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赏析范文

2024-08-26

故事赏析范文(精选5篇)

故事赏析 第1篇

[唱段]

窦郎……

一声窦郎喊出口,

窦郎……

圣旨下!奉天承运,大秦天王诏曰:秦州刺史窦滔,昨日金殿之上反对寡人出兵伐晋,分明是贪生怕死蔑视皇权,现革去秦州刺史之职,发配敦煌充军,接旨启程,不得延误,寡人无旨,永不还朝。

窦郎……

若兰……

夫泪盈,妻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谁解今日离别情?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何时方是休?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是休。

苏若兰,你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1600年啊,难道你还在爱?还在恨么?自古红颜多薄命,你当认命才是,你的窦郎是被前秦天王苻坚贬到了塞外,如此权贵你怎相抗衡?五年了,五年的杳无音信不是一个“守”字可以道尽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弹指挥间,莫等白了少年头……

[唱段]

明月照我泪斑斑。

春光里,怕看红花迷人眼,

怕听双燕语呢喃。

夏日到,浓浓绿荫结愁怨,

耿耿星河难成眠。

秋风至,秋叶随风聚还散,

秋雨梧桐更漏残。

冬雪降,独寝寒床夜辗转,

心忧窦郎衣衫单。

窦郎非是薄情汉,

为何无有家书还?

几次要把敦煌去,

文梅窦豆将我拦。

三千里路路漫漫,

狼虫出没少人烟。

山高水深横天堑,

只恨身弱力又单。

年年期盼南飞雁,

捎来书讯报平安。

移步我把西楼上,

对月抚琴奏心弦。

分别五年毫无音信,突然来信寥寥数语,一边是薄情的窦涛,一边的多情的苻坚,—边是仅靠自己织锦度日的寒舍,一边是锦衣玉食万人敬仰的王宫,苏若兰:选择哪边不是爱情?

[唱段]

苏姑娘,天王已将窦将军升为了敦煌郡守了……

天王既然答应为我夫昭雪申冤,为何又说天王无旨不得还朝?

你……

苏姑娘,不瞒你说,自从天王和你对诗以后,回得宫去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你和窦滔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如今窦滔又辜负于你,你就快快依了天王,随天王进宫享福去吧……

进宫,享福?

人们常说情人的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面对背叛你的窦涛,五年来你却每日成诗,寄托思念,你为什么还要坚守着对他的誓言呢?

[唱段]

寒岁识凋松,始终知物贞,

天王他虽然能囚禁我身,但却不能囚禁我心!

那一日,壶上文字得启诱,

进退自由萦心头。

五年思苦诗千首,

字字相思句句血泪真情共日月寂寞伴离愁。

回旋婉转参北斗,

千言万语一纸收。

璇玑草图今拟就,

织成锦帕世上留。

纵然一死也无憾,

只盼窦郎明我真心无他求。

哦!苏若兰,我明白了,其实你不过是我身边一个普通的倔强、耿直的陕西女子,和那些爱的轰轰烈烈、实实在在的女孩儿一样,凭一句“宁可人负我,我绝不负人”的执拗,任青春韶华衰老于红尘的云烟。也难怪,谁让你是三秦的女儿呢,千百年了,这脾性早化在了秦人的土里,凝在了老陕的血中,如今,还被你织进了一方“七彩回文璇玑图”的彩帕中,那何止是一份烛照古今的才华,那分明是一腔情深义重的热血,是一片旷世骇俗的痴情!

[唱段]

一架织机一盏灯,

一弯倩影一窗情。

一腔心事有谁懂?

一轮明月照窗棂。

梭儿含泪飞,

线儿带血行。

日复一日夜复夜,

杜鹃啼血哀声声。

啊……

姑娘,夫人,姑娘,姑娘的璇玑图织成了,姑娘的璇玑图织成了!

