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2024-07-24

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精选10篇)

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第1篇

基于此, 当前诸多矛盾的语文教学观并存着:“讲”与“练”、“教”与“学”、“师”与“生”……在诸多矛盾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陷入激烈的论辩中, 亦常常刮起“非此即彼”“今此明彼”的大统一之风。面对矛盾, 我们不能用二元对立思维, 应该融合冲突, 构筑灵动丰满的语文课堂。

一.演好角色, 体现教师主导之内涵

教学中, 教师引导得过多, 就会轻视甚至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 缺少引导, 致使教师主导作用缺失。比如, 自主学习成了“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课堂只提出几个供学生自主的问题, 然后就静观其中, 课堂上常常听到“同学们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想怎样学就怎样学”、“想和谁一起学就和谁一起学”等。探究学习中有的问题过于简单, 有些问题又太宽泛,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这就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轻轻一导, 导出了一个充满童趣, 充满想象, 充满灵性的空间, 这样的课堂往往会有许多精彩。

二.活用教法, 突出“以情动人”

这里的“情”, 一言以蔽之, 曰:感性。演绎开去, 应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 蕴含着无穷“情”的因素, 我们的孩子应该浸淫在这些美丽的情感之中, 所以游离于“情”的语文教学又何称其语文呢?

多少课堂, 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 一个机械化、程式化的教学, 呆板而无味, 更何谈情趣。

王尚文先生说过:“古今中外没有在语言表达上失败过的好文章, 好文章往往都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的‘怎么说’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情色彩, 有的表达方式往往透露出特有的言外之意。”的确,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维度, 是引领学生揣摩课文是如何表达的, 如果不研究表达, 语文课就不成其为语文课。

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课例, 或创设情境, 或层层追问, 激起了孩子无限的表达和论辩的欲望, 这样极具情趣和思维含金量的课, 你能否认它是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吗?

作为语文教师, 我的脑中一定要确立“言”“意”并举的意识, 着力探究文章情意和语言文字高度融合的课。但是, 这并非等同于我的每篇课文、每节课都得追求这样的境界, 从课文的角度讲, 有的更适于思考探究, 那就深入思辨;有的语言极有特点, 那就扎扎实实地探究语言;有的语言极富妙趣, 但却又难以言说其中妙趣, 那就不妨让我们沉醉吟咏……

正因如此, 我们需要灵动处理, 而不是僵化的统一, 任何陷入大统一的课堂教学都必将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

三.张扬个性, 也是“还学于生”

当下, 众多公开课成了教师的“秀场”, 教师秀才情, 秀功力, 秀解读文本的奇相, 因此, 周一贯先生大声疾呼:“还学于生!”的确, “以生为本”是不容争辩的立场, 在教育教学中, 唯有秉承“以生为本”, 我们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 适合学生的真正需求, 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让孩子们在一次次充满意味的学习中, 建构充满生命力的高效能的语文课堂。

但是, 我们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适度忘却”是否等于“全然隐退”?不然, 在排除了教师“秀才情, 秀功力, 秀高招”的情况下, 当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上, 意义的建构上有着和学生迥然不同又不得不说的强烈要求时, 教师完全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样的课文 (教学内容) , 有的教师退到后台, 让学生自己去发展、去思索、去体会。这样的教师当然是个好教师。有的教师热情地指引着孩子们:“我觉得这一处的风景真好, 你们认为呢?”孩子们或许热烈认同, 或许大声争辩, 并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人生意义的建构……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让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震撼, 不是一样发展了学生, 不是一样“以学生为本”吗?只要心中装着的是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要义, 那么“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 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的课堂就是好课堂, “把自己的生命激情与学生生命世界的敞开融为一体”的课堂也是出色的课堂!

用灵动构建有效课堂 彰显美术魅力 第2篇

【关键词】灵动;灵活;多变;多样;有效课堂;美术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已逐渐深入人心。教师要努力构建灵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活泼、主动、生动地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体验创作乐趣

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作为学生的向导、桥梁、基石,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向艺术的殿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生大都对故事、看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将教材中通过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动画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的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蔬菜》时,我在课前动情讲述: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蔬菜王国,那里住着许多蔬菜小人。这些蔬菜小人的头呀、手呀、脚呀都是蔬菜组成的,就连鞋子、裙子、项链、武器等也都是用蔬菜做成的,当然,蔬菜王国里的国王、王后、公主、王子、士兵、国民、厨师也都是蔬菜啦!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有趣的蔬菜王国画下来吗?比如:画一个好老好老的南瓜国王,画一个漂亮的豌豆公主或者帅气的胡萝卜王子、土豆士兵,试一试,一定很有趣!刚讲完,有很多小朋友就跃跃欲试了,我再让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曾在小人书中看到过的国王、王后等人物的形象,然后将蔬菜与人物形象进行联想,画出生动有趣的“蔬菜小人”。这个方法还真不错,小朋友们一个个握着笔,歪着头,一幅全神贯注的模样,静悄悄的描绘着他们的“蔬菜王国”。

