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生态水环境

2024-07-31

城镇生态水环境(精选12篇)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生态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要进行河道治理,首先梳理目前我国城镇生态水环境现状问题。

1.1 水生态结构破坏

城镇自然河流的河道被改造,原有的河漫滩、河心沙洲等特征地貌不复存在,陆生植物带、水生植物带缺乏承载空间,相继消逝。受影响较大的自然河流多处于城区段,渠化严重,河道大多被裁弯取直,驳岸硬化,水质较差,富营养化严重,河岸带消失。

1.2 面源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河流两岸的污水直排入河渠造成面源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由于管网建设不配套,水系流入城镇内部后所受污染未受到相应处理。由于建成区地面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加大,这部分雨水冲刷地面后形成的面源污染水流几乎无法得到地表植物的净化,也无法渗入土壤间层得到净化,排入水体后加剧水质恶化。

1.3 坑塘、湿地面积严重减少

传统的水利工程中调节河流渠道水量的措施包括:修建涵洞和水闸、构筑防洪堤坝、开挖水塘等。坑塘水面减少原因主要来自:挖沙采石改变河岸结构带来的水面缩减;城市建设中的直接填埋。

2 河道规划设计的难点与措施

金钟河是贵阳市阿哈水库最大的支流,劣Ⅴ类水质占河水段90%以上。以金钟河为例,河道规划设计面对的工作难点.

2.1 水体污染

(1)有机污染:农业、畜禽业、餐饮业、服务业、公厕直排污水;(2)雨污混流:两岸居民区多、人口密度大、生活配套设施密集,排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排放泵站和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滞后,排污能力低下。一些住宅区没有污水管道,污水雨水混流直接入河。沿河零散排口多,河道库容小,自净能力差。(3)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河道两岸的泥沙、泥土以地表径流部分河道。径流水浊度高,水量大,且由于流速过快,泥沙悬浮物等无法进行自由沉淀,使得整个河道水体浊度高,透明度差。

2.2 侵占河道

河道大量采用硬质直立护岸,切断了水土营养交换,使河水成为孤立的系统,无法独立支撑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消失。

2.3 河床淤积和沿岸垃圾

由于缺少河床疏浚,对河道沿岸的管理混乱,价值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积,河流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针对上述河道规划设计难点,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和创新理念进行处理。

2.4 安水工程

对整个河道的总体平面进行设计,即线性设计,是进行生态河道建设必由之路,也是把握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关键所在,其设计标准下河流的过流能力是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河道规划设计时,在满足排洪要求的情况下,应随着河道地形和层次的变化,宽窄直曲合理规划,以恢复河流上下游之间的连续性和伸向两岸的横向连通性,并尽量拓宽水面,即有利于减轻汛期河道的行洪压力,而且扩大了渗水面积,为微生物繁衍提供条件,给了生物更多的生存空间。

生态河道断面设计的关键是在水流流过河道不同水位和水量时,河道均能够适应。如高水位洪水时不会对周边民居农田等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肋,低水位枯水期可以维持河流生态需水,满足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一般的设计中,在河道原有基础上,需要对河流的边坡或护岸进行整治,以使河道横断面符合设计者的要求和目的。

2.5 清水工程

完善流域范围内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对污水进行治理,是彻底解决外援污染全面提升水质的基础。

2.6 灵水工程

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通过引入金鱼藻、狐尾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构建沉水植物群落;选用铜锈环棱螺、无齿蚌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人工水草群落;水质净化工程旁路多级人工湿地技术对金钟河河水进行旁路治理。

2.7 美水工程

海绵城市功能:主要通过景观规划,充分利用拓展区域,营造大量的生态驳岸、湿地泡、雨水花园和生态步道等,打造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将河道生态走廊向外围高敏感度区域延伸,通过模拟自然之物群落的手法进行生态修复,最终目的在于恢复自然的动植物生态群落。景观营造:通过花海、景观林、湿地驳岸植物景观,营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并且高于自然。公共空间:通过林道、漫步道和多个自然休闲空间构成具有郊游特制的带状公共空间。建成后将成为市民郊游集散和慢生活体验中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生态水环境和生态河道治理是集合水工和水文地质、园林景观规划、生态学、环保知识等多方面的工程。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水理念,以供此类工程的规划设计者借鉴。

参考文献

[1]丁书红,白继平,苏长岭.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治理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9):55-56.

[2]曹仲宏,刘春光,徐泽.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1):70-72.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2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建设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而小城镇的建设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此,建设生态城镇,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必须从规划入手。

主题词:生态 规划 环境

我们洋口镇自98年以来,先后四次由四镇一场合并而成,随着洋口闸的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洋口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合二为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中,我们认识到有否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过去,我们往往采取比较单纯的想法,只重视建筑的设计。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统—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镇自然景观,已成为城镇建设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体会到:

一、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依赖,必须同步发展。

过去,我们国家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政策上的原因,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管经济、抓生产,对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管理重视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时期,小城镇建设也相应起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洋口镇是全县唯一的新兴城镇。新型的农业区沟、渠、路、闸、桥、站等工程配套,形成净增耕地6535亩;工厂化养殖区绿树成荫,形成养殖水面1295亩;一条宽48米的洋兴大道不久将建成通车;匡围800亩的生态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规划发展了南黄海生态旅游区,配套和建设了水厂,改造了敬老院等,绿化、美化工作亦同步跟上。一个开放繁荣、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庶的小城镇的雏形已在洋口港初步形成。

实践证明:如果不注意生态城镇的建设,就难以实现社会总产值的高速度增长,也不可能有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如果我们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和同步建设,势必削弱城镇功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企业还得各自搞基础设施配套,出现重复建设,以致造成非生产性投资大量增加,必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说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是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着的。

二、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本着这个宗旨,充分发挥小城镇多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城镇文明进步,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热情,文化娱乐丰富健康,生活美满幸福。这些应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规划的内容要全面协调,而现代的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阵地,示范之点。因此把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

那么小城镇的社会综合发展,以什么为前提来进行规划呢?我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应当坚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来考虑,而我们人类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理想、情操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这两者都离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人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考虑居住、工作、卫生、交通、食品等方面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坚持规划的起点应该高一些,目光远一些,建设一个生态型城镇。日前,美国一客商出巨资在我镇工业园区内新上“铝轮股”项目,但又舍不得在环保污染处理上花大钱,镇党委、政府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合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城镇绿化,我们利用比较理想的模式“环状 楔状”绿地系统。在镇区各功能环状布置绿化,以利于改造城镇生态环境,而且对镇区有一定的装饰性;楔状绿地沿渔港两侧及洋口大道分布,这样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形成,保护镇区环境,为城镇 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规划应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进而继续指导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依据,是一段时期发展的目标。过去我们搞规划是为了防止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和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强调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遵循的原则。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的社会发展还很落后,要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较长时间。为此,我们的规划要适应较长时间的需要是困难的,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必须切合实际在不违反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经过调查、总结,定期进行检查、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好范文版权所有

我镇规划从1993年到现在10年里,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年搞了总体规划,当时按一个普通的集镇进行规划,98年洋口、光荣合并两乡合并,镇区选择在洋口闸,在县建委支持下,邀请

东南大学制订了《洋口乡镇区总体规划》。2000年洋口乡与南渔乡合并,建立洋口镇,县委、县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借洋口闸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将我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港兴城,建设一个生态型港口大镇。我们看到,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观代化小城镇,为我镇人民提供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

