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体系范文

2024-05-19

交互体系范文(精选10篇)

交互体系 第1篇

3.2 CableLabs机构的OCAP

北美的有线电视交互应用中间件选用的是CableLabs所制定的OCAP (OpenCable Application Platform) 标准, OCAP现有最新标准见表3。

OCAP标准分成核心和扩展部分, 其中核心部分定义了Java虚拟机、应用程序的存储和信令、安全机制、图形、资源管理、DPI等, 扩展部分包括DVR、家庭网络、前端面板、设备扩展等, 软件架构见图3。

3.3公共核心API

依据ITU-R BT.1722-2建议书《交互式电视应用的执行引擎的指令集的协调》, 为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所建议的平台定义包括表4中的公共核心, 其概念来自ARIB STD-B23、MHP 1.2、ACAP、OCAP 1.0和GINGA-J中所述的共性。

4 我国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体系制定建议

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的贯彻实施, 有助于丰富数字电视机呈现的内容, 增强互动性, 扩展应用范围, 对促进产业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网络电视机的兴起更带动了交互应用的推广, 但也带来定义不清、使用混乱的情况。为规范其发展, 必须从顶层规划好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体系并尽快完成重点标准的制定。

首先, “交互”应是数字电视的一个特性, 而不应是单独的数字电视的类别, 因此, 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体系应为数字电视标准体系的子体系;其次, 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应充分考虑未来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 既能适应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发展需求, 也要考虑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发展需求;第三, 由于标准与利益的关系, 国际上数字电视交互应用, 尤其是中间件标准包含了诸多的知识产权, 以MHP为代表的标准涉及了多种实现, 其实质是多家商用中间件的协调产物, 从功能上说, 这些中间件功能有交叉, 未实现最优, 因此, 建议我国的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规定中间件功能最小集 (API) , 更优的中间件由商用中间件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综合上述, 建议的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体系见图4, 参考公共核心API的功能, 建议中间件的基本API功能建议覆盖见表5。

2010年, 工信部下达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交互式平台第1部分:系统架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交互式平台第2部分:应用编程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交互式平台第3部分:系统测试规范》三项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标准的制定计划, 以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要承办单位, 目前该三项标准已完成送审稿。

为促进我国交互式式数字电视的发展, 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出台相应的产业规划和发展纲要, 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引导企业进行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研发;二是鼓励标准的实施推广, 化解当前交互式应用发展不统一、交互式协议不一致、各个厂商各自为政的局面, 推进符合性检测认证;三是创新发展模式, 进一步培育和开拓市场。例如, 自从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商店取得成功后, 应用程序商店这一商业模式也被众多人所接受, 在数字电视机方面, 推行统一的应用程序商店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统一交互式平台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统一的应用程序商店, 以引导、规范和推动产业的发展。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龙跃, 王穆坤, 张素兵.国外交互数字电视标准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5 (1~2) :33-35.

[2]邵军.交互电视与中间件系统[J].有线电视技术, 2004 (3) :7-11.

[3]陈猛.交互数字电视标准DVB MHP[J].电子产品世界, 2006 (6) :96-102.

[4]金罗军.互动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解读2 (OCAP篇) [J].中国数字电视, 2009 (9) :69-73.

多重交互 多样交互学习 第2篇

“多重交互”是指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互动,在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实验教学优质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教师、研究生助教、校内外专家的交叉交互与资源共享。

“多重交互”新模式实现了教师指导与计算机TA助学的有机结合。计算机TA着重与学生的一般性问题交互,教师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专家教授远程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研讨。

新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建立了新型“教与学”师生关系,营造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以宽松、自主、研究性学习为引导特征的物理实验优质学习环境。

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突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制约瓶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交互缺乏个性和深度广度的问题,实现了六模块构成的分层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向课题型、研究型实验开放。

(2)优化优质资源,在强化教师对学生个性化深层次指导的同时提高了生师比,学生享受到的优质教师资源和学习资源获得了飞跃性扩展。

(3)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有效提升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突破制约瓶颈,创建“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十年前,在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时碰到了一些制约瓶颈,如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实验室全面开放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上遭遇困难等。

为此,我们引入计算机助教,开始探索物理实验“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之后不断优化改善诸多教学要素之间的配合,2005年,将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的理念融入到新实验楼设计中,建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开放实验教学支撑环境。

十年来,新模式全面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中,有效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通过课外新生自主预备实验,引导新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课内分层次实验设计、课题(研究型)实验、校省级实验研究论文竞赛等激发广大低年级学生主动、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2)研发网络信息教学平台,支撑“多重交互”教学应用历经十年持续建设和发展,自主研发信息集成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支撑了新模式的大面积高效运行。

①研发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根据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了动画、仿真、视频等方式,综合展现教学课件、仿真建模、知识拓展和示范教学录像,优质教学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伙伴。

②建立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创建了开放实验远程自主预约、实验桌自动派位、桌位电源远程控制、实验日志管理、数据实时检查、教学质量测评等网络管理服务系统。

③建设“多重交互”的支撑环境建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教学和开放管理支撑环境。实验楼有弱电控制中心,网络宽带连接到每个实验桌,各实验室具有多媒体教学环境和视频监控语音对讲系统。

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学生、教师、研究生助教、校内外专家的交叉交互与资源共享。

3.成果的创新点:

(1)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研学的教改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意识薄弱现象,在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体系建设中,以师生“多重交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外新生自主预备实验引导新生转变学习模式、课内分层次实验设计、课题(研究型)实验、校省级实验研究论文竞赛等,引导低年级学生主动、自主、研究性学习。

(2)创建物理实验“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从改变学习方式入手,突破时空限制,建立师生之间的友好交互与资源共享,创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创造性地引入计算机作为助教,创建了新型师生教学关系,计算机TA着重与学生的一般性问题交互,教师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深层次指导,专家教授远程与学生深层次研讨,实施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3)建设优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管理内涵自主研发立体化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建设优质网络资源,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到获得飞跃性扩展的优秀教师和学习资源,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远程自主预约、实验桌自动派位、桌位电源远程控制、实验日志管理、师生多重交互等现代化开放实验管理,创新了实验教学管理内涵。

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将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力求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可将课堂教学分成三种形式:讲授课、自学课和探索课。对概念性较强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发挥讲授课的长处,由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讲清、讲透,特别注重数学中蕴涵的创新思维方法的传授,以便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可考虑用自学、写小结、学生讲课和教师总结相结合的办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再定期地组织探索课,在该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如对某一问题的新思考、某一定理的可能推广、某个定理或习题的新证法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借此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交互研究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阐释了网络教学中交互的定义、特征、类型和层次,分析了影响交互水平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设计高质量的交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交互、交互质量

一、研究网络教学交互的意义

交互是网络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最主要的途径,交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的最终效果。可以说,交互是网络教学的生命线,无论其他方面的设计如何出色,没有良好的交互设计就无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研究交互的意义在于:

1. 交互是网络教学最突出的特征。“与第一、第二代远程教育相比,第三代远程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双向通信和交互上,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同步和异步通信,使教与学更加开放和灵活、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充分说明交互在以网络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战略地位。

2.“远距离教学以时空分离作为基本属性„。在此条件下,交互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性变量”。可以说,缺乏交互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缺乏合理、有效的交互,不仅会严重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导致整个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交互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没有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就无法保持持续的兴趣和注意,也无法促进批判性学习,而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鼓励学习者对各种知识和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并由此建构个人的解释和通过交互证实自己的理解。因此,交互对于高级的认知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交互的障碍会对网络教学带来负面效应。一方面影响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解答和指导,另一方面影响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使教学无法及时调控、评价和修正。因此,科学地设计交互,使之顺畅有效,显得至为关键。

