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项目范文

2024-09-05

环境工程项目范文(精选12篇)

环境工程项目 第1篇

一、环境两大特性

1.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 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 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人类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 还有不同物种之间的适应能力, 还包括自然变化使物种被淘汰。有些自然变化属于良性变化, 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 但是近年来恶性变化不断增加, 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居住的空间, 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降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必须努力降低恶性影响, 尤其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 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所以在不会永久损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 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表现。

生态环境在变化的过程中, 往往都会遭遇多次极端危险情况, 这些危急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永久性损伤, 使生态环境寿命下降。如果在极端危险的状态下, 生态环境也可以发挥出调节功能, 那么就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功能有一定限度, 例如在人类使用氯氟烷烃时, 往往都会在流层大量堆积, 而且会分离出氯游离基, 臭氧层与游离基发生反应, 臭氧浓度不断下降, 最终导致臭氧层产生空洞。这种空洞一旦产生, 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恢复, 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局限。而这种能力是生态环境特有的, 所以环境适应性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 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2. 环境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也属于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差别。首先, 虽然两者都是强调生态调节能力, 但是环境适应性主要强调可能发生的极端危险情况, 环境可靠性主要强调日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 并不是特指极端情况。在描述生态环境破坏时, 环境适应性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进行微观诠释, 环境可靠性则是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宏观诠释。当然, 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互相存在一定联系, 环境适应性越强, 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就越高,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进行环境保护试验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区别, 环境试验尽可能选择可靠性试验, 可以获得准确的生态环境基本数据, 在模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需要添加环境适应性试验, 检验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二、环境工程的预防与治理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破坏承载力, 如果超过承载力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在破坏性过大的阶段, 需要采取环境工程进行修复, 在自然环境恢复适应性后结束环境工程。目前我国常用的环境工程为以下几项。

1. 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资源, 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我国开展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发现, 我国全部城市中, 有50%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世界水污染城市中, 前十个城市中有8个是我国的城市。所以进行水污染防治已经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污染。例如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 都起到了十分优秀的效果。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部门格局实际污染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规定, 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

2. 大气污染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各类家电数量急剧膨胀。虽然家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更加严重, 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 而且还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与空调, 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氟氯昂, 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就是汽车,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尾气, 这些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大气污染, 我国采取了工业气体净化、除尘等空气净化技术, 使空气污染呈现下降趋势。

3. 固体废物防治

固体废物防治难度非常大, 不仅因为无人面积广, 还因为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多, 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我国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填埋法, 这种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由古希腊发明, 通过填埋有效降低固体垃圾数量,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行了多种工业废渣研究, 已经将部分工业废渣转换为建筑材料, 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固体废物防治方法将不断增加。

结语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不仅保证了人类正常发展, 也保证了环境的健康发展。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 必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并且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 确保环境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摘要:在进行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发现, 环境工程与环境适应性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环境系统差别很大, 其适应性也有不同变化, 所以在进行治理和预防的过程中, 必须抓准侧重点, 针对性解决环境工程中发生的问题。本文根据环境适应性出发, 介绍不同的环境治理方案, 希望为环境工程建设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适应性,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其国等.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 2012 (06) .

[2]董伟等.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J].环境科学研究, 2010 (06) .

环境工程项目 第2篇

题目:论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姓名: 孙鹏文 班级: 工程管理1202班

学号: 201231010216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

土木工程环境是以土木工程学与环境科学,特别是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球土木工程的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土木工程环境问题类型主要包括:大规模复杂工程所涉及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土木工程所引起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

土木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主要包括:城市建设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交通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矿山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土木工程引起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问题、名胜古迹的土木环境问题。

本篇论文着重研究交通土木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并以青藏铁路为例研究对其环境、生态的保护措施及正面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问题,交通土木工程环境,青藏铁路,生态保护

1、前言

1.1土木工程与环境问题 1.1.1土木工程环境问题类型

人类开始面临自身活动对自我产生的挑战,这可能是前人未能料到的。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果日益严重。人类直接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包括:

1)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速与盐水入侵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2)不恰当的工业作用或工程作用在成岩土环境的失衡,如道路建设、采空区、大面积滑坡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3)若干老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工程环境问题,如西安市区的地裂缝和武汉等地的地面塌陷;

4)间接地破坏还包括与人为排放物造成的温室效应有关的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1.2土木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1)城市建设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桩基施工引起的环境问题,工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与城市地下问题有关的环境问题等。(2)交通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占用土地、改变生态环境、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等。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可能分隔原有的居民村庄和土地,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公路的建设有时会造成居民拆迁、景观环境的改变甚至损坏文物古迹。3)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铅污染等。4)造成的岩土工程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堑工程和桥隧工程影圈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3)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 主要介绍地铁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1)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地铁工程全线拆迁房屋,施工中绿地被暂时破坏,并有多处道路、电力、电信线路、给排水管线改移。在施工中需占用车道,造成交通拥挤,打乱了城市正常交通秩序,给沿线部分地区的居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但这些影响只是临时的。

地铁辅助车辆段将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在自然保护区,有国家濒危保护的动植物。由于绿地的占用,人为扰动的增加将是自然保护区边缘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2)噪声、振动环境:

地铁在施工中施工机械噪声、振动对沿线环境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都有一定影响。但是地铁建成后对改善城市交通噪声,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地铁开通后,可以分流28%的客流,从而减轻交通噪声污染,根据计算可减轻交通噪声约1~2dB(A)。3)大气环境:

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十分显著。地铁开通后代替了地面部分公交车辆的运行,相应减少了各类车辆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5)土木工程引起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问题

废弃物的处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城市废料,主要是生活垃圾,包括各种废纸、有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

2)工业废料,主要包括废钢渣、矿渣、粉煤灰、废油、废塑料、废酸、废碱等;

3)建筑废料,主要包括开挖余土、废淤泥、废混凝土、废沥青、废木料等。(6)名胜古迹的土木环境问题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名胜古迹的建造时间早,对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重视和勘查不足,许多名胜古迹建造在不均匀土层上。另外,当时的地基处理的技术较差,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简单,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建筑就会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破坏。如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中国苏州的虎丘塔等都是因为不均匀沉降导致塔体倾斜。

2)过量抽取地下水与古建筑沉降

这里的古建筑沉降主要是指并未引起建筑开裂或倾斜,但由于沉降幅度过大而对古建筑的一种破坏。一方面,由于大幅度的沉降,其基础将接近甚至下降到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将对建筑物基础产生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另一方面,基础下降后,有一部分建筑物将沉入地下,同时又要遭受地表降水的影响,使得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

3)岩体风化、滑动对名胜古迹的破坏

世界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是建在岩体上的,有的则是建在山体或悬崖上,这就必然要遭受岩体风化、滑动等带来的破坏。

2、问题的研究:交通土木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十世纪中期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的迅猛开发与有效利用,使其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并处理好同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

