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平台

2024-06-02

数字化教学平台(精选12篇)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1篇

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软件,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较全面的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了一个无障碍进入新课程教学的广阔舞台,它可以实现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以简单的操作,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目的

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高校的现代化水平,使其在现代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状况下,在教学手段方面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数字化教学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1)以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高的效率来完成教学任务;

(2)提高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

(3)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学习条件;

(4)促进高等院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迎来了受教育者入学高峰,教育设施、经费、师资等方面将面临挑战和考验。一方面需要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参与者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管理和组织模式,具有改善教育现状等诸多作用。

1. 能够拓展和补充教学资源

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广泛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拓展其思维空间,激发创新能力。另外,前几年进行的高校扩招带来了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就完全可以解决。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均需建立课程网站,作为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以便资源共享。数字化教学平台主要解决了教师如何将自己的课程资料传到互联网上的问题,它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教师不必对每门课程制作一个网站,即使网页制作水平不高也能掌握。

2.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制作出优质多媒体课程,为社会大众的终身教育以及精品课程建设服务

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上公布教学内容,来为社会大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只要有电脑和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学习。数字化教学平台有良好的数据库,备份了大量的模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新的资源都自动备份到数据库中,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强大的资源数据库,为教师备课做好了多种准备工作。通过整合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做到人停课不停。

3. 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课程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助教学的手段,主要有教材以外资源的展示、作业布置、单元自测、模拟考试、答疑以及讨论等内容。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了学习的个性化和研究性。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智能知识库,可以自动保留和分类整理以前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问,配合在线答疑、作业等,能够做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功能,同样的问题教师只需回答一次,所有的学生在网上都可以知道答案。

4. 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国的“网络教育”、“网络大学”的教学形式,就是将课程资料经过多媒体改造后通过互联网发布,学生通过各自的浏览器进行课程学习。它的主要工具就是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把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管理,并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教与学的互动空间,通过功能强大的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评价及学习效果分析工具,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网上教学或日常教学情况的反馈,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数字化教学平台拓展和补充了教学资源,所以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教师还能够“以一当十”,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以弥补教材单一、封闭型学习的缺陷。对于全日制的学生而言,网上资源也可延伸到课堂,更好地反馈课堂学习效果。平台还可以自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督导,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实时监控,使教学环节的控制变得简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教学平台是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对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它能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新途径、新思路。数字化教学平台应能凭借自身的优点吸引教育的主客体,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平台的完善和使用中来。通过广泛的教学实践,平台能有助于教育参与者“现代教育观、现代学习观、现代学校观、现代人才观、现代资源观”的形成,推动教育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

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也给教与学带来了挑战。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投入与建设,各数字化教学平台都在发挥作用,但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是否真正满足了各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使得数字化教学平台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的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生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有个特点,就是“自主学习”。国内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学生目前还不太习惯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获得知识。国内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利用网络与计算机主要是完成资料查询、娱乐、交流,并未将其更多地用于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且创造性学习带来的效果和效益不能立刻体现。而教师又必须对学生们短短的课程学习期间的成绩进行评定,这些评定关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如保研等,都与成绩挂钩。因此学生们可能会排斥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或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因此,这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三)教师不愿公开有质量的教学课件与研究成果

当前,高校教师的竞争压力很大。教师们不愿公开自己的“一招鲜”,有价值的资源及其科研成果不愿上传至数字化教学平台,甚至不愿给学生下载,仅限上课讲授。当前的考核机制还不能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量进行评价,因此如何鼓励教师们相互共享教学经验及教学资源仍是一个难题。

(四)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丰富

数字化教学平台上的高质量教学资源仍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是有生命周期的,好的教学资源必须不断地进行维护、重建。这一切都要靠教师花时间、精力去做。而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做教学资源的周期很长,短期看不出很好的效果,坚持下来不容易。各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购买的资源如不经过二次建设和不断维护,会很快失效。

三、提高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应用水平的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建立适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有充分的教学主动权———教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策略、媒体,学生做什么练习等都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学习过程的主体本来是学生,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下,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主动性不能很好发挥。尽管有的优秀教师通过激发兴趣及其他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这种被动状态,但是从总体上说,在这种结构下,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下,媒体主要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演示教具;教材则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学教师只需要熟识本专业现有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学科知识不断融合、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的当代,这已显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了。

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掌握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适合学校自身的教学模式,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素质,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要建设一所现代化教育水平高的学校,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又需要学校有一批强大的教师队伍。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要自我加压,形成约束和竞争机制;各学校要科学设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评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科学管理,以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民主决策,确定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

(三)尝试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指标评价体系

为了使已建好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运营效果,比较投入产出比等,进而规范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运作。例如:同一个学生登录平台的频率、不同专业的学生登录平台的频率、学生每次登录平台的平均访问时间、学生与教师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交流的频率等。

(四)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获取知识

学校引导学生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如通过讲座、张贴海报等形式让学生认识自主型学习的优点,鼓励学生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科前沿知识,把握科学发展动向等。学生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了学习的个性化和研究性,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丰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内容,加强教学资源的管理

丰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的、开放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应该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做出贡献。这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能在平台上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人力资源社会化以及物力资源的虚拟化,能在增加教学资源的“供应量”、提高设备“生均值”、扩大“师生比”等方面发挥作用。这样,数字化教学平台才是“E”时代教育所迫切需要的,才能满足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将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引入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之中,意义重大。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要求在信息的生命周期内尽量地对其加以利用,同时要积极进行创新,让信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知识管理是对知识显性的、系统化的管理,它联系着知识的创造、组织、扩散、开发和使用。知识管理关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更好地共享现有的知识,二是新知识的创造和转移。将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的思想融入教学资源管理中,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延长教学资源的生命周期。用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作指导,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数字化教学平台,以新颖、特色、丰富来吸引学生,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能方便地、简单地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平台的预期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文革.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2006(3).

[2]侯亚峰,王洪义.营造学术氛围,构建学者型教师团队[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

[3]陈钦克.浅谈“自主—导学”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平台技术的结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空间教学总结 第2篇

-----耒阳市职业中专

自省教育厅提倡开展职教新干线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号召,要求全院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在湖南省职教新干线上建设个人空间,以促进我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及将来的设想如下: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一)成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席金强为组长,常务副校长彭越为副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分管师训副校长、分管后勤副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立了由总务处牵头的“软、硬件系统配备及网络架构工作小组”、由教务处牵头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由教科室牵头的“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工作小组”、由校办公室牵头的“内网平台管理工作小组”以及由计算机专业组牵头的“技术保障工作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升级、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各项硬件条件

1、校园广播系统。学校有比较齐全的常规教学设备,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分布到学校每个班级。

2、校园网络中心。校园内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架构,实用硬件防火墙,配置3台服务器,用于接入代理、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并通过40M专线光纤宽带接入因特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并已接入到每个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实现了校园内千兆互联、百兆交换到桌面、百兆接入互联网,为学校提供了WWW、FTP、E-mail、BBS等Internet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学校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我校现有学生计算机教室16间,计算机848台,均达市场主流配置,并配备过滤系统,使之兼具“学校电子阅览室功能”。学校有多媒体专用教室5个,配备全套的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1-2台电脑,用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研究,另通过教师个人出资50%,学校解决50%的方式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4、其他硬件设施建设。学校现有数码相机3台,激光打印机7台,并在全校范围内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三)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内网管理平台

学校建成的内网管理平台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1、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2、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3、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4、学籍管理: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5、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科任课教师)

6、综合素质管理: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四)建立并充实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扬州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中职资源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资料素材,上传到资料库中,以丰富校园网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搜集整理放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数字化空间教学实践

数字化空间教学,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一个信息化,更是提供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个教育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信息意识的发展是核心,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改变。正如宋代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课堂已经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数字化空间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在运用数字化信息进行教学时,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数字化

1、在教科室的统一部署下,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电子化备课。

2、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在学校网站设立空间,或在湘西教育网上开通博客,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活动。

3、要求每位教师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建立面向

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方便教师进行校内外信息交流。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充分调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备课讲课数字化

在新的数字化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备课讲课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利用多媒体技术快捷的编辑效果、全屏幕的无干扰演示等,让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效果。

1、电子备课。

电子是技术,备课是实质。电子备课不仅是文本的电子化,而且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新颖的备课方式。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便于教师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学校由教科室牵头组织教师进行电子备课,并通过网上交流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教师备课的数字化。

