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2024-07-12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选11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道教思想,传统音乐,清水道教音乐,影响

传统音乐是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宗教因素的影响,比如儒教、道教与佛教等。其中儒道思想发挥的作用最大。而道教所谓的道是指最高的艺术精神。[1]道教思想中蕴含的诸多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想象。清水道教音乐是道教音乐的一个分支,道教“悟”与“和”的思想理念对清水道教音乐影响很大。

一、道教思想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审美观念的塑造主要体现在虚实互生和形神相依两个方面。虚实互生和形神相依的审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真实可感的表现形态。下面分别论述:

(一)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念

虚实相生虽是道教中一个重要思想观念,但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古语云:“夫音,非空也,以致真事,以虚致实,以无形身召有形身之法也。”这种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念在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中得到了明显地体现。例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清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戏曲著作中都呈现出虚实相生相长的时空观念。中国戏曲艺术中蕴含的虚实相生的艺术理念对于展现戏曲美的丰富性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含蓄的审美心理和趣味的揭示。此外,中国的古琴音乐文化中也蕴含了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这主要体现在琴曲的演奏方式上。古琴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不同的音色有虚实之别,在演奏时,将这三种音色穿插交错使用,能产生虚实相生的纯粹之感,让人享受琴声的至美境界。

(二)形神相依的审美趣味

这里所说的形神相依指的是形体与精神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与神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用意外的形象反映意中的神韵的本质特征。[2]道教思想强调形神相依,反映的是对艺术真实的追求。中国传统音乐在形象塑造上对形神兼备的追求可以视为对艺术真实追求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器乐创作一向主张形神应该完美地结合,这种结合偏重虚,强调神。清代古琴家祝风曾指出“乐曲以音传神而会其意”,也就是说,音乐形象的塑造要以形传神,讲究形神的兼备与统一,才能表达人心中真实的感受,才能进入一种自由的创作境界。

二、道教思想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想象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元素。其中,儒释道三教对传统音乐中想象力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三者之中,道教思想无疑最重视人的创造性想象。道教思想的精髓有齐物、逍遥、无为等,而齐物的想象方式与逍遥的思维特征共同塑造了传统音乐文化所独有的想象魅力。

(一)齐物的想象方式

“齐物”一说来自《庄子》,意思是主张破除成见,承认个体价值,使万事万物各适其适,各安其份。世界上的万物千差万别,秉性各异,道教主张的是“万物平等,物无贵贱”,这种齐物的观照方式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了整体性观照,实现了道的复归超越以及精神的升华。道家齐物的想象方式,拓宽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时空境界,将个人置身于宇宙当中,使人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中国的戏曲艺术受到了道教这种齐物的想象方式的影响,呈现出了明显地突破时空限制的虚化表达方式以及写意特征。再以中国传统器乐为例,从整体乐曲风格来看,传统器乐具有意在言外的想象特点,像古琴曲《流水》的主调是抒情,但却蕴含着诸多模拟性描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二)逍遥的思维特征

逍遥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逍遥的境界就是达到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而庄子认为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二者体现的是精神自由与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与思维想象。在我国古代的传统乐曲当中,《庄周梦蝶》、《高山流水》、《凌虚吟》等曲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古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精神审美领域。

三、道教思想对清水道教音乐文化的影响

清水道教音乐是道教音乐的一个分支,它是起源于全真道派的一种汉族宗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分为“龙门派”和“华山派”两个派别。清水道教音乐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以经韵唱诵为主,伴奏主要用打击法器,并吹奏管、笙、笛、箫等乐器。清水道乐营造的音乐氛围恢弘大气、庄严肃穆,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3]

首先,清水道教音乐受道教“悟”的思想影响很大。道教经典《清净经》提出:“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也就是说通过自得的悟,人们可以达至清净的境界。受道教“悟”的思想的影响,清水道教音乐在演奏过程中,也特别强调自悟的重要性。例如演奏者对于乐器演奏中的技术、节奏、呼吸、音腔与神韵的理解和掌握,都得依靠自悟的能力。另外,清水道教音乐常会给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感觉,也是通过“悟”来实现的。

其次,道教中“和”的思想理念也对清水道乐风格特点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清水道教音乐的主要内容是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以及幸福吉祥,这与儒道各学派所推崇的“和”的审美理念相一致。“和”的概念在古代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往往通过音乐之“和”来反映政治方面的“和”,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而在演奏形式上,清水道乐也很讲求“声乐”和“器乐”的协调配合以及笙、笛、箫等乐器之间的配合。有名的如《开坛韵》、《大赞韵》、《山名韵》等清水道乐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让人听后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总的来说,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确实有着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音乐上,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随处可见道家、道教的影响。道教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重视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华信.道家、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04.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课堂教学 课外主题活动

一、背景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尤其值得关注。柯达伊曾说:“如果学生最初接触到的音乐是其本民族、独具历史感和文化价值的音乐,这将会引导他们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他们自己、生活、社会„„正是通过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感才得以传承„„”由此可见,传统音乐是基础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有效的传统音乐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地感受与体验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感,形成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传统音乐进行有效地的传承、发扬与创新?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中,提出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有关传统音乐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即课堂的主题教学内容与课外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如传统音乐的主题教学与主题活动,首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知识,习得有关的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是学生在课外主题活动中表演与创新传统音乐,通过亲身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与实践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实践与研究在八一学校进行了三届六次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师生的好评。2015届高一年级1月艺术节的主题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扬与创新。首先,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领略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风采,了解各民族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同时学习演唱几首风格各异的民歌、曲艺与戏曲唱段。其次,学生在音乐会中通过表演,直接的感受、体验中国传统音乐,从而增进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与实践中了,学生们依据我国传统音乐的四大类(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及民间音乐的五大类(民间歌曲、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与乐种)内容结合本班的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并创新表演。

(一)课堂教学过程

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教师展示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歌、器乐、歌舞等分析其民族音乐的主要音乐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民族音乐,并学习演唱民歌、曲艺与戏曲唱段。

2.展开研究课题

师生主动搜集与节目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并设计演出节目。

3.深入研究课题

通过前两个阶段知识的搜集、积累与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内艺术实践中感受并体验音乐,教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并掌握知识与技能。

