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范文

2024-07-19

青年亚文化范文(精选12篇)

青年亚文化 第1篇

《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的解释为: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部分, 是对主导性文化的补充。任何群体, 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价值不同, 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 体现鲜明的集团、全体个性、语言、凝聚力的文化形态, 即为亚文化。据此分析, 青年亲身参与并创造了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 其中某些部分是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 可称之为“青年亚文化”。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 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受众, 青年亚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高校青年亚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追求轻松、自由、愉悦和感官刺激, 如录制小咖秀等搞怪视频;第二种是身心躁动不安, 宣泄个人情感, 如沉迷网络游戏;第三种是无道德准则的社会反叛行为, 如嘲讽集体荣誉。总体而言, 高校大学生群体参与和创建的青年亚文化, 打上了属于他们“90后”的烙印, 相对于主流价值观而言, 具有边缘性、批判性和对抗性。他们追求个性, 勇于表达自我, 推崇快乐至上, 但缺乏理性的思考, 缺少社会经验;他们的价值观更加理性且现实, 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自由独立, 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趋向薄弱。

二、高校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

高校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青年亚文化多出现于社会转型期。目前,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 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不同观点的影响,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第二, 高校学生是“指尖一族”“社交一族”, 在新媒体时代, 监控环境相对宽松, 互动中负面信息更容易传播, 在充满负面情绪的空间里, 面对舆论压力, 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更为理性的观点会选择沉默, 即传播学中提到的“沉默的螺旋”。第三,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 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思想冲突最剧烈的时期, 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加之个人社会阅历较少, 青年容易出现价值冲突和迷茫, 青年学生成为易感人群, 容易产生负面认知和偏见, 出现对主流价值的抵触甚至对抗。

青年亚文化深刻影响青年的集聚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 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而言, 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 青年亚文化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一定冲突。青年亚文化崇尚个人主义, 高校共青团工作推崇集体主义, 这直接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在组织、动员过程中出现组织者热情高涨, 但参与者极不情愿的两极分化现象;青年亚文化倾向于选择多样性, 高校共青团工作强调统一性,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影响力和组织的号召力;青年亚文化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而高校共青团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另一方面, 青年亚文化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可以整合。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直面冲突, 客观分析, 开展研究, 不应漠视青年亚文化, 或一味打压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 倒逼高校共青团工作改变观念, 变革“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 开始关注青年群体的特殊性, 挖掘青年群体的真正需求, 更加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行有效、深入的对话。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多样性、个性化, 不乏生机和活力, 对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而言, 是有益补充。高校共青团可汲取青年亚文化的精华, 对现有的活动形式、载体路径进行创新, 设计出更符合青年群体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进而提高共青团工作的活力和影响力。

三、青年亚文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

高校共青团应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引导整合, 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破解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困境。

(一) 重新塑造团干形象

首先, 团干要从平等的视角看待问题, 与青年进行对话,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有效发挥团干的主导性。其次, 团干要更新话语体系。团干要分析高校青年的话语特征, 更新话语体系, 更生动、更接地气地将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能为传播好。

(二) 经营好新媒体阵地

青年亚文化在网络上最活跃, 微博、微信是他们的“地盘”。高校共青团要建设好、经营好新媒体, 实现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引导。一方面,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注重及时观察青年的思想动态, 畅通青年诉求渠道, 培养“向上向善”的意见领袖, 提高青年的媒介素养, 形成主流价值的有效覆盖, 抓好思想引领工作;另一方面,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平台, 延伸工作手臂, 丰富工作手段, 更好地服务青年。这些平台不仅要建起来, 用起来, 还要火起来, 真正成为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的集聚地。

(三) 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 要充分研究青年的特点和需求, 进而培育有效的载体, 选择有效的路径。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活动前, 要进行必要的调研, 重视青年受众的体验, 提供让青年尖叫的服务, 才能提升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满意度、忠诚度、黏度。

(四) 开展公益活动, 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打动人, 除了正义的号角和内心的爱。开展公益活动, 尤其是微公益, 可有效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郑州大学的志愿服务团队长期关注自闭症儿童。3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加入该团队, 坚持到偏远的福利院做志愿者, 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爱心义卖, 不仅帮助儿童康复, 而且帮助家长渡过经济难关。在志愿服务中, 这些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与同龄人相比, 他们更加珍惜大学生活, 也更乐于传递爱, 奉献社会。

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 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任重道远。高校共青团需要进行相关调研, 开展实用性研究, 不断探索有效途径;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提供资金、场地等保障, 最终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2]李海峰, 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 2009, (1) .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4]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5]吕文, 秦健超.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 2013, (9) .

[6]黄汀.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J].湘潭大学学报, 2011, (9) .

消费符号在青年亚文化中的体现 第2篇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90后救人献身小伙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实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90后怎么怎么样,好似社会人分为两类:“90前”和“90后”。我知道在很多人的眼里,90后有这样一些标签:多独生子女、自私、特立独行、反叛„„我们一直是社会的异类,难以融入社会,就算是做了好事,取得了成就,也要被贴上“90后”的标签,好似在说:作为一个叛逆的90后,能做好事能取得成功真是不容易啊。作为90后,我们是“哈韩”“哈日”族的主要人群,是“非主流”的创造者,我们中也有许多人染过那些五颜六色的头发,穿过千疮百孔的衣服,但那些都只是曾经,我们也在成长,试图摆脱那些不好的印象,如果一直将我们区别对待,将一小群人的过错或者是负面印象长期贴在所有人身上,会打击我们的融入社会的信心。而且,具有反叛精神也不算是个缺点,具有反叛精神的我们能用我们的才智搅起社会这潭水。我们的消费也能反映我们的不同与颠覆性,我们的目的是与众不同,染不同颜色的头发和穿奇奇怪怪的衣服就是这一目的的极端表现。其实除此之外,我们也和其他年代的人一样,喜欢一个明星也会去追,像是我们父母辈的买偶像的唱片一样,我们也会买偶像的海报,只不过我们这一代是开放的一代,更多国外的新鲜元素进来了,我们喜欢了,因为喜欢的是国外的,社会觉得这有损国家利益,会让我们产生崇洋媚外的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这辈的追星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不能否认,我们当中有很多人追星的态度确实太极端,可是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健康的态度去喜欢自己喜欢的,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浅析我国当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第3篇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会现实;抵抗性;娱乐性

亚文化是隶属于少数群体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仅仅为少数群体接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亚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亚”字在字典中有“次一等”的解释,显然已带有阶层意味和结构意味,与社会所宣扬的主流区别开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一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亚文化其实就是处于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即只是属于少数边缘群体,代表着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处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又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与主导地位的文化相对抗的意味。依照美国学者波普诺在《社会学》中对亚文化做出的界定:“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这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1]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群体创造,与其他群体与众不同,为青年群体所认同,形成独特的青年生活方式以及态度,并与成人社会相反抗的文化现象。

一、我国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原因

纵观我国当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从嘻哈文化到恶搞文化,从杀马特到小清新,从屌丝文化到二次元再到宅文化,以及网络文学、同性恋文化等,种种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显著多样。我国青年亚文化之所以出现,则与青年所处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艾伯特·科恩在著作《越轨男孩·帮伙文化》提出了“问题解决”假设来探讨青少年的亚文化现象。他从亚文化产生的根源入手,认为每种行为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换言之,出身低的青少年面临着身份地位低下、嘲弄、被社会抛弃等等现实问题,因而产生了各种亚文化现象与行为,形成非主流,与主流区分开来。艾伯特·科恩的这一“问题解决”理论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依然有借鉴意义。洞悉青少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式,盛行的消费主义以及自身潜在的学业压力,无法获得解决的现实问题,无疑给青年的生存套上了金刚罩,牢牢地被拖住却又无法挣脱,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去逃避以及缓解社会带给自身的压力,因而形成一种潜在意识的想象性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亚文化的风格表达自己,表达对压力的宣泄,希望社会现实获得关注的微弱呼唤。

