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产业化

2024-07-05

劳务输出产业化(精选9篇)

劳务输出产业化 第1篇

一、我国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其他人口向大中型城市进行人口大规模流动与转移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政府及众多经济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对劳务输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劳务输出行业规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虽然取得的成就令人欣慰, 然而我国的劳务输出在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

1、劳务输出综合市场建立不完善

劳务输出想要产业化, 就必须对相关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来对待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 而既然是产业化发展, 就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 立足于规范的市场管理基础,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我国劳务输出市场还存在着许多缺点与问题, 比如劳务市场在劳务信息的发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充分的地方, 而且由于区域限制、信息技术手段等原因造成了信息透明度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劳务输出市场还未形成足够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劳务输出市场并未能够向广大劳动者提供足够充分的就业择业机会, 甚至在我国一些较为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地区, 许多劳动人口如果想要某一份职业还必须通过人际交情和个人关系, 而且劳务市场对于劳动者未来的就业地点和就业前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准确预测, 由此给劳动力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而且由于许多劳动者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 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 而用工市场对于初级劳动者的需求毕竟有限, 由此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 所以挑选劳动者的时候用人单位具有很大心理优势, 而应聘人员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所以众多初级劳动者充当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角色, 企业也未能提供足够的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另外对于劳动人员的人生安全问题也没有形成必要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严重阻碍了劳务输出进程。

2、劳务输出发展面临的双重阻碍

我国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中的阻碍原因除了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之外, 目前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面临的另外一个严重阻碍就是严重影响劳动力良好转移的地域限制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农用土地政策对于农民有很大人身限制作用, 目前我国划拨给农民的土地, 虽然农民对于土地拥有绝对的使用权, 然而目前大量农民土地仍然属于集体产权, 所以农民无权随意出售自己所拥有的土地, 然而想要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就要面对高昂的衣食住行等一切费用, 如果土地不能自由转让, 就会让许多农民无法支付进城务工所必须的成本费用, 许多农民虽然有心外出务工, 却无奈受到土地的拖累, 最后只有白白的留在农村靠领取最低保障金度日, 这样一来既浪费了剩余劳动力, 又给国家扶贫救济增加了额外负担。除了来自农民自身的障碍以外, 另一个地域限制就是来自工作城市,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 许多城市居民或者企业领导者, 甚至是一些城市政府领导对于经过劳动输入的大量农民工还存在着严重的歧视问题, 歧视他们的个人劳动素质、歧视他们的家庭背景, 还有些人觉得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是为了抢城市居民的饭碗等等, 除了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错误, 另外现在许多城市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福利问题、劳动时间问题等都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3、劳务输出组织管理不得力

目前虽然存在大量劳动力对外输出的迅猛势头,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有效输出, 如何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还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一整套完整的协调机制。现在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输送工作、人口管理、市场规范等各环节都还是由各个部门各行其是, 没有达到统一和协调。劳务输出上的不顺畅问题, 也阻碍了我国劳务输出的产业化进程, 而且原本劳务输出应该是由市场协调为主, 政府支持为辅, 但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亲自从事劳务输出工作, 并且未能形成内部各部门的职权分工, 致使工作能力低下, 对于劳动力服务事项也很薄弱。并且劳动者自身没有树立起应有的法律意识, 自我维权意识薄弱, 未能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 对于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依赖性强。

4、劳务人口普遍素质偏低

目前影响我国劳务输出出现长足进步的另外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我国劳务人口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 但是全省范围内的劳务人口当中, 具有高中或大专学历的人口不足10%, 获得各种劳动技能证书的人数更加少, 这样的劳务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对于即将从事的城市建筑、服务、加工、制造等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而且在劳动人口中接受过继续教育的人也非常少, 人员素质再升级工作进度缓慢, 而且大多数技能培训机构所培训的内容也过于简单, 缺乏应有的技术含量, 难以满足劳务人口的工作要求。

二、加强我国劳务输出形成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1、加强劳务输出外部环境建设

为了加速我国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就必须打破劳务输出壁垒和障碍, 必须建立统一的劳动力人才市场, 必须进行统一管理与协调, 加强市场用工信息透明度, 加强对于户籍制度的改善, 加强企业平等用工教育工作, 取消对于外地工、农民工的歧视制度, 保证农民工拥有与本地人平等的工作就业权利与待遇。而且还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要确立农民对土地的永久使用权, 并且增加各种土地灵活流转的法律政策及优惠。

2、加强劳务管理组织运作效率

加强对于输出的劳务人口的管理、运行效率能够极大的改善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现状, 而且要加强劳务输出产业化意识, 加强劳务输出的制度化、组织化进程。对于加强劳务人口管理工作, 应该建立健全的劳务信息资料共享平台,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其次是要规范国内的劳务输出服务组织, 杜绝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加速我国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而且要对积极从事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进行扶持, 并且在各个社区建立劳务输出管理站, 对于劳动人口的职业培训机构、信息发布机构进行有效管理, 形成一整条完整的劳务输出产业链。

3、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出务工的劳务人口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对于家庭、亲人的牵挂, 所以只有加大对留守人员和留守儿童的有效帮扶, 才能让外出务工人员消除顾虑, 全心全意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各地政府应该加强对于留守家庭的服务力度。而且对于外出人员的维权问题一直受到务工人员的关注, 为了免除他们的顾虑, 应该积极建立完善的对与外出务工人员的全力维护制度和机构, 为他们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断完善我国的司法援助体系,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对于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法律化, 并且加强劳务人员转移就业中出现的社保关系的有效转移。

4、加强劳务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提升劳务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的培训, 也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需要将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就业前景教育融合到教育过程中, 并且各部门都要积极兴办符合当地;劳务人员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要鼓励各种机构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强强联合。要在当地创立品牌教育特色, 而且在培训过程中, 不仅要对基本劳动技能进行培训和巩固, 更加要建立具有地方发展特点的培训机构, 要将劳动技能培训与实际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建立对于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 应该要尽量建立终身制培训服务体系, 对劳务人员各阶段的就业技能进行跟踪记录、及时补充培训。然后是要建立严格的用工准入制度, 对于就业人员的职业资质严格考核, 加强劳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5、合理调节输出人员的数量规模和结构, 实现输出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输出地发展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应当力争达到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点。其规模和结构要既能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 发展地方劳务经济, 又能避免严重社会问题发生。在发展农村劳务输出产业过程中, 要及时调节输出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 确保输出人员结构相对合理。根据各地的劳动力特点, 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以提高劳务输出产业的效益。如四川省近年就重点打造烹饪、建筑、家政、机床、海员等劳务输出的特色品牌, 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结论

我国劳务输出已经形成产业化初步规模, 劳务人口输出已经成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大规模的劳务人口输出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而且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是相信通过我国法律和各种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毕竟能够极大地推动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 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经济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

[2]郭正摸: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农村劳务输出产业[J].四川省情, 2006 (10) .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劳务产业 第2篇

**县地处**,总面积222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48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9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0多万人,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政府推动、政策促

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十五”以来,全县共培训城乡劳动力36.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46.5万人次,其中境外输出554人次,实现劳务纯收入45.5亿元,占全县GDP和农业总产值的30.1和41.1,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后被省政府、省商务厅、省劳务办、省就业局授予“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建筑劳务输出10强县”、“外派劳务基地县”、“劳务输出示范县”等多项殊誉。

