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牦牛范文

2024-08-27

围产期牦牛范文(精选8篇)

围产期牦牛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其概况

试验地点为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大通种牛场地处祁连山东端, 北靠达坂山, 东南与大通县接壤, 西与海晏县连接, 北与祁连县毗邻。种植品种有燕麦草、青稞、油菜等, 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草场类型为高山草甸草场, 牦牛终年野外放牧, 饲养管理粗放。大通种牛场现存栏牦牛2.1万头, 其中大通牦牛种公牛0.85万头, 适繁母牛1.3万余头, 纯种野牦牛11头。初步形成了由大通牦牛繁育中心、育种核心群、繁育群和扩大推广区构成的大通牦牛繁育体系。年产犊牛0.6万头, 每年向青海省内外提供1 000余头大通牦牛种公牛和部分细管冻精。大通种牛场的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104 hm 2, 耕地面积为253.3hm 2, 牧草产量为3 666.0kg/hm 2。

1.2 试验时间

2008年3月13日—6月10日。

1.3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是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自然放牧的母牦牛群中选取的2~3岁、体况接近、临产健康的12头母牦牛。

1.4 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将12头母牦牛随机分成2组, 每组6头, 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且用不同颜色耳号标记。连续2d空腹称重, 预饲期7d;试验开始时2组母牦牛于早晨同时空腹称重。经预饲确定精料最大饲喂量为500g/ (d·头) , 燕麦青干草3.3kg/ (d·头) , 自由采食营养舔砖。在试验期内, 补前、产后、补后称重并进行体况评分和产奶量统计, 抽样称草和营养舔块, 采集草场牧草样品及补饲青干草样品。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体重、体况、产奶量、青干草和营养舔块消耗量、牛群健康状况、气候变化情况及各期牧场产草量。在产犊期到来时, 按产犊的先后顺序依次测量2组犊牛的初生重。

1.5 试验材料

1.5.1 燕麦青干草由牧户种植生产, 自然干燥, 含粗蛋白6.73%、粗脂肪2.2%、粗纤维60.86%。

1.5.2 营养舔块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室研制生产, 主要原料有玉米、麸皮、菜籽饼、食盐、尿素、预混料等。盐砖的营养水平:粗蛋白28.2%、钙1.39%、磷1.08%。尿素糖蜜砖营养水平:粗蛋白27.83%、钙0.75%、磷0.58%。

1.5.3 精料补充料

精料补充料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注:粗蛋白、代谢能、钙、磷均为查表计算值。

1.5.4 MDH-1500型大动物便携电子称

由西南民族大学生理教研室研制生产, 感量0.5kg。

1.6 数据统计

试验结果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显著性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围产期牦牛补饲与不补饲的体重变化情况 (见表2)

由表2可知,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 对围产期牦牛产前和产后补饲与不补饲时体重差异极显著 (P<0.01) , 不补饲的牦牛体重有所下降, 即掉膘现象极为严重。

2.2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围产期牦牛补饲与不补饲的体况变化情况 (见表3)

由表3可知,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 对围产期牦牛产前和产后补饲与不补饲时体况差异极显著 (P<0.05) , 不补饲的牦牛体况有所下降。

2.3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围产期牦牛产后返青期和青草期补饲与不补饲时产奶量的变化情况 (见表4)

由表4可知, 在牧草不足的条件下,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返青期产奶量差异显著 (P<0.05) ;青草期日平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 (P<0.01) 。

2.4 在冷季自然放牧条件下围产期牦牛补饲与不补饲时犊牛初生重的变化情况 (见表5)