目前,国内外对网络教学交互及其设计进行了积极地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交互设计的专门论述明显不足;现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无法完成对开发实践的指导;由于缺少网络心理和网络教学相关理论的支持,关于交互设计的阐述还不够深入等。因此,全面地研究网络教学交互及其设计,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和开发途径,使网络教学活动合理、规范、有序地开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特性及类型

(一)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

在国内外有关交互的研究中,对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和描述,其中较典型的定义有:

定义一:“学习中的交互是教学系统与学习者之间,包括相关信息交换在内的,实时的、动态的、相互的给予——提取过程”(Merrill, Li & Jones,1990);

定义二:“交互是两个或多个个体为解释和挑战观点而进行的持续的双向通信”。(Garrison,1993);

定义三:“交互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在学习环境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建立社会关系而进行的双向通信”(Gilbert & Moore,1998);

定义四:“社会互动是在共同的活动背景中,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依赖、作用和制约”(李虹,1998)。

上述的四种定义都是描述性定义。Merrill & Jones的定义很好地解释了交互过程的特性;Garrison的定义着重说明交互的行为目的; Gilbert & Moore的定义强调交互行为的社会性意义;李虹的定义从对象的相互关系出发来阐述交互的本质。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提出的,用来解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会不可避免地显现出片面性。如“实时的”和“共同的活动背景”的限定就显然不符和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由于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教学交互时空分离的特性,并且赋予其特定的社会功能,因此,本研究将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为:“个体在网络环境下,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建立社会关系而与系统或他人进行的双向通信过程。”对该定义的理解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网络教学交互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传送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实体到另一个实体的传播循环。所谓实体可以是教师、学习者、计算机系统及其它一切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的事物,而且,只有当这个传播循环闭合,才认为交互真正完成了。通常,人们将接收到反馈作为交互完成的标志。“在大多数的教学交互中,必须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信息循环已经完成,而不是由教师来进行假设”,否则,学生就会感到不安,直到接到对方的答复。这给了我们启示,无论采用同步还是异步交互,都应当保证及时地反馈。

2.网络交互过程包含了两种产出,即内容学习和情感激发。内容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大量相关信息的批判性分析,其意义结构获得扩展、调整和重组;情感激发是通过对媒体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交互对象的观点采择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变化。传统的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将情感产出附着在内容产出之上,网络交互则可以借助媒体通过人际的沟通直接推动情感产出。仅从这点考虑,在理论上网络交互应当比传统交互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教学交互的特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交互是面对面的双方交流,与之相比,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具有以下的特点:

(1)跨时空性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与教师及同伴进行信息交互,信息反馈可以实时也可以非实时,特别是实时交互,可达到类似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使学习者可方便地获得帮助,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信息形式的多样性,网络交互可以从一切可由网络传播的视、听材料中获得信息。其次是交互内容的多样性,网络交互不仅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还可以涉及所有与学习有关的话题。第三是交互手段的多样性,Internet功能各异的信息服务都可以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途径。最后是交互对象的多样性,学习者的交互对象不再是有限几个学习者或教师,而是扩大到教师群体和学习者群体,直至其他网络访问者。由于他们无论从年龄、知识水平、价值观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给学习者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经验。

(3)动态性

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对交互的速度、时间、地点和交互方式做个性化设定。他们可以选择任何内容采用某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交互,随时在网上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可以随时与学习同一课程或同一科目的教师或学习者进行交流,即使这些人分布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度。交互的动态性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自主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学习者的交互行为和交互内容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对交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自主性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使学习者拥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学习信息和学习活动的着意控制,实现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交流观点,分享心得、信息及成果,进行协作学习。

(5)延迟性

网络交互中文本、语音、视频等交互信息的产生和接收速度均低于课堂中的言语交互。即使是采用同步交互的方式,信息的接收也会由于网络传输效率和用户操作效率而产生延迟,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信息的加工、理解和反应。但是,延迟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问题,需要用充足的时间来收集信息和深入思考,这时让交互有一定的时间差即进行异步交互是合理的。这在课堂交互中并不容易做到。

(三)网络教学交互的类型

国内外对于交互的分类,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Moore M.G.的分类:

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9]。

(2)Gilbert和Moore的分类:教学交互和社会交互。

(3)Northrup 和Rasmussen的分类:

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教学材料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反馈/管理的交互。

(4)国内的一种观点是将网络交互分为人际交互;自我交互和人与学习系统的交互。

本文根据交互对象的不同,将网络教学交互归结为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两大类型。

内容交互是指学习者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通过内容交互,学习者能动态的、全面地控制学习资源,网络资源的非线性组织方式也有利于学习者在获取信息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作更多的反思。从这种意义上讲,内容交互能够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人际交互是发生在交互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灵活性和双向性的特点。人际交互是推动认知过程、提高学习技能、增强问题解决信心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积极鼓励和即时反馈建立的人际交互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肯定的意义。人际交互既可以是有特定任务的对话,也可以是非特定任务的交流。后者虽然不针对教学内容本身,但它能对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对于师生间学术观点的交流就非常重要。

比较可知,本文的分类能够包含前面所提到的各种交互类型:“学生与教学材料的交互”实质上就是内容交互;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则是人际交互的具体形式。对于“反馈/管理”,如果通过教学信息呈现,就属于内容交互的范畴;如果在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进行就是人际交互的一种。所谓的“人与教学系统的交互”可以看作三个方面: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流、协作;支持学习者与计算机交互的技术和学习者相互链接的技术。显然,前两者可归纳为内容交互,而后者则属于人际交互。国内学者提出的“自我交互”的概念,是指学习者新旧知识和经验的对话。这种自我交互实际上是渗透在整个交互过程,是通过内容交互集中进行的,它是外显交互行为的内部心理映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内容交互形式。

Gilbert和Moore按照行为目的对交互加以区分,所指的教学交互是一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交互,它既包含获取信息和选择路径的操作,也包括信息交流和协作活动,即同时包含了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成分。他所指的社会交互虽然是人际交互,但它可以部分地与教学内容相关,或者完全脱离教学内容。在笔者看来,人际交互即使涉及最广泛的内容,也应当保持与教学内容较大程度地相关。可见,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网络教学中影响交互质量的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4]。因此,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个体与环境的交互是学习的关键。然而,随着各种新的网络学习环境被相继运用于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教学都是成功的;也并非有了先进的网络双向交互技术,就能实现所期望的高质量的交互。影响交互质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习环境的因素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它不仅仅是包括物质环境如网络平台、互连技术,软件资源等,往往包含着物质之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等。学习者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和人际交互的顺利进行往往依赖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案例库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影响交互的因素主要有:

(1)网络传递的迟滞性。网络传输速度缓慢往往会挫伤学习者的交互积极性,甚至学习者会减少或放弃交互。随着宽带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的传输速度会得到提高。而且,在网络课程的软件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合理地使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控制信息量的分布,也可以避免由于下载时间过长而影响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

(2)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恰当的学习情景设计以及辅助学习环境的设计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学习者访问和浏览,这样也就增加了交互的机会。交互的设计是围绕内容和知识进行设计的。枯燥和烦琐的内容形式、简单的交互设计(如菜单的点击)以及反馈评价体系的缺乏会使学习者因缺乏成就感而失落,以致影响交互的动机和交互的质量。

(3)网页界面的设计

网页界面的设计包括组织形式设计以及人机界面的设计。精彩动人的网页(内在内容和外观展示结合)能吸引访问者;良好的导航组织结构和界面规划能给学习者的艺术性享受,这些无疑会增强学习者交互的动机。

2、学习者的特性

“交互不是简单地偶然发生的,而是特意地设计到教学计划中的”[3]。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高质量的交互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材料的类型以及其他更多的影响学习交互类型和水平的因素。

(1)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使个体引起各种行为的动力。由于学习者任何知识的获得,不管它的形式如何,都需要他们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主动地认知和加工。而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缺乏会使交互失去动力。

