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2024-07-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精选12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第1篇

经济增长模式有多种,每种模式各有其适应土壤和成长环境,本文期望通过梳理经济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路径,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选择合适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路径

经济增长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分别是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人力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每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来源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在实践中所采用的经济增长政策也不同。

1.1 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

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来的,以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集中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这三个变量分别是:(1)资本系数V(即资本产出比);(2)储蓄率S;(3)有保证的增长率GW。

在给定的产量增长率下,资本家预期的投资需求,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所以有保证的增长率能够实现均衡状态的增长率,又称为均衡增长率。

这就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均衡增长模型,它表明在资本产出比V为已定情况下,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因此,哈罗德认为只要一个国家的资本的积累率即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其经济就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这种极其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是一种典型的资本决定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增加,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唯一源泉,于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劳动力资源充裕,而资本极其匮乏,所以发展中国家确立以投资和资本积累为工作重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有道理的。发达国家如英、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其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以资源、资本、投资的大量投入来实现,也属于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应该说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确立以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重大缺陷,它的前提假定之一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即它只强调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革命使得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随后出现的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中技术进步被考虑在内。

1.2 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

该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索洛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如果经济增长仅取决于资本这一要素,那一定会跟土地要素一样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通过大量增加资本投入,开始的时候增加一点资本,产出会有很大的增加,但资本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效果就会下降,这就是报酬递减规律。按照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推演下去,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一定会下降,事实表明这条结论是不成立的,经济增长率不仅没有下降,还保持了一个大体上不变的增长率。索洛认为除了资本之外还有另外的因素在起作用,他认为经济增长函数为:

Y—产量,K—资本,L—劳动,A—技术

除了K和L这两个因素会引起增长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A这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即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扭转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趋势,技术进步变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缺陷,它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就是说先进国家有了技术,这个技术扩散到后进国家,后进国家可以从先进国家引进技术,他们的经济增长率、增长效率就会提高,慢慢的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就会趋同,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在不断扩大,光靠从先进国家引进技术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是不能持久的。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技术进步,并且无法进一步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实际上,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仅与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有关,更重要的是系统内生变量,内因决定外因,内生经济变量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3 人力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

针对索洛无法解释技术进步原因问题,罗默和卢卡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函数为:

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他们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化的方法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索洛的技术进步概念具体化为每个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他可以通过专门学习获得,也可以在边干边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正是这种不断增长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能促进产出的长期增长。

罗默和卢卡斯提出的人力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把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及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生产函数,指出人力资本具有报酬递增效应,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和动力,充分重视了知识的作用。他们认为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不是增长的关键,而知识积累的载体———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而且存在着投资刺激知识的积累,反过来知识的积累又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知识积累效应来自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对物质资本和技术的投资。

可见人力资本决定型增长模式认为纯粹的资本或者技术并不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人力资本则涵盖了二者,揭示了技术进步和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对经济增长本质认识更为深入。

2 总结与启示

(1)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本决定型发展为技术决定型再到人力资本决定型,此发展路径表明人们对经济增长原因的认识逐步从崇尚物质资本积累的资本决定论,过渡到重视科技进步,强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问题认识逐步深化,这些极大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意义重大。资本决定型和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都属于“外生”增长模式,人力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内生”增长模式。内生增长指长期增长率是由经济系统内部机制决定的增长率,与此相反,外生增长指长期增长率是由人口增长率、给定的技术进步等经济系统外部的因素决定的经济增长。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扩大国民收入中储蓄和投资的比例来提高短期增长率,但外生增长率的提高是暂时的,增长率会逐渐回落到外生决定的水平;内生增长时,长期的增长水平能够持久得到提高。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一般地说资源、资本、技术和制度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出外生的特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原始资源的投入,社会再生产只是一种简单的循环过程。这时开发性资源、资本、技术和制度等经济因素的注入,主要依靠经济体系以外的力量,所以表现出鲜明的外生性增长特征。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内生型增长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因为这时,一方面如果一味地由外生因素来推动经济增长,势必有源源不断地且持续增加的外生因素源,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不断增长,显然外在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经济体系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机制和内在力量来驱动和决定各种经济因素的投入和配置,形成了一种“鸡生蛋、蛋生鸡”式的序贯增长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累—增长—再积累—再增长”的自然增长机制。前苏联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是比较典型的资本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通过自身资源的大量投入发展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取得了一段时间的超常发展,但由于这种外生经济增长模式的有限性从而导致最终走向沉寂;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奉行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崛起堪称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典范,然而由于缺乏一种具有原创的内生式经济增长模式,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其与世界先进国家如美国的竞争当中败下阵来,这也意味着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有限性;而人力资本决定性经济增长模式是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高级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2)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所决定,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模式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决定。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1978年)基于国内贫穷落后和当时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实施了以资本决定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是合乎当时国情的;改革开放以后至“十五”期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推动经济增长,实行的是技术决定型和资本性决定型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式;“十一五”以来,国家果断提出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教育、医疗、R&D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投入,这是一种以人力资本决定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经济发展中,究竟是选择资本决定性经济增长模式、技术决定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人力资本决定性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是要看一国面临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3 中国的选择

今天的中国,究竟应当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模式才是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要对这个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首先需要给出可供中国进行选择的约束条件(即进行选择时所必须面对的初始条件)。对此可以大致描述如下。

第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付出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增长9%以上的速度,GDP于2006年超2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从而使我国跻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功突破3 000美元大关,跨入发展中国家先进行列,个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发展上的巨大成就给我们带来“世界工厂”、“世界经济发动机”、“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等称谓和赞誉。然而我们在享受三十几年持续发展所带来巨大赞誉和日渐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简单经济增长模式所隐藏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因为单纯追求GDP增长而被我们长期忽视的因素正逐步显现其影响力和破坏力。近些年来出现的能源、资源、交通运输方面的短缺现象,已经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害。中国为高速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的效益低,经济增长“两重两轻”即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轻效益和“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经济增长仍然停留在粗放型模式。

第二,资源禀赋状况的影响。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人均物质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保护压力大,劳动力资源过剩,劳动者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都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石油、铁矿石、铜和铝的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分别只有69%、57.6%、47.1%和56%,我国已成为煤炭、铜、钢铁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如果按照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下去,全世界的资源才够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愈来愈紧的资源约束问题。

第三,环境约束。除了受到资源约束之外,中国经济发展和增长还受到环境约束。能源开采和利用直接影响环境,涉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的所有方面,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尽管很难对环境污染影响进行量化,一些粗略的估计可以说明中国的污染已经多么严重。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的估计,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与GDP的比例高达15%,相当于4 400亿元人民币。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100亿元人民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3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90%的河段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酸雨的影响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3。2004年,全国主要城市中有60%未能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有六个在中国。能源开采和利用是主要污染源。可以说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依靠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终非长久之计。

