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现象范文

2024-07-26

高原现象范文(精选11篇)

高原现象 第1篇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在技能形成中,练习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其表现为在学习上进步速度减慢,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提高较慢。“高原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

描述练习量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是学习曲线。麦克唐纳(Mc Donald)认为,实际的学习曲线是学习过程的量变,这个过程也包括高原现象。他将各种技能的学习和各种不同的学习条件总结成一个综合性模式,在这个曲线中,A代表无进步阶段;B代表迅速进步阶段;C代表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D代表高原阶段;E代表再次缓慢进步阶段;F代表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这个曲线是非特异性的,它所反映的是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见图1)。

影响学习曲线的因素有学习材料的长度和材料的难度,针对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其曲线的形式会略有不同。同时,受学习者个体因素,如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者个性和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曲线的形式也会改变。尽管如此,纵观不同学习材料的学习过程,其曲线的基本走向是一致的,即随着练习量的增加,其学习成绩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基本的两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和慢速增长期。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大部分学生会在进入二年级后或在四级水平上形成一个平台。因此,可以说,我校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大二现象”反映出了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高原期”现象。

1 调查与原因分析

1.1 调查设计与实施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学生、教师、教与学相互作用的环境、社会影响、内在因素等等。本文试图以学习曲线走向分析为依据,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剖析我校学生英语学习“高原现象”成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本次调查的对象抽取了我校2005级8个专业13个班级的学生,调查问卷涉及学习态度、动机、方法、个人意志、需求及教学意见等方面共21个问题,采用不记名方式由任课教师分班随堂向学生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572份。除问卷调查外,此次调查还结合访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补充调查。

1.2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学习态度的调查评估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访谈中了解到,这些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是学习效果不理想。一些学生表示他们目前的英语水平和高中时相比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比高中时还差。从表2中可以证实,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满意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比如很多学生反映背单词就是一大问题,花时间去背了,但总记不住。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英语学习的特性和方法。从表3看,相当多的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不是件轻松的事,进入大二后,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增加和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希望与现实的差距日益明显,大多数学生会产生过度焦虑感。尤其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韧性的学生,在这种极限状态下,学习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反映在成绩曲线上,呈现出暂时停止增长或增长非常缓慢的状态。

(2)学习动机的调查评估

从表4,表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目前或将来的个人发展。这同时从侧面说明了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英语学习积极性,但也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满足感。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只是为了应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习目的是很典型的工具型,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这只是表层动力,缺乏深层能量的支持。受访学生中还有极少部分甚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完全是被迫的。“工具型动机”或者缺乏学习动机只能导致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在一定水平上徘徊,停滞不前,反映在学习曲线上,就是曲线的走向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快速增长期以后,进入慢速增长期,停留在漫长的“高原上”。

(3)学习方法的调查评估

从表7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都不超过5个小时。这意味着,这一部分学生只能勉强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有选择的粗略学习。根据高校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阶段的教学安排课内学时比例不应低于1∶2,以我校每周4学时计算,学生用于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应低于8-10小时。可见,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在课后学习的整体时间分配上,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占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抽出10%的时间学英语。在访谈中,学生大多表示进入大二后,他们医学专业课程繁重,不能花大量时间学英语。总体上看,学生花在课后学习的时间本身就很有限,学习英语的时间就更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学习要经常地复习,技能学习则要不断地练习,其作用是等同的。如何有效地安排练习时间,对于每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反映在学习曲线上。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复习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学习材料长度和难度的增加,单位内容上的复习时间减少,从而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提高缓慢。

从内在因素上看,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是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也是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表6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甚至根本不去找。从具体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方法上看,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而对于课外学习的其它渠道他们则很少或从不尝试,比如只有31.6%的学生表示他们有通过网络学习英语的经历,即便如此,他们的重点也是集中于英语的读写上。由于在外语学习中缺少目的语的使用环境,学生重读、写练习而轻听、说练习的学习方法大量存在,不言而喻,其效率当然是很低的。反映在学习曲线上就是曲线的走向从快速增长期进入慢速增长期并形成“高原现象”。

2 反思与对策

本次调查涉及的范围较大,统计的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校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在学生进入二年级后表现得最突出。要克服“高原现象”,就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正常现象,所以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增强意志和耐挫能力等,以一个积极的学习心态去应对“高原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对二年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一阶段,提高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2.1 将考试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

对英语学习的考察方式是影响学习曲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考试,它对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考试只是检验教学的手段, 而非目的, 但许多学校把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看作衡量英语教学的唯一标准。就学生来说,四、六级考试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考试,社会权重日益加大,负担的非教学功能越来越严重(决定着一个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一个好工作),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压力过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查表明42.3 %的学生学习英语就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由此可见,四、六级考试如同一个调动外在学习动机的指挥棒,如果用得好,它将对英语教学起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利影响。学校与教师应适当调整四、六级考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位置,把握尺度,以克服它们带来的消极作用,使之成为促进教学、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贯彻与实施良好的外在动因。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步入了改革时期,这也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发挥出考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2.2 拓宽学习渠道,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的课时有限,班级规模大,英语学习基本上是依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自习。因此,进入二年级后,学生习惯了较为固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后,尤其当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无多大长进,语言运用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时,很容易因缺乏信心而导致英语学习兴趣的急剧下降,失去信心,出现怠学现象或厌学情绪,这样必然影响到学习曲线的走向,出现 “高原反应”。因此,开拓学和用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十分必要。例如,我校曾开设过专项学习英语口语的试点班,以满足那些需要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要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增设类似的选修课程,既能弥补课时有限的大班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听说读写练习的不同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通过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地学习。例如,大学的学生生活相对单纯,因此影视欣赏成为学生娱乐的一项重要选择。我们可以在周末开设影视欣赏课程,播放一些优秀的英文影片,并在播放的过程中穿插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体会原汁原味英文的同时,既了解和领略了异国他乡的风情和文化,又能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让英语的听说能力得到锻炼。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如建立英语教学网站、开发网络课程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回到课堂并参与课堂。比如注重新课的课堂导入,在上新课前穿插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结合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如爱情、金钱、出国、网络、明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或者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增强课堂的可参与性;在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当中,可以结合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还可以采取启发式和问答式的方法,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由学生来讲授课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除了抓好课堂环节外,还可以利用有效的课外和校园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营造一种英语学习氛围。比如组织学生收集各种英文标识,在学校花园、食堂、寝室、教室等场所张贴;举办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校园英语周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英语能力的舞台,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学习英语。在圣诞节组织圣诞英语晚会,在教师节,母亲节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小礼物,收集并整理英文的祝贺节日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良好愿望。

2.3 改进教学思路,注重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渗透

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比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使用的策略多,而且使用的频率更高。另外,不太成功的学习者有的使用一些消极的策略,如死记硬背等。就大二学生而言,中学甚至在大学英语初始阶段所用的策略,到了大学二年级就不一定再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学生要具备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尽早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出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克服原有缺点,有效地突破高原期。然而,正如我们在先前访谈和调查结果中所显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掌握和运用相应的策略,尽管他们都能意识到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效果的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改进教学思路,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通过对学习策略地有效使用,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控制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使学生顺利地渡过高原期。