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如导入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尝试新鲜多变,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中年级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谓出乎意料,让兴趣激发心灵感应;高年级可以对范画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提高鉴赏能力。对于较难理解的,教师要示范指导,如播放动画片,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这样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认真地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学过程的创新性,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就能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作方法要“多变”,鼓励创造意识

创作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地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美术课堂练习注入了新的活水。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侧重“联想”训练法。①图形联想训练。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②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材料利用要“多样”,培养创新思维

尝试多角度的个性组合,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创造性地运用作画材料,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四、辅助教学要“适度”,激发创造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集视、听于一体,集游戏、学习于一体等诸多优势在课堂教学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学生对海底的世界认识得很少,以往的孩子作品中,内容单调,大同小异。那如何创作出富有童趣、想象力丰富的海底世界的幻想画呢?课前我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蔚蓝的大海、碧绿的水草、斑斓的珊瑚、五彩的贝壳、美丽的热带鱼……画面色彩艳丽,丰富多彩,动感十足。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为其提供了优美的视听享受,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便举一反三,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了,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小学美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只有不断创新的美术教育,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进而来提升美术教学的魅力,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雅雯.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J].音乐时空,2015(14):131—131

构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3篇

如何构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精心研读文本,预设适度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精心研读文本,全面掌握文本的纵横结构,并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做到横有广度,纵有深度,成竹在胸,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认知水平纳入备课之中,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有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有优等生通过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努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都能够分享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教师要能预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理解文本的程度,这样课堂上的点拨、启发才会更有针对性。还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在教学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前,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了一些调查,询问他们预习过程中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觉得老师应该怎么教这篇小说,以一种温和、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和期待,这样上课时就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女主人公陶影的独特艺术形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互相启发中,学生体会了一位母亲的执着和对孩子的爱,从而解决了难点。学生喜欢这篇小说的比喻句,就带学生赏析、品味、仿写,并收集了毕淑敏散文和其他小说的精彩的比喻句,让学生在比喻的花园里访胜探幽,流连忘返,充分感受毕淑敏善用比喻的写作风格,使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获得美的熏陶。同时接受了课前调查时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安排板书,“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模仿老师以前的板书,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板书或从人物形象入手,或从情节切入,或从地点的转换角度思考,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互相启发,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了解文本的内容,也总结了本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产生增益效应。

二.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有效注意。

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因而教法的新颖和多样,也是决定能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不断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总是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

这常常体现在单元教学中,一个单元往往文体相同或相近,如果能根据文本特点,教法常变常新,就会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而不会引起审美疲劳。如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四篇演讲词(《为人民服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有一个梦想》、《你是你的船长》),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因“课”制宜,采用不同的教法,课堂之芳草鲜美,教法之落英缤纷。《为人民服务》是第一篇课文,语言简明通俗,结构清晰流畅,学生阅读课文没有什么难度,因而侧重拓展,研读文章的时代意义,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运用多媒体,以大量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雷锋、焦裕禄、任长霞、徐本禹、袁隆平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体会“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安排学生依据对课文的理解,为自己心中的当代英雄拟写颁奖词,使“读”过渡到“写”。接着播放歌曲《为了谁》(九八抗洪作品)和配乐朗读《生死不离》(汶川抗震救灾作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是理论的说教,不是先进人物的“专利”,而是可感可触的事实,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理想和情操,最后由“听”过渡到“说”———一分钟演讲,在前面“读”、“听”、“写”的基础上,学生的演讲均能有感而发,有理有据,情感真挚而激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第二篇课文,我把它确定为议论文教学,并打破常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分别扮演丁肇中和王阳明“格竹”,教师充当记者分别采访这两位“先生”,询问他们格竹的目的和方法,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又理解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避免了议论文教学的枯燥单调,课堂上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很好地取得了夸美纽斯所主张的“在和蔼可亲和愉悦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的教学效果。《我有一个梦想》是第三篇课文,是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课堂教学中,以读为主,个人读,分组读,齐读,领会课文内容,感知演讲词非凡的气势和比喻的生动。并把课文分成四大块,让学生分组熟读、背诵,然后选派代表,登台演讲,最后学生选出最佳演讲者,颁发班级制作的“马丁·路德·金”奖,使学生直接领略到演讲的特点和魅力,并受到情感的陶冶。《我有一个梦想》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演讲词,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把全班学生发动起来,模拟演讲现场,既有演讲者的慷慨陈词,也有听众的互动,通过这种形式,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最重要的是后面的教学步骤,先让同学们以“我是我的船长”为题,写好演讲词,召开演讲会,把本单元的所学化为具体的演讲能力,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力争取得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由于运用不同的教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出很浓厚的学习热情,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紧张而又活泼的氛围中。

