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新教法范文

2024-06-27

体现新教法范文(精选6篇)

体现新教法 第1篇

一、教学理念“新”

1. 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以前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听得懂听不懂, 学生都必须坐在教室接受“灌输”, 教师千方百计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思维受到制约、想象受到束缚, 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按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教师教学由“学问”转变为“探究”。

在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堂思维训练, 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 尽可能不用“标准答案”或“习惯用法”, 这样会扼杀学生个性, 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自主发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有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总结, 疑点、焦点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解答, 有的知识则让学生自己去自学。以往教学中, 通常重结论, 轻过程, 一切由教师安排好, 教师把知识点一个个讲得很祥细、清楚, 学生通常听得很认真, 缺少主动思考和讨论。而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思考, 自己总结, 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形成了很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将来工作生活会受益终身。

教师要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但更多的是要由“教”者变成“导”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问题讨论的点拨者、合作交流的组织者。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指导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去总结、去解答, 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 更不是简单地机械模仿。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 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点拨和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身体素质、智力潜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兴趣特长、学科偏向、性格个性等都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一视同仁”, 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分层喂养”, 真正在课堂上当好“导演”, 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教学方法“新”

1. 充分利用学科特点, 尽力加强直观教学。

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是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的“新”可以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 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实现。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盐卤点豆腐的原理、三角洲土地肥沃的原因、烟花焰火产生的原理等。解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焦点:毒大米、硫磺熏烤雪耳腐竹笋尖的害处、汽车尾气的排放、环境污染、假黄金事件等。补充了20多个实验:有的贴近生活 (Ag饰物品与硝酸反应) , 给学生趣味;有的来自现实 (工厂的烟囱排放刺激性气体的处理) , 帮学生解惑;有时展现“魔术” (空瓶生烟:NH3与HCl反应) , 使学生惊喜;有时提出假设, 让学生想想怎样设计实验验证。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上课, 既能大大增大课堂信息量, 又能用动画模拟化学实验、联系生活实际、下载新闻图片、创设逼真的工艺流程等, 引起学生注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知识、在讨论中提升知识。例如:化学键一直是学生的头疼的一个知识点, 如果用模拟动画表示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形成过程, 学生很容易看出化学键是怎样形成的, 从而对化学键有了深刻的理解。另外, 用多媒体展示习题后, 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结果, 用投影仪展示出几个学生的答案, 讨论比较得出比较好的答案, 这样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重视化学实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新教材更强调了学生实验, 许多物质的性质都是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的。以往教学中, 为了节约时间, 实验是在教师讲学生听或老师做实验学生观察, 很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新课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比教师简单的演示给他们观察更清晰直观,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使学生由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实践者, 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样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学完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后, 让学生去完成教材的动手实践“探究钠的性质”。我准备了钠固体、蒸馏水、脱脂棉、小烧杯、蒸馏水、胶头滴管、酚酞等用品, 首先让学生用小刀切一小粒钠, 直接看到了钠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等。接着让学生进行实验, 取一个小烧杯, 加入蒸馏水, 加入钠固体, 观察现象, 再向烧杯中加入酚酞, 观察现象, 学生很直观看到:钠浮在水面上, 熔化成一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声, 溶液变红。

思考:上述现象分别体现了钠的哪些性质?学生思考得出: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 反应剧烈, 有气体和碱生成等, 效果很明显, 学生学习效果很高, 记忆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完成了从未知到结论的跨越, 这个过程是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探究和发现掌握了“新”知识, 这也就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

新教材 新教法 新感受 第2篇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总结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室陈淑琴

99年秋季,在市教育学院初教室的组织指导下,我区教研室积极参与了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分别在集美二小、集美小学确立了实验班,实验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下面谈谈实验的做法和体会。

一、实验的做法

1、组建班子。我们确立集美二小三个班和集美小学二个班为实验班级,由区教研室教研员和三位实验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课题的实验原则、形式和方法,采用理论研讨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依据教材内容,以发展、创新的观点展开全面研究。

2、加强培训。实施课程改革,转变实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关键。实验初始,市教院初教室就请来了省里的专家王永老师,给实验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使实验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思想上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观念上有了一个初步的转变。实验教师为自己能够成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都深深地感到了课程改革所赋予自己的艰巨的历史使命。教研员和实验教师还分别到福州、吉林、深圳参加北师大课程中心举办的教材培训,与刘兼等专家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想法以及认为教材中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来,与专家们共同研究、分析,加强了对实验教材的认识,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

3、交流协作。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市课题组每月1-2次的集中备课、听课、研究教材教法;市教研员精心指导,实验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明确思路,把握宏观导向。结合本区实际,区课题组每两周一次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思想;开展互动式教研,以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听课、评课,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经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实验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实验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实验研讨会,把实验研究的新思想、新经验,向全区数学教师进行横向渗透。