2.1交通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首先是有的施工单位未按施组操作,将施工挖出的土、石以及将施工中产生的各种混凝土、其它建筑材料采取就近丢弃的办法。其次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指标也未能很好结合实地充分利用地形进行路线布设,致使深挖路堑、高填路基普遍存在。三是弃渣场的设计,未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2.2公路建设及运营中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占用土地

高速公路占地范围 大致为宽50m的带状地带,对土地资源的占有是永久性的,有些甚至是良田,据公路环评调查的中国公路占用耕地的统计,若以省为单位计算,一般不超过1%。但在农业发达的省份,有的村庄被占用的耕地可达20%~30%。对土地占用比例较大的局部地区来说,对农业生产和对农民的影响是很大的。

2)改变了生态环境

山区公路某些路段在施工时大填大挖,或取弃土处置不当,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植被破坏,局部地区引起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干扰地表和地下水流,破坏了生态平衡。3)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

如果公路经过自然保护区的附近地区,有可能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损坏了某些珍稀植物,影响了生物多样性。(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可能分隔原有的居民村庄和土地,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公路的建设有时会造成居民拆迁、景观环境的改变甚至损坏文物古迹。(3)对环境的污染 1)空气污染

汽车行驶中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汽车行驶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扬尘导致空气中TSP超标,此外,沥青拌合场的沥青和粉尘也造成了空气污染。

2)噪声污染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各种污染中,运营期交通噪声是污染最严重、居民最难以忍受和反映最强烈的污染。由于最近几年来,许多交通量大、车速高的汽车专用公路陆续投入运营,使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日益突出,全国80%左右的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3)水污染

在公路施工,尤其是公路桥施工时,施工废水,高速公路营运期生活服务区洗车污水和生活污水,如任意排放,将造成水污染。公路经流水对饮用水源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4)土地铅污染

汽车使用的含铅汽油排放的铅微粒逐渐沉积在公路两侧的土地中,长此以往,会引起土壤铅污染。但随着中国无铅汽车的推广使用,铅污染的问题将逐渐减少。

2.3交通建设中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树立生态公路理念,做好施工环保设计

公路的技术标准越高,对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在公路建设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树立生态公路的理念,确立生态公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1)为减轻公路对现有地形、植被的破坏和自然水系水质的影响,要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等级标准和适宜的技术指标,对路线位置、路基高度等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千方百计节约土地。

2)对深挖工程量艰巨的地段,可考虑用隧段,尽量避免山体深挖后对路基稳定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高填深挖,少占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对于部分地形复杂的山区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特殊路段,应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比较,选择最佳布线方案。

3)交通噪声是目前公路运营期最严重的污染,通过环评,对在公路两侧受噪声污染的学校及重要的环境敏感建筑物,有的予以拆迁,有的采用噪声防治措施,如建造公路声屏障。

2.3我想从青藏铁路这个例子来着重说明我对于交通与生态这一问题的看法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铁路建设的设计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工程方案的决定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青藏铁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如原设计路线要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经过多方论证,决定选择经过羊八井的线路方案,绕避了黑颈鹤保护区。对于无法避让,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在设计中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工程保护对策,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在调查研究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的基础上,在不同地段布设了25处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在桥涵和隧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的需要,在许多地段还专门架设了旱桥,作为野生动物迁徙过往的通道,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分布在可可西里的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7月都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青藏铁路有关参建单位为此停止施工四天,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撤离工地,拔掉让藏羚羊警觉和恐惧的彩旗,确保了藏羚羊顺利通过工地,前去繁衍生息。为了不破坏草地、湿地等自然环境,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法,仅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就为此专门设置了累计13公里的桥梁。

西藏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西藏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3、总结

通过完成这篇论文,我查找了大量资料,并对其中的很多研究性问题也有自己的很多见解。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否带来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需求也要提高,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及夜晚施工带来的光线等困扰人们休息的因素就要尽量避除。在这里,我认为,除了工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责任重大以外,该工程的项目管理者也同样肩负重任,他们不但要考虑以尽量少的成本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在将来将会被逐渐推广应用到各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1】贾颖绚 宋宏伟 《土木工程环境》

【2】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12.7)

环境工程项目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环境评价方法;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2-0047-02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除了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的水利工程项目同样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的长远利益,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共识,怎样能准确的衡量这一影响,成为了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 %,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4总结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必然要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使其变成良性。这个过程往往要带来一些问题,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一些成本,但只要我们作出科学的评估、科学设计和施工完全可以把这个成本压缩到最小,趋利避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观念上要更新,认识上要提高,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 郭宗楼.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

2 黄贤全.区域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

3 赵俊峰、赵晓荣.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探讨[J].水资源和水工程学报,2006(17)

4 贝克(Beek,E.V.).水资源综合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hen Huan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e basic industries of agriculture on th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its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 a larg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ojects are more or less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make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of their very, very meaningful.

构建工程环境,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第4篇

工程认识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基础实践类课程,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培养工程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形成良好工程素质的任务, 帮助学生建立起工程的概念, 进而引发学生关注工程、了解工程、走进工程并投身工程。经过工程认识课程的学习, 希望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提高。

工程素质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 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面临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时, 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激发的巨大潜能。工程素质是工程实际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关工程概念和实际技术的基本要求, 包括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对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 对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创造性的综合应用能力, 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意识, 对工程技术实际工作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必要的市场意识等。简言之, 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细致、耐心、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工科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工程师来说, 要培养起对具体工程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终身学习的能力, 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对工程与团队的管理能力, 良好的法律、市场、环保、安全等意识, 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工程素质的培养, 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经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有意识地去培养提升自身的工程素质, 从而在大工程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工程环境的教育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此可见, 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指的是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现实的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对个体而言都是外在的影响, 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感化、熏陶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环境, 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 并注意在这种氛围中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在深厚的工程背景教学过程中, 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 形成感性认识, 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要我学”, 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良好的工程素质, 需要在良好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在工程认识课上, 给学生提供了面向工程实际的环境, 构建了真实的工程环境。学生在这里, 可以接触到工程材料、机械结构、机械设备、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实实在在的工程实物,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相关的工程任务, 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 激发了学生对工程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教学效果

1. 改善工程认识课程教学环境, 建设丰富的工程文化环境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工程认识当然也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 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加深对现代工程实体以及工程实现过程的理解, 形成正确的工程观。让学生在具有工程环境的氛围中去学习, 在模拟真实生产的环境中去参与, 在学习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 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 在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时, 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自主性, 从而不断提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7月,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整体搬入新落成的机电工训大楼, 工程认识课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实践教学场地面积增大, 并且教学部对每个实践场地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 增加了一些展板、添置了大量的工程实物, 如教室里有汽车发动机实物, 再配置上汽车发动机结构展板, 学生就可以对照学习。学生一进入教室, 就像进入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生在工程认识课上不仅能接受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而且还能在全真的工程环境中接受工程素质的训练。

