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视角范文

2024-07-21

独特视角范文(精选11篇)

独特视角 第1篇

一、从学生认知基础切入, 体现主体学习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 教师需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全面调研, 为教学设计做好前期铺垫。教情调查中, 对文本展开深度挖掘, 寻找教学激发点, 为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在学情调查中, 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出发, 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只有找到生本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对接点, 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文本解读结果要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要注重学生理解体验过程。让学生自己比较、鉴别, 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因此, 教师在教材解读时, 学生实际需要应该是首要考量因素。

《黄河颂》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现代诗歌, 在引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给出文本解读:这首诗歌是对黄河的歌颂, 其实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传递丰富的爱国信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需要珍惜, 还要努力创造更强大的新中国。我们要学习黄河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 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 团结起来, 形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被教师生动解读所感染, 在具体实施朗读时, 语气强烈了、情感丰富了、节奏也有了明显强化。教师针对学生朗读基础现实, 对文本展开生动解读, 大大提升了学生感知频度, 朗读技巧自然而然生成。

二、从现代教学特点切入, 体现教师解读技巧

现代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特点, 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因素。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学情调研时会发现, 学生占有信息量巨大, 接受新信息能力明显提升,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对教师给出的课堂教学讲解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如果教师不顾学生思想动态, 一味进行教材学术性解读, 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课堂教学自然要陷入单边性。因此,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文本进行“现代化”解读, 还要对学生现代学习意识进行探索摸底, 掌握学生学习思维特征, 才能让教材解读与学生思维形成自然衔接。学生思维活跃, 教师在进行教材解读时, 还要注意多种解读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 体现教师教材文本解读技巧设计。

在学习《社戏》时, 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对教材展开了个性化解读: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应该是双喜, 这个孩子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热情、乐于助人、机智、干练、有超强的组织能力, 作品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示这个人物的呢?这样的典型形象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人, 如果你细心观察, 相信也可以找到更多“双喜”形象。学生被教师的个性解读所吸引, 特别是对教师提议在身边找“双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自觉展开了课堂讨论学习, 学习进入佳境中。

三、从文学艺术思维切入, 体现多元审美价值

教材文本大多是经典名篇, 其文学价值是极高的。教师在文本解读时, 需要观照教材文本的文学性, 并以此作为重要阅读激发点, 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之中。生动的人物、感人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灵动的结构、完善的思维等, 这些文学要素的对位解读, 自然能够引发学生探知兴趣。教材文本艺术美感内涵丰富, 教师有时难以用具体的词汇加以描述, 不妨利用模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描述, 激发学生鉴赏热情。教师对文本展开艺术解读, 其实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顺利进入文学艺术境界, 让学生多元感知文学艺术美。

在学习《斑羚飞度》时, 学生大多对文本描绘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对文本展开艺术性解读:斑羚属于群体动物, 为获得生存权利, 需要有独特的管理手段和斗争方法。这个故事有其合理性, 虽然操作性方面有些难度, 但我们需要对生物群体的特殊生活技能有一定了解, 也许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飞渡产生的动人场景, 但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其实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中领悟到什么。学生陷入冷静思维中, 相信存在疑问的学生早已改变了思维方向。

独特视角 第2篇

在2013炎炎夏日里,来喝伊利优酸乳,告诉你不一样的青春!陪你看致青春影评:这类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宿舍、教室、舞台晚会,泡妞的手法千篇一律,从入学日到毕业典礼,以浅显的事件罗列、拼凑起来而已。

喝伊利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我们的大学时光见证过无数校园DV的诞生,常常是我们那时候最不齿的,而致青春影评不过是将其放大化、精致化了,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一脉相承。

喝伊利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曾经甚至现在的我都是友情至上的人,生活常常让我感到背叛、无力,我仍在坚持别做我不愿意成为的那类人。至于爱情,我只惟愿可以找到那个有能力有勇气给我永恒的人,我活在青春里,我的青春还没有成为回忆,所以,我的白马王子依然在等待为我穿上水晶鞋。感谢赵薇,感谢给我记忆的人们。我只想,致青春···

喝伊利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致青春影评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伊利优酸乳不甘落后,让我们来看看吧!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都是在梦中才会魂牵梦绕。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们离开也会回去。

致青春影评热度持续不断,青春的滋味伊利优酸乳和你一起回顾致青春影评:在电影结束时,那个爱笑的女孩,已经成为回忆了,伊利优酸乳致青春影评或许看到这里才会明白我们要致青春影评,青春就是用来回忆的,别去碰触别去改变,爱情在青春过后早已不是生活的主题了,长大后的我们终会明白该来的总会来,等待就好。我喜欢施洁,她爱爱情胜过爱自己,可以为了爱情而自杀。

致青春影评热度持续不断,青春的滋味伊利优酸乳和你一起回顾青春:别说她傻,那是她心中的信仰及追求。不能说林静是最适合她的人,但是跟一个你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你可能会很辛苦,但是你依然是幸福的。施洁,其实是照亮林静的那道光,她会让林静心中对父亲的恨烟消云散,她会让林静爱她胜过她爱林静的,一定会的。

喝伊利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林静:不止一个人跟我说,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陈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变成林静,而每个郑微在长大后都知道林静才是最终最好的选择。这样的男人足够聪明,懂得取舍,有阅历、有魄力。致青春影评身边不缺女人,却能够为了一个女人跟其他的女人一刀两断。这样的男人虽不是一个对感情从一而终的人,但却是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但,于我看来,林静的存在,对其自身来说却是一种悲剧。

喝伊利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我喜欢郑薇,尤其是那首《红日》。生命之中十字路口往右还是左,谁知道从小到老悲欢离合人生要什么,我愿意,为了情结,我也为了太多太多心中的一种执着,天地之中那一颗心真的留给我,我知道因为是你陪我哭过也给我快乐,像红日之火,用真心爱我,一起走忘掉事业的冷漠,我的梦,海阔天空,有一个未知远方呼唤你也等着我,我的心,有一团火,请问你想要这个未来吗,你要相信我。

喝优酸乳陪你看致青春影评: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个镜头,郑微严厉批评自己的下属做事要认真,千万不能马虎。时光回到几年前,那个阳光朦胧的自习室,陈孝正把作业本摔到郑微面前,指责她的不认真,郑微喝着伊利优酸乳不以为然的回答“哦,可能算错了吧。”突然想起致青春影评王菲的一句歌词“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是的,郑微怎样从一个马虎的女孩变成了严谨的女人,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别说因为你是90后伊利优酸乳致青春影评,所以你在这部电影里找不到自己的青春,这,不就是你的致青春影评吗?

视角独特 人生悲壮 第3篇

钟法权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32.00元

当前,我国的报告文学呈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但总体上说,能传世的精品还不多,与国外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其他文体相比,与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特质,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争论,不断地明晰起来的。记实性是它的生命——绝不允许虚构与编造,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段给这种文体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能在大众中广泛传播。但是,它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探寻。

2012年的 2月,我在海南参加一场文学研讨会,得以结识钟法权。这是一位很朴实、很真诚的军旅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在全军获过奖。他告诉我写了一部关于陈独秀的报告文学,希望我提些意见。6月,我就收到了这部30万字的作品。读后,收益颇丰!

凡从事科研与文学创造的人都深有体会,题材有时会决定成败!法权写陈独秀,是把自己推向了一条艰难的小路上。

首先,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一棵独立的大树,是知识分子效法的榜样;有人认为他是不值一提的小草,党史赫然在目写着他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解读。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许多史实不断披露出来,人们衡量对错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陈独秀是一个动态!此时写他,怕难有更多的认同!

其次,写陈独秀的各种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写出新意,也须颇费心思!