二、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与西方青年亚文化发展历史所不同的是,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大多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之下,因而呈现出与伯明翰学派研究下青年亚文化相比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抵抗性逐渐弱化。英国伯明翰学派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无赖青年和摩登族等青年亚文化群体作了详尽讨论,将青年群体所表现出的风格视为一个符号的集合,一个战场,对主流文化宣战以及抵抗。“微不足道的物品”能够神奇地被挪用,被从属群体“盗用”,承载着“隐秘的”意义:这些意义以代码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抵抗形式,抵抗着使他们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秩序。[2]在伯明翰学派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之中,“阶级”、“抵抗”是重要的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就是青年阶级的意识形态,青年的风格就是青年得以表达自己与主流社会对抗的手段。但在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与西方青年相较而言,已明显的弱化,简言之,即是“微抵抗”。一方面与当前我国的社会阶级不复存在密切相关,尽管青年间存在一些阶层,但阶层间并无对立性。另一方面,源于主流文化的相对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年亚文化具有的抵抗性和反叛性,轉而变成了一种戏谑,一种恶搞,以及一种态度的宣告,如杀马特亚文化。位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青年是社会转型中的乡村失落者,另类甚至怪诞的形象只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一种尝试,其风格也只不过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而已,颇少了些强烈的抵抗性。此外,青年亚文化的微抵抗与其最终不可改变的被收编宿命也密切相关。商品化和媒体的贴标签和重新界定无疑使得亚文化的内涵变得如此单一和平淡无奇,青年亚文化的表达变得如此“低廉”,丧失了浓厚的抵抗性,只是沦为一种景观、一种奇观的存在。

(二)娱乐性增强。我国青年亚文化的表现风格更多的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解构是后现代评论家喜欢的一个词语。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巨型文本,对其叙事、氛围及表现手法等解构,并实现建构,改变了原有意义上的能指和所指,意义因而实现了由严肃化变为平常化、戏谑化。如恶搞文化,《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式的调侃、“杜甫很忙”以及“人生若只如初见,社会主义天天见”等类似的戏仿,故意曲解原有的意义,实现了网络式的狂欢。恶搞文化是对作品的重新审视与解读,通过夸张、拼贴、模仿等手法对经典的作品、权威的人物或严肃的事件进行解构、重组和颠覆原有的所指,消解了原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实现搞笑、戏谑及滑稽等目的的文化现象。亚文化青年借用恶搞手法对社会事件进行解读,用嘲讽的态度对待严肃话题,其最终目的在于娱乐自己,娱乐大众,充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赫伯迪格在著作《亚文化 风格的意义》中曾经提到过一个问题:就算亚文化是文化,但它算艺术吗?赫伯迪格的这一问题无疑表现出了他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态度以及思考。纵观亚文化的形成与过程,其中都伴随着亚文化群体对于流行的指向。如2007年出现的小清新,LOMO相机、白色帆布鞋、棉麻连衣裙的标配,掀起了一股流行的清新风。此外,即使亚文化是属于少部分群体的文化,纵然社会强调的是主流文化,但与社会主流对立的小众文化也属于文化的范畴之内。文明开放的社会是兼容并蓄,是多元并存的。青年亚文化就像是存在于主流文化中的一条鲶鱼,为主流文化带来生机和活力。每一个亚文化群体的产生都与社会的状况息息相关,当一种亚文化出现时,主流媒体首先做的是秉持尊重的态度,对青年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注青年亚文化背后折射出的现实意义才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美]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青年文化特质及其对青年人格的影响 第4篇

(一) “青年文化”, 主要指的是在整个青年群体中, 存在的具有青年一代特殊性的一种社会文化与社会现象。

青年群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同龄群体广泛认同, 并具有独立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在整体上, 这种文化体现了青年轻体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青年文化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对位性特征, 一般与社会的主题文化相对应, 不但具有反抗性与冲突性, 同时具有接受性和继承性因素。青年文化, 是青年群体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以及在各类社会活动中, 特殊形式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不但要受到社会主导文化的交接和控制, 而且会影响到社会主导文化的发展。

(二) 青年人格

青年健全人格具体说有四方面内容:第一, 自我悦纳并接纳他人。积极开放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 坦率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第二, 和谐的人际关系。心胸开阔, 善解人意, 宽容他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既不狂妄自大, 也不妄自菲薄, 具有人际关系的吸引力和亲合力。第三, 自尊并且独立。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 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人生和生活态度积极热情。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 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 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健全人格对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时, 人格甚至决定命运, 在文化多元化和社会变革的今天, 青年只有选择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人格模式, 才能走向成功, 才能有美好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 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二、青年文化的特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青年文化的特质举不胜举。在此, 仅介绍几种当前在社会中突显的几个特质:

首先, 青年文化具有一定的过激性或者说是反叛性。

相对于各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文化来说, 青年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过激性的文化, 并且具有前瞻性。这种过激性的青年文化在一定条件下, 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 同样对整个社会的主导文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另外一中条件下也会表现出出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主导文化也会起着阻碍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讲, 会把青年文化当做这一种过激文化, 就青年角度而言, 却将会视社会主导文化作为一种保守文化。

青年文化的过激性, 往往表现成为对传统文化的全部否定。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但是与此同时也对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也进行全盘的否定, 提倡打倒孔家店。随着西方文化与理念的涌入, 青年人在生活与消费方面, 开始积极追求超前消费, 时尚生活, 以及跟随流行等现象, 对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量入为出”与“合理消费”等理念全盘否定。青年文化的过激性, 又表现为他们会用非常手段去表达内心最正常的追求, 身孩子使用非法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例如, 某些青年男女会以私奔或是双双殉情来表达彼此的情感;金华弑母焚尸惨案更充分体现出当代青年的一些阴暗心理, 表现出青年文化的这种过激特征。

其次, 青年文化是一种比较极端的信仰文化, 或者说是具有极端性的文化。

信仰, 是青年文化的特征之一, 青年群体追逐自己的偶像, 拥有个人崇拜的对象, 这是青年文化之所以存在的一个支撑。在当前的社会中, 无论是政治领袖, 杰出任务, 科学家, 书法家, 艺术家, 还是体育明星或是靓丽的模特, 他们都能够成为被青年群体所崇拜的偶像, 并且迅速的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青年一代对毛泽东的崇拜基本达到了一种痴迷甚至是迷信的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右转向对影视娱乐明星的盲目的甚至是疯狂的崇拜, 例如一女性多年如一日的痴迷于男明星, 追并称要一定与其结婚的疯狂举动。五花八门的“粉丝”团体, 就是青年群体极端崇拜与盲目信仰的一个真实写照。所以, 我们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青年文化具有一种信徒文化的特征。

除此之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 青年文化也在被不断地丰富着, 也就体现出一些其他的特质。如强烈的爱国主义、多元化、创新性、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性、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大众性、理想性等, 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青年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青年文化特质对青年人格的影响 (优良的特质会导致人格健全, 反之亦然)

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 青年文化也是如此。在青年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青年的人格也会不自觉地在其影响下获得发展。当代青年文化发展对青年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的塑造方面, 它对青年人格的塑造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一) 积极影响

首先, 青年文化独具的创新性特质为青年群体带来自信, 赢得自尊。

健全的青年人格, 它的形成前提就是对青年朋友岁自己的肯定性认识, 也就是自我的自信心的建立过程, 在自由自觉的不同的活动与情境中逐步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征, 从而在兼顾共性的前提下形成个性。青年文化从各种不同的文化视角为一些涉世未的青少年提供着“什么是生活”, “应该怎样去生活”的一些正面信息和良好的参照系, 让青年群体的生活时刻被一种新鲜又去的感觉所笼罩, 从积极的方面去启发和引导青年朋友投身在社会生活中。同时更加有利的是, 青年文化在社会的正面引导与青年群体的充分努力下会不断地创新, 着易于在青年群体内部迅速形成一种稳定的认同价值评价体系以及评价尺度,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青年群体认识自我, 并坚信自我, 寻求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积极理念, 不断创造并强化了青年的自信心, 从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其次, 青年文化的多元化为青年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的性格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所以影响青年人格塑造的青年文化也不是一元的。在多元化的青年文化中, 广大青年可以找到适合任何一个人感兴趣的文化, 在其影响之下, 便会有不同的人格产生, 拥有不同人格的人才能构成完整的社会。

最后, 青年文化的交流与竞争的并存会促进青年群体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年朋友在青年文氛围的熏陶中, 他们之间从分的交流与互动, 并对共享的文化成果进行辨析, 从而激发青年群体独有的极其活跃的思维与灵感, 并且积极的以创新去争取自我的竞争优势。在培养与升华青年群体文化创造力的同时, 青年朋友们也会在对文化品位的优劣或是是非以及善恶美丑的辨析形成中, 自由自觉地反思, 这对提升青年个体对青年群体文化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推动青年的个人思想迈向成熟。

(二) 消极影响

首先, 青年文化的过激性和反叛性导致青年形成只知消费, 只知服从和模仿, 玩心跳, 过把瘾, 跟着感觉走, 失去了主体性, 失去了自由的, 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格。如在近几年“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的流行, 一大批青年不能认清自我, 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金钱去盲目崇拜和模仿, 一味的沉迷于感觉之中, 为其痴, 为其醉, 严重地影响了青年的正常生活;还有青年们最喜欢的网络文化也是把青年带到了疲惫的边缘, 试想, 没有健康的身体和精神, 如何才有健全的人格?