4.参与主题演出实践活动

总结研究内容,理解音乐,展示研究课题,参与主题演出实践活动。

(二)主题活动过程

艺术节的表演形式异彩纷呈,有歌舞、器乐、戏曲、音乐剧等。如高一二班的《水调歌头》让我们领略了宋代民间歌曲的风貌;高一六班的《惊鸿舞》仿佛让我们目睹了唐代女子“翩若惊鸿,宛如游龙”,轻盈优美、飘忽若仙的绝美舞姿;琴筝社曲鸣、高宇昊同学演奏的《阳关三叠》体现了古代琴曲所蕴含的韵味与文人们高尚的情操;高一三班的歌舞表演《浏阳河2008》把我们带回了民歌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时代,勾起我们的美好回忆;古筝社团演奏的筝曲《浏阳河》让我们领略了民歌《浏阳河》以不同的表演方式器乐演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更是让我们意会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古筝艺术令人神驰的境界;高一十班的《茉莉花》体现了江南民歌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的音乐风格;高一五班的《猜调》让我们依稀看到记忆中的江南,青砖灰瓦,潺潺流水,姑娘们哼着妙趣横生的小调,小伙儿们殷勤地应和,一幅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生活画卷;高一八班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与高一四班的《阿拉木汗》让我们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火一般的热情中,聆听着悠扬的铃鼓声,品味着吐鲁番的葡萄弥漫着甜如蜜的爱情故事;高一七班的《奔腾》则让我们置身于蒙古“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鲜碧如画,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中,看到携风裹雷,万马奔腾的壮观;兿缘京剧社表演的《孙悟空斗罗汉》让我们欣赏了古老的中国戏曲音乐迷人的魅力;高一九班的《唱脸谱》则展示了我当代少年对戏曲音乐、传统文化的演绎与诠释;高一一班音乐剧《梁祝》与国际部音乐剧《梦》的表演更是体现了当代学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是当代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而创新更是当代少年肩负的重任。值得欣喜的是在本届高一年级艺术节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创新的火花与梦想。如高一七班的蒙古族舞蹈《奔腾》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创新。在这个节目中,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蒙古族舞蹈音乐的特点,其节奏明快,舞步轻捷,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处处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一特点恰恰是这个节目的灵魂,是对传统最好的尊重与继承。而在编排与表演中,我们又能感受到创新的火花。在《奔腾》音乐的创编与表演中,ABA曲式结构的创作与舞蹈表演的三段对比让我们感受到西方音乐、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冲突与融合,这是对传统最好的创新与发扬。这样的创新节目俯拾皆是,如高一二班以钢琴独奏、独舞、个人朗诵与合唱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演绎的《水调歌头》,让我们在感受钢琴、舞蹈、朗诵表演的独特魅力时有焕然一新的体验;如高一九班的《唱脸谱》,这首根据中国戏曲音乐创编的优秀、经典的戏歌,和着同学们独具匠心的编排、化妆、服装、舞蹈与合唱,让人耳目一新;又如高一十班的《茉莉花》出其不意的让江苏《茉莉花》与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剧中的《茉莉花》结合在一起,中西音乐的碰撞与交流,这样的创新令人振奋;再如高一一班与国际部的节目,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映山红》、《渔舟唱晚》的理解,结合班级同学的特长创编了《梁祝》与《梦》音乐剧,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们妙不可言的创造才能。这是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是青春和传统的交融,是青年一代用青春妆点、激情创建的传承、发扬与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盛会。学生们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风采,体现了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炙热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实际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实践与研究历经三年,多次的实践与实施获得师生的好评。对学生而言他们在主题教学与主题活动表演中不仅获得了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他们通过直接的音乐感受、音乐体验与音乐审美过程,用多种表演形式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用音乐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文化素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实现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情感性与审美性的独特价值。如张可馨同学所说:“主题音乐活动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丽,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再如束燕翀同学所言:“主题音乐表演让我对自己的古筝表演充满自信,我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主题音乐活动对教师而言,不仅进行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探索与研究;同时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教学及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此案例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外主题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性。学生在活动中逐渐了解、理解和尊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学习与主题活动中继承、发扬并创新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深深地热爱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了民族意识,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

四、特色及创新点

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特色与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与实践中探索并提出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让音乐课堂主题教学成为课外主题活动的主要理论阵地,让课外主题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阵地,从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教学与研究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其次,教师在案例中探索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音乐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主题活动中,通过师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整理、学习与研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付诸于课外主题活动中,从案例的构想、设计、实施、总结与反思中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再次,学生在案例活动中充分的感受与体验中国传统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了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发扬与创新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内与课外实践中享受传统音乐的熏陶,激发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才能切切实实地在校园中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3]陈文雯,《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北京市八一中学校刊,2013.[4]《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5]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第4期.[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刘沛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3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文化 电影音乐

中国的古乐埋藏在留存的传统音乐之中。黄翔鹏先生的话使众多的专家、学者以及热爱音乐的青年投身到了继承、保存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队伍中。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众多人为之付出的同时,还是有不重视甚至鄙视传统音乐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社会群体,而且也出现在校园甚至是专业的音乐群体当中。西方,在现代人的头脑中,已经成为先进、时尚、文明的代名词。西方社会的文化侵略在不知不觉中已渗透到国人的肌体当中。一些人不以为然,更多的人则是无可奈何甚至身不由几。处在人类文化大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同样面临此类问题。以西方音乐为中心,一切以西方音乐为标准似乎已经约定俗成。

毫无疑问,传统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整个传统音乐文化以自己内部丰富的诸种类、品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别形态的文化样式。包含着由音乐文化反映出来的中国各民族人民独特的生存样式和应对方式。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是单薄的,没有生命力和生命激情的。而在我们的专业队伍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民族乐器的演奏包括演奏记号及技法都是中华民族深厚传统文化的反映。但我们民乐队伍中的一些人,长期以来,常使用西洋管弦乐演奏法和演奏记号来不断“规范”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演奏技法,无法对号入座就弃之一旁,使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演奏技法在谱面上无法体现。再来看当代作曲界,作品对音乐文化的反映也不尽如人意。八十年代以来,“文革”后培养的一代青年作曲家开始崛起,他们以新的面貌和大胆的艺术创造,打破了中国乐坛以往的平静,产生了许多音乐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好的和敢为人先的作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面对用民族乐器表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作品,很难找到一种亲切感及共鸣。这些作品仿佛是不识人间烟火,较少考虑受众群体,并且大都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狰狰傲骨。我们的历史不仅有老庄、陶渊明,我们更有象岳飞、郑和这样的民族爱国英雄,有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宽广的男儿气概。罗艺峰在其文章《新时期音乐思潮一瞥一试论“崛起的一群”》中的评价非常客观。他指出,“许多作品仍缺少力”,“主要是一种消极的美”。应多一些现实关怀,“把它推及社会、人生,联系时代现实”。

再来看学校及社会中的非专业群体:更多的是关注当下与西方,而较少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关心与兴趣。校园与街头充斥的是港台及欧美流行歌曲,视传统为过时,唯西方至上,成为黄皮肤的西方人。殊不知,自己还没把自己定好位,便迷失了自我,随波逐流,结果只能是一具空壳。对学校来说,要加强教育与引导。笔者曾对身边的初中生做过调查,有一部分学生仍对传统音乐文化及交响乐感兴趣,这说明传统音乐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我们并没有被流行、低俗的音乐完全占领。关键不在强制说教,空喊口号,要由内向外,使人心悦诚服的接受。自己的市场要靠自己占领。中国艺术具有原创性,我们应使自己的音乐语言、音乐思想深深的植根于这块肥沃的土壤中,建立自己的文化平台。文化是人的根本特征,失去文化依托,音乐将变的苍白、无力。淮阳泥泥狗已有七千年的历史,以它最原始的信仰形态被保留下来,中华民族的灾难太多了,它表现出了何等顽强的生存意志。另外。它还是一种生殖文化。至今,河南一些地区做的枣馍跟此也有一定的联系。豫剧中主角都是女性,这不仅与女性善抒情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困难时刻,男性支撑不了,相反女性能为了家庭坚强的支起一片天地。钟,能使人领略倒古代帝王的威严。琵琶,给人以一种无限自由的生命激情。听到江南丝竹,便会想到江浙人的委婉与细腻。罗艺峰在其《空间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文中揭示了音乐与天文、地理、建筑、哲学等深层音乐文化内容。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能随便就将之丢弃吗?但,我们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正如市场要求多元化,多元化市场是创新的龙头一样,我们的音乐文化也应多元化,海纳百川。只要不迷失自我,百家争鸣也未尝不可。也更能促进各种音乐文化的自身发展。放眼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央民乐团正在对琵琶编制进行改革。民乐是否应走交响化道路的讨论。这都是音乐文化理念的反映及音乐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新生事物产生前的混乱、迷惘在所难免。若干年后,是非曲直才会更加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变易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中华音乐文化也必将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无论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还是创新,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专业音乐领域义不容辞的应该挑起重任。在这里笔者却想着重谈一个更为简便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从大众的欣赏环节做起,通过电影音乐来激发大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是每一部音乐作品需要经过的一个完整流程。大众欣赏环节出现问题,受众面就会减小。因此仅靠专业音乐领域的孤芳自赏是不够的,如果能先在大众中普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那就能带动其他各个环节。电影音乐可以在欣赏环节起到启蒙作用,这一作用不可低估。