发展的新格局,需要逐步实施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靠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当前在规划问题上要研究的是规划如何有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全镇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竞争力,扩大外向型经济。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上下功夫,“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城镇的建设者,我们要敢于改革,勇于探索,从实际出发,规划和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城镇。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3篇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得到飞速发展。但在城镇园林绿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如园林设计缺乏合理性、园林管理措施相对落后、生态作用没有得到重视等问题。因此,对于城镇园林绿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首先应当重视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城镇园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镇园林;绿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77

1当下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园林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不仅需要一定的设计感,而且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城镇园林应当以自然的形态出现,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等有一个充分的考虑,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才具有合理性。有的设计师在进行城镇园林设计时,缺乏对当地自然情况的考虑,在对场地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仅增加了城镇园林建设的施工量,还会破坏当地环境,失去了城镇园林绿化的根本意义。

1.2园林管理措施相对落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园林建设管理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但在进行园林管理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体现在对绿化废弃物的处理上。许多绿化产生的废弃物都被当作是城镇垃圾丢弃,增加了垃圾处理的压力,其实这些碎草、枝叶是可以作为植物的有机肥使用的,一旦丢弃反而会使植物丧失了有机肥。此外,园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许多园林绿化仅仅在建设之初保持良好的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绿化缺乏管理与保护,在影响市容的同时,还增加园林绿化的费用。

1.3对生态作用不重视

由于在进行城镇园林设计规划阶段时,设计者往往重点关注园林设计方案的创意,却忽视了生态功能。由于植物生长周期以及景观生态的限制,要想让园林绿化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就应结合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生态的要求,重视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针对一些园林绿化单位只考虑设计,忽视了实际情况和生态作用的行为,应当充分考虑成本问题,在追求形式上美感的前提下,提升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1.4城镇总体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不协调

由于一些城镇在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预留绿地面积过少,因而对于城镇建筑用地和园林绿化用地的分配并不协调,这就造成了一些道路中的绿化带并不能完全贯通。城镇的总体园林绿化面积过小,不仅限制了城镇园林绿化的设计,也限制了园林绿化发挥其生态作用。

2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对策

2.1始终坚持城镇建设与园林绿化相协调

城镇绿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因此,城镇园林绿化是城镇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城镇建设包括现代化高楼大厦建设等,所以在建设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当使城镇建设与园林绿化协调发展。在充分保障城镇绿化用地的同时,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占地面积。严格按照城镇的总体规划建设城镇园林绿化,保证城镇建设中园林绿化的比例。

2.2坚持与当地环境相协调

对于城镇园林绿化来说,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与本地特色有关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应当对本地的植物群落以及环境发展规律等内容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适应性。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经济实惠的植物。一方面,要重视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应当在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展现城镇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例如,可以在主要的路口、街头等地方结合园林绿化的特点设计一些雕塑,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真正做到园林设计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

2.3重视绿化资金的筹集

在绿化建设中,资金的筹备状况也会对城镇园林绿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绿化资金的来源,应当通过企业、个人、集体等多个渠道进行筹集。在吸收多元资金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将政府投入作为主要部分,落实城镇公共财政中对于城镇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于城镇道路两旁的绿化隔离带以及公园绿地的建设,更是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同时,还应当积极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将一部分社会资金引导投入到城镇绿化建设中来。

2.4提高城镇居民的绿化意识

对于城镇园林绿化来说,提升城镇居民的意识是关键。只有城镇居民的意识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才能意识到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一旦居民意识到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生态意义,居民会自发保护城镇绿化,这样才能实现城镇绿化长远的保护,减少维护城镇绿化所需要的资金,使城镇绿化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升城镇居民的绿化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城镇居民更加配合园林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工作,更好地保护城镇园林绿化。

3结语

城镇园林建设蓬勃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城镇园林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园林设计者、政府还是居民,都应当积极应对这些问题,通过坚持城镇建设与园林绿化相协调、坚持与当地实际环境情况相协调、重视绿化资金的筹集以及提高城镇居民的绿化意识等方式,改善当前城镇园林绿化建设面临的困境,有效提升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作用,为保护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第4篇

1.1 生态环境保护概念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建设至今没有做出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 木文主要引用王礼先的观点界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 (即生态系统) , 一般指水资源 (水环境) 、土地资源 (土地环境) 、生物资源 (生物环境) 以及气候资源 (气候环境) 。

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生态环境的保育。保育一词在国内外的百科全书与词典中, 是指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因此,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 (或再生自然资源) 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1.2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概念研究

小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多层级的复合生态系统, 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内部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区域的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为一个整体, 经济社会的再生产必须与自然生物环境循环过程相协调, 才能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结合小城镇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笔者认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与小城镇经济发展观念和方针密切相关, 其内容包括对小城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人工化的小城镇综合体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尤其是针对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种种破坏,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进行积极的整合、治理与建设, 弥补环境建设的不足与缺陷, 防止生态发展的畸形与偏差, 恢复、重建和创新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2 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就我国小城镇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来讲, 大多数小城镇的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条件可以支撑现阶段小城镇的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但是支撑小城镇一个阶段甚至于几个阶段的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所希望的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人类世世代代的安康。我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讲发展十分迅速, 累计的潜在危害也就很大。潜在危害的爆发将会停止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以致小城镇的生态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 甚至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但如果我们能通过人类的先进技术及时弥补暴露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害的话, 那么减少和根除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就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2.1 土地资源浪费,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城市建设无序扩大和污染加重对小城镇的辐射和影响使得小城镇极易成为大城市污染的第二承受者, 另外大城市的蓬勃发展使得小城镇又倾向于效仿大城市开发区的模式, 形成开发区、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固定模块。然而资金不到位往往使得规划区域的大片土地闲置不用, 过度开发使土地植被破坏, 绿地系统失衡。

2.2 污染物累计严重, 治理措施不到位

小城镇的污染问题大多数是结构性污染。小城镇的生态系统本身虽然具备维持平衡的机制和能力, 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生态灾难也就随之而来了。就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说, 小城镇的环境治理和维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减少和制止污染物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绿地覆盖率不足, 分布不均, 结构单一

绿化是小城镇形成优美环境的主要因素, 小城镇的绿化主要是指公共绿地和四旁绿化 (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主要是集中于沿过境路和交通要道两侧向两个方向延伸发展, 然而由于小城镇工企业、道路、桥涵建设前的本底条件较好, 绿化建设常常就是保留原来的绿化规划情况, 很少进行整体的绿化规划, 公园绿化、环镇绿化、社区居住区绿化、企业绿化等景观绿化建设特色区分不突出, 结构单一。

3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3.1 做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小城镇的发展空间较为薄弱, 要实现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根据客观现象和客观规律的要求建立一个高起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全面规划。就目前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理论且很少有相同级别的成功规划经验借鉴, 加之小城镇本身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经常使得规划的可行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借鉴以往的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的成绩以及概念性规划和小城镇的总体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程序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3.2 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

所谓循环经济, 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增加经济效益, 而且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必须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 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是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农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3.3 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近年来,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 我国小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1) 要加强环境管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当、盲目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是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必须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有充分的认识,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规划;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 增强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

(2) 要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要制订和实施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生态补偿、人才激励、人口控制等政策, 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

4 结语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不可忽视的部分, 应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注重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以及整体性,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 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参考文献

[1]邵深霞.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 2004.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5篇

