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

2024-09-18

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精选8篇)

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 第1篇

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9月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 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殷一璀指出,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 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 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 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 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 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 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 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 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 第2篇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8月22日18:32 来源:东方网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

东方网8月22日消息: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大会旨在贯彻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科技融合座谈会精神和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

殷一璀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文化消费便捷支撑服务体系,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文化消费,吸引文化互动体验消费。

殷一璀指出,要重视在现有体制下,形成适合文化和科技融合特点的推进机制,破解薄弱环节,提升融合质量。此外,要大力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要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600637,股吧)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第3篇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64-03

校园文化是以培养和造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弘扬育人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建设。篮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篮球运动的不断创新、完善与发展,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今天集科技、艺术、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文化载体。其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只是健身、娱乐的价值,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融合到校园文化综合素质教育中,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心、提高素质、开拓人的思路,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对改变篮球文化传统价值观,进而为校园文化主体价值体系的完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身体文化样式,是人体运动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的英文为Physical Culture,国内最初直译为“身体文化”,后引用了日本“体育”这一词。卢元镇教授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1]体育文化归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具备了任何人类文化的共同征,人类体育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体育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体育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体育精神文化,它是通过各种体育现象与关系的研究,揭示出体育意识的形成、变化以及对体育发展作用的学科。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2]校园文化的受体对象是以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校园精神为主要标志。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文化、学习外国文明成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篮球文化内涵,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认为:“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3]李颖川等认为:“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4]篮球是一种人类进步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孙民治认为:“现代篮球运动升华为既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形态,又是一项现代高科技成分的智慧活动。”[5]它已超越了篮球是一种活动,一种身体运动的活动的功能和原有简单游戏的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

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同属于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两种不同文化(图1),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文化体系,但是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育人理念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将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健身价值、育人内涵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辅助方式,使校园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以其时代性、先进性、包容性的特点,把握着校园体育文化朝着符合社会主流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起源于校园,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最初本意就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结之缘;篮球文化隶属体育文化的范畴,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文化所具有的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功能为促进校园文化做出了具大贡献,在高校,篮球运动有着广泛的师生群众基础,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

3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3.1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以宗法观念与伦理思想为主导,在人与人交往及处事中强调“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且重德教、贵友谊、注人治等,因此,体育文化注重向着养生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在高校,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健身性、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展。美国承接了西方的文化传统,以推崇个人、勇于探索,追求事物的多样性与矛盾性为特征,因此,体育文化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其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教育性、娱乐性,突出培养学生学个性发展和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从CUBA文化和NCAA的篮球文化模式(表1),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篮球文化对各自校园文化所产生的作用。美国NCAA的篮球联赛开展历史要比中国CUBA联赛早了近60年,两国篮球运动发展规模都在各自高校体育组织中位居第一,但CUBA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校内,CUBA以大学生为主体,注重“篮球搭台,文化唱戏",将联赛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如,在联赛期间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篮球文化节、篮球艺术摄影、篮球文化沙龙、篮球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体现出了一个高素质、高品位的文化群体。NCAA的篮球文化不仅引领美国高校体育文化,而且在社会产生了具大反响,其“火爆”场面和影响力之大不亚于美国总统竞选和NBA的总决赛。在教育理念方面,CUBA和NCAA的篮球文化都十分重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CUBA着重对大学生意志品质、集体荣誉等思想品德上的育人作用和“推动校园文化而服务”,提出了许多颇具创意的主题口号,如,“我要打篮球,我更要受教育”、“让篮球插上知识的翅膀腾飞”等,构建了校园“全面型人才”的新理念;NCAA的篮球文化虽然没有简明的口号,但它始终将篮球“作为大学教育计划不可割的一部分”,注重对个人能力、领导能力和参与意识的培养。CUBA的组织机构是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它决定了中国高校篮球管理体制是由上至下纵向的网络服务系统,高校主管部门的重视对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创办时间短,一些规章规制度在不断完善之中,大篮协秘书长龚培山教授表示:“一定要把CUBA办成中国最能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联赛。”道明了CUBA要在校园弘扬正气的决心,成为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亮点;NCAA的篮球组织机构是由6所高校校长组成的全美大学生篮球联盟,这一横向的组织管理网络更有利于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长的发展历史,也使NCAA的篮球联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章程制度。经费是确保篮球运动健康发展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前提,NCAA的篮球联盟注重篮球产业化运作,通过大力宣传、报道、电视传播等传媒手段吸引大量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对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CUBA目前经费主要还是由各自高校自己承担,少部分由企业赞助,造血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以上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篮球文化模式中,可以看出,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CUBA文化和NCAA的篮球文化都为各自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2从文化学结构审视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就是体育文化的三个基本形式,也是体育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这是由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三个基本层次决定的。”[6]篮球文化同样也可分类成这三个层面:篮球文化的物质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实体层面,即物质文化;篮球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层面;即制度文化;篮球文化的心理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即精神文化。由此篮球文化的结构分成三大类或三个层次(图2)。体育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的,结构决定着功能,无结构即无功能。