2、教师讲课的数字化。

教师通过使用Director、AuthorWare、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电子课件,并通过电脑、投影仪等现代电子设备将电子课件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文字、图片、声音、表格的灵活运用,生动形象地传授课堂知识,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达到“我要学”的教学目标。

数字化空间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和谐。

(三)学生作品数字化

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利用数字化空间资源转变教学模式。学生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资源以及全球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则扮演学习的伙伴和指导者。在实际的数字作品中,学生可将他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环境表达出来,成为电子作品。如用Word制作电子作业、PowerPoint演示文稿、FrontPage和Dreanweaver制作的主页,VB设计的小软件、服装设计CAD制图、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等。

随着学校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电子作品必将成为学校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可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并开辟数字化空间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将把此项工作作为长期的工作任务重点来抓;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积极推进空间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我校通过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

耒阳市职业中专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3篇

【关键词】 微格教学;数字化网络;功能框架;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69—07 微格教学是一、引言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国斯坦福教育中心于1963年提出,国内又称之为“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微型教学”,它主要以教育和教学及视听理论为基础,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前提,集中系统地训练某些特定教学或其它技能的方法。[1]这种训练方法有这些优点:其一,可以将训练任务简化、细化,有利于突出训练重、难点;其次,老师可以学生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提醒,并且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录像给总结性评价;再者,训练者和其它学习者可重复观摩自己的训练录像进行自评、互评,找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这可以加深学习者的训练印象。这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可以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也可以更容易掌握各技能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国内外很多实践证明微格教学的确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传统的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分配训练任务、学生准备训练任务、教师对学生训练的总结性评价、学生们互评训练等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缺少一个智能、有效的沟通平台,教师分配任务和组织学生训练要大费周折,学生自己申请微格训练也显得较麻烦,学生难以及时得知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得知自己的训练情况,指导教师也难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通知学生修改微格训练教案等,缺乏系统化管理是制约目前微格教学效果提高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校园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依托数字化校园的有利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的优势构建网络微格教学平台,可以优化微格教学的管理,提高微格教学的效率,增加微格训练的效果,弥补传统微格教学在管理、互动、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设计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格教学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教学技能实践活动都与教育、教学理论息息相关,本教学平台的设计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及学习风格,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平台的构建,使设计出的平台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习惯,极大提高学习者对平台使用的兴趣和热情。

(二)重点突出评价方便

本平台是以数字化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化校园环境为依托的微型课堂式教学技能训练,它可以让学生高效完成训练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平台的教、辅、助、评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让练习者攻破技能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达到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打分、文字评价、量表评价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评价设计的合理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使学习者的训练结果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评价。

(三)师生互动直观及时

传统的微格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室里进行,师生间、生生间,教师间的互动也是面对面的互动,而本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摆脱时间和空间约束进行实时有效互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观看学生的训练情况,可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告诉训练者,训练者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训练教案,调整训练方法。训练中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学习者积极性、及时完善学习训练过程的重要手段。

(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微格教学的过程有别于传统教学,它着重训练学习者教学方面的某些技能,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等十种。[2]本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设计坚持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启发学生动作技能的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助、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有利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微格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的微格训练教案、训练视频、评价试题等资源都是单一分离的个体,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和利用。而本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学生间的训练教案和视频、教师间的评价试题及其它教辅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共享。学生在平台内可以观摩他人视频、下载微格教学资源、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

三、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功能

本平台是集微格教学、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网格系统。这里的教学观摩、教学评价采用计算机设备,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采用硬盘存贮,学习者登录本平台即可以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学习。本教学平台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

(一)前台主要功能

前台主要为学习者及教师提供微格教学及学习的相关服务,训练者登录前台完成教师发布的训练任务并查看老师对自己训练的评价,同时可以申请训练任务,可以播放其他练习者的训练视频,可以下载学习相关资源,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向教师或学习伙伴提出疑难解答请求,可以通过论坛交流学习,还可以查看管理员发布的新闻。教师在前台除了拥有学生相同的权限外,还可以向学生发布训练任务,但要进入后台对任务进行审核、申请微格训练教室及分组和向组内添加学习成员等工作,教师在前台可以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前台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二)后台主要功能

后台主要是供管理员或教师微格教学管理使用。教师登录后台后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对平台作相应操作,管理员拥有管理整个平台的管理权限,且可以给不同类别的使用者分配权限。后台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维护、新闻管理、信息中心、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任务管理、题库管理、下载管理和评估管理等。其中任务管理和课程管理是后台管理的两个核心部分,主要完成教师在前台发布任务的相关管理,如评估量表的制定、训练任务的审核、微格训练教室的申请审核及训练进度的监控。课程管理主要是对前台录制的视频文件资源按照系别、专业等方式分类管理,这方便于学生在前台点播学习。后台的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四、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一)前台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1.“学习任务”模块

学习任务模块是前台最重要功能模块之一。主要包括:我的任务、创建任务、我的通知和他人任务几个主要部分。

(1)“我的任务”指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微格训练任务,可以看到本次任务的训练时间、训练地点、训练要求等信息。在我的任务里面,学生可以上传教案等其它资料,教师可以对学生上传的训练教案进行修正,学生在教师提出的意见基础上对自己的教案做进一步的修改,教案准备不充分者,不准进行微格训练。教案经教师在线检查合格后,学生方可在微格教室内在线进行微格训练。如图3所示,学生只要点击“启动录制”按钮就可以激活智能化录播、导播软件系统,整个微格训练的录制过程无需人工看守,镜头可以实现智能化跟踪和切换,录制完毕后,训练者只需单击停止按钮即可,录制好的训练视频就会自动以“人物+PPT教案+教案目录导航”三分屏视频形式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真正实现了一键化操作方式。老师可以在中控室内通过监控大屏结合双向语音交互话筒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时时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微格训练问题,微格教室内的镜头智能跟踪及录播、导播系统原理和方法,这里不作深入讨论。

(2)“创建任务”指的是学生可以创建自己单独创任务申请微格训练,包括:任务名称、开始与结束时间、评分方式、指导教师、训练教室等,管理员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统一调整安排训练教室和时间等。“我的通知”是指提示学生有最新的训练通知,学生通过网络登录本平台就可以查看是否有训练任务,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训练的效率。

(3)“他人任务”主要是播放他人的训练视频,查看老师或其他同学对这些训练的评价,自己也可以对他人训练情况做一些交流,被评价者同样可以看到这些评价结果。学生可以在线回放录制的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思,也可以进行观摩示范学习。在线评价他人视频课程网页如图4所示。

评价和交流是提高有效微格训练的重要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思中悟,才会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评价和交流的方式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实训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提高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运用该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完成学习任务过程如图5所示。

2.“在线答疑”及“交流论坛”模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3]所以本平台设计的在线答疑和交流论坛为师生创造更方便的课前、课后交互环境,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在线答疑主要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向教师或管理员提出解答请求,学习者可以在这个模块中将训练中碰到的问题按“标题、内容、姓名、Email和电话”等方式填好,教师或管理员在后台可以看到学习提交的问题,教师或管理员可以对该问题进行针对性回复。交流论坛主要用于学习者之间的学习交流讨论使用,学习者实名发帖,也可以在线搜索其他人发的帖子,大家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问题集中起来讨论并解决。所有在线参与学习和交流的老师、评估专家、学生都可以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和指导。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实践过程,讨论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和修改。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学习者将自己在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此平台与其它人分享,这对提高微格教学技能的培养大有裨益。

3.“在线直播”模块

如果想通过前台实时在线观看某微格教室的训练,可以先下载直播客户端插件LivePlayer,安装好此插件后就可以在线直播某微格教室的训练(录制)现场,在前台选用直播功能前必须由管理员开启服务器端Power Creator Live Server软件,选择要直播频道,即选中要观看的微格实训室所对应的频道,本平台把每个微格实训室分编不同的频道。在线直播功能可满足远程学习的需要,借助网络学习者通过本平台进行在线观摩微格教室内的教学情况,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好地共享和利用。利用在线直播可以实时地将现场转播到其他教室及校园网上,供学校教学观摩示范及课后点评。