王培辉武月华

摘要: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乡镇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城镇化进程所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其中最为突出是工业型小城镇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我国一些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环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对它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工业型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的方向与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工业型城镇生态规划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基础上,依据我国的国情出发做的一大战略决策。它的建设不仅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我国所面临的城市人口膨胀及生态环境的压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相伴的小城镇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民间投资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有效地分流了中城市的压力,弥补了国家资金的紧张的不足,拓展了城乡商品市场,拉动了城市化需求。实践证明,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东部的一些发达地区更是得到相当的建设,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而在整个过程中,工业型的小城镇的发展最具典型,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基地,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要求发展小城镇企业与农村服务结合,促使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与小城镇的转移,这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工业型小城镇的特征及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2-1 工业型小城镇的特征

小城镇是区别与大中城市与农村,具有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中心,它是具有非农业活动与生产的城市特征,它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工业型小城镇是产业结构主要以工业为主,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业比重大,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算的比重大,乡镇工业有一定的规模,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有一定的水平;产量;质量品种能占领市场,工厂设备;仓储库房;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2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别近年来,农业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农村生态系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农村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出现了耕地锐减;森林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加上人口的压力,农村固有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受到严重的威胁。如何安排农村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使其形成完整;高效与多功能的新时期小程镇生态系统,是21世纪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展生态乡镇规划与建设,既是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也是发展农业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小城镇的生活质量;促使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3.工业小城镇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小城镇的规模渐渐膨胀,带来人口与经济的不断增长,同时它与生态环境问题与日渐尖锐化,小城镇的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关系遭到威胁。所带来的是人们生活环境的明显下降,主要是人们只是注重一些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注重形象,极其表面的东西,却忽略其内在存在的客观问题及所将带给人们的间接社会效益。概况起来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低

忽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特别明显,由于价值取向问题,人们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却忽视更长远的利益,出现了大量耕地锐减、森林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加之人口的压力,农村固有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受到严重威胁,这在我国一些发展起来的乡镇尤其外显。

3-2 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我国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的深度普遍比较粗犷,表现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及操作的浮躁心理与短期行为盛行。从而直接对农村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许多因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出现如追求大广场、大草坪、人工护砌河道的非自然化倾向,有的甚至造成对当地自然物种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的恶化进程。有些地方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改造为人工景观,结果是弄巧成拙,如我国的一些小城镇,为了治理河道,花巨资,伐去河道两岸的树林,铲掉溪边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群落,代之是水泥,石块护岸及人工大草坪,结果由于破坏了河道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野生生物系统,再加上岸边居民生活污水及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河道水质不但没得到改善反而恶化。

3-3 片面追求速度的误区

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一味强调速度,导致一些如西方国家发生的虚假城市化现象在我国重现,走上一条虚假繁荣单一膨胀的不良循环之路。

把城镇化率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或某些工矿区,仅看城镇化率比较高,并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业就业岗位增加。一些地方不重视实质,只重视形式,致使出现能源紧张、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乃至贫民区等城市恶疾。

4.小城镇环境生态建设理论与构建原理

要认识与改善城镇的生态状态,首先要正确认识与理解城镇生态的构成要素;生态的目标及基本内容及生态学,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等相关内容。

4-1生态小城镇的构成要素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集地。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生态城市主要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将城市建设成一个限定空间内的资源循环系统,维护资源的多样性、吸收与排放、产生与再生、循环利用平衡。它是具有更高标准的内涵,更具理想和更具高级文明的城市生活方式。一般来说,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命系统与城市环境系统,生命系统包括城市市民与人工的、天然的植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等,城市系统则是包括地理位置,流域及自然水体;气候自然景观等。这些有的需要控制;如人口、有的需要保护,如天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等,有的需要合理的开发利用等这些需要人的主观行为活动,同样是城镇生态建设的范畴。

城镇生态系统是城镇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城镇是经济体,社会体与自然体,因此,城镇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体系统。

4-2生态学概念及相关内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一般可以从类型进行分类:按照组织层次划分,生物栖息地类型划分及应用分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适合与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理,它主要是以人类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层次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控

制论方法、辩析系统中各种局部与整体、目前与长远、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关系,寻求调和这些矛盾的技术手段,规划方法与管理工具。研究的重心是中心的生态系统的实理关系与功能过程。

4-3 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

生态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因子与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的生态的和谐。

生态规划内容是由总体规划及若干个相关的子规划组成,包括系统生态规划与调控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人口适宜性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绿地系统建设规划等。

生态建设是在对系统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有系统地、有组织地安排人类相当长时间活动范围与强度的行为,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以空间合理利用,系统关系协调为目标,使人与人、人与环境、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相协调,从而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清洁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态建设的内容是由系统现实存在的生态问题所决定,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等各方面,主要有合理适宜人口容量的确定,土地利用适宜程度的评价,产业结构模式调整与演进,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等。她是在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施生态规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与依据,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设想都通过建设来实现。

5.小城镇的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5-1提倡工业过程生态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事实证明,在全球资源短缺的今天,继续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放弃环境代价而不顾,必将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老路,即先发展后治理;先经济后生态的老路。那是不可持续发展,行不通的。所以只有把工业化与生态化结合起来,推行经济生态化,鼓励发展绿色产业,限制发展有污染的产业,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与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将生态环境变成一种资源。新型工业是一种保护型工业;资源节约型工业。同时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包括设计及工艺的生态化、工业群落的生态化、工业产品消费的生态化等。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的综合规划,以排放废物做为规划是否合格为标志,或根据生产的性质,重新布局与规划,做到企业间能够真正地相互利用,以降低治误的成本。

5-2加大对人们的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

借助环境教育;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等手段,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生态的问题的重要性,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从而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开展生态环保的实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同时通过环境法制加大对一些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提高实施生态城镇建设规划的积极性。

5-3 科学合理编制城镇的发展规划

任何城镇的发展与设想,最终要通过规划来实现,规划指导着城市发展与建设。规划应该具有前瞻性又要立足与现实,不应仅限于某种理想模式的探讨,更应务实,从城镇的实际出发,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规划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对城镇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节约土地、城镇建设集中、不盲目铺张浪费,同时也应针对

城镇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法,使规划富有弹性,以适应自身的持续发展与区域体系结构的优化调整。

具体可以根据城镇自然资源的分布,人口居住环境、农业产业结构、本身的用地资源与区位优势、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调整与优化了乡镇的总体生态布局,使乡镇的生态结构的综合质量与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呈现良性循环的新局面。按照生态功能分区规划、生态景观结构规划及生态环境规划等,有效实施生态建设保护规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持续改善。

6.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的现代化,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必须的现实问题,当然我们也知道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经济、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科技投入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动态开放的系统工程。注意生态,保护生态是一项长期渐进的历程,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从系统与整体上把握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真正可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唐建军严力蛟段兆麟 编著 城乡生态环境原理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5

刘康李团胜 编著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2004.3 王如松 迟计 欧阳志云 编著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编合方法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康慕谊 编著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徐坚 周鸿 编著 城市生态边缘区(带)生态规划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1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6篇