第四,中国的技术自主创新效率低,且创新体系不健全。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和研发人员在绝对量上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然而拥有如此众多研发人员的中国,在技术创新中的效果并不显著,不仅在创新的总量上要少于美、德、日、韩,而且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大问题,比如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主要是由私人完成的,而在中国技术创新则主要是由政府和政府公共支持的机构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得中国成为一个自主创新效率很低的国家,这是因为私人部门不仅面对较硬的预算约束,而且其创新取向总是面向市场竞争的,但是政府以及由政府财政支持的公共机构的创新不仅存在众所周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而且在创新过程中经常表现出忽略市场的倾向,因而难免出现创新效率低的现象。中国的创新体系不健全,很多发明创造很难通过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企业商业性开发的转变过程,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一种能够把“产、学、研”组合在一起的国家创新体系和组织构架,我国的自主创新明显地处在一种科学研究与商业开发相互独立的“二元结构”之中。

根据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对中国应当在经济增长中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加以回答了,应该说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大量投资、引进国外技术等外生经济增长模式是适应现实需要的。但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依靠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终非长久之计,最终需要转变到以人力资本决定型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模式,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治理,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摘要: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只有选择适当的增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通过梳理经济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路径,发现经济增长模式是沿着物质资本→外生技术→人力资本的路径演进的,经济增长路径呈现出越来越高级的形态。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应该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人力资本型经济增长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经济增长,增长模式,人力资本,内生增长

参考文献

[1]曹晋文.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9).

[2]窦祥胜.论经济增长模式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2(3).

[3]刘世锦.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2).

[4]袁东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及其启示[J].国外财经,2000(4).

[5]刘世锦.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6]华民.比较优势、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何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之道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7]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9]ROBERT E 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2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第2篇

近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永业集团独家支持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与永业集团总裁程坦、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一同出席了论坛,并专题介绍了永业创新三农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经验。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10年来,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不仅是以沿海为主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就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也在加快发展,在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显著改善。

本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举行,重点探讨了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合作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新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等多项内容。

在论坛致辞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介绍到内蒙古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从强化产业扶持、改善基础设施、扩大转移支付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监事会主席车迎新详细介绍了农业银行在金融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方面一系列有利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介绍了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以及应用推广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分析了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财政补偿、专项贷款等具体建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则提出了用新理念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在论坛上介绍了永业深耕三农12年,科技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永业集团一直以来积极探索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把永业生命素等高科技产品推广到农村,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将优质农产品通过多种途径送达到城市消费者,着力打造一条从18亿亩耕地到几亿张餐桌之间的绿色高速公路,让更多人享受健康食品和生活。在此过程中,永业在遍布全国的乡镇、村庄建立起了3万多家永业科技服务站,同时也探索出一套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据了解,结合呼和浩特武川县关于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永业在武川县建立了永业生物工业园,直接带动了武川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富帮

穷”模式,永业党委与鄂尔多斯市五家尧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永业创新的市场推广经验、农业科研力量、覆盖全国的网络渠道以及高科技的产业布局,将五家尧村的发展优势厚积薄发集中转化,继续增加当地农户收入。

在湖北潜江,永业帮助合作伙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晟农之家”,永业科学院帮助当地培训万名农民技术指导员,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在重庆,永业助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帮助当地政府在2010年~2012年期间,让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

连续两年,永业公司独家支持的“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深入各地县市,提供科技指导服务,2012年,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更是重点聚焦各地县域特色经济生产,有针对地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服务。

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第3篇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信息经济和信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区域政府如何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实际情况,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将是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 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概述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信息经济测度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量度。其中,主要涉及到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以及信息化指数模型。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环节,通过发挥信息经济模型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同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有利于区域政府对自身区域内的企业和产业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及产业化工程共同发展,进而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

2 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应用

近几年,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政府重视本地信息化工程建设及支持信息化工程发展的同时,针对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工作,也逐渐的开展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的作用,并不断优化其发展的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1 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发挥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促使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通常情况下,信息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在市场推广方面提高效率。其次,通过对信息经济活动的总结与分析,也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信息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相互激活,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也是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中企业及信息工程的发展中。通过政府积极鼓励信息经济及信息工程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促成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下去。其次,通过信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使之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展经济活动。

3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区域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利用信息经济发展的优势,实现企业创新发展,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体制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实力。其次,区域政府还应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积极的探究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曹允春.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地理,2001,21(2).

[2] 欧阳钟辉,姜德森,马瑾玉等.信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07-111.

[3] 欧阳钟辉.信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兼议“泉州模式”的新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08-111.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4篇

1 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1.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 经济发展越快, 资源消耗越多, 废弃物越多, 资源环境破坏越大;另一种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1.2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保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因此, 区域经济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意义重大。从经济发展看, 区域经济发展是提高生活福利、发展文化事业、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目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 "资源-产品-废弃"单一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占主导, 传统发展模式下环境污染、能源耗费、资源瓶颈等矛盾突出, 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只增不减, 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效益亟需改变。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等角度来看, 循环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

2.1 循环经济模式概述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2 循环经济模式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2,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加速消费、环境污染加剧, 形成外部性, 降低效率。循环经济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冲突, 其发展思路不仅适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 还适用于社会管理活动。

2.2.1 发展循环经济将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

我国资源禀赋差, 按传统的模式靠资源的大量消耗无法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为减轻资源压力, 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2.2 发展循环经济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循环经济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2.3 循环经济是获得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

我国资源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与国际相比都偏低, 巨大的消耗成为经济沉重的成本负担, 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障碍;循环经济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2.2.4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循环经济对物流产业体系的要求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对经济各产业有相当的要求, 关键的产业环节是物流产业。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要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应是循环经济模式。

3.1 物流产业要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比传统模式, 循环经济有低资源投入、高经济产出、低污染排放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作为经济基础产业的物流产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具有不同于传统的特点, 其根本在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要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在生产领域的发展就是通过改造和重构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 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是发展绿色消费、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 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则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其中, 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生产领域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 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节点产业, 是区域经济实现循环发展的基本标志。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关注上述四个产业发展, 就获得了构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和框架。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物流产业也与传统模式不同。

经济活动中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流通量是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 物流体系则是这一差别的承担者。物流体现了经济系统内的物质输入、转化和输出关系, 经济运行依托于物流产业。循环经济中, 物流体系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把传统模式中的低效率流通和废弃物流转变为高效率的现代物流和回收物流, 应用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所以, 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必须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体系, 做好现代物流。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 实现物流产业对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撑。