充分利用良好的工程环境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中心一层是各种机械加工实践场地, 在场地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床, 排列有序。而在二楼走廊平台可以通过明亮的玻璃窗俯瞰, 可以宏观地看到各个实践场地机床的排列布置、学生的操作实践情况。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引领学生在此参观学习, 可以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2. 增加实践教学载体, 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环境改善, 新增了一批实践教学载体, 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如以加工制造技术认识为例, 新增车床、铣床、钻床、剪床、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等设备。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有简单初步的了解, 然后再带学生来场地观察实际的设备, 在设备上摆放着显示机床的参数、特点、用途、加工范围等内容的铭牌, 当学生看到机床时, 不仅能看到机床本身, 更能了解它的特点。宽阔的工程背景, 带给学生更开阔的工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及时跟踪国内外工程技术的发展, 随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工程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理论与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 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有利于学生对工程前沿的了解, 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等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了解, 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都非常吸引学生。工程认识将课堂教学移至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讲解, 理论联系实际, 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随时提出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问题, 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创新能力。这些方法大大提升了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 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与工程化的考核模式

工程认识第一次课是工程导论的内容, 首先具体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很多古今中外典型的工程, 像中国著名的长城、都江堰显示了工程的雄伟与壮美;而水排、指南车等则彰显了工程的缜密与精巧。现代的航空航天工程、航海技术的发展更让学生感到工程的发展让人类的足迹到了更深远的地方, 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让学生思考更多关于工程的深层次的理论知识, 由浅入深, 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 被工程所吸引。

工程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综合化的工程知识, 工程导论之后, 工程认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 分别为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技术认识以及机电一体化认识, 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贯穿。课程内容进行模块细分, 每个教学单元都进行了工程化的教学设计, 建设良好的工程背景,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项目驱动式”“互动体验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 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 即平时以学生完成工程训练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布置工程化的任务, 学生利用所学的工程知识,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工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须充分利用各种工程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且要求学生考虑安全、成本、环境、管理等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提高了工程素质。

四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工程环境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工程认识教学需要构建良好的工程环境, 使学生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使学生养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 树立起现代化的工程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庆文、刘胜青、马济永.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1) :5~8

[2]李艳蔷、胡细全、李海波.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上) , 2009 (1) :77~78

[3]李贵峰.试论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34~35

[4]彭守敏、许鹤群.营建工程环境, 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J].实验技术与管理, 1999 (3) :67~69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 第5篇

——暑期实习报告

姓名:*** 实习单位:集体实习;株洲市第四自来水厂,株洲市环保局监测站,株冶集团;

分散实习;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实习时间:2011年6月28—29日(集体实习)2011年7月12—22日(分散实习)

第一章 集体实习

§1—1株洲第四自来水厂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自来水厂的规模及其场外设施; 2.了解自来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 3.了解自来水处理的相关设备的作用;

4.通过自来水厂的实习换理论为实践,加固理论知识,强化操作 能力。

二 实习单位简况

株洲市自来水责任有限公司四水厂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端,总占地面积153.6亩,设计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主要承担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供水任务。

四水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10月8日破土动工,1999年12月16日正式通水,目前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四水厂一期工程总投资1.105亿元,整个工程由取水工程、进水工程、送水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配电系统和附属工程六部分组成,其中取水工程、送水工程和加药间土建部分及上山管道均按30万立方米/日一次建成。

2002年8月四水厂一期工程配套改造——污泥处理工程破土动工,2003年12月投资800多万元的四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四水厂是一座按九十年代国内中等城市先进水厂水平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水厂。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过滤工艺先进。采用法国德力满公司的V型滤池和控制技术,使出厂水浊度可以稳定的控制在0.5NTU以下。

(2)生产设备一流。选用了瑞典飞力公司的潜水泵取水,美国米顿罗和W&T公司的投药、加氯设备,法国的滤池配套设备以及国际上90年代最先进的在线水质检测仪表,确保了水厂设备的先进性。

(3)环境保护达标。四水厂污泥处理系统的建成使用,池沉淀池排出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污水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自动化水平高。配备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厂区实施全天候监控,采用以太工控网对生产过程和水质进行监控,是湖南省首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的水厂。

三 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以参观形式为主,单位技术人员解说为辅,主要介绍了该单位的工艺流程:(1)取水泵房

水泵机组只能没有配电线路故障、机组设备完好、出水电动阀门完好处于关到位状态、湘江水位高于枯水位27.93m时,才可依据程序自动开启。程序设计上还考虑了下列因素:①自动控制状态下,取水泵不能同时开/停2台,只能第1台开/停整个过程完成后,方可开/停第2台,同时第一期工程取水泵最多只可运行2台;②自动控制

状态下,取水泵依据程序定期轮换运行,以确保每台泵运行时间基本相同;③ 考虑到潜水泵运行特性,当湘江水位较高(≥38m),此时取水泵工作扬程低、流量大、轴功率大。为防止其过载,对机组出水电动阀门开启度(0~100%)采取了可湘江水位变化自动调节方式加以程序控制,并中控室监控计算机界面上保留人工临时设置开度功能。(2)加矾加氯

从取水泵房过来原水进入位于净水厂流量计表井,此线仪表检测原水流量、浊度、pH值、温度等,并将其转换成4~20mA DC信号输入PLC系统为加矾加氯系统提供控制参数。(3)回收泵房与反应沉淀池

此PLC站主要监控反应沉淀池56个气动排泥阀、2台排泥桁架以及回收泵房2台回收泵、2台排泥泵运行及相关参数。气动排泥阀与排泥桁架运行周期一般采取中控室或PLC站XBT 上原水浊度所设定时间来自动运行,也可需要临时修改设定时间人为强制运行。回收泵房装有回收泵、排泥泵各2台,均为1用1备,且回收泵与排泥泵同一时段运行。回收泵开/停由回收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当水位达3.3m时自动开泵,低于1.1m时自动停泵。排泥泵运行周期是所设定时间自动控制,但开启排泥泵必须满足回收水池水位不低于3.0m条件。

(4)V型滤池PLC站

该PLC站主要监控8格V型滤池过滤、反冲洗过程及相关参数。每格滤池均装有一个水位计和一个差压计,用来检测滤池液位和滤池

阻塞情况。滤池清水阀为无级可调比例阀(开启度为0~100%),滤池液位、阻塞值(即水头损失值)、清水阀现有开度反馈信号PLC系统自动调整阀门开度,确保滤池恒水位过滤。(5)送水泵房