3.2.1篮球文化物质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物质文化在体育文化系统中处于最外层,它不仅包括各种体育器材、用品和场地,而且也包括具有深刻内涵的物质成果,如体育歌曲、体育书籍等。在高校,篮球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空间中所有以篮球为载体而存在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物器和活动方式。篮球场馆、器材设施是校园篮球物质文化突出标志,也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是校园人依据校园的空间、位置精心设计而形成的文明现象,与校园各种物质景观共同构成了优美的文化环境,促进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篮球教材、书籍和科研成果等思想物化品在高校具有重要价值,是大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和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为大学生的篮球教育活动提供了内容与方法,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篮球物质文化是篮球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基础,没有物质文化也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存在,因此,篮球的物质文化丰富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

3.2.2篮球文化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制度文化在体育文化系统中处于中介层面。在高校,篮球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各高校的篮球协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系(部)及监督部门是构成学校篮球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篮球文化向着符合体育文化规律性和校园文化主流的方向发展;规章制度、规则是篮球运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它蕴含着大量道德品质的教育内涵,这些规则、条例与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准则相类似,约束着校园人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可以在参与和观赏篮球运动中受到启迪,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行为朝着健康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篮球文化促进了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有序发展,也促进了校园人的行为规范。

3.2.3篮球文化精神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系统的核心。“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7]学校体育文化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教育性,竞技体育文化是以对抗和竞争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竞技性,社会体育文化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健身娱乐性。

篮球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素质教育,是高校篮球文化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德育方面,篮球完善的竞赛规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约束了场上的每一个不理智的粗暴动作和不道德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社会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场所;篮球的对抗性与集体性特点,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中,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意义。在智育方面,篮球文化理论知识中复杂、多变的战术体系,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开动力脑筋,积极思维,在实践中亲身体会篮球运动中传球、投篮时机和战术配合的运用时机,培养大学生处事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身心健康方面,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组成,对促进大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神经中枢的灵活性、人体各感受器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篮球运动也可使大学生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忘却忧愁和烦恼,减轻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对自己产生的焦虑情绪等心理压力,使人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感。在美育方面,“篮球运动作为一门特殊的文化艺术,它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为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8]现代篮球比赛已将运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NBA球场上世界顶级球星的表现,将篮球技术的运用升华到了艺术化的境界,运动员高超的扣篮、空中接力动作和个性奔放的性格,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CUBA文化中大学生所表现的朴实、顽强、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球场上音乐美、口号美、环境美、思想追求美有机的融合,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内在美、理性美,使大学生在欣赏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意识[9]。

4小论

1) 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育人理念将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紧密地联系的在一起,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育人手段和方式;篮球文化隶属体育文化范畴,是体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高校不同的篮球运动模式,在教育理念上,NCAA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UBA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NCAA的篮球文化制度较CUBA完善;在经费来源上,NCAA的篮球文化造血功能强于CUBA,但它们都为各自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 篮球文化结构中物质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精神是核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物质层面,篮球文化丰富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制度层面,潜移默化促进了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有序发展和校园人的行为规范,在精神层面,篮球文化以其文化形态渗透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中,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239.

