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注射液范文

2024-08-12

苦参碱注射液范文(精选9篇)

苦参碱注射液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CHB患者,其临床诊断标准为2000年《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患者HBeAg均为阳性。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19.5~71.2岁,平均43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18.2~70.0岁,平均4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苦参碱注射液80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40min,同时给予替比夫定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 600mg口服,1次/d;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为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

对照组:仅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为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

1.3 观察指标

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数据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病毒应答率比较

治疗24周、随访24周、随访48周两组病毒应答率比较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P<0.05

2.2 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

治疗24周、随访24周、随访48周HBeAg阴转率比较结果见表2。

2.3 治疗后ALT复常率比较

治疗24周、随访24周、随访48周ALT复常率比较结果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仅治疗24周时有12例 (12%) 出现流感样症状,反应均较轻微;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0%,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出现脱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

3 讨论

苦参碱注射液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 (Sophoraatopecuroides L) 的成熟种子或花期地上部分中提取的生物总碱中,分离出具有护肝、保肝、解毒功能的一苦豆子苦参碱。苦参碱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利尿退黄,解毒,改善病理性肝炎症状与体征退黄,降酶作用,抑制乙型肝炎HBeAg的复制[4,5,6]。

替比夫定是新一代乙肝抗病毒药物,它能选择性作用于乙肝病毒的DNA聚合酶,强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恢复ALT的正常水平。其作用强大、起效迅速,且独有完整预测性数据的特异性抗乙肝病毒药,其安全性更突出,耐药率低,患者顺应性好。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TL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性乙型肝炎患者[7]。

笔者应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替比夫定治疗CHB 100例,发现其远期疗效更优于单纯运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组,即试验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在治疗24周、随访24周、随访48周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同时,苦参碱注射液与替比夫定两药联用方便,患者不良反应同样减少,依从性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100例, 对照组100例, 治疗组应用替比夫定和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替比夫定进行单独治疗, 治疗时间均为24周, 随访48周。结果 试验组HBV-DNA阴转率, 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在治疗24周、随访24周、随访48周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碱注射液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苦参碱注射液,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32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12) :881.

[3]徐道振.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6-64.

[4]陈新悦.苦参素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药房, 2009, 20 (3) :235-236.

[5]施建平, 余小虎, 邱夏地.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的影响[J].胃肠病学, 2007, 12 (5) :288.

[6]陈强.苦参素胶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07, l8 (24) :1893-1894.

苦参碱注射液 第2篇

【通用名称】苦参碱栓

【商品名称】苦参碱栓(海外)

【拼音全码】KuCanJianShuan

【主要成份】苦参碱栓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苦参碱。

【性状】苦参碱栓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抗菌消炎药。用于滴虫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亦可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盆腔炎等

【规格型号】50mg*4s

【用法用量】妇科外用。塞入阴道深部,一次1粒,每晚1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皮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苦参碱栓未进行该项试验切无可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苦参碱栓未进行该项试验切无可参考文献。

【药物过量】苦参碱栓未进行该项试验切无可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苦参碱栓经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正常兔能够升高白细胞总数,加强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滴虫等具有抗感染作用。

【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

【有效期】36月

【执行标准】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1册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885

【生产企业】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苦参碱栓(海外)的功效与作用苦参碱栓(海外)抗菌消炎药。用于滴虫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亦可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盆腔炎等

苦参碱栓服用常见问题

问:苦参碱栓(海外)的主治功能是什么?

答:抗菌消炎药。用于滴虫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亦可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盆腔炎等。

苦参碱栓商品介绍

通用名:苦参碱栓

生产厂家: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885

药品规格:50mg*4粒

山豆根配方颗粒中苦参碱含量测定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35-02

山豆根配方颗粒是以山豆根药材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精制而的单味产品,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饮片保持基本一致,保留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而且携带、服用方便。目前采用HPLC法测定原药材中苦参碱含量多多选择氨基柱、苯基柱、C18柱进行试验[1-3],本实验选择亲水柱HILIC柱,建立了HPLC法测定山豆根配方颗粒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

1仪器及材料

1.1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FA2004电子天平(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5200DE型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山豆根配方颗粒(广西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A061024-01、 A081082-01、A090706-01),苦参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05-200508),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Phenomenex kinetex HILIC(2.6μm 100×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0mM乙酸铵(90:10),pH=4.1,使用用前以微孔滤膜滤过并经超声脱气处理,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10μl。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

2.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苦参碱13.4mg,加甲醇定容至25.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苦参碱浓度536μg?ml-1。

2.3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山豆根配方颗粒0.5g,研成粉末,精密称量,置具塞锥

中,精密加入氯仿-甲醇(10:10)20mL,氨液1.5mL,密塞,称量,于70℃水浴回

形瓶流加热4h后补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转移,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挥干溶剂,加甲醇溶解稀释,转移于10mL容量瓶中至刻度,摇匀,进样前用0.45μm滤膜滤过,即得。

2.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定容至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进样制备。以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绘制成标准曲线,得到苦参碱的线性方程为:Y=16.007C-48.713,r=0.9997,线性范围为53.6~536μg?ml-1。

2.5精密度试验:按上述色谱条件用苦参碱对照品进样10μl,重复进样6次,测定苦参碱的峰面积。平均值为3433.2,RSD值为0.88%。数据见表2。

2.6稳定性试验:取一供试品溶液(批号:A101276-01 ),按上述色谱条件在0h、2h、4h、8h、16h、24h测定峰面积值,在24h苦参碱平均含量11.01mg/g,RSD值为1.48%,表明供试样溶在24h稳定。