4、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将课程改革落实到每一堂数学课上。根据新教材的“密切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个特点,初步建立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为:问题情境——主动探究——归纳概括——实践应用。”我们还围绕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专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努力做到:在以人为本的宗旨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投足都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5、评价改革。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的评价体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进行课程改革的驱动器。在数学实验中,我们力求转变传统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以人为出发点,关注发展性评价,记录成长,促进个体和谐发展。我们从学习行为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尝试性的研究。学习行为评价主要从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课外作业——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课外实践——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思考——主动与教师、同学、家长交流和讨论学习的情况等方面来评价。在学习效果评价中,讲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多样性。(1)笔试:考查知识技能情况,鼓励创新做法,如命题的开放性、综合性;(2)口试:考查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实践操作: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操作能力等。

二、实验的收获

四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程实施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实验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实验年级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普遍热爱学习数学,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未参加实验的年级学生远不及的。实验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三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首先做到的是: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尝试和创造欲望。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不仅要付出爱心和关心,更多的是耐心,细心,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的机会和保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善于采用竞争策略,营造一种催人奋进的情景,如设计“插红旗、上光荣榜、建立智慧星簿”等形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2)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图画情景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践问题。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如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作主人翁,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如提供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布置开联欢会的会场,每把长椅最多坐3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有43人,至少要准备多少把长椅?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如将传统问题“比较4303和3034的大小”变成这样的问题情境:4、3、0、3这四个数所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更富有探索性,学生也更愿意去做、去探索。

(3)实施五大开放。“开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让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情境中领悟、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如让学生在多次“分一分”中,明白“把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用除法”,通过“涂一涂”、分一分、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的实践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新教材安排了大量有趣、现实的数学,非常适合儿童的表演。如教师设计“模拟构物”,“小小导游员”、“走进大自然”等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愉快、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发展新知。

(二)教师素质整体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验研究中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实验教师在教后记中写道:“非常惊讶于他们的想象,活跃的思维,有许多时候是我心悦诚服地向他们学习的,于是对孩子们的夸奖和赞美是发自我内心深处的,是充满激情的,正是这种情感给了孩子们学习热情和快乐。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者说是一个工匠,仅是用他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很少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成为自觉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在实验研究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实验教师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书写教学随记,教学案例两方面有力地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教师课后都能做到三个自评:教案自评,课堂教学情景自评,学生活动设计自评,根据三项自评情况书写教学随记,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采取补救措施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新课程的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他们从普通的教师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验教师为课程实验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四年的实验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

1、乐学、爱学、兴趣浓厚。“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是实验教材较之以往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教师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主动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其心灵的共鸣。教学中的精美教具和学具、生动画面、讲故事、猜谜语、集体抢答、小组竞赛让孩子们学得愉快、投入,使得学生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并使得他们的多种才能得以展现和培养,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有趣的。

2、善于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有问题想一问”,“老师,我还可以再补充2点……”,答案不唯一,解法最优后,学生思路逐步开阔,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数学课堂经常成为学生的“答辨”现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以及提出的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灵活的解题能力,结合实际问题作出的合理解答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和潜质所折服。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各个领域里所设计的情景,都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校园里、大街上寻找所学的数学。如学了第八册的统计后,布置学生实践活动:(1)调查本校1996—2001年每年入学的男生、女生人数(2)选定一个小卖店或小餐馆,询问每月的成本和营业额(3)将调查情况制成统计表及折线统计图;经常出现如“每张门票6元钱,40元钱能买多少张门票。”“说说你身边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位置、统计、加减乘除关系等数学信息,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

4、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实验研究中,教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逐步学会学习。教学设计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儿童获取信息的多向交流,挖掘教材中的良好素材,给合作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力。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在合作学习中又适当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小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强调集体荣誉,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并尽可能给予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问题与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3、新教材有的内容编排较难,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认知规律。如第二册“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对学生很抽象,要求过高。如元、角、分的认识、二十四时计时法等内容,对于学生是难点,课时又少难掌握。

4、教学班规模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商榷的问题。要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有限的40分钟时间若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与讨论的时间又与课时进度发生矛盾,如何把握给予“时间”的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第3篇

一、学习新目标、走进新目标是推进新课改的基本前提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适用性等特征。教材图文并茂, 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 以便在课堂上开展交际活动, 为训练学生口语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改变过去以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 把教材内容和情景结构融于情景对话之中, 改变以往学生“只会写不会讲, 只会背不会用”的教学状况,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英语。所以新课程的英语教学强调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教学语言。

