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2024-08-18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精选10篇)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女21例, 男42例, 平均病程为12.8年, 平均年龄为35.6岁, 最大年龄为65岁, 最小年龄为18岁。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57例 (90.5%) 具有全身症状, 常见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头昏、倦怠等;全部患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头痛、鼻塞、流粘脓涕等局部症状, 其中22例 (34.9%) 患者伴有视功能障碍。

1.3 手术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要详细检查患者的全身系统, 均采用局麻手术, 应用抗生素3~5天, 术前半小时肌注25mg非那根、30mg度冷丁。患者家属在手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

1.3.2 麻醉及姿势

取仰卧位, 对双侧鼻腔进行彻底检查, 面部用4%洗必泰头来进行常规消毒, 对与手术相关的手术区域病变情况和重要解剖定位标志进行着重核实[2]。

1.3.3 手术步骤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 (1) 切口选择:在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壁从前上向后下呈弧形切开黏骨膜, 中鼻道伴发有息肉时, 需将上述切口沿中鼻甲前缘内侧延长可达中鼻甲前下缘。 (2) 分离中鼻道黏膜并切除钩突。 (3) 用鼻中隔剥离子来切除筛泡, 在暴露筛泡后, 筛泡可采用锐利直钳直接咬开或轻压进入, 在手术之前要对筛泡CT发育情况进行查阅。 (4) 对前组筛房进行清理。前达额突内侧面, 外达纸样板, 上达中筛房顶与额窦底相连续。 (5) 清理中组筛窦直至筛顶。对于在筛顶中中鼻甲的附着部进行认清, 能够避免脑脊液鼻漏、避免损伤前颅底。 (6) 对后组筛房进行清理。 (7) 术腔填塞。对于术腔仍有渗血、术中出血较多的患者, 术腔填塞采用凡士林油纱条等;对于术腔洁净、术中出血少的患者, 术腔填塞采用膨胀止血海绵等[3]。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鼻内镜检查无脓性分泌物、窦腔黏膜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 临床流涕、鼻塞、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好转:鼻内镜检查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窦腔黏膜形成了肉芽组织、肥厚或水肿, 临床流涕、鼻塞、头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鼻内镜检查有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窦口闭锁或狭窄, 临床流涕、鼻塞、头痛等症状无任何改善[4]。

2 结果

本组63例患者行Messerklinger术式, 成功率为100.0%, 无1例手术失败, 术后并发率为4.8%;术后行随访观察, 好转23例, 治愈37例;总有效率为95.2%。

3 讨论

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是建立在对急、慢性鼻窦炎病变进行彻底清除的基础之上, 鼻窦引流、鼻窦通气、重建鼻腔是其恢复、改善鼻窦、鼻腔生理功能及黏膜形态的基本条件。筛窦手术是功能性内窥镜手术的重点内容。过去无法治愈的额窦炎、上颌窦炎, 若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 可恢复或消散各鼻窦的炎症, 恢复正常的鼻窦引流与通气[5]。患者在进入医院后, 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正常引流手术的全部过程, 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手术是治疗疾病最为有效的方式。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使其消除不安、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 以不断增强患者选择引流手术的信心。手术室应该建立良好的环境, 手术室湿度控制在50%~60%, 室温控制在24℃, 患者入手术室后, 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的话语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若要采用约束带, 应该给患者解释清楚, 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巡回护士应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注意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协助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器械护士则应严肃认真, 集中精力, 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术中让患者感觉到自己一直受到关注。本组患者术后行随访观察, 总有效率为95.2%, 无效3例, 好转23例, 治愈37例。总之,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疗程短, 副反应轻, 疗效比较显著, 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 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 1998, 46 (3) :6.

[2]姚晶.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 2010, 13 (6) :67-68.

[3]龚维熙, 陈伟, 王恩彤, 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2) .

[4]吕宏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15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 2009 (06) .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治疗后,治愈96例(76.5%),好转23例(19.7%),无效5例(3.9%),总有效率为96%。结论: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经有针对性围手术期治疗后,行鼻内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

Old age chronic sufferer the function mirror surgical operation inside the nose of nasosinusitis round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 treatment review

Jiang Qianzhen Shan Guanxiaoping Ye Aiyan Zhang Dan

【Abstract】Purpose:Study old age chronic the sufferer of nasosinusitis round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 in mirror surgical operation inside the nose

Of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Method:Review analysis 126 old age chronic the sufferer of nasosinusitis(age>60

Year old)of clinical data.Result:Has been had already aimed at sex of cure 96 after round a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 treatment

(76.5%), the amendment be 23(19.7%), invalid 5(3.9%), total and efficient is 96%.

Conclusion:Old age chronic the sufferer of nasosinusitis, after having already to sex rounded surgical operation a period treatment, line nose

Inside the mirror surgical operation be that the safety is valid.

【Key words】Nasosinusitis;Mirror surgical operation inside the nose;Round a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The sufferer of the old age

慢性鼻窦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首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但因老年人常合并有全身性疾病,其手术风险高于其他年龄组。因此,围手术期治疗非常关键,现将我科于2002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慢性鼻窦炎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中,男79例,女47例,年龄60~88岁,平均(72.2±3.4):病程2~46年。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126例患者的临床分型如下:I型II期5例,I型III期7例,II型I期19例是,II型II期

52例,II型II期12例。有前期手术史37例,其中有过一次前期手术史26例,2次手术史8例,3次手术史3例。术前并存疾病有:高血压病41例,冠心病27例,窦性心动过缓31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15例,糖尿病38例,慢支肺气肿15例,胃或十二掼肠溃疡5例,胃癌术后(15年)1例,哮喘12例,肝功能异常7例,精神分裂症稳定期2例。

1.2 方法:

术前常规处理:详细了解病史,做系统全身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肺、血液及肝肾功能情况,对患者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术前两天常规广谱抗生素、维生素、皮质激素及止血剂的应用。术前鼻部病变的处理:剪鼻毛、清洁鼻前庭、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收缩鼻腔,常规行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病变程度和范围,制定手术方案。

术前并存疾病处理:并存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提出治疗方案,协助治疗到相对安全稳定范围。如高血压,控制在160/95mmHg以下;糖尿病维持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下;冠心病及心率失常者,予改善心功能,以增强心脏耐受能力;对慢支肺气肿患者,要求其戒烟,控制感染,以改善肺功能;对哮喘患者,行血气分析,了解肺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肝功能异常者,予保肝治疗,并避免使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使用保胃药物,并减少或避免全身使用皮质激素;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在稳定期。