其次, 青年文化的极端性导致青年人格的极端性。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青年是我国建设的中坚一代, 但在在青年人格形成的伦理结构方面, 青年文化所具有极端性将青对青年人格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使一大部分人唯利是图, 青年也不例外, 一时期“上学无用”呼声四起, 大家都在为钱袋子而奔波;又如今年, 众所周知, 今年我国经历了很不平凡的一年, 各种灾难和挫折都在时刻考验着中国人的勇气与毅力, 面对一系列事件, 青年们所作出的强烈的反应不就是青年人格的正式写照吗?

最后, 青年文化所带有的性色彩导致青年人格的在审美方面有所偏差。青年要造就美的人格, 使个体在审美领域中, 不断得到合乎规律且契合目的的自由与愉悦。青年文化所带有的个性色彩, 能将审美观异化为仅仅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肢体娱乐, 以抢眼球为美, 流行为美, 奇怪为美, 时尚为美的人格。从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爱情影视剧到现在每逢某某颁奖典礼上众女星以裸以露为美, 我们不得不思考道德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而这些也恰恰是影响青年人格美的塑造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当代青年文化特质与青年人格的塑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青年文化特质的发展促进了青年人格的塑造, 而青年人格的塑造也反过来促进了青年文化特质的发展, 二者是在互动中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所以, 在新时期, 我们要努力发展良好的青年文化, 同时也要致力于对当前青年文化的有效引导, 以完成对青年人格的完美塑造。

参考文献

[1]、杨昕.当代青年文化发展及其与青年发展的互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2]、杨昕.当代青年文化热点现象述评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2007年3月

[3]、付启敏.关于全球化趋势下先进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6年第3期

文化繁荣与青年使命 第5篇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列出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初步时间表,吹响了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集结号。

经过3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经济奇迹,但中国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和发展式微的实际,却与我国的经济地位非常不相称,如何坚持两条腿走路,切实做到在大力发展物质硬实力的同时,高举“文化强国”的旗帜,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青年都应该认真思考的。

青年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是今日的学习者,明日的建设者,未来的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意识到肩上担负的使命,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勇于担当。我国经济近些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如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近期媒体报道了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学生与校园清洁工发生冲突,导致该清洁工死亡。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信念幻灭、价值观扭曲,的确也正在侵蚀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如此种种,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和反思。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这种时候如果不担当,不作为,不进取,势必会失去建设先进文化,引领良好风尚的大好时机。如何担当呢?我认为需要每一个新时代青年都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是说,始终坚信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在波涛汹涌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立于不败的根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积极充分地弘扬。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是说,对我们文化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既要有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也要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充满信心,在觉醒中推进,在反思中创建。当前文化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既是全体人民必须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更应该是我们宣传文化干部首先要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自觉地担当起时代赋予宣传文化干部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文化创新,要反映好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青年们在推动文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创造出真正能够陶冶情操、砥砺品格的文化产品,组织好真正能够教乐相长、促进文明的文化活动。在这方面,广电系统已作出很好的示范。对全国所有上星频道的娱乐节目进行时段、频率控制和调整,在满足群众娱乐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传播高尚先进的文化。这一举措正是适应了前段时间文化娱乐的引导有失偏颇,以及人民群众对媚俗文化的反感的实际。

新青年要做到文化创新,必须要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展不是推倒旧仓库建立新大厦,而是像登山一样在前进中视野不断开阔,对文化来说亦是如此。创新不仅仅是简单的扬弃,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扬光大。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日前连捧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文化贡献奖、中国最佳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奖两个奖杯,这是在充分挖掘贵州原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贵州民族文化宝藏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和打造,使苗族文化走出大山、璀璨世界的巨大成功。

最后,要甘于吃苦。实现任何一个宏伟的目标都必须要有艰苦的付出。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更需要每一个新时代青年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守得住清贫。

新时代青年要耐得住寂寞。当需要表达意见时,要理直气壮地走在最前面,说服引导;当开展活动时,要风风火火地站在最前面,敢作敢为。然而,这两个“最前面”也决定了宣传文化干部必须学习在最前面,必须要静得下心来“做功课”,排除干扰打基础,要刻苦学习业务技能,了解大局大势,更新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在引领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有底子、有底气。

新时代青年要经得住挫折。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特别是涉及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尚领域。我们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被忽略和遗失的东西,需要被重塑和修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产生巨大变化。必须看到,即便文化产品可以一夜之间创造出来,全体国民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

新时代青年要守得住清贫。做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没有“利”可获,唯有使命感责任感高于一切,唯有沉甸甸的责任和群众由衷的支持和欢迎是最大的回报。

青年艺术热度的文化思考 第6篇

2012的余温还未完全消散,2013已经向老去的年华里又迈进了一步,昔日的青年已老,今天尚且年轻的人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标识着自我存在的价值。生活在继续,艺术也一样,躲过了被烂尾的“世界末日”,我们是该庆幸虚幻寓言的又一次扯淡呢(之前那次是被诺查·丹马斯寓言的1999)?还是会对奇迹并未如期而至的爽约而略感失望呢?我属于后者。

2013年1月在UCCA开幕的“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展览,为之前就已持续升温的“青年艺术”展览及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具有延续性的话题,尽管策展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展览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并在学术姿态上与其他展览间拉开距离,但量贩式的展览模式还是免不了让人将其与其他展览和活动放在一起说事儿。以翻墙软件的切换状态来比喻年轻一代的整体状态,同样也在展览中形成了一种个体与群体间反复切换的临界现实:艺术家做的认真,但穿梭在琳琅满目又数量众多的作品间,却总免不了浮光掠影式的快速观看。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影像作品来说,多数观众(包括我)都是一带而过的,但如鄢醒等著名艺术家的影像封地前却总是人头攒动。观众也许未必真能搞清楚他们在表达什么,但“名气”本身的如雷贯耳却足以让人期待在其中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点来。从集体肖像中脱颖而出的英俊面孔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但也透射出明星身份在不同界面间劈腿的泛化光芒。而在公共心理中自然分化出的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的姿态中,对于“平等”的强调也更多了一层假设的虚幻味道。“ON/OFF”的策展人之一孙冬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现在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关注恰恰折射出中年一代的创造力危机,总把当下未解决的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身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之前一代的艺术家相比,社会环境和生存模式的改变已将游戏规则进一步细化,关于“话语权”的争夺也早已不再是以某种口号般的自我标榜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在网络上只言片语的累积就能够汇聚成正能量的潮流或负能量风暴的当下,对自我洞察的敏锐与社会步调的共振让空间和作品具有了更强的参与性。而“口水”的力量也在驱策着艺术家和策展人对自我的路线做出修正,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最终能否分化出“口水”中犀利且实在的盐分也并非一门简单的功课。当群体出镜的舆论力量弱化之后—与上世纪90年代喜欢归类风格的美术史手法不同,年轻一代策展人的聪明之处或许正在于不下定义的“低调”表态,或在指出他者“谬误”基础上的变调“重复”等—个体的状态(“真实”或“被包装”后的状态)在艺术中的显现也会回归到杂乱的当代空间中去继续蔓延,但亲眼看到的就一定会比道听途说到的更接近“真实”的内核吗?当下的“真实”是怎样的?是付晓东所说的“整体碎片化”的社会环境,还是艺术家自言作品销售状况时的无奈自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叛逆心理在不同的时代中都会颠覆掉很多既定的规则,而坐拥王城后的起义者其内心微妙的变化也会逐渐累积成另一些具有合法性的习惯壁垒。已经年过半百的崔健在一次访谈中说:“你们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年代里。天安门只要挂着毛主席像,我们就都一样。别以为你比我小20岁、30岁,我们就不是一代人。我的困惑和你的困惑是一样的,只是你我所说的东西、关注的点在某一个阶段里面不一样,只是你们在变化。”我们并不具备在近距离的感同身受中,对孰是孰非的宏观走向做出曲直判断的能力,通过几个人写的文章、策展人、艺术家和艺术行业从业者的现身说法等,本期专题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考角度和状态陈述,其中难免会有修饰和做作的一面;就像有些艺术家在言语带刺的个人逻辑中,也很善于利用媒体来进行自我宣传的延展一样,媒体也已经或正在成为当代艺术发生的有效场域之一: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同样也在艺术的借尸还魂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阳光和灯光同时照着我的身体,要么我选择孤独,要么我选择堕落。”—在阳光和灯光混杂的舞台上,孤独和堕落或许并不是矛盾针锋相对的两极。就像张楚在上世纪90年代时歌唱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从物理年龄上看他已经老了,但这句话也随之老了吗?(文/郝科)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 第7篇

