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新闻价值范文

2024-09-12

突出新闻价值范文(精选3篇)

突出新闻价值 第1篇

1 新闻采制作现状分析

1.1 内容新闻性差

内容新闻性差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时政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或主持人在采集和制作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的价值性,也不严格遵从新闻规律。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主要报道的是与地方甚至国家相关政策相关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时政报道的官话和套话太多,导致新闻内容没有关键“看点”,人们能够接收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导致报道内容的新闻性差,词不达意,重点不明显,不仅影响了新闻的报道效果,更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厌烦。

1.2 新闻服务性弱

新闻报道的本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若是脱离了服务的本质,不仅会影响新闻的质量,而且不能起到很好的报道作用。对于真正的优质新闻来说,新闻不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来进行报道,还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实用。目前,一些新闻报道不太受欢迎,阅读量低的报纸和收视率低的新闻频道,大多数忽略了新闻的服务性,脱离大众,缺乏新闻亲和力。

1.3 观点缺乏深度

新闻传达的信息主要特质是及时性和价值性,但在保证新闻这两种特性的同时,可能会使新闻的质量大打折扣,导致新闻中提出的观点缺乏深度,总是片面客观地表达意见,不能充分引起读者的注意力。但引起新闻观点缺乏深度的主要因素还有记者或者主持人的资历尚浅,缺乏相关内容的经验,不能准确理解新闻内容,再加上文字表达功底不深刻,导致新闻报道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不够犀利,仅处于新闻的浅层次。这样的新闻报道也依旧会没有看点,即使新闻内容重要甚至占据大版面,但还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2 突出新闻性的几点建议

2.1 丰富新闻内容,找准“看点”

新闻可不可看,取决于内容,内容好不好,则取决于新闻点找的准不准。若文章的新闻性强,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新闻报道可读可看。对于新闻人来说,读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关心时政的,另一种是关心生活的。对关心时政的来说,要突出国家重大事件的主要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对于关心生活的读者来说,则要突出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新闻报道不是给国家领导人或给某个重要人物看的,新闻就应该是受众能看到想看的东西,这就是新闻内容的新闻性,就是新闻不可或缺的“看点”。

2.2 提高新闻的服务性

当然,新闻的“看点”离不开新闻的服务性,服务于群众才会有好的新闻。首先,要加强新闻的亲和力,减少官话、套话,不说“正义的废话”,便能够留给读者一个大众性的印象。其次,减少新闻内容的套路,避免太过严肃认真。对于读者来说,新闻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新闻存在的意义就应该是为人民服务。最后,报道方式灵活化。时政或军政新闻有个“程序化”的通病,就是报道严格按照“程序”走,导致新闻没有生气,而人往往能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在报道方式上应更灵活化。

2.3 健全新闻评选机制

新闻在报道前,一般都有严格审查的程序,需要对新闻内容不断更改、筛选。一般来说,大型电视台比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质量明显要高。不仅是因为他们有资深的记者和专业主持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内部严格的评选机制,会将抽象的、新闻性差的,服务性不强的新闻剔除。

3 结语

我国互联网技术已经处于较高端水平,但新闻报道依然是人们对外来信息的主要接收方式,只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这些传播工具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如今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突出新闻性依旧是新闻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只有基于服务性,选择具有良好新闻性的内容,做出“看点”的新闻报道,才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海量的信息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主要的特点,但是信息的质量却让人堪忧。通过研究我国部分新闻社的报道发现,很多新闻报道的采集制作过程都普遍存在新闻性差、新闻观点缺乏深度、报道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因此,只有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增强新闻的服务性,才能让我国的新闻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去直面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新闻采集制作,新闻性,服务性

参考文献

[1]孟玲.研究性教学在新闻实务课程中的应用——以《广播新闻采制》的课程改革为例[J].今传媒,2011(8).

[2]沈正赋.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J].现代传播,2015(8).

新闻报道中如何描摹细节突出重点 第2篇

在积极做好油田宣传报道的同时,不仅能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而且可以拉近自己与油田厂矿和基层队伍的距离,加深了对油田工作业务的了解。在此,分享以下三点油田新闻写作心得。勤看勤走,油田上下找线索

没米下锅难做饭。如何找到米?那就要靠挖掘,创作新闻报道就要找题材,更要努力致力于选好题材。作为油田新闻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的找米下锅,在油田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重点从以下几个点上寻找新闻线索及有价值的题材。

首先是从油田日常工作中挖掘新闻。例如,在油田领导视察先进站队后,我写了《中石油领导视察样板站,推进管理水平提升》,在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结束后,我写了《大庆油田采油一厂:123深入推进民主评议,督促工作作风改善》。

其次是从油田重点工作中挖掘新闻。油田要围绕生产生活及工作内容,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发挥服务生产的用途。宣传报道工作重点要关注民心所向、领导所想,在这方面可谓大有文章。生产管理等细节的举措,都有油田群众员工的体现和热切,而这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点。