水泵运行工况及相关参数,同时出厂管线上装有压力表、流量计、浊度计、余氯分析仪、pH计等仪器仪表,用于线检测出厂水生产与卫生指标,从而进入城市管网。

四 实习小结

通过这次的自来水处理的参观和技术员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首先,对自来水厂的场外参观,让我对其外部设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就了解到自来水处理中的废水可以进行绿化用水,使用循环用水,经济又实用;其次,对工艺流程的了解,加深了我的理论知识,也让我拓宽了视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虽然没有亲自操作,但通过参观让我对自来水的处理有了大概的了解;最后,对处理自来水相关设备的了解,知道了不同设备仪器作用的差别,相对有较高的精确度,为水相关指标的测试提供了有效且准确的数据,有利于处理水的效率。

§1—2株洲市环保局监测站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环保局的工作职责; 2.了解环境监测的工作性质; 3.了解不同实验室的相关职能。

二 环保局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市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受市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订本市有关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和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并监督实施。

(2)、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有关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规范性文件;组织制订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负责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负责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出口的环境监测工作;参与有毒化学品出口登记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3)、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

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参与市内新建的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的有关工作,负责向市政府提出新建的各类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建议以及上报备案工作;监督管理市级自然保护区。

(4)、负责环境监察、排污收费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市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跨县(市)区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市内重点流域、水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全市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5)、监督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参与并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状况公报;参与编制我市可持续发展纲要。

(6)、拟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按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局规定审定全市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并负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定量考核工作;监督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7)、组织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推广环境保护科技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承办环境保护资质申报工作;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8)、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地方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市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9)、负责全市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管理和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市内履约活动;管理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对外经济合作,协

调与履约有关的利用外资项目;受市政府委托处理涉外环境保护事务。(10)、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11)、管理和领导直属事业单位。

(12)、承担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13)、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 实习内容

此次环保局监测站的实习主要以工作人员解说为主,参观为辅;了解到以下内容;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过程及其目的:

1、环境监测的概念:有环境监测机构,按规定的程序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的要素进行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相关的事业单位或企业等排放污染的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和评价。

2、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3、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对象分类

1.1 水质监测--分为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废水监测。

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理化污染指标和

有关生物指标,还包括流速、流量等水文参数。1.2 空气监测--分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目前已有百余种污染物列为空气污染监测项目,空气监测时常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参数。

1.3 土壤监测:重点监测项目是影响土壤生态平衡的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元素和残留的有机农药等。土壤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弃物和使用化肥、农药等所致。

1.4 固体废物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是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和生活垃圾特性,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含量测定和毒理学实验。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物、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1.5 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是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生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为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因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化合物。

1.7 生态监测观测和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及人为变化所作出的反应,是对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着重于生物群落和种群的变化。1.8 卫生监测

2、按监测项目的分类:可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过程性监测(设计某环境工程)、咨询性监测及服务性监测。公益性

环境监测是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可分为:

2.1 监视性监测:又称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和“环境质量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2.2 特定目的性监测--包括范围较广,可大体分为:

2.2.1 污染事故监测--是指污染事故对环境影响的应急监测,多采用监测车、监测船、简易监测、快速监测、低空航测、遥测遥感等。2.2.2 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由国家指定的、具有质量认证资质的部门进行,以提供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

2.2.3 考核验证监测--主要指政府目标考核验证监测,如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验证监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监测等。

2.2.4 咨询服务性监测--为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等提供的咨询服务性监测,如绿色人居环境监测、室内空气监测、环境评价及资源开发保护所需的监测。

2.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进行监测事先必须制定周密的研究计划,并联合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协作共同完成。

3、按监测区域分类:可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

厂区监测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污染源及总排放口的监测,各单位自设的监测站主要从事这部分工作;区域监测是指全国或某地区环保部门对水体、大气、海域、流域、风景区、游览区环境的监测。

4、按专业部门分类有: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四 实习小结

通过工作人员的悉心解说让我收获甚多,还有实验室的参观使我对环境监测有了初步了解,为大三理论课程奠基;对于环保局的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由于国家资金与政策的不足,相应的环保设施或技术不能进行普及,所以仍然存在较大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对环保事业亦息息相关,对污染事件的预警作用,让人们可以防范于未然。虽然都尚未工作,但是这次实习让我对未来工作有了相应的展望,所以,不虚此行!

§1—3株冶集团

一 实习目的

1.初步了解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 2.了解工厂“三废”处理的工艺流程及相应原理; 3.了解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二 实习单位简况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湖南火炬金属有限公司,发源于1956年成立株洲冶炼厂,2000年12月,隶属于株洲冶炼厂的湖南火炬金属有限公司,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改制为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元旦,株洲冶炼厂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8月,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2亿元人民币A股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07年4月,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株冶整体上市,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株冶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之一,以生产铅、锌及其合金为主,并综合回收铜、金、银、铋、铟、镉等稀贵金属和硫酸等产品。株冶集团的金银冶炼采用传统的火法粗炼电解精炼工艺,铟、锗生产则采用萃取工艺,铋的生产采用火法精炼工艺,另外还回收碲、钴等金属。

公司技术装备水准和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火炬”牌铅锭.锌锭.银锭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认证注册,是中国首家铅锌银三种产品均获国际认证的企业。锌及锌合金产品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

三 实习内容

从株冶集团外部参观到内部工作人员的解说,初步了解到了该厂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

全场废水->沉砂池->调节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斜板沉淀池->预处理->膜处理->超滤->过滤->外渗透膜->生产水。

主要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地表水。处理水量400~~500m3 /h,处理后的废水要求Zn《1.5mg/l,Pb《0.5mg/l,Cd《0.05mg/l,Cu《0.5mg/l,As《0.3mg/l整个循环反复进行,将冶炼厂的废水处理到符合环境要求。生产指标:废水处理率100%,废水处理达标率100%,废水处理返回率64%,重金属回收率96%,废水处理成本3.5元/吨,外排废水量112万吨(2009年,正在逐年降低).2007年,株冶新水总用量与总外排水量分别较2006年下降25%和50%,仅此一项,企业安环部门算了一笔账,全年减少新水用量、减少废水处理量、减少金属量流失量等3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1000余万元。主要流程各个环节分析如下:

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格栅栅条间的空隙宽度可根据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泵的要求来设定,人工清除格栅间隙一般为16~25mm。沉砂池或沉淀池前的格栅一般采用15-30mm,最大为40mm。常用的机械清渣设备有三种,即链条式、移动式及钢丝绳牵引式格栅清污机。格栅是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

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按格栅栅条间距的大小不同,格栅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3类。按格栅的清渣方法,有人工格栅、机械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三种。按格栅构造特点不同可分为抓耙式、循环式、弧形、回转式、转鼓式、旋转式、齿耙式和阶梯式等多种形式。格栅设备一般用于污水处理的进水渠道上或提升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栅渣量小于0.2m3/d时,可采用人工清渣方式,也可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沉砂池: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旋流式四种形式。由于曝气沉砂池有占地小,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的优点,故多采用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其构造特点在于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曝气系统和排泥装置组成。曝气沉砂池的水流部分是一个长形渠道,在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距池底0.6~0.9m 高度处设有空气扩散装置,并设有集砂槽,池底设有i=01~0.5 的坡度,以保证砂砾能够滑入。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均化池主要是用于调节水质和水量并且将残渣再次沉淀。