就是同一篇课文也要注意教法的灵活多变,要能够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在教学《醉翁亭记》时,第一步,引领学生“扛上”假想的摄像机,去拍摄琅琊山风光片,由远而近,移步换景,摄取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再以时间为序,拍摄琅琊山的朝暮之景和四时风光。然后拍摄琅琊山的游人行踪,学生们兴致勃勃,目光炯炯,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从而领会了文章的内容。第二步,学生当记者,分别采访游人和太守,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以及纵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心境,课堂上笑声迭起。教法的变化,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而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三.增强教学机智,提升学习热情。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从而生成高效课堂。

1.巧借力。有些学生善于思考,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让老师感到棘手。对于这种学生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力地鼓励他们,切不可武断的批评、讥讽,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郭沫若《石榴》一文时,有学生指出“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话有毛病,但一时还说不出。我当时有点慌乱,但很快把自己解脱出来,首先肯定了他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接着把皮球踢给了学生。请大家一起思考是不是有语病。这样处理,也给自己留下了思考的时间。于是师生一起探究,痛过查词典,了解了“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竟然发现与“破口大笑”重复了。接着思考怎样修改,学生说两个词语只要保留一个就行了。我接着要求学生根据语境,思考怎样的改法最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被调动起来。根据石榴成熟时“露出一口的皓齿”的特点,应该修改为“忍不住破口大笑起来”。师生一起努力,终于解决了问题,学生也体尝了发现和成功的愉悦。

2.婉讽喻。学生在课堂上有时还会作一些恶作剧,扰乱课堂纪律。教师可以严厉地批评,但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呢?既能使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能表现老师的机智和幽默。记得有一次上课,有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用小镜子反射阳光,逐一照班上的学生。我发现了,就对全班学生说,“有一个同学要把光明送给每一个同学,它是谁呢?”学生都笑了,它也低下了头。委婉的批评和劝告如同和风细雨,更有利于“禾苗”茁壮成长。

3.冷处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乱说话。老师可以停一会,目视他们,使课堂恢复正常。如果厉声呵斥,会使学生胆战心惊,也破坏了课堂融洽的气氛。教师要有慈爱之心,要有宽容的胸怀,不要眼里不揉沙子,对学生的一些小错误要能容忍,注意克制自己的脾气,最好不影响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可以下课找学生谈心,使学生能够知错改错。

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学渠道;灵动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美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结合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实际,现有的美术教育依然无法脱离传统模式的禁锢,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方面,忽略了美育的渗透教学,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影响,使美术教育逐步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鉴于此,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人员,应结合不断推进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推进教育的创新,打造灵动课堂,绽放生命活力,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创新意识简单化,探索活动机械化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过于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而没有把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机整合,使得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墨守成规,仍旧秉承一贯的“唯我独尊”,学生一直以来都在接受教师机械化授予的知识,长期以往,学生积累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绘画创作经验。在此背景下,学生会对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深信不疑,使得他们在创作的时候难以舍弃老旧的思路,思维僵化,不会通过新的问题去挖掘新的思路,最终导致自己的思维方式受到阻碍,而无法对知识点全面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了禁锢,学科教学成效日益低下。

(二)教学体系不合理,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美术课程在小学普及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校及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等,美术课被看成“形式课”,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由此造成美术课只是一个副科,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容易忽略学生学习时候的一些细节,例如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方面,老师一般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绘画,但是并没有教学生如何去创新。再加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在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美术教学的科学性,这对美术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美术学科所特有的美育作用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新时期下打造灵动美术课堂的教学渠道

(一)导入游戏,诱发学习动机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先导,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巧妙的导入能够让小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低年级学生意志力较差,好奇喜动。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转变为有意识记,这不仅能够激励孩子进步,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在游戏中彰显个性,解决教学难题。如在一年级的《圆圆的世界》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议进行魔术比赛,教师先变:老师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圆圈,添上两只眼睛、一张嘴巴、几根头发。嘿,变出了一个小人。我们还可以通过圆变出什么来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思索,想到了各种圆圆的物体,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飞碟、饭桌、地球、太阳、花朵,等等。教师可以顺势引入课题——圆圆的世界,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就在这有趣的游戏导入中拉开了帷幕。

