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后处理技术

2024-06-08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精选8篇)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下颌骨骨折患者34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11例, 年龄15~72岁, 平均年龄34岁, 车祸伤22例, 摔伤12例。

1.2 扫描方法及重建技术

多层螺旋CT的完成分为原始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两个阶段, 使用SOMATOM Emotion 6多层螺旋CT (MSCT) 扫描, 患者取常规仰卧位, 先行CT定位扫描, 再行患部连续容积扫描, 扫描范围从下颌骨下缘至颞颌关节上。扫描参数: 130kV, 70mA, 螺距为1.5, 层厚3mm, 重建间隔为1.25mm。扫描完成后, 将重建图像传入Syngo系统工作站, 进行图像重建处理。使用的重建方法:多平面重建 (MPR) 及容积重建 (SVR) , 获得组合图像, 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察, 并将该信息提供给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以此作为术前方案设计的依据。

2结果

本组34例下颌骨骨折中,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成像, 均能清晰地显示骨折线影像及骨折移位情况, 下颌体骨折14例, 合并髁突骨折8例;下颌角骨折6例;下颌升支骨折5例;单纯髁突骨折7例;冠突骨折2例。髁突骨折并颞颌关节脱位9例, 其中单侧脱位6例, 双侧脱位3例。

3讨论

下颌是人体的暴露部位, 在外伤中易受损伤, 下颌骨形态不规则, 受伤后骨折复杂多样。由外伤引起的多发或粉碎性骨折, 常规X线检查需要特殊部位, 由于下颌骨在摄片过程中不易暴露, 骨质重叠, 加之患者疼痛难忍很难配合, 难以准确显示复杂骨折及移位情况, 不能指导外科医生进行术前计划的制定, 轴位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 能清晰显示骨折情况, 但对于平行于扫描基线的骨折有时会漏诊, 同时轴位CT缺乏立体感, 主要靠医生的想象来形成三维的印象, 对大多数临床医生来说, 阅片比较困难。而多层螺旋CT以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可获得任意平面的MPR图像及任意旋转的三维立体图像, 弥补了X线平片及轴位图像的不足, 可清楚显示下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 并可任意角度观察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为临床医师整体、全面观察下颌骨骨折及脱位提供了直观立体图像, 有助于下颌骨的诊断和治疗[2]。MPR是在薄层图像基础上生成的, 可以从冠状、矢状或任意斜面逐层前、后或左、右观察下颌骨骨折、碎骨片移位情况 (图1, 2) 。

MPR与轴位图像相互参照, 丰富了空间立体效果, 尤其是在髁状突骨折移位及脱位的形态改变上。因CT轴位扫描对平行于基线的微小骨折可能会遗漏, 而MPR消除了这一缺点。本组5处细小及横断骨折于轴位图像未显示, MPR图像清楚显示, 但因MPR是二维图像, 没有立体感, 所显示的改变不连续、不全面, 还需三维立体结合[3]。MPR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不增加放射剂量, 不增加搬动患者次数, 是对轴位CT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 具有很大优越性及应用前景。SVR具有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的特点, 缺点是解剖细节显示不够, 对移位不明显的线形骨折不易显示[4]。SVR是一种较高形式的重建方式, 赋予伪彩色图像与大体标本相似, 富于立体感, 边缘细腻柔和, 能整体显示下颌骨骨折和颞颌关节脱位的立体形态、空间关系, 任意方位进行切割和旋转, 较为满意地显示出骨折及移位情况 (图3, 4) 。推荐作为下颌骨损伤三维重建的常规方法[5]。

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下颌骨骨折的形态及脱位情况, 在下颌骨骨折与颞颌关节脱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微小骨折中, 应着重观察轴位及MPR图像, SVR为辅;MPR适合于发现骨折及观察细微骨折, 而SVR能更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移位情况[1]。轴位图像仍是诊断的基础, MPR、SVR图像为轴位图像的补充, 在诊断中应将X线平片、轴位、MPR、SVR等多种成像综合并合理地应用, 才能对下颌骨骨折作出准确诊断, 为临床医师术前拟定计划、确定治疗原则以及术前、术后对比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后处理技术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 均行颌面部MSCT轴位容积扫描后作多平面重建 (MPR) 及容积重建 (SVR) , 获得最佳组合图像。结果:螺旋CT轴位图像及MPR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下颌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颞颌关节腔内骨折碎骨片及颞颌关节脱位情况;SVR重建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关节脱位及关节腔内碎骨片。结论:多层螺旋CT (MSCT) MPR、SVR对下颌骨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 影像征象为下颌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骨折,下颌骨,体层摄影术,后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荣品, 茂雄,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 (5) :426-428.

[2]曹来宾, 徐爱德, 徐德永.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 (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36.

[3]王喆, 张文莉, 等.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骨创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 (J) .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 (12) :1074-1075.