一、强化领导,构建长效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破解“三农”问题,为民增收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立县产业,纳入了“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从多方面入手探索劳务输出新路子。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下发了《关于突破性发展劳务产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务开发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外派劳务基地县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制订了劳务输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两级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成立了“劳务办”、“外派劳务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全县劳务输出的组织、信息收集等工作,在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在各村社、街道和社区成立了劳务输出联络站,聘请劳务信息员127人、劳务经纪人23人、劳动保障协理员38人,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和劳务输出工作经费,建立了补贴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效果挂钩的机制,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了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劳务输出联动协作机制,按时召开联席会,认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按季督查、评比、通报制度,逗硬奖惩。形成了党政直接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管理体系和以县劳务办、就业局为龙头,以乡镇劳动保障站为纽带,以村联络站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外协调、上通下达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把宣传引导作为劳务输出的先导工程,始终贯穿于劳务输出之中。一是利用大众传媒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休,强势宣传务工政策法规和致富典型,报道民工创业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激励群众的务工热情。先后在《**周未》创办《务工政策问答》20多期,在县电视台开播《**人在广东》、《**民工走出国门》、《务工明星》、《培训_就业》等专题片50多期。二是开展主题活动抓宣传。每年相继开展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政策宣传月”、劳务洽谈会、“职中学生双选会”、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下乡进村”等活动,集中举办务工知识讲座和创业明星事迹报告会58场次,发送《务工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30多万份。三是通过信息服务抓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发手机短信等形式,宣传务工知识,广泛分析和发布务工、培训信息,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由“固守种田、温饱即安、小富即满”的意识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掀起了“跳出土地谋发展,走出家门天地宽”的务工热潮。

三、狠抓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不培训,不输出”的要求,实行“政府买单、学校接单、企业订单、培训免单”的“四单”模式,积极开展输出前培训。一是健全培训体系。考核认定了县就业训练中心、**职中、农广校、女子职业学校等8家公办机构和**饭店、联合科技等13家社会力量办学实体为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充分整合培训资源,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社会化培训体系。二是紧抓项目培训。近年来,该县成功争取到“省级财政劳务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培训工程”、“中英大龄女童培训项目”、“加拿大慈善基金孤残、特困女童培训项目(全国仅**实施)”等培训项目,组织各类培训8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达5487人。三是抓实引导性培训。坚持培训教师、媒体资源、人才培养、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五进村”,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予以引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自去年来,先后深入148个村社,开展引导性培训17.4万多人次。四是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各培训基地根据劳动者的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办建筑、缝纫、烹饪、电工、钳工、焊工、种植、电脑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今年已培训农村劳动力6248人次。五是抢抓订单培训。按照“政府搭台,学校唱戏,校企联合,互利共赢”的思路,引导各培训基地根据域内外联谊企业及用工单位的要求,开展定单培训,定向输出。几年来,各培训基地为潮阳富田制衣有限公司等56家用工单位组织订单培训14582人

。今年县就业局还与广东玖龙纸业公司联合举行了两次人才招聘会,王超等31名高考落榜生获聘,由玖龙纸业公司出资送往华南理工大学深造,学习期满后,直接到玖龙公司工作,探索出招聘、培训、就业为一体的委托式培训新模式。通过培训,打造出缝纫、家政服务、煤矿开采、电子操作、厨师为主的五大劳务品牌,劳务输出实现了由体能性向技能型、粗放型向品牌型转变,西兴职中、**职中、**农广校、**女子职业学校被市政府命名为劳务培训示范基地。

四、搭建平台,加大输出力度。按照“联合企业、外输内补、协调各方、促进就业”的思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一是依托劳务基地往外输。通过聘请劳务联络员、外派劳务调研员、走访联谊知名企业、向经济发达地区派驻办事处等形式,先后建立起以广东、福建为主的东南沿海电子、玩具业劳务基地,以北京、山西、河南为主的建筑、煤矿开采劳务基地,以新疆、陕西为主的综合劳务基地,以成都、重庆为主的川菜、火锅餐饮经营劳务基地共92个,劳务网点65个,成为全县劳务输出的固定阵地,每年吸纳民工达8万多人。在劳务基地中积极开展“精品劳务基地”创建活动,开创出了“变廉价输出为高薪输出,变单工种输出为多工种输出,变输出个体为输出家庭,变输出民工为输出员工”的“北京大安山煤矿劳务合作模式”,使1851名民工、684个民工家庭走上了务工致富的“连心桥”。二是依托政府引导往外送。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每年利用元旦、春节民工返乡和求职的高峰期,举办劳务洽谈会,吸引外地的用工企业来县内考察、交流,开展招聘活动,洽谈劳务事宜。几年来,通过劳务洽谈会成建制输出2万多人。三是依托劳务订单往外引。积极参加省内外劳务洽谈会,与各用工单位广泛联系,争取劳务订单。几年来,先后组团参加了上海、西藏、浙江等13地举办的劳务洽谈会,签订劳务订单1.5万余人,成功输出1.2万人。四是依托务工能人往外带。充分发挥务工能人的带动效应,组织亲连亲、戚连戚式的劳务输出,目前,全县已培育起6200多名劳务输出带头人、经纪人,每年有5万多名城乡劳动力依托谭鱼头公司董事长谭长安、上海财能投资公司董事长刘星辉等一大批务工能人实现异地稳定就业。五是依托外派劳务公司往外派。积极与成都国际、遂宁寰宇、乐山天顺、南充东方国际等10多家外派劳务公司联姻,发展境外劳务输出。先后向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输出554人。六是依托产业发展本地转。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大批的就业岗位。几年来,全县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在输出过程中,坚持组织输出与多元输出相结合,做到与企业没有联系的不输出、不向诚信度不高的企业输出、不向可能拖欠工资的企业输出,实现了由盲目自发型向政府定向型转变,由零星松散型向有序化、规模化输出转变,由国内输出型向境外输出型转变。

五、全程服务,维护民工权益。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做到输前有培训、输中有护送、输后有服务,为民工提供贴心化、全程化服务。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在**县城建立了可同时容纳150人食宿的“农民工公寓”,免费提供住宿;每年春运期间,派出人员在成都、达州、宣汉三地的火车站设立民工服务站,帮助民工解决购票难、出行难等问题;在各村社成立了“助耕队”,各学校推行“留守学生寄宿制”,全力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回访制度。将电话回访和实地回访相结合,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每年组织民工慰问小分队,分赴各劳务基地慰问看望民工,走访用人企业和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督促用工单位为民工参加相关社会保险,排查劳资隐患。去年,该县还推出“亲情农保万里行”活动,吸纳5482名务工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三是构建维权网络。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维权服务小组”、“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办事处”和劳动争议仲裁院,在民工集中的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成立了10多个**民工工会和党支部,在北京大安山煤矿等20多个用工单位设立了维权协议员,负责管理当地民工,监督企业的用工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协调劳资纠纷和劳动争议。特别是2005年5月,该县为死于山西煤矿矿难的15名**籍民工追回赔偿金320万元,得到社会广泛称道,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推介经验。几年来,先后成功调解重大劳务纠纷130多起,为民工挽回和索赔经济损失达1100多万元。

六、引凤还巢,反哺家乡经济。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起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提供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推行“六不限制”和“五个优先”政策,将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范围予以扶持,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租用等相关税费。二是开展创业指导。组建了由县级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免费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项目论证、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决策参考等服务,引导他们免费参加全县组织的创业培训等活动。三是进行创业激励。每年评选一批返乡创业明星,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起浓厚的创业氛围。今年,谭长安、张必海、何进等25位返乡创业人员还被市政府表彰为“农民工创业之星”。几年来,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完成了从“挣钱填肚子”到“攒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的嬗变,全县有近6000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各种经济实体6000余家,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两万余人,产生了“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社会效应。