(二)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我们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精神发展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实践、探究的平台和机会,构建有利于诱发学生创新思维产生的真实而复杂的情境。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精心设计教学环境,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积极、自觉、愉悦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和促进,指引学生独辟蹊径,脱离常规思维的禁锢,从一种新的角度和视角去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感悟和创造。通过这种方式,相信能够把枯燥的课堂转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学生也能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授《三原色三间色》一课时,这节课主要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并要学会将它们调成间色。倘若只是依靠教师的一张嘴进行描述,告诉学生三原色是红、黄、蓝,他们两两相配可以调出橙、绿、紫。无论教师讲得如何声情并茂,学生也是难以领会当中知识点的,课后也会很快忘记。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调色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并略加指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趁机让学生拿出颜料进行调制,学生的兴趣都很大,并乐此不彼地调制着,个个都为自己调配出来的色彩而欢呼雀跃。

(三)自主探究,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自由是创设的前提基础与条件,缺乏了自由为基础,就无法进行想象,更不能进行大胆的假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变迁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美术中的奥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思想意识,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的记忆力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尤其是他们动手操作之后,所留下的印象效果更好。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好书中的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能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萌发创新性思维,达到最有效的学习。

如教学《做泥饼干》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各种颜色泥做好形状花纹不一的“饼干”,再和真饼干混淆在一起,用一个盘子装着端给学生看。饼干是孩子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对于这些花样百出的饼干,势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也会兴致勃勃。面对学生如此高昂的兴致,教师可以顺势引出课题,告诉学生今天一起来学习做饼干……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蠢蠢欲动,都想一试身手。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制作泥饼干的要领,并进行艺术花纹设计,必要时还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动作分解,学生们也听得十分认真,自己动手进行饼干创作。不一会儿,学生的桌面上就出现了漂亮的小饼干。教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选出学生代表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思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师生合作,促进学生个性张扬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沿用讲授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情感因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所发挥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脱离传统角色形象的禁锢,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的角色,学会和学生做朋友,把自己对美术的情感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以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有助于形成学生心灵的共鸣。为此,美术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抛弃“教与学”的课堂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情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使课堂更加富有人情味,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所蕴含的情感。

(五)联系生活,深化知识应用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应加强美术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融合,把美术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或实例传授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美术学科的本质属性,远离了实际生活,远离了学生实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深入挖掘美术学科所蕴含的生活内涵,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深入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生活贴近生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适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学习效率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还为其拉开了新的篇章。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理解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树立新的教学形象,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从打造灵动课堂的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多渠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使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更加流畅,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传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区教学,2010,(02).

[2]陈俊锋.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

[3]陈朝霞.美术课不是“画吧”[J].中国教师,2009,(22).

作者简介:

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第5篇

一、激趣才能知趣

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言理解课文, 一则无趣, 二则肤浅。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手段,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 挖掘文本蕴涵的深意。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 也是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培养。因此, 我们要充分运用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色彩美、诗意美等等, 让它们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每个细节, 让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我的欣赏、情感的体验, 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自主方能自觉

要使语文课堂始终充满灵性与活力, 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 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 让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 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而教师则要挖掘文中的情趣特点, 采取民主、和谐、平等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在教学中要集体活动、合作交流、个体发言交替进行, 要避免教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好奇心、求知欲,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 课堂教学就能“灵动”起来。

三、方法决定方向

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诸多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它最能体现时代气息和发展态势。新颖、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灵”“活”的外在表现形式, 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因为, 课堂教学有时要动, 如讨论、问答、朗读等,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使其保持兴奋状态;有时要“静”, 如听讲、思考、默读、想象等, 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有时要“快”, 在非难点和学生已知处要快, 不能拖沓, 否则会使学生厌倦;有时要“慢”, 在重点、难点处要给学生充分地吸收消化的时间。倘若一味求快, 学生跟不上, 产生不了成就感, 反倒增加不少的心理负担, 从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影响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要“灵”“活”,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加强学生的合作活动了, 如学生唱一唱, 做一做, 画一画, 以玩激趣。课本中一些诗歌已作为歌词谱了曲,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可以唱代背, 《卧薪尝胆》可以配合电影, 《升国旗》可让学生画一画红旗、五颗金星等。又如以抢答、比赛的方式上复习课,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培养思维、记忆等能力。所以说, 语文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静态走向动态, 最为显著的就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四、创设生成创新