(二)后台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1. “任务管理”模块

(1)训练任务主要包括:添加任务、人员组织、预约教室、审核任务、编辑删除等功能。老师在后台添加训练任务界面如图6所示,添加任务的同时要完成训练时间、评价方式、指导教师和专业的选择,接着进行预约微格教室,可以根据预期的训练时间搜索对应的教室,查看这段时间内是否有空教室,如果没有则要调整训练时间。教室预约结束后要对刚才建立的任务进行审核(审核权限可由管理员指定给教师),任务审核后再进行人员组织安排,人员组织主要是进行训练分组。因为微格训练要求人数3-5个人为一组,这方便于教师指导和小组讨论与评价,小组分好后,即可向各小组内添加学生,这样才算完成训练任务的建立。如果教师对新建的训练要作修改,可以进行编辑或删除界面。学生可以登录前台查看老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及其训练时间、地点等安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的微格教室的申请管理,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训练任务的发布,提高了微格教学的效率。

(2)评估量表包括:添加量表、审核、编辑、删除和管理评价指标几个部分。评估量表的制定有一定的难度,也对指导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这可以更灵活处理评估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一味刻板运用“专家”的评估量表。本模块里的每份评估量表都应包含指标名称、指标分数和指标权重,设计者可以在相应的位置添加内容即可。在设计评估量表过程要以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依据,设计的评估量表要科学合理,具有说服力,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查学生的训练情况。

2.“评估管理”模块

评估管理主要有技能评估和细节评估两部分。微格训练技能评估主要指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和课堂组织等方面。可以通过技能评估修改评估技能名称,查看评估内容。细节管理可以对各技能的细节作修正和完善,可以修改节名称和对应的分值。评估管理中的细节管理界面如图7所示。

3.“课程管理”模块

课程管理主要是对录制的视频课程进行分类管理,它包括:科目管理、专业管理、选课审核、磁盘管理、资源管理和批阅试卷几个部分。其中科目管理主要有课程添加、审核以及编辑删除等;专业管理主要是对各校的专业进行添加和信息的补充,做到添加的课程与系别相对应;资源管理主要是向新添加的课程项目里增添资源,既可以直接引用现有的资源,又可以上传资源,要引用现有资源时,可以先查看资源,这样可以保证引用的资源与添加的课程目录相对应。本平台课程管理做到资源与院系、专业、课程名称相对应。课程管理模块的规范、科学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在前台点播视频课程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相关视频资源,可以提高观摩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方便老师查看自己的视频文件资料。

4.“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部门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将教师、学生与其所在院系对对应。部门管理采用树状管理模式,先建立一级部门,然后在一级部门的基础上建立二级部门,例如:一级部门教育学院,二级部门为教育技术系、学前教育学院等。教师管理主要包括添加教师信息,设置初始密码,选择对应的部门等。学生管理主要是向平台内添加学生,添加学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逐个添加,另一种是批量导入,批量导入按照规定的字段格式,可以一次性迅速导入多名学生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与学校的教务管理数据库作对接,这样可以高效管理学生信息,提高微格教学管理的效率。

5.“权限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主要有角色添加和角色管理两部分,角色在本平台指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类别,比如教师、学生、教务处等。角色管理主要是对添加的角色进行权限分配和向这类角色里添加用户。也就是说先建立一个角色,再对该角色分配管理权限,然后向该角色里添加用户,这些用户都将享有该角色拥有的权限。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极大提高了权限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无需对每个用户进行权限分配,因为在本台中主要涉及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教师、管理员,如果还有其它特殊人员,可以增加新角色并进行权限分配。进入本平台的用户要进行某些操作,必须必有这类操作的权限,管理员可以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调整教师和学生管理或使用权限。

6.“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主要有试题管理、试卷添加和试卷管理三个功能。在试题管理里可以添加试题导入试题,导入试题比较简单,按照规定的试题格式导入即可,而添加试题这种灵活的在线设计试题的方式给教师的评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设计者可以选择试题类型、试题属性、试题内容等。添加试卷主要用来向平台内添加试卷信息,包括试卷名称、类型(普通卷、测试卷)、选题方式(人工、随机)、通过分数、试卷难度、考试时间等。在试卷管理里可以看到试卷的主要信息,并可在线进行编辑,导出试卷。整个题库管理为微格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共享这些资源,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特色

本平台以网络、计算机和其它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有利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智能化管理作用是提高微格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相比在任务建立、教学评价、课件上传、教学观摩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一)建立训练任务方便

本平台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人员、教材、课件为元素,教师组织教学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准备教学素材,整个训练过程实现无缝衔接。教师在办公室、家里通过网络在本平台上安排训练任务,学生迅速查找训练任务信息,同时学生可在图书馆、宿舍通过校园网(或其它有网络的地方)登录该平台直接向管理员申请训练任务,管理员根据申请情况统一安排微格训练。传统的微格教学,要由指导教师跑到相关部门申请,再向学生布置训练任务,学生一般只有通过指导老师才能集中申请微格训练。同时,管理员对微格教室的管理也更容易,无需为教室排课冲突感到烦恼。

(二)实时教学评价科学

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对训练学生的情景教学、同步教学课件、以及听课学员反应的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并按照训练技能标准给予评比和打分。这种方式不干扰正常的训练,还可以将教学实况录像和技能考核结果同步公布和保存。学生可以及时查看专家或指导老师的评价意见。本平台可以自定义评价体系,可以因材施教,可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评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同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这种立体交叉、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更能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三)资源自动上传迅速

本平台采用B/S架构,录制的同时可以分类上传,上传三分屏课件可以按学科、教师、系别存放。视频课件采用三分屏经典模式,既可以满足学习者观摩视频练习者的技能训练情况,也可以看到相应的PPT课件内容,同时可能通过PPT课件的标题链接选择对应的视频片断。由于整个视频课件采用流媒体格式,而整个三分屏课程以网页格式自动生成,所以这种课程资源更容易与其它网络平台相融合。

(四)在线直播效果较好

传统的微格训练只能将录制好的视频拷贝后再回放,并只能在本教室内观看该训练者的情况,根本无法在异地进行实时直播。通过本平台可以让其它学习者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在线实时观摩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远程学习的需要,由于本平台采用的是流媒体的视频格式,网络传输速度迅速,视频网络延迟少。

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使整个训练管理更系统化,提高了训练的效率。本系统采用Web技术架构,无需下载客户端而直接通过浏览器就可对平台进行访问和管理。一个账号登录后,无需再重复登录就可以在多个系统自动跳转,支持单点登录,人性化的功能服务为更多的师生应用该平台提供保证,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与传统微格教学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也有传统微格教学无法比拟的地方,如表1所示。六、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

本平台已经在重庆某高校试用,3个月内师生登录平台累积达4千余次,通过该平台在微格实训室内全自动完成300多个课时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录制,整个录制过程无须其他人员现场把守,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约录制时间。另外有600名学生利用微格教学平台进行师范技能训练,从很多同学们训练的反馈信息中得知该平台方便、实用、针对性强、设计人性化。在这些使用过本平台的师生中随机抽取18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本次问卷主要借鉴美国约克州立大学教育研究室的奥斯顿提出的YESES软件评价模式所设计,对平台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交互性、开放性、实用性等一级指标进行调查研究。[4]

(一)教育性和科学性

从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得知,95%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平台教育性很强,与传统微格教学相比该平台的微格训练方式更为合理和科学,更能充分体现训练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更符国内学习者的认知习惯。92%的被调查者觉得本平台设计科学性较高,具体体现在技能训练的系统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准备、练习、巩固、辅导、评价和修正”教学模式提高了训练的效率,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

(二)交互性和实用性

被调查的160名使用者中,8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平台的交互性良好,教师通过平台可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及时反馈实训的情况。交互性二级评价指标中,认为在本平台通过“在线答疑和交流论坛”模块为师生提供有效课后交互的人数达90%,教师通过平台回复学生有关微格训练问题及学生之间讨论与训练相关问题的积极性比以往有较大提高。96%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平台实用性很好,易于维护、管理,更新方便,并且实时观摩学习、任务申请不受空间限制,整个微格教学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三)技术性和艺术性

85%被调查者认为本台运用速度较快,92%的学生认为录制视频画质清晰、压缩效果好,95%被调查者认为平台内的三分屏流媒体格式课件(或视频)科学、合理,在观摩教学(训练)视频的同时,可以看到对应的PPT课件,并且视频内容和PPT课件间有目录链接,更符合传统学习者习惯。这些都充分体现该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和教学设计科学性。88%的被调查者反映,系统整体设计简洁大方,界面色彩和谐美观,平台的内容丰富,设计层次分明、逻辑性好。