然而,作家知难而上,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不仅写出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写活了另一个人们并不熟知的邓燮康,可谓一石双鸟!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在结构上,采用了类似电影“分镜头”的写法,使“陈”与“邓”的事迹交错展现,避免了行文的沉闷而显得潇洒自如;其次,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绘,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在叙述的过程中,配以精彩的画龙点睛的议论,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进行专题研究的。

我以为,作品最成功之处,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

第一,作家对陈独秀采用了平视。既不是仰视(盲目地吹捧与夸大其词)也不是俯瞰(任意贬斥人物),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事件的真实情境,让我们面对面地看清了一个并非经过化装的人。

作品给我们展现的陈独秀,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这正是作家创作的成功之处。一方面他有自己的理想,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有民主、人人享受自由的国度,另一方面,他又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因此他无法找到实现理想世界的正确道路;一方面,他坚持操守,对共产党不检查,对国民党不妥协,对托派不支持,对胡适不回应。作品中写他给刘海粟的题字“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实在是“夫子自道”,是他个性的真实写照。作家放开笔墨写他的倔强:如他宁愿放弃救济,也不改杨鲁丞的稿子;宁可不出书,也不同意陈立夫改书名;已经到了断顿的情况下,也决不接受三千元的捐款。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传统的傲骨,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陈独秀的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作品所表现的这种志向,对今天的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的百姓,都是极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在现实的重压下也不能不低头,也不得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出席各种各样人的宴席,而解馋是唯一的目的。他表面上喜欢安静,内心里因寂寞而苦闷;他嘴上说不谈政治,心中常想当年叱咤风云的情景。陶渊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情怀在他身上又重复出现了 !

陈独秀有独立的人格,有着孤傲的个性,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有如此丰厚的学识,如果他去进行文学研究,一定能成为一代杰出的国学大师,但他却选择了他并非强项的政治斗争,从而落得悲惨的境地。换言之,作品给我们昭示的,陈独秀不过是秀才造反,难成正果。他的结局,是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个性的悲剧?需后人深思!

由于这篇报告文学采用了平视,使人物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也使我们得以近距离地看清楚一个现代史上真实的风云人物。

第二,作品对史实进行了巧妙的节选,即把关注的目标放在了人物在江津度过的最后岁月。这个审视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是极有成效的。因为:一,如果全面地写人物一生的经历,势必拉长篇幅,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并一一进行考证,写作势必耗费更大的精力。二,陈独秀的许多事情都写入了很多作品,再写只能有重复之嫌。三,此时的陈独秀已不是当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猛烈的攻击文字时的意气风发了,也不是当总书记时的风光无限,此时的他风烛残年,身陷重重困境。人在艰难时刻,最能显示真实的自我。因此作家的视点落在这一时段,是十分巧妙的。

女性文学:女性情感的独特视角 第4篇

女性作家在文坛上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丁玲、冰心、萧红、张爱玲到张洁、王安忆、铁凝、张抗抗再到池莉、王海翎等一大批女作家, 她们都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 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硕的创作成果,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女作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全国女性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项文学界殊荣,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功, 标志着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文学的世纪应该是两性并驾齐驱的世纪

法国女作家伍尔芙在她著名的《一间自己的屋子》里表达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女人如果不拿起笔来写自己, 写他人, 写世界, 那么就只好任由男人去写自己, 让自己变成被男人写的女人。阿伦布洛克说“如果两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平等的话, 人文主义传统就是一场笑话。”这样看来如果这个世界是两性并存的世界, 那么文学的世纪也该是两性并驾齐驱的世纪, 女性必须写作, 只有女性参与创作, 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话语去体悟生命, 从而建构独属于女性生命本体的发展历程的文本, 女性才能获取有别于传统男权意识的别样的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创作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正如知名女作家王晓玉在“女性发展与社会和谐研讨会”上所说:女性, 以其天生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文学创造中独领风骚。她们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与审美元素。无论是从审美经验上, 还是从文体学、主题学、艺术学、思想史上, 都为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女性创造。

女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在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事业家庭, 爱情婚姻, 自我突破等, 也正是她们“心灵的历史”和“真正的现实”, 是她们探索自身, 体验生命的心路历程。张洁的中篇小说《方舟》的发表, 以其明确的性别指涉, 标志着新时期女性主义话语的初步形成, 它通过“寡妇俱乐部”里三个单身女人的故事, 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处境:“你将格外不幸, 因为你是女人”, 其抗议性的话语表述宣泄着压抑许久的愤懑与绝望, 表达着对女性彻底解放的强烈渴望。

性爱, 它作为一个时代女性觉醒程度的试金石, 往往率先成为女作家们关注的焦点。马克思说:“性爱, 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更多的女作家也创作了大量描写性爱的优秀作品, 如张洁《爱, 是不能忘记的》、张抗抗《爱的权力》, 她们首先突入了长期被视作禁区的爱情领域, 显示出女性意识在长期压抑后的最初萌醒。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最后的停泊地》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记录了当代女性挣脱“非我”、走向“自我”的坎坷历程。而王安忆的“三恋” (《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 铁凝《玫瑰门》、《麦秸垛》则涉入了女性世界更为隐秘的领域, 揭示了原始母性的压抑状态, 从中透视出历史文化对“女性”这一特殊性别群体的生成作用, 其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贯注显示出对女性文学的历史性突破。

女作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角度, 审视女性的内部世界, 审视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她们大都回避宏大叙事, 常从“儿女情、家务事”日常支点切入社会, 从半写实、半虚构的自传角度看取生活, 善于以细腻的笔触, 微妙的感觉, 传达内在情性和抒发个人情感。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 方方的《风景》, 其主旨都在于以日常化的生活、平民化的人物, 抒写个人生活被他人他物的遮蔽与约制, 是用别样的方式对个人命运的呼唤。王海翎的被改为同名电视剧的长篇小说《牵手》, 写了变动不定的时代给家庭和婚姻带来的震动和冲撞, 以及当事人面对现状由内到外的自我调理。作品选取角度的“小”与切入生活的“近”, 都具有个性化女性写作的鲜明特征。

白烨指出, 中国新一代女性文学与过去相比, 从总体风貌看是更多地走向女性本体与主体。在女性自我的生命体验及女性本体欲望表达等方面, 表现得更为内在、明显和豁达。当许多男性作家还沉溺在“我们”的群体立场描写社会风云时, 许多女性作家却把个体的“我”推向前台, 恣意表现由生活到文学的“这一个”。女作家笔下所呈现的世界以其特殊的表达方式, 是男性的体验、男性的认知、男性的想象与男性的书写所不能替代的无法抵达的区域。

当然, 女性对于自身的探索不会是平坦干净毫无枝杈, 而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 我们应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要把男作家大胆描写性爱, 视为艺术加以推崇, 类似情节如出于女作家则视为道德败坏。女性创作不是一个封闭的形态, 而是一个开放的运作, 要包括女性所有的过失与拯救, 这表现在当今某些女性创作中确实存在着过于渲染女性性征、性描写低俗不堪、乃至把女权主义者描绘成颐指气使的女“性霸”等苗头。如70年代出生的卫慧、棉棉们。

女性文学的发展过程代表着女性从台下走到台上的一步步艰辛的路程, 正因为如此的艰辛, 正因为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就, 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倍加呵护, 给她们一个宽松的环境, 肯定她们的成绩, 允许她们探索。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理由相信,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女性解放实践的深化, 她们的历史, 必将在她们的记忆中得到真实地发露, 而她们的探索, 必将会为她们带来一个更富有创造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独特的视角 动人的歌谣 第5篇

同是“欢迎”,空泛地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则俗而又俗,让人索然寡味。听《北京欢迎你》则感觉亲切而温馨。“我家”成为了北京的符号,成为了中国人的具体代表。于是“我家”也成为了歌词创作的一个焦点,成为了所有情感抒发的起点。

歌词对“我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强调,写出“我家”的各种特点,同时也对“我家”进行取舍和浓缩,以独到的想像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比如,“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既是画面感很强的艺术瞬间,又是抽象性很强的概括体现,它充分地表达出“我家”的好客传统;再如,“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犹如一个热情的北京人在娓娓叙述,字里行间充溢着快乐、友好,它既是对“我家”特点的一个叙述性交代,也是对“我家”未来的一种自信设想。这种对“我家”的艺术处理,是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它写出了北京展示给世界人民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地朋友的真诚欢迎,给歌词带来了丰富的表现力。