一些国家劳务输出管理经验 第3篇

菲律宾:政府主动 重视素质

目前,世界排名仅次于墨西哥的菲律宾是亚洲第一大劳务输出大国,每年向世界近200个国家输出劳务80多万,约占其本国总人数的10%,在外的劳务人员每年寄回的外汇是其除了国家出口和外资投资之外的主要外汇来源。庞大的海外劳工汇回的大量资金,有力地支持了菲律宾的国内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务输出经验借鉴的楷模。多年来,菲律宾政府对劳务输出就极为重视,将劳务输出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政府在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许多鼓励政策,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组织和协调机构,形成了一套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劳务市场开发方面,政府积极、主动的与劳务输入国政府进行的多边、双边劳务合作的谈判,极力消除别国对其本国的劳务输出限制和壁垒,努力维持和扩大海外劳务市场份额。

其二,菲律宾信息网络健全,有着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对海外劳工开展全方位的保护。在一些海外劳工比较集中的国家,菲律宾都设有专门机构帮助劳工寻找工作、解决困难和纠纷。政府在财政上还支持本国的劳务输出,如设立了紧急返遣基金、海外移民工人贷款担保基金、法律援助基金、国外移民工人奖学金等四个海外工人基金。

其三,在劳务人员素质方面也极为重视,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来提高本国劳务人员的国际竞争力。菲律宾人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90%以上的人都能讲英语,这为菲律宾人在海外就业赢得了优势。除了语言优势,菲律宾的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比较发达,据相关统计,其输出劳务人员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9%、中等教育的占29.3%、初等教育的占19.2%,并且这些高素质的劳务人员在出国务劳之前还会接受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范围涉及各主要就业行业。菲律宾还创立了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的家政服务的品牌——“菲佣”。菲佣受教育的程度平均水平更高,95%以上都接受过初等教育,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高素质女性的加入,使得菲律宾的菲佣逐步从“佣家型”向“智家型”转变,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赢得了市场。菲律宾“菲佣”现已几乎占据了我国香港家政服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人数已经超过20万。菲律宾政府对劳务输出的积极支持,使得只有8000万人的人口小国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劳务输出大国,其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劳务输出的对策来。

印度:分类管理 机制完善

按照《移民法》的规定,印度政府对境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分为三种:

一是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不需中介,雇主直接招募工人,但必须事先获得印中央政府的许可证,由移民保护总署或印度驻外使领馆核发。软件人才和医务人员、海员就属于这一类。印度是目前全球软件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很多软件人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作。

二是无技能或半技能人员,需通过代理出国谋职,在劳工部管理范围之内,这种劳务每年有40多万人。招工代理是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依据《迁移民法》,只要在劳动部注册并获得由劳动部下属的移民保护总署颁发的注册证明就可成为合法的招工代理,可以招募工人到国外任何地方工作。

三是印度工程承包商也可派遣工人到国外执行其承包的工程,但须首先经过印商业部或储备银行批准,然后再由各地的移民保护专员审批。工程承包商在派出劳务人员时须根据派出人数交付保证金。

印度劳务输出的法宝还有:

其一,完善的投诉机制。印度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听证制度,由移民保护总署和各地的移民保护专员直接受理境外劳务输出方面的投诉。如果发现国内的招工代理没有经过合法注册,就将案件移交警方;如果发现招工代理有不法行为,将吊销其注册,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而对外国雇主的投诉则由印度驻外使馆负责受理。

其二,积极的政府间协议。印度政府不仅努力参与政府协商,为国内劳务人员争取更为广大的国际劳务市场份额。而且,政府为了保障海外劳工的权益,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先后与卡塔尔和约旦等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从印度招募工人的协议。这些协议依据当地法律,对雇工条件、期限、住宿、医疗以及工人的权利和义务等作了详细规定。

其三,重视人才培养。为培养软件人才,印度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印度的软件人才供应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印度政府和私人部门均非常注重对海事教育的投资,1998-2000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而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目前印度外派高级海员约为1.2万名,普通海员2万名。印度海事院校就是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著称世界。同时,印度也是世界医护人员的主要供应国。医护人员都要通过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如“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认证考试”等。

在马尼拉市的菲律宾海外就业署大厅内,数百人排队等待。一旦与海外企业签约,他们就可出国工作。这些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菲律宾总人口中约有10%的人在海外工作,总数达到900万,汇往国内的外汇达173亿美元(2009年),占菲GDP的10%以上。(图/IC)

相关链接 》》》

近年来国内外劳务大事记

2010年7月 日本对“研修生”作出新规定。初衷为促进国际交流而设的研修生制度,已渐渐演变成日本企业剥削廉价海外劳动力的工具。近年多起与“研修生”制度相关的劳资诉讼甚至“过劳死”事件,引起日本国内外对这一制度的反思。

2011年3月 新加坡将大幅度调高外籍劳工税。为了给雇主足够的适应时间,外劳税的调整将在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分四次进行,每半年调高一次。2013年全面落实新税制时,常年劳动成本预计增加1.7%。

2011年3月 继俄罗斯政府实施外来劳动力“特殊许可证”及“专家许可证”后,俄各级移民部门继续微调移民政策,总体方向更趋务实。年收入200万卢布以上的外国劳务人员被认为符合高技能专家条件,颁发三年期的“专家许可证”。

2011年4月 加拿大临时劳工计划实施的审查新规要求,加强对工作需求真实性的审查,降低应聘劳工的潜在风险。

2011年5月 泰国内阁批准通过系统解决非法外国劳工措施。泰国劳工部拟规范化管理外劳,将严惩非法雇佣。

2011年10月 欠82名中国员工工资俄罗斯建筑公司被立案调查。18日,数十名在新西伯利亚建筑工地上工作的中国劳工进行大规模抗议游行,要求雇主发放工资。侦查员指出,这些中国公民曾在新西伯利亚市十月区、苏维埃区和扎叶利佐沃区的建筑工地上合法工作。三和盛公司在新西伯利亚市正式注册,负责人为俄罗斯人。拖欠工资总额超过80万卢布。

2011年11月 菲律宾劳工和就业部2日宣布,停止向4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务工人员,原因是这些地方无法提供足够保障以确保菲律宾务工人员免遭虐待。 劳工和就业部在官方网站发布清单,列举阿富汗、利比亚、乍得等41个国家和地区,指认它们没有保护其他国家务工人员的法律,没有签署保护外国务工人员的国际协定,没有就保护菲律宾务工人员与菲律宾政府签署双边协议。

2011年11月 德国护理业建议从中国和印度招募专业护理人员。德国护理业雇主协会主席格莱讷日前表示,随着德国有护理需求人数的增多,本土专业护理员远远不够,因此私人护理机构要求从中国和印度引进相关专业人才。

2011年12月17日 第六届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国际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100余家单位参加, 7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代表介绍了重点项目及合作意向。(文/钟文斌)

武山县劳务输出产业的调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问卷调查,劳务输出,产业,武山县

武山县是甘肃省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县, 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起于上世纪80年代, 大规模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劳务输出得到快速发展, 至2007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10.95万人, 创收2.91亿元[1]。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 地方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空间远不能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长对就业的需求, 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 才能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优势。