(2)学习者的能力水平

交互能力是学习者使用网络进行学习时,在没有他人直接帮助下,自己对学习资源或学习伙伴的操作和控制水平。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充分预估是高质量交互的前提

(3)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必要的心理特征。威特金的知觉研究将学习风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会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自我交互能力较强。对于这类学习者,应该提供更多的交互路径和交互工具,使学习者能对学习材料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场依存性学习者则偏好集体学习情境。对于这类学习者,要尽量利用网络提供各种人际交互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等,提供给他们有明确指导的、结构严密的学习材料。

3、教师的特征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⑴.交互的意识 多媒体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如果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还没有建立以开放、创新、个性化等为特点的网络交互意识,他就不会有设计网络交互活动的主动性。

⑵.能力水平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交互活动,对教师提出了下述要求:首先,具有熟练操作网络和多媒体的能力;第二,能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心理氛围,激发学习者探究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习者自主探索的能力;第三,根据交互反馈的情况及时对学习者予以恰当的评价,以维持较高水平的交互活动。

四、在网络教学中实现高质量的交互

针对交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参照实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实现具有教育意义的高质量交互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

(1)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简单、直观、明了地细化问题,降低学习难度。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事例化。充分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模拟是对学习环境的抽象化和模拟化。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以模拟现实世界,而且还可避免较危险或破坏性事情发生造成损失,或缩短持续时间较长的事物变化所需时间。图形、动画等的应用使学习者有很好的临场实感。

(2)人机界面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的效果。基于网络学习的交互效果首先取决于网络传输速度和各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及其设计方法等以及画面结构版式处理。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图像处理最好采用JPG格式,且图形大小不可太大,以免影响文件浏览时下载的速度。

动画和影视可以表现微观、过程较慢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避免危险性的实验等,通过演示和解析过程,降低学习的难度,是软件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动画和影视的信息量大,受网络带宽的制约,播放可能会出现停顿现象,这时应适当减小影像的播放窗口或制作高压缩比的信息资源通过专业软件播放如RealVideo播放软件。

交互体系 第3篇

摘要: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的交互作用影响金融稳定是本轮金融危机最为深刻的教训之一。本文从介绍影子银行的概念、范围、动因、规模入手,分析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交互作用渠道和风险传染机制,并从治理原则、政策导向、监管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影子银行 正规银行 作用机理

影子银行由于触发了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不断蔓延的全球金融海啸,逐步被政策界和理论界所关注。然而,针对我国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交互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很有限,不利于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聚焦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的交互作用机理和渠道,力图从理论层面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的政策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影子银行概述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及范围

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定义影子银行为“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从监管角度定义为能够履行正规银行职能但脱离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形态。

影子银行的范围界定需要结合金融结构差异。巴曙松(2013)由宽及窄四个口径对我国影子银行的范围进行了划分:最窄口径仅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较窄口径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宽口径包括较窄口径、银行同业业务、委托贷款等出表业务、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和民间借贷。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及规模估计

制度因素导致的金融资源错配、信用供应抑制等是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利率政策为例,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利率管制导致缺乏与风险相对应的定价和盈利空间,被迫参与影子银行运作提高收益;从贷款企业角度出发,信贷配给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正常借贷,被迫通过影子银行融资。这一微观矛盾表现在宏观层面是居民高储蓄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的怪局。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猛。尽管估算口径略有不用,根据王浡力和李建军(2013)等学者以及券商研究机构估计,规模在10—20万亿元之间,且呈现不断上升态势。201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首次提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问题。近年来凸显的民间借贷形势恶化、地方政府性债务攀升、银行理财产品泛滥等都与影子银行发展有密切关系。

二、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不同点:从资金来源看,影子银行无法吸引存款,其信用载体是证券化产品;从融资规模看,距离正规银行仍有差距,但规模在不断扩大;从服务对象看,影子银行以为中小企业为主;从杠杆水平看,影子银行杠杆水平明显高过正规银行,可高达30倍甚至更高,而正规银行则受到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严格限制;从期限配置看,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短期货币市场,由于单个影子机构资金支配能力较小,期限错配严重;从价格敏感性看,影子银行对市场十分敏感,相较正规银行更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从监管程度看,影子银行缺乏监管,主要依靠市场纪律和机构自身约束。由于以上属性区别,影子银行引发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二)联系

一方面,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具有平行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将之定义为平行银行体系,主要是基于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都具有金融中介功能。影子银行在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架起桥梁,通过信用创造、期限转换和流动性配置,实现资金在企业、个人、政府间的有效配置。这无疑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价值。

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相互交织。按照与正规银行的关系,影子银行可分为正规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银行表外类业务,主要指银行理财产品)、正规银行外部的影子银行(主要指民间融资)和正规银行内外部结合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委托贷款和银信合作)。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促使正规银行业务重心向表外业务倾斜,盈利模式由“存贷利差”向“佣金”转移,以不断提高银行自身收益水平。

三、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交互作用渠道及风险传染机制

(一)交互作用渠道

内部渠道——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为适应监管环境、市场需求和盈利驱动,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资金管理等服务的工具。从产品线出发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银行信贷资产类、银行承兑汇票类等。在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最典型的影子银行,主要集中在银行内部的理财部门,属于表外业务。

结合渠道——银信合作与委托贷款。银信合作是指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规避监管限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发放信贷的目的。通常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由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由信托公司运用资金。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指明项目的贷款,为代理业务,贷款的经济责任由委托人承担的贷款。

外部渠道——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形态,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典当行、民间融资租赁、民间担保以及新兴起的P2P网络贷款等形式。民间借贷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点风险暴露的多发领域。民间借贷主要通过间接机制与商业银行相关联。

(二)风险传染机制

交互体系 第4篇

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是近年来数字电视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它打破了传统单向选择电视频道的限制,增加了交互能力。与普通数字电视应用相比,数字电视交互业务的技术关键有两点:一是需要数据的回传通道,利用电话网、双向有线电视网等实现用户与数字电视前端的交互操作;其次是内建符合广播系统需求的交互式软件平台,为了保证数字电视业务应用的互操作性和平台无关性,大多采用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业务应用和接收平台无关的目标。

2 交互信道标准

国际上涉及交互信道标准的组织主要有欧洲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北美CableLabs和日本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 Broadcastin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其中日本的标准是在欧洲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2.1 DVB交互应用标准

DVB是欧洲致力于数字电视标准的组织,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标准化协会。DVB制定规范,随后由法定的标准化机构来实施进一步的标准化。DVB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标准体系,并从1999年6月开始正式成为欧洲标准(EN)。DVB在DVB-S/T/C基础上标准化了一系列回传通道,用于建立双向通信,即DVB-RC回传通道(RC,Return Channel)子标准,包括DVB-RCC、DVB-RCG等。DVB标准中交互业务最新标准情况见表1,其标准文件类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规范,包括欧洲电信标准、欧洲标准、ETSI标准、蓝皮书等,第二类是指南,主要为ETSI技术报告。从技术要素上看,DVB交互应用标准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层面,一层是多个具体的回传物理信道标准,一层是独立于网络的协议。

在DVB的传输系统中,其通信模型包括物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定义所有物理(电)参数,传输层定义数据结构和通信协议,应用层定义交互式应用软件和运行时环境。上述交互标准关注物理层和传输层(图1),而应用层留待市场竞争解决。

2.2 CableLabs的DOCSIS标准

为适应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需要,1995年北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和研究机构CableLabs发起成立了MCNS(Multimedia Cable Network System——多媒体电缆网络系统)组织,意图建立一套在HFC网络上高速双向数据传输的协议。1997年3月,该组织颁布了应用于HFC网的数据接口规范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1998年4月,ITU采纳DOSIS 1.0标准为国际标准ITU-T J.112B《交互式有线电视业务传输系统》。DOCSIS假设基于包含HFC在内的同轴宽带电缆系统,至今先后发布了DOCSIS1.0、DOCSIS 1.1、DOCSIS 2.0、DOCSIS 3.0等版本,最新版的DOCSIS 3.0标准见表2。DOCSIS标准的文件类型包括两类:规范和技术报告。