[2] 赵正铭.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对策论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11):255-258.

[3] 李元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开创中国篮球新局面[N].中国体育报,2005-5-31.

[4] 李颖川,孙民治,于振峰.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26-730.

[5]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3-14.

[6] 易剑东.体育文体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157.

[7] 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体育文化导刊,2003,(3):30-31.

[8] 吴金元.论篮球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144-146.

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 第4篇

文化和科技融合强调技术进步对文化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融合的表征有:一是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形态, 二是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是创新创意的重要载体, 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战略方向,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是重大实践问题, 又是理论创新问题, 亟待探讨和研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1、基本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对文化和科技融合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视角展开。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文化内容信息的技术转化。哈佛大学的Anltaony Oettinger关注到信息的数字转化和传输产生的融合, 提出“数字融合”。美国学者Yoffie (1997) 认为融合即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 1996年欧盟提出“数字内容产业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二是文化信息产品传播的技术应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用“新媒体”概念 (1998) 泛指以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媒体。三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 Negroponte (1978) 认为, 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的技术融合, 三者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欧洲委员会“绿皮书” (1997) 认为, 数字技术导致“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总体上, 都将文化和科技融合视为由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变革。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实质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创新模式, 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 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 价值链是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质上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从横向来看, 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线性整合。市场主体倾向于在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中被授权, 在保持原有线性价值链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新技术的导入, 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创制过程的迂回度, 延长最终产品的价值链, 进而巩固原有的市场或是获得新的市场。从纵向来看, 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网状整合。通过技术的整合实现产业间延伸或产业内部重组, 吸纳新的参与者, 形成一个可将不同产业部门容纳于其中的新业务框架, 建立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价值链结构。例如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融合, 引发交互式文化科技创新, 建立以内容、渠道、终端为框架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 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这一过程很可能引起价值链的转移, 导致新进入者有机会把原有的业务扩展到较高的价值区域。

2、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在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同, 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因此,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功能, 形成三者之间良好有序的联动机制, 进而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和中介要切实发挥作为连接市场和政府纽带的功能和作用, 进而有效缓解文化产业发展中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二、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美国:市场主导型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市场型发展模式, 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消费导向, 强调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除了利用行政力量如宏观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工具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调节和少量公共资助外, 基本不介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运作过程, 文化市场中的生产商、销售商、运营商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结果。从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乔布斯现象”, 无不说明美国注重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 注重创意产业的转化。在美国, “大科学”体系的形成, 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 特别是文化潮流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此外, 美国社会运行机制上的特点也催生了美国的创新文化。美国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表现文化内涵,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力, 其技术支撑下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4%, 占GDP的30%以上, 其年产值在国内GDP中达1/4, 其中版权产业产值达1.25万亿美元, 占GDP的12%, 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 占绝对优势。

2、日韩:政府主导型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国家战略推动型的发展模式, 这与韩国、日本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关。两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中, 国家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是最为重要的。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 国家文化产业领域实现了要素的汇聚和力量的裂变。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全面介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市场机制尽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的。

韩国一方面, 通过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口号, 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基金、游戏产业振兴中心, 颁布《文化产业促进法》,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 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明确了将数字游戏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等一系列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的文化数字产业成为最活跃、成长最快、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 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已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已占GDP的15%以上, 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

日本是一个民族意识特别浓厚的国家, 具有深厚的政府主导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日本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基础, 将两大产业紧密融合, 诞生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跨国企业。日本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制定了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挖掘日本传统文化, 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 日本在游戏软件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作为文化与技术集成的典范, 动漫业已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 日本已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新增长战略》, 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文化和技术产业业务的政策后, 预计到2020年, 它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超万亿日元的目标。

