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的实质

2024-07-09

民族问题的实质(精选11篇)

民族问题的实质 第1篇

生态问题,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 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不和谐状态。在这种不和谐状态中, 经济的增长似乎成为目的本身, 而人与自然却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 从而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主体——客体”对立的姿态。自然完全成为人类发展的手段, 不管任何自然物本身是否有价值, 但自然作为人本质的外化,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之一, 当自然被作为一个具有无穷资源和力量的对象时, 失去生态平衡的自然则无法继续体现或无法正常体现人类的本质, 反而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这里不是说人类的生命比自然物的生命重要 (当然人类的自然科学已经把动物当作是有生命的, 而低等动物或植物是否具有生命性还处于争议的范围之内) , 而是指我们不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态发展的第一原则, 这是生态问题由来的根本原因, 也是生态问题的根本呈现, 同时, 也决定了我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方向。

可以说,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实践是体现人的自由和理性的存在方式, 是人类的自由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理性是最终的裁决者, 是区分其中正确与不正确、应当与不应当的根据,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以推崇善 (好) 、价值和责任的推理结构为特征的目的论的思考方式, 还是康德式的强调权利 (正当) 、规范和义务的道义论方式, 以及功利主义的实践哲学都强调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理性通过决定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理性而确保生态的和谐, 从而确保生态发展的第一原则, 即不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技术因素和理性因素综合体的实践在人与自然发展中的作用就体现在, 通过理性来确保其目的、手段不至于背离生态发展的第一原则, 确保其对人类的生存、自由、尊严等本质的维护和体现。

因此, 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实际上就是使人在处理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遵循生态发展的第一原则, 这种遵循是人类通过实践理性保证的, 实践理性则通过判断人类在面对自然之实践的目的、手段的正当与否从而保证生态发展的和谐状态。而生态问题也就是指当前人类在处理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违背了第一原则, 以经济总量增长为第一指标的人类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从而危及了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尊严等本质。

2 生态问题的呈现形态

在澄清生态问题的实质之后, 我们便能够进一步分析当今人类发展中生态问题的呈现形态。很明显, 生态发展第一原则显示, 人类的发展必然要维护其本质, 不能危及人类的生存本身, 因此生态问题的本质呈现只能是两种形式:一是, 生态发展违背了人的生存、自由和尊严, 我们称之为“生态异化”;二是, 实践观念中的理性品质弱化或者受到忽略, 我们称之为“实践异化”。这两种形式的问题归结到一点, 就是生态发展背离了其第一原则。

2.1 生态异化

当代社会, 自然已经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并打上了人类主体意志烙印, 是人们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 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 可以称之为“人化自然”。虽然我们能够通过实践改变“自在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甚至其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 烙上人类的需要、目的、意志和力量的烙印, 从而在面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力量的对象化, 使被加工和被改造过的自然日益成为人的自然, 但是, 即使是“人化自然”, 它仍然是受自然规律支配下自发自然过程的一部分, 自然的客观规律本身及其客观实在性不大不可能被消除, 反而还会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延伸到“人化自然”和人类世界之中。当前世界, 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突破了自然规律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也悖离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初衷, 危及了人类的本质存在, 生态呈现为一种异化状态。

首先, 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体对局部来说具有优先的地位和价值, 系统里的每一局部事物的存在必须以整体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为基础, 在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每一局部事物的变动都会影响其他事物并进一步影响整个系统, 因此, 事物的运动、变化必然要以不致影响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和平衡为前提条件。而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分子, 其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却使生态系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例如:我们对地球上森林的肆无忌惮的砍伐、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大量燃烧石化燃料导致了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的增加, 从而引起地球升温以及整个地球气候运转的失常而带来严重后果;我们由于工业上对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而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 使得紫外线对地球的辐射增强, 极大地危及了地球上生物物种 (包括人类) 的生命安全。其次, 物种加速灭绝。导致物种加速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掠夺和不适当开发。客观上人口的大量增长以及人的欲望的驱使, 导致过度开发甚至掠夺动植物资源从而超出了它们的自然生长速度;二是物种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每个生物物种都是与某种特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其生存依存于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环境,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物物种生存于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中,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 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已经大大减少, 森林已被砍伐2/3, 热带雨林减少了40%, 并且现在全世界的毁林速度已达到每年30亿亩。由于放牧牲畜的无限度增加, 为增加农田面积而毁林、毁草, “农业工业化”造成的土壤流失和地力减退而导致了不适宜生物物种生存的大量“荒漠化”土地的产生。而由于人类对海洋的污染以及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也危及到了某些海洋生物物种的生存;另外, 大量有机化学制品特别是农药的使用也是导致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之一, 因为人类为了杀死所谓的“害虫”而使用的农药同时也杀死了大量有益昆虫, 并且我们划分“害虫”和“益虫”的标准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利益, 而从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来看并无“害”“益”之分, 而是具有同等的生态价值。

以上两种异化状态都是建立在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之上的, 是人类技术的提高导致了人类掠夺、开发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以至超出了生态本身的平衡稳定的承受限度, 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带来生存能力的巨大提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同样巨大的威胁。处在“工业时代”时期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以“力量和速度”为特征, 我们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建立自己的家园, 极大加速了物质进步的进程, 但是随着新家园建立的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威胁, 即刘福森教授所说的“自然之死”, 杰厘米·里夫金所说的“工业时代的终结”, “当今人类正同时面临着三大危机:地球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全球温室效应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

2.2 实践异化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发生的, 人类发展对生态发展第一原则的遵循, 就是人类通过实践理性保证的, 实践理性通过判断人类在面对自然实践的目的、手段等的正当与否从而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见, 生态异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密切相关, 事实也是如此, 实践本身就是人的自由和理性的存在方式,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理性是其最终是否合理的裁决者, 是区分正确与不正确、应当与不应当的根据, 因此, “人化自然”的发展背离了人类的本质, 呈现出异化状态也意味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出现了异化。“实践异化”主要表现在, 作为技术因素和理性因素综合体的实践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 其理性品质弱化或者受到忽略和“遗忘”, 这主要体现在由人类行为与理性的对立、实践被“生产化”和“技术化”等导致技术成为实践理性的品质, 也即当代社会中工具理性成为理性主导的一面。

人类行为与理性的对立, 最终致使人类对自身的实践活动失去理性的判断力, 人类对自身的行为失去了理性反思, 这也是进现代文明危机的根源之一。人类在不顾一切开发和掠夺地球资源的时候, 失去了对地球资源是否有限的理性反思, 在大力发展工业文明的时候, 失去了对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的理性反思, 在技术的驱使下不断研发新的工具以代替人类自然器官的工具时, 失去了对人类作为物种自身的进化优势是否受损的理性反思, 在欲望的诱惑之下而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时, 失去了对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和意义的理性反思, 这些文明危机无不与此相关。

