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管理范文

2024-07-07

内外部管理范文(精选11篇)

内外部管理 第1篇

一、国有企业外部管理模式。

研究国有企业外部管理, 其实质在于作为全资股东的国家如何对企业进行控制, 以实现管理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大体而言,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契约模式”, 一种是“行政模式”。

美国的国有企业主要以租赁的形式由私人经营, 这种管理方式就是典型的“契约模式”。我国1987-1992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也类似于这种模式。契约式管理成本低, 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强, 但安全性偏低。当前大多数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行政化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 如何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提升经济效益是实行“行政式管理”的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 不乏成功的范例, 如新加坡。

新加坡拥有大量的法定机构、政府公司。为了加强管理, 提高运营效率, 政府成立了4家政府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新加坡发展控股公司、新加坡科技控股公司、新加坡保健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是最大的控股公司, 负责管理大部分政府公司的资产。淡马锡控股是新加坡政府资产管理体制中的经营层, 而不是股东层。在战略定位上, 它始终代表新加坡政府管理资产, 实行政府独资而没有采取多元化持股, 依靠产权纽带管理控制所持股的政府公司, 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政府资本, 主要通过提高所持股企业的经营绩效、财务绩效, 实现淡马锡控股所承担的政府资本配置的责任和权利。在我国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形势下, “淡马锡控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 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出资人权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 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这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是在此之前设立的“国资委”。这就是典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行政色彩浓厚。虽然为了便于进行市场化运作, 在国资委之下又设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但这样一来, 使本来环节太多的管理链条更长, 形成了全民———政府———国资委———国有投资公司———企业等诸多环节, 不仅使管理成本增加, 而且使管理的有效性成为问题, 这是因为:第一, “国资委”行政机构的性质, 决定了其功能必将以管理为主, 其与企业之间形成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权力支配关系, 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极其有限。第二, 这种由专门机构集中管理的模式, 不但不会加强管理的有效性, 而且由于权力下沉, 使“国资委”成为国家与国有资本企业沟通的瓶颈。法律虽然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可以根据国务院或者地方政府的规定报本级政府批准, 但管理方面的实质性权力仍然集中在“国资委”的手中。第三, “国资委”位高权重, 对其约束乏力, 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制度温床。因此, 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法律所确定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管理与效益的高度统一, 寻求促进企业效益增长的科学管理方式, 应当考虑撤销国资委, 组建国有资本经营公司;以股权关系为纽带实施管理, 寓管理于市场运营之中。其优点除了降低管理成本之外, 还在于:第一, 减少操控环节, 使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更为畅通。第二, 各级政府直接决定国有资本经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组成, 使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增强, 责任更明确, 避免了各级政府与国资委之间的推诿塞责和权力交易。第三, 这种突出效益目标的经营管理模式, 理顺了管理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服务的主从关系。

二、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我国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 国有独资公司则按董事会、监事会分工负责, 共同治理。但是, 由于国有企业的厂长 (经理) 、国有公司的董事、监事不同于私营企业的老板, 他们与国有企业之间没有产权关系, 属于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被指派或被推选为企业负责人的, 其可变性极大, 他们的身份与企业的普通职工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 使普通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化成为必要, 比如规定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 并赋予职工大会或职代会部分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应当说, 修改后的《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体现了这一精神。那么, 对于那些未被公司化改造的国有独资企业如何进行民主化管理?笔者认为, “民主协商式的管理”是解决这类企业管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也就是说, 有关企业重大事项原则上由厂长 (经理) 、党委、职工代表三方协商讨论决定;职工代表在参与决策之前就所议事项应以职代会或职工大会的形式征求职工的意见, 其参与企业决策的活动应受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决议的约束。

三、管理人员专业化及其供给机制

强调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民主化管理, 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是一个大众化的职业。国有独资企业管理人、国有独资公司机关职员除了品行良好外, 还要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等诸多条件。

内外部管理 第2篇

浅析公路灾害预警管理体系构建与内外部预警

良好的公路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公路建设的发展给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公路交通灾害,其已经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本文介绍了公路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思想,探讨了公路外部环境及公路内部管理的预警.

作 者:寇广大  作者单位:五常市交通局,黑龙江,五常,1502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16) 分类号:U4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   灾害预警管理   外部环境  

内外科“联动”“一站式”管理 第3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是国内首个独立实现综合诊疗的心力衰竭专科,以心力衰竭综合治疗为特色,以一个中心(心力衰竭规范诊治中心)、两科紧密合作(内外科同诊室共同诊治病人)、三级管理(心力衰竭中心、二级医院、社区家庭病床)、四项任务(医、教、研、管)为发展核心,通过内、外科专家共同协作,为心衰患者提供门诊、住院、手术、术后随访和社区管理“一站式”疾病管理服务,同时提供国内外著名专家预约诊治平台。心衰内科根据患者的分层确定最适宜的诊治方案,促进心力衰竭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实施,如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引起的心衰,以及手术后心衰等;心衰外科则对重症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心衰患者实施外科优化手术治疗,如心室辅助装置、心肺移植等。

专家简介

刘中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心脏医学部主任、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衰专科创建者,同济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心力衰竭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心衰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以及人工心脏、辅助循环、心肺移植的临床应用。

专家门诊:需预约(预约电话:18964538996)

范慧敏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主任、心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移植免疫研究所执行所长、心力衰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擅长冠状动脉搭桥术,风湿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的外科治疗,致力于心脏干细胞治疗研究,以及心肺移植、心室辅助装置国产化研究和临床应用。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南院),周一下午(总院)

范慧敏教授微官网:

于萍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内科诊疗。

专家门诊:周四全天(总院)

心衰专科门诊:周三全天(总院)

徐世荣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从事心血管内科及全科诊疗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诊治疗,在心血管内科急诊和危重疑难病例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总院)

咨询问答

问:我弟弟今年50岁,肾移植术后30年,最近突然发生升主动脉夹层。不知像他这种情况,手术成功率高吗?

刘中民:急性升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期死亡率高,需尽快行升主动脉置换术。由于该手术涉及众多重要血管,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易出血,手术风险极高,术后还可能会出现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而言,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我科采用改良升主动脉置换术,应用腔内支架等辅助手段,简化手术操作、缩小手术范围、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若患者已排除主动脉弓部畸形和弓部明显瘤变,可选择进行这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问:我母亲两年前被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近两年反复出现心慌、胸闷,服用过多种药物,效果不理想,可以手术治疗吗?

范慧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传统方法是开胸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很多高龄、体质差或合并多种全身疾病的患者只能放弃治疗。近年来,一种全新的心脏介入新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上述高龄、重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它是一项多学科协作、操作十分复杂的心脏介入新技术,需要在认真筛选患者、合理选择血管入路及人工瓣膜和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在改良的导管室或杂交手术室内,由麻醉科、心内科、心外科医师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问:我怀孕7个多月,最近不知怎么回事,一活动就胸闷,晚上平卧后时常觉得呼吸困难,双腿也有点肿,产科医生说我可能是围产期心肌病,该怎么办,生孩子有危险吗?

于萍:你目前已存在心衰症状,但要确定是不是围产期心肌病,还需要排除扩张型心肌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脚气病性心脏病等,因为上述心脏病也常在妊娠期发病。如果确诊为围产期心肌病,首先要半卧位休息,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每日500~1000毫升),同时需吸氧治疗。其次,还需根据症状和心功能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若心衰症状控制良好,可在严密监测下经阴道分娩;若心功能较差,宜选择剖宫产;若病情严重,应在心衰控制后尽快终止妊娠,产后不宜哺乳,以免加重心衰。

问:我父亲80岁,最近因胸痛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严重冠心病。医生说,我父亲血管钙化严重,不适合做介入治疗,且肺功能较差,亦无法承受冠脉搭桥手术,不知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疗吗?

徐世荣:临床上,约30%的严重冠脉病变患者(如慢性闭塞病变、弥漫病变、三支血管病变、严重钙化、严重血管扭曲及血管再狭窄等)不适合冠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为改善这些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科研人员一直在研制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目前,我科与上海市中医院合作开展益气通络中药改善严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前期研究已证实,该疗法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能改善冠心病严重三支病变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较大样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严重冠心病随机分为规范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从心脏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心血管事件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与观察,希望能为严重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问:我今年45岁,一年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虽然一直规律服药,但仍有胸闷、气急症状,还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奚晓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左、右心室以及右心房内分别放置电极,利用起搏技术使整个心脏同步收缩,以提高心功能。一般地说,心功能3级以上、心彩超见左室射血分数<35%、心电图检查中QRS波时限超过150毫秒(最好是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经半年或以上规范药物治疗后,心功能仍无好转时,可考虑CRT治疗。另外,合并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若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问:我母亲半年前接受了冠脉搭桥手术,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她觉得长期服药会产生副作用,不愿意继续服药,该如何说服她呢?