3.2 物流产业发展应选择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绿色化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就是把企业生产经营、原料供给、市场消费以及相关方面组成生态化、链式经济体。

作为产业链中一环的物流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适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其典型概念是绿色物流。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一概念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物流具体运行模式为样板逐步形成的。绿色物流的关键在于商品过程和废弃物过程的绿色化, 这一过程使传统物流运作转变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现代物流。

循环经济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环境作为目标, 必须以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为依托, 这是由于现代物流通过集约、优化资源来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节约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本身就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 必须把绿色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通过对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府行为、立法行为、专项技术研究、新材料的应用和开发、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讨等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物流产业发展通过适应循环经济要求来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把握住区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物流产业发展三者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摘要: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物流产业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支撑, 是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物流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特斯著.刘秉镰译.物流管理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创新铜仁经济发展模式 第5篇

黄廷安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学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通常所说的经济发展模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思路、分配方式等。

有条件的选择模式

在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将受到一国可供利用资源的约束。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非农产业模式,大农业模式,产业基础建设模式,深加工业模式,商贸业模式,畜牧林业模式,配套服务业模式,绿色发展模式,精细资源模式等。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并不限于经济总量以及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而且在于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起点特征”

中国是在这样的“起点特征”基础上推进现代化事业的:中国是一个经济不发达且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而且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丰裕、环境承载能力也不够宽松的国家;是一个经历过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民主传统比较薄弱的国家;是一个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是一个曾长期闭关锁国,改革开放以后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亲和力不断增强的国家。同时具备这五方面特征,举世罕见。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背景。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石。强调“初级阶段”,对中国极其重要。其一,凝聚发展共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在公共事业、社会发展方面多投入一些,根本还在于近年来国民经济和财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二,自觉推动科学发展。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一个好看的GDP数字,而是增加百姓的福祉,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意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三,避免超越阶段的浮躁心态。一方面,避免面对既有发展成绩沾沾自喜,避免急于求成、贪大求洋,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在目前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的情况下,要切实把握科学合理的“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横向上范围要适中,纵向上标准要适度”,“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也有一个由低到高逐步推进的过程。其四,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当前世界上存在的中国“崩溃论”、“威胁论”云云,看似互相矛盾,实则显示出一个迅速发展的大国正在对既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非常重要。

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有利条件

我国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成为发展的瓶颈。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严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日益明显,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已成为让老百姓喝不上水、决策者睡不着觉的重大社会问题。应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点推进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依然存在;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可能带来风险;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膨胀,给宏观政策操作和外汇管理带来挑战。三是如何防止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重大的战略问题。同时,我国具备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从经济方面而言包括: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国内市场十分广阔,其巨大潜力的持续释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高国民储蓄率和外商投资,使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充裕;经过多年建设,工业、交通、通信、科技等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比较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不断趋于完善。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产业转移正在拓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等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因素。

扎实推进“五化”进程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把握和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关键在于扎实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这是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五大支点。

推进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支点。它不仅表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的过程,而且是工业生产方式和观念渗透到全部经济领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高于GDP增长速度。这表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中国工业化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经过积累,基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后发优势,挖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我国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工业化过程。但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以及不同的国际经济条件,使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探索新路,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历史机遇,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进程。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立体网络型”城镇化。根据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化走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构筑一个能充分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我国城镇化的又一个明显特点是采取区域布局差别化方略。东部重点是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富有活力的城镇带、都市圈、大城市连绵区;中部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结合能源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西部应优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控制小城镇无序发展,将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人口向区内大中城市和东部迁移。

推进经济市场化。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同时也面临着继续推进市场化的艰巨任务:国内方面,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企业、政府及其他相关方面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还有距离,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仍在妨碍公平竞争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国际方面,进入全球市场遭遇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较大阻碍。克服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需要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尽快消除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并实现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对接。

以独立自主的大国姿态推进经济国际化。我国近30年来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这几年,恰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几年。我国的现代化,已融入全球发展进程。对外开放的意义,并不限于上万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和累计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资引进,也不限于超过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在于其对国内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高,应成为今后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应该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更加主动地吸纳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独立自主的大国市场经济,这种属性决定了我们既要融入经济全球化,也要主动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为了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笔者选择苏州市、西安市来进行横向对比。连续几年,洛阳市生产总值约为西安市的90%、苏州市的30%弱,整体发展速度低于苏州市、略高于西安市。苏州市总体发展比较先进,而西安与洛阳的规模与工业基础相当,选择两个层次的城市来做比较,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

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苏州与洛阳的共同点,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都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础,洛阳的机加工产业,苏州的丝绸业、针织业、箱包加工产业都曾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不俗的业绩;在行政区划上都是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相近。苏州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地处苏南,距上海仅80公里,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使苏州人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截至2006年年底,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和9.9%的进出口总额。所辖的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10位,其中昆山名列榜首。

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从改革开放伊始,苏州便倡导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高速发展,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撰写的《小城镇再探索》,将之称作“苏南模式”。

苏州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产业与资本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渐成趋势,苏州人敏锐地觉察到这点,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4年,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落成,为苏州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劲动力。到本世纪初,外向型经济已占苏州经济总量的70%.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实现“三足鼎立”。2003年,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苏州模式再度嬗变,确定了以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为主体的“三足鼎立”的方针。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经济社会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必须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继续走在中国的前列,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最近两年,苏州市长亲自率领民营企业四处出击,市科技局“科技招商”的足迹踏遍了全国,飞赴海外招揽人才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龙;2006年苏州首次设立了1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2007年苏州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8.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8.8%;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市等地科技经费都超过1亿元。2006年,苏州省部立项的科技项目达358项,获部、省科技经费3.06亿元,是“十五”期间争取经费的总和。

观念的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2006年苏州市专利申请数达12874件,是河南省的3倍多,更是洛阳市的20倍,是苏州市2000年水平(2021件)的6倍。其它经济发展指标也得到大幅攀升,苏州迎来了新的飞跃。

从“外资为主”到“内外并重”,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苏州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的状况。面对外商投资项目减少的趋势,对于主要以吸引外资发展本地经济的苏州来说,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开始转向民营经济,以求得内外并重。

据苏州市统计局提供的2006年1至10月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类统计的数据,这一时期内,苏州私营个体投资376.8亿元,增长38.2%,私营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市19%的速度,苏州私营经济开始显示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以外资经济领先工业化的“新苏南模式”,开始转向加强市场力量,通过政策导向市场,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苏州走上了“内外并重、富民优先”的新路。截至2006年底,全市经江苏省科技厅备案确认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837家,其中四分之一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