(四)对师生的访谈调查

问题一:平台对您学习(教学)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T1-3:提高了微格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热情,通过平台使师生“教与学”更有默契。

S1-3:通过登录平台可以更方便与老师进行训练方面的沟通,可重复回放自己的训练视频,及时查看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方式对自己下次训练的帮助很大。

问题二:您认为该平台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T1-3:平台中微格教学评价自带量表太少,教师自己设计评价量表较难,后台建立训练任务程序略显繁琐。

S1-3:登录FTP服务器下载三分屏视频不方便,希望能在前台页面直接下载,微格格训练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

上面的T1-3表示老师1—3名教师,S1-3表示1—3名学生,本次对6名用过平台的师生作了访谈,其中两个问题颇具代表性,一方面反映了平台本身特色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微格教学规范化问题,以及学生实训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传统的微格教学方式对提高师范生教师技能已出现瓶颈,而这种借助新的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的培训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前的状况,但同时也对教师本身实训指导和评价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微格教学指导老师安排实训规范性不够,微格训练评价也只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随意性居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体会和消化教师的评价,本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方面的不足,在微格训练过程中科学、规范化管理。从本次访谈收集到的信息得知,该平台还需要完善后台“任务管理”功能,将这功能模块操作过程一步简化,同时增加微格教学技能培训权威评价参考量表,为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提供更多的依据,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微格教学的评价标准,只有在了解评价指标基础上的规范化训练,才能达到更快、更好的预期培训效果。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4篇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我们努力推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学科教学改革,试图改变传统的教法和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无法和新课程标准同步实施,网络上的化学学科的教学资源是分散和不系统的,同时受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认识等问题的制约,师生在搜集、使用化学信息技术资源时往往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存在着较多的无效劳动,影响了师生应用化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往往停留在公开课、观摩课的层面上,制约着化学学科在深层次上应用信息技术。因此,为师生提供系统、丰富、使用方便的化学教学信息技术资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中学化学新课标教材信息技术资源为核心的“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和应用工作,将中学化学学科的每一节课程都建成了化学主题资源网站,并进行了相关的应用研究。实践证明,“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能,推进信息技术和化学学科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2.“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的定义

“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是以化学学科的每一节课为专题,紧紧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新教材内容设计所涉及的问题,以满足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将涉及这节课内容的所有相关资源,经过筛选、加工形成的一个主题网站。教师和学生只要登录这个网站,就能得到和这节课相关的优质信息技术资源,为师生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搜索时间,并且为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教学建议,构建了基于教学资源网站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破解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实效,使信息技术和化学学科教学整合变得简单而易行。为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的项目分析

“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的模块主要分为四大类:教师备课、上课用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类资源和公共素材类资源 (师生共用的资源例“媒体素材”) 。

主题资源网站的基本结构是“基本栏目+拓展栏目”,基本栏目包括: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课件、量规集、媒体素材、知识拓展6个栏目。拓展栏目包括:“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3个栏目。

主题资源网站的建站思路实现了“以教为主”向“教与学并重”的转变,内容既有教师备课、上课使用的大量信息资源,又有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大量素材和供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小软件平台,如仿真实验室、实验天地、论坛、网上留言、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教师可以方便地根据“教学指导意见”的建议来组织教学,学生也能根据“学习指导意见”的建议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

以高中化学《氮的循环》一节为例说明“化学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的设计思想和各模块内容设置 (如图1所示) 。

1. 教学设计模块 (如图2所示)

该模块主要分为“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5部分。这5部分模块的内容都是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现行新教材精心撰写的,经过相关评审后上传的资源和现行教学非常贴切。

其中教案模块包含了在各级评选中获奖的多份多角度的优秀教案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实现了网络集体备课,克服了教师传统备课抄抄写写的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课件”模块 (如图3所示)

“课件”模块中的课件是我们根据现行新教材组织骨干教师精心筛选、制作、开发的。特别适合于教师备课时参考,上课时应用,也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兼容公共模块功能。师生很喜欢这个模块的内容。

3.“量规集”模块 (如图4所示)

这个模块式是当前教师很欢迎的模块,它包含了本节课所需要的多份练习题,供教师选择参考,为教师提供了比较丰富,贴合实际教学的题库,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

4.“媒体素材”模块 (如图5所示)

这个模块是公共模块,内容非常丰富,它涵盖了本节课内容涉及的各类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材料,是师生教与学的媒体大全,内容既宽泛又实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5.“示范课例”模块 (如图6所示)

“示范课例”主要为教师使用“主题资源网站”教学提供示范的课堂实录,供教师观摩参考。

6.“知识拓展”模块 (如图7所示)

该模块就是将涉及本节内容的相关知识、事例、现象等资源系统的集成起来,供师生参考,对提高师生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的意义较大。例如氮循环 (1) 中“氮循环的很多环节上都有特定的微生物参加。固氮作用,有电化学、光化学固氮和生物固氮,生物固氮重点阐述了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

7.“自主学习”模块 (如图8所示)

该模块主要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学生按照“学习指导意见”的建议,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顺序。

8.“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是为教师应用主题资源网站而设计,对教师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提出了建议,是教师使用这些资源的导向性的信息。

9.“在线测评”模块 (如图9所示)

“在线测评”模块中设计了有关本节课内容的测评题库系统,供学生在线自己测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 0.“在线答疑”模块 (如图1 0所示)

这个模块是师生在线交流本节课内容的平台,实现了师生教学信息的互动,效果较好。

三、主题资源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备课流程

主题资源网站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教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优化使用这些资源。

教师备课时的流程是:

第一步浏览“教学设计”中,“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模块内容;浏览“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内容,根据其建议取舍使用资源的类别;浏览“示范课例”中的优秀课堂实录,学习其使用技巧;第二步浏览相关的其他资源,第三步综合所有教学因素形成自己教案 (如图11所示) 。

2.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主题资源网站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基本可以定义出3类使用方式,第一类是不具备多媒体条件的传统教室上课模式,主题资源网站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教师备课环节中,帮助教师拥有“一桶水”。

第二类是具备多媒体条件但不具备网络交互条件教室的上课模式,除备课环节外,主题资源网站在课堂上主要作用是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链接和演示。在此模式中教师也可以根据上课需求重新组织相关资源使用“网站生成系统”形成课堂教学的主题网站 (如图12所示) 。

第三类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上课模式,对于交互性强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人手一机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站中的“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栏目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具体阐述分析了本节课应用本站资源的教学结合点,在每个教学结合点上突出4个基本要素:一是要说明在什么地方使用教育资源;二是要说明使用教育资源可以预期达到的效果;三是要说明使用教育资源的方法及推荐指数;四是要列出各个教学结合点使用的教学资源,并做好相应链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建议使用相关的交互模块,例如在线模拟操作、答疑、测试反馈等,实现真正的网络化教学。

3. 及时更新的教学反思

在主题资源网站“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模块我们还设置了互动平台,教师上完课后可以将课后反思,及时上传到该平台上共享,实现了教学反思的适时互动。

4.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流程图13所示:

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意见”的建议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意见”是学生学习的学案,内容包括资源导航 (介绍本网站提供了哪些可供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 、预习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课堂学习基础知识的准备) 、课堂学习 (介绍如何通过本网站资源开展学生自主学习) 、拓宽学习 (如何开展课后拓宽或活动探究) 等,同时“在线答疑、在线测评”栏目又给学生提供了在线交互学习的平台,学生边学边练,练习后能及时得到反馈评价,实现了自主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如图14所示,学生如果选择组装实验装置,那么他可以进入“实验天地”,自己模拟组装实验装置。

四、注意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

(1) 建设学科主题资源网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统一规划,加强合作、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劳动。

(2) 制作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的教师水平不均衡,部分主题资源网站只片面追求功能大而全,内容主题不明确,针对性不够,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3) 如何做到主题资源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同步协调发展是影响主题资源网站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应由相关的政策措施来保证。