[4]王玲, 旺春红.三维CT重建在下颌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J) .贵州医药, 2008, 32 (7) :626-628.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2篇

[关键词] 不确定性;肋骨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后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17-02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通过64层螺旋CT 5 mm骨重建横断图像在诊断肋骨骨折的过程中,有许多患者无法明确诊断,笔者把5 mm骨重建横断CT图像考虑为疑似肋骨骨折,并且定义为不确定性肋骨骨折(uncertainty rib fracture)。通过重点研究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中的薄层多平面重建(thin-section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TSMPR,层厚1 mm)、薄层曲面重建(thin-section curved planer reconstruction,TSCPR,层厚1 mm)、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中最佳重建方案,应用于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08年1~12月胸部外伤行64层螺旋CT检查患者386例,均由笔者所在医院CT室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审阅5 mm肋骨横断图像,筛选确认不确定性肋骨骨折患者26例。男24例,女2例,平均(48.0±4.3)岁。临床均有不同外伤史,主要症状为胸部疼痛。2例分别于2~4周后复查。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120 kV,100 MAS,旋转速度0.5 s,准直宽度0.6 mm,Pitch1.4,重建层厚0.6~1.0 mm,重建间隔0.6 mm,扫描范围从胸1~腰2,头足方向扫描,屏气7~10 s,完成扫描,常规重建5 mm层厚横断图像,窗宽1 500 Hu,窗位450 Hu。容积扫描后,传入Syngo acquisition work place工作站,采用TSMPR、TSCPR、VR、SSD等技术进行重建,卷积函数(kernel)VR、SSD选择30,TSMPR、TSCPR选择70。SSD阈值下限为150 Hu左右。VR采用红、黄、白三色,阈值下限大致分别为120、160、240 Hu。由CT室4名医师利用盲分法分别对其中一项重组图像完成图像分析诊断工作,然后再由2名资深医师共同进行确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行X列表资料的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观察

本研究共分析诊断26例患者,不确定性肋骨骨折32处,包括:多发骨折5例,其中1例3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其余为2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单发不确定性肋骨骨折21处。TSMPR、TSCPR明确诊断30处肋骨骨折,2处为正常肋骨;SSD明确诊断骨折16处;VR明确诊断骨折23处。其中内外侧骨皮质隆起、内折或断裂7处(图1);骨皮质部分断裂,裂隙间隙小,未发生明显移位8处(图2);骨皮质断裂不明显,仅表现为一侧骨皮质隆起或内折5处(图3);单侧细微骨皮质断裂翘起或凹陷10处(图4)。SSD、VR图像能直观显示骨折的部位、数量及骨折移位情况,对于骨皮质断裂不明显的肋骨骨折不能明确诊断,TSMPR、TSCPR对于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均能显示锐利清晰的骨折线以及骨折周围细微变化,2例复查患者均见细微骨痂形成,6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见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肿胀。

a:右侧第4肋骨5mm横断图像形态不规则(↑);b :VR像

未见骨折;c:TSCPR显示内外侧骨皮质折断(↑)

图1  内外侧骨皮质隆起、内折或断裂

图2  冠状面TSCPR見部分骨皮质断裂及细微骨痂形成(↑);

图3  TSMPR显示骨皮质断裂不明显,仅表现为一侧骨皮质内折,临

近胸膜肿胀(←);图4 TSMPR显示外侧骨皮质断裂,边缘锐利(←)

2.2 TSMPR、TSCPR、SSD及VR 4种诊断方法之间的比较

对TSMPR、TSCPR、VR、SSD等方法相互间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见表1。TSMPR、TSCP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VR、SSD,且与VR、SSD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SD、VR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TSMPR、TSCPR、SSD及VR 4种诊断方法比较

诊断方法确诊(处)未确诊(处)

TSMPR

TSCPR 32*

32#0

0

SSD

VR16

2316

9

注:TSMPR、TSCPR、SSD及VR 4种诊断方法之间的总体比较,P<0.01;与SSD、VR比较,*P<0.01;与SSD、VR比较,#P<0.01

3 讨论

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61%~90%,以第4~9肋骨最易发生骨折[1]。由于肋骨的结构单薄致细微的骨折线缺乏对比、形态呈半环状、CT扫描轴面与骨折线近似平行、CT的容积效应等原因,导致不完全性骨折、无明显错位的细微骨折,因而易遗漏,造成诊断不确定。64层螺旋CT具有容积数据采集,扫描速度快,重建图像质量高,可达到各向同性分辨率,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为肋骨的成像创造了条件,很好地解决了常规CT的不足和肋骨水平位扫描的不足。64层螺旋CT 5 mm骨重建横断图像已无法满足对于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已成为影像科及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骨折线的走行方向与CT轴面近似平行或由于CT的容积效应容易遗漏微细骨折,而层厚>1 mm以上的CPR、MPR重建图像极易导致漏诊问题的发生,TSCPR、TSMPR重建图像(1 mm)无疑是更好的选择。TSCPR、TSMPR利用其重建的薄层图像将容积效应所导致的误差降至最低,密度分辨率提高,重建的薄层图像还能够细致观察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肿胀、胸膜推移模糊等骨折的间接征象。本研究中TSCPR及TSMPR重建图像(1 mm)对于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为100%。TSCPR、TSMPR与SSD、VR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骨折的准确性明显高于SSD、VR。

nlc202309040048

TSCPR对肋骨的观察,克服了横断图像和多平面重建图像不能对非直线结构在同一片面成像的缺点,使单根肋骨的观察更直观更全面,弥补了SSD、VR三维图像分辨率的不足。有学者报道做CPR重建时应用鼠标沿肋骨的走行方向一次性平稳地将肋骨勾画完成[2]。笔者发现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鼠标画线容易偏离肋骨中心发生误差,应用多点连线法,简单易行,成功率较高。