再次是从油田代表中挖掘新闻。油田群众代表是民意代表也是油田与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基层,有很多优秀的油田代表,因此,需要慧眼识人,发现代表身上闪光点。例如,在5月的抢险救灾中,值守办公室的我听到大家都在谈头台油田的事迹,便找同事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写成了《头台油田:抢险救灾到一线,心系百姓解民忧》并发表在油田网。以统筹厂矿发展整体推进管理建设为契机,我又报道了三位生产带头人的优秀事迹。

最后是在了解的过程中把握新闻。平时下基层的时候我喜欢到各大队串门,和技术员拉家常。有句广告语说: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聊一聊油田生产的情况,说一说出现的新问题,与基层更贴近了,新闻素材也有了。工作之余,我就到矿队关各部门站所串门。结合油田履职,生产管理工作的推进和各项工程的落实,我到矿区打听小区改造工程的进展,到安监站了解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情况,到建设集团询问新站投产情况,既积累了素材,也强化了对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的了解。

苦中作乐,专心锤炼好新闻

文章甘苦事,得失寸心知。写新闻既耗时也费心,是件苦差。每一篇稿件的诞生,都经过了反复的酝酿,多次的修改和推敲,凝聚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既要苦练坐功,又要勤动脑筋。

为了写好新闻,需要坚持阅读报刊书籍为自己充电。我是《中国油田》、《人民之友》、的忠实读者,也经常在油田网上溜达,这样既能把握当前油田工作的重点和动态,又能从优秀的新闻报道中借鉴写作方法,提高自身水平。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向人民学习,为人民创作。这是时代赋予广大作家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

苦练内功,持之以恒写新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持之以恒地练习。当新闻报道成为工作习惯,那么一旦发现素材的时候,不写就搁在心里不舒服。在新闻发表量增加的同时,必须注重质的提升,这需要苦练内功,多读多写,在二意上下功夫,要突出新意和创意。在油田的亮点工作中求新意,在油田的常规工作上求创意。例如,对我乡的亮点工作,如首次以面对面的形式答复油田代表建议,我写了《大庆油田:首次面对面答复代表意见建议》;对于油田活动,我在报道上力求创新,写出特色,以视察油田社区,送棉被棉鞋为切入点,我写了《大庆油田活动助推和谐发展》。

新闻写作是一项需要积累素材,长期实践的工作。我们在这一岗位,但工作职责不容有差,它要求我们:严肃认真的做好企业的对外形象宣传,领导对内掌控信息。树立和世界500强企业相符合的新闻工作形象。做到将基层一线的鲜活事件、工作亮点、创新举措写成稿件,上报新闻宣传中心,将一个个好事件扩大影响,让一个个好举措交流推广。

新闻的素材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从集团公司、市公司的文件通知中找热点,从日常工作中找焦点。寻找素材最重要的是克服麻木、懒惰的坏习惯,愿意将全部热情投入到新闻宣传中,愿意将看到的每处细节点滴记录下来,愿意深入挖掘优秀人才的闪光点。我们干一行,用坚持、责任、信心热爱着这一行,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懒惰的想法不能有。所有能接触到的报纸中摘抄下文章的标题,重点攻克不会列标题的短板;将优秀稿件中的段落进行概括归纳,重点建构文章框架的问题;建立优秀稿件文件库,模仿吸收里面的写作技巧,重点培养良好的积累习惯。

会议报道是我们最常见的新闻报道类型。由于报纸有比较严格的级别差别,在写作会议报道时,需要注意的是分清它的报道层面。第一层是实话实说、照本宣科。这是最基本的,长期停留在这一层面,稿件的见报率并不高,需要找到会议报道的核心,讲清楚我们做到了什么。因此,第二层是抓住核心,重点报道。第三层是选择热点、突出处理。新闻具有很大的应用功能,我们做的事情是引导正面、积极的舆论,营造感恩、诚信、专业、贡献的企业文化氛围。从会议报道这一方面来讲,从会议中得到新的概念,和参会人员交流会议的心得体会,将会议报道深入到最高层。

珍惜机会,把握每一个契机

春回望来路,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展望未来,只愿砥心砺志更好地前行。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确是这样,如果将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作为衡量创作的标准的话,那么与时代、与人民紧紧相拥,便是作协和作家们永远的使命担当和价值存在。

在我制作的余秋里节目播出之后收到一些反响。有人在微博上说,下班后看到这个片子,边看边落泪。我现在越来越想去更多更远的地方,跟不同的人好好聊聊。这几乎成了今年的一大新年愿望,也许不是大多数人关注的,不涉及激烈的冲突,也不能直接帮助到谁,但是我想要了解的世界和人心。

