣布为第一个国际“开放获取日”;2009年2月26日, 为了推动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 并以此促进本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荷兰高等教育部宣布2009年是“开放获取年”;2010年的“开放获取周”被确定为10月18~24日, 本届开放获取周的主题是“学习、分享和提升”。这个致力于促进免费的、立即的、在线的开放获取研究成果的全球性大事已经进入到第4个年头;2010年“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和中国50余所大学图书馆馆长发表的《武汉宣言》为标志, 表明了中国科学界、科研资助机构和高校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和决心。开放获取运动也正在我国多种文献类型领域迅速展开, 涉及到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类型也日益丰富[3], 特色数据库和竞争情报文献资源就是其中的两种文献类型。

2 企业图书馆及其振兴行动

2.1 企业图书馆及其作用

企业图书馆是由企业投资兴办、隶属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图书馆除了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属性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 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和图书馆的职能所共同决定的[4]。企业图书馆是企业科技发展、职工教育和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为本企业的科技人员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科研所需要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满足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文献信息需求;满足职工对各种文献的业余文化阅读需求。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扩大职工视野, 增长科学文化知识, 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是企业图书馆应当发挥的作用。企业图书馆应被视为整个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这一点目前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2.2 企业图书馆振兴行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图书馆的发展, 中国图书馆学会启动了“企业图书馆振兴行动”[5], 其意义在于借助开放获取及各类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文化、知识和信息服务。该行动的核心内容是, 以开放、平等、合作、共享和多赢的理念, 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 尤其是利用开放获取的方式, 整合图书馆界的文献信息资源, 以企业图书馆为中心, 对企业内部的文献、机构、人员、网络设施等资源进行重组, 使企业图书馆能够全方位地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层、科技人员、在职员工、离退休员工和职工家属, 从而构建起文献信息、科学知识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服务平台。该行动是企业图书馆创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一次崭新尝试, 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也对企业图书馆提出了“普查, 重建, 振兴”的工作方针, 将对全国企业图书馆现状进行详细的普查。一些民营企业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 提出了比国企更迫切希望帮助建企业图书馆的要求。

3 企业图书馆开放获取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

3.1 特色数据库及其意义

特色数据库是指根据本企业的学科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本馆的馆藏特色等特色因素, 集中搜集相关专业内容、专门类型和地方特点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 组织并建立具有某种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集合。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 特色数据库是建立在特色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在图书馆计算机化管理的前提下产生, 并在网络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的新型文献信息资源集合体。实际上, 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特色数据库, 所谓特色数据库仅是对一定范围内而言的。如本企业的学科专业特色数据库资源, 对于具有同类学科专业的企业图书馆同样有效;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地方特色数据库资源, 对于本地区的其他企业图书馆也同样适用。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资源是可以实现共建共享的。

3.2 企业图书馆4类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

企业图书馆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建设本馆的特色数据库资源, 可从4方面予以考虑:考虑企业的学科专业科研需要, 如石油石化企业图书馆应重视石油石化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考虑企业所处地方特色需要, 如河南省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考虑企业图书馆特种文献类型资源需要, 如开放获取随书光盘文献资源数据库;考虑企业图书馆自身建设需要, 如根据互联网搜索发现, 目前可供利用的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现期期刊资源已达27种, 可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企业图书馆自身专业建设和学习的需要。其中既有《图书情报工作》等核心期刊, 也有《数字图书馆论坛》等国家级期刊, 还有《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等省级期刊, 以及《公共图书馆》等市级期刊。

3.3 企业图书馆开放获取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

在目前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 企业图书馆开展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创新的内容之一, 就是开发利用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专类特色和馆藏特色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 为读者开展特色数据库文献资源服务[6]。由于企业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需要大量各种学科专业、文献类型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 单凭本馆的馆藏资源是难以满足建库需求和读者需要的, 因此, 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开放获取特色数据库文献信息资源, 就成为企业图书馆建设本馆特色数据库资源不可或缺的优先选择途径。

4 企业图书馆开放获取竞争情报资源建设

4.1 竞争情报及其意义

竞争情报是一个国家、地区、行业、企业或部门, 对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等情报信息进行合法地获取、分析与研究, 从而得出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 是为获得竞争优势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资源[7]。企业如果不能对消费方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有透彻地了解, 就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准确的市场定位, 也不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正确反应, 更不会获得持续而长久的成功。竞争情报的出现是企业和市场竞争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情报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体现, 是企业继产品、营销、服务之后的第4种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目前竞争情报仍以企业应用为主, 所以它应该成为企业图书馆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类型之一。