3、法国:混合型

法国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发展模式, 政府与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虽然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细分产业, 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是绝对均等的, 但对于整体的国家文化产业而言, 两者的影响是难分伯仲的。法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发展路径,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挖掘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在法国, 政府对文化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 主要分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资助、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由于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政策的支持, 以及产业技术、创意文化的导入应用, 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成为世界图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 市场占有率高达15%。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技术手段为支撑、先进设施为配套的法国旅游产业为例, 仅有6500多万人口的法国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在8000万人次以上, 收入高达350亿欧元, 占GDP比重超过6%。

4、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析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产业的培育发展阶段,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显著。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扶持, 又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模式的剖析, 我们发现无论是市场型、国家战略推动型还是混合型的融合发展模式, 这些国家都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方式, 来配置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以发挥其各自优势。政府从科学的制定规划、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搭建融合的载体平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 而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环境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同时, 市场主体也随之被激活, 市场潜力逐步被释放, 市场力量将逐渐成为配置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便水到渠成。

三、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 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止到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 占GDP比重达2.8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 年平均增长23.35%。然而, 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 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相对滞后, 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战略还有待落实

虽然国家、省、市都明确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但在城市层面还缺乏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 具体的发展目标、创新方向、重点布局和项目支撑不明确。按照现有的政府部门设置,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主要由宣传文化系统承担, 推动科技创新的职能由科技管理部门承担, 在体制机制上还不能适应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

一方面, 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集成能力不强。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 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衔接,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形成。文化科技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偏少, 缺乏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行业规范标准研究, 缺少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 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较少。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整体上还比较薄弱, 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大多数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企业, 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强;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优势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相对滞后。

3、文化科技创新缺乏产业主体

企业文化科技创新活力不强。文化企业、科技企业主动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不高, 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 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较小, 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 影响力不大, 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少, 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偏低;文化科技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强,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较弱, 自主核心技术、前沿引导技术和集成传播技术等研发投入较少,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保障缺失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和协同, 鼓励企业开展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虽然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其中涉及到大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容, 但是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仍不够系统和完善。在城市层面, 还缺少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同时, 现行政策的条块分割特点较为突出,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 文化企业都难以获得与高新技术产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5、文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紧缺

文化科技专业人才十分紧缺, 是制约国内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 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和文化艺术人才资源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既通晓高新技术又熟悉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 高层次的文化科技创意人才匮乏, 文化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基础性研究人才少, 高校信息技术、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偏向于按照传统方向培养人才, 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薄弱;二是专业化高端创意人才少, 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领域一般性内容加工制作人才众多, 但长于内容创意、集成传播、终端创新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三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少, 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应用水平滞后, 导致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印刷复制等领域的产业效率不高。

四、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1、制定科学规划, 促进文化科技互动创新

科学制定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 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更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 建立功能定位合理、特色明显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 使之成为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地, 文化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平台和窗口。重点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理、产业转型、产品创新、社会影响、政策环境、战略路径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密切关注与跟踪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前沿, 关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和引领作用。

2、完善政策扶持, 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 而是前后联动、左右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要从原来单纯的要素供给促进政策转向要素融合的促进政策, 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 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要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产业。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 对文化科技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 给予优惠待遇。此外, 应完善文化科技管理制度, 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 优化财政投入模式, 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

3、完善创新体系, 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 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推动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二是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合, 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并扩大其影响力;三是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交融,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 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代理等文化中介机构,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4、创建智库载体, 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创建国家级和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凝聚整合国内外研究人才和力量, 建设人才智库载体, 使之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 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敏锐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 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点关注文化科技创新, 在若干优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以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及知识产权研究为重点研究领域, 持续增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5、培育创新人才, 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保障

人才是创意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新兴产业, 必须建立起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管理与激励机制, 发挥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和人才相对集聚的优势, 鼓励各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 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 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 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构筑文化科技新兴产业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沈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 2006 (5) .