由于肋骨的解剖学特征,其在CT横断面图像上显示呈断续斜面,对于肋骨的精确定位及肋骨骨折形态的直观显示有一定局限性,为患者、临床医师及法医学家的认定带来困难,因此最大限度完整显示肋骨的形态是目前学者积极研究的课题。Niitsu等[3-4]报道在原始薄层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角度应用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最大程度地显示肋骨病变(包括肋骨骨折)。TSMPR可以行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的图像重组,找到观察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最佳角度,区分骨质边缘部因部分容积效应而可能显示的假骨折线,最大程度地展示肋骨。

SSD、VR成像的关键是设定合适的CT阈值[5],SSD是对所设定CT阈值内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其后处理的影响因素仅CT阈值1项,后处理操作也较简单。VR则是利用不同的色彩、透明度显示不同CT阈值内的结构,操作较SSD复杂[6]。SSD、VR三维重组图像可做任意轴向和角度的旋转和切割,定位准确,空间立体感强,能结合薄层CPR及薄层MPR重建图像直观准确地定位肋骨骨折的部位。

在重建函数的选择方面,诊断骨折的CPR、MPR二维图像中,选择高值重建函数骨折线的锐利度更好。但三维重建中,高值重建函数导致图像噪声增加显著,反而影响骨折线的观察,或出现误判。预实验时,笔者使用kernel=70时,SSD、VR肋骨图像颗粒相当粗糙,骨折线也变得模糊,出现类似下限过高的情况。当kernel≤40时,肋骨图像细腻度显著改善,从kernel=40~20肋骨图像细腻度逐渐增加,此时相互间的变化已不大。SSD、VR肋骨图像重建应选择中低函数值,本研究中笔者选择kernel=30,而CPR、MPR图像则选择了kernel=70。

综上所述,在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明确诊断中,TSCPR、TSMPR图像较SSD、VR具有独特优势,SSD、VR三维重组图像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定位准确。实现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依据,避免了因漏诊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也为患者挽回了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亚瑟,熊丽琴,徐春华.螺旋CT扫描及重建诊断不完全骨折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11(23):1570-1571.

[2] 王淑丽,王林森,孫鼎元,等.多层螺旋CT在肋骨细微骨折诊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1289.

[3] Niitsu M,Takeda T.Solitary hot spots in the ribs on bone scan:value of Thin-section reformatted computed tomography to exclude radiography-negative fractures[J].Comput Assist Tomogr,2003,27(6):469-474.

[4] Jurik AG,Albrechtsen J.Spiral CT with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p lanar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anterior chestwall joint and bone disorders[J].Acta Radiol,1994,35(8):468-472.

[5] 曹国全,丁信法.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的质量控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07-108.

[6] 彭珂文,高德宏,沈比先,等.表面遮盖法重建、容积重建及曲面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6,27(8):1244-1245.

(收稿日期:2012-01-1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8例因肘关节外伤来就诊患者的影像资料,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5~71岁。临床表现:新近肘关节外伤病史前来就诊,既往无外伤史。

1.2 螺旋CT检查及薄层重建

8例均为常规摄片后不能明确诊断,后应用东芝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肱骨中下段至尺骨及桡骨中上段。电压120Kv,电流200~300mA,层厚5mm。全部图像传至随机配置工作站。

1.3 图像后处理

每例全部容积数据分别进行三维重组: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成像(MPR)。

2 结果

8例共发现2种肘关节先天变异,1例为SSD显示肱骨髁上骨突;另1例为MPR显示冠状突尖部副小骨。其余6例中3例为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另3例为正常。

3 讨论

日常生活中,肘关节外伤很常见,肘关节骨折也在创伤中多见,但是有些先天变异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与疾病及骨折相鉴别。对人体疾病的认知首先是对"正常"的全面认识。变异本身不可分离地与正常解剖相关联。诊断的错误可导致错误甚至有害的治疗[1]。以往肘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2]。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肘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的影像诊断结果为临床医生对肘关节外伤是否存在骨折提供了有力的诊断依据。也为法医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防止医疗差错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1 肱骨髁上骨突(图1)