曹建红: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冠脉搭桥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它并不能逆转或者阻止疾病的进展。若术后不坚持服药,这座新架起的“桥”仍会面临再堵塞的危险。因此,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抗血小板、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定期复诊。若心绞痛再次发作,一定要立即去原手术医院复诊。

关注更多心脏健康信息,敬请关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衰专科的官方微信:搜索公众号“easthf” 或 “生命之洲——东方心衰专科”,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心脏健康热线:18964538996(外科), 18964538980(内科)

内外部管理 第4篇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 是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诸多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 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出来。以借款企业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称为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根据《贷款通则》规定,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必须要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其中由商业银行实施的、作为其客户授信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称为内部评级, 而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做出的信用评级称为外部评级。

目前, 除农信社系统和新成立的股份制银行外, 大部分银行已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内部评级。内部评级作为贷前调查的手段之一, 目的是为了确认客户的信用状况, 其评定的级别仅用于内部掌握, 不能向外界披露。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和1996年先后发布了《贷款卡管理办法》和《贷款通则》, 明确了企业信用评级可由贷款人独立进行, 也可由经批准的专业评级机构进行。因此从1996年起, 一些专业评级机构, 陆续开始对申领贷款证企业进行外部信用评级工作。专业评级机构评定的级别除提供给商业银行作为放贷参考依据外, 还可直接向社会公布。

二、内外部评级优劣势比较

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大多由总行统一开发, 可依托其强大的网络资源获得本行系统内借款企业相关贷款数据信息。同时商业银行利用其贷款人身份主动地对借款企业实行贷款跟踪和管理, 更易动态地掌握贷款质量的实时变化情况。但内部评级存在一定的不完备性, 主要表现在内部评级人员主要由信贷人员兼任, 会出现信贷任务完成的利益激励与信用风险揭示之间的矛盾、信用风险控制与企业信贷需求之间的矛盾等。在利益冲突下, 信贷人员就易隐藏相应的信息, 或采取相应的隐藏行为, 从而产生较大道德风险诱发下的信用风险。此外, 评估人员专业化水准不高、评级信息不对称及内部评级体系局限性等都将影响内部评级的质量。

外部评级是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开展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独立性是外部评级的显著特征。专业评级机构与借款企业不存在资金往来, 也不向借款企业提供资金, 不易受委托方利益所左右, 其评级结果更客观、公正, 如商业银行应用外部评级结果等于为信贷决策多设了一道“防火墙”, 为贷款决策、利率确定、风险准备金提取等提供比较客观的参考。同时, 专业评级机构大多拥有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和数据资源, 并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和相对科学的评级体系, 能提供相对有价值的评级报告, 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 而且便于银行多视角、全方位观察企业, 识别企业风险, 以达到共同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外部评级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1.外部评级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作用之一: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评级因银企信息的不对称, 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从而使内部评级流于形式, 没能真正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专业评级机构较注重收集企业信息, 信息渠道相对较广, 除收集企业的内部资料外, 还收集企业的外部资料。通过信息共享可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企业信息, 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

作用之二:从源头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有效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评级是各商业银行出于审查贷款的需要而进行的, 一般由信贷人员负责实施, 由于受所在银行贷款导向、规模和利润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个人利益的影响, 评级结果可能失去客观性。而专业评级机构独立于金融机构和借款企业之外, 以第三方的身份去评价银行信贷风险, 这将增加评级结果的客观和公正性。

作用之三:专业的评级技术和方法能够弥补内部评级的不足。专业评级机构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具备比较专业的执业知识。专业评级机构在注重定量分析的同时, 注重现场访谈, 兼顾行业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特点, 除对存在的地区差异、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比例的差异、信贷资金的流向流量等情况能及时进行反映外, 还可以随时掌握借款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财务信息, 能够从不同侧面揭示信用风险, 从而使商业银行使用外部评级信息后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评价, 减少逆向选择问题, 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

作用之四:有助于金融监管机构了解商业银行内在风险的真实状况, 制订及时、有效的信贷政策, 促进金融系统稳定运行。专业评级机构在进行信用评级过程中, 需运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信息, 分析不同信息中隐含的信用风险, 然后通过特定的理论和技术, 度量出企业相应的资信等级, 并在数据积累和深度加工的基础上形成违约率、信用等级迁移矩阵等参数, 有利于金融监管机构把握市场信用风险动态;同时专业评级机构在行业、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运行的基础上, 提供行业、宏观经济和全球信用风险分析报告, 便于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和信用规范, 并及时制订相关的信贷政策,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外部评级在防范银行信贷风险中作用的实证分析。宁波市信用评级业开展较早, 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大。评级实践证明, 内、外部评级结合已成为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宁波市的信用评级案例为例:

市某一罐头食品企业始创于1992年, 主要从事水煮笋、罐头食品加工和出口业务, 为增加经营品种, 自2002年起开始筹建饮料项目, 2004年开始投产。同年该企业第一次参加重点大户借款企业信用评级, 市某专业评级机构对其评定的信用等级为BB级, 而当时贷款银行比较看好该企业, 内评级别为A级, 内、外部评定的级别差异较大。

据了解, 银行内部评级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农产品加工是近年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 该企业经营稳定, 提供的财务报表反映财务状况较好, 据此测算的定量分值较高。二是该企业银行借款主要用于拓展饮料生产项目, 且购置的327亩土地成本较低, 购置价为每亩8万元。而该企业主要通过土地使用权抵押和关联企业担保取得银行借款1.83亿元, 其中327亩土地银行评估值达1亿元左右, 贷款偿还保障程度相对较高。银行内部评级主要是为信贷服务的, 考虑到该企业的土地升值潜力大, 还款有保障, 加之农产品加工行业系国家支持发展产业, 贷款银行将该企业作为重点放贷对象。

专业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其一, 据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测算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均表现不错, 但通过现场数据核实发现, 该企业的账务处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与关联企业之间存货核算界限不明、内部交易定价随意性较大、科目混用等, 致使财务报表无法体现真实情况。其二, 据现场调研知, 该企业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民营企业, 该企业的领导人从业经验丰富, 但决策权过于集中, 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员工招用和管理制度不规范, 员工流动频繁, 影响企业稳定经营。其三, 企业主营食品罐头加工出口, 由于客户单一, 销售风险相对集中;同时发现进口国以技术性、反倾销、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隐蔽性极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其四, 从银行借款主要用途看, 主要满足饮料项目的资金需求。通过对饮料业分析知, 中国饮料业虽拥有巨大潜在的消费市场、低劳动力成本、质优价廉原料等比较优势, 但在饮料业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 比较优势将成为所有在国内从事饮料投资、生产企业共同拥有的优势, 已无法继续成为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条件。而目前国内市场知名饮料产品众多, 特别是随着饮料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作为处于起步阶段的该企业而言, 饮料项目缺乏竞争力, 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结合报表分析和实际调查, 评级机构认为其报表可信度不高, 经营管理和新项目市场前景存在较大风险, 经过评审最终确定为BB级。

鉴于内、外部评级级别差异较大, 贷款银行在多次与该企业了解接触的基础上, 参考了专业评级机构的评级意见, 对该企业的饮料项目二期采取谨慎放贷政策, 并提高保证金比例, 以降低风险。事实证明, 该企业的饮料项目因销路较难打开, 转向为其他知名饮料公司代加工, 经营入不敷出, 偿债风险较大, 且专业评级机构连续四年对该公司进行信用评级, 评定的级别逐年下降, 基本能反映出该企业的资信状况。与此同时, 贷款银行方面近几年采取措施逐步压缩对该企业贷款规模, 使相应的信贷风险得以控制。

从这个案例可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我们一方面应该肯定, 商业银行开展内部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但是也应该同时承认它的不足, 且这种不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质量, 进而产生信贷风险。因此, 在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制度的前提下, 开展外部评级显得尤为重要。

四、实行内外评级结合, 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选择

从外部评级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可见, 外部评级能较好地弥补内部评级的不足, 内外部评级相结合是目前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合理有效选择。但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对外部评级结果基本未予利用, 主动委托外部评级机构对其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则更为鲜见。在外部评级未被商业银行重视的情况下, 外部评级结果与企业融资成本无直接关系, 使企业丧失主动参评的积极性, 甚至误认为外部评级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致使外部评级陷入尴尬的境地, 进而影响外部评级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如何促进内外部评级的结合, 值得我们大家所思考。

1.依靠主管机关的政策推动, 建立内外评级结合长效机制。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导致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 信用评级作为信用体系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发展也相对滞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的成立, 外部评级机构有了明确的主管部门, 《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 更有利于信用评级业的规范发展, 但因目前仍有部分信用评级的相关政策尚处于酝酿阶段, 未能较好地推动外部评级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针对现状, 主管部门可通过政策供给, 为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动内外评级的有机结合。

(1) 加强舆论宣传。通过舆论宣传, 让更多企业了解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 引导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关注、理解、支持和对信用评级产品的使用。

(2) 加强信用评级业监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外部评级机构准入、退出和从业管理, 促进外部评级机构规范运作, 提高外部评级结果的公信力, 真正发挥其在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3) 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促进内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新巴塞尔协议》和《贷款通则》对借款企业进行外部评级都已明确规定。建议主管部门从信贷风险监管角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推动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授信、确定贷款利率时参考外部评级信息, 建立内外部评级结合的长效机制。具体做法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对于尚未建立内部评级体系或内部评级体系尚不健全的中小商业银行, 可推动其与具备较高公信力的专业评级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专业评级机构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或直接将信用评级业务外包, 以迅速提高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第二步对于内评体系相对完善的商业银行, 则引导其逐步改变信贷管理中主观行为和非市场行为, 在信贷审批决策、核定信贷额度、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对定量化、模型化信用评级技术应用、不断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同时, 充分利用外部评级信息来源渠道广和风险揭示较为充分的优点, 进一步拓宽企业信用信息收集范围, 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加强专业评级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 促进内外部评级的有机结合。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均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进行分析, 评价企业的资信状况, 但由于两者评级技术标准等的不同造成评级结果的差异, 使商业银行运用外部评级结果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外部评级的认知度不高, 与专业评级机构合作交流及信息共享不够, 对自身内部评级体系盲目乐观, 且认为拥有了贷前检查、审贷分离、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等一系列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 没有必要参考外部评级结果。那么, 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差异, 内外部评级又如何取长补短, 这就需要作为内、外部评级承担者商业银行与专业评级机构彼此协调和交流合作, 也是内外部评级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1) 商业银行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外部评级在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商业银行要结合信贷风险管理要求, 主动探索和尝试与专业评级机构的合作, 通过内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 促进内外部评级协调发展;要通过加强对外部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的了解, 充分认识外部评级在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在了解外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与专业评级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 促进内部评级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和符合实际。同时通过应用外部评级信息还可以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减少信息不对称, 更好地为信贷管理决策服务。

(2) 专业评级机构则需在充分了解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和客户特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借款企业评级指标体系, 加强员工培训, 规范操作, 提高社会公信力, 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取得商业银行的认可, 从而推动外部评级结果的应用。

3.专业评级机构要不断拓展内外评级的合作领域, 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用评级衍生产品。专业评级机构有其自身的优势, 除了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外, 还可以开展商业银行内部目前无法做和不能做的评级相关业务。因此, 要在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的合作领域, 提供更多的为银行服务的信用评级的衍生产品, 如进行整体信用额度测算、积极推广集团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投行业务、信息收集和咨询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风险资产与内部信用评级.中华财会网, 2002.3.22

