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2024-05-31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精选9篇)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第1篇

王芸生长于“长江岸畔、湖泽丰饶的江汉平原”, 对这片生养她的土地充满了热恋与感恩, 对孕育她的古城满怀着依赖与崇敬。她自豪于故乡走出过被司马迁赞为“循吏”的楚国令尹孙叔敖, 骄傲于古城走出过明代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张居正, 欣喜于荆州走出过公安袁氏三兄弟等历史名流。荆州是变动的, 无时不迈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前行, 但是荆州又是不变的, 任斗转星移, 春来秋往, 它一直盘踞在长江岸畔审视着城内人民的悲欢无常, “数百年来, 时间不停地位移, 人事不停地变幻, 而它忠实地守候在原地, 等待一代又一代踏访者登临”。因着对荆州的这份情愫, 王芸才会执着于对古城过往的细密追索, 才能在散文中细致入微地勾勒, 酣畅淋漓地倾诉。

一.语言的独特性和“陌生化”

初次阅读王芸的散文, 就犹如徜徉在绚丽词藻的海洋中。王芸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堪称不俗, 看似平常的字词涌到她的笔下, 流淌出的却是不一般的组合效果。她的散文语言有明显的独特性, 可以说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完全不同。就其整体语言风格而言, 王芸注重从古代汉语中汲取养分, 用词张弛有度, 将文言与现代白话融汇贯通, 集典雅秀丽与清新脱俗为一体。在具体的行文叙事中, 好用短句, 追求简约。综观全书, 每一篇的用词都极注重精确凝练, 句子短小精悍, 不着半点赘言。“那一抹锐利, 惊心”, “洁净与否, 真率与否, 唯自知”, “江流、月光, 如梦浮载”, “也许, 有泪, 在鞭影间飞舞, 在残阳中闪烁”, 此类书写, 在散文中比比皆是, 随手翻到一页都可拾得几句。王芸不仅化用古词, 还化用文言句法结构, 与现代文夹杂交错, 造成一种“陌生化”效果。“茶与味蕾遇合, 比毒烈, 比忧甜, 比酒清明”, “善走者, 断其足;多才者, 割其头;意坚者, 剜其心;碍眼者, 夺其命”, “闻讯, 友经纶急奔而来, 接贽北上, 入通州”, “万物不可能无尘, 如书院前的石板地, 落叶其上, 飞沙其上, 淋霜其上, 唾痰其上, 染渍其上, 李贽持帚清扫, 一遍一遍”。这些语言兼取文言的简约和现代语的通俗, 构成变化自如的长短句式, 使文章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语言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各种排比、对称、比喻等的灵活运用上。句内的回环往复, “上下五千年, 多少父子成仇, 多少兄弟相煎, 多少臣僚相抵, 多少朋友反目, 多少阴谋滋生, 多少谗言媚惑, 多少横祸缠身, 多少戳戮骤至, 仅仅为了成为王”。句间的一唱三叹, “一个动作重复千万次就成为仪式。一种程序绵延数千年就成为习俗。一句话被不同的嘴陈述上百次, 就可能成为他人耳朵里的真实”, “一个人, 可以带给人世间多深的伤害?一个人, 需要扼杀多少生命才会忏悔?一个人, 需要保有多大勇气, 才能让刃上的血永不干涸?”甚至于段落之间还营造一种前后呼应的重沓效果, “公元一三六三年夏。矢, 还未出鞘……公元一三六三年夏。矢, 还没离弦。”“是否王的气脉, 会在血液中隐伏……是否泥土的心性, 会在血液中沉淀。”, “功大于一切, 是信固守的理念……忠大于情, 是信断然的选择?”这类句式的使用, 不仅在阅读上赏心悦目, 同时利于将读者带入历史场境, 促使读者深思。另外王芸的比喻新颖有意味, “夏天像一卷被烤焦的菜叶, 蔫蔫巴巴地覆盖着一个名叫明的王朝”, “每一下呼吸, 成全血水的一次喷涌, 宛如不眠不休的潮汐”。这些生动新颖的比喻为她的散文增添了不少韵味。

二.意象的营造

象征性意象的营造在王芸的散文中十分普遍。细看每一篇文章, “王芸都提炼出最能折射人物精神风貌和命运历程的语词或意象, 并依据其涵盖力和辐射力的大小, 分别作为文本的大标题和小标题”[3], 然后展开对人物各有侧重的刻画。如《苏轼:澄心浩然生死间》, 标题就点出了苏轼最大的性格特征——浩然坦荡。再分别以“赤壁游”、“青神泪”、“乌台劫”、“天堂乐”、“天涯别”作为小标题, 截取最能代表苏轼人生经历的几个横断面, 展示其命运的脉络走向。“赤壁游”、“乌台劫”、“天堂乐”和“天涯别”着重于苏轼仕途的坎坷起伏, 将苏轼在为官途中的荣辱沉浮凝缩为四段具体的人生历程, 使赤壁的苦中作乐和杭州的乐中杂苦均呈现于读者眼前, 让读者于苏轼荣辱不惊的镇定中体会“澄心浩然生死间”的那份淡定和从容。“青神泪”将苏轼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多情男子, 展现他与三任妻子的爱恋情谊。男儿有泪不轻弹, 然而“青神泪”三个字就折射出苏轼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再如《王昭君:与昭君无关的祭奠》将昭君意象化为一颗“墨痣”, 一把“琵琶”, 一尾“桃花鱼”, 一座“青冢”。这四个意象截取自昭君精神的不同侧面, 丰富了人物的立体感和形象性。“墨痣”丑化了容颜却凸显了内心的正直坚定, 怀中的“琵琶”奏出诉不尽的乡愁与哀思, 泪洒香溪化成游动的尾尾“桃花鱼”, 终抵不过时间的风蚀, 独留一座寂寞的“青冢”望向一片苍茫的大地。从始至终, 昭君都逃不脱一个愁字, 为不得见君王而情愁, 为远走异域而乡愁。王芸巧妙地把昭君不同时期的不同愁绪意象化为具体的物, 全面把握了昭君的精神特质。

三.人物的复杂性

王芸的散文并不简单的全部囊括或无重点的流水式记录, 而是有选择地截取能够反映人物生存困境的生命历程。王芸将历史上的名流伟士还原为一个个有真实血肉复杂情感的普通人物, 既写他们的顺达欢悦又写他们的蹉跎踟蹰以及辛酸苦辣。被神圣化了的关羽在王芸笔下, 是一个浓墨重彩的英雄, “然而, 在这些唯美而盛大的片段背后, 目光贴近再贴近, 便看得见属于一个人的筋血脉络。那里留着凡俗的血, 有弱点, 有禁忌, 有缺失, 有局限, 有真实的热度与柔软。”他单刀赴会、刮骨疗伤、纵马疆场的背后, 也有着自傲、不理智的弱点。纵使关帝庙四处遍布, 被神话的关羽依然是“一个普通人, 一个上有祖辈、下有子孙的男子, 家族链上的一环”。王昭君历来被传颂为团结民族的和平使者。然而, 又有多少人透过历史攫取住她脸上稍纵而逝的哀愁, 定格住内心深处那一抹幽深的寂寞。“让初相见, 成为永相决。那是汉宫女人——嫱独特而决绝的爱恋方式。”王芸拨开层层历史面纱, 抛开所谓的大是大义, 抓住一个女人隐秘的情感诉求。这是昭君的爱情, 决绝不留一点余地, 却要让高高在上的王追悔莫及。“从一个符号回归一个女人, 普通的、血肉充盈的女人, 如此一段人生, 不幸还是荣耀?”爱书如命的萧绎一生著书数百, 坐拥十四万册书, 每日流连于过往历史与先人教诲中, “修孔庙, 置学馆, 招生徒”。儒雅如斯、倜傥如斯的萧绎, 伴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向帝王之位的却是“父险不救, 兄亲不怜, 逼死叔侄”等残忍凶狠的手段。一个人可以埋首苦著《忠臣传》、《孝德传》, 却在至亲与利益面前选择后者, 抛忠孝仁义于无形;一个人可以六岁时便吟出“风入花枝动, 日映水光浮”这恬静优美的诗句, 却让刀剑划破肌肤涌出的鲜血祭奠情意稠浓的骨肉血缘。一文雅一武力, 一温儒一残暴, 看似矛盾的对立却同时存在于萧绎的体内。王芸将萧绎还原为具有复杂的多重性人格的普通人。