4.2 我国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

我国的竞争情报事业起步较晚, 竞争情报服务内容包括情报监测、情报调查、情报数据和情报咨询等。目前,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竞争情报工作是被动的, 往往是在市场竞争失败后才被迫而为的, 是在市场竞争中迫切希望了解态势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自然要求, 是根据自身的感觉实施的竞争情报工作。所以, 国内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存在明显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企业领导对竞争情报工作认识不足, 导致重视不够企业竞争情报文献信息资源零散、残缺, 导致综合利用价值低;竞争情报文献信息内容陈旧, 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 导致利用率低;缺乏规范的企业竞争情报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导致企业检索利用难度较大。

4.3 竞争情报资源的获取

竞争情报带有对抗性, 要求在对方不协助, 甚至是反对的情况下, 去合法地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 目的是最终取得战胜竞争对手的优势。竞争情报必须是正当的、合法的,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强调职业道德, 其基础和素材是各式各样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拥有、分析和研究各式各样的信息, 最终就可以从中发现和搜寻到具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信息, 因此, 竞争情报文献信息资源是获取竞争情报的基础条件。尽管竞争情报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但通过互联网开放获取方式获得的竞争情报属于公益性竞争情报[8], 它是为实现目标提供决策支撑的智力和智谋过程而对竞争情报公开信息部分的合理获取, 重点在于搜集、获取、了解、分析和研究情报信息。目前开放获取竞争情报资源网站有:佐思研究报告和竞争情报网、久隆竞争情报网、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中国竞争情报网等。

参考文献

[1]陈力, 王志庚.开放获取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R].第三届国际学术期刊展·国际期刊论坛, 学术报告, 2008-03-27.

[2]http://www.l as.cas.cn/xwzx/t zgg/201005/t20100506_2839435.html.[EB/OL].2010-06-06.

[3]于新国.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7类OA文献资源[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9 (3) :18~20.

[4]侯建卿.对企业图书馆未来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1) :131~132.

[5]http://www.lsc.org.cn/CN/qytsgzxxd.html.[EB/OL].2010-06-06.

[6]叶大恩.地方企业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77~79.

[7]周莉.企业文化教育中的竞争情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3) :55~56.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8篇

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所说的情报, 主要是指决策、意志、规划、部署、行动所需的智慧和知识。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传递性、知识性。也就是说, 情报属于信息, 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情报。由于信息不仅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 而且存在于生物界、自然界、自动控制系统、生物体内等。但是情报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其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特有的信息, 是人和人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其能够被受信者接受, 并为受信者提供有用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叫做情报。因此, 信息的范围要大于情报的范围。而所谓的情报用户, 则主要是指在技术、科研、管理、生产等活动中需要对情报加以利用的人。

在高等院校中,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 情报用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学生和科学教研人员、领导管理人员、其它人员。通过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 根据高校情报用户对情报的不同需求, 它们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 是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 因为他们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因此他们需要的情报在内容方面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由于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 通常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科研以及进行相关课题的攻关, 所以他们在情报需求方面的专业性教强。如他们在教学仪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明确的主题、固定的范围, 其需要专业性的情报。此外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通常需要理论性较强、成熟可靠的的一次文献。比如报刊论文、科技期刊、科研究报告、专著、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等。这些文献不但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并能够及时地为相关人员提供方便。这在教师知识更新换代和备课, 把握时代命脉、紧跟时代步伐, 以及学生的学习、论文设计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相关的领导管理人员, 因为他们的管理水平较高, 在对外交往方面的能力较强, 所以承担着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的责任。其具体职责为, 制定相关的规划、政策、计划来引导学校进行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 并明确重点, 制定相关措施, 进行有效管理。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他们既是决策者、领导者又是组织者。所以他们在情报内容的需要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即需要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政策性的综合情报, 这种情报涉及经济、政治、教学科研、政策等各个领域和生源、教学人员、管理、学生分配等各个方面。由于高校的领导管理人员在情报需求方面要求涉及面宽, 因此需要对情报进行高度加工和浓缩分析、形成一定的专题情报, 也就是说对三次文献进行提炼、净化、浓缩。此外高校领导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情报应具有一定时新性。在高等院校中从事领导管理的人员, 因为需要从事领导和决策等管理工作, 所以, 他们需要及时了解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较新或最新成果。

第三, 在高等院校中其它人员, 也就是从事后勤、党政等工作的人员, 他们在情报需求方面的特点通常都带有一定具体职业性质。比如高校的医务人员, 因为具有临床诊断需求, 所以需要的是相关的医学期刊和书籍等。