肱骨髁上骨突多起于肱骨骨干下1/3前内侧,如钩状突起;轴心指向远端向关节方向生长;在病理组织学肱骨髁上骨突是单纯的骨性突起没有软骨及纤维组织。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本病需要与外生性骨疣相鉴别。外生性骨疣患者就诊时有疼痛感,生长是沿肌肉走行方向背向关节生长,病理组织学上有骨质、软骨、及纤维组织所构成,因此可以见到软骨成分的钙化。

3.2 冠状突尖部副小骨(图2)

冠状突尖部副小骨需要与尺骨冠状突骨折相鉴别,尺骨冠状突骨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锐利且局部软组织肿胀。尺骨冠状突陈旧性撕脱骨折与冠状突尖部副小骨影像表现相似,但本例病人既往无肘关节外伤史,所以可确诊为冠状突尖部副小骨。

以往X线检查是肘关节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X线平片检查受投照体位、部位重叠、以及密度分辨率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对隐匿性病变容易漏诊[3]。 普通CT检查比平片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但CT平扫和冠扫不能立体地显示肘关节病变的确切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扫描信息不连续,不能进行三维重建。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应用,特别是高效率的工作站及先进的三维软件系统的研发,通过多种方法产生的三维立体图像,可准确、清晰、立体、全面地显示肘关节周围细致结构的正常解剖关系及其它病变的部位、类型和周围骨质情况,弥补了X线平片和普通CT扫描在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多平面重建(MPR)与表面遮盖显示(SSD)结合使用确保了细小结构的清晰显示。综上所述,螺旋CT三维重建能完整地、多方位地显示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提供真实的解剖模型,有利于肘关节变异的诊断,避免了错误甚至有害治疗的发生。

摘要: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肘关节先天变异中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因肘关节外伤来就诊患者的影像资料,8例均为常规摄片后不能明确诊断,后采用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及多平面成像(MPR)等重组技术进行观察,同时由两位资深医师进行阅片。结果 8例共发现2种肘关节先天变异,1例为SSD显示肱骨髁上骨突;另1例为MPR显示冠状突尖部副小骨。其余6例中3例为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另3例为正常。结论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肘关节先天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明显,避免了错误甚至有害治疗的发生。

关键词:螺旋CT,后处理技术,肘关节,先天变异

参考文献

[1]基茨,安德森,主编.正常X线变异图谱[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97-901.

[2]王军,潘阿善,黄贤华,等.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26-28.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对96例临床体征明显或有可疑骨折,但经CR检查阴性的急性外伤患者行16层CT检查,检查时间为伤后1~7 d,共确诊隐匿性骨折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2~81岁,平均43.6岁。外伤原因车祸35例,摔伤10例,打架伤9例,砸伤2例。

1.2 扫描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仪,扫描参数120 k V,100~200 m A,层厚2~5 mm,根据部位不同采用层厚0.51 mm重建,重建图像传输至工作站,骨算法重建,通过多平面重建(MPR)调整骨窗从轴位和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MPR)观察外伤部位骨质是否连续。容积再现技术(VRT)及表面遮盖显示(SSD)通过调整阈值显示骨骼整体观。

2 结果

本组96例中诊断隐匿性骨折56例,其中眼眶内侧壁6例,下颌骨颏部3例,枕骨2例,肩胛骨2例,腕骨5例(舟骨3例、月骨1例、头状骨1例),肋骨7例(2例为肋软骨骨折),胸椎横突3例,骨盆9例(髋臼6例,坐骨2例,髂骨1例),股骨颈4例,胫骨9例(胫骨平台7例,胫骨下端2例),足跗骨6例(距骨3例,足舟骨2例,跟骨1例)。横断面结合冠状面、矢状面图像清晰显示骨折48例(见图1,2),其中9例经调整斜面MPR发现骨折(见图3~5)。

3 讨论

3.1 隐匿性骨折的特点

隐匿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平片(包括CR、DR)检查不能发现而实际存在的骨折,好发于骨解剖结构复杂、骨结构重叠的部位,骨折线细微、骨折端无移位、骨形态完整。本组56例隐匿性骨折,发生于骨解剖结构复杂的眼眶6例、肩胛骨2例、腕骨5例、胫骨平台7例、踝关节2例、足跗骨6例,占总病例数的50%(28/56);发生于骨结构重叠处的下颌骨颏部3例,胸椎横突3例,骨盆9例,枕骨2例,占总病例数的30%(17/56)。两者共占总病例数的80%。与文献[2]报道的隐匿性骨折好发部位大致相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较常见,轻微嵌插骨折X线平片不易发现,本组4例股骨颈骨折经MPR发现骨折。另7例为肋骨骨折线性骨折,经斜位MPR发现肋骨头部骨折3例、斜肋部2例,通过调整阈值VR、SSD图像发现2例5处肋软骨骨折。同时显示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为临床判定伤情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2 确诊隐匿性骨折的意义

MSCT的普及遂使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车祸、工伤、打架等原因所致骨创伤,都需明确诊断骨折有否,对选择治疗方案和病情、伤情的评估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断增多,医患双方及事故双方都需要明确骨折有无及其数量的多少。这都要求准确诊断隐匿性骨折。