2.7重复性实验:取上述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法制备6份样品液,按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所含苦参碱含量。平均值为11.02mg/g,RSD值为1.54%。

2.8加样回收率试验: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 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取1mL,精密加入苦参碱对照品1mL,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结果平均回收率99.16%,RSD为1.98%。

2.9样品测定:按上述方法测定了四批山豆根配方颗粒样品,以及阴性样品,按照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苦参碱的含量。

3讨论

3.1实验中采用回流法与超声提取法考察样品提取效果,结果显示,回流法较超声法提取完全,且苦参碱测得含量较高。

3.2 色谱条件考察中曾选择反相柱以甲醇-0.1%磷酸(5:95)为流动相,出峰时间靠前,分离效果不好,采用亲水色谱柱分离山豆根制剂中苦参碱,分离效果较好,流动相的pH、离子强度对HILIC亲水柱分离度效果影响较大。

3.3 本实验首次采用HPLC法测定山豆根配方颗粒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结果也较为满意,且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實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长华,曹天海.HPLC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0,20 (6):408-410.

[2] 邓富良,陈 本,梁绍先,等.HPLC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1,23(9): 670-672.

[3] 宋金春,张 立,杨 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山豆根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6(1):56-57.

基金项目: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药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10201)

通讯作者:

苦参碱注射液 第4篇

狼牙刺 (Sophora viciifolia H.) 为豆科槐属多年生灌木, 又名白刺花, 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狼牙刺作为一种秦巴地区广泛使用的民间药材, 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检测分析, 其种子中含有苦参碱 (Matrine) 、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 等多种生物碱[3,4,5]。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代表的苦参类生物碱具有抗炎、保肝、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和升高白细胞等作用[6,7,8,9,10,11]。汉中为苦豆和狼牙刺的适宜生长区之一, 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汉中野生苦豆和狼牙刺种子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旨在建立一种分析测定苦豆和狼牙刺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并探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差异, 为合理开发利用苦豆和狼牙刺种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苦豆和狼牙刺种子均采自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桑园镇, 于105℃烘箱内烘干、粉碎, 过40目分样筛, 备用。

1.2 仪器

液相色谱仪 (Agilent 1100, 安捷伦公司) ;超声波清洗仪 (SK-120E, 宁波科生仪器有限公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550, 岛津公司) ;超纯水器 (TTL-10A, 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公司)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山东潍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厂) ;中草药粉碎机 (FW117,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AUW220D, 岛津公司)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FA2004N, 上海分析仪器) ;恒温水浴锅 (HWS-5A, 北京东方精瑞发展有限公司) 。

1.3 试剂

甲醇为色谱纯;氨水、氯仿、磷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对照品苦参碱 (110805-200306) 、氧化苦参碱 (0780-200004)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C18柱 (4.6mm×150mm, 5μm) ;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为0.04 moL/L磷酸-甲醇 (90∶10) ;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

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苦参碱对照品2.4mg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10.8mg, 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 制成含苦参碱2.4μg/mL及氧化苦参碱10.8mg/mL的混合对照品母液。

1.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试验材料0.5g, 置于60mL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2mL浓氨水使样品润湿, 再加入30mL氯仿, 超声提取30min, 静置4h, 滤出上清液后再加氯仿超声提取, 共提取3次。合并3次滤液, 80℃水浴回收氯仿至干。残留物以超纯水溶解, 并定容于25mL容量瓶。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验波长选择

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 分别用超纯水配成标准溶液, 在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190~900nm进行扫描。结果显示,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220nm处有最大吸收, 试验采用220nm为检验波长。

2.2 出峰时间确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分别进1.5中配制的标准溶液各10μL, 检测得苦参碱在4min处出峰, 氧化苦参碱在9min处出峰。

2.3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母液0.25mL、0.50mL、1.00mL、2.00mL、3.00mL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容量瓶, 得到苦参碱浓度梯度为12μg/mL、24μg/mL、48μg/mL、96μg/mL、192μg/mL和氧化苦参碱浓度梯度为54μg/mL、108μg/mL、216μg/mL、432μg/mL、648μg/mL的一组混合对照品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滤过, 在色谱设定条件下依次进样10μL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峰面积。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 得线性回归方程。苦参碱的方程为Y=5.013 7 X+7.814, r=0.999 70;氧化苦参碱的方程为Y=5.499 X+4.53, r=0.999 92。结果见图1。供试品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 在设定色谱条件下, 取供试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结果见图2。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供试样品溶液10μL, 连续进样5次, 利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浓度, RSD分别为0.245%、0.204%。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供试样品溶液10μL, 分别在2h、4h、8h、24h、48h进样, 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浓度, RSD分别为0.326%、0.204%。结果表明, 供试品溶液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48h内稳定。

2.6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材料,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制备5份, 依上述方法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浓度, RSD值分别为0.404%、0.311%。

2.7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样品5份, 每份0.5g, 分别加入定量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 结果如表1。得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90%, RSD值为2.122%;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180%, RSD值为0.098%。

2.8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苦豆和狼牙刺种子为试验样品, 按供试样品溶液制备的方法处理样品。分别精密吸取各供试样品溶液10μL, 进样分析检测, 计算得苦豆和狼牙刺种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 (见表2) 。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

试验分别用0.2%盐酸提取法、甲醇提取法和氨水-氯仿提取法, 结果发现采用0.2%盐酸提取法在蒸干时困难;甲醇提取法出现絮状物, 检测困难;氨水-氯仿提取法溶液澄清, 重复性好。

分别采用甲醇、乙醇、超纯水定容对照品和样品材料的提取物, 进行分析测定。用超纯水定容的待测样色谱图基线稳定, 峰形对称, 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检测, 为本试验最终选择。