一、武山县劳务输出现状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辖6镇9乡, 总人口44.2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7.87万人, 占总人口的85.6%。总耕地4.13万公顷, 其中山地面积3.60万公顷, 川水地0.53万公顷, 川水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2.9%, 人均占有耕地0.11公顷, 人均占有川水地面积0.01公顷。立足县情, 武山县于1987年3月成立了县劳务工作办公室, 探索输出劳动力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计划、有组织、上规模的输转正式起步, 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劳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确立, 劳务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无论从务工的数量、质量, 还是技能行业、基地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务工范围逐步扩大, 建立了5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196个, 涉及新疆、内蒙、宁、陕、京、津、沪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事行业有建筑、种植、铁路、公路和工艺美术、轻纺、制革、电器、机械、医疗、装潢等30多个行业和技术工种[2], 由苦力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全县劳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县劳务办的统计表明, 自1987年至2003年累计输出劳动力91.6万人 (次) , 其中有组织输出38.26万人 (次) , 累计劳务收入达11亿元[3]。特别是近几年, 无论从输出人数还是从劳务收入上都得到快速的发展见 (表1) 。

二、对武山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

武山县劳务输出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制约因素。对此, 笔者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 对桦林乡、山丹镇、鸳鸯镇等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劳动力转移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 并选择年龄在16周岁以上进城务工农民, 用面访 (口头询问法) 和入户调查 (发放问卷) 的方式开展了一次劳务输出问题专项调查, 得出影响武山县劳务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㈠外转劳动力素质不高, 限制了就业领域的拓展在调查的对象中仅有6%的是大专文凭, 中专和高中毕业的占30%, 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 占调查总人数的48%, 小学或小学未毕业的占16%。在进行的有关技能方面的调查时, 有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技能, 只能从事一些既苦又累, 工资又低的体力活, 仅仅有32%的有一点技能, 从事建筑、家政、服务、缝纫等行业。可以看出武山县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 加上很少有专业技术, 使他们一方面难以适应城市二、三产业中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 只能选择工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城市劳动力不愿意从事的脏、苦、累、险和低报酬的体力活。如表2所示, 有40%的劳务人员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 有18%的人员作为生产工人, 还有20%的人员是服务员, 而仅有22%人员从事一些商业服务或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接受农业科技知识速度缓慢, 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许多农民的生产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 思想保守, 对新生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不易接受, 安于稳定守旧的生活现状, 缺乏时间和效益观念, 法制观念淡薄。在落后、封闭、固化的乡村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下, 使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入城市, 也大大限制了他们在城市的择业范围和发展领域。

㈡劳务输出受户籍、社保和土地等制度因素约束一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民进城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农民在进城后无法得到合法的身份, 也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一些国家政策资源。二是进城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 无法跟城市人进行公平竞争, 同时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赡养老人等方面存在的许多困难, 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增大, 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 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在若干年后又回流到农村。三是农业土地仍是农民维持生活需要的最基本保障, 农民不肯放弃土地承包权, 游走于城乡之间, 虽然法律允许并鼓励农民转让土地承包权,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限制却很难普及推广, 从而也延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不能完全破除,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很难从根本上向城市转移并就业。

㈢组织输转能力弱, 盲目流动比重大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 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根据此次调查显示, 在调查通过何种途径外出打工时, 有44%的人表示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 有22%的是自己盲目出去的, 通过中介和政府输出只占到34%。这种缺乏宏观调控的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状态, 造成大量劳动力“无功而返”。而“无功而返”的现象又会使农民贫困程度加重, 就业机会成本加大。在本次调查中, 就有42%的人由于信息掌握不充分没有找到工作, 有30%的人是由于自身知识、技术等的限制没能如愿, 而这些人大多是自己盲目外出的那部分人。可以看出, 虽然近几年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 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服务逐渐改进,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有所减少,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改进劳务输出的方式, 提高政府组织化程度, 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鼓励农民利用中介机构找工作, 严厉打击对农民的坑蒙拐骗。

㈣政府的培训和服务缺乏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到就业培训, 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近年来, 武山县对15个乡镇的劳务工作站进行了调整和加强, 配备了站长和专职干事, 在343个村聘请了355名劳务信息员, 进一步健全和沿伸了劳务产业链和网络, 但是还有大量的农民因没有掌握有关输出政策方面的信息导致找不到工作。武山县用张贴招工信息、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现场咨询、进行电视宣传等方式传播用工信息, 采取代培、集培等方式, 进行普法、保安、建筑、电脑、缝纫、育花、酒店服务等10多个行业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但政府培训和服务与农民工的输转没有有效的对接, 导致农民工参加组织输出的比例偏低。

㈤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由于我国劳动力过剩严重, 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使许多地方的劳动就业环境恶劣,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不法侵害。加之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限制, 法律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障。

第一, 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 其中工作8小时和不足8小时的仅占14%, 每天工作8小时~10小时的占30%, 工作10小时~14小时的占40%, 还有占16%的工作14个小时以上。

第二, 农民工的收入偏低。调查中显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元左右, 在500元~1000元的区间内占44%, 1000元~2000元之间的占30%, 2000元以上的仅仅占14%, 500元以下的也较少, 只占12%。可以看出农民工收入虽然较以前有所提高, 但与全社会平均工资相比还是明显偏低。

第三, 农民工报酬被拖欠现象比较多。在调查对象中, 被拖欠过工资的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6%, 其中经常被拖欠的农民工占总数32%, 偶尔被拖欠的占44%, 仅有24%的未出现过拖欠现象。

第四, 缺乏利用合同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 只有少数的农民工和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占调查对象的34%, 而没有签订合同的占66%。

第五, 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手段。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 法律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致使外出务工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障。在本次调查时我们发现, 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有44%的人采取的是自认倒霉的态度, 而求助保障部门的仅占18%,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只有14%, 剩余的24%是自己上门讨要或计划走一些非正规渠道, 更有部分调查者表示在索要无果时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进行报复。

三、武山县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

㈠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首先要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劳务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能力。结合“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题培训”等项目的实施, 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普法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通过考察, 选准当前热门紧缺的工种, 制定出务工培训计划, 由职业中学和成人技术学校等单位完成培训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使培训的技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当地的基础素质教育, 使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地方政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适龄青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使外出务工人员具备最基本的文化水平。

㈡统筹城乡发展, 为劳务输出提供服务和制度保证首先,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用合同来明确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 发放土地使用许可证, 允许农民凭土地使用许可证进行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土地流转活动。同时, 政府也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土地流转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使愿意转出土地的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 推动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其次, 转变农民的耕作方式。一方面引导农民由种植业向畜牧业等多种经营方式的转移, 另一方面引导农民在种植业内部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 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变成现代的农业工人,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的就地转移。再次,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变农民进城落户的原则, 简化落户手续, 取消对农民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歧视政策, 使进城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为农民进城创造必要条件。此外, 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消除城乡分割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最后, 建立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机构, 健全劳动力权益维护体系, 实现劳务输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㈢建立健全劳动力输出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首先, 完善的服务和畅通的渠道是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的关键, 可以设立覆盖全县劳务输出网络的服务站, 从县、乡 (镇) 到村实现三级服务站一条线服务,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劳务输出方面的信息, 及时通过三级服务站发布信息, 使农民劳务信息的来源更广、更快、更全面。其次, 要努力加强就业指导和规范就业渠道, 建立劳务输出基地, 不仅使农民找到转移就业的出路, 因人、因时、因地择业, 而且要稳定就业渠道, 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化、有组织化。此外, 要借鉴招商引资的包装和宣传方式, 大力推销本县的劳动力, 努力寻找合作伙伴, 加强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大中型企业的交流、合作, 与他们签订劳务培训协议和接受协议, 走“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双赢输出之路。

㈣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的宣传力度首先, 针对武山县贫困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市场消息闭塞的现实, 以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提高, 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创造良好生产发展前景的典型实例进行积极的宣传, 增强外出务工的信心, 使广大农民懂得参加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其次, 要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在全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号召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劳务输出, 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整体水平。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多参加外地的经贸洽谈会和招商会, 并且要敢于放下面子, 向他们介绍、宣传本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和有关方面的政策, 吸引用人单位到本县建立劳务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何辉.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争创劳务收入近2.9亿元[N].天水日报, 2008-1-3.

