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2024-07-26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精选12篇)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1篇

走进生活是我国科学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趋向. 实施科学新课程以来,广大科学教师都十分明确科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都在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问题.

科学反映的是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科学教育倡导走进生活,是人类精神由纯粹理性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这种回归对于科学教育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又称 “学习的动力”.人的学习动机是在某种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镶嵌在知识的运用情境时,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度越高,越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学习的意义,学生对知识越能产生亲切感,对知识的学习越能产生兴奋感.

学生学习科学首先是因为科学有趣,科学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对发生在身边的大量自然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学生学习科学的需求首先是满足其好奇心的内在需求.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生活世界中有许多现象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种种现象常常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感到好奇,也使他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他们看到这些问题也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时,将会产生学习科学的强烈动机和巨大动力.

案例1功率概念的教学

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如果登同一段台阶(如图1),一次是慢慢走上去,另一次是疾步跑上去.虽然两个过程中,人克服自身体重所做的功是一样的,消耗的能量是一样的. 但疾步跑上楼人会气急,而缓慢走上去却不会气急. 当学生知道用功率概念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满足的解释时,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动力.

科学不但可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现象,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提高人类的生活能力和生产效率,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科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使学生看到科学不但有趣,而且有用.学生会为科学的巨大力量而惊叹不已,同时也会关注科学究竟是怎样被应用于人类生活之中,它在人类生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科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外在需求,外在需求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来源之一.

案例2静电的应用

在初中科学中,有关静电的知识是非常简单的,主要内容有:物体带上电荷之后,会吸引轻小物体;电荷之间会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静电知识的应用却是非常广泛的,例如,静电喷漆 (图2)、静电喷洒化肥(图3)、静电空气净化机(图4),等等 . 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那么一丁点的科学知识竟然在生活中都有那么大的用途,他们将会体会到科学的学习意义之重大.

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亲切感

生动丰富、趣味盎然的生活世界是人安身立命之所,科学教学生活化,将抽象的科学世界与生动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赋予科学学科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剥掉科学知识冷漠的外衣,消除科学知识的神秘感和陌生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这不但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科学的良好习惯.

案例3平面镜成像的教学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对这一课题的教学,我们作了如下设计:

(1)用如图5所示的生活现象引出学习的课题: 一只小狗在一块平面镜前,看到镜内也有一只小狗.它想和镜里的小狗玩耍, 但却怎么也碰不着那只小狗,它并不知道镜内的小狗只是自己在镜内成的一个像.平面镜内的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

(2)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我们利用生活现象:人在透明玻璃前有时既能看到玻璃后面的物体,同时又能看到玻璃前的物体在玻璃后成的像(如图6),启发学生采用透明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方案(图7).

(3)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我们用如图8所示的两只天鹅在水中的倒影这一熟悉的自然美景,展示自然界中的平面镜,并为平面镜成像规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用如图9~12的事例来说明平面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将科学与生活作如此紧密的联系,使得科学成为学生身边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使学生感到科学学习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由此增强了对科学的亲近感.

三、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并不是教师将知识灌入学生大脑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实践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无意之中已经为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作了某种准备.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需要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反复的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改善.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有许多与科学概念是一致的,这些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科学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科学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能使教师对科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沟通,促成学生顺利实现生活经验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案例4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减小时,势能增大,势能减小时,动能增大.与此相对应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有骑自行车冲上坡或冲下坡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关系.

师:骑自行车时,如果人不踩车.当自行车上坡和下坡时,会发生什么不同的现象?

生:自行车上坡时,运动越来越慢;自行车下坡时,运动越来越快.

师:请你运用动能和势能概念,重新叙述一下.

生:自行车上坡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大;自行车下坡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师:可见,动能和势能之间能够发生相互转化. 如果没有其他阻力,自行车上坡时,动能减小多少, 势能就增大多少;自行车下坡时,势能减小多少,动能就增大多少,而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学习的作用并非都是正面的,由于生活常常会向我们呈现某种假象,使得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不少会与科学概念存在着差异,甚至是相互抵触的,从而对学生学习科学构成种种障碍. 科学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能使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某个科学概念之前对该概念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错误认识的原因,并在教学中用强有力的事实动摇学生原有的认识,帮助学生修正原有的认识,从而建立起科学概念.

案例5物体的颜色

科学的观点认为,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和外界环境(光照)共同决定的.例如,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观念却是: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例如如果问他们:雪、荷叶、油菜花各是什么颜色?他们一定会回答:雪是白色的,荷叶是绿色的, 油菜花是黄色的.他们从来不会问:照射在这些物体上的光是什么颜色?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物体颜色原有的认识及其错误,并对物体颜色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我在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的科学教科书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问熟透了的番茄是什么颜色,你一定说是红色.颜色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吗?然后按如图13的方式做实验: 分别用红光、绿光、蓝光照射番茄,看番茄各呈现什么颜色.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平时看到熟透的番茄是红色,是因为平时照射到番茄上的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番茄反射了其中的红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学生求解的问题大多是经过简化的抽象问题,与这些问题相比,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也称为原始问题)具有的特点是:问题的情景较为复杂,问题的条件较为隐晦、模糊、开放, 问题的模式不太清晰. 求解生活中实际的问题,首先要通过分析和抽象,进行简单化处理.即对问题的模式进行识别,即建模,将研究对象和运动变化过程抽象为简单的模型.然后才能选择相应的知识加以解决(如图14).所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6开夜车判断路面的干湿

有这样一个问题:夜晚,一人驾着一辆汽车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由于没有月光和路灯,道路一片漆黑,他打开了车前灯给路面照明.则在他看来,干燥的路面暗些还是湿的路面暗些?

这是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

* 司机看到路面亮是因为有光从路面反射到司机的眼中.

* 路面看上去亮一些,说明反射到司机眼中的光较强.路面看上去暗一些,说明反射到司机眼中的光较弱.

* 车灯射出的光会向很多方向传播,但我们只需要考虑斜向下射向地面的那束光.

* 湿的路面以镜面反射为主,灯光在路面上主要向前方反射,如图15甲,反射光难以进入司机的眼中;而干的路面以漫反射为主,灯光在路面上沿各个方向反射,如图15乙,反射光能够进入司机的眼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湿的路面看上去暗一些, 干的路面看上去要亮些.

五、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的时代,所谓科技的时代,就是说: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成就都与科学和技术有关,如高速铁路,全球定位,杂交水稻, 核磁共振,气象卫星……等等.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问题也与科学和技术有关,如能量危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制毒贩毒,全球变暖…….而解决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问题也都离不开科学和技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每一天都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知识去作出判断和决策,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能力对社会生活中牵涉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参与意见.科学学习并不是要让学生远离社会,躲进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关注社会.科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抽象的科学世界的同时,时刻关注自己生活其中的生活世界,以及关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成就,关注人类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等等.

六、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做出了许多发明和创造,将劳动人民的这些发明创造引进科学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场景,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人民是怎样生产劳动的,看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蕴含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案例7泥马

如图16所示的“泥马”是一种和雪橇功能类似的工具,它是生活在海边在海涂上作业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发明创造的.其原理是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能起到防止人在海涂深陷其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泥马”,不但能让学生多认识一种生产工具,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情感.