术中处理: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局麻36例,局麻加舒芬太尼静脉强化麻醉85例,气管插管全麻5例。全部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术中以摘除息肉组织,开放鼻窦引流,纠正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作部分切除或骨折外移。手术以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为目的,尽量减少对正常粘膜的破坏,缩小手术创面,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手术时间最好控制在40~60分钟之间。如病情严重,或手术范围较大,或患者体质较差,则行单侧手术。4~7天后,视患者恢复情况再行对侧手术。术中均全程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备好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应激抢救设备。

术后鼻腔处理:术毕,吸净鼻腔分泌物及积血块,明胶海棉敷贴创面。如出渗血较多或肝功能异常者,加拌止血酶原粉,最后用医用膨胀止血绵填塞鼻腔。同时于一侧鼻腔留置直径3mm,长约12cm的硅胶通气管一根,小纱布包扎鼻前孔。患者返回病房后,续予心电监护,并输液、止血、止痛、维生素、小剂量皮质激素等药物。心肺功能较差者,予低流量吸氧。如病情稳定,心电监护6小时后撒离。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全麻患者,心电监护24小时稳定后再撤离。24~36小时后,一次性取出一侧鼻腔填塞物,并拔除留置能通气管。如无明显出血,则双侧同时拔除,如有较多出血,另一侧则次日拔除。二天后用含肾上素的生理盐水(1∶100000)冲洗鼻腔,清除鼻腔积涕及残存在创面的明胶海绵。以后每两天清理术腔一次。出院前分别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依次冲洗上颌窦。出院后第一个月,每周复查清理术腔一次;第二个月,每二周复查一次,必要时再行鼻内镜下清理,直至完全康复。术后并存疾病同术前处理,如有变化则请相关科室处理。

2.结果

经过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126例患者中,除一例因术后心电图示新发心肌梗塞,一例因有3次手术史,术中出血较多,只完成单手术外(患者及家属拒绝对侧再行手术),余下124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5例因病情较重,或体质虚弱,或并存疾病较重,或有多次手术史等原因,行分次手术,其余全部一次手术。术中出血量20~50m153例,100~200ml居上43例,200~300ml 3例。1例因舒芬太尼强化麻醉过深,出现呼吸抑制,血块不能及时吐出而堵塞窒息,经及时处理后继续完成手术。未发生一例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后评估疗效:治愈94例(74.6%),好转27例(21.4%),无效5例(含2例单侧手术,3例复发),总有效率96.0%。

3.讨论

人类进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脏器功能也进入衰老过程,疾病也会随之增多。据报道,约17%的老年人患有慢性鼻窦炎,占老年人常见到疾病的第六位,而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应首选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然而,控制好并存疾病,降低术前、术中和术后风险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1 术前治疗: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作系统全面体检,仔细了解和发现并存疾病,准确把握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对并存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对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手术的风险因素应予去除或控制在安全范围。高血压患者术前应把血压控制在160/95mmHg以下,以减少术中出血和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且无酮症或酸中毒发生,以利于手术后创面愈合。对有心脏疾病,应作较详细的检查,主要了解血气分析、三氧浓度和当前肺功能状况。术前须戒除吸烟,控制肺部感染,控制哮喘发作。对肺心病患者,在相关科室的指导下,予调整心肺功能在相对安全范围。对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也要调整在正常范围。

术前主刀医生应与患者主动充分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大概情况,肯定手术的必要性,通俗地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手术与治疗的问题,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调整患者心态,减少术中心血管系统的波动影响。对于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时常用的抗血小板和扩血管等药物,易增加术中术后创口出血渗血,应于术前一周停药,术后一周再恢复使用。

3.2 术中治疗:术中麻醉要充分,尽量选择局麻或强化麻醉,以减少麻醉风险。体质较差者则选择全麻。局麻或强化麻醉者,术中须与患者适度交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有利于调整患者心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做好血压、心电、血氧浓度等监测。术者应具备熟练的鼻内镜手术技巧,操作轻柔,动作干净利落,减少不必要的鼻腔黏膜损伤。局麻患者用0.5%丁卡因20ml加0.1%肾上腺素1~2ml的湿棉片做鼻腔粘膜表麻,必要时加1%利多卡因作沟突、鼻丘和中鼻甲后端附着处各注射0.5~1.0ml局部浸润麻醉。对术中出血,先用含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填塞,双侧鼻腔轮流手术。取出棉球后,如仍有出血则及时用双极电凝止血。如在血液中盲目操作,极易导致误伤。对下鼻甲肥大而体质虚弱者,于根部适度骨折外移,能改善通气则可,不一定作下鼻甲手术以减少创面渗血。我们主张一次手术时间尽量控制在40~60分钟,超时手术,血管因肾上腺素减效易产生扩张性出血,影响操作,同时也易带来老年患者烦躁紧张心理,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术毕,对肝功异常或出血者,用明胶海棉加止血酶原粉敷贴创面和堵塞筛窦前组窦腔,膨胀止血海绵堵塞鼻腔,上述处理止血效果好,且术后减少中鼻罕与外测壁产主粘连。同时,硅胶管留置一侧鼻腔,以减少因双鼻腔填塞后出现的吞咽困难。

3.3 术后治疗:术后常规给予输液、抗感染、止血、维生素、皮质激素等治疗。并继续控制并存疾病,重点控制高血压与高血糖。对心肺功能异常者适度吸氧和镇痛,并注意控制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维持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术后24小时作好心电监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术后24~3小时取出一侧或双侧鼻腔填塞物,使鼻腔保持自然通气。每二天清理鼻腔,清除残留创面的明胶海绵、血痂和积涕。同时,每1~2小时用生理盐水(浙江朗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喷鼻腔,保持鼻腔湿润,软化痂皮,通畅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出院前常规作双上额窦冲洗,

术后5~7天出院。出院后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及时清除痂皮、囊泡、肉芽,以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弓l流,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手术疗效本组研究总结发现,对于经过系统围手术期的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国内洗志等[1]报道的成人组疗效和崔朝阳等[2]报道老年组疗效相比,基本相同。我们认为,经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治疗,对于提高老年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手术安全和手术效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洗志,盖锡球,叶锦华,等.围手术后期处理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鼻窦粘膜转归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6,17(3):29-30.