《北京欢迎你》的语言形式也值得称道。歌词生动灵活、简明朴实,富有大众性、生活味,不经意间便打动人心。这种“朴实制胜”的风格于我们的写作同样有着启发意义。

歌曲主要部分都是短句,句式也相对整齐,属典型的歌谣体形式。“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气息改变情味不变,茶香飘满情谊”,短短四句,情景交融,细节鲜明,情感传达具有浓浓的生活味,突出了“北京欢迎你”这一主题。“北京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简短的句子,凝练的音乐语言,节奏相对固定而又沉着有力、铿锵激昂,传达出中国人民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

“北京欢迎你”作为主旨句在歌词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强化渲染作用;同时,它作为领起句,使章节呈现出一种重章叠唱的形式,而这恰恰是《诗经》以来最常见的民歌手法之一。“北京欢迎你”领起的段落在歌词中间隔反复,以不断复述的方式将北京人的热忱作了充分的表达。這里,“反复”实际上起着深化语意、传递情感的作用,构成了特定的情感氛围,使歌曲既整齐有序又回环起伏,给听众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

透析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 第6篇

一、新闻采访写作中选择的视角不够鲜明灵活

(一)新闻采访写作中没有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在新闻采访结束后,新闻采访人员都应该针对写作内容提炼出写作大纲,有了写作大纲后才能在新闻写作的视角上有所提升。但是,就当前大部分新闻采访写作内容而言,其表达的主题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新闻主题色彩也不够浓厚。从而导致新闻的真实度以及时效性不足,无法说服读者。另外,新闻采访人员对被采访人员提供的信息资料不加修饰或者过分修饰地提取,影响了新闻的还原度以及可靠性。主题思想不够鲜明,新闻报道中的写作主题不明确,而且所表述的思想和情绪的渲染力度也不够,这就使得目前的新闻采访写作缺乏特色。

(二)新闻采访过程中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们始终要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新闻采访也是如此。采访前期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采访人员,其采访结果也只是马马虎虎,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对被采访内容没有做好充分设想及准备,那么在采访过程中的主题必定不够明确,而且容易让采访陷入尴尬的境地。目前,总会存在新闻采访人员对新闻事件不够深入了解,只是在采访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主观思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主题内容也会存在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例如,在法律纠纷的新闻采访中,就会存在事实模糊不清报道不真实的情况,从而严重损害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并造成当事人的不满,很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影响。[1]

(三)新闻采访人员的写作思维角度不够灵活

新闻采访写作中如果运用平铺直叙的描述方法,那么说明新闻采访人员的思维较为灵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整个采访事件,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是,一般在写作过程中采访人员的思维较为死板,常常受制于自己的思维误区,而不会通过多向思考去开启多角度的思维模式。采访人员惯用的思维模式会导致新闻采访人员惯于从自己主观认可的事件中寻找报道素材,也会按照自己常用的经验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受到固有知识的限制而习惯按自己既定的思路去开展工作,缺乏创新能动性。[2]

二、针对新闻采访写作中的误区探讨开启独特写作视角的方法

(一)善于开辟创新型的写作视角

新闻采访中,写作视角是被不同的观点决定的。因此,采访人员应当从新闻事件中找到区别于一般的观点,但是要是在尊重新闻真相本身的情况下有创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善于结合当前社会新闻的热点去剖析,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关注的目的。还可以延伸拓展视角来拓宽思维角度,有效地彰显新闻采访报道的独特性。新闻采访人员应当注重挖掘新闻视角,从而满足新闻采访写作质量的首要需求。新闻采访写作视角的独特性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独特,就是求异思维,能产生区别于常人的看法,能够从崭新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新事物、辨别新事物。而求异思维的独特之处就需要建立在流畅变通的基础之上。在思维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向上的思维受到阻碍,那么就会陷入一种思维误区,会让思维受到限制,从而沿着一条思路主干线走到底,不知道转换思路,也不懂得变通。流畅是求异思维的量的指标,一般都是围绕一个基本点开启思维定向模式,而思维转换得越快,求异量也就会越好。换而言之,在写作思维的起步阶段,求异的功能能够把思路尽可能大地打开。如何去选择思路是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善于利用求异思维并拓展运用

新闻采访写作素材视角的提升,不仅包含了创新要素,还要具备特色,尤其是对读者、观众心理诉求的平台构建。想要提高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就要利用好求异思维。应用求异思维可以拓宽采访人员的思维空间,令其在全方位思考的同时发现新的新闻价值点,在选材上能够标新立异,创造自己的独家新闻。而且写作手法也应多样化,通过对不同类型事件的报道来创造不同的写作风格。现代新闻写作中的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应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善于借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抒情叙事并加以分析论据等写作手段来创建别具一格的形式,从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特有的风格。在对情节细节的描述上,更应该运用求异思维来把控好细节要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组织细节,但是也不能因过于重视细节化而忽视采访的主要内容。思维的多项运用扩充,在另一种程度上就是求异思维衍变而来的表现形式,而这类型的衍变有利于采访人员获得写作灵感。

心理学写作灵感的即时性与求异思维的共通性是相互促成、相互合作的关系。思维的共通性要求新闻采访人员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性以及思维的障碍,而多项思维共通所带来的优势就是能够帮助采访人员打开思路,跨越类别、跨越阶段、跨越意象。而这样就会使得大脑活动思维相互融合共通,从而为新闻采访人员迸发写作灵感积累了充分的条件。新闻采访人员思维打开得越全面,产生写作灵感的概率就越大,思维共通也就愈发迅速,写作灵感闪现幅度也会愈强。新闻报道的创新也就是从思维变通到触发灵感印记的突破。

三、结语

新闻采访写作选择的视角是新闻记录的整条主干线,新媒体写作也是如此,其是维护读者、观众与新闻媒体关系的有效手段。新闻采访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新闻采访写作的独特视角,从而形成有新闻价值、有意义深度、有观众市场、有主题思想的新闻采访写作报道,有效地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要:新闻采访需要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采访前需要人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展采访工作,从而为之后的编稿写作工作作好铺垫,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更加需要用独特的视角抓住写作重点。所谓新闻采访写作,就是通过文笔来还原、渲染新闻真实性以及感染度,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新闻事件蕴藏的内涵,加深新闻采访的意义。因此,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不仅要着眼于新闻采访,更要综合运用多面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创造性写作,要突出文笔的流畅性、变通性以及独特性,做到别具一格。

关键词:新闻采访,写作,独特视角

参考文献

[1]迟玉林.探究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J].赤子(上中旬),2015(9):77.

独特视角 第7篇

一、女性油画艺术的整体特点

贾方舟在《女性艺术四题》一文中说:“性别差异成为了建构女性艺术的基石;也正是在这一‘基石’之上, 女性艺术凸显出一种独立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1笔者认为, “女性油画艺术”作为一个有别于男性油画艺术的独立存在,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女性艺术家不再关注那些外在的、与个人情感及生活不相关的事物, 而更注重身心体验, 油画艺术创作体现为生存环境对自己身心刺激、感染、纠缠、伤害等体验的象征性反映, 其创造力也就是从这种体验中挖掘而出。

2) 女性艺术家很少从理性分析的角度介入题材和把握主题, 而是更注重艺术的感性特征, 更注重直觉的官能呈现。她们的作品更多了孩童般的幻想、顺手牵羊的随意、意象模糊的非理性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理及心理感应。

3) 女性艺术家不像男性艺术家那样对政治、历史等大主题充满兴趣, 而是对自然的、生命的、人性的乃至生存的问题表现出了一种特殊关爱。

4) 女性艺术家更多地关注女性自身问题, 异性形象很少踏入女性艺术的空间。

——这些都是根据当下女性油画艺术发展的现状归纳出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面貌。基于此, 女性油画艺术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角。