七、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支柱,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和最崇高的目标,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在科学教育中,就应当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的规则,用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以及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

关于教育意义的生活随笔 第2篇

地平线 陈东霞

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生命安放一颗纯真的灵魂,该是何等奢侈和弥足珍贵。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并非都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误会有之,猜疑有之,怨恨有之,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心思并不能令所有人为之满意。

没有丝毫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前行中独自摸索,踽踽独行。没有外援,可自己探索而行。不能释怀的则是无端的猜疑和误会,以至积怨愈加深厚。

82个孩子,分明就是82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若何不负家长重托,使这些孩子都朝着理想轨道前行,方是我的初衷。既然选择了陪伴,就没有怨言。自第一天始,即用文字激励,以言行鼓励,以名言警句勉励。

起初,他们也和我一般无二,依靠自身释放的能量温暖自己。无人掉队,无人退缩,无人失落,坚定地迈着刚毅的步伐,向着梦想处进发。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在长时间与审美对象结合时,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表示厌弃.即刻产生“审美疲劳”。美,我自然谈不上,且人老珠黄,何以称之为美,只不过用不同于他人的文字,偶尔调剂一下他们极易冲动的神经末梢罢了。三五日还行,十天半月新鲜感荡然无存,即便是表扬他们的话语,也失去应有的效力。

这不,一月后,回归庐山真面目。原来的那点忍耐,全是在安慰他们,麻痹如此信任他们的我。七八年级的那点积习依然存在,且在悄悄萌芽。这边安抚好,不可预知的下一个即刻发生。脑子根本还没回转,短暂的缺氧后,立即复苏记忆,且不能有丝毫闪失。

在操场上听闻梁田的特长,暗暗为之震惊。要知道一个女生要进入学校的足球队,谈何易事。而她竟凭借其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在其立足,且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大小规模不等的比赛,取得不菲的成绩。在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面前,真正能落实素质教育的又有几人,无一不在和时间赛跑,赢得时间者即为胜利。

亭亭玉立的她,有着修长的双腿,加之灵活的应变能力,自然在上千人中脱颖而出。如若以前不知道她的优点,会很轻松把她归入平常人行列,知其然后,心中竟莫名对其有了严格要求。中国的足球都没能提出国门,而她刚接触之时,即走出新密,征战河南各大赛场。

要求严格同时,无意识出现一些背经离道之举。她的举止我不明,我的要求她不屑,于是种种误会渐次加深。几次劝解无效之时,遂和其渗入交流。思想上起伏,势必影响其学习,开学初尽头荡然无存。继而成绩滑坡,且越发不可收拾。

置之不理,也能度过。然,非我初衷。从事这样的工作,看不到现在和将来,然却是用一颗真心去做教育。委实不愿看到最后遗憾终生的画面。一次次交流和沟通,还是没能解开其日益积怨的愤懑。

终于在一个冰冷的冬日下午,导火索一触即发。指责,早已司空见惯,苦口婆心说教也失去效用,双方情绪失控之时,理智终没能平息焦灼的空气。相互伤害,互相猜疑,连续的愤懑,在那一刻潮水般在偌大的教室袭来,且所见者众多。

手抵胸口,揪心疼痛撕裂开来,再看看站在外围的她,冷眼旁观的我,那道看不见的深沟愈加深厚,且坠入无底深渊。

连日来的委屈混着泪水留下,虽然内心波涛汹涌,可她就是不愿屈从。针锋相对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她委屈,我无语。各自心中都难耐相互的怨气,此时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是毫无意义的单纯语言堆砌,相互接受,自然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

无奈至极,叫来其母,一起劝说梁田。见到妈妈后,非但没有丝毫愧疚,反倒对其母咆哮。此时我明白了,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我出言不逊的原因所在。

对这个世界上最亲最近的母亲尚且如此,我顿时释怀,原是长久习惯使然。无怪乎,她会对我的严格要求视为与之对抗,而我所谓的好,也仅此是独自一厢情愿而已。

解铃还须系铃人。结合近端时间班级诸多学生公而忘私一系列奉献事件,以及考不上重点高中的严重性和往年失败的案例,一并分析之。

为何进行一月一次常规检查?班级众多学生单偏爱她一人原因所在。这些原本在其大脑中没有触及的空白部分,经的详尽分析后,她那张阴转多云的面孔,终于在最后分手之时,慢慢觉悟。

离开学校之时,业已放学两个小时,如履薄冰走回家,时钟正好指向21点。即便如此,能使坚冰慢慢消融,我亦欣然。

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为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然不希此生留下遗憾,悔恨终生。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微弱的光,也希望能照亮坦途。使其向着良性轨道运行之,方为我之心愿。有能力进行多种选择时,能自如而有尊严地选择。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关注孩子们的现在,更要着眼于他们的未来。

如若说我从教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之:“可以使我成为一个更谦卑的服务者,更细心的老师,和更成熟的人。”

真正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你得先有灵魂!

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教学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家庭科学小实验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提高学生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对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或适时地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可保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长久不衰。这样,对教和学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通过家庭小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教师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还会存在不少的疑问。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让他们发现更多的问题,并试着去解决问题,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因为条件的限制,学生动手的机会并不多,导致很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高,而通过家庭小实验,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在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家庭小实验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不可忽缺的途径。因为家庭小实验不像演示、分组实验那样有规范的仪器用品等,学生在家里没有实验室里的优越条件,要做好每个实验,就必须积极动脑思考,找出可以利用的实验用品。最后,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完成这个实验的同时,一个创新成果也就诞生了。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对科学的亲和力,让学生的科学视野得到充分的拓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和家长完成家庭小实验,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让课堂得到更好的延伸。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4篇

1 公众为什么要理解科学

在 “科学为大众” ( Science for All Public) [1]的年代,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更多的科学家, 而是要培养更多的拥有正确科学知识观并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众, 这彰显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让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理解的科学知识越多, 就越能够理解和支持科学事业。或者说, 在需要公众理解科学的年代, 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决定了公众参与科学并理解科学的程度, 也决定了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高低。所以, 科学知识无论是在诉诸于逻辑推理而获取宇宙规律的理性主义者那里, 还是在凭借经验洞察自然奥秘的经验主义那里, 都是对 “世界何以可能”的基本回答, 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读, 也是 “大众科学”年代公众理解科学并进而理解客观实在的基本单元。

公众该如何理解科学的内涵? 公众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才能正确地认识科学并理解科学, 人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理解科学本质。但科学的本质却不是具体的科学知识, 而是产生这种知识的社会根源、社会过程与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 这是一种对科学所做的哲学反思与追问。科学哲学告诉我们, 尽管科学知识本身是一种事实描述,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及其本质的某种认识, 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却是一种价值判断, 负荷了主体的价值因素。汉森 ( N. R. Hanson) 把这个过程称作 “观察渗透理论”。基于观察获得的经验在上升为概念、假说或理论的过程中, 负荷了主体价值, 观察的偏差、实验材料的选取、科学共同体 ( Community of Science) 的利益之争, 等等, 都会导致科学知识发生概念框架的改变。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建构性而不是描述性产物。

这就是需要公众来理解的科学: 科学及其相关知识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摹写, 而是科学共同体基于某种利益驱动下的共同协商的结果, 主观性与相对性充满了整个科学过程; 科学也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的过程。与此相应, 科学教育尤其是注重强调理解科学本质的科学哲学教育更关注的是行动中的科学进程及其追问, 以及已经形成了的科学结论及其社会功能。

2 科学哲学的科学教育意义

科学的本质并不是体现在某种具体的科学活动中, 而是反映于产生这种活动的社会后果以及对这种社会后果的批判与反思。所以, 科学哲学一方面会增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公众对科学的怀疑, 同时也会促进公众与科学家的沟通与交流, 推动公众参与科学的进程。

2. 1 科学哲学可以让公众理解 “真实的科学”

人们通常认为,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 是可以被证实的东西, 或者说, 科学就是真理。然而, 是知识体系的就一定是科学吗? 答案是否定的。能够作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很多, 例如棋谱、圣经甚至是占星术, 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 “理解科学本质” 实际上是在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科学”, 这就牵扯到一个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事实上, “科学” 几乎不能够用精确的语言来定义, 这是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 ( Bernal J D) 的观点。科学仅仅是具有几方面公认的内涵, 诸如科学是社会建制、科学是研究方法、科学是累积的知识传统, 等等[2]。科学不过是科学共同体通过实验方法或逻辑工具去论证某个假说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而已, 而科学哲学不过是对这个论证过程作形而上学的解释与分析。

所以, 科学哲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公众理解并领悟一个 “真实的科学” ( Authentic Science) 。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信念? 人类能否凭借所谓的科学知识来认识基于笛卡尔主客二分的客观世界吗? 科学是建构论学者们提出的 “建构性”与 “制造性” ( Making Science) 的知识、还是一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与摹写 ( Mirror of Nature) ? 是否存在趋于利益之争的科学共同体 ( Community of Science) 对某种信念或符号的共同达识? 这些都是需要科学哲学来思考的问题, 也是需要公众通过学习科学哲学来理解的问题。