由表5可知, 对围产期牦牛进行补饲与不补饲犊牛的初生重变化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1) 试验结果表明, 在漫长而寒冷的枯草期, 对围产期牦牛进行补饲不但会有效降低因牧草不足带来的牦牛掉膘现象, 而且还会使其体重有所提高, 其平均体增重达到4kg, 而不补饲的牦牛出现了严重掉膘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前尤为严重;同时, 产前补饲后体况维持在2.79分, 产后体况上升至3.08分, 差异极显著 (P<0.01) ;而不补饲的牦牛产前体况维持在2.75分, 产后体况下降到2.38分, 体况明显下降, 即出现了所谓的掉膘现象。在枯草期极为漫长的高原地区, 难免会发生这样现象, 而补饲可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2) 围产期牦牛经补饲后不但对其体况、体重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也提高了产奶量, 这样的结果令人兴奋, 青海省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限制了牦牛的产奶量乃至整个牦牛产业的发展, 而人为补饲可使牦牛产奶量大大提高, 因此有必要在提高牦牛主要生产性能, 尤其是在提高牦牛奶和肉制品的附加值方面下点功夫, 也是牦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此次试验结果证明, 在半哺乳条件下, 在饲草利用殆尽的时期通过给围产期牦牛补饲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初生重, 补饲组犊牛比不补饲组犊牛初生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 (P<0.05) , 这样就可通过补饲提高冬宰前犊牦牛肉的产出率。目前, 大通种牛场现行的围产期牦牛管理极为粗放, 使其生产性能比较低下, 此次试验的借鉴性是显而易见的。

围产期妇女慎用药 第2篇

围产期进入分娩前的准备期,母体子宫是部分开放状态(为分娩做准备),血胎屏障对外界的屏蔽力减轻,胎儿虽已基本发育成熟,但也不能滥用药物。若干药能使胎儿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进而发生惊厥,发生呼吸抑制等现象;若干药会抑制胎儿造血功能,引起严重的黄疸和贫血;若干药会使新生儿产生低血糖;若干药可使胎儿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现将围产期慎用的药物详述如下:

缩宫药: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等属于“头等禁忌”的药物,因它们小剂量即可引起子宫的阵发性收缩,大剂量可致子宫强直性收缩,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流产!

青霉素G:为最常用的天然青霉素类,由肾脏排泄,而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故半衰期延长;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刺激症状,如肌肉震颤和惊厥。

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胎儿、新生儿听神经和肾脏都有很大的毒性,以链霉素最为严重,常导致永久性耳聋(药源性耳聋)。

氯霉素:围产期使用氯霉素,可使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呕吐、拒食、呼吸抑制、体温下降、全身紫绀,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侥幸成活者在几年内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极高。

四环素类:易通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与钙螯合成复合物蓄积于骨骼和牙齿中。孕妇在围产期使用四环素类,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质发育不全,骨生长延迟和先天性软骨病。新生儿肾脏未成熟,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对骨骼、 牙齿和肝肾都有严重损害,故应禁用。四环素类对孕妇的肝脏有毒性,且随乳汁分泌,从而危害吃奶的婴儿。

磺胺类:如SD、SMZ,能和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分,使结合型胆红素减少,游离型胆红素增多,从而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病率增多,长效磺胺药物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成瘾性镇痛药:近年产妇分娩时常用度冷丁、吗啡和美沙酮等成瘾性镇痛药,用药后迅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致胎儿呼吸抑制。新生儿对上述药物也成瘾,使出生后几天内烦躁不安,高声哭叫,甚至抽搐而休克。

解热镇痛药: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为其代表,有确切的解热镇痛疗效。妊娠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有紫癜、血肿等出血倾向。消炎痛可收缩婴儿动脉导管,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增加分娩时婴儿的死亡率。

抗高血压药:妊娠期孕妇血压常升高,即“妊高征”,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利血平和普萘洛尔(心得安)可使胎儿心动过缓。甲基多巴可使胎儿生长缓慢,分娩出的婴儿体重减轻。