在很大程度上,学习策略的训练和使用是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到两点。第一,要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第二,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具体而言,我们提出以下思路:

(1)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认识学习策略的作用

教师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教师自己首先必须了解学习策略,才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成功的学习策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对于一些学习潜能偏低学生的学习更能起到促进作用,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例如,词汇记忆对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他们对词汇的记忆总是不够牢固,即使背了十遍八遍,依然是记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注意使用一些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巧记单词的方法)来记忆。如同义近义记忆法(acquire-obtain、impact-influence...),同音归类记忆法(reign-rein、desert-dessert...)、词根词缀法等。采取这些方法去记忆,比一些死记硬背的消极策略,学习效果自然好许多,而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他人的学习策略,多与他人交流学习体会,鼓励学生尽量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每个学生都可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如果他们之间能互相交流学习,多采用一些与自己学习风格相匹配、并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如对英语阅读课文的理解,有些学生喜欢上下文猜测词义(guessing 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xt),有些则喜欢从段落中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而有些学生喜欢略读(skimming)或跳读(scanning)……其实,不管选择哪种方法,只要是适合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可以鼓励他们互相采纳运用。

(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反思,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要使用学习策略,但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对自己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的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反思。又例如记单词,在不是死记硬背的情况下采用一些学习策略,记忆效果究竟如何,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记忆效果是否有明显的提高等。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便扬长避短,总结出更好的学习经验。

研究证明,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是突破“高原现象”的有效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课堂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训练学习策略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注重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克服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摘要:通过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大二现象”的观察,认定其与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必经的“高原现象”有关。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曲线及其走向的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思考和应对措施,并特别强调了学习策略对克服“高原现象”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原现象,学习曲线,成因分析,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0-181.

[2]俞文钊.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45-162.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陈亚平.“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56-60.

[5]陈惠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9-24.

[6]范谊.外语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探源及求解[J].南充师院学报,1998(3):41-44.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2篇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在经历一段顺境后,又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但满以为会更上一层楼,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不仅停滞不前,反而有退步的趋势。开始时,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于是更加刻苦,甚至夜以继日,但收效甚微,而且感到身体不适,力不从心;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眠、厌食、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学习效率大大减弱。我们通常把高考备高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这种不良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最常见有以下三种:

学习方法死板

有一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

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生理、心理疲劳

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疲劳和厌恶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习与其他活动一样,如果长时间持续进行,超过某种限度和强度时,或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表现为精神涣散、倦怠、厌恶、反应迟钝、情绪不安等,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

意志品质薄弱

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时间长,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

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这些反应往往是考生们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所产生的负面的心态。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调节,高原期是很容易过去的。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像烧开水,开始时,难以知道水温一直在升高,再坚持下去,总会有“开”的那一刻。高考的竞争不仅是文化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较量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就要求学生培养坚韧意志坚持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顽强奋斗的品质,应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保持心理平衡

由于大多数同学不了解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再加上考试的临近,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结果影响复习的效率,耽误了学习成绩的继续提高。其实,学习的高原现象阶段是同学们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阶段之一,这一点对于中后水平的同学来说,尤其明显。同学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经历风雨,哪能风彩虹。

考生平时应适当地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但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此外,平时还应注意心理调节,排除干扰因素,消除急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忧虑的心情,增强自信心,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办法,怀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从容面对。

变换学习方法

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应适当重复、强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同时,进行“选择性遗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极情绪。

其次,尽快把头脑中较为混乱的知识排序重新组合,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人为造成“高原现象”。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复习时要善于用脑,积极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同时,把经验总结下来,以便掌握和把知识归纳。

规划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

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四段时间,具体是早晨可用于早读,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当然在晚上复习时也可有两三门学科交叉进行。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在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向师生请教,及时补上。

让教师高原现象远离我们 第3篇

【关键词】高原现象 氛围 成就感 激励

一、认识“高原现象”

在教育管理中,我们一般把教师的成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高原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二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已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已非常熟悉,所教科目的教学质量稳定,教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模式化,对教育、教学的追求进入徘徊期,有时这段徘徊期可能会很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它使许多教师无法脱颖而出,有的教师因此开始走下坡路。但当他们走出高原期后,将进入第三阶段——提升期,这个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产生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的成为当地有影响的名教师。在此,主要讨论教师成长的第二阶段的应对办法,因为这段时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是向上还是向下的“突破”。

二、针对“高原现象”的应对办法

1、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氛围

学校要在感情上关心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这样,当教师处于高原期时,就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和太多的精神负担,从而为克服“高原现象”在情绪、情感上做保证。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挫折教育。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羔羊喂养在相同的环境下,只是一只与狼相隔咫尺,这只羊在诚惶诚恐中不思进食,很快死去,而另一只则茁壮成长。这个实验启示我们:人的情绪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特征形成了教师自尊心、进取心、荣誉感都较强的心理特征。教师也是凡人,学校领导对考试失利的教师应该进行挫折教育,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尽快从自责、痛苦中摆脱出来,重新找到自信,全身心、高效率、更有针对性地投入工作。

其次给教师松绑。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教师也有家庭,也有其它事情要处理,不能任意侵犯教师权益,教师的工作是弹性的,是凭“良心”吃饭。一名不负责任的教师即使天天把他锁在学校里,他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但如果对教师实行宽松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就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情愉悦,他们即使离开学校,也会心系学生,心系学校。同时也使他们更有时间和有精力思考一些问题。学校要允许他们作一些改革,并积极为他们的改革创造条件。 

2、努力营造向上的学术氛围

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很多学校会认为学习是教师个人的事,而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学校的学术氛围需要精心营造,具体活动可以通过身边典型的榜样示范,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展开。同时应注意的是,不要把所读的书局限在专业范围之内。阅读应该是一种超功利性的,它给人的熏陶也远非急功近利的活动所能替代。教师这种职业和别的行业比较起来,没有金钱、地位上的优越,只有心灵的丰富可以睥睨他人。让教师也走进名著,走进崇高的精神殿堂,收获到的将不仅是教师的平心静气。

3、积极评价,塑造教师的成就感

即使一位教师在社会上的认同感较低,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小范围成就感仍能给他带来不小的工作动力。因此,不少学校十分重视本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工作的开展。当然这种激励机制不只局限于这种表面现象。例如有些学校就是这样对待让很多人头疼的教案问题的:他们把教师的教案收集到教导处,让其他教师借阅,根据借阅量的多少来评价教案,并发给一定的补助。这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加速了教师的成长,也把教案这种让很多教师疲于应付的任务变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凭借。

4、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教师的视野,陶冶教师的情操

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涤荡人的心灵,颐养人的情操。美丽而纯净的自然是无数文人心灵的栖息地,是优美的诗篇诞生的摇篮,是古往今来人们精神家园的依托。通过旅游,可以丰富教师的地理知识,促进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更能领略到课本中无法领略的精彩。从书本走向生活这本更大的书,时常以 “寻找教材中的风景”为己任,努力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信念。教师特定的时间安排使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周游祖国各地,体验生活,阅读自然,积淀文化,陶冶情操。

