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2024-05-28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精选10篇)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第1篇

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经历, 尝试了以下教学内容, 发现哈农带来的教学空间很大。除了可以训练手指灵活独立的弹奏技术之外, 所有的音乐要素, 音乐元素, 或其他弹奏方面的难点都可以在哈农中进行。

第一, 节奏的训练。

由于哈农识谱的特性——掌握了上下行的第一个小节的内容, 通过模仿模进, 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全曲。所以, 在教学中, 通过哈农, 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节奏方面的训练。

首先, 对各音符时值关系的认识。有很多学生, 在实际演奏中, 碰到四分音符对八分音符, 或四分音符对十六分音符时, 不知道双手怎样上下对节奏, 尤其是节奏感较差的同学。所以, 在教学中, 我通过哈农, 要求学生左手弹奏四分音符, 同时右手演奏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再双手的内容交换, 通过反复练习, 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加强了节奏关系的认识。

其次, 对休止符的强化训练。实际演奏中, 学生们都很忽略休止符, 视它们不存在, 错误不断。教师先要设定训练的要点。例如通过哈农第一课, 训练六十分休止符, 要求学生们把每小节中的第四个音与第八个音当作休止符, 在心里唱, 不能弹奏出声音。通过这样的练习, 强调它们对休止符的重视。

再次, 特殊节奏的训练。在乐曲中, 学生们对, 前十六分, 后十六, 大小符点, 大小切分、双手的三对二等各种节奏型, 表示吃力。教学中, 要求学生分手练习, 除了理论上的讲解之外, 让学生单手按照前 (后) 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弹奏, 单手练习准确熟练之后, 再要求学生双手齐奏, 先是双手同样的节奏, 再要求学生一直手演奏前十六分音符, 另一只手弹奏后十六分音符, 练习过程中, 学生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长短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楚。

在节奏上的训练上, 教师首先要判断学生的问题所在。例如, 音符之间的长短节奏关系不知道, 还是对复杂节奏完全不知等等。判断问题之后, 设定好训练方法与内容, 才能进行练习。所以, 教师的“诊断”与“处方”是非常关键的。不能随意安排节奏练习, 否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还更加重的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 手指独立性的练习。

哈农这本教材, 教学意义主要在于强化练习者的灵活独立有力的弹奏能力。所以无论怎样变化的训练也不离开这个教学目。

一, 高抬指, 快下键, 快抓键, 快放键。这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核心, 如果没有严格按这四点要求训练手指的独立灵活性, 可以说没有学到钢琴真正的演奏技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怎样的变化练习, 都要求学生分手、慢速度的练习每一个音的高抬指、快下键、快抓键、快放键的动作。教师严格把关, 才能让学生从慢速度渐渐的加速。

二, 保留音的练习。通过运用保留音的练习, 增强手指的独立性,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练习方法。在哈农第一部分的20课中, 大多数的课都可以要求每小节第一个的保留音练习。需要教师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弹奏问题。例如是否大指夹指, 虎口打不开;是否三指容易折指;是否四五指太黏;是否二指太懒等等。根据各课的特点, 结合学生自身的问题, 可以设定最需要训练的保留音位置。

三, 同音反复的练习。在一个键上, 要求几个手指先后轮番弹奏, 实际演奏中, 对手掌的伸缩性, 手腕的弹性, 以及手指的主动性, 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且, 在乐曲中, 也有很多这种音型, 所以, 采用一两首, 让学生从慢到快、分手到双手, 同向到反向的练习轮指技术, 对手指掌关节的主动性以及指尖的抓键小动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 颤音的练习。哈农第一部分中, 很多课都可以进行颤音练习, 尤其针对弱指。例如第四课, 第六课, 第十课等。都是对弱指的训练。在这些课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作颤音练习。尤其对三四指, 四五指, 做大量反复强化性练习。

五, 运用符点节奏。符点音的位置上, 要求学生们站的快、站的稳、放松的快, 同时准备好下一个音的抬指动作。在短音位置上, 要求学生快下键、快触键、快放键。通过这样一长一短的练习, 在短时间内, 手指的快速跑动会有明显进步。

第三, 钢琴弹奏法的训练。

钢琴的基础弹奏方式有这几种:断奏、落滚、非连奏、连奏、跳奏。每一种弹奏方法, 从弹奏方法和音响来说, 都是不同的。所以, 对这几种弹奏方法的要求, 学生们应必须掌握, 并严格区分。

通过哈农, 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练习。

(1) 入门的手臂掉落的断奏, 要求学生们掌握好放松与指尖承受重力的感觉。哈农的每一个都可以进行。尤其是前几课。

(2) 落滚, 让学生掌握连线第一个与第二音的不同弹奏要求, 并听辨弹奏音响的不同。此种方式的弹奏, 在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中, 很常见。但是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弹奏方法, 往往不是做作, 就是语气不对或不足。所以, 通过哈农的专门训练, 可以让学生没有负担的集中训练动作技术。也是哈农的每一课都可以进行。但更没必要每课都进行落滚训练。费时费力。应精挑细选一两课, 尤其结合动作不到位的两个手指进行的落滚, 进行针对性训练。

(3) 非连奏与连奏, 要求学生清洗听辨触键的颗粒性与触键的歌唱性。

(4) 跳奏是一个非常有特效的弹奏方法。如果没有掌握好这种弹奏方法, 很多乐曲失去了生命力。所以, 对跳奏的训练, 在哈农中, 也要特殊加以训练。手臂的跳奏、手腕的跳奏、掌关节发力的跳奏、指尖的跳奏等等。通过哈农各课, 逐一解决跳奏的不同弹奏技术。

第四, 力度表情术语的训练。

学生们在演奏乐曲时, 不能够准确地表情达意, 往往有三种原因:一是不认识各种音乐表情术语。二, 懒得做。三, 控制不好分寸, 演奏能力不强。无论以上什么原因, 为了音乐情绪的表达, 要求学生们做各种音乐表情术语的演奏练习。例如从强到弱, 作ff--f-mf--mp--p--pp等力度层次区分和控制的训练;突强突弱, 手臂腕和手指的配合协调。渐快渐慢的速度递增递减的训练;声部层次力度的体现;旋律与伴奏的声音比例的控制等等。细心体会哈农的每一课, 也有一些情绪暗示。所以, 教师与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 可以在每一课上, 展开联想, 进行各种不同音乐表情术语, 以及各种不同的音乐性格表达的练习。

第五, 装饰音。

各时期的钢琴作品中, 都有很多不同的装饰音。学生们对他们的感觉就是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很多。所以通过哈农的训练, 帮助学生解决装饰音的问题。装饰音很多种。最常用的有倚音、波音、回音、颤音。

哈农第二、三课, 很适合做倚音练习。要求把每小节八个音

试论高职艺术教育中审美趣味的培育

王栋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艺术教育中的审美趣味出发, 阐述艺术教育对于形成审美趣味的重要性, 强调培育高职学生高雅审美趣味, 抵御各种低俗文化, 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格修养与精神境界, 营造健康、清新的校园文化, 促进高职艺术教育有序、繁荣发展。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审美;趣味;高雅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艺术教育的功用就是就是激发、恢复人们与生俱来的审美本能,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的席勒认为通过美育可以培养理想、完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 应是身心健康, 道德高尚,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除此之外, 还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敏锐的审美能力, 善于发现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美, 对于美的追求和渴望应该成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简而言之, 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其他必备的条件外, 还应该是一个审美的人。

