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几个关键词

2024-07-04

英语学习的几个关键词(精选12篇)

英语学习的几个关键词 第1篇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 才会有求知欲, 学习才能变得积极和主动。没有了兴趣学生就根本学不进去, 更不用说让学生学好它了。一切学习皆源于学习的动机, 英语的学习更容易受到不稳定的情绪支配, 学习热情冷热无常, 很难持之以恒。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若能使学生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地学习, 让他们对英语产生一种好奇心, 一种求知欲, 从而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去学英语, 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化被动为主动, 学生的潜能就能在心情愉快放松的状态下得到开发, 否则就会因遇到困难而畏惧, 甚至气馁。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二、英语学习关键词

[兴趣]引入多种元素, 创设教学情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日常会话开始, 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爱好兴趣。从第一节课起, 教师就要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Stand up, please.Sit down, 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听说能力训练的状态, 老师也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话动, 在课堂上教教英文歌, 做做英语游戏, 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有意识地加入愉快的元素。此外还可创设如打电话、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教学, 让学生们扮演其中某一个角色。学说英语时, 他们在口语表达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教师要能容忍这些小错误, 以免学生更怕说英语。课前教师多作准备, 在引入环节可以是flash也可以呈现流行的歌星, 讨论学生的偶像……, 同时对每一个开口的同学都要给出鼓励的评价。这样课堂气氛才会特别热烈, 学生们互相竞争看谁说得好, 看谁说的多。在进行对话时, 学生既要学会陈述, 又要学会提问, 对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适当加大课堂难度。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让他们可以不断地以自信的心态, 在愉快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同时老师要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 不能让任何学生掉队。学生有了进步的愿望, 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努力提高成绩。只有这样, 他们的进步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面]听, 说, 读, 写, 协调发展。

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学好英语, 必须做到听, 说, 读, 写, 全面地发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途径。教师的作用除了教授知识,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外,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本身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一片展示和运用的舞台。创设生动、活泼的语言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英语课堂不应该是沉闷的, 而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 多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 交流天气、身体状况。只有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 才能激发同学们学英语, 讲英语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由衷得感到学英语是快乐。在老师一举一动的演示下, 学生们逐步养成听说习惯, 从而使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再配以精心设计的练习, 把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兴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做, 可以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

[扎实]与脚踏实地“对话”

在短短的45分钟内, 老师既要使学生感到趣味性更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我们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习的乐趣上, 还应该定位在学习的扎扎实实掌握上。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一些懒惰心理, 不能持之以恒。他们往往抓不住学习的重点, 学习不够主动, 不会温故知新。英语教师应该解决好这一个问题“对症下药”。因此, 老师要指导学生从预习做起, 先要求学生自己解决生词;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和句型时, 应多多鼓励学生造句, 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然后, 指导学生对重要词组进行提前掌握, 以便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 最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在课文教学中, 对课文内容要精讲, 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造句、听写等。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和现学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归纳、类比, 让学生勤思考、多练习。老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把教学内容设计得难易得当。在课上还应对学生进行重点语句理解和分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除了在课堂上重视之外, 课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做好辅导工作, 给他们增加有关的练习, 比如, 一些与课文的词汇相关的训练, 或者阅读训练材料, 不但巩固了他们所学的词汇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同时也使他们提高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有意识的英语输入, 不仅可以辅助学生阅读英文杂志、接触英语文化, 而且还能带动一种学习习惯, 使学生乐于在课外去收集一些贴近生活的英语素材。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只要他们感兴趣, 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多样]学习方式多样化。

英语学习过程中, 即使是在一节课上, 学生也不能始终如一, 保持稳定的积极状态。学习英语, 坚持尤为重要。为了使上课效果好, 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间组成一对一的竞争, 或同桌“PK”, 形成紧张、刺激的竞争势态。教师经常在课上滔滔不绝, 讲得口干舌燥, 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由于上课无新意, 学生感到索然无趣, 参与意识不强, 下课后又不得不投身于题海之中, 难以增强学习兴趣。这样不仅不能发挥课上的作用, 而且会使学生因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教师只有让英语课堂充满“磁性”, 才能把学生牢牢的抓住。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上课时风趣幽默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他们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 同时要承认学生的差异, 适应学生的差异, 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 教师还要重视感情投资, 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平时, 要注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朋友, 时刻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心才会向老师靠拢, 他们喜欢你的课, 才会有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此外, 还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进来, 一起讨论, 一起解决问题。在英语课上, 各种方法应交替使用, 使学生不厌倦某一种方法。现代教学, 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 而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形象直观, 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获得英语知识。中学生有争强好胜心理, 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使学生不仅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在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 还应对他们进行一定量的笔头训练。该项训练既要考虑有利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又要考虑练习题具有综合性、新颖性、灵活性的特点。如可做些选择填空、句型转换、完形填空、改错练习等。此外写日记、小短文也是不可缺少的书面练习。

与课堂上的时间相比, 课外的时间显然要多得多, 因此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余, 还要努力挖掘课后的一大片空间。学生可以参加英语角, 英语沙龙等课余活动, 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消化理解课堂上所学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多欣赏英语原版卡通片, 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手段, 教学活动化。这大概就叫“润物细无声”吧。

三、结束语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 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学习要“学以致用”, 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 要让学生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地学习, 主动积极地去学, 做到听, 说, 读, 写, 全面地发展。在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注意不同形式的活动搭配, 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英语书籍和报纸。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 在课堂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 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既要学的开开心心, 又要扎扎实实, 在愉快的环境中有更大的收获。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习才能变得积极和主动。英语课堂不应该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合唱。在英语教学中, 若能使学生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 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好它。英语是一门语言, 要想学好英语, 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听, 说, 读, 写, 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学习,英语,兴趣,扎实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

[2]李勤:《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职称英语备考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第2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称英语考试也是一样。

职称英语考试与高考、考研、四六级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职称英语考试都考哪些题型呢?根据职称英语考试大纲,20职称英语考试在题型上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六大题型:词汇选项、阅读判断、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阅读理解、补全短文、完形填空。只有认真了解了这六大题型,才能真正开始准备复习,鉴于年职称英语考试教材取材出题的策略有所变化,预计考试形式也将会有所调整,环球网校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复习。

建议二:背些许单词,掌握一些基础语法知识。

职称英语考试虽然是允许带词典进考场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指望到时候查词典,如果全部查词典是来不及的,所以还是要背些许单词。如果上班族时间精力都有限,也可以借助像迈西背单词软件这样的工具,图文并茂,适合短时间内把职称英语的几千词汇都过一遍。 职称英语考试大纲中虽然规定不会直接考语法,但是考试中还是会有一些题目与语法相关,比如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部分和完形填空部分,容易考虚拟语气这类的语法,所以这类的语法知识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的。

建议三:一定要购买职称英语考试教材。

高中的几个关键词 第3篇

任何事物都有开端,就像一条射线,无论后面延伸多长,它都需要一个开始。当我来到第一中学报到时,我相信了一句话——“距离产生美”。作为这座小城唯一的重点中学,一中的环境和普通中学没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大概就是高考的上线率。

我成为高中生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透出来,亮闪闪的。我骑着自行车来到班级分配的公告栏,那里早已经密密匝匝围了一堆人。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挤进去,嘴里还不停说着:“请让一让,请让一让。”我想我也终于尝到挤公交车的滋味。查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后,慢悠悠走在教学楼的阶梯时,我回忆起初中入学,自己一脚踏上两级台阶,气喘吁吁地上楼。高中了,再也不能这么轻浮了,否则有辱高中生的身份。

我高中了,当时我的心呐喊着,充满了憧憬。这就是我高中三年生涯的开端,平淡无奇。

[在同一班]