人类对自身实践活动判断力的丧失, 也进一步导致了“实践异化”的另一个方面的产生, 即实践的“生产化、技术化”和理论的“知识化、工具化”。在这种趋势下, 是“知识”和“技术”而不是“明智”成为判断实践的理性品质, 在这种理性品质的支持下, 我们在考察一项实践活动时主要是看“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进行”, 而失去了对“应不应该、正不正确”进行考虑, 而这才是真正决定实践活动合理性的最终根据。这种用“是”取代“应当”的行动除了逻辑上的僭越之外, 更造成了“人化自然”发展的严重后果。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用关于自然的“陈述系统”取代关于社会的“评价系统”, 用知识的“真”或“伪”取代了价值上的“善”或“恶”, 从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本身为目的, 以物质水平的进步为目的, 以经济总量的无限增长为目的, 而忽略了人类发展本身的目的、过程和手段的价值评价, 忽略了生态发展的最高原则即维护和体现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尊严。

总之, 生态问题就是指当前人类在处理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违背了第一原则, 以经济总量增长为第一指标的人类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从而危及了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尊严等本质。这也决定了生态问题的呈现只能是两种形式:一是, 生态发展违背了人的生存、自由和尊严, 我们称之为“生态异化”;二是, 实践观念中的理性品质弱化或者受到忽略, 我们称之为“实践异化”。这两种形式的问题归结到一点, 就是生态发展背离了其第一原则。由此, 这也决定了我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方向, 即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合理性的控制着手。

参考文献

[1]刘福森.西方文明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5:230-238.

辩证法的实质问题 第2篇

《哲学笔记》是列宁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作的笔记汇编。该书汇集了列宁1895~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注、札记和短文,主要包括1895年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和1909年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两书的摘要;1914~1916年的笔记,包括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宁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等提纲和短文。

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列宁对黑格尔的哲学“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整体”的态度是:批判的继承。具体的说,就是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读黑格尔的著作”,就是“揭发、拯救、解脱、清洗”黑格尔的辩证法。

具体来说,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黑格尔有些论断,虽然完全是在他的绝对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如果砍头去尾的从其体系中割裂出来,则是完全正确的。例如黑格尔说:“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列宁摘录了这个论断,并认为这个论断是“唯物主义的”。

第二,黑格尔的某些论断中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了这种合理的因素,因而还需加以唯物主义地颠倒,才能为我们所汲取。例如黑格尔说,“被生物所征服的无机界之所以被征服,就是因为自在的无机界和自为的生命是一样的东西。”这里,黑格尔认为有机界和无机界是同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绝对观念的不同环节。黑格尔肯定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同一性是正确的,但他把同一性的基础看做绝对观念,因此,应该颠倒过来,把同一性的基础看做客观物质世界,而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阶段。

第三,黑格尔的某些论断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但这些论断不仅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构成部分,而且其中就明显的包含有唯心主义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割裂出来就不够了,还需抛掉这些唯心主义的概念。例如黑格尔说,“不论

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列宁很重视黑格尔的这句话,认为他提出了关于世界的普遍的有规律的联系的思想,但必须抛去其中明显的唯心主义概念。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物主义的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有着合理因素的地方,把掩藏在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中的客观辩证法或认识辩证法的内容挑出来,而挑选的方式则视情况而异。唯物主义的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但这有这样,才能把其中合理的东西揭发、拯救出来。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它是列宁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它深刻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明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诡辩论的对立,剖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该文主要论述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本对立的标志。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列宁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宣扬、推

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 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

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资产减值;损益操控;实质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104

由于众多因素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使企业利润虚增。

1 资产减值的性质及经济实质

当企业资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或者价值低于账面金额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该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符合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要素的要求,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当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时,减值的部分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是说不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该按照费用的确认条件将金融资产减值部分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资产价值发生了减损,会计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予以充分的估计,降低或转移潜在的风险,从而增加其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 资产减值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有一节是专门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相关处理的,虽然对资产减值的计提、计量、确认、披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但是在全面系统的规范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在计量基础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2.1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如何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所在。虽然规定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应该确认减值,然而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却有较大的操作难度。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方面来说,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使得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科学、权威的标准依据。企业财务人员在确认减值时,常常出现找不到参考依据的窘迫局面。

第二,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市价下跌等原因出现后,会发生价值贬损。而对其确认和计量,大多是企业会计人员依据经验和同行业的同类商品的市价,做出的简单价值确认,这种确认缺乏专业评估机构专业认定,不具有权威性,即使专业评估机构参与了评测,但很多缺乏企业各个部门以及社会机构的协同认定,企业往往注重经济效益,而拒绝支付协同认定的花销。

第三,企业会计制度中曾规定,要对计提资产减值的资产逐项确认和计量,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的种类繁多,而且资产的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别独立,财务难以对资产的细节把握全面,要对繁多的资产的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工作强度很大,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很多企业往往在减值的确认方面从简处理,这样做出的结论与实际有很大的背离。

2.2 资产减值披露不充分

对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披露,是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但会计准则一般情况只要求披露金额,而对减值的原因,计量方法则不做要求,只有在重大资产减值时才做相关要求。所以我国的企业大多也都进行了披露,但是却在资产减值披露时没有充分披露重资产减值的信息,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对资产减值的金额和原因予以披露,而对于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方面的信息,如未来现金流量所依据的假设条件、折现率的计算方法、销售净价的计算依据往往不进行相关的披露,这样就使得资产减值的信息不够充分。

2.3 计提成为利润的平衡工具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企业操纵盈利的手段。《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企业利用计提调节盈余提供了可能。例如,对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自定出往来账的账龄,根据不同账龄确定相应的计提比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年终利润以及所得税。

2.4 可回收金额难于确定

可收回金额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再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比较,采用孰高原则确定。可回收金额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可回收金额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应当综合考虑到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折现率等客观因素,这样需要会计人员应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外加实际上可回收金额的确认依据不够明确,受到会计人员判断和估计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因此可回收金额的确认,具有很大的操作难度。

2.5 公允价值计量困难

公允价值的应用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现值以及长期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等计量,都需要以资产评估机构作出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客观评价资产价值,这对信息的公开程度、信息的传递技术、外部市场的成熟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社会资产评估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处于发展阶段,外加市场环境的复杂,要想定期、及时公布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使得上市公司很难获得当前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即使上司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其计量依据也难以进行衡量,这就使得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缺乏一定的资料依据。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与会计人员判断能力有很大关系。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更具有不确定性,使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判断,对企业利润有着非凡影响。企业确认资产价值,不仅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提升资产的质量,使资产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潜力。

参考文献:

[1] 许宗保.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6.