1.1 新媒体正急速化融入进大变革实话时代

社会演进中, 青年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演进参数。而青年文化的发展则是最能展示青年发展风范的标尺。过去, 影响青年文化发展的主要因数除了可直接感悟与体察的民族基因、生活习俗、国家政治、国民教育、生态环境等要素外, 具有集成泫然与牵引的就是承载各类族群、组织、阶层生活与文化资讯的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三种媒体, 也在深深地牵引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

影响青年文化快捷发展的传统媒体, 自形成面市起, 即以其固有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资讯。传统媒体自形成面市起, 因其传播的信息或资讯比个人感悟与感知的体察更具主流泫然性和大众尚潮性, 因而一直是影响青年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的牵引性力量。它的领航价值与引路价值, 亦或教育灌输价值属性更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入世”后, 服务于国民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构建, 因特网资讯全球共享互联与交互联动系统也纳入了媒体的范畴, 于是就出现了“新媒体”这个概念。“新媒体”事实上已成为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改变指涉对象的包容性增长概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一直依赖纸质媒介进行资讯传导、信息牵引、文化传播。20世纪60年代, 以电波为物理基础的广播和基于图像传播的电影、电视相对于纸面传播, 被广泛地称为“新媒体”。到20世纪末, 联合国新闻委员提出互联网是“第四媒体”。近年来, 手机又被称为“第五媒体”。

总起来看, 在21世纪初的当下社会, 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在内, 成为了影响当代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最具摇撼与联动意义的“新媒体”。

1.2 新媒体正规模化吸引着青少年消费群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 现在还没有具体定义, 最常见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达73.0%, 规模达9441万人。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 占整体网民的45.1%, 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其中, 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 达55.9%, 规模达1.29万人, 同比增长率达31.2%, 远高于全国同期12.2%的平均增幅。

201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达73.0%, 规模达9441万人。相比2010年, 未成年手机网民对手机网络应用使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成年手机网民中, 使用手机即时通信 (在线聊天) 服务的占比居首, 达86.2%, 同比2010年增长16.1个百分点;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占比分别为67.7%和52.8%, 同比2010年分别增长13.4和6.4个百分点。使用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新闻、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文学的占比达45%以上;玩手机网络游戏的占比为36.6%。预计, 随着智能手机的低价化和普及化, 未来, 未成年手机持有比例将上升, 该群体手机互联网应用也将继续深化。

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 截至2012年6月底, 我国上网人数已达5.3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 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 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上半年开始, 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根据《报告》测算出, 截至今年6月底, 我国40岁以下 (不含40岁) 网民占82.3%, 共计4.43亿。其中, 20-39岁的青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5.7%, 达近3亿人。其中, 学生网民达1.68亿, 占网民总数的28.6%。其中青年网民上网所花费的时间多于中老年人, 因年满18岁进入成人的自我把控和职场择选, 生活与经济有相对独立性, 故上网所花费的时间也多于少年网民。他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交友、写博客、玩游戏、购物等, 新媒体的功能实用性与使用便捷性, 极大地吸引了青年人的注意力, 并给事实上便利着他们的生存生活、交互学习、社交扩界。这一切更直接影响着青年新文化风范的形成与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2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

2.1 传统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内涵

依传统媒体的观察、研究与传播意见, 可知: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演进的动态与相对凝固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社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青年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对于社会大文化范畴, 它既可以被视为一种主流社会主流国民的亚文化, 也可以被视作为青年这个族群整体行为风范的特异主流文化。所以, 人们在观察与研究青年发展现象时, 多认定:青年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一种亚文化, 以"叛逆"为主要色彩。20世纪中期, 二战后, 由于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变革, 而产生。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文明的产物。当他们发现这个社会的权力被牢牢的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他们却又精力充沛, 充满活力时, 边开始在基本遵循社会主流文化范型时, 更着力于以某种青春族群的方式爆发出来, 于是青年文化由此而生。

更宽泛的讨论则指出: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 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骨子里是一种叛逆它既是青年文化作为流行于青年人社会群体中的文化,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 是青年人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为青年人社会群体所共享。而按费孝通教授在《美国与美国人》一书中的意见:青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类型, 即“年轻的文化”。他说:“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扩张的, 一种是生了壳, 停止了生长的。我所谓‘年轻的文化’就是第一种。” (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J985年出版, 第33页) 。费孝通教授所说的“年轻的文化”即青年文化型, 即是与老年文化型相对而言的。

青年文化是青年类本质的文化表现。旧时, 青年文化的形成更多地依赖社会国民的主流风范的行为传导, 及与被主流社会权力掌控政治集团所严格控制的传统媒体的有意识灌输教育而形成。但新技术革命牵动的新网络技术的演进, 终于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单向度影响力, 一个新的尤其为创新生活着的青年所把控的新互动网络系统——多形态新媒体, 开始直接影响着青年文化的迅猛发展, 进而也在深度影响着青年的发展。

2.2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发展选择

我们看到由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正在将现实社会源源不断地“克隆”到新环境当中, 从而影响、改变着人们, 尤其是青年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青年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网络办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网络社区、网络学校、网络医院、网络交友、网络娱乐等的兴起, 互联网牵引出来的新媒体对作为新人类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生活的影响将比传统媒体来得更广泛、更深远。

由于青年文化是一种充满着“动感青春”活力文化, 故在可参与互动的多元的新媒体所传递的新生活方式、新文学艺术、新行为规范、新思维方式、新价值取向等影响下, 青年文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活跃和丰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催生出来的青年文化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亚文化相比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当下所形成的青年文化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发展影响巨大。

在具有浓烈大众文化语境、“碎片化”语境、商业化语境、世俗化语境及全球化语境的网络新媒体 (泛媒体) , 尤其是社会化媒体作用下, 传统的单向度青年文化开始向互动式方向转化。特别是在自媒体泫然、牵引与裹胁下, 青年文化的发展已呈示出大不同从前“乖顺接承”的走势, 青年文化现象已开始演变为现代商业社会中一种典型的特殊的“快消”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 特别是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 青年文化现象既有着与大众流行文化等同的内容, 同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 但更多的则表现为属于新生代人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风范。

在当下, 在新媒体作用下, 由于青年文化已作为“社会积淀的创新”和“创新文化的表征”, 因而青年文化事实世上已成为青年新人类的群体身份标识。它牵引出正在寻找自己群体身份和时代方位的特殊时期的青年人不得不思考的最大的文化演进话题:自己“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确, 新媒体时代以其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等为特征, 为青年社会化成长提供和构筑了生长生活的新的话语机制以及认知与行为实践的逻辑机制。

正是这个内部并不平静, 外部又凸显着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的话语和逻辑机制, 决定着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发展选择。

3 青年文化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关联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马广海指出:时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经济变革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 会使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原有的价值, 各种新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又不断汇集、重组和整合。在传统与现代冲突过程中, 青年人总首先面向现代化、热衷改革、创造新鲜, 这些都被认为是青年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新媒体作用日渐扩大的影响下, 青年文化发展已开始展现出明显不同于过往的五大新特征:一是青年人的个性内涵更加多元, 更加深刻;二是青年人的民主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更显理性;三是青年人的生活情态与多媒体更加联动, 更加融合;四是青年人的群体组织与群聚更加自主, 更加多元;五是青年人的群属两极性分层更加突出, 更加显明。