我高一的班级是511班。

对于我们班,老师总是这样评价.“学风太浮躁了。一下课就吵吵闹闹,到上课铃响了也难以平息。”的确,在课间许多人都是嘻嘻哈哈的。但是我知道,在他们那快乐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颗学习高压下疲惫不堪的心。

在这所中学里,竞争尤为激烈,几近鱼死网破的程度。学校实行按成绩分班的制度,要进入尖子班,都是由分数拍板。而且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整天板着面孔,那双眼灵敏得像雷达,总会检测出你的陋习,然后就叫你到办公室谈心。他就像阿加莎小说《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里的一个角色德雷克夫人,别人评价她说.“每个方面都管理得很好,人不错,可就是让人提不起劲喜欢她。”

所以大家都以苦中作乐的方式过日子。有一回上化学课时,老师讲解一道题:“在煤气泄漏的房间里开灯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会产生电火花,很危险的。”一个同学接过话头说:“就是,应该点蜡烛嘛。”结果冷倒一大批人。

临近高一的期末考试时,班里弥漫着硝烟味。每个人心里都一把汗。我的同桌是个长着卷发高度近视的男生,外号叫“咸蛋超人”,我常叫他“蛋哥”。因为考试涉及分班问题,我们俩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在担心的时候,就互相揶揄。我对他说:“蛋哥,以后考上尖子班可别忘了还有我在你背后默默注视你。”

他就对我翻翻白眼:“我要是你才不担心,天天玩也能考上。倒是我,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要是你才不担心呢,天天过得洒脱也会考上。”

“不要捡我的话说…”

日子就是这样溜走,或许你会说很无聊,可是就是因为说了这几旬无聊的话,我们才能暂时忘却内心的烦躁与疲倦。

7月15号。因为文理分科的缘故,511班要消失了。大家都出去聚会,虽然唱着歌,心底还是升腾起忧伤。高中的生活,正因为有那些在同一班的伙伴,生活才能多姿多彩。

[梦想]

高中生,不过是一群16岁到18岁的人。谈及梦想,大多数人都说是××大学,从小时候说出的“我长大后要做××家”退化成现今的“我要考上××大学”,看来,在应试教育这个年代,梦想是奢侈品。

我有个同学,面对生活,似乎没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梦想。初中时他信誓旦旦和我说他要当警察,高一放暑假时,我和他再次见面,他说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当个公务员。

我遇到过的唯一能坚持自己的梦想的人,叫作安,曾经和我同一个班的朋友。他是下巴尖尖的男生,和我有一点相似,就是爱好文学。在他心里,学业与文学是并列的。别人在争分夺秒做着数学题时,他却不慌不忙掏出本子,记录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文字。而在我心里的天平,學业永远比文学更重一些。

我向往的是平淡的生活——有份安定的工作,晚上不用加班,那样就有时间码码字,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过,首要的前提还是达到一个目标——不是别人口中的“梦想”——那就是考好高考。

[高考]

高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一块至关重要的跳板。

前方存在着这么一个转折点,导致我的暑假不能好好过了。一方面害怕玩物丧志,一方面又无法抵御电脑的诱惑。当我点击“关闭计算机”时,就会在心里痛骂自己。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神经错乱时,住在外地的同学打来了电话。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向了高考。

“高考考完了,我要去旅游,去内蒙古,看看那大草原是不是如书上所说的‘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考完有三个月的假期,我一定要学点什么充实自己。”

“听说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个藏书库……”

我们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忽然我们都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考好了,才能有刚才所说的美好生活。动漫《钢之炼金术师》中有一个信条“等价代换”,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就要舍弃另外一样东西。或许以后我不再看科幻和推理小说,不再看我所钟爱的《海贼王》,汪国真的话能够解释我的行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英语学习的几个关键词 第4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听说领先”,有效教学,角色转换

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 英语在中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学历教育中是耗时最长的一门课程, 同时投入的精力远远胜过一般的基础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取得长足进步。但是, 其未能免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实际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为了更自如地应对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多样化的需求和激烈的职场竞争,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本文现就常常出现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键词略谈一二, 如: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盛行一时的“听说领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1.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涉及的学生数量庞大至每年千百万学生, 其影响力非其他基础课程所能及。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英语教学, 要制定宏观的教学体系和策略, 必须先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及其性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各时期各阶段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针都充分且明确地把大学英语看做一门工具性的课程。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 许国璋教授明确提出了“以外语为工具”的教学思想, 认为掌握外语的目的是以外语为工具, 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为我所用;把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为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 是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2007年颁布的《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语言有多重属性, 其中交际工具的属性非常明确。语言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当我们说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一门交际工具的时候, 并不是说只要能够学习语言, 选材的内容无所谓, 我们应当重视选材的思想性、人文性, 做到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但是这些是语言学习附加的语言属性 (杨慧中, 2012) 。学生的阅读考试成绩反映出虽然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 但是让其自由发挥, 随笔写篇作文或日常交流, 却发现作文错误连篇、口语支离破碎, 这反映的是学生语言知识本身没有掌握好, 例如时态、语气、句型, 而不代表文化知识没有学好。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 应当回归“以外语为工具”的教学理念, 加强语言训练,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盛极一时的“听说领先”策略

(1) “听说领先”是否可能实现。应深入的改革开放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之需, 社会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对有较强听说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之大更是前所未有。要我国高校向社会每年不断输出这样的专业人才, 基本上很难实现, 就我国目前国情、高校的实际办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看, 其与我国全体从业人员都掌握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权衡利弊, 从需要来说, 每年近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后要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基本上用不到;从可能性上来说, 英语课的性质只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时少, 语言环境有限, 外教资源也不够充分。除了某些涉外专业可以适当延长和扩大学生的操练时间和空间外, 还有必要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求, 但没有必要制订统一的教学方案。应该做到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的不同, 提出不同的要求, 培养目标也相应做调整, 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听说领先”是否是完美的策略。不少学生被笑谈为学的是“哑巴英语”, 因为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英语学习很简单, 有空学学就可以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其实不然, 语言不是一门随便就可以学好的艺术, 语言的学习是个融智力与毅力为一体的过程。二是“哑巴英语”这一说法不科学,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语言能力有高有低, 不存在要么流利要么“哑巴”的问题。语言能力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客观地、科学地进行分级和描写。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 对学习的起点和重点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利于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也不利于课程的衔接。制定我国统一语言能力等级量表, 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杨慧中, 2012) 。

有人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中要“听说领先”, 这一说法有过分强调听说训练重要性的嫌疑, 有失偏颇。过于强调必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听说训练做得好不等同于读、写的能力自动提高, 强调以提高听说能力带动读写能力提高的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听和读是领会式接受能力, 说和写是表达式产出能力, 加强听力训练固然可以增加语言尤其是词汇量的输入, 但是毕竟口语使用词汇比阅读词汇少, 扩大词汇量的途径应该以阅读的方式为主。反之, 一味强调听说训练而忽视阅读训练, 结果可能是语言输入量不足, 造成词汇量相对较小, 致使语言的输出量有限, 语言整体能力降低, 无法充分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 片面强调其中的一面, 不一定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综合能力。

3.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发生改变。过去, 教师以语言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占课堂主导地位, 主导整个课堂教学, 授课内容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化,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引导课堂教学过程。原来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提倡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担当多重角色。

首先, 教师作为讲授者, 要传授语言知识。

其次, 教师作为组织者, 要为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环境, 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再次, 教师作为英语学习的促进者, 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 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 对每一位学生每一单元的学习给予评价, 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 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扬长避短 (郭佳, 李光霞, 2010) 。

4.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应试教学的现象严重。从考试反映的情况看, 有的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水平离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出一段流利的话语, 更不要谈及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花在英语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 为什么缺乏实效呢?