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与活力, 就是要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需要, 创设“灵”“活”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和探究式, 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上多提供科学信息, 让学生展开想象, 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求异、求新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的就是这种民主合作、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我们提倡“童言无忌”, 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 让儿童畅想、畅言, 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任想象驰骋, 任感情激荡, 任思路纵横, 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而然地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新的潜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军神》一文时, 学生对刘伯承十分敬佩, 老师说:“假如刘伯承就在你面前,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过深刻的对话, 所以学生能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 他们会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而且掌握的知识更牢固, 还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 第6篇

一、营造平等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这里的“人”,就是指课堂的主体———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应走下讲台,真正地走进学生中间,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点拨者和辅导者;而学生则应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者。营造平等氛围,是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的前提。

2013年11月8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山西省太原市语文教研员、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宋晓民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课堂上,宋老师在让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父亲一生的追求究竟是什么?”一位女学生举手示意,问:“老师,您有追求吗?您的追求,能与我们分享吗?”在宋老师微笑着简洁地陈述了自己的追求后,该学生调侃道:“宋老师,我问您这样的问题,您不会怪我吧?”宋老师依然微笑着回答:“怎么会呢?虽然你的提问与我的问题不太关联,但我还是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课堂上笑声一片,学生和听课者都被这种平等的氛围所感染。这节课上,师生配合默契,为听课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

二、更新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停地发展,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地更新。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不要强迫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要让自己的教法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明确适中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要安排合理,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层次性,基础练习要求全班学生都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做,以达到群体目标发展和个体目标发展的和谐统一;学法要科学化,不能仅满足于如何尽责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慢”的艺术,教师要学会等待,要让学生慢品、细悟、多得。

更新教学理念,是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的保证。

三、巧设多维问题

巧设多维问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动态的问题生成和探究过程。它可以由一个主问题衍生出多个次问题,并且,一个问题又可以有多问和多解。

巧设多维问题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从而使课堂不断生成智慧。它是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的核心。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思考:“如果菲利普夫妇有了钱,能带来哪些好处?”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明确:“有钱就能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散步,过上‘有闲阶层’的生活”“有钱就能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尊重”“有钱就能成就二姐的婚事”“有钱就能去哲尔赛岛游玩”“有钱就能文雅地吃牡蛎”……

接着,笔者进行了追问:“以上说法,你们都赞成吗?”学生们互相争论、各抒己见:“现实中有钱未必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支配钱。只有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现实中有钱未必就能成就婚事,因为,美满的婚姻应该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仅仅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这只能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无处不在,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课堂上,笔者还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进行了讨论探究。有的学生认为是菲利普夫妇,理由是,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主题;有的学生认为是于勒,理由是,小说通过描写于勒的遭遇,揭示了主题;有的学生认为是“我”———若瑟夫,理由是,小说通过“我”的见闻感受,揭示了主题。三种意见都言之成理,所以笔者没有设置统一的答案,而是对所有参与的学生进行了鼓励。

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智慧地点燃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灵动了。

四、善用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实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善用多元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善用多元评价,是构建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的关键。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九(上)《乡愁》一文时,笔者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这一环节中,首先进行了范读,随后,请学生评价。有学生评价为“字正腔圆,激情洋溢”,有学生评价为“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笔者对学生的评价予以了感谢,并要求学生模仿朗读,力求读出个性;读完后,笔者又要求朗读者自我点评,并让其他学生说出评价意见,笔者最后总结评价。这样,学生就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而在赏析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余光中先生是如何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乡愁具体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学生举手回答:“我记得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愁’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虞美人》和《相见欢》中写‘愁’的句子则分别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运用了比喻手法。余光中先生同样运用了这一手法,将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话音刚落,教室中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该生最高的评价和褒奖。

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第7篇

一、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有40分钟, 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 需要渲染和放大?哪些问题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怎样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做出理性的判断, 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 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在数学课堂上, 学生学得最多的是准确计算。计算就需要准确!这个意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 俨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此时学习“估算”, 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上课伊始, 吴老师向学生询问:“同学们, 有关估算的知识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关于估算, 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估算呢?”

生:“估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的?”

生:“估算有方法吗?如果有的话, 能把它们分类吗?”

吴老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还有一个同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 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学生立刻回应:“遇到过!”

吴老师笑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正好就是吴老师为本课学习预设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吴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 她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 俯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使用估算?——能够读懂学生的教师, 才能预设到学生想要研究的真问题, 而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二、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

读懂学生, 不仅要读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还要体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已经对精确计算有了较深情感的学生, 此时面对“估算”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

青青购物

吴老师创设了“青青购物”的情境, 如果你是青青, 在下面这几种情况下, 什么时候使用估算呢?

(1) 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2) 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3) 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多数学生选择 (1) , 但有几位学生选择 (3) 。

吴老师马上追问:“假如你们买东西时花了168元, 收银员估了估告诉你, 就交200元吧, 你交吗?”