[2] 崔朝阳,王启荣,韩飞,等.老年人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围手术期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23):1082-1084.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其中男50例, 女4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 (38.5±2.5) 岁, 其中慢性鼻窦炎35例,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5例, 上颌窦囊肿30例。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9例;年龄20~60岁, 平均 (38.3±2.5) 岁;其中慢性鼻窦炎18例,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2例, 上颌窦囊肿15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1例, 年龄20~60岁, 平均 (38.2±2.6) 岁;其中慢性鼻窦炎17例,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3例, 上颌窦囊肿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功能制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功能制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有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 (1) 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积极的交流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 给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和重要作用, 增强患者的手术治疗信心。 (2) 术后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 合理调节室温和湿度。由于患者术后鼻腔填塞, 呼吸较为困难, 只能够张口呼吸, 口腔容易感到干燥, 容易导致焦虑的情绪。术后48 h使用冰袋对鼻额部进行冷敷, 减轻鼻内出血, 从而有效减轻疼痛程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10.8±0.5) d, 观察组为 (6.5±0.8) d, 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非常满意20例, 满意13例, 一般10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非常满意13例, 满意10例, 一般9例, 不满意13例, 护理满意度为7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传统的鼻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伤, 术中出血量较多, 对鼻腔鼻窦黏膜造成较大的损伤, 疗效欠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鼻内镜在临床鼻外科手术中得以广泛的应用[4,5]。目前,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不仅可以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治疗, 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生理功能,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了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干预, 有效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P<0.05) , 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珺, 黎月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 40 (4) :77-79.

[2]赖翠瑛, 官树雄.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院, 2007, 7 (z1) :83-84.

[3]王继红.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2) :75-76.

[4]李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11) :46-47.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65例临床分析 第4篇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19-02

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发病率约为4%。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头痛、流涕、耳鸣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之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鼻甲切除术,然而该法对机体的损伤较大,故逐渐被淘汰。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由于具有微创、损伤小、复发率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本研究将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20-65岁,平均(36.12±5.77)岁;病程0.5-35年,平均(8.53±3.91)年;单侧21例,双侧44例;分型分期:I型22例(I期4例,II期6例,III期12例),II型29例(I期7例,II期13例,III期9例),III型14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和鼻内窥镜鼻腔检查。手术即将开始前应用20ml 1%丁卡因联合2ml 1‰肾上腺素进行表明麻醉,麻醉鼻腔黏膜3次,5min/次;同时将4滴1‰肾上腺素加至10ml 2%利多卡因中,取1ml浸润筛前神经,并取4ml浸润蝶腭神经,之后开始手术:对鼻息肉的病灶所在进行观察,仔细分辨中鼻甲及其残端、上颌窦窦口、钩突等,之后将后钩突切除,使上额窦自然口开放,将额隐窝中的病变组织切除以开放额窦,将筛泡切除以清理前组筛窦,将甲基板垂直部切除以便清理后组筛窦,切除时应小心以免损伤正常的筛窦黏膜,对蝶窦前壁探查并于其下方做一小口以使蝶窦处于开放状态。

1.3 术后处理 术后2-3d内取出纱条,并应用1%麻黄素处理鼻腔局部,同时应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对术腔进行清理,1次/d,连续清理一周,并将痂皮、分泌物等异物排出体外。手术结束约4个月后,用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次/d,连续冲洗5周左右。之后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清理,3周一次,当术腔彻底上皮化后即可停止清理。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持续进行约5个月的规范化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参照病情收缩鼻黏膜,清理肉芽和囊泡,清除分泌物,分离粘连,清洗术腔等。

1.4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分为三个级别:当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未产生脓性分泌物时为治愈;当其症状显著好转,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窦腔粘膜肥厚或部分水肿或形成肉芽组织,有脓性分泌物存在时为好转;当其症状无变化,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术腔粘连、窦口闭锁或仍然狭窄,存在息肉和脓性分泌物时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数+好转数)/总数×100%。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治愈43例(66.15%),好转16例(24.62%),无效6例(9.23%),总有效率为90.77%;术后出现皮下出血和眼睑肿胀3例(4.62%),术腔粘连1例(1.54%),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6.15%)。

3 讨 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在内镜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其主要目的为恢复鼻道通气、鼻窦及其内部纤毛的清除能力,最大程度保留鼻窦正常黏膜,降低因囊泡引起的窦口闭锁、窦腔狭窄、组织粘连以及瘢痕挛缩等。它可使鼻内镜经鼻孔进入鼻腔手术,再与相应的专科手术器械相结合,能够完全清除病灶,保留正常黏膜,恢复鼻腔鼻窦正常功能[2]。为降低变态反应发生率,应口服类固醇药物以缓解鼻腔黏膜的充血水肿情况。术前应用相应的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使术野清晰,还可有效清除鼻腔鼻窦病变,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可于术前应用非那根冬眠、哌替啶等药物可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前应行鼻窦CT冠状位和水平位扫描,以观察和了解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以便采取最佳手术方式[3]。

和传统手术的术野相比,鼻内镜手术需仔细、认真对镜下组织结构进行辨别,若有需要可切除部分中鼻甲外侧壁,若中鼻甲出现骨折导致骨折相对内移,则能够使术野更好、更广、更清晰。在手术过程中,应小心对鼻窦口黏膜进行处理,防止破坏正常结构,尽量做到微创,若病变黏膜已恢复正常则可不予处理[4]。术后若鼻腔仍然存在炎症,则会出现血痂、囊泡、肿胀等,故术后的鼻腔处理对其正常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术后患者应定期观察并处理术腔中的坏死和病变组织,清除肉芽或囊泡,以提高疗效[5]。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77%,不良反應发生率为6.15%。

综上所述,经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菊红,曾桓光.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68-269.

[2] 赵晋华.经鼻内镜鼻窦手术36例临床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4):42-43.

[3] 张永杰.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8):49-50.

[4] 罗松.鼻内镜鼻窦手术10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6):45.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5篇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并发鼻窦炎,鼻咽癌放疗后,护理措施

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的发病原因较多,但不外乎全身及局部因素[1]。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治疗倾向于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放射线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组织造成破坏,从而使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引起鼻窦慢性炎症。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新术式,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2]。该术式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科在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FESS术式治疗45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为鼻咽癌放疗后并发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计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4~79岁,均于放疗后3个月至1年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单侧行鼻窦手术者11例,双侧者34例;实施全麻者13例,局部麻醉者32例。45例均随访1~4年,其中治愈22例(48.9%),好转18例(40.0%),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88.9%。

1.2术前护理

1.2.1心理护理术前探访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已经有较多的文献报道[3]。通过术前探访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治疗、护理提供翔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配合医生讲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对所做手术及手术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极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

1.2.2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做鼻窦冠位CT扫描,以确定病变性质、程度、范围及解剖位置。此外,还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和视力等检查,以了解患者潜在的健康状况,评估患者能否承受手术。对于既往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史且长期服用降血糖药或降压药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和血压,使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方可手术。

1.2.3鼻腔准备为避免鼻毛妨碍手术及污染手术器械,手术前1d为患者剪鼻毛。剪鼻毛时应在额镜下进行,使光源准确地反射到鼻前庭,充分暴露鼻毛,避免拉拽鼻毛及剪伤鼻黏膜,增加术后感染机会。

1.3术后护理

1.3.1术后体位及饮食指导局麻术后给予半卧位,全麻患者去枕平卧6h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引流及减轻典部疼痛和额部胀痛。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修复。全麻清醒6h后和局麻术后予半流质饮食,2~3d后改普食,忌过热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增加疼痛和出血的机会。W患者进食前后用朵贝氏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