[2] 张广艳.关于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具体运用 [J].企业导报,2013.

[3] 周雪艳.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前提[J].会计之友,2009.

[4] 范凯弘.运用新资产减值准则体系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J].现代商业,2009.

[5] 谭伟强.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09.

[6] 侯晓琴.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D]. 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4).

[7] 张阿曼.新会计准则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

[8] 卢希梁.浅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若干问题[J].冶金财会,2005.

[9] 谭芳.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08.

[10] 罗兰,吕铎,李颖异.基于资本保全观下的资产减值中会计利润操纵浅析[J].中国市场,2014(2).

[11]张琳. 试论新资产减值准则下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J].中国市场,2013(10).

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质 第4篇

因此, 从本质上说, 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设计出一个好问题。

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

一、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首先应当是一个“初始问题”

所谓初始问题, 是那些可能导致数学知识 (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甚至思想, 观念) 产生的问题。

通常, 面对着一个课题, 会想到很多问题。

例如, 对于“函数的概念”我们就会提出如下的问题:

问题1:什么是函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函数的定义是怎样得到的? (下定义的逻辑过程)

其实, 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导致函数概念产生的初始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只能产生在函数概念形成以后, 至少只能产生于出现了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之后。试问:在函数概念课上, 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什么是函数?”的问题, 除了静下心来准备听教师讲解, 或者急着翻开书本看现成的答案以外, 又能做些什么呢?

严格地说, 对尚未建立函数概念的学生而言,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只不过是两个意义不清的问句, 而不是严格意义下的问题。因此, 由上述问题为起点的教学设计就必然会掩盖数学思维过程。

下面就是以问题2为起点, 进行了若干教学法加工的教案:

教案1函数的概念 (节选)

笫一步让学生分别指出下面例子中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达方式。

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匀速前进的火车, 所驶过的路程和时间;

用表格绘出某水库的水量和水深;

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

笫二步找出上述各例中二变量关系的共同属性 (略) ;

笫三步通过抽象找出共同属性之间的各种假设 (略) ;

让学生用变式对假设进行检验, 以确定其本质属性。

笫四步让学生举例, 将上述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 概括形成函数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从表面上看, 在这个教案中学生是在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 积极参与了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 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整个活动的目的, 也不知道作出判断 (例如“本质”和“非本质”) 的依据。事实上, 学生只是教师各项指令的机械的执行者, 因而不能形成深刻而主动的思维活动。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 问题2并不是形成函数概念的初始问题, 因而它无法为促使函数概念产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以就样的问题为起点的教学, 就必然会掩盖数学活动的起动环节, 从而违背了数学教学要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原则。

为了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 就应该把促使数学发现活动起动的初始问题选为教学的起点。

例如, 在有关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中, 就应该把问题3当作教学的起点:

问题3: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要建立函数概念的?

这样形成的教学设计就在教案1的基础增加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教案2函数的概念

提出初始问题

问题甲出于防洪灌溉的需要, 某水库常需要知道它的实际储水量, 你能为它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测量储水量的方法吗?具体都应该做哪些工作?

学生应该知道, 直接测量水库的储水量是困难的, 但是, 测量水库在某一点的水深却是容易的。

那么, 能不能通过测量水深来间接地测量储水量呢?

通过对以上问题 (及类似问题) 的讨论, 让学生理解建立函数关系的目的, 产生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

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

当然, 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变量都可以做到用其中的一个来表示另一个的。这样就有了问题4。

问题4当两个变量具有什么样的联系时, 才能实现用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变量的目的呢?

这样, 在问题4的指引下, 寻求函数本质属性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 (这里的本质是由活动的目的———“用一个变量来表达另一个变量决定的) , 于是学生就可以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进行建构函数概念的活动, 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因此, 可以说, 数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就在于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 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剩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 去探索, 去尝试, 而不要多加干预。应该相信, 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一定会为数学课提供丰富的素材, 而探索活动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课。

二、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要改结论型问题为探索性问题, 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都以“已知A, 求证B”的结论型问题模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 应尽量避免以简单方式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应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加工、归纳、猜想发现结论, 从而使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 可根据教材内容, 有目的地设计探索性问题, 也可将教材中一些结论型问题 (如定理、证明题等) “已知A, 求证B”, 改造为探索性问题:“已知A, 试推测由A能得到什么结论, 并证明你的结论。”引导学生探索、整理、加工、归纳、猜想、证明, 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可以说, 设计好一个问题, 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展开的。可以说, 在问题确定后, 课的大框架也就确定了———它是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的。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第5篇

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简称为过程佳原则。过程性原则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

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的好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初始问题”。所谓初始问题,就是那些可以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法则、方法甚至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初始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决不仅仅在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界(当然这个作用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确立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好的载体,也为数学课提供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以及后续问题)的活动。

透过表面看实质:新定义型问题 第6篇

例1 (2015·庆阳)定义运算max{a,b},当a≥b时,max{a,b}=a;当a

(1) max,3=_______;

(2) 已知y1=和y2=k2x+b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1所示,若max

,k2x+b=,结合图像,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 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max{2x+1,x-2}的值.

【思路突破】(1) 比较与3的大小;

(2) 根据题意可以得出≥k2x+b;

(3) 分2x+1≥x-2和2x+1

【解答】(1) max,3=3.

(2) x的取值范围为-3≤x<0或x≥2.

(3) ①当2x+1≥x-2,即x≥-3时,max{2x+1,x-2}=2x+1;

②当2x+1

【解后反思】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等.

例2 (2015·永州)定义[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3.6]=3,[0.6]=0,[-3.6]=-4. 对于任意实数x,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A. [x]=x(x为整数)

B. 0≤x-[x]<1

C. [x+y]≤[x]+[y]

D. [n+x]=n+[x](n为整数)

【思路突破】“定义[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可解释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解答】当x是整数时,A成立;x为任意数时,B成立.

C不成立. 例如,[(-5.4)+(-3.2)]=[-8.6]=-9,[-5.4]+[-3.2]=-6+(-4)=-10,

∵-9>-10,

∴[-5.4-3.2]>[-5.4]+[-3.2].

D项也是成立的.

故选:C.

【解后反思】阅读并理解[x]的含义:不超过即小于或等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例3 (2015·天水)定义运算:a?茚b=a(1-b). 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种结论:①2?茚(-2)=6,②a?茚b=b?茚a,③若a+b=0,则(a?茚a)+(b?茚b)=2ab,④若a?茚b=0,则a=0或b=1,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思路突破】根据题意得:

2?茚(-2)=2×[1-(-2)]=6,选项①正确;

a?茚b=a(1-b)=a-ab,b?茚a=b(1-a)=b-ab,不一定相等,选项②错误;

(a?茚a)+(b?茚b)=a(1-a)+b(1-b)=a+b-a2-b2=a+b-(a+b)2+2ab=2ab,选项③正确;

若a?茚b=a(1-b)=0,则a=0或b=1,选项④正确,故选D.