抗癫痫药:患癫痫病的孕妇在孕期内更应合理用药,因抗癫痫药极易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因胎儿发育远不成熟,尤其是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肝、肾,故药物排泄缓慢,容易蓄积,对胎儿生长发育、中枢神经和血凝机制等产生不良的影响:①中枢抑制和戒断症状。胎儿在子宫内长期接触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定等药物,产生成瘾依赖性,出生后可出现较长时间的抑制症状,如无自主呼吸、肌肉松弛、体温低和吮奶困难等。②凝血功能障碍。孕妇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可干扰胎儿的凝血机制,分娩出的胎儿有出血倾向,大多为颅内、胸膜腔、腹腔和胃肠道等内出血。对这种胎儿应进行特级护理。③牙龈增生。苯妥英钠可使胎儿牙龈增生。

抗精神失常药:围产期孕妇注射氯丙嗪,而胎儿对它的代谢和排泄极为缓慢,使分娩后新生儿表现出明显的中枢抑制症状(嗜睡、神志不清等),且可引起新生儿视网膜病变。

抗甲状腺药物: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蓄积中毒,抑制甲状腺功能,使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长大后易患甲亢和甲状腺肿大等。

呋喃类和抗疟药:孕妇使用后,蓄积在胎儿体内,出生时药性发作,导致新生儿溶血和黄疸。

维生素K:围产期大剂量应用,可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

综上所述,围产期妇女慎用药! 即使对确实患病的围产妇,也要权衡利弊,尽量使用对其安全系数大的药物。否则,功亏一篑,后悔莫及,将会遗憾终生!

(无锡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陆基宗)

围产期母牛管理技术要点 第3篇

关键词:围产期,母牛,繁育

1 饲养管理

产前日粮中的Mg含量提高到干物质的0.4%,P含量提高到3~4%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Ca的用量降低到干奶期的50%,去掉混合精料中的石粉。产后Ca提高达到0.8~1%,防治低血钙引起的产后瘫痪。分娩前后一周添加230~450g丙二醇来弥补能量以预防与治疗酮病,分娩前后分别添加6g和12g烟酸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以提高干物质的消化率,此外,围产期可添加一定量的过瘤胃胆碱,以降低代谢病如脂肪肝的发生。产后可添加NA HCO3与MgO (两者2~3:1为最佳),来稳定瘤胃的pH值。

围产期应做好日粮的过渡工作,一般而言,产前3周开始可逐日增加0.3~0.5kg的精料,但不能超过体重的1%(5.5~6kg),产后3d维持产前精料的用量,之后根据母牛食欲和乳房的消肿情况适当增加精料,同时增加青贮的饲喂量。另外,为防止母牛便秘,可在产前2~3d在日粮中加入适量轻泄性饲料如小麦麸皮等。分娩后一周内饲喂温水,冷水容易引起母牛胃肠炎。

2 分娩管理

母牛分娩前用新洁尔明或来苏儿对产栏进行冲洗消毒,铺上干净的垫草,当母牛出现临产症状时准备接产。接产前用0.1%高锰酸钾或来苏儿清洗外阴部,各种接产用具(需消毒灭菌处理的器械提前处理好)以及消毒药品准备齐全。若牛躺卧分娩时最好左侧卧位,分娩时应使其尽早站立,切勿长时间躺卧,分娩时应尽快给母牛饲喂温热足量的麸皮盐水(麸皮1000~2000g,碳酸钙100~300g,温水15~30L),可起到充饥、暖腹、增加腹压的作用,同时给母牛饲喂甘草1~2kg。

母牛分娩300min后即可进行挤奶,挤奶前必须清理污染的垫草,乳房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挤出初乳,饲喂小牛犊,提高免疫力。

母牛产前产后3周为围产期,期间经历妊娠、分娩、开始泌乳等过程,是母牛饲养的关键时刻,抓好围产期的期的管理是养好母牛的基础。

3 兽医管理

母牛围产期抗病力极弱,易发生与分娩有关的疾病,主要有胎衣不下,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蹄病以及真胃移位等疾病,为减少疾病的发生,产后可以给母牛补给益母草温热红糖水(红糖1000g,益母草粉,250g,水1500g),以促进子宫恢复和恶露的排除,每日1次,连服3d即可。或者给母牛罐服产后汤,确保产后高糖高钙。同时也可以罐服1L丙二醇以提供生糖先质,补充能量。产后应每日监测1~2次体温,产后1周可出产房,回到新产牛舍。

