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看效果范文

2024-07-16

培训看效果范文(精选7篇)

培训看效果 第1篇

(一) “修辞”一词由来

汉语文献中, “修”和“辞”两字连用最早产生在先秦, 那是修辞思想的萌芽期, 所以在《周易·乾· 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理论提出之际, 诞生了最初的“修辞”理论。这一理论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论。这里“修辞”仍然是一个动宾词组, 后来人们理解为修饰文辞的意思。从《易经》的“修辞立其诚”得知, “修辞立其诚”本来是一个政治概念, “辞”本来的意思是文教。

(二) 修辞的动词性和名词性含义

“修辞”这个概念从修辞学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 就产生两方面的定义。一方面把修辞看作动词, 认为修辞是修辞活动, 所谓修辞活动, 指的是人们的交际活动, 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任何一个人, 都不可能是消极的, 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力图提高表达效果的。另一方面把修辞看作名词, 修辞是言语活动中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法则, 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修辞在这里指的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的法则。

二、“零度—偏离”的解释范围

(一) “零度—偏离”理论的含义

1.王希杰的理论定义

“零度—偏离”理论最早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中首先提出并进行了严密系统辨证的理论阐述的。“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和手段。“偏离”是对“零度”而言的。如果语言中的一切是零度形式, 那么言语中的一切就都是偏离形式。言语表达中的任何一种说法和写法都是对语言系统中的规律和规则的某种程度上的偏离。1

2. 聂焱的理论解释

聂焱把修辞活动看成是一种“零度—偏离”的交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消极的, 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力图提高表达效果的。如果我们把理想的中性的表达效果叫做“0”, 那么最佳的表达效果, 好到不能再好的表达效果叫做“1”, 而最坏的表达效果, 坏得不能再坏的表达效果, 便是“-l”。那么, 零度与偏离的具体含义是 :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 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和手段。

事实上, 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0、+1、-1是永远达不到的, 不会出现的。因此, 所谓修辞活动是指从0到 +1、-1这两个区间的交际活动, 如果说0是规范常规, 那么这个区间便是对规范, 常规的一种偏离。从0到 +l是正面值的偏离, 从0到 -l是负面值的偏离。所谓修辞活动便是由正偏离和负偏离两个区间所构成的。那么修辞活动就是在 -1、0、+1这个区间之内的活动, 研究的是病辞、优辞、劣辞三者之间的问题。那么适切的努力指的是把一般语词或者是病辞、劣辞变成优辞的一种行为。

(二) 偏离理论看修辞效果好与坏

修辞学就是要研究好与不好的表达效果的, 陈望道先生认为, 修辞研究的是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所谓积极修辞就是要研究零点以上的东西,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讲不好的修辞现象的。消极修辞研究零点和零点以下的东西, 那么所谓零点以下的东西就是不通的, 而这个零点就是以普通、通顺、明白为基准。

“正偏离”可以使信息增值, 用积极的、正面的表达极大提高了表达效果。而“负偏离”是消极的、反面的表达, 削弱了表达的效果, 属于消极修辞, 大体是抽象的, 概念的 ;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等作为修辞的必要性, 称“规范修辞”, 运用于科学语体、公文语体等。与之相对是积极修辞, 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 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尽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 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积极修辞不仅要使人理会, 还要使人感动, 要求语言不仅意思准确、明白, 而且还要形象、生动, 加强表达效果。好的修辞效果表现在字音、字形、字义、词句四个方面。陈望道认为他所规定修辞的两大分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完全可以包括一切修辞现象, 语言现象不属于这就属于那。零点和零点以下是消极修辞, 零点以上是积极修辞。

结语

通过古书例子和现代汉语使用我们不难看出, 修辞也会有用得好从而产生正偏离的积极效果, 和用的不恰当从而产生消极效果的时候。我们研究修辞, 首先要明确修辞的定义, 其次要懂得得体修辞的原则。修辞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修辞原则的把握, 在使用那些能够让语言适切法则的时候, 我们更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多种积极修辞中的修辞格, 结合具体的语境, 针对听话人确立题旨概要, 才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有力, 和谐动听。

摘要:修辞学是从表达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常规、变形和正负偏离现象, 建立已然的和可能的修辞规范及超规范、反规范的模式的一门语言科学。对于如何判断表达效果好坏, 陈望道的积极、消极修辞理论和王希杰的零度—偏离理论所构架出来的结构模式对于判断修辞效果好与坏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修辞效果,语境,偏离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2]胡习之.论修辞效果及其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0 (4) .

[3]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王希杰.关于修辞学的定义、对象、范围和地位的再认识[J].河池师专学报, 1992 (1) .