四 实习小结

进入株冶集团最初的感受就是:污染太严重!灰蒙的天空,枯黄的树叶,刺鼻的气味,周围都充满了不和谐的气息。之后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才知道这对于株冶是必然的,大批量的金属冶炼及农药产品的生产,伴随利益产生的就是环境的污染!因此污染还未清除,环保仍需努力。相对而言,株冶处理“三废”技术属于比较先进,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各执己则,效果还是蛮好的。由于湘江水底泥污染含量较高,所以,尽管废水处理得再好还是对湘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第二章 分散实习

§2 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性质及职责;

2.了解中心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3.了解环境相关标准及环境技术评估。

二 实习单位简况

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7月,批准成立单位为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管部门为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相当于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人,现有人员30人,2007年完成300多个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评估。

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4月,主管部门为大理州环境保护局,批准成立单位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属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为3人,2007年完成60多个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评估。

三 实习内容

首次于中心进行为数十天的实习,主要了解了中心的工作职责

和性质;浏览相应的环境标准,在此基础上参加审阅了若干关于 房地产建设的环评报告表并参加出席了“清华洞休息度假区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会。

(一)中心性质——主要任务是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

批前的技术审查工作。

(二)中心职责——1.承担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

术评估;

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

3.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审查专家库;

4.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会; 5.承办其他相关机构委托的相关业务;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了解环境标准;浏览“环评爱好者论坛”,让知识得到扩展,开拓了眼界;查看环评格式,为以后可能的工作做相应的准备。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四 实习小结

环境工程项目 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供需调研,对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构建,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型的课程资源平台。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标准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环保行业产值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4年的398万亿,带来环保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需求的剧增。因而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环保相关专业来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中高职衔接不畅等问题。如何优化课程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需调研

[JP+1]供需调研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研制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标准研制工作的基础。研制组对环保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及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环保行业企业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的需求,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课程的要求。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座谈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分析和归纳、分类与比较、座谈讨论等[BG)F][KH-+3mmD]

通过调研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企业及中高职毕业生均认同“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但通过在学校访谈发现,中职及高职开设的“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有较高的重复率,这两门都属于识图和制图的课程,中职教学重点在识图上,而高职重点在制图上。但目前中高职选取的教材一样,教学内容出现“中职高挂、高职低挂”的混乱现象。教育及企业专家建议高职阶段不需另外开设“工程制图”课程,将识图能力与制图能力相结合进行培养,形成“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

二、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建构

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比较与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项目组采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杜怡萍研究员创立的“二维四步五解”法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头脑风暴、文献查找、个案分析等多种途径,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进行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等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等五个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为了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项目组采用了头脑风暴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得出“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这门课程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

通过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选取“环境工程设计工作流程介绍”“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学习”“污水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废气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等14个项目为载体,将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融贯其中,构建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合。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技能鉴定考试,帮助学生获得国家中、高级CAD操作员的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三、下一步研究课题

1编写内容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以中高职业衔接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原有的学科化编写提纲,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式的形式编写,将简单、易理解的知识编入中职教材,将难点、综合性强的知识点编入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人员的参与,增加企业实际工作案例。

2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接收相关的任务及知识,通过课程网站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强微课、企业案例等课程资源的建设,搭建共享型课程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建立工程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7篇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 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 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 人们通常称平衡计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

本文建立绩效指标评价系统, 就是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定义, 把企业或项目的目标转化为评估指标, 加入各类环境因素指标, 并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分别是财务指标、顾客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 把指标进行分类之后, 利用平衡计分卡系统内部的架构建立一套评价体系。

要想建立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环境因素指标, 必须使平衡计分卡中的四个层面内都包含有环境指标, 并且各层面内所占权重大致相等, 这样才有利于系统均衡客观的描述一个项目。同时, 由于环境因素涉及各个方面, 这也利于我们建立并选择合适的指标, 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即可能直接左右工程成本, 比如各建设工程所必须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中就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又可能通过改变其他过程而间接影响工程成本。因此, 建立工程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才必须均衡分配各环境绩效指标, 这才能体现出项目的全面性以及各指标之间的联系。

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现在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因此, 如何处理建筑垃圾, 如何控制建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环境因素也日益成为和质量、成本、工期并列的一大控制重点, 所以本文在选择工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时, 把这四个因素共同作为共同的考虑因素。

工程建设项目区别于其他工业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具备固定的工程建设程序, 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都有明文规定。常把工程项目按照这一程序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即初期、中期、末期, 这样,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可以避免由于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不同而使选择指标时出现困难, 同时, 各个阶段指标体系的分开, 也可以使得指标体系更加切合与各阶段的管理工作重点, 还可以对某个阶段单独评价, 这样使得管理更多样化, 也更有效。

2 绩效评价指标与BSC的融合

财务层面: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其最终目标, 任何其他方面的指标都能转化成财务指标,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 长期盈利的必要条件。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各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 必须要集中体现出建筑企业的盈利目标, 但是各个工程项目的财务指标和企业的财务总指标又存在层次、程度上的区别, 因此, 选择的指标应是能微观反映工程项目的指标。

顾客层面:工程建设项目的顾客就是业主, 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需求是施工企业一切目标的基础, 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寻求利润, 工程项目才能获得成功。因此, 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各方直接的沟通协调, 信息传递的流畅、准确, 业主的满意度成为这一层面的关键指标。

内部流程层面: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有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用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企业的运作以及内部各流程的正常运行, 只有保证企业的流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之下, 才能使得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满足顾客的各项需求。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 因为涉及的参与方众多,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项目的管理难度更大。其主要指标包括工程进度、质量、造价计划的实现、安全文明管理、建筑垃圾的处置等。

学习与成长层面:当前, 企业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的竞争, 员工的素质, 尤其是业务素质,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着企业的成败。工程项目就更是如此, 预决算人员的素质影响着项目招投标、工程款等, 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影响着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 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则综合影响着项目的各个方面。因此, 员工的能力、组织员工培训的次数、员工培训的效果等指标决定着项目学习与成长层面的绩效评价。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关键还是在于准确地选择各层面的指标。按照之前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分析, 结合平衡计分卡, 本文建立工程项目初期、中期、末期的评价指标如下:

(1) 初期指标体系的构成。工程项目评价指标财务层面包括有工程预算的编制、计划成本与投标报价差异率、标比离异率;顾客层面指标有投标成功率、流标次数、工程计划中有关工期的准时性、初期工作中各参与方的沟通与协调;内部流程层面指标包括工程管理实施规划大纲、计划书、环保手续的送审程序;学习与成长层面的指标为投标方案经济分析能力、工程返修率、员工培训率、项目管理结构。