试验采用酸性流动相, 出峰时间短, 且随流动相pH值的减小, 峰形对称性越好, 基线越平直。考虑到酸性对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影响, 最终采用0.04moL/L磷酸溶液 (pH值1.8) -甲醇为流动相, 并采用能耐受酸性环境的ZORBAX-C18 (4.6mm×150mm, 5μm) 色谱柱, 检测效果良好。

3.2 含量分析比较

苦参碱防治茶尺蠖试验简报 第5篇

一、材料与方法

1. 作物及靶标

作物为茶树, 品种为福鼎大白茶;防治对象为茶尺蠖。

2. 示范条件

示范试验于2009年8月在蒲江县大兴镇王店村8社王希忠的茶园进行。土壤类型为黄泥土, pH值为5.6, 有机质含量3.32%, 全氮含量0.169%, 碱解氮154×10-6, 全磷含量0.031%, 速效磷含量8×10-6, 全钾含量1.24%, 速效钾含量45×10-6。茶树种植密度亩栽6 000株茶苗, 树龄为9年。

3. 供试药剂及处理

(1) 供试药剂1%苦参碱AS 90ml/亩 (赤峰中农大生物农药厂) 。

(2) 试验设计选择有茶尺蠖的茶园, 面积2.15亩, 示范处理1亩, 清水对照0.15亩, 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

4. 施药时间及方法

于2009年8月5日在茶尺蠖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用山东卫士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以枝叶湿润开始滴水为止, 每亩用水量60kg。

5. 调查方法

药前 (8月5日) 、药后1天 (8月6日) 、药后3天 (8月8日) 、药后7天 (8月12日) 调查。每处理划分为5个小区, 每个小区随机调查垄取1m长茶行活虫数量。

6. 天气情况

试验当天平均温度26.7℃, 示范试验期间平均温度25℃, 最高温度34.6℃, 最低温度20.4℃, 平均相对湿度80.3%, 雨日4个, 雨量6.1mm。

二、结果及分析

1. 结果计算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示范准则》计算平均数及防效。

2. 试验结果

(1) 防治效果从调查结果看:药后1天, 有少量低龄虫出现中毒现象, 大部份幼虫还有活动能力;施药后3天, 1%苦参碱AS (90ml/亩) 防效为49.42%, 但大部分幼虫已出现中毒现象, 活动能力降低;施药后7天, 1%苦参碱AS (90ml/亩) 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到达87.45%, 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另据调查, 苦参碱对小绿叶蝉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2) 安全性观察示范试验期间未出现药害现象, 据调查观察参试药剂对小绿叶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示范区茶苗长势较好, 叶色亮绿, 参试药剂对茶树安全。

三、使用技术

苦参碱抗肿瘤研究概况 第6篇

关键词:苦参碱,抗肿瘤,影响

苦参碱(Matrine,MA)是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是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代表,苦参碱在1958年首次被分离和确认,分子式为C15H24N2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碱在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苦参碱的抗肿瘤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等作一综述: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经过医务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虽然可以通过化疗暂时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是现有的化学药物毒性作用较大,给患者造成了极大负担,甚至许多患者因为忍受不了化疗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而被迫停止治疗。因此,具有抗肿瘤作用、毒性作用较小的药物———MA,自然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1 目前普遍认为的苦参碱的主要抗癌机制

1.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不断合成端粒重复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是合成端粒必需的酶。端粒酶在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正常人细胞中尚未发现该酶活性。李伏娥等[1]用苦参碱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用PCR-ELISA法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SGC-790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苦参碱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且随苦参碱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提示MAT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系SGC-7901端粒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有实验表明,苦参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机制还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增殖相关癌基因及细胞增殖代谢和PCNA,AFP等有关。

1.2 抗肿瘤细胞黏附与浸润转移

CD44分子是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它所编码的是细胞表面的一组跨膜糖蛋白,一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伴有CD44表达的上调。林洪生等[2]研究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因子表达和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后,发现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抑制CD44、CD49黏附因子的表达,还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从而减少了肿瘤转移的形成。

1.3 其他机制

如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诱导细胞的凋亡,阻止某些可引发肿瘤的慢性炎症的发展及抑制某些致癌病毒,抑制肿瘤的耐药性和减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促进肿瘤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苦参碱的预防性化疗作用等。

2 苦参碱对各种肿瘤细胞的影响

2.1 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有实验报道,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苦参碱处理的Hep G2细胞活力,用谷胱甘肽还原酶检测谷胱甘肽(GSH)水平,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用不同浓度(0.1、0.2、0.3、0.4和0.5 mg/ml)苦参碱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24±7.91)%、(85.32±8.02)%、(64.79±4.74)%、(53.91±4.34)%、(49.00±5.62)%和(68.59±8.27)%、(56.55±7.19)%、(34.79±4.94)%、(23.31±4.30)%、(18.27±2.53)%,提示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用0.1、0.3和0.5 mg/ml苦参碱处理Hep G2细胞24 h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77%、50.31%和71.26%,提示呈剂量依赖性[3]。

2.2 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有实验证明,MA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对胃癌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A在30~120 mg/L时对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Bcl-2原癌基因蛋白是主要的抗凋亡蛋白,研究表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逐渐减少,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完成细胞代谢过程,达到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而Bcl-2在MA作用下表达下降,即MA可使胃腺癌SGC-7901细胞所产生的Bcl-2原癌蛋白减少,从而使细胞抗凋亡的能力减弱。由此推测,MA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与Bcl-2原癌基因蛋白表达减少有关[4]。此外,还有实验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有影响。苦参碱浓度>3 mg/ml,细胞毒作用较大;浓度在0.5~2.0 mg/ml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bcl-2蛋白则随之下降,提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5]。