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交!付钱时, 花多少就得付多少, 是精确计算。”

吴老师赞赏道:“对啊, 当收银员告诉顾客要付多少钱时, 一定是个很准确的数, 而要确认带200元钱够不够时, 采用估一估的方法, 知道五种商品大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了。同学们, 是这样吗?”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青青购物”多么亲切的场景,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 此时以生活数学的模样出现在课堂上, 正好解决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困惑点——为什么学习了计算还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可见吴老师正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基础和学生与估算的心理距离, 为学生精心预设了这一灵动的学习情境。

又如“乘车”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吴老师让学生通过面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 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 将学到的估算方法内化。

大估好还是小估好?

提出问题:350位同学要外出参观, 有7辆车, 每辆车56个座位, 估一估, 够不够坐?

有的学生认为:“太够了!”

吴老师立即追问:“‘太够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回答道:“我是把56个座位看成50个, 一共是350个。可实际上每辆车有56个座位呢, 所以太够了。”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我是‘大估’的, 把56看成了60, 60×7=420, 所以够用。”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把56看成55, 然后55再乘以7。”

吴老师再次抓住学生的回答追问:“好!既然有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小估’好一点, 还是‘大估’好一点?”学生认为“小估”好。吴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择大估呢?”学生解释说:“本来每辆车只有56个座位, 你估成60个了, 万一来的人多了, 就有可能不够。”

吴老师立即抓住“万一”这个词, 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位同学说的‘万一’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看似简单的提问, 却逼近了问题的实质, 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就是这个“太够了”和“万一”, 让学生体会到要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 “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一种知识、表达一种形式, 而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的教学, 让学生去经历一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思考与修正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构建灵动的学习机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动态资源产生于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教师要把握住这意外的生成资源, 因势利导, 有效地加以反馈和利用, 构建和谐灵动的学习机遇。

吴老师认为, 一名好的数学教师, 首先是一名组织者, 组织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研究问题;其次是一名合作者, 与学生平等交流, 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和思想;还要是一名指导者, 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 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 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增长智慧。

精算好还是估算好?

“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 吴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 使很多问题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 而且用的时候还得特别恰当。”吴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 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 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此时的吴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 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 该精算的必须精算。”吴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 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 要学会选择和调整, 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吴老师的认可后, 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吴老师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借助“精”同学的这一结论, 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不其然的学习机遇中, 生成的是方法, 更是智慧。

四、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 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 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老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 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 激活学生的智慧,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去自主经历探究与体验, 从而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形成方法、意识和思想, 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正灵动起来的课堂。

“凑调估”的诞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 看看“凑调估”是怎样诞生的。

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曹冲称象》中六次称石头的数据:328、346、307、377、398、352 (单位:千克) , 请学生估计大象有多重。

在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时, 吴老师看着黑板上“300×7=2100”的估算结果, 一边露出琢磨的神态, 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谁写的?人家明明是6个数, 你怎么整出来7个数呢?”顺着话音,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的方法。过了一会儿, 有学生举起手想来解释这种方法了。此时的吴老师已经把充满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创造者”, 并以坚定的口吻说道:“还是请我们的创造者自己来说一说吧!”

再看“创造者”早就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 开始侃侃而谈了:“表面上看有6个数, 但是我把每个数取走300后, 又把剩余的部分凑在了一起, 像28、46、77…‘凑着凑着’差不多又是1个300。我想, 7个300一定比6个300更接近准确值吧!”

欣赏、赞同的掌声自发地响起。

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边画了个大大的“☆”, 这是对“与众不同”的奖赏, 因为这种“与众不同”延伸出来就是“创造”和“创新”。

吴老师用假装疑惑, 探寻学生的思维过程, 再用诚恳的感叹“这整出来的第7个300真是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吴老师为什么能抓住这与众不同的“第7个300”, 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呢?这正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真正的研读。看似“随机”的“第7个300”其实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 是“大估”“小估”“四舍五入估”等之后的必然“产物”。