4 繁殖管理

繁殖人员应多关注牛的预产期,临近分娩时注意观察牛的分娩预兆,做好接产准备(包括场地、器械、药品等),当胎儿进入产道应及时检查胎儿前置部位是否正常,如属正常应尽量让其自然分娩;如属异常,则要严格消毒后及时矫正,避免难产。对于头胎牛,胎儿过大,倒生,母牛子宫收缩无力等特殊情况,超过产出期(3~4h)后可适当给予助产,难产要分清胎儿性难产、产道性难产还是产力性难产。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第4篇

围产前期即妊娠后期, 是指产前3周至分娩前这段时间, 饲养管理重点是搞好营养储备, 加强卫生保健, 防止难产流产。

1.1 注意增加营养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和镁、磷含量;降低日粮中钙的含量;控制食盐喂量;增加维生素A、D、E添加量。

1.2 注意引导饲养

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精料应含有一定量的麸皮,以防奶牛出现便秘,精料喂量应逐渐增加,每天增加0.35~0.45千克,总量控制在奶牛体重的1%~1.2%;精、粗饲料干物质比例应逐渐提高到40:60~45:55。

1.3 注意卫生保健

围产期奶牛要有专人护理,保证奶牛吃好、住好、体况好。适当运动,单圈饲养,避免拥挤摔倒;加强乳房护理,每天刷拭牛体,保持圈舍干净卫生,环境安静。

2 分娩期饲养管理

分娩期是指母牛开始分娩至分娩结束这段时间,饲养管理重点是安全生产,母子健康。

分娩前移至产房。产房要冬暖夏凉,干燥清洁,避免贼风和穿堂风;垫草要柔软、清洁、干燥,厚度10 cm左右;备好接生用品和药品,清洗外阴。分娩后要尽快让牛站起,牵引缓行10~15 min,然后喂服麸皮粥15 kg左右,粥温40℃,再喂优质柔软干草1~2千克,对体质差的母牛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产后母牛切忌饮凉水。

助产时注意观察,发现羊水破1 h以上还不见胎儿肢体露出的,应请兽医对胎儿进行体位矫正,发生难产的立即进行剖腹手术。

3 围产后期饲养管理

围产后期即泌乳初期,是指奶牛分娩后至产后15天这段时间,饲养管理重点是恢复奶牛体质,提高泌乳能力。

3.1 保证营养

精、粗饲料干物质比例应逐渐提高到55:45~60:40。提高钙的含量。日粮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0.6%,保证钙的摄入量达到150 g/头·日以上。二是增加精、粗饲料喂量。精料产后第二天开始每天增加1~1.5千克,至产后7-10 d达到标准量,精料喂量可占到牛体体重2%。保证谷实类饲料摄入量,达到7~10千克/头·日,饼粕类饲料摄入量达到3~4千克/头·日;粗饲料产后2~3 d喂优质干草3~4千克,产后3~4 d开始增加青贮饲料,喂量15千克/头·日以上,产后7 d开始增加块根类和糟粕类饲料,喂量块根类控制在5~7千克/头·日,糟粕类控制在10千克/头·日以内。三是饮水清洁卫生,水温37℃~38℃,产后3 d内饮益母草红糖水,切忌给牛饮冷水。

3.2 科学挤奶

母牛产后30min即可挤奶,挤奶前先按摩乳房5~10min,弃掉头3把奶,对产后乳房水肿的母牛,第一天挤奶2千克左右,第二天挤出泌乳量1/3,第三天挤出泌乳量1/2,第四天挤净;对产后未出现乳房水肿的母牛,第一天即可将奶挤净。

3.3 注意环境卫生

做到舍净、料净、水净、用具净、牛体净,给母牛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4 加强防病