3 中间件标准

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中间件,中间件运行于接收终端软件平台的操作系统和业务应用之间,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定义和规范数字电视系统的传输协议、内容格式和系统应用框架,实现业务系统的互操作性,二是隔离应用程序和接收机软硬件资源,实现业务应用的平台无关性。国际上交互式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包括DVB组织的MHP和GEM、CableLabs所制定的OCAP、ISO/IEC JTC1的MHEG、美国ATSC组织所制定的ACAP、日本ARIB组织制定的STD-B23等。

3.1 DVB组织的MHP和GEM

MHP(Multimedia Home Platform)和GEM(Globally Executable MHP)是DVB组织制定基于Java的开放业务中间件规范,定义了交互应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MHP和GEM被ETSI采用并作为公开标准发行。

MHP适用于所有DVB定义的传输媒体,包括卫星、网络、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微波等。2000年2月DVB发布了MHP 1.0版,现已陆续发布了1.1、1.2版。MHP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并且已被很多国家直接采用为国家标准。其他国际流行的数字电视标准,大都以MHP为基础。很多国家和运营商选择MHP作为交互式数字电视服务的操作平台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机顶盒等相关产品。MHP技术实现较为复杂,专利费用较高,发展比较缓慢。

MHP主要定义了机顶盒中间件的整体结构、传送协议、内容格式、Java虚拟机和DVB-J应用程序接口、安全性、各层的细节、应用状态和表现、应用的自动启动等,还定义了专用的应用信令。MHP被定义成三层:资源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层,见图2。典型的资源层包括:MPEG处理、I/O设备、CPU、存储和图形系统。系统软件层给应用层提供一个抽象的可视的平台,通过执行应用管理器来管理MHP和MHP上的应用。API包括Sun Java、HAVi、DAVIC以及DVB特有的API。

GEM是DVB为了让其他组织,在以MHP为基础制定规范时,所参考的一个系统框架。GEM设计为不依赖于平台的、可以运行于多种传输系统。GEM定义了三大目标应用领域:广播、打包媒体和IPTV,前两个领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增强应用和交互应用。GEM在制定之初,主要参考了MHP和OCAP,引用了MHP的很多内容。但随着GEM的应用越来越广,2009年DVB对GEM进行了修订,改变了与MHP的参照关系,GEM1.2.2标准被修订成自我包容的标准,而MHP1.2.2则引用GEM相关内容。GEM现已陆续发布了1.0、1.1、1.2和1.3版本。

人人都“懂”交互设计交互设计 第5篇

这个工作,挺好!

这个事,有意义!

这个,我也能做!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听到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人人都懂交互设计!

——这听起来确实是个好事儿:在达成共识,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家也许都会或多或少地存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想把产品做好,想有好的市场回报和用户口碑,为什么我们如此努力,却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还不断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纠结:

每个人都困惑着

——交互设计师的疑虑:

1、拿到一个产品需求时,交互已经差不多定了

需求说明中包括了交互框架和交互形式,有时还包括了交互效果和细节,那么,交互设计师的职责就只是来review原型中是否有遗漏?

2、产品需求是什么?先画出交互原型再看

需求说明中只有大致的产品描述,交互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并画出原型后,产品才能发现需求中的诸多问题,这时再修改需求并重新设计交互,一遍,又一遍…

3、就几个页面,用不了太多时间

交互设计被给予的时间往往是用页面的个数来衡量的。很多时候,交互设计师不得不在完成任务和保证质量的单选题中挣扎。难道,交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照着需求简单地把页面草图“画”出来?

4、产品上线了,我的设计呢?

设计方案被实施上线后,交互设计满怀激情地打开产品界面,却发现自己的设计已经全然变了模样,谁动了我的设计……

——很多交互设计师,不仅仅是刚入行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从业多年的设计师,都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怀疑:交互设计师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一个简单劳动者,一个用来辅助需求的工具……那么,我们的出路和未来在哪里?

——产品经理的担忧

1、需求和交互分不开,交互设计师如何参与?

做需求的过程中,交互部分就顺带着一起想了,如果让交互设计师专门做交互的话,就意味着必须把两者分开来考虑,这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2、交互一介入,我的需求就被推翻了?

我想让交互设计师帮着出一个原型图,但他似乎总是想挑战我的需求……原型图出来后,需求很多地方都被更改了,怎么办?

3、专门做交互,时间上不允许啊

有专门的设计师进行交互设计当然更好,但是在产品需要快速上线的情况下,很难留出时间来做专门的交互设计,特别是在需要一些用户研究数据支持的时候,交互设计往往需要花比预计更多的时间,这个确实很难接受

——产品经理有他们的苦衷和迷茫:交互设计师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想让交互设计师发挥更专业的作用,但是,似乎总是找不到一种更合适的模式。

—视觉设计师的苦恼

1、我应该面对需求,还是面对交互

视觉设计师设计的起点,以及设计迭代过程中,都会希望是在界面信息结构及交互形式等全部确定以后再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输出给设计师的是产品需求(需求的细化程度也很不一致);有时候输出的是交互原型,

设计中什么地方需要与交互设计师讨论并确定,什么地方需要通过产品经理,这个往往让设计师们无所适从。

2、视觉设计不停地被要求调整,其实是需求在变化

视觉设计方案经常会被要求频繁地迭代,这种情况有时候是由于设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更多的情况,却是因为一个设计版本出来之后,会展露出诸多产品需求和交互方面的问题,这之后的很多修改,其实是在调整需求或者交互,造成很多之前的设计成为了无用功

——视觉设计师希望他们能在清晰的需求和交互框架下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明确什么样的问题,该与谁进行讨论和确定。

从我做起

理清了自身,以及合作伙伴的困惑和疑问之后,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我们首先必须从自我做起,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扫清合作中的障碍:

——专业性

体现一个职位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时刻保持自身的职业素养。

1、交互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由于中国现在还没有形成较为成体系的交互设计专业,所以,相对于专业出身而言,相关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丰富的跨学科经验,就成为衡量一名好的交互设计师的最重要基础。

2、当然,仅仅具备这些理论背景知识和经验还是不够的,只有将这些知识、经验和原理等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并有机地贯彻到实践中,才能学以致用,逐渐体现交互设计的实用价值。

3、不得不提到的是,交互设计的确需要一些天赋: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要能够善于权衡利弊,以小见大,对复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辨和判断,以及拥有交互计师最为重要的品质:同理心(Empathy)——这些,也许仅仅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也是不一定能轻易达到的。

只有对照以上各方面的要求,具备了职业的交互设计师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专业、更让人信得过的作用。

——设计实践

专业性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在于设计中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要考虑周到,有理有据;每一个设计作品的产出,都应该能够经得起推敲。

1、要在深入理解产品背景、目标和定位的前提下开展设计

2、设计过程中,要时刻将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综合起来考虑,将产品需求最为妥帖地“翻译”为用户需求

3、让交互设计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前期的产品规划,需求产出,到交互设计本身、视觉设计,一直到产品开发、测试、迭代环节,以及用户研究和用户测试的UCD方法等,都应该有不同的程度的参与或关注。这样,交互设计才能真正地融入产品,为产品服务

4、在工作中注意站在更高的层面考虑问题,把握大的方向,明确团队中各成员的职责及彼此的分工协作方式,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作模式和方法,时刻以最为有效、顺畅的方式协同工作