(4) 要重视培训工作,加强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训提高。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第5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资源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确定是制作一幅图片、一个动画或是一个网络版课件。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资源中的课件制作,不要做成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数字化资源设计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及文献、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通常在进行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个素材的设计时重点考虑实用与艺术表现效果问题。进行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普通教师,各级别的资源库中存储(或使用)的最多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表现效果,应以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的体现为基础,然后再从技术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资源中的基本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如果在资源制作过程中不精心选取素材表现类型,有可能会出现“体积”过大、不便在线播放、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在选择具体媒体素材时,需要了解该素材的属性信息,如动画类素材常见的文件格式有GIF、SWF格式,但两者又有所不同。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由多帧GIF图像的合成,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Hockwave技术的流式动画格式,具有体积小、功能强、交互能力好、支持多个层和时间线程等特点,但播放时需要插件。媒体形式确定好以后应尽可能把每一种媒体的属性用到极致,比如文字,要把其字体、字号、颜色等多种属性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向学习者有效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积极培训,加强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工作,资源设计工作,资源和人员管理工作,等等,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应用培训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兴趣 情境 意识内化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6-02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优势,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劝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

1.创设学习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乐学的欲望。

2.创设问题的情境。“学习自疑问开始”,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的欲望。

3.创设应用的情境。对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收到培养应用能力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创设应用的情境,主要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应用能力。但实践还是培养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

二、展现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展现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如学习“相等与不相等”用计算机显示一群不同的图形,先让学生数出不同图形的个数,然后计算机展示按一定顺序排列;再利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一个一个对应连上虚线)突出相等与不相等的两部分。通过图形展示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既理解了相等与不相等的含义,又掌握了比较的方法。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相等与不相等这一对对立的概念,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而且还渗透了“对应比较”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

3.扩展时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信息媒体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吸引学生,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选用信息媒体,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只有适时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有意识内化,即个体有意识地将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课堂教学正是实现了这样的功能。由于受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从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把学科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而课堂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把学习目标贯穿在教学形式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质疑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的调动各方面情绪,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自身的素质。

无意识内化,指个体在无意识之中接纳外在影响和要求,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有些方面的素质,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正是经过无意识内化的方式获得的,即靠环境感染,靠场所熏陶,靠潜移默化来培养。这些素质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每天我们的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一般也就在8小时左右,差不多还有16个小时是在校外度过,除去睡眠的时间还有8小时左右的时间学生是与家长,伙伴或者其他人、物共同度过的。有很多家长恰恰忽视了这8小时对孩子素质提高的影响。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现在多数孩子上学,放学都是由父母陪伴的,可是就是这简单的上学,放学的过程,不知存在着多少学校教育的所不能全部涵盖的或者说学校教育显现出尴尬的地方。很多家长在路上会问孩子一些学校的事情,学习的情况,但是在无意识当中却忽视了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带孩子横穿马路,擅自闯红灯,家长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可是对于认知能力还不是发展的很健全的小孩子来讲,他们不会考虑你的理由,他们更多的会单纯的模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等道德品质素质的养成不是仅仅靠在学校老师教就可以内化为学生行为指导的,即使有这样的内化过程也要学生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彻底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是如果孩子们在路上随便就可以见到不走人行横道、乱闯红绿灯,乱扔果皮紙屑,那么课堂上的说教对孩子又有什么作用呢?

无意识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不可缺少的渠道,而它在课堂上进行却非常困难。要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就忽视了无意识内化作用,淡化了学生的某些素质,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7篇

数字化技术指的是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 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数字化技术一般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数字化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的媒体有多种, 如字符、声音、语言和图像等。这些信息媒体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一是信息量太小, 二是难以交换、交流。数字化技术的实现, 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无论是字符、声音、语言、图像, 还是中文、外文, 都使用世界上共同的两个数字———0和1来编码、表达、传输和处理, 到了终端, 即用户手上, 又原原本本地还它本来面目。这无异于消除了世界上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之间的语言隔阂。一般来说, 每8个0和1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信息单位, 称为1个比特, 简写为1 b。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信息的传递速率 (b/s, 即每秒传送多少个比特) 。每秒传送1千比特为1 kb/s, 每秒传送1兆比特表示为1 Mb/s, 再大就表示为1 Gb/s等。

2 医学影像学中的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摄影技术的概念于1981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物理概念及临床应用结果, 使医学影像技术步入了数字化的新纪元。现在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者是指计算机X线摄影 (CR) 、数字X线摄影 (DR) 和直接数字X线摄影 (DDR) 。广义者是指除了上述的CR、DR、DDR外, 还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计算机断层摄影 (CT) 、磁共振成像 (MRI) 、超声成像 (US)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 等。

数字化成像技术是指以数字化方式采集、显示和存储影像的技术, 按照成像能源的不同, 主要分为以下四大方面。

2.1 以X线作为成像能源

以X线作为成像能源的技术包括目前所有的数字化的X线摄影方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计算机X线摄影 (CR) 、数字X线摄影 (DR) 、直接数字X线摄影 (DDR) 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

2.2 以超声作为成像能源

以超声作为成像能源是指在荧光屏上以辉度显示、以灰度调节、以超声回波信号表示的形态学信息。包括B型超声、多普勒型超声、M型超声等。

2.3 以磁作为成像能源

1973年, Lauterbur解决了MRI的空间定位方法, 获得了第一幅水模的二维图像, 以磁源性技术替代了放射学技术成像, 获得了另一类与放射学影像具有完全不同特征的医学影像技术, 即MRI。

2.4 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成像能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射影 (SPECT) 和正电子体层摄影 (PET) 分别是向体内注射放射性核素后, 采集体内不同部位发射的放射性信息, 并以体层摄影方式显示组织的核素摄取, 反映组织代谢与功能信息的医学影像。

以上各种成像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能把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学信息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些数字化技术形成的图像与非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模拟图像不同,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例如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翻转、裁减、明暗度的调节或兴趣区的选择等。此外, 这种数字化图像还可以储存在计算机中和通过网络传输。

3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平台的构建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 构建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平台, 它将医院放射信息系统 (RIS) 和医院信息系统 (HIS) 相连接, 集计算机、图像压缩与网络传输技术于一体, 使医院联网和在线学习成为可能, 使医师在医院的各个地方均可利用图像终端结合资料库进行图像调阅和学习。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成像设备构建了现代化的医院图像信息网络, 这种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 不仅改变了医院放射科室传统的影像诊断方法和管理模式, 也为医学院校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当医院和学校的计算机局域网 (LAN) 与广域网 (WAN) 或因特网 (INTERNET) 链接后,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将能有效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学校的教育资源, 对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教学和业务培训, 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 和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与我们医学影像有关的全国的医学院校及省、市级的医院, 全国和省、市级的医学会、放射学会和放射技术学会的网站以及国外的一些网站上有很多共享的医疗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 共同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平台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 教师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生也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习, 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进入一种全新的模式, 这种教学又称为网络化教学。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具有3个要素。 (1) 数字化的教学环境, 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 (2) 数字化教学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的关键, 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得。 (3) 数字化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有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

4 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平台的意义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有以下意义。

(1) 空间拓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将不复存在。教室的概念是网络环境中同时处于学习状态的学生群体, 而与物理位置无关。 (2) 时间拓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突破了传统定时集中上课的束缚, 即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接受教育的时限也不再有学制的限制, 成为终身教育。 (3) 教育对象的拓展:除了在册的学生 (包括校内的、远程教育的) , 数字化校园也接受社会上其他成员的请求, 向全社会开放其教学资源。 (4) 教学方式本质变革:将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模式, 转化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 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引导和帮助方面。 (5) 教学内容质的飞跃:数字化教学内容, 不只是传统书本知识的电子化, 而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新构造, 其主体是各门课件及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助资料, 其主要特征是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多层次、多链接, 是多媒体与超文本的结合, 是多种技术的融合。 (6) 学习管理和评估也必须适应数字化教学的要求, 做出相应的变革: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问题, 对实践性环节、自助实验环节等的考核和评估等。数字化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为学生创设情景并使之进入学习情景,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其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协商交流的畅通渠道, 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 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知识的理想目标。

5 对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平台构建的展望

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医学影像学上的广泛应用, 为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平台奠定了基础。在没有使用数字技术教学的年代, 教师为学生上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时, 讲理论课主要靠口述和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 上实验课阅片时教师要抱一大摞X光教学片在观片灯上看, 到医院看设备时是分组看, 很费时间, 尤其如果要看与手术有关的操作检查时, 教学效果会更差。现在使用了数字化技术教学,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不像过去那么辛苦了, 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例如现在无论是上理论课还是上实验课, 都可以采用光盘、多媒体、PACS、网络等技术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不仅效率高、生动活泼, 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 过去许多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都得以实现。因此, 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平台已是大势所趋。当然, 要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平台还要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不断完善。蒉