[2]郑庆伟: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J].文化学刊, 2010 (7) .

[3]曹京明、王国华:论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2007 (22) .

[4]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 2012 (2) .

引领舞台科技与舞台创意的融合发展 第5篇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侯军祥、青岛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杜超、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姜慧、青岛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王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舞台机械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龚奎成,以及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毕启亮等主办、协办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和发表讲话,青岛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迟涛担任会议主持。来自省内各地艺术团体的领导、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山东、天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舞美学会会长约15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以“舞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为主题,分别就“舞台技术与舞美创意的完美结合”、“现代剧场舞台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思考”、“现代剧场舞台设备工程建设与改造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和研讨;并现场进行由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安装的青岛大剧院舞台机械设备系统的演示观摩和技术交流。

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讨 第6篇

1 发展背景

1.1 新媒体和网络化发展的要求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前, 依托单一媒体形态进行信息传播的传统纸质期刊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传媒媒体的科技期刊进行媒体融合发展就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媒体传播环境日趋交叉化、复杂化, 报纸或期刊等纸媒无论是传播速度、传播效率还是传播效果均已被弱化, 渐失竞争优势, 这一系列变革促使纸媒必须探索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的发展模式。

1.2 拓展广告业务的需要

学术性期刊有别于商业性期刊的最大特点是内容专、读者少、广告收入低。这是由其期刊属性决定的, 同时也受阅读人群学历、职业、收入相对高精尖、专业细分程度高有关。国内大部分学术性期刊广告收入相对于杂志其他收入而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随着这几年纸媒发展受阻, 期刊市场不景气, 各类科技期刊的广告收入更少的可怜。

1.3 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必需

目前, 阅读报纸杂志的人群急剧减少, 随着互联网和数据化的发展, 可阅读和可视媒体的形态已经越来越多样化。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 被各种方便快捷的载体随时随地的呈现, 浅阅读、娱乐化阅读、碎片时间阅读变成新媒体环境阅读方式的新特征。这样一来, 广大读者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 形式和内容也更灵活更及时。

2 遇到的问题

2.1 发行方式转变难

一直以来, 科技期刊的发行手段相对固定, 一是传统的纸质期刊邮局发行, 二是通过如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字出版平台进行开放性检索和下载服务。前者数量递减, 加上印刷、邮递等成本上升, 除作者必需外, 几乎没有作者主动通过邮局订阅方式购买纸质期刊, 因为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或者读者都能熟练应用网络或手机等, 他们完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获得与纸质杂志内容相同的电子版内容, 更省时省力甚至省钱。

2.2 纸质期刊优势不再

由于科技期刊刊载的内容都是行业或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读者对象十分有限。而随着出版数字化及新媒体的发展, 看纸质期刊的读者越来越少, 科技期刊类的读者几乎不再选择通过纸媒获取所需各类信息[2,3]。这直接导致纸质期刊的印刷量和发行量不断萎缩, 大多数科技期刊只进行少量印刷。这种情况下, 纸质期刊陷入了“不能不留, 留也尴尬”的两难境地。

2.3 期刊盈利是“硬伤”

对于任何期刊而言, 资金都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对于科技期刊而言, “三次售卖”本来是最牢固和可靠的经济基础, 但是随着出版数字化, “卖内容”的第一次销售, 随着发行难收入被弱化;“卖读者的群”的第二次销售也随着广告量的减少而不断萎缩, 而目前, 真正能依赖“卖品牌和资源”的科技期刊并不多。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发行渠道

由于纸质科技期刊有其不可替代性, 所以传统发行对科技期刊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改革和创新, 除深入挖掘传统潜力外, 还应该加强邮局发行工作或者杂志设置发行部门, 针对重点客户群和潜在客户群, 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读者群、目标广告客户等进行精准投递, 尽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提高期刊品牌名气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型权威数据库合作, 继续加强数字出版渠道建设, 并扩大阅读人群, 提升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使期刊成为在行业或学科领域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4,5]。