写在后面

交互体系 第6篇

关键词:Web2.0;网络教学;异步交互;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异步交互开始从“单向传递式交互”向“多向互动式”转变,使得异步交互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Web1.0向Web2.0的转变。在Web2.0理念指导下鼓励每个个体信息的发布和共享,使得交互的对象和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 有关交互的研究

1.1 交互的概念

在《教育大词典》中将交互(Interaction)翻译成术语“相互作用”,并将相互作用定义为一个因素各水平之间反应量的差异随其他因素的不同水平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教学交互的核心是学生,目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当环境对学习者的反应能够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时,教学交互是有效的。远程教育由于教和学的时空分离,使得交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的陈丽教授对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陈丽,2004):

(1)教学交互是一个多方面的现象。它既包括学生有效阅读学习材料的过程,也包括师生间的讨论与交流。

(2)教学交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使是无组织、自发的教学交互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是教育交互区别于一般性交互的关键特征。

(3)多数教学交互行为具有一定的外部可观察性。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到交互现象。

(4)教学交互的主体性。教学交互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特别是在远程学习中,所有交互活动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的主体性有直接的关系。

(5)交互的内在性。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的投入程度,进而交互对学习的影响程度都很难通过外部观察准确了解到,而投入和结果才是教育交互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学交互的评价应该注重关注教学交互实际对学生学习的意义,而不应该停留在表象特征上。

1.2 交互的分类

从交互对象上看,可分为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生和教师的交互、学生和学生的交互以及学习者与学习界面之间的交互。

根据交互的时效性,可分为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其中异步交互指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在沟通是不同步出现,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统一任务的协商学习,比如网页浏览、传输电子邮件、专题新闻组、BBS公告牌、Web专题论坛等都是这种方式。

安德森教授十分重视对远程学习交互的研究。他提出,在远程学习中,还存在另外三种交互形式——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以及学习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教师的交互,这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多种手段和形式实现与教师的交互。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协作学习比独立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此外,学生与学习内容、教师与教师间的交互、教师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以及学习内容间的交互也是远程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交互形式。在上述的几种交互形式中,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教师方面的某些互动可以转换成学习对象(如视频资料、卡通制作等),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转换成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论坛等形式转换成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1.3 常用的异步交互工具

目前在网络教学中常用的异步交互工具主要包括BBS、邮件列表、讨论组等。一般来说,异步交互工具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使用线索方式记录信息的在线讨论形式。目前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异步交互工具主要有E-mail、BBS、Blog、Wiki以及文件传输工具FTP等。这几种异步交互工具各有所长,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目前的远程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2 Web2.0在交互中的相关研究

2.1 网络技术的新发展为异步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

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未对Web2.0给予清晰明确的含义,许多业内人士与学者都引用了Blogger Don对其诠释,即:Web2.0是以Flicker、Craigs list、LinkedIn、Tribes、Del.icio.us等网站为代表,以博客(Blog)、分类标签(Tag)、社会网络(SNS)、RSS(简易聚合)、维客(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型(张庆来,祁东虾,2006)。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简易聚合、分类分众标签、维客、网摘、社会网络、P2P、即时信息(IM)等。Web2.0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强调每一个学习者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分享。

2.2 Web2.0时代的交互学习进程

在Web2.0时代,远程教育领域中学习个体的交互以及学习进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对Web1.0时代,Web2.0时代的交互学习进程更加注重每一个学习者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之间交流和共享、注重个体、群体之间的信息的流通。在Web2.0时代,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

2.3 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路径

相对Web1.0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呈现金字塔式的单向流通方式的特点,Web2.0时代的信息流通主体更加多元,流向更加多向,整个流通的方式不再是单向传递式的,而是呈现网络化分布的现象。

随着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不再是仅仅存在与固化的网络课程中,每一个学习者都有可能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来源地,因此信息的沟通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习者个体与教师或者网络课程之间的交互,更加要注重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而Web2.0则恰恰为该理念提供了一种基础,在Web2.0的支持下,一定对会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异步交互带来新的推动力,使得异步交互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43.

[2]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02).

[3]曹亮亮.异步交互工具的交互潜能——一项关于异步交互中教学交互结构模型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02).

[4]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01).

[5]丁新.国际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6]Moore,M.(1989).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7]Educational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EB/OL].http:www.mat.unb.br/ead/interact.html

作者简介:王艳(1981.08-),女,山东济宁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交互体系 第7篇

作为南京市政府直接规划建设的城市智能门户,“我的南京”手机应用程序于2014年8月正式上线公测。门户旨在优化与城市管理有关的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地理等信息资源配置,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推动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1]。

通过构建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和共享,建立起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准确、实时的电费查询、用户行为分析、用电方式规划、用电费用缴纳等多层次服务,从而帮助市政府部署社会化、精确、有效沟通的城市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政府的服务能力。同时借助此平台,为市民享受优质的电力服务增加信息渠道,拓宽营销服务受众面,满足广大市民的迫切需要,有力推动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

1 技术路线

Websphere MQ是IBM的商用通信中间件(Commercial Messaging Middleware),主要包括消息传输机制和应用系统接口两大部分,其关键内容是消息和队列。其中,消息传输机制用于控制和维持各商业应用的各系统之间通过消息传递完成整个工作流程。消息是各应用系统之间各种需求的载体,各应用系统对外提供自身的功能,通过消息传递将各个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实现消息的请求、接收等功能。IBM Web Sphere MQ以其优秀的安全机制、简洁的编程风格、稳定性、可扩展性、跨平台性和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成为优秀的消息中间件机制[2]。Web Sphere MQ工作原理示意如图1所示。

在国外,奥迪公司通过IBM Web Sphere将各下属公司产品的财务系统、仓储系统、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整合,形成在线汽车附属品目录,成功开设奥迪生活方式附属用品在线购物[3];马自达北美分公司应用IBM Web Sphere在前端Java应用程序和后端客户信息控制系统(Customer Information ControlSystem,CICS)应用程序间传输数据,确保各分销商汽车以及零件的存货调配以及销售[4]。

在国内,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通过引用该技术,使得全民航气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广域网环境中形成统一的数据交互平台,气象资料交换的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对民航气象保障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

中国人民银行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中,通过使用IBM Web Sphere MQ,在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间建立了双向的实时交易报文和批量交易报文通道,形成了统一的报文交互平台[6]。

以上研究涉及领域主要集中于商业应用、上下级单位或相关行业之间,网络、系统及应用软件之间的差异性较之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高可靠性交互服务体系偏小。

此次交互服务体系的研发,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采用IBM Web Sphere MQ作为中间件,一方面利用其通道功能,实现交易并发,减少对电力信息自身业务的冲击;另一方面采用专线,使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所处2个网段只通过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MQ)单一端口进行信息交互,有效加强网络安全,跨越不同行业部门,构建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高可靠性交互服务体系[7,8,9,10,11]。

2 系统架构与功能实现

政府方和供电方均配置前置服务器,并安装IBM Web Sphere MQ。双方应用程序之间通过队列方式进行数据通信。供电方同时加装TUXEDO服务,从而将MQ推送到供电方内部业务系统,同时接收政府方请求的消息队列。交互服务体系设备部署如图2所示。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各类营销业务的总体需求、实时性需求、安全加密需求,从而构建业务需求模型,各模块具体业务功能如下。

2.1 用户行为分析模块

1)个人用户逾期缴费预警。电力营销系统在抄表完成后发行电费,通过时间循环体判断哪些用户未进行及时缴费并产生逾期缴费预警数据包,通过服务形式推送至城市智能门户系统,与城市智能门户中的信用黑名单比对。

2)个人信用信息比对。电力营销系统在相关周期内,请求城市智能门户系统相应服务,通过相应的用户信息(用户编号、身份证、手机号等)与电力营销系统用户信息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对黑名单用电用户进行相应处理操作。