(2) 中期指标体系的构成。到了工程项目中期, 指标评价体系的财务层面包括工程实际与计划的成本差异、工程变更导致的成本变化率、通过工程索赔获得的金额所占总成本比例、各分项成本比例;顾客层面指标为工程进度差异率、本阶段工作中各方的沟通与协调、业主要求整改次数、环境事故发生次数;内部流程层面指标为工程质量、造价、进度的控制、材料和设备的出厂检验与二次检验、隐蔽工程的检验、工程资料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率、建筑垃圾处置率、绿色材料利用比重;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为员工能力、团队环保意识。

环境工程项目 第8篇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 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

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 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 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 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 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 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 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 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1.2 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 工程选址不

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 诱发强烈地震, 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1.3 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 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

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 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1.4 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

和耕地补偿问题, 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1.5 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 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 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 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 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 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 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 可以分为四

分析评价, 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 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 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 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 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 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 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 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 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2.2.1 清单法:

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 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 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2.2 矩阵法:

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 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 构成阵列。其中, 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 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 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2.2.3 网络法:

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 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 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0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2.4 叠置法:

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 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 进行识别, 筛选。

2.3 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 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 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 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 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 多采取类比分析法, 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 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 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 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 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 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 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 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 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 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 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 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 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 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 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 尤其是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工程, 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 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 沙漠化日益严重, 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 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 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只要我们考虑周密, 科学计算, 科学管理, 按自然规律办事, 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 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 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 这是不可取的, 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 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 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总结。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必然要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 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 使其变成良性。这个过程往往要带来一些问题, 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一些成本, 但只要我们作出科学的评估、科学设计和施工完全可以把这个成本压缩到最小, 趋利避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观念上要更新, 认识上要提高, 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造福人类,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郭宗楼.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 (16) .

[2]黄贤全.区域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7.

环境工程项目 第9篇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高校在扩招的形势下, 部分高校在办学规模上追求大而全, 忽视了自身优势, 导致专业设置不规范, 课程建设弱化。部分专业匆匆上马, 师资力量、设备教材、实践教学等严重不足,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等, 从而造成专业缺乏特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 学生“被动实践”。所谓被动实践, 即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 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 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被动实践, 不仅窒息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且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然日后也就影响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激励大学生主动实践的主要措施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主观能动性, 激励学生主动实践, 笔者认为, 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 可通过启发式教学, 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及暗示教学法等方法,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的主体性, 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 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

在课堂实践中, 任课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机会,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变被动实践为自主探索。例如在上《环境学原理》这门课时, 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 增强课程实践环节。我们连续3年把课堂教学与当前环境问题紧密结合, 在老师的指导下, 以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内容进行深入广泛地讨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拟题目,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结合进行活动, 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动性。小组分工明确, 有查阅资料的, 有做多媒体的, 有专题发言的, 有准备回答问题的, 每个小组有一位学生负责在讨论会上做主题发言, 同学们对关心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课堂讨论,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实践效果。通过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 激发学生提高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不仅可促进教师丰富教学内容, 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向基础实验教学转化, 同时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环境工程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塑造学生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题, 整合教师和实验室“一软一硬”两套资源, 教师课题向学生开放, 专业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专业老师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 双向选择, 师生组成了融洽的科研合作关系, 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师生科研课题小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参加科研, 在协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 直接介入科学研究实际问题, 可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3.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提高专业实践、社会实践能力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 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获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 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如增加实践性教学时数, 从日常的社团活动、科研学术活动到 “社会调查”“暑期专业实践活动”, 互为补充, 使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低年级开始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利用寒暑假进行资源与环境社会调查实习可以一举两得, 一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 增长社会知识;二来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为今后适应社会、求职奠定扎实的基础。

(1)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积极主动为大学生实践创造条件, 尽可能多地联系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生产、设计部门单位。二是要求学生有勇于实践的渴望, 不怕牺牲假期时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主动到有关部门和单位联系, 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实际需要, 有的放矢地确定实践题目和具体实践单位,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习地点和题目, 自由选择。由于是志愿参加, 在实践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认真完成实践总结。在总结汇报会上同学们以实践小组为单位, 运用多媒体 (PPT) 进行丰富多彩的汇报。

(2) 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让学生深入社会, 了解关于本专业的社会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环境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中以“环境与资源社会调查”为主题进行实践环节, 做到每年都有新主题, 2006年的“环境与资源社会调查”主题是家乡的环境与资源, 让学生利用寒假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 了解和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知道了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性质, 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加深了对家乡环境与资源的了解。学生结束调查返校后, 他们根据所见所闻, 每人写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并进行汇报交流, 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应继续发挥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不断完善和充实暑假专业实践的内涵, 继续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利用自制教学实验装置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综合实验等环节服务, 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加强师生互动, 培养更多的适应环境工程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使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2) :73—75.

[2]徐溢, 张玉志, 周晓梅.通过本科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4) :31—33.

环境工程项目 第10篇

1 环境标准在环境工程监测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环境监测依照不同的监测目的以及监测任务情况, 能够被划分为监视型监测 (常规监测、例行监测) 、特定的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 (科研监测) 三种监测, 在日常工作中的委托监测为主要方式, 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 必须始终将环境标准规范切实推行到环境监测的程序中,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客观、真实。具体来说, 环境监测流程基本上由接受任务或者委托任务、开展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依据监测方案进行现场采样、带回实验室开展相关分析、分析检测数据结果并编制报告六大部分, 在下文中, 将对不同的工作环节, 进行环境标准应用分析。

1.1 接受任务或者委托任务的环节

这一工作过程中, 主要为与委托方签订的监测合同进行, 合同制定依据我国相关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国家相关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在监测方法标准选择上, 应当尊重委托方的要求, 并应当明文在监测协议中显示出来, 采用委托方同意的监测方法标准实施, 尤其是使用非标方法, 更应当标明, 确保监测能够与协议一致。

1.2 深入现场调查环节

需要对建设工程的环保设施资料进行全面收集, 以及对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审批时所采用的具体标准, 明确环保设施排污口位置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要全面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内容检查排污口位置是否合格, 排气筒高度满足要求与否, 采样平台、排污口设计是否规范都必须全面调察。

1.3 监测方案制定环节

需要根据环境工程的行业类别、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排放污染物的具体种类以及污染物排放最终去向和相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时间进行全面的分析, 除此之外, 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监测项目的内容、监测采样时间、监测采样频率等等, 都必须选择与之相符合的监测方法以及相应标准。

1.4 依据监测方案深入现场, 进行采样环节

需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环境工程污染的环节进行具体情况确定采样, 在采样时间上必须遵循相关规定规范和标准, 在采样频次必须依照标准进行, 样品保存和运输必须严格参照规范执行。此外, 环境监测站对环保设施进行验收监测时, 监测人员使用的采样设备以及其它分析仪器, 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

1.5 实验室数据分析环节

实验室开展样品分析时, 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 在进行因子测试以及分析工作中, 应当依照我国政府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 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时, 应进行等效性和适用性检验, 同时检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当地政府颁布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监测方法选择。