四.宿命

“我身处的时空意义上的方位, 是一种命定。我向着文学向着诗意的靠拢与不渝选择, 也是一种命定。在这本书里, 我将这两种命定结合在一起。”王芸介绍自己的这本书时用了“命定”二字, 这是一种宿命, 冥冥之中一直前行的方向, 无法改变。湘王辽王、惠王, 不同的人生, 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没有永恒不灭的事物, 如同没有人可以选择出生的时间”, 而“时间意义的排序, 注定了柏和植共同的命运——无缘皇座”。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结局将是同根相煎的牺牲品。韩信以他的智与勇为汉王朝攻下半壁江山, 他“攻破代国, 擒拿代相夏说, 收代”, “活捉赵王歇, 取赵”, “半军渡江, 两岸分击, 平齐”, 当只剩下楚汉对峙时, 韩信为了报答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恃功而决, 他不知, 这一选择注定了七年后的悲剧结局”。在王芸看来,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七年前的一个决定将会规定以后的人生走向, 以及最终的命运归宿。许多的事情看似偶然却是必然, 这种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不断地引导着命运罗盘上指针的转向。关羽跑去涿郡, 似乎“就是为了与备、与飞汇合, 共同演绎一段世间罕见的传奇”。西汉末年, 王莽篡位, “仿佛一场荒唐短促的闹剧。剧中人, 却是心怀虔诚, 出演着各自命定的角色”。伍子胥带领吴军攻入楚都时, 就已“暗藏不可违拗的宿命”。钟子期与俞伯牙“穿越时空的相遇”也是一种命定。我们无法预知命运的走向, 只能随着心性的动荡与时代的巧合, 做出看似无意却是埋伏已久的抉择, 而一连串的抉择必将指向一条命定的道路, 左转、右转、再前行, 人生的书写便在数以万计的偶然间完成, 而这, 就是一种必然。

穿越历史的声音——《回答》 第2篇

一直不喜欢朦胧派的诗人,虽然他们很有名,虽然他们写出的诗歌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但是,总是觉得他们的诗中少了些什么,少了些激情,少了那种撼人心魄的张力。直到我遇见了《回答》……

北岛,是一个时代的怪人,一个勇敢的逆行者。读他的诗,如同滚滚天雷回荡在耳际,振聋发聩。《回答》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代表。本诗一开头就语出惊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种悖论式的语句发人深思:当卑鄙能够堂而皇之地存在于这世上时,这该是个怎样的世界?高尚者无法伸张正义,贫穷者得不到怜悯,连天空都堵上了一层奢靡却虚假的金。北岛笔下的世界是残酷的,我甚至无法想象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能够让他发此感慨。诗歌与现实,哪一个更真实?也许对北岛来说,这并不重要。当世界被金钱和利欲淹没,当人心中满是冰雪,不复温存,当亲情、爱情在无法激起人们心中哪怕一丝的涟漪,当人群变成盲目顺从的机器,又有谁会去在乎这是真是假,亦梦亦幻呢?

北岛是孤独的,透过生活束缚的网,希望是被堤岸阻隔的黎明,觉醒者如被冰冷河水包围的孤独的岛屿,黑暗中,是北岛愤怒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是穿越了世纪的声音,一个灵魂深处,义正词严的宣战。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所谓权威的蔑视,我仿佛看见那凛然的傲骨,风雨不侵。这是对苦难现实的心里反叛,对暴力世界的怀疑,对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的强烈谴责。政治的黑暗犹如漆黑的无所不在的夜,而北岛就是光明的追寻者。它目睹了黑暗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那些屈死的灵魂,那些判决的声音,是北岛无谓勇气的源动力。事实上,与其说他“不相信”,倒不如说他相信。他坚守着正义,他坚信对那些精神、信仰,他坚信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他们一定还在。坚守,无畏,呼唤,我看到了一个高尚的人。

北岛并不知道,他苦苦追寻的光明一直都在。对于其他黑暗中的觉醒者来说,北岛的声音,就是他们的光明和希望。《回答》,是北岛对文革年代里种种罪恶历史所做的控诉,它也是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与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第3篇

一、虚拟情境的常用分类法

(1) 通过原始文字、纪实、图表 (像) 、实物材料、历史遗址、遗迹等, 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探究历史的变化。在学习政治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 笔者就设计了一场景:“王选的故事”。教学设计中采用多媒体教学, 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这位对日本731细菌部队提起诉讼的原告团团长, 一个在200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一位被日本人称为“让我们沉没的中国女人”, 然后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与王选对话, 并设置如下问题: (1) 王选女士, 你为何不畏艰辛、费尽周折寻找资料揭露日本731部队的罪行? (2) 你找寻资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动? (3) 你的资料对你的诉讼起到了什么效果等。学生也可自主发问。然后, 在教学中围绕这些问题, 将教材、学生、教师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王选和她所做的事, 另一方面通过虚拟情境, 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的真实, 激发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被王选感动, 也知道为什么而感动, 为后面新课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2) “穿越时空”, 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通过语言描述、角色扮演、文学和影视作品等间接体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课中, 笔者组建了一支“希腊考察观光团”, 通过“穿越时空”, 来亲身感受雅典民主政治, 设计了一个主题“入乡随俗”, 导游领学生来到希腊公民帕帕迪家里, 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 并通过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知识, 培养分析思辨等各方面能力。

情境的背景资料:帕帕迪, 男, 雅典卫城公民, 三十一岁, 家庭成员还有妻子、两儿一女, 男孩一个六岁一个八岁, 女孩十岁, 有奴隶五人。

情境一:走进庭院, 只看见一个女奴在做家务, 向其询问主人去向, 只是不断摇头。设问:帕帕迪不在家, 他会去哪里干什么?他的孩子们又有可能在做什么?

情境二:恰好他的妻子怒气冲冲回来了, 还抱怨:“他们参加公民大会, 看都不让我看!”设问:他的妻子为什么无权参加会议?

情境三:会议开始了……“别以为他自己曾在对波斯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居功自傲, 现对国家大事也不关心, 而是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有些担心他了, 不知会如何判他, 他会和苏格拉底一样结局吗?

