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配音翻译论文

2024-07-07

国语配音翻译论文(精选3篇)

国语配音翻译论文 第1篇

翻译是人类创造性的语言转换活动。要把翻译做好, 在翻译中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润色, 加工, 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 通俗易懂。只有这样的翻译才符合广大读者的表达习惯, 具有可持续性。大多数人都认为, 只要学好了外语, 就可以成为一名好的翻译, 因为翻译的基础就是精通外语。但是, 事实上如果只是精通外语未必就能够得心应手的从事翻译活动, 因为翻译是一门学问, 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懂得翻译的理论、方法与技巧, 能够使我们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

一、翻译的概况

《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 达其志, 通其欲, 东方曰寄, 南方曰象, 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这是源于史料的最早关于翻译概念的记录。因后来与北方民族的交往渐深, 逐渐改称“译”, 佛教传入后, 又在“译”之前加上了“翻”, 变成“翻译”。翻译活动的形式有笔译、口译两种, 翻译活动的范围有纵、横两种形态。纵指本民族语言内或古今不同语言的翻译, 横则指不同方言、民族、国家间语言的翻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 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中, 各种语言的互译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 人际间的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交流的最主要障碍就是语言, 因此翻译便成为交流信息, 疏通思想的重要工具。翻译的交流和融汇, 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 它既是语言交流的工具, 又是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韩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翻译方法是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得来的, 韩语翻译方法与技巧总结起来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常用翻译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翻译过程中的对应转换方法, 即直译, 这要求中、韩两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一致;二是翻译过程中释意性转换的方法, 即意译, 条件是不能按照原文形式进行语言的转换, 而必须放弃原文形式, 以译文的表达习惯保证原文的意义;三是翻译过程中把一种语言文字的发音所蕴含的意义, 用另一种与原文发音相近或相似的译文文字来表达的翻译方法, 即音译。

2、翻译时可使用的技巧

除了上述一般的翻译方法之外, 还有许多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巧:⑴韩语中有许多成语和俗语是可以找到与汉语相对应的对象, 把它们翻译成汉语时, 只要对应转换就可以了。⑵采用增补转换法补充一些单词或短语来进行翻译, 可更加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⑶将不符合汉语习惯的部分省略也是翻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之一。省略转换法与增补转换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⑷韩国语与汉语的语序不同, 表达习惯不同。根据听者或读者的需求以及译文的表达习惯, 把原文语序进行必要的调整, 即移位转换技巧。⑸韩语相对于汉语, 其定语通常较长, 翻译时可以把一个长句子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子, 或者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句子,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合转换技巧。⑹由于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上的不同, 会有只属于自己的特殊语汇, 这种语汇的转换, 既找不到相对应的内容, 又无法还原, 这时可以使用假借方法, 也就是用与所需内容相近或者相似的语句。⑺为了表达和修饰的需要, 或者是表达习惯的不同, 可采取逆向转换的方法进行翻译。比如原文是否定句, 但是因为表达的需要翻译成为肯定句。⑻为更好更明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可以把句子的成分相互转换。如有时候可以把汉语中的宾语翻译时改成韩语中的主语。

三、韩语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韩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 所以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赋予的含义是非常必要的。如中国人通常用狐狸比喻圆滑、奸诈、狡猾的人, 用熊比喻肥胖、蠢笨的人, 这些比喻通常认为是贬义词。但是韩国人则认为狐狸应该认为是聪明伶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 熊应该认为是勤劳朴实、诚实善良的女人, 这些比喻通常认为是褒义词。又如“大叔”这个称呼在韩国是女性对只要比自己大的男性 (一般只同辈人) , 都可以叫大叔, 并不是年龄差距大才叫的, 甚至有时候在男女之间比较熟, 或是男女恋人关系情况下也可以叫。而在中国“大叔”这个词则指自己的长辈, 不包含恋人的意思。翻译时候如果不考虑这种民族文化上的差异, 仅仅机械的进行翻译, 必然会使人们理解上出现很大的失误。

2. 在翻译时要注意同形异意词

韩语和汉语有着极大的渊源, 在韩语中有许多汉字词, 而且大多数汉字词可以直译。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 虽然这些词语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韩语中还有些词语是朝鲜族自己创造的或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 翻译时绝对不能望文生义。如韩语中“邀请”除了只邀请客人外, 还有要求的意思。韩语中可以说“邀请检查”, 但是汉语通常是不可以的。另外, 有些汉语语言的修饰关系成立, 但是韩语中却是不成立的, 因此, 翻译时候要注意词汇之间的修饰关系。如汉语的“严重”翻译成韩语时也说严重就不对了, 应该翻译成“深刻”, 即“深刻的问题”而不是“严重的问题”。在韩国语中, 同形异意词有许多, 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 翻译时应该注意成语俗语