二、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

相对于男性而言, 女性有着更多的忧伤、脆弱及敏感, 更让人捉摸不定, 对于世界、生活的感受也更为细腻和微观。她们更多地用身体、感性去思考生活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油画作品大多不去表现太多的哲学思考, 而是倾向于描绘心中感受与切身体验。夏俊娜在谈到绘画时说:“画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已经成为梳理情绪, 摆脱烦恼, 甚至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申玲也说:“画画没有刻意的设计, 凭自己的感觉, 以平常心画周围的人和事。”“用心说话是我不变的表达方式。”2在这里, 艺术家们坦言其创作就是因为“想这么画”, 或是认为“很有意思, 有趣味”, 既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她们创作时的想法, 也表现出她们对创作过程的自足状态的在意。这种独特的思考艺术的视角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既孤独又满足的体验, 是一种平易近人的心理描述。

在油画的艺术创作中, 男性与女性在表现内容的选取、题材的确定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表现内容正是体现创作思想的首要关键。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 男性艺术家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等重大理性问题;女性艺术家则更多地体现出对生命本体繁衍的体验和感觉的迷恋, 用女性特有的观照世界的方式——心理化、情绪化的方法——去体会、宣泄创造的快感。这种表现内容的独特性大多体现在愈发倾向选择与自己身心经验的某种感觉有微妙对应的具体事物上, 蕴涵着艺术家们对美好真挚情感的理解与追求, 正如申玲所说:“以平常心画周围的人和事, 是我不变的主题。”在喻红的《目击成长》作品中, 所有的画幅皆是描绘她自己的形象和生活, 所谓“目击成长”, 即是成长过程中的事情——从生命的最初诞生到求学、恋爱、结婚、生子等等, 艺术家都做了详尽的描述, 透露着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人生审思。夏俊娜“从小就喜欢美丽的女人, 一种气氛, 一种湿润的、潮湿的、朦朦胧胧的, 有点伤感, 又稍带有一点点滞重、一点点愉悦、一点点轻松, 这种气氛好像只有女性和环境才能表达出来。”3所以, 生活中可以牵动情感波澜的小事、偶尔给艺术家的感受等都能被描述成画面而引发女性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世界, 且乐于观照、体恤宇宙中的一些“小事物”, 如王国维所言:境界不以大小而分高下。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在表现内容方面的体现也正说明了这点。

女性油画艺术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她们往往选择与女性本身密切相关的主题来表现不同于男性绘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正是这种特别的、真实的女性体验在女性生命中和艺术创作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她们的作品在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同时, 还借鉴了多种哲学、社会学理论, 着意追究男女性主导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 目光更加关注女性的性别体验、家庭身份、身体与心理的欲念、历史记忆等众多的领域。从中国当代许多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随着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情感的关注, 那些深潜的情感领域已日益成为她们在绘画过程中最青睐的创作主题。喻红的作品《目击成长》中描述了怀孕时的兴奋、不安以及小孩出世后的种种情态, 画家描述成长经历的创作动因就是孩子的降临。孩子从孕育到诞生到成长, 让画家对生命产生很多感触, 新的生命给了创作新的启迪, 这也许就是女性艺术家独一无二的情结。闫平的《母与子》系列等小场景与小情调的作品, 摈弃了追求宏大而高深的主题, 追求了人性最本源的情感——母性情感, 使母性题材更具有人性化色彩, 也为此类题材开辟了男性无法触及的“女性空间”。这也充分说明了女性油画艺术视角在主题承载方面的独特性。

以女性形象为载体表达来自个体的感受, 是近年来女性画家特别是年轻女画家在油画艺术表现方式上的独特性体现。夏俊娜在《青春组曲》《朝花夕拾》等一系列女性题材的创作中, 用心描绘了一幅幅理想中的女人品酒赏花、小憩闲聊等幽雅生活的景象, 毫不掩饰自己的小资情调和对都市女人精致生活状态的欣赏, 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代中国年轻女性全新的审美理想和情感追求。这种表现方式既是她们自身情感经验的体现, 也是当下中国女性情感的缩影。陈淑霞的艺术特性可称作绝对的自我艺术表现。她捕捉并把握周围的人与物及其思维和行动, 纯粹的自我表现, 将真实的生活场景阐述得清晰、有力、可靠, 以至于被她自身的心理与精神所征服。其作品《白色依偎》把她自己的心灵与时间的运动感觉表现了出来, 使艺术的图式处于时间相对静止的空间位置中, 自由地让精神、情感、心绪随意流失。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已不再是她的目的, 表现的实质更多的是其内心深处的孤独, 女性油画艺术视角在表现方式上所呈现出的独特性显而易见。

从当下女性艺术家的许多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比灵动鲜活的生命气息。艺术家们在思维方式、表现内容、作品主题和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作为一种诉求, 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我们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和观照。

三、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独特性的价值

嘉诺尔·格利根说:“女人有自己的心理世界, 她们不必以男人的标准来作为自己的参照, 如果强求用男人的标准来要求女人, 女人必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4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在探寻自我价值的创作中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们不再盲目地追随男性, 而是开始按照自身体验去重新解释世界, 努力建构自身的语言体系。这样, 她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去留意生活的细枝末节, 去感悟自然的美妙多彩, 去领悟生命的奥秘真谛, 进而将其转化为艺术创造, 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无论在造型力度上还是在视觉强度上都不亚于男性具有扩张感的风格类型;无论是诗意的、浪漫的、尖锐的、感性的、唯美的、挑衅的、直面现实的, 抑或是神秘的、富有思想锐气的, 女性艺术家向大众展示的都是一个广阔真挚的画面。”5这是女性艺术家对自我的一种寻找——寻找“真我”——不受传统观念压制的“我”, 从自我体验的真实情感中传达出的“我”。从这个意义上说, 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需要关注、重视并坚持。

从个人经验表达到对人类社会问题的关注, 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反映了女性艺术无论是在美学品格还是在文化指向上均已进入当代状态。它既是在女性自我探寻的语境中生成的, 又以自己的特有视角进入了当代的公共话语之中。在这个意义上, 女性油画艺术不仅是为女性的生存权利而呐喊, 在本质上它也属于整个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就像贾方舟所说:未来的人类艺术史, 不再是一部单纯的男性视觉经验史, 但女性的视觉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补写到这部人类艺术的史页中去, 最终不仅取决于她们的语言内容, 更决定于她们在表达方式上所达到的高度。这正印证了女性油画艺术视角的独特性对于油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女性油画艺术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作为一种新的美术现象, 它有着独立的美学品格。男女在心理和生理层面存在的差异, 使女性与男性在绘画的思维方式、表现内容、表现主题及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本文力图在女性油画艺术整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艺术视角独特性的分析, 揭示出女性绘画在油画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关键词:女性油画,独特性,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方舟.女性艺术在九十年代[J].美术观察.1999. (3) .

[2].申玲自述[J].美术文献 (中国女性画家专辑)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

[3].当代艺术中的她视点——九位女性艺术家的口述档案[J].美苑.2004. (2) .

[4].贾方舟.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扫描[J].美术研究, 1996. (2) .

独特视角 第8篇

我们可以明确, 小说是以一个疑问来贯穿全文的, 即在被抬往手术室的一路上, “我”最渴望知道的是“你一定要弄清楚, 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 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 尤其想要印证的是后者。于是围绕这个困惑, “我”不停地在找证据, 而内心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物证, 即学校摆设的物品, 遗留的痕迹。如图片《美狄亚》、《挑刺的少年》、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古希腊的甲胄武士、大选帝后到希特勒、老弗里茨像;北部的船长、西部的莫泽尔人、东部的格林斯人、南部的山地人 (人种脸谱像) ;阵亡将士纪念碑、恺撒、西塞罗、奥勒留、赫耳墨斯、宙斯丑怪的脸像、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香蕉上涂了些的什么玩意儿, 刷成黄色和绿色的走廊, 老式弯形挂衣钩, 十字架痕迹。

然而, 面对如此多的物证, “我”却还是难以确认, 想着“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因为每一所文科中学都有美术教室, 也都是相同的环境布置, 这是明文规定的。而那些似是自己遗留的痕迹, “我”也认为每所学校孩子闹恶作剧都是老一套的, 另外认为自己在发烧, 神志不清易产生幻觉。