【解后反思】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4 (2015·崇左)4个数a,b,c,d排列成a bc d,我们称之为二阶行列式. 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 bc d=ad-bc. 若x+3 x-3x-3 x+3=12,则x=_______.

【思路突破】根据所给的二阶行列式的概念,把行列式x+3 x-3x-3 x+3=12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算出方程的解得到答案.

解:行列式x+3 x-3x-3 x+3=12可以化为方程(x+3)2-(x-3)2=12,解得,x=1.

【解后反思】对于新定义的题,首先要看懂运算的法则,把新定义问题转化为常规的数学问题来解决. 本题新定义的实质是将四个整式交叉相乘再求差化简,最后转化为解方程确定结果.

例5 (2015·临沂)定义:给定关于x的函数y,对于该函数图像上的任意两点(x1,y1),(x2,y2),当x1

①y=2x;②y=-x+1;③y=x2(x>0);④y=

-.

【思路突破】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y=ax2的图像过原点,当a>0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应用这些性质便可轻易地解决问题.

【解答】y=2x,k>0,所以①是增函数.

y=-x+1,k=-1<0,所以②不是增函数.

y=x2,当x>0时,是增函数,所以③是增函数.

y=-,当x1=1时,y1=-1,当x2=-1时,y2=1,x1>x2,y1

【解后反思】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各种函数的性质以及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民族问题的实质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提问,课堂问题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 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近年来, 我国不少的教育学者、教师和教研人员秉持着淡化应试教育思想、冲破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形式的坚定信念, 从关注研究“教学提问”这一典型课堂教学行为出发, 试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 一味地提倡教学提问却导致了“满堂问”的尴尬现象。原因何在?事实上, 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提问的性质、形式、意义、作用、策略以及提问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思考和探讨, 特别是对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标准等作了深入研究。[1,2,3]此外, 研究者还从对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的研究, 延伸到对教师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之间关系的研究。[4]

然而, 对教学提问的研究只抓住了提问行为这一现象, 忽视了教学提问背后的核心———“问题”, 因此对其研究也就难以溯本寻源。为了充分认识和把握教学提问这一教学行为, 有必要对教学提问的核心概念———“课堂问题”作出界定。本文初论课堂问题, 希望于这两方面均有所助益。

课堂问题的本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问题”一词大致有五种基本解释, 即问题是:⑴“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⑵“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⑶“关键, 重要之点”;⑷“事故或麻烦”;⑸“属性词, 有问题的, 非正常的, 不符合要求的”。除此之外,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还讲到“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据此, 问题一词应该还包含有“事物之间的矛盾”这一含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问题的来源既可以是经过教师设计需要学生回答的题目, 又可以是要求师生共同研究解决的疑难, 还可以是知识本身所包含的事物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 课堂问题的含义至少应包括上述三种对“问题”的基本解释。

然而, 不管从课堂问题产生的时空条件、涉及的内容对象, 还是从课堂问题从属的主体等不同角度来看, 课堂问题都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问题”的含义。首先, 课堂问题以经过设计或自发随机的方式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条件。其次, 课堂问题既包含教师用以贯穿教学过程的重要线索, 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特殊方式。再次, 课堂问题涉及的内容对象是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知识, 课堂问题以知识本身的意义为生发的土壤。最后, 课堂问题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产生的。教师采用课堂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主动思考, 引导师生双方展开对话, 进而实现教学互动。因此, 课堂问题的从属主体不是单一的, 而是具有双重主体的属性。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师生或生生间的双边互动, 也就不可能产生课堂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认为, 课堂问题是指师生或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由于个体经验与能力的差异而造成对所教或所学知识意义的不同理解, 从而以某种特定方式表达出来的认识错位或偏差。课堂问题可以经过教师预先设计,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自发;无论是经过设计还是随机产生, 课堂问题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而被提出并用以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

课堂问题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应充分依据课堂问题的类型和作用, 以采取合理适当的提问方式及提问策略。笔者根据对中小学常态课堂教学的长期观察, 结合上述对课堂问题本质的思考, 从不同角度作出如下课堂问题的分类。

1.按课堂问题的产生方式分为教师设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需要预先设计的问题, 它将在教学过程中的特定时机被教师提出给学生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根据具体的需要随机产生并提出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仍然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或生生对话互动的需要, 由学生随机提出给教师或其他学生的问题。

2.按课堂问题的呈现方式分为口头问题和书面问题

口头问题是指教师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提出的问题, 它具有快速、灵活、便捷的特点, 表现为思维的敏捷性。书面问题则是呈现于书面的课堂问题, 它是师生之间比较正式的问题形式, 如教科书或练习册中的习题、试题等。

3.按课堂问题的问答结构分为有问有答的问题、有问无答的问题和无问有答的问题

有问有答的问题是指问题的问和答两部分都十分明显地呈现出来, 它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形式。有问无答的问题一般是指教师提出问题但并不希望学生作出回答, 目的仅在于引起学生思考或用以转换教学过程的环节等。无问有答的问题则是指教师或学生把所教学的知识作为某个潜在问题的答案, 比如教师或学生在结论时常说“这就是××的原因。”

4.按课堂问题的问答性质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 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开放性问题则是指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需要回答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作出尽量充分圆满的回答。

5.按课堂问题的从属主体分为“教师———个体学生”问题、“教师———群体学生”问题和“学生———学生”问题

课堂问题的从属主体往往由问、答双方构成。“教师———个体学生”问题是指教师与一个学生之间的问题, 其他学生只旁听或不参与。“教师———群体学生”问题是指教师与多个学生 (一般指班级的全体学生) 之间的问题。“学生———学生”问题则是指在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教学中学生之间 (无教师参与) 的问题。

6.按课堂问题的呈现性质分为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

显性问题是指以口头或语言形式明确呈现, 要求回答者作出回答的问题。隐性问题是相对于显性问题而言的, 它的内涵比较宽泛, 甚至不以问句的形式呈现, 比如教师的启发与暗示、学生表情或语言表达出的困惑, 以及师生之间存有偏差的意见和观点等。

一般而言, 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具有各自不同的教学作用。笔者对上述各类课堂问题的主要作用作了梳理, 具体参见表1。