韩语的一些成语、俗语来源于汉语, 但是有些却不能还原或做对应的转换, 因为有时其意思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很多成语俗语已经随着历史发展发生了变化, 因此翻译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如“落花流水”来源于汉语成语, 但是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一样。在汉语中它指花残凋落, 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 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 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而在韩语中则仅指晚春的景象。所以, 在翻译时正确的理解成语俗语的意思, 然后选择恰当的词句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出版社, 1980.

[2]彭莱.翻译理论与实际应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胡继琴.朝译汉定语翻译技巧[J].延边大学学报学会, 1994, (02)

国语配音翻译论文 第2篇

本文借用胡庚申教授近年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译制片《花木兰》的配音翻译进行简要探讨,以具体的实例揭示译者在配音翻译时所需进行的多维度上的适应选择过程,指出今后译制片配音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胡庚申教授近年提出的一套新的翻译理论,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哲学依据,将翻译视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基本理念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2]同时,该理论将翻译方法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产生恰当译文的翻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3],可应用于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翻译活动中,其中包括译制片的配音翻译。

二、《花木兰》配音翻译的适应选择

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以西方视域对中国题材进行了重新阐释与改写,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片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文化,又融入了大量美国文化元素,因此在给该片进行配音翻译时,不仅涉及到将中国文化内容译回原文化语境,又涉及到将美国文化内容译入新的文化语境。

此外,译制片的配音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文本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要照顾到语言、文化、交际等因素外,还要兼顾一些技术层面的要求,如口型、停顿、画面语序等因素的限制。因此,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对译制片《花木兰》进行配音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进行胡庚申教授所总结的“三维转换”,也需考虑由译制片自身特点所致的其它方面的适应。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讨论前者,即译者如何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进行适应选择。

2.1 语言维

翻译首先涉及的是双语转换, 配音翻译也不例外。在将英文台词译成中文时,译者必须在兼顾口型、停顿、画面语序等方面需要的同时选用地道得体的口语,准确传达角色的言内与言外之意。如电影《花木兰》中,京官赐福(Chi Fu)在下达皇上诏令时说:

(原影片)By order of the Emperor, one man from every family must serve in the Imperial Army.

(译制片)皇上下了诏书,每家出一名男丁,应召入伍,保家卫国。

该例中,译者将原语中的长句分解成若干短句,并选用汉语四字格(“保家卫国”),不仅成功传达了原语的威严语气,而且用词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目的语口语表达规范。

2.2 文化维

外国电影作为文化跨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文化因素的处理在译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的处理不当,轻则可能导致观众的接受障碍,重则引起观众对不同文化的普遍误解。迪士尼英文电影《花木兰》借用了中国题材,将其译制成中文,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种“回归”— 回归原题材的原语文化语境。在新的生存语境下,译者须尽力适应新的文化场,适应该场中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及其它文化内容的前理解,因此,有时译者不得不进行改写,如下例:

(原影片)Matchmaker: 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

Mulan: Fulfill your duties calmly and… respectfully

Um, reflect before you snack…

(译制片) 媒婆:“三从四德”的“四德”你会背吗? 快点背

木兰: 妇德指的是卑顺,妇言是……少说话,妇容要端庄,还有……妇工……

2.3 交际维

影片中角色之间的交际意图主要是通过对白传递给观众的,因此配音翻译还须在交际维度上再现原片的内容。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幽默的翻译:

(原影片)— Order, people, order!

—I’d like a pan fried noodle.

—Oh, oh, sweet and pungent shrimp.

(译制片)— 还吵,吵什么呀?

—我要炒个葱花蛋!

—噢,炒个宫爆虾仁!

该例中,英文台词利用“order”一词多义而实现谐义双关,创造了幽默的条件。配音翻译时,译者巧妙借用“吵”与“炒”同声异义,实现谐音双关,变通地再现了原影片中的幽默,从而在交际维度上成功地进行了适应选择。

三、结语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方法简化为“三维转换”,即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重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一理论对译制片的配音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迪士尼英文电影《花木兰》的配音翻译即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在配音翻译过程中,译者也需要进行多维度适应选择,才能创造出佳作。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5.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79-180,133.