产品外部标识管理规定 第5篇

第一条 为规范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外部标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是指注册商品商标、生产企业名称、商品产地、车型名称及型号、发动机排量、变速箱型式、驱动型式及反映车辆特征的其他标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对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汽车和进口汽车不做统一要求。

第四条 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的标注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二章 标识的标注

第五条 国产汽车在车身前部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当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商品商标。

第六条 国产乘用车、商用车、挂车在车身尾部显著位置(在保险杠之上的后部车身表面)上,应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如果标注商品图形商标,则应标注于车身尾部外表面的左右中间位置(车身尾部带备用轮胎架或车身后部左右开门的车辆除外)。

汽车生产企业的合资各方如将各自中文汉字名称的简称进行组合或将各自注册的汉字商标进行组合标注的,可不再标注生产企业名称。

第七条 采用外购底盘的专用车应保留原底盘的商品商标、生产企业名称等,同时还应标注专用车生产企业的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信息。

第八条 汽车零部件产品应标注生产企业商品商标或企业名称,具体标注方式由企业自行决定。

第三章 标识的要求

第九条 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必须采用中文汉字标注。车长超过4.2m的车型,其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25mm,车长不超过4.2m的车型,其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20mm。生产企业名称和商品文字商标必须采用同一材料标注。

第十条 车型名称可以采用中文汉字,也可以采用字母,其文字高度不得低于15mm。

第十一条 汽车产品外部标识标注的内容应当与车辆产品标牌、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等文件标注的内容一致。

第十二条 乘用车、商用车车身的前部和尾部标识中,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应能永久保持,不得采用油漆喷涂方式和不干胶粘贴方式。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是指国家标准(GB/T 3730.1—)2.1款定义的车辆,包括乘用车(2.1.1款定义)和商用车(2.1.2款定义),其中2.1.1.11,2.1.2.3.5,2.1.2.3.6款定义的车辆为专用汽车;所称挂车指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2.2款定义的车辆。

第十四条 本办法中的“汽车生产企业名称”是指汽车生产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汽车生产企业《公告》名称。

具体标注时,既可以采用企业全称,也可以采用企业简称,当采用企业简称时应在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时备案。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可以按照母公司的要求标注企业名称或简称。

第十五条 本办法中的“永久保持”是指在产品使用寿命时间内不允许老化和自然脱落。

第十六条 2月1日开始,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新产品必须符合本办法的规定,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将不予登录《公告》。

第十七条 汽车生产企业应尽快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公告》内车型车身外部标识进行调整,205月1日起《公告》内所有车型均需符合本办法要求,否则暂停有关车型《公告》。

探讨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差异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差异;任务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决定着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然而,由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起步晚,相应的管理职能还未能完全跟上,工程造价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建筑业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工程造价咨询业也要遵循国际惯例,因此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差异

(一)政府调控方面

在国外政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采用间接手段。国外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一般可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财团)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由财政部门依据不同类别工程的面积指标和造价指标,以及通货膨胀对造价的影响等因素确定投资额,各部门在核定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范围内组织实施,不得突破。对于私人投资项目,政府一般采取不干预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由市场经济规律调节。虽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惯例对接,但仍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色彩。对国有投资项目管理的不够规范,导致“三超”项目比比皆是,而对私人投资项目干预又过多,降低了企业的自主性。

(二)计价依据方面

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化比较充分,一般不统一组织制定计价依据,也没有全国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工程造价计价的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等,一般是由各个大型的工程咨询公司制定,各地咨询机构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单位面积的消耗量和基价作为所辖项目的造价估算标准。我国以前一直以统一发布的定额、标准、办法等作为计价依据。虽然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由于一些行业的企业缺乏自己的定额,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仍然是以工程定额体系为基础制订的,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企业的主体优势。

(三)信息发布体系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在国外,政府定期发布工程造价资料信息,以便对政府工程项目的估算进行参考。同时,社会咨询公司也发布价格指标、成本指数等造价信息来指导工程项目的估价。我国的造价信息是由各地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发布的,这种信息不能摆脱统一性的特点,使得竞争因素太少,抑制了投资者和发包方的积极性,而且有时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使得可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四)计算方法方面

在国外,以日本为例,日本实行的是积算体系,这是一种独特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其量和价是分开的。量是根据《建筑数量积算基准》进行计算的,是公开的,而价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是保密的,体现了市场定价的原则。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行的是“量价合一”的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企业个性化的特点,量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消耗,价不能反映市场的灵活变动,费不能反映企业的竞争策略,而且编制过程复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造价模式体现的不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而是预算编制水平,不仅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有可能滋生腐败行为。

(五)工程造价咨询业现状方面

国外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服务范围较广,熟悉国際惯例,一般都能为委托方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包括:投资估算、为委托方提供项目管理、协助或代理招标、项目的合同管理、支付与索赔管理等等。而国内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服务内容较单一,规模较小,一般仅仅提供概算预算编审或决算审查工作,只是按照规定套用定额等,不了解国际惯例,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提供全过程的造价咨询服务。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任务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按照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转变自己在建设领域的职能,集中精力做好宏观调控,为建筑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渐弱化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并不断促进行业向标准化、法律化发展。与此同时,要对不同投资主体进行准确定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国有投资项目,通过各种标准、指标在核定的投资范围内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进行严格的目标控制。而对非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尽量不予干预。

(二)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制度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取向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而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又是价格改革的中心,因此在造价管理改革中计价模式的改革首当其冲。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都是与我国工程量清单相类似的工程计价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因此,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也必须加快实行工程量清单制度。首先,要全面实行已制定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其次,加快企业定额的建立,制定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工程综合单价。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鼓励施工企业建立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施工单位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它是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企业内部核算的依据。

企业定额的建立,有利于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改善施工组织结构,优化人员配置,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应当指出的是,相当多的施工单位缺乏企业定额,大量有效的管理手段因缺少定额而不能实施,出现种种“以包代管”的情况,这是施工管理的薄弱之处。因此加强企业定额管理是企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我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和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增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鼓励行业人士创建并不断充实自身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报价系统。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会以加入WTO 为契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竞争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逐步与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适应。当然,在向发达国家借鉴的同时,也应注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刘俊,宿燕.浅议加入WTO后的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咸宁学院学报.2005(4).

[2]程鸿群,姬晓辉,陆菊春.工程造价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3]王娜娜,张飞涟.国内外工程项目造价标准发展的比较分析.价值工程.2009(8).

国内外错题管理研究综述 第7篇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新课标都提出要倡导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减负,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要求学生进行有效学习[1]。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来教和学的能力[2]。

错误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根据做错的题目进行再学习的现象[3][4][5]。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指出:错误是有意义学习所必需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6]。对错题的管理在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当前学生的错题管理水平并不乐观。有人曾对高中学生对纠错认识与错题管理策略作过调查分析,指出当前现状: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讲过多次后学生还是出错。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搞题海战术,高中生几乎成了做作业的机器,对纠错反思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同时也没有很好地处理错题。三、有些学生可能比较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却相对缺乏明确的错题管理意识与较为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四、有些学生尽管基于个人经验在错题管理行为与策略上积累了一些错题管理经验,但学生若长期处于不和谐的错题管理中,问题将越来越严重[7]。

1 错题管理的渊源及其概念界定

错题管理一词借鉴于知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属于主导角色,而学生才占据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对学生知识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错题管理属于学生知识管理的一个方面,错题是一种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有助于学生消除知识错误,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问题解决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关于错题管理的定义大都类似。国内学者孙桂珍于2007年在《中学生元认知、错题管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数学学科为例》一文中指出,错题管理是这样一种过程:学生对错题具有积极的管理态度,能够认识到错题对学习具有价值,在行动上采取一定的方法或策略,对考试或练习中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搜集、分析、归类、利用,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4]。同时,该文指出错题管理方法隶属于学习策略。学者周婉于2009年在《数学学习中错题管理与有效学习》一文中指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错题管理:一、错题管理实质上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自我监控的过程,二、错题管理实现了知识的内化[8]。

纵观其上,可以认为错题管理是学生认识到错题具有价值,收集、整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错题,并且进行分析、归类和利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的目的。其中“利用”则包括学生根据错题所考察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与他人进行错题的交流和共享,经常复习错题等内容。所谓“促进教学”是指学生错题管理过程中会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师获取学生的错题信息,开展针对性教学或个别化教学,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学习效果。错题管理从维度上可以分为错题管理态度、错题管理行为和错题管理策略三个方面。错题管理态度是指对待错题和错题管理的态度、观念,是否认识到错题的价值。错题管理行为包括收集、分析、整理和反思等行为。错题管理策略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反思、再学习、分类以及迁移等策略。

2 错题管理的调查研究

国内最早使用错题管理一词的刘儒德教授在2004年通过自编问卷对内蒙古110名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学生普遍认识到了错题对于学习的影响,从情感上不回避错题。但对于错题的价值认识不足,尤其缺乏良好的错题管理意识与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学优生在错题管理观念与态度上显著优于普通生;学优生和普通生在错题管理的行为与策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其后,南京师范大学的孙桂珍又做了初中生错题管理的调查研究,对15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能够重视错题,但在具体管理行为和策略上还比较欠缺;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在错题管理行为上存在差异;女生在错题管理态度和价值上明显好于男生[3]。该研究者在2007年对山东省749名初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错题管理存在学校、性别和成绩水平的差异;元认知水平越高,管理错题的主动性越强,数学成绩越好[4]。

诸城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宫献岭在2010年针对高中生对纠错认识与错题管理策略进行研究,调查了600名高中生,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纠错和建立错题本的认识比较到位;学生普遍认为,作业太多,知道纠错的重要性却没有时间整理错题;中学生在评级、分类、对比等错题管理策略方面尤为欠缺;错题管理过程中,同时需要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7]。

加拿大学者Robin H.Kay将计算机软件学习中的错误分为六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错误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该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学习者不会比中等水平或者低水平的学习者少犯错误,但是他们所犯错误的程度更加轻微[9]。