摘要:旅游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借鉴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2014年全国31个省份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2014年全国31个省份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均值为0.3104),正处于颉颃磨合、轻度耦合失调向耦合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2)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全国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等级,8种类型。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6-0122-09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综合产业,因其关联性强、开放度高、绿色低碳等特性,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新动力。然而旅游开发和新型城镇化扩张过程均以生态环境为载体,且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生态格局造成影响,从而制约其自身发展。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以及生态环境三个系统彼此影响,交互耦合。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等两两耦合关系的研究上,而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发展关注较少。如高乐华和张广海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的耦合态势,发现二者存在密切关系,呈现出逐步“一体化”的耦合现象〔1〕。王恩旭等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1995~2012年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二者呈现出勉强—低度—中度—高度的耦合过程〔2〕。王兆峰、高楠、张英、张春燕、庞笑笑等学者对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关系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均发现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具有相互影响、耦合发展的特征〔3~7〕。方叶林等对中国31个省级区域2001~2011年旅游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中度耦合协调的总体态势〔8〕。杨主泉、郑伟民等学者也对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二者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9~10〕。高坊洪提出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城镇化视野,推进二者耦合发展〔11〕。贾凤梅等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发现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状态〔12〕。张荣天、罗能生等也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13~1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6期周蕾中国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因此,为丰富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以下简称TUE,TourismUrbanizationEntironment)系统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本文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31个省份,同时因资料及数据有限,未涉及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对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间作用机理的分析,构建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14年全国31个省份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全国31个省份TU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各省制定科学、客观的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TU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通过借鉴前期研究,可将耦合定义为“两个及多个系统(或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是用于分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15〕。耦合协调度则是用于衡量在发展过程中系统内外部要素间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16〕。

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旅游产业通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城乡统筹,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城镇众多产业发展,通过就业效应舒缓城镇及农村就业压力,通过高开放度加强城镇对外交流等方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则通过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客源市场、基础服务、技术人才以及旅游空间和旅游形象载体等支撑,保障旅游产业发展。而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扩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好坏直接制约着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只有当旅游产业开发、新型城镇化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一致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三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在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其中,旅游产业是推动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支持保障、生态环境是基础条件(如图1所示)。结合耦合概念及理论,本文采用TUE

三、TUE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等级划分(一)耦合度模型及计算方法

TUE系统耦合度模型,可通过对容量耦合模型〔17〕进行推导得出:

C3=(f(x)×g(y)×h(z))(f(x)+g(y)+h(z))313。

其中,f(x),g(y),h(z)分别为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函数,其计算方法为:

f(x)=∑mi=1(aix′i),

g(y)=∑nj=1(bjy′j),

h(z)=∑ok=1(ckz′k)。

其中,ai,bj,ck表示权重,通过熵值赋权法得出。x′i,y′j,z′k均是原始数据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所得的无量纲化值,分别代表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各系统特征的指标,x′i的处理方法如下〔18〕,

y′j,z′k原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此相同。

x′i=xi-min{xi}max{xi}-min{xi}(具有正功效)

max{xi}-ximax{xi}-min{xi}(具有负功效)。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三大系统耦合度分析基础上,可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分析判断三者交互耦合、协调发展的程度。

D=C×T

T=αf(x)+βg(y)+γh(z)

式中,T为TUE系统综合评价指数,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α,β,γ为待定系数。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定能够促进和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但生态环境的变化却不仅仅是二者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产生的效果。所以,三者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异〔18〕。同时,由于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彼此相融,互相促进和影响,作用同等重要,故取α=0.4,β=04,γ=0.2。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TUE系统的协调程度,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耦合协调度进行如表1所示的等级划分〔19〕。

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指数为09042;最低的省份是宁夏,指数为00065。新型城镇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指数为06867;最低的省份是西藏,指数为00824。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的省份是海南省,指数为06752;最低的省份是新疆,指数为03608。

3.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耦合度整体分析来看: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TUE系统耦合度指数一直处在01249~03330之间,其中耦合度指数最高的省份是浙江省,其指数为03330;耦合度指数最低的省份是西藏,其指数为01249。全国耦合度平均值为02941,处于中度失调,低水平耦合阶段。

从耦合协调度整体分析来看: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TUE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数一直处在01260~04873之间。其中,耦合协调度指数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其指数为04873;最低的省份是西藏,其指数为01260。全国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3104。这表明,2014年,全国TUE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正处于颉颃磨合,轻度耦合失调向耦合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但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且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根据前文所划分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标准,可将全国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划分为三个等级,八种类型,具体划分如表4所示。

(1)旅游产业领先、生态环境滞后的勉强耦合协调类型,主要包括广东和山东。这些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较大。但在追求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已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从而制约了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使其仍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着重加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并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推动作用,促进和优化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向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

(2)新型城镇化领先、生态环境滞后的勉强耦合协调类型,代表省份为江苏。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旅游产业未得到充分发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在追求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忽略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已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从而制约了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使其仍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着重加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3)生态环境领先、新型城镇化滞后的勉强耦合协调类型,代表省份为浙江。浙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旅游产业及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这表明:浙江省新型城镇化推进程度尚未超过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阈值,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浙江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位于全国第四,但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浙江省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优势和综合效应,加快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2严重耦

合失调h(z)>g(y)>f(x)生态环境领先、旅游产业滞后的严重耦合失调类型青海、宁夏、西藏(4)生态环境领先、旅游产业滞后的勉强耦合协调类型,代表省份为北京。北京市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分别为0.4438、0.5559、0.5596,指数均相对较高。其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耦合协调等级,主要是由于旅游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相对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但尚未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表明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市在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及保护的同时,可适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并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5)新型城镇化领先、旅游产业滞后的轻度耦合失调类型,主要代表省份为天津市和上海市。这表明天津和上海新型城镇化水平非常高,已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三者之间的差距较大,所以造成其耦合协调关系处于轻度耦合失调的状态。同时也表明,这两座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仍有很强的延展空间。因此,未来的发展中,在进一步提高两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带动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6)生态环境领先、新型城镇化滞后的轻度耦合失调类型,主要包括安徽、云南。这两个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滞后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且综合指数都相对较低,因此制约了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同时,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高于新型城镇化指数,表明这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及新型城镇化扩张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旅游产业可利用其已有优势引导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7)生态环境领先、旅游产业滞后的轻度耦合失调类型,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这些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处于低水平阶段,且旅游产业明显滞后,因此制约了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仅处于轻度耦合失调阶段。同时也表明这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及新型城镇化扩张程度没有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加大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力度。并积极发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资金投入等措施,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8)生态环境领先、旅游产业滞后的严重耦合失调类型,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宁夏。这些省份主要是受到地理条件及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极低,严重制约了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围绕地区优势,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型经济,加快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五、结论和建议本文通过对TUE系统耦合作用机理的分析,构建了三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TUE系统耦合度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其结论及建议如下:

(1)TUE系统耦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在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条件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其中,旅游产业是推动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支持保障、生态环境是基础条件。

(2)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TUE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数一直处在0.1260~0.4873之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正处于颉颃磨合,轻度耦合失调向耦合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但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且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全国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划分为3个等级,8种类型。

(3)为实现TUE系统耦合协调度向更高层次推进,未来我国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大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及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同时,因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超过生态环境承载阈值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于生态环境承载阈值又会造成区域内各项设施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出现闲置和浪费,因此,应建立和完善TUE系统协调发展的承载力预警机制,从而促进三者良性持续发展。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TUE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开放系统,涉及诸多因素,本文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及可获取的数据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因此指标选取不够全面,存在不足。同时,本文只分析了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指标数据,未进行较长时序的动态分析。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尽可能收集更多数据,进行动态的时序分析,以便对TUE系统耦合度进行更加客观的测度和评价。

参考文献:

〔1〕高乐华,张广海.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耦合发展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旅游研究,2011,3(4):59-66.

〔2〕王恩旭,吴燕,谷云华.中国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5,8(1):7-12.

〔3〕王兆峰,余含.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7):165-171.

〔4〕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

〔5〕张英,陈俊合,熊焰.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5):155-158.

〔6〕张春燕.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4,(14):28-31.

〔7〕庞笑笑,王荣成,王文刚.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3):130-134.

〔8〕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等.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195.

〔9〕杨主泉,张志明.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3):262-268.