由此, 我们感受到, 当一所文科中学变为战地医院, 当一个美术教室变为简易外科手术室, 当在此地学习生活了八年的“我”只关注到这些内在流露着军国主义思想的物品时 (可以猜测其它物品都已经被清理或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 军国主义思想已经深入“我”骨髓, 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可见一斑了。

在这一过程中, “我”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一是玩世不恭, 例如“我啐掉烟头, 开始叫喊。叫喊几声总觉得好受些, 不过得大喊大叫;叫喊叫喊真好, 我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二是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礼赞, 如“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令人惬意的炮声, 深沉而粗犷, 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是在轰鸣时, 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 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两种心理, 恰恰是主人公一开始对战争还没有真正清醒的认识, 处于糊里糊涂的思想状态。

其次是人证。如果说物证是可以批量生产, 明文规定的话, 那么人证门房比尔格勒按理来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中主人公“三个月前……然后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 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 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 尽管这是被禁止的。……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由此可见, 曾经“我”和比尔格勒是一种相当亲近的关系。曾经的比尔格勒肯定是和孩子们走得比较近, 甚至带点宠溺的味道。而曾经的“我”也是无忧无虑的纯真少年, 带点淘气, 带点叛逆。

可是, 三个月之后, 两人却都面目全非了。“我”由外到内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双臂, 右腿也没有了。我也不再是那个纯真无忧无虑的少年, 而是满脑子充满了对战争狂热和崇拜的士兵。同样, 比尔格勒也由外而内发生了变化, 他成了消防员, 穿着“消防制服”“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 像是睡着了似的”, 可见他的外表已经发生变化。再看表情是“疲惫忧伤” (类似提到3 次) , “疲惫”体现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忧伤”是对所有伤病员的同情, 也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忧伤, 但是当他的表情始终保持不变时,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冷漠麻木, 因为他对“我”这种情形见多不怪了。所以当“我叫喊起来, 但他头也不回, 只是困倦地耸耸肩膀, 径自走开去”。这种冷漠足以使我怀疑他还是曾经那个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比尔格勒吗?当两个曾近很熟悉的人相逢似陌路的时候, 即使气味熟悉 (3 次提到“蒜头和烟草的气味”) , 又如何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呢?

所以“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 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 穿过一个与我无关的、我所陌生的世界”。这时“我”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 对自己狂热崇拜的战争产生怀疑, 难道眼前这一切就是战争的结果?这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不确定的怀疑也正是人性意识的觉醒。

最后是己证。小说主人公最终是通过自己亲手在黑板上写的铭文, 足足六遍的铭文才得以确认是回到了母校。伴随这一疑问真相揭示的同时, 另一疑问”到底受了什么伤”真相也呈现了。

这时“我”的内心却没有回到母校的喜悦, 也没有为国负伤的荣光和自豪, 有的只是“震撼”“惊骇万状”“令人不安”“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失声呼叫”。这种心理表现是因为眼前的残酷现实和信仰坍塌造成的。因为先前用双手学习美术的纯真少年成了缺胳膊断腿的残疾人, 先前温暖温情的人际关系, 如今却冷漠陌生, 先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美术教室成了冰冷血腥的外科手术室, 先前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崇拜, 如今却饱尝战争的苦难。身体已残, 人性扭曲, 文明毁灭。所以再读这原本代表了希腊人民保家卫国的铭文, 难道不是一种愚弄和欺骗?不是一种无情嘲讽吗?所以小说主人公最后喊出的是“牛奶”。不正是对以往生活的怀念, 不正是对战争的反思吗?

迟子建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独特视角 第9篇

一、以死亡描写为切入点, 展示生命状态

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呈现出一片自然、宁静、温情的气息。在她的作品中, 死亡脱去了恐怖阴冷的外衣, 让人们看到死亡背后的温情与宁静。正如苏童所说:“她 (迟子建) 在创作中以一种超常的执著关注着人性的温暖, 或者说湿润的那一部分, 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入多重声部反复吟唱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因而显得强大, 直到成为一种叙述的信仰。”她始终以一种温情和爱意包容着她笔下的人们, 向人们展示着童话般的家园。

《白雪的墓园》中, “我”的父亲从小说的开篇就去世了, 但父亲从不是一个缺席者, 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他与家人在一起。“炉火越来越旺了, 我仿佛看见父亲正推开走廊尽头的门, 微笑着朝我走来……他走到我面前了, 他伸手抚了抚我的肩膀”, 从他去世的那时起, 这种幻觉就一直存在, “我知道父亲根本不在这间房子里, 可我又像每时每刻都能见到他似的”, 在我们看来, 父亲幻化成母亲眼中的那颗红点, 和母亲一起关注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孩子们。“那是父亲咽气的时候她 (母亲) 的眼睛里突然长出来的东西, 我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 我确信他如今栖息在母亲的眼睛里。”因为有了父亲的灵魂与母亲同在, 我们度过了失去父亲后的第一个温暖却略带忧伤气息的除夕。母亲初一那天去看了父亲, 父亲便安心地留在了白雪的墓园里。“我看见母亲的发丝乌亮, 看上去精神多了。而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墓园里的情景, 现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园。雪稠得像一片白雾, 父亲被罩在着清芬的白雾里。”父亲去世, 没有无休无止的悲伤与痛哭, 有的是父亲灵魂的注视, 给了我们重新生活的力量和勇气。而在《亲亲土豆》中男主人公秦山的死则呈现出哀婉凄美的爱的气息。虽然他是肺癌晚期, 却心系妻女与家中未收获的土豆, 妻子李爱杰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丈夫的生命。秦山心中早已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偷偷地离开医院, 回家收获土豆, 并为妻子精心挑选了一条水蓝色的软缎旗袍。他利用最后的一段时间同往年一样收获土豆, 进入安闲的冬天。“秦山瘦的越来越快, 几乎不能进食了, 他常常痴迷地望着李爱杰一言不发, 李爱杰仍然平静的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秦山在下大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 “李爱杰穿着那条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守着温暖的炉火和丈夫, 由晨至昏, 由夜半到黎明”而后礼镇的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土豆咕噜噜的在坟堆上旋转……使秦山的坟豁然丰盈起来, 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 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对于李爱杰来说, 丈夫秦山并没有离去, 他只是幻化成一颗又圆又胖的土豆追随到她的脚下。每当充满着土豆花香的七月来临, 他会像那些永远离开礼镇的人们一样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梦境将乡愁和爱意捎给他的妻子与女儿, 捎给热爱土豆的人们。我们不能用任何灰暗冷寂的词语来形容迟子建笔下的死亡, 透过死亡, 我们感受到的是温暖的爱意和浓浓的清新而富有诗意的土豆爱情。

同时, 迟子建笔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的质感, 无论植物或动物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灵魂, 他们的死同样展现出别样的情感。《北极村童话》中黄狗傻子对于幼年的“我”来说是最真挚的朋友, 我们一起分享食物, 快乐与忧愁, 当“我”不得不离开时, 它脖子上拖着沉重的铁链追来, “它骏马般地穿过人流, 掠过沙滩, 又猛虎下山似的跃进江里, 它凫着水, 踩出一道晶莹的浪花……它张了一下嘴, 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 它在下沉, 就在下沉的一瞬间, 我望到了它那双眼睛, 亮的出奇, 亮的出奇, 就像两道电光, 它带着沉重的铁链, 带着仅仅因为咬了一个人而被终生束缚的怨恨, 更带着它没有消泯的天质和对一个幼小孩子的忠诚回到了黑龙江的怀抱”傻子死了, 但它与“我”的情感如那源源不断的黑龙江水般不会消失, 它的死是一种对友情和忠诚的昭示。还有《一匹马两个人》中的那匹老马, 它与老少两代主人心意相通, 她可以听懂少主人的嘱托, 揣测出老主人的心思。老太太不幸被路上的石头磕死, 它与老头不辞辛苦的往返于村庄与二道河子之间, 只为让在睡梦中逝去的老太太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最终老太太埋在了芳香四溢的田野中, 当老头平静的离开时它又将老头送回村庄, 让老人可以入土为安。失去两位老人后, 它以顽强的毅力和忠诚守护稻田, 最后被薛氏母女割伤流血而死, 它以自己的死展示着它与老夫妇俩真挚的情感, 一匹马和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了, 他们一家三口又会重逢。迟子建笔下的死亡不忧伤, 不绝望, 哪怕是动物的死亡也不会充满血腥与哀嚎, 死亡的背后总是照耀着温热的夕阳余光。