母牛产后易发生瘫痪、酮病、真胃移位、乳房炎、子宫炎、蹄病等,应做好综合防治。

3.5 加强牛犊护理

围产期心肌病诊疗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8.37±2.78)岁。孕前均无心脏病史,8例均为产后发病。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6例。6例为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顺产4例,剖宫产4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2例。经心脏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等检查确诊为PPCM。

1.2 临床表现

均有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憋喘,不可平卧,其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例,发热3例,下肢浮肿4例。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心音扩大,听诊心尖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者5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Ⅲ级4例,Ⅳ级4例。

1.3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示HB<95 g/L 5例,WBC升高者3例,白蛋白<30 g/L者6例,LDH升高者7例,平均为(1360±87)u/L。1例因患乙肝大三阳存在严重的肝功能损害。D-二聚体阳性者3例。

1.4 心电图检查

8例均存在心电图异常:8例心率均在90次/min以上,>100次/min者6例,ST段压低2例,T波低平或倒置2,右束支阻滞2例。

1.5 心脏彩超检查

8例心脏均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左房,左室增大最为显著,均存在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左心功能差。左室射血分数29%~50%,平均为(32.79±7.49)%。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 mm的8例,其中>60 mm的5例,平均为(56.39±5.23)mm。伴有右房,右室增大者4例,伴有肺动脉高压者3例。伴有少量心包积液者5例。由于心腔扩大,造成二、三尖瓣的相对性关闭不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二三尖瓣反流的6例。

1.6 SPECT检查

2例患者行SPECT检查发现心室各壁均存在点灶样损伤,治疗后部分损伤部位血供改善。

1.7 治疗

该组病例全部采用以下方法综合治疗:(1)安静休息,增加营养,低盐饮食,控制液体入量。(2)针对心力衰竭予以米力农、地高辛以强心;速尿20~80 mg/d利尿;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d及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20 mg/d。有栓塞倾向者适当应用肝素抗凝。(3)补充白蛋白,纠正贫血。(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结果

1例因乙肝大三阳,存在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并发败血症,抢救无效死亡。余7例患者均以强心利尿,加强营养等治疗后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心脏彩超:8例患者扩大的心腔均较前缩小,2例恢复至正常范围。

3 讨论

目前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家庭倾向、种族、地理环境和体力劳动、高龄、经产妇[1]、双胎妊娠、肥胖、剖宫产史。嗜酒、贫血、高血压、妊高征[2],感染[3]、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孕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以及关系甚密的心肌炎和免疫因素。该组研究资料显示8例患者中6例存在低蛋白血症,5例存在贫血,提示营养不良和贫血是围产期心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PPCM预后极差,患者若经休息半年以上心脏仍扩大者提示预后不良,死亡率极高[4],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症状及预后极为重要[5]。既往PPCM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但患者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心力衰竭症状,预后往往极差。现通过观察8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发现4个心腔均可有不同程度扩张,但以左室扩大为主,其次为左房、右室扩大;室间隔可略有增厚,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各壁运动幅度普遍减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减低;左心功能差,部分伴有肺动脉高压;少数伴有心包积液;CDFI示二、三尖瓣反流。超声检查安全无创,可观测心脏结构,准确的判断心脏扩大及心功能受损情况,对PPCM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效果好[6]。另外SPECT对于早期确诊该病亦有重要作用,还可以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恢复情况,可以评价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预后。

该研究还发现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几乎均存在LDH升高,多数病人ECG存在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SPECT发现左心室各壁弥漫性点灶状心肌损伤,说明围产期心肌病时心肌出现损伤。予以强心利尿,美托洛尔+ACEI治疗后SPECT硝酸甘油实验显示部分损伤部位血供改善,说明PPCM早期确诊后应用强心利尿及美托洛尔+ACEI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在心率减慢的同时病人的心衰症状得以迅速改善,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的长期应用可改善左室重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多产、多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是PPCM的高危因素,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认真做好产前检查,检测好危险因素,及时处理,预防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及SPECT检测可以早期确诊PPCM。早期确诊后应用强心利尿及美托洛尔+A-CEI,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改善PPCM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Elkayam U,Akhter MW,Singh H,et al.Pregnancy-associated car-diomy-opath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and late presentation[J].Circulation,2005,11:2050.

