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2024-05-30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精选12篇)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第1篇

鲁梅哈特也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读者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二是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 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三是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 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这三种情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 读者拥有适宜的背景知识, 是阅读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

一、适切:背景资料呈现内容的选择

图式理论认为, 任何语言材料, 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本身并无意义, 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将其恢复或构成意思;强调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 需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 (背景知识) 联系起来 (即输入的信息必须与头脑中的图式相吻合) , 否则人们将无法理解输入的新信息。

背景材料因其目的不同, 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对某一知识或难点作阐释、说明, 巩固某一能力、方法的, 丰富课外知识……怎样选择适切的内容材料呢?在各类文体的教学中, 老师们总是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教学,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在这些关键的地方, 因文制宜地引入背景资料,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感悟, 突破教学难点, 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的教学中, 抓住“国际友谊”这一主题, 依托背景资料, 就能升华对黑人少年所说的“我们是朋友”这句简短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 教学片断一 ]

(1) 启发理解“我们是朋友”。

引导质疑:请你读读这句话, 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 拓展资料, 理解“朋友”

(图片配数据, 师配乐讲述)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少年所在的国家叫赞比亚, 20世纪60年代, 中国帮助他们修建通往坦桑尼亚的坦赞铁路。在长达8年的修建中, 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亿8千8百万元 (988000000元) 人民币, 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 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 (50000) 人次, 先后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援非医疗队”:近50年来, 1.5万 (15000) 中国的白衣天使为非洲人民解除疾患。

(3) 听了这番介绍,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面对中非友谊这一宏大主题, 面对学生对国际友谊理解的缺少, 笔者及时补充中坦友谊中的一些例子, 尤其是强调了一些数字, 拉近这一主题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小的木雕不是简单的礼物, 而是承载着友谊的桥梁。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呈现的内容要精当, 要恰到好处, 教师在选择背景资料的内容时, 一定要思考:缺少背景内容是否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因此, 只有在读者“不愤不发”的状态下, 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入, 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适度:背景资料呈现数量的选择

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 为课程资料的选择提供了保障, 但是, 目前的背景资料呈现上还存在着一哄而上、拓展无度的现象。有些课堂上, 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 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 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却任意引用各类资料, 甚至在一些“公开课”上, 还出现“为引用而引用”的现象。

有些文章, 在不提供背景资料的情况下, 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读懂, 那就不宜呈现背景资料, 以避免学生带着“标签”去体会文章, 导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缺失。而有些背景资料引用要充分, 引导学生在原有感悟的基础上, 借助资料, 进一步思考, 或深入, 或修正, 或补充自己原有的理解、感悟, 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阅读或研究的主题。

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 学完了全文后, 再来交流、了解萧红的身世, 介绍《呼兰河传》这本书,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祖父, 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 学生便能深入领会了。

[ 教学片断二 ]

(1) 学完了课文, 你还想说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园子?

小组合作讨论后, 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的发言, 教师呈现以下背景资料:

①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 可以看到作者满怀深情地提及自己的祖父:

“呼兰河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 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长到四五岁时, 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 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 祖父就死了。”

②补充:作者小时候虽然出生于富裕之家, 但不得宠爱, 一直由爷爷抚养长大, 童年一直是和爷爷度过的, 园子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当她和爷爷在园子里时, 她是幸福、自由、快乐的。

看似学完了课文, 教师巧设话题, 让学生继续对文本的探究, 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一般不会关注, 而又和文本的联系十分紧密, 呈现比较丰富的背景资料,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启发学生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文本, 体会思想感情, 并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 研究作家的兴趣, 意犹未尽的语文课堂才是发展性的课堂。而如果此时, 再引用一些名家对萧红的评价, 甚至讲解鲁迅先生对萧红文学生涯的提携, 则属于典型的“画蛇添足”。

三、适宜:背景资料呈现时机的选择

一位老师执教《草原》, 以一组优美的草原风光图导入, 欣赏后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 这是哪里?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风光?今天, 我们要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西部, 去欣赏草原的独特美景。

这位老师显然在背景资料的呈现时机上把握不当, 画面较之于文字, 总是显得不够丰富, 老舍先生初入草原, 不仅用眼, 更是全身心地在领略这番美景, 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于景物的描写之中。学习课文时, 虽然大部分孩子没有去过草原, 但完全可以透过文字, 对一碧千里的草原、线条柔美的小丘、陶醉其中的骏马和大牛展开想象, 培养学生对文字形象性的感悟。在品读、体会的基础上, 再出示与老舍的精笔细描所对应的画面, 通过自我想象的画面与图片的对比中深化感悟,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 有一个重要的名词——“租界”, 这是集中体现当年“中华不振”的地方, 也是少年周恩来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缘由, 所以在初读课文之后, 便引入了故事的背景。

[ 教学片断三 ]

(1) 同学们, 刚才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大意。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旧中国, 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久远了, 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去看一看吧!

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出示一组背景资料、图片, 配乐《江河水》, 师讲述:

①1895年, 清政府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1901年, 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等11国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50000000 (4亿5千万) 两白银, 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③ (出示时局图) 当时, 俄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竟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定了三十多个租界。 (板书:租界)

(2) 你知道什么是租界吗?

学生交流后, 师:来看几张图片吧! (出示4张图片, 配乐)

(3) (四张图片定格在一页) 同学们,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引导学生深入读文之前, 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悲凉的二胡音乐声中, 在一组图片的展示, 一段历史的介绍之中, 把学生的目光与思维带回那个年代, 然后展开讨论, 学生充分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试教中, 我也曾将背景资料的引入放在学习故事后面, 学生的课堂情绪表现则迥然不同。

从教学实践中, 我明显地体会到:背景资料内容的有效选择, 呈现时机的把握, 呈现资料的丰富与否, 收到的效果有时候会大相径庭。呈现资料的着眼点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 选择背景资料时, 做一个智慧的“雪中送炭”者吧!