可以说, 在新媒体影响日盛的时代, 寻求个体意识, 而非集体意识, 正在成为青年文化现象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交互作用日盛的的新媒体环境固然会有力地促进当下青年文化的发展, 但这一环境对青年的成长和青年文化的发展又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使青年文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多数人的研究,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代青年文化所出现的四大矛盾之中:一是青年人面对的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二是青年人面对的理想性与实惠性的矛盾;三是青年人面对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四是青年人面对的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

青年文化发展中的矛盾性成因, 可实质归因于三个要素:一是电子多媒体和网络 (即新媒体) 作为“隐性教育”因素的影响;二是社会主流文化“教化方式”因素的影响;三是青年作为事实“边缘人”的主体因素的制约。

但不管怎样, 青年发展是最愿朝向未来的。由于青年期独特的“同伴文化”特点, 决定了“向同伴学习”或“同辈之间互相模仿”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正是“同伴文化”的模仿性特点, 使青年时尚文化与潮流文化成为推动青年发展的新给力方向。

正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着的主题网站、微博、即时通讯系统、手机报、移动智能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下, 更多有时代价值、普适价值、旋转的青春意象价值的新青年文化正以其全域化、广域化、立体式的作用力, 不断推动着走向未来的青年“从价值冲突走向价值整合”的发展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丽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吉首大学学报2010, Vol.31

西方青年潜能文化初探 第8篇

一、青年潜能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一) 潜能的概念

在西方“潜能”最早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亚里士多德认为, “潜能”与“现实”是和“质料”与“形式”相联系的两对基本概念。质料和形式揭示事物的结构, 潜能和现实形容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从质料到形式的实现过程, 必然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而现代心理学家眼中的“潜能”, 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诸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综上, 潜能是指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

(二) 青年潜能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 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青年潜能文化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潜能文化, 是指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其规律 (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 ,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 以此为基点指导青年的潜能开发的文化现象。

对于人性而言, 文化并不是万能的, 人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的。这一点与下述事实有同样精确的自然科学意义:一棵橡树籽可以说“迫切要求”长成为一棵橡树;一只老虎可以看成是正向老虎的样子“推进”, 一匹马也朝着马前进。青年最终也不是被塑造或教育成人的。所以, 青年潜能文化的作用, 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青年使其潜能现实化, 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青年潜能文化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 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青年的创造性、个性、自发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部是胚胎形式的潜能, 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 正如他的胳膊、腿、脑、眼睛一样。

一种文化并不能创造一个人, 文化作为外在条件只能是阳光、空气、食物和水, 其作用在于帮助人实现自身的潜能, 而不是实现文化的潜能。

二、西方的青年潜能文化

(一) 古希腊时期的青年潜能文化思想

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哲学问题“认识你自己”, 第一次引导人关注自身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 这是青年潜能开发的起点。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关于潜能的思想, 他认为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 最上层的人是用金制成的, 中间层是用银制成的, 而最低层则是用铜制成的。用金制成的人的理想培养模式是成为“哲学王”, 银制人被训练成“武士”, 而底层的铜制人将成为“平民”, 这三类人各司其职、各尽其用, 构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最早的潜能思想, 虽说其中有很多消极、错误的东西, 但它仍然有值得借鉴的思想。例如间接指出了人之间具有个体差异, 在青年潜能开发的过程中要尊重这种个体的差异而因材施教。事物从质料到形式的实现过程, 必然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这一理论明确地论述了“潜能”的内涵, 为青年潜能开发指明了方向。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青年潜能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潜能文化反对神权对人的侵犯,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 恢复人的尊严, 保障人的权利, 把本来属于人的理性、自由、尊严、权利和幸福归还人, 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薄伽丘提倡培养“全知全能”的人, 极力歌颂人的伟大力量和崇高精神;但丁指出, 人的高贵不在于出身门第, 而在于人的高贵品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人的伟大与崇高, 强调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就是那时的青年潜能文化的主旋律。

(三) 近现代心理学派的青年潜能文化

精神分析学派注重潜意识研究, 他们认为潜能是潜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丰富, 力量强大;他认为人的整个心理生活的主题就是疏导潜意识的能量, 以便确保人的精神正常和心理健康, 使人通过本能冲动的满足获得幸福的意义。荣格强调“集体潜意识”, 他认为个体的人格都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但是来自外在世界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阻碍了个体的自然发展。阿德勒发现“社会潜意识”, 它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对个体发挥功能, 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因此, 他主张通过改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以促进人们潜能的发展。这个时候的青年潜能文化主要强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关于潜能开发的方法相当丰富, 主要涉及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开发。行为主义学派强调行为示范、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团队建设等方法, 实际上是想通过“由外而内”的外在行为模式的改变激发人的潜能。这时的青年潜能文化注重的是“模仿”、“强化”、“训练”的形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认为每个个体都有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并且朝这个方向不断发展。马斯洛认为人性本善, 同时人的需要和动机高低层次之分。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 但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丰富感。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高的价值, 高级需要的满足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这时的青年潜能文化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 强调潜能的发挥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四) 当前的青年成功学文化

当前的青年成功学文化始于20世纪初, 其代表人物有拿破仑·希尔、戴尔·卡内基以及安东尼·罗宾, 他们各自提出了潜能开发的方法。第一代成功学大师希尔将成功归结为:积极的、乐观的、持久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将其统称为“积极的心态”。第二代成功学大师卡内基运用心理学知识, 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 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事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当前的成功学大师罗宾推崇“神经语言程式”, 强调信念和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成功学文化是当代的青年潜能文化, 本质上都是强调积极我自我暗示, 有夸大自我主观能动性之嫌。

三、结语

青年人朝气蓬勃, 潜力无限。青年潜能文化的本质在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人才, 怎样培养青年人才”的教育问题。西方青年潜能文化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 也注重外在环境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对人的重要性, 对开发青年人的潜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的潜能开发已然成为21世纪的核心问题。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青年潜能的开发直接关系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本文通过对潜能的内涵、西方青年潜能文化的探讨, 以期促进中国特色的青年潜能文化的构建, 使其在开发青年潜能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西方,青年,潜能文化

参考文献

[1]奥图.人的潜能[M].北京:世界图书馆出版社, 1986.

[2]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3]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4]伊德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次教育哲学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青年亚文化 第9篇

一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1. 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青年群体是具有叛逆性、想象力, 不满于现状, 敢于创新, 善于模仿的一个群体。他们正经历着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过程, 他们渴望表现自我、展现自我, 并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成员创造和共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语言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它产生于青年对社会规则、制度特别是成年人对他们的压制的不满, 并常常表现出对统治阶级霸权的反抗。他们通过制造出仅仅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由此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 以表示自我认同与主流文化的区隔。”

2. 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一般的青年群体相比, 大学生对个体价值的实现有更强烈的诉求, 特别是来自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引发大学生的迷茫与无助感。他们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的接受者、学习者, 另一方面又是青年亚文化的推崇者、模仿者, 对青年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吸收、消化能力, 是网络青年亚文化最主要、最活跃的参与者、创造者与消费者。

3. 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点

第一, 表达内容的个性化。新媒体倡导“用户产生内容”的价值理念, 开创了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的信息接受、创造、发布的开放性模式, 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由展现、追求个性、展现个性的空间。不论是无厘头的网络恶搞文化, 还是自拍文化, 都体现了大学生“自我表现”的个人情结及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

第二, 表达过程的“去中心化”。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创造了一个交互与多元对话的时代, 任何声音与价值诉求都可以在新媒体上得到表达, 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 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传播。网络话语的传播以一种“去中心”的话语模式冲决了权威和等级的堤防, 否定了以普遍性和确定性为本质规定的“元叙事”模式。

第三, 表达目的的娱乐化。在新媒体构建的平台上, 青年亚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 成为一种全新的大众娱乐。他们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 开心至上、寻求刺激, 以达到缓解压力, 展现自我, 制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 获得仪式狂欢的快感。

二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1. 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化生存

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创造的“去中心化”、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信息获取的“无主控制”、信息容量的无限性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变得不确定和难以控制, 一些消极、反动的思想文化及违反社会公民道德的信息等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中传播, 容易造成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2. 导致大学生文化品位下降,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先进文化的传承

大学生多有“猎奇”心理、从众心理, 又缺乏对信息进行常识性、客观性判断的能力, 因而容易对虚假、不良信息产生兴趣, 对流行的网络文化、热点的网络事件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审慎的思考, 不加判断地模仿、盲目地跟风, 导致网络低俗文化成为大学生追捧和关注的对象, 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成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 导致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与高校所提倡的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文化心理产生负面作用, 严重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及对先进文化的传承。