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 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有效教学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什么是有效的语言课, 什么是有效的语言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础环节, 每节课都应该达到教和学各有实效。除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课上认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外, 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良好的语言能力, 扎实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素养, 能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 正确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语言与内容的关系。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把语言教学与异域文化知识介绍, 以及人文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 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与学。

5.结语

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反映的不单纯是学术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 逐步改善, 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慧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3.

事件营销的几个关键 第5篇

(一)团队力量

这个是做一个事件营销的前提,没有一个团结,有计划,有目的,分工明确,各司其实,是不可能成功完成一个事件营销的。

(二)关注时事-品牌活动

当然,事件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精心策划的,而策划的事件必须与自身的宣传目的密切结合,其它行业的成功营销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搭乘当下的社会热点,进行品牌活动的嫁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不妨举个事例,同时也是公益营销的典范:“封杀王老吉”事件。今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新闻报道莫过于汶川地震。在地震捐助中,王老吉捐出1亿元,但这1亿元却产生了更多的价值。在王老吉做出这一善举的3个小时内,百度贴吧内发帖超过14万。王老吉做了什么呢?首先,王老吉整合了消费者的爱国意愿;其次,王老吉整合了时事,也就是地震事件营销;再次,王老吉整合了各大媒体资源,以论坛资源为主以及网络新闻等免费资源。正因如此,通过网络媒体可以更好地实现事件营销。

(三)“事件”要有公众可参与度

事件行销失败的第二个主因就是缺乏可参与度,企业站在自己的角度,一相情愿的策划一些活动,基本没有考虑消费者参与的难度,参与的成本,还希望公众广泛参与,这无异于异想天开。

超级女声为什么轰动全国,主要是利用了手机短讯这一极易参与的互动方式,决赛时全国人民有接近三分之一都在收看、不少人都在通过拇指互动,有的还动员亲友参与其中,

大众自己在娱乐自己。酸酸乳的广告歌也通过网络进入千万少男少女的手机铃声中。

事件行销之所以效果显著,与消费者喜好热闹的天性有关,如果能够很好地策划、利用某一事件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营销者将会收到良好的市场促销效果。

(四)要棒大款-借助明星效应

车震门”事件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从照片的清晰度到前一日张如意的“单飞”新闻,至少我感觉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事件。我认为,至少张如意、如意酒店、宝马、奔驰等算是赚足了眼球。孙悦就似是车震门的一个中心人物,借助孙悦的名气来炒作。

(五)公益营销-形式要多元化

除了通常的捐款捐物、志愿服务之外,企业的公益行为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只有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的公益行为,才能称之为公益营销。企业通过对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的关注,投资于公益事业。带来的附带宣传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实现媒体宣传的增值效应。

大家可以去参考《可口可乐的公益营销案例解析》,《蒙牛的公益营销案例》,,《王老吉的公益影响案例》,这写都是成功案例的典型。

最后:开展事件营销要注意控制风险

任事件营销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事件营销能够以廉价的成本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迅速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如果运作不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所以,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时,要注意风险的预测与控制。a,企业要对即将运作或利用的事件做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其

b.企业在运作事件营销时,有必要应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事件营销的势能功效。

把握策略教学的几个关键词 第6篇

一、情境中“体验”必要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问题解决中发展数学认知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设计意识一是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利于唤起原有知识经验,促进数学模型的形成。在策略教学中,利用情境的力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一类问题解决的同时可以感受到相关问题的数学积淀,运用比较的力量将方法融入策略,在形成策略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体验其必要性。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倒推的策略》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邀请学生到我家做客,提供给学生的是我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快调动起生活经验,利用倒推的策略来找到老师家的位置。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自然而生动,深刻感受到“倒着想”的作用和便捷性。在相关问题的应用上,倒推策略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建立起清晰的思路和自然的条件反应。

二、实践中“比较”优越

当然仅仅有体验还是不够的,在策略教学中要以逐步推进的态势使得学生的认知由浅入深、由表面到内在。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到运用策略的好处,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相应的策略,怎么运用才能有效等等,只有在这样的一次次的尝试和反馈中,比较出策略的优越性、有效性,问题策略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延伸,渗入到学生学习的一个个细节中去。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学习,体验到列表整理出题目的已知条件的好处:对题意会有清晰的认识,很容易对照题目给出的条件完成相应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认为不经过列表整理的过程也能完成相关问题。这时候,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策略的优势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采用列表策略的优势。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条件较多的含有无关条件的问题,让学生在读题时感受到困扰,学生在独立尝试时感觉到理解上的困难,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所学的策略。集体交流时,对照用和不用策略帮助解题的两种情形,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应用策略完成问题解决时的条理性和成功率,会使学生自觉形成应用策略的习惯。

如,在最近一个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题目是这样的:一个长方体容器,长和宽分别是8分米和2.5分米,高6分米,水深4分米,在其中放入一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水面上升多少厘米?由于题中给出了不少干扰条件,所以整理的策略可以大展身手,学生利用整理好的条件,无论是演绎还是推断,都降低了干扰度和难度。

三、反思中“拓展”宽度

“学而不思则罔”,策略的学习不应当是一种被动式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地在探索体验中感知,策略的形成不是外力推动就能起效应的,要在思考中领悟,形成积极的顿悟。因而在应用策略的同时,要不忘反思,在反思中形成策略意识,并积极挖掘策略的深度,拓展策略的宽度。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教学时,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保留节目,学生在应用替换策略解决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时,可以任意假设鸡和兔的只数,然后经过计算发现假设的情况与实际脚的差距,进行替换和调整来解决问题。可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只知道可以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应当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会发现如果全是鸡,那么脚的只数就应当是头的两倍,而现在多出来的脚就是兔比鸡多出来的,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将头和脚之间的这个两倍关系消除,从而一下子得到兔比鸡多的只数。在这样的步步深入的探索中,学生最终得到了将脚的只数除以2,减去头的只数就得到兔子只数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是常规的替换法,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数学问题背后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深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韧性和发散性思维很有益处。

总之,在策略的教学中离不开学生的全身心参与,教师要在生本主义的大旗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得策略的意识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

英语学习的几个关键词 第7篇

应该说,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既是中国传统“教学相长”的时代创新, 也是借鉴西方教学“合作模式”的洋为中用, 它是一种有结构、有系统、面向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也是国家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发展交往能力与审美能力, 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中,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 优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师还要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 精心做好合作学习的设计, 制定科学的合作学习策略, 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而灵活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其一, 转变观念是先导。传统的教学观是学生随着教师转, 教师唱主角, 学生当听众。而“合作学习”的课堂, 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 使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 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相处, 和谐相处, 并主动设计一种宽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 合作学习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其二, 小组构建是基础。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态。小组的构成如何, 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成败。一般而言, 小组划分应该统筹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科成绩等相关因素, 遵循“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合, 即将不同性别、不同个性以及不同学习态度、兴趣、能力、成绩的学生, 组成一个4人学习小组, 以便在组内形成组长负责、优生引领、全体参与、同伴互助的学习机制。而在全班各组之间, 则要尽量做到结构大致相似, 力量大致相当, 防止优生或差生过于集中, 造成小组之间的两极分化。具体操作可将全班学生按综合因素划分为等额的ABCD四个角色群, 确定A角为组长, 组长再在BCD三个角色群中, 各自选择一个同伴, 组成一个4人学习小组。这样分组, 既考虑了组内异质结构, 又兼顾了全班组间平衡, 从实施情况看效果还比较好。

其三, 自主学习是前提。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 否则,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反而会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所以, 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管理过程中, 十分看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环节与质量。无论是组内互动, 还是组间PK, 都必须预先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时间, 等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或者想法之后, 再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个体能力, 进而在互动中形成集体智慧, 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了个人的学习成果。