〔10〕郑伟民,袁外.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6.

〔11〕高坊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6):4.

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7篇

1. 小城镇的定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在农村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些人口、工业、商业集中的小城镇。所谓小城镇是指一种正在从乡村型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一般来说,小城镇主要指县城关镇和建制镇的镇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县城关镇将有一部分发展成为小城市,县城以外建制镇将成为小城镇的主要部分。对于目前与建制镇同属于基层政权所在地的乡集镇,将逐步发展成为小城镇,可称其为未建制镇。小城镇处于城乡过渡的中介状态,是我国的农村中心。由于小城镇与周围的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人们常把小城镇与村庄放在一起讨论,统称之为村镇。

2. 小城镇体系构成及划分

小城镇体系是指在我国一定地域内,由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职能而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小城镇组成的有机系统。目前我国的小城镇体系是由县城关镇、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集镇构成的。

3. 搞好小城镇的生态规划

根据国家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方针及各项技术政策,结合小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发展现状、资源状况,全面规划小城镇建设目标和体系,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规模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对其环境、生态、文化、经济、公用设施等进行科学规划和方案设计。

二、小城镇的环境保护

1. 小城镇环境的主要特点

小城镇环境是由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构成的,其主要特点是:

(1)小城镇虽然有明确的地界线,但又田园交错,具有村野、乡居兼有的景观特色。因而自然环境与生态功能很接近自然,有很大的环境资源潜力。

(2)小城镇经济中,种植业和畜禽饲养占有相当的比重,不能脱离农业经济的特色。

(3)小城镇受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公共设施简陋,如给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集中供热基本未实现,公园绿地甚少,人工环境较差。

(4)乡镇工业污染是小城镇环境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源利用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低,“三废”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污染严重。许多城镇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近处的城镇,不少都是城市污染工业的扩散地,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2. 小城镇的污染源

废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包括城镇中的发电、水泥、化工、冶炼等企业的排放;交通污染包括铁路、公路的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生活污染主要是饭店、居民做饭、取暖使用燃料排放的废气。

废水污染:小城镇废水污染来源于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工业企业包括城镇中的造纸、印染、食品、化工、机械加工等工厂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包括居民家中、旅馆、饭店、洗车、洗浴、照相等服务业排放的废水。

固体废物污染:小城镇的废渣主要来自采矿、冶炼、化工、建材、制糖和居民生活的废弃物等。废渣大量倾倒在湖泊、江河、洼地,有的还占用了农田,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

噪声污染:一些小城镇位于交通要道两侧,受到来往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影响严重以及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噪声污染。

小城镇环境污染在于它与城市污染相比更容易、更直接地进入人食物链,因此,危害的程度就更大,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三、小城镇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 调整企业发展方向

当地政府要根据本地资源和环境状况,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企业。对于技术装备落后、缺少劳动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不准从事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建设项目,如石棉制品、土硫黄、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染、炼油、土磷肥和染料等,以及噪声很大、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工业项目,已建成的要进行调整,分别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2. 保护重点区域

在城镇的上风向、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地段、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地和自然保护区内,不准建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已建成投产的企业,要限期迁走,到期没有迁走的,要强行拆除。我国许多小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先人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有特色的民居,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切不能以建设新城镇为理由,毁掉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老建筑。对于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应当尽快修缮,但要注意“修旧如旧”保持老建筑的特色。

3. 坚决制止污染转嫁行为

严禁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城镇企业生产;严禁将污染严重的城市企业转移到小城镇生产。对于转嫁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接受转嫁的有关人员,要给予经济的、法律的处罚。

4. 污染集中治理、限期治理

小城镇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要求每个企业都建设一套污染处理设施,从经济上来说不合算,可以对性质相近的企业进行集中治理,如集中供热、共建污水处理积习难改施等。对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的企业,要由政府下令,限期治理或搬迁。

5.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例如道路等级不高,市政设施不配套,缺少排水管道,没有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暖系统、公共交通、通讯系统建设落后等。要发展经济和工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环境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

6. 植树造林,美化城镇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在改善大气质量,防止尘埃污染、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各级政府要将植树造林作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城镇规划时,要留出绿地空间;在城镇建设中,公园、街道旁、生产区、生活区等地的植树造林要同时进行。小城镇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25%以上,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以上,其中包括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区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7. 小城镇的环境规划'

(1)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容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确定规划的任务、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及评价、环境功能区(大气、水、噪声、生态)的划分、可持续发展预测、规划方案(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经济预算及效益分析等。

(2)制订规划的方法

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队伍,在全面掌握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并征求各个部门的意见,包括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制订本地区的环境规划。

参考文献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8篇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 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城镇发展的各项任务中, 才能使垦区的生态城镇建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生态型城镇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小城镇, 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 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黑龙江垦区拥有3500万亩耕地、5.6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 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仅有的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运作区域, 2000年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出发, 开始实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 多渠道筹集600余万元专项资金, 结合开发建设累计投入30多亿元, 在垦区上下同步实施了“生态农业开发、森林生态恢复、生态畜牧及草原植被恢复、退化土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等8项生态保护工程。把垦区科学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对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破坏的各类项目坚决限制禁止。于2005年底全面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转入生态垦区的发展阶段。

2006年垦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 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农场) 和生态文明村 (管理区) 为切入点, “撤队建区”, 把城镇做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 使城镇中的“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 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 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 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 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垦区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 首先从饮水安全出发, 大力改善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继续稳步提高;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显著提高;农场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公众环保意识大幅提高, 垦区人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1 切实加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工作。

把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贯彻落实《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 重点开展了110项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水质监测与管理工作, 根据各农场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因地制宜地建立起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5处, 加强了监测和监管, 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 保证农场职工吃上放心水。

2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以农场建设规划为基础, 制定了《小城镇环境规划》, 编制申报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 多方筹措资金和寻求技术支持, 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 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建立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垦区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综合利用作物秸秆, 推广“牛-沼-地”等能源生态模式, 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 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

3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加强对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 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 采取每年一次执法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措施, 有利地防止了“十五小”和“新五小”等违法企业的死灰复燃。

4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大力推进健康养殖, 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 杜绝人畜混居现象, 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 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 推行田间合理灌排, 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坚持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垦区年化肥施用总量 (实物量) 62万吨, (折纯量) 30万吨,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75公斤/公顷) , 也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 (200公斤/公顷) 。进行秸杆还田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 使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近十年来部分耕地土壤肥力开始出现回升。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

6 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配合省里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积极开展农作物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严格控制农作物的污水灌溉,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50余万公顷, 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 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年产120万吨, 占垦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20%。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12个, 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34个,