二、树立“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新课改的必经之路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 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实现真正的平等, 进行真诚的交往。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强化学习动机;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 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用英语来完成学习、生活中的任务, 促进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开展激励性的即时评价, 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有助于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 如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反映的情感、态度方面进行及时的评议, 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例如我在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时, 让学生做评委, 我只是做观众与指导者;在“听写”时我让学生互相批改, 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感, 并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展现自己, 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推进新课改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认为, 每当一种新鲜事物的产生时, 人们总会有一种强烈获取的愿望,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学英语的“愉快感”, 我尽量发挥直观、形象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动,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1. 利用课件和直观教具创设教学环境。

课堂上我经常利用课件、实物、图片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例如我教学习用品的单词时, 我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作为教具教单词:pen, dictionary, ruler, eraser, pencilcase等;教水果类的单词时, 我制作各种水果图片用于教学之中。再如教蔬菜类单词, 我把“种菜”的游戏运用到课件中来, 首先我让学生参观我的网上“农场”并通过如下句型来学习本课单词:

T:Whatarethese?Theyare tomatoes.

SS:They are tomatoes.

T:Can you spell tomato?

SS:Yes, T-O-M-A-T-O, tomato.

学完单词之后就让学生讨论我的“农场”布局是否合理, 如果你有一个农场, 你将如何规划你的“农场”?要求学生用英语把他的规划画出来, 规划中必须包括tomato, potato, broccoli, cabbage, carrot, eggplant等农作物, 这样就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而且课堂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表现空间, 实现语言任务目标。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其核心思想就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把语言教学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 学了就用”。例如讲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单元, 我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1.pairwork:A:How do you get to school?B:I get to school by bike.How about you?A:I get to school on foot.2.Group work:谈论自己上学的交通方式。3.利用图片进行问答: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包括:by bus, by car, by subway, by boat等。4.Do a survey:调查报告结果:In my class, ten students get to school by bike…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 更重要的是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者, 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1.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因为有计划学生就有了学习目标, 有了学习动力, 就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 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3.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做笔记可以避免学生听讲时精力不集中, 也可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查看和复习。4.引导学生认真规范地做作业。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最直接的反馈。它可以起到及时复习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新课改对广大教育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 又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和重要意义, 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为新课改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必须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要以话题为主线, 任务为主导, 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 内容联系生活,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以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参考文献

[1]丁天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法探究

[2]王安户.新课程理念新教法.都市家教.2010年第2期

[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网络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网络

新理念 新内容 新教法 第4篇

花开了,就感谢 黄点蓝睡觉前,除了要爸爸给她讲一个故事外,自己也有一个任务,即回忆自己一天来所经历的事,并在心中默默“感激”三个人三件事。 这个“任务”是爸爸安排的,爸爸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并真心地感恩。一个常常感恩的人,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圆满温润。 这天晚上,黄点蓝在钢琴边上发呆许久,爸爸以为她困了,便叫她睡觉。可她似乎没反应,显然在深思什么,爸爸提醒她今天“感谢过了”吗? 小女孩为难地告诉爸爸,今天,她谢过了为自己剪指甲的奶奶,为她上钢琴课的老师,为家里搞卫生的钟点工以及老天没下雨等……可是,还少一件事需要感谢,想来想去,她不知道还要谢什么,正伤脑筋呢。 爸爸建议说,只要让你快乐的事,都值得去感谢。这时,黄点蓝歪着头对爸爸说,妈妈种的茉莉花,在阳台上开花了,这事令她最开心了,那么香,那么美,很好的,她要谢谢花开了! 想不到黄点蓝如此有心,而且诗意盎然。 爸爸也被感动了,而最初,是花感动了她。 9岁的黄点蓝,已开始会感谢花开,等到秋天,她就会感谢硕果。至于冬天,她一定会觉得富饶满足。 1、黄点蓝感谢哪些人和事,请概括地写下来。 2、你认为短文中哪个语句含义最为深刻,把它抄下来,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3、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口语交际 1、以“我的复习小窍门”为话题,作一次演讲,先想想自己复习的小窍门是什么,有什么突出事例,取得什么效果,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就当众演讲。 每人先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再选派代表面对全班同学讲,讲完以后评一评,谁的方法好。 2、以“父母对我的爱”为话题,作一次交流,要求讲真事,说真实感受。讲完以后评一评,父母什么样的爱是真爱,有助于儿女的健康成长。 (四)习作 1、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它带给你的是心灵的愉悦,还是沮丧?是备受赞扬,还是受到嘲笑?请把自己童年的一次发现写下来。要把发现什么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00字。 2、再过一个学期,你就要升上中学了。你想象过上中学的情景吗?你心目中的中学是什么样子的?中学的学习生活又是怎样的?怎么想就怎么写。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00字。 3、自选本册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或一个电视节目,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五)语文实践 1、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你一定搜集过不少名言警句、对联,选自己喜欢的,用钢笔或毛笔各写两幅。 2、为了搞好期末复习,你可能已经注意搜集复习方法,请以复习方法和有关复习的小故事为专题办一份小报,要办成图文版。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润生) (《福建教育》第12期)

