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元素范文

2024-08-28

民族文化元素范文(精选12篇)

民族文化元素 第1篇

关键词:世博会,民族文化,元素

世博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展览盛会, 对于全球的经济和政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文化展示可以说是世博会的一个核心价值, 我们从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的展馆设计中可以看出每个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心思, 通过具有地域性、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来展示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世博会上的国家场馆就像是每个国家的名片, 展示着每个国家最与众不同的风貌。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国家展馆设计都通过融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符号, 来反映其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民族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展现各国特色的一个鲜明符号。各国颇具民族特色的场馆设计成就了上海世博会缤彩纷呈的局面, 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一场多元文化的交流盛会。

一、细数上海世博会上的民族文化元素

世博会是世界性的文化展示盛会, 为各个国家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赋予了各个国家场馆迥异的风格特征。通过对各具特色的国家馆的参观, 开拓了观者的眼界也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世博园区就仿若一个小的地球, 相互之间仿佛触手可及, 交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种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也将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设计师的面前, 在这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里如何通过场馆的设计来凸显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展现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世博会上国家场馆对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很多经典的例子。首先是有“东方之冠”之称的中国馆, 它的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 并用中国红来装点, 很好的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再如丹麦馆, 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国宝“小美人鱼”空运到上海, 吸引了各国游人驻足观看, 勾起人们对安徒生童话的童年记忆。丹麦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此次场馆设计也将自行车元素引用进来, 参观者可以骑着场馆提供的自行车在环形车道上穿梭, 近距离的体验丹麦人的生活和梦想。通过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使人们自然的走入丹麦式的童话世界去体验丹麦的城市生活, 凸显了丹麦的城市特色。法国国家馆呈现的最明显的文化元素就是馆内由景观设计师打造的“凡尔赛花园”, 使观者很自然的联想到传统法式古典园林, 人工化的裁剪, 几何式的布置, 强调一种很强的秩序感, 这是对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的又一成功范例。再如非洲联合馆, 其外立面上采用了极富非洲特征的元素如, 树木、沙漠、建筑、海鸥等来展示非洲大陆所独有的历史地理风貌及古老文明。这种通过民族文化元素来展示国家特色的场馆比比皆是, 如波兰、俄罗斯、马来西亚馆等。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当代的多元化交融

上海世博会中, 许多国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展现本民族的文化性格特征。巧妙的运用特色民族文化元素, 提高了该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也增强了人们对该国文化的认同感。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上海世博会上对民族文化元素运用所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

1. 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建造工艺的结合

上海世博会中有一些场馆通过将民族元素符号与现代建造工艺及新型材料结合塑造出别有风味的创意空间。波兰馆是将本土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建筑工艺完美结合的一个范例, 其采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剪纸元素来体现波兰特点, 并运用另类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诠释。镂空花纹的剪纸图案营造出明暗对比不同的透光效果, 并通过这种“剪纸板”设计丰富了馆内空间的功能分区。建筑材料主要采用独特工艺加工的胶合板模块, 并配有玻璃、聚碳酸酯及防水、防辐射材料作为墙体, 并运用到室内空间中配合镂空的剪纸以及变幻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使观者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

2. 民族文化元素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上海世博会整体一个亮点就是许多场馆设计都引入了现代多媒体技术, 将民族文化元素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现。波兰馆将室内墙壁作为影像屏幕来播放反映波兰人民日常生活的画面。丹麦馆将“小美人鱼”空运到上海沿途风光拍摄下来作为影片在场馆内播放。很多场馆也将声音媒体安排于整体设计中, 通过播放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将这种虚体的民族文化符号使观众通过听觉来感知。

3. 民族元素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

上海世博会上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那就是“中华情结”, 很多外国场馆中出现了“中国元素热”。如意大利馆入口对面墙壁上的大大的中国“福”字, 甚至于意大利馆设计的灵感也是从中国传统游戏“上海游戏棒”中获得的;有“紫蚕宝宝”之称的日本馆更是以“蚕”元素作为中国与日本之间“连接”的一个象征;西班牙馆外观的藤编工艺和产地都源自中国;还有挪威馆的竹子、墨西哥的风筝, 外国展馆中处处可见中国元素的影子。上海世博会中很多国家场馆设计师都带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展馆中融入了典型的“中国元素”, 展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也拉近了各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三、结语

民族文化元素是一个国家民族所特有的标志, 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 各国在很多方面都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共性。当代, 许多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在消亡的边际, 因为在当代已经很少有适合他们生存发展的土壤。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却看到了很多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新媒介新技艺以及新材料的完美结合的范例, 既很好的诠释了各自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艺术又拉近了与时代的联系, 在赋予传统文化元素新的活力的同时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上海世博会设计创意中的我为我用、我为他用、他为我用、古为今用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去寻求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个完美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陆金生.沈倩竹.创新—上海世博会设计的灵魂.上海工艺美术2009年1月.

凸显主题文化元素 第2篇

在台湾考察期间,福建旅游业者发现,为使本地乡村旅游项目成功经营,台湾各地业者都会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农林渔牧等产业,融合文化要素来发展自身特色。“地方文化入菜香。”谈及金都餐厅制作佳肴秘诀时,林素贞如是说。梅子酒庄开发出的酒制品除了传承信义当地传统佳酿技术与风味外,酒类产品的命名以居民生活故事作为主轴,例如:“忘记回家”、“梅子跳舞”、“山猪迷路”等活泼的命名,让农特产品不再只简单的土产,而是将生活文化与土产结合在一起,购买者感受到的也不只是单一的商品,还能透过商品了解产地的生活故事。在头城农场,文化元素是卓妈妈藏酒屋一大特色。主人十分注重对酒的形象展示,有的酒有独特的外包装设计,将个人照片印在瓶身上,赋予每瓶酒以个性;在酒的陈设上注重与农场自身特点相结合,将形态各异的陶制动物形象或农家器具与酒品搭配,打造出一副别样的农家酒庄风味。

此外,在伴手礼的打造上,也凸显主题文化元素。比如姜麻园,以生姜为主题,游客可体验生产过程、品尝姜汁养生茶、购买姜饼等伴手礼,成为独特的生姜文化体验园。

很多福建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反映,福建乡村旅游的产品更新换代比较缓慢,本地文化挖掘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班级文化的核心元素 第3篇

有共同信守的目标追求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巩固的前提,是维系师生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班集体前进的动力。确立班级目标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接受教育,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的过程。

1.凝练班训引领目标

班训对全班同学能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一条好的班训,需要全班师生集思广益,认真打磨。一要对症,体现班级特色,有鲜明的个性。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级、了解学生,准确把握班级实际情况,结合班级文化价值取向,学生培养目标取向等方面的因素,因时制宜、因班制宜,使制定的班训与班级相匹配。二要文美。好的班训是将学生认可的班级目标和班级精神用出彩的语言浓缩而成的精华,文字凝炼有魅力,便能扣住心弦,引起共鸣,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如“激情澎湃,十九不败,斗志昂扬,十九最强”;某体育班“别人瞧不起,我们更努力”;某新疆班“聚似一团火,散做漫天星”等。