7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通过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等活动, 严厉打击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垦区现有各级别自然保护区22个, 多以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为主, 占垦区国土面积的7%以上, 有利地保证了垦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小气候。保护的同时重视自然恢复, 加强了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实行禁牧与轮牧相结合的草原恢复与保护制度, 减少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 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垦区的引进与推广, 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几年来, 围绕生态垦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开展, 垦区已建成一批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的“城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北方园林生态型城镇。目前, 垦区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 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2个, 省级生态文明村试点35个;2008年又有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完成了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省级新农村试点农场9个, 总局级新农村试点农场11个, 按照《黑龙江垦区新农村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稳步推进各项民心民生工程建设, 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垦区生态城镇建设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基石, 以生态垦区、环境优美乡镇 (农场) 和生态文明村 (管理区) 建设为台阶, 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完善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其中, 增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能力, 多次得到省和国家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垦区人清醒地认识到, 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垦区任重道远, 需要不断探索、拓展和提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 在新形势下, 垦区上下必将牢牢抓住机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 努力开创垦区更加辉煌的明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等均呈加剧态势, 农村工业企业“三废”超标排放现象普遍, 土壤及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已经对农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生态,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4]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第9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镇化模式的演进”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行回顾性、实证性、预测性研究较多,并且已经出现了承载问题。(2)关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机理与过程”方面的研究。1)城镇化对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作用下的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区域景观变化的研究。2)城镇化过程与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从目前国外城镇化与水资源问题的研究趋势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核心问题。3)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4)城镇化与气候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一方面是采用模型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城镇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的研究。(3)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构建。1)美国环境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研究,2)新技术手段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机理的模型模拟研究。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市内部的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城市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城市发展过程的环境变化特征、类型、趋向以及其中蕴涵的机理。(2)关于“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藕合关系。1)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研究。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性研究,国内学者大多把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视作一个系统,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手段探讨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理论和机制。3)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主要技术手段。(3)关于“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 年代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启示,区域PRED系统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在大大地增强。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建筑、工业的过分集中,又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堵、住宅短缺、城市失业率升高等很多问题。

1.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

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由城镇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环境污染是城镇化最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煤的燃烧和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二是水污染。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和污水造成水污染。一些城市没有污水处理或者污水处理率的低下,大量城市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影响着中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三是土壤污染。城镇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调查表明,越是城镇附近,土壤的污染越严重。还有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生物污染等。调查显示,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区域,污染的种类与危害越大。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严重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绝大部分资源能源都被城镇化地区消费,这无形之中就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城镇化中资源能源浪费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城镇建设中缺乏规划的建筑物和道路的频繁拆迁,城镇化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浪费了大量资源。例如,中国不少城市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改造毫无节制,拓马路,建广场,城市建设停留在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劳民伤财。城镇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比如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等等。城镇化中城市小气候的恶化,就业问题的严峻和社会问题突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日益加剧,城市人口流行病预防难度加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阂等问题。

3.环保设施建设不足降低了环境质量

城镇化进程的环保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发展速度,环保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如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厂以及供热、煤气和公共绿地建设等,都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不相适应。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一些城镇还没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也没有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垃圾处理厂,加之城镇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在我们的一些城镇出现了污水四处流,甚至垃圾随便倒现象,出现了老百姓怨声载道的街道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

城镇化过程其实质就是发展圈与限制圈相互作用、相互胁迫,由低级防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对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整个城镇化过程就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综合防调、交互胁迫的发展好的过程。

1.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城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建设城镇化。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合理设计与配置,镇区的绿化面积及人口规模的控制等。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要强调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回归自然的质量。具体来说,我们要突出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等项目,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

2.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机制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关键。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制定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既得益于系统内自然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等软硬环境作用机制,同时又得益于系统外部的动力机制。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需要多种动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等级结构明显的综合动力系统,推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

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形成生态文明,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纳人城市文化建设内涵是必须的。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一整套环境友好理念教育传播机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形成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人们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力式发展经济,忽视城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只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过程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集约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道路。

摘要: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环保设施建设不足降低了环境质量等等。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问题的有效策略。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

据总理表示, 到2020年, 我国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 这代表着城乡结构已然发生历史性转变,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持平。值得一提的是, 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 我国依然存在许多隐患, 针对这一现状, 国家提出遵循客观规律, 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性

1. 新型城镇化必然性

(1) 城镇化速度减慢

有研究表明, 城镇化率在30%~50%时, 是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的表现, 而在50%~70%这一阶段, 其速度将会减慢。我国自2012年开始, 城镇化步入减速时期, 至今其推进速度依旧呈现逐年减慢的趋势。根据推测, 未来我国的年均城镇化提高幅度将会保持在0.8~1.0百分点之内。由于全国发展水平存在阶段性差异, 我国中西部仍然处于加速期, 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则步入减速期。

(2) 城镇化转型成为质量型

现今我国城镇化整体速度与其发展质量严重不协调, 呈现出速度快而质量低的现象。城镇化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现有城市更新再改造, 即“再城镇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地区开展城镇化建设。城市“再城镇化”, 基础设施却没有与之进行配套建设完善;农村城镇化表现为对人口数量的追求片面化。在当前的时期内, 我国已经从追求城镇化速度的角度转变为追求城镇化质量的角度, 鉴于此, 笔者认为, 需要走同步发展道路, 结合城乡, 共享一体化进程, 综合信息化、工农业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 形成崭新的城乡关系。

(3) 城镇化不完全转向完全

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 农民市民呈现出市民化程度较浅的特点, 这表明我国城镇化尚不完全, 促使其由不完全向完全转变的原因关键在市民化程度, 其不仅是社会阶层的转型和过渡, 还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就地城镇化就是将现代城市的先进工作、教育、生活方式引入农村, 赋予农民与市民同等的现代经济和文明权益, 形成共同的政治参与意识、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 消除心理隔阂与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性。

2. 保护生态环境必然性

(1) 生态环境和城镇化的关系

从多方调查和研究中都可以发现, 城镇化建设必然会使其区域内的生态受到影响, 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使城镇化水平发生改变, 这代表二者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交互耦合关系。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益, 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阻碍。

城镇化主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城镇交通扩张三方面来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人口城镇化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人口密度提高, 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费水平的上升, 人口密度提高将会给予生态环境过大的压力, 而消费水平上升则会引起消费结构发生转变, 从而导致人类对生态环境加大索取力度与速度, 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化;经济城镇化的胁迫效益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增加经济效益而扩大占地面积, 产生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现象;城镇交通扩张会导致车辆增加, 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增强,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环境一旦恶化, 就会造成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变, 舒适度降低, 阻碍城镇化进程。不仅如此, 还会导致本地的资本产生外流现象, 降低投资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使城镇化进程减慢。生态环境的恶化转变, 会使得地方性灾害频发, 影响城镇化进程, 而这又导致环保难度加大, 对城镇化的进程起到减缓的作用。

(2) 城镇化中蕴含的生态特征

城镇化导致土地过度开发, 绿地严重缺乏, 人口密度加大, 生物量比值 (人与植物) 飞速下降, 这一比值是生态环境的质量体现。城市生态价值中, 最高的部分就是园林绿地, 其生态效应在现今愈发重要, 其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平衡调控者, 还是城市的初级生态系统生产者。绿地不仅是市容市貌的需要, 更是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污染的必需品。绿植不但能够吸滤有害气体、衰减噪音, 还能改善小气候、杀灭细菌以及美化环境, 但是由于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尽可能对土地进行利用, 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行为, 导致城镇十分缺乏绿地面积。

在前些年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 生态破坏导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空气污染。自2013年开始, 我国各地开始出现大面积雾霾, 这是因为工业废气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严重, 使得雾霾天气不断增加。经过调查研究, 人们发现, 一旦人体持续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暴露, 就会引发胸闷咳嗽等症状,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开展工作出现的问题

1. 城镇化用地失去控制

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土地城镇化速度是其中最快的, 但是由于其速度不加节制, 导致用地失控, 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无序蔓延, 扩张盲目, 侵占了众多优质耕地, 而由于土地审批不严格、管理方法不当、管理力度不够, 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被大量闲置浪费, 出现大片的开发区土地无人管辖, 荒芜搁置, “土地危机”现象频发。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有22亿余亩耕地, 但是, 截止至目前为止, 我国现存耕地已然不足18.5亿亩, 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