上述各类课堂问题的作用显然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 并且同一个课堂问题亦可属于不同类型的问题, 但这都不影响教师在选择采取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时如何考虑其主要的教学作用。充分认识课堂问题的类型及其特定作用, 将有助于教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问, 恰当地对课堂问题进行叫答、候答和理答。

认识误区与实践策略

基于课堂问题的教学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行为, 应当引起教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然而, 由于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本质、类型及作用认识不足, 导致通过简单地增加提问频率, 以求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 结果适得其反。可见,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关于课堂问题的认识误区, 须在实践中加以纠正。下文针对当前课堂教学, 笔者提出有关课堂问题的错误认识及实践策略。

1.课堂问题的产生重随机形成、轻预先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缺乏对问题的精心设计, 往往依靠随机生成的课堂问题, 这是提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应明确课堂问题的设计意图, 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 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5]

2.教师忽视口头问题的重要性。口头形式的课堂问题表面看起来无足轻重, 实际上它起到能贯穿和推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重要作用。口头问题不一定是随机产生的问题, 教师须认真准备口头问题的材料。

3.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局限于采取封闭性问题, 着重于巩固知识点的教学, 而忽略了开放性问题的提问。开放性问题对于变革师生主体关系,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须积极探索尝试。[6]

4.教师对隐性问题的把握不够。当前课堂教学形式亟待变革,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改革的关键。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对教师提出了重大挑战, 致使不少教师在变革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邯郸学步”的现象, 教师对隐性课堂问题把握不够是其重要原因。认识隐性课堂问题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须以课堂观察为基础, 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从而达到灵活自如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卢正芝, 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4) .

[2]田广增.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4) .

[3]俞红梅.有效提问: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 2012 (2) .

[4]卢正芝, 洪松舟.课堂提问主体转向学生的教学论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8) .

[5]王勇.课堂教学设问的价值判定[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5) .

民族问题的实质 第8篇

1.“发现问题”是否有空间

我们常说的“发现问题”, 并非仅指“想到一个数学问题”, 而是涵盖“洞察情境所含的各种信息及其联系、进而生发相关问题”的过程性意蕴。由此, 笔者认为, “发现问题”的核心要素是“信息解读”。日常教学中, 我们常能看到如下场景:呈现一幅主题图后, 教师随即发问, 让学生口述“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主题图大多素材鲜活、信息多元, 由于缺乏必要的读图时间, 学生发现的信息往往是缺损的, 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是浅层的。出示一道数学题后, 教师要么抽一位学生代表读题, 要么干脆跳过读题环节, 快速切入解答活动。表面上, 时间省了。实际上, 由于学生对问题信息的卷入不足, 效果差了……长此以往, 当学生独立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 他对信息解读会有一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自以为是”的“条件反射”, 从而严重影响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2.“提出问题”是否有价值

大家已有共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近年来, 很多教师都已重视“提出问题”的有关教学。不过, 要警惕“标签化”倾向。前段时间, 笔者听了一节《小数加减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 教师借助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如下图) 后, 脱口而出:“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轻而易举地提出了“相差几分”的问题。这个环节, 看似没有任何纰漏。但静心反思, 根据这幅主题图所蕴含的信息, 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似乎没有了, “求和”显然没有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提出问题”有点类似于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其数学价值无法得以最大化体现。所以, 重视“提出问题”的教学, 并非贴上“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标签就够了, 我们更应关注“如何让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

3.“分析问题”是否有深度

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中, 很多教师拥有一套极富操作力的思路分析教学策略, 如“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的“分析法”, 如“根据这些条件, 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的“综合法”……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解决问题, 注重了素材情境的现实化、数学信息的多元化及解决策略的个性化, 对“分析法”“综合法”等思维策略相对淡化。于是, 我们看到, “分析问题”成为了“隔靴搔痒”。笔者执教《用连乘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时, 学生列出例题“一个方阵, 每行5人, 有8行。三个这样的方阵共有多少人”的算式“5×8×3”后, 请其解释“为何求一个方阵人数要5乘8”?有学生说:“因为5是每行5人, 8是有8行, 所以用乘法。”有学生说:“求一共要用乘法。”还有学生说:“用乘法比较简便。”不能说这些学生的回答毫无道理, 但显然离“因为求8个5, 所以用乘法”的数学本质还有一段距离。对此, 如若教师熟视无睹, 那就有失引领之职了。

4.“解决问题”是否有侧重

很多时候, 解决问题的策略通道是多样的, 这也是“解决问题”区别于“应用题”、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算法多样化”便成为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风景。然而, 很多教师过分追求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但对每种策略仅是点到即止, 缺乏扎实的本质挖掘。这样一来, 解决问题常常显得“轰轰烈烈”且“飘忽不定”, 部分学生在由衷感叹“方法真多”的同时, 并没能学到多少真正能够发挥长效的策略思想。笔者认为, 对班级团队而言, 确实需要依托“算法多样化”来发散思维、分享智慧、共同成长。但对学生个体而言, 与其忙忙碌碌且蜻蜓点水般地触摸多种策略, 不如安安静静且深层聚焦地建构一种策略。

从以上四个侧面中,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形式化”误区。显然, 只有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刻领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四能”理念的要义, 并立足实践, 理性超越“形式化”, 切实探求“实质性”, 解决问题教学方能提升效度。为此, 笔者提出四条行动建议, 以抛砖引玉。

一、丰富表征体验, 让“发现问题”更充分

观察需要时间, 审阅依赖空间。在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 教师务必控制自己“急于出手”“贪快求多”的冲动, 给学生留足必要时间、提供合适空间, 使其能够静心驻足、充分感知, 将问题信息有效纳入脑海之中, 从而优化解决问题的“第一印象”。除此之外, 教师更要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常态训练,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有效审题, 增强表征”的学科基本功。

1. 着眼细节, 培养审题习惯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教师可按年段、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审题 (图) 习惯。其一, 低年级着重培养“读完整”的审题习惯。教师可通过“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有哪些信息”“除了左边的信息, 右边还有什么信息”“还有补充吗”等即时追问, 强化学生的“信息卷入”意识。其二, 中年级着重培养“读细致”的审题习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问题信息中的重点词句 (可标注圈画) , 突出要点, 直面关键。其三, 高年级着重培养“读反复”的审题习惯。要求学生不仅在解决问题前认真读题, 更要在解决问题后再次读题。

另外, 解决问题过程中, 教师还应基于现场学情, 注意对审题习惯的细腻养成。

2. 依托图示, 提升表征能力

审题过程中, 多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是一种较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信息梳理方式。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重视“几何直观”的思想渗透。也就是说, 从低年级开始, 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来描述问题含义”。图示, 不苛求规范性, 而关注实用性,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审题时的所见、所感、所想真实而鲜活地表达出来。这个图示形成的过程, 既是透视情境的过程, 更是凸显本质的过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数学价值。举个例子, 有一类倍数问题, 如“钱塘江全长约605千米, 比曹娥江的3倍还多59千米。曹娥江全长多少千米?”学生错误率常常偏高。如果学生能够带着“几何直观”的强烈意识, 通过简洁图示, 整理问题信息, 那么, 无论是“算式法”还是“方程法”, 正确率或会更高。

二、加强有序训练, 让“提出问题”更扎实

人教版教材中编有很多主题图, 在其中再现了现实场景, 融会了丰富信息。这样安排的意图是, 使学生能在丰富资源的全面解读中, 逐步理顺思维线索, 进而产生问题需求。那么, 教师在依托教材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什么呢?