3 错题管理过程的研究

上海市五三中学周鹰老师(2004)提出应该建立“错题集”,并指出了操作要点:记录原题,注明正、错解,分析错误根源;避免形式主义;学会总结,学会发散。湖南省衡南第五中学周厚忠老师(2008)对数学错题研究过程提出了两大步骤:建立错题集和利用错题集。周婉(2009)认为高中生错题管理的培养策略包括:明确阐释错题管理的含义和意义,完善中学生错题管理的环节。其中,错题管理环节包括错题收集和存档,错题改正,错题分享,错题应用四个步骤。此外,教师要监督学生错题管理过程,分层指导。

总体说来,可以认为错题管理包括认识错题和更正错题两大过程。

3.1 认识错题

认识错题是指学习者认识到错误所在,愿意找出错误原因。认识错题、正视错误是错题管理的第一步。

Fischer等人指出从医疗错误中学习的主要两个因素有认识到错误和正式的教学[10]。Herteis等学者也指出在日常工作中,错误是企业员工从中学习的一个好机会[11]。同样,如果学习者不能认识到错误,那么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12]。Stellan Ohlsson也指出从错误中学习(Learning form error)牵扯到两个主要的认知过程便是错误诊断和错误更正。学习者必须认识到错误,以从错误中学习[13]。

香港学者Lee(1997)通过将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学习者平均分为三组(详细解释错误组、指出错误组和无错误标注组)进行实验,发现错误更正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诊断错误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正错误,教师提供错误反馈是有必要的,并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给予不同的错误反馈(为学困生提供较学优生更多的反馈)[14]。基于网络的动态评价对在线学习效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台湾学者Tzu-Hua Wang(2010)设计开发了GPAM-WATA系统,采用个性化的评价和渐进提示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15]。日本学者Hongcui Wang(2009)等人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支持的语言学习系统CALLJ,其中的评分系统能够诊断学习者错误,给予学习者的错误反馈信息涉及错误类型、详细分析、学习目标等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和学习积极性[16]。

综上所述,在错题管理系统中,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提示,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认识到错误、引发学习反思。

3.2 更正错题

更正错题则包括对错误的改正、找出错误原因,错题利用,错题和知识的复习等方面。更正错题是错题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国外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只要对错误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就能取得更高的绩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7][18][19]。国内学者孙桂珍同时从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它们与错题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错题管理能力越强,学习成绩越好[4]。

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调查中学生错题管理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1)初、高中生普遍认识到了错题对于学习的影响,从情感上不回避错题,但是缺乏良好的错题管理行为与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2)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在错题管理态度、价值、策略、行为和出错程度上存在差异[5][3][9][20][21]。

知识缺陷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缺陷要多加练习、巩固,才能掌握知识,弥补缺陷。而个性化推荐练习的实现即是一种典型的教育领域个性化服务。

一般来说,个性化推荐可采用基于规则的技术、基于内容过滤的技术和协作过滤技术[21]。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主要依靠关键词匹配技术,过滤掉那些相关度不高的项目。基于内容过滤通过“资源——用户”关系,利用信息资源与用户兴趣之间相似性来过滤信息,把符合用户兴趣的新的资源推荐给用户,简单有效。

错题管理系统要为学习者推荐的试题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与学习者做错的试题同属一个知识点、试题具有尽可能高的质量、与学习者做错的题目具有类似的试题难度,兼顾基础巩固和能力提升。其中,高质量试题由两方面决定,一是试题资源的得分,二是试题被收藏的次数[22]。所以,采用内容过滤方法为学习者筛选出合适的试题资源可能成为最佳选择。

网络学习者作为众多Web用户之一,有其独有的特征。在错题管理系统中,更正错题作为最重要的环节,其中主要的策略是巩固练习的实施。如何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练习,消除学习者知识缺陷,最大程度做到“错题不错”,其推荐技术及算法值得研究。

3.3 错题的利用及其后续管理

国内学者周婉(2009)研究指出,学生之间的错题集可以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拓宽自己的视野,得到启示,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可以尝试建立一种班级交流机制,构建一个学生错题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班的错题资源共享,促进师生共同进步[23]。

当前学者和广大师生群体也已认识到在错题管理过程中,要根据遗忘规律及时进行错题和知识的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减少错误[13][23]。

4 小结

综上概况和综述,可知:

错题管理正在逐渐备受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定性描述,关于错题管理的实践研究、应用研究还很少。国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整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第8篇

一、营运资金管理国外研究综述

(一) 营运资金管理目的

科斯认为, 管理的目的是对市场上的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 以实现收益的增加。同理, 营运资金管理也服从收益增加这个总目标。营运资金管理可以看作是使企业掌握尽量多的流动资源 (自己的或者客户的) , 并使这些资源为自己获取收益。Grey Filbeck和Thomas M.Krueger认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保持营运资金的最佳余额从而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John C.Groth (1992) 将营运资金看做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 其目的是以最低的资本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Hyun—Han Shin和Luc Soenen (1998) 指出, 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应时刻关注在营运资金上投资的风险, 考虑机会成本, 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以看出,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目标在于在企业经营中维持其最佳余额, 由此为企业创造价值, 这同样符合现代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 营运资金管理内容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内容大多是针对各项营运资金要素孤立展开, 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单项营运资金要素维持最佳余额, 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收益。W.D.Knight (1972) 提出了存在保险储备量情况下, 使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化的存货最优订货模型。Hampton C.Hager (1976) 探讨了企业生产流程中现金流转状况, 提出缩短现金周期的措施。在此基础上, Gentry、Vaidyanathan和Lee (1990) , 建立了一个修正的现金周期 (A Weighted Cash Conversion Cycle, WCCC) 指标——加权现金周期。Jensen (1986) 认为, 短期债务的增加可以经常性的减少自由现金流, 但是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破产风险。尽管上述文献经典的阐述了单项营运资金要素如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但是却忽略了存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孤立的考察单项要素的管理情况, 势必会在运用这些策略时出现冲突和矛盾。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内容开始走向系统化、全面化, 并且此时的研究开始立足于企业战略, 而非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

Kenneth P.Nunn (1981) 认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应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范畴, 而非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这个观点的提出为营运资金管理重点转移到供应链的优化方面奠定了基础。John Antanies (2002) 指出企业几乎不可能同时做到存货的占用量最小、资产的利用程度最高以及顾客服务水平的最好。John Antanies在制定营运资本管理计划时, 全面考虑了营运资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并以公司的战略目标最优化作为最终目标。

Juan Colina (2002) 指出全面的营运资金管理计划包括收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支出管理三个部分。Colina细化了营运资金管理, 使营运资金管理扩展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Andrew Harris (2002) 认为公司必须考虑内部和外部所有营运资本的动因, 并且还要考虑到这些动因的敏感性。Andrew Harris的观点使营运资金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供应链和企业的外部宏观市场环境。

(三) 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以单纯的数学方法为主,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Keith V.Smith9 (1973) 归纳的八种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单纯的数学分析, 是营运资金管理的传统理论, 但是大量的数学运算限制了其在财务领域的发展。

之后, 一些学者展开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公司盈利性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ose等 (1996) 、Deloof (2003) 、Lazaridis等 (2006) 分别以美国 (1974-1993年) 、比利时 (1992-1996年) 、雅典股票市场 (2001-2004年) 公司为样本, 研究现金周期 (CCC) 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CCC与公司绩效负相关。Azhagaiah Ramachandran和Muralidha Janakiraman (2009) 、Ali Uyar (2009) 、Haitham Nobanee (2009) 分别选取印度造纸业、伊斯坦布尔证交所2007年的样本数据、东京证券市场上市的21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

验证了现金周期与公司利润存在负相关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 更加科学的证实了关于营运资金的各种理论设想, 但是并没有给营运资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直至20世纪90年代,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提出, 才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到了长足的发展。DELL在2000年为降低存货, 节约现金提出了提炼基于网络的供应链结构的方法, 以此来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001年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发布的营运资金调查报告12指出, 在经济低迷时企业压缩营运资金周转期的水平要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能力相配合, 以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之后陆续几年的调查报告都强调了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性, 并提出建立“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伤痕链接的新思路。综上所述, 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经历了由单纯的数学方法向以供应链的优化为重心的方向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一) 国内早期营运资金研究内容

毛付根 (1995) 指出营运资本一般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 而净营运资本则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现代企业理财必须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之间的变动所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全面的估量, 正确地进行营运资金的结构性管理。这是国内最全面介绍营运资金的开山之作, 定义了营运资本和净营运资本, 并结合风险和收益, 分析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 (2000) 提出了对现行周转率指标的质疑, 并提出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代替“应收账款平均账龄”, “存货周转率”代替“存货平均占用期”的建议, 该研究是对营运资金周转率指标的深刻剖析, 使营运资金指标的确定更加符合企业资金管理的初衷, 促进了营运资金理论的发展。李文 (2010) 提出了营运资金的占用比例的评价指标、营运资金来源结构的评价指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的概念, 其中营运资金占用比例评价指标包括:营运资金需求占比营运资金占用率、净流动余额销售规划比率;营运资金来源结构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占有率、流动负债占有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现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剩余日、营运资金生产率、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

杨雄胜 (2000) 对资产负债表重新分类, 并得出如下结论:就一个特定企业而言, 当流动资产中的经常性资金占用数额等于流动负债中非筹资性负债的经常性资金数额时, 企业流动资本成本较低, 甚至为零, 是较为理想的营运资金管理状态。该文章打破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固有思路, 完善了流行已久的营运资金的理论, 对以后营运资金理论和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昭武 (2001) 认为, 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从流动资产的最佳投资水平和为维持这一流动资产水平而进行的短期、长期融资组合两个方面入手。该观点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的投融资活动相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邹运权 (2006) 提出,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需要做到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加快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 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利用商业信用, 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三个方面。这一观点给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日常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 但是营运资金的管理内容仍然是仅限于公司财务的范围。

(二) 国内营运资金理论的新发展

王竹泉、马广林 (2005) 提出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分销渠道控制上来, 实施分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并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 保持分销渠道畅通, 并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该项研究建造了一种创新的理念框架, 并且为国内跨区分销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议。