玩了一次流行的“穿越”, 创设新的情境, 拉近大家和历史的时代距离, 使抽象乏味的简单史实变得生动有趣, 通过一系列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思考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能力也随之而提升。

再如, 在讲述《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时, 虚拟这样一个情境:现在我们班晚自修说话现象比较严重, 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墨家的老师, 请就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提出办法。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 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 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 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墨家:应该尚贤, 选有才能的人当班长来维持纪律。

通过这个情境, 就活灵活现地将各家观点展示出来, 学生扮演历史角色, 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 理解内容, 真切地体会时代性, 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虚拟情境设计问题时, 要多多了解有关历史知识的背景资料, 紧扣知识重点、难点、衔接点、易混点精心准备, 问到“点”上, 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应具有启发性、深刻性和趣味性, 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 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 体验发现的快乐。

二、虚拟情境的注意事项

1. 情境虚而历史不实

“虚”与“实”相对, “虚拟”不等同于虚构。虚拟情境的创设不一定完全符合具体的史实, 但必须符合史实基本特征。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虚拟情境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 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

从实际的教学来看, 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 创设的情境违背了历史史实 (完全不合历史史实的虚拟情境, 与历史真实性原则相抵牾) 等。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虚拟历史情境不能完全符合历史的时代背景。如《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的教学过程中环节一:展示阿苟的第一篇日记。

1956年9月26日 星期三 多云

清早七点钟, 村头的大喇叭又响起来了, 真是郁闷, 这个喇叭是不是与我前世有仇, 次次都是在我睡得正酣的时候吵醒我, 但我没有办法, 广播里面播全村的人都要到祠堂集中起来, 学习什么中央的最新政策, 因为中央刚刚……

教师:是什么事扰了阿苟的美梦呢?我们一起来推测一下。

细究一下, 阿苟的日记中不免存在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一方面, 我们的阿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当时能写日记的农民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另一方面, 在日记中, 广播搅了阿苟的美梦。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 普通的农民是很少睡懒觉的, 一般5点左右就起床, 农村政策宣传一般是早晨6:30, 集中学习一般是晚上下工以后。

2. 多知识讲授而少问题探究

虚拟情境本不是教学内容, 凭借情境而开展的探究材料与探究问题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 情境中必须蕴涵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意义建构的问题。然而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趣味的课堂, 虚拟了必要的“情境”, 收集大量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 却不加分析或少有分析, 全部抛给学生, 学生成为旁观者, 而不是主角, 没有了学生的参与, 这样的课肯定不会是一节成功的课, 更不要说提高学生能力了。有些教师拼命地授予学生知识, 忽视授予获取知识的方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样, 既不违背新课程理念, 也坚持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 更活跃了历史课堂。

三、结语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 它思接万载, 视通万里, 千姿百态, 令人销魂, 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虚拟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情境课堂,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不失为破解历史教学困境的一条新路。诚然, 虚拟情境教学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更应该善于探索有益于学生与教师发展的情境教学, 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 争取突破历史学科本身的制约, 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刚.试述历史虚拟情景教学的合理性——与郭秀平老师商榷[J].历史教学, 2009 (4) .

[2]聂幼犁.虚拟情景必须以史实为依据[J].历史教学, 2007 (11) .

简述孙中山的历史事迹与影响 第4篇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伴之而来的西方近代化思潮的冲击,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孙中山所处的历史时代,几乎跨及中国近代化的每一个阶段,孙中山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便是依托近代中国经济和物质技术已有的一定程度的近代化基础,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把中国的政治真正推上近代化的轨道。后人对其评价也众说纷纭。但总体而言,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和理论在他的近代化思想和理论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推动了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孙中山;历史事迹;影响

一、孙中山人物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篱;他提出和倡导的“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二、主要历史事迹

1、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联络海外华侨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渐渐形成,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准备。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丧师失地,一败不可收拾。险恶的形势,更促使孙中山摒弃了和平改良政治的思想,进而意决采用武装斗争,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此作为推进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先决条件。1894年11月,他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兴中会,抱着”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振兴中华,维持团体“,”以申民志而扶国宗“的宗旨,明确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是较为完整的以武装斗争为手段,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近代化的目标,也是当时中国人在政治上向西方学习的最高方案。1895年,当资产阶级改良派千方百计地对封建专制政体作弥缝补苴的边际性改革时,孙中山已清楚地看到封建的旧政权旧制度,已严重地阻碍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必须以武力推翻它。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领导了多次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等,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的志气,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4、提出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他向西方学习的视线,开始转向苏俄,对苏俄和西方的政治进行比较、分析,各取所长。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和理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了。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提下。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三民主义,以新的民权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近代化思想最终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具有完备理论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和理论,直至孙中山的晚年,始终不变。

三、历史评价

1、正面评价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2、反面评价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外,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论、史说由此引申出“孙中山一大失误”的评价,似乎顺理成章。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

四、历史影响

孙中山追逐世界潮流,结合中国情,在政治理论上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思想。

首先,在孙中山先生带领下,他们发动的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孙中山前后所做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

其次,孙中山先生带领了人民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孙中线所做的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孙中山所带领的实行的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浅析历史题材穿越剧 第5篇

关键词:历史题材,穿越剧,创作问题,内容分析

目前国内诸多文献均对穿越题材电视剧进行研究, 针对历史题材穿越的电视剧研究较少。 为此, 笔者对历史题材的穿越剧创作存在的不足谈谈看法, 望各位同仁共勉。

一、穿越电视剧的浮现

穿越电视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 其剧情或多或少涉及穿越时空这一话题。 穿越包括穿越时间和空间, 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 经过某过程 (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 , 从所在时空 (A时空) 穿越到另一时空 (B时空) 的事件, 穿越又分为魂魄穿越、架空穿越、胎穿越、肉体穿越, 等等。 影视剧剧情也以此为线索展开。

穿越剧脱胎于穿越小说, 穿越小说的艺术资源无外乎历史故事。 作者根据历史故事改编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 一部穿越小说就创作出来。 故事中, 穿越的主人公大部分是通过对历史的看法帮助古代人达到某个目的, 抑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种结局。 比如《步步惊心》里, 马尔泰若曦带着现代人“我的生活我做主”的观念回到大清, 当看到十阿哥被皇上赐婚要取自己并不爱的明玉格格时, 她看到了古代人的悲哀, 于是想逃离紫禁城, 寻找幸福;当皇上将她赐给十四阿哥时, 不愿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的她公然抗旨, 被贬到浣洗局为太监洗衣服。 若曦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古代寻到了与十四爷短暂的幸福, 这种情感戏的冲突和观念的冲突融为一体, 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肯定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 给了观众一个合理情理的交代。

近两年的穿越剧, 穿越的主人公大都因为与所处环境的格格不入而凸显其个性。 如:《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精灵古怪的小丸子;《神话》中给古代人灌输现代人的思想,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英雄的陆小川;《宫锁心玉》中温柔智慧的洛晴川;《步步惊心 》中清新淡雅、坚守原则的马尔泰·若曦, 这些角色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这些观众都热衷于回到过去寻找“麻醉”呢? 我觉得是现世生活不能给出足够的幸福感。 笔者是“90后”, 2002年《穿越时空的爱恋 》播出时就曾经被吸引过, 当看到近两年掀起的穿越剧热潮时, 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从20世纪初诞生的电视剧, 直到十年后才开始受捧。 经过思考, 笔者认为时间是这个问题最终的归结点。 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个“穿越梦”, 而穿越剧就是他“梦”的寄托, 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世界里, 他们可以脱离现实的束缚, 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都变得更加自由。 另外, 通过历史的透视镜观看现实, 对于提升观众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也有积极的意义。