摘要: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对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旨在探讨怎样做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育教学技术以及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育教学平台, 使广大的医学影像工作者和学生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 获取更多的信息, 促进我国的医学影像教育教学更快发展。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8篇

1 网络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由教师主动发出教学信息,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师生之间很少有信息的双向交流。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便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进程, 顺利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 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 也不利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成长。网络辅助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并重, 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较好的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1) .网络辅助教学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内容。高校数字化校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育的信息化程度, 而网络辅助教学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最核心的应用系统之一。网络辅助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 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 .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辅助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体现,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和地点, 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利用教师在网络上准备的讲义、电子课件、试题、复习资料, 或者与学科相关的各类参考资料、在线视频等, 根据自身水平和个人兴趣进行跳跃式学习和复习, 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此外,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查阅文献资料, 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说, 网络辅助教学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习需要, 实现了个性化的研究和学习。同时,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即可以避免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 又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互助式学习得以实现,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3) .网络辅助教学便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面对所有学生讲课,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根本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一讲解。在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水平, 并通过与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教学方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作业、考试、交流等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习方案的进展进行跟踪, 对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建议或指导, 全面实现个性化教育。

4) .网络辅助教学能够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从宏观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合理、有效的整合, 建立基于学科的数字资源库, 统一为教学提供服务支持。采用开放的共享平台, 共建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提供集中教学资源管理服务, 降低信息化教学门槛,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方便师生使用。面对多样的学生特征, 提供开放式的教学资源, 为全校师生以及教学活动提供全面的、方便的、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的原则

网络辅助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支撑平台, 通过平台可以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并以校园网络为依托, 加强网络教学对常规教学的补充作用。利用网络教学跨时间和空间的特点, 建设一个为全校学生和教师服务、支持教学全过程的统一网络教学平台, 从各个环节为常规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软件, 还涉及多种网络技术及硬件设备, 需要将它们有机整合、协调起来, 从而作为强有力的工具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需满足的功能主要有:教学资源管理、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师生交流、系统维护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图2-1所示:

为了满足平台的需求功能及未来的使用发展, 在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易用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需采用使用人员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工具如IE浏览器等, 尽可能减少培训的工作量和适应新系统的周期。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一方面要方便师生的操作及交流, 另一方面也要方便系统管理员操作和维护。

2) .规范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的各项设备、网络平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均需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 严格按照高教委颁布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执行, 以便与其他公共网络和教育网络对接, 实现资源共享。

3) .可扩展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必须是具有可扩展的。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系统设计的硬件支撑平台是否具有可扩展性。当需求增加时, 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设备模块的方式来适应系统性能的要求。其次, 从应用的设计来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平台需要升级增加新的应用模块时, 应用系统平台要提供相应的接口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以便实现功能和数据的平滑升级, 不必因为增加应用模块而重新编写整个应用。

4)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需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 既保证平台实现的功能, 又保证系统在未来其技术仍能满足应用发展的需求。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和设计系统主机、网络平台和各种技术的时候, 需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 使系统依据的基本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在体现先进性的同时, 保证成熟性。

5) .开放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设计采用的各项设备均需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符合开放性原则, 使用的技术与技术发展的潮流吻合, 不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技术延伸性, 也与日后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6) .安全性原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安全性防护体系。安全防护体系, 是保护教学平台安全有效运行, 保护教学资源完整性、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从进入系统的身份鉴别、网络系统的抗攻击性、平台系统的安全隔离、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保证安全平台系统的控制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实施和管理。通过采用备份、容灾、容错等方案, 提供良好的可靠性, 使整个系统受到有意、无意的非法侵入而造成系统破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

3 结束语

育人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 在网络信息化的趋势下,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的高效化、流程化、规范化, 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学生学习质量, 已经成为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网络辅助教学并不只是对课堂教学有益的拓展和补充, 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将带来教学理念、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重大变化, 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都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萍, 吴秉会.网络辅助教学:意义、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5) :44-61.

[2]李金中, 曾军.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1) :4-8

[3]伍顺比.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探索, 2011 (6) :135-137

[4]林波, 孙晓梅.如何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3) :156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9篇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力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模式[1], 兼顾知识传授与认知过程的统一, 凸显“教”与“学”的互动, 有利于贯彻“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传统授课教学相比, 研讨式教学对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分配和教学过程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缺乏支持研讨式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支持软件, 很多研讨课的效果不如预期的理想[2], 有必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设计开发一套支持教学互动、在线研究、协同研讨和综合管理等功能的数字化研讨教学平台[3], 为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协同交互, 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提升研讨式教学效果。

2 需求分析

为满足国防科技大学高科技培训研讨式教学改革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和广泛调研, 我们认为数字化教学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2.1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 念, 支持学生分组在线研讨。

2.2 提供研讨模板 , 突出研讨主 题, 规范研讨流程, 量化研讨结果。

2.3 提供研讨知识库 , 提供矢量 文档的实时交互操作, 实现研讨信息 共享。

2.4 支持远程屏幕共享 、 协同浏 览、在线咨询与信息查询等交互服务。

2.5 提供友好界面 , 增强动态交 互性, 提高学生研讨的积极性。

2.6 实现研讨过程记录与回放 , 便于教学评估与改进。

3 总体设计

面向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用户。其中, 管理员熟悉研讨教学流程, 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 并对平台功能进行配置与管理; 教师负责研讨教学任务设计, 提供研讨模版内容, 在研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在线帮助; 学生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 依据教学任务开展在线研讨。

3.1 平台功能设计

基于Web的数字化研讨教学平台支持专题研讨和综合研讨, 主要有四大功能:

(1) 研讨白板 :为研讨提供基本的操作与展示平台, 支持各种矢量文档的交互式操作, 可实时记录/修改研讨人员的思想和观点。

(2) 研讨知识库 :提供研讨相关的综合知识数据, 以Html网页形式展现排版, 支持图文混排与多媒体格式, 可方便地实现相关信息的目录浏览、关键字索引与信息检索。

(3) 协同服务:实现组内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通信互联, 提供包括在线咨询、仿真计算、文件传递等服务, 支持远程屏幕共享、研讨查看等功能。

(4) 研讨管理 :包括后台管理与教学管理两部分功能, 前者提供用户登录与权限管理、研讨过程参数设定、研讨录制/回放、结果导出等功能;后者提供研讨主题管理、分组专题分配、研讨模版以及综合研讨管理功能。

每类用户可以实现的操作如下:

(1) 管理员:平台初始化, 数据备份与恢复, 后台账户管理;研讨录制参数设置, 指定专题研讨过程录制与回放; 新建或修改分组/专题, 设置组长, 分配研讨任务, 编辑专题研讨模版与综合研讨模版。

(2) 教师:设计研讨教学任务, 为管理员制作研讨模版提供基本内容与素材; 研讨过程中实时查看各专题研讨进度, 处理学生的服务请求, 并通过资料上传将所需数据反馈给学生; 建立屏幕共享使学生观看教师终端的演示操作。

(3) 学生 : 依据组别 - 专题登录系统, 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利用各种交互式操作工具记录整理观点与研讨结论; 利用综合知识资源库查询相关信息;就学习疑难、仿真计算等服务请求向教师在线咨询; 当分组所有专题研讨结束后, 由组长组织开展综合研讨。

3.2 平台运行环境

平台采用B/S (Browser/Server) 架构, 运行于由服务器、交换机、后台管理计算机和用户计算机构成的高速局域网之中客户端程序运行于Web浏览器中, 通过服务器来进行信息服务和数据交换; 服务器部署数据库和IIS服务 , 操作系统 选用Windows Server 2003 SP2, 保证提供稳定、高速、可靠的数据处理能力。

4 详细设计

4.1 管理员

管理员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后台管理、研讨录制回放与教学管理三大部分。

4.1.1 后台管理

在整个研讨式教学开始之前, 管理员首先要进行平台初始化, 主要完成网络缓存清理、IIS服务重启以及基本参数设置; 账户管理主要是对各用户名称、账户密码、所属角色进行编辑管理;研讨开始后, 所有已登录的用户显示于在线账号中, 管理员可对其状态进行查看或重置;研讨完成后, 需要备份研讨数据。

4.1.2 研讨录制回放

平台默认条件下可对所有研讨过程实现录制, 也可事前指定需要录制的分组和专题, 设置录制时长与自动保存频率;在教学结束后, 可方便回放指定专题的研讨过程, 支持正常回放与快速回放, 并可导出任意时刻的研讨数据。