3. 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弱化,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网络文化对传统、权威与经典的无厘头解构与颠覆导致大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缺乏基本的尊重与敬畏, 对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民族语言的兴趣, 导致基本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缺失, 影响着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有效引领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 建立团组织引领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机制, 旨在应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性, 以及当前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青年亚文化追求所表现出的低俗倾向。高校共青团组织有效引领大学生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 可以建立“团组织——新媒体——青年学生”的交互机制, 有效实现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发展“团组织——意见领袖——青年学生”的引导机制, 有效实现团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完善“团组织——舆情监督员——青年学生”的监测机制, 有效实现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文化心理发展。通过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吸纳与整合、引导与利用, 使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根本的一致性, 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寺.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文化逻辑[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5) :16~22

青年亚文化 第10篇

当然,早在上个世纪,媒介依赖就已经引起关注,甚至一时间,围绕着电视媒介依赖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 但是,当媒介环境不断发展,媒介依赖的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社交媒介依赖为例,它展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因而对媒介依赖的研究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开启。 在青年亚文化的背景下,本研究尝试着进一步思考并解答这样的问题:青年受众的社交媒介依赖是不是仅仅出于对媒介渠道性的依赖,会不会还有更深远地对于青年亚文化的依赖呢?

不同于新媒介依赖的既有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提出的“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试图还原“ 媒介———受众———社会”的媒介依赖研究的基本框架,深度植根社会文化这个领域,结合青年受众群体与个人的特点,关注社交媒介技术和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分析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介依赖存在的原因,并为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依赖中的异化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对“ 媒介系统依赖论”的考察

( 一)“ 媒介系统依赖论”的提出

1976 年, 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为了说明媒介的影响力、媒介的社会效果与媒介依赖的关系,在他们合作发表的论文《 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 中详细阐述了“ 媒介系统依赖论”的主要假设和观点。 该观点认为,媒介系统是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与社会成员个人、群体、组织及其它社会系统都产生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就是依赖关系。 所以,实际上“ 媒介系统依赖论”对于媒介影响力的探讨,并不局限在个人与媒介关系的上,而是把媒介置身于“ 媒介———受众———社会”这一系统中进行考察。

( 二)“ 媒介系统依赖论”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

媒介系统依赖论设想媒介依赖关系取决于两个关键: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资源,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接触、使用媒介去控制资源。 不论是受众个体还是社会,都依赖媒介中的信息资源去满足需求并实现目标,“ 使用满足越多,对媒介的依赖就越深。 ”[1]因此,“ 媒介系统依赖论”是站在一个更宏大的角度去考察媒介的影响力、媒介社会效果与媒介依赖之间的关系,整个理论自然被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在微观层面上阐述的是受众个体与媒介的关系, 诸如工具性的目的、精神性的目的、仪式性的目的等都是促使个体同媒介形成依赖关系。 宏观层面上表达的是社会系统与媒介的关系,对于社会系统而言,媒介在满足其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社会系统与媒介便构成了依赖关系。 但不管是受众个体对媒介的需求还是社会对媒介的需求,媒介影响力“ 是源于媒介在特定社会系统中满足了特定对象的需求”。[2]

但是,基于“ 媒介系统依赖论”的相关研究中,相比微观层面研究的易得性和便利性,宏观层面开展的研究缺乏具体的实践。 本次研究尝试在这方面突破,将会真正结合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特定的对象———青年受众,在特定的社会系统———社会文化中,考察社交媒介依赖这一关系。 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媒介与受众个体的依赖和媒介与社会系统的依赖具有双向互动性,是一种互为依赖的状态,这使得该理论在充分说明媒介影响力的同时又不过分夸大媒介的重要性,在媒介与受众个体、 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对待上比较客观。 但是传统的研究中,常常否认这种客观性,因此,本次研究将尝试站在这样一个角度看待社交媒介依赖。

二、青年亚文化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青年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组成部分, 反映的是处在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所独有的意识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虽然表现出与占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化的对抗性,却也是一种平衡和消解主流文化中“ 霸权”价值、意识的存在。 在不同的时代和媒介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不同族群、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塑造了一道道奇特的文化景观。 20 世纪60 年代的英美,摇滚、朋克、嬉皮士、吸毒等成为当时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景观, 但是囿于传统媒介在传播效果上劣势,并没有得以更佳地展示,致使其发展缓慢。 而到了新媒介时期,新媒介技术和环境逐渐激活了御宅、自拍、吐槽、恶搞、耽美等各种另类的青年亚文化,并直接促使了“ 青年亚文化表达方式和内容特质的根本性转向”,[3]可以说,当下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无比依赖着新媒介技术和新媒介环境。

当成长于网络时代的青年群体把社交媒介卷入到日常生活中,青年亚文化便以空前活跃的姿态勃发着。 社交媒介是一个类似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在线平台, 如人人网、豆瓣网、微信、微博、QQ等,具有公开、私语、交流、分享、社区化、连通、虚拟等特性。 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创造内容或者传播内容实现关系的维系、 交友的扩大、自我的展示、资讯的获取、娱乐的体验、闲暇的打发、情绪的宣泄等多方面的需求。 所以,社交媒介的内在天生存在着亚文化的某些基因, 亚文化与社交媒介在某些方面两者共通共融,完美契合,比如,亚文化的个性化与社交媒介由自由化带来的“ 多种声音”,亚文化的非主流、私语性与社交媒介的去中心化,亚文化的边缘性与社交媒介的虚拟性、群体的团聚性等。 因此,作为青年群体最为擅长及频繁使用的媒介———社交媒介就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彰显个性的内在同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隐匿外在,为青年亚文化找到了一个极为合适的“ 场域”。 慢慢的,青年人把社交媒介的使用行为看成是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或者是一种文化的实践。 于是,我们看到,诞生于某游戏主播的“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被社交媒介上青年人缩写成“ 然并卵”,然后立即被他们在社交媒介上乐此不疲的使用着;社交媒介中塑造出来的“ 叶良辰”,最后也在社交媒介中此起彼伏的吐槽声中被淹没;社交媒介中“ 粉丝送偶像上头条”颠覆了传统的议程设置,他们如同鸠占鹊巢一般实践着带有丰富意义的文化活动……这些事实都说明无论是青年亚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还是其与主流文化的对话沟通,都凸显出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三、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的表现

社交媒介对于青年亚文化的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渠道上,它带给青年亚文化全方位的变化,这些变化提升了青年亚文化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而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青年受众的社交媒介依赖也随之发生了性质和内容上等多方面的改变。

( 一) 虽然社交媒介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但青年社交媒介依赖却表现地愈发严重,甚至走向畸形和病态

为了满足更多青年受众的不同需求,各种垂直类的社交媒介、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交媒介不断出现以填补空白,这理应能够分散、消释媒介依赖,但实际上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不同的社交媒介满足受众不同的使用场景,新社交媒介的不断产生是建立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可以说,随着社交媒介侵占更多的碎片化时空,社交媒介依赖也随之延伸。 因此社交媒介种类、数量上的增加没有直接缓和社交媒介依赖,不同特征社交媒介的存在反而强化了青年受众的使用,从而加深加剧了青年受众的依赖。 另外,由于社交媒介的主要使用者———青年受众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再加上社交媒介塑造的虚拟空间处在监管的对立面,以及青年亚文化具有天然对抗主流文化的属性,因此,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表现出非理性、 不节制的一面,这造成了人的异化,使得媒介凌驾于人之上,社交媒介依赖朝着非良性的、非合理的方向发展,破坏了媒介生态的平衡。

( 二) 青年受众的社交媒介依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狂欢性依赖,且带有强烈的娱乐化倾向

一般而言,媒介依赖根据目的的不同,分为工具性的依赖和精神性的依赖,但本研究发现,社交媒介凭借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变成了赋予参与者狂欢式审美体验的文化广场,从而产生了狂欢性的依赖。 同时,青年群体青年受众个性鲜明,表现出天生娱乐化倾向,他们习惯在社交媒介平台上享受着亚文化的娱乐盛宴。 相比传统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对抗主流文化的暴力性和强烈性,社交媒介时代的青年用娱乐化的方式相对温和非暴力地对抗着主流文化同时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慢慢地,娱乐化成为他们挑战权威、营造狂欢的最佳武器。