在当代的一些电影音乐中,除了导演用剧情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外,作曲家们也非常注重用音乐来表现剧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乐器来突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及传统文化。这些表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音乐主题及中国传统乐器的使用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电影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普及是件好事,它能使观众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并喜爱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以21世纪的中国古装电影大片如《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等为例。这些影片中用了描绘性的、体验性的、表达某种态度或情景的音乐以及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揭示了人物性格与内心,更彰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影片中的配乐使观众在厚重的历史空间驰骋的同时,更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

在电影配乐所使用的乐器上,作曲家会选用一些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乐器来突出中国文化,如对中国先秦时期就出现的传统乐器——古琴的使用。古琴这一乐器在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上似乎比其它中国古代乐器更有典型性。在电影中,这些中国古老乐器的概念也在扩大,已经扩大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不仅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也很好地体现出了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加强了电影的戏剧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在接受电影中所叙述的中国古代故事的同时,也渐渐地了解和喜爱了这一乐器和它所代表的文化。这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电影音乐为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这些民族乐器所表现的具有中国古典哲学意味的音乐丰富着人们的音乐积累,审美经验、审美心理,指导着每一位观众的个人趣味,电影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此也得到了体现。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4篇

中国音乐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和转型之后,从不同的审美视角、音乐语言,不同的体裁、题材等方面寻找着自身的音乐坐标。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大众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在当代的社会潮流和音乐语境中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思考,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挑战。由此引发的思考:中国音乐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人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如何理性地看待中国音乐各分支的平衡关系。音乐的形式、功能和观念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被人们称之为“新潮”或“寻根”的音乐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音乐学院兴起的同时,我们看到市场运作的革命性变革,信息的超量传播使媒体成为大众音乐的代言人。大众音乐文化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当代大众音乐无不处于时代的错位之中。音乐品种的单一模仿造就了脆弱的“快餐”音乐文化、明星效应、西方音乐的强势影响等等,使年青一代自然的接受西方、港台的音乐文化,接受大众传媒带来的“音乐蛋糕”。从而,渐渐疏远了自己本来就不太了解的传统音乐文化。大众音乐安慰和满足了聆听者的审美视野。这种淹没和替代在信息急剧变化、艺术多重发展的今天,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现实音乐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以民乐“新版”演奏形式相标榜的“女子十二乐坊”,活跃与国内、东南亚及欧美的音乐舞台,被视为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探索。她们曾表示“音乐好不好要让大家评论,要用销量来证明。”不可否认,传统音乐选择多元变化的类型,开拓一种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票房”对于引领和提高大众音域人整体欣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并非是唯一鉴定音乐精神、音乐存在的标签。

当传统对话现代社会,中国传统音乐生命力的延续和继承,不仅仅是静态保护的问题,新观念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未来发展注入动力。不论是原生型、次生型,还是再生型的音乐,都应在当代社会中拥有自己的音乐品格,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趋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如何?中国传统音乐存在的现状如何?随着国际流行文化、流行生活方式进入城市和乡村,人们大都以地域、方言、民俗习俗、博物馆、图书馆和历史名胜古迹遗存看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后人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大量“无声”与“有声”的音乐文化灵魂和财富,促使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听乐,还要用心听乐、解乐、读乐。在茶楼、书场、画院、社团、乡村、街道,在远离都市的乡镇节日庙会以及婚丧嫁娶的传统日子里,在许许多多的职业与非职业研究与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人群中,依然可以听到“活的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人文环境中,古谱的新解、隋唐的遗响、百年的说唱、戏曲艺术,使“传统像一条河流淌和记存着往昔的人文气息。

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依托着文人士大夫精神至上的品性而生存,作为音乐文化的“基因”、“活化石”,古琴、昆曲所追求的精神情境不变,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领略昆曲、琴曲中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特有信念。这些古典音乐,不简单着力于强化刺激听者的审美官能,而是通过引人想象的意境和精微奥妙之意引导观赏者的思维,唤起人们听觉、心觉的综合感受,其中的美学趣味在含蓄隽永的哲理中得到精神的感悟与升华。

建国初期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收集挖掘民间音乐的活动,使各地的传统音乐艺术类别都分别有自己地方音乐集成,这是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一次大的文化拯救行为。此外,民乐在国外进行的文化交流演出,各类民歌、器乐、说唱、戏曲大赛、艺术节,使我们看到了各地方古老的竹乐,鼓乐的不断“复活”,新作、新人、新剧、新观念,不断为传统音乐未来发展注如入活力。

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传统音乐呢?对传统的人文精神、民俗习性和表现形态的深度体味,非常具体的影响到中国音乐的创作方式,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并由此直接影响到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源”定位。我们的艺术家在享用文化资源,发掘到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传统音乐进行现代意义的文化重构的同时,应作出合乎当代人类生存情境的审美判断和更加理性的把握传统音乐之精髓。

传统音乐所释放的力量,塑造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民族主义精神。传统是每一个人记忆中自然拥有的东西,是回应任何时代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天然资源。

今天的时尚与强势文化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只是在主流文化的边缘游离。政府、国民音乐教育应情话本土音乐文化的自信,使用和调度各种有效的办法及途径保护与发展传统音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对话是长期的。

音乐文化的原生环境发生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传统音乐与文化市场产业化之间的反差,直接影响其生存状态。调查显示,散落在各地的歌种、曲种、乐种、剧种已愈来愈少,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传统的音乐形式有可能随着艺人的消失而消失。社会的发展无情地扬弃着传统文化自身的不稳定因素和已经稀有的物质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换。

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战略性格局,不可能无视传统的。换言之,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越要正视和尊重传统。

不仅仅只是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认识到的传统文化之于经济的巨大拉动效应,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标榜和文化输出需求。变化与发展之时,传统的保护十分重要,而发展音乐文化中的前卫意识,会潜在的策应社会的创造性,也会自己作用于人们对传统的认知。中国当代音乐艺术的观念正在逐步正视自身的规律、社会价值与存在意义。是文化“单边文化”,还是文化“多极世界”;是文化“本土化”,还是“全球化”,都祈愿我们的传统音乐有更多人前来播种和收获!