1. 由扶到放

出示主题图后, 教师不要一味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而应根据学生需要, 对提问策略有所指导。低年级时, 教师可在学生解读信息后, 提问启发:“根据……和……等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使学生感觉到, 有效地提出问题是基于具体信息的。久而久之, 他们便会形成一种“先获取信息、后审思逻辑、再提出问题”的策略意识。而这, 对其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到了中高段, 教师可逐渐放手, 要求学生自主完整地表述“根据……和……等信息, 我提出的问题是……”另外, 在组织学生提出问题时, 尽量避免“信息标准”“问题单一”, 而应尽量追求“信息多元”“问题丰富”, 使学生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锤炼思维、提升能力。

2. 面向全体促落实

我市曾连续三年组织解决问题质量调测。就提出问题的现状看, 学生所提问题“无意义”“表述冗长”“词不达意”的不足显而易见,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常态教学的客观缺失。很多时候, 教师只是把提出问题作为引出列式、启动计算的“幌子”, 因而, 不够重视提出问题的教学组织。然而, 当提出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时, 显然每位学生都必须拥有提出问题的学科功底。所以, 组织学生提出问题时, 不能只让个别学生口头表述, 而应该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 且有一定比重的书面表达。由此, 提出问题的教学组织才能落到实处、惠及全班。

三、挖掘数学本质, 让“分析问题”更到位

数学课程视野中的解决问题, 其本质是依托现实情境、应用数学知识。作为解决问题重要环节的“列式”, 是以四则运算的数学意义为依据的, 因此, 众多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夯实运算意义的理解、为解决问题坚实奠基”, 显然很有道理。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透视情境表象, 把握问题结构。于是, 数量关系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逻辑拐棍。

1. 链接运算意义, 夯实细节算理

究竟用哪种运算来列式, 显然要看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暗合了哪种运算的本质含义。比如, 一年级认识“减法”时, 有类题目 (如下图) 学生经常出错, 把“17-4=13”列成“13+4=17”。对此, 教师总会强调:总数知道了, 该用减法;求总数, 才用加法……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实践证明, 教师应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充分描述, 进而积累以下经验:一共有17个苹果, 右边数出了4个, 左边还剩下几个?这道题所求的, 是17里面去掉4后还剩余的数, 所以该用减法。这样的教学, 回到了减法运算的意义原点, 容易使学生心服口服、产生认同。此后, 凡是遇到“求剩余”的问题, 学生便能自然选用减法, 而不至于瞎猜。

2. 依据数量关系, 把握整体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使学生)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简短的阐述, 点明了数量关系对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事实上, 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问题, 都蕴含着一组或多组数量关系。比如, 在“妈妈买来5千克苹果和4千克桃子, 一共用去了73.8元, 每千克苹果9.8元, 每千克桃子多少元?”这道题中, 就隐藏着三组基本的数量关系 (如下图) 。从上往下看, 从问题出发, 通过数量关系, 找到条件, 逐步推进;从下往上看, 从条件出发, 通过数量关系, 引出问题, 依次延续……解决问题教学中, 如果能够经常引导学生依据数量关系“抽丝剥茧”“顺藤摸瓜”, 那么, 既能提高解题效率, 还能增强分析能力。因此, 一方面, 教师要注重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引导, 使学生在理解术语的基础上把握关系;另一方面, 教师还需坚持组织学生立足数量关系、剖析问题思路, 不松懈, 不浮夸。

四、积累活动经验, 让“解决问题”更有效

对学生而言, 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不仅需要得到“鱼” (实现某道题目的顺利解答) , 同时还应学会“渔” (掌握解决问题的可靠策略) 。正如新课标强调的:“ (使学生)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所以,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教师既要夯实每次活动的体验过程, 让学生能够“深入进去”, 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 还要注重每个阶段的经验提炼, 让学生能够“超脱出来”, 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如“有效审题的经验”“画图示意的经验”“有序分析的经验”“代入检验的经验”, 等等。这些经验, 会纳入学生主体的解决问题素养系统, 并将对其今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民族问题的实质 第9篇

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遗留问题, 反映了深层的意识形态问题。在冷战时期,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冷战结束后, 对东欧、苏联以及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歧视问题却延续了下来, 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由此产生。

在反倾销调查中, 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不予承认, 要采用“替代国”制度, 用“第三国”来考核中国是否存在倾销等行为, 然而这是一把“有弹性的尺子”, 对中国、东欧和古巴等国家来说存在严重不公平。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选取上, 美国多是采用如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我国的国家来计算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 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 还有美国一国一税制度对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区别对待, 还将中国所有同类生产商视为一个整体;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市场经济地位国家通常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而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过错推定”原则。种种不公平的做法和歧视归根溯源都是美国同中国在某些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或美国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从而阻碍和影响中美间的贸易发展。

同样出于这种政治性原因, 美国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给予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这些国家市场化程度远不如中国, 而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却没有得到这一应有的地位, 从中可见一斑。事实上, 中国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地提高, 早在2002年, 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引国, 这不但证明了中国的投资环境稳定性和优越性以及引资政策的有效性, 也从中表明各国投资商对中国投资环境和政策的认可和信任。

二、隐性的贸易保护

21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断加快, 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状态, 再加之WTO所提倡的贸易自由化使得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锐减, 相关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原产地规则等相对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也都大大减弱, 反之对反倾销、反补贴等确保贸易公平的措施却成为了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和各国之间贸易摩擦的起因。

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政策的相继实施吸引了世界各国在华大力投资建厂。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 90年代开始,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这就使得处于发达国家产业周期中衰退期的夕阳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这些夕阳产业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产业, 而在当时的中国恰恰拥有这些产业所需的一切生产要素条件, 再加之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 都无疑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中国从别国进口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 经过在本国的加工制造后再出口到美欧等地。这样一来, 美国的进口对象从原本的较为分散的许多贸易伙伴国相对集中到中国, 美中贸易逆差逐年攀升, 中国也成为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靶心”。可以说,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各国经济产业转型、美中大量贸易逆差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