当前,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学校不再是一片宁静的港湾, 文化价值的多元融汇, 网络信息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种低俗、庸俗、粗俗的文化涌入校园。这些文化快餐, 为了商业利益, 迎合媚悦大众,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迎合与媚悦, 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只能迷失和败坏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引发大学生精神领域的价值危机。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相对较弱, 特别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较, 有很大的差距, 高职教育中强烈的职业感, 过分的专业教育, 容易使学生视野狭窄、阻碍高职学生精神的全面发展,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价值意识》中指出:“大学教育在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 知道权衡轻重。”并认为人类“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 人如果在学问 (真) 、艺术 (美) 和道德 (善) 三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 同时也就达到是最幸福的境界。[1]因此, 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推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高职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 抵御低俗文化,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审美趣味, 简单的说, 就是喜欢与爱好某些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西方美学史上流传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辩”, 一个人的经历、气质、性格、教育程度、文化熏陶等各方分成四个组, 第二, 第三, 第四组, 都弹成倚音。强调倚音的演奏要求与音响特征。

哈农第十课, 每小节的第五、六、七个音, 可以组成一个波音练习。并认知上波音与下波音的不同标记与不同演奏。

哈农第十一课, 每小节的后四个音, 可以组成回音练习。强调手指与手腕的配合。

哈农的第十课, 第十四课, 可以练习颤音。

第六, 踏板。

踏板是音乐的灵魂, 是音乐的生命。如果一首作品, 该有踏板来增加色彩的时候, 没有及时地运用踏板, 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所以, 很多乐曲的表现离不开踏板的帮忙。

经过哈农的训练, 对常用的几种踏板的学习, 也是很见效的。一是通过各种踏板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踏板的要求。比如, 音前踏板。音上踏板。音后踏板。抖动踏板。快踩慢起等。第二, 对头脑——脚——手的协调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削弱了他们紧张的心理, 增强了使用踏板的信心, 使用踏板更面综合起来, 就形成一个人的爱好与兴趣。汉魏时期, 人们渴望建功立业, 实现人生抱负, 审美趣味重在追求精神价值, “雅好慷慨”的“建安风骨”便是当时的审美特质。宋代文人审美趣味高雅, 追求儒雅, 崇尚简淡。米芾的“宝晋斋”周围, “高梧丛竹, 林樾禽弄”, 斋内“异出古图, 左右栖列, 集百氏妙迹于此而展玩, 拊琴赋诗, 悠闲雅逸之气”。米芾每得奇石, 必衣冠拜之呼为石吏, 苏轼则因癖石而创立了以竹、石为主题的画体, 表现了文人的高雅审美趣味。[2]

审美趣味另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 那就是它还关系到审美倾向性和审美鉴赏力的问题, 周宪在《美学是什么》中讲到:“趣味在美学领域有两种含义, 其一, 趣味是一种鉴赏力, 是审美活动中主体对对象的鉴赏判断。其二趣味是一个主题范畴, 标志着个体对特定对象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偏爱。”⑶这也是康德与布迪厄对审美趣味表述的两种内涵, 通常高雅审美趣味与低俗审美趣味, 就是在这一层面上说的。高雅审美趣味, 体现出文明社会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 低俗的审美趣味则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唯一终极目的, 所以, 高雅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要医治中国诸多顽症和弊病, 以回归传统经典审美趣味, 通过怡养性情, 净化灵魂, 使人们在物欲外有更高尚、纯洁的祈求, 才可以构建新的民族精神, 开启民主之门, 早期的梁启超以变法维新为己任, 后期则转到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未来学子, 以承担未来责任。

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还谈到:“各种趣味浓淡的消遣, 最好在青年时代养成, 将来别的坏习惯不会‘取而代之’, 审美趣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青年时期, 一个人在青春期情感最为丰沛充足, 形成一种难以淡化、磨灭的潜意识留存, 积淀在审美的心理深处, 青年时期其审美趣味将影响一生的审美经验, 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 是要趁青少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定的时候, 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审美趣味, 这种教育办得圆满, 能够令全社会永保有趣的。”[4]

中外学者对审美趣味的重点关注, 表明审美趣味在审美实践中起着重大作用, 它能激发我们的审美感知与想象, 唤起我们心中的美好感觉, 从而以一种务实积极的态度参与现实生活。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育高职学生的高雅审美趣味,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功用正体现在帮助学生把握趣味天性的发展方向, 以此完成整个社会完整人格的构建与审美风尚的提升。

加准确和随心合手。

哈农的教学空间很大, 通过教学的尝试, 越发感觉不仅可以解决弹奏技术的内容, 也可以训练弹奏技术之外的内容, 都可以在哈农的教学范围内进行。通过哈农的学习, 练习者们不仅可以提高钢琴演奏技术, 还可以针对性地、强化性地, 及时地解决演奏中的问题。作为教学工作者, 应该像淘金一样, 不断地挖掘教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宝贝, 并及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哈农-钢琴练指法》这一教材, 就是钢琴教学中的宝贝。

参考文献

[1].《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但昭义华乐出版社1999

[2].《钢琴教学法》代百生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第2篇

摘要: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数码钢琴早已被广泛的应用。很多高校都将钢琴集体课,即兴伴奏课安排在数码钢琴教室进行授课和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集体课内容除了讲授钢琴演奏之外,还有儿歌弹唱的教学环节,另外开设了儿歌即兴伴奏课,根据各大高校经济状况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有大部分学校已经建设了数码钢琴教室并开设相关的音乐课程,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好评。本文从数码钢琴教学入手,简析当下数码钢琴教室的应用现状,并以国家级示范专业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为例进行分析,通过自身教学找出在数码钢琴教室授课的优越性,希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课能得到普及。

关键词:数码钢琴;学前教育

一、数码钢琴的基本介绍

数码钢琴是借鉴了传统钢琴的发声特点和基本构造,并具备了很多数码特有的功能,用数码技术代替了传统技术中能表达强弱变化的钢琴,我们通常又习惯把数码钢琴称为“电钢琴”。数码钢琴由近代电子琴发展而来,但并不是电子琴那么简单,它具有机械钢琴的全部功能,也具有电子琴的一些特点,数码钢琴有多种音色、存贮记忆、变调、混音、节拍器功能,并有MIDI接口、耳机、话筒接口等,实现了钢琴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数码钢琴,不仅能像传统机械钢琴那样表现出不同的强弱音,轻弹轻响、重弹重响,长弹有衰减形延长音,踩下踏板,短弹也有衰减形延长音,还可以完全随演奏者的心愿表达感情的起伏、情绪的高低。