[2]Mechery J,Shaheen A.Peripartum cardiomyophathy and pre-edampsia:an infrequently associated obstetric emergency[J].J Obestet Gynaecol,2005,25:606.

[3]Bultmann BD,Klingel K,Nabauer M,et al.High prevalence of viralgenomes and inflammation i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J].Am J Obstet Gynaecol,2005,193:363.

[4]李会学,王凤兰,谢芳,等.10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22):74.

[5]Pearson GD,Veille JC,Rzhimtoola S,et al.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and office of raredisease(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workshop recommendations and review[J].Jama,2000,283(9):1183-1188.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防治 第6篇

发病初期, 患牛通常是先拒食精料, 随后拒食青贮料, 但还能继续采食干草, 并可能出现异食癖;随着体重减轻, 身体消瘦和皮下脂肪消失, 而使皮肤弹性减弱, 粪便干而硬, 严重的出现稀便。病牛精神中度沉郁, 不愿走动和采食, 有时有轻度腹痛的症状。一般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 瘤胃运动稍有减弱, 但病程长时, 瘤胃运动可消失。重度脂肪肝病牛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可能死于过度衰弱或内中毒, 或死于伴发的其他疾病;患轻度和中度脂肪肝的患牛, 约经1.5个月的时间可能自愈, 但产奶量不能完全恢复, 免疫力和繁殖力均受到影响。脂肪肝患牛某些血液生化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血糖含量下降, 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上升, 血中胆红素的含量也有所升高, 血镁含量比正常牛低, 这可能是脂肪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的结果。本病的病死率约为25%, 死亡奶牛的肝脏明显增大, 增大的程度因肝脏内脂肪浸润的程度而异。肝脏颜色呈暗黄色、边缘变钝、切口外翻、小叶形状明显、质地变脆、触之易碎。其他内脏外附有脂肪, 子宫壁上有脂肪沉积, 有时可见皱胃变位。

2 诊断

奶牛患脂肪肝后, 开始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 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很难作出确诊。诊断时首先应了解病史, 特别是参考母牛产犊时间、饲料组成、营养水平、泌乳量及产前产后的体况变化, 这些将为准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 比较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有肝组织活检和血液生化成分分析法等。在诊断脂肪肝时, 应和酮病加以区别。研究表明, 牛患酮病时常伴发肝功能不全。有人认为酮病和脂肪肝都发生于低血糖, 而脂肪肝是酮病的继发现象。此外, 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慢性肾盂肾炎和慢性消化不良等病均可能与脂肪肝混淆。如果脂肪肝伴发子宫炎、乳房炎和皱胃变位, 则诊断更加困难, 但上述病例一般都有轻度体温升高, 心率加快以及原发疾病的某些局部症状。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供给营养对妊娠期的奶牛应适当减少精料的饲喂量, 以免产前过于肥胖;妊娠期要保证日粮中含有充足的钴、磷和碘, 并在妊娠后期适当增加户外运动量;对产后牛要加强护理, 改善日粮的适口性, 逐渐增加精料, 避免发生因产后泌乳等所造成的能量负平衡, 出现过度的消瘦。同时, 要及时治疗影响消化吸收的胃肠道疾病。

3.2 葡萄糖注射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 每天1次, 连注4天为一个疗程;也可腹腔内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在应用葡萄糖的同时, 肌肉注射倍他米松20毫克;随饲料口服丙二醇或甘油250毫升, 每天2次, 连服2天;随后将口服丙二醇或甘油每天改为110毫升, 再服3天, 效果较好。