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呼吁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和推广以中华五千年为根基的民族文化精髓,提高民族修养,如:中、小学课本中唐诗、宋词、元杂剧等文学信息量的扩充;电台、电视、其它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传统音乐的主流方向;国家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和嘉奖对传统音乐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专家和音乐工作者;对目前流行的所谓“大众音乐”、“现代音乐”的创作、出版、发行严格的加以审查和限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音乐给以全方位的扶持和推广;成立民间新、老艺人帮、学协会,尽可能利用现代科技保存好传统原貌;强化各民族民俗民风、传统节日的本土化意识,正视外来的风俗、人情,不必重洋媚外。

尽管上述的设想有可能无法凭借个人力量去实现,甚至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我相信,每一个对自己民族有着深厚情感和高度历史责任感的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不遗余力、耕耘不辍,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将薪火相传,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胜景!

摘要:当中国音乐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中呈现出姿态各异的样貌,我们应该寻根溯源,在真正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的视角下,与时俱进的保护和推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使其民族性具有新的活力,源远流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当代音乐文化,民族性

参考文献

[1]蒲亨强.中国音乐的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周青青.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我该从何做起? 第5篇

关键词: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

保护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做出积极响应!

一、什么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对全代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支施行,并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

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文明古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在根据各自所生活习惯,沿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文化。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辉灿烂的历史同时,也深深地打下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烙印。在可以这样说,是各族人民共同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极其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是我们的祖先共同抒写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绚丽篇章。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两种力量的挑战。一种力量来自自身。秦统一六国,法家当道,焚书坑儒;汉继秦统,初信奉黄老之说,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独大。魏晋至唐,文化中兴。而宋朝又倒退回去。到了“五四”和“文革”时流传下来的文化就微乎其微了。另一种力量则来自外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残酷的现实令人担忧。对于大多数的城市观众来说,流行文化自然大行其道,传统音乐文化就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东西了。总体来说,我认为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目前的困难,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西方发生冲突引起的。表现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传统音乐慢节奏的冲突,现代人对西方自由,享乐主义的接受与实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面冲突(以秦腔为例,现在观众想看到的是快乐的,但秦腔是悲伤的),现代人娱乐方式与传统音乐欣赏方式的冲突,现代人媒介消费(视觉、科幻、特技、震撼的音响效果)的偏好和传统音乐文化的呆板之间的冲突。现代人对于互动性,双向性的偏好和传统音乐表演单向人际传统的冲突,现代人对“方便”的追求和传统音乐的欣赏成本(精力、时间、麻烦等)的冲突等等。

21世纪是发生巨变的一个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正经历着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型阶段。20世纪传播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它成为当今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最为重要的学科;21世纪伊始音乐传播学的兴起,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研究领域。虽然人们早就在传统音乐面对各种挑战下提出了“拯救”、“抢救”的呼声,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事实上,到了世纪之交,传统音乐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传播媒介中的弱势群体。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因其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独特个性,使得它在现代传播当中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有规可循,从而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尽如人意的地位。对于现代科技、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现代传媒,传统音乐研究者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而难以充分认识到它们在传统音乐传播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难以揭示其基本规律。所以,传统音乐传播失衡成为一种必然,甚至近期不可能恢复它的平衡,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该做的是如何深入这领域,把握其中的规律,给实践提供指导或理论、法律依据,并提出处理专业艺术与大众艺术、传统艺术与新型艺术之间关系的合理方法。

三、我该从何做起?

1、在中华文化已有的各种传承方式中,努力建立一种严格意义的“原样保存”模式,不仅仅是借用今天的录音、录像、书籍记录等现代化保存手段,记录下传统的“此刻”状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发自内心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为当代及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可能地将传统原样保存和继承。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在保存自己文化遗产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任何轻言“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只把传统看成“创新”的垫脚石.更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指出,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永远起着后人难以企及的不可代替的“典范作用”。

2、教育机构: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近几年各大城市不断兴起发展的各类琴行、乐器培训班,艺术学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目前学民乐的氛围逐渐正浓。很多中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音乐的教育,有的校园内建起了民乐兴趣班,部分学校还提倡每个学生都学一门乐器;生活条件好的中小老年人也纷纷拿起二胡、古筝开始音乐的再教育,随着白领学民乐渐成为都市的新时尚后,一些积极向上的青年人开始选择民乐。还有很多家长也转变了观念积极培养下一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国人所重视民乐在一批锲而不舍的民乐演奏家们奔走呼号的宣传和重振下,民间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民乐爱好者,相信民乐文化也随之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3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思想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音乐、舞蹈、民间传说、习俗、语言、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温州的木雕、竹雕技术,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息亡的地步。满族坤宁宫祭神音乐中的伴奏乐谱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失。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6篇

从实质上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 (1) 钢健有为; (2) 和与中; (3) 崇德利用; (4) 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 在同时期的文化研究热潮中,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西方现代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相容性, 并开始关注使他们经济得以重新崛起的文化根源——儒家思想。于是“新儒学”思潮开始出现。1993年之后, 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精神得以贯彻, 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根本的转变, 音乐艺术的多种形式得以并存和发展。

这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一些作品, 呈现出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精神的思想内容, 由此传达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让音乐能够焕发出更独特的艺术魅力。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钢琴音乐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和为贵、尚中求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尚中求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 曰: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一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中为本、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造就了中华民族“万邦协和”、“里仁为美”的博大胸怀与忠恕心理。可以说, “和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观。“尚中求和”的包容精神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 突出体现着‘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 赋予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巨大气魄。由于这种博大的胸怀, 中国文化历来都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 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 学习融为一体, 使之发展成为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尚中求和”的体现。

在中国当代钢琴作品创作上, 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是“尚中求和”的中国文化语义的具体体现。在学习西方音乐语言精华的同时,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并没有邯郸学步的全盘西化, 而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 巧妙的与西方音乐语言相结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音乐。

储望华的《幽谷潺音》受德彪西印象派钢琴作品的表现手法影响, 主题缺少通常意义上给人以鲜明印象的旋律线条, 同大多数德彪西的作品一样, 非旋律性因素以及富有特点的短句具备了主题意义。经过储望华的移植创新, 乐曲具有明显的中国风味的音画意境。

汪立三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完成于1979年。乐曲采用了某些日本音画, 又揉进了中国音乐素材, 乐曲根据华裔描绘了神圣的寺院, 浩瀚的大海, 表现了鉴真法师不屈服于惊涛骇浪的坚定意志。《涛声》中, 以小二度为特色的日本风格的音调, 贯穿全曲, 在创作手法上运用的不协和和声和多调性等较为现代的手法, 在当时的中国作品中式很少见的。

谱例《涛声》: (1-5小节)

“天人合一, 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 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 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民胞物与”选自宋代张载的《西铭》:“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在自然界中, 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 将天、地、人并立起来, 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 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 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 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 地道曰柔刚, 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 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 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 人之道是实现原则, 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钢琴音乐中, 大量的运用了这种艺术境界。陈培勋的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就表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作曲家发挥了钢琴音色的长处, 将湖面绿水盈盈、千层碧浪景象表现得细致入微。乐曲描绘了月下的湖光水色, 有淡泊悠远、虚无缥缈的意境, 乐曲一开始运用了具有传统音乐风格的旋律, 使左手低音区五度的音响, 传达出淡雅而悠远的意境, 宛如薄暮时分远处飘荡的钟声。和协的五度音响作为主要音程贯穿全曲, 和音阶式的伴奏音型使乐曲笼罩在朦胧而静谧的气氛中, 呈现出“清夜云空、熏风清远”的传统琴学语言。其中用琶音描绘出波纹细碎的湖面, 用下行装饰音模拟出的箫声和悠远空灵的主题旋律都给听众描绘出美丽的夜色:夕阳西下时, 那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 湖水似一位羞涩的少女的脸庞微微泛起了红晕。这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式音乐语言, 这正是“天人合一”。