其四, 合作竞争是关键。在学习过程中, 既有合作态度又有竞争意识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积极表现。所以, 培养学生不断提高合作与竞争能力, 是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关键环节。合作与竞争, 无论学生之间, 还是师生之间, 都是彼此平等的, 相互尊重的。大家通过交流、分享、讨论、质疑等合作与竞争方式, 相互帮助和启发, 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获取正确的知识, 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思维表达能力, 促进、改善了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

合作学习主要在组内进行, 教师的作用重点是围绕教学内容, 科学地设置问题导案, 让学生学有所思, 议有所获, 辨有所得。同时, 要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注意调控时间进度。学习竞争主要在组间进行, 通过各组汇报学习成果、解答疑难问题、迥异观点辩论等形式, 促进最佳学习效果的达成。

其五, 展示评价是重点。展示一般是在教师的有序导演下, 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各组间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同时, 教师密切注意反馈情况, 及时调整进程, 纠正一些错误, 检验学习效果, 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展示时要充分体现各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全员参与, 同时要兼顾展示内容的阶梯深度和小组覆盖的广度。评价, 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判定, 也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一种检测手段。评价时应采取多维度, 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或小组间相互评价、师生互动共同评价等, 互相穿插, 有机结合。同时, 评价还要注意多元性, 例如:学习态度、良好习惯、学习效果、参与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 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展示与评价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 互为补充的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

综上所述,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 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的延伸和拓展, 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它的实质和内涵, 在实践中潜心研究, 不断创新, 就一定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本文重点就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了简要阐述, 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在实施有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读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第8篇

何为“语文味”?把教学目标和方向定位在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层面, 把教学重点落在思想内容的粗疏概括、情感倾向的大略认定方面, 把教学活动简单化为非常直接的问答和知识的获得, 这虽然也可以说与语文教学有关, 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 但这绝对算不得准确的语文教学, 不是“语文味”的真实体现。

“味”及“味”之获得, 重要的是过程。“体味”“耐人寻味”表达了这一过程的不易与复杂, 品味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就更不轻松。也正是如此, 语文才显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学习语文才令人乐此不疲, 语文课才令人心驰神往。语文味绝不能脱离“语言”这个核心, 不能脱离文字、文采, 语文的魂是语言, 语文的血肉是真情实意。语文课应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过滤出语文课堂, 给语文腾出应有的地盘, 释放语文的自由空间。上好语文课, 不外乎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字、词、句、段、篇;另一个是听、说、读、写。在这其中, 我们容易忽视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字、词的训练, 尤其是高年级的教学。字、词是语文课的根基, 如果没有字、词, 哪来的语文。对字、词的处理要细, 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比如可以讲一讲字、词的来源, 帮助学生识记。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语境, 让学生入情入境去想象。第二点是容易忽视写的训练。写的训练不只是作文课的事情, 在语文课上小到一个造句, 大到写一段话, 及至一篇文都应该认真指导。语文课上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 就能为上出“语文味”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训练”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你有什么阅读感受”,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 甚至是远离文本的对话中结束有限的40分钟。这样, 传统意义上的“双基”训练退出了课堂, 被冠冕堂皇地以提升学生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借口所代替。

训练应该退出课堂教学吗?语文教学可以不要训练吗?这些疑问可以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 语文教学还是扎扎实实的训练课。训练要到位而且要有深度, 要有语言文字的训练, 读的训练, 写的训练, 读写结合的训练, 要有思想感情的升华。当然, 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 应该有所侧重。但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 自己做了哪几方面的训练。不要一提及训练, 给教师就戴上“走老路”的帽子, 关键要看怎样训练, 是以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冷漠人文关怀为代价的训练。还是夯实双基的策略性知识的训练, 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惊弓之鸟》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

贾老师确立《惊弓之鸟》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贾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知道故事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开展之后, 贾老师先板书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 (“提示语”在前、中、后、无) ——引导学生加标点——在文中找出作者分别用了哪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换说法———让学生明白事理———以“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怎么说”为话题想象说话 (要求用不同的说话形式) 。这种立足教材,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双基训练真正实现了理解、表达、交际训练的一体化, 并带来了明显的综合效果。

三、关于“体验”

“情感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需要读者在原有的情感基础上, 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情感是阅读主体自我心智活动过程, 是以原有的情感经验为基础重新自我建构、产生情感反应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其自身规律, 不能一蹴而就。有人形象地比喻语文素养的形成好比酿酒, 要有一个慢慢发酵、漫长窖藏的过程, 并且历久弥香。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正缘于此, 反复朗读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去感悟、去体验、去质疑、去争辩,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那种自读自悟, 心领神会, 豁然开朗, 猛然顿悟, 产生不同角度、多层面的独特体验, 永远是阅读教学中妙不可言的理想境界。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这是其中的片段———

师:同学们, 读完课文后,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恨!

师: (板书:恨) 你“恨”的缘由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相关段落。)

师: (根据课文描写点拨) 拿———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拉———拿不动的用车拉;毁———拉不动的就毁掉, 一个比一个可恨;烧———最后还要放火烧, 企图掩盖罪行, 这就更可恨了。 (此时已是群情激愤。)

师:假如圆明园还完好保存着, 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高兴、骄傲、自豪、兴奋……

师:那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的前面几节。

(学生朗读课文, 仿佛走进富丽堂皇的圆明园。)

师:只可惜, 这样的人间美景却遭受英法联军的洗劫和毁灭,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后面几节, 你又会有什么感受?

(此时, 学生已置身于文本描写的情境和作者表达情感氛围中。)

学生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 更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只有挖掘课文内涵, 把文本的情感点化出来,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中的情感, 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展示在语文课堂中, 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体验带来的愉悦。

四、关于“生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 多数教师按照预设的教案照本宣科, 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诚然, 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但是, 新课堂应当是开放性的, 包括学习目标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 师生在开放的交往互动中进行建构和生成,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意识, 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

在教学中, 预设是必要的, 是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即使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也不一定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所以, 当教师遇到“节外生枝”的情况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设, 积极给予引导, 营造良好的生成环境。这样, 才能生成课堂的精彩。

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段———

师:看了电影片段后, 你想对邱少云说些什么?

生:邱少云, 你真是好样的!

生:邱少云, 你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 你的痛苦让我看到了你那钢铁般的意志!

生:邱少云, 你真的没有必要这样硬撑着, 你完全可以跳进旁边的水沟里!

(课堂上一片哗然, 无论是台上的学生还是台下的听课者都纷纷议论起来)

师: (声音缓慢而低沉) 这位同学, 你希望邱少云活下去, 是吗?

生:是。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将心比心, 谁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着?但是, 此时此刻, 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 面对自己的危险处境, 我相信, 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一定有另一种声音悄然响起。请大家用心地听一听, 你一定还能听到另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在告诉邱少云——

生:邱少云, 你可不能动啊!战友们在望着你, 朝鲜人民在望着你, 祖国人民在望着你啊!

生:邱少云, 你一定知道, 如果你跳进水沟, 将会出现怎样严重的后果。你身后的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将遭受重大的损失, 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生:邱少云, 为了整个班, 为了整个潜伏部队,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你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生:邱少云啊, 邱少云!你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吗?烈火可以烧毁你的身体, 但永远烧不毁你那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你将在烈火中永生!