3)峰谷用电分析。峰谷分时电价的计价,以国家新颁布的目录电价和新机还本付息为基础电价,实行浮动。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必须装设分时计量装置,分别计量高峰、低谷和平时段的用电量。

4)负荷过高预警。电力营销系统对负荷过高的用户进行分析,通常从不同层面进行聚类。时间层面上,针对不同时间范畴的负荷序列进行聚类;用户层面上,对不同用户的用电负荷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聚类,实现用户群体的划分。关联分析是在聚类等手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内在关联的手段。

5)区域用户用电趋势分析。电力营销系统对相关区域的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居民用电情况的挖掘,实现居民用房空置率、用房闲置率、消费水平指数、气象影响因素的智能分析;进一步根据地区、行业、时间的不同组合条件展示社会负荷特性,智能分析行业结构变化、行业景气情况、产能情况。

2.2 用户缴费数据通道

城市智能门户提供相关数据采集入口,电力营销系统提供相应服务。当用户在城市智能门户系统上进行缴费操作时,调用相应电力营销系统用户缴费服务,营销系统将数据包解析入库,并响应相关结果给城市智能门户系统。

2.3 用户用电方式规划模块

1)规划缴费方式服务。电力营销系统定期更新并发布各地市所有缴费网点,并生成数据包。城市智能门户系统以请求服务方式对用户所在区域定位,并解析相应数据包,将解析的数据反馈至用户。用户可根据城市智能门户系统中集成的公共交通信息选择适宜的出行方式完成电费缴纳。

2)规划用电模式。避免地区电网规划因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造成规划目标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定位不匹配,电网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随意性强,超标建设和重复改造等问题,规避资源浪费。

3)推送服务建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城市智能门户系统提相关用电建议,电力营销系统通过接收建议信息,分析用户建议,并反馈给城市智能门户。

4)停电公告发布。电力营销系统根据配电侧情况,存在对部分区域暂断电的可能。借助交互服务体系,将停电公告以消息推送的方式发送至城市智能门户系统。城市智能门户接收后予以公布,基于政府公信力,有效提高信息辐射范围。

3 关键技术研究

该交互服务体系是否能够成功应用,达到预期目标,关键需要解决2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传送的可靠性;二是交互服务的高性能。

3.1 提高数据传送的可靠性

为有效提高交互服务体系数据传送的可靠性,通过结果报文生成及接收时的加密和解密操作,防止其他用户模拟交易请求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法,设计每个交易均需带有一个令牌编码,令牌编码在交易前向对方系统进行申请,对方系统产生一个不重复的编码作为令牌,从而有效防止交易令牌混乱,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1)政府方前置服务器实时获取用户发送的查询请求信息放入请求消息队列中,并从请求消息队列中获取查询请求信息后向供电方前置服务器申请一个交易令牌;

2)供电方前置服务器从令牌消息队列中获取交易令牌申请信息,再根据当前的日期及自增ID变量产生一个新的交易令牌,并记录该交易令牌及其产生的时间,再将产生的交易令牌发送至政府方前置服务器;

3)政府方前置服务器从新令牌消息队列中获取到交易令牌后,将用户请求的客户号、交易流水号、交易类型以及令牌编码这些参数信息组织成用户查询交易请求报文,并将该报文发送至供电方前置服务器;

4)供电方前置服务器从交易请求消息队列中获取查询交易请求报文后,首先通过令牌编码对交易令牌的有效性进行确认,若交易令牌无效,则直接向政府方前置服务器发送错误提示;若交易令牌有效,则对查询交易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分离出各参数信息,并将请求的参数信息发送至企业内部交易服务器;

5)企业内部交易服务器根据传入的参数信息,查询对应客户号的欠费信息,并将查询结果返回至供电方前置服务器;供电方前置服务器将用户的欠费信息、交易流水号以及交易类型组织成交易结果报文,并对交易结果报文使用AES算法加密,将加密后的交易结果报文发送至政府方前置服务器;

6)政府方前置服务器按照设定的解密算法对接收的交易结果报文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交易结果报文解析成用户欠费记录,再将用户欠费记录发送至政府内部业务交易服务器;

7)由政府内部业务交易服务器向用户推送欠费信息。

与此同时,政府方前置服务器和供电方前置服务器在获取相应的消息队列前检查各个消息队列的队列深度,若队列深度达到设定的深度阈值,则在获取到队列请求后判断是否达到可抛弃的优先级,一旦达到可抛弃的优先级,则向队列请求发送方返回失败信息,否则继续进行。

3.2 确保交互服务的高性能

供电方首先使用数据库集群,考虑到交互服务体系的数据库读多写少的特点并且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系统使用的情况下,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供专用的读数据库和写数据库,在应用程序中实现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访问不同的数据库;使用同步机制OGG(Oracle Golden Gate)实现快速将主库的数据库复制到从库。一个主库对应多个从库,主库数据实时同步到从库;读数据库多节点集群、故障容错和无缝切换功能,将硬件和软件错误造成的影响最小化,可以方便添加删除节点,扩展硬件资源,从而达到读数据库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

供电方根据用户查询请求将响应的数据存储到内存缓存中,以KEY-VALUE方式进行存储。当用户首次进行请求时,根据请求条件检索电费电量明细表数据,将电费电量明细信息数据响应给用户,当数据响应完成后,将数据放入内存缓存中。如果用户再次进行请求时,首先检查内存缓存中是否存在此次请求的数据,如果存在,直接将请求数据响应给用户。

供电方根据用户的推送请求,将推送数据提前准备完成。首先制定任务执行计划,一般是在系统的低谷期执行,时间设置在凌晨,执行相关数据库策略,将欠费提醒的数据组装成数据包。当用户APP发送推送请求时,检索到相关数据包,将其推送给用户。

4 应用成效

供电公司基于MQ的队列机制,有效控制数据并发,研制开发出高可靠性的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高可靠性交互服务体系,并验证了电力营销系统的并发极限,以保障在电力信息越来越开放的未来,电力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信息满足不丢失不复传(once-and-only-once),检验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网络安全性、可伸缩性。

该交互服务体系自2015年4月初正式投运以来,每天绑定约400户供电客户,以月均1.2万户的绑定量稳定增加,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截止。2015年10月8日,共计7.3万有效用户成功实现绑定(见图4)。同步向供电方发送7.98万条身份证及联系信息,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的同时,支撑了供电公司用户基础信息的搜集工作。

通过该系统的深化应用,一是供电公司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借助政府力量快速扩大供电互动服务受众覆盖面,完善用户基础档案信息;二是提高供电公司营销服务能力,通过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和用户市场细分,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营销方案,改善服务模式,做到精细化、定制化服务,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三是为电网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电力数据与外界数据的整合,可以挖掘用户用电与电价、天气、经济等因素所隐藏的关联关系,完善用户用电需求预测模型,为决策者提供全面、深入、直观的预测数据,为城市和电网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5 结语

此次城市智能门户与电力营销系统高可靠性交互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打通电力企业自有系统与市政公用信息平台交互通道,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营销数据,实现不同专网的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综合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地理等信息资源,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依据,优化电网资源配置,同时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是一次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邓贤峰,陈铭,张晓伟.论城市智能门户建设的目标任务与体系架构[J].中国信息界,2011(6):29-31.

[2]甘荃,娄丽军.IBM Web Sphere MQ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张杰.IBM Web Sphere帮助奥迪吸引大批忠实顾客[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7):28.

[4]陈兵.构建高效沟通的桥梁——IBM Web Sphere为马自达搭造富有成效的交流平台[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9):38.

[5]赵普洋,刘敏.IBM Web Sphere MQ技术在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69-70.

[6]高宁.IBM消息中间件Web Sphere MQ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1):8877-8879.GAO Ning.The application of IBM Web Sphere MQ[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0,6(31):8877-8879.