1.6 数据处理以及监测报告环节

遵从的标准主要有国家颁布的《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进行, 同时应当依照其它监测技术要求的标准以及规范进行数据处理。在监测报告中不得使用口语, 必须是环境标准中的特有用语以及名词术语, 这是监测报告中的基本要求。

2 标准运用期间需要注意的项目

2.1 高度重视标准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不断改变, 在进行环境工程的监测过程中, 监测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我国政府颁布的最新监测标准, 及时的了解最新监测标准中所出现的新内容、新要求, 监测机构及时更新并确认, 使其确保监测与时俱进, 杜绝使用过时的监测标准。如果出现疑问, 监测机构必须通过权威网站查询以及咨询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

2.2 标准要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在监测过程中, 需要根据监测对象污染性质的不同, 制定与之相符合的监测方案, 同时选择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标准, 要根据国家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区别联系进行选择, 针对已经制定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 需要依照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监测。而对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里面所欠缺的相关标准, 则应当依照国家标准进行监测。需要经过全面论证区分, 使用综合标准或是行业标准, 针对环境工程的行业性以及综合性, 建议将行业标准作为首选, 行业标准缺位的情况下, 使用综合排放标准。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大气、水质、噪声排放标准做到心知肚明。

2.3 科学选择执行时间

相当一部分污染物排放标准检测过程中都应当依据新旧企业实施时间的不同进行监测, 通常选择两个时间段, 依据环评审批的具体时间进行监测 (然而锅炉监测例外, 其执行时段必须依据企业的安装时间来监测, 不得依据其他标准) , 依据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环保设施项目报告书 (表) 作为监测指标。

3 结语

环境监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 只有环境监测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位, 才能保证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环境工程是依照着相关管理规范与标准所运作的, 才能真正的保证居民受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这是每一位环境监测者都应当明确的一项基本道理。本文通过全流程的介绍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的应用情况, 向每一位读者传递出, 只有依照着科学有效的标准进行监测, 才能真正的保证监测质量,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赵艳雯, 张静静.浅谈环境监测监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第11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这也是它成为特设专业的原因之一。其学科交叉性也体现在其主要课程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检测技术与仪表、环境化学、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能源动力装置基础、能源动力设备控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火力发电、能源利用与转化相关的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火电厂热力工程、煤化工、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能源利用相关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专业点评:根据我国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今后5—10年内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培养具备从事新能源和能源与环境技术工作的人才的要求。要知道,大到三峡工程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小到一个楼盘的规划报批,在动工之前都要经过环境影响评估这个环节。目前从事环境影响评估的人员虽然不少,但相对于国家的需求总量来讲还是有巨大的人才缺口。若能考取环境影响评估工程师,既可以选择到环保部门工作,也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环保评估方面的咨询服务或者工程管理服务。

环境工程项目 第12篇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在线审计的必要性

1. 审计环境变化发展的需要。ERP环境下,审计线索从传统审计下的有形资产、可视资料转变为电子数据。 ERP系统实施后,因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原有的内部控制方式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内部控制将固化在信息系统应用程序中。由于ERP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财务流程实现无纸化与严格的权限划分,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整合的环境下审计信息化成为必然。因此ERP系统实施后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审计部门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既注重对项目结果的审计,更要注重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审计,审计重点应该从财务控制向业务流程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转变,以全流程、全业务、全系统的全局视角,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在线审计。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需要。信息系统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业务处理模式,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集成在一起,形成了海量数据,纸质信息大量减少,审计线索和证据趋于隐蔽化使工程项目风险加大。工程项目审计既涉及财务管理,又涉及工程建设管理,既审查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运作,又要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审计,查找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管理流程的衔接部位、缺失部位、薄弱环节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并作出评价。信息化环境下要求改变以往传统的审计方法,前移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监督关口,借助ERP在线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按照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时期,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全过程跟踪审计已成为今后工程项目审计的发展方向。

3. 审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在ERP环境下,企业大量的证据都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审计人员需要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进行有效查证,ERP系统针对整个企业经营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方面重要经营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及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迅速做出决策,这也给审计人员对大量数据进行即时分析、在线监控提供了可能。ERP审计信息系统已实现了数据信息穿透查询功能,通过与项目管理模块的集成,可以按明细项目实现从基础信息录入、项目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到结转增资的在建工程全过程管理;通过与设备模块集成, 支持资产购置、调拨转移、报废处置、自动折旧等业务处理;并具有强大的条件查询、疑点搜集、组合排序、计算分析、报表导出等功能,支持数据实时导入或导出。审计人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查询和分析功能,根据ERP审计信息系统实施情况和工程管理实际,细化审计需求,优化和完善工程审计管理工具,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

二、ERP在线审计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 项目审批决策风险审计。建立项目审批决策风险防控体系,执行ERP审计系统“权限配置检查”功能点,从涉及项目审批的每个岗位实际出发,对工程管理中关键用户所行使的岗位职责及管理权限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哪些部位容易发生潜在的审批风险,查看具有审批权限的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审批。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有关部门审批职责尚未完全理顺,造成同一项目可以在不同部门审批,给规范审批行为留下了体制上的漏洞,在审查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时,对工程项目,审批主体、审批范围、审批程序、审批要求在基本管控体系中须明确,细化审批分类,优化审批工作程序,监督项目审批权限是否明确,核实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项目决策过程中,工程投资方向、技术方案的选择若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审批,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造成的风险和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审计中可以对风险级别高的审批岗位实行重点监控,根据相应审批权限直接进行审计跟踪,查看项目实施效果,缩短取证的中间环节,有效地评价项目投资效益。

2. 项目实时状态风险审计。建立项目状态风险评价体系,通过ERP审计系统实施在线审计监督工作,全面了解工程项目批建、设计、建设规模等总体情况。如:通过ERP项目审计模块中“项目构造信息”功能点查看整个工程项目组成情况,实时跟进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管理情况和动态数据;双击项目构造器中的“作业/活动”可以查看物料及挂接的工程档案,并结合线下资料监控项目管控流程风险;利用审计模块项目信息概览中“里程碑报告”功能点,查看工程项目的里程碑计划,对项目开、竣工时间是否按计划完成进行监控管理,分析计划与实际开竣工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项目信息概览模块中的“项目状态查询分析”功能点,了解项目开、竣工时间、进展情况、项目责任人,责任单位以及转资情况,相关设备材料招标及收货日期,结合线下资料审查管控流程的完整性及规范性。