2.营造氛围警示目标

班级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氛围来烘托和警示。班级目标的实现需要营造一个整洁、美观、安静、竞争、和谐的空间环境,学生置身其中,犹如处于一个无形的磁场中,能滋润人,感染人,激励人。教室的布置,一要视觉美。教室要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有序,切忌脏乱差;形式与内容要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注重映衬美。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适当摆放花草等绿色植物,美化教室。二要内容精。如名人名言、班规班训、班级目标、心愿墙、龙虎榜等体现班级精神和班级奋斗目标的内容。三要相对稳。带制度性、核心价值的内容一般要具有稳定性,不要随意更改,黑板报、心得体会等阶段性的内容则要时时更新。整个室内布局要稳中有变,适时求新求异,给学生耳目一新,进取创新的积极影响。

有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目标的达成,需要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来保障。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价值尺度,使学生自我约束,朝着符合班级整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1.学生自主形成班规

学生自主形成班规是班级民主管理原则的重要体现。班主任帮办不包办,在老师引导、班干部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民主制定,将班规的制定过程变成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确立的班规,才能真正成为全班同学共同的担当,散发具有约束力的“正气息”,执行起来更容易。

2.持之以恒落实班规

由于班规更多的是班级日常管理,因而难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落实班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以班干部为骨干,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检查监督管理机制。具体的策略上可以采取班内职务竞选、值日班长制、任务承包制、总结评比等形式,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班规的管理中来,提高全班学生遵守班纪班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舆论导向班规

班规类似于班级“法律”。“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必需成为班级主流舆论导向,是班级所有成员都不能碰的“高压线”:对班主任来说,维护班规的权威,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来说,维护班规的尊严,便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对班级好人好事,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和肯定,对班内出现的一些违纪违规等不良现象,则要及时启动“纠错”机制,采取班会研讨、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犯错误的同学出出汗,红红脸,自觉认识危害,改正错误,弘扬正气,遏制邪气,确保班内风清气正。

有和谐共荣的团队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将班级打造成为学生的亲情家园。班集体和学生个体之间要形成一种正相关的良性互动关系,能量转换关系。

1.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同学情感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课内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增进同学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形成和谐共荣的团队意识。班级集体活动既可以是传统的形式,如主题班会、小组辩论赛、体育比赛、励志活动等;又要推陈出新,多组织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活动,如小品、趣味游戏、课本剧和各种社团活动等。在活动中,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多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教育自己。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只需做参谋甚至观众。在活动中,班主任可适当引进多元公平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

2.在培养骨干中凝聚班级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用上,可采取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把工作能力强,同学威信高的好学生选出来,为同学服务。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既严格要求,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商讨班级活动等,又要给班干部以自主权,给机会,给舞台,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提高班干部的威信。同时,班主任还要知人善任,设置多种角色或者采取岗位轮岗方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一支作风过硬,能起“领头羊”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会使全班同学更加团结,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更高,班级凝聚力更强。

3.用诚信友善优化同学关系

一个班级由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甚至性格迥异的学生组成,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系统,既相对封闭,又无限开放。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让学生迅速融入班集体,认同班集体,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成功的标志之一。班主任作为主导,既要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平等相待,因人制宜,又要倡导主旋律,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就是班主任应该倡导的,它将是滋养优化班级人际关系的良药。班主任要首先讲诚信友善,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真心实意关爱每一个同学,不要轻易给学生贴标签要深入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化解学生中出现的矛盾和隐患;要建立稳定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如学生生日寄语祝福活动,困难生送温暖等活动,让诚信友善成为班级人际关系的底色,在此基础上合作、竞争、进步。只有这样,中学期间酿造的同学之谊、师生之情才会纯净、有味,成为人生路途中最温馨、最值得回味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打造上就是要抓住班级文化的核心元素,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由外入内,逐步在学生的内心建立一个稳固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学生的精神追求和未来的发展以持久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民族文化元素 第4篇

一、赫哲族鱼皮纤维艺术的独特魅力

“鱼皮文化”独具特色。赫哲族并不是唯一拥有“鱼皮文化”的民族,很多民族在历史上都出现过“鱼皮文化”,只是赫哲族坚持并做到了传承它,民族气息、艺术特色、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都在传承过程融合进去了,这样的赫哲族“鱼皮文化”自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存在。

“鱼皮文化”蕴含萨满文化。赫哲族的鱼皮纤维艺术中常常出现一些关于自然、动物、图腾的绘画,这些绘画是一种原生态的古老的宗教文化。在我国东北的一些古老民族如满族、蒙族、赫哲族,这些民族拥有的特色的萨满文化中特别注重宗教文化的宣扬,诡异的绘画内涵正是赫哲族“鱼皮文化”所推崇的萨满文化典型。

“鱼皮文化”蕴含渔猎文化。“鱼皮文化”源自鱼皮服饰,而能将鱼皮大量作为服饰,则是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习惯所致。几千年来,赫哲族的生活环境都离不开鱼,形成的渔猎文化则是赫哲族淳朴的生活写照,展现了赫哲族人辛勤且朴实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二、赫哲族鱼皮纤维艺术的开发利用

生产特色纪念品。据调查了解,在全国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都很少出现鱼皮纤维艺术作为纪念品在市场上流通,这说明了鱼皮纤维艺术作为纪念品在市场上出售的前景很好,既然赫哲族鱼皮纤维文化极具民族特色,艺术创作者就应该推广它,使其具有品牌效应。

发展旅游观赏。赫哲族“鱼皮文化”是渔猎文化的衍生,想要真正深刻的了解它,应让更多的人走进赫哲族,近距离感受渔猎文化的质朴、萨满宗教文化的诡秘、鱼皮纤维艺术工艺的制作过程。

启动鱼皮纤维艺术展。鱼皮纤维艺术的艺术性和特色的文化气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启动鱼皮纤维艺术展正是将其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平台和手段;为艺术家提供交流与宣传的平台有利于鱼皮纤维艺术的创新。

三、东北大花布在纤维艺术中的价值

东北大花布再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已然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意蕴,红绿的强烈色彩、浓厚的民族风味,正被当前追求个性和崇尚淳真的人们热捧。这阵热潮不是突如其来,是东北大花布经过长期的工艺积淀和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目标换来的,东北大花布采用传统纤维工艺的印染,着色艳丽、持久;图案多见牡丹和凤凰,寓意长寿、吉祥;现在东北大花布编织技法增加了刺绣工艺,图案较之前会有纹络肌理感。作为文化元素东北大花布将进一步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四、结语