从终端展示效果看新品成败 第2篇

所以,在下来的文章内容中笔者将根据多年来的市场心得在从市场销售竞争需要的角度上,以下几方面为基础来谈一谈终端展示效果这个很浅显但其实又很重要的问题。

一、包装颜色――想象之外才精彩

为什么先说颜色呢,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个现象,说完这个现象我想大家就明白我为什么要先说包装颜色的问题:不知大家对卖场中的货架有没有印象,例如卖场中的果汁饮料区:黄色的一定是橙汁,紫色的一定是葡萄汁,绿色的一定是绿茶。还有类似于调料中的鸡精自从太太乐大举使用了黄绿搭配的包装色彩后中国鸡精产品的包装主要色彩就基本锁定在这个范畴内了。

说到这些我想诸位读者都不会陌生了。太多的产品或者行业都有着这样的问题。所以,试想你的产品就在其中如果你不是这些产品中最有品牌影响力的一个产品那么你又如何能够保障消费者会选择到你呢?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候消费者就只能选择品牌产品或是价格相对有优势的产品了。

其实我们细想想真正的大品牌反而都比较注重这些(例如:百事可乐的蓝、农夫山泉的红等),对方除了品牌优势外在这个上面也是下足了工夫。那么其它企业又当如何呢?

二、包装造型――我型我秀

谁说衣服一定要用袋子装,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用铁桶装的衣服,而且其销售情况还异常的好。又有多少人见过用奶瓶装的金鱼,刚一上市销售现场就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些说明什么?包装很重要,现在的包装一定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个容器。当然目标人群不同、产品不同,对包装潜在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年轻人需要的新奇,越奇怪越超常规越在这个群体当中受欢迎,家庭妇女需要的是好看实用,例如她们会去考虑这个包装在产品用完之后可以再用来装什么等等,

所以说包装造型应该是产品在终端展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将在消费者还未了解产品之前将其吸引,这样就为产品争取到了更多的销售机会。例如功能饮料红牛其在众多功能性饮料当中以浓缩的个头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在超市的货柜上老远你就可以看到红牛的身影。自然它在消费者中的印象和购买机会都比其它产品多很多。

而很多厂家在做这部分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成本。而成本也成为其降低包装标准的阻碍。因为全新的外包装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员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财务成本。也就是说有创意的新产品包装会花费比较大。没错,不论是瓶装还是袋装等等都伴随有高昂的设计费用还有开模费用产生。可有什么比产品下货更重要呢,在今天的市场中为了使消费者能够买单企业必须什么都要考虑好,尤其是这些很显性的事,如果话说到现在企业还是有点下不了决心支出这部分成本的话,那我只能劝你想开点了,呵呵。

三、终端摆放效果――有新意就有收益

用专业点的语言来说应该叫陈列,可真的仅仅如此吗?也许有人会说那要怎样,但是我们可以仔细想象我们从原来的摆货上升到今天的陈列标准上来我们是为了什么?我想不用多说诸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原由。所以说终端摆放效果大有搞头。在这里笔者想举例来说此部分的用意。

培训看效果 第3篇

一、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

审判的法律效果是指通过严格适用法律以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效果;审判的社会效果是指通过审判活动来实现法律的秩序公正、效益等效果。

从人民法院的审判角度来看,审判活动的发生,使得审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具体行为约束力的增强上,更注重于对法律本身意义的表达上,更侧重于对一些逻辑推理方法的使用上,如现场模拟推理,归纳推理和进行一些推断等。审判活动,更注重运用法律的正义性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和纠纷。审判的社会效果是以最终实现自由、效益和维护法律的秩序为目的,它更注重于体现司法公正的社会意义。因此,这就导致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二、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

1.法律自身的原因

一是法律的相对滞后性。由于法律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因此不得经常改动法律。当面对一些新型的案件时,先行制定的法律规定就不能够使法官比较顺利的处理好案情,在此时,就显示出先行制定的法律的不合理性和不周全。

二是法律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在相同的法律规定下,法官之间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判决结果之间会出现差异,这就使法律结论不够确定,从而使司法的公信力下降。

三是法律规定具有不明确性。在初期立法的时候,由于各种社会原因,立法者的立法态度往往是规避的和模糊的。这就使法官在运用法律时,产生这样那样的误差,最终导致人们对一些判决结论的不认可和不信服。

四是法律规定具有不合理性。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逻辑:在现实中,没有几个企业的领导者会出于道德和良心而自证其罪。而同样,即使一些企业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制裁,这就不能够保证劳动者避免职业病的侵害。当法官们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法律规定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