谱例《平湖秋月》: (1-4小节)

储望华在《前奏曲》中的《幽谷潺音》中有一段旋律, 描写泉水从山峦涓涓流下, 左手低声部用了一个七声音阶下行, 来衬托这自上而下的“幽谷潺音”。低音区再現了乐曲开始时右手高音区的旋律, 曲调每一个音均以欧洲分解大、小三和弦下行装饰音形式奏出, 表現了“幽谷潺音”的灵空氛围。结朿句左手音均在每一节拍前以装饰音的短依音形式出現, 手法声音颇有古琴曲之兴味。表达出恬淡、宁静、悠远的意境, 这便是“天人合一”。中国侗族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多耶, 在陈怡所引造出的民间艺术氛围中, 更能感受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侗民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传递着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那种亲近感——“天人合一”。

随着文化寻根热潮的继续深入,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将更深刻的影响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国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会散发出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摘要: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的影响下,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尚中求和、天人合一, 民胞物与的哲学思想对中国钢琴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 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传统文化,特征,风格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怡.钢琴独奏曲“多耶”.钢琴艺术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 第1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4]李守玉.中国钢琴曲的民族特点.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0.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7篇

一、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环境风格营造上的应用

(一)传统古典主义风格

中国一直以来是礼仪之邦,崇尚“礼”、“自然”、“圆满”、“飘逸脱俗”、“天人合一”等。在传统建筑装饰中追求妙肖自然、寓意深刻、尊贵不俗、彰显志气,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注重理想浪漫的“神似”,以及“情”与“理”交融。这同时影响到室内的陈设。例如“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圆满、和和美美、和谐等意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多有体现。如苏州的私家园林里的墙形,墙体上的圆形门洞或窗洞,以及圆形门洞或窗洞后面的繁花似锦的树枝,营造出花好月圆的审美意境。虽然今天的室内环境空间是有限的,但还是有多种方法来满足人们追求圆满的理想,选择圆形的木质窗花做陈设物品,或者在玄关处把鞋柜上方空间设计成带圆形的造型也不失为好的选择。又如,风水之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讲究,有别于迷信的是,那是研究方位吉祥的学说,当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也慢慢重视起来。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里,卫生间是污秽之所,应远离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但是今天的室内空间面积都较传统建筑小,在室内功能分区时经常会碰到房屋卫生间与大门相对的情况,这在风水学上是与一家的正气、财气相冲突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室内装饰施工时会把卫生间的门洞移一下,或者在大门和卫生间门之间设计隔断进行阻隔,来周正室内的风水。

(二)中国新古典风格

中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主要是在传统古典主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结合现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高科技的发展,形成的新的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自由化,风格内涵的突出化、集中化。注重古典主义的气质,用现代的装饰技术、装饰材料、表现手法来加强室内空间环境的装饰效果,新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化减冲突,增强联系,两者之间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文化上高层次的精神共鸣。讲求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室内空间环境的造型设计上不是单纯地抄袭和挪用,而是追求风格精神上的神似,用简化、结合、修改、繁复等丰富的设计手法,现代的装饰材料和加工技术,脱离单纯手工制作的施工技术去追求传统文化式样的精神特点,为室内空间环境增添出古典的气息、文化的韵味。例如,传统文化中讲究做人需有一身正气,要“站如松,坐如钟”,所以传统家具中的椅、凳、塌等多采用木质结构,因为坚硬,故让人坐在上面没有办法东倒西歪,但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速,辛勤工作了一天回家还要正襟危坐会令人神经紧张,木加布、木加皮等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的家具形式就应运而生了,保留传统家具的木质结构部分,增添布艺或皮质的坐垫、靠垫、抱枕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不仅统一了室内的风格,而且给现代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

(三)从传统古典主义中衍生出来的其它风格样式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一些特点突出、意识专一的文化精神在与现代文明结合的过程中衍生出很多不同表现形式的室内风格:强调自我品质超凡脱俗、精神飘逸不拘的文人风格,强调男性力量与主导地位的男权主义,强调家庭经济条件富庶、贵气逼人的贵族风格,展现人们逃离现实、回归自然的田园式风格,表现人的“无我”的禅道风格,追求“天人合一”的神仙美景的神式风格,等等。这些风格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展现出来离不开表现元素的选择,例如,文人风格在设计时,可选用表现文人高洁气质的“四君子”题材的元素,表现文人才气的“文房四宝”、字画、书籍、博古架等,表现文人不俗品位的古玩、纪念品等;男权色彩浓厚的室内设计中以线条硬朗、气派豪放的装饰元素为主,空间划分上的干脆利落,色彩上黑、白、灰、蓝的冷峻,陈设上的力量、厚重都是不错的选择,霸气十足的青铜器、造型大胆的古代图腾等能很好地展示这一风格;贵族风格追求富贵、殷实的空间享受,在空间的设计和营造上会繁琐一些,选择上等的木质家具、皮质饰物、手工艺复杂稀少的工艺品等家具或陈设品,色彩更眩目更金碧辉煌些,金、黄、红、碧绿、翠蓝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色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表现出现代都市人逃离繁杂的压力,渴望自由的心态,藤器、天然的木雕、纯手工艺品、麻、棉都是营造田园风情的好元素;禅道风格是佛学精神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体现,水泥墙板,悠然的竹、兰等植物,应用于装饰时营造出一种思想的自由与灵动的空间;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永生、虚无的神学精神,其实反映在室内空间环境上就是讲究人—建筑—环境之间和谐的关系,室内与室外以及室内各空间之间互相交融,通过植物、光、天然材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典型装饰元素

(一)字画

字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艺术载体,包含书法(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瑰宝,楷书、行书、魏碑、草书等等)和绘画(壁画、帛画、漆画、色油画、各种器绘等)。这些字画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多以悬挂或粘贴的装饰形式出现。

(二)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装饰图案的发展,原始社会的陶器上的纹样、青铜器上的纹样、56个民族服饰上的图样、星象纹样、神话故事人物纹样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装饰纹样是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最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可以应用在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

(三)雕刻

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技法变幻多样。主要在石头、砖和木板上进行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底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及局部的高浮雕等,其中又以横竖纹衬底和平面剔底浅浮雕为最多。雕刻作品可作为空间的隔断,或直接挂在背景墙上作为装饰。

(四)浮雕

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汉代的浮雕艺术价值非常高,如画像石、画像砖、画像镜、瓦当等浮雕及其拓片等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时多用于墙体装饰和装饰小品等。

(五)器皿

器皿主要是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品,如罐、壶、杯、碗、盘等。器皿的材质更是种类繁多,如陶器、瓷器、土器、石器、青铜器、玉器、瓦器、漆器、景泰蓝等。可用于现代室内空间的墙面、地面、隔断、柜子等地方的悬挂、展示等的设计。