公众需要接受对科学的教育来实现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哲学则执行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科学哲学通过分析科学的起源、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演绎模型、科学方法的认识论意义、科学的社会功能等诸多 “元”科学问题, 使公众接受学习、思考、想象、实践与创造科学的过程, 达到对既有科学知识 ( 或科学观念、科学理论) 的理性批判与反思, 同时也可以产生新的科学本质观。传统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科学, 是一种对外在于主体的客观世界的理性解读, 其本身也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 “中性” 的客观存在。 “在中性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科学知识的追求独立于一切主观因素以及主体的 ‘道德反省’, 也与主体的个人信仰无关,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回答 ‘是什么’为准则, 而无需做 ‘应该是什么”的辩解。”[3]对经验事实及其背后的一般规律而言, 科学及其相关理论只做 “事实描述”, 并不做 “价值判断和价值解释”[4]。

2. 2 科学哲学可以让公众领悟科学的精神气质

在亚里士多德提出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时候, 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就诞生了, 那是一种对无限崇拜的自然的怀疑。而这种基于实事求是的怀疑精神一直是人类探索客观物质世界奥秘的基准, 并被默顿 ( R. K. Merton) 总结为现代科学的四个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性。默顿的 “精神气质”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于是, 在内在求知欲的驱动下, 公众开始学习科学的基本史料与具体的科学实证知识, 并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寻找答案, 科学哲学的科学教育功能逐渐呈现出来。此后, 培养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并让公众能够理解这种科学精神, 一直是科学哲学的重要任务。

从科学哲学角度看来,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其发生学的逻辑基点。在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并被叫做自然哲学的古希腊, 科学的诞生就有三个条件: “惊异”、“闲暇”和 “自由”。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来一种本能的困惑和惊异, 由困惑和惊异产生了苏格拉底推崇的 “自知自己无知”; 于是, 人们为了摆脱 “自己的无知” 而去 “求知”, 追求知识、追求智慧、追求 “纯粹”的知识。这就是需要普通大众来理解的科学精神的真谛: 科学不是以什么目的而存在, 而完全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科学是一门追求 “自由”与 “纯粹知识”的学问, 自由地怀疑、自由地思考、自由地阐明自已的建议并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理论, 而无需考虑所谓的 “权威” 与 “传统”。这种科学精神几乎贯穿于人类的整个科学活动之中, 是人们探索自然的基准、追问科学的结果, 也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与延伸。

但严格意义上讲, 科学精神是近代科学的产物, 是一种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或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怀疑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公正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无私利精神等等的现代科学精神, 既是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用以约束其学术行为规范的条令与准则, 对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普通大众而言, 又是需要公众去理解与领悟的。科学哲学告知给公众的理念是: 科学应该是一种无涉于社会和道德、伦理、价值的中性的活动, 是一种 “纯粹从逻辑推演而来的或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4]。也就是说, “科学是一种是对客观真理的无私利的追求, 是基于观察与实验指导下的尽可能逼近真理的对客观实在的描述。”[3]在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 应该远离主观情感、排除一切主观价值因素。

2. 3 科学哲学可以让公众了解科学发现的逻辑

随着科学的应用以及科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人们经常追问一个问题: 科学是如何被发现的? 或者说, 科学是如何诞生的? 科学发现的逻辑一直是科学哲学的基础, 是 “元科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前提, 也是基于 “公众理解科学”为目的的科学哲学教育的重点。

在以培根 ( F Bacon) 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那里, 科学始于观察, 科学知识来自于主体的感官经验并通过归纳法得出。而在以笛卡尔 ( R Descartes) 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那里, 科学知识则成为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表征或摹写。但近代科学哲学却告诉我们, 科学也是从问题开始的。也就是说, 科学始于问题。在波普尔 ( K Popper) 那里, 科学发展的基本公式是 “P1→TT→EE→P2……”, 每个科学发现都是由客观存在的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发现的第一要素, 这是促使科学共同体执著思考的动力。从正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出发, 普遍猜测、大胆想象, 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说; 在各种假说之间开激烈的对比与讨论, 消除谬误, 筛选出尽可能没有自相矛盾的或者尽可能逼近真理的假说使之成为理论;新理论付诸于实践之后,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对事物本质的了解, 又可能会导致全新的问题与全新的发现, 提出全新的假说。这是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的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这个模式在劳丹 ( L Laudan) 那里则演化为 “问题1—理论1—新问题2—新理论2……” 的简化模式。科学研究就是从问题出发, 是一个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无限上升的。

科学哲学的教育意义就是要让公众学会如何进行感官观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何将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归纳为理论、如何在纷乱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去发现问题。如同爱因斯坦的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样, 没有人会说莱特兄弟发明制造的人类第一架飞机是完美的, 因为它的的确确不完美, 但世界上最好的飞机设计师也会感激莱特兄弟的创造, 毕竟他们指出了研究的问题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 培养观察与实验、归纳分析与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是科学哲学极力推崇的, 但非逻辑思维能力也一直是科学哲学教育的重点。科学的创造过程与想象过程往往来自于由观察和实验导致的问题的激发, 问题调动了全部内在的思维活力, 推理、想象、直觉、灵感甚至是顿悟等等可能的理性与非理性思维能力, 都被召唤来去投射到某种情境之中, 以解决某个问题。

2. 4 科学哲学可以培养公众的科学认知能力

人类对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几乎与科学一样古老。通常而言, 科学进步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自身科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史, 或者说, 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人类对科学的认识与理解上。所谓认知能力 ( Scientific Cognitive Ability) , 是指人们透过事物的表象来认识表象之下的事物本质及其相关规律的能力。也就是说, 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组成、结构、性能、相关性、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等外在形式与内在规律的把握与理解能力。一般而言, 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 (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符号、想象等等的能力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需要科学哲学告知给公众的是, 科学符号、科学语言以及科学理论等等是如何被发明出来、又是如何变成约定俗成的有特殊含义的文本? 科学哲学在自己的研究中, 也首先把科学当作一种特殊的文本来分析。例如, 分析哲学学派试图通过探讨语言的结构而去了解整个世界的结构: “在认识论方面, 所有的分析哲学家都认定……必须从研究语言入手, 搞清楚词、语句、概念和命题的意义。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科学语言学派和自然语言学派的侧重点有差异, 但把语言分析作为基本方法则是完全一样的。”[5]在某种共同利益驱动下的科学共同体, 就符号所能概括的某个特殊意义达成一致, 通过规定、逻辑、实验甚至是某种强制性的手段, 使公众相信或不相信某个理论或某个概念, 而并不是依靠形式语言本身。科学基本概念的意义只有通过范例才能理解。

而科学哲学就是要培养公众对科学的认知能力。公众通过对科学哲学的系统学习来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甚至是参与科学。一方面, 公众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另一方面, 科学的本质不是某个具体的实证知识, 而是产生这种知识的社会根源、社会过程与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及其本质的某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 负荷了主体的价值因素, 这也是科学建构论学者一直倡导的 “科学的社会形成”。“‘纯科学’是不存在的, 科学无法游离于社会, 科学知识的产生也就无法脱离整个社会环境, 价值无涉的 ‘中性’的科学知识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是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的科学认知活动的必然结果。”[3]在某个层面上, 被科学共同体一致推崇而暂时通过了实验的证明或逻辑上推理为真的假说, 往往成为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 而缺乏推崇的某个假说在某种程度上或在一定时段内就是谬误。所以, 科学的哲学思辨可以增加公众的理性判断能力和科学认知能力, 激发公众对科学作形而上学思考。

2. 5 科学哲学可以让公众理解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理解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是当前科学哲学关注的热点, 也是自逻辑实证主义甚至是科学主义诞生以来科学哲学领域议论最多的话题。而科学哲学的教育目的, 就是让公众理解科学的合理性、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 并进一步理解科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1985 年, 在由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鲍默爵士 ( Bodmer W F) [6]起草, 皇家学会正式发表名为 《公众理解科学》 (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的报告中, 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指出了 “公众理解科学” 的含义:“不仅包括对科学实事的了解, 还包括对科学方法与科学局限性的领会, 以及对科学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正确评价。”这份报告虽然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 但解决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依然取决于公众 ( 而不是科学家) 对科学的理解。