2.法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不够完善

一方面,在我国,有很多法官的职业技能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在法官处理的案件中,出现了许多不够合理,未能兼顾人情的事情。以致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官人数众多,出现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低的法官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能够坚持应有的原则办事,而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产生冲突。

三、解决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互相冲突的对策

1.立法者必须高度重视立法权

要使我国的立法不断加强和完善,必须要有更加专业的立法人员,更加严格的立法制度,并对立法进行不断更新。我国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过,有很多人大代表的法律基础低,而且是兼职的,这就会出现一些违反立法程序的现象。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才能保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再发生冲突。

2.正确看待民意

当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民意的时候,良好的司法制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此进行反说服和教育,是不可以用民意来替换司法的。只有和民意保持一定距离的司法体系,才是健康的。在审判中,不能迫于各种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压力就做出不合法的判决来。这种判决结果,从短期来看是顺应了人情和体现出了民意,但从长期来看,损害了司法公正。

3.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审判的实践中,法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当由于法律规定具有滞后性和不合理性而出现一些法律空白的时侯,法官应该启动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比如,请示一些权威性的司法机构给予合理的司法解释,以解决遇到的各种司法问题。

4.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

法官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会的一些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纠纷,以及打击各种犯罪的一项能力。广大法官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培训,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法官的叙事能力,增强法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法律知识掌握熟练后,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文书水平和合理准确的运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必须给予鼓励和发展。在审判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对司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只有实现法律的秩序和公正,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纠纷,才能更好地解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1]李兆唐.论民事司法实践法律效果之实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石瑞峰.论司法的社会效果[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培训看效果 第4篇

一、目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培训效果评价现状

目前, 培训效果评价主要包含培训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两部分。在培训过程中, 评价的对象主要针对教师学员, 评价的内容为教师学员的平时表现以及最后的作品展示, 同时借助于过程性评价平台以及电子档案袋来全面关注教师学员的培训效果。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则以考试的形式统一规范地从基本理论的理解、教学设计能力、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同时也达到评价培训效果的目的。

(二) 目前培训效果评价的问题

结合目前的培训效果评价现状, 可以发现目前的效果评价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培训效果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的培训效果评价还仅仅关注于培训过程中教师学员的学习, 并把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依据。培训迁移理论认为, 培训不是单纯地指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 它还包括受训者在迁移情境中运用这些学到的知识、技能的过程。[1]因此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价, 不能单单局限于培训的过程, 还要关注培训后教师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变化, 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整个培训项目。

2. 培训效果评价难以深入开展

从客观上来说, 目前深入开展培训效果评价还具有一定的困难。首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是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教师学员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到一起接受培训, 培训结束后又分散到各自的工作单位, 很难再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 培训后的应用实施得不到适时的反馈。其次, 培训的内容如何转化为培训后的评价指标、如何进行评价实施等等也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关注, 因此培训效果的评价还仅局限于培训中教师学员的学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在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培训使其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予以应用, 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因此, 培训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培训效果有哪些体现, 这些内容同样需要予以关注, 也应该是效果评价的重点。那么, 如何全面系统地评价培训效果、怎样进行操作呢?针对此问题, 企业培训中一直被广泛应用的Kirkpatrick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可以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评价提供一个很好的实施框架, 为培训效果评价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二、Kirkpatrick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简介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从事管理学研究的教授柯克帕特理克 (Donald L.Kirkpatrick) 于1959年提出了培训效果评估模型。该模型把培训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反应层 (Reaction) 、学习层 (Learning) 、行为层 (Behavior) 、结果层 (Result) 。

反应层:衡量参与培训项目的学员对培训所做出的反应, 可以称为顾客满意度的测量[2]。

学习层:考查参训学员参加培训项目后,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态度转变、知识扩充或技能提升等相应结果[3]。

行为层:主要关注参训学员参加培训项目后,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行为方面的转变[4]。

结果层:指参训学员参加培训项目后, 能够实现的最终结果[5], 可以指产量的增加、事故的减少、质量的提高、利润的增长等等。

三、借鉴Kirkpatrick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开展培训效果评价

Kirkpatrick评估模型针对培训效果评价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对培训做出全面的评价, 为一直困惑于如何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的企业界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同样, 也为教育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思维方式。根据该评估模型, 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特点, 下面主要从评价层次、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 培训效果评价的层次

在Kirkpatrick评估模型中, “结果”层关注企业业绩的提高, 迁移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 我们很难简单地描述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为要达到这样的结果, 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看到显著结果的, 因此, 需要对评估模型中的“结果层”予以细化。