1.3.2疼痛的护理鼻内窥镜术后疼痛常常致患者睡眠不足,不利于伤口修复和体力恢复,严重者甚至引起疼痛性休克。疼痛的主要原因:(1)鼻部手术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某些化学物质释放增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2)填塞物压迫鼻腔黏膜组织引起反应性水肿,局部缺血,缺氧,pH值降低,导致痛物质释放增多,疼痛加剧。为减轻疼痛首先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分散注意力,引导其摆脱疼痛意境。嘱患者取半卧位,必要时额部冰敷。抽出鼻腔填塞物后疼痛者,可鼻前庭塞1棉球,减少冷空气刺激。部分患者由于疼痛不能安睡,可于睡眠前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物。

1.3.3出血的观察护理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手术技巧、损伤、填塞不当、患者用力擤鼻、排便、打喷嚏等。应将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便于口鼻内分泌物流出。观察全麻患者有无频繁吞咽动作,防止将渗血咽下或误吸气管或掩盖出血倾向。排除大便用力因素,给予缓泻剂。若前鼻部有持续血液流出或患者有频繁吞咽动作,提示鼻腔内正在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加压填塞止血48~72h,配合使用止血药,冰敷额部。术后数天出血,称继发性出血或延迟性出血,多为断端血管缩进骨孔内,术后因用纱条填塞压迫止血,而抽出纱条后因失去压迫而出血,可通过分次抽出、逐渐减压方法抽出纱条,防止继发性出血。

1.3.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鼻腔鼻窦周围均为重要结构,如前颅底、硬脑膜、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眼眶等[4]。如手术损伤这些结构,会引起严重后果,常见并发症有眶内血肿、脑脊液漏、鼻腔粘连等。

1.3.4.1眶内血肿因术中损伤纸样板后手术进入眶内造成,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眶周有无淤血、肿胀、结膜有无充血、眼球有无突出,经常检查视力,观察视力变化。如发现球结膜充血并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障碍,表示眶内受累,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护理措施:(1)协助医生抽出纱条,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眶内压力;(2)按医嘱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药,消炎、消肿;(3)眼部按摩,使眼内液和眼外液重新分布,降低眼眶压力,但既往有眼部手术史患者,禁止做眼部按摩。经上述处理后一般血肿可自行吸收。若眶内压仍不下降,症状加重,应在内窥镜下做眼眶减压术[2]。本组有8例患者术后眶周淤血,1周后治愈,无后遗症发生。

1.3.4.2脑脊液漏脑脊液鼻漏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鼻腔有持续不断的清水样液流出,则考虑为脑脊液鼻漏的可能。可收集分泌物作糖定量检查,以鉴别是脑脊液或是鼻腔分泌物,如分泌物中的糖含量>0.3mg/L,即可确诊为脑脊液漏[4]。护理:(1)拆除纱条,嘱咐患者禁止擤鼻、咳嗽、打喷嚏及典内滴药,以防颅内压增高;(2)卧床休息1周,给予降颅内压及抗感染治疗,一般1~2周痊愈。严重者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1.3.4.3鼻腔粘连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1周至1个月内鼻腔会有较多的分泌物及干痂,鼻腔纱条抽出后,应及时清理术腔的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每天鼻腔冲洗2次,连续冲洗1个月以上,以免鼻腔黏膜粘连,造成手术失败。鼻腔冲洗的目的是冲洗术腔分泌物及干痂,清洁术腔,以促进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1]。冲洗时应注意:(1)挤压皮球不可用力过猛,挤压时不可做吞咽动作,以防冲洗液和分泌物冲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2)冲洗完毕,不要用力擤鼻,以防鼻出血。(3)冲洗液中有较多炎性分泌物及痂皮,先浑浊后澄清,说明疗效显著。本组病例鼻腔粘连3例,经治疗痊愈。

1.3.5鼻腔换药的护理一般术后48h取出部分填塞的纱条,术后72h全部取出,无痛止血海绵填塞时间可稍长。取纱条前,嘱患者进食早餐,以防取纱条过程中因疼痛刺激精神紧张而晕厥。取纱条动作轻柔,若为无痛止血海绵可先用含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的盐水湿润,以利拔出减少新生上皮损伤。刚取出纱条时往往出血较多,一般以1%麻黄素地卡因棉片置入止血,如出血较多可配合用止血药。取出纱条后局部给予类固醇喷雾剂如内舒拿、累诺考特等喷鼻,以抗炎、消肿、润滑、防止鼻腔粘连复发。术后7~10d鼻内镜下清理鼻腔。

1.4复诊指导

必须重视术后定期鼻内镜下复查清理的重要性[5],手术只为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术后的随访和综合治疗是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的延续。鼻咽癌放疗患者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患者因放疗致典腔粘连,术中将粘连切开,但新鲜创面极易再次发生粘连,加上部分患者要继续放疗,因而出院前即要反复向患者讲解进行手术后随访的重要性。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进行门诊内镜清理术腔,清除术后术腔的肉芽、水肿黏膜、血痂、滤泡组织及分泌物、控制感染、解除鼻腔粘连、保持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促使术腔黏膜尽早上皮化。以后酌情每2~3周1次至术腔上皮化,大约6个月左右。嘱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包括口服药(抗生素、黏膜促排剂等)、喷鼻(雷诺考特等)、滴鼻、鼻腔冲洗等,持续用药3~6个月。鼻腔冲洗每日1次,持续用药2~3个月。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或用其他物体刺激鼻腔,注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如有不适应及时来院。

2讨论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量剂为70Gy,因此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较高,患者出现鼻塞及鼻腔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若引流不畅,则易聚集在鼻腔、鼻窦内发生鼻窦炎。另外,放疗中及放疗后鼻咽、鼻腔及鼻窦内的放射性坏死组织脱落与上述分泌物混合后可加重鼻窦炎的发生;若鼻咽肿瘤阻塞鼻腔,可致患者鼻塞,分泌物引流不畅,鼻腔黏膜受损,清洁、排泄功能下降。放射引起鼻黏膜纤毛系统的损伤是发生放疗后鼻窦炎的病理基础。本组通过鼻内镜观察发现绝大部分病例的中鼻道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粘连和肉芽增生,如果不加以去除,就会妨碍鼻窦通气引流,使鼻窦炎长期不愈。另外,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放疗可使其进一步受到损害。由于担心放疗后影响愈合,既往甚少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顽固性鼻窦炎,不能一味强调保守治疗,应仔细检查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连或后鼻孔闭锁、窦口肉芽组织阻塞等,从而选择合理的术式进行手术。考虑到随着放疗后水肿的消退,鼻窦炎有好转及治愈的趋势。所以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在放疗后1年,如并发严重的鼻腔粘连,在放疗后3个月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本组病例的手术时机均选择在放疗后3个月至1年。术式包括前组筛窦开放、上颌窦中鼻道开窗、鼻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无并发症,治愈率虽低一些,但总有效率达88.9%。表明放疗后患者的鼻窦炎,可通过内镜鼻窦手术及护理得以安全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8-110.