苏州模式的有益启示。从苏州的发展模式来看,至少可以给洛阳提供以下启示:

一是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从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洛阳拥有各类研发机构600余家,其中原省部属科研机构14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中心37个。但如何释放这些科技资源能量,使得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是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初期,在立足本地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通过低廉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高质量服务等来吸引那些有行业发展潜力的国内外企业来洛阳投资,同时带动洛阳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鼓励私营及三资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灵活、创新动力强的优势,逐步改变洛阳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的现状。私营及三资企业占苏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的90%多;反观洛阳市,私营及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30%,国有工业由2004年的75.5%降至2006年的66.3%,虽然有所下降,但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依然过高。

四是以先进地区成熟经验为参照,发挥后发优势。苏州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与新加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全面借鉴了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及发展模式,与新加坡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洛阳市作为中部城市,应主动走出去,选取先进地区作为参照,全面复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西安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西安与洛阳的情况比较类似,都属于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城市,科技资源存量都比较富集,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及城市定位相似,近几年也都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

西安产业发展特征。经过十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西安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传统优势产业比重下降,新兴产业初露端倪,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形成的多个各具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等,有力地推动了优质企业的集结,使西安的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对西安市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程度逐步减弱;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的轻纺工业结构特征不再明显;第三产业增长仍主要靠传统产业部门支撑,新兴产业对西安市经济的影响和拉动能力增强,但未能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根据《西安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研究,西安市产业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实力强,经济(产业)弱;二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名牌产品数量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西安模式的有益启示。西安市的产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于那些科技实力强但经济实力弱的城市,其发展经验可以产生以下启示:

首先,要依托原有的支柱产业,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积累,利用内涵式的发展提高自身实力,要对原有的科技实力进行科学地分析,适当地整合,解决机制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使原有的科技实力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定位主导产业。西安选择信息产业、航空产业、会展经济、名景点建设及影视制作等作为产业突破口,很好结合了西安的工业及历史文化基础。反观洛阳,六大产业基地集中在工业、采掘业领域,且都属于高投入、高能耗产业,支柱产业虽然发挥了洛阳的矿产能源优势,但没有兼顾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没有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西安旅游产业的经验值得洛阳学习,西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收益。洛阳近些年来,对牡丹花会、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城市名片的开发却鲜见亮点。

第四,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均衡,谨慎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如科技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增加经济发展中高附加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乡镇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策略探讨 第6篇

关键词: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环境保护 品牌建设

乡镇是直接面对农民最为基层的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乡镇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备建设的还不够完善,交通的不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农民的收入较低、缺少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消费的需求,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乡镇经济是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实践,分析了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乡镇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西部乡镇经济的落后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本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乡镇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乡镇特色不够明显,特色意味着有经济点的存在。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自身特色就很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农村地区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特产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乡镇经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企业同质化状况较为严重,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和相对成熟的城市企业竞争,依据乡镇实际状况,发展特色经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说明民间资本越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社会就业和群众生活水平也就越好。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用来衡量本地区县镇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异常的活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乡镇经济

首先分析本地是否存在有乡镇经济发展的资源,了解本地区和其他乡镇比较的主要优势,这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优势、人文特色等等。在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如果本地区乡镇资源没有任何的优势,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积极有效的发展集体经济,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思路,或者是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发展乡镇经济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引入竞争的机制。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够有效的推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的进步与发展,强化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近乡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则能够使得本地区的企业吸收经验,引入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还注意要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在营销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创建乡镇特色品牌,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本地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促进本地区乡镇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致使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小结

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品的提升和基层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同时本文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赵占恒.区域品牌培育模式浅析[J].北方经贸,2009(12)

[2]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2009(03)

[3]胡金林.我国重点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农业经济. 2008(09)

[4]宋占威.农业循环经济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7篇

生产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生产得以增长、产业得以发展, 区域经济才能发展。因此, 区域经济的振兴首先要从区域产业的振兴来入手。区域产业振兴的常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种:第一, 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 从而带动区域内各种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 招募外来企业前来投资设厂, 扩大区域内产业总体规模;第三, 培育和发展壮大区域内既有的产业和企业;第四, 依靠区域自身的力量来创立区域内没有的新产业。其中第一和第二种属于依靠外部力量进行的产业振兴, 故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外来型产业振兴模式 (或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和第四种则属于依据区域内部自身力量的主动发展区域内的产业, 故我们称之为内发型产业振兴模式。

1.1 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

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获得外部资金的流入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力等资源, 通过经济循环机制的作用, 扩大区域内雇用规模、增加区域内产业规模和经济产值、能在短期内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 具有速效性。但是, 这种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掌握在区域外 (中央政府和外部企业) , 造成区域发展战略和措施的实施处于被动地位;第二, 外来企业获得的经营利润最终会流向区域外母公司所在地而难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第三, 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低、经营安定性差, 容易造成区域经济的波动;第四, 外来企业难以完全按照区域政府和居民的意志来推动区域产业的振兴。

1.2 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

内发型发展理论是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区域发展不均衡等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负面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为了消除和预防工业化发展的弊端, 由日本社会学者鹤见和子和国际经济学者西川润于7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就其中心内容, 日本学者保母武彦概括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域内的软性 (人才、技术、文化) 和硬性 (自然资源、气候、地理区位优势等) 两种资源, 通过区域积极的创造力的发挥, 来提高区域经济的自立性”。而伊藤正昭则概括为“通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来振兴区域主体产业, 从而实现区域发展”。总之, 通过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振兴区域的主体产业是其核心内容。

就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日本学者宮本憲一提出了三点原则, 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目的的综合性、方法的多样性及区域经济的循环重要性。而重森晓对于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则提出了四点原则:第一, 实行自治的原则;第二, 坚持区域自立的原则;第三, 坚持目标与利益共同性的原则;第四, 坚持人的发展原则。对于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的阐述, 尽管存在分歧, 但以下三点是共同的, 即:第一, 重视发挥区域潜能;第二, 强调区域自治;第三, 强调内发型经济发展不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同时强调与环境、文化的协调。

从理论上讲, 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克服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 强调区域内产业的关联性和区域经济循环的重要性, 强调经济发展以民生发展为目标, 强调与环境、文化相互协调, 其追求的目标与我国政府现阶段正在落实的科学发展观、追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但需要指出, 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自然资源贫瘠、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资本匮乏的落后地区来说, 完全依靠区域自身的力量实现内发型发展必然需要漫长的时期, 甚至是无法实现的。同时, 由于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不同步, 还会造成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另外, 内发型发展模式强调区域自治, 但在区域人口素质较低, 智力资源、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产业发展落后的区域, 自治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发展的倒退。