总之,不管是从教师的身心健康角度,还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对教师创设适合的微观环境,都应当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请让笔者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吧:“我们失去的将仅仅是锁链。”

参考文献:

[1]《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1期

[3]《东南商报》2007年7月21日19版

[4]《继续教育》2004年第1期

“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第4篇

关键词:职业高原,应对策略,宽带薪酬

1 何为“职业高原”

企业中常有这种现象:员工刚进入企业时, 工作热情高, 业绩逐渐攀升, 从而晋升到某一层次的职位。但其职业生涯到了某个时期就发生了停滞, 员工无法再沿管理或技术阶梯往上升。这种现象称为职业高原现象, 是指员工沿企业的管理或技术阶梯向上运动中晋升空间、工作内容与工作责任的相对终止, 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种停滞状态。

2 “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 希望获得成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许多人错误地认为, 只有自己取得了成功, 才能获得幸福。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 许多人陷入职业高原的泥潭。

2.2 组织因素

(1) 组织结构的限制。现在仍有许多企业采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 员工越往上升, 晋升机会越小。 (2) 职业路径的影响。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路径的长短与多寡对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路径越长或越多, 员工遇到职业高原的可能性越小。例如, 一个企业的晋升层级多或可晋升的职位多, 员工就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广的晋升空间, 因此碰到职业高原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2.3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人数、配偶工作情况 (是否有工作, 是否全职) 、个人家庭负担等。通常家庭满意度高的员工, 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热情, 发生高原现象的可能性也比满意度低的员工要小;而个人家庭负担重的员工, 在生活上有更多的压力, 自然会对工作报酬和晋升有更高的期望值, 也就更有可能发生职业高原现象。

2.4 个人因素

包括: (1) 年龄。一般来说, 中年员工较易遇到职业高原。40岁后, 少数意志顽强的人将获得进入高阶层的机会, 而其余的人则不再得到重要的晋升, 因此可能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另外, 由于中年员工相对年轻员工来说, 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较差, 这必然导致许多中年员工失去晋升机会。 (2) 能力。职业高原现象一般发生在职业生涯的维持期, 此时员工虽然已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技能和信息, 但如果缺乏进一步获取知识与提升技能的动力, 个体职业发展就会停滞。

3 “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影响

职业高原的影响既有其不利的一面, 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因此, 有必要对它的利与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有利影响, 避免产生不利影响, 使员工和企业都有更好的发展。

3.1 职业高原的负面影响

职业高原的负面影响是多维的, 包括工作、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无论对员工还是企业来说, 它都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1) 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感到迷茫, 看不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工作很冷漠, 没有激情, 消极怠工。在生活上表现为:时间过长, 员工感到心理受挫, 对生活也感到无趣, 觉得生活平淡无奇, 进而对人生不抱太多希望。 (2) 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一旦企业中出现了较多职业高原员工, 整个企业就会变得缺乏活力与生机。员工不求上进, 企业创新活力减少, 竞争力下降, 更有可能造成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 而新的人力资源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企业的整体运营将受到惨重打击, 使企业大伤元气。

3.2 职业高原的有利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当职业生涯进入高原期时, 应该学会利用这一相对稳定的时机进行自我充电, 克服浮躁的心态, 潜心“修炼”本职工作。同时, 由于高原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相应地要担负的责任也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追求自我发展, 从事个人活动, 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坦然面对现状, 而不必有太多的竞争压力。其实, 进入职业高原期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为今后在职业生涯中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从这一角度来说, 职业高原也无疑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次良机。

4 “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

无论是员工本人还是企业的管理者, 都有责任去防范和减少职业高原现象。首先从自我做起, 对于员工自己来讲, 主动扭转个人目前的被动局面是最为重要的。

4.1 调整认知, 转变观念

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绩效、能力、对组织的贡献不再重要或得不到承认时, 就会发生认知偏差和机能失调, 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个体首先要接受“职业高原”这一事实, 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挫折感和不安。

4.2 提高能力, 挖掘潜能, 在现有工作中寻找亮点

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与工作技术, 不断进行职业和技术的培训, 开发职业潜能。在现有的工作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 同时努力向其它方面发展, 以求在其它方面有较好的发展。

4.3 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 并积极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员工积极地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 才能在职业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 不会感到迷失方向。当对工作或生活没有激情时, 要设法投身到企业文化中去。一般来说, 一个成熟的企业自身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能使个人及时调整好心态, 对工作更有激情和活力。

4.4寻求上级的真实反馈, 积极和上级沟通, 认识工作缺陷

通过寻求上级的真实反馈, 员工可以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在认识到自我优势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的劣势, 从而为全面提升自我, 为谋求后续发展预先做好准备。

4.5 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从原来单位辞职, 并在其它的单位寻求一个与原来相似的职位, 希望工作环境的变化能解决这一问题。

5 组织也要做好准备工作, 避免高原期的尴尬, 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5.1 企业要不断发展和重组

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和壮大, 不断增设新的分支机构和新的工作岗位, 才能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在国内, 家电巨头海尔就经常进行重组, 被业界称为爱“折腾”的企业。不断地进行企业重组和调整, 能让员工更加关注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以争取未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而不会沉溺于眼前职位的得失。

5.2 重塑企业文化, 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

在传统的层级组织结构中, 企业的主流文化认同晋升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成功标志。企业文化应该重新塑造, 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 让员工认识到职业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晋升和金钱, 还有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工作经历的多样性以及不断的自我完善等。只有成功标准多样化的企业文化, 才能让更多的员工认同自我价值, 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5.3 实行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重新组合, 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几个等级以及较宽的变动范围。实行宽带薪酬后, 决定员工在组织中角色的不是职位而是员工拥有的技能和自身的工作绩效, 即绩效工资和技能工资 (在整个薪酬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这样一来, 员工将专注于自身技能的提高与业绩的改善, 从而淡化对职位晋升的需求。

5.4 完善培训体系

针对职业高原期的员工, 企业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状况和需求, 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方式对其进行培训。例如, 对于要求改变工作性质的员工, 应该实施转岗培训, 使其掌握新岗位的工作技能;对于知识技术老化, 但仍有进取心的员工, 应该实施定期培训以更新知识, 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渴望成为专业培训师或内部顾问的员工, 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其相应角色的培训。完善企业培训体系, 一方面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拓宽员工的工作范围, 从而最终提高员工自我认同感, 增加工作满意度,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5.5 工作重新设计

工作重新设计的方法有三种: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和工作项目化。工作轮换是指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 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能力, 避免职务专业化所产生的厌倦。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张, 它增加了员工对计划、执行以及工作评价控制的程度。工作项目化是指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种工作类型不仅可以使组织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而且可以满足员工不断拓展个人职业经验的要求。

5.6 建立职业咨询通道

在企业内部, 管理者为员工积极建立职业咨询的服务渠道, 鼓励处于职业高原期的员工与职业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经理等共同讨论自己面临的问题, 寻找应对策略。通过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 员工可以体验到企业的温暖, 提高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增强对工作的热情和战胜职业困境的信心。

5.7 开设各种咨询会、研讨会

通过与同事、专家间的交流、沟通可以恢复高原期员工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和信心。在咨询会中, 被辅导者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思想, 让自己的压力和疲倦得到宣泄。同时咨询会中的专家、同事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恰当的称赞, 会使员工自信心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从而使其努力创造更佳的业绩。

总之, 企业应当真正做到关心员工的成长, 尊重员工的权益和人格, 对已达到职业高原的员工应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咨询等, 帮助员工调整好心态, 使他们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在某种程度上, 成熟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对职业高原会越来越有经验。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组织状态, 正确地认识问题, 采取恰当而有效的策略, 才能真正使职业高原不再是人们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而向有益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黛布拉L.纳尔逊, 詹姆斯.坎贝.尔奎克著.组织行为学:基础、现实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2]江婷.关注员工的“职业高原期”[J].企业管理, 2006.