这个 “理解” 在今天看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是公众对科学方法或研究方式的理解; 三是公众对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科学的社会功能的理解。科学理性主义者认为, 科学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真正的知识, 它可以应用于一切研究领域, 并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但是, 科学的技术应用在今天看来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科学也并不能够为所有的问题提供答案。从这个角度而言, 公众是否能够理解科学的合理性并且能够理解其自身也已经从科学进步中享受到了好处, 即是否理解科学进步能够给个人甚至是每个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是公众科学哲学教育成功与否的衡量基准之一。公众需要拥有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词汇量; 有能力阅读报纸和杂志上常见的从核武器到基因工程或重大环境问题的公共政策争论; 理解科学家使用和接受的科学方法; 能够辨别出什么是科学的判断; 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和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等等。

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也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才能够理解科学, 科学就发生在我们周围。当我们体会到高科技产品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之时, 那就是科学的技术产物带给每个人的福祉。为了让每个公民了解并领悟到科学对人类的贡献、科学知识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与科学合理性相关的教育理念, 系列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这几乎是所有国家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与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M].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

[2]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6-24

[3]张晶.科学知识观的范式演进及其对科学教育的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8) :119-122

[4]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137

[5]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169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5篇

展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开展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第一,加强学习,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开展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起初,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务处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安排每周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开展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加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教师学习自觉性。

第二,开通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学校为老师配备了五十多台电脑,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走出学校,开阔科研视野。学校应该经常性选派老师们到外调研、学习新理论。老师们带着问题与困惑走出去,带着启迪与思考归来。

第四,学校组织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科研培训,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好一堂课等。要求每位教师作好笔记,并写学习心得,以此帮助教师成长。

二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我认为,教育科研的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帮助教师有机地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所谓的“研究热情”“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撰写”能力等等都隶属于教育科学素养。它们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惟有其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心性的滋养。

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故事”,其中包括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用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用爱心转化后进孩子等等。而在教师的教育随笔中,我们同样也看见了很多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很显然,这些教育素养更多的是教育

科研过程潜移默化带给老师的。

培养教师的反思力。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这堂课的闪光点在什么地方,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做好分析纪录,即教后记;每两周总结一次教学中的得失,写一篇反思纪录;每半学期在总结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件的基础上,写一篇叙事研究。使老师在反思中提高课堂效益,在反思中成长。

老师通过写作,促进了教师学习由阅读型学习、实践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向写作型学习的转变,发挥出促读、促思、促选择、促创新的综合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6篇

【关键词】精加工 轻负高质 减负 增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实现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战略目标,关键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性的获得,作为课堂组织者,主导者的教师科学的引导起决定作用。因此,“轻负高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更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精加工”理论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经过加工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或举例子或作出推论,或使新知识与其他观点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

一、采用“精加工”教学,创设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要抓住学生的心。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课堂教学要教出味,教出兴趣,这需要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将知识愚于艺术中。“精加工”将知识信息整合成学生通俗易懂的事例,降低了难度,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性,趣味性。

二、采用“精加工”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减负而增效

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益首先要抓好时间效益,精讲少讲,优化课堂结构,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采用“精加工”教学的内容一般是难点重点,而难点重点的有效突破使学生易懂易消化,减少了很多机械性的重复,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例如初一科学测量这一节,有关测量问题:

问一: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砝码生锈测量值与真实值对比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

问二: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皮尺拉太紧测量值将______等等。

此类题看似简单但学生错误率相当高,老师对此“精加工”:标准变大、测量值变少,否则相反。并做了简单的分析,学生一下融会贯通,类似习题错误率大大降低。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精加工”教学简化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优化了课堂结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自由发挥其心智能力。学生思练结合,学中做,做中学,当堂知识当堂清,减轻了课后的作业负担,轻负而有效。

三、采用“精加工”教学,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采用“精加工”教学,引领学生理解概念,突破难点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而成果设计别出心裁,很有创意,在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师在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教师对知识的“精加工”需要丰富的专业水平,深入理解概念,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引入源头活水,补充新知。必须钻研教材,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善于挖掘和总结,要博览群书,掌握学科新信息新成果,仔细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心理和水平,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按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加工处理。否则加工结果没有新鲜感、新颖性或者不形象,生搬硬套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所以采用“精加工”教学教师必须会去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

四、采用“精加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经常不断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加工”的实例,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贯穿“精加工”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和应用“精加工”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生命的丰富资源,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另外,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采用“精加工”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建立起启迪作用。学生对学习知识进行“精加工”凭借自己的努力,排疑解难,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越强,剩余时间越多,学习负担就越轻,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有自己的见解、创意,学习才有效。同时学会了学习。

五、采用“精加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精加工”一般过程:体验新知—→思考加工—→精制成果—→巩固反馈

“精加工”的方法有:(1)对新知建立联想,更形象的理解记忆新信息。(2)将字面意义进一步扩展,使之具体化,情景化。(3)寻找规律,归纳总结简化新知。(4)采用皆音,顺藤摸瓜等等。

六、采用“精加工”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同化,促进知识深层理解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精加工”教学启发学生对材料进行概括和整理,梳理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元认知建立联想精制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主动建构知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主动同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减少遗忘。

可见,“精加工”理论的教学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寅. 精加工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生物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2010(4).

[2]徐明武. 精加工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育,2005(3).

[3]周军. 教学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刘电芝. 学习策略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第7篇

学前儿童科学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 教育应从早期开展进行, 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 全面贯彻《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纲要》。方针政策的实施, 目前在城镇很容易普及。但在农村, 特别是条件很差的区域, 实施的难度相当大, 导致了农村大量的学前儿童失学。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孩子, 再误不能误教育”“少年强, 则国强”学前教育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少年能强起来吗?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 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村儿童所占全国比例之大, 而现有留守儿童在农村也是占很大的比例, 这对我国“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将提出巨大的挑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 是科学兴趣的培养, 也是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促进农村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为达到教育的目标, 在农村实施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山区, 在农村实施学前科学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 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 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比如, 让幼儿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体验雨天与晴天的天气现象的不同;碰触缤纷多彩的动植物世界等。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的眼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开拓;使幼儿认知结构趋于丰富和完善;使他们的认识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教师不仅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知识, 而且要引导幼儿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 即观察、分析、比较、分类、概括、实验等过程。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中, 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 在广泛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这为其思维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认识物体的弹性, 幼儿是通过教师备好的材料 (如皮球、弹性玩具、橡皮绳等) 进行操作和探索, 才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认知了物体弹性后, 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其他具有弹性的东西, 幼儿会想到气球、妈妈的脸蛋、沙发、枕头等。此过程中, 幼儿迅速打开思维的大门进行充分的思维联想。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幼儿也学习对物体进行分类, 形成初步的分类概念。例如, 认识鸡、鸭、鹅之后, 幼儿会通过他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功能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点, 从而形成“家禽”的概念。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在思考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不断被激起, 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不仅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经验, 而且学习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农村, 虽然自然物质资源很丰富, 但缺乏大人的有意性指导, 他们就会视而不见, 当然就不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 就没有他们的探索欲望的培养, 久而久之, 就会导致他们的对周围的事物、环境漠然处之, 显然就没有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在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各经验的同时, 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科学教育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声音、色彩、以及事物相关的变化等, 都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科学奥秘的好奇, 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 对操作探索的满足感, 对获得知识的成功感等。

例如, 在探索“磁铁的奥秘”时, 如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塑料的制品、陶瓷制品, 让他们自己摆弄, 幼儿积极性很高, 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了, 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铁制品能吸起来, 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 饱尝发现的快乐。丰富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情绪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然, 在活动中幼儿也会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 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 一旦战胜了困难, 获得了成功, 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 就会滋养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探索精神, 并成为下一次探索的动力。