二、历史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1.史前萌芽期。 “穿越时空”在我国的小说、影视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并不鲜见。 撇开文学作品不谈, 单就新时期以来的影视作品来说, 1989年, 由程小东执导, 张艺谋、巩俐主演的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 》 可谓华语地区穿越题材影视作品的鼻祖。这部影片穿梭于20世纪30年代和2000多年之前的秦朝, 以男主角的眼睛透视存在于两个时空中的“同一个”女人。 虽然这部影片在艺术层面并没有太多贡献, 但为后来的穿越剧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要素。

同时期, 国外也有一些“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出现, 与中国不同的是, 这些穿越时空的作品通常被称为“科幻片”, 其穿越的年代、 穿越的方式和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我国的影视穿越剧有所不同。 例如:我国的影视穿越剧往往讲述的是主人公借助简单的道具“回到过去”, 具有其神话色彩。 国外的影视作品所穿越的不只局限于过去, 还包括未来, 所借助的往往是现代科技, 例如“时间机器”。 这一时期国外的“科幻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环球影视作品《回到未来》三部曲, 它阐述了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 并引进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让观众从新的角度思考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这对我国的影视穿越剧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发展期。 2001年推出的由武侠小说家黄易的同名小说《寻秦记》改编的影视剧, 是首次应用了穿越题材的影视剧。 该剧以历史发展为脉络, 借助穿越到秦朝的男主角的视角, 向观众展示了嬴政登基、焚书坑儒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是我国历史题材穿越剧的开山之作。 这部剧从文本本身来讲是可圈可点的。 在当代中国文学里, 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 同样处在萌芽时期的另一部作品是2002年播出的《穿越时空的爱恋》。 与《寻秦记》不同, 这部穿越剧讲述的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更具有女性文学的色彩。 这部剧以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变”为切入点, 以两位女主人公穿越到古代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该剧的情节脉络可以说是后期集中爆发的影视穿越剧的一个模本。 《寻秦记》和《穿越时空的爱恋》作为穿越剧萌芽时期的代表之作, 对于我国影视穿越剧的意义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TVB制作播出的《九五至尊》, 这部剧的独特之处在于比起众多穿越剧演绎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故事脉络, 它反其道而行, 剧中人物所穿越的时空维度是由古代到现代, 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随后, 2005年由成龙英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 在全亚洲同步上映的电视剧《神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被认为“是一部真正具有各种娱乐元素的商业大片”。 此片除了新奇大胆贯穿古今的故事脉络外, 夺人眼球的场景设计和特技也是成功的必要元素。 这一时期的穿越剧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 媒体亦有相关报道, 网络论坛中逐渐有了“穿越迷”的身影, 但是仍然没有成为一个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文化影视现象”。

3.爆发期。 从2010年开始短短两年时间, 是穿越剧的集中爆发期, 制作播出的穿越剧有近十部。 其中包括2010年播出的《神话》、《古今大战秦俑情 》和 《穿越时空 》。 2011年播出的 《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 这些剧情雷同的穿越剧在各大电视台一再创下黄金收视率。

由于电视剧《神话》的热播, 穿越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 学术界也开始关注穿越剧这一类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特为这部剧作组织了专家研讨。 在刘原的《探析电视穿越剧现象———电视剧〈神话〉研讨会综述》中,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对《神话》的表现形式、叙事、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了概括。 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针对《神话》中的荒诞叙事模式、电视剧艺术的神话建构和大胆的艺术实践进行了论述。

综上所述, 业内人士对此类型的电视剧并没有给出很高的评价。 虽然在网络评奖中具有极高的人气, 但是在上海召开的 “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颁奖礼暨2012电视剧制播年会”上, 评选出的2011年度各类电视剧奖项, 爆荧屏的穿越剧一无所获。2011年12月广电总局更是发出了对穿越剧的限播令。 很多正在筹拍或已经开机拍摄的穿越剧不得不放弃原有拍摄计划或重新改编剧本, 也使穿越剧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火爆场面暂时告一段落。 究其原因, 我认为穿越剧还未发展成熟, 还有很多缺陷。

三、历史穿越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不足

1.编剧的创作空间大, 优秀作品不多。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今社会传播和延伸。 尤其是最近几年,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影视创作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影视剧产量逐年增加, 也为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穿越剧绝大部分都往过去穿越, 与中国影视剧的审查制度密切相关。 当前, 某些作品对历史事件进行失当的虚构或篡改;某些创作人员缺乏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 导致作品宣扬偏颇历史真实;某些作品集中展现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和后宫生活, 忽视了对广大劳动人民形象的展示;某些作品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随意“戏说”, 淡化主流意识形态, 有庸俗化、媚俗化倾向等。 历史题材影视剧因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从当前来看, 优秀作品仍然不够多。 因为许多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剧本的作者原来是写传记类作品, 已经习惯于定势思维, 艺术想象力不高, 并且还有很多客观原因对剧本创作、拍摄的干涉, 往往压制了作品审美方面的艺术性。

2.改变历史、藐视历史文化严重。

历史穿越题材影视剧创作首先应该尊重历史真实, 不能歪曲及无界限地篡改、戏说历史。 应正确引导观众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作品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影视艺术创作的规律, 同时应该做到认真贯彻“大事不虚, 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 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努力做到有所创新, 有所前进。 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情节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需要后人自行完善和适当想象, 才能让很多历史事件相互连贯, 内容完整。 虽然历史题材戏剧的戏说古已有之, 事先声明是历史娱乐剧“演义”, 对观众无伤大雅, 但对成长中的学生会起到误导作用。 《寻秦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观众们看完寻秦记, 谁也不会真的认为秦朝的历史是有人穿越过去创造的。 可成长中的学生呢? 再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它跟陈寿的《三国志》有着很大差别, 一般来说, 后者被当做正史, 而前者只是文学界的小说家演绎, 但这丝毫不妨碍《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 这妇孺皆知。 其实仔细考虑, 四大名著都可以说是“戏说”的典型:《水浒》自不必说, 跟《三国演义》一样也是把历史演绎成了小说, 绝不能算作信史;《红楼梦》虽然有时代背景的影射, 但那也仅仅是“影射”而已, 原作者曹雪芹注明了“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这些作品改变历史、藐视历史文化严重, 将对成长中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造成阴影很难抹去。

3.娱乐性强、情节相似。

现在一些穿越剧、所谓的历史剧, 娱乐性过强, 历史性不够, 或者根本是拿历史当幌子, 整个儿是在瞎编。 比如前阵子惹出风波的电视剧《武媚娘》, 事实上, 低胸装本就不符合唐朝妇女的服饰。 剧组为了吸引眼球, 找漂亮的演员, 穿低胸的装束。 这可能会吸引一些观众, 但不是好的导向。 再比如一些电视剧, 把重点放在宫廷内斗、争权夺利等内容上, 但这不是历史的真谛。 历史是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对待生命、怎么对待人性。