2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局限

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各地区地方政府为振兴区域经济、消除地区差距所采用的基本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 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种是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来进行区域经济开发。从理论上看,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区域外资金的流入, 通过区域经济循环机制的作用能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但从手段上来看, 这两种方法都属于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的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 这种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近年来已逐渐凸显。

2.1 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的状况不容乐观, 财政支出的界限已明显显现

从中央政府来看,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仅2009年度的财政赤字规模就达9500亿元, 这一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60年来的最高纪录, 是历史高值的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3倍, 赤字率已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另外, 近年来,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张, 累计国债到2009年已超过50000亿元, 国债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近年来的国债依存度超过了60%, 远远高于20%的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国债偿债率已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2%, 远远超过8%~10%的安全控制线。当前, 国债规模增长过快、国债依存度过高、应债能力严重不足是我国政府面临着的严峻问题, 通过中央政府举债投资基础设施来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已显现出严重隐患。

再如,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中央政府虽然出台了40000亿元经济刺激计划, 但这项计划对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该计划要求2009年度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任务达6000亿元, 而地方政府的实际配套能力只有3000亿元。仅2008年度的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就达14766亿元,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收支比尚不足40%。可见, 依靠地方财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绝难实现的。

2.2 大量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的弊端

吸引外来企业投资, 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型企业的立地设厂, 可以带来部分资金流入和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 但外来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往往是同质性劳动力需求, 企业本身难以产生多样性的就业机会。要想以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为契机为本地区创造具有多样性的就业机会, 就要求外来企业的上游产业部门 (包括研究开发部门、中间投入的生产部门、外包服务供给部门等) , 在区域内存在。为此, 就要求区域具有足够的自立能力 (即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比较优势的发挥) 、区域内的资金吸引能力 (产品和服务的输出能力) 、区域内资金外流的防范能力 (资金的循环性) 。另外, 要想保持区域经济循环的持续性, 必须要以区域经济的安定性为前提。这就要求区域在产业结构、行业和职业种类结构方面具有多样性和特色性 (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一些优势支柱产业) 。因此, 要想使外来企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必须以区域具有充分的自立能力为前提。

2.3 不同类型的外来企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是不同的

外来企业一般可以分为区域内市场型 (内销型) 和区域外市场型 (外销型) 两种。地方政府在实施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的政策时, 对于外来企业的引入要有选择地进行, 要对外来企业从本质上加以鉴别, 在符合区域利益的原则下进行。即便如此, 外来企业经营安定性和劳动力雇佣的不稳定缺陷在近年来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中也已明显地暴露出来。一方面, 随着我国劳动力雇佣成本的上升和外资企业在税收上优惠政策的取消, 外资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 外来企业经营的安定性差与其投资目的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日本企业来华投资目的调查结果[7]来看, 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及原材料资源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是其主要目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日资企业从2004年以后开始大量撤资, 从『中国進出企業地図』统计的数据[8]来看, 2006年度日资企业从我国撤资的企业总数为2590家, 占该图书收录企业总数的20.8%。而其测算的2007年度的撤资比例则达到了40%, 韩国企业、美国企业、台湾企业、香港企业的撤资率分别为40%、50%、60%、60%。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60%以上的外来企业 (主要是外资企业) 出现了减产和停产或关闭的情况, 撤资浪潮进一步高涨, 同时也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民工返乡潮”。

3 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模式选择

综上所述, 外来型经济发展振兴模式虽然具有速效性的特点, 但同时存在着经济主体意志发挥的被动性、资金外流、产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及与区域内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的根本性缺陷。而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可以克服上述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缺点, 但存在着产业振兴效果的迟效性, 受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性较强, 容易造成地方主义倾向, 在我国区域资源禀赋条件迥异的情况下难以完全适用的缺陷。因此, 完全的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全的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区域发展来说都不适用。

事实上, 我国众多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与振兴的实践探索中, 虽然走入了以外来型经济开发模式为主的误区, 但并没有完全摒弃内发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如内蒙古等不少地区一直注重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大力扶持地方企业的发展、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地区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为提高区域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区域品牌的打造、特色产业的建设、积极的人才保护政策等, 这些方法和手段都属于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范畴。

本文认为, 依靠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 以内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 辅之以外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长处, 即内主外辅型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山崎充.地域経済活性化の道[M].有斐閣, 1984.

[2]Walt Whitman Ro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1960.

[3]宫本宪一.地域経済学[M].有斐閣, 1993.

[4]伊藤正昭.地域産業論[M].学文社, 1997.

[5]宮本憲一.環境経済学[M].岩波書店, 1989.

[6]重森晓.持続可能社会と地域政策[C].大阪经济大学论集, 2003.

[7]鬼塚義弘.中国進出日系企業の収益性[J].国際貿易と投資, 200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第8篇

印度的经济起步落后于中国大约十年,最近才为世人瞩目。其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岗位的地域性转移。同时印度迅速地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属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和制药业。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003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为8.3%,而2002年仅为4.3%;但是印度2003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47亿美元,2002年则为30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零头。

二、印度经济发展软环境

第一, 私人经济部门。印度有着较好的保护私有财产等方面的政策软环境。在印度, 损害本土公司、让外国投资者获得巨额利润是行不通的。过去10年里, 印度一直在为本国私营公司的发展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和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在《远东经济评论》最近对亚洲主要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中, 印度的综合得分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任何一个国家。

第二, 金融体制与资本市场。印度的银行体系有130年历史, 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印度银行体系中, 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是真正的合作制;开发银行大部分是政府办的, 只有一家是私营;非银行金融机构417万家, 多为私营。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也高于中国, 无论从股票市场的数量、结构层次、运行机制, 还是从上市企业的数量等等角度看,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 中国都远落后于印度。

第三, 法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 印度直接继承了英国经济立法方面的主要内容, 其法律体系比较完善, 与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兼容性更好;同时,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与知识经济发展和与全球化相适应, 特别是在民事立法领域, 印度逐步以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等方面为重点, 印度的版权法是世界上最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律。

第四, 国际化人力资源。印度历届政府重视发展教育, 目前有大学235个、学院9703个, 每年毕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科技人员近400万,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印度高等教育在1947年独立前就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 尼赫鲁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 兴办了6所既具有国际公认高水准又保持印度民族特色的理工大学 (近来又增加一所) , 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科研教学机构之一。几百年来印度就没有停止过学生出国留学的进程, 与各国, 特别是英联邦国家有着方方面面的紧密联系, 他们和国际的交流是非常自然和直接的, 因此印度的企业家和印度人一直是非常国际化的。