[2]何辉.2007年前6个月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劳务输出赚回1.5亿元[N].天水日报, 2007-7-27.

旬阳县仙河镇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 第5篇

作者:李 锋

旬阳县仙河镇近几年通过能人引路、政府引导等措施,劳务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9年,全镇劳务输出人数726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536人,实现收入1.2亿元。

‚兄弟队‛带动务工潮

仙河镇辖9个村5623户21446人,有劳动力11890个,耕地面积23378亩。该镇劳务输出最早可追索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黄泥沟村一杨姓村民在地质队工作,介绍自己兄弟八人先后随队务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深入,到八十年代,‚弟兄队‛又引领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外出务工,人数很快增长到26人,由于他们善于学习、吃苦耐劳,学到了技术,淘到外出务工的第一桶金。其成功效应很快在全乡显现,迅速掀起了务工热潮,一部分有胆略、有一定经济的能人开始尝试自己承包工程。几年间,第一批外出的26人全部当上了‚老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有经济头脑、有胆略,又有资金和技术的务工者,抓住改革机遇,经历摸爬滚打,现已成为该镇劳务产业发展带头人。

‚传帮带‛吸纳众乡民

该镇外出务工者多从事建筑行业,先出去的人员逐渐锻炼成为技工,帮带后来的务工人员。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现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者都成为建筑行业中不同岗位、不同技术工种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老板‛的务工能人,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工人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公司应运而生,目前该镇外出人员已注册公司60余家,带动全镇90%的外出务工者从事建筑行业。该乡李根本、何升意、潘厚德、王志虎等人注册的公司,员工均在1000人以上,在西安、宝鸡、汉中、山西、青海等地创出了一片天地。已注册两个公司的李根本说:‚我公司年员工1500人左右,仅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就有48人,并招聘有大学生在公司从业。仙河本地工人已无法满足需要,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人是外地的,今年已开工的工地12个。建筑行业属公众性产业,由于国家重视,市场需求,今年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我们努力打造‘仙河建筑’劳务品牌‛。

‚多举措‛政府帮解忧

广西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信息 第6篇

GD100158 东莞峻晟(久林)鞋材厂招聘生产工:男女不限,18-40岁,初中以上文化,月薪1600-1800元以上(公司报销去厂路费)。

GD100163 广东惠州淇虹和泰电子有限公司招聘普工:18-38周岁,月薪2000元左右(公司包吃住)。

GD100172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女性,18-40岁,月薪1700-2500元。

GD100173 广州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长期招聘咪表停车管理员、保安、生产工、保洁员、包装工、搬运工、仓管员、质检员、焊工、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销售员、电话客服、电脑录入员:16-45岁,男女不限,月薪1600-3000元。

GD10017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操作工:16-35岁,月薪1500-2500元。

FJ100180 达利集团福建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8-45岁,初中以上文化,月薪1850-2800元。

GD100182 佛山市亮帝照明电器厂招聘生产工:18-40岁,月薪1500-2500元(公司包吃包住)。

ZJ100181 浙江美能电器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8-45岁,月薪2500元左右。

GD100183 广东(顺德)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招聘生产工:男女不限,初中以上文化,16-30岁,男性身高1.65米以上,女性身高1.55米以上,月薪1800元左右。

GD100184 东莞福满多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生产线储备干部:男女不限,18-35岁,高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两班倒,月薪2200-3200元。

GD100185 东莞市金欣电子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8-35岁,月薪1500-2500元(公司包吃住)。

GD100188 广东惠州隆发鞋业有限公司招聘普工:男女不限,18-35岁,月薪1600-2800元。

GD100189 广东珠海市联思电子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男女比例1∶5,16-35岁,月薪1700-2500元。

GD100191 广东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女性,16-35岁,月薪1800-2500元。

GD100192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男女不限,男18-35岁,女16-40岁,月薪2000-2800元(伙食免费提供)。

GD100193 广州市运通四方实业有限公司招聘仓管员:高中专以上文化,20岁以上,男性,汽车类专业优先,1年以上经验,月薪1700-2500元。

GD100195 广东阳江制药厂有限公司招聘首席执行官助理:女性1人,21-35岁,身高1.58米以上,五官端正,中专以上文化,医药、生物或相关专业,懂日常英语会话,月薪300美元,包吃住。

劳务输出产业化 第7篇

(一) 自然条件独特优越, 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区有1.07亿亩耕地, 10.2亿亩可利用草场, 3.5亿亩森林,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4.6亩, 是全国平均数的3.2倍, 人均占有草场全国第一,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我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我区农牧业的生态条件、作物与畜种分布、耕作和饲养制度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从西到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玉米黄金带等。由于我区生态类型多样, 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等天然绿色生态环境以及每平方公里仅有人口20人, 人口密度是南方部分省区的5%, 是绿色食品大省黑龙江的25%, 人流、物流少, 空气污染轻, 固化了人们对内蒙古农畜产品绿色优质的认同。

(二) 产业基础扎实, 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2012年, 全区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 进入全国前十强, 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 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45.8万吨、910.2万吨、12.4万吨和54.5万吨。我区农牧业已具备了年产500亿斤粮食、25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13万吨绒毛、50万吨禽蛋和1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 每年可稳调出粮食250亿斤以上, 调出牛奶500万吨、肉类150万吨。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到2012年, 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 实现销售收入3017亿元, 实现增加值908.4亿元;有212.6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全区形成年加工转化粮油1400万吨、牛奶880万吨、肉类150万吨、羊绒2万多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能力, 农畜产品加工率达54.8%。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 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第三大支柱产业。

(三) 流通渠道畅通, 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区生产加工的牛奶85%销往全国各地, 马铃薯鲜薯的60%销往华北地区, 马铃薯原种的90%销往华南地区, 京津地区的优质小麦加工产品和优质牛羊肉产品的54%来自我区。截止目前, 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83个, 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764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44家, 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43个, 认证产品规模达到209.22万吨, 年销售额达97.58亿元, 通过农业部审核通过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6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45件。

二、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水资源短缺和草原生态脆弱制约着农畜产品总量的增长

(二) 以分散小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经营体制制约着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进程

(三) 农牧业生产及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 监管力量薄弱

(四) 科技创新能力差, 支撑能力不足

(五) 流通体系不完善, 品牌建设滞后

三、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对策

(一) 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 构建六大主导产业体系

现代农牧业是以保障农畜产品供给, 增加农牧民收入,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 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 农、工、贸紧密衔接, 产、加、销融为一体, 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要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 依托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 本着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挥优势的宗旨, 巩固提高目前已在国内市场居领先地位的乳业和羊绒产业, 扩张极具发展潜力且成长性好的肉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 积极培育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和鲜明地区特色的薯菜和饲草饲料产业。