除此之外, 迟子建笔下的死亡总会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与灵魂内涵。死亡, 向生者诉说着生的深沉思考。《雾月牛栏》中继父在那个温情盈盈的雾月里弥留人间。只因为他当年失手将宝坠打傻, 而埋下终生的悔恨, 这种内心的负疚感一直折磨着他, 他临走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宝坠回到人的屋子里住。尽管继父的死未能唤起宝坠沉睡的记忆, 却让他获得了异父妹妹的亲情, 为他再次印证了母爱。死亡对于继父而言, 不单单是在人间历程的终结, 更是一种希望, 一种赎罪, 一种解脱。而雾月的牛栏里降了新的生命, 同时伴随着一分安详, 一份朴素的生命无多奢求的圆满。迟子建笔下的死亡超脱了肉体的死亡, 肉体可以不存在, 但灵魂始终存在,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极, 生命正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二、死亡涵义的深刻诠释

细细品味迟子建对死亡的抒写, 我们不难发现, 死亡在她笔下呈现出温情、舒缓、平静如常态。

她不擅于将赤裸裸的死亡场面暴露于读者面前, 她剥去死亡恐怖的外衣, 将死亡展现的平静而充满温情, 向人们昭示出一种平静的生和从容的死。无论生死, 灵魂是始终不灭的, 所以死只不过是肉体的陨灭, 也就冲淡了死亡的阴冷与恐怖, 继而呈现出一种温情。死亡在迟子建笔下有着别样的单纯与质感, 她对死亡有着独特的感知与体悟。“迟子建那里, 死亡无疑是对生命与生者的重创与掠夺, 但它从不是不可逾越的, 不可窥见的黑墙。” (戴锦华, 1998) 死亡正是迟子建笔下那个“与幽灵同在的夏天” (《向着白夜旅行》) , 正是失去父亲后的拳拳思恋 (《白雪的墓园》) , 《亲亲土豆》中秦山死后的坟茔与其说是渡往冥河的船, 不如说是丰满的生命与爱的小舟, 《雾月牛栏》中那个雾月, 与其说是继父逝去的日子, 不如说是他以死亡换回的心灵的救赎与祈愿。生与死并非命运的两极, 生命依旧在死后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正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是精神的历练与拯救。迟子建对死亡的表现, 充分体现出她独特的人文情怀和超越死亡的美学眼光。她借助于人物死亡造成的震撼, 从而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白银那》中卡佳的死唤醒了食杂店老板马占军夫妇的良知, 同时也让乡民们学会了宽容。《雾月牛栏》中继父的死告诉人们, 善良的人们永远避讳放弃对自己瞬间丑恶的惩罚, 而恶人从自己的罪行中得到的永远是罪恶的快感。《沉睡的大固其固》中温高娘是带着对全小镇人民的祈福, 甘愿一人承担灾难的善心而死, 而这正像河中的鱼一样“它们不屈不挠产下的卵却在第二年春天变成小鱼, 游出了狭窄的呼玛河进入黑龙江, 投入鄂霍次克海阔的怀抱中区孕育成熟了”。

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只是一种自然状态, 或者说是人生历程的一个必然阶段, 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状态下的必然, 所以死亡不可悲, 也不恐怖。大自然孕育了人类, 同样可以收回人的肉体, 但灵魂始终存在, 它们在另一个世界与亲人相会, 以另一种形式与活着的人们进行交流。所以“我”在温暖的炉火中看到父亲亲切的面庞, 感受到他温暖的抚摸 (《白雪的墓园》) , 可以嗅到吉喜朴实生命所散发的麦子的清香 (《白银那》) , 可以看到依旧年年开放的弥漫着香气的片片土豆花 (《亲亲土豆》) , 可以在那只粗朴却美丽无比的金红色的碗从一堆碎瓦砾中脱颖而出后看到新的希望 (《日落碗窑》) 。迟子建正是以这种温情的笔触描写死亡, 将死亡浸润在一片平和充盈之中, 以诗意的笔触描写死亡, 让生命的质感在这期间得到充分的凸显与升华, 她正是以一种特有的高度和更为辽阔的仁爱和智慧体悟着死亡, 体悟着生命。

三、以死亡作为写作视角的原因探析

迟子建从小生活在环境优美的东北边陲, 自然环境优美, 当地民风淳朴, 让她形成了一种亲近自然, 热爱生命的天性。她以一颗悲悯之心观看世间万物, 她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美好的一面, 她以一颗仁爱之心濡染世间万物, 以美好、温暖和善良的心态对待一切, 包括死亡。她放弃了对“恶”的描写, 侧重于对美好人性的开掘。她写甘如春雨的人际关系, 她写味如醇酒的亲情, 她写淡如常态的死亡, 在不知不觉中将笔伸进讴歌美好人性的领域。她在创作中始终体现着对人类的终极精神关怀, 并善于将朴素和平凡放大成为一种感人至深的品格和力量, 所以在她的作品中, 尽管描写死亡却能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尽管逝去, 却具有感人至深的伟大力量, 让人不悲观, 不绝望, 反而成为流于笔端, 沁人心脾的股股暖流。

同时, 迟子建成长的大兴安岭最北端, 也是泛神论思想和萨满文化盛行的地方, 人们对自然界充满敬畏, 对自然神灵笃信不疑。她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一文化现象, 并且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泛神论的实践者, 她相信世界上有灵魂的存在, 因此她将死亡的原因归于自然, 死亡只是另一种存在形式, 只是肉体归于自然, 灵魂归于神灵而已。迟子建笔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万物皆有灵的世界:鱼会流泪, 土豆会撒娇, 鬼魂可以到世间游走, 人们可以和死去的人交流, 可以和魂魄结伴旅行。她不将死亡描写得很可怕, 而是可以那么从容超脱, 也就不难理解。

迟子建是一个充满童心与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家, 她注重情感的抒发, 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高扬理想主义。她坚守一份恬然与诗意, 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北国边地的风情画卷。作品中有哀伤、有痛苦、有死亡, 但并不让人绝望。她运用一种悲凄的诗意, 展现了一幅幅乌托邦式的乡村图景, 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气氛, 具有超脱、豁达、包容、温情之美。

参考文献

[1]、迟子建.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

[2]、迟子建.亲亲土豆[A].迟子建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3]、迟子建.原野上的羊群[A].迟子建文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4]、迟子建.向着白夜旅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5

[5]、苏童.关于迟子建[J].当代作家评论.2005 (1) .

独特的舞蹈文化研究视角 第10篇

在我的记忆中,慕羽从事教学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经历几乎都与西方舞蹈、音乐剧、电影相关,当时她还对艺术社会生产、艺术传播和社会消费等有关艺术社会学的东西感兴趣,也参与了很多实践。为什么2004年后开始转而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了呢?她说是因为翻译了一部译著——基辛格博士的《越南战争的结局》(《基辛格越战回忆录》)。这本书的翻译过程让她获得了跨界的视角,最终又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原本以为熟悉的中国舞蹈。

一、政治文化学的跨学科舞蹈研究

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没多久,慕羽就开始思考博士论文选题。这是在一定量的阅读后,在不断思考中有所悟,然后才是逐步深入和细化的理性处理过程。有关政治文化这个选题的提出源于慕羽的一种“问题先行”或“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的研究思路。

舞蹈创作告别“文革”后的“去政治化”(摆脱政治束缚)努力既有审美价值,也凸现出一种新的转型中的政治文化价值。这些努力分别体现在舞蹈创作氛围、舞蹈创作方法、舞蹈创作人的心态等方面。90年代后舞蹈又开始面对市场的挑战,由于对“市场化”的片面认识,舞蹈似乎再次迷失了方向。在面对当代舞蹈在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尴尬地位时,在面对舞蹈创作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时,她发现形成不久的市场意识尚存误区,舞蹈作品文化类型有时还处于错位或缺位状态;还发现不少舞蹈作品缺少“魂”的张扬,舞蹈参与社会的意识比较淡漠,职业舞蹈的社会效力也较微弱,社会文化意义不很强烈。