三.印度的发展模式及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和印度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遵循的是传统的发展战略: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工业部门;而印度则相反, 它重视的是服务行业。印度的服务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一半以上, 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4%。IT产业, 特别是软件业是印度在世界上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那么, 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对经济发展更重要呢?我们只需看一个简单的数据: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 只占产值的14%, 仅吸收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 占美国经济产值的70%以上, 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如今服务业全球化正如火如荼, 印度正在抢着分这块更大的饼。

中国与印度同位于亚洲, 在中印两国建国后的前二三十年里, 两国基本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无几, 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中印两国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还大致处在同一条线上。中印两国综合国力真正拉开差距是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在过去25年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9%以上, 印度只有5%左右。在一些重要的领域, 印度却又拥有远远大于中国的发展潜力, 具有潜在优势。

对中国人而言, 最重要的问题是看到与印度在一些方面的差距, 看到努力的方向, 尽快地弥补这种差距, 而不是去一味关注谁优谁劣, 谁超谁的问题。印度和中国都是不发达国家, 贸易发展的机会相似, 面临的问题相同, 两国必须要找到能够互补的产业才能加强合作, 同时, 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两国经济是相互竞争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在国际市场上相互之间必然会竞争。中印之间有互补之处, 比如印度的服务业和资源, 不过竞争是首要的。但是这种竞争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不一样, 健康的“自由贸易”首先发生在具有相似的经济水平、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 大家在各种领域都有机会。发展下去, 自然会产生分工, 在国际市场、在各自国家的市场上相互竞争、良性互动, 这也正是未来中印经济交往扩大的美好前景。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发展的基本情况, 指出了我国应该借鉴印度发展的成功模式, 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门洪华, 《中美日俄印综合国力的综合比较》, 2002年

[2]、陈继东, 陈家泽,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型之比较”, 《南亚研究季刊》, 2005、2

[3]、华强森, “中印比较哪种模式造就强国”, 《中国企业家》, 2005、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第9篇

一、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释义

1、生态产业的含义。

生态产业作为一种产业结构, 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 涉及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城市等。因此, 生态产业实际上突破了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方法, 通过系统的与整体性的观点对产业内部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 对产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重新配置[2], 其目的在于能够促使物质 (或资源) 能够在产业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实现生命周期的有机循环和资源的长期利用。在生态产业范畴内, 能量与物质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 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 都能够在“生态”的指引下, 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产业生态的含义。

与生态产业不同, 产业生态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甚至是先进的经济思想, 该思想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 意在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 实现最为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生态的最终发展结果是, 人类的产业活动能够自然而然的、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之中, 参与其中的物质循环和再利用, 从而实现产业活动的生态化。可见, 产业生态的活动目的是人类在发展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有目的的、合理的对产业的发展进行人为的干预, 包括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 如何鼓励产业的革命或者变革, 如何通过具体的促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产业升天思想是对产业发展过程的整体性反应。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生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

1、产业生态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从世界各国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可以看出, 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工业内部将出现“高加工度化”的趋势, 生产活动中的分工与写作会变得越来越细, 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生产工艺水平也会得到持续的改善, 加工深度与加工层次势必也将随之提升[4]。而在当前情况下, 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品的供需矛盾, 并以工业产品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为主要特征。这样一来, 工业品的生产处于大量过剩的状态, 而现有的生产能力却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将直接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

2、产业生态以区域经济为发展基础。

区域经济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 其产业结构必须获得持续的创新或者更新, 并从中选择出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的选择中, 主导产业应该具备如下特征:能够符合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主导产业一般具有较高的行业标准, 尤其是其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5]。可见, 产业生态以区域经济为发展基础。为此, 需要对不同产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和论证, 对产业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的疏通并对资金密集型产业与知识密集型产业进行权衡, 在获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能够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共同进步。

3、区域经济发展应将产业生态为发展前提。

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当中, 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 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就变得不可避免。因此, 有必要选择低污染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以此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因环境恢复与环境再造而产生的大量费用。此外, 还应考虑到产业发展所处的周期, 选择那些对市场具有较大需求并且能够长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产业进行重点优化, 发挥产业的规模优势。

三、基于产业生态经济思想的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需要通过财政补贴与税收政策建立起对产业生态经济发展有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此, 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在投资方向上, 政府需要向有利于产业生态经济的行业与项目进行投资, 同时也要向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进行投资, 尽量减少对资源与能源低效使用的财政补贴;与企业一起, 共同制定出相关的环境指标, 指标的选择要具有较高的层次, 这些被最终选择的指标应该是互相关联的[7], 只有这些, 指标体系的建立才能够起到规范的作用;对于企业生产活动中还在使用的污染性的机器设备, 要对其进行加速折旧。通过这些政策方面的激励措置, 能够鼓励企业注重产业生态的发展, 促进整个行业的生态进步与优化。

2、优化产业布局。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系中, 应该构建以下一些产业生态系统: (1) 不同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生产活动之间, 应该建立起产业生态体系, 将不同的产业或者企业组织起来, 共同开展能量、水和物质的交换, 并降低交换的成本; (2) 在较大的区域内构建企业联盟, 这种联盟以共生体的形式存在, 以此来完成产业生态共生体在更大区域内的有效聚集; (3) 注重废物的交换与回收, 通过特定的废物交换网络向企业提供无偿的服务, 或者将其出售给其他企业, 以此来换取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引进和开发产业生态技术。

根据产业生态的经济思想, 产业生态技术包括以下方面: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比如, 绿色设计是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充分注意到物质的产业生态利用, 尽量采用标准设计, 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 而不必整机报废。环境友好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 合理利用资源和能量, 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 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

四、结束语

产业生态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必然走向, 产业信息化、网络化、集聚化和生态化都显现了这种经济模式的雏形。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正面临着资源消耗大、生态透支严重和社会难以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 产业生态经济最有可能在中国获得优先发展, 也最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熙保, 王贵明, 欧江波.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 2005 (8) :58-61.

[2]孙智君, 严清华.基于产业生态经济思想的我国产业政策调整[J].经济管理, 2006 (13) :29-31.

[3]王继东, 何青松.生态经济视角下的山东产业结构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 2009 (11) :123-125.

[4]王建平.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从产业和产品的角度[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6 (3) :17-20.

[5]段雪梅.略论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54-56.