2 高校图书情报部门的服务对策

2.1 情报人员应对用户为主原则加以充分认识

在当前的形势下, 封闭的、被动的、传统的情报服务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情报工作中的所有环节都应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用户为主或用户第一的观点是我们提供情报工作的基本原则。情报机构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收藏和组织加工时, 应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原则, 尽最大努力来满足用户在情报方面的需求。如情报工作的信息室可以开展相关上门送专业期刊、电话预约等服务模式, 来密切教学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 对他们在情报方面的需求加以及时满足。

2.2 确保高校图书馆情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存取性和易用性

馆藏资源要想丰富就必须有质量较高的书刊检索工具, 这样才能使得文献资源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书刊检索系统质量较高才能为用户提高便利, 提高其准确性和可用性。所以, 就期刊和图书目录的组织而言, 在目录多样性进行考虑的同时还应对一种资料提供多种检索方式, 同时还应对目录组织准确性加以考虑, 指导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就高效图书情报整个系统来说, 采用计算机方式来实现全馆文献的流通、采编、检索可以有效提高情报系统的易用性和存取性。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已采取了计算机管理模式, 但在使用计算机来对全馆文献资源进行检索方面还不完善, 需要我们来不断完善情报系统的可用性和可存取性。

2.3 在文献检索方面加强知识教育, 使得用户情报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和馆藏资源的易用性、可存取性是高校在情报机构建设方面必须关注的问题。但是易用性和可存取性与用户在情报使用方面的素质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易用性和可存取性都较高, 但是用户却没有较高的情报素质, 那么易用性和可存取性对用户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 我们应加大用户培训的力度, 不断提高用户在利用情报系统和检索技能方面的能力。

2.4 强化高校图书在馆藏方面的建设, 使得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很多用户对情报机构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从本校图书情报系统中获取需要的全部文献。所以, 我们应对有限经费进行科学合理使用, 确保文献品种增加, 避免出现重复。对用户使用较多的中外文期刊和中文图书加以重点保护;而在另一方面对重要期刊进行精心选择。确保使用有限经费来不断完善馆藏资源, 使得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2.5 确保高校情报工作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高校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额专业知识, 熟悉相关的情报学业务和图书馆学业务知识, 此外还应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情报系统和用户的有效对接, 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情报服务的过程中和用户进行有效交流, 对用户需求加以更好了解, 以便于更好地满足其需求。

参考文献

[1]孟惠玲.大学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J].图书情报工作, 1993 (3) .

[2]彭琪.湖北省科技情报用户需求研究与对策[J].情报学校, 1991 (2) .

[3]卢荣远.用户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J].情报学刊, 1996 (3) .

[4]陈晓燕.高校图书馆应彤成大服务格局[J].图书馆论坛, 1995 (2) .

对图书馆情报工作的探讨 第9篇

一、加强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情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只靠以往掌握的单一的文化知识已不能适应情报工作发展的需要, 图书情报人员还应具备综合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具备与经济、贸易、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相关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 为读者和用户服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每个做图书情报工作的同仁都要有系统的情报学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并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般而言, 每个做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 都应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否则便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和提高图书馆情报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十分必要。

二、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决定其对情报服务的中介作用

图书馆的基本性质, 是人们根据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和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及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得出的结论。大家对图书馆属性和本质的认识, 是随着人们对图书馆的逐步发展和需求而逐渐深化的, 现代图书馆以收集和处理、精炼加工、提供文献信息情报为主要工作内容, 正是这种工作形式, 使得图书馆起到了“中介”作用, 从而使文献情报实现其价值, 即被人们充分利用。由此可见, 情报服务是图书馆的最根本性服务, 所以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和情报价值, 使其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情报工作重点应放在科研和科学技术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祖国日益强大, 各行各业的发展亦在突飞猛进, 科研人员对科技情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对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和责任。因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把握好服务重点、定准方向, 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起完整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图书馆情报工作的作用。如今, 情报工作已成为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情报信息服务工作, 就是为了让情报信息科研工作中得以充分有效利用, 使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情报工作做的好, 可以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加速科研进程。并可以为领导决策制定规划或者某一科研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在为提供科研情报服务过程中, 要深入其具体单位, 深入一线做好调查, 把其急需的资料准备好, 及时提供给他们。

情报工作在面向社会方面, 要深化服务形式, 深入发展, 才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由此, 情报工作必须加强其服务职能, 做到传递精准, 快捷、方便。一个完善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系统其面向社会的服务形式和途径应是多样的, 并应更好地开发利用文献资源, 使之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四、提供代查和定题服务工作

