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2024-05-12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精选10篇)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病房2004年5月-2011年1月15例抗生素所致药物热患者, 其中男8例, 女7例, 年龄19~ 72岁, 平均42.3岁, 符合药物热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感染性疾病, 其中急性支气管炎4例, 肺炎3例, 胆囊炎3例, 急性肠炎2例, 尿路感染1例。致热药物共9种, 其中头孢地嗪针2例, 头孢甲肟针2例, 头孢哌酮加舒巴坦钠针1例。氨曲南针1例, 氨卞青霉素2例, 左氧氟沙星针2例, 若氟沙星针2例, 环丙沙星针1例, 阿奇霉素针1例, 头孢类药物皮试均为阴性。

1.2 临床表现

发热大部分于用药7天左右出现, 最早可出现于用药后数小时后。其中入院前就存在发热、用药后体温增高者4例, 热退后又出现发热者9例, 本来体温正常的病人用药后体温增高者3例。低热者2例, 中度发热者1例, 高热者11例;发热伴皮疹者7例, 伴关节肌肉疼痛者1例。所出皮疹均为丘疹、斑丘疹, 其中发热和皮疹同时出现者2例, 停止发热后皮疹出现者5例, 其中2例在发热同时肺部可及少许细湿啰音或感胸闷不适, 热退后症状消失。

2 临床分析

2.1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多者6例, 最高达20.1×109/L。降低者2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2例, 肝功能异常者1例, 血沉异常者10例。

2.2 诊断发热

4天内诊断药物热3例, 均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其中2例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 (具体成分不详, 均为皮试阳性) , 1例有链霉素过敏史。其它病例均在排除其它疾病后确诊。确诊前排除的诊断有:肺结核并感染、肺癌、肾盂肾炎, 药物不敏感需要更换抗生素, 并发真菌感染, 支原体耐药株感染, 结缔组织病。

2.3 治疗与转归

停药后3天体温降至正常者13例, 3~7天体温降至正常者2例;皮疹于7天内消失4例, 于2周内消失1例;其中给予地塞米松针静滴 (10mg/d) 2例, 自行好转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者1例, 关节疼者3例, 多于7天自行好转;浅表淋巴结肿大者2例, 都发于颈部, 未特殊处理;有过敏史者3例, 其中2例为药物过敏 (非致药物热药物) , 1例为食物过敏, 继往有湿疹、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者2例, 均为缓解期。

3 讨论

药物热是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发热, 常是药物过敏最早的反应之一。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进入机体后成为抗原, 与微循环中的抗体结合成为致热源, 刺激下丘体温调控中枢导致机体体温增高。发热期予退热治疗疗效欠佳, 而停用致敏药物体温可恢复正常。由于输液大多于白天进行, 所以夜间体温有下降的趋势。有报道称药物热在当前发热中占2.5%~10%。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抗生素占大多数[1], 也有发热与药物本身成分有关, 如万古霉素[2]。

所有病例中, 发热大多于用药后7天左右出现, 多数输液中或输液后数小时开始, 至夜间后体温下降, 次日又发热, 最高体温逐日增高。可表现为发热病人, 体温一度下降又比原来升得更高, 或体温正常的病人, 用药后体温反而增高, 均在感染未加重或得以控制并不能以其它原因解释发热原因的前提下。发热可出现多种类型, 以高热为主, 还可伴发皮疹、感搔痒或刺痛, 浅表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体温增高时部分患者感胸闷, 偶尔哮鸣音, 约半数患者有嗜酸粒细胞增高, 在停用疑致热药物后瘙痒严重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 发热3天内大多可热退, 加大补液量促进排泄物或短期使用地塞米松针5~10mg/d可缩短病程, 发热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 因抗组胺药、钙剂、解热镇痛药也可引起药物热, 故需慎重选用。

在临床工作中, 药物热多为高热, 发生时心率增快, 心肺负荷会增大, 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而退热过程中大量排汗体液流失同时带出电解质, 发热过程本身消耗大量能量, 会诱发代谢系统疾病, 原有基础病变的患者可出现生命危险。抗生素用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细菌感染本身可出现发热, 并且如不及时停用致热抗生素, 发热无法自行停止并有加重的趋势, 因此及早诊断是关键, 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水平, 细致观察发热时间与用药的关系, 翔实记录并观察热型, 在问诊中了解既往有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有无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 如有阳性发现, 在药物的选择上应予以重视并警惕药物热的发生。详细查体了解相关过敏性疾病的体征, 及时复查血常规、CPR、ESR等指标, 一旦出现发热待查的病人, 要注意发散思维, 治疗中除对应的退热处理外还要从病因入手多方加以排查, 一旦发现有可能与抗生素使用有关应立即停药,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注意心肝肾脏器功能的监测。

对于感染病人, 要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 能不用的坚决不用, 确实有需要的以局部用药、口服用药为主;减少静脉输液的使用, 并以药敏实验为指导, 结合过敏史, 合理使用减少药物热发生。

摘要:目的:讨论抗生素所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 提供其诊断及预防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抗生素致药物热的典型病例15例。结果:立即停用疑致药物热的药物, 抗过敏治疗后,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伴随症状消失。结论:临床应及早发现药物热, 合理选择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热,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丁熊芳, 胡毅坚.浅析抗生素致药物热[J].药学实践杂志, 2009 (1) :71-72.