罗福凯、车艳华 (2006) 指出营运资本在产业链上的流动, 会形成一条跨区分销企业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的价值链。只有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处于高效运作状态, 价值链才能畅通。另外还指出品牌、特许经营权、广告、信息等无形流动资产在将来也会成为公司营运资产管理组成部分。该项研究一方面将营运资本的管理归属于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的价值链的管理, 另一方面也大大拓宽了营运资金的研究范围, 品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介入, 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的思想更加宽泛, 也更加复杂。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 (2007) 回顾了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建立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新框架, 即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 随之提出了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就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移到了渠道关系管理上, 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此后, 由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先后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该项调查从渠道和要素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1997-2006》仅从要素角度进行研究) 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每年度年报的营运资金进行排名, 并且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使得营运资金的渠道管理落实到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实务中, 并且保留了上市公司各年度的营运资金数额及变动额等大量信息, 为开展营运资金实证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

鉴于各个上市公司公司性质、分属行业、金融环境等的不同, 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也千差万别, 因此, 以各个行业为范例的营运资金研究也逐渐展开。侯升平、王亚斌、李香梅 (2010) 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应发生变化。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筹资结构不合理、负债比重偏高、资产结构单调、质量低下的问题, 企业应完善房地产企业金融市场, 拓宽其融资渠道;改革房地产企业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体系, 优化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 积极尝试“零营运资金管理”。杨方、杨荣彦 (2010) 以金地集团为例, 通过对分渠道测算营运资金, 可以明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势和薄弱环节, 从而保持优势, 重点改善薄弱环节, 使整个环节得到良好运转。王竹泉、徐金泉 (2010) 通过对农林牧渔行业四家龙头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 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渠道融合、协同成为企业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业务创新模式。分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更加具体详细的分析了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国内外研发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第9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研发活动的重要性, 企业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同时, 理论界与实务界也不断借鉴其他领域的管理方法对研发资金进行管理, 最常用的就是采用预算对研发资金进行综合全面管理。Kurt Heidenberger等 (2003) 认为R&D预算决策对企业意义重大, 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R&D预算过少, 则可能使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受到威胁;R&D预算过多, 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短期财务稳健性。但是作为一种能把组织中所有关键问题有效融合的管理控制手段的预算对研发资金的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梁莱歆, 2007) 。Kurt Heidenberger等 (2003) 也指出, 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是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对R&D预算进行估算, 往往不能跟上R&D项目的实际需求。本文在对研发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什么是预算,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但大家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一致: (1) 预算是一种计划; (2) 用数字或金额表示。也就是说, 预算的基本含义是用数字或金额表示的未来资金计划。然后由此衍生出预算是资源分配、控制和决策依据、评价标准, 其实是将预算用于实践管理中, 从而使预算具有了这些延伸的含义 (李泉年, 2007) 。

目前关于研发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研发资金分配、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研发预算模型。

(一) 研发资金分配

1. 研发资源在研发组合之间的分配。

Di (1999) 认为研发资源包括研发人员、资金、设备、信息和奖励。对大多数企业例如软件开发企业、研发企业或机构和开发公司来说, 当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时, 研发人员的分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Matheson和Menke (1994) 认为R&D投资要获得高的报酬不能简单地靠单个项目来完成, 往往要同时进行多个关联性较强的项目即项目组合的研发。那么对于项目组合管理中资源分配就非常重要。项目组合中的资源分配包括目标的制定、项目组合中项目的选择和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等。

关于项目组合目标的确定, Cooper等 (1996) 认为对R&D项目的组合管理过程包含了对组合的资源分配, 并提出组合管理的三个目标:价值最大化、平衡和战略一致性。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组合方法有财务经济方法和评分模型。实现平衡的组合方法有泡泡图和饼图, 而达到战略一致性的方法是战略容器法。他通过调查研究对各种组合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组合方法的使用与R&D项目业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有:虽然很多企业将财务方法作为组合决策的主导方法, 但其研究发现, 越是依赖财务方法的公司, 其新产品开发的业绩也较差。业绩好的公司则不仅仅依赖于财务方法。因此, 他认为应同时采用几种组合方法作为解决方案, 而且不能过分依赖财务方法的使用。

为了最大化公司的报酬, 必须在组合层次上作出高质量的决策——确保高风险、高潜力的R&D与通过对已有产品或程序做一些增量改进来获得短期报酬的低风险项目的恰当组合。关于项目组合中项目的选择, Verma和Sinha (2002) 则采用多案例项目研究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 来分析多个同时进行的R&D环境中项目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它们和项目业绩之间的关系。他们把项目的相互依存归纳为三个方面: (1) 资源的相互依存; (2) 技术的相互依存; (3) 市场的相互依存。

Terry E.Say、Alan R.Fusfeld和Trueman D.Parish (2003) 强调建立一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人员 (尤其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可以理解的、相对定量的沟通工具, 通过对话达到R&D组合和公司战略的一致性。他们通过研究建立10个一致性指标来使企业的技术组合和公司战略一致。Kolisch、Meyer和Mohr (2005) 建立了一个运用汇总数据进行项目选择和确定优先顺序的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项目的价值以及由于对稀有资源的需求而导致的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这个模型可以显著增加一个公司的组合价值, 可以支持战略和经营层面的决策制定。它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来优化其组合价值, 也可运用于需要将资源在项目持续期内平均分配的其他行业。Laura Canez、Marisol Garfias (2006) 认为, 虽然项目优先次序的确定被广泛用于对组合的分析, 但是只考虑定量标准经常会导致偏见。为了在短期和长期承诺之间平衡, 同时考虑定量和定性标准很重要, 将风险因素作为一个关键因素。Graves等 (2000)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然而理论严格的方法来设计最佳R&D组合, 即在给定报酬水平下能降低风险的组合。模型仅需要假设决策制定者是风险规避的, 一种通常被认可的假设。模型需要的输入指标是每个项目成功概率的估计和在成功和失败的情况下财务报酬的估计。最后, 模型可以仅仅采用EXCEL电子数据表计算出来。Mikkola (2001) 采用R&D项目组合矩阵作为分析R&D项目组合的工具, 他将企业的竞争战略和这些项目提供给顾客的利益结合起来, 将R&D项目按其所处的不同象限分别分为STAR (高竞争优势和高顾客价值) 、SNOB (高竞争优势和低顾客价值) 、FLOP (低竞争优势和低顾客价值) 和FAD (低竞争优势和高顾客价值) 四种类型, 并分析了这四类项目的特点和动态性。

将组合分析和技术战略相结合、有一个清晰的和明确定义的资源分配方法对进行合理的组合管理也是必要的。采用已被证实的决策质量技术和方法来分析项目组合以及平衡风险和报酬可以使项目的资金分配和管理更有效、更节约成本, 最后在保持和加强公司的成功方面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Cooper等 (1996) 认为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组合方法有财务经济方法和评分模型。实现平衡的组合方法有泡泡图和饼图, 而达到战略一致性的方法是战略容器方法。他通过调查研究对各种组合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组合方法的使用与R&D项目业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有:虽然很多企业将财务方法作为组合决策的主导方法, 但其研究发现, 越是依赖财务方法的公司, 其新产品开发的业绩也较差。业绩好的公司则不仅仅依赖于财务方法。因此, 他认为应同时采用几种组合方法作为解决方案, 而且不能过分依赖财务方法的使用。Archie Chung等 (1998) 也研究了R&D资源如何在R&D部门间配置的问题, 并提出了三阶段预算配置程序。

张琳 (2000) 采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分析法依次对一维资源、二维资源和多维资源的分配在具有多个量纲不一的定量评价目标时进行求解, 从而实现有限资源分配问题。戴锡、骆品亮 (2001) 根据研发项目潜在收益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 并结合项目组对其的期望贡献, 对研发预算在多项目之间进行配置, 并结合概率函数进行快速求解。朱文峰等 (2003) 针对卫星研制任务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在考虑了资源分配的效益及公平性、资源配置效率、决策目标、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卫星研制任务的两层资源分配数学模型:首先是将资源在各用户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然后用户部门根据分得的资源选择实施的项目。该模型实现了有限资源在用户和项目间合理分配, 达到总体最优或满意效果。方炜、欧立雄 (2005) 将研发多项目的资源分配问题转换为一个多队列排队问题, 并构建了一个仿真模型, 通过GPSS系统仿真得出三个并行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完工时间和资源分配结果。李平、顾新一 (2006) 针对研发多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联合风险优化模型, 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风险、费用和进度进行管理。

2. 研发资金在单个项目内的分配。

为了避免项目资源分配只重视技术可行性而忽略经济可行性的现象, 朱勇、张增利 (2005)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量化研究方法, 建立了项目预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编制了模糊评估计算机量化程序, 为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Dutta (1997) 则从项目的生命周期对资源需求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独特的项目内资源分配方案:当中间阶段盈利时, 最优分配意味着在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支出。如果利润只有等所有阶段完成以后才实现, 创新产品函数不断下降的报酬率意味着最佳策略是将预算在R&D项目各阶段均衡地分配。

3. 研发资源在项目组之间的分配。

为了避免研发的失败以及缩短研发的周期, 一些公司将一个研发项目同时分配给多个项目组, 他们认为增加项目组的数量将增加至少一个项目获得及时的突破的概率。这种并行工程犹如引入R&D竞争, 但资源的约束将导致每个项目组获得的R&D资金成倍减少, 从而减少了单个项目成功的几率, 但从企业 (社会) 角度而言, R&D实现时间提前了。