2.3 对肺癌细胞的影响

耿国军等[6]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SPC-A-1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苦参碱对SPC-A-1细胞在24 h显示出生长抑制作用,48、72 h抑制作用较明显,0.25、0.50、0.75、1.00 mg/ml苦参碱均可抑制SPC-A-1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对SPC-A-1的抑制率也增强,48 h抑制率分别为4.36%、9.45%、15.28%、20.73%,而且不同浓度组间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浓度苦参碱对SPC2-A-1的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苦参碱调控SPC-A-1细胞的凋亡表达有关,不是单纯的细胞毒性坏死。

2.4 对白血病细胞系HL-6细胞和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

朱西宁等[7]为了解苦参碱对人粒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法、光镜观察、SAP免疫组织化学法、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 PCR)检测,观察苦参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化诱导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移行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碱明显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成熟粒系分化;苦参碱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与其下调cmyc基因表达、阻滞细胞在G1期有关。另外,何於娟[8]通过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的浓度-时间曲线与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发现0.2 mg/ml的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3 d后可抑制细胞增殖。以此增殖抑制有效浓度的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3 d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现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并且9 d后有凋亡发生。结果提示,0.2 mg/ml的苦参碱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该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2.5 对鼻咽癌CNE2的影响

张力等[9]研究报道,通过CCK28法观察苦参碱对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0.5 mg/ml的苦参碱即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同一剂量,作用时间越长,抑制增殖效果越明显,提示苦参碱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据推测,苦参碱对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阻滞其G1期向S期的进程,造成G1期细胞堆积,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并导致细胞分化和凋亡。

2.6 对大肠癌细胞凋亡发生及Bad蛋白表达的影响

据报道苦参碱对大肠癌细胞形态变化有影响[10]对照组大肠癌细胞贴壁良好细胞轮廓清晰,细胞为卵圆形、多角形或细长形。苦参碱组在加入苦参碱后大肠癌细胞出现皱缩、脱壁、漂浮现象,高浓度组有的细胞出现破碎现象,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ad蛋白有关。Bad在大肠癌细胞中普遍表达于胞浆和胞核,以胞浆为主,随着苦参碱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培养细胞Bad强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凋亡蛋白Bad是包含BH3结构域的凋亡前体蛋白与Bcl-2和Bcl-xl结合,具有促凋亡作用,Bad蛋白促凋亡作用是通过与Bcl-2家族中的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产物形成异源二聚体,进而逆转其抑凋亡作用而达到促凋亡效果,在Bcl-2基因和Bcl-xl基因过表达的情况下,Bad蛋白可直接诱导凋亡。苦参碱组Bad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说明苦参碱作用后大肠癌细胞Bad蛋白水平升高并参与了细胞凋亡的发生。

2.7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影响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眼内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细胞增殖周期中S期的最主要特征是DNA的合成。SPF表示DNA合成状态,正常视网膜细胞的SPF较低,Rb的SPF明显增高。采用流而式细胞仪观察此项指标,分析Ma对Rb细胞增殖影响机制,借以评估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HXO-Rb44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SPF逐渐下降,提示苦参碱可以抑制Rb细胞的DNA复制,抑制其增殖。同时在流式细胞结果中观察到亚二倍体峰(sub-G1)即凋亡峰,提示苦参碱可能诱导Rb细胞的凋亡[11]。

2.8 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影响

有报道显示,苦参碱对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苦参碱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965,P<0.05)[12]。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的uPA、Ⅰ21表达也有影响,苦参碱作用后,胞浆淡染,胞膜及胞浆皱缩,细胞间隙增宽,呈网状结构,uPA、PAⅠ-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因此苦PA参碱有可能通过抑制uPA、PAⅠ-1的过度表达,或阻断其活性,达到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3 苦参碱联合用药治疗癌症

由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可产生耐药性,人们把加大化疗剂量作为解决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如用大剂量的阿糖胞苷、大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及实体瘤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化疗不良反应使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损伤而被迫停药。有实验证明,苦参碱对部分化疗药抑制K562细胞有增强作用,为临床抗肿瘤药联合中药治疗肿瘤以提高化疗敏感性提供了实验依据。由于VCR的神经毒性,加大剂量使用受到限制,实验中发现VCR低于抑制增殖浓度时与苦参碱联合,可有较强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试用[13]。通过苦参碱联合52氟尿嘧啶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实验发现100 mg/kg苦参碱能显著提高52FU的抑瘤效果(P<0.05),但是50 mg/kg苦参碱联合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者联合用药的效果与苦参碱剂量有关[14]。此外还有实验显示,苦参碱与顺铂联合作用后使KBV200耐药细胞株G0~G1期细胞下降,G2~M期细胞增升高[15],这对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苦参碱中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7篇

苦参型生物碱是一类具有苦参次碱-15-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广泛的存在于豆科苦豆子、苦参、广豆根及管鲁山豆根等植物中, 主要包括苦参碱 (matrine ) 、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 。