高原现象 第5篇

语文课堂教学,在教改大潮的推动下,正在不断向深层次发展,而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学改革继续突破也确实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出现了只在平面推移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指各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共同性趋势,极小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停滞状态,就会呈现一种“高原现象”的图像。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活动,也会出现“高原现象“。及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而出现平面滞留状态。这种课堂教学水平“高原期”的出现具有个性特征,如有的教师主要是教学语言的再提高方面碰到困难,有的教师则可能是在分析、处理教材方面出现了“高原现象”,但在一定的背景中,也会有共性特征,即相当多的教师在同一个问题上滞留于“高原期“。而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现状,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直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其表现如下:

1、对冗长的情节分析。老师偏重于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并热衷于情节作抽象的分析讲解。努力于架空“挖掘内在思想”。所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忽视对语感的培养和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和运用。

2、烦琐的提问设计。为了摆脱情节分析中“单向灌输”,教师便围绕情节设计许多问题,希望学生能参与分析。其实这种提问完全是教师的主观思路,学生只能是被动应答,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尽管答问有多么热闹,学生都处于应付或被拷问的消极状态,谈不上自主选择“学路”,学生的钱能业务发展现。

3、抽象的章法讲评。我国是文章大国,语文教学也历来重视章法。分段、归纳段一、归纳中心思想、讲评谋篇立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当然。适度地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什么不对,但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让小学生接触许多术语,却会因此淡化了听说读写训练,也造成诸多失落,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根深蒂固地“盘踞”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便无法得以真正落实。尽管教学目标相当明确,教学语言堪称精美,板书版画也技艺娴熟,教案编制更是严密周详,但课堂教学贯彻的仍然是教师的“教路”尔卡努到学生的“学路”。教师只是急急忙忙的赶他的环节细密的教案,为了抢时间保证教案的实现,就必须小心回避课堂中本来应有的矛盾,谨慎的防止学生“节外生枝”。于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无法深入到最重要的“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核心之中,失去了根据学情来因势利导作现场处理的活的灵魂,掩盖了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如丰富的想象、会心的鉴赏、逆向的批判、不可言传的会意等等。严重冲淡了语文教学的情意性特点。

要超越这一“高原现象”不是轻而易举的。

首先有教师教学思想上的原因,满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接受”机制,还是运用传统的方法,毕竟轻车熟路,不愿意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法。

第二,教学能力上还是“引导--发现”机制,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三,也有教师思维方法上的原因。要因势利导,临场处理,毕竟易放难受 ,而照“案“宣科,按图索骥,则可以十拿九稳。

第四,还有学生能力上的原因。要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无疑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第五,当然,更有教学评价上的原因,如果评价是看中教师的表演,表面热闹,注意的是面面俱到,讲深讲透,当然无形中会影响教学的深化改革。但是尽管道路曲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势头还是不可逆转的。

新课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治愈诸如此类的“高原现象”,愿我们以全新的姿态投身于课改之中,尽快走出“高原现象”。

作者邮箱: lihaiying12345@tom.com

如何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第6篇

进入初三后,我的朋友一改原先的懒散,学习非常努力,有一段时间进步非常快,可是现在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她非常苦恼,难道没有办法重新突破了嗎?

湖北武汉市第一中学 刘艳艳

艳艳:

你好!你朋友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般表现为学习成绩进步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遇到这种情况,切忌急躁或焦虑,那样更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原来的学习方法是否还适用?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改正暴露出的缺点,增强学习能力,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对突破停滞不前的状态很有帮助。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会觉得非常疲劳,学习动力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坚持。遇到困境时,要有攻关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丰富知识,扎实基础 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提高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在困难面前易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而灰心,进而影响学习进步,此时则可以找老师或家长谈谈心,请他们帮忙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如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等,以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去克服“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 第7篇

大部分小学高级教师经过多年的成长后已经站稳了讲台, 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事业也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由稳步提升步入停滞和退缩阶段, 表现出长时间的“高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新奇感在慢慢地消失, 拥有的热情在渐渐地退去, 对教科研、教学基本功评比等持冷漠态度。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持续下来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小学高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 应该如何予以克服?

观念转换是基础

第一, 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 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因此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的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比其他人群显得更为重要。而小学高级教师走上岗位已经多年, 他们在学生时代中习得的知识是有限的, 他们原来学的知识很快会过时而不适用, 必须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小学高级教师, 要有计划地、认真地选读一些教育科学与教学技术方面的理论著作, 使自己在加深加厚理论底蕴的过程中逐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以开拓的视野和较高的起点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能力, 这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 要确立由“匠”到“家”的职业理想。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师就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一个平庸的“教书匠”往往会墨守成规, 人云亦云, 缺乏个性和创新, 在“高原”上迷途忘返。这要求我们不能甘愿做“匠”, 而要追求做“家”——做一个教育教学中独立思考, 对理想执著攀登的具有科研能力的“教育家”。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 应该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研究室”的观念, 在职业生涯中勇于质疑自己、挑战自己,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追求向科研型转变、成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 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和教师唤醒自我价值的需要, 也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自主实践是关键

教师要积极参与自主实践, 在行动中积累逐步完成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成为一名“学有进展”“教有特色”“研有成效”的教师。

1.在研训中收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过去师范院校中的教师技能培养不可能受用终生,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还必须接受各种培训。教师要发挥协作互助精神,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共同钻研教材;积极参与“听、说、上、评”系列研训活动, 在研训活动中学习同行成功的教育实践, 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先进观念, 学习同行思考、实践现代教育观念的思想方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善于向同行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是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一条捷径。事实上,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 往往是别人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 学习、借鉴他人实践经验, 或许会使我们在黑暗中的摸索变得豁然开朗。

2.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或别人成功的经验, 尤其是失败的教训, 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留心积累, 勤于反思, 善于反思, 不仅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提高工作效率, 还是帮助我们突破“高原现象”的良方。一方面, 要反思成功处, 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恰当的教学设计、敏锐的教学机智、成功的教学个例进行梳理, 写成教后记、案例分析等,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扬长。另一方面, 要反思失败处,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 因而影响教学的动态因素很多, 教师很难把握每一个细节, 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我们要客观地面对失败, 及时记录、思考, 寻找问题的根源,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补短。反思记录写好后, 不能束之高阁, 要与他人共同探讨, 在探讨中更好地得到提升。