3.3 其他疗法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第7篇

1 围产期的饲养

1.1 注意产前饲养

母牛转入产房前, 饲养方法仍按干奶后期的方法进行饲养。即以优质干草适当搭配精饲料进行饲养。精饲料的喂量可按干奶期的标准饲喂, 一般每天供给3~5kg。具体喂量可因牛而定, 对于乳房水肿、充胀明显的牛要少加一些精饲料, 对于乳房变化不大、食欲较好、体形偏瘦的母牛可多喂一些精饲料。

日粮应减少大容积的多汁饲料, 此时胎儿增大压迫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蠕动, 易造成便秘。在精饲料中要适当提高麸皮的比例, 因麸皮含镁多, 具有轻泻性, 可预防产前便秘发生。

增加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 可提高初生牛犊的成活率, 也会降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生。母牛临产前3d内, 还要注意增加一些易消化、具有轻泻作用的麸皮, 以防母牛发生便秘。

1.2 降低钙、盐含量

转入产房后, 要注意降低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采用低钙饲养法, 加速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 能有效地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即将平时日粮含钙量占干物质的0.6%降到0.2%的低水平。产前食盐的喂量可由原来1.5%降至0.5%以下。

1.3 重视产后饲养

母牛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 产后体质虚弱, 饲养的总原则是尽快恢复体质。产后2~3d内的饲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 同时补喂一些易消化的精饲料。如每天饲喂3kg的麸皮和玉米, 2~3d后开始逐渐增加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其方法可用配合精饲料替换麸皮和玉米。一般产后第3天替换1/3, 第4天替换1/2, 第5天替换2/3, 第6天全部饲喂配合精饲料。母牛产犊7d后如果食欲良好, 粪便正常, 乳房水肿消失, 开始饲喂青贮饲料和补喂精饲料。精饲料的补加量为每天加0.5~1kg。奶牛产犊前7d要饮用38℃左右温水, 不宜饮用冷水。

2 围产期的管理

2.1 备好产房

有条件的养牛户应设立产房和产床。产房要求干净、干燥、安静。在产前14~21d, 将母牛转入产房, 并加强护理。在转入前, 母牛后躯及四肢用2%~3%来苏儿溶液洗刷消毒, 产房用2%火碱水喷洒消毒, 并在产房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

2.2 适当运动

每天保证户外场地逍遥运动, 产前停止。

2.3 刷试牛体

坚持每天刷试牛体1~2次, 以保持牛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皮肤代谢和体温调节。

2.4 正确接产

根据“严密观察, 及时干预”的原则,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接产。只要胎位正常, 就应给予母牛足够的生产时间, 让其自然分娩。据统计, 80%以上的奶牛都能自然分娩, 所以接产人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奶牛自然分娩。过早的助产将给奶牛产道造成损伤, 非常容易导致产后感染、发烧, 不但影响奶牛健康, 同时也降低了下一胎的繁殖能力。

确实难产牛在助产前首先将母牛保定, 然后用消毒液擦洗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 接产人员必须带长臂手套并严格消毒, 所有助产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进行操作。

2.5产后监护

主要通过体温和奶量进行产后监控,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奶量递增, 证明奶牛处在健康状态。相反, 就意味着牛群处在疾病状态。产后不论胎衣是否脱落, 都要严密观察子宫恶露排出情况及体温的监测。恶露正常的情况下, 不做任何处理, 待其自然恢复。体温升高牛只酌情进行子宫清洗及投药, 对发生急性子宫炎必须子宫投药, 并且配合强心、补液治疗。

2.6 乳房管护

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探讨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2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 (30.3±4.6) 岁;其中初产妇8例, 经产妇14例;心功能Ⅲ级者18例, Ⅳ级者4例;产前3个月内发病6例, 产后5个月内发病16例;气短20例、心悸, 呼吸困难19例, 伴有咳嗽18例, 患者水肿13例, 不能平卧14例。

1.2 临床检查

检查结果:心脏浊音界扩大19例, 心率加快17例, 心律失常6例;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1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异常T波倒置或低平22例;QT间期延长, 并且出现异常Q波17例, 心律失常14例, 主要为室早、房早、左束支传导阻滞等。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伴有肺淤血13例, 心影显著增加15例。超声心动图 (UCG) 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扩大22例, 左房增大17例, 右房增大12例, 右室增大11例。