[7]李春英,汤志康,常戈群.电子政务异构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1,32(2):18-22.LI Chun-ying,TANG Zhi-kang,CHANG Ge-qun.Research of realizing data switch platform for E-government heterogeneous systems[J].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2011,32(2):18-22.

[8]李满玲.基于MQ的电子缴库前置机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28):6300-6302.LI Man-ling.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tax model based on IBM Web Sphere MQ[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3,9(28):6300-6302.

[9]岳光.IBM Websphere MQ的原理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68-70.

[10]LI Xiao-dong,CIMINI L J.Effects of clipping and filter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OFDM[J].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1998,2(5):131-133.

交互体系 第8篇

在当前英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企业、高校协调配合,成效卓著,优势尽显:世界领先的科研水平,大量的有竞争力的商业部门,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灵活的商品与劳动力市场规则,而且英国在“隐性创新(hidden innovation)”方面1———领先的服务部门与创新工业,也优于其他国家[3]。英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其优质的研究生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角色尤为关键,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力、 人力保障力和资源整合力。同时,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二者交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英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研究生教育在英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教育尤其是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促进英国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作为培养研究生载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创新方面扮演许多重要角色,比如科研、教学、知识转化和国际知识网络构建等。科研、教学和知识转化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所必备的研究基础,国际知识网络的构建对英国在国际创新方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研究生教育是人们获取创新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和高水平技能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通过开发课程和改进教学方法来传授更高水平和更专业化的技能,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思想争鸣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环境,为所在地带来精神层面的投资,为形成地区创新策略以及通过与公共机构、第三方机构合作来推动社会创新贡献力量。

第三,高等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已经获得了稳步增长并且有资金在支持这一发展趋势。大部分的原创性成果都是在高校中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共同开发出来的, 高校为研究成果转化提供智力资源,而企业是成果应用产生效益的载体。

第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研究增强了当今时代对重大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冲击、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挑战和气候变化等, 大学能够整合不同的学术资源,这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4]。

第五,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教育近十年来无论数量、规模还是质量都大大提高,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可利用和创造价值极高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2008年的英国大学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表明,大部分的研究活动都是在大学里进行的,英国博士生的数量从2002年到2007年间增长了22%,在2007/08学年,有超过50万名研究生在英国大学里学习。这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的各种职责部门上被聘用并发挥作用[5]。

因此,可以说创新型国家建设比较偏重研究生教育,它是经济增长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科研、教学、知识转化、提高所在地区主导权、促进公共政策问题解决等方式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和强有力支撑。在英国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英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研究生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更高要求

英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与完善创新型国家中扮演着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的角色。《创新国家白皮书》中,英国政府认为他们能够做的是为繁荣创新创造条件,在宏观政策引导和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方面发挥作用。这就包括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最终还要创新型人才去构建。在发展高层次教育,保持基础研究世界一流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英国政府无论在资金投入、机构设立和完善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在积极努力和探索,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对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注重政策倾斜与增加研究投入

1.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从2004年的“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 到2008年的“企业发展策略”再到“创新国家白皮书”, 英国政府对于创新一直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并以正式的政策文本为支撑。在这些政策文本中强调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2.增加研究投入在增强英国创新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英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努力。(1)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DIUS)会继续增加英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投资而且将继续扩大基础研究与商业应用之间的转换,同时政府也会加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6];(2)英国的大学每年正衍生出数以百计的新公司,正在播种未来的知识密集型企业;(3)英国现有的研究基础也正日益吸引着主要的国际投资。在英国内部的年度投资报告中,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 Trade and Investment,UKTI)指出,他们仅在2008/09一年就利用英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近200项研发投资项目[7]。

(二)各种机构的设立和完善

英国政府认为他们有职责与类型迥异的各种机构和委员会合作,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助推研究生教育发展。比如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IUS);一些策略性的组织如: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TSB)、地区发展署(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ies)、英国知识产权局(UK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等,这些组织在推动创新和同政府的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政府还将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成立创新研究中心,此举在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为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三)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英国政府将继续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增加投入。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IUS)会引导一个针对劳动力市场对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 学科技术需求的跨政府项目,随之而来的将是任何有必要的政策变化,创新、大学与技能部也会与儿童、学校与家庭部一道增加在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学习STEM学科的学生人数并提高其水平。政府同时也会加大政策支持,如在政策文本的颁布和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上述举措对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壮大、质量提升、学科结构调整、课程布置优化和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三、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与研究生教育的交互影响分析

2008年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IUS)发布了政策性文本《创新国家白皮书》(Innovation Nation),该政策文本设定了英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并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第一,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因此需要各方协调合作。

第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政府能够鼓励支持创新,但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构建创新型社会。因此,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阵地,须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下大力发展。

第三,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在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综上,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创新型人才,二者交互影响。一方面,培养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着丰厚的研究资源、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是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与传播基地,同时也是产生新发现、构建新学说的主要场所,为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知识和技术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英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原创性知识的生产还是创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可以通过图1来清晰了解二者间的关系。

四、启示

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与其他机构协调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英国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度, 其研究生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为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为社会各部门输送了大量创新型人才,同时政府与其他部门的发展也大大得益于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二者相辅相成,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一,高等教育在体系中运转,各部门得力配合。在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从政府到企业、从大学到公共服务部门再到第三方机构都各司其职,任务明确,协调配合,促进各自效率的最大化发挥。大学在整个体系中起着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连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平稳而又卓越。

第二,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英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类型和目标上各有侧重,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密切联系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和教学模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最大化课程和教学效果;在质量保障方面,内外结合,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确保创造性人才的输出。

第三,英国政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至关重要作用。英国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对相关机构的引导以及鼓励开启全体英国国民的智慧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举措,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区域创新校企合作等都卓有成效,其成功之处值得学习。

交互体系 第9篇

一、direct式物流信息交互方式

direct式物流信息交互方式是建设在专线网络或者虚拟专网联接的一种网络结构,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时性,但是属于一种物流信息不集中存放的物流信息交互方式。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信息的交互。主要的工作流程是EDI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的运作流程是当需要交互的数据在物流信息发生方产生时,生成统一格式传输到接收方响应,响应后传回数据进行解码。direct式物流信息交互方式往往应用于自营的物流信息系统当中,这里像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自营物流企业直接调用和整合物流资源,控制物流节点,保证供应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通过稳定的物流效率积累了客户群体。特别一些落地配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如果拥有自己的企业配送团队,就可以减少依托其他快递企业进行配送。特别是类似于京东顺丰这样的配送企业意识到时效对于服务的重要性,相继推出211或者311甚至一线城市开通411服务。移动仓极速达等业务也是层出不穷。当然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自营物流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以京东为例,京东历年的财报还是以亏损为主,可以发现如果需要建立配送中心,建设仓库,物流信息网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购买立体库分拣线等物流设施设备和组建自已的物流配送队伍,不仅资金占用量大,同时回报期较长。当然,对于物流成本来说,配送节点与配送团队的大小应与业务量相适应,确定合适的配送路线及送达时间等问题,都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测算与管理。目前,自建物流体系还是需要依赖风险投资和企业上市后的社会资本。这些企业往往通过完善的配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建立高效的配送体系,制订合理的物流实施方案,保证物流服务的高质量。利用自身建设的物流体系,可以提供物流服务外包业务。