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现代纤维艺术的存在以其独特的风格、材质、工艺和内涵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实用的双重功能。作为东北地区现代纤维艺术文化的代表——“鱼皮艺术”、东北大花布,既是手工艺术的结晶,也是特色文化的凝结成果,我们关注它、研究它,是为了促进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进步,更是对中华特色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摘要:现代纤维艺术属于现代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虽然在当前学术界中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探讨一下。广义的纤维艺术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可以大面积的织、印、绣,也可小面积的编、刺,这些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纤维通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就是广义的纤维艺术。狭义的主要是指编织艺术的延伸,注重它的欣赏价值。虽然无法给纤维艺术明确定义,但是总结业界人士对纤维艺术的不同认识可以得出对纤维艺术的一个大概理解: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以天然纤维、人工纤维、有机合成纤维等纤维材料为基础,以编、缠、绕、缝、扎印等手法来完成艺术品,是一门综合性、多元性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的发展态势里,纤维艺术如何充分体现文化性是艺术家创造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文化,纤维艺术,东北大花布

参考文献

[1]关荣波,宋纯路.赫哲族“鱼皮服饰”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8).

[2]高晏卿,赵磊.东北地区赫哲族鱼皮艺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3]贾慧萍.赫哲族鱼皮文化视角下的现代纤维壁画创作探究与传承[J].才智,2014(28).

[4]丁思尧,袁莉莉.赫哲族鱼皮纤维艺术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3(8):30-30.

[5]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4).

平面设计下的民族文化元素体现论文 第5篇

一、平面设计中应用民族文化元素的意义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其他国家认识和了解,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的关注。艺术创作要有创新,要有独特性,但是创新也要有依据,要立足于独特的文化,这样才会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展现其独具的魅力。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深厚的文化宝库,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外在美,还能够彰显其内在魅力,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平面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化产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更多具有创意的设计,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鲜感和活力。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受到了国内外设计人员的青睐,具有强大的市场吸纳力,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再次,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艺术,主要通过图形、色彩来吸引受众,若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受众快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文化内涵,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一)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当前,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图形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也被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中,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在实际的设计和创作中,我们不能将传统图形直接移植到平面作品中,而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需求和喜好,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别受众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等,使平面设计与传统图形在本质上有机结合,从外观造型、文化内涵、神韵等方面寻求二者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出原创性、新颖性、独特性,要面向国际市场,用具有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作品来推动中国平面设计与世界优秀艺术设计接轨,并启发和引导我国平面设计者探究和产生更多的新思维、新理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设计者要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在继承、吸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将传统图形艺术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表现对象的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而表现形式又反作用于表现对象,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香港凤凰卫视的徽标,也是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民族文化厚实而凝重的底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由一对凤鸟盘旋对望的“喜相逢”图案,表达出了圆满吉祥的含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前景的展望。我国传统艺术中高超的艺术手法在这个图案中得到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将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统一,注重色彩的协调与对比,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元素,而应该进一步地修改和创新,才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特征和现代性体现出来。

(二)民族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民族色彩是最具活力的一种元素,其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习俗、审美心理,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亲和力。而且,色彩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民族色彩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提升作品的内涵和底蕴,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表现,也给当前的平面设计以启发和借鉴,使我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了国际。我国的民族色彩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较大,因此青、黄、黑、白、赤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色彩,而且都象征着不同的寓意。五色与五行、五方相结合,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东方属木,色青;南方属火,色红;西方属金,色白;北方属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具体来说,青色包括绿色和蓝色,绿色是植物的色彩,象征自然环境和生命力,同时充满着青春活力,表达了和平的希望及安全感;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色彩,蓝色使人联想起平静的情感,含有神秘感,表达了人们的期望,也代表着沉思、冷静、智慧。黄色经常用来表示阳光和大地的色彩。在中国历史上,黄色曾是历代帝王的专用色彩,从唐代开始,黄袍从祭祀的专用礼服,变为皇帝的常服,这一规则被后世中国帝王所延续,长达两千多年,因此,黄色在古代象征政权、富贵、地位和威严等。黑色代表着神秘、力量、厚重和博大,同时具有庄重、冷酷、沉稳的寓意。白色代表纯洁、高尚、友爱。红色是生命、吉祥、喜庆、热闹的象征,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一种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族色彩,既能够增强受众的亲切感,又能提升表现对象的意蕴内涵,也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比如,一幅关于“汾酒”包装的平面设计作品就以蓝色为包装盒的主要色调,体现出了酒的历史久远,而且青花瓷的瓶身也体现出了古典、儒雅的意境。

(三)汉字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是中国艺术中的灵魂与核心,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和书法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把书法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信息,还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情感的表现空间也更大。如今,很多设计师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中国传统笔墨的元素,将笔墨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无论是汉字还是书法,其在平面设计中突显出来的艺术生命力都是其他任何设计语言都无法企及的。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成功范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典型应用,古代铜钱中融入一个“中”字,似两扇上了锁的门,很好地象征了安全与诚信;再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体现了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巧妙应用,它借助中国书法的灵感,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三、总结

屈家岭文化视觉元素研究 第6篇

屈家岭文化特点

屈家岭文化为史前文化,是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5000-4500年。屈家岭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2)是发明了陶器;(3)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屈家岭遗址有高超原始艺术:有许多造型规整、胎质薄如蛋壳的彩陶器,有绘有各种纹饰的纺陶轮,以及种类繁多、造型生动的陶塑动物等工艺品,这说明当时人们除了劳动生产之外,还从事一些文化艺术实践。通过查阅资料,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个阶段,在美术创造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陶器。尤其是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纹饰,最能体现这个时期在美术上的成就与造诣,这一点表现在屈家岭文化上也不列外。

屈家岭文化的装饰艺术

回顾中国传统图形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大的图形样式到一些基础的图形语汇,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和传承,又丰富多样、绚烂多姿的风格和特色,它们以其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视觉文化。这些符号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内容,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形式载体,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演变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图像中有观念,内容中有形式。例如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彩陶纺轮上出现的“太极”形圖式,有别于道家时期的太极图符,但是同样也反映那个时期人们对自然和谐的感知。

图形象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有着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文明的火花,这个火花就是人类开始客观世界所有感知的认识,随着不断的谋生和对世界不断的感知。就产生了最初的人类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人开始发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具有某种关系,并产生了想了解和想表达这种感受的欲望。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面对一个新奇而又陌生的世界时所具有的的本能的好奇感,以及渴望了解和表达的意识一样。这也是图形无法被日益发达的文字和语言所取代的重要原因。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彩陶和彩陶装饰艺术也是其他时期文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它记录了那个时代人类的审美认知和精神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中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与中国传统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而源于西方的现代视觉设计,追求视觉感知的张力、冲击力,视觉传达的诉求的直接性、纯粹性,以及视觉设计的专业化、科学化,充分体现了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在实用主义哲学和商业文化的促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几乎成为全世界通用的图式。但是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复兴方面,西方的这种设计方法似乎并不能完全奏效。