这方“七彩回文璇玑图”多美啊,美得就像传说中的苏若兰,那回环往复可成诗千首的心灵告白,除了能昭示一段难以了却的爱情外还能如何呢?窦涛死了,死在了烽烟滚滚的沙场上,即便他最终羞愧满怀、幡然醒悟了,又能如何?死了就是死了,一切爱的誓言和情的承诺也只能随风而去,化做塞外的一掊土、一缕烟……苏若兰,这回该没有什么借口了吧?爱情已死,《璇玑图》已成,鲜活的只剩下九五之尊的前秦天王苻坚,和苻坚一厢情愿的相思。离开你的织机迎向那扇金碧辉煌的宫门吧,人生苦短,谁说宫墙内没有爱情?

[唱段]

十九岁乘花轿窦府成亲,

同期盼长厮守安享天伦。

谁料想花堂上骤断春梦,

恨悠悠两情伤鸳鸯离分。

哭窦郎璇玑图空留遗恨,

血泪铸感天地解图无人。

哭窦郎生不能同眠共枕,

却只能在梦中相敬相亲。

哭窦郎我未曾尽妻本分,

哭窦郎我未曾扶棺送亲。

恨只恨战火难穷尽,

让多少真爱化烟云。

多少将士白骨冷?

多少妇儿哭亡魂?

哪个将士无父母!

哪个敌军无亲人!

将心比心再思付,

法门晓钟声入云。

灵光一闪主意定,

胸怀苍生存真心。

人间了作青丝苦,剪去红尘伴佛灯。好一个决绝的女子,好一个遗诗千载的苏若兰!亲爱的朋友,你见到过那方“七彩回文璇玑图”么?它是一个女子倾尽一生的啼血歌唱,即便跨越了一千六百年的时光,只要你愿意,依然会在古钟袅袅、诵经朗朗声中听到一个声音——胸怀苍生存真心,化作兰香润千秋……

摘要:苏蕙苏若兰,祖籍陕西武功县,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以注文、织锦为长,被誉为魏晋三大才女之一。芳龄二八的苏蕙随父游览名刹阿育王寺,偶遇书生窦滔,彼此顿生爱慕之情,于前秦建元十四年,即公元374年结为夫妻。但就在成亲之日,拜过花堂,将入洞房之际,一道圣旨犹如晴天霹雳,生生将一对新人活活拆散开来,至此,一幅织锦回文璇玑图怆然诞生于世,也随之将一段爱情佳话传于千载……

精选有趣故事赏析 第2篇

“嘿,思语,明天我过生日,恰好周末,晚上过来玩吧....”,思语点头

“大炮啊,你明天也过来玩吧.......”大炮也点点头

梁静文逢人就说起这个事,特别是在同一个厂区且在同一个工作室的人,大家听着,也只是点点头,一句话不说。待梁静文下班离去,几个伙子就凑在一起谈论着梁静文明天生日的事

“就他那样,还过生日,切....”

“傻不拉几的,还逢人就说.....”

“你看小荣,人家都不太搭理他,还屁颠屁颠的跑过去跟人家说....”

几番谈论,谁都打定主意不去,恰好,慕容过来了,遇到梁静文,梁静文拉着慕容,认认真真,开开心心的说着明天要过生日的事,慕容笑着说好,梁静文很满意的点头离去。慕容,刚来这个产区上班,对很多人、很多事都不太了解,只是模模糊糊记得几个同事的名字,梁静文就是其中之一。慕容回到宿舍,就听到大家讨论这个事,听得不明不白,只是敢肯定,他们是不去的,慕容也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慕容啊,梁静文跟你说他要过生日的事了吧!”大炮看着慕容说道,这一问,宿舍几个人也一起望着慕容,慕容没说话,只是点点头,“你要去吗?”

“不知道,看吧,你们了...”