浅探构建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 第8篇

一、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历史学习的主要阻碍是学生对于该学科的消极情绪, 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没有什么学习价值、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高分的学科, 从心理上就有所抵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学生的主体性备受关注, 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引进历史的广阔天地中, 消除学生的抵制情绪。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艺术来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立足于学生本身, 挖掘课程内容中能够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 培养历史学习的信心, 并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 激发学生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史实的兴趣。例如, 燕国在危急时刻发生的一件悲壮的事, 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学生会被荆轲的壮举感动, 也会为燕国的命运感到惋惜:“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样的生命付出中, 燕国依然没有摆脱灭国的命运, 也没有能够使秦国吞并的脚步放慢一些。那么秦国是如何做到的呢?在统一六国后它又做了些什么呢?在这样的故事引入和问题设置下,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学习的欲望, 迫不及待地翻开自己的课本。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假如你是秦始皇, 你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呢?”这样的角色扮演, 对于初中生而言, 无疑是一种较大的学习推动力, 他们乐于在角色中实现自我价值, 并且展示出来, 赢取同学的关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也是历史课堂由枯燥变得有趣的条件, 在课堂导入或课堂教学过程中,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立足真实, 创新方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教师受到新的教育模式的启发, 觉得照本宣科会影响课堂的灵活性, 往往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历史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篡改历史, 即便是历史上的确存在的我们未知的谜。真正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创建创新课堂, 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完成教学任务。而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便是教师要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基础, 对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到全面和精准, 不能为了课堂的活跃而随意发挥, 应带着严谨的教学态度以生动的语言表述还原历史真相。

例如在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合作探究环节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 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表现可以算是积极的, 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具有改革开放思想的进步人士, 卖国贼这个称呼根本就是对他的一种诋毁, 大家对这个问题持怎样的态度呢?”学生立即对此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课堂活跃度很高, 问题也出现了两种答案,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却倾向了正确的观点。虽然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争议, 但是教师这样的认同是错误的, 历史教学就得还原历史的真相, 不能对一个模糊的问题下一个错误的定论, 这是对历史学科的一种亵渎, 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历史观。

灵动中带着严谨的历史教学,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科教学, 这符合历史的学科特点, 教师在探究环节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激烈讨论的问题, 提高历史课堂的活跃度, 而这种热烈程度不是一种表象, 更应该是深层意义上的一种展示。

三、把握语言, 增加动感

教学语言从属于教学环节,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教学语言的运用往往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一种是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 另一种是在呆板的没有生机的环境中学习。后者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历史课的兴趣, 甚至会失去历史学习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语言变得更加适合中学生的口味呢?课堂语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 让学生听得懂, 故而提倡书面语言的口语化。当然, 如果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来使历史人物变得更加丰满, 风趣幽默、多用修辞, 让学生在语言的魅力下爱上历史, 也让历史课堂在语言艺术中获得更深远的发展。

例如在初中历史《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现在距离日军侵略中国的时间已有几十年之久, 很多学生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带给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魅力来激发起学生的义愤之感以及爱国之情, 如饱含深情地为大家朗诵抗日的诗歌, 还可以为大家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场面, 使学生产生共鸣, 还可以借讲述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引起学生的关注, 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增加一抹浓重的色彩。

教学语言是课堂的一个有力支撑, 艺术化的语言表现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具积极意义的。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品、相声等多种表现形式, 吸引学生的目光, 巩固课堂知识。

四、尊重主体, 唤醒思想

读史使人明智, 这是千古不变的哲理。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给予后人最真实的借鉴, 感慨之余更多的是自省,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能够在历史事件中受到深刻的启示, 以此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思考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重新审视历史、思考历史, 才能做到以史为鉴,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历史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想, 才能真正地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鸦片会引起社会问题?对于当前社会上一些吸毒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学生了解了鸦片对国人的精神毒害后, 普遍产生了抵制毒品的思想, 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吸毒呢?很多初中生在新闻中看到明星吸毒的报道, 评论说他们的精神世界特别的空虚。那么教师由此便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便涉及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 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历史课堂同样具有人文性, 应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考是关键, 引导是辅助, 历史课堂便在这样的和谐互动中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 灵动的历史课堂的构建, 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地配合, 让学生在思考的天空中尽情地飞翔, 掌握课堂主动权。立足于历史学科的精准性特点, 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堂中采用适当的语言,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必将如山水般灵动。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应在教师对历史知识掌握精准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的目光, 重视教学语言, 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 历史课堂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学会探究,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 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反思,能从疑难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高中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灵动涌现。

一、把握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点

课堂中的探究是否能有效果,首先,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探究知识的关键点,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空间,通过各种手段来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要把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要放手发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教师要把握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点,从而让数学课堂出现生命的灵动。例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就设计这样的问题让探究什么是椭圆:用一根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上,系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样,出现了一条轨迹是什么图形?要制成这样的图形笔尖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这两个问题正是探究的关键点,在学生画完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动画演示。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椭圆形成过程中的几何原理。