[2]许庚.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发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1):29-31.

[3]周新明,陈翠屏.浅谈术前访问[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19-20.

[4]刁键.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2):182.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0例, 其中男66例, 女54例, 最大78岁, 最小13岁, 平均42.42岁。鼻窦炎伴鼻息肉43例, 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19例, 单纯慢性鼻窦炎47例, 上颌窦炎10例, 上颌窦病变伴鼻息肉1例。

1.2 麻醉方法

视手术创伤大小、病变程度和范围及患者耐受程度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较复杂手术或小儿手术则选全身麻醉, 本组病例118例选择了全身麻醉, 只有2例选择了局部麻醉。

1.3 手术方法

用75%酒精纱布消毒口颌面部、鼻部, 铺好手术单, 连接并妥善固定好鼻内镜导线、冷光源导线, 吸引器管、双极电凝线、鼻切割吸引器等。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鼻中隔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用全自动鼻吸切器切除鼻息肉, 切除钩突, 开放上颌窦, 根据病变程度酌情开放额窦、筛窦、蝶窦。检查、修整鼻腔黏膜, 用全自动鼻吸切器或黏膜切钳修整鼻腔黏膜至完整, 注意术腔不能有骨质裸露。检查有无出血或渗血, 如有出血用双极电凝止血, 放入膨胀海绵或明胶海绵, 用凡士林纱条或藻酸钙填塞双侧鼻腔。

1.4 术前准备

1.4.1 器械准备:

鼻内镜手术设备一套包括监视系统、图像存储系统、视频转换器、各种角度的鼻内镜镜头、冷光源纤维光缆、视频彩色打印机、录像机、全自动无损伤电动鼻吸切机。器械包括筛窦钳 (分别为0°、45°和90°) 、不同角度和规格的咬切钳, 不同角度的咬骨钳、成人及小儿用反张咬骨钳、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上颌窦组织钳、不同角度吸引器头、镰状刀和刮匙、上颌窦开窗器以及常规的上颌窦根治器械。检查各种仪器、器械的性能, 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1.4.2 物品准备:

无菌的敷料包及手术衣、2台吸引器、高频电刀、无菌的保护套3个、2支5 ml一次性注射器, 吸引连接管2根, 必要时准备50 ml注射器及0.5%甲硝唑溶液以备鼻腔冲洗。

1.4.3 药物准备:

盐酸肾上腺素1 mg、金霉素眼膏、呋麻滴鼻液 (10 ml含呋喃西林2 mg, 盐酸麻黄碱100 mg) 2支、1 KU立止血1支、0.9%氯化钠。

1.5 手术配合

1.5.1 巡回护士配合

1.5.1. 1 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1,2,3], 查看术前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 特别是查看有无乙型肝炎等传染病,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布局、讲解手术的方式、大体过程、麻醉方式及鼻内镜手术的优点, 说明手术是在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及治疗。

1.5.1. 2 手术前, 将各种仪器摆放在适当位置, 如鼻内镜成像系统放在患者头部前左侧, 显示器倾斜45°面对术者。双极电凝、吸引器、器械台放在患者左侧, 全自动鼻吸切器、另一台吸引器放在患者右侧, 并且要把脚控开关放在合适位置。1.5.1. 3 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 患者进入手术间后, 热情接待, 仔细核对床号、姓名、病变部位, 询问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及术前用药情况。患者取平卧位头背部抬高30°~45°, 双上肢用中单固定于身体两侧, 下肢抬高15°~30°, 用约束带在膝关节上松紧适宜地固定妥当。

1.5.1. 4 建立静脉通道, 一般用20#静脉留置针在下肢选择大隐静脉穿刺, 保持术中静脉输液畅通。术前0.5 h常规用0.5~1.0 KU立止血静脉推注, 以减少术中出血。协助麻醉医师实施麻醉, 并在麻醉诱导期陪伴在患者身边, 以减轻患者的恐惧。

1.5.1. 5 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眼角膜, 在术野消毒前, 用0.5%金霉素眼膏涂在患者眼内, 防止冷光源强烈的光线损伤患者的眼角膜、结膜。

1.5.1. 6 连接好鼻内镜导线、鼻吸切器、双极电凝、冷光源等各种导线, 由弱到强缓慢调节冷光源至适宜的亮度。在连接鼻内镜前, 要用擦镜纸将鼻内镜头擦拭干净, 以保证良好的显像效果。

1.5.1. 7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出血情况, 如果吸出的血量超过200 ml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遵医嘱酌情加快输液速度, 必要时应用止血药物。局麻患者还要观察面色、意识、四肢末梢循环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及时与医师沟通酌情处理。

1.5.1. 8 手术结束时, 擦净患者面部血迹, 将留在前鼻孔外的纱条牵引线用胶布固定在鼻根, 及时将患者体位改为平卧位, 减轻患者不适。

1.5.1. 9 手术结束后, 及时将鼻内镜导线、冷光源导线、鼻吸切器导线收好, 防止跌落损坏。在全麻苏醒期及拔除气管导管时要守护在患者身边, 及时与患者交流,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协助麻醉师给予相应处理。等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血氧饱和度>96%时与麻醉师一起护送回病房, 并向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生命体征、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补液量及出血情况等。

1.5.2 器械护士配合

1.5.2. 1 提前15 min洗手, 将经过2%戊二醛浸泡10 h灭菌的器械用生理盐水冲洗两遍。整理好器械台, 准备好局麻药或局部浸润药, 局麻手术要严格区分局麻药与局部浸润药并做好明显标记。准备呋麻液浸湿的棉片或纱条, 剪成3~4 cm长的小段备用。

1.5.2. 2 协助术者铺手术单, 用无菌保护套套好鼻内镜导线、冷光源导线、全自动鼻吸切器导线, 连接并固定牢固。

1.5.2. 3 集中注意力观察手术的进程, 正确、快速地传递手术器械, 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物品, 使用全自动鼻吸切器切割组织时要保证吸引器头通畅, 防止影响手术的进行。

1.5.2. 4 手术中, 对使用的棉片或纱条要心中有数, 及时收回、严格清点, 避免遗留在术腔内。要保管好手术取下的标本, 待手术结束后交给术者。

1.5.2. 5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监督并督促术者及参观手术人员遵守无菌原则, 避免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 增加患者的痛苦。