(台下一片掌声。)

这是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的教学片段。时下, 语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 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其中不少生成性教学资源属于“偏离型”:可能偏离了教学目标, 可能背离了价值取向, 可能脱离了学生生活, 可能违背了客观规律……这就需要教师慧眼识金、果断取舍, 让有所偏差的生成, 峰回路转。在本案例中, 当一位学生出人意料地发出“邱少云, 你真的没有必要这样硬撑着, 你完全可以跳进旁边的水沟里”这样的“另类之音”时, 我们完全能想象出当时的课堂会是怎样的一种情状。然而, 王老师却没有当头棒喝、一语否决, 也没有弃之一边, 不闻不问, 而是及时捕捉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 以一句“你希望邱少云活下去, 是吗”主动接住学生抛来的“球”, 然后打破预设, 巧妙地旁敲侧击:“请大家用心地听一听, 你一定还能听到另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在告诉邱少云———”由此, 我们听到了一句句极富个性、极具灵性的对话, 看到了一次次深思顿醒、情思涌动的交锋, 课堂也因此进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呈现出一派色彩缤纷的喜人景象。

当然, 处理“动态生成”的方法还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一是巧妙缓解。课堂上的各种生成, 既需要老师从自己的知识积累中寻找答案, 又要快速反应, 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能清晰解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然后恰当归纳做出判断。二是教师当即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能够解决的, 可以当即解答。可先表扬提问的学生, 这样会给自己赢得思考时间, 边想边解答学生的问题。三是师生互动, 共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 教师应当及时把握, 善于利用, 努力开发,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四是实事求是。当学生提出超越教师预设和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时, 教师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坦率地承认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经验, 待查资料后再告诉学生。

五、关于“对话”

现今,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已成为热门话题。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实践着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活动。这有助于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赋予了学生言说权, 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和学生都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的“之间”领域 (即主体性领域) , 在这里, 双方精神相遇, 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着教学的意义, 提升着生命的价值, 享受着诗意的人生。但是, 理性地审视对话教学现状, 不难发现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存在着种种形而上学的似是而非的理解。那么,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到底应该指向什么呢?对话应指向知识, 指向语言, 指向主要问题, 指向情感, 指向审美, 指向价值观等。例如, 《牛郎织女》 (苏教版5年级上册) 教学片段———

师: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一说。

生1:我认为不能说王母娘娘是霸道、专权的, 她带走织女正是她遵守规则的表现。

师: (稍一沉思, 把“球”又抛给了学生) 针对刚才这个同学的看法, 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建议,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2:王母娘娘是封建道德的守护者, 这种是非不分的规定我们当然要反抗。

生3:如果我们把王母娘娘当作褒扬的对象, 那么今天我们岂不是还要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封建社会。

生4: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中国公民有婚姻自主的权利。王母娘娘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法律。

成本核算前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9篇

一、成本核算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是什么

料工费是成本的三要素, 简单的三个字, 却让很多成本会计在这里焦头烂额。简言之, 直接材料来源于BOM用量, 知道了材料单价, 准确核算材料成本就不难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可按照一定标准 (一般是投入工时) 分摊。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困扰着成本会计呢?自然是基础数据的准确度, 还有业务转换为单据、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性。以材料成本为例, 直接材料不准确的原因有: (1) 期初在制品的材料成本不准确; (2) BOM不准确; (3) 工单需领用量不正确; (4) 采购入库的单价不准确, 导致材料加权单价不准确; (5) 工单没有控制超领和缺领。

要实现材料成本准确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1) BOM用量准确; (2) 不能随意修改工单需领用量; (3) 工单严格控制超领和缺领; (4) 材料采购入库按照正确单价及时暂估入库; (5) 领退料单据及时审核过账。前面三项是保证数量正确, 是对基础数据准确度的要求;后面两项是保证单价正确, 需要用单据及时、准确记载业务活动。很容易理解, 就是乘法运算的两个因子。

二、BOM用量和工单需领用量有何联系和区别

BOM是产品的物料清单, 是维护在系统的生产工艺模块简而言之就是这个成品所需的零件清单。工单需领用量是在生产管理模块, 根据BOM清单和工单的计划生产量计算得来的各个零件的需求数。

具体的取数逻辑是:建立一个工单时, 工单会根据成品的BOM清单展开, 用“BOM材料用量×工单计划完工数量”计算每种材料、半成品的需领用量。

一般来说, 计算工单需领用量时, 不会展开BOM的半成品。所以我们需要另外为半成品下工单, 按照这个逻辑来展开它自己的BOM清单并做相同的计算。设置半成品可以保证人工、制造费用分摊给完工产品时更准确, 但是设置了太多半成品, 会增加很多的半成品生产工单的数量, 会增加领料单、半成品入库单、半成品领料单的数量 (如果不设半成品, 领料时可以与成品工单一起领料, 设了半成品则需要分开领料) 。而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半成品虽然完工了, 但是往往因为没有及时做入库的单据或者没有及时审核, 导致成品工单没法领用半成品, 也没法完工。

三、制造费用如何归集、分摊

费用归集的过程, 可以比喻成将部门的费用装入一个个“口袋”, 这些“口袋”就是部门 (成本中心) , 分摊则是根据受益的部门、机种选择某种依据 (如投入工时、机器工时) 进行计算转入。

下面我们以一个工厂为例, 假设辅助部门的费用是按照工时分摊的, 其他部门的费用是按照投入工时分摊的, 而直接为某一个系列服务的则直接计入。以下是流程图:

为了保证费用分摊的准确, 我们前面提到过可以在系统中设一些区别于组织架构的部门 (成本中心) , 也可以在分摊时选择多个分摊标准。

四、直接人工如何分摊最合理

“直接人工按照投入工时分摊”这句话没错, 但分摊的结果往往是错的。为何?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本月1日至15日, 1A线有200名生产工人生产电视机, 1B线有300人生产洗衣机, 1C线有500人生产空调。因天气变化, 空调线从16日开始减人, 而因为国庆黄金周将至, 电视生产需要增加200人, 洗衣机生产线需要增加200人。

投入工时统计如下:1~15日:1A:30 800工时 (人数×出勤天数14天×每天11小时) ;1B:46 200工时;1C:77 000工时。

16日到月底:1A:61 600工时;1B:77 000工时;1C:15 400工时。

月末根据各条生产线在册人数统计的工资数据如下:1A:400人, 72万元;1B:500人, 90万元;1C:100人, 18万元。

以上数据明确告诉大家上半月和下半月各条生产线的投入工时和人数, 于是很容易知道绝对不能按照月末在册人数的工资分摊到对应生产线的产品, 因为1A和1B各有200人在上半月是在1C线工作。

上述假设的数据中, 每个人的出勤和每条生产线的效率都是一样的。如果有效率差异, 那该如何分摊才合理呢?

我们假设各条生产线实际的工资数据如下:1A:400人, 74万元;1B:500人, 93万元;1C:100人, 18万元。

分摊法1:我们首先用工资表的工资除以出勤工时计算各条生产线的工时成本, 单位工时成本和投入工时相乘便可以得出每条生产线的人工成本。详见表1。

分摊的差异=实际工资-分摊的工资=1 850 000-1 839 000=11 000 (元) 。

分摊法2:实际业务中, 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就是将全部的直接人工成本按照投入工时直接分摊到各个生产线。详见表2。

针对分摊法1和分摊法2作图示 (如图2所示) 。

分摊法3:针对人员频繁调动的, 能统计到每天的出勤和工资, 则各条生产线的实际人工成本是真实的数据。但需要借助非常完备的考勤系统和工资系统, 这种理论上的绝对准确需要在设备、软件和人力上有充足的配置。详见表3。

五、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制品之间分摊费用

1. 实际成本法下。

在制品直接材料的分摊方式“以实际投入材料成本来计算”。在制品人工制造费用在制约当量计算方式上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来计算、按投入套数计算 (领料套数) 、无在制约当产量、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

下面我们对上述设置方式的结转逻辑做具体分析。

(1) 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来计算。我们计算实际成本时, 会计算出当月产品工单所需领用的每个物料的加权单价。先看以下几个金额:

A=工单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工单需领用量×实际材料单价

B=工单完工产品的实际材料成本=∑材料需领用量×实际材料单价×完工人库数量

b=工单完工产品的实际材料成本=∑材料需领用量×实际材料单价

C=在制品材料实际成本=A-B

工单在制约量=C/b

假设工单没有期初余额, 当月领用的材料实际金额为1 188元, 单个成品实际成本为10元, 当月完工入库为100PCS, 则在制材料的金额为188元, 工单在制约当量为18.8PCS。假设当月投入工时为210小时, 分摊给该工单的实际人工费为1 600元, 制造费用为3 000元, 则期末在制品: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1 600/118.8×18.8=253.20 (元)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3 000/118.8×18.8=474.75 (元)

(2) 按投入套数计算 (领料套数) 。当工单领料按照BOM成套发时, 计算在制约当量直接按照套数来计算。这种方法明显有缺陷, 因为只要领料, 就会和完工产品一样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

(3) 无在制约当产量。适用的情况:工序比较短、期末在制品比较少且在制品比较稳定。工单的人工制造费用不分摊给在制品, 全部由当月完工产品承担。我们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呢?假设一个数量很大的工单, 当月月末快完工, 但是入库只办理了一部分, 则会出现完工入库产品的人工和制造费用虚增的情况。要避免这种异常情况的出现, 我们可以要求生产管理部门在下达工单时不要下达数量很大的单, 而且要求生产部门在月末控制好在制品, 尽可能在月末完工。

假设工单没有期初余额, 当月领用的材料实际金额为1 188元, 单个成品实际成本为10元, 当月完工入库100PCS, 则在制材料的金额为188元, 假设当月投入工时为210小时, 分摊给该工单的实际人工费为1 600元, 制造费用为3 000元, 则期末在制品的金额为188元, 人工制造费用为零。

(4) 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我们如果能够区分完工产品和在制品各自的投入工时, 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摊按照投入工时来分摊是最准确的。但是, 我们如何解决这个工时数据的区分呢?生产部门对业务最熟悉, 最后一个没有完工的工单到底投入了多少人工作了多少小时, 他们都有工时日报在统计, 所以要获得这个数据并不难。只是财务需要将我们对数据的需求准确地表达出来。

获得了准确的工时数据后, 我们如何实现分摊呢?如果用了财务软件, 则一定要区分完工产品工时和在制品工时, 分别录入系统, 否则系统无法区分。在期末在制品的工单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我们这么分开录入并不增加多少工作量。

假设工单没有期初余额, 当月领用的材料实际金额为1 188元, 单个成品实际成本为10元, 当月完工入库100PCS, 则在制材料的金额为188元, 假设当月投入工时为210小时, 其中完工产品投入工时200小时, 在制品投入工时为10小时。分摊给该工单的实际人工费为1 600元, 制造费用为3 000元, 则期末在制品:

生产成本——材料成本:188元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1 600/210×10=76.19 (元)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3 000/210×10=142.86 (元)

2. 标准成本法下。

如果使用了系统, 生产工单每次完工入库都会做报工, 会将每次入库的实际投入工时录入系统, 所以, 核算在制品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时, 思路和上述实际成本法下的“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是一样的。

“三疑”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第10篇

到今天为止, 我们的“三疑”课堂导学模式 (简称“三疑”课堂) 从谨慎设想到大胆实践已经一年了。有不少深层次问题在课堂实践中, 从微观方面暴露出来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研究的拦路虎, 必须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 尤其是有些问题是伴随教师专业成长的, 很有探究的必要。

近期, 关于神似“三疑”与形似“三疑”的探讨, 就非常有意义。

我想就这个话题, 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三疑”课堂结构设计问题

“三疑”课堂导学模式是传统“问学”和现代“问题学习”架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崭新课堂学习模式, 因此, 质疑、展疑、析疑、辩疑、探疑、解疑, 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多元、自由、开放地学习, 是其本质, 但任何本质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也就是说“三疑”的本质内容必须依附于合理的课程 (课堂) 结构和形式展开。而且课前的形式选定和结构设计, 往往决定着课堂活动的成败, 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 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益。因为前者是静态的预设, 后者是动态生成, 可能随时会节外生枝, 出现预料不到的问题。

由此可见, 我们必须遵循“三疑”固有本质的规律, 在预设时要考虑问题 (内容) 的层次, 科学分解和恰当铺设在“质疑”、“解疑” (自主解疑、协作解疑) 、“探疑” (小组合作探疑) 、“再探疑”的过程之中。为课堂生成预设问题空间。比如说, 质疑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 解疑的环节可能出现哪些困惑, 探疑的环节会出现那些分歧、矛盾和意外,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应变等等。这样, 设计时胸有成竹, 在课堂上就会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易如反掌, 这就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 每一堂课都必须有一个课程结构形式, 不能随心所欲, 我行我素, 不讲规矩;如果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 随心所欲, 出神入化, 就叫超越和创新。一句话, 你的教学行为一定要找到科学的依据, 自圆其说, 就对了。换言之, 如果不能用“三疑”的理念来解释你的课堂结构和流程, 解释你的行为, 那就不叫“三疑”课堂了。

二、“三疑”课堂的教师行为问题

“三疑”课堂是传统问学思想和西方问题学习的理论土壤中成长起来, 但她绝对不等同于以“教”定“学”传统课堂教学, 它是一种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享式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基础上的现代课堂学习模式, 具有现代课堂的所有元素。以此, 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十分关键, 如果由于我们理念落后, 教学行为方式不当, 往往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所以, 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行为——“教”。

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传统课堂教师是教学重要信息源和学生品德行为的范式, 加上尊师重教, 师道至上, 当然学生只能望其项背, 惟命是听, 教师的主体地位稳如泰山。现代社会不同了教师不是唯一信源, 师生地位平等, 所以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只不过你参与的方式不同, 是学习方案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学生问题的点拨者、学习情况的评价者, 而不是灌输者。所以, “教”不等于讲授, “教”也不等于灌输, “教”应该理解为教师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切行为, 尤其体现在“导”上。因此对教师要求甚高。

在“三疑”课堂, 教师首先要预设学生提的问题, 做好问题预案, 围绕问题设计教学结构和流程, 思考科学有效地采用多样化手段组织学生学习, 思考如何围绕学习内容和目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和分享信息资源和成果;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质疑、析疑、解疑、辩疑、探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 从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科学有效。

三、“三疑”课堂的活动的科学性

“三疑”课堂, 是以“问题学习”为主线, 学习活动为载体, 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是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活动的科学整合者,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活动的设计。

首先, 是围绕学习目标, 结合学习内容, 确定学习方式。比如, “三疑”课堂在质疑部分, 目的是要创造学习环境, 营造质疑氛围, 让学生围绕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 那么, 我们就应该设计自主学习活动, 让学生自学、思考、质疑, 一句话提出有效的问题;在自探的时候, 应该设计自学活动, 让学生围绕同学提出的问题, 看书学习, 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上述内容大多属于比较浅层, 属于认知目标, 没有必要协作或者合作探究。

其次, 根据学生需求, 选择学习方法, 设计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学活动, 理应为促进学生学习服务, 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比如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需要借助他人或者集体的智慧, 这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或者合作学习;学生学要从表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归因, 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问题时, 我们就应该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如果学生要获得正确的知识或者答案, 我们就组织大家交流分享。总之, 一切为了学生, 为学生的一切。