医院管理抗生素药物管理制度 第2篇

一、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定期调查分析全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二、各级医院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球增加和正常菌群失调,联合应用抗生素应有明确指征、并应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应,外用抗生素要从严掌握。

三、以确定单纯病毒感染的不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的应尽可能弄清病原学诊断后每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别严重感染者,在抽血或体液送细菌培养后可初步用抗生素,使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按药物敏感试验使用抗生素。

四、急性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小时,而临床效果不明显者,应考虑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或根据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的用量。

五、细菌感染得到控制后应及时停用抗生素。六、一般情况下,抗生素不作预防用药特殊情况,可作为短期用药,一次性预防用药。

抗生素后效应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3篇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临床合理应用;给药方案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97-02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s, PAE)[1]系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的靶细菌特有的效应,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相互作用的过程。PAE理论是近十余年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新理论,是评价抗菌药物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也是研发新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为临床设计抗菌药物及合理给药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1 产生PAE的机制

目前关于抗菌药物产生PAE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学说之一是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抗菌药物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从而使其靶位恢复正常功能及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延长;学说之二是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ALE),系指抗生素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吞噬细胞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菌药物与吞噬细胞协同杀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是体内产生PAE的主要机制。

2 影响PAE的因素

PAE的大小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影响PAE的因素诸多。

2.1抗菌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是影响PAE的决定因素。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因其作用机制不同,对同一种细菌的PAE不同。如作用于细胞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对革三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有很明显的PAE;而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呈中度PAE。抑制DNA旋转酶的氟喹诺酮类对革三氏阳性球菌和革三氏阴性杆菌的PAE也较长。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过程的β-内酰胺类PAE不尽相同,与药物同其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结合位点及亲合力有关,β-内酰胺类多数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的PAE。某 些品种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中隔细胞壁粘肽合成的内肽酶后,细菌分裂受阻,但其对影响外周细胞壁合成的糖苷酶影响较小,细菌仍能迅速分裂,使PAE较小甚至是负值。而另一些品种,如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因可同时作用于内肽酶与糖苷酶,使细菌恢复正常形态和继续生长的时间延长,故也有较长的PAE。

2.2抗菌药物的浓度及和细菌接触时间是影响PAE的重要因素

氨基糖苷类对致病菌的PAE呈浓度依赖性,如对大肠埃希菌的PAE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持续性增大。奈替米星在浓度为0.5mg/L、1mg/L、4 mg/L和8 mg/L时,PAE分别为1.0h、2.4 h、6.1h和7.1h。β-内酰胺类低浓度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PAE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达到5倍MIC时,PAE达最大值;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一般在较高浓度时可产生PAE,浓度增加与PAE增大不明显。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时间越长,PAE越大,如红霉素与肺炎克雷伯菌接触1h,PAE为3.2h;接触2h,PAE为5.2h;接触4h,PAE延长至6.3h[2]。PAE与药物浓度及与细菌接触时间呈现明显的依赖性,但有其极限值。

2.3影响PAE的其他因素

2.3.1细菌种类 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的PAE值不同,如氨苄西林对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PAE为0.5-2.1h,而对奇异变形杆菌却没有PAE。又如头孢匹罗只对金黄色葡萄球有延长PAE的作用。

2.3.2机体状况 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药代动力学变化,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可影响抗菌药物浓度、接触细菌时间、杀菌效应等,从而影响抗菌药物体内PAE。如药物血药峰浓度(Cmax)、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等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的PAE影响较为明显。又如血清可延长喹诺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组织内高浓度氧也可延长PAE。

3 PAE的临床意义

目前PAE理论已被国内外学者认同,PAE已成为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的新参数。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3.1参考PAE制定给药方案

PAE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给药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往认为应用抗菌药物只有血药浓度超过MIC或MBC才能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抗菌药物这种作用靶点不在人体组织器官而在致病菌的特殊药物来讲,将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相结合制定给药方案更为必要,尤其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碳类霉烯类等PAE较长的药物,根据药物超过MIC或MBC的时间加上PAE持续时间确定给药间隔,从而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除外)”。这样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将日剂量单次给药明显提高其抗菌活性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同时也可降低其对肾、耳的毒性。青霉素类半衰期较短,但因其为快速杀菌剂,峰浓度较高,快速静滴可使细菌能与高浓度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其后可产生持续PAE,故可有效杀伤细菌,获得较高临床治愈率。