另一方面, 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助于消除幼儿的消极情感。如幼儿接触和认识大自然时, 对大自然产生亲近感, 对生物有仁爱之心, 这种爱心便是长大后形成的道德感的必要基础。幼儿害怕某些动物和自然现象, 其重要原因是由于缺少对这些动物和现象的认识。比如狮子、老虎等动物是孩子最害怕的, 但在认识了动物世界后, 幼儿懂得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相处, 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农村, 为了生活, 青年夫妇大多数把小孩生下后就双双南下打工, 把还嗷嗷待唷的幼儿放在家中, 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一群隔代的老人, 因为年老和知识缺乏的问题, 不说情感方面的培养, 就连最简单的成长培养教育都缺乏有意性。长此以往,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伴随他们的是将是心灵的枯竭, 造成他们青春不应有的许多事件就此发生, 这也是造成这群孩子犯罪率高的主要因素。在幼儿园, 特别是农村幼儿园, 实施科学教育,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 可以限制这方面的不就有的事件发生。

(三) 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直接影响其心理过程的发展, 也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形成。许多科学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 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交往, 协调人际关系, 互相交流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 在一次大班活动“神奇的力”中, 教师分组向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引导幼儿玩这些玩具, 有的人一个人玩, 有的几个人一起玩, 玩过后, 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幼儿之间形成和谐、友好、互相的关系, 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幼儿与教师、同伴一起观察四季的变化, 观察自己在园地种的小苗慢慢长大;一起操作物体的沉浮实验报告一起思考人们如何使自己凉快, 怎样才能使物体移动等。这方面的事例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认知发展是社会性的前提, 幼儿除了在其他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外, 在科学教育中也学习了守规则、和谐、合作、相互依赖等概念。如不能拿别的小朋友的实验品, 不妨碍别人的活动, 更不能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爱惜玩具教具等。这些概念的获得有利于幼儿学习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行为方式———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利益。在农村, 大多数小孩是老人在照顾, 他们的成长过程属于无意性, 陪伴他们的主要是老人、孩子和小动物, 本来就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 还能谈得上促进社会认知能力吗?

(四) 幼儿园科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信心、创造性的发展

充分的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任何人都需要的良好品质, 使人勇于步入现实世界, 并怀着乐观的期望迎接生活。

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在幼儿早期, 对自己能力的良好感觉受成人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内部感受。怀特曾说过:“无人能授予儿童有能力的体验, 谁也不能给予别人有能力的感受。”教师所能做的, 只是为幼儿变得有能力提供许多机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正是给予幼儿这样的机会, 它允许幼儿自己决定使用什么方法, 独立地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去感知、操作和探索。一旦幼儿有所发现或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问题, 不仅为他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愉快, 而且能使其感受到是用自己的行为所发现、所获得的成功, 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 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显示能力的可能性。科学活动的实践证实了学前儿童都可能在有趣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 获得成功, 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正处于创造力的萌芽期但是创造力又是一种最容易受压制和挫折的能力, 需要得到成人的保护、鼓励和培养。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气氛。广泛的教育内容和丰富的物质材料, 宽松、自由、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活动, 在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幼儿设计的太空中房屋、能钻透地球的汽车修理厂用蜡笔把纸涂满就发明了“不湿纸”等都是表现出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前面几点来看, 大多数农村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 科学情感溃泛, 就更谈不上学习兴趣的培养了, 加之社会认知水平的欠缺, 所以说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性的发展等于是空谈, 这样的儿童进入初级教育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五) 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知识基础。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幼儿获得了有关自己身体的知识, 认识了身体的各部分及其功能, 从而更乐于接受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例如, 幼儿掌握了鼻子的作用和鼻子容易受损伤的知识, 就会很快克服抠鼻子的毛病;幼儿在认识蔬菜时了解到蔬菜具有营养价值, 对身体有益, 也乐于改掉挑食、偏食的习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愉快的探索, 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往往会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玩具、教具, 面对这些可玩、可学的东西, 幼儿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 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温度”这一常识时, 教师会给幼儿准备实验用的一杯热水、冷水、一瓶红墨水等, 活动时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操作, 最后知道“温度”这一常识, 知道“冷、热”的秘密。在此过程中, 孩子们兴致勃勃, 积极、主动地去尝试, 体验到了愉快的心情。在这种情绪状态下, 不仅使幼儿能够感知事物美的特征, 形成美感, 而且使其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思维灵活, 促进智力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自信心、创造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 是其它领域的渗透, 是科学兴趣、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它不仅能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而且能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 激发求知欲, 还会使他们耐心、细致地重复完成一个任务, 使他们根据可靠的证据去辨别是非, 纠正错误, 学会机智地去寻找信息和帮助, 尊重他人的意见等。所有这些良好的态度, 都会使他们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求知态度奠定基础。因此, 可以这样说, 幼儿科学教育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紧密相连。

在农村, 前面我们讲到大多数学前儿童缺乏认知、科学情感、社会认知水平和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培养, 当然就不利于他们掌握科学知识, 使他们逐渐成长成为无意性的儿童、青年, 当然对社会就缺乏责任心, 并将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学前科学的开展在农村开展将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作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幼儿教育工作者, 要认真掌握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和学前儿童科学的教育目标, 提高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正确认识, 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活动评价等专业知识。特别是师范院校, 要使学生具备从事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际能力, 并为他们展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所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打好这一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仗。特别是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俊生.当代科技简明教程.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2]成长必读编委会.中国学生应该知道的科技常识.京华出版社, 2009.

[3]石恢.边玩边学, 物理.中国出版集团, 2010.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8篇

一、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

教育界极度关注儿童生命教育, 并配发了《生命教育———小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读本》。但笔者细研3~6年级读本发现, 该系列读本不过将平常学校零散的附属于德育工作的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健身等生理教育和相应的生活、学习、乐群等心理教育, 以儿童喜闻乐见而又短小的案例、故事形式呈现, 并辅以一定的深入浅出的心理学分析。纵观系列读本, 内容均为常态生命教育, 而非常态极端生命教育, 比如消防教育、地质灾害教育 (尤其地震教育) 等各种在儿童甚至终其一生几无可能发生而一旦发生将危及生命的生命教育及各种不可测的危及生命的教育, 或多或少被忽视。科学而又合理的逃生意识、经验、技能, 直接影响绝境中个体和群体能否在有效外力救援情况下劫后余生。而科学、合理、适当的学校消防教育, 是构成完整的学校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 学校、家庭、社会为何忽视消防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常抓的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活动安全、交际安全等, 师生、家长、干群普遍认为消防远离实际。学校及儿童可触及的, 是公共场所消防设备且大量预案, 所以认为学校消防教育是耗费学时和师生精力的杞人之忧。这种消防教育意识淡薄、麻痹的思想, 严重制约了学校消防教育。也许绝大多数儿童终其一生也绝不会遇到火灾, 但我们绝对不可能排除。儿童及其将来发展的某一节点, 若置身于火灾之中, 倘无科学的逃生意识和技能, 本不会被火灾终止的生命却因自身心理慌乱、无理性盲目逃生而终止 (这种现象常见于多起火灾公共场所) 。甚至非理性逃生所造成的生命损失, 远大于烈火可能摧毁的生命损失。可见, 消防教育是构建完整学校安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对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安全教育。

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儿童学科可持续认知体系

基础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科学地规范了小学学科课程体系, 大大减轻了儿童过重的学业负担, 构建了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知体系。但在教育教学中, 广大教师发现, 现有小学课程体系仍不能全面构建完整无缺的认知体系。教育部门也发现了学科课程不足之处, 每学期随学科课本发放各类课外读本。比如:《军歌嘹亮》《人民的胜利》《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还分低、中、高年级段不同版本。同时, 在教学学时安排上, 还颁发了每周学科、非学科学时标准。仅以小学四年级为例, 周学时安排了科文、劳技、信息、班队, 计4节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学科课程 (劳技、信息纳入综合实践课程) , 却是儿童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课程。但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一样, 并未发教材。我校做法是, 按甲周至辛周, 安排了甲周健康课、乙周环境教育课、丙周消防教育课、丁周交通安全教育课、戊周法制教育课、庚周毒品预防教育课、辛周国防教育课。尤其是学校申报并立项了扬州市级规划课题《培养小学生消防意识研究》, 将儿童生命教育中关于消防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上升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为阶段, 构建了儿童终其一生不可或缺的可持续发展一环。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根据我校特色弥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导下的省颁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科课程认知体系的不足。我校消防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所体现的素质教育大课程观,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儿童学科认知体系的不足, 服务于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应对非常态情境心理素质