屈家岭文化图形元素的特点

从图形符号视觉化设计的角度来看,区别屈家岭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磨制石器和骨、角、蚌器的外貌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石器工具,有这个时期特殊的外观。

2. 陶器的器形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陶器,屈家岭文化里各具特点的陶制品本身都是象征这个个时期特点的典型符号。

3. 陶制纺轮

屈家岭文化区别于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彩陶纺轮。屈家岭文化时期出现的彩陶纺轮上的图案,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看,都是由特征十分鲜明的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组合构成的形式感较强图案。例如麻点纹、麻点对三角纹、同心弧线纹、三等分弧线回旋纹、同心圆、四等分直线间隔纹和最早的类似太极形回旋纹。这些图案的基本特点是:由直线或者弧线重复排列,或与点组合或与面组合进行回旋或者旋转构成的。

4. 刻划符号、彩陶装饰艺术和蛋壳彩陶片

屈家岭文化彩陶纹饰的基本元素有直线、弧线、篦点、方格纹及彩面五种。屈家岭文化彩陶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是色彩浓重,彩陶配色以黑、红为主,显得庄重而热烈。第二是注重装饰效果。薄胎彩陶的晕染法,主要是通过浓淡层次强调出一种抽象的色彩美。厚胎彩陶的网格纹、旋涡纹、棋盘格子纹,则是通过对称或多方连续,把简单的几何纹组合成具有装饰性的图案,图案风格整体来说工整匀称、线条自然流畅。

屈家岭时期艺术实践产生的图形纹样对现代图形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屈家岭文化视觉元素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时代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原辽阔、文化遗产丰富,各地民俗民风各具特色。屈家岭文化作为不断积淀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根本源泉之一,是艺术设计的丰富矿藏。

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第7篇

发展民族动画定会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带来巨大变化, 动漫产业是当今最具发展力也最被看好的一个行业, 这是一个机遇, 如何找到发展的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底蕴深厚, 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是一种艺术的积淀,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好这样的一个机遇, 将会给中国动漫事业发展带来新活力。我们可以利用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动画片, 将民族的东西带入到动画片中, 使其在人的心里留下印象,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一部具有亮点的动画片才能给人留有深刻印象, 怎样去寻找这样的一个亮点, 已成为了我们所探究的重点。

二、发展水墨动画就是这个亮点所在

国内著名的环球数码公司制作过一部水墨题材的影片, 叫《桃花源记》, 它以趣味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渔翁在捕鱼时进入了桃花源的故事, 其引用了古诗词, 将整部影片及剧情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 影片中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生动, 远处的高山、近处的小船、桃花的飘落、河塘荷花的水墨再现,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现。整部片子中无不透露着浓厚的中国水墨画效果, 这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肯定, 所以说中国发展民族动画并不缺少题材, 而是需要一个切入点。好多动画制作公司也都在寻求这个切入点, 也都尝试着去发展民族的动画, 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做出具有灵魂的动画片, 我们必须要首先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推动中国本土动画的创作水平, 才能使得中国民族动画在世界上有地位。制作水墨动画效果有着一定的难度, 我们如果追求真实的效果就必须去反复实验它, 比如我们要用墨水滴在水里, 去观察滴入时所产生的变化, 然后我们将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对它进行模拟制作, 不但要观察其运动规律, 而且还要观察它的晕染效果, 在模拟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考虑到很多物理问题, 比如它自身的重量, 外界给它的影响等, 都是我们要预先考虑到的。这些特效中的因素考虑过以后我们还要对环境中的建筑物有所考虑, 比如古建筑的色彩上, 以及建筑物的年代上都是需要我们去推敲的, 如何能让一个短短几十秒的片子带来如此多的内容, 我们就要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后才能做到, 我们把所有的元素进行提炼与压缩, 从中获取到我们在影片中所需要的元素, 而这个元素也是被大众所能理解与接受的, 而且还要具有代表性。这些都需要我们艺术工作者们细心的研究与揣摩。我们不但要学习这些传统的艺术, 也要将这些艺术引用到技术当中, 我们可以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 对我们的民族元素进行转变与加工, 就会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 因此, 作为一个动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积极的去学习先进的技术, 然后在将其应用到民族元素当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发展民族特色的动漫产业。

三、水墨动画制作的精彩之处

我们在运用墨的同时也增添了它的韵味, 通过墨在笔触间的展现, 使得水墨动画更加生动富有灵性。说到灵性, 其实我们在创作任何一部作品的时候都是要赋予它生命的, 只有这样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够精彩。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我们在给它一个特定的性格,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水墨动画也同样如此, 在我们对水墨中的人物进行刻画的时候, 我们是根据所刻画任务的故事背景、体态、形象等方面给予其特有的性格, 这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 也是艺术对事物的再现。在国内很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很活灵活现,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动画制作者们在对整部片子进行策划的时候, 早已对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性格进行了定位, 而且定位完以后会依次依据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安排在什么时间出现, 做什么事, 这样就能在动画片中产生剧情, 一个好的剧情不单单是导演的凭空设想, 而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的启示, 对于中国传统的水墨动画来讲, 更多的题材多数来源于古诗词当中, 在谈到水墨动画时, 许多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中国的古代, 这样的一种思想固有是可怕的, 难道我们就只能停留在过去而不去发展了么, 就仿佛我们一提到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一样, 难道只有那么几个么, 不是的, 那几个显著的民族文化元素仅仅起到了一个代表性而已, 就如我们现在发展的水墨动画一样, 它也只是民族文化中的代表之一,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努力的在动画方向发展水墨动画, 其原因就是水墨画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水墨画的主要特点就是意境的一个表达, 没有具体的轮廓也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 而正是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动画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水墨动画的制作中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这样的一种特性来让动画制作的更加具有韵味, 无论从线的表现上到整个大的感觉上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水墨的独特魅力的强大,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力量, 将传统的水墨动画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在水墨动画中大量的运用了墨与墨之间的对比与反差, 从而更加强化了水墨动画的艺术特性, 这也是水墨动画的魅力所在, 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肯定。

四、民族化元素的融入

让动画设计中增添更多的民族化元素是有利的, 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动画工作者都在盲目地去效仿国外的一些制作风格, 而对自主的创新意识不强烈, 从而导致迷失了原本的方向, 在国际舞台上慢慢的被疏远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那就必须将我们最原本的本土文化融入到动画设计元素当中来,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去感染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个创新, 而是在面对激烈的国际动漫产业竞争下生存下去的新思路, 只有保持好中国的民族特色, 才能够与国际强手进行抗衡, 才能够让中国的动漫产业顺利的发展下去, 也能让国人在国际文化产业上得到地位的提升, 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 将是一块将中国动漫产业带向光明的重要基石, 只有将中国民族的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展现给世界, 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强大魅力, 那么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 我们就要找到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水墨动画就是最恰当的一个选择, 通过水与墨的交融, 展现出中国人的那种宽广豪迈的胸怀和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加上水墨动画的表现那似与非似的感觉, 更能让这个古老的国度增加更多的神秘色彩。