中国对美国贸易的持续顺差致使中美间贸易失衡, 从美国国内分析, 这必然会使其国内大量相关企业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其经济不景气, 失业率上升时期, 国内受影响产业和工会集团会积极加大对美国国会的游说, 要求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基于美国政治体制, 国会通过立法、相关预算限制等来影响贸易委员会对相关国家的倾销裁定。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难以顺利取得。

此外,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 美国会每年对中国进行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审查。通过一年一度的审查机会, 美国还可以趁机对中国提出相关的贸易设限要求并以此来保护本国的同种类生产企业, 达到其贸易保护表面合理化的假象。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审查再也不能成为挟制中国出口的工具, 并且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也使美国觉得有必要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基于中国大量出口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 相对价格也较低廉的商品, 美对中国大量发起反倾销调查而却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这正可以达到美国表面上尊重贸易公平、推崇贸易自由化, 但实质上又保护了本国相关产业的真正目的。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无法取得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初衷。

摘要:从美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展开, 对美国等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 其既是意识形态矛盾的产物, 由经济问题政治化造成的, 也是美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一种隐形的贸易保护方式。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反倾销

参考文献

[1]吴媛媛.论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合理解决[J].法制社会, 2009 (4) :97.

[2]李明德.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及我国政府的应对之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52-55.

[3]曾令良.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J].法学研究, 2004 (5) .

谈桥梁工程管理中几个实质性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公路的投入,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桥梁技术也突飞猛进,桥梁的建设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公路运输的扩大,加大了对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因此,对桥梁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是桥梁工程的灵魂,但目前在桥梁工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许多的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事故、投入运营不久的桥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超载车辆压垮桥梁等。桥梁质量固然由多个环节的控制构成,如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管理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施工管理阶段的控制。桥梁施工管理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和复杂的工作,优质的施工质量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本文就桥梁工程管理中几个实质性问题作出探讨。

1 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在所难免,如不能及时处理将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走向、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常见的桥梁混凝土施工裂缝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及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型。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裂缝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桥梁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是在混凝土硬化的早期,其中大部分裂缝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和严谨的配合比设计避免,而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严格按规范施工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防止尤其重要。

预防措施:(1)材料选用。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入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2)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上防止裂缝的措施有基础处理、支架搭设进行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对支架进行全面积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3)加强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的措施有加强早期混凝土养护以降低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率,如在结构外露面覆盖麻袋、海绵等;防止温差裂缝的措施有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工序及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消除部分温差;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4)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理的收缩缝。

2 预应力张拉问题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目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张拉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专业性强,而在实际施工中,有的施工队伍经验不丰富,加之有的设计方案考虑欠妥,引发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损失过大、空心板梁张拉后梁端项底板中间部位出现纵向裂缝、工字梁梁体扭曲变形、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等诸多质量缺陷。预应力张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使桥梁受到破坏,承载力下降,危及结构的安全,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工程中预应力张拉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滑丝和断丝、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预应力筋孔道漏浆致使穿束张拉受阻、后张法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产生较大误差等。现将先张法与后张法在工程实际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1)先张法。先张法施工的空心梁板在梁端放张后项底板中部附近出现自两端向跨中延伸的纵向裂缝的现象较为常见。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放张作业不规范造成,有的采取单侧放张,还有的是采用乙炔或氧气切割放张,而且还是非对称、相互交错切割,使梁体单侧受力,导致梁端中部产生自梁端向跨中延伸的纵向裂缝。

2)后张法。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道质量中,孔道不流畅,漏浆严重,导致孔道摩阻增大,预应力损失大,这已经成为预应力施工中的通病。之外,混凝土保护层普遍偏小,施工时采用的保护层水泥垫块,多数损坏和移位,导致梁板保护层失控,加之预应力孔道压浆多数不到位,而使箱梁底板和板梁底面出现许多不应产生的纵横向裂缝。分析其原因:(1)设计上对张拉时梁端混凝土局部应力集中考虑不周;漏算部分预应力筋的转角,有些技术人员仅计算了预应力筋的纵向累计转角,忽略了预应力筋的水平和弯梁本身的转角,对此只要重新核算并经设计方同意增加有关转角即可。(2)张拉时,张拉顺序不当,张拉速度过快:由于预应力筋定位不准确,例如预应力筋的波峰波谷未到位,使预应力筋实际累计转角比设计累计转角小;预应力筋始端点位置不准确,使实际预应力筋比设计预应力筋长等。(3)梁体混凝土质量低劣、或张拉时间过早,以及锚垫板附近的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张拉后出现碎裂。

3 外加剂问题

在现代的工程建设中,外加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材料。桥梁工程中应用也较多,比如桥梁的桩基础浇筑、预应力板的预制桥面铺装层的施工、防撞护栏的浇制等等都在引用外掺剂。桥梁各部位结构不同,添加外掺剂的作用不同。比如,混凝土经常接触水的部位都应该设计为防水混凝土,保证本身的密实性和防腐蚀的性能。尤其是桥面和下部结构水位浮动的部位。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超细粉等可以减少水泥带入的碱量,加入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可以对膨胀、开裂起到阻裂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达到自防水的基本要求。又如高效减水剂在桥梁预制板、预应力混凝土中广泛应用,高效减水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保证钢筋密集部位和薄壁混凝土的质量在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用水量,在强度等级要求相等的情况下,能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但是,目前工程中有些施工人员不了解外加剂的性能,在使用量及施工工艺上盲目操作,从面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如蒸养混凝土中外加剂若使用不当,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起鼓、胀裂、酥松等质量问题,强度也显著下降。因此,桥梁工程管理中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合理使用,项目部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比较,选择适合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厂家,同时还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是否过快,以确保外加剂起到真正的作用。

4 施工安全措施问题

在桥梁施工阶段,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影响结构安全的因素很多,桥梁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由于桥梁工程的结构复杂多变,各施工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尽相同,无统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编制安全措施时应结合本企业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以达到既定的安全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全局考虑。土建、吊装工程首先考虑施工期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专人专项设计。对施工现场跨度大的现浇悬灌梁施工支架,一定要请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完善的设计,在施工中不能擅自减少或代替杆件,要按正式工程组织验收,这样才能保证支架施工的安全。此外,在土方开挖时为保证开挖顺利,首先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并请专人安全设计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确保施工安全。(3)安全用电。施工过程中与外电线路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屡见不鲜,当外电线路与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达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屏障措施。(4)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凡高于周围原有避雷设备,均应有防雷设施等。(5)高空作业安全规定。高空作业人员与地面联系,应配有通讯设备或有专人负责。在经常有大风出现的地方施工,还要考虑加设揽风绳。在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或视线不清时应停止高空作业。

参考文献

[1]颜海主.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萧绍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预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付铁链.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的浅见[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4-15.