3.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现在已将PAE与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一起作为严重的难治性感染或综合感染而采用联合用藥的合理性指标。它的制定标准是两药联合应用后的PAE值比两药中PAE较少者还小为拮抗。联合用药PAE是协同或相加时,可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提高疗效,如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联合应用的PAE和抗菌活性均呈协同效应。

随着PAE理论的深入研究,“抗生素后效应”一词已不能含概这一理论的研究内容,如对喹诺酮类、噁唑烷酮类等化学合成抗菌药物PAE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并优化了氟喹诺酮类给药方案。因此,笔者建议将“抗生素后效应”一词改为“抗菌药后效应(post antiseptic effects,PAE)”比较确切。当然,这只是作者本人的看法,是否恰当,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 Mackenzie FM,GouldIM,The Post-antibiotic effect,JAntimicrob Chemother,1993.32(4):519.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 本院急诊科的600张医生所开的处方, 统计、分析抗生素以及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 并分析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特点。

1.2 方法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调查, 对象有患者、医生和药房的工作人员。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07中的Excel工具将上述处方进行统计、归类。

2 结果

2.1 处方的基本信息

在上述600张处方中, 调查结果为:有281张为抗生素的处方, 所占比例为46.83%;有251张处方为头孢类抗生素, 所占比例为41.83%, 其中口服头孢抗生素有75张, 占29.88%, 注射类头孢抗生素有176张, 占70.12%;在251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中, 单独使用头孢治疗的有216张, 占86.06%, 二联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有22张, 占8.76%, 三联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有13张, 占5.18%, 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有31张, 所占比例为12.35%, 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有60张, 所占比例为23.90%, 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有160张, 所占比例为63.75%, 四代头孢类抗生素有0张。

2.2 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使用频率

在251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中, 头孢曲松注射剂的使用最多, 占22.71%, 头孢克肟颗粒的使用最低, 占1.19%。见表1。

2.3 临床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分类情况

在251张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类型中, 上呼吸道感染的使用率最高, 占52.59%。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耐药菌株的不断被发现, 使人们意识到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抗生素, 它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是7-氨基头孢烷酸的衍生物,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杀灭繁殖期的病菌, 而对人体毒性小, 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等特点, 并且其过敏反应的发生少于青霉素, 因此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依据其抗菌作用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将其分为四类: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窄, 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第二代头孢菌素拓宽了抗菌谱,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也好于第一代头孢;第三代头孢的抗菌谱更广, 抗菌作用更强, 在抗革兰阴性菌的同时, 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第四代抗菌谱更为广泛, 抗菌作用较前三代更强[2,3]。本院的头孢类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 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头孢类用药起点上, 使用三代头孢的比例较高, 达63.75%, 四代头孢属于本院控制使用的抗生素, 在本次研究中未见使用, 临床推荐用药应该从低级别抗生素起用药, 无效时再给予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在给药途径上, 静脉用药所占比例较高, 为70.12%, 对于急诊患者,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 在达到同样疗效时, 应尽量选用口服治疗[4];本院对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按照分级原则, 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 特殊使用中的药物包括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真菌药等, 只有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或者科室主任方具有资格开此类药品, 这样能有效的预防高级级别别抗抗生生素素的的滥滥用用, , 减减少少耐耐药药菌菌和和二二重重感感染染的的发发生生, 避免了急诊医师为了迅速控制住病情或者考虑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急迫心情而开出高级别抗生素[5]。在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上, 多数学者主张能尽量单一应用, 以防止多重耐药的发生[6]。在251张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类型中, 上呼吸道感染的使用率最高, 占52.59%, 这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有关。

综上所述, 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疾病时, 应当合理、规范化用药, 将效果好、安全性高、更加经济的方案提供给患者, 减少抗生素的滥用以及耐药菌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鸿珊.浅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5) :571.

[2]马婉懿, 辛学俊.四代头孢药效各异.解放军健康, 2013 (6) :30.

[3]金蕾, 杨耀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不同级别医院应用情况分析.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 , 2014 (3) :123-127.

[4]李洪德, 承秀芳, 罗国琼.医院门诊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现状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S1) :67.