3.3 16层螺旋CT的技术优势与不足

16层CT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10 s内能完成整个病变区域的扫描,大大减少了扫描中的移位伪影[3],轴位扫描完成后,可进行薄层、多角度、任意平面重建。本研究使用TOSHIBA Aquilion16层CT仪,0.5~1.0 mm采集信息,2~5 mm层厚成像,可使重建层厚最小达0.5 mm重叠重建,图像传输至Vitrea工作站,进行实时或回顾性MPR、VR、SSD,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4]。正常肋软骨在X线平片上不显示,胸部结构重叠多,肋骨结构单薄、细微骨折缺乏对比而漏诊,16层螺旋CT通过调整阈值VR、MPR,能够直观清晰显示肋骨、肋软骨骨折情况(见图2)。本组7例肋骨(含2例肋软骨)骨折X线平片未发现,16层CT全部诊断正确。MSCT骨关节常用的重建方法有MPR、MIP、SSD、VR,文献[5]报道MPR、MIP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方法。MPR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敏感性高,空间立体感、具体定位较差,VR、SSD可显示骨关节全貌,立体定位准确,可弥补MPR的不足,采用多种后处理相结合,能大大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

16层螺旋CT快速容积扫描和强大后处理技术(MPR、SSD、VR)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的解剖结构和细微损伤,弥补了X线平片的不足,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SSD、VR)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经X线平片(CR)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性外伤患者于外伤后1~7 d均经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容积扫描,图像拆薄重建,传入vitrea工作站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调整、浏览MPR、SSD、VR及斜面MPR图像,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 经16层CT扫描后处理重建确诊骨折56例,其中,眼眶内壁骨折6例,下颌骨颏部3例,枕骨2例,肩胛骨2例,腕骨5例,肋骨7例,胸椎横突3例,骨盆9例,股骨颈4例、胫骨9例,足跗骨6例。本组16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58%。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尤其是MPR成像显著提高了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是诊断隐匿性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后处理重建

参考文献

[1]陈晋川,赖照兵,谢仁才,等.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4):281-283.

[2]徐春福,诸瑞华,高丽,等.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J].中华骨科杂志,2003,18(2):97-100.

[3]李新胜,姜建威,侯海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1):883-885.

[4]周康荣,严福华,张志勇,等.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5篇

关键词:冠脉狭窄,诊断,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在心血管疾病中, 冠状动脉狭窄是比较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 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当狭窄到一定程度即会致使心肌缺血的发生导致冠心病, 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有严重威胁。在冠心病的诊断中, 临床多用的手段为冠状动脉造影, 但作为一种有创检查, 一些患者从心理上还难以接受其存在的一定风险。64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使得无创、安全的冠脉影像技术变成现实, 在心脏影像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1]。本文旨在分析冠脉狭窄临床诊断应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方法与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放射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1例冠脉狭窄患者为对象, 其中男39例, 女2例;年龄52岁~91岁, 平均年龄 (70.4±1.9) 岁;心率 (60±3) 次/min。41例患者均呈现出程度不同的心前区不适和疼痛等, 均接受了64层螺旋CT扫描检查。

1.2 方法

检查前4 h~6 h禁食禁水, 并给予患者碘过敏试验, 扫描前需安静休息至少半小时, 确保患者心率维持在65次/min左右。若心率过快, 应在扫描前半小时应用美托洛尔12.5~50 mg含服至心率达到65次/min左右。通过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扫描, 最高电流根据受检者体重指数设定在180~740 m A, 将电压、准直器宽度与重建层厚设置在120 k V、0.625 mm×64层及0.625 mm。扫描前将心电导联连接好, 并接到心电监护仪上, 图像采集由心电门控进行, 主支气管分叉至心脏膈面均为其扫描范围, 扫描期间叮嘱患者屏气。扫描后在工作站对所得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 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的采用, 在不同心动间期重建所得数据, 对图像质量较好时期的重建图像加以选择, 通过机器上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对图像实时重建, 对冠状动脉的斑块情况及狭窄程度和心脏的结构进行观察。后处理技术除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外, 还包括最大密度投影法和容积显示技术。

1.3 评价指标[2]

以美国心脏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法, 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进行分段, 分为13个节段。管径狭窄低于50%为轻度狭窄;管径狭窄在50%~75%之间为中度狭窄;管径狭窄超过75%为重度狭窄。管径狭窄在中度以上即为阳性, 对不同后处理技术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观察对比。

2 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在冠脉不同程度狭窄判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上, 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均达到了90%以上, 但对于复杂的空间结构则难以显示;最大密度投影法容易漏诊较小的斑块;容积显示技术图像在冠脉狭窄特别是重度狭窄与闭塞的血管判定上呈现出较低的敏感性, 但却具有立体直观和准确逼真的图像;这几种后处理技术得出的图像均具有超过92%的较高阴性预测值。见表1~表3。