真心采访,收获的自然也是真心。媒体得到观众的心,意味着公信力和权威,这才是记者的最高价值之所求,才是走基层的目的之所在。

突出文体教学个性价值 第3篇

【关键词】民间故事 文体 个性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民间故事类的文本占有一定数量,如《沉香救母》《日月潭的传说》《九色鹿》《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这一类文本,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读来富有趣味,给人温暖和感动。在教学这一类文本时,一方面,要立足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强化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这是无论进行哪一类文体学习时都必须摆在首要位置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针对民间故事这一特征明显的文本,在教学时还应注意突出文体教学的个性价值。下面笔者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突显人物形象

民间故事时代久远,大多以口头形式传播,除了情节夸张、富于想象之外,人物形象鲜明也是民间故事能一直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学民间故事类文本,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让故事中的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伴随学生一同成长,这是需要我们重点彰显的教学价值。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这个故事都是围绕沉香的一举一动展开的。在教学时,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让学生分别说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沉香。在对文本的读品中,沉香孝顺、勇敢、赤诚、无畏的形象一点点在学生的内心建立,最后再对照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沉香的哪一方面;如果你是沉香的母亲,你会对沉香说些什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教学中,注意突显人物形象,帮助学生鲜明地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是民间故事类文本教学的个性价值之一。

二、强化情感体验

民间故事从生活中产生,往往寄托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因而每一则故事中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感。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沉浸于故事的情感之中,唤醒学生与故事情感的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进一步亲近民间故事,喜爱民间故事。当然,这样的情感体验最好的方式是借助于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并从中使情感得以激活和唤醒。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一文中对嫦娥奔月之时的景色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悲剧色彩。这其中正饱含着深深的情感。教学时,针对这段话,可首先抓住重点词语如“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想象情境进行朗读,感受当时的氛围;接着联系上下文,体会奔月时嫦娥内心的感受,再带着对人物内心的理解来读课文语段;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后羿看到奔月的嫦娥要说的话,进一步思考:嫦娥奔月意味着美满的家庭破裂,意味着她和丈夫从此再也不能一起生活,还意味着乡亲们再也得不到嫦娥的关心照顾,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奔月的景色描写,层层推进,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之弦被丝丝拨动的过程。

三、注重语言积累

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学体裁,民间故事既具有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趣味,还有活泼的语言,积累故事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储备、学习兴趣以及迁移表达都具有现实意义。在民间故事教学时,积累故事内容,应有别于一般美文的背诵记忆,应该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积累,将主动的记忆和积极的表达有机整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语言模块,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在写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剪刀后,“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指导学生通过词语理解句意后,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虽然作者这里没有详尽地描述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与恶龙激战,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完全能够想象大致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你能将那个场景描述出来吗?请用上这些词语“张开血盆大口、伸出利爪、猛扑、一闪、躲过、纵身、趁势、举起”。很显然,让学生在生动描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进行形象化的叙述,这样的策略渗透在教学的始终,或是具体描述,或是转述,或是概述,形式多样,都指向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现民间故事教学的个性化价值。

四、感悟表现手法

民间故事可以称为民间散文叙事作品,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表现手法上也多种多样,并且具有自身与其他文体所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懂内容、理解含义的同时,发现民间故事在表现手法上即形式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民间故事文体教学的个性价值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时,采用聊故事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共与学生聊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②课文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③为什么要写这则故事。可以发现,窦老师将“怎么写”,也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故事的表现手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这一板块教学时,学生在品读之中发现民间故事常用“设置悬念”“情节一波三折”等表现手法,明白了这样表达的好处,在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下,揭示了民间故事这一文体在表达上的特点,为学生今后阅读民间故事、学习民间故事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撑。

五、贯穿文化主题

民间故事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故事对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民间故事所反映的一些民族习俗、信仰或社会情况,都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在教学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民间故事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贯穿文化这一主题。

我们看待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时,更多的不是把它们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或一种文学样式,而是看成“文化的活化石”,学会由一带多,由这一篇走向这一类,这样就能有意识地将民间故事教学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下进行,帮助学生真正通“一斑”得以窥见民族文化的基因。比如教学《牛郞织女》时,适时呈现这一民间故事的不同的三个版本,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牛郎织女的起源与流变,并出示古诗文里与这一故事有关的诗句典故,从而更加立体地了解这一故事在中华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再补充另外三则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也来发现这些故事的主题,人物的特点,表达的情感,从而突出文化传承的味道,体现出民间故事这一文本教学的个性价值。

总之,将民间故事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从民间故事的学习中获得别有滋味的学习过程,进行民间故事教学应努力彰显的文体个性价值,这值得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飞.民间故事“怎么教”——《牛郎织女》一课教学对比评析[J].教学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3).

[3]陆萍.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民间故事教学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

上一篇:提高英语课口语的尝试下一篇:教育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