二、创设探究式的数学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式的问题情境,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也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利用生活中实际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很多数学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就是我们创设问题情境的最好支点,还有很多定理等知识也是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的,甚至可以利用学生思维认知矛盾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曲线方程的求法”时,就设计问题进行引入:甲岛与乙岛相距8海里,一艘军舰在海上巡逻过程中能看甲、乙两岛,并且保持视角为直角,请你给军舰巡逻的路线列一个方程?有学生立刻想到了军舰的航行路线应该是一个圆,但由于对有关曲线方程的知识还不十分的了解,因此还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就是为引起注意,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为学习曲线方程做了一个铺垫。

三、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并且逻辑性较强。很多问题需要学生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产生问题意识共同解决问题。这样,通过积极的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就让每个学生拿一张白纸,把纸对折二十次,让学生估计最终有多厚。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打消学生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折起来看看有多厚。因为在对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由于太厚根本折不起来。这样,留给学生的疑问就是到底有多厚,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测。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是10cm,有的说是50cm,有的说是5m等,但所有的猜测离正确的答案相差甚远。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目的是把复杂而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俗化,并且含有一定的趣味,学生很感兴趣,从而产生问题意识。

四、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探究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开展探究合作学习。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而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活动。例如,在教学“离心率”时,因为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离心率时对这个概念很难理解。于是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的探究实验:用《几何画板》设计了两个动态模拟。首先模拟的过程是:2c与2a同时缩小或增大一样的倍数,而2c与2a的比值不变,其扁平程度也不变,但椭圆的大小却不断的发生变化。然后模拟的过程是改变2c的值,而2a保持不变,椭圆的扁平程度随着c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学生在刚看到动态模拟实验后,很快的就能知道:2a与2c比值相同的两个椭圆虽大小不等,但它们的形状是相似的。当他们看到下面的模拟实验后,就得出的结论,而且分析得出:2a和2c比值越小,椭圆越接近圆,当2c变为0时,椭圆变成圆。这样,就顺利地引出了离心率的定义。

五、在探究学习中全面发展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学习不仅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更是对于知识的彻底了解。这种了解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懂了”,而是深层含义的“会学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的获取。学会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学会认识自身,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学习中也应该扬长避短,让自己的长处更能发挥作用。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靠老师的教授,还要有学生和家长等方面的配合。因为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它是在一个很自由的前提下进行的,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构限制,而是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学习。而这样的学习也是要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选择,然后进行自学。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

总之,探究式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一定是自己对学习有强烈的愿望。因此,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本军.如何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J].数学通报,2011(7).

[2]吴伟鸿.运用探究式教学在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实践[J].福建论坛,2013(9).

[3]赵东平.关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1(6).

培养创新思维构建灵动课堂 第10篇

一、改变观念,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亲和的师生对话渠道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 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外下工夫。因为这涉及教师的言行, 如师德修养、人格力量、解决问题的睿智与技巧, 甚至包括教师的个性等等。只有那些勤于修身、人格比较完美、和蔼可亲、知识储备丰富、善于激励学生的老师,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

二、改革方法, 激发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精心设计导语, 运用教具、板书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佳境”。导语是一节课的“引子”, 可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在讲授《时间的脚印》课前, 我到郊外土岗上找来一块层次分明的岩石和一节年轮清晰的树桩拿上讲台, 同学们兴趣盎然, 我介绍说:“同学们, 我们经常说时间是无形的, 当然也不会留下任何踪迹。可是, 我手中的石块和木头上却清晰地印着时间的脚印, 不信吗?请看这石块的层次, 这树桩上的年轮, 你能说这哪一样不是时间留下的痕迹呢?想更好地了解吗?请读第12课《时间的脚印》。”以导语激情, 学生情绪高涨, 参与积极, 为课堂成功奠定了基础。

(2) 运用个性复述, 文段改写、即兴表演等方式, 变换角度,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学习《松鼠》, 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创造性复述, 感知松鼠的可爱;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 让学生写随笔《苏轼, 你好》, 加深对苏轼的理解;学习《狼》《黔之驴》等, 可组织学生即兴表演, 培养创新思维。

(3) 大胆放手, 适时点拨, 深入讨论, 鼓励提问,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和需求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如:在讲《秃鹰之死》一文时, 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引导他们理出思路, 分组讨论, 自由发问, 结果有许多精彩的亮点, 课堂气氛活跃, 发言热烈, 学生在探求中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和语言的灵性。语言犀利、尖刻甚至偏激的学生, 往往是有个性、有灵气、有创造性的人。

三、更新知识, 丰富自己, 蓄一池“活水”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老师, 只有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 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学科研究成果, 提高自己教研、科研素养和能力, 以一池活水做底蕴,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支持, 进而使语文课堂讲授有活力、出亮点, 促使学生的创新潜力不断得到发展。

上一篇:国家实力下一篇:外汇储备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