1.5.2. 6 手术结束后, 用生理盐水纱布轻轻擦拭鼻内镜镜头及鼻吸切割器导线, 所用器械清水洗净后, 放入含酶清洗液中浸泡3~5 min, 再放入润滑剂中浸泡1 min, 取出晾干。鼻内镜手术的特殊器械管腔纤细精细, 在清洗时要细致、认真, 防止碰撞损坏。

2 结果

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副鼻窦开放手术中, 无一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者, 且手术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鼻塞、头痛、鼻漏等症状消失, 鼻腔通气良好, 术后随访3个月~1年, 未见复发。

3 讨论

现代鼻内镜手术基于对鼻窦微观解剖的重新认识, 强调手术的重点是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阻塞并尽力保护黏膜以便恢复引流[4]。所以手术达到了既精确、彻底地清除病灶又恢复功能的双重目的[5]。鼻内镜手术对护理配合要求较高,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提高整体素质。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 保证各种仪器的正常运转;在连接鼻内镜系统设备时动作要轻柔, 防止碰撞、跌落等损坏, 鼻内镜导线和冷光源导线弯曲角度要>90°, 最好无角度环形弯曲直径>15 cm[6], 避免折断光纤;鼻内镜镜头有雾气或血迹时可用0.5%碘伏棉球轻轻擦拭镜头, 以保持良好的显像效果, 从而保持手术野清晰;鼻内镜手术器械手术后要认真清洁、保养, 专人保管避免遗失和人为的损坏, 延长器械的使用时间。

总之, 只有充分了解了手术步骤, 完善细致地进行术前准备, 熟练掌握鼻内镜器械设备的性能、使用, 精确、熟练地进行手术配合, 全面做好围术期护理, 才能保证鼻内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 让患者满意、让手术医生满意, 这也是护理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范永华.鼻内镜鼻窦手术220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4) :113.

[2]杨清玲.老年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8) :65.

[3]刘琅梅, 滕巍, 杨小玲.鼻腔冲洗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1) :61, 63.

[4]赵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34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5) :55-56.

[5]宋烽,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97-300.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7篇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术式,疗效

近年来, 儿童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鼻塞、流涕以黏液性为主以及鼻前庭湿疹等症状。由于考虑手术治疗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容貌, 所以往往使用药物治疗, 但药物治疗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采用鼻内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成为新的途径。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 发现临床效果显著,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0例鼻窦炎2、3期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30例, 女80例, 年龄4~12岁, 平均 (7.2±0.6) 岁,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105例患者中, 男64例, 女41例;年龄4~11岁, 平均 (7.1±0.8) 岁;对照组105例患者中, 男66例, 女39例;年龄4~12岁, 平均 (7.4±0.7) 岁。所有患儿治疗前均采用鼻窦高分辨率CT扫描确诊。所有患儿均有双侧鼻窦炎症性病变, 排除有鼻息肉、哮喘及囊性纤维化病者。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切除患侧钩突, 打开筛泡。如发现由于中下鼻甲增生引起堵塞上领窦口, 可对中鼻甲外侧切除和上领窦窦口下方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中, 应使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哇进行冲洗窦腔防止感染。手术后, 用处理好的膨胀海绵塞住鼻腔, 2 d后取出。术后, 给予激素雾化、抗生素治疗7 d, 并每天清理鼻腔1周, 避免痴皮堵塞窦口和鼻腔伤口粘连, 7 d后改用鼻喷激素治疗半年。门诊随访两组患儿5个月以上,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鼻道黏膜基本正常, 无脓性分泌物; (2)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 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鼻道黏膜明显改善,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3) 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 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鼻道黏膜无缓解。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用率 (%)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5个月随访,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4, P=0.01) , 见表1。

例 (%)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出现1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 术后复查时矫正。两组其余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70年代以前, 儿童慢性鼻窦炎主要采用保守治疗。目前, 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按照个体差异把儿童鼻窦炎的治疗与成人分开以及手术时机不当[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临床上越来越广泛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2]。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的术式选择[3]。因此, 医生为患者确诊后, 应谨慎小心进行鼻窦CT读片, 当患者发生解剖结构异常时, 应采用手术方式, 若无解剖结构异常, 则可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4]。

目前, 对于慢性鼻窦炎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临床上重视[5]。腺样体虽不会直接影响鼻窦, 但其如果发生增生肥大则会导致产生的分泌物聚集在鼻腔内, 引起细菌繁殖, 最终导致鼻窦炎[6,7,8,9,10]。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2、3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这表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2、3期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同时不能将病变的严重程度作为手术治疗的主要依据[11,12,13]。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4, P=0.01) , 对照组出现1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 术后复查时矫正。两组其余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深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80例拟行FESS的患者参与研究, ASAⅠ级, 年龄22~56岁, 体质量46~76 kg。排除标准: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糖尿病、精神障碍不能完成术后模拟评分量表、48 h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随机分为D0、D1、D2、D3 4组, 每组20例。

1.2 方法

患者禁食8~12 h, 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 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TCI靶控效应室浓度。诱导采用丙泊酚 (Marsh模式) 4μg/mL, 瑞芬太尼 (Minto模式) 3ng/mL, 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120 s后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潮气量8~10 mL/kg, 呼吸频率12~14次/min, 吸呼比1︰2, 维持PETCO235~40 mmHg。术中丙泊酚2~8μg/mL、瑞芬太尼2~6 ng/mL维持麻醉, 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D1、D2、D3组麻醉诱导前15 min,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 后分别以0.3、0.6、0.9μg/ (kg·h) 维持至手术结束, D0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 患者呼吸恢复、有呛咳反应、呼之睁眼后拔出气管导管。术中心率<50次/min且持续30 s视为心动过缓, 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 平均动脉压 (MAP) <60 mmHg视为低血压, 静脉注射麻黄素5 mg。术后SpO2低于90%视为低氧血症, 予面罩吸氧, 必要时辅助通气。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0分为无痛, 10分剧痛) 大于5分, 肌内注射哌替啶100 mg。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 (停用瑞芬太尼至拔出气管导管时间) 及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采用VAS对患者术后2、4、8和12 h疼痛进行评分;观察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及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术后使用哌替啶患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4组患者性别构成、体质量、年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3组拔管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0、D1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与D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术后VAS比较

D1~D3组与D0组、D2~D3组与D1组术后2、4和8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2h各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1) 与D0、D1、D2比较, P<0.05;2) 与D0、D1比较, P<0.05