(六)织物

传统织物发展历史悠久,魅力悠长。帛、绢、丝、棉、麻等各种的织物材料上都可运用编织、绣、画等多样的手段描绘一些祥瑞辟邪升仙、天文星象、花卉、风景、神话传说、装饰纹样等内容。这些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的,如沙发的织物坐垫和靠背、抱枕、地毯、窗帘、覆盖巾、床上用品、壁画、垫子等。

三、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界面上的体现

在现代空间环境中利用现代技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的水泥材料、室内空间跨度、采光通风需求等各因素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都要考虑,在室内空间环境中表现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和情感内涵上,拒绝简单形式上的模仿,关键是在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上进行感知、体会、提炼,然后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体现出来的设计风格才能“形散神聚”、“精炼概括”。

(一)墙面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墙面占的面积是最大的,也是最突出设计效果的整体与和谐的关键界面。所以在墙面的设计上不适合采用过多的装饰元素进行装饰,把它保留为素雅的底色对其它的繁杂的设计反而能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在清新、淡雅的墙面上进行局部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能营造出典雅的“点睛之笔”的效果。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配以灯光的局部照明、重点照明等手法,展示的效果更加立体和突出。例如在酒店的过道,放置明式风格的桌子,桌面陈设一些瓷器等器皿,桌子背靠的墙面上挂有一幅木雕窗花,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优美音乐中的小高潮,跳跃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意味深长。

(二)顶面

把传统建筑中的藻井应用在现代室内空间中来,把传统文化中的图案、木雕等元素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展现出具有丰富多变形式语言、文化气息浓厚的顶面装饰效果。由于顶面装饰对房屋建筑层高有一定的要求,在考虑顶面装饰设计时,不可因为追求形式的美观而忽略了使用的安全,层高偏矮的室内家居装饰可直接装饰木雕和图案在边角上,层高较高的酒店、宾馆大厅等则可大胆地采用藻井等形式。

(三)地面

理石拼花、地毯陈设、局部挖槽放置物品玻璃盖面等多种多样的地面装饰效果突出,再放置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陈设品,装饰效果突出。例如在室内楼梯的转角处,用石头砌成一个随意的池子,池底散乱的放置一些鹅卵石、植物、假山、水体、小鱼、灯光、音乐等简直就是传统山水的缩影。意境悠远,为室内装饰增添出不少的艺术效果。

(四)隔断

隔断是室内空间划分和重组的有效手段,隔断的种类多样,有活隔断、死隔断、家具隔断、立板隔断、软隔断、推拉式隔断等,在隔断上体现传统文化艺术时装饰语言和装饰形式是比较灵活的,不仅可以把不同的传统文化题材和图案绘制表现在隔断实体的表面,而且可以以现代雕刻加工技术加以镂空来展现。例如,室内空间的分隔上可以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屏风,镂空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规划与划分空间,而且可以较好地保留室内的通风采光,关键是突出室内装饰效果传统意味的整体性。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的必然要求。“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继承与发扬需要中国室内设计师们不断提高自我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再把这经验的总结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传统文化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黄增炎.艺术创作中“度”的问题.文艺报, 2005-8-25, 第008版.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8篇

一、什么是民族音乐学的视角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音乐的考察不是只注重艺术作品的本身, 还更应该注重的是那些活动在作品背后的社会内涵;包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文化教育传统、民俗特征等等。我们经常会发出五个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内容”“为什么”。在这里不是把音乐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来进行研究, 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 围绕着音乐形式所发生的各种纠缠在一起的文化事项和社会事项, 采取多视角和多维度的综合性的研究方式这便于能在民族音乐学的基础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

二、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传统音乐文化现状

针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科学审视其现状:

首先, 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 资源流失状况严重, 后继乏人, 一些传统音乐形式面临灭绝;世界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甚至有人认为, 现在正是各个民族、各个文化体系行将交出自己历史与个性的

最后时刻。这种思想是有些偏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让位于现代, 分散让位于一体化的问题, 必然会要夹带着一套新的现代的文化。经济的一体化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一体化, 这是谁也不可逆转的。在现代西方文化的侵染下, 面对着许多的传统文化都在迅速的消失, 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作为音乐人放任不管, 那么当代人类音乐文化便会从此失去其丰富性, 各民族沉淀的文化厚度也日渐苍白。我们的一些有形艺术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中国唱片公司的1 2万块母版亟待修整和妥善收藏;我们音乐研究所收藏的大量古代乐器、历代音乐文献以及音乐研究所研究人员呕心沥血深入民间采风收集的录音等因无法达到规定的收藏条件正面临损坏甚至灭绝的命运……另一方面, 我国更为广博的无形音乐财产, 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甚至濒临灭绝。如何走出困境?无不让人深思。

第二, 对待传统音乐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我国的地大物博, 也自然造就了文化式样的琳琅满目, 从根本上寻找他存活的原因、从活着的音乐入手, 我们会发现社会因素影响的巨大的。几乎所有的存活原因都跟当地人民的传统风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从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来分析: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讲, 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功能.例如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婚丧嫁娶所形成的音乐作品来看, 这里面深层次的社会内涵是丰富的.中国人对丧礼仪式的重视, 暗含了古老的"礼仪孝道"。“莫大于不孝”“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约定俗成的规范, “孝名”成为一种无形资产, 影响着人的声誉地位.由此可见音乐的功能不仅只在于音乐本身, 更带有着强烈的社会功能;在嫁娶之时也会采用大量的音乐活动形式, 为了热闹喜庆之外, 更表现为一种社会约束.让世人都知道这门亲事, 也算是一种道德规范。因此只保护好得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尤为关键!

从宗教信仰来看, 各个地区的音乐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如智化寺的京音乐、西安鼓乐、山西八大套等这些艺术形式得以经历数千年历史的洗礼, 依然散发夺目光辉这是与人民的宗教信仰、民俗传统分不开的。例如我们湖南湘西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活跃的傩戏。这是一种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 在当地人民心目中这是能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 所以非常重视, 保护也比较完整。由此可见, 尊重信仰、尊重文化, 保证好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才能保存好音乐形式的丰富内容。

从文化教育形式来讲, 不论是家族教育、社会教育等对中国音乐的传播也是有着深远影响的.福建南音为什么能保春完整, 是有多种原因的。1、起源于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仪式重视, 在古代战乱时期, 出现很多“举家南迁”的现象.而在古代南方为蛮夷之地, 随时要准备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斗争.因此就产生了祭祖这一形式, 不断提醒着族人要团结。2、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秩序的学要, 讲究长幼有序, 这一点又可以通过南方的住房情况可出来, 有着严格的等级, 通过这种家族和社会规范教育, 祭祀音乐也随之发展, 保存至今.随着音乐认识的不断提高, 福建政府也予以重视, 采取了每年举办南音比赛、小学开设南音课、发展民间组织、政府扶植南音剧目加强保护和发展是值得借鉴的, 可是像这样的能得到政府扶植民间艺术形式又有几个呢?