[5]窦防修.基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索.医药与保健, 2014 (1) :67-68.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5篇

1动物的肝脏:动物的肝脏中含有大量的铜。铜具有氧化维生素C的作用。因此,将动物的肝脏与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可使维生素C片失去作用。

2牛奶:牛奶中富含具有氧化作用的维生素B2。如果将维生素C片与牛奶同时服用,牛奶中的维生素B2会将维生素C氧化,而维生素C又会将维生素B2还原,导致这两种成分同时失去作用。

3贝壳类水产品:贝壳类水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砷化物。这些砷化物平时都以5价的形式存在,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如果人们在食用这些含砷量很高的贝壳类水产品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片,就会使维生素C和5价的砷结合,形成3价的砷。而3价的砷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因此,将维生素C片与贝壳类水产品同时服用可引起砒霜中毒。

4磺胺类药物:维生素C属于酸性物质。而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磺胺结晶盐。这种磺胺结晶盐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成分。因此,将维生素C片与磺胺类药物同时服用可引发泌尿系统结石。

5降血脂类药物: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抵消烟酸、辛伐他汀等降血脂类药物的作用。因此,将维生素C片与降血脂类药物同时服用会降低降血脂类药物的药效。

6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片合用会增加人体对维生素C的排泄量,从而影响维生素C片的药效。但维生素C片不会影响阿司匹林的药效。因此,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应先服维生素C片,间隔1个小时以后再服用阿司匹林。

7碱性药物:维生素C属于酸性物质。当维生素C片与氨茶碱、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同时服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这两种药物都失去药效。因此,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应将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时间错开2个小时,以免它们相互影响。

8叶酸:维生素C属于酸性物质。而叶酸在酸性环境中分解的速度会加快。因此,将维生素C片与叶酸同时服用可降低叶酸的药效。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如贫血患者)可先服叶酸,过2个小时后再服用维生素C片。

9某些抗凝血类药物:维生素C可对抗肝素和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的抗凝作用,使这些药物的药效减弱。因此,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应将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时间错开2个小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专利分析 第6篇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早在1961年出现第一件相关的专利申请,但是在此后的10余年里,虽然以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论在产品生产工艺还是在临床应用上都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并没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出现。1973~1977年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技术专利申请的高峰期,1974年的专利申请数量较1973年增长了6倍,并在1977年达到申请量的最高值509件。1978年开始,每年的专利申请量有了一定幅度的回落,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在370~400件,直到1985年,进入平台期。从1986年开始,每年专利申请数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1993年。此后的6年间即一直到1999年,是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在2000~2001年经历了短暂的低谷之后至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又出现了平缓上升的趋势,表现出技术复苏的势头。纵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揭开了抗菌药时代的序幕,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此后,随着其他更多种类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稍有减缓,但是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不断取得成果,并且在进入21世纪之后,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速度有所增加。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所谓的技术生命周期分析图,是指表示某项技术的每年专利申请数量与相应专利权人数之间形成的二维图。它能体现这项技术的生命力,即该项技术所处的发展时期。图1中,横轴为专利的申请量,纵轴为对应的专利权人数。由图1可以看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专利技术并不是一直平缓稳定地发展,虽然其间有不少波动,但总体上还可以清晰地分为起步期、发展期、下降期和复苏期。如图所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专利技术最早出现于1961年,1974~1977年是其迅速发展的时期,该阶段申请人数量和申请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随后的1978~2000年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发展的下降期,虽然每年的专利申请人数量在小范围内波动,但是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总体上在明显减少。2000~2002年是该技术的恢复期,2004~2005年其发展速度稍微加快。同样,由于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性,图1中2007年的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大幅下降的态势,其真正的走势还需要完整的数据来支持。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地域分布分析

综合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发现该专利在日本、欧洲和美国三地的申请数量分列前3位,其中日本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达到2 677件,比位于第2位的欧洲高出55%,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这和上述3个国家或地区内大型制药公司研发能力和财力较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有一定的关系。日本、欧洲、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受到申请人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夺。中国的市场也逐渐受到各国专利权人的关注,位于第7位。专利权人通常都会针对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申请多件专利,从而形成了专利族,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针对同一专利技术可以在世界各国设置专利壁垒,跑马圈地,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技术和市场。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结构分析

按照药物种类划分,关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中,50%的专利申请涉及头孢菌素类,29%的专利申请涉及青霉素类,21%的专利申请涉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

5 总结

根据对检索所得专利数据的多层面统计和分析,就世界范围内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专利技术发展状况而言,该技术领域存在以下特征:

5.1 技术发展较早,高峰时期已过,新产品技术仍然陆续出现

由上述各项分析并结合背景调研可知,早在1928年天然青霉素的抑菌作用便被发现和关注,但是此后的10余年间相关研究的进展却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促使人们加大了对抗菌药物的研究力度,此时青霉素的提纯成为可能并被应用到临床,展开了新的发展篇章。虽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关专利申请已经过了高峰期,但是近年来仍然有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已知药物生产新工艺等技术。尤其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虽然其发现到现在已有50多年历史,但是近20年来发展速度也较快并在临床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至今已发展到第5代。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特性也在促使人们不断进行药物创新。

5.2 专利地域性强,专利权人密集,创新区域转向发展中国家

根据分析可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专利技术发展之初以及发展高峰期时的专利持有人比较集中,均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大型制药公司。专利创新和技术垄断的地域性也非常明显,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各项创新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以及专利权人经济利益的竞争地。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专利技术发展速度的降低,欧美大型的制药公司已渐渐淡出相关的研发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的公司主要是印度的制药企业,成为近5年来主要的专利申请人。同时,PCT专利申请途径的便捷性和各国家之间贸易活动的加强,各专利技术的持有人的技术竞争区域也在扩大,除了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仿制药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也成为各专利权人的关注点。

总体来说,近年来国际市场抗生素竞争异常激烈,新品种不断上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有关权威机构认为,从目前抗生素发展趋势看,世界抗生素市场虽有进有退,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减缓,全球的抗生素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在各国逐步改善环境卫生的条件下,致病菌也随着受到控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经过长期使用抗生素,也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故对使用抗生素更趋于谨慎。

参考文献

[1]孙艳玲.医药企业专利信息管理与分析利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 11:20.