二、数码钢琴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高校课堂中,数码钢琴教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因为它的一些特殊功能,深受广大高校师生的热爱。数码钢琴,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尤其适合于练习者。并通过连线实现“一拖多”,除了面向全体学生,还具备单独讲解、课堂提问、小组授课,分组授课,抽查作业,学生呼叫等功能,并互不干扰。数码钢琴课大多是几十人的大班型,又能极大地解决钢琴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节约教育成本,目前在高校中较早的被应用在钢琴伴奏课堂中。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数码钢琴也在被广泛应用中。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开始使用数码钢琴进行授课,所授科目为儿童歌曲弹唱。儿童歌曲弹唱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学生的弹和唱及即兴伴奏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要分别完成伴奏理论知识的学习、儿歌演和唱的学习、儿歌伴奏弹奏的学习和弹唱综合训练。目前学院已有两个年级同时开设儿童歌曲弹唱课,均在数码钢琴教室上课,一个班型为30人。,钢琴与儿歌弹唱课也开始逐渐开始在数码钢琴教室授课,授课对象主要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零基础学生和个别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比,学生反馈学习效果很好,教师也感到钢琴课采取这种授课方式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对钢琴作品的统一分析和示范、学生针对难点和重点分头练习、教师答疑等几大授课环节,使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点,课堂上已经为课后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又新增两间数码钢琴教室,供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使用。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或幼儿艺术学校都在陆续使用数码钢琴进行钢琴集体课或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可见数码钢琴越来越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

三、使用数码钢琴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堂教学的优越性

(一)完善了集体课的学习环境

数码钢琴教室通常包含了数十台学生用琴、一台教师用琴,一台操控电脑、投影仪,若干耳麦等设备,就像电脑机房,管理严格,教室宽敞明亮。由于数码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互不干扰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听课和自习时,均可以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实践练xi。大大扭转了以往的传统钢琴小组课存在的“一人学习多人溜号”的局面,数码钢琴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钢琴,学习环境优越了,学习质量必然也有所提高,课堂上不仅大大增加了练习时间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前音乐儿歌弹唱课,学生可以通过耳麦和钢琴的结合进行自弹自唱的学习和练习,对于害怕唱歌,或者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唱歌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心理素质差的学生通常不喜欢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弹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唱歌跑调或者音色难听,或者一弹琴就不敢开口,所以产生了对弹唱课的排斥,长时间恶性循环,学习成绩必然下降。但在数码钢琴教室里,戴上耳麦既可以听不到别人的弹唱声音,也不会担心被别人听到,因为大家都是互不干扰的,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这种学习环境可以给人营造一种安全感,旁若无人,学生都开始敢唱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那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陆续有了自信,胆量也变大了,弹唱和弹奏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所以,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不再受到外界的影响。

(三)缓解了教师的上课压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统一讲述理论知识,由于班型较大,教师戴上耳麦,声音通过麦克传播,相对省力。传统的钢琴教学虽然是小组课,但仍然以一对一的讲解为主,同样的问题,老师可能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分别重复很多遍。在数码钢琴教室,教师可以针对大家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归类,把出现相同问题的同学划分为一个小组,分组统一讲解,教学目的明确并节省教学步骤和时间。综上所述,数码钢琴的应用是一场钢琴教学的改革,为现代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充分体现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优越,同时也顺应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桂林.高师钢琴课综合性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5).

[2]宗励.“第二届全国高师数码钢琴教学研讨会”评述[J].中国音乐教育,2011,(12).

对高师钢琴教育改革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高师钢琴 钢琴教育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0-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高级师范钢琴专业教学体系继续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对高师钢琴教学工作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所选用的内容和方式,提高高师钢琴教育的质量。

二、当前高师钢琴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开始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转移到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家长往往会为孩子报名多种兴趣班,提高孩子的气质和素质,例如绘画、舞蹈、歌唱等兴趣班,其中钢琴课程是很多家长都会选择的音乐课程。不少家长都会选择高师院校作为孩子的钢琴学习地方,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钢琴教育。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钢琴教育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令高师钢琴教育的模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极大的转变及发展,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学生定位不准确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是钢琴教学的主体。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自身的钢琴专业能力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自身的能力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只是凭借客观的想法来判断钢琴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在钢琴学习和练习中只注重弹奏钢琴的专业技巧,对于自身在演奏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以及感染力且并不重视,在弹奏时缺少了应有的情感元素,听众无法感受弹奏者的情感,失去了学习钢琴的真正意义。

(二)高师钢琴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知识不相符

在某些高师钢琴院校的教学内容中,出现了实践与理论知识不相符的情况。举个例子,一名钢琴考试已经过了八级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都十分良好,但是步入社会参与到工作岗位后,却发现在实际的曲目演奏中经常出现卡壳现象,这主要是在校接受学习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钢琴理论知识与实践不相符所造成的。另外,大部分老师在进行高师钢琴教育的时候,只一味地教授学生弹奏高难度的曲目,但是对于学生对曲目情感的培养却不重视,所以学生在弹奏中没有投入任何感情,所弹奏的曲目也失去意境。

(三)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高师钢琴教学的时候取法一定的系统性,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钢琴能力,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学生对自身的弹奏能力无法准确认知,课后练习的规划也无法适应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逐渐背离钢琴弹奏的初衷。

三、高师钢琴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

钢琴教师应该先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人为本,令学生的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就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技术水平,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增强学生即兴编创钢琴曲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演奏情感,让学生能够体会钢琴教育的魅力与核心。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要求学生对考试所需的曲目进行反复的练习,从而能够流畅地演奏考试曲目,但是在进行高师钢琴教育的时候,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演奏曲目的意义和涵义,并融入自己的风格,逐渐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法,令不能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轩主的进步,提高自身的钢琴演奏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还是用采取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高师钢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开展音乐审美教学课程

在弹奏钢琴曲目的时候,学生不应该把弹奏当成是考试或者是学习,更多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强弹奏的感染力,才能够让听众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对学生开展音乐审美教学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发现弹奏曲目的魅力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弹奏曲目的内涵。

四、结语

传统的高师钢琴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进行高师钢琴教育改革,不仅能够有效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令人才的素质达到社会的要求和需求。足以可见,对高师钢琴教育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引导学生融入到改革潮流中,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6(06)

[2]赵元.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的高师钢琴教育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高师钢琴教育发展及现状探析 第4篇

一、高师钢琴教育的发展

中国人第一次见到钢琴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由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将钢琴带入中国。它给中国人的第一感觉是体积庞大。在1920年的时候, 肖友梅先生在北京创办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 这是中国最早的钢琴专业教育机构, 从此, 中国开始了高师钢琴教育之路。

从1920年到现在, 高师钢琴教育走过了近百年时光, 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由一个学校发展成今天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众多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学院, 师资队伍由几个老师发展成几千名专业的钢琴教师和数万名的音乐专业学生, 在钢琴教育专业界里人才济济。

二、高师钢琴教育的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将钢琴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 但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 加之有些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的学习, 从而形成学习钢琴的弱势群体,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 学校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起。总之, 由于时间年限、开课方式、学习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致使钢琴教育教学存在差异, 从而影响高师钢琴教育课程的整体进度和教学质量。

三、高师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致使高师钢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存在问题如下:

(一) 教育观念传统

部分师范类院校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习钢琴只要能即兴弹奏即可, 没必要在基础教学和基本技能上浪费时间和精神, 这种想法违背了钢琴教学的自身规律和教学的特点;传统的钢琴教学观念中的教学思路是“个别对个别”, 这种传统授课方式致使学生学习音乐时处于被动地位。