注:1) 与D0比较, P<0.05;2) 与D1比较, P<0.05

注:†与D0、D1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及使用哌替啶患者例数比较

D0和D1组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发生率及术后使用哌替啶患者例数与D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及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TCI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麻醉技术, 它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 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 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 (血浆或效应室) 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以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TCI[4]具有可控性强、起效苏醒快的优点,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麻醉药, 最适合TCI。研究表明[5], 它们用于FESS, 麻醉效果满意, 恢复质量高, 可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安全性并加快手术周转。由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代谢快, 故手术结束前常需辅助长效药物镇痛, 但临床常用阿片类药物用于FESS, 易导致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曲马多具有双重作用机制, 可激动阿片受体, 同时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与阿片类药物相比, 对呼吸影响轻微[6]。但UNLUGENC等[7]将曲马多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 发现其镇痛效果不如吗啡和哌替啶, 为达相同的镇痛效果, 需更多的补救措施。本研究同样发现, 单一曲马多用于FESS, 术后因镇痛不全而使用哌替啶补救的患者比例高达70%, 镇痛效果欠佳。

右美托咪啶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具有镇静、镇痛和抑制交感兴奋的作用, 对呼吸无明显影响[8]。本研究显示, D1~D3组术后2~8h VAS数值明显低于D0组, 其中D2、D3组更显著, 且D2、D3组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患者少于D0、D1组, 表明右美托咪啶用于FESS, 可在术后8 h内提高曲马多的镇痛质量, 镇痛效果以D2、D3组为佳。研究表明[9,10], 右美托咪啶可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本研究发现, D2、D3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D0和D1组, 而D3组苏醒时间延长, 提示右美托咪啶需达一定剂量方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且此作用不呈剂量依耐性, 达到一定剂量后, 随着剂量增加, 麻醉药用量无明显减少, 反而影响麻醉苏醒, 但其减少麻醉药的最佳血药浓度, 尚需进一步研究。右美托咪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其发生与用药量及用药速度有关, 本研究各组术中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但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说明右美托咪啶的用药量及用药速度对循环无明显抑制,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可能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有关。D0、D1组术后低氧血症和恶心发生率高于D2、D3组, 与哌替啶的使用不无关系, 虽未造成严重后果, 但提示FESS术后需慎用阿片类药物。术后D2、D3组均未出现低氧血症, 表明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用于FESS, 对呼吸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 右美托咪啶用于FESS, 可提高曲马多的镇痛质量, 减少麻醉药用量, 对呼吸无明显影响, 可为临床选用。右美托咪啶推荐剂量为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 继以0.6μg/ (kg·h) 维持至手术结束。

参考文献

[1]YIGAL L, ANDREA C, ALESSANDRO R, et al.Comparison of parecoxib and proparacetamol in endoscopic nasal surgery patients[J].Yonsei Med J, 2008, 49 (3) :383-388.

[2]麦艾, 万光清.鼻腔术后填塞对动脉血气影响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1, 7 (1) :22.[2]MAI A, WAN GQ.The effect of nasal packing on arterial blood gases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s[J].Journal of Modern Clinical Medical Bioengineering, 2001, 7 (1) :22.Chinese

[3]CHURCH CA, STEWART C, O-LEE TJ, et al.Rofecoxib versus hydrocodone/acetaminophen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J].Laryngoscope, 2006, 116 (4) :602-606.

[4]LEE JR, JUNG CW, LEE YH.Reduction of pain during induction with target controlled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J].Br J Anaesth, 2007, 99 (6) :876-880.

[5]纪风涛, 曹铭辉, 王志, 等.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1 (6) :895-897.[5]JI FT, CAO MH, WANG Z, et al.Effect of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remifentanil on stress reaction and anesthetic recovery for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J].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 31 (6) :895-897.Chinese

[6]REEVES RR, BURKE RS.Tramadol:basic pharmacology and emerging concepts[J].Drugs Today Barc, 2008, 44 (11) :827-836.

[7]UNLUGENC H, VARDAR MA, TETIKER 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atient controlled morphine, pethidine, and tramadol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fter abdominal hysterectomy[J].Anesth Analg, 2008, 106 (1) :309-312.

[8]MANTZ J, JOSSERAND J, HAMADA S.Dexmedetomidine:new insights[J].Eur J Anaesthesiol, 2011, 28 (1) :3-6.

[9]李云, 张野, 左友梅, 等.右美托咪啶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J].2012, 28 (5) :454-456.[9]LI Y, ZHANG Y, ZUO YM,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in anesthesia with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J].J Clin Anesthesiol, 2012, 28 (5) :454-456.Chinese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第9篇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32-02

儿童鼻窦炎在临床耳鼻咽喉科疾病类型中并不少见,以往多采用药物等保守方案治疗,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往往发展成为慢性炎症。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其逐步被应用于反复药物治疗后无效或临床症状及体征严重的成年鼻窦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1]。而鼻内镜手术在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应用经验较少。本研究采用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5~15岁,平均年龄(13.4±1.2)岁,平均病程(6.5±2.6)年。所有患儿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关于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分型:Ⅰ型者34例,Ⅱ型者15例,Ⅲ型者7例;存在严重的鼻中隔弯曲和骨嵴者11例,中鼻甲息肉样变、过度肥大者8例,下鼻甲肥大者7例。所有患儿均为应用系统药物治疗无效或经辅助手术治疗无效者,并排除具有明确鼻息肉阻塞鼻腔通气或严重的解剖结构异常者。

1.2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并根据鼻窦炎部位选择手术部位及操作过程。若为单纯上颌窦炎时,需切除钩突后下部,自然口需做开放处理;若为筛窦炎,只需开放前筛;若为蝶窦炎时无需开放蝶窦,但需将蝶筛隐窝处分泌物等阻塞物彻底清除;患儿若出现全鼻窦炎,则需开放前筛并切除钩突,充分暴露额隐窝并将额窦口周围病变清除干净,但无需扩大额窦口;若存在中鼻甲息肉样变则需行微创处理以保留鼻甲的完整性;若为下鼻甲肥大则需运用电动切割器将鼻甲粘膜肥厚部分切除。手术结束后,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止血, 48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常规冲洗鼻腔,并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注意术后随访,对于存在术腔肉芽组织及痂皮或息肉样变的粘膜应及时予以清除。

1.3疗效评价[1]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内窥镜检查示窦腔内粘膜上皮化,开放良好,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窦腔粘膜部分区域可见肥厚、水肿或肉芽组织形成,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术腔粘连,窦口出现闭合或狭窄,可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临床症状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51例,好转3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眶内损害、鼻腔粘连、鼻中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4个月,术前41例患儿存在嗅觉丧失,术后大部分患者嗅觉恢复,仅1例出现嗅觉丧失,治疗前后嗅觉丧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其可分为急、慢性炎症。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往往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慢性鼻窦炎,引起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2]。该病在少儿中亦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由于传统手术可能影响患儿颅面骨的发育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而药物治疗则因疗程长,易反复发作使患儿无法坚持治疗,因此,亟需寻找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随着鼻内镜技术的逐渐成熟,由于其可精确去除鼻窦病变部位组织和骨质,进一步开放窦口,并使其充分扩大,在不影响鼻腔生理和解剖功能情况下尽可能恢复鼻腔正常生理结构,而逐步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中[3]。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56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5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眶内损害、鼻腔粘连、鼻中隔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大部分患者嗅觉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嗅觉丧失,说明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炎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好的特点。笔者总结鼻内镜治疗鼻窦炎经验,认为其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手术过程中依从性不佳,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②由于鼻粘膜对于维持正常生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故手术中应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及器械,准确评估需切除的病变粘膜,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③在处