旅游海报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元素 第8篇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是拥有蕴涵富足的宝藏, 它所蕴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立异精神和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中国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 也形成了大量具备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 这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元素运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由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 这些具有深刻涵义的传统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们才能理解读懂。在现代旅游海报设计作品中,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中国红的喜爱、对祥云、龙图腾的认可等等。优秀的传统艺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 是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新视觉文化的源头。首先, 确定“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的“浑然天成”“物我为一”。这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观造就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统一性、辩证性、因果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 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 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将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 则形成了中国当下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标准。同样, “天人合一”的抽象观念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哲学的理念中, 也渗透到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中, 强调在旅游过程当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 更多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晋代陶潜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所反映出来的归依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 旅游海报设计要根植于传统艺术精华的土壤中, 把设计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 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其次, 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造诣。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意在把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中, 以自然为师, 结合创作者心理情感, 并将情感与写实融合在一起, 两者交融呈现出最好的作品。这种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精神反映在旅游海报设计中, 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通过海报视觉符号而达到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体验, 缩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再次, 符合“美善统一”的价值规范。“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因此产生的传统审美形态就必定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 艺术作品不但是视觉刺激的产物, 也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 包涵了人对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请与坚贞, 大象宝瓶象征太平吉祥, 石榴桂圆象征多子多福, 仙鹤青松象征延年益寿等等, 它都表达了人们求美求善的和谐愿望。因此, 旅游海报设计不仅要表现旅游景区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 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 宗教中的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 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 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 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 宗教与艺术两种思惟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异曲同工, 相互共存, 异同结合, 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中, 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现象, 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元素, 艺术中渗透着宗教因素。同时, 宗教与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领与方法又是同根共源, 相辅相成, 都运用了丰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民间传说, 图腾符号, 原始歌舞、艺术与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使用了丰富的想象, 并且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发展了这种想象。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既是艺术思维的首要特征, 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方法。

在现代社会当中, 当宗教与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 旅游成了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宗教则成了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和目的, 宗教蕴涵富足的旅游资源, 旅游则增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完成, 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宗教造就了绚烂的精神文化和光鲜的物质文明, 开辟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许多宗教文化的景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优秀宗教文化资源与文明旅游行为充分结合, 更好地宏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 尽显宗教规范人道德、净化人心灵、升华人境界的积极作用, 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 宗教文化元素在现代旅游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要建立在对宗教理解的基础之上, 而绝非的轻易挪用对某个图形符号。只有宗教思想与旅游海报设计语言完美结合, 精确传达设计理念, 才是宗教文化与旅游广告互动关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宗教思想的逐步认识, 使得宗教信仰中图腾符号的利用价值得到不断延展, 虽然图腾的原始意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但体现宗教意义的图腾符号或宗教传说也已成为某个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标识, 给现代旅游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联通标志, 选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题材的“盘长”造型, 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 通过其文化的气息与亲和力来传递企业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风元素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目的也向文化旅游发展, 以展示民族地区风貌、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区域旅游愈来愈受到大家重视, 地位日趋提升。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旅游区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并加以发展利用, 开拓了通过旅游发展, 开发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通道。通过旅游开发, 政府大力加强对当地民俗文化宣传的扶持, 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和保护,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 在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 将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如屈原故乡每一年端午节前后举办赛龙舟活动, 已成为三峡地区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 并利用这一特殊性主题开拓其它更多的旅游活动。现在对旅游地的欣赏更多的人已经开始转向民俗文化的审美。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农村, 关注那里的腰鼓、社火、庙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 因为生存讲条件、历史境遇的差异, 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 这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一笔具有极高价值的民族旅游资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文化、民间传统、古老风俗的情景再现, 更加迎合和丰富生活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们的求新、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满足感。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方性特征的因素, 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 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在相应的旅游广告中应突出民俗文化元素, 如刺绣、剪纸、年画等都是带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装饰风格的饰物, 了解各个装饰饰物的特点、风格、寓意, 就可采用其特征进行艺术提炼。以现代的审美意趣对已有造型和文化元素加以提取、改造和运用, 使作品保存了传统艺术的神韵, 带有鲜明地域特征, 同时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 旅游即将进入销售导向的营销主导时期, 旅游海报在广告宣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旅游海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营销工具, 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运作, 抓住民族文化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 汲取外来优秀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 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创作一批既具有民族化特色, 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海报, 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广告产业化进程, 全面带动我国内陆开放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林家阳.招贴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赵燕.国际海报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3]沙润.旅游景观审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民族文化元素 第9篇

文化元素的涵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它也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而成,这些点滴文化可以视作一系列文化元素。文化元素简单来说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包含了民族精神文化,能体现出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思想、行为、符号等,按构成类别可以划分为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

物质元素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如自然景观长江、珠穆朗玛峰、黄河等,建筑景观黄鹤楼、长城、徽派建筑、苏州园林等可以称为物质元素。

精神元素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和意识交流活动中总结沉淀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如中国历来的传统美德、、神话、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可以称为精神元素。

总的来说,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如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等,对于现今来说都可视为一系列文化元素。将这些文化元素应用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对传承民族文化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1、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的运用当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中国百年民族珠宝首饰品牌“老凤祥”的标志设计。设计形象是一只红色的凤凰,凤凰图形婀娜多姿,将凤凰的特征表现的非常到位。字体苍劲有力,在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认识里凤凰蕴含着高贵吉祥,老凤祥的首饰自然是高贵典雅吉祥的象征;在颜色方面,标志设计运用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红色的凤凰好似在腾飞,寓意“老凤祥”生意蒸蒸日上。所以老凤祥标志设计在运用中国名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品牌文化所伴随的寓意,运用的恰当好处。

当然,现代对于名族文化元素的运用也不是一味照搬,正如老凤祥珠宝标志设计当中有两款字体设计,虽然这两款字体设计都是采用繁体字的行式表现,但是很明显两款字体展现的是不同的风格,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在标志当中横向的“老凤祥”字体更加的具有现代感,在体现年代感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年轻的气息。而在标志当中竖向的“老凤祥”字体曾更加稳重、大气,有着一种不容侵犯的神圣感,与“老字号”的这个寓意也是十分相符的。这也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存的表现。

整款标志设计的色彩都是采用红色作为唯一的表现色彩,红色十分的喜庆、大方,充满了中国名族民族文化的气息,在配合了这家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所经营的主旨之上,也显示了色彩搭配方面的到位。