摘要:读者拥有适宜的背景知识, 是阅读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新课程实施后,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使用逐渐常态化, 但课程资源呈现在促进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中还需要注意实施策略, 需要十分关注呈现内容的适切性, 呈现数量的适度性, 呈现时机的适宜性,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形成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第2篇

【摘要】 事实告诉我们,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本文在五个方面就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学科功底、多媒体、模型、中小衔接

一、创设教学情境,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和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中对创设情境有利于有效教学也作了简单的论述。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上《光的反射》这节课时,以精美图片导入:外面阳光灿烂,谁有办法把阳光请进来,送给在座的同学?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有的说可以用镜子把阳光射向教室内,有的说可以在阳光下放一个装有水的脸盆把阳光送给在座的同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上引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提升教师的学科功底,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可靠保证。

在上《磁极的相互作用》这节课时,如果让学生观察完条形磁铁后发现相同的蓝色会互相排斥,不同的蓝色和红色会相互吸引,老师马上就说蓝色代表北极,红色代表南极。但结果在观察环形磁铁时,白色代表北极,红色代表南极,这样学生不容易一下子就没反应过来。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老师处理的方法不是很恰当。教师应该明确说明不是用颜色代表南北极,应该看上面的标记“N”和”S”。

我以前遇到过一位老师按以下教学方法教力的单位“牛顿”。师:1牛顿的力有多大?

生:1牛顿的力相当于1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量。

师:回答正确。1牛顿的力跟1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1牛顿=100克 师:正确。

实际上1牛顿=100克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牛顿=100克力。100克跟100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概念。

由此可见,一位不具备足够科学素养的老师,自然很难引领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把教材吃透”是永远不过时的口头禅。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前提。

三、巧用多媒体,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多媒体的巧妙运用,能为课堂增色不少。例如老师在执教《测量水的温度》时,可以先用微课的形式,介绍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计的不同类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然后出示3杯水【1杯冷水、1杯温水、1杯热水】,让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学生很快说出了测量方法并拟定了实验计划。

接着老师提问“温度不同的水,几分钟后温度会有变化吗。”以往测量时老师们会让学生自己测量3杯水的温度,但是测量的时间长短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学生很快就测完,因为没有时间的一个过渡,学生不能很好地感知2分钟之间水温的变化过程。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老师可以应用课件“一根红色的长度线”表示时间的变化,学生对于时间的变化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在课件中,时间变化分为四段,要求每段有一个学生进行测量和测量时间为2分钟,这样小组的4位同学就可以在8分钟时间内都进行了一次测量。因为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每个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测量时都非常认真、专注,当要换人时,想到自己可以测量了,每个人都认真,兴奋。这一课件的运用对学生会很有吸引力。降低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对突破难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如,在上《测量水的温度》这节课时,也可以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使用ipad照相,实验操作结束播放照片让学生互相点评。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可以看到同伴的操作方法,通过点评掌握到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样长久的训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更注重细节,实验过程会更有效。

四、利用模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在美国先进科学协会颁布的《2061计划》中提出儿童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尊重实证、批判地思考、灵活性和对变化世界敏感等几个方面。模型教学能使学生在好奇心、诚实合作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学习《轮轴》,我们可以先用竹棍带动竹筒转动,提起重物,建构“轮带动轴运动的方式”,然后比较直接提物和利用短竹棍提物,让学生感受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不省力,接着再给学生3跟长竹棍,让学生感受竹棍的运行轨迹是圆,形成一个“竹轮”。引导学生从事实资料的具体形象思维中,抽取出轮带动轴运动的本质,运用此教学模型学习轮轴知识,学生会理解地更透彻一些。

教师要意识到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要摒弃以往的以知识、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过程,养成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五、注意中小衔接,科学素养要逐步养成。

小学升初中是台阶式的跳跃,搞好知识衔接,将决定初中阶段科学学习的效果。有些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使科学概念严谨一些,用初中的知识代替小学的知识,导致小学生对学习科学慢慢失去了兴趣。

例如有关“杠杆”的知识,小学和初中都有。由于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杠杆”的知识时,就不能用初中的知识代替小学的知识。

比如: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时,初中的描述是“当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反之,使用杠杆费力。”小学的描述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反之,使用杠杆费力。”小学教师绝对不能为了概念的严谨,不顾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初中有关杠杆的知识在小学课堂上进行讲授。这就是初中科学课堂和小学科学课堂不一样的地方。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懂得教学要符合科学课堂的递进,知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逐步养成。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在小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将科学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第3篇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要改变教学方法。现在不少教师还习惯于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老师讲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信息的反馈。

有些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丝毫不留意学生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动向随时调正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方法,以适应学生听课之需,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越是分散的恶果。大量地重复地无目的地布置作业,使学生精神疲劳,学而生厌,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集中不起来了。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制造的,也是课堂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没有高潮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

二、科学的课堂气氛必然充满激情和活力

充满激情的语文课表现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课本中一些教师的形象都是充满激情的典范,我们不妨借鉴。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如火,熊熊燃烧;激情似水,汹涌澎湃;激情若风,遒劲浩荡。激情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是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而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活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因为这样会把孩子们的高昂激情调动起来,使小学生在愉快地接受知识,其教学效果理当如愿。

三、科学的课堂是学生自主探求的阵营

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溶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度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我在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难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满足欲望,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这样的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我只在学生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加以点拨;方法欠妥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自主求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使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民主和谐。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与科学实践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电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媒体科学技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展开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想象、对语言文字的认真体味,对主题思想的准确把握。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这位老师的做法是让雄伟的钱塘江大潮先入为主,把学生的大脑填得满满的。此时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也不是学生需要的了!就像猜谜语,谜底已经揭晓,谜面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样一来,还何谈“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多角度的、创造性地阅读”呢?所以当教师提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大潮的壮观呢?”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的大潮不是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而是录像中的景象。电化教学不是单纯的帮助理解某一课的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想象力,进而达到提高语言感受力的目的。电化教学就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的。