第三, 是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快步伐, 保护机制急需完善。让我们了解一些国外的政策措施, 从中寻找一些启示和借鉴吧!日本对于传统艺术采用的是“人间国宝保护体制”的方式, 用保险库似的的办法加以保存, 以求原封不动的加以保存。并且组织青少年必须观赏一次, 让青少年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在韩国对传统雅乐和也是采取不改革不发展的态度, 原封不动的保存。印度就非常极端了, 只提倡国乐。虽然国外的一些经验无论如何都有他的优势, 但是面对我国实际情况, 如此种类繁多的音乐形式, 政府无论从经费支持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来看都是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而不是喊喊口号, 这是我们一些职能部门应该反思的。建立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三、如何进一步科学的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1、在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要讲究科学性, 着力于濒危的、有丰富内涵和价值的音乐品种为重点, 在今天对偏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又是势在必行的, 因此, 要求我们尽快的去考察整理这些原生态的文化和艺术, 把它们记录和整理下来。但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 除了录音、图像以及文字记录等保护方式外, 如何能使它们得以传承呢﹖而这种传承对于该民族是否具有实际的意义﹖也是应该考虑的。音乐是鲜活的, 它只有以最本质的形态——声音的方式存在, 并不断为人们所欣赏, 才有真正的存在价值。音乐学家杨荫浏和民间艺术家阿炳及其《二泉映月》的故事, 经常被人们谈起。杨荫浏对录制的成品并没有直接搬到研究室当中“珍藏”起来, 而是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台加以推广, 其后才是记谱、研究等理论工作的跟进。今天, 《二泉映月》、《听松》等阿炳遗作能够成为音乐经典, 长演不衰, 这与前辈研究者富有远见的工作方式不无关系。因此如何使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些有形、无形的音乐文化遗产中有价值的东西得到挖掘、保存并在现实的音乐生活中得以延续, 使中国音乐语言体系中依然保有独特的成分, 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对各个地方的社会形态、风俗传统、宗教信仰、教育形式都能有意识尊重和保护。

2、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谋其政”。国家和地方都应该尽快制定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政策, 为保护、开发等确立法律依据。同时, 逐级成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 统一协调、指导保护、抢救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文化艺术资料库, 实行分级保护制度。政府地方适当的财政支出是必要的, 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经费也应该花对地方。例如:张家界花费几百万为天子洞修了毫无意义的电梯, 成为海内外的笑柄。如果把钱投在当地那么富饶的传统文化保护上, 该会取得多大收益呀!经费不足也可政策倾斜, 采取放活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此外, 一部分在官方控制下的各种民间、民族传统的庆典和仪式在被保护的同时, 常常当作促进商业投资的潜在资源, 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 但是, 它也可能破坏原有的传统, 从而沦为专供旅游者消遣的表演项目, 这些也是应该慎思的呀!

3、根本出路在创新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天人合一”,“寓教于乐”,“主客统一”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文化建设本身, 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中的重中之重, 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同样也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具体而言,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层面, 是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而且也是整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 后者强调天人分立, 这正如张贷年、程宜山二位先生所言:“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 又由“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派生出“中正平和”、“含蓄婉曲”、“亲切真挚”等等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并派生出“形神兼备”、“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情理结合”、“情景交融”等诸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质。

总而言之,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强调的是“和谐”二字。显而易见,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 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首先就要弘扬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为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提供正能量与软实力, 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供雄厚的文化支撑与智力之源。

二、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二个层面, 是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寓教于乐”, 指的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是“乐感文化”, 即娱乐论。在汉字中, “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 二者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音乐即娱乐, 娱乐即音乐。

在整个音乐文化建设中, 音乐艺术虽然具有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等多种文化作用, 但是这些文化作用又都要通过娱乐才能得以发挥。可见, “寓教于乐”的重要性之所在。

娱乐又与游戏紧密相连, 早在18世纪, 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统一在一起。人在现实中既受自然力量与物质需要的强迫, 又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强迫, 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娱乐游戏时, 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与理性的强迫, 获得真正的自由, 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所以, 人的这种乐游戏的本能, 便成为艺术 (包括音乐艺术) 创作的动机, 在这种自由活动中, 才的过剩精力才得到了发泄, 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发展了席勒的这一学说, 他明确指出:人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 实质上都是一种游戏, 美感则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悦。他们创造的这一学说被后来的艺术史家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则与“席勒-斯宾塞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是以娱乐为路径与手段, 而以教育为宗旨与目的;“席勒-斯宾塞理论”则以娱乐游戏为本质与目的。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 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就必须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 (下转87页) (上接61页) 精神, 要在农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全程中, 贯彻“寓教于乐”的精神, 让所有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 都能自娱自乐、娱人乐人、快乐分享、快乐尽享。让音乐真正成为“娱乐制造”和“制造娱乐”的利器, 使其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中, 发挥它独有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三个层面, 是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所谓“主客统一”, 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亦即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 (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 与音乐艺术客体 (音乐作品) 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人格与艺格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乐如其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等等, 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中的“主客分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开中国音乐史, 记载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 它们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例如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曰:‘善哉, 洋洋命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 伯牙为了谢知音, 摔碎古琴, 从此不再弹琴, 这是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完善统一的范例。又如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 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掠, 命期奏乐, 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 以示抗拒, 命其奏乐, 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 以示抗拒, 被安支解示众, 宁死不屈。这也是“主客统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典范。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 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也必须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使人民群众做到音乐美与自身的心灵美、行为美的有机统一, 从而大大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 可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就要从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三大层面入手, 并力求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335.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传承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我国在传统文化上具有很深的底蕴,不过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上却没有做好传承工作。有关专家表示,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工作,有利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更可以让更多人去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其重要性。那么下面我们就以大学音乐教育为角度,来具体的讨论一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音乐教育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几千年所积累的历史底蕴,造就了许多具有魅力的传统文化。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它身上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而在进行音乐实践期间,经过总结而累积的多种音乐元素,其中有乐律、乐谱、乐理等以及这个民族的习惯、观念等的集中体现。所以,民族传统音乐最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具体形象,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不过我国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工作方面做的并不是很理想,而大学音乐教育是目前能够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最有效教育,因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大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音乐教育的文化特性和多元发展

准确的说,传统音乐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泛,而且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历史、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因此传统音乐被视作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还和其他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人们通过音乐,能够有机会抒发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另外,每个民族音乐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因此让民族音乐更加的具有魅力。

通过对音乐文化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音乐教育其实就是音乐文化教育,两者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期间,抛弃掉了对于音乐文化的教育,那么实际上就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意义。不过现在,我国大学在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上,还停留在“技术第一”的阶段,对于音乐文化的教育并不重视。另外,对于音乐的创作背景、当时的社会情况等方面也没有向学生进行过多的介绍。因此让很多的学生认为,音乐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内涵。所以,音乐教育如果不结合音乐文化进行教学,不但无法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而且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音樂家。

(二)源于界定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广义”和“狭义”是相关专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的界定方式。先来说说狭义,它具体指的是我们目前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只是局限在几种类型当中,分别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等。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所出现的音乐。著名的音乐专家董维松指出,狭义的类型,早在1840年之前就已经形成,而且还非常的具有完整性,虽然音乐的质量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提高,不过音乐风格其实已经得到了定型,因此将时间定为1840年以后是非常合理的。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详细的将民族传统音乐分成了八种类型,分别为:戏曲、舞蹈、说唱、佛音、道教、祭祀音乐,以及民间小调、乐器和乐种。

第一次出现“民族传统音乐”这个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在我国创建了“民族传统音乐学会”,不过却对民族传统音乐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界定。这不但会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还会让大学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质量有所下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传统音乐的日趋衰落和异化