3.2 强化跨媒体融合

科技期刊可以通过纸媒与互联网、微媒体、电子期刊、手机终端等与读者建立起零距离全方位的连接点, 使科技期刊让相关专业知识成为目标受众群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期刊首先要保持原有的纸质出版方式, 固好本, 同时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 例如大多数科技期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期刊官方网站, 并进行了定期维护, 既方便了作者, 又为读者和广告等目标客户提供了新的平台。杂志官方网站的功能之全、之新, 已经让其成为网络编辑部的最新窗口。同时我们也应该利用官方网站及相关行业资源, 创办一批新型的行业性网站, 拓展一些新业务, 从而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和增加网络广告收入的目的。除了官方网站, 很多科技期刊也都在积极创建电子刊, 上马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开发APP等, 并通过各种活动吸引“粉丝”, 以方便读者了解、关注、阅读甚至参与期刊发展。

3.3 多种形式创收

创收盈利方面虽然一直是科技期刊的“硬伤”, 但也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国内科技期刊的办刊资金几乎都来源于主办部门、版面费、发行费及少量的广告费。一般情况下, 科技期刊的和主管部门的性质决定了期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 要服务于学术研究, 不能放开到社会市场化管理。同时, 学术期刊定位绝对化, 严格定位于单纯的学术行业专业期刊, 内容死板, 影响范围小。要打破科技期刊创收难的困局, 就要改变观念, 在广告形式方面, 要实现多样化, 除专业既定广告外, 可以通过开设专题、有偿冠名、发放赠品、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关活动等形式实现广告收入。另外, 科技期刊也可以借鉴国外市场化程度高的经营理念, 在不改出版和管理体制基础上, 尝试走市场化资本运作的经营道路。

4 小结

随着期刊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科技期刊的市场化运作也在不断深入。面对强大冲击, 科技期刊只要把握住机会, 优化发行渠道建设, 加强跨媒体融合、开拓创收形式, 抓住改革的机遇, 坚定不移地走跨媒体融合的变革之路, 继续坚持以高质量为根本、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科技期刊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期刊行业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欧阳菁.借助新媒体扩大科技学术期刊受众的范围[J].编辑学报, 2013, 27 (10) :474-477.

[2]吴彬, 丁敏娇, 贾建敏, 等.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科技期刊编辑新方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 (5) :661-663.

[3]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 (1) :65-72.

[4]刘鑫.新媒体视域下的科技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 2014, 20 (6) :68-70.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科技发展与规划 第7篇

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科技发展与规划

1. 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据强国的目标。广播电视全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系统是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面对新常态,技术方面要切实找准科技工作的着力点,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为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互联网应用创新加速,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已成为传媒领域的重要新生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十三五”期间,广播电视必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抢占技术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转型升级,才能赢得未来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2. 融合创新发展与规划

在融合发展中,我们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内容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广播电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发展。二要针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快速推广。三要研究媒体融合情况下广播电视安全策略和应对办法,安全与发展同步推进,确保安全播出。融合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大幅增强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能力。中央、省和有条件的地市电台电视台,要加快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性的融合媒体制播云。具体来讲:要面向多种业务形态、服务平台、传输网络和用户终端的需求,各电台电视台要开展全台网建设,创新融合媒体“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推进广播电视制播系统的IP化、云化,构建统一指挥调度、协同采编制作、共享存储管理、智能搜索分析的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以及基于用户互动的制播大数据系统。同时在云平台建设中要注重标准化,以便各广播电视台制播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全国性的融合媒体制播云,建立面向全媒体、不同传输网络、不同接收终端的综合制播体系。