[2]宋巧枝.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在企业战略制定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 2007, 10:66.

[3]赵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18) :2528-2529.

[4]葛红.对抗生素市场发展的思考[J].中外医疗, 2008, 27 (9) :49.

[5]曹雷.面向专利战略的专利信息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3:98.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7篇

1 滥用抗生素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及结果

1.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 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

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 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 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等,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 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 (常见为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等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等;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 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1.2 毒性反应: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 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肾脏毒性: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均有肾毒性。

肝脏毒性: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 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 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 第3代头孢菌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毒性作用。

心脏毒性: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 两性霉素B对心肌可造成损害。

1.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 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

1.4 二重感染:

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 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 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 外来菌也乘机侵入, 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 即可引起二重感染。

1.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 如一些慢性病合并感染, 但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 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 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 (药物本身的作用、不良药理作用、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型) 及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3 合理用药的原则

3.1 确定诊断, 明确用药目的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应该尽量认清患者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严重的程度, 并据此确定当前用药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

3.2 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要根据初步选定拟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知识, 全面考虑可能影响该药作用的一切因素, 扬长避短, 制订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投药时间、疗程长短, 以及是否联合用药等内容的用药方案。

3.3 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用药过程中既要认真执行已定的用药方案, 又要随时仔细观察必要的指标和试验数据, 以求判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必要时采取新的措施。

3.4 少而精和个体化。

任何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面性, 既有治疗作用, 又有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可因其病情不同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也不同, 这就使情况复杂化, 因此用药方案要强调个体化。除去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必要的联合用药外, 争取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目的, 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不必要的干预和影响[1,2]。

4 总结

4.1 限制年度抗菌药品用量, 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制度。

4.2 医嘱、处方用药的监控制度。全院临床、门诊医师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发的医嘱制度、处方制度。业务部感染监控科及药剂科每月抽查临床科室住院病历, 对医嘱的质量、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考评, 并实行奖罚制度。

总之, 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医师、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目的 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 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 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合理用药原则、加强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监控制度等方面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为了患者的健康, 在为其选药时, 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安全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蓬编.药师管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8篇

抗生素可治疗大多数由于各种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 因此在人类、牲畜、作物等病害的预防和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类和动植物对其产生耐药性[1], 这些动物体内残存的抗生素会以原药的形式随动物排泄物排出体外, 进入地表水以及人们的生活用水中进一步污染环境, 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欧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制定关于兽药抗生素的销售标准[2]。我国从1989年开始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管制, 以此来限制抗生素的滥用。目前, 抗生素类药物残留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拟对近几年内抗生素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旨在为抗生素残留监控及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样品中抗生素前处理技术

环境样品中的抗生素具有浓度低, 成分复杂等特点, 通常采用有效的预处理如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测定。目前, 常规的纯化技术主要有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

1.1 固相萃取 (SPE)

固相萃取主要通过固体吸附剂将样品中的目标物吸附, 实现对样品的分离, 纯化和富集。常见的固相萃取填料有硅胶、氧化铝和C18等。石奥等[3]利用固相萃取方法对畜禽饮用水中23种抗生素和3种β-受体激动剂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选用HLB柱时大部分待测物回收率较好。钱卓真等[4]测定了水产养殖环境沉积物中多肽类抗生素的残留, 比较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和SAX强阳离子交换柱对目标物净化效果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好。该法操作简便, 快速, 减少不必要的工序, 净化效果比液液萃取提高很多, 且便于自动化, 但是使用进口固相萃取小柱的成本较高, 而且需要专业人员协助方法开发。

1.2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MSPD)

MSPD萃取是将样品与填料一起研磨之后, 使样品均匀分散于固定吸附剂表面, 制成半固态的混合物后装柱, 然后选择合适的淋洗剂, 将待测物系脱下来。罗辉泰等[5]采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87种兽药残留, 样品经甲醇-乙腈提取, 提取液用Bondesil-PSA吸附剂以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快速净化, 得出87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3.7%~108.8%, RSD为3.5%~15.2%。Li等[6]用基质固相分散-毛细管电泳法提取并分离了血液样品中的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在优化条件下, 目标物均能较好地分离, 回收率大于80%。MSPD萃取法不需要进行匀浆、沉淀、离心和样品转移等步骤, 避免了样品的损失。其缺点是富集能力差, 检测灵敏度较低;有些杂质不能很好的去除, 具有局限性。