慕容这一问,反倒诡异起来,大家也不说话,也不议论,各自忙活起来,慕容看着,也不过问,毕竟刚来,不了解他们,要是说错了话,那可不好相处,便安安静静的回到床上。翌日,太阳高高悬着,周末的宿舍的也多了一丝懒意,都静静的睡着,忽然,高山的手机响起,吱吱,几张床同时摇动,几个人直起身子,大炮不紧不慢的拿起手机,开上扩音

“喂,谁啊!..”

“高山,还没睡醒啊,我,梁静文...”

“哦,大哥啊,生日快乐哈..”

“谢谢兄弟,跟你说啊,今晚你一定要来啊,在你们几个人当中,我最看重你,打心里就认定你是我的兄弟,今晚必须过来一起玩...”

“好嘞,等会你把地址发给我,晚点就来...”

“好,那我挂了..”

挂完电话,慕容看到其他人鄙夷的目光,不一会,大炮手机响起,同样的动作,吱吱,直起身子,大炮不紧不慢的接着电话,开上扩音

“喂,谁啊!..”

“大炮,还没睡醒啊,我,梁静文...”

“哦,大哥啊,生日快乐哈..”

“谢谢兄弟,跟你说啊,今晚你一定要来啊,在你们几个人当中,我最看重你,打心里就认定你是我的兄弟,今晚必须过来一起玩...”

“好嘞,等会你把地址发给我,晚点就来...”

“好,那我挂了”

接下来的几个电话都是如此,唯独慕容没有电话.....篇二:

“听说没,梁静文好像辞职了,今天都没来..”

“听说了,听他们说,昨天还在食堂抱着腿哭了一会,大晚上的....”

“不,不是食堂,是厂门口的草地上...”

“哪有,不是在宿舍吗?”

“管他的,反正是哭了...”

“就是,你们知道吗?今早他遇到思语,叫思语帮他去主任那里拿签字的辞职报告单,思语以前就不想搭理他,他找她,不是碰一鼻子灰嘛!”

“可不是,我听说,思语还吼了他....”

“你们这是部分,我看到梁静文拉着思语不放,思语才吼他的,当时,人那么多,他们特别显眼,知道的是什么情况,不知道还以为男朋友辞职,女朋友不同意的争吵了”几个人噗嗤笑了起来

篇三:

“梁静文悄悄的走了,我吃饭时间回去,床上都收拾干净了..”

“真的啊!”

“嗯嗯..”

“那以后再产区就不好玩了,真是的,早知道那天就去了..”

“去,哎哟喂,你可不知道,那天去的人只有三个,吃的东西叫老鸭汤,除了锅里的哪一丁点鸭肉配菜,桌面上一样都没有,就连喝酒,都是提六瓶又送回两瓶的,说什么等会拿,弄的好尴尬,三个人都静静地吃东西,不喝酒..”

“你怎么知道的,你又没去..”

“嗨,他舍友去的,昨天在食堂吐槽,我刚好也在,听到的..”

“啧啧..”吸一口气

“差点忘了他的本性,你看他的装束,一个星期就翻来覆去的三套,上那么久的班,钱都不知道花那了”

“你们可不知道,他喜欢去风月场所,那天我和高山看到的,不过,他那么瘦,身体受的了吗?”又是笑语几声

“不说了,干活去....”

篇四:

慕容从头到尾都在听他们谈论,却始终没有弄清楚缘由,这天,慕容提到点滴,引起一窝蜂,原来,梁静文家里很窘迫,但他又喜欢吹牛,总是说他爸妈是干嘛干嘛的,每个月还给他四五千的生活费,怕他在外面过的不好,可是,他穿的衣服,从头到尾都只是那几件。刚开始,他们刚来的时候,梁静文就很大方的说请他们吃饭,可每次都说有事,好不容易得他请吃饭,五个人吃烤鱼,喝酒,也就三四百,结账的时候,他的钱包里只有五十块钱,问老板可不可以刷银行卡,老板说可以,他一下就不动了,没办法,大家出钱结的账。情人节那天,梁静文可出风采了,当着几百号人的面追思语的闺蜜,说了很多霸气又情味十足的话,不知道的人以为是真情告白,知道的人真不想说什么,刚追完人家,虽然没有答应,但不也至于把人家说的那么不堪,(在红灯区,这种样子的女人,一百块一个)刚好,被上厕所的思语听到,恼羞成怒,还差点动手了。上班的时候,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静的,唯独他那里在自娱自乐的唱歌,还说黄色笑话,带着旁边的人吹牛,还时不时调戏一下几位姑娘,组长都打了很多次招呼,可一点用都没有。正因为他爱吹牛,装阔,还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再加上他的长相,可谓是绝配,全身上下瘦的像跟柴,风大一点感觉都会被吹走,瓜子脸,眼睛往里凹,鼻子有些塌方,参差不齐的老黄牙,经常穿灰色短袖,灰色裤子,一双拖鞋游走天下,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三四十的人,关键是,说话还很犀利,连主任都被他说过...篇五:

人物故事铜镜赏析 第3篇

真子飞霜镜(图1),唐代,质地青铜,直径15.9厘米。圆形,龟形钮,钮上端饰有仙山祥云月纹;下方饰有池水山石,池中生长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钮左侧是一片竹林,林外有一人席地而坐,长袍宽袖,膝上横置一琴,双手抚琴吟唱,面前置几,几上有笔砚等物;右方有凤鸟展翅起舞,凝视前方,构成一种悠闲享乐的气氛。有关真子飞霜的故亊,过去说法不一,有说是道教求仙长生的故事;有说是有关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听知音的故事。

荣启奇镜,又名三乐镜(图2),唐代,质地青铜,直径15.5厘米。圆形,半球形钮,钮上端一方框内有三排竖行字:“荣启奇问曰答孔夫子”,阳文。钮下端为一株垂柳,钮右侧为一道貌岸然的老者手持曲杖,好似在向钮左侧的一位老人询问什么,一问一答,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此图系取材于春秋时孔子与荣启对话故事之情景。《列子•天瑞》云,孔子游泰山,见荣启奇行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既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这则故亊反映了古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生观。

达摩渡海镜(图3),宋代,质地青铜,直径13.5厘米。呈菱花形,凸素缘,半圆钮。钮右侧有一位身披长袈裟手持斗笠的达摩和尚,光着头颅,面带笑容,从容自若地朝海浪走去,似乎海风乍起,把他的衣服吹得道道皱纹,海水更是波涛汹涌,这充分显现出达摩和尚渡海时的艰难险阻和执着乐观的精神。另外在钮的左上方,有一座飞檐翘角式的殿宇,似在等待他的到来,整幅画面情意深长、耐人寻味。

许由巢父镜(图4),金代,质地青铜,直径16厘米。圆形,圆钮,钮上部有起伏的峰巒,其间点缀着树木,空中彩云缭绕。钮下方有河流,上游河边坐一老者,下游处有一人右手牵牛,左手平举。有的山间还有三两间草屋,充满着山乡野趣的韵味。据考,该镜纹饰取材于许由巢父故事。许由、巢父是传说中唐尧时代有名的隐士,而且是很好的朋友。巢父隐居在山中,不谋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后,在树上筑巢并能安然沉睡,当时的人都称呼他为“巢父”。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尧听说后,决定把帝位禅让给许由,便亲自去拜访他,说明禅让天下的理由。但许由不愿意接受,于是逃遁到中岳嵩山附近的箕山脚下、颍水的北边居住。尧见许由不愿意接受禅让,又派人来请他做九州的行政长官。许由听了这话后,认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赶紧用清水来洗耳朵。恰巧这时,他的朋友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准备给牛饮水,看到许由洗耳,非常奇怪,便问其缘故。许由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听了他的话,作出了更为激烈的反应:“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所用之水沾染牛嘴,巢父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古人崇尚亷洁、高风亮节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