最早提出R&D资金在独立的R&D项目间进行配置问题的是Clifford C.Petersen (1967) , 他将配置过程视为在一定资金预算规模约束下以获取预期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 开创了R&D预算研究的先河;N.R.Baker等 (1976) 针对大型R&D机构的预算分配问题, 设计出一个基于偏平衡的最小成本网络流程的算法模型, 为R&D资金在项目间的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Gerchak和Kilgour (1998) 研究了应确定多少个并行项目组以及应分配多少资源给每个小组的问题。他们假定项目可用资金是已知的, 每个项目组完成项目的概率随着预算分配的增加而增加。他们确定了三个目标: (1) 最大化最佳业绩的项目组达到某一事先确定的门槛的概率; (2) 最大化期望最佳成果; (3) 最大化达到门槛的项目组的数量。对目标的选择将对最优的资源分配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 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Walter B、Mc Farlad (1959) 和Henry K.Moffit (1962) 最早探讨了R&D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针对R&D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成本, 他们主张根据成本发生的动因采取多种分配标准;Harold D.Sasaki (1969) 进一步提出了采取预算对R&D成本进行计划和控制, 他将整个预算过程描述为四个步骤:设定预算目标值、初步项目预算、研究人员预算评价和最高管理层预算评价。

纪延光、韩之俊 (2004) 基于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理论, 论述了企业研发项目的质量成本构成, 分析了各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方法。

武立玮、刘子先 (2006) 在新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中提出采用基于参数拟合的成本预测和基于作业的成本预测两者综合来进行R&D项目成本控制。其中, 基于参数拟合的成本预测是根据已投产产品和在研产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预测, 把已投产产品的成本数据作为模板预测新产品成本。这类方法主要应用于小型或中等规模生产的产品成本预测;基于作业的成本预测是根据产品生产涉及的各项作业流程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只要确定产品生产的作业流程就可能预测产品成本。这类方法主要应用于无历史成本数据可供参考的新产品成本预测。

徐路宁、张和明 (2005) 在概述了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 依据成本控制的原则, 将产品研发设计和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一系列成本控制对策, 避免了设计的盲目性,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 研发预算模型

Kurt Heidenberger等 (2003) 开发了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动态随机模拟模型, 该模型能够评估可供选择的R&D预算方案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并考虑了与技术过程相关的市场动态性和基本的财务因素, 与以前相关研究相比, 模型更具实用性。陈劲 (2005) 在其著作《R&D项目管理》中提出了适用于R&D项目的特殊性的一种预算方法——弹性式R&D会计系统 (FIAS) , 弹性式R&D会计系统是根据“目标成本法”的原则发展起来的, 在新方法中, 将从市场实现中减去最大的R&D预算值, 从而达到从客户角度来评价情况的目的。

2005年后, 研发预算模型的研究迎来了一个高峰, 中南大学梁莱歆教授及其弟子在这一领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设计了各自的研发预算模型。

梁莱歆等 (2007) 在作业基础预算 (ABB) 的基础上, 结合研发预算活动的特点提出企业研发预算可以借鉴作业基础预算方法, 并设计了基于作业基础预算的企业研发预算模型及编制方法。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在既定资源条件下, 通过对研发过程的层层分解, 将研发过程中成本的消耗与作业活动一一对应, 从而实现对整个研发过程的动态控制。尚宏阳 (2008) 通过将研发预算与ERP系统整合构建了动态研发预算管理模式, 其中采用了多种管理工具来实现研发预算动态编制、资源规划、实时分析与调整、动态考核与评价。

黄予云 (2008) 结合ABB与研发的特点构建了基于ABB的研发预算管理模式, 并从研发预算管理流程的角度对ABB-DB模式如何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李小玲 (2008) 从价值链的角度对如何构建集团研发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BY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

梁莱歆、关勇军 (2010) 在提出研发信息的处理是研发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以及研发预算是一个多维动态空间的基础上, 构建了动态多维研发预算管理模式。针对研发预算管理难以有效实施的原因, 冯迎超 (2010) 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门径式研发预算管理模式, 实现了对研发项目全过程、分阶段的动态预算管理。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关于研发资金的分配问题, 无论是在研发组合之间进行分配, 还是在同一项目不同阶段进行分配, 作者认为应该都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符合企业战略; (2) 技术可行性; (3) 财务可行性。只有三者同时满足, 资金分配才能说是合理的。前面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R&D管理的相关研究, 概括而言, 国内外学者对R&D资金管理的研究往往顾此失彼, 未能做到全面考虑。

国外学者Mikkola只考虑了研发组合的战略导向, Verma和Sinha只考虑了技术方面的因素, Menke、Archie Chung和Graves等只考虑了财务可行性;Terry E.Say、Alan R.Fusfeld和Trueman D.Parish考虑了研发组合的战略导向和技术可行性;Laura Canez、Marisol Garfias在考虑资金分配的战略导向的同时考虑到了财务可行性。但从Cooper等的研究来看, 由于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时期, 通常研发组合管理目标只有一个, 其方法与目标又存在对应关系, 按此逻辑, 其结论则与其理论假设相矛盾, 原因是在考虑战略的同时未考虑财务可行性, 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考虑, 从而选择合适的组合方法。Laura Canez、Marisol Garfias采用案例支持了研发组合既要考虑战略又要考虑财务可行性的观点, 但研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动, 若没有技术基础, 或不考虑技术上的依存性、衔接性和可持续性, 又哪来财务上的价值最大化?

国内学者更多注重从财务角度来对研发项目组合及资金分配进行研究, 通过设计目标、设计评价模型和指标来对研发资金在不同项目 (组) 或部门或不同阶段进行规划和配置, 以实现其财务价值或顾客价值。

关于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 武立玮、刘子先等则从R&D成本的构成特征出发, 分别研究了R&D预算的分配方法和R&D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方法对R&D预算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是, 针对R&D活动的特点, 研究R&D过程中的R&D预算管理和控制问题, 以及对R&D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创新方面的研究, 目前在国内外都极其缺乏。B.Mc Farlad和Henry K.Moffit的研究只是提出了R&D过程的成本控制的思想, Harold D.Sasaki也只是对R&D预算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均未针对R&D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但是, 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 研究所提出的研发预算分配方法极少结合研发过程的特点, 特别是不确定性高、风险大的特点, 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使用价值则大打折扣。

关于研发预算模型, Kurt Heidenberger的模型既考虑了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又考虑了财务和技术的可行性, 但只考虑了如何选择预算方案, 没有考虑如何进行预算, 即资金的分配问题;梁莱歆等基于ABB原理对研发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应该说对国内研发预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但其主要针对研发预算战略性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部分考虑了研发活动的风险大的特点, 但都没有针对研发开始之前对资金需要量的多少如何进行预算提出对策, 同时未考虑研发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黄予云等都基于研发特点对研发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的研究以及其他研发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都注意到了将预算与战略紧密相连, 但是由于预算本身的功能障碍和固有的刚性, 很难解决研发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研发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导致激励不足, 同时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造假仍然不能有效解决。

客观来说, 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进行预算管理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何在结合高科技企业研发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 建立合适的预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选择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控制体系, 涉及到很多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关于研发预算管理的研究, 国内外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的是, 研发预算管理研究落后于实践, 对如何消除预算博弈, 应对研发过程中非不确定性, 合理设置考评指标,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解决研发人员激励不足、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等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 针对R&D项目的特点, 重新审视R&D过程, 引进全新的预算理念, 建立符合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研发预算管理模式, 提高研发预算效果是高科技企业迫切的需求。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发预算管理文献进行整理, 介绍了研发资金分配、研发中的成本控制以及研发预算模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10篇

学术界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上市公司经理人为了实现各种目的, 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操纵盈余的手段虽有许多种, 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会计造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传统的盈余管理主要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即公司经理人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操纵应计利润, 从而操纵盈余。这一类盈余管理的手段虽然实现了经理人的收益目标, 但未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现金流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其本质上并未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指经理人通过操纵公司的真实经营活动, 影响真实现金流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 (如削减酌量费用等) 。二者虽然都能达到经理人盈余管理的目的, 但是由于后者真实影响了公司的经营行为且可选择的手段更多、更为隐蔽, 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二、真实盈余管理: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1989年, Schipper就首次指出盈余管理应囊括真实盈余管理。她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对外公布财报过程中, 有目的的干预行为, 以获得一定的私人收益的行为......将这一定义稍加扩展, 通过适时性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收益的真实盈余管理也是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虽然早有学者这样指出, 学术界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仍侧重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却停滞了很多年, 直到本世纪初才有了新的发展。究其原因, 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自由裁决权, 由于会计准则存在漏洞、监督不利、内控体制不完善等原因, 使得公司经理人通过操纵应计利润来操纵盈余的空间较大。随着安然、世通等会计丑闻的不断出现, 美国于2002年颁布萨班斯法案, 这一法案的公布使得经理人通过会计造假或操纵应计利润的手段来操纵盈余的空间变小, 并迫使经理人越来越多地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从实证会计的角度来说,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 为后续学者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石;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直到2006年才由Roychowdhury系统提出, 此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才得以不断发展。