3. 项目计划执行风险审计。建立项目计划执行风险跟踪体系,根据总体计划跨度和实施内容,划分几个重要的项目节点,关注每个重要节点的完成情况,监督项目预算下达情况。根据ERP审计系统中“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功能点查看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对项目实施阶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工程投资进度,反映工程投资实际完成数额,将实际支出超预算或计划资金剩余较多的工程项目作为重点审计项目,分析超支或剩余资金原因;使用“项目汇总分析”功能点,导出项目明细清单,对于打包项目,如农网完善项目包,点击“项目编码”, 进入项目构造器,获得项目包中的项目名称明细,与核准的项目清单和技改计划文件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存在计划外项目;穿透至项目构造器中将项目实际、计划开工日期与上级批复初设概算日期相比较,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等现象。

4. 项目物资管理风险审计。建立物资管理风险分析体系,着重关注物资采购和储备管理的关键风险因素和关键控制点。了解物资采购情况,通过ERP审计系统中 “项目订单执行情况查询”、“项目合同文档查询”、“项目服务采购订单查询”等功能点,导出项目物资和非物资采购情况报表,对项目使用的物资和服务是否履行招标程序进行判断,对“合同金额”、“收货金额”、“已收发票金额”和“发货金额”进行汇总分析,对物资交货和结算进度进行监控,并将成本中的物资购买情况与设计中设备清单、材料清册进行对比,审查是否与采购合同相符、是否存在加价等情况。了解物资储备情况,对库存物资进行收发存综合分析,通过“入库物资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功能点比较订单与入库单,查询物资入库数量与采购订单数量的一致性,对物资收货进行趋势分析,对比采购时间、物料、单价。关注物资领用情况,查看某个或某类物料发货情况,并从月、季度、年等时间维度对发货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发货的趋势情况。查询库存结构,通过分析库龄,评价被审计单位平衡利库水平,对于库龄超过规定期限的物料,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物资超储积压、未及时盘点的情况,综合应用“库存查询”、“收货综合分析”、“发货综合分析”功能点,评价被审计单位收、发、存管理水平。

5. 项目竣工结算风险审计。建立项目结算审核风险内控体系,通过线上执行结合线下操作来审查工程施工结算是否按照审计意见入账及其准确性,审核项目的资金总体情况和使用管理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通过ERP审计系统“造价查询”功能点查询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纸质结算和决算资料对照核实,检查项目结算和决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用ERP审计系统“项目物料查询”功能查询项目实际领用的物料,与工程竣工图以及现场实际使用的物料核对,检查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将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的“竣工工程概况表”、“竣工结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及“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结算资料延伸至项目坐落地,核实工程量,审查工程项目取费标准是否合规、合理,隐蔽工程资料是否符合规定,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真实,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通过“其他费用查询”功能点检查其他费用发生的真实性,有无挤占成本、转移投资、加大造价问题,列出当前工程项目各单项工程费用组成的金额、比率构成与单位指标数据。

6. 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审计。建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体系,审查项目成本费用列支是否合理。执行ERP审计系统中功能点“项目成本四大类费用查询”,显示工程中发生的设备、建筑、安装、其他费用性支出,穿透系统查阅采购订单情况,同时配合项目往来单位账务跟踪查询,审查费用挂账情况,将实际未付的费用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审查是否属于本工程费用,是否存在费用结余挪作他用的现象,是否擅自提高施工标准虚增费用以及是否有成本超支情况;通过“预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功能点,检查项目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概(预)算内容进行施工报账,费用的调整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有无概(预) 算外项目和擅自提高施工标准、虚增费用的问题以及是否有成本超支情况;结合ERP系统了解成本费用年度、季度变化情况,通过“成本费用明细查询”功能点,对不同成本要素年度、季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于忽增忽减或变动较大的成本要素进行重点审查,有利于迅速抓住审计重点,并分析产生上述风险的原因,是否存在挤占、虚列项目成本的现象,对项目过程管理提出建议。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在线审计的积极影响

1. 实现工程档案全面挂接,便于审计实时取证。一是扩大了审计覆盖面。传统审计线索主要反映在书面上,审计人员可利用这些有限的纸质资料对经济活动内容、业务处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而实施ERP系统后,这些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会部分或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存有电子数据处理信息的硬盘、软盘等。工程在线审计依托ERP审计信息系统,可以实时调集所有工程项目的相关业务数据并进行监测,有助于全过程把握各个项目和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确保审计的全面性,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二是确保项目审计实时性。借助ERP审计信息系统,在线审计可以随时收集数据并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同时将风险有效控制住,有助于减少风险损失,这是传统审计无力做到的。

2.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在线管控,实现工程审计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的跨越。传统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工程项目进行的事后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审计人员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在线审计将审计工作从事后审计转变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充分利用ERP系统信息共享、全程管控、在线监督、辅助分析等特点,通过对关键功能数据的研究,使审计穿透至工程管理全过程,实现离线审计向在线审计、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转变,从而加大审计实时监督力度,增强项目全面管控。ERP环境下审计监督将更加注重项目过程管理和预期效果。

3. 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传统审计因机构众多、网点分散,审计人员在各个机构之间疲于奔命,工作强度大,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ERP审计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查证、动态监督,在减少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也将减少对被审计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ERP审计系统上线实施后,可以将大量的数据按照审计需求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使审计人员迅速掌握审计关注点,确定审计重点和切入点,对疑点穿透查询,在线追溯业务流程各环节,节省了资料收集、证据之间相互印证的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四、推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线审计的建议

ERP在线审计工作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技术化程度依然偏低, 审计系统推广应用的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如何更好地利用在线审计进行工程项目风险防范,进一步提高项目风险管理在线审计效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健全工程项目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审计意识,不断优化审计业务流程。工程项目在线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在模式、审计思想、审计方式上都有变革,要充分提高审计认识,根据在线管理模式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在线审计制度,保证审计有章可循,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

2. 积极开展审计系统应用培训,提高审计人员利用在线审计手段的能力。ERP审计信息系统的加快推进,审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审计对象复杂化,审计难度加大, 给审计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内审人员应积极参与ERP审计系统的培训,了解ERP内在结构、功能分析点等,提高在线审计的能力,对ERP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进行分析,为顺利地开展内审工作、进行工程全过程审计奠定基础。

3. 创新在线审计组织方式,建立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即时、动态、全面监控的运行机制。自主开发ERP审计系统中的功能点,扩展系统查询的权限,创新在线审计的方式,综合运用各个功能点对业务、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分析,从而实现工程项目在线审计规范、有序的常态化监控机制,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审计为源头审计和过程审计,同时促进工程在线审计的全面执行,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加大实时审计监督力度。

4. 收集工程项目在线审计中的疑点,纳入疑点库管理。将工程项目在线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和风险疑点,全面纳入疑点库管理,实行动态监控,并深入分析相关风险,同时疑点的保存、更改、删除则须经过严格审批。在流程上固化在线审计风险线索查找、资料收集等工作,加大工程在线审计的力度。

参考文献

高红艳.浅谈信息化会计系统环境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8).

赵爱玲.ERP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嵌入问题探索[J].审计月刊,2008(9).

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J].财会月刊,2002(7).

上一篇:股权分置方案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