第三, 理清学习活动的内在因果和逻辑层次, 形成活动错峰, 涤荡起伏。教学活动不宜太多、太碎、太烂, 也不宜太单一、太平淡。有些课全是细碎的活动, 各个分离, 零敲碎打, 看了之后没有印象;有的课清一色小组活动, 鸡毛蒜皮, 一眼皆知的内容, 也在讨论, 看似热热闹, 实则毫无价值, 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柱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权利, 不仅耽误时间, “谋财害命”, 而且养成学生浮躁、华而不实的毛病;有的课几个环节几乎都平平淡淡, 平均用力, 看起都乏味。以上几方面毛病往往同时表现出来, 一堂课乱糟糟的, 给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没有研究每一次活动形式与达成目标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思考这次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 有没有针对性, 是不是恰当有效。

二是没有研究这次活动与前后活动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层进关系, 是聚合关系还是发散关系, 是先认知还是先实践等等, 没有思考活动之间的链条关系, 而是割断联系, 孤立起来, 所以形不成教学活动的错峰。

三是没有研究活动的主次、轻重、缓急, 低谷与高潮, 而是平均用力, 有时还避重就轻, 时间和活动分配不恰当。

那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三:一是统筹安排, 形成活动链条, 突出因果关系, 明确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二是科学分配时间, 突出详略轻重, 形成活动错峰, 使学习活动错落有致, 波澜起伏。三是留足转换空间, 凸显活动之间的自然连接, 活动之间形成似断实联, 神断而意连。

四、“三疑”课堂的教师魅力展现

有许多老师担心“三疑”课堂会, 限制自己的自由发挥, 埋没自己的才华, 甚至怀疑自己的威信, 进而怀疑教学效果。但我们想, 这些老师首先是对教师“能力”和“才华”的理解有失偏颇。传统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教师“教”得如何, 因此教师的学问的深浅, 讲得如何精彩, 往往决定着课堂效益, 所以老师十分看重自己的学问积淀和教法的历练, 总是千方百计想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喋喋不休, 一讲到底。

我们要知道, 我们正处于世纪, 时1世纪的教师。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标志的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必须从学会掌握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养成适应劳动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 (个人素质) , 包含知识技能和劳动技能以外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交往能力, 这些精神与能力更多地要从学习、生活、工作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去培养。

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 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 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学习宣言。报告提出了学习“四大支柱”问题, 即, 学会求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 或学会做人。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它将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

我们的现代基础教育是为现代化、信息化人才奠基的教育, 我们的现代课堂必须以此安身立命, 体现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精神, 即通过课堂预设和生成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学习品质, 培养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探究、分享的精神, 为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此, 课堂的观摩和评价的重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学”, 即以“学”定“教”, 按需而教。教师的才华不只是“教”得如何, 而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行为“学”得如何。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作用有了很大变化, 从原来单一授课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而且每个人将同时是教师和学生。

“三疑”课堂是具有一切现代元素的现代课堂, 必须体现医学为主, 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 完整展示学生质疑、析疑、解疑、探疑、辩疑的过程, 必须展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分享学习的活动过程, 而这些活动必须在教师主导下有序展开, 教师的能力和智慧就在于“主导”过程中的设计、组织、引领、点拨、疏导和机制的调控, 让学生活动始终信息饱满、意兴盎然, 流畅和谐, 跌宕起伏。

五、在“三疑”课堂巧妙利用学生的“学”

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结果, 巧妙达到“教”的目的, 往往是一个高明的教师超越于一个平庸教师的智慧法宝, 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 应对自如的一种教学智慧。他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一个细节的处理, 往往会给学生一个有益的暗示, 传达出他的智慧, 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 有“此处无生胜有声”的诗化境界。在我们的“三疑”课堂更需要这种教育智慧。

这里, 我们说说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结果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外乎有四种情况, 一是学习学懂了, 二是学生没有学懂, 三学生学得半懂不懂, 还有问题, 四是学生处于教师的意外情形, 或有创意, 或是节外生枝。那么如何处理呢?

学生学懂了, 大的回答无懈可击, 教师应该积极肯定, 但不一定要跳出来褒奖一番, 而可以用会心的微笑, 一个颔首点头, 传达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如果一个后进生回答正确了, 教师可以启发他讲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过程, 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信息, 当然也可以故作惊讶:“想不到你的回答连老师都没有想到有如此完美。”目的是让学生会的成功的欢悦和鼓舞。不能简单肯定, 失去一次鼓励学生的机会。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最笨的办法就是“棒止”、斥责和冷落, 立马就找一个优生羞辱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提示, 提示方法, 提示思路, 循循善诱, 点拨他去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思路, 或采用追问, 利用他的错误, 达到教学给学生方法和思路的目的, 追问要由浅入深, 拨乱反正, 给学生思考余地, 如, 看出了什么?再想想为什么?联系上一篇课文或所给的材料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如果换一种思路, 从某某角度思考会发现什么?你觉得该怎样看 (做) ?等等。或者将错就错组织大家探讨等等。总之学生的错误, 尤其是有代表性的错误是非常有探究价值得教学资源, 很难得, 一旦抓住了, 抓准了, 将会巧妙达到“三疑”教学的目的, 闪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的火花。

如果三学生学得半懂不懂, 懂了一部分, 还有问题, 我们就应该充分肯定他对了的部分, 同时采用追问形式, 提供情景和材料, 激发思考的情趣, 点拨思路, 应到他去思考完成, 如果不行再请学生补充或讨论。

学生的看法与老师的不同时, 如果不正确, 教师要有理有据地引导和指点, 在理解和思考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让他口服心服, 而不能强加自己的观点。

对于学生的创见, 要保护火种一样, 保护他们的批判精神, 绝对不能因为学生与自己的预设不同就轻易否定学生。关键是要引导他说说思路和依据, 只要合理就可视为一种创建, 而加以褒扬。

中青年干部成长的几个关键词 第11篇

学习。要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习惯。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你装进去什么样的知识,你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也许就会决定你的人生。如何學?无外乎就是从书本上学、向他人学、在实践中学,学中干、干中学,实践也是一个大学校,学习要摆在第一位。为什么很多人退化了?就是不学习,没有吸收新东西,哪怕每天都吸取一点小东西。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实践。简单的说就是要行动。想得好不如干得好,想的再多不如今天就开始。要敢干、会干、能干。实践就是要行动,行动就是要落实到干,要带着思考、带着知识、带着问题去实践。要勇于实践,拒绝借口,立即行动。西点军校校旨里有一个“拒绝借口”,实际上就是行动为大。领导干部要学会把成功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小问题是小机会,大问题是大机会,没问题实际上就是没机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领导干部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

合作。青年干部一定要有合作的理念,要能团结人。个人的力量、个人的意识、个人的智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采众家之长,跟别人合作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工作中与别人接触要能够合作,要互相尊重和包容,凡事以把事办好为前提,不要怕别人争了自己的功。要愿意把利益、把荣誉让给别人,这样别人才能信服你。领导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能团结人,能与人合作本身就是领导的魅力所在。

担当。领导即是责任。领导就是要承担责任,大领导就是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责任感里面包括使命感,就是承担那个责任、履行那个责任,尽责把事情做好。党员干部要对党的事业忠诚,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担当精神还意味着要有承受力。作为领导干部要比你任何一个部属更能面对压力,在压力面前能够站得起、挺得住,并且想得出化解压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累、有苦,领导干部要把承受苦难、承受压力当成常态。同时,当干部要承受得住剧变,以前计划经济工作是确定的,但市场经济是剧变的,今天的摩天大厦明天可能轰然倒塌,要随时接受变化。领导干部还要有定力,一个领导干部就应该是一根定海神针,在纷乱中有定力,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