(二) 加强全产业链规划, 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发 (2012) 10号文件、内政发 (2013) 28号文件精神, 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的自主研发, 提高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率,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核心原料基地。通过与农牧民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 建立原料供应基地, 保证企业生产, 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带动农牧民增收。

二是打造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 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加大对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扩大销售区域。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农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 加快现有农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 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对生产环节中的种源生产、技术服务, 加工环节中的新产品开发, 销售环节中的冷链建设和品牌宣传等具有公共性功能, 以及投资大、回馈慢环节的支持力度。

四是制定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和金融企业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生产、降低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流转、金融信贷门槛的政策。

(三) 加快绿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监管力度

把建立健全农畜产品标准体系是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保证农畜产品绿色安全生产、确保农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基础工作, 提到企业、政府的重要日程。

要建立本地优势特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实现主导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加大对各级监管机构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质量安全追溯、检测经费等方面支持, 保证有人干事, 有手段把事干好。

(四) 创新经营体制机制, 着力破解现代农牧业发展瓶颈

目前小规模、粗放式、分散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是全产业链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最大制约因素, 必须尽快破解这个瓶颈。

一是要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 保障土地草场的承包经营权。

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尊重农牧民意愿, 引导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 推行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

三是采取奖励补助、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等办法, 扶持联户经营、专业种养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是完善产业链各节点的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 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 培育奶联社、肉联体等合作组织实体, 推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让农牧民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带农增收的作用。

(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做好“绿”字文章,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是做好“水”字文章, 落实好“节水增粮”行动, 全力推动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 推动农牧业生产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

三是做好“土”字文章, 实施耕地能力提升工程。

四是做好“圈”字文章, 加快舍饲建设, 发展建设型畜牧业。

五是做好“机”字文章, 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六) 加大科技创新, 发挥好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推进玉米、马铃薯、肉牛、肉羊、奶牛、草牧场保护建设、旱作农业等10个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启动建设小麦、大豆、生猪等8个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 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

(七) 转变政府扶持方式,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农牧产业发展到现在, 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 小而散的投资扶持方式已严重不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 到了需要创新投资方式的关键时期。

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 通过担保、贴息等方式, 撬动银行资本, 放大政府资金的规模效益, 解决农牧业贷款难、利息高的问题。

二是鼓励地方设立农牧业投资公司、农牧业金融担保公司, 为工商资本、金融资本进入第一产业提供平台。

三是对地方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减少专项支付。

劳务输出产业化 第8篇

一、溶江镇葡萄产业发展过程

总体来看,溶江镇葡萄产业的发展可总结为产品引进、技术改良、技术创新、技术输出四个发展阶段。

产品引进阶段:溶江镇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山东平度、浙江金华等地就从日本引进巨峰葡萄。1984年,在县政府的鼓励下,溶江镇大凸自然村农民唐世贵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参照山东、浙江等地经验,大胆试种巨峰葡萄,首次种植面积仅1.5亩,当时的亩产值就达到了3000多元。经过几年的尝试与努力,溶江镇的农民中涌现出了一批依靠种植葡萄而发家的“万元户”,这在整个兴安县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悄然升高。这个阶段种植面积很长一段时间都在2000-3000亩之间徘徊,主要是黑豆病、炭疽病和白腐病严重,技术不到位,很难控制病虫害。

技术改良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套适宜巨峰葡萄露地栽培的本地模式基本成熟。为了应对病虫害,在兴安县政府和有关农业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开始采用套袋种植技术,病虫害得到了一定控制,种植技术日趋成熟,葡萄种植达到第一个高潮,全县种植面积增加到约3万亩,主要集中在溶江镇。

技术创新阶段:1997年到2000年的三年间,受限于日益严重的病虫害,葡萄品质和产量迅速下降,价格爆跌,葡萄收益连续出现亏损,溶江镇葡萄产业陷入崩溃边缘。正是此次危机,逼出了溶江葡萄种植的技术创新热潮,一批新品种被引进溶江,葡萄产品开始逐步迈出多元发展的道路,避雨栽培技术、山地种植技术、错峰技术、二次坐果等一系列新技术被摸索出来,并逐步发展成熟。2002年以后,溶江葡萄产销两旺,发展至今,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7万亩,农民人均葡萄纯收入达3000多元。

技术输出阶段:溶江镇是整个兴安葡萄种植产业的排头兵,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溶江镇的果农当中有很多人都成为了葡萄种植能手。除了自身种植葡萄以外,约从2005年开始,就有一大批溶江葡萄种植能人外出寻找机会,他们遍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南方各省区,有的承包土地种植葡萄,有的在别人的葡萄园中当技术人员,他们的年薪能达到8万 -10万元,有的经营与葡萄种植相关的农资物品,如:搭葡萄架子、卖葡萄生长所需要的水泥桩,等等。广东、湖南、江西、云南等地的葡萄种植业在以溶江镇为首的成熟技术输出指导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溶江镇葡萄产业发展动因

溶江镇乃至整个兴安县的葡萄产业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政府作用、技术创新等众多因素是分不开的,当然,在溶江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

(一)自然环境是基础

葡萄是喜温喜光作物,特别适合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生长。溶江镇地处兴安县西南部,四面环山、中间平川,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聚集;土壤肥沃、全年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有利于葡萄生长。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年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这是葡萄种植的最主要气候条件。正基于此,使得溶江镇需要因地制宜,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葡萄新品种,并在种植技术上有所创新。

(二)政府作用是关键

溶江的葡萄产业发展到现阶段,政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关键。溶江葡萄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在产品引进阶段早期(1985年),兴安县委、县政府就开始有意识地谋划水果种植生产,1986年,县科委就向广西区科委申报了“兴安县巨峰葡萄引种推广”项目,争取到10万元科技经费的支持。此后,在科技人员的持续努力下,对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物候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与效果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整理、汇编成《巨峰葡萄栽培技术》一书,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对葡萄种植技术的认识。在技术改良阶段,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广套袋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在技术创新阶段,葡萄产业困境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方着手谋划产业良性发展:第一,引入、推广如温克、圣诞玫瑰等葡萄新品种,搭建示范种植园。第二,着力攻克葡萄种植技术难题。县政府成立葡萄技术攻关小组和兴安县葡萄研究所,给予人力、财力扶持,开展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等技术攻关。其中,县农科所进行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工作,成功解决了危害葡萄生产的病虫害大难题。第三,搭建供销平台,帮助农民建立合作社,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葡萄品牌。第四,营造良好的葡萄营销环境,如举办葡萄节、葡萄展销会等活动。

(三)技术创新是支撑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持续向前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实,溶江的自然环境并不十分有利于葡萄种植,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靠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比如:降雨量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均有很大的影响,葡萄果实成熟期间雨水过多或阴雨连绵,容易滋生病害,引起果实开裂腐烂。在葡萄植株的生长后期,多雨则会使得新梢继续生长,引致有机质积累少,新梢发育不充实和果实成熟不良,品质降低。果农们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学会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此举不仅有效降低了葡萄患病的概率而且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不仅降低了果农的种植成本,而且葡萄成果质量迅速提高,并达到无公害标准。避雨栽培技术、引进新品种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从水田种植向山坡旱地发展、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巨峰葡萄延迟栽培错峰技术等等都是溶江葡萄产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点。也正是有着以上这些技术创新作为支撑,溶江的葡萄产业才能够蒸蒸日上。