二、物流信息平台交互方式

物流信息平台交互方式是目前诸多企业的一种选择,其特点是集中性,实时性。物流信息平台其实质还是上下结构组成,上层由数据处理中心构成,下层则需要大量的数据节点构成。数据处理中心位于上层,有三部分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存储服务器和物流信息交互平台。目前,程序端多采用手机APP或者手持终端系统。通过外网访问界面则是一个网站,本层还可以分为多层结构。通常由单台PC或者手机APP构成下一层为数据节点。大中型物流企业特点管理相对集中,物流操作较为分散,所以较为适应此类方法。日常运营时,数据节点主要通过利用条码或者RFID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并实时地传输到网站的物流信息平台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应用于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中,把物流企业串联起来,实现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交互。但确实存在着由于系统的开放,造成系统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制造企业。如果一但把企业需要共享的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和进度、仓储和运输能力、生产配送要求以及销售价格管理等信息登载在网络平台中,如何保证企业的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则成了一道难题,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实施此类系统的重要原因。还存在这一些物流信息交互数据是总部与外界企业之间的联系数据,那么这些数据的权限管理则成了另一个难题。比如,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服务的内容不同,有些数据的交互频度非常大,而有些数据则不需要共享。

三、讨要式物流信息交互方式

讨要式物流信息交互方式是一种专注于物流信息集中存放但不便于进行实时传输的物流信息交互方式。在运作过程中,他往往建设一个总部数据中心、一个物流信息交互数据库以及物流信息处理节点,从而构成的网络系统。运作过程中,往往利用总部数据中心把要交互给对方的物流信息按照一定的的数据格式加密构建成功后,通过因特网送到物流信息交互数据库。同时,在指令到达数据库之后,及时取回需要的信息。企业往往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确实存在一定优势,供需双方按照双方签定的合同来承担指定的物流业务;在整个物流承包合同中,规定一系列的条款,这些条款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往往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社会化并且是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物流企业,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特别是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能为制造型企业提供物流业务,比如仓储,配送,运输等业务咨询和服务,同时也能提供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很多B2C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业务上,这里面减少了大量的投资。在进行服务外包业务选择的同时,得到了更为专业化的服务。电子商务如果意识到自身优势的不足,这类企业适于选择第三方物流或组建物流体系。这里面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确实存在进退两难的局面,尤其是很多电商企业意识到选择第三方物流意味着放弃对客户的直接控制,放弃了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确实存在着企业在蓬勃发展中的风险性,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又用一只手壮大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依赖性。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只有通过精确的成本绩效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合自身路径发展的方案。这里可以参考宝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主要是用于节省网络运行费用,此物流信息交互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物流信息处理节点设备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此系统独立闭合运行所以相对于开放型的系统,其安全性确实比较高。讨要物流信息交互方式的一种应用表现形式是电子看版管理,讨要物流信息交互方式的一种变形,是供应链上各物流企业都有自己对外的物流信息交互库。例如一些汽车企业的生产形式。

综上所述三种物流信息交互方式各有千秋,同时,我们发现经过变形组合还可以整理出多种新型的方式。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到底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的混合方式来构造一个新的物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是企业规模和业务量,二是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紧迫性,三是能否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四是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拓展性,最后当然要从企业自身的资金角度出发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心强,邵军力.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2]胡道元.INTERNET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王健.网络互连与系统集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4]Andrew S.Tanenbaum熊桂喜,王小虎译computer Network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Saadawi.T.N.远程通信网络基础(中译本)[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6]陈功富,韩贤本.计算机网络建设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7]谢希仁,陈鸣,张兴元.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8]王道平,何海燕.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J].物流科技,2013,(5).

交互体系 第10篇

法律网络学习平台的全面推广运用, 也使得教育学界也出现了信息化趋势, 在这种大环境下政法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也就越发重要。同时政法学科本身的特性也决定着政法学科适合采用信息化特色教学:政法学科教学并不是单纯进行评说和教育, 政法学科本身有着较好的时代特性, 要求其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也就需要政治学科教育要运用信息化技术, 使其能够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接轨。同时政法学科进行单纯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也很难进行较好的学习, 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使政法学科的教学能够使该学科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使其政法课程教学更好推进。

2 政法学科教学法律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师-学生交互体系建设策略

2.1 教师-学生交互体系建设中的教学策略

提升政法学科法律网络学习平台特色,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与政法学科教学, 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政法学科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破除对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与教学的偏见, 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政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转变方式方法可以将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与政法学科教学, 使政法学科教学能够不断的创新, 赋予该类学科教学更好的生命力和发展效果。

2.2 教师-学生交互体系建设的内容策略

教师将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合理化的转变后, 就需要将这种转变落实到政法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方式方法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准备的更加形象生动, 更加具有信息化和网络化, 这是提升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特色的关键。教材树立和整合实现信息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丰富和拓展政法学科课本教材中的内容, 不能仅仅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课本中的内容,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查找与教材信息相关的一些重点与难点等教学资料。在课前做好准备, 将课堂中可能要运用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实现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 使其能够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展现的课堂上, 不再是单纯进行说教式教学, 而是能够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手段进行展现。研究显示人类获取信息有超过80%是源自于视觉, 10%左右是源自于听觉,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在课堂上建立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 可以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政法学科内容。

二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政法学科一般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如果政法学科教学过程中准备的图片和内容没有失效性, 那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提升政法学信息化教学特色还需要注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更新。在政法学科这一类具有较强时效性的学科教学中, 需要教师准备最近、丰富、有特点的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这时信息化技术就可以帮助教师准备这些资料。虽然政法类学科的教材中也是较新的, 但是相对与信息化技术手段更新的内容, 教材信息内容依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教材中缺少的这部分时效性较强、近期发生的政法学科相关的内容准备和补充进教学中。例如进行法律相关课程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一些较新的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件案例、动画庭审模拟等内容进行课堂展示, 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于该类条文的理解, 同时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是教材内容更加丰富, 还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特色。

2.3 教师-学生交互体系建设的设计策略

根据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要求, 学生才是政法学科教学中的主人, 为此学生在政法学科课堂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 为此我们需要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优化设计, 使学生的课堂活动具有信息化特色。设计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学生课堂活动可以更好的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关系, 将老师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更好的提高政法学科教学的信息化特色。设计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学生课堂互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注重启发、引导、互动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 使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并得出相应的简单结论后再引出自己的教学目的, 讲出自己的教学目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对自我思考内容进行更好的反思、总结。同时在具有信息化特色的政法学科的课堂上, 教师要尽量避免较多的进行教案讲解、板书书写等内容上, 应该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而不能单纯的将教师定位为灌输知识的工具。要达到这种效果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 让各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辩论等, 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展现出来, 并且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种讨论、辩论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方向性疏导, 并且在过程中不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展开讨论;另外教师也要对学生和学生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 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能力, 达到最终的提升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特色的目的。

二是要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现在教育学界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极为重视, 我国也已经提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较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尤其是高等教育, 更加注重发散式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在学到最基本的观点的基础上, 自行的进行延伸和探索, 最终使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形成和获取自己独有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没有对错之分, 只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政法学科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这有助于提升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特色, 同时也有助于对政法类人才的培养, 使培养出的相关政法类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需要在课前就提醒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最终教师将学生搜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 教师可以通过加记平时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内容。

3 结语

教师-学生交互体系建设使得教育学界也出现了信息化趋势, 在这种大环境下政法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也就越发重要, 同时政法学科本身的特性也决定着政法学科适合采用信息化特色教学。本文主要研究政法学科教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材的梳理和整合要实现信息化、设计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学生课堂活动等方式提升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特色, 希望能够对政法学科信息化教学起到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来.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8) .

[2]周娇艳.浅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化[J].台声·新视角, 2015 (1) .

[3]何博, 兰国帅, 王祖源, 等.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20) .

[4]袁志芬.微型课程概念辨析[J].教学与管理, 2014 (1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交互体系】相关文章:

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04-12

探讨本体在图书馆AI交互体系构建中的应用09-12

业务交互05-07

有效交互05-12

交互语境05-13

交互需求06-11

交互建构06-18

视频交互06-21

视听交互07-22

交互特征07-31

上一篇:劈裂抗拉强度下一篇:《伊索寓言》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