3 讨论

冠脉狭窄甚至闭塞, 是导致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患者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中, 对冠脉狭窄的程度及范围进行判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为其诊断的“金标准”。在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64层螺旋CT以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小的损伤及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等特点, 逐渐被应用于冠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中[3]。

64层螺旋CT通过心电门控数据采集, 可实现对移动伪影的消除, CT完成普通一次心脏扫描的时间可缩短为5 s~10 s, 时间分辨率更是达到0.1 s以内。不仅可使心脏及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清楚地显示出来, 而且可定量评价心功能及心肌、冠状动脉血流灌注,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64层螺旋CT除了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检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外, 在图像后处理技术方面也较强, 可对图像进行重建;通过综合分析, 可明确诊断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 且避免了螺旋扫描中的重叠扫描, 促进了辐射剂量的有效减少。

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以及对钙化灶和软斑块的显示中, 当前最为常用的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4]。本次研究中, 在冠脉不同程度狭窄判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 这两种后处理技术均达到了90%以上。不过, 这两种方法对复杂的空间结构均较难显示。曲面重建比较容易遗漏垂直于曲面的较小病灶, 重建图像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具有较高的操作要求, 需对正确的观察方位加以选取才能避免图像变形。容积显示技术在判定冠脉狭窄的敏感度上不高, 本次研究中根据轻、中、重不同分别显示为55%, 76%, 44%, 很难对管腔狭窄程度真实地显示, 容易遗漏小钙化及软斑块。不过其可将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同时完整显示, 图像比较直观。最大密度投影法在冠脉不同程度狭窄判定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可使管壁钙化灶很好地显示出来, 但部分钙化灶可能会对软斑块的检出和对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产生影响, 容易遗漏较小的软斑块[5]。

综上所述, 后处理技术的不同, 对冠脉狭窄显示的优缺点也不同, 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 需相互结合和补充才能比较明确地诊断冠脉病变。以64层螺旋CT为代表的无创性检查, 因其独特的优势, 在冠心病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能够将亚临床血管病变者快速检出, 从根本上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挥预防作用, 在冠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瑾.影像学的发展对冠心病检查的意义与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 6 (3) :137-139.

[2]HAMON M.Diagnostic accuracy of 64 row multi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ssessment[J].Radiol.2009, 90 (7-8 Pt1) :779-785.

[3]李萍, 王建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例[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1) :81-82.

[4]孙红, 王新江, 姚洪祥, 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中心率与重建相位宽度的选择[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6) :429-432.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6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颌面部外伤患者111例, 做研究对象。其中, 男性为61例, 女性50例, 年龄在18岁~68岁之间, 平均年龄 (31±3.7) 岁; 111例患者中, 有因为交通事故而导致颌面部外伤的有89例 (80.2%) , 家庭暴力导致的有12例 (10.8%) , 生活意外导致的有10例 (9.0%) 。且所有患者均临床症状表现为:张口困难, 颌面部疼痛难忍。现对111例患者进行2组方式的不同诊断, 一组为观察组, 采用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进行诊断检测;另一组为对照组, 普通X线的方式对其患者进行颌面部外伤情况诊断。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X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对其患者进行检查, 用美国GE公司的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轴位薄层的扫描检查, 扫描范围从眼眶上缘到颌骨下缘区域, 并将扫描所得出的数据全部传给MPR、SSD和VR处理整合。

1.3 数据处理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处理, P <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检测结果

111例患者在普通X线检测中均证实有颌面部外伤, 共发现了142处骨折现象。而其中, 上颌骨骨折53处、下颌骨骨折17处、颧骨骨折15处, 鼻骨骨折5处、眶壁骨折4处、翼突骨折9处;上颌骨合并眼眶骨折9处;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处, 上下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7处。

2.2 观察组检测结果

111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检测中均证实有颌面部外伤, 共发现了146处骨折现象。而其中, 上颌骨骨折53处、下颌骨骨折18处、颧骨骨折13处, 鼻骨骨折6处、眶壁骨折3处、翼突骨折10处;上颌骨合并眼眶骨折11处; 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4处, 上下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8处。

2.3 确诊结果

111例患者均被手术治疗中确诊为颌面部外伤患者, 并共发现了146处骨折现象。而其中, 上颌骨骨折53处、下颌骨骨折17处、颧骨骨折15处, 鼻骨骨折6处、眶壁骨折3处、翼突骨折10处;上颌骨合并眼眶骨折11处;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3处, 上下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8处。经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结果比较, 可以明显看出, 观察组 (采用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检测) 的诊断方式比对照组 (普通X线检测) 的诊断方式更准确。且2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能通过MPR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线的分布和周围软组织的受损情况, 而SSD图像可以为其提供患者骨折的立体特征, 从而为临床修复提供精准的信息。而正是因为多层螺旋CT良好的影像显示功能, 才能更好的让医生治疗患者的颌面部外伤手术。

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依靠其图像显示信息功能。它能根据患者的轴位图像的信息 (冠状位、斜位等) 重建患者面部图像, 可以明确的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类型、程度及范围。例如:SSD成像图就可以通过任意的旋转功能, 模拟出患者立体的颌骨骨折的病理状态, 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位更直观地观察骨折块的移位、脱位情况。因此, 它与传统普通X线的诊断方式的巨大不同, 也就是在于, 它能通过二维和三维成像方式更全面、清楚地了解患者颌骨情况, 它可以更为有效的指导颌面部修复手术的开展。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和其处理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的显像效果比传统式诊断手法更为快捷、全面、直观。其优势明显, 值得在临床医学诊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大争, 张学兵.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外伤的显像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2) :3854-3855.