2. 粗放型经济增长加重环境污染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 城市经济模式以资源的高开发与高消耗作为发展前提, 各个产业之间毫无联系, 资源的再利用效率几近于无。调查表明, 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 GDP增长带来的经济收益几乎被环境恶化产生的负面效益低效殆尽。近几年来,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 土地资源愈发紧缺、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用品对环境污染影响加剧、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粗放型经营导致生态系统脆弱, 这些环境危机的压力使人们日渐紧张, 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日渐加剧, 环境资源枯竭速度日渐增高。

3. 缺乏环保意识

以往人们轻视环境教育相关工作, 导致现在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十分薄弱, 公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薄弱, 无法正确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如此, 各级领导在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认知方面也存在着偏差。在此基础上, 部分地区轻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味重视、追求经济增长, 缺乏对环保建设工作科学开展的认识, 推行保护环境的措施困难重重。

4. 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制度

保护生态环境, 不能仅仅靠人们的自觉, 必须依靠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 只有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目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遏制。现如今, 我国存在一定的相关法律, 但是必须认清的是, 这些法律还不够完善, 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状的变更而及时改变。我国社会在前些年受“物质驱动”进行“物化生存”, 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物质驱动使得人们无视生态环境,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牺牲一切。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 开展新型城镇化相关建设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时, 必须明确一点,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必须首先使城镇化建设与其发展规律符合, 才能进行城乡统筹性发展, 以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为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 走工农业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必须科学规划新型城镇, 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根据, 将循环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上。

2. 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循市场规律, 将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调整产业结构, 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工业化以及信息化融合发展, 对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大力扶持, 将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提升, 将消费潜力进行一次充分的挖掘。

3. 构建合理生态环境体系制度

只有变革社会经济制度, 才能实现生存向生产要素的合理转变, 将生态环境合理科学的改善, 实现可持续利用。优化生态环境, 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构建, 建立新的管理规制,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监管, 设立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 并且加强环境监测, 制定产品效能检测标准, 修订完善行业规范与节能标准, 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建立相关指标考核制度以及评估系统。

4. 加强人民群众保护环境意识

必须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改善, 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展宣传教育, 对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联系媒体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相关行为采取曝光措施, 提高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认识。

四、结语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在符合我国国情基础上实施“绿色经济”理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 2013, (8) :5-9.

三河:生态与城镇化的较量 第11篇

从天安门往东50公里——燕山脚下,泃河岸边,有一个叫三河的城市,原本它只是河北廊坊的一个普通下属县市,但因为与北京的近邻关系,它被誉为“京东明珠”。

在进行“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记者来到了这个被誉为“京东明珠”的地方。无论是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价,还是对于所在地区的宜居评价,三河在这一次《小康》对于十个城市的调查中,都居于落后的位次。

参与“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公众,都在居住地生活了半年以上,三河市的受访者也不例外,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没有任何污染,与在这次调查中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均排名前两位的宜兴和张家港相比,三河的空气污染问题似乎显得并不突出,问三河人民“觉得正在受到哪些环境污染的威胁?”只有70.7%的受访者会选择空气污染——这个数据,比宜兴低了19.4个百分点,比张家港低了17.2个百分点。

但是如果综合衡量三河、张家港、宜兴、衢州、嘉兴、泉州、潍坊、威海、佛山和琼海这十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三河还是比不过其他九座城市,根源何在?空气、水、垃圾、噪音、土壤、光,谁拉了三河的后腿?

水污染,威胁因水得名的三河

在《小康》调查的十座城市中,只有两个城市的公众感受到水污染的威胁比空气污染更大,一个是泉州,另一个便是三河。在三河,八成(81.8%)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在受到水污染的威胁,而选择空气污染的人,比选择水污染的人低了11.1个百分点。

三河是离不开水的,它西隔潮白河,以地近洳河、鲍邱河、泃河三水而得名。现在,它又因何而遭遇水污染呢?今年2月,一则消息让水污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称,有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以逃避监管,事情虽然发生在潍坊,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是,在不少人眼中,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与水污染挂上了钩。

而在三河这个“京东明珠”上,有一个自古以来就是京都重镇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城镇化样本,这里与北京市的通州区隔河相望,它成为很多人的“北京想象”——在北京天价房价的“驱赶”下,众多北漂者无处安身又不愿放弃奋斗的梦想,于是一句广告词“北京向东再向东,就是你的家”,让很多人认识了这里。

这里的“家”便是隶属于三河市的燕郊镇。众多“北漂者”选择在北京寻梦,燕郊安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燕郊镇成了巨大的工地,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与京城遥相呼应。然而在房地产快速扩张的驱使下,三河的城镇化之路似乎有些迷茫,一系列的环境挑战不容回避,摆在三河面前的,是如何让生态建设的步伐追赶上快速前行的城镇化脚步——当然,这里的生态建设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保护水源。

燕郊:城镇化的喜与忧

2007年初,吴春燕怀孕了,此时他和老公正蜗居在北京三环劲松的群租房里,为了腹中的胎儿,他们决定用积蓄到燕郊买一套房。“和北京相比,燕郊的房价我尚能接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燕郊的空气比北京好,人也少,能用北京三分之一的房价,买来一个安胎的好环境,值!”吴春燕说。与吴春燕持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甚至一些北京的老年人也选择在燕郊养老,为的就是逃离北京糟糕的空气。

但土生土长的燕郊居民却没有这么乐观,蓝天英更怀念十年前燕郊的情形:“那时候燕郊真的是蓝天白云,基本没有空气污染,现在这么多的人和车涌进来,环境已经差了很多。”

如今,燕郊的常住人口已经逼近40万,包括将近15万的北京购房者,在上班高峰期,930路、815路这类通往北京的班车经常严重超载,却仍然装不下浩浩荡荡的进京队伍。无奈,很多人只能选择以汽车为代步工具,通往燕京高速的燕灵路上经常是车满为患,往日宁静的燕郊小镇开始变得有些烦躁。

在林远看来,每天困扰他的是周边工地的粉尘及噪音,2009年林远买了燕郊的房子,他希望在北京忙碌了一天后能在燕郊找到真正的归“宿”,可是周边很多房地产项目陆续上马。“风一吹就有粉尘扬起,一听到渣土车水泥罐车的声音就心烦意乱,这些房地产商太赶时间了,晚上还在叮叮当当。”林远说。

“我觉得在燕郊生活还是比较舒服的,空气也可以。”2011年,尹力文从北京搬到燕郊,自称享受到了一年多真正的生活,她将院子里的一片土地开垦成小型农场,种上玉米水果,这在北京逼仄的空间里,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喝水却成了最困扰她的问题。“我觉得燕郊的水质不是特别好,有时候可以闻到一种药味,水垢也重,不知道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尹力文说。

尹力文的担忧并非个案。在燕郊,很多人向《小康》记者反映了水质的问题,打开燕郊网站,网友议论最多的也是水质。曹小伟给记者拿出了他花三千元买的净水器,过滤网上布满了白色粉末状物体,“基本上几天就得清洗一次,不然就会堵。”

近日,河北新闻网的一位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燕郊小区内自来水有味道”的问题,很快河北省水利厅便做出回复,经三河市水务局调查,该网友所在小区的水源全部取自地下300米的奥陶系岩溶水,出厂水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产生异味的原因是水中含有游离氯,但水质不存在任何问题,可放心饮用。

市民最盼改善饮用水水质

驱车驶过潮白河,一幢幢国际范儿的崭新公寓拔地而起,相比之下河对面的通州新城却有些黯然失色,走进燕郊的很多住宅小区,可以发现开发商在绿化方面都不遗余力。“燕郊的很多楼盘打的都是生态牌,很多人也是奔着燕郊楼盘的高绿化率来的。”一位当地开发商对记者说。