四、科学的教学理念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如果单纯地以理解某一篇课文为目的,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做法了。语言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感受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还拿《观潮》一文来说,作者按照抄来的顺序,用娴熟的笔调,饱满的情感,丰富的表达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这一“天下奇观”。教学时就应该紧扣作者思路,把握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读。然后,闭上眼睛想像,通过感受语言文字进行语言文字再现。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头脑中向想到的景象。即:通过读、想、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从潮来到潮退,从形状到声音。享受这一幅幅只有自己才能看到的图像,品味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充分体验后,再适时地播放录像。

此时,一部分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文字,头脑中想象出的大潮与录像中的大潮相一致,甚至超出现实中的大潮的,他们会惊喜于自己的想象力。成功地体验是他们品尝到了阅读语言文字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另一部分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文字,寻找头脑中想象的大潮与录像中的大潮有一定差距,从真实体验中获得经验,就会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使想象更趋于合理化。这样既体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感情的熏陶,同时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把科学合理的适合小学生心智特点的教学方法导入课堂,要把科学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电教技术紧密结合,以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第4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创造教学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讲究授课艺术, 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及时将点滴基础知识记录下来, 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在讲标点符号的用法, 我首先给学生出了一副对联:“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添加标点符号, 学生断句之后的情景可想而知,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学生对标点符号的重要也体会到了, 学习起来非常积极。虽然组织集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再是首选, 但是有些时候集中教学还是必要的, 特别是文体知识的学习。小学语文的文体主要是记叙、说明、议论三种, 并且写作也要求在小学阶段主要以会写记叙文为主, 因此这些文体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接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时可以先把有关文体知识集中组织教学, 使学生对于文体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再组织学生把握具体的知识,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费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再结合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以那些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运用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讲解课文的同时介绍作家写作的一些技巧和运用语言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分别站在读者和写作者的角度, 关照课文中的语言运用等相关问题, 教学中要尽量用有关语言运用的事实来说明问题, 提高对语言艺术性的认识。

二、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强化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只有不断地强化语言实践运用, 才能使语感能力在熟练的情况下渐渐提升。为此教师要以读促写,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独特语言表达的训练, 勤于书面写作的实践训练活动是巩固和提升语感能力的关键, 让学生在具体的遣词造句与阅读欣赏中过程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精妙神奇的魅力, 把握课文语言之精华, 在语感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自然会提升, 教师应该在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培养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 平时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文化情境, 让学生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深化语言感悟能力, 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语言, 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规律, 强化语言技能训练, 形成良好语言运用习惯。另一方面, 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运用知识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该和语文能力训练紧密结合,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兴趣, 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能力, 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此外,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学用结合,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现代信息社会, 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普遍运用, 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要求, 需要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 来表达传递极其丰富的信息含量, 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个体不能满足于单纯从生活实践中学到的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样都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逐步成长和完善的, 绝不能滞后于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现实, 语文教育必须有效发挥其基础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和语文知识来辅助、规范、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是至为重要的。这些知识应当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力度

为全面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能力, 必须首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夯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正确认识和定位新课程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探究新课程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 语文教学科研活动频繁, 研究成果丰硕, 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但是在语文教学与科研中, 由于有的学校和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理解不够深, 认识有偏差, 出现了过分追求对语文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从而提高考试成绩的现象, 未能从强化理解和创新的角度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淡化或者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非但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精讲多练, 变侧重传授语文知识为侧重训练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前人在学习、运用语文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基础知识, 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语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它综合反映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情理、事态, 包括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语言文字的组合能够实施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的基础内容之一, 传授语文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感情,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 当学生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时,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不会劳而无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让学生在兴趣和激情中完成教学任务。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课文教学紧密结合, 联系学生语言应用实际。但是, 语文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服务, 努力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确保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第5篇

【内容摘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探究过程倾听教学方式全方位评价

【正文】:

什么是科学?恩格斯说:“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科学》课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不能靠外部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获得,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上好科学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

力。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自然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如我在《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二、树立科学探究过程的理念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标准》中所指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用以获

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模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从两种探究活动的比较可以看出,科学家们的探究,是在已知世界的基础上,探寻未知的领域。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则主要是在已知领域内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品质的活动。

探究活动已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品质的活动。探究活动已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探究过程”意识。

第一,科学探究本身是一个过程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第二,通过活动过程,让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亲自观察、亲身感知,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通过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此外,科学探究过程也是能力的形成过程,必须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才能内化形成。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教师还必须为学生精心创设探究互动的氛围。教师的“过程”意识不仅体现在科学探究过程,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既要重过程教育,也要重过程评价。

三、在科学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科学课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验,因为在课前师生准备了实验材料,学生又急于想动手摆弄这些材料,这样就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常常会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无论在全面怎么讲,学生在那儿还是自己摆弄,根本不听老师讲什么。听不进老师讲的话,就不知道这节课要探究什么。所以,在科学课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非常必要。以下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

(1)实验材料先不发给他们,等老师把该讲的讲完,学生的疑问,假设和探究方案都提完,再把实验材料发下去。

(2)给予倾听者鼓励表扬,分两种:一是只认真听讲,对这样的学生多做口头表扬。而发言积极,提的问题又比较有价值,这样的学生不仅说明他认真听了,而且还说明他动脑思考了。对这样的学生记一个“优”,学期末会积累不少。久而久之,不仅使他们学会上课倾听,而且学会积极思考。

四、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将社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

教师应将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和进行教学工作的期间,都很少从事过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五、注意在科学探究中对学生全方位评价