4.1.3 教学管理

管理员一方面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任务, 设置专题名称与数目, 合理分配分组与专题研讨, 并为综合研讨指定各组组长;另一方面结合教学目的, 设计各专题研讨模版与综合研讨模版。此外, 管理员还可对已有分组/专题执行编辑、删除以及状态修改等操作。

4.2 教师

研讨式教学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来共同完成 的, 教师全程参与整个研讨式教学过程。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学设计与协同服务, 其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4.2.1 教学设计

研讨式教学是围绕一定任务和背景展开的, 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的研讨问题、素材, 并设计专题的研讨流程, 在提交给管理员后, 由管理员利用教学管理功能做好研讨准备。

4.2.2 协同服务

平台提供邮件和屏幕共享两种协同服务方式。通过邮件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和信息传递; 通过屏幕共享实现与学生的屏幕交互, 查看学生研讨进度和向学生远程演示操作过程、仿真动画等。

4.3 学生

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专题研讨、信息服务与综合研讨, 其主要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4.3.1 专题研讨

学生基于研讨 白板开展 专题研讨, 利用研讨白板提供的各种交互式操作工具, 以涂鸦、文本、绘图等方式将自己以及团队关于研讨专题的观点呈现、整理。研讨白板支持研讨数据自动 保存; 当学生完成专题研讨并审阅无误后, 可点击“完成研讨”保存并提交研讨成果, 此后将无法对研讨结果进行修改;如果确有需要修改, 需由管理员在后台修改研讨状态。

4.3.2 信息服务

专题研讨过程中, 学生可通过信息服务界面实现信息查询功能。信息服务界面集成了综合知识资源库, 学生可通过目录浏览、关键字索引、信息检索快速查询与研讨相关的知识。另 一方面, 学生可通过邮件方式, 向教师终端提交服务请求, 包括在线咨询、仿真计算、资料查找等。学生既可以邮件接收教师的反馈内容, 也可通过接受屏幕共享观看教师的演示操作。

4.3.3 综合研讨

在分组各专题都完成研讨之后, 由组长登录组长专题开始综合研讨。由于综合研讨模版包含各专题模版, 组长通过点击专题列表, 可将各专题研讨结果自动导入到综合模版中对应的专题位置, 在此基础上, 从全局角度审阅并修改研讨结果, 开展综合研讨。研讨结束后保存并提交研讨结果。

5 系统特色

该平台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进行开发 , 数据库采用MySQL实现, 服务器脚本语言采用ASP.net, 客户端采用Silverlight实现。在实现研讨式教学支持与管理的基础上, 集成了在线信息查询、协同服务、研讨回放等功能, 独具特色,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5.1 一机双屏显示模式

学生应用平台采用一机双屏显示模式, 左屏显示研讨白板界面, 主要用于专题研讨;右屏显示信息服务界面, 用于信息查询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协同服务。可以同步开展专题研讨、信息查询与协同服务, 避免了多页面之间的频繁切换, 有助于提升效率。

5.2多用户多角色协同服务

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交互服务, 实现了多用户多角色实时协同。协同手段多样, 在传统信息咨询、资料传递的基础上, 设计了远程屏幕共享与研讨查看两种协同方式, 前者使答疑解惑富于生动性、直观性, 后者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各专题研讨进程, 便于及时发现问 题并及时 解答, 有效提升研讨教学效率。

5.3研讨录制与回放

研讨式教学更加注重学习与思维的过程, 热衷于在“讨论—思考”的反复循环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记录研讨过程并回放加以重复学习对研讨式教学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学生通过重温研讨过程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并且通过学习其他专题的研讨成果, 有助于汲取新观点新思路, 取长补短, 使得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力量源泉。

5.4 综合知识资源库

为了方便学生 在线查询 研讨信息, 配置了综合知识资源库, 兼容文字、数据、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素材, 支持目录、索引、检索等功能, 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到所需的研讨素材。

6 结语

基于Web的数字化研讨教学平台于2011年4月开始在国防科技大学高科技培训中使用, 此后依据教学反馈进行了多次改进, 目前平台运行稳定, 管理员、学生、老师反映良好, 教学成果显著, 受到一致好评。应用实践表明, 该平台为优化研讨式教学管理, 丰富研讨式教学服务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 可有效提高研讨式教学效果。

摘要:为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研讨式教学效果,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数字化研讨教学平台, 提供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用户接口, 支持研讨式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在线研究、协同研讨和综合管理等功能。详细介绍了三类用户的业务流程与功能模块, 分析了一机双屏、多用户多角色协同服务、研讨录制与回放、综合知识资源库等系统特色功能。该教学平台已在国防科技大学高科技培训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研讨,教学平台,研讨管理,协同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10) :65-67.

[2]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09, (2) :30-31.

数字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第10篇

一、“数字化语文教学”包含的内容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语文教学, 将会是未来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那么“数字化语文”有哪些主体构成呢?

(一) 语文教材的数字化

这很容易, 把现在的课本变为电子版即可。一张DVD的光盘有4.7GB的容量。我们如果可以将课本上的文本、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都恰当的整合进入, 小学6年12册语文教材全部放进去只需要6张DVD光盘即可 (二册一张) 。

(二) 备课授课系统的数字化

网上有很多的系统可以让我们去寻找, 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一起备课, 通过论坛、博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习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的个性体验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 学生学习系统的数字化

学生的“学习系统”与教师“授课系统”内容大致相同, 能够将教师上课的一个大致的流程走一遍,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和预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想要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数字化语文教学的内容构成必须要与传统教学的主体结合在一起, 进行优势互补。

二、“数字化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一) 创设生动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突出重点难点

数字化教学课件由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各种信息形式有机地组合融会在一起。教育信息的显示呈数字化, 大量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这使数字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更具魅力, 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学生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非常感兴趣, 数字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采用图文并茂, 充分发挥主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数字化语文教学提供了资源, 能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四课《荷叶圆圆》是一篇看图学习的文章, 抓住夏天景物的独特性,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夏天池塘的美景, 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夏天图的特点。教学时我先将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夏景图 , 让学生说出画上有什么?学生在认真仔细地观察过程中, 初步感知夏天的美景。这样的教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真正体现认知主体的作用。

三、“数字化语文教学”能减少难度

(一)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能培养想象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中指出:“喜欢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提高孩子的识字欲望, 就要对孩子的观察力加以培养。识字教学时, 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师可充分发挥数字化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蹦”字时, 先让学生读准字音, 然后对学生们说:“蹦”字笔画较多, 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动画片, 看完后看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这个笔画较多的“蹦”字记住?学生一听完这个带有竞争性的问话后, 就认真地看我打出的课件:山上有许多小朋友在那里蹦蹦跳跳地玩的动画片断。一看完后学生们经过思考, 纷纷举手,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蹦”字左右结构, 左边“足”字旁, 右上是个山, 右下是朋。有的学生说:蹦跳的“蹦”, 左边“足”字旁, 右边一个“崩”, “足”是形旁, 与脚有关, “崩”是声旁表读音。有的学生说:“蹦”字这样记:蹦跳要用脚, 所以是“足”字旁;读bèng, 所以右边有个表读音的“崩”字, 写‘蹦’想“崩”。有的学生说:我和小“朋”友在“山”下用“脚”跳上去玩。开始的时候, 可能是教师来讲, 时间一长, 学生在想好办法识字的时候也会自己去发现字的特点, 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去编。生字在不知不觉中都掌握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了。

(二)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能突出教学重点

在识字教学中, 如果学生分散了注意力, 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识字效率及识字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化, 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利用数字化教学, 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并伴随一些动听的音乐, 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低年级学生写字时错别字较多, 尤其是形近的字低年级学生容易混合在一起。如“席”念成“度”, “席”写成“度”, 为了让学生弄清“席”和“度”, 利用课件给字配上动画, 让一个静止的生字活起来, 听到课件里传出的声音后, 所有小朋友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两个字, 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问学生这两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就说读音不同, 笔画数不同, “席”下面是巾, “度”下面是又, 利用数字化的动画教学生字, 使学生容易分清相近的字。小学生写字, 经常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 课后就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题目。