[6]王慧炯, 甘师俊, 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衡水区域物流发展模式探析 第10篇

(一) 地理条件

衡水在地理位置上与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毗邻, 与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区主要城市间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

(二) 市场条件

快速的区域经济发展为衡水带来大量的货物运转量。而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相关企业的协助下, 衡水物流市场各方面的需求量近年来不断攀升。

(三) 基础设施条件

随着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 通过衡水的新兴高速公路也正在逐渐兴建和陆续开通中。而从衡水市中区域向任何方向出发, 15分钟内都可以进入高速公路网。处于石德、京九两大铁路干线上的衡水铁路运输条件也具有相当的优势。此外, 新修建的大型物流中心为货物的周转与仓储提供了空间环境。而发展现代物流所必备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不利条件

(一) 企业规模小

在衡水物流市场上, 80%以上的物流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甚至存在一些一家一户经营的微型物流企业。这样的物流企业由于受其规模的限制, 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以低廉的服务价格吸引客户, 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同时, 价格竞争还容易造成物流市场的混乱, 从而制约衡水区域物流的健康发展。

(二) 服务项目少

由于衡水市众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点分散、运营线路单一, 加上其中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拥有少量的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 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因此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低下, 服务项目一般只涉及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等范围内, 达不到提供综合性、高水平、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

(三) 管理水平低

衡水物流从业人员构成复杂, 除仅有的大型物流企业有意识、有能力聘请专业人才参与管理、运营外, 绝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存在着管理不到位、专业物流人才短缺的现象。这样的物流企业一般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 一人负责内部管理、一人负责外部业务联系, 从而完成企业的日常运转。

(四) 信息技术水平有限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其获得能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物流信息的提供是物流企业的附加业务, 对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而衡水的物流企业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和服务意识制约, 并不太重视和了解关于物流信息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而资金的缺乏也阻碍了这些物流企业配备相应的信息服务功能。

三、发展衡水区域物流的对策

(一) 发展物流企业规模

鉴于物流行业在整个经济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衡水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的不利局面, 增强物流企业实力才是根本途径。整合现有物流资产, 对现有企业的扶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较大规模物流企业给予政策性鼓励与支持, 营造较优越的经营环境, 并尽力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做好现代物流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二是经过仔细筛选, 挑选那些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予以支持, 构建区域物流产业集群。

(二) 完善基础设施与信息建设

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物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尤其是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全面配合。拓展融资渠道, 以政策支持和经济利益吸引多方投资, 进行高水平物流设施建设, 在提高衡水区域物流水平的同时, 更推进了物流业的市场化发展。同时, 积极推广物流新技术、普及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 为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给予技术支持。

(三) 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某一行业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视现行法规与政策, 及时清理、修改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同时, 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 鼓励多方资金的引进, 必要时甚至直接安排财政补助, 以使物流业的发展获得足够的经济基础。另外, 政府在土地、价格、税收政策等方面应予以积极支持和引导, 全面带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四) 培养并引进专业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人才素质的提高, 而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方法可以多样化。衡水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 委托高校负责专门的物流从业人员培训;同时, 也可以将经过高校正规教育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吸引到企业内部, 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人员构成不合理的状况。另外, 企业还应鼓励现有员工的自我学习, 引入多种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

结语

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对衡水区域物流发展条件与现状的具体分析, 探讨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 不仅丰富了区域经济、区域物流研究的相关内容, 更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衡水位于华北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地带, 其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华北地区经济的经济有直接的影响。当今的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衡水区域物流的发展面临有利条件与不利环境。本文对衡水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衡水,区域物流,策略

参考文献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近30年都保持着9.9%的增长速度,可谓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的奇迹。我国政府一直在通过增量改革和渐进调整的方式寻求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传统高度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实行对外开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也使得我国经济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实际上,改革开放并不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本因素就是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本、劳动、技术、制度以及结构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以改革开放的形式实现出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其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并且以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发展战略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做出的整体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些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将这些规划和政策做总结和概括就成为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时代的产物,在上一时代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很有可能对下一时代是无效或者有害的。所以说,并不存在会恒古不变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1979年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我们将1979年到2009年这三十年称为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通过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总结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可以清晰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优先、出口鼓励战略、投资驱动经济、沿海开放先行四种经济发展模式。

(一)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早期发展经济学中是同一个概念,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有合理成分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做了概念上的区分,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完成经济增长,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连年的政治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大多数人处于温饱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自此我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这里的发展就是指的是经济增长。发展成为我国建设的第一要義、第一要务,在实现经济增长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再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保证了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二)高速增长阶段的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经济学家在讨论内外向型发展战略时更为倾向的理论,因此,在那个时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用高关税和进口配额等形式来限制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但是这一发展模式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没有达到预期发展目标。随着新古典主义学说的复活,市场经济体制在国际上受到热烈欢迎,出口鼓励战略开始受到大众的任何,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将进口替代转换为出口鼓励,并且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行出口退税制度,下放外贸经营权,大力扶持出口和外资,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到2006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为世界第三位,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引资国之一。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并且还进一步促进了技术进步、就业增加以及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高速增长阶段的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投资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但是缺乏资本,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就是提高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落后,是因为他们缺乏资本积累,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才能将增加经济增长率,打破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加快国家的工业化步伐。除此之外,发展经济学家们还从实证分析中证明了发达国家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经济学家应该将如何筹措发展资金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对内利用传统产业抽取剩余资本支持工业发展,对外通过借款和引进外资筹措资本。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府采用的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关联,这也充分证明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准确性。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地方等进行投资,比如维持低息贷款、降低人民币汇率、以GDP增长为核心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等。另外,政府本身也是投资的主要角色,通过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制造业、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大型基础设施上进行投资,这也是维持中国高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四)高速增长阶段的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

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米尔达尔在1957年就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出了“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国家在发展初期都处于静止的落后状态时,如果其中一个地区或多个地区因地理条件、政策支持等支持实现了经济的增长,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出现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会因工资、利润吸引大量的人才和投资,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而言,落后地区却因人才和资本的流失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就出现了“回波效应”。当优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地区实现了工业化,土地租金、工资等成本都会逐步增加,企业相对的投资回报率也会下降,所以大量的企业、资金和人才都会向成本较低的落后地区转移,带动着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均衡,这也是“扩散效应”的具体体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放弃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实行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通过给沿海省份和若干城市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这些地区实现优先发展起来。优越的区位优势让沿海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在东部沿海省份和经济特区成为增长极后,通过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着内陆地区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采取的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珠江三角洲增长极与长江三角洲增长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带动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nlc202309081111