结果层的衡量主要从培训最终的受益者来界定评价的内容。由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首要指向是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因此, 教师行为的改变无疑仍是对培训结果考查的首要内容。其次, 从教学行为的影响对象来说, 学生的改变可以更深一层反应教师行为的改变。“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看, 也是一致认为学生学业进步是衡量教师培训有效性最有说服力的证据”。[6]因此, 深入了解教师行为改变的最好途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最后, 从“组织层面”来分析培训效果给学校所带来的改变, 作为培训效果的最终考查内容。综上, 评价可分为:对培训的反应、教师学员的学习、教师行为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校的影响五个层次。

(二) 评价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涉及到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需要全面深入地来考查各个层次的培训结果, 下面, 笔者结合《标准》阐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评价的内容。

1. 对培训的反应

对培训的反应主要关注教师学员对培训项目本身的喜好情况, 因此可以从培训项目的结构、时间安排、培训的学习氛围、项目文化、讲师的表现、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考查。

2. 教师学员的学习

这一部分的评价主要针对学员在培训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 在评价上要注意全面性和特殊性, 在整个培训中, 教学设计能力是重点, 应该成为评价的重点。目前对该教师学员的“学习”的评价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全面的评价提供了支持。

3. 教师行为的改变

教师行为的改变, 主要考查学员是否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由于培训学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要给教师学员足够的时间, 从而使其拥有实施培训所学的机会和可能, Kirkpatrick认为此层次的评价一般在培训完成的三到六个月以后。

对于教师行为的衡量,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对学习层的评价来对应地予以实施考查。结合《标准》以及培训的内容 (初级) ,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查: (1) 操作技能的提高 (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评价工具的编制) ; (2) 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教学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 ; (3) 教学评价的设计实施; (4) 教学反思。

4. 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层的评价, 主要是以学生为受众, 考查教师的行为改变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因此, 这一层的评价主要从课堂实施以及课后评价来考察。如:课堂实施中对学生的关注情况, 实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 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否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等等。

5. 对组织的影响

可以把教师学员培训后在教育教学上对其他教师的影响、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动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作为衡量“最终结果”的依据。当然, 造成组织发生改变的结果可能不是培训所产生的, 因此, 对这一层的测量不要追求确凿的数据支撑, 而是寻求与培训相关的“有力证据”。

(三) 评价的方法

在Kirkpatrick的评估模型中, 各个层次用什么方法、怎样开展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如:问卷调查法、测试、现场操作等等。对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条件, 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评价工具, 从而使评价的实施更加便捷。

对于反应层的评价, 由于培训一般都是在多媒体机房进行, 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培训资源, 使用网上问卷便于分析和统计。此外, 由于这部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项目本身, 因此, 可以适当扩大调查的对象, 如:班主任、组织人员等等。

对于学习层的评价,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评价体系, 全面了解学员在整个培训中学习情况;同时, 结合电子档案袋、过程性评价平台等工具来关注教师学员的学习过程, 注重过程性评价。此外, 在具体的实施上, 培训机构可以设计针对培训内容的学习反思量表, 在一定的课程结束后发给教师学员进行对照反思, 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教师学员的学习情况, 同时可以了解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中还存在的问题, 也便于在下次培训前及时地予以补充说明。

对于结果层的评价 (教师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的效果、对组织的影响等) , 可以利用评价量规, 对各个层面的评价内容指定评价指标, 保证评价的客观全面性。还可以通过培训平台追踪教师培训后的行为变化, 如:提交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等等, 一方面可以了解培训后的实施,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分析影响结果的原因。

四、结束语

在借鉴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同时, 要注意教育培训的特殊性, 以及特定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在评价的方法上要灵活;同时, 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以保证评价的统一、规范、便于实施。

初级培训暂告一段落, 中级培训即将全面展开, 此时对初级培训的培训效果进行深入考查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全面地了解初级培训的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培训效果研究的经验, 寻求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 从而为完善培训计划、更好地开展中级培训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怡, 龙立荣.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6, (14) :749-756.

[2]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6.

[3]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7.

[4]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7.

[5]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9.