3.在科研中收获。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把教育理论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教学实践之中, 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得以充分的交融。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中, 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和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在科研过程中, 要把低层的经验升华为高层的理论, 就一定要勤于动笔, 把在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提炼出来, 写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反思录、经验总结、论文等都是实现这种升华的好形式。这些写作看似事小, 如果贵在坚持, 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获得不小的收获。

4.在博客中交流。“博客”这个网络新兴宠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借助教育博客,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文章, 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 它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网络阅读, 从而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日常教学的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 并坚持通过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课题成果等形式, 将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 在博客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自己的教学潜力, 形成属于自己的资源积淀, 而这个积淀的过程, 也正是专业发展的过程。

机制激励是保障

1.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急需改革。在我国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系列中仅设有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为中级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为初级职务, 另外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评选 (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一般称之为小中高) 取得高级职称。但这种高级职务在小学设置比例少得可怜, 如目前我省的小中高的设置比例仅为1.5%, 远远落后于中学中高级职务的设置比例, 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并且评定须由省级层面操作。这种现象对小学教师而言很不公平, 也很不利于小学高级教师的专业发展。试想一个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分配到小学任教, 通过自己的努力, 顺利的话, 6年便可评上小学高级, 可能因为再向上评高级职称条件的苛刻而望而却步。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 难免会处于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 在“高原”上迷失努力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刻不容缓, 去年上海市把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调整为10%~15%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例子。

2.完善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机制是激励教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学校为了及时掌握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 找出他们的个人优势与不足, 甄别他们的工作效能和个人才能。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规范和强化进入“高原”状态的小学高级教师的职责行为, 增强其责任感, 调动他们履行现职职责的积极性,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应以“促进发展, 体验成功”为目的, 通过教代会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同时运用“发展记录袋”为每个教师记载一学期来的工作足迹, 举行发展档案展评, 既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 体验成功的乐趣, 又让他们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 激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 身边的榜样”, 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

3.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过去, 我国学校分配制度中劳资管理仍是以身份管理为主。职称、职务到了哪一级, 工资也就到了哪一档, 即教师的工资跟职称、职务挂钩, 其收入单调地随着年龄和参加工作的时间增长而缓慢地增加, 从而失去了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而无助于小学高级教师“高原现象”的解决。自2006年7月实施的工资制度改革, 在教师职务结构层次固定不变的情况下,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每一个职务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 还将每一职务岗位分成若干等级 (例如, 设置了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二级岗位……) , 同一职务不同的岗位级别所达到的工作目标及享受的工资待遇不同。这种岗位收入差距激励教师的做法, 是避免教师“高原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急需加大力度予以落实。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实际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度,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以有效克服“高原现象”。

学生体育学习的“高原现象”之审视 第8篇

一、“高原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剖析

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短暂阶段的“高原现象”, 并不意味着该生的学习达到了极限, 而是出现了暂时性的学习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应当对“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如下正确认识。

1. 急功近利带来的恐惧心理。

体育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尤其是体育技能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 它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掌握运动技巧才能提高, 若急功近利, 必然遭受情绪上的挫折。同时, 学校体育学习都处于集体的环境氛围中, 自己的动作表现都处于众目睽睽之下, 担心自己的表现不佳、落后于人, 很多学生因此产生羞涩、畏惧心理, 因此, 虽经过反复练习, 也难免有失误。失败的情感体验不断反馈、积累, 容易诱发学生的恐惧心理, 引发暂时性的学习停顿问题。

2. 学习中的心理疲劳。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动作练习之后, 若不能提高, 很多人感知敏感, 心理负荷大, 来自周围同学、老师、家长的压力, 缺乏成功的体验。由此, 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产生怀疑, 学习兴趣锐减, 在这种状态下往往处于被动学习之中, 感觉浑身无力、无精打采, 每次的动作练习都成了“无用功”。

3. 学习上的被动状态。

一些学生在学习理念上没有将自己处于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没有随着学习阶段的不同和学习项目内容、难度的变化, 而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 使得自己只是被动地跟随老师安排, 盲从进行学习、训练项目进度, 尤其是没有随着不同的学习进度, 将知识和内容消化吸收, 将训练动作、技能不断提炼总结, 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动作练习, 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强化, 从而最终导致学习效果、掌握动作技能的徘徊不前, 即“高原现象”的出现。

4. 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思维。

体育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也是师生间互动性较强的活动, 需要根据不同动作学习阶段的特点, 及时总结学习经验, 融会贯通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 习惯于以不变的习惯性思维去对待体育学习, 不能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策略做出调整, 这样必然导致体育学习的不适应, 容易导致学习停滞不前的问题。

5. 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提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高原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障碍, 正如“木桶”理论中所述, 决定木桶储水量的不是最长的模板, 而是最短的模板。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很多学校出现重视学生运动专项成绩, 而忽视其综合运动素质, 尤其是忽视运动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与训练, 使得训练不得其法, 急功近利, 导致学生在专项训练学习中, 由于综合心理素质的缺乏而产生对专项运动训练的厌烦心理, 出现训练成绩徘徊的现象。

6. 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被充分调动。

体育学习、训练有时是枯燥和繁重的, 需要付出很多忍耐和艰辛, 而很多学生面对单调的训练而变得身心疲惫、麻木, 失去了训练的兴趣和心智,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由此导致学生情绪低落, 训练状态不佳, 训练水平停滞。

二、学生出现“高原现象”后的学习发展趋势

处在“高原现象”中的学生, 由于自身在心理上努力程度不同, 以及采取应对的态度各异, 他们的学习也出现几种不同的发展类型。

1. 越学越烦, 自暴自弃。

这类学生没能及时从“高原现象”的艰难阶段走出来, 往往出现体育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成绩落后于大部分学生群体的现象。

2. 不讲方法, 但坚持学习。

学生在学习责任意识的心理趋使下, 在遇到学习障碍的时候, 没有放弃前进的动力, 而是硬着头皮向前走, 只是没有做学习策略和方法上的调整, 就如戴着镣铐在跳舞, 这类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不佳, 进步缓慢, 但终究会有所收获, 取得学习上的一定进步, 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取得好的学习与训练成果, 其日常学习十分吃力。

3. 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克服和完善自我。

这类学生在学习困难面前头脑冷静、意志坚定;他们在困难面前, 积极地查找自我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的不足, 一般能在体育学习和训练中, 能够及时地调整学习、训练的心态和策略, 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 体育学习和训练上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克服“高原现象”的策略

“高原现象”的出现符合事物曲折发展的规律, 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了极限, 成绩达到了终点。正如在长跑训练中, 每个跑过长跑的人都知道长跑会有极限点, 这个阶段是人最痛苦最容易放弃的时候, 也是最没有信心的时候, 似乎无法挪动一步, 终点永远看不到。这时作为学生,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坚定信心, 坚持下去。高原现象之后, 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还会提高。因此, 对待“高原现象”, 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学生坚持、忍耐。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法, 尤其是用心理诱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走出高原现象。