(二) 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师钢琴教育教学中, 教师没有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标准, 各教学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传授钢琴教学。在教法上, 采取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授课法, 学生苦练钢琴时由老师陪同, 这样不仅使教师在授课时传授的音乐理论知识减少, 而且还使学生处于模仿状态, 致使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内容单一

就现在来看, 我国高师钢琴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历史阶段的重要代表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内, 并且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

(四) 教学目标模糊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而钢琴教育的目标则在老师的观念里则是一个问号, 他们不知道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还是培养“一专一能”的学生, 是培养讲台上的学生还是舞台上的学生, 所以, 目前钢琴教育一直处于启蒙教育阶段, 学生不懂演奏理论和技术, 只会演奏几个曲目, 如果高师钢琴教育培养的都是这类钢琴教师, 那么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便可知晓。

四、促进高师钢琴教育发展的建议

面对高师钢琴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各高校、钢琴教育者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将会更好地促进高师钢琴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

(一) 各高校

各高校是培养钢琴教师的重要地方, 各高校应该通过举办艺术考生的联考、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增加各院系之间的交流, 相互借鉴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了解各高校钢琴教学的最新动态, 从而提升高师钢琴教育水平。同时, 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年轻的钢琴教学者, 有计划地派送青年钢琴教育者出国深造, 引进国外的高水平钢琴技能。

(二) 钢琴教育者

钢琴教育者应该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 深化钢琴教学改革, 将探讨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注重科研实践。只有这样, 身为钢琴教学工作者才会及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 从而使教学科研实践规范化、科学化。同时, 钢琴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参与钢琴作品的创作。

(三) 学生

学生是高师钢琴教学的教学对象, 学习钢琴专业的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 致使钢琴教学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钢琴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学习的热情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使用性技能, 同时注重对钢琴理论知识的积累, 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全面的合格钢琴教育工作者。

在高校、钢琴教育工作者、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相信高师钢琴教育将会不断创新, 并且走向繁荣的局面。

高师钢琴教育自1920年开始一路走来,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将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必须课程之一, 既要体现师范专业的鲜明个性, 又要遵循钢琴学科基础教学的共性, 不仅继承了传统钢琴教学, 其改革和探索还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形式。高师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者的关键。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 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师钢琴教学的根本动力。高师钢琴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师钢琴教学应该在严格遵守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钢琴教学水平, 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高师钢琴教育工作者, 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文化修养能够更好地适合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郝思震.对高师钢琴教育创新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 (4) .

[2]薛瑾.高师钢琴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 2009 (5) .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现状 发展策略

数码钢琴是数码科技与传统钢琴相结合的产物,既具备传统钢琴的性能又具有多种音色、多种节奏、内存曲目、实时录音等功能。自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美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校普及了键盘集体课。1996年华东师大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现代电子数码钢琴教室,成为国内示范教育实验基地。发展至今,数码钢琴集体课以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音乐院校钢琴专业教学上已见成效。随着发展这种新兴教学模式逐渐走进高师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中,在新旧教学形式交替过程中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方式方法的不完善。因而分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对其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性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沿用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而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对学生综合应用键盘乐器并作为一件得心应手的幼儿教学工具的能力培养却显得薄弱了一些,这也成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这一新教学模式引入,一些问题与困难也相应出现:

(一)对于数码钢琴集体课认识的片面性

一些教师因在数码钢琴上找不到机械钢琴的音质和触键感觉,认为数码钢琴练习不能替代传统钢琴的弹奏训练。对数码钢琴操作的不熟悉而产生了这样片面的认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之后,这种不适应随之消失。同样,学生认为数码钢琴是课堂上临时替代机械钢琴的工具,短时间对数码钢琴的接触促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数码钢琴的优越性,反而在演奏时显得更蹩脚,使得学生极少主动接触数码钢琴。

(二)教学方法的陈旧性

部分老师认为数码钢琴集体课业余,层次偏低,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数码科技优势。持有“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继续采用原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统一教授内容,在学生完成作业后一对一的检查作业,每个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数码钢琴也只是充当弹奏的工具。结果是两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没学到位,而老师又很辛苦。这样只是对传统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延续。因人数众多, 时间一久学生也产生顾虑,怕吃亏学不到东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教学理论上的单一性

部分老师认为数码钢琴集体课就是用来在短时间内,促使毫无基础的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和儿歌伴奏的能力,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我们要抓住集体“钢琴”特征,在课上讲解钢琴弹奏的共性问题,分析个别学生弹奏问题,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加入浅易的视奏、伴奏及曲式分析等知识,以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综合操作能力。

(四)教学实践上运用不充分

在我们看到的多数数码钢琴集体课上,教师与学生都将实践注意力集中于单一弹奏,而数码钢琴所具备的硬件功能却被忽视。数码钢琴既有机械钢琴的音色又具备电子乐器的特点,应充分运用其音色的转变及信息化的存储的功能。如运用录音与播放功能,促使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弹奏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避免发生类似错误。

二、调整观念探索适合高师学前教育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與方法

(一)对数码钢琴集体课再认识

数码钢琴集体课打破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一位教师可以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授课,运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将知识覆盖面的最大化并节省师资,避免重复性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将数码钢琴与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相结合优化教学方式,如学生配戴耳机练习弹奏而不会影响到他人。声音画面相结合促成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展现更加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数码钢琴优势更新教学方法

1. “群体动力”式的教学方法。数码钢琴集体课突破传统“一对一”的保姆式教学方式。这样既避免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促使学生变依赖心理为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又可以充分发挥“群体动力”的心理暗示效应。集体课上采用齐奏及分声部分组的合奏,学生之间互相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节奏感、视奏能力、默契配合的综合实用键盘技术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多样化”表现作品的教学方法。数码钢琴的音色优美逼真,先进的音频采样及优秀的D/A转换技术产生的音色可与传统钢琴相媲美,并同时具备多种音色选择,如:“古钢琴、管风琴、羽管键琴”等,使得学生在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时,就有了传统钢琴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演奏巴赫时代钢琴作品,可以调至古钢琴或管风琴的音色,使学生切身体会17世纪的音乐风格。演奏近现代的作品或为儿歌伴奏时可选用钢琴、电子琴音色,使其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 多种形式的集体回课。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回课应摆脱逐个检查学生作业及单独纠正问题的影子,跳出个别教学的圈子。在回课时,运用数码钢琴的录音功能采用先让学生自查的方式,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可采用齐奏、伴奏、接力、分组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公开表演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潜质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现场发挥的心理素质。

(三)多元化教材运用与教师的学习再提高相结合

为丰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在沿用传统的文字基础教材还应加入如即兴伴奏、重奏、四手连弹等辅助教材;为配合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加入音像教材如:磁带、音像光盘、幻灯片等。教师不仅要学习阅读关于钢琴教育教学文献资料提高其自身教学水平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程序,对数码钢琴所配备的中控台、摄像头、音响等设备运用自如,制作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制

以往对于学生的考核只限于具体某首钢琴曲的演奏和固定儿歌的弹唱,对于学生综合应用钢琴的能力不得而知,而且这样的考核过于片面忽视了学生平时表现。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目标和丰富教学内容,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学生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期中占30%的方式。平时成绩中应包含学生每次回课成绩、进步的程度、学习的态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中期末考核中除弹奏固定曲目外,还应加入试奏、儿歌即兴伴奏等内容。注重学习进度和质量,做到质与量的结合。