引导学生搞科学探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课前准备,课上引导。还需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的学生对科学探究很感兴趣,这是老师最欢迎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能力较弱的,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弱和推理能力弱。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能力强,但对科学探究不是很有兴趣,这些学生一般语数成绩较好,是班干部,是班主任眼中的好孩子。怎样把这三类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呢?我认为对学生全方位的及时的评价,无疑是对学生搞好科学探究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概括出一个完整的探究结论时,即使给予表扬奖励,并记上一个“优”。有的学生在课前准备实验材料时表现积极,能克服困难,给予及时表扬,记一个“优”。学生在探究科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问题时,及时表扬,记一个“优”。并且及时引导其他学生再把这个新问题探究一下,这样一是让发现这个新问题的学生感到他的发现很重要,二是让大家明白,搞科学探究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究,在探究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又不断地探究。当某个学生在探究时,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及时表扬,记一个“优”。这样,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能得到两个“优”。老师布置在家观察实验的作业完成的好,也记一个“优”。积累三个“优”可以得一个“小红花”,然后再记到成长档案,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全方位的评价虽然麻烦,但很值!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

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

4、沈健《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开展有效性的探究》,安徽省宣城市教研室

5、蓝岳美《科学教学更有效》,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网

浅谈语文课堂对科学教育的渗透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有着数量相当丰富的科学类文章,作文语文老师,如何利用语文课堂透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实践与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科学教育进行渗透。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了,它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

的优势,比如直观性、动态性、图文并茂等等,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在教学《绿色蝈蝈》一文中,我先用PPT投影出蝈蝈的照片,学生一下子

就被照片上的蝈蝈吸引住了,连连发出赞叹声。我由此顺势导入课文,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导致他们非常自觉地阅读文章。在讲到课文第三段描写蝈蝈的叫声时,我又播放了“蝈蝈叫声”的音频文件,让学生切身感受蝈蝈叫声的特点。在课文上完后,我给他们播放了纪录片《微观世界——可爱的虫虫世界》,孩子们被影片彻底惊呆了,被那一个个美丽的生命彻底震撼了。后来,我又推荐他们看电影《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那一整周,孩子们口中谈论的都是“动物世界”了。我由此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并布置了一个让他们非常兴奋的作业——用心观察身边的某种动物或植物,用手机、DV、相机等工具拍摄一个关于这种动物或植物的视频,并模仿《绿色蝈蝈》写一篇自己的观察心得。这个作业能让学生亲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另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科普类的文章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较为晦涩难懂,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甚至可能很难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类课,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了。因此,巧妙借助多媒体,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借助图片、动画和影视作品,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克隆的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克隆的原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克隆探索的兴趣。课后我推荐学生观看《人工智能》、《克隆人》、《逃出克隆岛》等影片,布置一篇随笔《假如我被克隆了》,可以和家人一起探讨完成。结果学生交上来的随笔写得都非常精彩,有很多的学生都能谈到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甚至有学生谈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正是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巧用活动课,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意识

创新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求是求佳意识。这种意思表现为好奇心,想象性,

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冒险等心理倾向。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爱于幻想、敢于表现、敢于质疑的阶段,此时正是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教育者,我们千万不要轻易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应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天性,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的科学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些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变成一堂堂的活动课,在这些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当时就把它处理成了一堂活动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上活动课之前一个星期,我就告诉学生一周后要上活动课,同时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10个人,推选出一名小组长。我向5个小组长讲解了活动课的上课形式,并让小组长结合本组成员的特性,挑选“任务包”。当一周后活动课上各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时,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的小组的任务是向同学们介绍月球,当他们拿出自制的“月球”时,顿时惊呆全场。那个“月球”表面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了月球表面的特征。在介绍月食时,他们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动画视频,让所有同学都非常直观地了解了月食形成的原理。有的小组的人物是展示“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把关于月亮的诗歌和音乐融入一起,当场在班级歌唱了起来,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可见,巧妙地运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

三、巧用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界的名人对学生总是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也都很崇拜科学

家,甚至很多学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因此,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家的生平,领悟他们的科学精神,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教学《我的信念》一文时,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居里夫人。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都非常丰富,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配上音乐,讲的同学声情并茂,听的同学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居里夫人的每一种精神,我都用一个相应的故事来讲解,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为了实现这个,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时,我补充了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的故事,并引用了爱因斯坦对她的称赞:“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让学生从中体悟到科学家淡泊名利的情怀。在教学《邓稼先》时,讲到“两弹元勋”这一节的时候,我补充了邓稼先冒着严寒酷暑,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度过28年的故事,补充了邓稼先为了保护年轻的研究员,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自己去装雷管的故事……,通过这一个个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邓稼先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在教学《绿色蝈蝈》时,我提出 “你敬佩法布尔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通过讨论明白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的心中涌动着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课后,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举行“科学家的故事“故事会”等。由此,学生也明白了浓厚的兴趣加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是一定能实现的。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虽然无法像科学课堂那样给予学生专门的科学知识,但是,通过利用语文教材,创新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科学教育,同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3]《中小学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科学化 第7篇

一.面向全体是前提

面向全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这里的面向全体, 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全体学生, 即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发展第一的思想, 要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中, 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发表见解的机会, 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 俯下身来, 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友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切忌板着面孔, 师道尊严, 神圣不可侵犯。要知道, 学生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总是让那么几个同学发言, 甚至有的学生发言好几次了, 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一次发言机会;有时学生发言结束了, 可教师还忘记让其坐下, 学生只好弓着腰站到下课;试卷评讲课上, 教师总是让考得好的学生在班上讲自己的正确答案, 为什么答错的学生就没有发言的机会呢?让他们将自己答错的思维过程说出来, 让同学们吸取教训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作文评讲课上, 教师总是喜欢让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可是, 写得差的作文, 教师也可以隐去姓名在班上朗读呀, 这样, 好让同学们帮助一起修改,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是根本