国语配音翻译论文 第3篇

1. 词汇方面

佛经翻译输入了大量的佛教词汇, 这些词汇, 随着历史的发展, 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

从这些词汇的构成来看, 大致有如下五种情况:

1) 、汉词佛意

汉词佛意词汇的使用, 使这些汉词具有了新的含义。这类词如, “意识”, 汉语的“意识”一词本指“意向见解”, 但在佛典里“意识”是复合词, 是佛教的法相名词, 为六识之一。“色”, 汉语里本指颜色, 但在佛典里泛指物质的东西。“空”, 汉语里本指不包含什么或没有内容, 但在佛典里却是一个标准的哲学概念, 指的是事物没有实体, 皆由因缘而生。“漏”, 汉语里本指东西从孔或缝隙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但在佛典里则是指烦恼。

2) 、意译词汇

这类词汇在佛典里运用的较多, 对汉语的影响也较大, 时至今日, 人们还大量地使用着这些词汇。如执著、虚空、平等、空寂、迷惑、真实、圆满、心田、根基、实际等等, 都属这一类。

3) 、梵汉合壁词

这类词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虽在佛教典籍中大量出现, 但就一般意义而言, 我们平时则很少使用。这类词如, 佛法、佛经、禅师、僧人、涅、般若、参禅等。

4) 、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

这些词有的已经被我们拿来广泛运用, 也有一部分沉淀在佛典里, 从而成为佛教的专用名词。这些词如, 魔鬼、魔障、宝塔、拜忏、梵、呗、宝刹等等。

5) 、源于佛典的成语和熟语

如, 天花乱坠 (见《心地观经·序分》) 、不二法门 (见《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 、不可思议 (见《大智度论》及《维摩诘经·不可思议品》) 、盲人摸象 (见《涅经》卷三十二) 、作茧自缚 (见《妙法圣念处经》) 、随机应变 (见《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 等。我们常用的无事不登三宝殿, 临时抱佛脚,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俗语, 歇后语都来自译经。

2. 语法结构方面

汉魏六朝时期的译典中, 开始出现如用“把”、“将”、“着”、“了”、“便”、“就”等所构成的新兴语法成分。在整个句子中, “之乎者也矣焉哉”等汉语句子中常见的词则在翻译经典中几乎找不到了。汉语助词“于”字, 在先秦两汉书籍中从来不用再动宾之间, 六朝时的译经, 为了凑韵文字数, 才有了这种用法。如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中就有“击于大法鼓”, “供养于诸佛”这类的句子。此种用法, 后来被传到皮簧戏词里, 就出现“了打骂于他”, “取笑于他”这样的说法。

3. 音韵方面

汉语的反切法与佛经的翻译有关。 (所谓反切法, 就是古代的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的音, 取前一个字的声母, 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 例如秀字就可以说是西幼切, 也就是取了西字的声母, 幼字的韵母和声调。) 反切法起始于汉末, 风行于魏晋, 无疑是受了佛经翻译的影响。因为佛经翻译, 接触到拼音的古梵文, 而翻译有时要求音译之正确, 反切可以分辨, 规定字的正确读音, 因而得以流行。到了隋朝, 出现了《切韵》, 到宋代更发展成为《广韵》, 有了声母和韵母, 使我国的“反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语中“四声”的确立, 也与佛经翻译有关。我国最早的韵书是按“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 到齐梁时, 沈约, 周颙等人把平、上、去、入正式定名为四声。陈寅恪说,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的本体, 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 平上去分别是由于当时转读佛经三声, 与印度古“声明论”的三声相符。与入声相配, 便成为四声。

4. 修辞方面

佛经里大量的譬喻, 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如维祗难译的《法句经》中有些譬喻:

不怒如地, 不动如山。 (第十五品)

恚能自止, 如止奔车。 (第二十五品)

心弃恶法, 如蛇脱皮。 (第三十五品)

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里, 把人生也比作朝露:犹如朝露, 滴在草上, 日出则消, 暂有不久, 如是人命如朝露。受其影响, 曹操的《短歌行》里也有这样几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佛经中反复的偈颂, 铺排的叙述, 影响了我国文学的修辞手法。

二.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1.佛经翻译对我国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