(四)农民进取意识是核心

产业主体的思想意识包括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等,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整个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溶江葡萄产业从产品引进到技术输出阶段,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起到了核心作用。早在产品引进时期,农民就已经意识到要发展水果产业以提高经济收入,并大胆进行尝试,故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兴安就是全国著名的柑橘之乡、银杏之乡,全县农民的市场意识水平较高,因而种葡萄致富既具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发展到了21世纪之后,溶江农民携带技术走南闯北种葡萄蔚然成风,也就不足为奇。除此之外,溶江农民的主动创新意识尤为突出。葡萄种植大户张雪峰是溶江镇五甲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他通过书本与实践相结合,自己动手在自家果园里做实验,经过几年的尝试,熟练掌握了一整套葡萄的错峰技术,对葡萄种植的一系列环节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俨然是一位“农民科学家”。据了解,像张雪峰一样的“农民科学家”在溶江还有很多,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葡萄栽培实践经验,创新意识突出,且能说会道,成为本县乃至在全国推广葡萄栽培技术的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

(五)配套机制是保障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的配套机制,溶江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相关配套机制是保障。首先,政府打造了良好的配套市场政策机制。仅以市场政策为例,近年来,兴安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点扶持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如2007年以来制定并完善了《兴安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料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办法》(兴政发 [2007]58号)、《兴安县农产品流通奖励实施办法》、《兴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兴政发 [2010]26号)、《兴安县农业综合开发奖励办法》等法规政策,为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扫清了障碍,大大优化了葡萄产业的市场环境。其次,农民自发形成了农业经纪人机制。据了解,溶江的葡萄都是依靠本地人销售,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两个农业经纪人,他们的存在大大便利了葡萄的销售,也对保护当地葡萄市场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农业经纪人开拓了产品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农业经纪人把葡萄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出口,对市场有比较好的了解,方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避免盲目生产。最后,政府牵头帮扶农民打造合作经营机制。各种葡萄合作社的成立得益于此。据了解,从2000年起,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兴安县开始组建葡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做到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推进葡萄有序流通。到2012年,全县创建葡萄协会、葡萄专业合作社31个,其中溶江的葡萄合作社占了很大一部分,培育出葡萄果品流通人员500多人,通过葡萄协会、合作社销售的葡萄果品占全县总产量的77.3%,把葡萄果品推向区内外以及东盟国家。

三、“后技术输出时代”产业发展的挑战及思考

“后技术输出时代”是相对于技术输出时代的一个概念,是指因技术输出之后,输出地的产业、人文等领域内产生的新的时代总体特征。一般说来,技术输出时代的技术目标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后技术输出时代”的技术目标不仅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又要实现技术自身的发展,乃至依靠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发展。

溶江镇的葡萄产业从起初的产品引进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技术改良阶段再到2000年前后的技术创新阶段,这时候溶江镇的葡萄种植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再经过后面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到2005年前后,溶江镇的葡萄种植技术体系形成并且进入成熟阶段。溶江镇的葡萄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也正是在这个顶峰阶段,溶江镇开始出现葡萄种植人才外流的现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溶江镇的葡萄产业进入了“后技术输出时代”。

具体来讲,“后技术输出时代”有以下几个特点:就产业方面来说,本地产业发展到了顶峰阶段,技术成熟,谋求扩张;就人才方面来说,该阶段人才储备充足,人才开始出现外流;就技术方面来说,输出地技术创新需求旺盛;从管理方面来说,后技术输出时代的各项管理特别是宏观管理方面日趋复杂化。

在后技术输出时代的大背景下,溶江镇的葡萄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风险,面对该情况,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以及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一)挑战与风险

1.培养了大量新的竞争者。溶江镇的葡萄种植技术领先于其他地区,很多葡萄种植能人遍布广东、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各南方省区,在这些葡萄种植能手的技术输出下,其他省市各自的葡萄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无形中给溶江葡萄乃至整个广西的葡萄产业培养了大量新的竞争者。据了解,正常年景溶江葡萄上市时间仅比北方葡萄上市时间早一个星期,与南方各省基本无异,而且南方葡萄由于水分普遍较多,既不耐储藏,也不易加工,大量新的竞争者的出现,很容易造成大量鲜果短期内难以被市场消化,造成产品积压,出现价格下降的现象。

2.市场不可调控性风险明显加大。由于溶江种植能手的“技术输出”,在短期内培养了大量新竞争者,同类型产品产量无法控制和统计,这就造成了市场不可控因素增多,政府无法对整个市场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将极大地削弱政府的综合宏观调控能力。“搞不好,总有一天我们溶江葡萄会被我们自己溶江人毁掉”,溶江镇镇长唐中华如是说。除此之外,一些不可控因素的风险也在增大。2014年,由于雨水较多,天气偏冷,溶江葡萄比往年晚上市20-30天,错过了应上市档期,与其他地方水果上市时间相重叠,就受到了外地市场水果的极大冲击。

3. 技术输出对溶江镇本地葡萄产业发展的冲击。溶江镇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流转难度比较大,要实现葡萄大规模种植还面临很多困难。而其他地方的葡萄产业方兴未艾,溶江人拥有较好的葡萄种植技术,而且到外地做技术输出几乎是零风险、高效益,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所以一个劲地往外地发展,很多溶江人或者在外地葡萄果园当技术员,或者在外地承包葡萄果园自己经营,这就导致了溶江镇大量的杰出技术精英外流,造成了溶江本地产业“空心化”,发展后劲乏力。

(二)“后技术输出时代”应对措施及建议

技术输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溶江镇农民主动输出葡萄种植技术,是顺应市场发展的明智之举。而对于溶江本地葡萄产业来说,面对“后技术输出时代”的风险和挑战,应有所准备,提早预防。

第一,竞争无所不在,面对新竞争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突出品质,走高端品牌路线。葡萄品质是关键,在其他地区的冲击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葡萄品质,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有良好的口碑。现在,溶江葡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市场认可率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可以做长葡萄产业链、发挥产品“地理标志”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选取具有优秀品质的葡萄做成礼盒,形成自己的品牌,走高端品牌路线。

2.产品差异化,开辟新市场。要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局面,引进多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不断优化葡萄的品种结构,实现产品差异化。要通过各类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溶江葡萄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市场营销,开辟更为广阔的新市场,扩大葡萄销路,真正达到助农增收的目的。

3.加强技术创新与储备,保持领先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农业科技部门要带领广大果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技术储备,保持和扩大技术领先的优势,让技术为葡萄产业服务,化技术为经济效益。其实,对溶江而言,“卖产品不如卖技术”,溶江生产的葡萄产品毕竟数量有限,很容易被其他地方超过,甚至其他地方自然条件更为优越,采用溶江技术生产出的葡萄更具竞争力也不无可能。而技术却是溶江所特有的优势,技术输出一定会将技术优势逐渐抹平,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储备,才能保持溶江的领先优势。

第二,面对市场风险,可以顺势而为,从卖产品升级为卖技术服务,规避风险。溶江葡萄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其自然条件优越,而在于技术领先,因而,单纯与外地比拼产品是难以得到长久持续发展的。所以,可以在原有技术输出的情况下,顺势而为,从卖产品升级为卖技术服务,努力围绕“大溶江”打造南方葡萄种植“信息港”,形成以溶江镇为主的葡萄种植、技术服务中心,逐步向技术服务产业扩张,实现两手抓,通过多种渠道规避风险,实现果农增收,打造溶江在整个南方葡萄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菲律宾劳务输出的经验及启示 第9篇