对于情报信息服务工作, 帮助用户代查工作也很重要, 首先要详细了解需要情报信息的用户所要进行课题的脉络, 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此考虑提供什么类型、什么年代的文献来满足用户要求。挑选那种报道速度快、文献信息收录比较齐全、检索方便的工具书。帮助用户做好代查服务工作的同时, 还要主动做好定题服务工作。就是针对用户提供各种最新情报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所提供的情报信息, 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或者同时还可以通过手工检索获取, 以此做好代查服务工作和定题服务工作。

五、充分发挥图书馆情报服务的职能作用

图书馆的情报信息服务工作, 最终是看中情报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要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 情报信息的一系列活动过程最终都是为满足读者用户需求为宗旨。例如:培训情报用户, 开设讲座、情报复制等, 还有开展情报咨询服务、主题情报服务、课题跟踪服务、代检、代查、代译情报服务, 只有想方设法地加强情报服务, 满足情报用户, 通过情报用户把图书馆情报人员收集整理的情报信息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功能。

总之, 图书馆的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需要人们在实践中深入探讨的工作, 只要人们开动脑筋, 深入研究, 相信一定会把图书馆的情报工作发挥得更好。

摘要:图书情报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图书情报工作今后的发展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 对各种情报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从提高图书情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情报信息服务的定位及如何开发符合当地经济的情报服务等多个方面, 对情报服务工作做了深入探讨。

图书馆情报资源 第10篇

作者简介:蒋颖(1967—),女,河北昌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通信方式:jiangying@cass.org.cn。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公布了近百种学科名词。审定和规范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是完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整理和保存文献的水平,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度重视和专家们的积极参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尚未成立时,已设立课题组开展此项工作,并于2010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了课题组的基本任务、时间安排、工作流程。此后又召开了7次研讨会,确定了基本的类目及名词,共计5212个。此阶段所收录的名词大致按照一级类目、二级类目排列,二级类目下的名词没有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排,因此后来课题组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在此期间,专家们已注意到一些问题,如: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等学科内部交叉、重复较多,应用性较强;有些分支学科名词很多,也有部分分支学科名词较少等等。

2010年9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会上对初步的名词方案进行了讨论。会后,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的要求和专家意见,借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5版的类目设置,提出了新的名词框架体系。后经北京地区部分专家共同探讨,对框架及类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对有关名词也进行了增删,形成了较合理的名词框架。

2011年7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规范化研讨会在京召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京津地区委员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体系结构和具体的类目名称、名词定义的撰写方法和分工等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会后,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重新进行了调整。将框架体系中的一级类目确定为8个,总计3576个名词。最后确定的一级类目及条目数如表1所示。

同2010年成立大会时相比,会议对术语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做了如下调整:

(1)“数字图书馆”原为一级类目,但是相关的很多内容,如知识组织、信息检索等,都有专门的类目,因此将该类改为“现代图书情报技术”;鉴于该类目所收词条数很少,仅几十条,因此将它作为二级类目归入一级类目“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之下。(2)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要求,其他学科已收录而在本学科中没有新的意义的名词不收,因此,删掉了计算机、网络等二级类目,仅保留了与本学科联系密切的部分名词,如语义网等。(3)编辑出版学科的相关内容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完成,因此删掉了这个大类及大部分词条,仅保留了与版本有关的词条,分别归到相关的类目中。

此外,与会专家还对名词收录、编排和定名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1)确定了有关交叉学科名词的划分标准。以目录学与信息组织—编目类目为例,“bibliography”一般入目录学;“catalog”一般入信息组织—编目;以文献,如书、光碟等各种载体为基本单位的,入目录学;揭示文献内容信息的,入信息组织—编目。(2)对部分基本名词进行了定名。如,以“**信息”为规范名,以“**情报”为又称或曾称;而至今仍广泛使用的固定用法,如“竞争情报”仍作为规范名使用;类似于“参考咨询”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词条,以“参考咨询”为规范名。(3)增补了一批名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编纂的《中国情报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和周文骏主编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补充了一些名词,特别是补充了一批原来收录较少的情报学名词;根据王知津教授对竞争情报相关词条的梳理增补了一批词条,经集中讨论,竞争情报词条数从55条增加到176条,目前总计词条数为3697条。

2011年8月,课题组确定了词条撰写标准,并给撰写单位安排了各自的工作任务。由课题组向各专家发送名词条目撰写说明、名词样例、关于名词的定义等文件,以便参照进行。截止到2012年4月15日,课题组共收到7个撰写单位发来的2829条名词(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异名、定义)。