(一)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真实盈余管理系统性的研究始于2006年, 在此之前, 学术界对上市公司经理人操纵真实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管理目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行为。Dechow&Sloan (1991) 研究了高层管理者任期即将结束时经理人的行为, 结果发现高层管理者倾向于在其退休前削减公司的研发支出。Baber et al (1991) 发现公司在做出研发决策时, 着重考虑该决策对当期收益的影响, 当公司为保盈或增加收益时, 公司会明显削减研发开支。Bens etal (2002) 发现公司为了减缓因行使股票期权而对每股盈余的稀释时, 经理人员会减少研发开支和资本性支出。Chowdhury (2011) 发现上市公司CEO的年龄与资本支出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而与留存收益则为正相关关系。CEO的年龄越大, 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越多, 而用于研发活动的支出费用则越少。除了投资行为外, 研究者还发现了经理人通过其他手段来操纵盈余。Herrmannetal (2003) 调查了日本经理人员利用资产出售来管理盈余的情况, 发现当公司本期经营业绩低于 (高于) 预期业绩时, 公司会通过出售固定资产和证券投资来增加 (减少) 盈余。Chapman&Steenburgh (2010) 验证了短视行为在零售阶段也会出现。他们发现一些公司在财务报告期间的最后时期, 企图通过对不宜腐坏的商品提供价格折扣来增加销售, 但不对易腐坏的日用品提供价格折扣。目的在于通过促销的方式刺激消费者囤积不宜腐坏的商品, 因此将本来应在未来实现的销售和收益转移到当前, 以帮助经理人完成当期收益目标。Deleersnyder etal (2008) 也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 上市公司削减过多广告支出与其股票价格下降相关。Moorman&Spencer (2008) 研究了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新产品发布的及时性问题, 结果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出现棘轮效益, 通过推迟向外界介绍公司的创新来降低股票市场的预期, 以操纵未来的市场反应。虽然股票市场对棘轮策略的反应是积极, 但是由于推迟发布也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收入损失, 因此棘轮策略的成本很大。Graham, Harvey&Rajgopal (2005)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公司高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态度和选择。他们发现, 当公司经理人面临着当期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目标时, 为了达到收益目标, 80%的CFO会选择削减可操纵性费用, 如削减研发支出、广告支出等;55%的经理人会选择延缓开始一项新项目, 即使这一延缓是以牺牲公司价值为代价的;39%的经理人选择通过刺激消费者来增加当期的销售额。这些结果表明经理人更乐意通过中断正常经营过程以及损害未来现金流的形式——即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满足短期经营目标。Roychowdhury (2006) 研究了那些临近零收益的公司为了避免出现损失而操纵真实经营策略的行为 (即保盈动机下的真实盈余管理) 。将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偏离了正常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 经理人企图误导部分企业利益相关者相信某些财务报告目标已经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实现了。这种偏离行为虽然能帮助经理人达到报告目标, 但对公司价值成长没有帮助, 甚至有负影响。发现为了避免损失, 公司将通过:销售操纵 (提供价格折扣来促进短期销售的增长) 、生产操纵 (过度生产来降低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 、费用操纵 (削减任意支出等方式来增加利润) 。同时发现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将对经理人的这一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作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为后续国内外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真实盈余管理这一流派的研究。Fazeli和Rasouli (2011) 依据Roychowdhury (2006) 的研究方法, 验证了真实盈余管理同样存在于伊朗国内的上市公司。发现获得微盈利的公司与其他样本公司相比, 存在着异常低的现金流、异常低的可操作性费用以及异常高的生产成本, 这意味着上市公司通过销售操作、费用操作和生产操作来进行盈余管理。此外, 作者还发现报告收益 (即经过真实盈余管理操作后的收益) 的价值相关性 (收益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 显著低于未进行操作的公司的收益价值相关性。

(二) 再融资时期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再融资 (SEO) 时期, 上市公司经理人为了抬高该公司的股价以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 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更为明显, 因此这一特殊时期为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Mizik&Jacobson (2007) 研究了再融资时期, 上市公司通过削减营销支出来操纵盈余和股价的行为及其后果。发现上市公司为了使再融资时期收益增长, 将出现削减营销支出的行为。然而, 削减营销支出将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 (如品牌建设、消费者忠诚度等) 建设, 最终导致公司未来股票收益出现下滑, 且这种下滑将最终抵消初期通过削减营销支出所带来的收益。Mizik&Jacobson (2008) 研究了再融资时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后果。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同时采取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以及削减研发支出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来调控再融资时期的收益及股价。相较于调整可操纵性应计项目, 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用改变真实经营行为的方式来操纵盈余。此外作者还发现, 那些人为地增加再融资时期收益的公司, 其后期风险调整后的股票收益将是负增长的, 且通过削减研发支出的手段所导致股票收益下滑的幅度比操纵应计项目更为严重。Cohen et al (2010) 研究了再融资时期 (SEO)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结果发现在再融资时期, 上市公司除了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操纵盈余外, 还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来使当期收益出现增长, 以抬升再融资时期股价, 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但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将随着随后几期收益的下降, 且通过真实活动操纵盈余所引起的收益下降幅度更大。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时期是否选择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实现盈余管理是基于其操控应计项目的能力以及成本来决定。

(三) 真实盈余管理的后果

Gunny (2005) 对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四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的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可能的手段有: (1) 削减研发支出以增加当期收益; (2) 削减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增加当期收益; (3) 适时性的长期资产和投资出售; (4) 过度生产以降低每单位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作者发现, 这四种手段都导致了公司未来更低的收益和现金流。此外, 作者还发现投资者意识到削减销售和管理费用、过度生产将对公司未来收益带来的影响, 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削减研发支出和适时性的资产出售将给公司造成何种损害。Cohen (2008) 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给公司造成的经济后果, 即对公司投资行为造成的影响。作者发现, 通过操纵应计项目和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的公司, 都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当年及以前年度出现了过度投资现象, 但在随后几年又出现了投资不足的现象。此外作者发现同时采取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操纵盈余比单独采取其中的一种手段, 对公司的投资影响更大。Mizik (2010) 研究了通过同时削减营销支出和研发支出来操控收益的上市公司, 其股票收益的变动。作者发现, 股票市场并不能立刻辨别出短视经营的公司, 因而也无法对那些报告异常收益的股票进行合理定价, 这意味着真实盈余管理确实能给公司带来短期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场逐渐意识到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 随之而来的收益下降以及股票回报下降, 将远远超过短视策略所带来的收益。此外作者还对比了采取真实盈余管理和操纵应计项目这两种调整盈余的手段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与损害, 结果发现前者给公司的价值成长带来更大的损害。然而, Xu et al (2007) 、Taylor et al (2010) 得到了与Gunny (2005) 等学者截然不同的结论, 他们发现, 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在随后年度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显著下降。Bhojraj, Hribar, Picconi&Mc Innis研究了那些为使当期收益超过分析师预期而出现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行为的公司, 其当期收益以及未来收益的变化。作者发现, 那些收益质量低且刚刚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与那些高质但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相比, 短期股价将出现上涨, 然而这一趋势在三年后出现逆转。此外, 这类出现短视经营的公司将出现更大规模的股票发行和内部人交易, 作者认为这意味着经理人事实上是了解他们短视经营的影响的。Cheng, Subramanyam&Zhang (2007) 研究了自愿公布季度业绩指引报告 (quarterlyearnings guidance, 公司对自身的业绩预测) 的公司是否存在短视经营和操纵盈余的行为。作者通过将样本公司分为专注的业绩指引者和偶尔的业绩指引者两种类型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前者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更少。此外, 与偶尔公布业绩指引报告的公司相比, 专注的业绩指引公司其收益更经常满足或达到分析师预期, 然而这类公司未来都出现收益下降的情况。

(四)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选择

Graham, Harvey&Rajgopal (2005)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公司高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态度和选择。发现经理人更乐意通过中断正常经营过程以及损害未来现金流的形式——即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而非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现短期经营目标。Wanget al (2006) 研究了会计弹性对经理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来操纵盈余的影响。在借鉴Barton&Simko (2002) 的度量会计弹性方法的基础上, 发现当会计弹性高时, 经理更可能利用应计项目而不是削减研发费用管理盈余;当会计弹性低时, 应计项目调整受限, 经理更可能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来管理盈余。Zang (2006) 就经理人如何通过权衡应计项目调整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来选择操纵盈余的手段这一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理人视这两种操纵盈余的手段为可相互替代, 且通过真实活动来操纵盈余的决策优于操纵应计项目。还发现随着诉讼风险以及外部监督力度加大, 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下降, 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则显著上升。X u et al (2007) 研究了通过股票回购来管理盈余的问题。用1992年至200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应计项目调整能力受限的企业更可能利用股票回购来抬高每股盈余。Cohenteal (2008) 研究发现, 在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时期, 经理人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移到真实盈余管理。这意味着, 在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时期, 随着会计丑闻的不断公布, 经理人为了避免操纵应计项目的做法被外界所发觉, 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收益目标。特别的, 作者发现可疑公司 (当期收益达到上一年度收益、微利公司和收益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 在SOX法案之后, 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增加了。这说明经理人转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操纵盈余,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法案的效用。Kohetal (2008) 研究了萨班斯法案之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上市公司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的倾向。发现在出现会计丑闻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前期, 上市公司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行为有所缓和。此外, 这些发现也表明在后萨班斯法案时期, 上市公司为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将越来越依赖操纵未来的现金流来实现。