4.委曲历史, 影响课堂教学。

从影视剧的根本属性来讲, 历史题材影视剧可以有戏说的成分。 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程度和历史题材与时代信息的存在息息相关, 这说明学生的兴趣浓厚, 加上学生对历史是非观的辨别能力不足, 就容易受到历史题材影视剧信息的影响。 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 学生都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 缺少相应的判断能力, 导致对历史的真实产生曲解认识。 中学生是受影响最大的, 他们了解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教科书、老师、历史剧, 现阶段有一批历史题材穿越剧涌向荧屏, 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学习, 使得学生领会不到历史的人文精神, 完全让这种历史穿越剧迷惑, 真假难辨, 误人之深。

四、对历史穿越题材影视剧的建议

“穿越剧”本身所采用的戏说历史的方式既是其成功的优势所在, 又是其软肋所在。 虽然“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但对待历史要严肃, 不能忽视历史的真实性, 为了娱乐大众, 获得收视利益, 就肆无忌惮地篡改历史事实, 这种游戏心态不可取, 而且历史不能假设, 当历史被艺术想象所操纵时, 历史的厚重感将不复存在。 更重要的是, 那些钟情于“穿越剧”的“穿越迷”们通过影视等媒体获得的历史知识, 与真实的历史有天壤之别, 这将是多么悲哀。 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上,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 对近期影视创作的乱象提出反思。 他指出:“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 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 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 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 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 过于随意, 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历史题材穿越剧创作时应保留历史的真实性, 增加历史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明文.穿越剧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2]李伟.穿越剧盛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2 (3) .

[3]朱一超, 张敏.穿越剧的消费主义批判[J].视听界, 2012.

[4]赵一凡.穿越剧盛行的传播学解读与反思[J].青年记者, 2013.

[5]蒲金凤.中国穿越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明灯.穿越:华丽的骗局抑或真实的美梦[J].新科幻 (科学阅读版) , 2012.

[7]马晓璐.我国电视穿越剧发展历程解析时间.青年记者, 2014.

[8]罗相娟.《宫锁心玉》热播的深层文化原因分析.

[9]陈莉娟, 闫亚锞.电视剧《宫锁心玉》热播的背后[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1, (5) .

[10]董小博.穿越题材电视剧流行的原因[J].新闻爱好, 2011, (18) .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第6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和历史新课程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新课程的整合, 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方式等有机地融合, 使其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 通过生动演绎事件, 正确分析史实, 科学归纳规律, 从而让学生把握历史, 感知历史, 达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培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教学目标。

(一) 内容的整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具有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精彩的历史场景、生动的历史人物, 仅靠语言叙述去感知是很难做到的。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光、电、声等科学技术, 可以让历史人物、场景进入课堂;可以把抽象的历史内容演绎得具体形象;把枯燥无味的各种概念、专业术语, 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图文、影音中感受到历史的脚步声, 熟悉历史的进程, 提高学习的兴趣。

比如, 高中历史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中国近现代史》 (下册)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十年, 这一章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较为陌生。他们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生长在21世纪, 所以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红卫兵的疯狂, 无法理解上山下乡给人民带来的创伤, 怎样破解这种神秘、这种遥远呢?我利用了网络资源, 在上课前, 先播放了下载好的历史电影《周恩来》中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某些片断给学生观看。把学生一下子带回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并不遥远的过去, 这样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 品味历史。这就为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 结构上的整合——快放历史演绎的进程, 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的方法是, 老师一边念讲义, 一边板书, 还要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教学行为, 如挂图、出示物品或历史照片, 无形中占用了教师授课时间, 也容易造成教师教学思路的中断和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于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老师普遍感觉时间不够, 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迎刃而解。

在笔者讲授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时, 播放了一段历史录像资料后, 演示了自制的解放军挺进中原和三大战役等有关地图的课件, 同时引导学生回答诸如解放军的反攻方向的确定、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进攻战略等问题, 通过一步步的演示, 模拟实战进程, 引导学生逐一回答问题。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在影视中才能见到的地图动态表现手法, 笔者还动用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室, 使所有学生均可亲自动手, 以战争指挥员的角度进行地图进程的指挥运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浓厚的学习兴趣, 还有效地缩短了课堂授课时间, 使得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增加了训练的密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方法上的整合——精心设计探究课题,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于向学生传授知识, 进行思想教育,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有效方式。课题设计的好坏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首先, 课题的设计要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 课题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 课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笔者在上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专题五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后, 设置了这样一个课题:你认为今天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请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说明并分组讨论解决障碍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法去查找资料, 学会了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开拓了他们的视野;通过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 分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 研究能力, 还培养了他们听取别人不同意见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方式上的整合——另辟学习蹊径, 放飞学生的思维。长期以来, 我们注重了历史教育中的课堂教学, 却忽视了另一重要的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实际上, 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参观、网上阅读、网上搜索、网上辩论等, 同时还可以设计历史教学的BBS, 网上留言等栏目让学生在课后进入论坛, 将自己的心得在网上进行交流。这些均可以起到深化历史教育的作用, 收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页, 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 “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与历史场景, 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事物, 掌握更多信息, 使“死”历史变为“活”历史。21世纪的学生是有主见、有创造力的。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就要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教给他们思想, 不如让他们在探索中求得真知。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给历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但也存在某些错误认识和做法, 使它们在整合中出现了误区。

二、现代教育技术和历史新课程整合中出现的误区

(一) 依赖型。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个课题之后就放任自由了。于是学生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查找资料完成课题时, 一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上网查资料, 然后下载打印, 交给老师就完成任务, 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思考课题的内涵。

(二) 松散型。没有抓住主线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 上课内容松散, 缺乏逻辑性。学生因受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影响, 对事物的是非辨别带有许多的直觉和感性。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 一些学生可能对历史的见解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和误解, 如果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抓住主线, 经过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推理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就有可能对历史规律产生误解。

(三) 呆板型。简单复印课本, 教学软件缺乏内容和新意。有的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 不勤于收集材料, 制作的课件中许多内容只是把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复制上去, 这和学生看课本没有什么区别, 既浪费了时间, 更使学生感到厌烦。

(四) 豪华型。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 各种声、光、影、电手段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学生看到了其实应该是显而易见, 却非要搞得复杂化的不同表现方式。这样学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严重的是,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 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 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相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贯彻新课程理念, 实现新课程目标, 从而让历史穿越时空, 让历史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宋乃庆, 徐仲林, 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C].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第7篇

关键词:整旧如旧,中山路,骑楼,历史文化,创意,保护,利用

1 泉州中山路的历史沿革

泉州古城原在丰州,在唐代就形成了街市。唐久视元年(700年),泉州成为武荣州的州治,并建设了州治的府衙、六曹都堂署和参军厅等行政建筑。府衙前的南大街(现中山路的一部分)被设为市,并严格管理。宋元时期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这是泉州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市建设也达到相当水平。其中,中山路街道宽阔,“可容十四匹马齐驱”,而且街市已经完全不同于唐代,许多地方沿街设店,城市中有多处市街。明清后,朝廷闭关自守,海外贸易萎缩,泉州渐渐失去其“东方第一大港”的地位,中山路逐渐退化,到清末时,街道宽度减小到一丈多。[1]

民国初年(1920—1930年),泉州南北大街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为骑楼街道,建筑形式明显受到南洋的影响。其街道按人车分行设计,长2.5km、宽约12m,石路面,骑楼宽约2.7m、高2层。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就是泉州的中山路。后来,中山路街道建筑历经多年,陈旧不堪,为了保护这条著名的中山路古街历史风貌,泉州市政府于2000年启动实施“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2]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2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价值分析