1.3 微波辅助萃取 (MAE)

微波辅助萃取是利用微波进行萃取的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微波能力的不同, 因而使目标物和基体分离开来, 以达到萃取效率和产品纯度。司晓喜等[7]利用微波萃取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负化学电离源和电子轰击电离 (源两种模式下测定烟草中24种农药残留,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5.2%~94.8%和75.0%~95.1%, 可以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量并节省实验时间。FernadezTorres等[8]用酶促MAE和HPLC-MS法检测鱼和贻贝样品中的兽药抗生素,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好, 准确度高, 检测限等都令人满意。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优点在于选择型好, 试剂用量少和用时短, 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 可节省50%~90%的时间。此外, MAE萃取的结果不受物质含水量的影响, 回收率较高。

2 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UV)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电磁波的吸收特性, 利用物质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冯学忠等[9]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液中泰乐菌素的含量, 结果在290 nm处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平均回收率达到99.7%。此种方法技术简单, 且准确度和重现性都比较好, 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仲裁方法中。但是他有自己的缺陷, 灵敏度低, 容易受其他杂质影响, 从而有一定的限制性。

2.2 薄层色谱法 (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检测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分析迅速、检验成本低等特点, 对于没有紫外吸收的物质检测尤其适用。利用不同的显色剂和检测方式既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析, 也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制备。唐克慧等[10]建立了TCL法检测注射液中的克拉霉素, 采用乙酸乙酯为萃取剂对克拉霉素注射液多次萃取, 试验不仅证明了该萃取方法的可行, 同时较好的解决了辅料对注射液中克拉霉素干扰情况下检测的难题。但TCL也有明显的缺点:分离能力较差, 检测灵敏度较低, 相对于复杂的样品, 薄层色谱法对化合物指认能力不足, 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由于具有高效分离、高灵敏度和分离速度快等特点, 因此被广泛用于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离检测。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紫外下都有较强的吸收, 因此常用紫外检测器。García-Mayor等[11]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和灵敏的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对羊奶中7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检测, 样品预处理为脱蛋白、用浓氢氧化钠溶液皂化脱脂, 最后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 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 7种待测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但由于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中缺乏特征紫外吸收, 使紫外检测器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2.4 液质联用法 (LC-MS)

色谱质谱的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仪有效分离的能力和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尹燕敏等[12]建立了同时测定水和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液质联用确证方法。邱盼子等[13]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 以正离子检测方式进行质谱分析, 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保留时间基本相同, 但由于质谱检测器的质量鉴别能力非常强大, 因此对于非同分异构的化合物, 即使没有达到很好的色谱分离, 仍然可以通过不同的质荷比进行质谱分离, 从而实现目标化合物的专属测定。质谱可作为HPLC的通用型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 分离能力强和特异性好的特点,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检测手段, 但LC-M检测成本昂贵且对操作要求极高, 因此还处于发展阶段, 达不到广泛应用。

3 研究展望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9篇

我院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同样存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但通过比较发现实施前后还是有很大的变化 (因4月份是过度期, 存在很多非正常因素, 故不放在比较中) 。

1 基本药物实施前临床调查资料

1.1 住院资料

2011年1-3月住院共计274人次, 使用抗生素者256人次, 占93.43%。其中使用一联抗生素的43人次, 占16.79%;使用二联的132人次, 占51.56%;使用三联的81人次, 占31.64%;没有四联使用的。

从病例看:使用一联抗生素的都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的病例, 如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一般感染如慢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支气管炎, 使用二联抗生素的占74.43%, 使用三联抗生素的占25.57%。较严重感染均使用三联抗生素。使用疗程3-22d。手术病例100%使用三联抗生素。术后4-5d使用者占100%;6-7d使用者占45.45%;7d以上使用者占22.73%。

1.2 门诊资料

分别在2011年1-3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200张, 共计600张门诊处方。使用抗生素处方有471张, 占78.50%。其中一联抗生素处方149张, 占31.63%;二联处方216张, 占45.86%;三联处方106张, 占22.51%。门诊输液处方252张 (三联处方均是输液处方) , 使用抗生素处方244张, 占总处方量的40.67%, 占使用抗生素处方的51.80%, 占二、三联处方的75.78%。

1.3 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抗生素使用频率依次为

头孢类 (三、四代为主) 、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1.4 抗生素费用占比

住院抗生素费用占总药费的61.64%;门诊抗生素费用占59.57%。

2 改制后临床资料

2.1 住院资料

5-7月住院共计203人次, 较前减少71人次, 下降了25.91%。使用抗生素者151人次, 占74.38%, 下降了19.05%。其中使用一联抗生素的59人次, 占39.07%, 上升了22.28%。使用二联抗生素的84人次, 占55.63%, 上升了4.07%。使用三联抗生素的8人次, 占5.30%, 下降了26.34%。没有使用四联抗生素的。