柳毅传书镜(图5),金代,质地青铜,直径15厘米。圆形,宽凸缘,半球形钮,钮上有一棵大树,枝叶茂密,树下两侧站立有一男一女,似乎含情脉脉地相互对话。下方河岸上有几只小羊,另有一人牵马去河边饮水,形象逼真,富有情趣。据考,该镜画面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的柳毅传书故事,富有神话色彩。故事说的是洞庭龙君小女远嫁泾河龙王三太子,夫君暴虐无常又风流成性,龙女备受欺凌,常化民女出外牧羊,内心痛苦不堪,适逢落榜考生柳毅邂逅相遇,十分同情,遂愿意替龙女向父王传迭书信,结果使龙女得救,为报答柳毅见义勇为,龙君招他为乘龙快婿,与龙女结为伉俪,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群仙祝寿镜(图6),明代,质地青铜,直径20.5厘米。宽素缘,半球形钮,钮四周浮雕有群仙祝寿图,钮上端为一位老寿翁居高临下,群仙在下围绕,各个形态不同,有的手持礼品;有的双手作揖;有的俯首跪拜;有的手拄拐杖。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充满着浓郁的喜庆气氛。上面群仙指的是八仙,即钟离权、李铁拐、张国佬、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等。他们是民间信仰中吉祥喜庆之神。

废名《竹林的故事》赏析 第4篇

有一种人需慢慢处, 慢慢处才能体会其可爱和可亲;有一类文需细细品, 细细品方能领悟其精妙与绵长。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篇需细细品读方能体悟其精妙与绵长的美文。每读之, 都不忍掩卷, 都会被其美美的意境和涩涩的韵味所吸引。个中滋味, 实值一探究竟。

一.“废名风”

废名作品具有较强识别性, 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废名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 文辞简约幽深, 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1]。废名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竹林的故事》中已初具规模。

1. 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多次变换叙述视角, 引入第一人称限制叙述手法[2]。其一, 小说多次变换叙述视角。叙述三姑娘童年及少女时光, 以无焦点式视角为主, 充分展示三姑娘生活境遇;叙述婚后三姑娘的情形, 则采用内在焦点式视角, 只交代“我”之所见所闻, 留有空白和谜团, 待读者探寻和揣度。其二, 引入第一人称限制叙述手法。“我”是在竹林边祠堂里读书六年之久的年青人, 是小说参与者、见证人和叙述者。老程家的弯近“我”问签、三姑娘卖辣椒、“我”与三姑娘清明祭扫偶遇等情节片段, 均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述。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并不常见, 只是偶尔有之, 尚处自发状态。中国传统小说叙述手法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是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但西方现代小说中, 第一人称限制叙述为自觉而经常之手法。随着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此叙述技巧大兴于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之中, 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店小二。无论是《孔乙己》中的店小二还是《竹林的故事》中的“我”, 拘于叙述者的有限视阈, 使得很多信息并未充分展开, 留给读者更多推想和品鉴之空间, 因此, 更具先锋性和吸引力。

2. 中国古典诗文笔调———采用唐人写绝句的手法写小说, 善于留白和造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 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 不肯浪费语言”。 (《废名小说选·序》) 其一, 留白。《竹林的故事》尽管讲述了三姑娘从童年到少妇十多年的人生时长的经历, 但小说仅仅截取了几个生活片段。三姑娘的生命历程呈跳跃状, 中间多有空白。其二, 造境。营造意境是该小说最出彩之处, 其所造之境多勾勒、点染, 通过寥寥数语, 就能抓住其神韵。譬如, “出城一条河, 过河西走, 坝脚下有一簇竹林, 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河流、堤坝、修竹、茅屋点染出宁静的山村景致。再比如, “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 她们像一阵旋风, 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旋风、一串、冲, 风趣形象地勾画出女人们赶集看龙灯兴奋喧嚣的情形。