(三)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能激发识字兴趣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生字过程中, 利用数字化教学能更好地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性教学。如教学“喝”字时, 与“渴”字容易混合在一起, 为了使学生分清“喝”和“渴”, 课件出示画面:一个人在喝水, “喝”要用口, 所以“喝”是口字旁, 闪动偏旁“口”。一个人口渴了, 在找水喝, 口渴需要水, 所以“渴”字三点水旁, 闪动偏旁“水”, 这样就解决了“喝”和“渴”相混的问题。教学“真”时, 出示“直”字, 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加以掌握等方法识字,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理解, 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 利用数字化手段教学, 能给语文教学带来便利。同时既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扫除学习障碍,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摘要: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增多, 特别是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中。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教学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手段。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原先的模式, 这样根本就无法满足学生在数字化时代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对此, 本文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语文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微.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一个过程[N].中国教育报.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校;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75-01

一、简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一)概念

一般来说,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将原有的传统教学资源实施合理的采集以及压缩、编码等等数字化处理与加工,且在相应的网络以及多媒体环境下均能够实现良好运行的多媒体形式教学资料。

(二)特点

处理趋于多向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历经采集、转换以及抽样量化之后,在记录的时候运用的二进制符号,相较于模拟信号而言,其具备有更为可靠的性能以及较强的纠错功能。

教学趋于智能化——在高校教学进程当中,综合运用各式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推动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探究式以及协作式、自主学习、讲授式等等多种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显示趋于多样化——数字化教学资源通常是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有效存储以及传输、处理、加工等等行为,譬如说是视频、声音、动画、文本、图像等等方面,与此同时,能够实现多种媒体教学,旨在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获取。

使用趋于便捷化——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说,多个学习者能够在同一时间任意地点重复地使用以及复制多元化资源材料,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传输趋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远距离传输,其未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得学习人员能够任意的计算机设备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合理获取。

二、在高校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通过有效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使其能够冲破围墙、越过时空,让更多弱势群体以及落后地区获得同等的接受教育机会。由教学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经过共享网络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用与学习当代最为先进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国际化名校名师的相关教学模式发挥地淋漓尽致。高校教育不再是学历式以及精英式教育,其可谓是融学历与终身学习、精英与普及教育、校内与远程教学成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使得大学教学不再是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其更加注重教师使用资源来引导与辅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经历了“权威”到“学友”以及“指导者”到“促进者”的变化历程,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形式教学思想理念而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合理构建对其可谓是震撼式的改革与更新。

(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高校教育均是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其采取的是“黑板粉笔”这种面对面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其模式过于呆板,所营造出的教学氛围有些沉闷,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则是通过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有效借助,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收到固定地点以及教材、时间的过分限制,使其能够在任意的时间、地点以及情境下完成课业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具备有较强的方便灵活性,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充分调动起来,有些学生甚至能够完全采用网络虚拟教室来实现整个大学教育的顺利完成。在高校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通过对智能交互电子白板的有效借助类实现使用的,电子白板能够克服与弥补传统形式上的高校教学信息不足、形式死板、互动缺乏以及课件较难更改等等缺点,方便教师实施更为生动自如的视频、声音以及图像、文字、动画等等多样化信息媒体的显示跟组合,加深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数字化交互式教学勇于打破落后的传统单项灌输教育,其能够在视频语音远程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远程化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其对于高等教育的传播与普及、国民素质的优化提升、终身学习的合理实现等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推动综合人才的良好培养

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数字化资源实现了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更好地为综合性人才的良好培养搭桥铺路。在新时代环境下,人才培养更加趋向于素质以及能力、知识并进的方向发展,高校数字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学生学习摆脱了教师讲授的束缚与课本知识的局限,在数字化平台上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协作。与此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自主地实施探究学习;借助网络这种通讯工具,建设相关的学习群体来开展各类讨论以及合作式探究学习;运用相应的信息工具,在学习中融入更多创新实践式问题来开展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其多样化特色,使得学生的主动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其学习兴趣获得了有效激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其创新探究学习能力的优化培养,让其养成终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在高校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字化资源的相关措施

学校领导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推广有着高度的认识,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要有长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规划;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尝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网上互动、网上作业和网上考试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校需设立健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比如多媒体课件资源立项管理办法、精品课程立项管理制度等;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内涵广阔,高校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资源建设和推广技术团队,把外面先进的管理方法、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积极引进介绍到本校的师生中去。

综上可知,在高校教学中,开发与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充分顺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有效地推动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校需意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更新理念、转变模式、优化教学,力求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琴,陆海钢.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现状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0,33.

[2]李娟,张宝昌.浅析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

[作者简介]李丹丹(1979-),女,吉林四平人,动画艺术创作与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研究。

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12篇

1 相关简介

现阶段, 我国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开发出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 该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不具有普遍性, 只是在华中师范大学、华师一附中等有限的几个学校中使用。那么现阶段我国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整体应用情况如何,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能够促进我国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应用, 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水平。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随意性原则, 抽取沈阳化工学校的140名学生 (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其中男同学所占比例为31%, 女同学所占比例为69%。

2.2 调查材料

根据相关数据设计调查问卷, 包括结构型和非结构型问题,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 包括学生的体验、教师的体验、功能使用的效果等;应用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 以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的应用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对该课堂教学平台的不同反应、学生对其操作应用的适应程度、教师的使用体验以及电子双板课堂对教学工作以及学生所产生的效果等几个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 作为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的一种, PGP电子双板有逐渐受到广大师生喜爱的趋势。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的总结分析, 55.72%的学生对该类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表现出一般化的喜欢, 有14%的学生表示不认可该教学平台的应用, 剩下的学生表示中立。44%的学生认可该教学平台的应用, 主要是因为该教学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音、视频教学资源”;还有25%的学生是因为该教学平台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而给予认可;也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通过该类教学平台能够“拓宽知识面和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 该教学平台之所以会受到喜爱,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具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从调查中还发现, 虽然有很多学生很希望能够在课堂上操作该课堂教学平台, 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提供给他们的机会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 有将近75.1%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课堂上使用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只有7.8%的学生有机会可以实现操作, 17.8%的学生只有偶尔才有机会, 而将近60%的学生几乎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操作过该类平台。即便是有机会操作的学生, 也有将近77.6%在教学中无法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而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该教学平台应用最多的机会也只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使用频率与效果缺乏合理性。根据调查显示, 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该平台与学生形成的互动比例大概有41%, 4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该类教学平台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讲学方面, 而利用其进行教学测试的频率少之又少。

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具备一些特别的作用, 不同的作用能够发挥不同的功效, 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 有36%的教师利用该类平台中的画笔工具来进行重点内容的圈点, 23.1%的教师对于电子双板N-1功能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15%的教师通过电子双板资源库来实现教学资料的丰富, 仅有1%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测试的时候会选择使用clicker应答器。还有将近8.56%的教师从来不使用画笔工具, 而53%的教师从来不使用问答器来对学生进行测试。

该种课堂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不过这种设备缺乏一定的灵敏性,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规章制度的限制。调查结果显示, 有39%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5%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够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 20%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平台的使用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 15%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平台的使用调动了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素质, 有22%的学生认为设备故障的频繁出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17.8%的学生认为该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设备操作麻烦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影响了学习进度, 也有16%的学生认为一些教师使用设备的技能不成熟、缺乏相应的经验, 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

4 对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建议

和大多数的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一样, 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也具有操作复杂, 需要一定的技能、知识的特点, 这一点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学生普遍反映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设备的灵敏度不高, 操作太复杂, 太费时, 从而影响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耽误了课程的进度, 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提高硬件系统的配置, 对于各种具体的性能应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有序性;可以根据学科内容来完善教学工具的性能, 提高在线浏览资源的速度;信息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 网络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有效使用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 对于现阶段的教学活动, 教师们最需要的资源是动画, 然后是视频和图片, 对音频和文本的需求量很少, 所以建议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开发。

5 结语

现阶段国内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的相关尝试, 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信息化对于教学的迫切性和趋势性。因此, 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来增加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趣味性、独特性, 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导学生, 使学生能从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获益, 更好地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教学与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才能更好地发挥平台的预期作用。

摘要:为了教学手段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就要大力推进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基于此, 对PGP电子数字化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了调查, 旨在对数字化课堂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对于在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有所帮助。

关键词:PGP,电子双板,数字化,教学改革,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景鱼.交互式电子双板及其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仰盼盼.基于电子双板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上一篇:火场逃生能力下一篇:发电厂汽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