数学新教材探求新教法 第5篇

一、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和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 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二、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数学意识, 这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上。例如:每册教材最后一章新添的《数学广角》的教学。

三、逐步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 一种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高级语言, 具有简洁准确的特点, 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具体来说, 就是阅读理解数学课本, 并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 包括读写说的能力。

四、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即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而且要培养那些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观察、分析、比较、猜测、直觉等能力。在正比例、反比例的教学中, 让学生体会数学中变量和常量的辨证思维关系。

由于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 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 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心理特点, 接受能力, 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知识的呈现途径, 就会使学生的理解变得轻而易举。例如, 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启迪学生的逆向思维, 同样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得到发展, 设计耐人寻味的诡辩问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他们的认识更为深刻, 通过有趣的数学史料来导入新课题, 能使学生的学习变为迫不及待的探索, 不论是步步深入的课堂提问, 还是环环紧扣的课后练习, 都能把学生带入思维场, 接受思维体操的训练。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1.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启动好奇心, 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采用有趣的比喻、新奇的教具、图片设置悬念, 适时质疑启发, 激起思维的浓厚兴趣。

2. 按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来培养思维的延展性。

授课时应将抽象难理解的结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 直观教具、模型能引导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形数结合的方法可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抽象概念变得具体, 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3. 有目的的培养思维的逆向性。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逆向思维的训练, 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4.

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目前新的教学方法很多, 到底哪种方法更适合本班的学生, 要认真分析和研究, 反复尝试, 反复实践, 在此基础上, 通过教学效果的比较, 提炼出符合教学内容, 切合学生实际, 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

5. 要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使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深、学活, 学以致用。

走进新课改, 探索新教法 第6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一切尽可能的条件, 必须重视从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去学习和理解数学;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书本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让学生充分从切实生活中体验到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源于生活, 但生活中又处处充满数学。如果能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 就能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到陌生, 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使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得到激发。例如, 学习小数乘法时用“购物”;学习除法时用“分东西”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数学周记, 把生活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不陌生、不枯燥。这样能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疑”是一种能力。学习、思维、创造都离不开它。它是学习的需要, 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质疑问难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时, 一定要大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不但要教会学生敢问、会问,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善问, 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放在第一位。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要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 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用“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代替“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把传统的“一言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律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每一节课结束前, 都要根据学生的提问表现, 评选出谁是“最佳提问人”, 谁提的问题是“最佳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使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得到大力的培养。

三、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 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听取别人的发言时, 一定要认真而仔细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对人有礼貌, 不能随意地打断或者插话。一定要克服浮躁之气和不屑一顾的神态, 不能有丝毫的轻慢之举。对老师的提问、小组的分工要求、还有其他同学的发言, 一定要听清、听懂、听明白。人有两个耳朵, 一只耳朵听别人的表扬之词, 另一只耳朵听别人的批评之言。对表扬之词不得意忘形, 对批评之言不恼羞成怒。合作学习仅仅学会听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性格外向的同学说的多, 发言的机会多, 而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善于表达, 发言的机会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小组中, 调动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参与欲望, 鼓励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让他们说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 同时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 那些知识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擅言谈的同学自我表现的获得成功的机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求异诱导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有些知识很容易忘掉,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这些知识不是发自人们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赞可夫曾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 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发散思维的形成源于一种内驱力, 那就是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名教师, 妥善地选择具体的例题, 缜密地创设问题的情境, 并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而出现的一些求异因素哪怕是一点点儿, 也要马上给予积极肯定和热情表扬, 让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同时也要细心点拨并潜心诱导, 帮助那些欲求异解而不能的学生, 使他们获得成功。只有这样, 学生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能自觉地萌发出“还有另解么?”“再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一下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的求异思考, 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 并慢慢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有了这种求异的心理倾向, 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 才能不同形式地重组各种题中的数量, 进而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五、对学生评价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 十分重要, 一旦处理不好, 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时, 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注意考查学生能不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能不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不是愿意跟同伴一起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

4. 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不能清楚地表达。

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谁比谁的算题速度快, 快多少?一堆苹果分着吃, 如何分?谁的走路速度快, 快多少?如何追?当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给予定性评价。只有做好了对学生的评价, 才能极大地保护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才能使那些胆量较小的学生敢于提问。

六、复习教学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得当,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能大提高复习的效率。大家不妨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预习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复习。大家都知道我们复习课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那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 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预习, 加深对自己已有知识的理解, 如有疑问, 一定记下来, 以备上课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 与同学的合作去解决。这样势必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2. 整理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是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 以求系统连贯, 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一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复习, 分类整合, 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树, 加深知识的记忆, 熟练知识的运用。

3. 比较法。

上一篇:结构改造及加固下一篇:中小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