1.3 方法

1.3.1 分娩方式

6例产前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的患者在采取积极的纠正心衰治疗后, 均选择合适时机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1.3.2 综合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治疗, 同时采取吸氧、利尿、强心、抗心律失常、扩血管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依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激素及抗凝治疗[2]。对于产前患者来说, 应禁止使用转换酶抑制剂, 可给予肼苯哒嗪, 但需要充分注意其能够降低患者胎盘子宫血流灌注, 因而使用时应当全面做好监护工作[3]。硝普钠的代谢产物会对胎儿产生毒性, 因而产前使用需要格外注意。

2 结果

22例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 19例痊愈, 出院时进行心电图复查结果显示心脏基本恢复正常, 其余3例患者心功能Ⅰ~Ⅱ级, 心电图复查结果显示心脏存在较轻的异常表现。患者住院时间24~45天, 平均住院时间 (33.7±4.2) 天。

3 讨论

围产期心肌病主要指的是无既往心脏病史及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在妊娠期最后3个月或分娩后5个月内出现的一种以累及心肌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 该疾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在临床上并没有定论, 已有文献报道称PPCM发病可能与一些类型的心肌炎有关, 其中包括特发性、自身免疫性以及感染性。有研究人员以19例PPCM患者为研究对象, 发现19例PPCM患者中有13例 (68.42%) 患者经组织学证实合并有心肌炎, 而在随访心肌内膜活检时证实心肌炎症状得到改善时, 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也会随着改善, 这提示该项因素可能诱发PPCM;还有研究人员认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期糖尿病也可能导致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生, 并指出如果孕妇在妊娠期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每搏出量、血容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围产期心衰[4]。本组22例患者中5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6例合并妊娠期高血糖, 提示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疾病会诱发围产期心肌病;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贫血也可能成为PPCM诱发的高危因素[5]。笔者在本组研究中发现, 在产后发生不同程度贫血的基础上输液速度>60滴/min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与气促, 如果对血红蛋白<60 g/L的患者给予成分输血, 同时限制液体入量 (<900 ml/d) , 给予速尿10~20 mg+西地兰0.2 mg连续治疗2天, 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6]。本组中合并贫血患者7例, 这提示贫血及围产期过快的输液速度是造成患者高血液动力学改变从而诱发PPCM的一项重要原因。不仅是上述几点原因, 还有部分临床研究人员认为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生与双胎、巨大儿、遗传以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在对该疾病的治疗方面, 首先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增加营养, 针对心衰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 对于存在栓塞倾向患者可给予适量的肝素抗凝。本组22例患者中, 19例痊愈, 3例患者心功能I~II级, 可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由此可见, 围产期心肌病常发病于孕妇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以内, 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妊娠高血压、双胎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和贫血等因素有关, 对该疾病多以综合治疗手段为主。充分做好围产期的各项保健工作, 从而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与疗效。方法 对我院22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经治疗后, 19例痊愈, 3例患者心功能ⅠⅡ级, 可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常发病于孕妇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以内, 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妊娠高血压、双胎、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和贫血等因素有关, 对该疾病多以综合治疗手段为主。充分做好围产期的各项保健工作, 从而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围产期心肌病,临床病因,妊娠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张华东, 陈怀生, 潘楚云.围产期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16例的诊治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06:1800-1801.

[2]蔡景伟, 高继康, 庞美丽.应变率成像对围产期心肌病左室壁功能的评价[J].浙江实用医学, 2011, 04:284-286.

[3]岳晓辉, 刘楠, 薛晓艳.我国围产期心肌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转归荟萃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05:359-363.

[4]王宏娟.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当代医学, 2014, 06:103-104.

[5]孟一迪, 卢永昕, 帅欣欣.催乳素抑制剂——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新靶点[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4, 04:278-281.

上一篇:社会身份下一篇:热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