苦参碱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 有4个手性碳原子和2个手性氮原子, 理论上有64种立体异构体[1], 目前已发现的苦参碱立体异构体共9种, 分别为苦参碱 (matrine, 5S, 6S, 7S, 1IR) [2], 别苦参碱 (allomatrine, 5S, 6R, 7S, 1IR) [3], 槐定碱 (sophoridine, 5S, 6R, 7R, 11S) [4], 异苦参碱 (isomatrine, 5R, 6R, 7R, 1IR) [5], 异槐定碱 (isosophoradine, 5S, 6S, 7R, 11S) [6,7], 氢化新槐定碱 (Tetrahydroneosophoradine, 5S, 6R, 7R, 11R) [8,9], 反式新苦参碱 (trans-neomatrine5S, 6S, 7R, 11R, 1S, 16R) , 顺式新苦参碱 (cis-neomatrine, 5S, 6S, 7R, 11R) [10]和顺苦参碱 (cis-matrine) [11]。前7种苦参碱的立体异构体的C和D环都是反式稠合, 后两种的C和D环为顺式稠合。两种新苦参碱分子结构中A、B、C环都为椅式构象, D环为半椅式构象, 其中A/B为反式稠合, A/C和B/C为顺式稠合。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区别为N绝对构型相反[10]。

在苦参碱阳离子的四个环中, D环呈半椅式构型, 而其它三个呈椅式构型。C/D环为反式稠合, 并且A/B, A/C, B/C环分别为反式、顺式、顺式稠合, 不同于上述现已发现的所有苦参碱的构型, 我们可以将此苦参碱定义为反苦参碱 (trans-matrine) .

苦参碱 (Matrine) 的纯品为白色晶体, 由骈合部位知苦参碱是属于内酞胺状态。苦参碱的N16和C15内酞胺结构可被皂化生成梭酸衍生物或生成苦参酸 (matrinicacid) , 苦参酸又很易脱水环合, 生成苦参碱。苦参碱有4种形态:α-苦参碱为针状或柱状, β-苦参碱为斜方晶状, γ-苦参碱为液体α-苦参厌碱为柱状结晶, 常用的是α-苦参碱, 苦参碱能溶于冷水, 如果将其水溶液加热, 由于苦参碱的溶解度减小, 因此, 可以结晶出来, 也易溶于甲醇、乙醇, 能溶于苯、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 微溶于石油醚, 呈弱碱性, 其盐非常稳定[12]。

近年研究表明, 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降温等中枢抑制作用[13,14]。从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结构相似性出发, 进一步得出苦参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广泛的作用[15]。

1 镇静和催眠作用

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定碱都对小鼠外观行为和自主活动具有抑制作用, 缩短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而延长其睡眠时间, 对阈下睡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同比剂量下, 氧化槐定碱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略强于氧化苦参碱, 而氧化苦参碱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方面略强于氧化槐定碱, 但两者均不具有抗惊厥作用[16]。总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能加强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对苯丙胺或咖啡因有拮抗作用。有文献报道, 当苦参碱与士的宁合用后, 具有易化士的宁惊厥的效能及增加其死亡动物数 (已知士的宁的作用部位在骨髓) , 提示本品对低级中枢可能有兴奋作用。

通过研究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槐胺碱与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GABA受体之间的作用发现, 此类生物碱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不是通过与抑制性受体直接相互作用产生的, 而可能与影响GABA 的囊泡储存、再摄取或促进释放, 激活合成酶而促进递质合成和代谢有关[17]。另有实验研究证明, 苦参碱能增加小鼠脑中Y一氨基丁酸 (GABA) 和甘氨酸 (GLY) 的含量. GABA是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 具有镇静、抗惊厥、稳定神经及肢体活动的作用[18]。GLY是哺乳类动物脊髓内重要的抑制性递质, 脊髓前角中润绍细胞为GLY能神经元, 对运动神经的活动呈负反馈抑制。

2 镇痛作用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肿瘤防治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控制癌疼痛则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 WHO 制定的“三级阶梯疗法”[19] “ (非激素类抗炎镇痛药类→可待因等弱阿片样镇痛药类→吗啡等强阿片样镇痛药物) 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 作为“三阶梯治疗法”的主要药物吗啡类制剂, 不仅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 而且管理严格、剂型不全、供应不足, 因而推广此疗法有很大困难, 尤以基层医院及广大农村更为突出。

而中药苦参碱可通过影响Ca2+内流, 进而减少NO 生成, 从而产生中枢镇痛作用[20]。 NO由精氨酸在NO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 通过NO-cGMP途径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执行, 如形成痛觉、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以及介导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信号转导等.神经细胞中的NO合成酶系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的结构酶,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促进NO的合成。有研究表明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可被CaC12所拮抗, 而被维拉帕米 (veraPamil, Ver) 所增强, 这样就可以推测苦参碱可能通过影响钙离子内流, 进而减少NO生成而产生其中枢镇痛作用[21]。YIN等发现苦参碱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作用无关, 而与其促胆碱作用有关。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均能抑制Na, K-ATP酶活性, 使细胞产热减少, 从而产生安定作用。苦参碱通过抑制蛋白激素酶C活性, 使脑缺血沙土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 对实验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水肿具有有效的预防作用[22]。

给小鼠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氧化苦参碱还能使热刺激 (烫尾) 引起的痛阈提高[23] , 进一步给小鼠侧脑室注射微量苦参碱后, 观察到其仍有显著提高其痛阈值的效能。 (苦豆子的药理研究报告苦参碱的中枢药理作用) 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对化学性刺激剂和热刺激所致小鼠痛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有资料显示, 岩舒注射液 (又名复方苦参注射液) 不仅对癌性疼痛有明显疗效, 对外科手术后的疼痛也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有报道, 可以证实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有实验表明, 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既有脊髓的参与, 又有高位中枢的作用。现已证明有多种神经递质参与镇痛作用的调节, 如脑啡肽、C2氨基丁酸 (C2GABA ) 、儿茶酚胺、5-羟色胺 (5-HT ) 及组胺等, 并曾有文献报道苦参碱的中枢镇静及抑制作用是由于增加了小鼠中枢GABA 和甘氨酸的结果, 其降温作用又与抑制Na+-K+-ATP 酶有关[23]。