第二,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融合媒体服务能力。构建有线、无线、卫星与互联网的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与制播云协同联动、融合创新,共同构建广播电视媒体云。具体来讲:要面向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享受广播电视融合媒体服务的需求,有线网络公司、直播卫星中心、网络广播电视台以及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要抓紧研究建设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实现对“内容、网络、终端、位置”的智能感知,对融合传输覆盖网的智能协同适配,对融合媒体内容的智能搜索和分发,构建融合媒体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和管理系统,创新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和管理模式。结合台网协同融合的需求,积极创新融合媒体生产、传输、服务和管理模式,努力探索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私有云、专属云与公有云的协同机制;要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融合媒体服务云与制播云的互联互通、协同联动、融合创新,构建广电媒体云,建立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大数据应用平台,孵化应用服务新业态,打造“广电+”生态链,支撑融合媒体的互动化、社交化、泛在化发展,推动广播电视行业服务的升级转型。

第三,大力提升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接收能力。加快全国有线网络整合和智能化建设,全面实现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的数字化。规划到2020年,有线无线卫星网络融合覆盖初具规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普遍应用,双向化宽带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

第四,基本实现广电终端标准化智能化。积极推进T V O S在有线、无线、卫星和互联网终端的应用,基本实现机顶盒、一体机、媒体网关和融合终端的标准化智能化,形成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的“广电+”生态,促进广电智能终端成为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

第五,显著提高安全播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抓紧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面向广电融合媒体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同时要不断完善监测监管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监测监管结构化体系。

第六,全面增强广播电视科技创新能力。集中精力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着力在广播电视媒体云、融合传输覆盖网、TVOS、智能终端、智慧广电、宽带广电、“广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建立新一代广播电视融合媒体技术与标准体系。

第七,继续推进电视节目制播、传输的高清化。全国各电视台、有线无线卫星要全面推进电视节目制播传输高清化。今年我们的科技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快推进高清化,在此,重点介绍一下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到“十三五”末,高清频道成为主流播出模式,省级电视台和较发达地市级电视台基本实现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主要频道实现高清化。同时要合理规划有线无线卫星频率频道资源,采用高效视频编码(AVS2)方式,全面推进高清频道传输、覆盖、入户。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逐步关停标清以及模拟频道的方案,加速普及接收终端高清化。到“十三五”末,卫星、有线网络传输基本实现高清化,地面无线传输中央、省主要频道为高清频道。

以上对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媒体融合发展内容作了简要介绍。总体来讲,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媒体融合创新发展,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构建有线无线卫星和互联网电视融合的媒体服务云平台,结合台网联动的需求,建立广播电视媒体云,推动制播云平台与服务云平台的协同创新,打造“广电+”生态链,支撑广播电视媒体向互动化、社交化、泛在化发展,推动广播影视行业全面转型升级。

二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

总局已在今年2月份颁布了电台、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这两个白皮书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引导和规范我国电台电视台融合媒体制播平台建设,提升媒体融合的综合制播能力。在此,我进行一下宣贯解读。

在近年融合、跨界、互联网+的大形势下,我们在台内融合媒体白皮书编写之初,就确定平台的建设架构既要提升传统业务又能支撑新媒体业务,构建的媒体融合技术体系要能提供丰富制作工具,整合多种类节目、业务资源,支持多终端采集与发布,建立运营服务体系可管可控,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传播内容,为推进台网联动、全媒体互动传播提供顶层设计和实施策略。

技术发展趋势和近年来部分电台电视台的实践清楚地表明,融合媒体的制播要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和技术体制,才能满足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云计算技术具有资源利用高效、业务适配灵活、功能扩展敏捷技术特征,正好可以将传统电台电视台台内业务板块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紧密联系起来,使广播、电视、新媒体具备讲“通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在融合媒体平台上快速部署各类业务应用软件,满足各类融合创新业务的制播、服务和管理快速发展的需求。采用云平台架构同时也契合原全台网交换模式演进的要求,还可以将原全台网媒体服务总线(EMB)迁移的相关功能要求下沉,极大提升电台电视台高码率数字内容迁移的效率。