由此可看出,在具有传播信息作用的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名族文化元素即能让设计更有内涵,又能高度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能增加平面设计的丰富性、影响力,而且还能加速广告的传播速度,增强平面设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民族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在世界历史上一直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东方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我国地大物博,各民族的民风民俗都略有不同,导致根据地域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在我国室内装饰中经常可见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影子,在家居装饰和家具用具中民族元素的运用最为广泛,例如我国的笔杆椅、书柜、床、八仙桌、挂饰花纹、屏风等都有用到。还有建筑格局的布置也少不了民族文化元素的点缀,如空间布局、色彩、图案、挂饰的搭配等都和民族文化有很大关联。此外,民族文化元素在建筑中还有其它方面的应用,比如古代房屋的风水、雕刻、绘画等也有用到,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既能让建筑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又能让中国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渊源流长。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历史的传承过程,经过时间的沉淀,存留于建筑之间,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色彩和民族色彩。各种传统建筑在其生成之初,其实是应时代潮流而生的,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建筑也应有所发展,但形式往往是服从内容的,正如建筑的形式改变了,但文化应该还在。许多传统建筑就是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它们有的与时俱进对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改观,有的却只能抱残守缺被历史淘汰,最终成为书页上残留的文字。所以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要将民族文化元素恰当的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不至于让传统建筑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被淘汰掉。

3、民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物品的表现形式与运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在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物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人们便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对物品进行包装。包装设计就是在满足上面的条件之后所进行的二度创作,使包装更加迎合当代人的精神享受。这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可谓是三度创作,一个在满足消费者实用、审美心理的前提下、同时又具有文化底蕴的包装设计更能提高人们对企业与商品的认知度,这样的包装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日本在包装设计上对此就运用的十分成功,近些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的例子,如“泸州老窖”、“百雀羚”、“西湖龙井茶”、“相宜本草”、“佳宁娜”月饼等优秀的包装设计。子总的来说,在茶叶、酒、和月饼的包装上运用的尤为明显。这也跟中国文化有关。所以,结合时代发展,中国应多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多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既扩展了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又能迎合消费者心理,激发大众的消费欲望。

三、结语

民族文化元素从属于民族文化之中,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具有继承性、认知性和演变性的,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流中保存至今。在现代设计中,社会瞬息万变,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取向都在发生改变,艺术是为人服务的,现代设计自然也要跟着发展。民族文化元素受到现代时尚元素的冲击与影响越来越强烈,但就大局与长远发展来看,在现代设计中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总是利大于弊,所以我们应以开放的胸怀看待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对文化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怕,并加以创新、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既能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享受又蕴含有文化底蕴,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让中国的现代设计雅俗共赏,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2]王唯茵.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J].江南论坛,2004(04).

[3]王文刚,中西传统建筑浅谈[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4]张新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装饰艺术创作[J].装饰,2005,(8):56.

民族文化元素 第10篇

一、云南民族文化概述

1. 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特色鲜明的云南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繁荣做出了独特贡献。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在衣食住行, 祭祀、娱乐、节日、礼仪等许多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内容, 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民间工艺, 也使得生活、生产用品及建筑形成的造型与风格。

2. 云南民族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的象征性主要还是依靠具体事物为载体来体现。云南民族文化象征性是主要从图案纹饰、物品色彩以及材料应用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方面图案纹饰的象征意义, 例如, 纳西族在建筑装饰中则偏爱富于生命力的有机自然形态, 而白族喜好在建筑上进行内容丰富的图案造型。而这些自然形态和图案造型可以在产品设计中作为造型的设计来源, 提取里面的点、线、面、色彩等造型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进行产品设计, 白族家具常采用浮雕造型和绘画充分表现了白族的精神, 在审美上体现出生气勃勃、清新健康的象征性。可以在产品设计中体现绿色健康设计等内容。

第二方面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审美方式。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配色方面一般喜欢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色彩的象征意义与各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息息相关。色彩设计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 遵从民族文化中的色彩进行产品的色彩设计这也是现代设计色彩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 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多吸收少数民族配色的一些方法, 让现代产品更具民族特色。

第三方面材料的象征意义。不同的材料也在特定的文化中历代表的特殊象征意义。例如,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使用竹器, 而大理白族地区采用木质与本地大理石的巧妙结合, 使建筑家具更加雍容华贵, 大理石已成为一种建筑材料的名词, 一种借用材料来象征民族文化载体。但在产品设计中竹、木和大理石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特别少, 特别是在各种电子产品设计里面。但是竹是循环率最高的自然材料, 把它作为产品设计的材料既可以体现自然的肌理效果, 也可以体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同时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3. 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云南民族文化体现出云南各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性, 具有非常高的装饰艺术的感染力,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但是在现代产品的应用中却极少, 有待设计人员进一步去挖掘和珍视。现在云南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在服装服饰, 箱包, 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方面。所运用的范围比较狭窄, 而且元素运用表面化、肤浅化, 不能体现出云南文化元素的特色和本质特点。

二、对于开发云南民族文化风格的产品的途径及启示

现代产品设计研究人与产品、自然之间的关系, 通过设计使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等更加合理, 并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需求。由前面的现状分析得出, 目前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使云南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结合。

1. 提取云南民族文化之精华, 丰富产品设计内容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要学会在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提纯并创新, 来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的造型设计就可以采取云南特色物体来做仿生设计, 还可以借鉴云南少数民族在材料使用上的优势, 改变现有产品的材质, 如家具可以运用云南特色的一些麻、藤材料等等, 既环保又具有田园特色;少数民族在色彩上的使用和搭配方面也值得当代产品设计师借鉴和参考;对少数民族的图腾和神物进行提纯, 发掘其独特的神秘感, 综上可以将以上几个元素巧妙地组合起来, 就能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

2. 发掘特色民族文化元素, 推动民族风格产品设计

从现代设计趋势来看, 产品设计只有个性化才能在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占据一席之地。当代设计师应该将传统的审美观同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结合, 从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出发, 形成特色鲜明的设计体系。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设计利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创新, 既能传承文化、展现民族精神也能张显个性特色, 通过创新设计来塑造特色民族民族文化风格, 用设计带动时尚, 用设计推动消费, 用设计促进传统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开发现代产品的实践中, 通过创新设计才能赋予民族文化特色更长期的生命力。

3. 打造民族特色品牌, 采用现代商业化运作

现代商业愈来愈注重品牌的效应,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体现, 又代表市场价值。民族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也需要现代商业化运作, 云南民间传说如“阿诗玛”“五朵金花”“披星戴月”“风花雪夜”等就可以作为设计研究内容, 成为云南产品品牌的信息符号。产品创新设计强调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独创性与市场性, 品牌特色己成为品牌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的重要因素。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可以用云南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后盾, 全力打造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现代品牌, 让民族艺术得到传承与发扬。

在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 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将民族艺术及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创新并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 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才能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获得全新的生命力, 设计扎根在民族文化当中才能茁壮成长, 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李纶.施文丽, 张瑞, 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包装工程, 2004 (2) .