多看一眼企业培训 第5篇

就我国而言,由于才刚刚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我国企业的成长历史还相当短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中国,有组织的企业培训活动开展的还要晚一些.虽然培训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但我们的企业却还没有正视它,对它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还没有将它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企业实际中,由于企业领导、培训活动组织、执行者以及企业员工等对培训理解的欠缺,培训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未能获得足够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了解培训、剖析培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认识、转变企业培训的现状,真正发挥培训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我国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企业不重视培训。

表现在:

1、培训无用论。本人从事培训工作多年,对很多企业培训的评价是赶形式、走过场,多是以应付为主,由于缺乏明显的效果,长期以往培训就被渐渐视为无用。在培训中没有严格的考评制度,培训对象往往以各种借口逃避培训而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的简单化,导致学员厌恶培训。再加上培训部门缺乏控制培训过程的权力和对培训的营销能力,使培训在企业和员工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2、培训浪费论。很多企业认为,培训是一项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尤其是民营企业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花钱搞培训完全没有必要。认为现在高校每年毕业生都很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用人完全可以到市场招聘,投资培训实属不必要的浪费。即使搞培训也不愿意多掏腰包,尽可能地削减培训费用。

问题二:培训不规范。

表现在:

1、无培训计划。培训时间的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材料,甚至连培训讲师也是临时选择的;一旦遇到企业的其他活动,首先让路的就是培训了。

2、培训项目和内容脱离实际。培训什么?这是培训计划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很多企业在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时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他企业的培训;对培训讲师的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

3、培训方法单一。企业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究其原因是培训组织者缺乏对培训的专业知识、对培训的内容也知之甚少,认为培训就是学校教育,同时我们很多的培训师也还习惯于单纯的理论讲授,还没有熟练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训与实际相脱节,培训效率低下。

4、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工作要点及新员工指导方法、培训训练方法、培训过程管理制度、培训手册和教材以及培训考核方法和跟踪评价等制度往往被忽视,没有规范的制度就没有规范的培训。

正确认识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但我国的许多企业由于规模小、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时间短暂,诸多企业在最基础的管理层面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还没有真正上路,企业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这些低的、原始的管理层次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美誉度管理和知识管理等高层次管理还远未能涉及,还未能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手段;同时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过程的,对培训的认识是企业做好培训的必由之路,

全面认识企业培训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员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已成为明显的趋势。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经验表明,不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的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其发展目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东西方都有一些公司在其使命中明确阐述它们的人力资源战略,认为人力资源发展(HRD)应该是公司计划和决策的主要部分,而不再是仅起辅助作用的东西。因此,很多组织对人力资源发展的支持正在逐步增强,其中许多大公司开始重新评价培训的地位。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公司里“全服务”培训机构被分成一系列的分部,同时人力资源发展职能已与人事部门相脱离,因而它们容易做出更高层次的决策。

当然,由于在企业外部进行的培训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少而增加,小企业并没有像大企业那样的培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家扶持的职业教育以及专门以培训为其主要业务活动的机构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进行正式培训的最主要的基地。

显然,为了改进技术和提高基本的操作技能,小企业必然舍得花费更多的培训费用。换句话说,即使规模很小的组织,也应该重新评价培训的地位,如果某些组织目前仍然没有正式培训的职能,则应当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来考虑。

理解培训还涉及到一个方面,那就是培训的分类。明确这个问题对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方案、计划、提高培训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培训按培养方向可分为员工训练和员工教育。

二者的区别在于:训练是针对已经变化了的环境而进行的;教育则是为员工进入新的环境而作好的准备。

员工训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员工在某一特定岗位、某一特定时期所需要的技能;另一个则是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命周期角度去规划并培养他们的技能结构,使他们能够适应整个职业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变化。

员工教育是培养员工的信息“认知”的能力,以期带动员工的实际行动。如了解企业个项业务的相关性;了解自身的权力与责任;认识到问题并不在于自己掌握了多少专业技术知识,而在于是否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以统领企业经营战略的建立与实施。

2、培训按培训主体划分可分为企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专业培训人员和专业培训机构参与的培训等。企业可以根据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实力进行选择。

3、培训按时间序列可分为岗前培训、岗中培训以及新业务培训等。

4、按培训内容可分为企业培训、员工手册培训、岗位专业培训、新政策培训、新技术培训、班前培训、素质提高培训、管理培训以及对培训者的培训等。

5、按培训形式可分为:不脱产培训、脱产培训和自我开发。

不脱产培训,是指在工作岗位,通过操作、技术演练,对员工进行,是岗位管理者负责进行的培训。

脱产培训,离开工作岗位和现场,由企业内外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的培训。

自我开发,是指依靠员工本人精力、时间和费用,不占用工作时间、不脱产,利用公司外的培训设施和条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企业在制度上承认员工在社会上取得的各种“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资助。

另外,在培训上还要树立管理者即培训者的观念。企业的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肩负有培训、指导下属的责任,日常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对员工的培训即工作现场培训。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将是企业培训中的一大缺憾。