联系实际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根本要求。这里的联系实际, 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 要联系文本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实际, 以求得最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预设教学细节时, 要从施教的文本内容和特点出发, 从学生实际学力水平出发, 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出发,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而且要考虑充分。为稳妥起见, 我们不妨多预设几套教学方案。这样, 在课堂教学细节生成的过程中, 我们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否则, 一切教学活动脱离这些实际, 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 从考纲要求出发, 从文本问题出发, 或急功近利, 或机械呆板, 或追求形式上的花里胡哨等, 对学生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位语文教师教授《生物入侵者》 一课, 先后讲授“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危害、原因、途径, 以及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措施。尽管对文本思路解析得非常 到位, 对其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解说也非常准确具体, 但是, 教师最后在处理“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时出现了失误。题目是这样的: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 说给同学们听听。”这位语文教师把题目抛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足足有5分钟的时间, 可是之后连续指定数名学生都回答不出来, 教师也没有适时点拨引导, 更没有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介绍, 课堂上出现冷场与尴尬。这个教学细节没有处理好的原因, 一是课前预设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实际, 也没有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二是课堂生成中教师又不能随机应变加以引导, 更由于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而未能及时补充予以解惑。

三.明确目标是关键

明确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关键因素。这里的明确目标, 即明确教学目标, 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 应明确学生要采用哪些学习方法, 完成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 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语文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 把握所施教的具体文本在本单元、本册书和本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将文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然于胸, 还要尽可能多地占有和博览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同时要研究学生, 掌握学生的学力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 采用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求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忌因方法不活、任务不清、目标不明而导致课堂教学节奏 慢、密度小和效率低。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三峡》时, 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解说片导入, 接着听朗诵录音感知文本, 引导学生默读, 对照注释疏通文字, 其间穿插教师的讲解, 最后又重播三峡风光解说片, 布置课后作业。整堂课, 两次播放三峡风光解说片用时较多。这样安排显然不合理、不科学。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 定位不准。实际上, 这一课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朗读文章、品味语言来领略三峡的风光美, 进而把握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教师不知道如何科学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 讲, 多媒体教学手段毕竟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 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是永远也代替不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感悟的。三是教师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学生只有通过 朗读, 来涵咏品味, 才能感受和体会本文的语言美和风光美。建议教师将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合二为一地放到布置作业的教学环节中, 播放之前, 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 结合文本内容, 写一段三峡风光美的文字, 不少于300字。”这样, 多媒体教学就不至于喧宾夺主了。

四.循循善诱是保障

循循善诱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这里的循循善诱, 是指语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细节生成中流动着的问题或僵局, 要机智灵活、因势利导和点拨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富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能力和水平。切忌畏首畏尾、机械呆板和束手无策。一位青年教师在外地借班上何其芳的 《秋天》, 赏析文本时,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想象一下, 给三小节诗分别取个名字, 用‘图’的形式来表示。”尽管教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准备, 但回答时还是有过半学生回答不出来。不管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 教师都是用课件播放出自己课前预设的答案:①“农家丰收图”; ②“霜晨归渔图”;③“少女思念图”。这个教学环节中, 有几个细节需要完善。一是可将问题设置成两个小问题:“三小节诗分别写了秋天什么样的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词语给三幅画取个名字, 可以采用‘图’的形式来表示。”这样放缓问题坡度, 降低学习难度, 学生回答的效果或许会好一些。二是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原文, 启发学生从诗歌原文中寻找需要的答案, 而教师千万不能直接呈现答案, 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是给每节诗或每幅画取名, 答案不是唯一的, 也不能唯一。比如第二节诗, 学生回答“渔家秋景图”也可以呀, 为什么非要取名“霜晨归渔图”呢?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发散性是求异创新的前提, 是非常宝贵的, 教师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第8篇

一、小学科学的重要性

人在幼儿阶段, 好奇心探索欲是最强的时候, 他对自然现象总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例如, 小朋友总是会问下一些奇奇怪怪的科学问题:天为什么是蓝, 还为什么也是蓝的, 我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打雷要下雨等等的问题, 好奇和探索欲是发现科学两个最重要的精神, 人到了成年这种好奇心和探索与就会逐渐的减退, 因此幼儿时段是学习科学的最好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科学培养, 那么他在未来的就能够的得到比较高的发展, 他的智力水平, 思维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都会略高于常人。反之, 如果一个孩子错过了科学培养最佳黄金期, 那么他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要知道人的每一个时期都会不可复制, 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 因此, 在孩子幼儿时期提高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 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

二、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

1.过分的强调科学探究这一单一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的确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并且他在科学学习方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科学学习的方式, 那就会使得科学学习研究的的不全面, 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的关键是要打好学习的框架, 以便日后在其之上添砖加瓦, 如果只是注重一味的修饰某一根柱子就会造成日后学习科学知识的不全面。

2.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权

现下的教育的确需要鼓励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要知道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他们特有的天性。首先在这一时期的孩子, 他们的知识水平有现, 心智还处于刚刚萌芽的阶段, 如果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这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 在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的耐性还是明显有欠缺的, 在加上孩子身上爱玩的天性, 使得他们很难独立的去完成科学学习。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科学的培养都是一样重要的, 他们之间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在科学教学课活动中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也离不开科学概念, 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不可分割的, 而现实是教师教学中过于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忽略帮助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将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概念完美有机的统一起来。

三、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1.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科学教学上, 应该要将科学的教学内容, 它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有机的结合。做到科学学习的完整性, 以及全面性。要对科学课堂进行分类, 比如在上科学实验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要强调学生要以探究活动为主, 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实验的现象;当在进行科学观察课的时候就应该要鼓励学生去细致的观察, 引导学生要以观察为主;而科学阅读课就应该要以阅读探讨为主,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组, 对某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查阅资料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结论, 这事探讨的结论如何已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在科学阅读课上, 学会查阅资料,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去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也学会了如何去看待别人的观点, 以及在不同的观点之下擦出智慧的火花。