2.2 门诊资料

同样于5-7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200张, 共计600张门诊处方。使用抗生素处方有364张, 占60.67%, 下降了17.83%。其中一联抗生素处方307张, 占84.34%, 上升了52.69%。二联处方54张, 占14.84%, 下降了31.02%。三联处方3张, 占0.82%, 下降了21.69%。门诊输液处方184张 (二、三联处方均是输液处方) , 其中抗生素处方128张, 占总处方量的21.33%, 下降了18.34%。占抗生素处方的35.16%, 下降了16.64%。占门诊输液处方的69.57%。

2.3 抗生素使用频率依次为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类 (一、二、三代基本平均) 、硝咪唑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2.4 抗生素费用占比

住院抗生素费用占总药费的52.28%, 下降了9.36%;门诊抗生素费用占47.94%, 下降了11.63%。

图表对比如下:

3 存在的共性问题

无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 抗生素使用均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3.1 抗生素使用人群范围过大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实施前93.4%, 实施后74.4%;门诊患者实施前78.5%, 实施后60.7%。均远远超过WTO30%的标准。无论有没有感染, 无论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使用抗生素, 将抗生素视为预防药。万能药。

3.2 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

基本上从患者入院一直用到出院。一般无菌手术病人抗生素使用都不少于4d, 有菌手术都不少于6d。内科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

3.3 抗生素使用品种多、剂量大

实施前住院患者抗生素二联使用率48.2%、三联使用率29.6%;改制后二联使用率55.6%、三联使用率5.3%。抗生素使用单品种剂量明显偏大, 如青霉素目前用量在1200万-1600万每天;头孢他定、头孢唑肟在4-5g每天。明显增加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的发生机会。

3.4 抗生素使用方法不合理

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药物宜每日一次给药, 且应注意输入速度以保证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依赖性杀菌作用药物宜根据药物半衰期每日分2-3次给药, 并控制每次输入速度, 以保证细菌暴露在有效药物浓度中的时间。但临床实际使用中多是一次给药, 造成细菌有效暴露时间过短, 容易诱发细菌的耐药。

4 比较

通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门诊、住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实施后无论是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比例、联合使用情况还是费用都有很明显的下降。抗生素使用频率的排序也得到了优化。当然离合理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原因分析

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卫生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了很大的进步, 原因分析如下:

5.1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切断了利益链条。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取消了药品的加成, 零差率销售使卫生院买药无利可图, 从根本上遏制了卫生院推销药品的冲动。

5.2 绩效考核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抗生素的使用。

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案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和卫生院的补助、职工的工资直接挂钩, 从经济利益上规范了医生抗生素使用的合理化。

5.3 临床医师观念的转变。

今年从卫生部到卫生厅一直到卫生局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都非常重视, 卫生院也根据要求作了多次业务辅导, 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从制度上做了强化。使临床医师的用药观念得到了改变。

6 对策

6.1 管理层必须对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有足够认识, 注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只有领导重视了才有可能做好本单位的抗生素管理工作。

6.2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使用原则》明确用药指针、联合使用原则, 合理用药;明确各级医师抗生素使用权限, 禁止超权限使用;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 对限制使用类抗生素实行审批制度。

6.3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训和考核。

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 更新抗生素的使用知识,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培训药剂人员, 加强对医师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督, 对不合理处方实行退方处理。

6.4 加强数据统计工作。

对每一位临床医师每月的抗生素使用种类、数量进行精确统计, 进行合理性分析。对不合理使用情况作通报, 对连续不合理使用者作经济和行政处罚。

6.5 加强与患者的解释、沟通。

通过沟通使患者了解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改变他们的用药观念, 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迫切需要改变, 不然将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而通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状是可以改变的, 当然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我们医务人员一起努力。社会改变宣传诱惑、医生改变观念、医疗机构改变考核激励机制、政府改变医院营运补偿机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能够做到的。

摘要:我院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比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 虽然同样存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但通过实施前后门诊、住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实施后无论是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比例、联合使用情况还是费用都有很明显的下降, 抗生素使用频率的排序也得到了优化。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社会需要改变宣传诱惑、医生需要改变观念、医疗系统需要改变考核激励机制、政府需要改变医院营运补偿机制。

关键词:卫生院,基本药物,抗生素,调查,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S].2009年版基层部分:1-7.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S].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 (2004) 285号.