1. 引导学生找出原因, 正确认识。

在有的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学习困难后, 作为教师, 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 找出问题所在;应教育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 要让学生认识到, “高原现象”是暂时性的情绪徘徊时期, 只要坚持忍耐、调节、克服, 保持良好的心态, 平和对待这种问题, 就会走出学习的暂时困境。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兴奋点”的产生。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各方面的情况, 让学生将自己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少而多地攻克目标, 不断地给自己以成就感。如尝试让学生静下心来, 好好想一想:“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目前的优势有哪些?我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我能依靠的力量有哪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3. 创新教学形式, 消除其不良情绪。

随着体育教学过程的深入, 学生对某一熟视无睹的动作训练可能出现厌烦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 变换训练方法, 调节训练节奏, 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穿插进行动作相关知识教育等, 增加学生学习、训练的新颖性、趣味性,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消除他们的学习惰性, 使他们抗拒学习懈怠的情绪, 甚至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

4.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 及时转换学习思维。

体育教学一般为教师示范, 学生做团体练习、个体练习等。学生在领会体育动作、掌握运动要领方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因此, 他们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作为教师, 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制定学习计划, 加强自我练习, 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弥补他们弱势和缺憾,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训练。尤其在出现学习障碍时, 引导学生调节自我情绪、转换思维方式, 调整学习方法, 优化学习效果, 促进处于学习困难时期的学生摆脱困难。

5. 克服学生自身“弱点”, 克服障碍心理。

要教育学生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 也不要在学习中轻易相信自己天生不如人。在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设计中, 对于一般性的体育学习目标, 大部分学生经过学习、训练都是可以达到的。因此, 学生应克服自卑心理, 找准自己的“弱点”, 积极寻求和尝试新的方法进行学习、训练, 克服自己的不足, 迅速地提高自己, 达到学校学习和训练要求。

6. 转移学生注意力, 正确面对困难。

在体育学习中, “高原现象”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可能是暂时的学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在经过多次尝试走出“高原现象”无果的情况下, 就要将眼前的问题暂时放过、搁置一段时间, 将精力投入其他方面的体育学习、训练项目。这种短暂的放过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淡忘、心理修正, 回头再面对这一学习问题时, 可能就会迸发出新的思维去对待和解决所谓的“困难”, 也许所谓的“高原现象”在一念之间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炜, 傅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大二现象”与“高原现象”——郧阳医学院学生英语学习“高原现象”成因及对策分析.西北医学教育, 2008 (2) .

[2]刘维芳.论运动技能形成和竞技成绩的起伏与高原现象——用正确理念评价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与竞技成绩.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2004 (3) .

[3]邬向明, 饶纪乐, 田麦久.可测量类项群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发展过程中高原现象的研究.体育科学, 1990 (4) .

高原现象 第9篇

关键词:钳工技能,教学,高原现象

钳工培训到了中期阶段, 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 难以感受到明显的进步和成就感, 心理疲劳加剧, 产生厌烦情绪, 训练热情下降, 兴趣消失, 注意力难以集中, 从而导致技能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 这就是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

1. 产生“高原现象”的成因

钳工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 一般出现在中级工形成前后, 主要原因如下:

1) 从客观上讲, 由于钳工技能训练单调、枯燥, 体力消耗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提高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式、方法尚未形成, 身体疲劳, 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使注意力涣散, 兴趣降低, 产生了延误、灰心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2) 从主观上讲, 有的学生意志品质较差, 产生自满情绪, 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 信心不足;还有的学生操作方法不甚妥当。

2. 克服“高原现象”的对策

“高原现象”不是生理极限。事实表明, 只要克服了主、客观障碍, 训练成绩可以继续提高。根据以上成因, 可以找出克服“高原现象”、促进技能形成的有效办法。

2.1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掌握技能的操作要领

钳工基本功的训练, 一定要强调动作姿势的正确、规范, 质量要求可适当降低, 但决不允许采用“小聪明”的方法来获得质量而不讲动作要领。否则, 坏习惯形成后, 不仅以后的质量要求很难提高, 而且动作姿势难以改正。开始练习时要慢一些, 把动作分解, 使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由静态到动态地逐步掌握操作要领, 保证训练的准确性。比如在练习錾削时, 可把錾削技能分解成摆臂、瞄准錾子、击锤等几个动作分别练习, 然后连成一个整体, 进行连续练习, 从而使学生正确、规范地掌握操作技能。

2.2 激发培养学习动机, 提高技能训练成效

学生要系统地掌握钳工操作技能, 必须通过反复地训练, 需要有较稳定、较持久的训练动力, 付出艰苦的努力。要通过创设训练情境,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通过分层次递进式训练, 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在钳工技能训练中, 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 采取分层次进行递进式训练。比如在燕尾件锉配中, 需要用到的操作技能有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等, 其中只要有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 就会影响到工件整体的加工质量。对操作潜能较弱的学生, 要加强指导帮助, 督促他们反复练习未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 努力使其达到专业统一要求的训练技能目标。

2.3 适当分配训练时间, 消除技能训练疲劳

技能的形成要有足够的训练次数和时间进行强化, 应将训练时间分成若干段, 避免过度集中影响疲劳和训练效果。集中学习, 是在一定的时间内, 让学生通过连续训练, 达到技能训练目标的学习方法。分散学习, 则是在学习中途安排恰当的休息时间, 训练存在着间断性。从理论上讲, 分散学习效果好, 有利于消除实习疲劳, 克服技能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实践证明, 采取“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方法组织训练, 效果更佳。对划线、钻孔、铰孔和攻丝等体力消耗相对较小的项目, 采用集中练习;对錾削、锯割和锉削等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的项目, 则采用分散练习。

2.4 训练方式要多样化或交替进行

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加积极性, 保持高度注意力。钳工技能训练是学生体力与智力交融、消耗很大的劳动, 很容易疲劳, 很容易产生注意力转移, 有的还容易因枯燥、疲劳发生教学的抵触情绪。采用多样化练习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倾向。比如, 理论与训练交替、休息与训练交替、业余娱乐与训练交替。必要时还可以把其他形式教学手段引入实训教学, 如观看操作录象、外出到企业参观等。也可以组织讨论会, 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训练课的收获与创新, 最后由教师总结, 通过讨论交流学习, 集思广益。

2.5 精心组织课题, 激发训练欲望

实践是为了应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 如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本事”, 将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到一定程度后, 适当安排与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课件或生产成品, 有条件的还可以下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以检验学生训练技能的掌握水平。训练课题要实用化、趣味化, 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训练。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 激发起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兴趣, 改变他们被动的技能训练状态, 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体验到技能的神奇。

2.6 加强技能考核, 激发训练积极性

技能训练过程中, 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严格考核是促进主动学习、克服抑制状态、提高技能水平的外部动力。每一课题结束后, 要善于进行总结, 其目的是指出学生在该训练阶段独立工作的成果, 对其训练作出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同时, 根据制订训练要求进行分阶段技能达标。

2.7 开展技能竞赛, 体验成功喜悦。

技能竞赛不仅是鼓励学习技能的有效手段, 也是突破“高原现象”的良方。从生理上讲, 竞赛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心理上讲, 竞赛使学生心理紧张度增大, 注意力高度集中, 对提高技能水平会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中, 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又增强了竞争的意识。