过去人们可以说,在长期“泛政治化”的社会中,在“工具论”和“极左”思想的钳制下,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大作品难以出台。可是今天,舞蹈创作已经处在“审美民主化”的时代,编导在“创作什么”和“怎样创作”上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自主权,然而为什么难以出现大师级人物呢?为什么公认的对时代、对社会产生重大意义的大作品还是不多呢?这便是她所遇到并思考的中国舞蹈创作在当代社会中的问题。

舞蹈本身并不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舞蹈这样的处境也不能说明舞蹈更具本体意义,虽然突出了舞蹈的“独立性”,但以缩小了舞蹈存在和影响的范围为代价。因此,中国舞蹈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应该有“主动介入现实”的勇气和行动,这是一种存在于公民社会的“生活政治”责任感。慕羽经由“核心假设”(Hypothesis)找到了认为需要解释的现象。所谓的“问题先行”也可以和“结论先行”或“结论前置”联系起来。有了大概的答案。下一步就是搜集证据,印证自己提出的假说是否被推翻了。

慕羽说她最要特别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的刘军宁先生,刘先生作为著名的政治学家不仅是她博士课程的授课专家之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还给予了她最重要的启发和帮助。通过阅读和听课,慕羽找到了“政治文化”这个角度。当这个念头萌生出来时,她自己既兴奋又害怕。就个人的学识、能力和经验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庞杂而艰巨的任务。她没有经过政治学的专门学习,甚至没有亲历很多历史事件,她的学术基础、写作技巧、时间和精力都面临空前挑战。

她说那次选择注定了接连几年的劳累,不仅要说服导师,更要说服自己,当然她还要面对很多充满怀疑的学长和前辈。然而,就好像当年她叩开音乐剧研究大门一样,另辟蹊径的自信再次让她血液沸腾。凭着这份“初生牛犊”的执着和执拗,慕羽毅然走了下来。

现在政治文化在我国被当作一种专门的学问——政治文化学,慕羽认为它是对中国现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研究的一个比较适合的角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舞蹈”在建构“本体”和“舞蹈人”在建立“主体”的过程中的成就、交错、坎坷、偶然、矛盾与偏差,都能在历时的我国主导政治文化语境的线性叙述中被有效呈现。而且,用政治文化理论也可以为舞蹈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解释角度和分析语境。其立论依据建立在“政治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上,比如“政治文化”含义、“政治文化的载体”、“政治文化社会化”、“公民文化”、“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模式”、“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模式”等理论。

书中,慕羽尝试以新时期“专业舞蹈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转型的政治文化氛围和语境中的“专业舞蹈创作”的艺术观演变、创演体制变化等环节,重新审视“当代舞蹈创作”这一命题,并希望尽可能地在史料中寻求这个新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慕羽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要仔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政治”含义学术上的解读;再比如如何用新的理论或新的方法,去重新梳理、论证和解释业已发现的并不“新”的材料;对旧的材料换个视角、换个方式展开重新审视,并处理好庞杂的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自己掌握的资料太少,后来随着资料的增多,她又开始筛选适合于写作的资料。另外,由于她不是90年代前的历史当事人,因此本书引用了许多当事人的话语,这些原文引用都是基于营造历史语境而言的,使得本书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

二、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研究

慕羽在撰写博士论文之初就坚信,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只是一个起步,博士论文出版也只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第二步是研究当代中国舞蹈思潮嬗变与规律,阐释并展望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拓展舞蹈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思维。

长期以来,中国舞蹈创作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舞蹈的社会功能、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范畴,对艺术思潮的关照也仅仅限于西方芭蕾史的范畴,且尚未深入进行研究。而文艺思潮于中国舞蹈创作的影响则以“现实”或“浪漫”的“创作方法”代替,对文艺思潮本质的深入思考则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nlc202309041714

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文艺思潮概念和思维方式的主体通常是部分“批评家”和“创作者”。在舞蹈创作和评论的语境中,常常会涉及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如今又会提及“后现代”等,但很少有人从学术上真正给予关照,在具体实践和观念上也常常混淆。且不说业内还难以真正理解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实质及其与现代社会的真正关系,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叠并至,中国现代舞与适应了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中国特色“当代舞”的异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等则更是迷雾重重。

慕羽开始进一步给自己提出疑问:

为什么中国语境的当代舞与世界语境的当代舞区别那么大?如何分辨中国的现代舞以及中国特色“当代舞”,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从中国舞蹈的角度来探讨,什么是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呢?这些从西方文艺理论舶来的概念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随着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会发生怎样的位移和变化呢?比如“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既是一种文艺思潮,也是一种创作方法。那么,思潮和方法相同点和相异性何在?

上述复杂问题都是中国舞蹈创作现实能面临的,亟待全面且深入思考的问题。慕羽认为,核心就在于对于舞蹈创作思潮进行分析。

文艺思潮本是在西方文艺现象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概括,一般是由创新的导向性主张和成功的实践性作品聚合而成的,与“现代性”这一根源息息相关,且“现代性”具有普世性与特殊性。中国官方学术界的主流认识认为,“全球现代性”作为一般现代性,并非只有“西方现代性”一种类型,“中国现代性”也是一种类型。因此,西方源发的文艺思潮理论进行中国化位移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虽然文艺思潮并非专指创作现象,但毕竟“创作潮流”最能反映文艺思潮重要面向。作为一般的舞蹈编导主要是传达人生经验、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通常不会主动探求其可能会受影响的“文艺思潮”,或许有的编导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思潮的存在,但是他们切切实实地置身其中。

作为研究舞蹈的学者或者作为想要进行舞蹈美学突破的创作人员,对艺术现象进行思考,进行概括分析总结,对舞蹈的理性把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任何运动或流派都源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而影响艺术思潮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包括艺术社会学、经济、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上,与政治文化研究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慕羽在思潮研究上,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面对面访谈法(或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舞蹈创作思潮研究,慕羽更多建立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文献研究法),注重史料分析,强调对历史现场的语境营造,从而对历史文本意义进行重新解读。对于90年代后的相关研究,还增加了她的亲身体验、第一手图文资料等。而对于当下的创作思潮分析,更结合了她对于不少境内外舞蹈人的访谈。

慕羽希望通过资料分析、国内外实地调研,以及深入访谈,初步厘清中国舞蹈创作与文艺思潮的关系。研究力争:一方面既不落入前苏联模式以“创作方法”代“艺术思潮”的窠臼,也不能完全用西方文艺思潮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因为它并不具备世界性的历时与共时的普适性。另一方面,既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的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理论体系之上,也要有舞蹈学科本身的特点,即特定门类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在这本书中,慕羽建构了中国当代舞蹈思潮的原理构架,并通过六个章节分别论及了“启蒙主义”、“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分不同阶段)”、“通俗文艺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几个对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产生作用和影响的文艺思潮。慕羽说,她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文论家杨春时所提出的“现代性理论”建构起的“文艺思潮说”,但并未以此统领全局。换句话说,除了注重文艺思潮研究的规律性之外,在研究中,慕羽特别注意了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结合研究的特点,即符合舞蹈创作自身的特性。

比如她仍然采用了“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并指出中国舞蹈创作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其实一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而存在,其承载的文艺思潮的实质是革命古典主义;她针对不同舞蹈创作现象阐释了“现实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异同,还分析了革命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混溶特征,及其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新现实主义的部分借鉴。

再比如,“民族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虽不是西方舞蹈文化史的重点,却是中国舞蹈创作史的核心。无论是民族的舞台民间舞,还是民族的、当代建构的古典舞,抑或是舶来的芭蕾舞,都被赋予了“民族化”的责任。慕羽通过分析民族主义思潮政治学、民族学内核,及其对中国民族舞蹈创作影响的阶段性,指出它所体现出的“合”与“和”的实质:“合”体现为一种革命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和”则寄托了启蒙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文化趋同中保留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寻求舞台民间舞小传统的回归:原生态意义,中国古典舞的精神和形态的“重建”等都是一种从“融合于国内”到“融和于国际”的策略。