泉州市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3]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同样散发着古城特有的文化魅力。

2.1 历史价值

泉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路作为其主要街道,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承载了古城的变迁,见证了古城的发展,述说着古城的故事。它的历史价值可由年代形容,可由多处的历史遗留证明。

2.2 文物价值

“中山路就像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串起古城的重要文物史迹,走在这里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可以通读古城的历史。”作为一名老泉州人,周火昆民这样说。[4]

泉州中山路街道历史文物保护遗址有:

(1)泉山门

(2)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初建时间为1929年。1957年公园建围墙,1960年建灯光球场,1986年改为人民体育场。2000年,市委、市政府及鲤城区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建性调整,并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以往单一性质的体育公园,改变为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5]

(3)威远楼

(4)钟楼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6]

(5)大上海理发厅

(6)基督教泉南堂

泉州基督教泉南堂位于泉州市中山中路374号。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将福音传入泉州。三年后,泉南堂正式成立,当时正值施琅将军后人转手出让施琅将军后花园“新花山”书房的旧址,教会就把它买了下来,建成泉州第一座教堂。[7]泉南堂自建成以来有多次重建,设教至今141年,历来是泉州市区基督教活动中心和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在海内外颇负盛名,亦广有影响。

(7)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

(8)花桥慈济宫

花桥慈济宫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祀北宋泉州名医吴本(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花桥公、保生大帝。据史志载,其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8]

(9)府文庙

府文庙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976—981年)移建今址。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9]

(10)泮宫

泮宫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泮宫”二字。泮宫楼上撰有楹联:“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9]

(11)文庄蔡公祠

(12)侨光电影院

(13)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1号,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6]该宫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的。

2.3 文化价值

泉州市中山路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沧桑,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渊源。闽南本土文化、海交南洋文化、连排骑楼建筑文化以及华侨文化等,至今还影响着泉州人民的现代生活。[10]

2.4 商业价值

泉州中山路贯穿城市南北,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其路宽与楼高组成的街道尺度,加上商户小巧,门面精致,街长适度,恰为人们逛街休闲的理想步道。

3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发展现状

目前,泉州中山路上大部分建筑,还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值得庆幸的是,它整体上保持着原来的风味,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往来不断的车辆,表明它还是繁华的街道。但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雨,毕竟陈旧了不少,一楼都用来做了商铺,二楼因屋漏、长草、墙体脱落等原因,除了储藏杂物的,大多数是闲置着,有些浪费了。

4 泉州中山路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4.1 泉州中山路街区历史建筑应如何保护

泉州中山路两旁建筑,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述说着以往的熙熙攘攘,是很多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对泉州的兴趣所在。

因此,应保护泉州中山路街区历史建筑。建议采取分级保护的措施:[11]

一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已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迹):威远楼、中山公园、泉山门、钟楼、基督教堂、泮宫、文庙、天后宫。

二级(街道上具有旧时象征的老旧店面):银行、大上海理发店、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新华书店、侨光电影院。

三级:街道上具有本土特色及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

这些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历史遗迹,在重新整治街道时,不准拆除,不准改变风格,也不应闲置一边,应好好利用,设为景点或活动区,供人们参观了解,启发人们对史迹的保护意识。[12]

4.2 泉州中山路街区历史建筑的发展利用新思路

上海新天地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说“对于城市和他的建筑,变化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13]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泉州中山路两旁的历史建筑也一样,固守着它们原来的样子,不去动它们,任它们风吹雨打,是不对的。因为它们需要保养,生命才能继续,闲置着不理,最终的结果是坍塌、消失。

4.2.1 对泉州山路保养的方法

整旧如旧是最好的办法。不改变建筑物的整体风格,不全部拆除重建,对其做的主要是修葺,添砖补瓦、割除杂草、清理废品、粉刷修饰等,所用建筑材料和工艺最好是与原来一样,但这样可能会有难度,因为以前的材料和工艺大都早已失传,于是我们想到了模仿,模仿也是积极有效的方法。在这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民众参与,减小阻力。[14]之前出台的《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尽快成立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基金会,并抓紧制订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定经费作为资本金,并向社会融资,筹集古城保护基金。在奖励居民按照保护规划对传统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同时,对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类传统民居、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街巷的维护和修缮给予一定的补助。[15]

4.2.2 如何经营这条历史街区

发展旅游是复兴古城的一条重要思路。中山路这条历史名街,有着太多的特色,“手巾寮”商住结合的沿街建筑,满面的胭脂砖,街道宽度、骑楼高度、开间大小、窗的花式,组成一个黄金比例,恰是一个利于邻里交流的小街区,这恰好的街道尺度,富于人性化、人情味。再加上有那么多的历史遗迹,开发创意长廊,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是最好不过的。[16]

改变商业氛围,引入休闲、设计、展示、文物、艺术品、拍卖、书店、演艺、娱乐、创意、咖啡、酒吧、服装、理发、主题酒店、超市等项目,结合泉州本土文化、本土产业特色,如南音、提线木偶、石雕、白瓷,特色小吃,还有九牧王、七匹狼、安踏等的企业文化。[17]把这些统统集聚在这条历史街区上,吸引海内外旅游者的到来,为其增加新的活力和趣味。[18]

当然,这样一个街道不是那么容易打造的,还要考虑到配套设施的问题。作为贯穿城市南北的主要交通干线,中山路改造成为步行街是有难度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可以把中山路的机动车辆转移到两旁平行的新华路、南俊路、百源路和温陵路上。中山路停车场的建设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路两旁的建筑不可能拆建,可以考虑两旁建筑后面的巷子,有很多久未使用的旧房子都面临着坍塌和毁灭,把它们占用的地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停车场。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绿化、街道小品、公共厕所等必要的配套设施。

5 结束语

孙中山民权思想及其历史实践 第8篇

一、孙中山民权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清朝末年的中国身陷列强欺凌、内乱频仍之苦, 然而, 清政府窘迫的现状暴露的只是旧中国千年沉疴的冰山一角, 两千余年的封建钳制, 最终酿成了中国当时的悲剧。无数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唯有“民权”才能救中国。可是, 事情却没有早期民权知识分子想象的那般乐观, 几千年的封建余孽荼毒中国百姓已深, 它是中国社会的蛀虫, 在长期愚民政策、奴性文化统治下的民众心中, 他们根本不理解何谓民权, 民权意识极其淡薄。他们一边深受封建社会欺凌, 一边已经习惯逆来顺受, 深处水深火热而浑然不觉。民主权利对于普通民众, 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民权意识的淡薄, 让许多的知识分子的大声疾呼变成徒劳的举动。关于民权的疾呼与最需要民权的人竟然是分离的, 这是当时中国社会之一大奇观。