[2]成葆德.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弘扬[M].宁夏,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11) .

[3]杨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民族文化元素 第11篇

本项目将重点研究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就如何解决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切入点,希望能为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奥运礼仪服装 民族文化 现代工艺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次。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竞技比赛,奥运会带给世界人民的不仅是—场全面的体育盛会,更是一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大融合的盛宴,而服装作为奥运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往往会成为运动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奥运会服装可以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程度以及国家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

奥运礼仪服装作为这一活动中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常规设计上应该注重将本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兼收并蓄,无论是色彩、廓形、面料还是工艺,都要将民族的精神本质渗透其中,找到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的切入点,这是需要极巧妙的手法去实现的。

一 近3届奥运会举办国的礼仪服装概况

纵观历届现代奥运会,奥运礼仪服装与本国文化成功结合的典范不乏其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除了在服装中大力宣扬民族情感之外,雅典奥运会服装设计还很注重时代感的塑造,这些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研究。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了奥运会服装,向全人类展示了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出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服装在历届中突破最大的,它在款式的选择上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近3届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发展都预示着未来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更加趋向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二 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中的应用

(一)民族文化精神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

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设计的目标是既要有民族意识、人文风采,又要体现时代风貌。与本国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一直是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重点。还是以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勤劳智慧的雅典人民凭借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把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展现于奥运会的舞台上。特别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希腊传统的服饰文化都有传神表现:朴素庄重的多利亚柱式;精巧灵秀的爱奥尼亚柱式;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图1)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奥运会服装。青花瓷,乱针绣绣出青花瓷。“青花瓷”系列设计灵感取自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青花瓷系列使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宝蓝,牡丹裙凸显民族风,宝蓝系列采用温润典雅的宝蓝色作为礼服主色,腰间饰有采用传统盘金绣制作的腰封,图案选用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趣和美好愿望的吉祥纹样——江山海牙纹、牡丹花纹,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最高超的刺绣工艺。中式的立领配以西式的肩部设计尽现中国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贵气质。身着宝蓝色礼服的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将会出现在体操、室内球类比赛和击剑等项目的颁奖现场。国槐绿,绿缎裙体现自然和谐,国槐绿系列丝缎礼服寓意蓬勃朝气的生命和郁郁葱葱的环境,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及坚守“绿色奥运”的决心。这些美轮美奂的设计向全人类展示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图2)

2012伦敦奥运会服装都出自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一个学生设计小组之手。他们采用了代表皇室尊容的紫色和简单现代的款式,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会口号:“激励一代人”表达的精神。(图3)

(二)民族文化元素与奥运精神的结合,以及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奥运会视觉识别系统之一的奥运会服装,应该同奥运会会微、奥运会吉祥物、奥运火炬、奥运奖牌保持视觉上的连贯性,成为文化、艺术、礼仪的服饰名片。奥运会服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应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多民族融合意味;第二,应该是能承载中华之精神的符号;第三,应该既有鲜明历史特色,又可以传承历史,即“颠覆是壳,传统是核”。我们应该从色彩、款式、面料和工艺几个方面反复强调和深化服装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1 服装色彩

服装色彩除了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还是寄托民族情感的载体。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使民族的文化意义得到扩展和升华。服饰是诉诸于人视觉的,而色彩是视觉中最鲜明、最响亮的语言,所以色彩是服饰美的外在视觉体现。对于奥运礼仪服装色彩,可以从本民族色彩系统和色彩观念出发去寻找最适合的奥运会服装色彩符号体系。

2004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颁奖礼仪等服饰多采用了朴素纯净的自然色,体现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的瓷白、宝蓝、槐绿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都要得益于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沉醉的色彩迤逦的丝绸,还有足以代表中国的瓷器等,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国人对色彩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成果在世界颜色科学史上占有相当位。故而北京奥运会的服饰用色更加大胆、丰富。

2012伦敦奥运会服饰选择了代表尊贵、神秘的紫色,作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紫色缘于古罗马帝国蒂尔人常用的紫色染料仅供贵族穿着,而染成衣物近似绯红色,亦甚受当时君主所好。在拜占庭时代,来自王族嫡系的皇帝会将“紫生”一字加于自己的称号,表明自己的正统出身,以别于靠其他手段获得王位的君主。紫色代表神圣、尊贵、慈爱,这正符合了英国辉煌的历史和现代的政治体制特征。

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用色,我们大胆地预测一下:巴西人热情奔放,崇尚自由,酷爱足球,向往海洋,所以在用色上估计会采用明媚的金黄色,清爽的亮白色,蓬勃的草绿色,纯净的海蓝色。

2 服装款式及廊形

就款式、廓形而言,传统审美观追求的是—种天然妙合、人衣一体的意境,是一种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微妙共处的和谐发展关系。

2004雅典奥运会,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008北京奥运会纵观中国传统服装造型,宽大舒展的服装风貌历来受到国人的青睐,而这显然是中国智慧在服装中具体构建的呈现。以迎合国人自然纯粹、飘逸洒脱的风格,体现出穿着者宽广的胸怀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使传统元素得到更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意味的应用,我们向一些国外优秀服装设计师借鉴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将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和现代时装廓形与中国服饰元素互相融合等手法;例如廓形上保留极富现代感的造型,局部采用一些中国化的工艺以及装饰手法,打破基本固定的款式造型,成为整件服装的点睛之笔,其实质上就是将中华民族的典型式样、线条、色彩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构成一种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新型美,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或者在比较具有代表性中国韵味的廓形上加入一些异域风情的图案或装饰物,甚至选用打破传统思维的面料和色彩,使多种风格组合一起,把古老的服饰语言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3 服饰图案

就图案而言,长久以来,服饰图案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精神内涵,往往通过纹饰就可以传达某种特定含义或美好愿望,意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服饰图案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民族性和装饰性。作为奥运礼仪服装的图案,足以代表我们华夏人文精神的图腾只有中国龙纹和凤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领奖服上采用了变形的龙纹图案设计,十分醒目,受到了当时各国运动员的追捧和喜爱,竞相收藏,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典范。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设计点的重复使用是否会降低设计的原创性与新鲜感?其实不然,对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再次利用,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使用手段和方式。例如,色彩上的明度、纯度渐变使色彩感觉更加丰富;工艺上采用刺绣、镂空、抽纱等手法实现其肌理上的变化;在图案的形态上可以尝试各种与廓形及服装内部结构相适应的变形处理,使之有其义而无具形,这些都可以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效果。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服装就采用了明崇祯御赐龙凤袍上的凤纹与传统祥云纹相互结合生成。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圣火的象征。金凤穿祥云,除了极具中国固有的美学神韵外,更是将和平、和谐的奥运理念贯穿于奥运的服装之中。所以选择传统纹样绝不是对固有文化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对历史精髓的再造和创新。除此之外,图案种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选择,例如极具中国人文气质的传统绘画、中国瓷器上的青花图案、中国国粹京剧中的脸谱造型、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图腾和传统纹样,华彩纷呈、美不胜收。