和传统的手工艺术比较能够发现,民族传统音乐无法为社会发展创造经济收益。就算是进行演出,也会出现经济亏损的情况。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尽管投入的很积极,但是却没有得到市场的回报,最终造成民族传统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而具体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由于社会理念的发展,让人们对民歌不再受到像过去一样的喜爱,一些民间歌手也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退出了舞台,而青年民族音乐人却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而从事了其他行业,民族音乐因此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民族传统音乐也被灌入了一定的商业元素,因此让其失去了本身所特有的魅力,纳西族歌舞被商业包装后,变成一种纯粹娱乐观众的舞蹈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二)音乐教育的不均

我国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不过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体系的创建上不够均衡,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通过对大学音乐教材的分析后就会发现,很多音乐内容都与西方音乐有关系,不管是理论知识或是技能讲解方面,都存在着西化的问题,而有关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内容却不是很多,即便是有,也是以西方音乐的风格来进行衡量的。

第二,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匀。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资源在一线大城市所占的比例较多,特别是在专业教师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这也让很多的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不过在一些二三线的小城市,教育资源却显得较为稀缺,师资力量也不是很雄厚,因此让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工作很难开展。所以相关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这些城市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

三、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一)大学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的主要途径

现在,我国大学的音乐教师团队拥有几十万人,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传播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任务,目的就是要让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首先,主抓音乐教育的大学管理机构要创建出一个科学化、完善化的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系统,而其主要的职责是编排音乐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师资力量等;另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进行认真的研究,以便加深自己的理论水平,并构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样的话,就会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能够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能够由原来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如此一来,就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人才。

nlc202309082330

(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音乐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以及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从出现音乐的那天开始,人类社会就自动形成了音乐文化的种种传承机制。而且,民族传统音乐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进的,所以在大学音乐教育期间,一定要对传统音乐采取积极的态度,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来不断的充实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所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若想得到更好的继承,就一定要在留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新鲜元素,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说明一下:

第一,大学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经典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研究,而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不但能够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吸取一些新鲜的文化基因。经典的民族传统音乐,能够突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同时,还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第二,学校在继承以及传播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期间,最好融入一些外国的音乐文化。人类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在文化上逐渐形成了融合。在这样的浪潮下,国外的许多音乐文化迅速的传进了中国,在对两者进行对比期间,相关专家意识到,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音乐的创作观念不是很成熟,记谱法不是很直观等。所以,学校在进行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时候,不但要留有傳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还应该适当的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音乐元素。并在与国外优秀音乐的交流中,给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第三,由于社会的进步,信息的传播方式由电视转变成了互联网。如今的年轻人,对互联网特别感兴趣,经常会在网络上搜寻最新的信息。因此,大学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最好将互联网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这样就能够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与继承。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并搭配上符合这些音乐风格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视频以及音乐的熏陶下,就能够亲自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让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生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与继承。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且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吸纳一些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元素,只有做到这些,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才能够在大学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发扬和继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从而让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

参考文献:

[1]韩旭.浅谈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J].黄河之声,2014,(01):34-35.

[2]周景春.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85-89.

[3]彭姝玲.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106-107.

[4]张耀春.浅析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大舞台,2015,(06):184-185.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统音乐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中原音乐文化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源头之一。它是中国音乐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音乐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 河南要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强调应“传承弘扬中原文化, 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提升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1。由此可见, 中原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战略, 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 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内容丰富, 这其中就包括一个非常的重要内容就是音乐文化的发展。大力弘扬优秀中原音乐文化, 传承和创新中原传统音乐文化, 打造中原音乐文化品牌, 以提升中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夯实中原音乐文化的根基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 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而辉煌的音乐文化遗产, 这其中就包含了民间歌舞、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等。不仅形式丰富多样, 而且题材也相当广泛。因此, 了解和掌握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现状, 研究、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对于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显现

“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其中不仅包括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 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作品”。中原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多样, 品种繁多, 题材广泛。在内容上无论是历史故事, 神话传说, 人间悲喜, 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都能够得到艺术反映。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尽管历经坎坷、饱经忧患, 还是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凝聚着历代艺术家的创造和智慧, 是中原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的音乐风格, 载附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比如现在河南的主要剧种豫剧、曲剧、越调剧, 都是在中原民歌、河南曲子、河南梆子、说唱音乐等中原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 中原传统音乐为河南戏曲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由于历史的演变和中原传统音乐千百年来采取身传口授的传授方式, 多数没有资料典籍可考, 有些曲种和曲目早已销声匿迹, 有的散落民间, 几近泯灭, 有的正在演变更迭。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西方音乐文化涌入我国, 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出现了多元化倾向, 对传统音乐的欣赏需求受到了冲击。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面临严峻的局面, 充分发挥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中的潜力和优势已成当务之急。

二、中原传统音乐文化优势要素的挖掘、整理、研究、不足, 亟待系统解决

发展中原传统音乐文化, 充分发挥其优势, 就必然需要优秀的人才支持。中原音乐文化人才缺乏, 尤其是缺乏大师级的人物, 这大大的削减了中原音乐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能基础。高等音乐院校 (师范院校) 、艺术科研院所、专业艺术团体是文化人才的集聚地, 河南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缺乏高水平的艺术科研院所, 没有一所专业的、实力很强的专业音乐学院, 专业艺术院团的水平也有待提高, 再加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才在全国的流动的大方向是向东南沿海及“北、上、广”集中, 河南基本成为人才净输出地, 特别是在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复合型音乐文化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河南省各大高校大都设有音乐学院或音乐系, 然而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和传承还有很多不足。中原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 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音乐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不仅可以让该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扬, 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 在中原传统音乐文化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研发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对信息资源、技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对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和研发, 对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科研、传承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中原传统音乐文化资料在更广泛的地区和领域传播, 还可以使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中原传统音乐文化。

总之优秀音乐文化人才的缺乏、音乐资料数据库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不足、人才培养计划的不完善, 使得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以及优势要素的挖掘、整理、研究等缺乏强劲的智力支持。

三、音乐文化消费市场广阔, 中原特色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项目打造还未达到良好契合, 音乐品牌的认同力和附加值不高, 营销手段单一, 导致音乐文化产品内在的经济价值严重低于市场价值

河南拥有非常多的且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 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也为音乐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是, 音乐品牌却做得不够响亮, 比如黄帝故里一年一度的拜祖大典已经成为了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但黄帝文化中的音乐文化内涵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虽然有《黄帝故里三月三》等等这样的音乐作品, 历届拜祖大典都会邀请到许多歌唱家莅临现场, 但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 未能利用好这张文化名片打造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音乐文化品牌。加之扶持力度和传宣力度不够, 品牌效应远没有发挥出来, 音乐文化品牌的发展与传统文化项目的打造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契合。

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与其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这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其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只有宣传力度的到位, 才会有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和接受中原音乐文化。音乐文化的说服力是通过展现、宣传而到达其影响力的。正式由于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宣传有限, 其影响力还未达到应有的地位。河南的主流媒体 (包括电子媒体) 是中原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但其影响的广度、深度与国内许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着明显的不足, 这必然局限中原音乐文化向外扩展及传播, 经济价值严重低于市场价值, 大大压缩了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空间。

因此, 在如今创建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 作为音乐工作者应当充分地了解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资源, 培育出具有中原风格的音乐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河南日报, 2011.10.08.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 2003.1.

[3]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J].中国音乐学, 1987.

[4]骆玉安.《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和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上一篇:国学大师下一篇:幼少儿英语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