二、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规划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因不适应时代发展出现明显的问题。比如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资源消耗问题突出、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等。因此,我国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民福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一)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

在我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时,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是符合社会现实的,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比收入分配公平和保护生态环境更为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但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大幅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却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增长与公平并重的发展战略,既要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也要重视社会收入的公平性。中国实行集体经济时,由于过于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抑,致使经济增长缓慢。所以说,增长与公平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性,如果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很有很能要牺牲一部分增长。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在拉大,致使了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必须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收入分配公平上,使低收入阶层的家庭也能够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绩,更加注重人民福祉,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当然,我们在强调收入公平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增长,而是要将增长与公平齐头并进。

(二)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战略转变为出口中性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一直是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我国从一种封闭型经济迅速转变为一种开放型经济。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虽然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导致了我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在很多方面都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当国际爆发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出口贸易会受到巨大影响,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并且长期以来我国进行的出口贸易大多是依靠以资源为基础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业过分消耗了我国资源,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所以,在新形势下我国出口鼓励战略必须进行适时调整,在出口贸易上既不鼓励也不加以限制,实行贸易自由化。出口中性发展战略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可以减轻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摆脱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双驱发展战略

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带来了高资本积累,帮助我国跳出了“贫困陷阱”。但是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消费需求萎缩、工业结构偏重、经济结构失调等问题。从需求结构的角度来讲,扩大消费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拉动社会总需求,让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为加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新形势下提高消费倾向和消费比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以增加消费的形式来扩大内需和维持较高经济增长率,是很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目标的。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将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双驱发展战略,两者并重的发展战略可以维持一个适度高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出口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战略转变为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十分有必要,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由东部扩散到西部的。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时,根据区位优势确立了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大幅提高了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随着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开始极度不平衡,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将沿海開放先行发展战略调整为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措施,这也是将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调整为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具体政策转变,并且在我国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目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已超过沿海地区,追赶东部的势头十分良好,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结语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而又没有进入发达状态这一阶段的国家来说,发展经济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不能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我国必须自己探索、创新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以中国经验为基础丰富发展经济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玉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4).

[2]黄如金.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3,(13).

[3]郭熙保,马媛媛.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J].中国经济,2014,(12).

[4]孔翔,杨宏玲.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5]刘兴云,杜众.大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影响因素——2013年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发展模式论坛综述[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4,(21).

作者简介:彭茂思(1994-),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策略

1 研究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乡镇是我国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基层行政单位, 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乡镇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也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问题。

但由于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且农民收入低, 生活保障不稳定, 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乡镇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而中西部地区乡镇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各类资料研究发现, 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乡镇特色不突出

我国的乡镇经济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的乡镇特色。有特色就意味着有经济点的存在。乡镇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 就不能引起商界的注意, 经济发展程度必定有限。存在这个问题的乡镇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现状相比, 西部地区乡镇由于开发时间晚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

2.2 二三产业不发达

乡镇经济需要依靠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因此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乡镇经济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数量和规模是二三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而目前我国乡镇经济中较少有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大的乡镇。

2.3 民营经济不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活跃说明当地民间资本多, 经济发展水平高。民营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也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东部发达地区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乡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部地区民营经济活跃。

2.4 城镇功能不强

乡镇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 起着服务城市、转移城市产业和辐射农村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 很多农民转移到城市当中, 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发达的乡镇能够形成产业聚集, 吸引农村劳动力, 解决农村和城市发展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很多乡镇经济落后, 难以形成产业和人口的聚集。

2.5 环境恶化严重

在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些政府和企业忽视环境问题,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 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 今后必须吸取教训,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 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目前存在的乡镇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济发展态势比较好,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从而达到快速发展经济的目的。通过对东部乡镇经济的状况研究发现, 目前存在以下两类发展模式:

一种为优势资源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利用本地存在相对优势的资源进行发展, 具体分为现代农业发展型、旅游开发型和外贸出口型。现代农业开发型是通过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 形成特色农产品种植带,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积极开拓特色农产品的产品市场, 形成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旅游开发型模式是指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加强旅游景点的宣传, 吸引游客, 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 乌镇、周庄乡镇经济的发展是比较典型的旅游开发型。外贸出口型是指利用当地的区位地理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通过吸引外资, 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提供增收渠道, 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种为创新性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地不存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时, 通过与众不同的方式发展经济的方式, 目前有两种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种是以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 依靠农民自身的智慧发展乡镇企业, 同时, 利用周边大城市的辐射效应, 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另一种是以浙江温州、宁波和义乌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体, 将商贸市场和乡镇工业有机结合, 形成产业集群来发展乡镇经济的模式。

4 乡镇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乡镇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的理论研究, 本文构建出了一个乡镇经济的发展模型。如图:

模型显示了乡镇经济模式选择和发展过程两部分, 从而达到乡镇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一部分是选择适合该地区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的发展模式。首先, 分析乡镇地区是否存在资源优势。审视本地区相比于其他乡镇有何优势, 包括农业资源、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资源等各个方面。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根据自身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发展机会。如果该地区在资源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创新模式, 积极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乡镇企业, 或者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 还可以创新其他发展模式。

第二部分是积极发展经济, 创建区域品牌。发展乡镇经济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 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助于企业在科技与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加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能够吸取其他地区与企业发展的经验, 引进先进科技与管理方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乡镇经济的发展还必须注意打造区域品牌。品牌是企业营销策略中十分重视的, 将其引入乡镇经济发展, 扶持龙头企业, 创建乡镇特色品牌, 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这必须要区域内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保证产品质量, 确保企业诚信经营。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欧洲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的教训,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 总结

乡镇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层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本文结合发展状况良好的乡镇经济, 归结出两类发展模式, 分别为优势资源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模式两类, 为其他乡镇发展经济提供借鉴。本文还构建了一个乡镇经济发展模型, 认为乡镇经济的发展应该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并在发展过程中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发展意识, 促进乡镇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创建特色品牌。同时在乡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 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占恒, 区域品牌培育模式浅析[J].北方经贸, 2009 (12) .

[2]林斌,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7年01期.

[3]张迎珍,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4]宁钟, 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01 (03) .

[5]赵涤非、翟印礼、闰正平, 我国乡镇企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 2004 (07) .

[6]叶杨,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经济学[J].中国乡镇企业, 2004 (08) .

[7]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01) .

[8]田燕秋, 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 2009 (03) .

[9]胡金林, 我国重点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经济, 2008 (09) .

[10]赵军, 区域品牌识别的内涵与结构研究[J].企业活力, 2008 (03) .

上一篇:电视剧市场环境分析下一篇:教师创新教育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