民族问题的实质 第11篇

一、审计实务中符合性测试常见问题分析

(一) 合规合法性方面

合规合法性测试主要测试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是否违背了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实务中常见问题有:一是无内部控制制度, 业务处理没有相关的规定和审批程序, 这种情况在一些小公司更为常见。二是业务不按照会计准则执行。如费用计提不符合准则, 有的企业没有计提坏账准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没有按准则的规定记账。三是记账凭证后缺少重要的原始凭证。四是票据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被审计单位不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 企业发票管理不严格。

(二) 授权分权方面

授权分权控制是指业务的处理要有合理的授权分权, 做到相应的权责一致。常见问题有:一是部门主管权力过大。有些公司经常发现有报销的凭证, 但没有发票等可以证明报销金额的票据, 只有部门主管的签字和报销批准单, 容易形成主管和财务人员的共同舞弊。二是有些业务没有经过相应的审批。有些企业一些项目的报销凭据没有部门经理等上级领导的审核签字批准。三是经费申请、审批、报销的流程监管不完善, 同时财务部门也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对每一笔报销项目进行把关。

(三) 不相容职务分离方面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职务由同一人操作会加大舞弊的风险。如记账和审核、审批与执行、执行与记录、记录与核对等都属于不相容职务。常见问题有:一是企业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二是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

(四) 业务程序标准化方面

业务程序标准化要求业务处理核算时应准确、及时, 制定相应的业务程序。常见的问题有:一是会计记录不准确。二是业务流程制度不完善。一些凭证上只能看到制单人, 而无人审核, 或者制单和审核是同一个人。三是会计人员记账不能及时地反映实际情况。四是会计档案没有按要求保管。

(五) 内部核查方面

内部核查指企业要定期进行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等。一是存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严, 没有定期核对。有些企业库房存货、固定资产等实际数与账面数不符。二是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章程都很健全,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落实。

二、审计实务中实质性测试常见问题分析

实质性测试通常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准确性、披露、分类等具体目标,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分析性复核、查询等方法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实务中实质性测试常见问题有:

(一) 错记费用

1. 坏账准备计提和折旧计提出现错误。

有的企业没有按要求计提坏账准备;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或者收回可能性不大的应收款项, 没有及时计提坏账准备;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没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对关联方交易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但却计提了坏账准备。2.固定资产没有按规定的期限进行计提折旧, 存在加速折旧和一次性计提折旧的问题。在计提折旧时忽略残值, 把固定资产全额计提折旧;有些报废的资产未能及时在账面进行更新。3.无形资产的摊销不规范。有些企业不按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如某企业新增无形资产均按5年摊销, 但无形资产证书上表明应按20年摊销。4.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核算错误。有些企业存在随意虚增管理费用以便冲减应纳税所得额, 少交税金的现象, 有些企业存在推迟确认费用、调节利润的现象。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利息不按时计提或少计提。存在有些利息并未按权责发生制计提, 而是在短贷到期时一次付息 (合同规定到期还本付息) , 而此项短贷刚好跨两个年度, 按会计准则规定, 跨年度的短期借款或应付票据应在年底计提利息。有些费用没有正确地摊销或预提。有些企业存在已发生的部分大修费用没有进行计提进入成本费用, 或企业计算预提费用时, 是按照自己的判断和本期的需要, 而没有一定的标准。有些企业随意增加或减少费用来操纵利润, 达到少缴税或漏税的目的。如有公司因近两年的盈利较高, 为避免多缴税, 公司将一部分盈利资金缴纳租房的费用, 甚至将一些房租交到2年之后, 达到少缴税或漏税的目的。5.一些账项错挂科目。对于一些非货币性交易等非正常业务、异常账户对应的业务应重点关注。有些企业常出现用固定资产抵账的情况;还存在一些重复挂账现象。

(二) 收入确认不恰当

1. 隐瞒收入, 不依据收入确认原则记账。

应记收入的款项未计入收入。如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原则是以房屋办理验收 (取得竣工备案表) , 发出售楼通知书, 已经交付钥匙给业主, 办理了交房的手续才能确认收入, 可是有些房地产企业只根据取得了竣工备案表和签约合同之后就确认收入。2.推迟确认收入, 如有些公司存在将上年应确认的收入延迟到下一年以调节利润。3.收入科目确认错误。表现在会计事项发生时会计科目记录不准确。比如政府补助利得本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但是会计人员却将其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4.虚构投资收益。如A公司把B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C公司, 但是并没有在工商局做变更登记, 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依然记入了A公司的账上, 导致虚构投资收益。

(三) 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存在白条抵库现象;存在坐支现金的对象, 如用现金支付奖金、年金;或违反现金支付管理的规定, 如有大额的现金支出;单独核算的部门应设现金日记账而没有设现金日记账。2.银行核算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不再使用的银行账户, 没有及时注销, 而且上面挂有少量资金;会计人员记账不详细, 如银行存款有多个账户, 并且在一个银行的多个支行开立账户, 但记账过程中记入银行明细账, 但又不详细记录银行支行的名称;科目对应不规范, 如企业没有将职工奖金、年终奖、临时工工资等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而是直接从银行存款支出。

(四) 会计造假行为存在

如有些企业为了满足总公司的指标, 通过调账来制造虚假利润;有些企业账务存在挂靠行为, 把一些挂靠企业的“挂靠费”直接冲减了成本, 而没有计入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交易, 操纵利润。

三、建议

为防范以上问题, 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提高管理的效率。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应从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做起, 科学地制定职责分派体系, 并遵循责、权、利统一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制订企业员工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业务流程、操作流程等, 并进行经常的检验和审查;制订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 制订严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管理办法, 对实物资产要设有专职的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

(二)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在遵照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对会计事项的发生做出判断、处理的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确认、计量、记录、反映, 因此, 对一个会计事项的处理, 要进行专业的确认过程, 这些都要基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所以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 对会计准则把握的程度决定了会计账簿的质量。因此,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教育, 可以采取继续教育、交流培训等手段;还可以和职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相结合, 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三) 建立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 会计失职行为应当追究会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可是,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部门管理工作体制上, 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 极易受单位领导的影响, 不能保持其独立性, 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公正性和正确性。表现在工作上, 则会出现白条抵库、任意坐支行为、隐瞒收入、虚构收益、随意改变会计政策、为偷漏税目的而进行的会计造假等行为。所以, 完善现有会计法规的激励惩罚制度, 对于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整个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建筑构成下一篇:仿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