总之,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数码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体。它是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其自然的延伸,并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教学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以促使数码钢琴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第6篇

1. 大众化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本质上是“融美于心灵”的教育。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美的音乐去激发受教育者的美感, 使之在美感感动与愉悦的陶醉中不知不觉地得到熏染、陶冶, 潜移默化, 从而在精神方面获得深刻的影响。音乐教育可以成为了解人文的一个途径。人们在认识每一首乐曲的同时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把自己的每天的生活用歌曲或乐曲来表达出来, 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不同的音乐文化魅力。

2. 高师音乐教育。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要培养适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 不仅需要音乐技能, 如演奏、歌唱、表演等, 还需要有审美、情感、文化修养。不仅自身需具备音乐专业素质, 还需要有运用音乐的功能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未必是高水平的演奏家或歌唱家, 但一定要培养通过音乐提升国民素养的音乐教师。

3. 高师音乐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完成学生的发展过程,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尊重学生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理想和今后的目标来灵活选择专业与课程,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就需要打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单一、就业门路窄的格局, 为学生就业广开门路创造条件。从目标上看, 音乐教学要培养多规格学生, 充分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从培养模式看, 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提高学生的表演表现能力;从教学内容看, 要克服专业化过强的倾向, 更多地体现实用性。

二、关于钢琴教育

1. 钢琴教育。

同其它乐器比起来, 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 钢琴是最常用的、效果最好的音乐教学工具。钢琴又是学习其它乐器的基础, 特别是键盘乐器。钢琴也是学习其它音乐知识的基础, 特别是乐理, 和声、作品分析, 音乐创作等。学习钢琴比学习其它乐器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钢琴与其它音乐手段一样, 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重视。

2. 高师钢琴教育。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 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它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 而是把钢琴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要正确认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高度重视钢琴教育对音乐教育、音乐素养的作用和意义。钢琴教学水平提高, 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是钢琴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 两者是一种交叉互动的关系。从教学方式到教学目标都应注重于提高学生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方面上的理解和接受, 其次才是钢琴上的技能与知识。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培养其在音乐和教学上的综合素质, 能运用所学的技能、知识去完成未来的教学工作, 远比要求学生完成高难度曲目的演奏重要得多。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

三、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 技术性:

钢琴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其演奏技巧要求高, 技能性很强, 对演奏者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技术性技巧对希望成为第一流钢琴家的人来说, 是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情。不难想象, 出色的演奏一定具有技术干净、快速、清晰和灵活的特点。

2. 能力性: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基础, 如乐理和声课的基础。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三是通过学习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3. 思维性:

诗人、作家和艺术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需要在想象的广阔天地“神思”。想象对于艺术创造的巨大作用, 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所公认。可以说, 没有想象, 就没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瑰宝。钢琴教育是艺术天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钢琴演奏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照搬和理解乐谱上的术语, 因为乐谱是无法记录下作曲家无限的精神和感情的, 演奏钢琴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的精神和情怀。演奏者应该用心、用感情去挖掘隐藏在乐谱行间的丰富内涵, 使纸上的音符赋予生命的灵魂, 把生命注入其中。

4. 审美性:

在钢琴教学中, 钢琴既是培养合格音乐师资的基础课, 又是提高弹奏水平的专业课, 同时还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艺术课、美育课。在这多元的性质定位中, 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钢琴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 是一种自觉的审美化教育过程, 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独特的审美功能、价值与艺术魅力, 启迪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激发了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挚情感。

结语

对提高高师钢琴教育应用能力的看法 第7篇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育,应用能力,师范性

近年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师音乐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各级学校培养了大批音乐教师, 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外部因素、环境的发展与变革和现行高师音乐教育自身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缺陷, 也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即我们所培养出的音乐教育人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多少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能否适应自己所在的岗位?能否肩负起一个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本文结合上述几个疑问, 以高师钢琴教育为突破口, 浅谈在高师钢琴教育中, 努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钢琴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理所当然的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要求是: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 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 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 奠定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良好基础。因此, 作为新世纪的高师钢琴教育, 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特别是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扩招数量在逐年增长, 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 有些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出很多不适应音乐教学工作的现象, 这些学生不能发挥作为高师钢琴教育专业毕业生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不能很好地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高师钢琴教育工作者对高师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人才的方向就偏离高师钢琴教育的轨道。因此, 作为新世纪的高师钢琴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高师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 必须明确培养出来的基础钢琴教育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作为音乐工作者的多重素质与能力, 不仅要会一些技能的内容, 而且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论的内容, 能够很好地完成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在钢琴和音乐方面的学习兴趣、能力和素质。

二、深化教学改革, 突出其师范性

明确了高师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了解了基础音乐教育应该需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就应该深化高师钢琴教学改革, 使其突出师范性, 不能再一味地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 以至于保持高师钢琴教育的师范性这一本质特性。目前从高师音乐系科的教学情况来看,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有与高师钢琴教育培养目标相违背的现象, 高师钢琴教育的“师范性”被抹杀, 因此加强高师钢琴教育的“师范性”刻不容缓,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不仅是钢琴, 我国目前的技能课如声乐、器乐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是片面追求技术、技巧方面的提高, 而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忽视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原则。这样的高师音乐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够胜任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工作, 偏离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采取人数适中的小组课或集体课,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由一对一的“小课”变为一对多的“大课”,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上课老师“教”的方法。在钢琴集体课上, 老师不仅教会学生弹琴的技巧, 而且教给学生诸如状态保持、演奏时技术的处理及钢琴课的教学方法、内容、形式等, 这样会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能力, 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 多多提供舞台实践机会, 重视实践教学。

舞台实践舞台实践是钢琴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高师音乐院校的学生来说, 舞台实践的机会较少, 通过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艺术实践, 在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 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表现力和驾驭舞台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舞台实践在准备过程中应不断地练习和体会以达到提升自己技术、感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教育实践和舞台演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高师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个经常性参加舞台艺术实践的学生在舞台上的感觉与没有参加过舞台艺术实践的学生在舞台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其舞台表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都能够体现出来。另外, 学生还应该了解演出的各个环节及音响、灯光、舞美等方面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形式, 学生在平时的艺术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有利于学生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音乐课外活动, 充分体现出高师钢琴教育的师范性的特点。

(三) 坚持高师钢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师钢琴教育的学生在扎实地掌握了和声学、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后, 还要能够把这些知识合理、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之中, 多练习多创作。另外, 高师的一些史论课、欣赏课、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 对于未来的基础钢琴教育的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学生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的一个评判标准之一。高师钢琴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就是音乐教育实习, 是检查高师钢琴教学质量、反馈教学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教育实习工作, 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实际锻炼机会, 做到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三、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高师钢琴课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善于突破性思考, 体现在及时掌握国内外高师钢琴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如何发挥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如何加强与其它学科教学的联系并使其相互补充协调合作,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方面改进。

(一) 要做到教学有法, 从实际出发, 科学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

克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 提倡并激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想象, 灵活变通, 引导学生从多种视角思考问题, 做到尊重学生的创作, 并能结合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 从实际出发, 做到“因材施教”, 方式方法合理, 能够突破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

(二) 善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那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 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指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现代化教学弘扬的也是人的主体性。因此, 提高学生的兴趣应放在钢琴教学的首位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技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创新学习方式的钢琴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在提倡创新教育、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时代,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课堂与学生学习交流的方式与空间是不容忽视的。

四、结语

作为师范类院校, “师范性”特点是符合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 又与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所以特别要注重对钢琴教育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直接关乎着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否人尽其用。本文通过高师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分析, 提出了一点看法和建议。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时间, 不断地坚持教育观念内容、目标、方法的创新, 高师钢琴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有很强的应用能力的钢琴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16.