抗生素药物分析研究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 于我院妇产科共计有134例剖宫产妇需以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在病患知情同意之后,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 (67例) 和对照组 (67例) 。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42岁, 平均年龄为 (27.7±3.5) 岁。首胎产妇者41例, 非首胎产妇26例。产妇孕期为31~42周, 平均孕期为 (35.3±0.7) 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43岁, 平均年龄为 (27.9±2.8) 岁。首胎产妇者40例, 非首胎产妇27例。产妇孕期为30~42周, 平均孕期为 (35.1±1.1) 周。两组孕产妇均已行系统性产检, 在年龄、孕期和胎次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给予对照组以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 观察组则将针对抗生素的新型使用方案应用于传统治疗基础上。具体按如下标准实施[3]。

1.2.1 根据特征变化使用抗生素:

监测孕产妇各项体征时需关注其是否产生头晕或者胸闷, 以及眼花等症状。依照所监测的体征变化情况, 尽量降低抗生素使用剂量, 同时尽可能以不多联混用的方案实施治疗。

1.2.2 根据产后出血状况使用抗生素:

针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 首先需密切观察其出血量, 进行监测其24 h心电图。准确测定或观测阴道出血量及其性质和颜色等指标。可通过聚血盆等工具实施精准测量。依照产后出血量等情况, 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加以治疗。

1.2.3 根据尿液情况使用抗生素:

严密监测孕产妇的尿液数据及颜色, 并做好记录。针对围生期的孕产妇, 医务人员需仔细关注观察期尿液状况, 按照尿液气味和颜色等指标合理选择抗生素。

1.3 用药评价:

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以评价[4]。对134份临床病历实施抗生素用药分析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比:

观察组头孢替安的使用率为86.57% (58/67) , 头孢甲肟的使用率为79.10% (53/67) , 奥硝唑的使用率为70.15% (47/67)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01% (65/67) , 92.54% (62/67) , 85.07% (57/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提示观察组用药方案可明显改善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具有积极意义。见表1。

2.2 两组抗生素联用情况对比:

观察组抗生素的三联使用率为16.42% (11/67) , 四联使用率为2.99% (2/67)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73% (36/67) , 11.94% (8/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提示观察组用药方案能明显减少抗生素滥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见表2。

3 讨论

通常而言, 孕产妇在围生期因抵抗力较弱, 易导致各类感染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对其生命产生威胁。适当以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以及孕产妇病死率[5]。然而, 因孕产妇处于特殊时期, 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之前需权衡再三, 通过各类措施判断利弊, 最终慎重及合理地用药[6]。

本文通过研究我院对于孕产妇的抗生素用药情况, 结果发现, 观察组患者头孢替安的使用率为86.57% (58/67) , 头孢甲肟的使用率为79.10% (53/67) , 奥硝唑的使用率为70.15% (47/67)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01% (65/67) , 92.54% (62/67) , 85.07% (57/67) 。符合涂勤、刘莉等[7]报道结果, 表明新型用药方案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情况下, 明显改善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这可能和对抗生素用药剂量实施严格控制, 并结合孕产妇临床症状加以准确判断, 选择适合抗生素类药物实施治疗有关。此外, 观察组抗生素的三联使用率为16.42% (11/67) , 四联使用率为2.99% (2/67)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73% (36/67) , 11.94% (8/67) 。与张书敏、胡娅莉等[8]报道一致。表明新型用药方案还可明显减少抗生素滥用状况发生。这可能和新型治疗方案中遵循能单独使用抗生素时则不联合使用这一原则, 以及使用药效较为明显的药物等因素有关。

此外, 对孕产妇在围生期用药抗生素时, 还应关注其生理特点和抗生素药理特性。既要顾及对于孕产妇自身的疗效, 还应关注是否会对胎儿或者是新生儿产生影响。特别是于妊娠后期, 因胎盘增大, 且厚度变薄, 致使抗生素更易经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加之此时胎儿的血浆蛋白水平低于母体, 致使组织中游离药物水平增大, 而胎儿器官未发育完成, 抗生素进入后易蓄积而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孕产妇在围生期若必须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则以抗菌作用较强, 同时不良反应较少等要求挑选。如今国内外主要选用头孢菌素型药物以及青霉素类。而我院经过统计后发现, 用药前四位者基本符合此一结论, 再次表明新型用药方式后我院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符合相关标准。综上所述, 对孕产妇于围生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结合新型使用方案, 可明显规范抗生素使用情况, 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1, 26 (7) :20-21.

[2]王瑾晖, 朱兰, 孙智晶, 等.左氧氟沙星预防非开腹全子宫切除围手术期感染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27) :1920-1922.

[3]宋丽华.孕妇感染, 权衡利弊再用抗生素[J].中华养生保健, 2011, 3 (3) :43-44.

[4]汤婷, 陈晓晴.手术植入物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 34 (2) :85-86.

[5]王燕.2066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类别及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学, 2013, 35 (1) :98-99.

[6]任征, 杨伟东, 黄颖, 等.青年人群抗生素知识掌握和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15) :2909-2913.

[7]涂勤, 刘莉, 何雯, 等.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4 (1) :67-68.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下一篇:独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