苦参碱还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调节大小鼠腹腔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产生抗炎镇痛作用[24]。

3 降温作用

总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25], 给药后2 h 体温下降, 至5 h 基本恢复。苦参碱能抑制酵母菌致小鼠直肠升温作用, 此作用不被阿托品和羟甲丙基麦角酰胺所拮抗, 但是可被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完全拮抗。苦参碱和多巴胺均具有明显降温作用, 推测苦参碱的解热功能除了对产热过程的直接作用外, 还具有多巴胺能样活性。

4 其他作用

研究表示, 苦参对阿尔茨海默病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5disease, AD) 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发病率的逐年提高, 该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已越来越大, 而AD的一个可能致病机制则是炎性反应, 炎性细胞因子 (如IL-lp) 在AD中表达明显升高, AD大鼠经腹腔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后, 其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炎性细胞因子IL-l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 并且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所改善。因此, 我们认为苦参碱很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中枢神经内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 减轻炎性反应反应, 减少其对神经元的损伤, 而达到保护线粒体, 改善能量代谢, 解缓神经元的凋亡, 进而控制AD发展[26]。

5 讨论

综上所述, 苦参碱类总共有九种异构体, 对中枢表现为抑制作用。笔者总结了相关的作用, 首先, 前面提到, 苦参碱可以增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 即能明显减少动物的自发活动, 诱导其入睡。第二, 有报道显示, 苦参可以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这点和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相吻合, 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的体温中枢系统, 是有别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理。第三, 前面提到, 苦参具有多巴胺样活性, 可以被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拮抗;而氯丙嗪的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是因为拮抗了多巴胺受体。它们对于多巴胺起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这个看起来是有些矛盾的。第四, 它们的结构有相似之处, 在研究酚噻嗪类 (氯丙嗪属于酚噻嗪类药物) 的过程中, 发现酚噻嗪的作用部位是多巴胺受体, 其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个碳原子的专属性最高, 而在苦参的结构中, 两个氮原子之间也正好有三个碳原子, 只是在苦参中的碳原子已成环, 但是它们的立体结构可能与其相似, 笔者猜想可能是一种镜像关系, 氯丙嗪可以与多巴胺受体结合, 而苦参因为与多巴胺受体的结构相似, 可以与多巴胺结合, 在多巴胺受体稀少的部位与多巴胺结合, 在多巴胺受体密集的部位则释放多巴胺, 起到一种携带的作用, 这样就可以解释苦参可以被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所拮抗, 以及苦参具有多巴胺样作用。

苦参碱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第8篇

1 苦参碱全合成衍生物

Kyosuke Tsuda等人于1956年成功合成了苦参碱的衍生物[2]。该方法通过氨水,以及铜盐催化加氢,然后去甲基化,钯去氢,并与a-乙氧基丙烯酸二二乙酯反应,最终合成苦参碱衍生物。然而该全合成路线较长(图1),收率低,且成本高,操作步骤繁杂,不宜推广。

2 苦参碱结构修饰

从苦参碱结构式(图2)可知,苦参碱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其整个分子由四个六元环组成,由两个双稠环哌啶骈合而成,呈内酰胺状态,故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对苦参碱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通常在以下几个位点进行:N-1位成季铵盐或复盐,13,14-位双键加成、成酯或氧化,15,16-位水解。

2.1 1位衍生物

2.1.1 季铵盐

苦参碱类生物碱呈弱碱性,故可与酸性物质反应成盐。邓意辉[3]将苦参碱和苦参素与等当量的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或磷酸反应成盐,可改善其水溶液的pH值,从而使其和一些辅料没有配伍禁忌,热稳定性好,且有利于药物的长期贮存,为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王松发[4]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等摩尔或大于等摩尔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草酸、乳酸、氨基酸、磺酸、磷酸等进行反应,可得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有机酸盐。成盐后,可增加其对热和空气的稳定性,减轻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感并增加肌肉吸收速度,而且可以制备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注射剂和外用膏栓等各种剂型从而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洪阁和刘培勋[5]用双氧水将槐果碱制成氧化槐果碱,然后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成氧化槐果碱盐。制备工艺简单,省时、成本低、所加入的试剂毒性小,对环境污染小,适宜工业化生产,可满足其作为医药原料的需求。

2.1.2 复盐

肝脏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极为复杂,目前尚没有对其有着确切疗效的药物,临床多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并加用一些辅助药物以提高疗效,但许多病人的预后很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因苦参碱具有一定的抗肝炎病毒作用,故一些研究者将其与其他保肝药物如甘草酸、水飞蓟宾、水飞蓟宾二琥珀酸酯、丹参酚酸B等制成复盐,不仅可以改善原有药物的理化性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进而便于临床新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孙飘扬[6]等发明了一种甘草酸和苦参素的复合盐(图3)。研究发现该复盐具有很强的肝损伤保护作用,其对肝病的疗效优于甘草酸和苦参素中任意单一化合物。成复盐后改善了原有药物的水溶性,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然而现代大量研究表明,18-α甘草酸与18-β甘草酸在药理药效上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张爱明[7]等人在专利中公开报道甘草酸的不同差向异构体18-β甘草酸或18-α甘草酸与苦参碱或苦参素结合所成的盐(图4)。药效学研究发现,经过优选的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和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具有比其差向异构体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和非单一异构体的甘草酸苦参碱盐或苦参素盐具有更好的保肝和退黄效果,还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同时由于成盐,降低了甘草酸、苦参碱或苦参素在单独使用时的副作用,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方便性和顺应性,且所成复盐具有唯一的、确定的结构,易于作为药品控制其质量。