[2]徐大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乐器, 2005, (05) :52-53.

[3]范远安.关于钢琴集体课的思考[J].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1995, (02) :46-47.

[4]邱彩珠.浅谈高师钢琴集体课[J].戏剧文学, 2004, (05) :37-38.

[5]李坤.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甘肃:甘肃高师学报, 2006, (01) :26-28.

高师钢琴教育意义 第8篇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现状

从学生角度看:由于近10年大学扩招, 大量音乐基础薄弱、钢琴零基础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 大多数学生钢琴基础薄弱, 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未经过系统正规的钢琴训练, 少数学生连五线谱都不能熟练认识甚至不认识。

从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长期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长期以来受传统音乐学院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师钢琴课, 仅仅只有钢琴独奏教学为中心, 培养的学生在钢琴伴奏、自弹自唱、钢琴教学法等实用技能的应用上与实际中小学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钢琴课程考核评价上:现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考核, 大多沿用以往音乐学院的考核方式、用现场观摩的方式每学期只考1-2首准备好的曲目, 对学生视奏、伴奏等实际键盘能力的考核几乎没有。

笔者所在的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学校附近的中小学开展了五年的学生实习支教。从学生实习支教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音乐教育实践, 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学生在进入中小学课堂以后, 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不熟悉, 无法完成中外歌曲的范唱及自弹自唱, 学生歌唱时只能用单音进行伴奏, 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正确理解。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支教实践现状反馈的情况来看,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师范性没有明确的表现, 教学目标不清楚, 培养的学生较多注重钢琴个人独奏, 缺乏视奏、伴奏等实践弹奏能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为培养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师资, 其在钢琴这门课程上发展的特点在于弹奏的综合能力, 具体地讲, 包括对科学规范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的理解和传授、对五线谱或简谱视奏能力提高、五线谱或简谱儿歌即兴伴奏能力的掌握, 对不同时期、风格乐曲包括近现代钢琴的理解能力、对初级业余入门钢琴教学能力掌握等。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实用性师范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实用课程

在大学二年级增设《钢琴即兴伴奏与配弹》课程为必修课程, 与理论教研室教学改革的使用和声学相结合。鼓励学生把和声的理论知识与键盘和声的实用知识相结合, 多弹、多练、多想, 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伴奏与视奏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渗透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在弹奏和教学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借鉴与引用国内外各师范院校先进的教学模式, 对即兴伴奏课程和视奏课程以及音乐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培养学生钢琴弹奏综合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开设《自弹自唱》课程,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加入简谱儿歌自弹自唱的学习和考核, 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系统的自弹自唱课程。该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从目前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必备素质出发, 使学生能够对简单的儿歌、简谱歌曲进行即兴的弹与唱。在各个音乐学院有一些常见现象, 如学生弹唱不能同步完成, 往往在弹的过程唱歌跑调忘词, 或者专注于唱歌而导致弹奏手忙脚乱;对于和弦的选择不多, 能够较为熟练使用的只有一四五级正三和弦, 无法自然的加入其他副三和弦, 更不能用其他各种离调和弦来增强和声色彩;对于各种调不熟悉, 弹熟的一首歌曲换一个调就像变成了新的歌曲等等。因此实际上在此课程内包含了多个学科, 如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等, 是师范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技术上的保证。对于这门课程, 在改革实践过程中, 将其和其他的理论课程结合起来, 把培养学生能够快速读谱、快速演唱简单的歌曲的能力作为重点。

针对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会进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从教的现实情况, 我们从大三学年开设《钢琴教学法》选修课程,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钢琴初级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门课程的70%的课时用于教学实践, 如辅导低年级钢琴集体课、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钢琴公开课演示、开展钢琴考级教材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琴行等艺术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

2.强调教材运用的综合性、多样性、实用性

笔者所在学校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把传统的《拜尔》《车尔尼》《小宇宙》等练习曲和中外乐曲进行整合选用, 把钢琴基本技术点按“断奏、连奏、双音”等十余个进行逐一归纳, 并辅以练习曲、乐曲。更重要的是加入幼儿园、中小学教材歌曲的简谱视奏和配奏练习, 让学生能够把钢琴的练习与以后工作中所要应用到的实际曲目更好的结合。使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既能弹奏古典乐曲, 还能了解现代风格的作品, 如爵士钢琴、流行钢琴的作品。同时, 让学生通过分析、练习大量钢琴教材中的谱例, 了解钢琴演奏、伴奏、视奏的基本特点。

3.针对钢琴技术零基础的学生采取钢琴集体课授课

传统教学“一对一”教师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时间少、辅导不细致、讲授知识点不系统等问题都影响了钢琴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钢琴集体课相对以往钢琴教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时间会更多, 针对零基础的学生能够进行系统的钢琴技术点的指导, 此外学习钢琴教学法的学生还能作为助教帮助教师仔细辅导每一个学生, 做到了既有面又有点的钢琴教学新模式。

4.建立健全学生成绩的评价制度

根据学习进度, 将观摩演奏、视奏能力与即兴伴奏能力纳入每学期钢琴学科的考核内容, 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音乐实践能力, 使考核成绩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钢琴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 首先, 是要求学生完成每学期相应的曲目总量, 期末考试的时候在学生完成曲目总量里面进行抽弹, 同时将自弹自唱、视奏、伴奏融入考核内容中, 体现学生全面的钢琴弹奏素质, 使考核制度规范化、合理化。其次, 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四、结语

高师钢琴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过程, 希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学习和实践结合更为紧密, 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长期以来受传统音乐学院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师钢琴课, 仅仅只是以钢琴独奏教学为中心, 在培养的学生钢琴伴奏、自弹自唱等实用技能的应用上与实际中小学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近三年的钢琴教学改革为研究基础, 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常薇.关于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艺术研究, 2004, 3:32-33.

[2]留钕铜.钢琴集体课教学特征概要[J].中国音乐教育, 2000, 8:25-27.