3.文辞简约幽深———使用鄂东方言。语言不是冰冷的表意符号, 而是有温度和文化色彩的意义单元。废名的鄂东山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都是自足的诗意化的梦幻乡村。废名的鄂东山野必然离不了其独特的民风民俗, 独特的民风民俗必然离不开特有的方言乡音。小到方言词汇, 如弯近、荡里、头毛、脑壳、一飧饭、鸡娃、雀子、欢喜、合式等;大到富有民俗内涵的俗语, 如“阿三!我就是死了也不怕猫跳!你老这样守着我, 到底……”意思是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 我内心坦荡荡, 你用不着这么守着我。正是这些独特的原汁原味的鄂东方言, 很好地契合了山野里的茂林修竹, 映衬出竹林里生生不息的人生故事。

二.标题之意

读罢小说的人, 头脑中大约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三姑娘的故事展开的, 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三姑娘”呢?选用“竹林的故事”为标题, 究竟有何用意?要弄清此问题, 必须对废名早期的文学观念和风格有所了解。

1.诗化小说理念更注重意境营造。废名具有厚重的古典文化底蕴, 创作中自觉追求意境、神韵, 他一再申明自己是用唐绝句的手法创作小说。唐绝句遗形取神, 言近意远, 强调含蓄隽永。“出城一条河, 过河西走, 坝脚下有一簇竹林, 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 ”为小说开头。“竹林”既是实境, 也是意境, 具有象征性和典型性。竹子最能体现生活在这一方水土上人的精神内核———恬淡、守节、富于生机, 无论是老程、老程家的, 还是三姑娘。由此可见, “竹林的故事”较之“三姑娘”更具典型性, 所含意蕴更广。

2. 梦幻乡土情结更关注典型环境。

废名作为京派小说的鼻祖, 有着浓烈的乡土情结。故乡、故土是京派作家所一再表现的如梦如幻之文学理想。废名的鄂东山野 (竹林)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汪曾祺的苏北乡镇, 都是他们永远的伊甸园, 都是令他们神伤的幻梦。

3. 京派中坚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亦然。

沈从文作为京派小说中坚, 受到过废名影响, 其代表作命名为“边城”而非“翠翠”, 亦出于同样情理。

三.“三”之内涵

小说多处包含“三”这一数字:小说的核心人物是三姑娘, 三姑娘一家是三口人, 小说断章式介绍了三姑娘人生三时期 (童年、少女、人妇) 。这仅仅是巧合吗?不尽然。这应该是一种有意味的精心设计, 蕴含哲思。三是概数, 指多数。譬如, 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三番五次等。三又是变数, 有无穷、轮回之意。《道德经》:“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三姑娘的人生既是个案又具共性, 三姑娘与其母亲老程家的人生有某种相似性, 是一种复制和轮回。

童年时期的三姑娘无忧无虑, 害羞爱笑。深得父母宠爱, 尤其是父亲。“‘爸爸喝酒, 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 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少女时期的三姑娘有了牵挂, 寡言淑静, 父亲亡故, 心思全在母亲身上, 乖巧地陪伴, 默默地分担。不穿新衣, 不戴花, 不出去玩耍, 只是守在家里帮妈妈操持家务和谋划生计。嫁作人妇的三姑娘小说中尽管没有正面展开, 但结尾处自可推测, 一定是更加地勤敏和操劳, 为了孩子, 为了夫婿, 为了自己小小的家, 越发地忘了自己。三姑娘、老程家的, 还有鄂东山野竹林里的很多很多的女性, 都是淑静的、顺从的, 为着至亲至爱的人, 坚韧地、淡然地接受一切生活的变故和沧桑。

小说中, 老程的亡故, 对老程家的和三姑娘该是如何沉痛地打击, 她们没有呼天抢地, 没有消极沉沦, 有的是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的顺变和坚韧。这是一种生命哲学, 这是对至亲的逝者最厚重的祭奠, 也是乡土中国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品质, 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四.结尾之谜