[2]胡少平, 宋淮, 周立强等.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组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在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 6 (5) :378-380.

[3]樊先茂, 马婉军, 赖照兵等.颌面部外伤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 (附56例分析) [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3) :317-319.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期间25例急性外伤患者CT检查资料, 其中男12例, 女13例, 年龄16~88岁, 平均50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外伤部位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受伤部位分别为肩关节3例, 腕关节4例, 肘关节2例, 骨盆4例, 髋关节6例, 膝关节4例, 踝关节1例, 足部1例。全部病例均在X线检查后3 d内行MSCT检查。

1.2 扫描方法

使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8层MSCT机, 常规薄层横断面扫描, 根据部位不同, 采用准直1.25×8, Pitch 1~1.5, 重建间隔1 mm, 层厚1.25 mm行骨重建。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处理, 重建方法主要采用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 MPR) 和容积再现 (volume redivivus, VR) 技术,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切割旋转以显示骨折部位图像, 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 以确诊是否有骨折。

2 结 果

本组25例常规X线片检查均未见明确骨折线, 但其中12例怀疑有骨折, 13例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过程中怀疑有骨折。后经MSCT扫描, MPR、VR重建后, 19例显示有骨折, 其中肩关节外伤2例 (肩胛骨骨折1例, 肱骨大结节骨折1例) , 腕关节1例 (为豆状骨骨折, 图1) , 肘关节1例 (图2) , 骨盆4例 (髂骨骨折1例, 髋臼骨折2例, 耻、坐骨骨折1例) , 髋关节5例[股骨颈骨折3例 (图3) 、粗隆间骨折2例];膝关节4例 (胫骨平台骨折2例, 髌骨骨折1例, 髁间隆突骨折1例) , 踝关节和足跗骨2例 (外踝骨折1例、足骰骨骨折1例) 。上述所有病例均清楚可见骨折线。

3 讨 论

在临床工作中骨关节外伤比较常见, 常规X线摄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但对于轻微骨折、不规则骨的骨折, 或受伤部位周围结构复杂使得X线平片影像重叠较多的骨折诊断比较困难[2]。MSCT以其扫描层薄、速度快、可任意角度层面重建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特点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显示出其优势。

3.1 MS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和价值

在骨外伤中, MSCT通过对骨组织的二维或三维重建, 可以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线、骨折移位等, 使骨折诊断的正确率被进一步提高, 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治疗。本组25例中有6例X线平片或临床怀疑骨折, 但经CT扫描后处理重建图像均未见骨折。有文献[3]报道, 二维重建 (MPR及MIP) 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方法, 由于骨骼与周围软组织之间存在较好的天然对比, 一般情况下用MPR检查即可。本组资料表明, 以MPR为主, 辅以VR可提高骨关节外伤, 特别是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在进行MPR时一定要行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 对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骨骼需使重建平面垂直于骨折线, 通过多轴向的重建可以显示微小骨折。我们对25例X线片怀疑骨折或临床症状怀疑骨折的患者行MSCT检查, 通过后处理技术检出隐匿性骨折19例, 阳性率达76% (19/25) 。MPR是二维图像, 所显示的骨折改变不完整、不全面, 需结合VR三维图像。VR是MPR的补充, 它不仅能清晰显示整体骨架, 还可以任意旋转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 明确骨折的立体定位。但VR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因此, MPR和VR互补应用可为骨关节外伤的诊断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

3.2 骨关节创伤是隐匿性骨折的好发部位

本组19例隐匿性骨折中, 发生于肩胛骨2例, 骨盆4例, 髋关节5例, 膝关节4例, 上述部位占总病例数的79% (15/19) , 与文献[4]报道的隐匿性骨折好发部位大致相同。老年人髋关节外伤比较常见, 股骨颈轻微嵌插骨折在X线平片上不易被发现。本组3例股骨颈骨折经MPR重建均清晰显示出骨折线,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骨盆重叠较多, X线平片检查常难以明确显示髋臼、髂骨部位骨折线。VR通过旋转从各个方位立体观察病变骨折改变, 可更加直观地显示骨折断端有无移位;通过MPR进行任一平面的切割, 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来观察, 使不同方向的骨折线得以显示。在本组病例中, 隐匿性骨折的发生部位还有腕关节 (1例) 、肘关节 (1例) 、踝关节和足部跗骨 (2例) 。这些部位的骨骼多为不规则骨或周围结构复杂的部位, 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较多, 且患者因疼痛或受伤处畸形而不能配合投照要求的标准体位, 诊断比较困难, 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通过MSCT后处理MPR重建, 可以最佳角度展示骨折线走行, 同时显示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及关节腔内积液等情况, 配合VR图像更加直观, 有助于临床正确判定伤势及制定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晋川, 赖照兵, 谢仁才, 等.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4 (4) :281-282.