[3]留钕铜.钢琴十步训练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

[4]司徒璧春, 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之我见 第9篇

一、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生源多数来自爱好音乐, 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特长 (如唱歌, 演奏某种西洋或者民族乐器, 舞蹈) 的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生。在这批学生中也有许多人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业成绩差, 由于担心考不上大学, 才临时学了一段时间的声乐或器乐, 就来报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显然, 这些考生只是为了就业才来报考音乐教育专业, 并不是因为喜爱音乐为了献身音乐教育事业而来学音乐。因此除极少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有着较为规范系统的钢琴学习, 而且具有中等以上的程度之外, 大多数同学是没有任何的基础的钢琴盲。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完成十余门专业课程的学业, 还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的练习, 再加上中西方音乐史、和声、作曲等专业理论课及政治、体育、德育等公共课以及劳动、军训、教育见习, 扣除个寒暑假, 所剩学习时间不多。而钢琴教学必修课仅开4个学期, 第5学期则开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怎样在有限的4个学期内将一个钢琴盲训练成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知识和技能, 并且能为今后的工作中为歌曲配弹即兴伴奏, 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学习目的, 制定学习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专业人材,

切分音、简谱记谱法、附点音符、三八拍、六八拍、反复记号、歌曲伴奏的相关知识 (半音、全音、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大小三和弦、大调式、音级、伴奏步骤、和声连接规律) 。

“《拜厄》”第45、50、52首、

“《钢基》”《西藏民歌》

简谱《午睡歌》、《春之歌》

第五课

跳音、分解和弦练习、变音记号、简介莫扎特及歌剧《唐璜》剧情、“《拜厄》”第55首、《香槟》、简谱《小星星》、《玲儿响叮当》

第六课

和弦练习

“599”第11、12首、

“钢基”P26《卡尔图里舞曲》

简谱歌曲伴奏《划船曲》

第七课

C大调音阶、“《拜厄》”P46《音阶练习》、《滑梯》

简谱伴奏《小红帽》

第八课

“前后十六”节奏、“《钢基》”P17《信天游》、P23《幽默曲》、P34《风笛舞曲》

简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第九课

G大调音阶、三连音、移调知识简介

“《拜厄》”P48第74首、

而是在较短时间内把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键盘和即兴伴奏的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中, 能把钢琴作为一件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面对学生教师要强调并使学生理解钢琴演奏能力在毕业及就业之后的重要性, 从而要求学生树立强烈的学习责任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正确的弹奏概念, 科学进取。学生必须明确首先掌握一定的钢琴弹奏技能、才能进行即兴伴奏的学习, 这样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得到提高, 到了教学实习时, 学生对歌曲伴奏才不会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 影响实习效果。

钢琴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在正确重复性的练习过程中正确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掌握弹奏要领, 通过练习过程, 脚踏实地的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演奏质量的优化。

三、科学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1. 加强基础练习

基础是万物之本, 越是基础的, 越是最重要的, 越要讲究规范与科学。加强基本功, 优化基本功, 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 要端正姿势, 情绪饱满, 精力集中, 明确要领, 方法得当, 善于思考。对于基本的弹奏方法 (如断奏、连奏、跳奏等) 和基本的弹奏技术 (如音阶、和弦、琶音等) , 需要掌握牢固, 自如运用。因此, 这种基本功的练习要贯穿学琴过程的始终, 并且持之以恒。

2. 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很多学生多年学习钢琴, 却未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每拿到一手新曲子, 急于求成, 谱子还没有看清楚, 盲目手上运动, 使得自己的演奏错误百出, 浪费了大量的练琴时间。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必须训练自己, 使音乐在纸上也能一目了然。”正确的读谱是使自己的弹奏从开始就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重要步骤。

(1) 在拿到一手新曲子之后, 在演奏之前要学会看谱, 认识一首乐曲的全貌。初学时更要看清楚作品的谱号、调号、拍号。

“《钢基》”P27《练习曲》、“《钢基》”P25《练习曲》

将前面几首简谱歌曲移至G大调伴奏

第十课

F大调音阶、“《拜厄》”P64、第94首、

附点音符练习一“《拜厄》”第48首、《大家一起跳起来》、简谱《平安歌》

将前面几首简谱歌曲移至F大调伴奏

第十一课

三度双音、半分解和弦、圆舞曲的伴奏、波尔卡的伴奏、小调歌曲的伴奏

“599”第17、21、24、26首

简谱歌曲伴奏《四季歌》、《娃哈哈》

第十二课

简介《进行曲》、《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进行曲、摇篮曲的伴奏

简谱歌曲伴奏《长大要当解放军》、《摇篮曲》参考文献: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上海音乐出版社.[3]《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4]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吴宗奎,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学会看清楚左上角的速度术语及曲子里面的表情术语, 然后从头到尾看几遍, 认清音符的音高位置, 看清音符的时值, 节奏长短的组合, 确定节奏、节拍的强弱循环规律, 并将节奏与音高结合, 打拍子哼唱出来。哼唱时将乐曲的乐句划分清晰, 使得乐曲结构在脑海中清清楚楚, 再开始动手练习。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避免最少的错误。

(2) 乐曲难度增加后, 在正确读谱前提下下, 对于作品作者及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历史的角度看, 处于一定时期的作曲家其创作思想必然会受到该时代社会, 思想动态, 政治制度及文化的影响, 会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他们所代表的民族以及民族风格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部作品, 从而不会曲解了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3) 形成结构概念, 做好曲式分析

分析作品的段落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探索作者的构思及音乐发展的逻辑性, 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内涵和作者所用的表现手法。研究乐曲中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必须对和声、复调、曲式的知识有所掌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音乐知识, 广博文化素养。

3. 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拿到一首曲子之后, 一要对全曲有全面的了解, 二要合理的制定出练琴计划, 三要把重点, 难点单独拿出来分析, 四要掌握对表现乐曲内容的演奏方法, 有必要时要单独练习。五要量力而行, 不可急于求成。要养成慢速练习, 分段练习, 分手练习, 合手练习, 继而进行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连接, 最后才合成全曲的习惯, 有效避免作品中因个别地方卡壳, 中断, 颗粒感差, 音符弹奏不清晰等等而重新返工的不良后果。

4. 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合理选择曲目难度

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个人喜好选择曲目。因为高师音乐专业钢琴学习时间相对较短, 在曲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像教授童子功那样一年都在练习考级的曲目, 一级级慢慢爬。因为大多数同学在4个学期之后面临结业, 基本终止了钢琴的学习,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可以在应聘面试考试时的钢琴演奏中有较好的表现, 所以应尽量要求结业考试时掌握至少6级难度以上的作品。而对于想要考取主修, 而且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 演奏能力等都比较优秀的学生, 可以酌情选取难度较大, 但是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能够达到弹奏要求的曲目。适当的拔苗助长, 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为避免拔苗助长过度, 要做到搭桥式的选择, 不可一蹴而就, 要善于阶段式选择。

比如在选择曲目时, 将练习曲练习目标和乐曲中难度较大的技巧相统一, 这样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掌握乐曲的难点, 而且把练习曲的练习成果更好的应用。再比如, 有的学生入校前没有任何基础, 但是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了两首难度较大的作品应对考试, 而且完成的质量较高, 接受能力又特别好, 这种状况下我认为此同学可以不必再从拜尔初级练习开始学习, 因为在难度较大的作品里必然涵盖很多的技术技巧, 能把作品弹奏的好了, 说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弹奏方法和部分技巧, 可以跳跃式学习, 进入下一个阶段。