孙中山从小天资聪颖, 好交游, 年少时即随兄长远赴檀香山游学, 西方教育给孙中山启了蒙。后来, 身怀大理想而又好学上进的孙中山, 来往于美国各地, 将美国视为新社会的经典样本进行全面的考察学习, 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成了孙中山成长的给养, 他对这种思想大为认同。他在学习西方社会思想的同时, 也将其与中国之现实比对, 在两相对比中, 他深刻地意识到, 中国社会的沉疴非一日之寒, 乃是几千年历史所积淤, 民众甚至从未意识到他们也可以触摸民权的权柄, “无论为朝廷之事, 为国民之事, 为地方之事, 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官吏者, 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 无所吁诉。……国家之法律, 非平民所能与闻。”而在君主专制下的中国, 国家大权被牢牢掌握在君主手里, 泱泱大国竟然成为一个国家的“私人产业”。可见, 中国社会之病疾已经深入骨髓了。但这并没有让天性知难而上的孙中山退缩, 他决心在中国这块封建之故土上建立一个以美国社会为标杆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让民权遍洒之间。

二、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实现主权在民。

革命的成功, 并不意味着革命的果实会被需要他的人得到, 建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是保住革命果实的最终手段, 列宁就曾深刻地指出这点。孙中山作为当时先进的革命思想家, 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是一个彻底的民权主义之士, 与当时温和的改良派有本质的区别, 从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他就意识到要以轰轰烈烈的革命手段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 人民毫无民主可言的现状。

主权在民思想为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巨大的支持和认同, 也为资产阶级的革命之路扫清了障碍。孙中山常常将主权在民挂在嘴边, 他不止一次地说, 中国的革命如果成功了, 就要成立主权在民的政体, 凡事都要人民当家做主, 所以这种政治可以叫做民主政治。这就是孙中山理想中的“四万万然皆皇帝”的主权在民思想。

2. 建立五权分立的政府运行机制。

一个好的政体必然需要好的运行机制, 才能在周转中不失去公正和效率。孙中山年轻时就游历世界诸国, 这给他带来了对民主政权最直观的感受。在资产阶级的典型共和国, 美国政府为了保障民权的切实实现, 采取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三权分立的运行机制, 三项权力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在权力的动态中形成对权力的制衡。三权分立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孟德斯鸠, 孙中山对三权分立一开始就赞誉有加, 然而, 这也是有弊端的。孙中山在美国等民主国家的游历, 让他亲眼目睹了大财团、利益机构对政府权力的操纵和干预。全民的民主, 变成了富人的民主, 走向了民主的极端。

为了匡扶正义, 让国家政府的运行围绕民本之中心而运行, 孙中山决心提出一个更好的政府运行方式。他综合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早期民主思想家的思想, 提出了闻名于世的“五权分立”思想, 所谓五权分立其实就是考试权、监察权从三权中分离出来, 考试权和监察权是中国固有, 反映了孙中山重视官员的培养与权力监察的思想, 考试权其实就是官员的选拔权, 若追溯这种权力的源头, 当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举制度, 孙中山要这种权力独立出来其实就是要从源头上尽量遏制“恶官”和“庸官”。而监察权, 就是对官员的监督和检查, 这实际上也是一项遏制官员利用权力为非作歹的一项重要权力。

3. 做好民权的细节。

孙中山对民权有着独到而深入的理解, 在他看来, 民权不是完全宏大的命题, 相反, 民权的细节才是完美民权的重要特性。孙中山不仅重视民权宏观的架构, 还特别重视民权的细节问题。总结起来, 孙中山对民权细节的把握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那就是实行直接民权, 革命程序, 区分权能。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 于间接民权之外, 复行直接民权。”在孙中山的民权概念里, 直接民权有四方面, 分别是民众的选举权、罢免官员的权利、创制权、复决权利。孙中山对这些权力进行了准确的划分, 前两项权力侧重于对权力的管理, 而后两项权力是侧重于创制法律, 通过创制权和复决权, 这两项权力可以让民众切实行使立法权, 孙中山认为通过这两项权力, 民众的民权可以得到切实的实行。

对于革命程序的划分, 也体现出了孙中山的高瞻远瞩之处, 孙中山并非盲目推行革命的莽夫, 他特别注意民权受众自身理解力的层次, 他将人民划分为三种, 一类是先知先觉, 一类是后知后觉, 一类是不知不觉。与此相对的是, 他将革命也分出了相应的层次, 从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阶段。这种划分体现了孙中山对革命渐进性的理解, 孙中山意识到, 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 孙中山曾在革命失败后感慨:“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这些都反映了孙中山成熟的革命观。

“权能区分”是孙中山又一著名的理论。孙中山通过这一理论, 将国家的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两大类。孙中山概念里, 权力分为权和能两部分, 权是民众享有, 包含以上列举的一些权力, 而能是隶属于政府的, 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治权, 为了实现权力的制衡, 孙中山让民众的政权去辖制政府的治权,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衡。

三、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实践历程

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实践历程充满了艰辛和无奈, 然而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过, 而是孜孜不倦地努力, 积极践行自己的革命理论, 让革命之火点燃华夏儿女的一腔热情。

孙中山自幼贫寒, 深谙民间疾苦, 兴中会的成立, 被看做孙中山民权实践的第一步, 兴中会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不久后, 孙中山又成立了著名的同盟会, 时年1905年, 孙中山制定了同盟宣言, 并首次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中对民权思想进行了强调。

为了积极实践民权, 孙中山认为要通过革命手段去实践他, 孙中山直接、间接地发动了几次革命, 每次革命都加速了民主的近代化, 让人民越来越了解民权, 民权不再是一种抽象的事物。

在民权的实践过程中, 孙中山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民众对民权的理解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革命是为了什么革命, 很多民众态度麻木, 或者根本无法理解所谓的民权, 本应该属于主人翁的民众, 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阶级概念, 无法适应新时期革命的号召。正是基于此, 孙中山深刻地意识到, 民权之路非一蹴而就, 而是分为几个阶段渐进而行的。孙中山将革命的阶段分为笔者以上列举的三个阶段即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 孙中山也是一直坚持践行的。

选举制度是实现民权的主要一步, 唯有民众的神圣一票才能选出最终的“民意代表”, 然而选举过程中的难以把握和驾驭令孙中山的民权贯彻遭遇了瓶颈。史料记载, 孙中山在广东省的一次县级干部选举中, 选举中限制了文盲的选举权, 然而民国时期, 民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大部分民众被拒之门外。一次本应轰轰烈烈的选举变成了一次少数人的选举。而拉选票行为的猖獗也让选举变成一次乌合之众的狂欢, 很容易形成所谓的独裁, 一种由民主选举制度选出的独裁才是最可怕的。

孙中山的民权实践之路漫长而艰辛, 许多之前明文公布的权力得不到真正的贯彻, 民权之路仍然充满艰辛, 在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的果实也很快被投机分子、专制军阀窃取了。然而, 孙中山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权思想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杰.孙中山民权思想初探[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宋云露.孙中山民权思想述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3]黄鹏.浅议孙中山民权思想理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9) .