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

为确保培训的有效执行,培训组织者必须改变将培训视为临时性、随意性、简单化的工作的观念,将员工培训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来理解,同企业的任何资源的管理一样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培训系统作为培训实施的保证。包括培训的组织机构、培训的制度、培训的计划、员工训练的原则、办法以及相应的培训手册、培训教材、考核、评价的办法等。

培训看效果 第6篇

一切人类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亦不例外。语义学上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言歧义(根据其产生的因素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和言外歧义(主要是指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的差异,本文称之为语用歧义)。《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把“歧义”定义为“意义不止一个的单词、片语或句子被称为是歧义的”。Kess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理论。

正因为歧义的存在,我们的语言世界才会多姿多彩、妙趣横生。实际上,幽默语言世界的构成也少不了词汇歧义的功劳。虽然歧义现象有时妨碍了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但有时却可产生大量的语言幽默。本文将从词汇层面来讨论由歧义而引发的幽默。

二、词汇歧义

就词汇歧义而言,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和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本文将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并分别结合情境案例加以分析举例。蓄意歧义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或一语双关,或声东击西,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无意歧义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有时就是无意歧义的具体体现。在日常交际和语言使用中需要消解的就是此类无意歧义。

1.“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

所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在词典中列入同一个词条,如class既可指“班级”,也可指“阶级”。同形异义是指那些拼写或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这种词词源不同,在词典中标上1、2等数字,并作为不同的词条排列,如:ball,兼有“舞会”与“球”的意思。由于“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产生的歧义句子如:(1) 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该句中,“marry”属一词多义现象,它有两种解释。第一:“与……结婚”,这样全句的意思是:牧师将在教堂和Jane结婚;第二:“给……证婚”,该句意又变为牧师将在教堂为Jane证婚。(2) The tourists passed the port at midnight该句中port属同形异义现象,当“港口”讲时,全句的意思是:旅游者半夜里经过了港口。当“葡萄酒”讲时,句子的意思是:旅游者半夜里传葡萄酒。

以上例子,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导致的歧义。但在下例中,由于词性不同,同样导致了歧义。(3) I saw her duck.此例中,“duck”由于词性不同,而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我看见了她的鸭子”和“我看见她正低头躲闪”。

2. 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因为词是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客观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词义也随着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而变化。有些词,旧义消失了,产生了新义;有些词,新旧义并存;有些词,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了词义的转移,以上情况都可能引起句子的歧义。例如:Please give me a camel.“camel”原意是“骆驼”,可在本句中,其意义发生了“转移”,指“一支‘骆驼牌’香烟”。

3. 无意歧义的消除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以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语言交际的目的来看,如果我们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就要努力消除或避免歧义,此处即无意歧义。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要避免词汇可能产生的歧义,可通过加修饰语或用别的词替代来消除。例如,要消除“John broke the record.”中“record”可能引起的歧义,可在该词之前加上world或music。这样的话,句子的意义就明确无误了。

三、词汇歧义产生的幽默效果

语言是一种工具,人们利用它来陈述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经验及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在交际英语中,人们为了创造某种幽默、笑话,以及避免某种尴尬的局面,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词汇的歧义,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蓄意歧义中的一种。

(4) —Teacher of civics:Who’s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Smart Kid:Mother.

这是一个由词义转移而引发的幽默。“the House”在公民学课上是“议会”之意,老师所问的是“议长”,而孩子却把它理解成“家庭”,一家之主当然是妈妈了。

(5) The American Dream does not come to those who fall asleep.

这里的美国梦已成了一个特定词组,专指“人人都能追求富裕、自由,机会均等”,已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这句话又将“dream”和“fall asleep”对应起来,使其不仅具有幽默感,还带有警句色彩,耐人寻味。

四、结语

众所周知,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研究歧义不仅对语言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语言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语言歧义现象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奥秘。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是很复杂的,这一领域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研究。另外,歧义是一种自然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它虽然是人们交际成功的一大障碍,但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认识歧义,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并且积极巧妙地运用词汇歧义产生的幽默效果,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从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两方面来讨论英语词汇歧义生成的原因及其幽默效果, 并提出消解部分歧义的基本方法和合理利用词汇歧义的基本原则, 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 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关键词:词汇,歧义,幽默,消解方法

参考文献

[1]Kess, F.J.&Hoppe, A.R.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John Benjamins Pub Co., 1981.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潘若芸.英语歧义与幽默.阴山学刊, 1998, (2) .