朱敬:8]通过简单的制备工艺,获得了质量可控的化合物甘草酸二苦参碱盐和甘草酸二氧化苦参碱盐(图5)。通过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四氯化碳和过氧化氢损伤人胚胎肝细胞株LO2、大鼠原位二步胶原酶灌流法考察甘草酸与苦参碱成盐后的保肝效果,发现复盐对多种毒物损伤的肝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但其效果较成盐前没有明显提高,这与其他人员的研究有所不同,作者分析可能是因为甘草酸与苦参碱作用于肝细胞的机制相似,在受体、酶等饱和的情况下,加大用量作用没有提高。同时以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和HPLC定量,考察甘草酸二氧化苦参碱盐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盐中只有苦参碱被吸收而甘草酸吸收很少,可部分解释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灌胃给药甘草酸二氧化苦参碱盐和氧化苦参碱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

崔秋菊[9]发明了一种水飞蓟宾和苦参素或苦参碱的复盐(图6),即将水飞蓟宾、苦参素或苦参碱在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回流,减压浓缩,冰箱静置即可轻松得到白色固体结晶。该复盐水溶性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毒性降低,有利于新制剂的开发。药效学试验显示该复盐作用优于原药单独使用,在刀豆蛋白A所致的免疫性小鼠肝损伤模型、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模型、D-半乳糖胺+脂多糖(LPs)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及抗自由基活性等药效学试验中均得到证实。

刘宪华[10]制备出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氧化苦参碱和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苦参碱复盐(图7)。该复盐水溶性大大增加,改善了生物利用度,且两种原料均有较好的抗肝炎和保肝作用,其中氧化苦参碱以抗病毒为主,而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以抗炎保肝为主,两者有协同作用,动物试验表明该复盐与原药单独使用时的药理作用相比,对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和肝损伤均有明显提高。

李国玉[11]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制备出苦参碱丹参酚酸B复盐(图8)和苦参素丹参酚酸B复盐及其单钠盐苦参碱丹参酚酸B钠复盐和苦参素丹参酚酸B钠复盐。该反应制备工艺简单,新化合物质量可控,成钠盐后使得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油水分配系数,解决了水溶性差、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为新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药理学研究发现成复盐后,苦参碱或苦参素与丹参酚酸B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用药剂量明显减少,其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N)、硫代乙酸胺(TAA)所致的化学性肝损伤和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脑缺血和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降低了丹参酚酸B、苦参碱或苦参素在单独使用时的副作用,将其用于制备治疗肝病的药物,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方便性和顺应性。

2.2 13、14位衍生物

由于槐果碱与苦参碱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图1),结构中均存在四个手性碳,构型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槐果碱D环中13、14位为不饱和双键,可称为α,β-不饱和己内酰胺,因此选用槐果碱作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苦参碱衍生物成为很多化学工作者的选择。

2.2.1 Michael加成衍生物

张静涛[12]等人在甲醇钠-甲醇体系中,用槐果碱为原料很容易制得两种烷氧基苦参碱:13a-甲氧基苦参碱和13a-乙氧基苦参碱。反应路线如图9,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纯化步骤简单,容易操作。

同时以碱金属醇盐为催化剂条件下,将槐果碱分别与甲胺、乙胺、乙醇胺反应可制得13a-甲氨基苦参碱、13a-乙氨基苦参碱、13a-(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粗品,再经柱层析分离即可得纯品,均为苦参碱胺基化衍生物(反应路线如图10)。

段振华[13]等人在槐果碱的α,β-不饱和内酰胺的双键β-位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分别在强碱乙醇钠和叔丁醇钾的催化下,通过在槐果碱的13位引入乙酰乙酸乙酯和硝基甲烷,按图1 1所示路线合成出了两种结构新颖的苦参碱衍生物。反应中槐果碱作为电子受体,乙酸乙酯和硝基甲烷为电子供体。由于槐果碱的结构特点,在反应中活性比较低,使得该类反应的产率相较典型的α,β-不饱和醛酮做电子受体时的反应产率偏低,然而对α,β-不饱和内酰胺型的槐果碱Michael反应性的研究,进一步补充了经典的Michael反应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2.2.2 双键成酯衍生物

应用组合化学中多组分反应的高效性、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同时又能体现出绿色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理念,段振华[13]等人成功提出了一个新颖、高效、绿色的一锅法合成二硫代(N,N-二烃基)氨基甲酸苦参碱酯的方法,如图12,合成出几个结构新颖的苦参碱衍生物,二硫代(N,N-二乙基)氨基甲酸苦参碱酯、二硫代(N,N-二甲基)氨基甲酸苦参碱酯及其他二硫代(N,N-二烃基)氨基甲酸苦参碱酯。该反应在水相中进行,以槐果碱为原料,与CS2和二乙胺、三乙胺、甲胺、环己胺、辛胺、哌嗪反应即可制得。反应过程中避免了使用一些毒性的有机溶剂如氯仿、DMF、DMSO等,且不需要加入任何的金属催化剂,对有些胺类产率较高、且反应清洁,后处理简单。

2.3 双键氧化衍生物

药物结构修饰改造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向先导化合物母体上引入亲脂性或亲水性基团,使药物具有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从而达到最大的生物利用度。针对苦参碱就需要引入亲水性集团,以增大其水溶性从而符合制剂要求。因此段振华[13]等人用实验室最常见最廉价易得的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按图13所示路线将槐果碱13,14位不饱和内酰胺结构中的双键全羟基化,即可得苦参碱水溶性衍生物13,14-二羟基苦参碱。有关将烯烃氧化成二醇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很多工作,然而对于天然产物槐果碱这样具有α,β-不饱和内酰胺结构的烯烃的氧化研究并不多,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α,β-不饱和双键的反应性介于孤立双键和经典羰基α,β-不饱和双键之间,因此在槐果碱的不饱和双键上进行双羟基化氧化反应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2.3 15、16位水解化衍生物