1) 空与无常

佛教的东传, 带来了“万法皆空”、“诸行无常”的观念, 非但更强调提醒原有人生苦短之观念, 更充分地开拓刺激了中国人的哲学视野, 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红楼梦》中《好了歌》, 还有甄士隐的解释等都体现了空与无常的思想。

2) 果报轮回

佛教东传以前, 中国本土原也有类似果报的思想, 但却与佛家所云大相迳庭。儒家讲的是“天道福善祸淫”, 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此种将人事因果归之于天的“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的说法, 往往令人有一种天威难测、捉摸不着的感觉。佛家之果报思想则不然, 讲的是生死轮回、三世业报。大致六朝以后, 果报思想已深入民间, 成为中国人民根深柢固的信仰。也影响了文学作品。如王琰的《冥祥记》、刘义庆的《宣验记》、侯白的《旌异记》、颜之推的《冤魂志》及《集灵记》等。曹雪芹在第五回即安排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事, 警幻仙子显示金陵因果名册, 演唱十二曲红楼梦, 暗示出生命的虚幻无常, 与命运前定的因果观念。

3) 鬼神地狱

“地狱”的观念则是外来佛教的说法。佛教的地狱说, 汉末传入中土, 兴盛于南朝。六朝时盛行的志怪小说, 受佛经中地狱观的影响重大。鬼神地狱说经宋平话小说、元明通俗小说之渲染, 到十七世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出现, 更是大放异彩。

4) 龙族联宗

佛经中说龙是佛的护法, 龙与佛生前灭后关系之密切, 故而随着佛教之东传, 中国文人在思想上也撷取了佛经中龙之特性, 将之附会于中土旧有龙之形象观念, 而在小说史、文学史上藻绘出一片彩饰绚烂之天地。

中国的文学作品自魏晋以后, 尤其是宋朝以后之戏曲小说, 几乎都成了诠释佛教无常、苦、因果轮回, 地狱等观念的反映。小说如此, 其它诗词、歌赋、戏剧等莫不如此。

2.佛经翻译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

佛经中保存而立许多古代印度的民间故事和寓言, 使得我国文学的故事性的加强。如吐人幻术, 梦幻人生, 狸猫换太子, 镜影谜团, 鹦鹉救火, 聊斋画皮等均在佛经故事里可以找到原型。还有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耶那》里面的大将哈纽曼演变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业师黄永武先生《猪八戒的由来》一文中, 推其系由密宗大摩里支菩萨驾前之小金猪演变而来;而沙和尚也是密教中的深沙大神;至于其内容情节, 依据曹仕邦《西游记溯源》中考证, 亦多出于唐慧玄所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诸多线索, 几乎举不胜举。

3.佛经翻译对文学创作形式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 梁启超曾加以总结, 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 佛经一概不用 (除支谦流之译本) ;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 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 铺排叙列, 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 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翻译经典不附合当时流行的骈文家的绮丽词句,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倒装句, 提问句, 以及解释语句, 佛经翻译的这些特点给汉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模式。

翻译佛典中散文和韵文交错使用的活泼风格, 也是佛教来华前汉语文章中所不多见的, 而这种活泼的文体风格, 则很大程度上导引了唐以后的变文的形成 (可参见周叔迦著《漫谈变文的起源》) 为汉语向口语化方向发展作了先期的准备。

据胡适考证, 佛经散韵夹杂的创作形式, 与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 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佛经的每一小段之后都有偈颂, 偈颂是可以歌唱的, 传到中国以后, 便产生民间变文, 造成讲唱与说话文学的兴盛。

此外, 散文之中夹有韵语, 便是后来我国话本及章回小说的“诗曰”, “有诗为证”, “有一道词儿唱得好”“预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的来源。

三、结语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 佛经翻译中的外来词汇与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学互相影响, 互相融合, 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与文学宝库, 使得汉语言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

摘要:佛教传到中国, 据正史的记载迄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佛教的传入, 佛经的大量翻译, 对中国的文化领域 (思想、政治、经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风俗等) 影响极其广泛。本文主要从语言和文学方面来探讨佛经翻译的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语言,文学,影响

参考文献

[1]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明明, 简论汉语词汇中佛教外来词, 聊城大学学报, 2009, (2)

[4]李笑蕊, 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中国水运, 2004, (4)

[5]张萍, 试论翻译对中国通俗文学形成于发展的影响, 清华大学学报, 2004, (19)

上一篇:汽车冲压件下一篇:国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