(三)奥运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

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中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衣”,可见工艺和材质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到奥运会的各项大型活动,对面料和工艺的要求各不相同,既合理地应用适当的面料和工艺,同时又能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更加要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使三者结合得相得益彰。

2004雅典奥运会礼仪服秉持一贯的民族路线,采用了经过减轻处理的,悬垂而飘逸的棉麻织物,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服一如既往选择的是丝绸,丝绸的特点是绸面光滑洁净,高责且雅致,拥有“料中之王”的美誉。因此,在礼服的面料选择上,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织锦缎、丝绸等。工艺上可以采用刺绣、雕绣、扎染、镂空等各种手法,与现代的印染技术相结合,塑造平面面料之上的立体感观,表现出服装多层次的效果。

运动服所使用的面料要“因其所宜,精在体宜”,要考虑面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了解面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服材伸长性好,且伸缩性能也要优良,以配合运动员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伸缩自如。特别是游泳服、赛车服、体操服等,更要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还要了解面料的吸湿性和排湿性功能,一般说来,感官上没有潮湿感的材料较符合要求。必要时,加入了吸湿性大的亲水纤维做成的材料。另外,还要注意面料的安全性能,尽量减少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处理剂残留,以避免对皮肤的伤害。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最好采用天然纤维,外层可使用合成纤维,

如睛/棉、粘/棉等机织、针织衣料等。同时,作为运动服的面料还应具备防污性、易洗涤性、速干性等特点。在工艺方面,运动服装主要以实用与功能性为主要出发点,款式尽量以简洁合体为主,目的是为了减轻运动员身体之外的负载,排除尽可能多的障碍,以取得最好的成绩。为了增加运动时的舒适性,可适当增加褶裥的使用,使之更符合人体的运动需求,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未来奥运礼仪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格局下,奥运礼仪服装必须在坚持体现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意识的前提下,海纳百川,塑造出既有本国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紧跟科技发展脚步的体育服饰语言,使民族服饰文化在奥运服饰的历史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使民族文化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 结论

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元素与文化传承 第12篇

一、文化与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是充满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成果。对于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属性,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 艺术设计有着稳定的基本文化形态, 并不断为社会文化注入鲜活的新内容, 不断产生着与时代同步的新面貌。也就是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

其次, 文化的前进走势成为艺术设计发展的内驱力, 一是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即人类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这种需求促使着人们去发明和创造, 促进技术、艺术的进步, 其结果必然使新的艺术设计成果产生。二是人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平面设计作为文化媒介, 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 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风尚等。

艺术设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行为。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围合影响下, 把握和坚持艺术设计的文化性, 挖掘、整理中国艺术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 将文化思想精髓同艺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二、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一个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而这种独特风格, 往往反映了设计师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等特色。

我国是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国, 为人类创造过伟大的发明。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 传统正在急速消失, 设计产业更是如此。在当前,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增强交流的同时, 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短视的设计师会在当今中国设计界巨大的西风声浪中淹没, 只是一味的推崇西方设计流派, 设计大师, 而对中国的设计风格, 设计精品漠视。因此, 我们需要在吸收西方设计精髓的同时, 对中国优秀的、传统的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学习和发扬光大, 这对我们成为具备中国气质的当代设计师是非常必要的。

传承传统文化遗产, 充分吸收其精华, 结合现在艺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设计出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鲜明的地方特点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的设计作品, 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 巧妙地运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 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运用的设计中去, 正是在营造一种美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所以它不仅是推介产品、占领市场、促进销售, 而且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发展。

三、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差异性在艺术设计中特别突出的体现了出来。纵观世界各国对于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是与各个国家文化、经济的背景相关联的。英国的艺术设计, 比较注重英国市民消费文化的传统的传承;德国的艺术设计继承了其严谨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富于理性设计的传统特征;法国的艺术设计呈现着一种融设计与艺术精神于一体的特色;而日本艺术设计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 融汇了大量的日本传统视觉因素, 又体现出时代感。由此可见, 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

现代艺术设计因为过于强调设计要素, 其所产生的模式化、程序化和单一化倾向, 需要运用民族文化来充实和丰富。由于艺术设计理念的渐渐成熟, 艺术设计艺术更加理性化、系统化, 伴随现代设计手段的广泛运用, 虽使艺术设计制作更加快捷、有力地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 但也使艺术设计出现越来越模式化、程式化的倾向。要克服这些倾向, 需要从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 寻求创作灵感。民族文化往往经过历代人的创造、沉淀和积累, 形式不拘一格, 内容丰富多采, 可以拓宽平面设计的表现途径, 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走出模式化、程序化的误区, 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民族文化由于区域性的限制, 如果不加改造的生搬硬套, 就很难被其它国家、其它民族的人们所理解, 所认同。但提倡民族化, 绝不是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筑起一道高坝, 不容汇合。应该看到, 不论哪个民族的文化, 都存在着一定的民族保守性和互相渗透性。文化上的民族化本身就包含着融合外来文化的因素在内。只有把民族化的个性和世界性这个共性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使民族文化所体现的民族性这个个性充分表达艺术设计艺术所需的世界性这个共性, 才能使艺术设计的共性通过民族文化的个性来进一步丰富。

四、时代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融入

艺术设计作为新兴的都市型产业,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社会主观形式都已发生根本的改变, 尤其是信息的广泛高速的传播, 开放的观念激荡愈趋激烈, 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的多元化, 人与人交往的频繁, 社会及人要求的不断增加, 工业文明的异化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和生态的危机, 面对这一切我们是否能适应它, 利用它, 使艺术设计成为该时代的产物, 这已成为当今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 不能把今天的或昨天的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对于历史的设计文化的评判必须认识到本身就是历史的。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一切历史的认识本身都是历史的, 每一时代的艺术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 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状态、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 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没有这些认识, 我们就不能对艺术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商业文化的强势话语下, 艺术设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设计出与时代合拍的作品才能让消费者接受, 以适应和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对于今天的中国平面设计而言, 应紧跟时代脚步, 加强国际交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更加开阔的胸怀走向世界。

总之, 现代艺术设计只有充分的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相融合, 才会开创一片新的更具特色, 更具内涵的领域, 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同时, 关注时代的迅速发展, 建立起一个融民族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新型设计文化体系, 及时的传递到艺术设计中去, 它才会发扬光大, 源源流长, 朝更新、更远、更好的方向永恒发展。

摘要: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的重要性, 在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具有本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设计发展道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支持策略下一篇:需求分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