培训看效果 第7篇

2009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不能没有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发挥了这样一种“间离效果”。间离效果, 简单来说, 就是阻止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完全入戏, 从而使观众与表演之间产生距离感的一种手法。这种距离感有利于观众保持自我的独立情绪和思考, 观众也就可以从剧情中脱离, 进而思辨生活。而《不能没有你》在影像风格上放弃了色彩, 选择了黑白, 给了观众一种强迫性的冷静,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观众的代入感, 使观众能够站在更丰富的角度去感受、沉思。

首先, 它的黑白影像风格避免主人公武雄和女儿蓬头垢面, 衣衫褴褛, 居住条件脏乱差, 赚钱危险不易等生活不堪面目, 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讲述了一个码头非法民工武雄, 带着跟已离开的前女友生下的女儿艰难地生活着, 女儿到了入学年龄, 但是因为私生女的身份办不了户口, 只好四处求助, 但是各部门相互推诿。武雄求助无门只好抱着女儿跳天桥, 最后被抓不得不与女儿分开的故事。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首先把镜头对向了在电视机前看跳桥社会新闻的民工们, 他们谈笑风生, 打赌说趣, 武雄的故事就是如此出现在人们的眼中。武雄的生存状态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状态, 即便是反抗也不具有任何强烈的戏剧冲突, 他拿着反抗的牌子指向朝他按喇叭的汽车, 对着户政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嚷嚷要验DNA到最后抱着女儿在天桥上用嘶哑的声音喊着“社会不公平”, 武雄的反抗之路犹如一笔为女儿上户口而奔波的流水账, 与此相关的议员、官员、专员、记者们也一展他们的面貌。他抱着女儿要跳桥不是因为遭遇到特别残酷的对待而激烈的愤慨, 只是走投无路的困惑。这种困惑也是导演想要带给观众的困惑。这个故事本身取材于台北一个怀抱女儿上天桥准备自杀的父亲的社会短新闻。但是对于观众来说, 电影中的情感力量的最大源泉并不完全取决于是什么样的题材, 而更在于展现题材的影像风格。电影黑白片的写实风格消解素材本身的悲惨和控诉, 导演用冷漠的镜头展现这一切, 但这种冷漠中, 你很难说不是包裹和抑制了更大的痛苦——生活本身的痛苦而不是影片题材让人感到痛苦。

其次, 武雄的扮演者陈文彬是一名非职业演员。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中提出:“把一个事件或人物陌生化, 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的东西。”[2]如果职业演员来扮演, 他具有太多观众认知与熟悉的特点。明星早已从神坛走向了地面, 消费时代和新媒体语境下, 明星私下的形象早已撕开了神秘之纱, 银幕明星对于观众来说也不再是“蒙娜丽莎”。对于武雄这么一位不修边幅的底层小人物的形象, 对任何一位被大众熟知的专业演员都是极大的挑战, 他必须有对角色的思考, 并且在自己的理解下塑造出具有自我艺术特点的人物, 再以此人物与观众思维进行艺术的碰撞, 从而引发观众对角色形象的思辨, 而不是对演员自身的评价。在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和《失孤》中, 赵薇和刘德华分别扮演一位农村妇女和寻子老农, 虽然在演技上都力求完美, 但是“这两个角色形象与明星此前的角色形象均有反差, 与明星本人的形象更是形成了‘颠覆’式的重构, 因此具有了巨大的戏剧张力”[3]。这种戏剧张力所呈现的不过是对真实幻觉的无限追求, 观众很可能会沉浸在表演之中而忽视影片所折射的关于真实世界的思考。布莱松在《电影笔记》就说过:“传统演员在角色与他自己的本性之间的来回迫使人们去寻找演员脸上的天赋, 而不是每个生活着的人的谜一样的特性。”[4]《不能没有你》启用了非职业演员便避免了这样的可能, 而且陈文彬作为编剧之一, 更为深刻理解人物的处境, 表演非常出色, 荣获当年第4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但是, 导演对于题材的过于介入并没有让黑白影像发挥持之有效的间离效果, 关键在于他在影片人物情感上虽然也力求做到克制, 但并不如他在叙事上处理得那么完美。出彩的是开篇武雄和女儿出场的戏。两周前, 武雄做着折腾自己娱乐他人装神弄鬼的临工活, 女儿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父亲, 专注认真。等到女儿去捡雇主撒的糖, 父亲在一旁疲惫不堪, 又望向女儿的身影。两父女之间情感深厚就在这一前一后的眼神里呈现出来, 而这个眼神, 导演基本没做特写和停留, 便把镜头转向其他。随后, 父亲跟起早洗衣的女儿一起踩衣服并说着“你这样洗不干净啦”, 女儿看守着在海底工作的父亲, 两人一起吃捕捉到的螃蟹。还有大量父亲骑摩托车载着女儿的长镜头, 这些勾画出观众心中父女俩相依为命的印象。这一切都小心翼翼地展现着, 情感的偏重从父亲带着女儿第一次去台北以为事情得到解决的回家路途开始, 欢快的音乐, 温馨吃芒果的画面, 不禁让观众沉溺于父女亲情中。很多导演都难以回避影像风格和干预伦理之间的调和, 很明显, 戴立忍导演偏向了后者, 在展示亲情的温馨美好时不自觉投入了更多, 而这部电影虽然在叙事上冷漠以免观众们过度阐释, 但最后却成了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 而人们在这种强烈的关于亲情的情感共鸣当中, 很有可能将不再思考真实生活的存在本质。