慕羽还将“通俗文艺”作为思潮引入,这通常是被舞蹈正史忽略的角度。她对该视角的阶段性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流行文化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创作语境面临从亚文化到文化工业的生态转变,最终导引出中国体制内外的大众文化狂欢,其中“国家制作”舞蹈作品的“灵肉之争”引人深思。

“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也体现了慕羽创新的思考,不仅论述了现代主义的中国化位移,比如在中国的阶段性、混溶性、幼弱性,及其对中国舞台民间舞、当代建构古典舞的创作技法上的影响等;还侧重谈论了现代主义的普世意义,以及中西现代主义舞蹈的异同和本质特征,即作为人的独立性(主观性、个性、自由、创新),反思精神(非理性、反范式、原创性),人文精神(人格、人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则是慕羽对近年一个新现象的思考,即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可贵的、来自“体制外创作”的人文探索,当然也有少部分体制内舞蹈家的创作也体现出了国际语境的“后现代性”。慕羽还将创造性地从几个方面对后现代舞蹈创作方法进行了归纳。

最后,慕羽提出了一个寄语,让舞蹈人思考,如何在当代中国一体多元、全球化背景、城市化进程中寻找自我识别,以及他者的身份认同。

结语

无论是政治文化的分析,还是文艺思潮的研究,慕羽近年的研究都是经过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意义的标准筛选的课题,也是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她越来越意识到,问题意识比理论框架更重要,理论框架又比结论更重要。慕羽说,一直是问题意识推动着她的研究,她第三步所做的研究是关于《中国舞蹈批评》,也是她希望对一些问题的回应:为什么我们是舞蹈大国,不是舞蹈强国?为什么我们的舞蹈创作和舞评缺乏社会影响力,创作缺乏“认知度”,舞评缺乏“有效性”?为何彼此之间缺少沟通?

她认为自己是在做一项值得做的工作,虽然条件并不优越,还是硬着头皮做了。这个过程让慕羽的生活变得充实、单纯而满足。

(作者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培训学校)

独特视角 第11篇

笔者在尝试解决上述作文评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 采用了数学中统计学的方法, 通过挖掘学生个人写作特点, 揭示学生间写作差异, 呈现班级学生写作全貌, 以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统计学主要通过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 揭示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那么, 作文之中有没有数量呢?如有, 它们能反映学生的“写作状态”吗?这正是本文所要揭示的内容。下面结合个人教学中的实践, 具体谈谈图表统计分析在作文评析教学中的运用。

一、专项统计, 挖掘个人写作特点

专项统计是对学生写作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统计和分析。在写作的诸要素中语言的作用尤为突出, 因此此处以对学生的语言知能评析为例, 阐述专项统计在作文写作评析中的具体实践。事实上,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 体现其写作能力的不是审题、立意, 而是语言。如果学生的语言功夫不到家, 再好的立意都无法表达出来, 写出的文章更谈不上光彩鲜活。在作文评价中那种发现学生有一两处精彩词句后, 用着重号标出、给予赞赏的做法, 难以让学生全面看清自己的语言功底, 明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笔者的做法是从词汇、句子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全面统计, 从中看出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特点, 便于学生不断地改进。

例如, 在完成半学期的五次习作后, 笔者对各个学生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进行了逐人列表统计, 以分析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知能掌握情况。这里以一位同学的统计结果为例进行说明, 如表1所显示, 张同学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高二学生中还是比较娴熟的, 行文尤其喜欢运用比喻、夸张、设问等手法, 对排比、比喻的运用技能属比较成熟, 而对反问、对偶、反复等疑难修辞手法的运用较为欠缺。

再如, 在评讲一次习作时, 笔者曾组织全班学生对几篇选评习作的语言特点进行投票分析。图1是对钱同学习作《第一次……》的语言特点投票分析情况。从图中看出, 该生语言运用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于是理科尖子生, 平时又善于阅读一些名人名篇, 所以语言逻辑性很强, 善于在文章中插入富有哲理的句子, 给人启迪;其语言还具有创新性, 风格清新独到;相比语义的弹性不足, 钱同学在一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语言风格还有些杂乱不整, 有待提高。判断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仅仅以教师一个人的眼光有所不妥, 而从众多人的评议中可以得出较为公正的结论。此处采用学生参与式评析, 方式比较新颖恰当, 丰富了评析手段, 也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了写作的语言能力。

构成文章的要素很多, 所以教师分析一名学生的写作状态时,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而分析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正确的评议方向和评价方式上勇于创新, 比如, 从文章结构视角评析时, 可从文章的故事的曲折性、说理的渐次性、中心的突出性、结局的高度性着手。为了评析一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写作的进步程度, 教师可以统计该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几篇习作所用字词、句子结构、使用素材的“重复程度”, 等等。

二、比较统计, 揭示学生间写作差异

在评析作文时, 如果引入学生间的比较, 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这种比较是全方位、深层次的, 而不是流于表象的简单对照, 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 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明白自身写作特点, 从而明确写作学习的努力方向。而统计方法则是帮助教师完成比较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表2是教师针对学生一次题为《忽略》的写作的比较评析。这次统计的对象是全班所有学生, 目的是比较各学生写作的习惯以及习惯背后的文字功力, 此处只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统计情况进行参考说明。从表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分段方面, 于同学划分较为得当、层次清楚, 张同学段落较多, 体现穿插议论的习惯, 沈同学不太注意层次性;语句方面, 张同学最善于引用名句, 长句和短句适当, 造句有一定能力, 沈同学略差, 病句也多;词汇方面, 张同学词汇丰富, 该生确实平时读书较多, 思维灵活, 于同学和沈同学词汇运用较少, 尤其沈同学文章显得平淡寡味;符号方面, 沈同学感叹号运用较多, 行文感性色彩浓, 张同学则能根据文意选择不同符号, 使文章较为生动。

这类统计往往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备课时间, 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是笔者觉得做有所值, 教师一份统计, 学生一份收获。如果教学时间较紧, 可以请学生参与统计, 也可以选择一组学生为样本进行统计。而学生间的相互统计, 又可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学习, 在无形中提高了其阅读能力。

三、整体统计, 呈现班级写作全貌

对全班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整体统计, 可以达到如下效果:教师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反思过去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后继教学措施;学生则可以从中判断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整个班级中的位置, 进而结合其他同学的思考, 加强对作文中审题、立意、运用材料和组织语言等的训练, 提高个人写作水平。

以2013年江苏高考材料作文为例,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 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 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 放轻脚步, 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 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 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请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考试过后, 笔者调查了本班学生的写作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

1.审题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我班学生 (本班学生数60人) 审题贴题的比例高达69%, 高于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笔者在平时多义性材料作文的教学中, 注意培养学生将材料分段, 逐段寻找核心词, 然后再建构各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这样, 学生审题自然容易紧随材料, 思维不容易走偏。

2.立意情况

图3表明我班立意深刻或正确的人数超过50人, 占较高比例。图4显示全班立意关键词数量达到8个, 超过通常只有4-5个立意关键词的班级, 表明我班学生不仅有正确的审题方法, 也善于对材料进行提炼、抽象和升华。调查结果还显示本班学生中考虑到“小与大”、“关系”、“影响”、“环境”的比例高于全省统计数据, 说明本班学生具有较强的立意能力。

3.文体情况

如图5所示, 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议论文, 选择记叙文者较少。这说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记叙文体裁的写作还须更加重视, 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练习。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 我班有极少数学生采取所谓“夹叙夹议”体裁以及自己不明确的写作体裁类型, 这反映了本班在作文体裁上的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有待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独特视角】相关文章:

独特设计06-05

独特社会06-08

独特体验07-09

自主独特08-17

独特优势09-02

风格独特05-28

独特功能论文07-01

独特的诗歌07-08

独特的我05-28

夏天独特散文06-21

上一篇:儿童营养餐下一篇:传统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