小说结尾是个哑谜, 让人有些难以捉摸。一方面是废名借鉴唐绝句写小说的效果, 喜留白, 少交代, 惜墨如金;另一面大概是对于废名故乡黄梅方言和风俗的不甚了解。

首先我们来梳理下妇人喊话所含信息。1.“我的三姐。”站住留三姑娘的妇人究竟是谁呢?不会是其母亲, 其爸妈都唤她“阿三”。那谁会呼她为“三姐”呢?小说中正月里城里赛龙灯那节, 坝西头堂嫂们邀她同去时曾如此称呼过她。可推知, 站住喊话留三姑娘吃饭的妇人是其堂嫂。2.“端午中秋接不来。”依照鄂东农村风俗, 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中秋回娘家并探望父母。此言可知, 三姑娘已出嫁;另外, 其母也已亡故, 否则, 轮不到堂嫂邀她回娘家。3.“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先人”为鄂东方言, 指死去的亲族长辈。这句话包含着不解和埋怨, 大意是, 留你吃饭总不肯, 太不近人情了吧。三姑娘为什么不肯吃饭急急忙忙赶着回呢?推想之, 是夫家束缚得厉害, 她若晚归会有不好地对待?抑或是自尊心在作祟, 没了父母, 孤苦一人, 不想惹人怜悯、伤感?再可能是三姑娘一贯的“痴”性情, 既已嫁作人妇, 就一门心事放在夫婿、孩子身上, 不肯在外多半刻逗留和耽搁?……不得而知。

结尾处含蓄交代了三姑娘一家的结局。清明时节, 三姑娘前来祭扫, 其父亡故多年, 其母亦亡, 三姑娘嫁为人妇 (从妇人喊话推之) 。竹林茅屋里的三个人, 老程、老程家的、三姑娘, 死的死, 嫁的嫁, 总之都已离开。竹林、茅屋、菜地, 随着主人的流散而不复存在。竹林的故事在此处暂告一段, 竹林的故事又随着三姑娘在他处继续上演。三姑娘一如既往地乖巧、懂事和安分。三姑娘的且走且应, 正是弯进看签老程家的再现。正是这样一群人尤其是如修竹般坚韧的众多女性谱写了一曲令人忧伤的悠扬牧歌。

摘要:废名早期作品《竹林的故事》是一篇需细细品读方能体悟其精妙与绵长的诗化小说。本文从标题、结尾、叙述视角、内涵意蕴等多层面解读小说文本, 涉及废名风、诗化小说、京派、第一人称限制叙述、“三”之内涵、鄂东方言等内容。

关键词:废名,《竹林的故事》,“三”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春天成语故事赏析 第5篇

“春风”是出自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

根据记载,孟简子曾经在梁和卫当过宰相,获罪后逃亡齐国,管仲前来迎接并且问在梁和卫时门下有多少人?至今还跟随在身边的有几人?孟简子回答说从前门下有三千使者,现在只剩三人跟在我身边。其中两个是因为在没钱时,我出钱帮他们埋葬父亲和母亲,另一个是因兄长被关,我代为出力营救。

管仲听了之后,上车时感叹说:“如果我不能像春风给人感化和恩泽,也不能像夏雨一样及时加惠于民,我必定会失败。”

“化雨”则是出自《孟子.尽心上》,内容是写君子有种教人的方法,分别是像及时雨一样及时的润育教化、成就他的德行、通达他的才能、应答他的问题以及没有在门下受业,但私自以君子的言行为榜样,来培养自身这五种。

后来这两个成语典故被合用成“春风化雨”,用来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亦用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

春风化雨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chūn fēng huà yǔ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解释】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近义词】化雨均沾、春风风人、春风夏雨

【反义词】误人子弟

【例句】王老师春风化雨数十年,桃李满天下。

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春风化雨点评

上一篇:相对定位下一篇: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