2.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在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也应该要注意“适度”二字, 要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与天性, 老师需要在学生的身边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带领着学生去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 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例如在上《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课。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 教材设计以自主探究为核心,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机会, 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 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 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既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也不能忽略了帮助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将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概念完美有机的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打好科学学习的知识框架, 整理脑中的科学概念,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第9篇

一、恰当把握评价的时机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些声音:“你想的办法真是太好了”“这位男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你的朗读水平简直比老师还高”……在许多情况下, 这种非常即时的评价的确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有时这样的“好心”也会办成“坏事”, 老师的迅速评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挫伤孩子深入探究的积极性, “盖棺定论”同时也关闭了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探索的思维之窗。

例如,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站》一文时, 请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站确实很小?”于是很多学生都举手想回答, 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获得了发言权, 他说:“一是这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三两分钟, 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 一排木栅栏, 三五个乘客。”这位老师一听, 答案完全正确, 心情非常激动, 情不自禁地说:“啊, 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 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 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 哪知刚才举起的那无数双小手都“唰”地不见了!顿时, 这位教师不知所措, 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其实, 这位老师错就错在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回答给予了终结性的评价, 阻碍了学生继续思考、学习的发展态势, 此刻的即时评价不但没有激起学生畅所欲言的积极性, 反而似一瓢冷水, 浇灭了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因此,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评价的时机是否恰当, 当及时鼓励时毫不迟疑, 不宜立即给以评判时, 就不能过早定论, 而是应怀着关爱、信任和期待, 运用点拨、启发、引导, 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保护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把握好评价的时机, 才能真正地为“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目的服务。

二、灵活掌握评价的尺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强调:“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灵活掌握评价的尺度, 做出针对性的、客观性的评价。

其中“因人而异”首先要因人的个性差别而异。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学生有不同的感悟, 不同的理解, 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例如, 特级教师孙建峰执教《最大的麦穗》, 一位男同学在认真地朗读第六自然段苏格拉底的一段话时, 他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朗读结束后, 孙老师这样评价:“如果我是你的一位学生, 听到你这样严肃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 我一定有所悟, 你是一位严厉派的苏格拉底。”接着, 孙老师又请一位女同学读苏格拉底的话, 读完后, 孙老师评价:“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你如春雨般滋润人心的话语, 深入我的心田, 你是一位温和派的苏格拉底。”同样是朗读第六自然段, 孙老师因两位同学的不同个性和不同感悟而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展示了孙老师灵活掌握评价尺度的巧妙艺术,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

三、科学采用评价的手段

评价中最常用的工具是语言的运用, 但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 应丰富评价的手段, 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 一位教师执教《四季》, 为了调动小朋友们的学习积极性, 别出心裁地把评价中用到的奖品设计成课文中描写的青蛙、荷叶、稻穗、雪人等有趣的形象。课堂上, 孩子们为了得到这些礼物, 热情高涨地满堂闹声一片。但几乎每一个孩子拿到礼物后, 都是忙着欣赏, 或与邻座比较、炫耀, 根本就不去听别人读得怎么样, 老师是怎么评价的, 同学是什么意见。试问, 这样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的科学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情绪,课堂教学,科学管理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 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表现。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但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一般来说, 积极情绪如愉快、兴趣等,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 消极情绪如忧愁、沮丧等, 则起破坏、阻断的作用。那么, 我们语文教师又应该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绪管理呢?

一、学着体察学生的情绪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关注每位学生, 不仅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发展, 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也是学校教育成为真正关注“人”的教育。我们每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就应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的学生现在的情绪怎样?例如:当你走进教室学生一片吵闹而无法静止,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学生今天有什么重要的活动让他们兴奋得难以抑止, 还是上节课某老师课堂上的精彩瞬间让他们回味无穷, 还是……”当你正滔滔不绝地讲解而你的学生昏昏欲睡时, 你可以想想:“是我的学生对我所讲的话题不感兴趣, 还是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当你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心不在焉, 当你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激动不已, 当你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垂头丧气时, 你都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学生今天的情绪怎么样?他们的情绪我又该如此掌控呢?有许多教师也许只是很单纯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应该有情绪, 所以不愿也不肯承认学生的情绪存在, 更不去关注学生客观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可是, 我们要知道, 人一定会有情绪的, 一味地忽略学生的情绪, 无视学生的积极情绪, 压抑学生的消极情绪都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着体察学生的情绪, 是课堂教学中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二、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

显而易见,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我们教师该如何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 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当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流露出消极情绪如冷淡、厌倦等, 我们又该如何巧妙地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 使其转化为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情绪呢?在课堂四十多分钟的教学中, 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前期、中期、后期的情绪变化, 做到适时调节, 张弛有度, 松紧有致。

(一) 课堂前三分钟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前三分钟的教学对整堂课的气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前三分钟的教学有吸引力, 可以把学生的情绪从躁动的课间十分钟拉回到课堂学习中, 使学生的情绪与课本学习融为一体。很多艺术类、感人的、有趣的活动都能给人发泄感情的空间, 学生往往对此是既有兴趣, 又能抒发情感。那么在课堂前三分钟的教学我们不妨为学生朗诵一首精美的诗, 为学生唱一首动听的歌, 为学生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 也可以让学生猜一个有趣的谜语, 当然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挖掘, 既能使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 又能为课文的学习作好情感的铺垫。例如, 当我走进教室时, 学生还在为上节课的某个数学题争论不休, 我环顾了一下教室四周, 深情地对学生说:“我们不仅要做个数学知识海洋的冲浪者, 也要去尝试着做个语文世界的探索者, 领略语文的魅力。”接下来, 我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小诗:“一双赤脚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 并动情地诉说着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 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 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 ! 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 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随即导入新课, 亮出课题——“背影”。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朗诵、深情地叙述中躁动的情绪归于平静, 并对所要学的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我们语文教师对课前短短三分钟的教学进行艺术化的设计, 创设一种具备语文特点的导入情境, 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 而且能较快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快速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 如何组织好课前三分钟的教学是调节学生情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 课堂中间时段教学