小学阶段教育大都以人类间接经验的认知为主, 辅以一定的服务于间接经验认知的实验、实践教学, 儿童真正意义上独立于学科间接知识学习之外的实践机会较少, 更难有培养儿童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机会。而学校消防教育这一实践锻炼, 远大于理论认知的学校“选修课程”。它并不局限于儿童消防理论认知, 比如消防标志、常识、逃生、救生方式等常识性认知, 更是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培养儿童应对非常态情境能力的意识和品质。从国内高密集人群公共场所火灾人员伤亡案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火灾情境中, 人员本身的应对非常态极端情境的意识、能力、品质的缺失所造成的生命损失, 甚至大于火灾直接烧、呛、中毒、建筑坍塌等造成的生命损失。具有高素质的应对极端非常态环境的意识、能力、品质, 可大大减少甚至摆脱死亡的威胁, 而这种意识、能力、品质, 只能在实践操作中训练养成。所以, 我校在消防教育中抽出大量学时, 同时与其他学科 (如体育、综合实践) 整合, 对儿童进行消防实践操作训练教育。比如:学校紧急有序地从高层建筑中疏散演习, 住宿生虚拟火灾情境下疏散逃生, 或虚拟无法直接逃离火灾现场情境时, 如何科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洗手间、打湿身体、脱掉化纤服饰、湿毛巾捂口等尽一切可能科学地延长时间等待救援。切不可无理智地在现场尤其是不熟悉火灾现象路径情况下乱跑乱撞逃生, 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而这种非常态极端情境下的冷静而清醒的思想、品质的养成, 有利于儿童一生中在可能出现诸如火灾、矿难、地震等各种不可测的极端危及生命的情境中冷静、清醒地逃生, 从而有效减少、避免伤亡。

总之, 学校消防教育能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探究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第9篇

1. 科学探究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和接受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两种基本形式。但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灌输式”太多,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得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实际上,在学习某一概念、规律前学生头脑中通过日常生活、生产及学习已经产生了一些物理知觉,有一些是正确的,对掌握、理解和形成物理概念、规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是错误的,它们在学生大脑中产生固定的模式并定型化,阻碍了学生掌握、理解新的知识,并使学生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教师即使反复讲解、强调,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仍然会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亲自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有矛盾,他们才会自觉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知识经验。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本身,而且包括探究物理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物理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结合体。前人对物理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物理知识、物理思想方法。教师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尝试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习认知未知事物的方法,学生能不仅最终获得物理知识,而且能让在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科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1.3 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事求是的科学。通过对物理课的学习,学生会逐步树立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最后“发现”物理现象与规律。这一过程能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2. 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2.1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科学知识的局限,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教师应该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探究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筛选和梳理,选择那些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学生能够探究的课题。

2.2 猜想与假设。

为了使探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在学生探究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猜想与假设。如电学课中的“水果电池”,能激发学生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兴趣,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思维非常活跃。

2.3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一般做法是先分析该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和探索的要求,各应该选择哪种方法为好,然后根据这些被选中的方法确定需要什么器材,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构思出探究步骤的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究计划,寻找探究中的不当之处,并推测它在探究中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体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让少数学生去设计一些既有一定创新意识,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探究方案。

2.4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探究方案,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教师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数据和探究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如果涉及多个变量,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2.5 分析论证。

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结论。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收集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和记录,并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2.6 评估。

探究过程不是得出结论就结束了。学生通过探究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什么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探究的设计和计划的进行过程是否有缺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反思,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反思和评估,学生会逐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先期拥有者。对教师来说,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学生作为初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教师忽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主要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和自己共同去探究新知识。教师应以同样渴求知识的心理与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同一起跑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知识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4. 对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探究式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改变了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革,即变传授式为积极探究式,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变使学生消极呆板地学习为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信心、竞争意识、主动性明显增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教学意义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 国内大多数院校都把该课程当作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对于这样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改革一般是积极吸收学科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 使学生学到更加前沿的知识。我在此基础上, 另辟蹊径, 挖掘、提炼该课程中蕴涵的丰富哲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感受到哲学思想与哲学方法的魅力, 将自然科学范畴的材料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范畴的哲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哲学教学的困惑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讲, 本科生需要更加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因此, 本科教学的一般思路是加深、加宽专业知识。加深知识靠更为高深的专业理论, 而拓宽知识则必须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

如果站在高于知识的思想与方法的角度上, 则仅限于专业知识范畴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 掌握一定的哲学方法, 从而应对专业以外的事物。因为在当今社会, 纯粹专业内部的事物是极少的, 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往往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 往往需要处理人际事物。因此, 从最高层面的哲学入手, 来强化学生的素质非常必要。

然而, 当我们把教育的视野延伸到哲学的高度时, 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 即哲学的巨大作用与这种作用很难实现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 虽然哲学是人类知识形态的极致, 但由于哲学非常抽象, 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不难看出, 理工科中的哲学教学, 既有巨大需求, 又难以操作。

应该指出, 目前理工科开设的“科学技术哲学”选修课程, 是这方面的一种积极尝试, 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哲学素养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如此, 无论是从学时数还是从教学效果看, 仅仅一门课程还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时, 理工科学生趋于定型的学习习惯, 也制约了该课程功效的发挥。例如, 有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哲学”不感兴趣, 有些则难以适应这类文科课程的教学方法。

凡此种种, 都说明理工科哲学教学中所面临的窘境。因此, 要想突破这种状况, 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 另辟蹊径, 从而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理工科的哲学教学之道。

二、“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提炼

课程的教学基础是知识的生成, 没有知识课程就无法生存。但是, 要想在理工科专业课中实施哲学教学, 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这些专业知识背后的哲学概念、方法提炼出来。下面以实例的方式展示理工科课程中哲学知识的提炼过程与结果, 归纳提炼的方法。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本不属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范畴。之所以拿它作为例子, 是因为该定律是自然科学的经典, 所以人人都能够理解。而直接选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例子, 由于专业性很强, 读者不易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为f=ma, 换一种表述形式就是a=f/m。根据语义流源理论, 可以把属于物理学的专有概念转化为哲学表述。例如, f是外力, 这是一种物理表述, 但根据语义流源, 外力退化为外界作用;m是质点质量, 它也可以表述为事物的内在属性, 因为质点说到底还是一种事物, 而质量是用来描述质点属性的;a是质点加速度, 它退化为事物的行为;“二”退化为关联, 因为“二”不过是关系 (关联) 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完成了上述转换之后, 牛顿第二定律就有了哲学意味, 其新的表述为:事物的行为既与其内在属性有关, 又与外界对于该事物的作用有关[1]。不难看出, 这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规律, 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恰好是这一哲学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换言之, 自然科学的牛顿第二定律与教育学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具有哲学意义的统一性。

2.“材料科学基础”中的哲学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抽象不仅展示了一条哲学规律, 而且展示了抽象过程的一般方法。按照这一方法, 就可以处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以使它们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时, 由于基本的提炼方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已经展示, 因此在下面的例子中更多地介绍过程与结果, 以避免过多的专业介绍带来理解困难。

(1) 晶体缺陷

它是材料学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表示晶体中不但存在缺陷, 而且缺陷有可能以平衡的方式存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 缺陷无非是一种新的物质存在方式。换言之, 缺陷造成了物质存在的多样性, 而多样性概念就属于哲学范畴了。因此, 材料缺陷的哲学抽象就是:事物以多样性的方式存在, 优于单一的存在方式。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与社会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 凝固 (相变) 过程

在材料的凝固过程中, 形核理论至关重要。该理论的基本预设是, 在原来的液相中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 且它们随机出现、时聚时散。一旦过冷度足够大, 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 直至完全凝固。

从哲学的角度看, 凝固形核现象是旧事物中存在新事物的范例。存在于旧事物中的新事物尽管是不稳定的, 但它包含了新事物的“基因”, 且一旦环境条件适合, 这些“弱小稚嫩”的新事物就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直至完全取代旧事物。

(3) 界面平衡偏析

这个材料概念可以用来展示哲学认识论的一般程序, 也就是逻辑学中的属+种差理论。一般来说, 一个新概念总是由几个旧概念组合而成。在组成新概念的旧概念中, 必有一个是基本的, 而其他是从属的。例如, 知识经济概念中, 经济是基本的, 而知识是从属的。逻辑学把这种处于基础地位的概念称为属, 从属概念称为种差[2]。