布莱希特极度反对戏剧表演中的这种共鸣现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5], 并且反复强调“悲剧所摹仿的行动, 不但要完整, 而且要能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5], 由此奠定了体验型的戏剧观, 好莱坞电影美学不遗余力追求“造成深度和空间的幻觉, 使观众以最大限度的可能去以假充真, 从而在电影院里产生如入梦境的感觉”, 其所创造的, 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真实”或“幻梦中的现实”[6], 这种幻觉主义更是将其推向了极致, 但是布莱希特认为传统的“体验型”戏剧使观众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体验中丧失判断能力, 让他们与自己切身生活的世界相隔绝, 他们所获得的仅仅是一种放弃理性思考后的感观快感。苏珊·桑塔格在评论布列松的电影时就指出“反思的艺术实际上是对观众施加某种节制的艺术——延续其轻易获得的满足感”[7], 而“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 布莱希特认为它完全可以代替情感共鸣成为艺术享受的根基:“如果放弃使人迷醉的办法, 那么用什么别的办法?观众在新的剧院里如果不能采取梦幻的、被动的、听任命运摆布的态度的话, 该用的应是什么态度?观众不该被人再诱骗, 相反, 他应该被带到现实世界, 并怀着清醒的理智……用引起间离来代替感情上的共鸣。”[8]

不可否认, 《不能没有你》这部影片在影像风格和叙事技巧上尽量拉开与观众的距离, 造成间离效果, 甚至在配乐上也放弃了常规的催泪音乐, 尽量不让观众感觉到配乐的存在。电影创作者的这种美学追求成就了这部现实主义影片的口碑, 但影片中刻意营造的氛围和过分讲究的情感却又过分激发观众对于亲情的共鸣, 一度让影片呈现出温情泛滥的腔调。好在, 电影的结局遏制住了这种情感冲动, 没有一路滑向观众们的泪腺。武雄依然迷茫的眼神抬头望向岸那边, 镜头呈现的是女孩穿着白袜子黑皮鞋的下半身, 武雄紧蹙眉头, 迟缓地往前走, 船也缓缓驶向岸边。最后, 镜头藏在女儿身后, 看小小的人越变越大, 越走越近, 直到停下来, 父女对视, 影片结束。两人的表情模糊不清, 观众也许从情感共鸣中冷静下来。

布莱希特曾说过:“戏剧必须提供人类共同生活的不同反映, 不仅是不同的共同生活的反映, 而且也要提供不同形式的反映。”[9], 可见,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是在讨论戏剧艺术的现实功能。同样, 在发挥电影的现实功能层面上, 间离效果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更冷静客观的视角。电影开始于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的那个瞬间, 人们欣喜地发现电影可以如此奇妙地再现生活。而电影受到人们青睐并跻身于艺术殿堂, 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对生活的再现, 它还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发现这个世界的视觉质感, 了解人类在其中的处境等。而如何看到, 如何发现, 如何了解,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提供了一条探寻之路。

摘要:2009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不能没有你》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 在影像风格上放弃了色彩, 选择了黑白, 给了观众一种强迫性的冷静。在此从间离效果去看这部影片的影像风格, 力求探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在电影的现实功能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间离效果,现实主义,电影

参考文献

[1]黄佐临.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A]//我与写意戏剧观[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165.

[2]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A]//布莱希特论戏剧[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3]陈伟.明星形象颠覆与观众认知——以《亲爱的》《失孤》为例进行的互联网观察[J].当代电影, 2015 (7) :114.

[4]张英进.李康生:非职业演员[A]//华语电影明星[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95.

[5]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16.

[6]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 :10-15.

[7]苏珊·桑塔格.罗贝尔·布列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M].反对阐释.程巍,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8]赵志勇.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再认识[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5 (3) :29-43.

上一篇: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下一篇:校园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