每一节课的中间时段 (课上15分钟—35分钟) 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期, 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得到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时段, 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高涨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芭芭拉 ? 弗雷德里克森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 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健康与圆满。”那么我们教师强化并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积极情绪, 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时段我们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生机勃勃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像花儿一样“开放”, 学生也会看到的更多、想到的更多、创造的更多, 和老师、同学建立更和谐、更亲密的关系。例如, 在教学梁衡的《夏》一文时, 我主要设计了赛读这一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选择文中1—2个景物描写片段, 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氛围,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以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读出了夏天到来时的热烈和强大气势, 读出了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活力, 学生的积极情绪也随着对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而得到了强化, 整个课堂充盈着他们喜悦、激动、自豪的情绪, 这种情绪了也更加推动了学生对“夏”的特点的理解。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情绪为着落点, 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情绪和教学内容得到有机的统一, 达到互为促进、互为增效的目的。

(三) 课堂后五分钟教学

课堂后五分钟这一时段学生常常会出现疲惫、懈怠等消极情绪。在这一时段, 我们教师可以在前一时段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 引发学生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刺激学生的消极情绪,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让他们再次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 在教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时, 我们可以在课堂后五分钟设计以下的问题:1父亲用大半辈子造一个高台阶的新屋到底值不值得?2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台阶》都是写父亲的文章, 在立意和选材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台阶》中的“父亲”这一农民形象和鲁迅的《故乡》中的“闰土”这一农民形象有何异同, 当今的农民这一群体和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把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引向了深处, 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还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课堂后五分钟的教学中, 学生的情绪同样不可忽略, 调节好学生这一时段的情绪将使课堂教学由浅入深, 留给学生无限的思考和展望。

三、乐于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情绪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和冥想。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语文课堂上教师则可以主要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即“说”和“写”来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一) 说一说

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给予学生发言权, 把他们的情绪尽情地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可以是对课文的质疑, 对老师和同学观点的不认同, 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两点想法。这种“说”的情绪表达使认知活动成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也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

(二) 写一写

除了“说”, 我们也可以通过“写”这种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比如写一首诗、填一首词、对一句对联、续写一个结尾等等形式都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表达。但是, 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 我们要能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融合到写中去, 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契合点, 做到情绪的厚积薄发而又不露痕迹。如, 教《囚绿记》一文时, 我引导:如果, 有一天, 作者和常春藤再相见, 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常春藤, 并尽情地抒发你内心的情感。如, 请学生结合《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内容, 写出下列对联的下句: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绪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的, 这种关注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用“心”施教, 用艺术化的方法, 用正确的方式, 体察学生的情绪, 理解学生的情绪, 然后调节学生的情绪, 从而使学生的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 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本职的热爱, 对学生的关切, 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叶素贞, 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构建实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实效课堂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66-02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在课程改革之前,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中不受学校和家长重视的学科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学科教学也引起了重视,由此对课堂的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努力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益,构建一个有实效的科学课堂,也是作为课程实施者的科学教师长远的任务。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经过多次的教学研究,对此笔者有自己的所想所获。本文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电和磁》一课为例,从如何安排实验指导,如何安排实验活动,如何优化实验材料,如何整理对比实验数据等几个方面略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程中如何提升实效教学。

一、贯穿结合“科学史”,用科学味提高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从培养学生兴趣做起。从儿童心理学来分析,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动机。而探究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从教学的动态过程去考虑,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教育于自我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让学生“在没有了路标后,还有能找到路的能力”。本课就可以利用特定的“科学史”,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习更有趣味。

作为一节单元起始课,应起到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等单元起始教学任务的作用。纵观本课在3-6年级小学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学生在已学习了四下“电”单元和三下“磁铁”单元,对“电”和“磁”都有了较深入地探索。虽然学生对生活中的电磁铁有所耳闻,却不清楚两者的联系在科学发展史中被发现的偶然性及原理。在多次教学研究后发现,笔者发现利用本课教学结合科学史,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进入到科学发展史,带着科学历史故事学习。如导入部分可采用讲述“电”和“磁”各自的“科学发展史”,勾起六年级学生对三、四年级科学知识的学习记忆,并对电和磁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产生思维碰撞。通过验证奥斯特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实验作为教学重点开始,在验证完奥斯特的实验后,让学生了解奥斯特为确定通电导线产生的是何种能量所进行长期探究的实验历程。不断的用科学史来吸引学生,并结合“通电线圈和小磁针”教学环节让学生帮奥斯特探究思考增强通电导线磁力的多种方法。

二、优化安排“实验材料”,提升实验活动实效

许多科学课,往往由几个实验架构起来。本课的前一教学环节为重演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验证性实验,而后一环节为如何增加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探究性实验。

笔者在多次教学中发现本课的实验材料虽然是一些简单的电路套件,分别由小灯泡、灯座、开关、电池、电池盒、导线等组成,但是不同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效度。笔者在灯座的选择上发现实验室的灯座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卡扣式灯座和螺旋式灯座。卡扣式灯座,在几次教学中发现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等现象,使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外因式干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螺旋式灯座不易产生这种现象。

在开关的选择,由于本课的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等多个实验都是短路实验,普通单刀式开关学生不容易操控电路的通断,长时间短路进行观察研究也与安全教育相悖,有些小组还容易观察后忘了断开电路,形成隐患。故可选择按压式电键,使学生在按压电键能清楚观察实验现象,而后又能立即断开短路,让实验更加安全。