(五) 真实盈余管理的缓解手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手段改变了上市公司的最优经营策略, 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增加上市公司的收益, 暂时错误得迷惑市场, 但从长远来看, 其是以损害公司的价值成长为代价的, 最终会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惩罚。因此, 对于如何较好缓解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有些学者认为需通过缓解经理人关注公司短期收益的压力, 有些学者则认为只有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缓解经理人的盈余操纵行为。Bushee (1998) 调查了机构投资者在缓和经理人通过削减研发支出费用来避免收益下降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占股比例大的公司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阻止收益下降的概率较小, 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控股减少了经理人关注公司短期收益的压力。然而, 他也发现当大多数机构投资者是目光短浅时, 公司削减研发支出的概率更大。Edmans (2009) 从大股东退出理论 (Exittheory) 提出了与干预理论相反的观点。作者认为大股东由于持股规模大, 即使不直接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 也可以通过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上市公司的质量。如果收益的下降是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质量差所导致的, 则大股东通过出售股票退出。由于大股东出售的股票规模较大, 将导致公司股价下降, 从而引导管理层为避免大股东退出而进行价值投资。如果收益的下降是因为公司进行了一些可能导致短期内收益下降但长期将增加公司基本价值的长期投资所导致的, 则大股东将继续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 这意味着, 即使由于进行了长期投资导致短期内公司收益下降, 大股东也不会出售股票, 这也将缓解经理人过于关注短期收益而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操纵盈余的问题, 增加公司长期投资, 最终增加公司的价值。Gigler, Kanodia, Sapra&Venugopalan (2009) 从财务会计报告的频率入手指出太过频繁的财务报告将给经理人施加关注短期收益的压力, 迫使他们采取短期经营策略来增加短期收益。这意味着过于频繁的财务报告将诱发经理人操纵盈余。作者认为, 只有降低财务会计报告对外公布的频率, 才能解决经理人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并采取相应盈余管理手段的问题, 虽然这将是以破坏信息完整性为代价的。Holden&Lundstrum (2009) 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出发, 指出投资者使用长期信息的成本比短期信息要大, 因此, 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 他们更依赖于短期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经理人施加了关注短期收益并操纵盈余的压力,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减低长期信息的使用成本和风险。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发行的长期普通股预期证券 (LEAPS) 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管理短视的问题。LEAPS的出现降低了投资者使用长期信息的成本, 使得股价包含更多长期信息, 这将最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盈余操纵问题。Lehmann (2004) 指出目前企业界广泛的存在过于关注短期结果的现象, 他认为组织的所有层面都应该采用复合业绩指标而不是单纯的业绩来评估经理人, 以此来缓解短视经营及盈余管理的倾向。Chowdhury (2011) 研究发现, 短视经营在那些公司治理机制较不完善的上市公司更为普遍。因此, 作者认为, 为了较好的解决管理短视这一问题, 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Brunzell, Liljeblom&Vaihekoshk (2009)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研究了北欧公司中, 大股东在减缓管理短视问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作者发现, 所有权集中程度越高, CEO所面临的通过牺牲公司价值来实现当期收益的压力就越小。CEO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财务分析师, 然而相较于其他公司, 那些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CEO受到的来自财务分析师的压力要小的多。Peasnell et al (2005) 的研究表明, 独立董事的介入能够强化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 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真实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2006年Roychowdhury的研究, 目前主要集中于保盈动机下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真实盈余管理的后果、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等。张俊瑞等 (2008) 、朱朝晖和丛丽莉 (2011) 等学者将样本公司分类为微盈企业和非微盈企业, 比较研究了保盈动机下两类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 相较于非微盈企业, 微盈企业存在着更低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更低的异常可操作性费用和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作者以此验证了微盈企业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李彬和张俊瑞 (2008、2009) 研究了上市公司通过生产操控、销售操控和费用操控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给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作者通过将进行了生产操控 (销售操控或费用操纵) 的样本公司与其配对公司进行比较后发现, 前者未来三期的资产回报率 (ROA) 和经营活动现金流资产比 (CFOA) 普遍低于配对公司。这说明, 真实盈余管理将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 它是以牺牲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代价的。李彬等 (2009) 从会计弹性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 会计弹性 (应计项目的调整空间) 与通过真实活动操控盈余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 会计弹性越大的公司, 由于其可操控的应计项目空间大, 其更倾向于通过应计项目来管理盈余;而会计弹性越小, 上市公司可利用的应计项目越少, 从而更倾向于利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来实现收益目标。李增福等 (2010、2011) 研究了2007年我国所得税改革背景下,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 上市公司会依据预期税率的变动方向来选择盈余管理方式。当预期税率下降时, 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通过应计项目操控来实施负向盈余管理;当预期税率上升时, 上市公司则倾向于采取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施正向盈余管理。此外, 作者于2011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国有控股和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管理层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成正相关关系, 而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成负相关关系。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与通过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替代性。李皖丽等 (2011) 从高报盈余的的重述公司切入, 研究了盈余重述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 相较于非重述公司, 重述公司在被重述年度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更低而生产成本更高, 这说明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正向调整盈余的情况。李增福等 (2011) 从股权再融资的角度, 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作者发现, 为了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 上市公司会同时使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方式;但从最终结果来看, 上市公司通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短期业绩下滑, 但对公司长期业绩的破坏程度较弱;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影响公司的长期业绩, 将对公司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姜英兵、王清莹 (2011) 研究了公司股权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有较显著影响, 国家股和法人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而流通股比例则与其成负相关关系。此外,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U型关系, 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大或过小都可能诱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因此, 通过调整股权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问题。张志花、金莲花 (2010) 从监督和激励的角度出发, 对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将有利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金莲花、张志花、李正和 (2010) 研究了总经理在任期结束前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将样本公司划分为进行了总经理更换的上市公司与总经理留任的上市公司两类, 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总经理更换前一年, 上市公司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异常下降及生产成本异常增长的情况, 这表明, 总经理在离任前, 为了提高当期收益将采取真实活动来操纵盈余。方红星、金玉娜 (2011) 研究了高质量内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依据信号传递理论, 高质量的公司更有动机自愿向外界传递信号, 因此, 作者将样本公司划分为披露内部控制鉴证的公司 (又细分为获得合理保证内部控制鉴证的公司和获得有限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 及未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 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样本公司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 (尤其是通过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的真实活动) 程度越低。孙思、杜金岷 (2011) 针对东莞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认为非上市公司的避税动机导致了其出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因此非上市公司会出现调低利润的倾向。此外, 作者发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互补, 为正相关关系。非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一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 (销售操纵、生产操纵或费用操纵) 来操纵盈余, 而非同时使用使用以上三种。

随着会计准则和会计审计的不断完善, 经理人通过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盈余的空间正越变越小。为了达到收益和短期经营目标, 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转向真实盈余管理, 试图通过改变公司的经营决策来实现收益目标。然而, 目前学术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因此未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摘要:除了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外, 上市公司还可通过操纵真实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目标——即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大多偏离了公司的最优经营策略, 并将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最终损害上市公司的价值成长。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明真实盈余管理确实存在, 而目前学术界仍花大部分精力研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不足。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以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安全健康管理系统的外部独立评估 第11篇

英国安全委员会坚持认为, 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工作死亡、受伤或生病。所以英国安全委员会致力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 主要通过2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努力通过法律法规来影响或改变;二是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英国安全委员会提出了更健康安全地工作的5个步骤:

强调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建立对安全的理解和能力;

领导层的承诺和员工的参与;

分享知识经验;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用。

外部独立评估的价值

为什么需要安全健康管理系统的外部独立评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的外部独立评估能够通过结构化的流程, 独立收集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在效率、效果和可靠性方面的信息, 并制定改正行动计划。它的目的是要保证企业有合适的安全健康管理系统, 有适当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且得到很好地执行, 并有合适的工作场所预防措施。

评估需涵盖的5个方面

安全健康机构

包括职业安全和健康能力;管理目标和规划;员工沟通和参与;培训;职业健康项目;安全监察和审计;变更管理;承包商的任用和控制;风险管理和安全工作实践。

管理控制系统

包括工作设备;工作系统许可;安全隔离程序和设备;接入设备;高空作业;压力系统和容器;移动工作设备;移动电子设备;电子装置和保护系统;手动、人机工程和屏幕显示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

包括能力和协调;火灾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灭火设备;紧急状况和逃生通道照明;教育、演练和培训;火灾风险管理和监察;火灾逃生通道和出口;安保;应急预案。

测量和控制系统

包括报告系统、调查程序、事故数据和绩效评估、对潜在损失的认识及管理。

工作场所的执行情况

包括建筑、地面、通道和楼梯;通风、暖气装置和照明;福利和卫生状况;安全标识和通知;交通管理;堆放和储存;整洁程度和废物管理。

3个案例

在此介绍3个企业进行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外部独立评估的实践案例:

案例1核电站

1. 公司简介、业务活动和存在的危险

该核电站有2个反应堆和4个涡轮机, 生产1 000MW的电力。该核电站进行一系列的作业, 包括维修、工程技术、运营、项目采购、安全健康和安保工作等。它存在的危险包括辐射、危险物质、机器、噪声和振动等。

该核电站直接雇佣650人, 有250个合同工和中介派遣工人, 每天24h、每周7天, 全年不间断运营。

2.收集到的信息

该评估采访了26位员工, 包括现场经理、安全和健康团队工作人员和承包商的主要人员。

该评估进行了现场参观, 地点包括涡轮机展厅、办公室、车间、实验室、水处理厂和承包商现场办公室。

评估进行了所有文件的审查, 包括风险评估、监察和调查报告、测试报告、证书和会议记录。

3.主要调查结果和观察数据

通过评估发现, 该核电站:

监管机构长期派人在现场, 在过去的一年里核电站没有遭遇调查或正式的处罚。现场经理十分负责, 并且起到了作用, 并在政策说明上签字;

有良好的员工协商、沟通和参与;

所有的管理控制流程都能保证实时更新;

拥有卓越的职业健康支持体系, 并有专业化的管理;

承包商和承包商雇员全部参与到风险评估中。

4.可以提高的领域

给承包商提供的信息简明扼要。

案例2煤电站

1.公司简介、业务活动和存在的危险

该煤电站由承包商运营和维护材料。该煤电站有60名为承包商工作的现场员工, 采取两班轮休制, 一班是早7点到晚7点, 另一班为晚7点到第二天早7点。

该煤电站现场除了维护和运营员工, 还有电工、机械工和管理人员。

存在的危险包括设备、机械、高空作业、危险物质、电力装置、噪声和振动。

2.收集到的信息

该评估针对主要人员进行了大量采访, 包括安全和健康管理团队、维修工人和办公室雇员。该评估对所有区域进行了检查、包括工作间、办公室和厂区, 并全面审查了所有文件, 包括风险评估、工作许可、培训记录、政策说明、观察数据、监测监察报告、证书和员工手册。

3.主要调查结果和观察数据

通过评估发现, 该煤电站的安全健康检查和评估的标准很高, 安全健康专家团队尽职尽责, 文件控制体系的管理和维护十分出色, 并且保证了良好的沟通。

4.可以提高的领域

应该考虑每年体检, 急救培训, 以及认可已接受的员工建议。

案例3汽车制造厂

1.公司介绍、业务活动和存在的危险

该汽车制造厂每天生产750辆汽车, 包括引擎、变速器、车身加压成型、喷绘、组装等。大多数活动由电脑监控, 包括材料管理和组装。该汽车制造厂现场有超过200名员工承担安全和健康责任。

存在的危险包括高空作业、设备和机械、危险物质、电力、噪声、振动和烟气等。

2.收集到的信息

该评估采访了70名经理, 涉及到高级管理团队和安全健康团队, 参观了所有的制造车间和行政办公室。该评估全面审查了文件, 包括政策、计划、会议记录、事故报告、监测调查结果、培训项目、设备维护记录、工作许可、事件汇报程序和行为观察程序等。

3.主要调查结果和观察数据

通过该评估, 认可了高层管理团队的投入和责任及强有力的领导力。肯定了他们与承包商的有效互动和对承包商的管理。证明该汽车制造厂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拥有成熟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及强大的事件记录和分析系统。

4. 可以提高的领域

需要建立重大风险记录系统, 而且其高空作业需要建立审查制度。

上一篇:项目育人下一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