认真与执着。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之一就是要认真,工作中如果不认真,你让一寸,下面跟你退一丈。有时候1%的不认真就会造成100%的失败,这类例子太多了,细节决定成败。毛主席说怕就怕“认真”二字,我认为最可怕的是两个词,一个是认真,一个是执着。认真的人可以改变自己,执着的人可以改变命运。认认真真做事,把事做到极致,认定一个目标不断地去做,总有成功的一天。每个人看似今天都是很低的起点,但是低的起点往往是通往高峰的必经之路,与其担心未来没有结果,不如从现在开始继续坚持。

作文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第1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创造,艺术

1. 从低要求做起, 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其作文要求过高。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目前, 不少教师存在作文教学“文学化”的倾向, 拔高了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 而是生活的必需, 跟说话完全一样。”笔者在作文教学中, 根据习作的要求、学生的实际, 对作文有困难的学生降低了要求, 即要求一是把字写好, 二是把话写通顺。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人人都能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这样降低要求, 有利于学生打好作文基础, 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培养观察、思考、积累习惯。

写作需要正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活, 而观察则是认识生活的基础和起点。多观察可以得到很多写作素材, 并从中获得启发。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 没有高度的敏感和热情, 对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甚至觉得与己无关以至无动于衷, 那就没有写作的激情, 更谈不上使写作水平提高了。

写作还需要我们勤思考。观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只有思考了, 才能理解。只有经常思考, 才能在写作中鉴别材料、判断是非、形成自己的观点, 提高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 写出的作品才能不断贴近生活、反映生活。

写作还需要多积累。积累也就是通过写提纲、做摘录、札记、手册, 记卡片等方式对生活阅历、文化知识和具体材料的收集。没有平时的丰富的积累, 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是很难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我国古代作家关于积累的经验概括。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深厚的生活积累, 写作起来才能应付自如, 文思泉涌。

3. 传授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1) 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 观察仔细全面, 深入了解被观察的事物。如, 带学生去文化宫参观画展, 参观前先告诉学生重点参观哪几幅画, 总结自己最喜欢其中哪几幅画, 为什么, 有什么体会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 使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 然后口述, 最后把观察到的图画用片断练习的方法记录下来。

(2)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 由远到近, 由上到下等。观察要有重点、有主次, 对事物要有整体认识, 还有通过分类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特点。如学习《翠鸟》一课时, 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 先总体观察翠鸟的羽毛, 再一步步具体观察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 要求抓住翠鸟的外形特征。课后安排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使学生明白观察得具体、细致, 写作起来就会有声有色, 生动形象, 使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 描写其他事物也让人有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的感受。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用概括性的语言提示, 引导学生摆脱框框, 发表议论, 指导有顺序地看图和表达图意, 看一看, 想一想, 说一说。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 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

4. 重视段落写作的训练。

(1) 指导学词组段, 夯实写作基础。首先, 让学生认识词与句的关系———句子由词组成。我们平时用词说话、造句就是由词变句, 如“梨、香蕉、苹果都是水果”、“春天的景色真美啊”都是易学而有趣的。其次, 要让学生懂得, 一段话虽然词语丰富、语句生动优美, 但往往也是由平时所学的语句组成的, 因而写一段话也并不难。

开始训练时, 教师先把写段的要求讲明白, 然后出示重点词, 并弄清词义, 启发学生灵活运用一些词语, 围绕某一意思, 写成一段话。笔者在指导学生描写《美丽的春天》一段时, 先出示重点词“春天、美丽、天空、燕子、鸭子、绿色、五颜六色”等, 再指导学生了解词意, 启发学生用这些词组句, 然后引导他们完成一段通顺的话。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使学生不感到难, 不感到无话可写, 而是兴致很高, 信手拈来。

(2) 指导连句成段, 培养写作思维。一篇好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 而段又由语句组成, 连句成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出示给学生, 让他们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再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理顺内容层次, 掌握整段内容, 让学生按照实际要求的先后顺序, 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再按连好的顺序通读两遍, 看是否顺畅。这种训练既帮助学生认识句与句的关系, 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加强用语言创造形象的训练。

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就是运用想象“把感官所接受的东西 (通过综合) 加以改造并创造出某种新型的东西”。因此, 在观察作文与回忆作文的基础上, 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 是学生形象思维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种训练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扩写:根据朦胧的形象想象出清晰的形象。在学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后, 同学们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朦胧的画面:有人 (贺知章、儿童) , 有事 (回乡) , 模模糊糊地还会有景有情, 但就是不具体。由老师介绍该诗必要的历史背景, 并点明是在春天里回江南老家 (启发学生联想江南春色) , 经过学生的合理想象, 勾勒出一系列细节, 扩写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

(2) 续写:根据已知形象的发展趋势想象出未知形象。在学完《小桔灯》后, 就小姑娘的爸爸回来与否设计几个结局, 由同学们完成续写。在学完《孔乙己》后, 就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他死在哪里?是谁害死了他?要求学生根据鲁迅先生小说中所给的材料和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话, 充分展开想象, 写一篇《孔乙己之死》。

(3) 创造作文:根据感知的零碎形象想象出完整的新的形象。可以把学生学过的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如在学完《珍珠鸟》后, 经过教师启发, 结合学生平时去动物园见到的鸟的生活习性, 让学生写一篇《我们一起飞翔》的作文。同学们结合《珍珠鸟》更加领悟到鸟类对自由的向往并扩展到人生。

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 有意识地联系本地文史资料、传统故事或特征性事物, 广泛查找和积累资料, 完成调查性质的写作。

6. 科学命题。

(1) 题目宜小不宜泛。教育心理学指出, 好的作文题目, 往往能够唤发写作兴趣, 开拓写作思路。在作文命题时, 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命题时不光要做到“实”、“活”、“新”、“趣”, 还应注意命题要“小”。“小”即写作范围不能太大, 要求不能过高, 因为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窗口, 当学生站在“窗口”向里探索时, 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就会使学生自然地失去写作兴趣, 大大挫伤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如在指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热爱之情时, 笔者将过去的文题《我爱我的家乡》、《可爱的家乡》进行具体化, 启发学生说出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 这时学生中有的说“家乡的红椒”, 有的说“家乡的西红柿”, 还有的说“家乡的路”等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题材, 以点带面。拟出的作文题目有:《我爱家乡的红椒》、《我爱家乡的路》……这样, 作文题目虽然小了, 但是写作要求没有降低, 表达中心没有变, 而且唤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丰富、生动。如有的学生通过写家乡的红椒, 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反映了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如学生通过家乡的桥梁道路建设的描写, 反映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家乡“路”的建设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之“路”前景光明、辉煌。

(2) 题目宜新不宜平。作文命题对作文教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命题得当, 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写作佳境。倘若命题只是那些旧、平、直、空的题目, 则只能使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海里, 难以顺利地复呈, 作文时就无话可说。如校运会后, 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 题目拟为《××加油》就很容易唤起学生对某个同学特别镜头的回忆, 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样写一件事, 以《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件烦恼的事》为题, 这只是平淡之题;若教师换一个角度命题, 以《老师, 我要告诉您一件事》、《妈妈, 你知道这件事吗?》为题, 就能诱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写作的欲望。为此, 教师在命题时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让学生参与命题, 注重作文命题的趣味性。

7. 作文评语要有艺术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在作文教学中, 一改过去“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的评语模式, 采用简单、艺术的评语, 指导启发, 其实也是教师在向学生作示范, 如观察事物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书写的示范。用艺术的评语批改作文,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批改的语言要简洁、艺术, 富有新意, 尽量给予鼓励, 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 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如“开头不错, 富有诗意, 文章如能按照这种风格写下去, 一定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运用这种评语, 容易给学生亲切感, 使学生受到启发引导。天长日久, 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 渐渐地对语言文学产生兴趣, 从而更喜爱语文, 作文也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上一篇: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下一篇:制度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