由于槐果碱的N16和C15内酰胺结构可被皂化生成羧酸衍生物或生成槐果酸。张静涛[12]等人用羟汞化-脱汞方法,即先将槐果碱用醋酸汞Hg(OAc)2处理使其发生羟汞化反应,然后用硼氢化钠NaBH4还原脱汞,意外得到水解化槐果碱,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很高,并不发生重排(反应路线如图14)。

3 展望

苦参碱注射液 第9篇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岛津液相色谱仪Prominenece UFLC, 包括列可变波长检测器、四元泵、化学T作站 (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AUW220D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数控超声波清洗机PS-30A、微孔滤膜、真空泵抽滤装置 (东莞市洁康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苦参碱对照品 (供含量测定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批号:110805.201008) ;妇安宁洗剂 (本院剂室自制, 批号分别为:20140610-20080613) , 乙腈 (色谱纯) , 甲醇、无水乙醇、三乙胺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馏水。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Prominenece UFLC XDB-C18 (4.6mm×250.0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0.1%乙胺 (65∶35∶0.2) ;流速:1.0mL/min;紫外线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 进样量:10μL。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苦参碱对照品10.88mg, 置于50m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得对照品溶液。

1.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妇安宁洗剂10mL, 置具塞棕色量瓶中, 加浓氨溶液2mL, 摇匀加20mL三氯甲烷, 分液漏斗过滤, 按上述步骤提取3次, 提取液蒸干, 残渣加40%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5mL量瓶中, 用微孔滤膜滤过, 即得供试品溶液。

1.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吸取两组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按苦参碱峰计算, 理论塔板数为3 000以上测定。根据以上制备条件分别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实验、重现性实验、稳定性实验、加样回收率试验和样品含量测定。

2结果

2.1 专属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色谱结果见图1, 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阴性对照溶液在对照品溶液色谱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处没有出峰, 表明其他成分对供试品溶液中苦参碱的测定无干扰, 专属性较好。

2.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0.218g·L-1) 1.25、2.5、5.0、7.5、10.0mL分别置于10mL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使制成含苦参碱为27.25、54.50、109.00、163.50、218.00mg·L-1的对照品溶液。从中分别精密吸取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峰面积。以进样质量浓度 (mg·L-1) 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回归, 得标准曲线方程为A=9 556C+23 490 (r=0.999 8) , 结果表明, 苦参碱在27.25~218.00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3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批研究组溶液 (批号20140610) 制得供试品溶液, 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连续重复进样6次, 记录峰面积, 结果苦参碱色谱峰面积的RSD为0.79%,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研究组溶液, 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 色谱峰面积结果RSD=2.9% (n=6) , 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0、12h进样10μL, RSD=1.5%,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

2.6 含量测定

4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详见表1。

(n=3, mg·mL-1)

2.7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妇安宁洗剂共4组, 每组分别精密加入80μg/mL的苦参碱对照组贮备液2.0、4.0、6.0mL, 制备供试品。色谱测定苦参碱回收率结果, 详见表2。

3 讨论

妇安宁洗剂是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苦参是妇安宁洗剂的主要成分, 苦参碱系苦参中含量较高的生物碱, 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作用[4], 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作为妇安宁洗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 将苦参碱萃取完全, 通过氧化铝柱洗脱, 可除去许多其他组分的干扰, 保护了色谱柱, 并使峰形更单一。有研究表明, 选用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甲醇-水-三乙胺等方法分离效果均不理想, 本研究使用乙腈-水-乙胺 (65∶35∶0.2) 作为流动相, 结果显示回收率较高, 分离效果好, 精密度高, 结果准确可靠, 是测定妇安宁洗剂中苦参碱含量的有效方法。在选择波长方面, 对苦参碱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 结果表明最大吸收值位于标准溶液200nm处[5,6]。但考虑紫外吸收末端的干扰较大, 故本研究选择检测波长为220nm。研究结果表明, 本方法能够完整、全面地反映妇安宁洗剂的质量, 结果可靠, 且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 可用于妇安宁洗剂的质量控制, 为苦参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为其他药品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对妇安宁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进行测定, 为药品质量标准的评价和临床用药提供药理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妇安宁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色谱柱:Prominenece UFLC XDB-C18 (4.6mm×250.0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0.1%乙胺 (65∶35∶0.2) ;流速:1.0mL/min;紫外线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结果:苦参碱在0.161.28μg质量浓度范围内, 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色谱峰面积结果 RSD=2.9% (n=6) , 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使用乙腈-水-乙胺 (65∶35∶0.2) , 结果显示回收率较高, 分离效果好, 精密度高, 准确可靠。结论:HPLC法能够完整、全面地反映妇安宁洗剂的质量, 结果可靠, 且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 可用于妇安宁洗剂的质量控制, 为苦参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为其他药品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苦参碱,妇安宁洗剂,HPLC法,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马玲娣, 朱志超, 卢绪章, 等.苦参碱对K562细胞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35 (5) :438-442.

[2]侯杰荣, 柯发敏, 侯思奎.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J].中药材, 2014, 37 (2) :273-275.

[3]张广求, 王树平, 刘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菊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 (3) :232-234.

[4]罗德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痒葏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医药导报, 2011, 30 (1) :103-104.

[5]郑堰心, 张丽, 邓虹珠.槐定碱、苦参碱和苦豆碱对LPS诱发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8) :133-136.

上一篇:流动儿童教育公共政策下一篇:学习动机: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