3. 结束语

“高原现象”在钳工技能训练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既难以避免, 也是造成学生技能停滞的主要原因。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安排,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越过“高原期”, 使其技能不断得到量的积累,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熟练的顶峰。

参考文献

[1]刘忠元.技校生钳工实习课操作技能的培养[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

高原现象 第10篇

进入高三, 尤其是中后期, 许多学生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化学成绩在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 甚至不进反退。这种现象就是“高原现象”。严格来说, “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

如何认识这一阶段呢?我们有必要认识学习过程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新规律, 学习比较费力, 因此一开始速度提高得较慢。

迅速提高阶段:此时, 学习者已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窍门”, 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并因此受到鼓舞, 提高了兴趣, 树立了信心, 因而进步更快。

学习高原阶段: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 剩下的多是难点, 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进步速度放慢, 尽管每天学习也很用心, 但成绩提高不大, 有时甚至下降, 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克服高原阶段: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 探索方法, 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 掌握了新的规律或技巧后, 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可见, “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正常现象, 是两次上升之间的水平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一件好事, 说明学生已进入了较高的学习层次, 学习者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

二、“高原现象”的原因

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心理素质不尽相同, 造成高三复习中“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相同。归纳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法不当。

化学学科知识点相对多、杂、散, 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梳理, 使之形成体系, 又要对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进行重点把握。一些学生没有把握化学的学科特点, 胡子眉毛一把抓, 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考试或练习中, 不知该用哪一个, 怎么做;一些学生只顾做题的数量, 整日埋头苦练, 不仅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且还买来许多卷子, 只见树木, 不见树林, 学习效率低下;一些学生做题习惯不好, 或审题马虎, 或计算能力太差, 或文字表达不规范等造成失分;一些学生对概念、性质、原理等知识点非常清楚, 解题的方法也知道, 但不知道在具体题干下如何把它们组合起来, 把题目做出来, 所以经常出现“老师一讲就明白, 自己一做又迷糊”的现象。

2.生理疲劳

一些学生的“高原现象”是由于生理疲劳造成的。高三的学习相当紧张, 复习容量大, 作业量大, 一些学生往往复习到深夜。这时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 加强营养补充和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就会引起大脑和身体的过度疲劳。若不考虑实际地加班加点, 打疲劳战, 只能白天上课昏昏欲睡, 精神不振, 进而导致思维缓慢, 精力不济, 复习效率低下。

3.心理疲劳

高三学生直接面对着高考, 家长、教师、亲友都对他寄予极大的期望。这种期望让学生感觉到的就是方方面面的压力。一些学生不能科学地变压力为动力, 只是简单地认为自己的实际水平与家长的期望值相差过大, 难以达到目标, 因此产生畏难情绪, 出现自卑、焦虑现象。这种过重的心理压力, 会打乱学生的复习计划, 分散精力, 造成学习成绩停滞, 甚或倒退现象。

4.教学方法不当

高三的化学复习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形成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关注主干知识, 掌握解题规律, 培养良好应试能力和技巧,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但一些教师不注重点的梳理, 难点的突破, 在课堂上, 简单地采取“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授课方式,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上课感觉沉闷, 没生气, 复习效率低;还有一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 不认真分析学生哪些已经掌握, 哪些需重点强化, 哪些需进行变式训练, 讲课时大水漫灌 , 平均使力, 没有重点, 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强, 复习实效性差;还有些教师不进行或很少进行教学反馈, 不顾及学生是否掌握, 只满足于已经讲过了, 学生出错, 自己还很气愤, “这个题已讲过了, 怎么还错?”

三、对策

“高原现象”虽然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正常现象, 但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规律, 不能找到突破的办法, 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进而延长高源期。高三化学教学中, 要针对高原期产生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 帮助学生迅速渡过这一时期。

1.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克服焦虑情绪

教师有必要把学习的四个环节、引起“高原现象”的可能原因介绍给学生 。要让学生认识到, “高原现象”是一个正常阶段而已, 不用过度紧张。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 还是好事, 因为它充分暴露了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应试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如果能正确面对, 找出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就能获得更大的进步。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一时期, 把暴露的问题看成是“我又找到一个得分的增长点”, 将会有利于这一时期的迅速渡过。

2.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高原现象”有时也一定程度地暴露了一些教师在教的方面的不足。如果教师能深入分析, 并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提高, 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高三的复习教学容量大、课时紧, 如果不注重教法创新, 非常容易形成一言堂, 教师滔滔不绝, 学生昏昏欲睡。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 在复习中甘当配角,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的学习服好务。在复习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分层推进。复习中要科学、合理进行反馈, 准确把握学情, 针对学生易错点, 开展针对性教学。复习中还要认真研读考纲, 准确把握高考的广度和深度, 减少无用功, 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3.把握学科特点, 促进学法改变

化学知识点多、散、杂, 体系性不强, 识记要求多, 以物质性质为主体贯穿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在充分介绍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方法的同时, 结合习题讲解, 让学生体会学科特点和命题思路。复习中, 引导学生能自主建立知识网络, 理清重点、热点, 同时, 加强检查和督促, 以促进学法转变。

要引导学生重视典型题和错题, 会进行考后反思。典型题在知识点考核、命题思路、思维角度上往往具有代表性, 认真思考, 认真总结, 往往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做错的题, 或是因为审题, 或是因为计算, 或是因为基础不扎实造成的。一些学生往往认为只要自己以后注意一下, 就不会再出现了。事实上, 这些失分是平时学习环节中不足的自然延伸, 不是“过失性失分”, 而是“永久性失分”。只有重视错题, 理清原因, 才能发现不足, 此时加之以对应性训练, 才能避免再次失分。

4.加强心理疏导, 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高三学生平时要注意心理调解, 排除干扰因素, 增强自信心, 要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压力的方法, 沉着冷静, 轻装上阵。比如:可以主动、适度地进行“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认同, 自我鼓励, 运用想象的力量, 使自己的心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高三学生压力大, 心理较原来相比较为敏感、脆弱, 稍有风吹草动, 便会草木皆兵。教师、家长要多观察、多关心, 多鼓励, 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和长处, 要给学生打气, 让学生充满信心, 顺利渡过高原期。

5.学会张弛有度, 克服疲劳现象

高三学生要善于调剂身心, 不打疲劳战。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呆滞时, 要及时调剂, 学会科学用脑。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 接受不同的刺激。变换学习内容, 文理交替, 调整兴奋点, 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方法。很劳累时, 也可以听听音乐, 做做深呼吸, 或与家长、师友谈谈。

高三的学生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 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作息时间, 并形成规律。当然, 参加适当体育运动, 加强锻炼, 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是必须的。

四、结语

大多数学生在高三化学复习中都会出现“高原现象”, 但时间长短并不一致,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研究对策, 同时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善, 注意引导学生学法的提升, 帮助学生尽早渡过这一时期, 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中“高原现象”是一个正常现象, 学法不当、生理疲劳、心理疲劳、教学方法不当等都会引起。在应对时, 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阶段, 根据具体原因, 通过改进学法、改进教法、加强心理疏导、学会张弛有度等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高原现象,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80-181