一,大大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明确,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临床十分常见的长效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其口服吸收较快,且生物利用度高达80%左右。研究发现[5],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受体结合与分离的的速度较为缓慢,且对血管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较为温和,不至于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骤升或骤降,其平稳降压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而且,苯磺酸氨氯地平也可以有效控制清晨患者醒后的高峰期血压,因此可以认为该药物为一种理想的控制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钙拮抗剂[6]。另据观察结果,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更有效改善血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远期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松龄血脉康主要成分为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等,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其具有平肝潜阳、活血化淤等作用。其中,鲜松叶能够有效抗氧化;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葛根素具有强大的扩张血管作用,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适临床症状,而珍珠层粉则可以较大程度上调节患者的中枢微循环[7]。松龄血脉康具有较强的促进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大大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鹰.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更要强调个体化 ——2011年 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zl):66-68.

[2]尚玉红,林雪.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更年期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13-414.

[3]沈敏,方权明,胡艳.氯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2(14):234-236.

[4]饶绍来.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68 例[J].广西中医药,2012,20(4):15-16.

[5]葛彩英.松龄血脉康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15-516.

[6]赵鑫,曲毅,方宁远.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杂志,2012,30(1):50-52.

[7]沈敏.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11-1712.

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鼻息肉,治疗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鼻科学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鼻内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在鼻部疾病的治疗领域, 例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治疗上, 鼻内镜手术的使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1]。因此, 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上, 众多的医生和患者均会选择鼻内镜手术。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全部或者接受超过6个月的随访。男140例, 女58例, 年龄最小15岁, 年龄最大68岁, 平均 (35±10.23) 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 最长40年, 平均8.6年。患者入院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反复鼻塞、流脓涕、鼻痒、头疼以及嗅觉减退等。经过鼻内窥镜检查得到, 在患者的嗅裂、中鼻道、下鼻道部位存在脓性分泌物、息肉样变、中鼻甲水肿、泡状中鼻甲, 在患者的鼻腔部位可见灰白色荔枝肉样组织。全部的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都通过相应的检查, 例如水平位CT扫描检查、常规行鼻窦冠状位检查。在1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有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有25例。有手术史的患者有6例, 初次手术的患者有4例。

1.2 标准分型

Ⅰ型为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有87例;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有86例;Ⅲ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筛窦骨质增生或者是复发性鼻息肉, 有25例。

1.3 治疗方法

通过Wolf内镜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患者对嗅裂、中鼻道、下鼻道以及总鼻道使用0.1%的肾上腺素联合1%地卡因进行表皮麻醉, 之后再对局部豁膜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全身麻醉的患者则通过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手术进行中, 通过鼻豁膜血管减冲剂棉片进行止血。手术为Messerklinger, 首先要通过0度鼻内窥镜来检查患者鼻腔内的病变, 准确定位中鼻甲以及鼻息肉的原发位置, 将息肉彻底摘除掉, 打开筛泡, 将钩突切除。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开放前组筛窦、额窦底壁、全筛窦以及蝶窦探查, Ⅰ型患者的中鼻道较为狭窄, 会直接影响到通气引流, 因此要将中鼻甲外侧面部分切除, 借助30度或者70度鼻内窥镜, 将上颌窦、额窦扩大或者是蝶窦自然开口。若鼻中隔偏曲对狭窄形成影响则需要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 之后再进行狭窄侧鼻腔手术。

若患者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或者是下鼻甲增生, 就需要分析实际情况, 对患者进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有19例患者同期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手术完成之后2.5 d左右取出鼻腔内的填塞物, 并且将鼻腔的内分泌物以及血凝块清除干净。

1.4 术后治疗

在手术之后, 患者需要静脉滴注6 d左右的抗感染药物, 通过内服或者静脉滴注激素, 坚持4 d左右。内服豁膜促排剂12 d左右, 与此同时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冲洗, 2次/d, 加持6.5周左右即可。在手术后的第1周, 在鼻内窥镜的辅助下, 对鼻腔进行3次左右的冲洗, 之后则坚持每周1次, 第2个月之后就2周复查1次, 最后1个月1次, 手术后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

2 结果

2.1 Ⅰ型、Ⅱ型、Ⅲ型的治愈率比较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本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98例, 均接受术后随访1年, Ⅰ型治愈率为93.33%, Ⅱ型治愈率为78.37%, Ⅲ型治愈率为58.33%, Ⅰ型、Ⅱ型、Ⅲ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勃膜促排剂以及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效果

主要评价标准为手术后1周, 患者鼻腔内纤维性的渗出以及鼻腔豁膜肿胀的反应。注射的激素一般使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每天10 mg, 疗程为4 d左右。也可以内服内膜促排剂, 例如每天2片吉诺通, 坚持2周。使用激素以及豁膜促排剂的患者有49例, 其中有效的患者为42例。之前没有用激素以及薪膜促排剂的患者为34例, 其中有效的患者为11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清理和冲洗鼻腔以及上颌窦以及效果内窥镜来检查

在手术完成之后的一个月之内, 通过鼻腔戮膜肿胀、水肿消退情况, 有效则为窦口开放好以及术腔部位不存在肉芽组织。2011年12月之前所有的患者未接受上颌窦冲洗, 2012年12月之后全部的患者接受上颌窦冲洗121例, Ⅰ型35例患者、Ⅱ型58例患者、Ⅲ型28例患者, Ⅰ型、Ⅱ型、Ⅲ型3组之间不冲洗和冲洗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手术绩效之前进行准确的分型, 手术过程中正确的选择内窥镜鼻窦手术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2]。使用抗生素以及脱敏药, 帮助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 有效的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鼻内镜手术方法跟传统的手术方法比较较, 鼻内镜手术的视角更加的广阔, 并且拥有更加简便的操作, 最大程度的简化了手术程序。

经过治疗Ⅰ型治愈率为93.33%, Ⅱ型治愈率为78.37%, Ⅲ型治愈率为58.33%。因此,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使用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燕, 黄海琼.鼻内镜鼻窦术后术腔的综合治疗及黏膜转归情况初步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10 (15) :102-103

上一篇:电算化实训教学下一篇:中国卫星数字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