导线的选择在本课中最为关键。笔者在几次教学中发现如选择普通粗铜导线,由于导线较粗也较软,在探究如何增加小磁针偏转角度的实验中通电线圈实验,学生绕好的线圈很容易松散,不利于初次接触此实验的学生上手操作,影响课堂实效。这种导线里面含单根粗铜丝,较硬很容易定型,方便学生缠绕线圈,为学生初次操作并成功绕制线圈节约课堂时间提供了保障;网线中的导线很细,绕5圈左右线圈,学生也很方便拿捏,也可让指南针很容易平放在线圈上,便于实验操作。

以上材料的合理化安排,排除课堂的非人为因素,能有效提高实验的效度。

三、实验表格“全员设计”,提高探究参与度实效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的弊端,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并不均衡。一些教师为方便课堂教学管理,往往会在小组内安排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具体工作,具体合作探究实验前缺少操作分工讨论,被原安排所束缚,形成思维定势。实验中由一两个活跃学生成为操作员,“全权包办”所有的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沦为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并未让整个小组得到提高,存在弊端。

笔者认为本课中的第一个验证性实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是本课的重点,安排充足时间,让四人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操作中,而不是成为一名“看客”,是提高科学素养的直接手段。在实验表中可利用研究员和裁判员的设计,让每位学生都能带着任务并动手参与到科学课堂实验中,特别是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获得其他同学的帮助和支持。

运用“全员式”实验操作设计,长此以往,小组合作探究将不会再现一场场的“独角戏”,切实提高每一位同学的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激情、自主学习的成就感都将有助于每一位同学养成良好的操作和分析的习惯。

四、直观呈现整理数据,上浮实验成果实效

许多科学课在小组探究活动后都会得到具体数据,一些教师会对数据进行模糊概括,指向预设结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笔者认为只要用较简单的方法就可将学生数据进行整理呈现。PPT2007中就有此项功能,在课件制作中只要插入图表,就可选择条形统计图、饼性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不同类型的图表,按照实际实验结果类型教师可选择合适本课实验数据的图表进行统计。在实验后将各组学生的数据进行输入,可对各组学生的数据进行直观形象的呈现与对比。在本课中亦可如此,如在“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短路”、“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等实验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将研究数据填入图表的Excel数据表单中,将各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利用直观图表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把解释数据看成是他们科学活动整体的一部分。不同小组的不同研究,通过这样的数据整合,学生发现增加电池数量,线圈,短路都能增加通电导线的磁力,在多种条件结合情况下,能让现象更加明显。学生将非常清晰的观察到各组实验数据中不同方法所呈现的“增加磁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更具直观性。如图。

一节贯穿科学史的科学课,会让这四十分钟都具备科学“生命力”;实验材料的优化选择,实验表的全员设计能使科学课堂教学更具效度。这些方法都是为了使科学课堂的目标落实的更踏实,使学生学习的更加有价值。课堂教学的实效,应是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本质目标。让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更有实效,促进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是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探讨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课堂效率

若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去科教兴国、发展知识经济、科技强国, 学校就一定要去通过教育来为我国塑造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公民。在教育工作中,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 尤为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启蒙教育。可是, 由于多种的客观原因, 我们的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一直不被重视。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的不足, 缺乏专业教师, 基本都是兼职教师, 欠缺专业知识, 再加上工作量过大, 忽略了教学的研究工作。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 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

小学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宗旨的, 可是实际的科学课教学中依旧还存在灌输式教育, 要求学生背诵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 缺乏应有的实验探究活动, 因此, 无法达到有效教学, 甚至还扼杀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 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教学观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在如今的小学科学课堂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 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即使是课堂实验也仅仅是要学生看或听, 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钻研。因此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参与意识, 被动学习, 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3. 课堂活动材料不够充足

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 许多科学教师极少使用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活动材料, 没有相应的活动材料, 导致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机会难以实现, 因此对科学的理解仅仅是课本上的图片, 较为片面, 使得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

4. 拿“科学”作为副科

在小学教学中发现, 由于科学学科并不作为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科目, 因此学校并不重视科学课, 反还把它看作副科, 甚至在六年级时把我们的科学课堂来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的考前复习工作, 使得科学课堂难以进行, 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二、对如何实施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1. 课前准备充分全面

我国的小学科学的课程设置较晚, 科学专业教师培养的起步也晚于国外的教学。因此, 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还在初步的实践、摸索理论研究、积累经验的阶段, 并且由于科学属于小学课程的综合课内容, 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多, 所以教学实验内容也要做相应充足的准备, 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

2. 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对任何科目的课堂效率的评判准则中, 首先要依据这个课堂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中, 设置明确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然后便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 严格按照预设的课堂目标来进行教学, 从而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3. 教学计划与课程单元的结合

小学科学的课本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主题来划分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 需要根据不同单元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准备工作, 并且要注意在进行单元计划的时候应当注重与教学目标的调整、协调、平衡与配合。

4. 寻找开发校外资源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工作往往是在教室进行的。可是对于我们小学科学的教学事件, 在教室上课非常不利于学生活跃发散性思维。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地寻找并开发校外的教学资源, 可以开发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以及科学知识背景的资源,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有效教学。

5. 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时, 应避免错误地进入一种“画蛇添足”“生搬硬套”的工作误区。优化课堂教育情境的时候要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来制订, 突出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 再以创设情境作为辅助作用, 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效率。

6. 在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共同探讨学习

在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时, 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设立学习小组, 把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小组来开展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遇到相关的需要动手研究或是开展实验时,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式的研究与学习, 从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研究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相配合、集体学习、工作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科技启蒙,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不能任由那些课堂缺点的存在, 我们需要更加完善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工作, 使得我国的未来栋梁在小学便可以很好地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健芳.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学习心理辅导[J].文教资料, 2007 (36) .

上一篇:查询模式下一篇:中学生历史教学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