[2]詹晓渊.化学总复习中应用“练后反思”, 提高考试成绩的准实验研究报告.化学教学[J], 2005- (3) -38

高原现象 第11篇

“高原期”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形成过程中, 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 甚至有所下降, 但在逾越“高原期”之后又继续上升。

国外对职业高原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现象及对组织效率的影响。1977 年, Ference、Stoner 和 Warren 基于对组织现实的观察, 提出了职业高原 ( career plateau ) 的概念:职业高原指职业中的某个点, 在达到这一点时, 员工被提拔到更高层级的可能性很小[1]。此后, Veiga从职业流动的角度对职业高原的含义进行了扩充, 认为职业高原不仅包括垂直方向晋升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还包括在水平方向流动的停滞[2]。 Feldman 和 Weitz 则从责任角度赋予职业高原概念新的内涵:职业高原是指个人能够承担更大或更多责任的可能性小[3]。

我国对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 张继安发表《教师能力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一文, 首次将职业高原的概念引入教育领域[4]。2006年, 寇冬泉和张大均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师职业高原定义为:教师职业高原, 是指教师在其职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与挑战有关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缺失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5]。

国内外学者对职业高原的定义, 更多关注的是职业高原的表现及其对个人专业成长及组织效率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找到职业高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更有实践意义。因此, 笔者将教师职业高原定义为: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 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 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状态。

二、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上看, 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非直线性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专业内涵, 提高专业水平, 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学历高, 思维活跃, 政治觉悟高, 创新能力强。但是, 由于高职院校的诸多特殊性, 如个人成就感低、教学工作量大、社会认可度不高等, 在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下, 青年党员教师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现象。

1.个人因素。

何齐宗认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经历“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6]。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时间不长, 一般处于“生存关注”或“任务关注”阶段。在这一时期, 虽然教师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并等于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技能。如果教师的学习能力与上进心不强, 情感情绪不稳定, 那么, 他们在适应了“生存关注”阶段, 进入“任务关注”阶段,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有的教师就会满足于现状, 从而形成职业高原现象。

2.家庭因素。

青年党员教师度过了“生存关注”阶段的初教期后, 在个人生活上都处于婚恋期, 有的已经组建了家庭。这时家庭因素将对职业高原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这主要包括家庭满意度、配偶工作情况、个人家庭经济负担等。家庭生活满意度高的教师, 由于生活更幸福, 对工作会更有兴趣与热情, 发生职业高原的可能性小。配偶有工作的教师家庭经济压力更小, 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较小, 因而产生职业高原的可能性也较小。而个人家庭负担重的教师, 有更大的生活压力, 对工作报酬与晋升的期望值也高。因为生活压力, 有的青年党员教师不得不从事校外的兼职工作, 这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从而形成职业高原现象。

3.组织因素。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公平竞争机制、教学环境生态、职务晋升制度、人性化管理状况等都影响着教师专业的发展。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或中职升级而成, 有些院校甚至还停留在中专的管理模式上。而青年党员教师大部分都拥有高学历, 他们思维活跃, 创新能力强, 关心学校的发展并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高职院校管理民主协调性不强, 领导的管理风格缺少人性化关怀。学校为了留住人才, 对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加以种种限制, 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缺少恰当的激励措施。而且不少高职院校不重视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 办学目标倾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缺少浓厚的科研氛围。加上高职院校学生求知欲不强, 使青年党员教师工作没有激情。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 直接影响青年党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导致青年党员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进而形成职业高原现象。

4.社会因素。

由于认知的原因,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 教师的教学任务重, 工作强度高, 青年教师的待遇和薪水相对较少, 个人成就感低。在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大环境下, 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同时, 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职称评审权, 高职教师在职称评审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使许多青年党员教师缺乏热情, 缺乏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 在教师岗位上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不再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甚至出现工作重心转移, 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其他工作, 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厌倦, 从而形成职业高原现象。

三、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应对职业高原的措施与建议

1.个人层面。

“解铃还需系铃人”。职业高原的形成, 受教师个人受教育程度、人格特质、情感、需要与价值观、压力、内部动机等的影响。因此, 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职业高原。首先, 青年党员教师应提高认识, 不要认为职业高原带来的全是负面影响。事实上, 职业高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它为个体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准备。其次, 面对职业高原现象, 要积极应对。当发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出现类似职业高原的特征时, 应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做自我分析, 然后, 付诸行动, 即增强上进心, 谋求专业发展。当然, 这些都与教师的主动性与自身努力有关, 如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主动参与学校的教改项目,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短期培训等。

2.家庭层面。

青年党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不长, 有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在现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家庭应多理解并支持他们的工作。首先, 应努力创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家庭气氛, 对他们的薪资、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要急功近利。其次, 在面对暂时的生活压力时, 鼓励他们在不影响专职工作的前提下, 有选择性从事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 以便在解决经济压力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后, 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青年党员教师看到自己的未来, 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急躁情绪, 正确应对职业高原现象。

3.组织层面。

组织是教师专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反过来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 组织应为青年党员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首先, 应该努力在感情上关心教师, 在生活上照顾教师, 在事业上支持教师。这样, 当青年党员教师出现职业高原的前期征兆时, 他们就不会有挫折感, 从而为他们积极应对职业高原奠定基础。其次, 组织应“以人为本”, 实行民主的管理措施, 激励教师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青年党员教师学历高, 能力强, 工作有激情, 组织应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改及科研活动, 公正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 让他们有职业成就感, 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最后, 组织应拓展渠道, 关心青年党员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影响因素众多, 也因人、因事而异。组织应该通过调查研究, 了解不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不同需求, 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审、进修深造等方面创造机会, 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逾越职业高原。

4.社会层面。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 虽然高职院校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子系统, 但它仍然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能量交换。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形成, 很大部分受社会这个大系统环境的影响。首先, 政府应加强媒体宣传, 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使他们安心任教, 乐于施教。其次, 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 并适当吸纳社会资金。在目前我国还存在结构性失业的情况下, 更应实施积极的倾斜性政策, 帮助高职院校进行建设。另外, 可以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办学, 如发行教育彩票等, 将所筹资金用于高职教育;建立全国性高职教育发展基金;运用产业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手段引进民间资本办学;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等。最后, 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比如, 在职称评审与聘用上, 实行评聘合一制度, 并适当下放权限, 分级管理, 让一些优质高职院校拥有一定的职称评审与聘用权。

摘要:教师的职业发展是非线性的, 在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下, 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因此, 应该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层面积极应对, 帮助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逾越职业高原。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职业高原,成因与对策

参考文献

[1]Ference, T.P, Stoner J.A.F&Warren, E.K.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J].Management Review, 2 (4) , 602-612.

[2]Veiga, J.F, Plateaued versus nonplateaued managers:career patterns attitudes and path potential[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2) :566-578.

[3]Feldman, D.C.&Weitz, B.A, Career plateaus in thesales force:Understanding and removing blockages to employ-ee growth.[J].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sales management, 8 (3) :23-32.

[4]张继安.教师能力发展中的高原现象[J].中小学管理, 1992, (5) :16-17.

[5]寇冬泉, 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4) :72-75.

上一篇: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下一篇:能繁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