以界面平衡偏析为例, 最基本的属就是偏析这一概念, 而平衡是从属概念。因此, 平衡偏析概念的根本意义由偏析决定, 它意味着成分的 (空间) 差异, 平衡偏析无非是说这种成分差异处于热力学稳定的状态, 因此称为平衡。当我们建立了平衡偏析概念之后, 它就成了新的起点, 即新的属, 而相对于这个属, 界面就是种差。因此, 界面平衡偏析就是:与界面有关的平衡偏析。换言之, 界面平衡偏析=界面 (种差) +平衡偏析 (属) 。

不难看出, 尽管界面平衡偏析概念本身没有演绎出什么哲学意味的东西, 但对于它的认识却能从方法的角度上升到逻辑学的层次, 从而具有哲学意义的普遍性。

(4) 规则溶液自由能表达式

在二元合金固溶体的自由能表达式中, 学生的学习难点并不在表达式的数学形式。教学实践发现, 他们产生模糊认识的根源在于:该表达式说的是谁。

按着德国哲学家弗雷格的指称理论[3], 一个事物的认识与三个要素密不可分, 即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内涵和事物的所指, 其中名称与内涵很容易理解, 而事物的所指 (这是一个哲学专有名词) 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按理说, 认识过程涉及所指应该是常识, 如黄山, 它有名称 (就是黄山) , 有内涵 (如险峻、秀美等) , 还有就是作为物质存在的那些花岗岩构成的山峦。因此, 所指就是指向物质存在的, 因此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但是, 当某个所需认识的对象以抽象的、看不见的方式存在时, 所指就不像黄山那么清晰了。在初学的过程中, 所指往往被学生忽略, 甚至是遗忘, 而只记住三要素中的名称与内涵。这种所指认识的缺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如把对象搞混。不难看出, 弗雷格的指称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对象意识, 而这种意识的强化在面对数学公式具有特殊的价值。

(5) 相变定义

根据冯端院士的定义[4], “相变”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相于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但是, 相变的定义也可以简化为:凡是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都是相变。不难看出, 与冯端院士的定义相比, 新的相变定义粗略了很多。

如何看待这种由于简化而带来的粗略, 是一个超越材料专业的问题, 而知识范畴的超越本身就具有哲学的意味。显然, 这里涉及思想方法的问题, 对于不同思想方法的认识与把握, 恰恰是学生应该努力的新方面。这个问题的重心不在于孰是孰非的细节探讨, 而在于认识效率等更高的层次范畴。换言之, 细节的是非判断转向了效率考量, 这种价值标准的转向对学生思维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三、“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教学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看出, 在材料专业知识中提炼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与方法并非难事, 其中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换, 具体就是从单纯专业视野拓展到更为宽广的哲学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看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 它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1. 丰富了教学内容, 深化了专业知识。

到目前为止, 理工科专业课改革的思路重点在更新教学内容, 具体方法是积极吸收新专业知识, 反映学科的新发展。不难看出, 这种改革的视野仍然局限在专业、学科的范畴之内。

因此, 本文给出的哲学概念提炼的思路, 是一种新的尝试。按着这样的思路, 教学内容同样得以丰富。同时, 还可以深化课程的内容, 如上面列举的弗雷格指称理论, 属种+差的认识理论, 都具有很高的认知难度, 这些哲学概念的学习会极大地深化课程内容。

2. 建立了理解的新维度。

就本科生学习而言, 理解的重要性远大于高中生。从某种意义上讲, 理解是本科生学习的生命, 而高中生的学习还带有相当成分的记忆因素。因此, 深化理解就成了本科生学习的当务之急。

但是, 深入剖析理解概念会发现, 理工科学生的理解视野是不够宽广的, 他们的理解维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事实和自然科学定律, 这是理解不可或缺的维度;其次是简单逻辑, 因为理解的过程往往是逻辑推理过程;最后就是数理方法, 因为理工科中大量的知识是建筑在数理基础上的。但是, 仅仅把理解的视野向这些方面展开是不够的, 因为这些维度的综合也不具备超越的功能和开拓创新的意味。因此, 有必要把理解的维度进一步向哲学、方法论的层次展开, 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开拓了通识教育的新视野。

在本科教学中, 通识教育尽管非常重要, 但它的实际操作却一直令人困扰。其中的重要问题是不同门类的知识各行其是, 结果是多而不通。本文提出的理工科知识的哲学提炼与教学, 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为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一个“通”字, 即融会贯通。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天然差异, 因此直接贯通是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使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升华为哲学概念, 则在哲学层面就能实现贯通。

参考文献

[1]吴锵.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27.

[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64.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11篇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

(一)从小学科学课程的师资来看, 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课程教师中绝大部分是兼职教师。绝大多数的科学课程教师均没有科学专业的文凭,属于“半路出家”,近一半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从未受过任何的专业培训;绝大多数科学课程教师都是学校指定,并且科学课程属于兼任课程。

(二)从学生对待小学科学课程的态度来看,大多数学生喜欢小学科学课程并不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客观原因,而是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本身符合学生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教给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而学生不喜欢小学科学课程则大多数要归结于单纯教授的上课方式,目前大多数小学科学课程可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主讲,学生只需要听记就可以,整堂课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原本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充满有趣实验的课程被一张嘴一枝笔所代替,学生当然无法接受。

二、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就有了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教学可让教师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把科学实验演示过程所耍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能更好的全方位实施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直观性的感知情境,突破重难点。在科学课中有许多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机械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耍要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调查、考察或实验。有些内容在得意科学实验课上是无法演示的,如:《植物怎么喝水》这一课,知识点反反复复的讲,学生机械的记忆。不仅教师忙的晕头转向而学生也是一脸的疑惑和不解。我们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把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植物根部的水到植物的茎部到植物的叶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在演示的过程中在重点部位加以点拨,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植物怎么样“喝”水,这一难点就可以解决了。多媒体在教学中通过动画的科学演示,生动、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科学自主探究活动不仅限在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现象可以模拟到比较真实的程度,进而使学生在科学课中没有障碍中快乐的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把深奥难懂的知识和问题变成浅显明白的东西。所以说,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是促进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一件锐利武器。如讲《蚂蚁》一课,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出哪些是昆虫,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以蚂蚁为例制作一组抽拉组合片,通过演示,将蚂蚁的头、胸、腹部位分开,学生很容易看出蚂蚁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学生通过表象获得了感知,把概念和“实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再投放几组动物投影片,学生能很快识别出哪些不是昆虫。在情境中引发了兴趣,烘托了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突破了《蚂蚁》一课的难点。

(二)多媒体可以弥补农村科学探究条件的匮乏。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解决了农村学校科学探究条件匮乏,学生原有科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教《体积变化》这一课时,可以做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问题,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利用多媒体把实验过程进行对比性的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多媒体课件能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兴趣是推动门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可以融视、听、说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摆设在差别的界面上并举行组合流畅。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吸引学生的留意,使学生尽快进入西席所创设的学习地步中,在其头脑中形成“为什么?”的疑问,探索的欲望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和猛烈的学习动机,以实现学生偶然留意向故意留意的转换,引导他们在下一进程举行观察、实行和思考。如《食物链》一课,没有实行研究的内容,动植物之间的食物无法在讲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传统的讲授要领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爱好。运用课件显示:一片金色的稻田,稻冥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只田鸡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黑蛇吐着红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很快将向田鸡发出打击。忽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通过如许的情境創设,引导门生思考水稻、害虫、田鸡和蛇、鹰之间的食物关系,优化了课堂结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 第12篇