[2]续晋铭, 卢晓玲, 薛晓瑜.隐匿性骨折的CT、MR I分析[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 2 (11) :978-980.

[3]王荣品, 翟茂雄, 唐斌, 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426-428.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8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后处理技术

胫骨平台为海绵骨所构成,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复杂骨折, 常为高能最创伤所致, 往往造成胫骨平台关节面的粉碎、塌陷, 甚至累及干骺端和胫骨干, 严重者可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及血管神经损伤。Schatzker分型Ⅳ~Ⅵ型为复杂骨折, 骨折移位明显, 关节面破坏严重, 常合并较严重的韧带、半月板、血管损伤, 术后并发症多, 治疗不当可造成膝内外翻畸形、关节不稳以及关节运动障碍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4月经X平片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21例, 男性10例, 女性11例, 年龄25~63岁, 平均44岁。损伤原因:交通伤事18例, 高处坠落2例, 跌伤1例。内髁骨折3例, 外髁骨折10例, 双髁骨折8例。全部患者伤时接受DR正侧位摄片检查, 伤后1~7d接受64层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和三维重建检查, 全部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仰卧位, 足先进, 选取以膝关节为中心, 包括股骨下端及胫腓骨上端为扫描范围。电压120k V, 电流200m As, 扫描层厚2mm, 螺距1.5, 重建间隔0.6mm。将重建的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 利用Syngo MMWP VE36A处理软件进行SSD (表面遮盖法) 三维重建, 同时, 进行MPR (多平面重建) 、MIP (最大密度投影) 、VRT (容积再现) 成像。

2 结果

根据Schatzker分型, 10例为Ⅰ~Ⅲ型骨折, 11例为复杂型, 其中3例Ⅳ型, 2例Ⅴ型, 6例Ⅵ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 其中4例根据平台塌陷的面积及程度进行了植骨术。

3 讨论

胫骨平台为海绵骨所构成, 主要是松质骨结构, 平台表面为不规则曲面, 创伤暴力很容易造成极其复杂的骨折形式。胫骨平台骨折占有骨折的1%, 老年人的8%, 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复杂骨折, 且是强大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此时, 股骨髁对下面的胫骨平台施加了剪切和压缩应力, 可导致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两者并存, 因损伤程度不同,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

X线平片能对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正确诊断, 但由于胫骨平台向后约有10°倾斜, 与胫骨长轴形成约成80°角, 对于冠状位骨折劈裂、矢状位骨折劈裂无移位、平台后部骨折、塌陷程度小或骨折只涉及小部分关节面等, 则会出现X线片上正常的隐匿性骨折, 且X线片也不能充分显示关节面塌陷的程度以及骨折块的空间关系。轴位CT扫描能避免影像的重叠, 并可发现一些X线片不能显示的骨折, 利于全面诊断, 但不能反映出病变的立体结构且有造成横断骨折漏诊的可能[2,3]。多层螺旋CT可进行快速、薄层、大范围容积扫描,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以及图像后处理功能, 可进行MPR、MIP、SSD、VRT等多种成像后处理技术观察, 且在扫描过程中无需移动患者即可进行多部位的扫描, 减轻了患者因体位移动造成的痛苦。MRP是在横轴位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后处理使体素重新排列, 得到二维重建图像, 主要有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图像, 能清晰显示胫骨平台关节面的改变, 发现关节受累及关节腔内游离的小骨碎片, 能充分展示骨折线走向、骨片移位情况, 显示髁间隆突骨折。冠状面可以精确测量骨折劈裂移位的距离;在确定平台塌陷的范围和深度上起到关键作用。MIP是将径线通过的容积组织中每个像素的最大像素值进行投影, 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 具有很高对比度[4], 在显示相邻组织间密度差别小的骨折时优于MPR。SSD是通过三维重组软件完成表面阴影显示的三维成像, 可逼真显示骨骼系统的空间解剖结构。VRT后处理图像能绕任意轴旋转, 直观、准确地展现骨表面骨折线, 尤其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立体形态、骨折块的空间位置帮助明确分型, 也能准确发现腔内小碎骨片。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随意从各个角度观察骨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 准确地显示平台塌陷的部位及面积, 并可以发现某些隐匿性骨折, 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 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入路、准确复位及内固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

综上所述, 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能在术前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型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田伟.积水潭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70-474.

[2]张海波, 王义生.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围矫形外科杂志, 2009, 24:1857-1859.

[3]李敬中, 郑启新, 向峥, 等.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价值[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10:957-959.

[4]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14-24.

上一篇:量化考核绩效管理下一篇:退出中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