菲律宾劳务输出的现状

菲律宾向国外大规模输出劳工及其他劳务人员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开发加里曼丹林场,需要大批劳动力,便在菲律宾招募了一批人前往。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又从菲律宾招募了许多人前往越南、泰国和关岛从事军事工程劳动。70年代,菲律宾劳工和其他劳务人员纷纷涌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谋生。80年代以后,更多的菲律宾劳工和其他劳务人员开始向中东、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其他一些东南亚的大都市进军。从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便成了一个劳务输出大国。

菲政府海外事务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菲律宾共有海外侨民840万人,其中约500万是契约劳工,140万为海外定居者,另有约200万人被认为是无合法证件海外务工者。菲籍外劳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集中的地方有沙特阿拉伯、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日本和意大利。每年圣诞和新年前,滚滚的美元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流向这个西太平洋岛国。

菲律宾人愿意出国打工的原因之一是国外收入明显高于本国。大学本科毕业的年轻教师在国内工作的月收入约150美元,而一名在海外娱乐场所工作的普通菲籍劳工每月则可以赚到500美元。因此,即使伊拉克危机之时,菲律宾人也愿意到伊去淘金。伊拉克危机之前,菲海外就业管理署每天大约处理2000宗赴伊就业合同,而伊危机之中,赴伊人员有增无减,每天达到2300宗,而且现在海湾地区工作的菲律宾劳工极少愿意回国。

菲律宾劳务输出成为了该国的支柱产业。菲律宾央行行长泰谭柯说,东道国继续偏好菲律宾工人以及工资更高的菲律宾专业人士前往海外的人数增加,将使汇款金额升向新的纪录高点。

菲律宾劳务输出的组织与管理

据《巴林论坛报》2007年元月4日援引菲律宾海外就业局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中东地区吸纳了20多万菲律宾劳务人员,占该国当年输出劳务人员总数的68.8%。其中沙特83778人,占29.39%,阿联酋34493人,卡塔尔25592人,科威特24537人,黎巴嫩7719人,巴林5000人。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我国台湾省28735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684人,韩国10047人及日本7698人。在欧洲工作的菲人约有46万人,占13.6%。欧洲国家对菲劳务需求主要是医护服务、饭店和旅游服务,年均输往该地区的菲律宾劳工约4万人。在美洲就业的菲律宾人为28.6万人,就业量以年均1万人的速度增长。美国和加拿大是菲劳在美洲的主要输出国,分别约有10万和3万菲律宾劳工在两国工作。在大洋洲工作的菲律宾劳工有5.6万人。在非洲工作的菲律宾劳工有5.4万人。

菲律宾海外劳务市场持续兴旺,同政府的组织、管理、协调及对海外劳工实施的种种鼓励政策是截然分不开的。菲政府管理劳务输出的做法有如下几种。

1.建立配套的组织机构

多年来,菲律宾政府对劳务输出极为重视,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组织和协调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比如,在总统仅有的几个顾问中,有一位海外劳工事务顾问,主要为总统在巩固和发展海外劳务市场方面出谋划策。在劳工和就业部下设了海外劳工就业署、海外劳工福利署和技术培训中心, 各省、市、县也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培训中心和管理人员。由于海外劳工的事务涉及到同有关国家的关系,菲外交部专门设有海外劳工事务局。在海外劳工比较集中的国家,菲律宾使馆设有劳工事务参赞和秘书,帮助劳工寻找工作、解决困难和纠纷。

2.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菲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务输出的管理十分细致。从劳工报名出国到参加培训、寻找工作、解决纠纷等,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对出国工作的女性,政府规定她们的年龄必须达到18岁以上,并有足够应付复杂形势的能力。鉴于不少菲律宾女佣近年来在一些中东国家的家庭中受虐待、骚扰,政府规定,去这一地区的妇女只允许为公务人员或外交官家庭工作。

3.完善高效的培训体系

在培训和寻找工作方面,政府也有相应的规定和管理措施。在海外劳工中,大部分是有关机构根据国外已确定的工作岗位选派、培训和安排出国工作的。但也有不少是个人联系,或没有确定工作岗位的。对于后者,有关机构首先根据海外劳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决定是否批准劳工去某国就业,避免出国后难以找到工作。然后根据劳工所去的国家和所要做的工作,安排他们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包括有关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基本的工作要求等,争取派出的劳工都能找到和适应工作。近几年来,菲律宾政府积极、主动地开发海外劳务市场,维持和扩大了海外劳务市场的份额。政府对海外劳工的管理真正做到了一管到底,不仅管培训和派出,而且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纠纷,维护海外劳工的利益,对稳定海外劳工队伍起了重要作用。菲总统阿罗约曾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人力资源培养是菲律宾“保守得最完好的商业秘密”。

4.建立财政支持政策

在财政上,菲律宾政府为本国劳务输出设立了紧急遣返基金、海外移民工人贷款担保基金、法律援助基金、国会移民工人奖学金等4个海外工人基金。保证菲律宾劳务输出的经济援助。

5.给予崇高的政治荣誉

尽管劳工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他们一直被称为“海外契约劳工”,直到1995年拉莫斯执政时,才将其改为“菲律宾海外劳工”。名称的改变体现了他们的菲律宾公民身份,这是政府为保护他们合法权利所做的一种努力。当然,与之相应的还有各种立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菲政府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外籍劳工日,以资纪念和表彰,政府给予外劳崇高的荣誉,将他们称为“现代英雄”。

6.支持私营劳务输出机构开展业务

菲律宾海外就业署还制订了《海外就业规则与条例》,不仅规范政府部门对劳务的管理,而且规定,具备一定资格的菲律宾公民、合伙团体或公司,通过批准程序后可以参与海外就业计划。1983年,菲律宾依照法规批准的私营劳务输出机构有1023个。以后逐步规范压缩,但全国也多达数百家。

菲律宾劳务输出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菲律宾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1.确立劳务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更应该像菲律宾那样,把劳务输出视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高度重视,给予政策支持。中国劳动力富裕,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保证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一项战略任务。而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党和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经济体制,创新就业机制。把劳务输出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作为一个新的产业予以重视和扶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尽快出台国家级完善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快对外劳务合作法制化的进程,保证劳务输出在法制保护下运行。制定对外劳务合作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各类人员,包括高技术人才到国外就业。

2.加强劳务输出组织管理

第一,国家商务、人事部、外交等政府部门,要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机构,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与管理,各省、市、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形成劳务输出的统一归口管理,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等不良局面的出现。外交部要在驻外使馆设立劳务管理官员,专门从事劳务输出管理、市场开拓、服务保护、纠纷处理等事务,保证对外劳务输出的有序进行,保障劳务人员的权益和安全。第二,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健全和完善劳务输出管理规章,制订劳务输出管理条例,严格审批劳务中介机构资质,规范中介市场,规范经营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打击非法劳务中介,保证劳务市场的健康有序,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利益和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三,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要逐步推行代理制,明确经营者、劳务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简化劳务人员出国手续,加强对劳务的社会服务保障工作等。

3.加大劳务输出的财政支持

借鉴菲律宾的经验,建立劳务输出财政支持体系。劳务输出是服务贸易,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强化对外劳务输出的资金支持,保障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应当建立“劳务输出基金”、“劳务贷款担保基金”、“法律援助基金”等,在财政上支持我国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

4.培育劳务输出资源优势

上一篇:数值比较器下一篇:父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