一、“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

(一)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

胡塞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现象学家, 他通过对现象学研究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理论概念。 胡塞尔认为, “生活世界, 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总是被经验到的世界, 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2] (P139) 胡塞尔在描述“生活世界”理论时, 提到“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 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 他所说的“生活世界”理论具有超验性、前科学性、 先在性, 不是验总对前人经结的世界理论。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 是先验、直观的理论概念。先验性质的“生活世界”理论, 是先于经验理论的世界, 不是靠前人的经验总结;直观性的“生活世界”理论, 是主体从感性认识出发, 直接地反映在眼前的世界。 第二, 主体间的性质特征。 “生活世界”理论下要求人主体间性地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 人已经在“间性”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社会属性。 第三, 科学世界的发展基础。 如今, 人崇尚科学万能性, 把科学当成客观存在的事物, 与自身隔离开。 科学的发展没有与人的精神需求、生命意义相结合, 没有达到科学为人服务的目标。 胡塞尔认为, “生活世界”理论意味着人的生活环境和实践场所。 因此, 科学世界的发展基础就是“生活世界”。 第四, 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胡塞尔的“ 生活世界” 理论提出人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主观经验与物质世界相结合。 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相联系、非孤立。 世界就是作为万物相互共存的载体。 胡塞尔提出的 “生活世界”理论还未成熟, 还需要随着时代历史的更替进行修补和发展。

(二) 许茨“生活世界”理论

在许茨这里, 作为前科学的实在的生活世界基本结构的内涵,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 人们在生活世界保持的态度是“自然态度”。许茨在对生活世界的阐述中, 把生活世界看成人们生活行动的最初世界,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许茨的“自然态度”来源于胡塞尔的“自然态度”。在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中“自然态度”是关键部分, 把“生活世界”衍生为“自然态度”存在的领域来观察。当人们还持有这样的“自然态度”时, 人们对自身反思和批判不会发生, 完全按照自然的选择接受自然给予的东西, 不会对自然产生怀疑态度, 只会倾向自然。能够改变这样的态度只能从思想上剔除这样的态度倾向, 才能创造出实物存在的世界。第二, “原始焦虑”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们生活其中的实在世界, 但在阐述“生活世界”的过程中, 许茨也是像胡塞尔一样偏重于主观意识, 但叙述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样。 许茨在海德格尔关于“恐惧”和“焦虑”的论述启示下, 以“原始焦虑”作为论述前提。许茨指出, “对于处在自然态度中的人来说, 支配他的关联系统来源于我们称为原始焦虑的基本经验。 ”[3] (P328) 第三, 主体间性的文化世界。 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中把“生活世界”从本质上看成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 人们生活在每个主体性交融的现实世界之中。 个体间性是更为原本, 因为它比单个主体性更先被意识到。日常生活世界是预先设定的,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开始就具有主体间性, 这也是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最大特征。第四, 工作世界的理论。工作世界在许茨的阐述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也是许茨在生活世界理论中做出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作为现实存在的世界, 如果没有详细的特征描述就不存在我们所知的“生活世界”概念。日常生活就是在于, 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获取以及获取的手段, 这就是日常生活的最大特征。 许茨就是从劳动者的角度看生活世界, 阐述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的问题。 许茨汲取了舍勒在《认识与工作》中的美国实用主义的重要思想。 实用主义就是说生活世界中的关系不仅仅是理论, 而是实用的。 许茨把这一观点与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结合起来发展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

(三)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理论

在哈贝马斯掌握运用“生活世界”理论之前, 就已经有多位哲学专家研究“生活世界”理论。 从胡塞尔开始, 经过了海德格尔、许茨等哲学家继承与发展。 到了哈贝马斯时, 他运用“交往行动”理论研究“生活世界”理论, 使“生活世界”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一, “生活世界”理论内容:哈贝马斯是把 “生活世界”比作交往行动运行的空间, 也就是交流沟通者在生活世界这个领域内相互沟通。 “他们本身作为阐释者凭借言语行为而属于 ‘生活世界’。 ”[4] (P72) “生活世界”就是人从事交往行动先验文化背景, 一切交往行动即使是产生在具体个体上, 也是在同一个共在的 “生活世界”之中。 “生活世界”不是一般世界, 不同于那些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一种特定世界。 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比喻成交往行为预设背景和信息源储存库, 通过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方法, 恢复交往合理性。 语言交流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 也是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发展的基础。 第二, “生活世界”理论构成要素:哈贝马斯把 “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分为文化、社会、个性。 文化作为知识储存工具, 为沟通者提供文化知识。主体只有在共同的“区域”场所、文化背景有交集情况下才会达到主体交往行动目的和思想理解。 然而, 这个公共的“区域”还必是具体、现实的, 在交往主体交流充当特定的现实背景。 社会作为“合法社会秩序”, 规范沟通者行为。 “生活世界”不是某个主体任意创造的交往背景, 而是共同群体公设的背景, 具有内部运行规律和认知。 “生活世界”作为主体交往的文化背景, 先于主体存在而存在, 使交往主体之间达成信任、交流、融通最后达成一致行动趋向。 个性作为主体在组织中展现自己的工具。 “生活世界”要求个人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 交往主体只有具备一定交流能力才能搭建起共同的生活世界, 实现个体的社会性, 通过交流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 生活世界殖民化。 “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指权利与货币代替了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工具, 政治、 经济这些人文因素开始蔓延整个“生活世界”。 “越来越多地下降为一种与其他下属体系并行的一种下属体系。 ”[5] (P26) 哈贝马斯意识到“生活世界”会被“殖民化”, 然而, 摒弃眼前的生活世界重回古典世界是不现实的。哈贝马斯认为, “社会合理化的过程首先源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由此而导致或催生了体制层面的理性化, 但是最后出现了生活世界体制殖民化的情况。 ”[6] (P67) 因此, 寻找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方法十分关键。

二、“生活世界”理论的教育意义

(一) 促进文化知识普及, 提升个人素质

我国历史文化拥有着五千年发展的历程, 凝聚着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世界文化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时期的我们, 既要继承我国优秀文化, 又要为新时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然而,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 人们交往沟通障碍很大。建立公共行为规范、文化准则、价值准则才能使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才能为我国社会交往的合理化提供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树立共同理想, 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提升我国社会交往行动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发展, 使全球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 文化发展也为各国民间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国际交往过程中要遵守自由、平等交流原则, 各方都应受到尊重。因此,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 在国际交往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树立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软实力, 赢得各国尊重。我国也要尊重他国文化信仰、风俗习惯, 让各国自由平等发展。

(二) 规范社会行为, 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源于物质、文化不平衡发展。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共同发展对建立“生活世界”具有很大意义。我们要树立良好“生活世界”理论观念, 就要协调物质与文化之间发展平衡, 建立文化特色, 提升文化素养。 完善社会交往规范, 不仅需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也要维护社会公共法律道德。 保证社会交往持续健康地进行, 我们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 完善交往行动法律规范。法律既是知识也是制度, 具有强制性、威慑性、稳固性。如今, 主体交往行动趋向多样化, 我国法律规范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完善。交往行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刻不容缓。交往主体要具备良好道德素质, 依照交往行动基本规律进行活动, 遵守社会法律规范, 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和谐。 另一方面, 设立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标准。 道德依靠传统和社会舆论, 通过信念根植于内心, 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内在性, 左右着辨别能力。主体在自己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时, 要接受他人监督和约束。这样就能形成一种社会力量来阻止和纠正交往行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 三) 提升个人文化水平, 增加交往行动能力

文化教育关系到个人行为准则、 价值取向, 也关系到社会、家庭, 以及民族、国家的未来。 我们还处于一个文化教育普及较低社会里, 人们的交往行动能力有待提高。 提升我国人们交往能力、宣扬“生活世界”理论, 我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 优化教育设施,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二, 注重各地区教育水平平衡发展, 共同提升教育设施资源, 加强文化人才交流, 缩小各地区之间文化水平的差异。 第三, 作为交往主体, 应当自觉提升文化交流能力。 个人交往能力提升归根到底就是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 要靠自身不断学习, 增强学习文化意识, 养成良好习惯, 做到价值合理性行为规范。

哈贝马斯对语言问题、交往行动问题都是通过对“生活世界”理论分析得到解决方案。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为我国社会主体交往行动合理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摘要:“生活世界”理论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理论。该理论由胡塞尔提出, 经由许茨、哈贝马斯等人的补充, 使得“生活世界”理论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活世界”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理论教育意义。

关键词:生活世界,理论发展,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4]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出版社, 1994.

[2] (德)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许茨.社会是在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5] (德)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

上一篇:女生教育的战略价值下一篇: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