( 三) 青年受众表现出不同媒介背景下进行不同意见的表达需求, 因此表现出同时的多种媒介依赖以及媒介依赖的动态性

就目前而言,青年群体呈现的社交媒介的使用状况与成年人有一定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媒介使用的种类、数量、习惯等方面。 近日,中国移动社群生态报告显示98% 的微信用户都是成年人,而95 后基本不用微信,他们依然是QQ社群最活跃的群体,[4]另外,相比成年人在社交媒介使用的专一性,青年群体往往有着更复合型的需求,比如他们可能既有维系通过亚文化构建的线上关系、获得亚文化的审美体验、亚文化身份认同等多重需求, 而不同的社交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很难通过单一社交媒介去实现,这就使得青年群体接触更多数量的社交媒介。 不同于成人无差别化对待各种类型不一的社交平台( 比如成年习惯将相同内容发布到不同的社交平台) , 青年受众在不同的社交媒介上有着差别化的线上行为。 这些习惯与社交媒介使用动机不无关系,比如维系通过亚文化构建的线上关系这个社交媒介使用动机为例,青年受众凭借良好的新媒介技术和知识,往往有意识地选择用不同的社交媒介去维系不同的群体,在这过程中自然渗透出差别化的使用。 此外,由于青年受众的活跃、不稳定因素,以及社交媒介平台自身也有互相分享和彼此连通的功能,这就使得蕴含各种亚文化符号的信息可以在各个平台流动,社交媒介的依赖也就显得不那么固定。

四、青年亚文化层面的社交媒介依赖的原因

( 一) 青年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构建层面

青年亚文化具有边缘化的本质特征,这意味着在传统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个体因为渠道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缺陷很难快速集结成为集体。 而社交媒介在即时性以及深度和广度上的优势可以通过亚文化的符号让个体快速卷入到相应的集体中。 此外,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量少而且分散,这就使得青年亚文化个体的身份认同上遇到了障碍。 青年亚文化个体的身份认同是需要建立在自我反思和他人关照的基础上。社交媒介的存在,帮助青年亚文化个体在自我反思建立一个理想自我后顺利找到并靠近相应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然后实现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并建立一个共享的自我认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受众的社交媒介依赖背后隐藏的是对身份认同构建这一需求的依赖。

( 二) 青年亚文化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同层面

青年亚文化以狂欢的方式对抗着主流文化,以颠覆性的方式刺激着主流文化,它让社会失序的同时也表达出与主流文化对话,以及进行文化调整的渴望。 社交媒介本身是个相对包容的环境,允许多样化的人群和多样化的话语形式的存在。 比如,新浪微博自身有着一定的话题选择的控制权,但青年亚文化群体却通过“ 帮偶像上头条”等集体狂欢的方式,主动将带有亚文化符号的信息推向大众,这表面上似乎想要颠覆平台原有的运行制度,而实际上却是一种让主流文化正视亚文化的内在动机。 这说明,青年亚文化希望借助社交媒介增加存在感和曝光率,使其能够有对话主流文化,以及去影响普罗大众,并试图将之卷入集体狂欢的机会。 因此,社交媒介依赖存在的另一青年亚文化层面的原因便是青年亚文化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同。

( 三) 青年亚文化话语权力平等层面

我们的社会对某些处于边缘的青年亚文化保持着一种排斥和沉默,青年亚文化群体也不得不选择束缚自己,尽可能地避免与社会的交流。 而社交媒介将青年受众的生活一分为二,线上线下瞬间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社交媒介用户在身份上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隐匿性,能够帮助亚文化群体适当地隐藏他们的差异性。 比如同志群体迫于现实压力很难在线下世界公开身份以表达真实的情感, 但是在社交媒介上,他们或通过虚拟的身份的方式,或设定仅向指定好友公布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限定在自己信任的时空中。 虽然表达自由相对有限,但这让青年亚文化群体获得了应有的平等待遇,原本只存在于群体内的表达不断扩大外延,在社交媒介中实现了与社会的正常交流。 所以,青年亚文化层面上的社交媒介依赖实际上转变为对青年亚文化话语权力平等的依赖。

五、青年亚文化层面社交媒介依赖的调适

由于社交媒介在青年亚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的使用中会产生异化,即将社交媒介凌驾于人之上,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青年受众对媒介的这种单向度依赖会造成很多消极影响,如人沦为信息的奴隶,随时可能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人与人之间更加淡漠化,失去社交媒介似乎没有办法继续维系关系等等。 另外, 由于社交媒介依赖在性质上具有狂欢式依赖的表现,这就使得利用社交媒介构建和传播的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娱乐化的体验和普适化的大众参与特点,于是青年亚文化尽可能去生产低俗、无营养、快餐式的消费文本,在消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挑战着道德的底线。 一旦媒介依赖系统中受众、媒介、社会等各种力量关系不均引发失衡,那么媒介依赖也转向负面,前文提及的众多重度、畸形的社交媒介依赖现象正是非良性的表现。 因此,想要使得媒介依赖系统中各力量保持平均,我们可以对青年群体、媒介、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应的调适,一方面能改善社交媒介众多重度、畸形的社交媒介依赖现象,另一方面将尽可能消除社交媒介对青年亚文化的负面影响,以保证社交媒介对青年亚文化的正面影响。

对青年亚文化的群体而言,由于对社交媒介在身份认同建构、话语权力平等等方面需求,所以首先承认他们追求亚文化的合理性,并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然后鼓励他们在享受青年亚文化的同时积极进行社会化参与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可以对话、互动的方式,甚至回归到社交媒介平台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媒介使用态度以及构建批判性、比较性的思维方式,使之在面对旷日持久的狂欢式媒介使用风潮时能够保持自省的姿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合适的意见领袖,达到正确引导青年、建设良好舆论环境的目的。 而就新媒介及其产品而言,社交化并不是发展的唯一方向,在社交同质化的现状下,应该尝试更加多元的发展可能。 类似“ 反社交”应用产品(如Same、Rando等App)的开发,一方面能让青年群体远离网络社交噪音,更好地停留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真实地、平等地表达自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青年群体反过来思考社交媒介存在的价值。 就传统媒介而言,在承认青年亚文化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应该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拥抱青年亚文化的一面,特别是在媒介融合的大态势下, 内容在新旧媒介之间的流动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使得青年亚文化有更多与主流文化互动、交流的空间。 最后,对青年亚文化而言,鼓励其主动靠近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帮助青年亚文化实践的展开。 比如,湖南卫视就曾经在某晚会的直播中使用了“ 弹幕”进行互动,再如,腾讯浏览器的平面广告中采用“ 弹幕”的形式表达,这些事实说明青年亚文化通过实践可以形成社会关注,提升社会影响,从而给予自身发展的新机会。

六、结语

本次研究运用“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深度植根于青年亚文化这个领域,关注到青年亚文化在其创造、传播,以及与主流文化的对话沟通中, 始终表现出对社交媒介依赖的事实,在全面分析青年受众社交依赖全新特点( 社交媒介依赖的病态性、社交媒介依赖的狂欢性、社交媒介依赖的动态性等) 的基础上,剖析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背后隐藏着青年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构建、青年亚文化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同、青年亚文化话语权力平等这三方面的真实原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以平等对立的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合适的意见领袖、塑造“ 反社交”等多元文化、鼓励青年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等建议,以帮助解决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依赖中的异化问题。

摘要:社交媒介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亟待认识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媒介依赖的既有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试图还原“媒介——受众——社会”的媒介依赖研究的基本框架,深度植根社会文化这个领域,结合青年受众群体与个人的特点,关注社交媒介技术和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分析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介依赖存在的原因,并为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依赖中的异化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交媒介,媒介依赖

注释

1[1][2]龚新琼.关系·冲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赖理论的三个维度[J].当代传播,2011(6).