探析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第11篇

1. 竞争情报的内涵和研究内容

1.1 竞争情报的内涵

竞争情报就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而开展的一系列情报研究活动,是市场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国内外学术界对竞争情报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竞争情报是对整天竞争环境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竞争情报是一个过程,该过程是想要看到简单收集的统计数据、信息广告等以外的东西。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

由上可知,竞争情报就是将那些来自各种渠道的、广泛的、零散的、没有规律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客观评价、调查分析,最后转化为具有决策价值的情报并用于决策过程。

1.2 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

可以从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与推广三个层面来研究竞争情报。其中理论层面上,主要包括:竞争情报的起源与发展,竞争情报的定义、特征、作用机理,竞争情报研究的内存、方法、流程,竞争情报的伦理与道德等。方法与技术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情报规划方法、收集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传播方法、情报保密方法等。应用与管理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竞争情报在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和某些方面的应用,各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组织、内容、方法、效果及经验,竞争情报教育与培训等。

2. 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规划

2.1 竞争情报系统的规划

竞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出现的非连续性变化,把握行业结构的演化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动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强化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竞争情报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及处理子系统和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其中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是根据竞争情报经理确定的竞争情报课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并筛选出正确的、可靠的、可能有用的信息,通过分类等初步整理后,输入竞争情报系统,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以备信息分析之用。竞争情报分析是根据所确定的竞争情报课题对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出能够辅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有价值的竞争情报。只有掌握实用只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并不间断地进行竞争分析,才能发现市场变化和竞争者行动的趋势,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是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出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企业决策者和其他用户的情报需求,动态地为他们提供情报产品和情报检索服务。在向用户提供竞争情报产品时,应根据用户所处的管理层次而提供相应的情报报告。

2.2 竞争情报项目的规划

竞争情报项目规划就是从企业全局出发,明确企业的情报需求,根据项目规划的原则选择关键情报项目,使情报工作与整个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协调一致。首先,竞争情报工作的目标就是准确把握企业的真实情报需求,并生产出企业迫切需要的、可以作为行动依据的情报产品。因此,开展情报用户需求调查,正确识别与理解决策者的情报需求是一切情报项目规划的基础。其次,情报工作要有一定的原则性:目标性原则,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准则来选择关键的情报项目;充分满足原则,就是收集的情报必须掌握重要的、必要的情报,充分满足决策的需要;系统运筹原则,就是构建正规的竞争情报工作程序,广泛、持续和系统地收集竞争情报;成本核算原则,是指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时,应以较低的成本收集尽可能充分满足的信息情报。

3. 竞争情报的搜集

竞争情报的收集要秉承多样性、重点突出、客观、保密、合法和长期性原则,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搜集:文献资源检索: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公开文献资源,虽然这些资源并不能直接解决企业情报问题,但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更多的信息或线索;网络媒体监测,互联网信息内容丰富,时效性强,而且信息的处理、加工、保存和调用非常方便,因此,互联网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途径。竞争情报人员通常需要长期监测一些相关网站,及时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人际情报采集,人际情报网络中蕴藏着很多重要的情报,常见的有消息型、问题分析型、决策建议型等。实地考察法,是获取第一手情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实地考察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参观、市场观察和商品展销会等。

4. 竞争情报的加工与分析

4.1 竞争情报的加工

竞争情报加工的实质就是把不同来源的、零散的情报汇集到一起,以信息的内容、客观的逻辑结构和主观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情报有效化的过程。情报加工包括情报筛选、情报记录和情报整序三部分。对情报进行筛选时、需要考虑可靠性、先进性、针对性三个方面。情报记录的方法有情报摘录法、情报浓缩法和数据表格整理法三种。情报的整序,就是将收集到的杂乱无序的情报资料按其性质、内容、问题及时间等标准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化整理,使相同的聚集在一起,不同的区别开来,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资料体系。

4.2 竞争情报的分析

竞争情报分析就是对原始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使信息转化为情报,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和增值化。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很多,既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一般分析方法,又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情报分析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三大类。

定性分析是指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的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求同论、推朋法、原理法、综合法、反馈法等。定量分析法是指获得研究对象的量的特性的方法,它强调对数据的分析,一般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包括外推法、统计分析法、时间序列法、极值选择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就是同时利用上面的两种方面,包括简单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典型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系统论证法和专家预测法。

摘要:本文就竞争情报的内涵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释,并就图书馆如何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及如何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进行了详细的归纳。

关键词:图书馆,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

参考文献

[1]徐仁杏.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竞争情报[J].现代情报, 2006,(8):26-27.

上一篇:集团管控下一篇:团队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