事实上燕郊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燕郊,生态家园”,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近年来燕郊高新开发区一直在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倾力打造“国家级森林城市”。

潮白河治理也是燕郊“生态立镇”的重要一环,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38个项目已经得到落实。未来燕郊镇政府将对河堤进行固化、美化、绿化及亮化改造,潮白河延伸处都要建设大的公园,里面有各种美景,使人们既能看到清澈的河水,又能在公园里漫步休闲。

燕郊镇围绕着“水”而做的文章也值得三河市借鉴、推广。《小康》调查显示,在公众最希望居住地改善的生态环境项目中,三河市民首先选择的便是饮用水水质;排在第二位的污水处理也与水有关。

公众对于饮用水水质改善的盼望来自于对自来水的“不安全感”,“您认为您所喝到的自来水安全吗?”面对这个问题,只有14.1%的受访者给出了“安全”的回答。

城镇生态水环境 第12篇

19世纪末期, 国外开始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1898年, 英国学者E·Howard的“田园城市”理念试图用理性的规划方法来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1995年, Grossman、Krueger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42个发达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的演变规律[1]。

国内学者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 马世骏等人提出了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丰富了城市生态学理论, 从此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研究领域的热潮[2]。杨文举等人认为, 只有城镇化的充分发展才能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特点[3];刘耀彬等采纳协同学的观点建立了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 对1985年以来两者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耦合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从时间维度上看较低, 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上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4];宋学锋等人以江苏为例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 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对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5];李英俊等人首先采用变异系数法对西安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两者互相耦合协调的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6];严俊霞、冯璇等人构建了山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 在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模型, 对山西省不同年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7];张新文等人采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进行研究, 提出了两者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8];武珊珊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1995年以来山东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两者协调度经历了“拮抗上升”、“波动发展”、“稳步提升”三个阶段[9]。

目前, 对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鉴于此, 本文构建了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0—2012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 从时间维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为实现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内蒙古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须遵循系统、科学、全面综合、可操作、相对独立等原则,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以科学准确地反映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真实发展情况。本文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4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根据PSR概念模型 (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响应三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 (表1)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 个别原始数据缺失, 采用中位数方法和线性趋势法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估计。由于各指标的单位和数值量级有所不同, 综合评价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采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增强各个因素之间的可比性。

2.3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是利用降维思想, 设法用新的相互无关的几个综合性指标来替代原来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多个变量, 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信息, 避免主观确定指标权重。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是利用定量数据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能更全面地分析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水平。

2.4 结果分析

利用SPSS软件, 对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 得到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表达式分别为:

通过式 (1) 、 (2) 和表2计算, 得到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 (图1) 。内蒙古城镇化综合得分是根据各个评价指标所计算出来的结果, 能较准确地反映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空间、人口城镇化发展达到的水平。这些得分反映的是内蒙古城镇综合实力的相对值, 代表内蒙古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从图1可见, 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0年以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分析, 2000—2012年内蒙古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 表明内蒙古生态环境质量正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3 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与协调发展度计算

3.1 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协调度是一种定量指标, 目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和谐的程度, 它追求一种从整体上提高优化和谐发展的方式。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有着紧密的关系, 两者的发展水平必须相适应, 不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使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受到制约, 也不能为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应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持一种健康协调的发展关系。为了测算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本文采用杨士弘[10]提出来的协调度模型, 模型为:

式中, C为协调度, 取值在[0, 1], 取值越大,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发展越协调;K为协调系数, 用来调节评价结果的区分度, 一般取值在[2, 5], 本文取2;α和β为待定系数, 因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同等重要, 所以α和β都取0.5;f (x) 、g (y) 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 (图1) 。值得注意的是, 协调度仅能反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 很难反映出两者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原因是: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都高的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都低的协调, 这两种情况下两者都是协调的。因此, 必须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行协调发展度的评价, 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根据协调发展度E的大小, 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4个大类12个小类 (表3) 。

式中, T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其余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与式 (3) 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相同。

3.2 协调发展度的测算

从图1可见, 个别年份的综合水平得分是负数, 不利于协调度的测算, 需要将其全部变为正值, 本文采用最大—最小规范化方法。为了将原数据全部映射到一个新的数据区间[0.001, 0.999]上, 对其进行列线性变换, 得到新的数据列, 公式为:。式中, X'表示规范化处理后的数据, X表示原数据, min A、max A分别表示原数据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new-min A、newmax A分别表示新数据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1]。

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按照最大—最小规范化方法进行处理, 然后根据转换后得到的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综合得分, 通过式 (3) — (5) 计算得到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结果 (表4) 。

3.3 结果分析

从表4和图2可见, 总体上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呈现一种波动式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在总体良好发展的态势下偶尔也有协调度下降的状况出现, 这可能是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突发事件等的影响。相关理论也表明,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的曲线呈现一个倒“U”型的组合, 且有时甚至出现反复和倒退, 并不是完整的倒“U”型曲线。因此, 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出现良好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有再次降低的可能[12]。2001年, 内蒙古城镇化协调度仅为0.3642, 相对于2000年的协调度 (0.7901) 下降了0.4259。两者协调度如此低的原因是城镇化的综合得分为0.0563, 而生态环境的综合得分仅为0.0128, 生态环境严重滞后。

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方面来分析, 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失调衰退型。2000—2003年为失调衰退类环境滞后型, 主要是此期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城镇化发展水平缓慢, 但城镇化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2004年两者转变为失调衰退类城镇化滞后型, 主要原因是:2004年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这可能是受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 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 (2) 基本协调发展城镇化滞后型。2005—2006年属于这一类型, 其特点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基本协调, 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 虽然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还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 (3) 协调发展型。又分为两个小的阶段, 第一个小阶段为2007—2011年的协调发展城镇化滞后型, 第二个是2012年的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前者表明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 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仍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这可能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有关, 内蒙古作为北京的生态屏障, 以“迎奥运”为契机, 各级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在风沙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者说明内蒙古城镇化发展超前, 而生态环境的相对滞后, 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所有污染物使环境负荷加大, 已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虽然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但同时生态环境危机正在进入潜伏期, 原因是近年来两者协调发展度的快速增长使整个协调发展系统进入了极限发展阶段。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从城镇化综合评价发展趋势方面看, 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发展趋势方面看, 内蒙古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在这些年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从协调度方面看, 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在这一评价时段呈现波动式变化。从协调发展度看, 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化周期在2000—2012年经历了失调衰退、基本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其实,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各个系统相互作用和制约, 由低到高逐步协调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从内蒙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可知, 在城镇化发展初期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和负冲击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往往是以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政府加强了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均衡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引导, 生态环境必将好转。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发展规律, 不仅要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采用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起以良好人居环境为核心的生态城市, 进而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Krueger 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353-337.

[2]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3) ∶1-9.

[3]杨文举, 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 2002, (3) ∶31-33.

[4]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5, (1) ∶105-112.

[5]宋学锋, 刘耀彬.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3) ∶124-130.

[6]赵安周, 李英俊, 卫海燕, 等.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2) ∶152-157.

[7]严俊霞, 冯璇, 薛占金, 等.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协调度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313-318.

[8]张新文, 张国磊.广西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研究——基于SWOT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14 (2) ∶20—24.

[9]武珊珊, 任建兰, 刘树峰.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比较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58-63.

[10]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 1994, (5) ∶136-143.

[11]张晓天.山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上一篇:质量度量下一篇:气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