2[3]马中红.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

“社会青年”的文化贡献 第11篇

“社会青年”本是一个中性词汇,它的被“妖魔化”,源于过去漫长一段时期里单一的管理思维。在那段日子,“社会青年”被人为地与学生、有工作的青年对立起来,年轻人被划分为两个群体,且互相存有抵触情绪。

回顾20多年来的“社会青年史”,在无比感慨的同时,能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贡献,尤其是在推动流行文化的行进方面。

导演王小帅在影片《青红》中对“社会青年”的生存状态有过逼真的描绘,那个最有名的“社会青年”,有着“流氓”的污名,但他的自行车或摩托车后座上,总坐着最漂亮的姑娘。影片最后,那个和青红自由恋爱的“社会青年”(尽管他已经刚刚成为临时工)被枪毙了,罪名是强奸,影片结束时由大喇叭广播和枪声组成的画外音,是对“社会青年”的一次集体追悼。

王朔写作于1987年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的《顽主》,3名无业青年创办了以“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三T公司,他们服务的对象也不乏“作家”宝康这样的“社会青年”。《顽主》的创作背景就依托于“社会青年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处在各种夹缝中的“社会青年”,因压抑产生了病态人格,对梦想的追求也显得荒诞无比,但他们对旧秩序和旧道德观的冲击也是巨大的。王朔笔下的社会青年,是主角也好是配角也罢,无不表现出游戏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至今仍在影响着为数众多的年轻人,当下网络文化所拥有的调侃、戏谑、结构等特征,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过去“社会青年”精神的一种继承。

1999年,崔健写出《混子》,“吃不着铁饭碗像咱家老头子,也不想处处受人照顾像现在的孩子,我没吃过什么苦也没享过什么福,所以有人说我是没有教养的一代混子”。“一代混子”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青年”的形象说法,也成为新世纪到来之前“社会青年”对自身最痛苦的命名。也正是以进入2000年为标志,“社会青年”对文学、音乐、流行文化的热衷开始骤然降温,求生存、求饭碗、求房子、求车子成为“社会青年”的最大追求。此后,人人忙碌,社会无闲人,“社会青年”成为一个落伍词汇,也少有人再承认自己是“社会青年”。

一些早已成为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的老“社会青年”,在谈论起自己的年轻时代,总会流露出难以遮掩的眷恋,那段时间虽有不少桎梏,但也许是他们思想最为自由、行动最有革命意义的时期,他们的快乐中饱含着痛苦元素,但却是在无声中完成了从推倒到重建的过程,以曾经的“社会青年”身份为骄傲,成为过来人面对污名化的一种反击。

责任编辑 李菡丹

青年亚文化 第12篇

一、社交网络上话语权表达的心理机制

根据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 理论, 通过营造“意见环境”, 大众媒体可以影响甚至制约舆论的发展。但近年来研究表明, 网络的开放环境中, 沉默螺旋被逐渐瓦解, 全民参与的社交网络时代, 言论自由度显著提高, 传媒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媒介控制下的舆论, 社交网络时代话语权的主动性交付到大众手中。全民参与, 全民发声, 社会心理的变化也成了推动社交网络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因。

1、自我需求满足。人是一种超越的动物, 除了生理, 安全, 社交等基本需求之外, 也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在文学活动中, 特别是在通俗文学中, 无意识被充分释放, 社交网络将人的这种个体体验迅速扩张到群体之中, 消息交互的迅捷性以及交互方式的多样化将更多人拉入同一社交圈子里, 个人在网站上发表状态之后, 可以迅速跟别人互动, 并通过浏览量以及转发量跟踪个人状态的影响维度。尤其是社交网站引入点“赞”形式之后, 社交网络应用进一步规避了沉默螺旋带来的影响, 社交行为简化, 低成本的社交行为方式推动了用户之间的互动。相对于以往单一的评论来说, 点“赞”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优势规避了用户想评论互动却又无所适从的尴尬。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要, 也提高了社交网络上大众的参与热情。

2、自我审查心理机制。网络时代言论松散自由, 因而社交网络的舆论雪球的滚动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操作性, 这种偶然性迫使人们细致的审查自己的言语, 避免贻笑大方。根据六度分隔理论, 平均只需六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而Facebook最近所做的研究发现, 在网络中只需要4.74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美国、瑞典、意大利等国, 这一数字被缩减至3.74。社交网络联系性以及影响力的加强, 促使发言者在发言前自我审查, 力求以完善的思维逻辑在优势意见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祛魅与归真, 大众文化的去精英化

大众文化的去精英化是历史之必然, 大众文化的发展对网络媒体的依赖也是根本性的。随着教育以及网络科技的普及, 文学的“祛魅”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文学创作的神秘性被逐渐淡化, 但是受众对文学质量的甄选则更具有普遍代表性。在传统的文化媒介中, 专家, 编辑, 评论家, 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等都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层层屏障, 大众所接受到的作品都是经过多次过滤的有限选择。而在网络媒介中, 大众在接受主流推荐的同时, 也可以自主抉择哪些是引人入胜的优秀创作。

同时, 大众文化的去精英化也意味着文学性质的回归。语言创造最初就是为了方便交流情感, 描述事实, 记录历史。当然我们不能未经筛选就将所有的“网络倾诉”称之为文学, 但文学最初的形态就产自民间。从历史来看, 文学广泛依赖于民间创作,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收集了大量民间广泛传唱的歌谣。《汉乐府》诗歌文风古朴, 不饰辞藻雕饰, 也大多出自民间。后来文学的主动权渐渐掌握在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中, 但通俗文学内容仍然广泛采集自民间, 无论是唐传奇还是宋话本, 或者明清的小说, 都与街头巷尾的民间传说互为依托。

三、从跟风到创新, “三行情书”的风靡

“三行情书”是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而发起的一种诗歌创作体裁, 要求人们依据某一主题, 用60字以内的文字排列成三句表达 出来。经 日本近十 年的推广 以及日本 综艺节目 “CartoonKAT-TUN”的精心制作, 漂洋过海传到中国。

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诗歌, 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 倡导用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但创作参与者仍然拘泥于知识分子中。“三行情书”凭借简洁凝练的语言, 直击人心的情感共鸣, 以及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和社会机构的正面推动, 短时间内就集结了大量的创作参与者。

不同于网络恶搞等低俗文学, “三行情书”围绕“爱”这个永恒的话题, 博得大众怦然心动。虽然不讲求诗歌格律, 但“三行情书”却受制于字数。为了讲求微言大义, 让玩之者无穷, 味之者无厌, 创作者在创作中广泛借助比喻、排比、借代等手法, 使情感更加细致绵长, 让人回味无穷, 以对生活的认真体悟以及细腻的情感共鸣致胜。所谓“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这种细致的情感之真是无法通过“炼”来达到的。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 没有细腻的心思感悟, 创作者实难让创作爆发出三行之外的效果。“三行情书”“辞约而旨丰, 事近而喻远”,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雅”与“俗”的统一, 融审美性质与娱乐趣味于一身。

四、如何引导社交网络时代的青年文化参与和文化创作的积 极性

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动因, 陆机在《文赋》中谈文体创作“其为物也多姿, 其为体也屡迁。”社交网络时代是个开放、自由、包容、创新的时代, 在这样放松的语言环境中, 青年参与文化创作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虽然社交网络上的大众创作并不等于通俗文学, 但它既有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功能, 传达内心情感的感染能力, 也有审美作用和思想性。如何引导这场数亿人参与的大型文化盛事也是我们当下亟待考量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文学是个性化的创造, 个性发展意味着文学的发展。去精英化的大众文学个性张扬, 如何凝练芜杂的社会思想于具体的作品之中, 创作者的作用就至关重要。而网络环境开放且没有创作约束, 容易导致参与者跟风随大流, 进而失去主体创造力。大众文化的去精英化并不是让文学创作重新回到“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局面, 而是向更高的审美层面寻求发展。文学创作的准入门槛的降低要求文学工作这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要求自己, 而不是把它当作功利化的工具。

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环境对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必然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但网民也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和甄选标准, 评论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研究大众的审美走向, 借助网络媒介客观公正的担任读者与作家之间的纽带, 传播优秀作品。信息化的大趋势之下, 顺应文学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全面的看到新时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客观接纳和批评大众文化产物, 才能促进社交网络时代大众文学的正向发展。

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 作家, 作品的祛魅让大众看到了更真实的文学。正确的积极引导社交网络时代大众文化的发展, 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文学热情空前繁荣的新纪元。

摘要:随着社交网络 (SNS) 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迅速扩大,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将话语权正式放归到大众手中, 广大青年群体成为社交网络中文化参与和文化创作的中坚力量, 若能对青年群体辅以正面引导, 大众文化的质量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社交网络,青年,文化参与,文化创造

参考文献

[1]金元浦, 约翰·霍金斯.对话: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十亿人”的时代[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42-47.

[2]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3) :286-288.

上一篇:“4P”理论下一篇:节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