[4]周万年.孙中山民权思想浅论[J]科学决策2008 (12) :184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第9篇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欧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它的产生源于西方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的不平衡状况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两次大战中, 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 000多万。这一切给人们的思想以极大的震憾, 使人们对昔日一贯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机器, 将每个人变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螺丝钉, 失去了自主性。科技的进步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造成环境的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 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思。高科技的发展还带来大规模的复制, 使一切都变成了模仿和虚假, 整个世界没有了真实感, 人们突然感到生活虚无缥缈。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形象表达。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主题几乎不复存在, “一切都四散了”。后现代主义作家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 并重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造。他们对政治、社会、理想、前途、人民的命运、人类的未来统统漠不关心, 在作品中毫不羞愧、毫无顾忌地表述自己最隐私、最深刻的感性, 随意地、即兴地表现自己。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故事情节往往缺少逻辑性和连贯性, 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 将现在空间、过去空间和将来的空间随意置换, 文学作品的情节发展往往出人意料, 有多种可能。他们不再像以前的作家一样意在表现世界、揭露现实, 甚至改变世界, 而是极大地淡化, 甚至消解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并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领域。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中国后现代主义准备和酝酿时期, 1985年前后是中国后现代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之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不断深入, 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

二、后现代对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的影响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人们对于自己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长期以来历史小说, 话剧等长盛不衰, 不过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历史剧被用来借古讽今和针砭现实, 如郭沫若的“抗战话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等。20世纪90年代, 国外的文艺思潮大量传入中国, 出现了一批“新历史小说”, 如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等。这些小说突破了以往社会认可的历史, 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二月河对于康熙、雍正等帝王形象的塑造,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来写, 而且还将他们作为一个个有着生命欲望的普通人来写, 拉近了与读者距离。琼瑶的《还珠格格》中对于历史的戏说则更是达到极致, 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小燕子以刁钻、古怪、机灵、独立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让习惯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观众眼前一亮。进入二十一世纪, 穿越剧和穿越题材的小说盛行, 如《穿越时空的爱恋》、《古今大战秦俑情》、《千年之恋》、《时空生死恋》等。如果说以往的历史剧还只是现代人凭着自己的想象去重新建构历史, 那么穿越剧无疑彻底颠覆了历史。在穿越剧中, 不是由古代人创造历史, 而是由现代人穿越回去推动历史事件的发展。如《步步惊心》的女主角马尔泰若曦从21世纪穿越到清朝, 她的感情波折不但维系着剧情的发展而且直接创造了历史。现代人穿越回去参与并直接创造历史, 颠覆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这种颠覆看起来荒诞不经, 明显背离历史发展规律, 但是被观众接受并喜爱。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水浒原来很有趣》等点击率高, 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诠释历史, 也受到读者的追捧。究其原因, 就是在后现代语境下,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客观历史的交流。穿越剧消解了历史的崇高性, 历史不再是通过引经据典考证出来的盖棺定论。后现代主义影视剧往往以小人物和微观叙事来拉近普通观众与历史事件的距离。如《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都是从一个宫女入手, 以卑微的小人物来看历史。这恰恰符合了观众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解读历史的愿望, 虽然看起来不合逻辑、不合情理, 但是这种叙事方式更重视观众的参与, 强调以人为本, 符合观众对于娱乐的需求。在穿越剧中, 尽管穿越回去的现代人都曾试图改变历史, 但最终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但这恰恰反映出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虚无, 也反映出人的无力和无助感。

穿越剧用小人物来推动历史发展进程, 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精英文化。穿越剧戏说历史的叙事风格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流行。正统刻板的历史剧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于是穿越剧应运而生。穿越剧迎合了观众的趣味, 能架通古代和现代, 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给创作者以足够的操作空间。现代人的智慧和历史常识使得穿越者个个成了“先知”或“半仙”, 他 (她) 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魅力无穷。穿越者拥有的现代观念和气质又吸引了众多异性的倾慕, 如《步步惊心》中的若曦令众位阿哥所迷恋。美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杰姆逊曾指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 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现代和传统的交错和穿梭为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所批判、所指责,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却是放松和休憩。假设历史剧中的情节和台词还是完全依照古代来设定, 一定不能吸引当前的观众, 因为观看时需用心思考。穿越剧使现代人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越, 历史让人感觉新奇和神秘, 现代人参与创造历史又让人感到如同亲历。穿越剧是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文化的产物, “娱乐着”并“狂欢着”,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尤其是年轻观众。

三、穿越剧和穿越题材历史小说存在的不足

穿越剧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很多。其一, 穿越剧中经常连基本的史实也不尊重, 毫无历史责任感, 几乎没有教育意义。《宫》培养了一批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粉丝”。其实, 粉丝们迷恋的雍正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有着很大的差别。穿越剧为追求娱乐性, 对一些基本史实乱加删改, 而观众以青少年为主, 容易使其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历史是严肃的, 尤其是基本的历史史实, 一个人不能不了解历史, 更不能错误了解本国的历史。错误的历史知识会形成错误的历史观, 而错误的历史观会诱导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世界观, 影响深远。其二, 穿越方法五花八门, 不尊重科学, 容易误导青少年。穿越剧中的穿越途径, 让人瞠目结舌, 很是荒唐。与西方的穿越题材作品强调“科学原理”和“事件逻辑”不同, 国内穿越剧的穿越方式多是:车祸后借尸还魂、深山中迷路、坠如深渊、做梦等。青少年是穿越剧的主要观众和读者, 他们模仿能力强, 但是生活阅历少, 有时甚至分不清哪些是虚幻的, 哪些是真实的, 容易引发悲剧的发生。如福建漳浦县两名少女相约跳进池塘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后来发现有个女孩子竟留下遗书说, 要穿越到清朝去拍一部电影。两名少女的逝去让人们感到无比惋惜, 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了穿越剧。其三, 穿越剧容易影响年轻女性的人格。现在穿越剧的流行使得年轻女性观众过度沉迷于剧中男女主角那种缠绵的爱情。穿越剧把爱情描写得那么美好, 人们看到的偶像都是青春靓丽、出身高贵的帅哥美女。浪漫的情感, 至纯的爱情, 几乎完美的人格, 回望现实生活中的人会使人更加失落———平淡的生活、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磕磕绊绊。年轻人们似乎更难找到心仪对象, 只能继续做剩男剩女。结婚成家的白领们会感到生活更是不如人意, 变得更加幽怨, 也想穿越去追梦。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看到穿越剧和穿越题材的历史小说之所以盛行有其思想根源, 即几乎波及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由于后现代主义者理性、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的危机和失落, 他们表现出对政治、社会、理想、前途、人民的命运、人类的未来的漠不关心, 在作品中毫不羞愧、毫无顾忌地表述自己。他们的故事情节往往缺少逻辑性和连贯性, 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他们极大地淡化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 只是在语言中自由自在地嬉戏。那么如何对待穿越剧呢?要引导其发展, 可以批评, 但如对影视题材进行严格管束, 则会约束创作者的思维。剧作家们应当吸收和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穿越剧的立意、情节和制作方式, 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创新, 相信假以时日也会出现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上乘的穿越剧。

摘要:由于后现代主义者理性、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的危机和失落, 他们对政治、社会、理想、前途、人民的命运、人类的未来统统漠不关心, 在作品中毫无顾忌地表述自己最隐私、最深刻的感性, 故事情节往往缺少逻辑性和连贯性, 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他们不再如传统的作家一样目的在于表现世界、揭露现实, 甚至改变世界, 而是注重作品的市场欢迎程度, 揣摩读者和观众的需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穿越剧,影视剧创作,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德礼.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二月河.二月河作品自选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9

[3].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宋遂良.漂流的文学[J].当代文学评论, 1992, 6

[5].王爱松.历史真实:可能性及其限度[J].江海学刊, 2003, 1

[6].陈飞.中美穿越剧差异的分析与思考[J].电影评介, 2012, 12

[7].徐茜.穿越剧的受众心理分析[J].电影评介, 2012, 11

上一篇:水生植物的奥秘下一篇: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