5. 依照学生个人程度选择教学模式

2000年何虑发表在《音乐探索》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初探》, 是新世纪早期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作者认为:扩大招生造成教师少、学生多、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特殊情况, 是促使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师师资有限, 学生入校后, 我校惯例是按照学号分配给钢琴教师, 由教师安排授课时间, 一般除大三开始专业主修“一对一”形式上课以外, 其他大一大二专业必修课都是“一对四”的形式, 这样有些基础和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就混在一起, 因为时间有限 (每堂课40分钟) , 而学生程度又参差不齐, 给教师备课和学生进度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扰。我个人的想法是在大一进校时就进行摸底考试, 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尝试数码钢琴教室小组课, 即每组8人, 80分钟一节。以40分钟为单位, 稍有程度的同学“一对三”, 中等程度的“一对二”, 再好一些的就是“一对一”。每个学期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作出调整,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而且也让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游刃有余, 不再为担心内容完成不了而拖堂, 从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6. 多渠道全面认识、理解作品

钢琴艺术是声音的艺术, 仅从文字资料, 乐曲结构入手仅仅是一个开始, 要学会欣赏实实在在的音乐形象, 因此要求学生多听好的音乐资料。

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曾提到:“学生怎样才能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作品有正确的认识?显然最好的方法是听听音乐会上, 声望不容置疑的钢琴家是怎样演奏的。”所以, 权威钢琴家研究作品, 理解作品家透彻, 好的钢琴大师的演奏及演奏录音, 在音乐形象的刻画, 表现音乐意境, 把握音乐风格, 技术技巧等方面都堪当典范。在听的过程中, 也是学习演奏的开始。

因此,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名家的声像和音响资料以及对名家教学的VCD, DVD进行欣赏及分析, 开拓眼界, 提高自学能力和练琴的效率。注意细节, 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虽然起步晚了一些, 但是只要方法正确科学, 坚持学习, 努力练习, 持之以恒, 完全可以把钢琴学好, 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较高的水平, 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 成为一个更加全面而且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 (简称高师)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同时要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 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师,钢琴,学习方法,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吴晓娜王健.钢琴音乐教程[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2]司徒璧春、陈郎秋.钢琴教学法[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法建等.心理医生[R].重庆出版社出版, .2006.

[4]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魏延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1

[6]罗小平.音乐表演再创造与注意力[N].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3 (1) .

[7]代百生.浅谈钢琴教学中形象性用语的运用[J].中国音乐.2000.2

[8]肖承兰.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潜能的开发.[J]中国音乐.1998.3

[9] (涅高滋.谈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1

简析基础教育改革下的高师钢琴教学 第10篇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体制日益显示其不足之处, 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基础课程之一的高师钢琴教学课, 至今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 仍是沿袭着建国初期的苏联专才教育形态, 显示着与时代需求相悖逆的弊端。

(一) 钢琴教学过于偏重技能技巧的训练

多年来高师钢琴教学受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影响, 过多强调演奏水平的深度和难度, 也使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内容游离了教育目标, 把培养演奏型人才的模式应用于培养师资型人才的高师钢琴教学中。对于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 其重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 长期以来, 高师钢琴教学偏重演奏技巧的训练, 开设课程单一, 缺乏理论指导, 过于专业化, 完全偏离了师范教育院校的教学宗旨——培养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力量, 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目标不明确, 缺乏系统性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不少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该学科的教学目标, 不能拟订出各阶段应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措施。在教学中, 对教学对象往往缺乏全面地了解, 往往没有明确的培养计划, 对学科体系容易忽视, 技能教学的随意性较大, 较少系统地解决技能、技巧上的问题, 缺乏学科体系的系统性, 这种游离了教育航向的钢琴教学方式不利于造就合格的基础教师。

(三)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今的高师钢琴教学中, 课堂模式仍是对专业音乐院校的效仿, 大多采取“一对一”授课方式, 随着高校扩招, 虽然有些院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产生了一对多的小组课形式。但从整体来看这种一对一模式仍占着主体的地位, 其它授课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 如何在有限的师职和时间的状况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 逐渐成为高师钢琴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虽然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 但也同时有着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就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四) 教学内容的片面性

我国高师钢琴教学内容由于受到西方教学体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基本停留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 很少涉及现代音乐作品或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也对学生演奏技能的创新发展存在较大的制约。当今的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 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 新生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果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缺乏认识, 就会不适应今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发展

(一) 明确教学目标, 端正教学理念

钢琴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高师音乐院校教学宗旨, 其钢琴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钢琴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使学生具备钢琴演奏基本技能和教学能力, 并不是培养钢琴演奏家;在作品的选择上不去追求技巧含量, 时刻明确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钢琴教学中技术训练占很大份量, 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从哈农手指练习到车尔尼练习曲, 再到巴赫初级、前奏曲、创意曲等等, 这种训练不利于学生对弹奏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会形成基础不均衡、拔苗助长的现象。高师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的把握, 根据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合理安排训练曲目, 做到难易适中、侧重有别, 从学生实际技术水平出发, 因人而异, 避免片面追求技巧性和曲目级别。

(二) 多种教学方式的相互结合

钢琴教学是一门技术较强的课程, 在学习中每个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高师院校钢琴课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深入、全面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技术差异, 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措施,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实际基础上不断提高, 它具有灵活性、互动性的特点。

此外, 对于那些共性的东西, 如基础知识、基本要领等, 则可以采取集体大课的形式, 这既能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 又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范围得到统一;对于那些学习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小组课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和教学。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观摩、相互借鉴, 在互动中共同提高。

所以钢琴教学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 灵活组织课堂, 注重因材施教, 以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三) 开设相关的理论课程

弹奏钢琴不是仅靠娴熟的技艺, 它还需要弹奏者对钢琴工作原理和乐曲作品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而对于钢琴的教学还需要有教学法的理论性指导, 因此, 开设与钢琴技能相关的课程是钢琴教学必不可少的, 如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作品分析、曲式和声等。教学中要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作品, 达到真正理解作品, 教师进行示范、分析、评论等。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既能从教师和同学的表演中学到相关的技能技巧, 增强对作品的表达能力, 又能通过分析、评论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学生在演奏中只有把握了作品的风格特征, 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内容;只有掌握了关于钢琴的教学方法, 才能为今后的钢琴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四) 注重教材选择的合理性

高师钢琴教学曲目基本是巴赫的复调, 车尔尼的练习曲, 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等名家名曲, 范围停留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 几乎很少涉及现代音乐作品。在教学中应本着基础教育的要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让学生接触到当代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 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音乐文化生活, 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次, 这些不同写作技法、和声及伴奏织体的作品还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丰富其伴奏色彩;在教学中运用一些与以往不同伴奏织体、和声运用和技法的现代作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 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践是对知识和技能检验、巩固的良好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和社会实践,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汇报演出或观摩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钢琴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交流机会, 使他们真正感体会到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 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 高师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教师的教育, 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教育方向应与时代需求保持一致。高师音乐教育应不断创新, 更新教学观念, 明确教育目标, 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从高师院校自身特点出发, 充分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和师范性, 探索出一条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道路, 造就一批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如何使高师钢琴教育培养出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当今高师钢琴教学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改革和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和绍文.基础音乐课改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的几点思考.安徽文学, 2006 (9) .

[2]肖玲嘉.高师音乐学院学生钢琴学习现状调查和分析.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5.

[3]赵宇.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四川戏剧, 2007, 第5期.

上一篇: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下一篇:民办高校师生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