在此次白皮书中,我们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的融合媒体平台,具备云平台Saa S、Paa S、Iaa S三层模式。由设施服务层(Iaa S)提供统一的平台基础环境,主要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技术设施和平台比较成熟,有较多的资源可以购买或租赁使用;由平台服务层(Paa S)提供统一的支撑软件服务,适配媒体设施服务,提供媒体融合业务所需要的各类公共能力服务,这是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重点;由软件服务层(Saa S)实现统一用户角色和权限管理,构建运营管理体系,这需要改造传统全台网模式下运行的功能软件,部署媒体应用各类工具和服务。

这两本白皮书都分8章,进行了融合媒体平台建设背景分析,叙述了平台总体框架、关键技术、业务流程、重点业务建设思路,提出了运行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和全台网向融合媒体平台的过渡策略。这次白皮书的发布将为广播电视行业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推动电台电视台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业务形态、服务模式、产业格局多方面开展创新实践。特别在当前起步阶段,对行业融合媒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电台电视台的媒体融合推进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只是技术平台建设,还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多种类业务模型建立、市场营销和队伍建设等,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技术只是基础、手段和桥梁。就技术而言,白皮书是对创新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订、丰富和完善,包括基础软硬件和应用工具,不断拓展多种类业务应用,在此基础上甄选出重要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标准、规范发展。

在当前融合发展形势下,各电台电视台可按白皮书技术架构制定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立足实际,分析自身业务需求,分阶段实施。可选择性地先建部分系统,随着业务的增加,逐步扩大平台的规模,对基础架构、软件架构、应用架构、业务流程进行逐步优化和完善。

总体来讲,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就是要发挥广播电视行业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特点,运用支持融合跨界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为契机,努力做到技术与内容、与业务、与运营的深度融合,滚动协调发展,促进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的管理机制、运营模式、政策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具体来讲,需要各电台电视台抓紧整合采编内容、全台网络、人员资源,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开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融合业务运营模式探索与创新,在信息采集、鉴别、加工、制作、传播到市场分析、精准营销、经营管理方面,再造融合媒体业务生产流程,实现频率频道到平台、内容到产品、观众到用户的转变,实现节目内容的多元化采集、多形态生成、多渠道传播、多终端接收,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同时,要迅速建立广播电视节目与用户互动数据入口和数据库,为广播电视媒体大数据业务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科技和体育融合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文化与科技融合, 有助于打造文化发展平台, 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文化产业呈几何级增长。近年来, 湖南注重发挥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提升和牵引作用, 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文化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主动性、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创新成果交集少、众多扶持政策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 与湖南“五个发展”、“三量齐升”的要求仍有差距。为此,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同志多次强调, 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打造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1]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加强政策扶持, 推动融合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扶持政策共享化, 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能够享受科技类诸多投资、税收、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 推动湖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发展, 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和园区的积聚、孵化和引领作用, 发展壮大文化科技产业。二是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鼓励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跨界联姻、深度合作, 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三是积极用好用活现有政策, 重点扶持影视、出版、动漫、文艺等领域的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的创新创业中小企业集群, 构建多层次文化科技企业梯队, 打造一系列文化科技“湘”字品牌。四是优化调整市区财税体制, 通过专项资金下放区县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县积极作用, 做实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鼓励区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 促进区县各类科技园区扩大成果产业化。

2. 搞好技术研发, 引领融合

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骨干企业和机构建设文化科技研发平台, 鼓励文化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重点技术联合攻关, 重点突破数字影视、数字出版、动漫制作、演艺科技以及其它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提高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益。二是筹建湖南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等的趋势, 建议筹建湖南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 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 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 通过集聚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 建立新型运行机制, 聚焦面向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 加速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建立健全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贯彻李克强总理2014年7月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讲话精神, [2]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 注重打通文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作为资本的参股制度, 积极探索把文化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研发单位的方式, 进一步为文化科技创新创造松绑和加力, 推动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创新发展。

3. 建设人才队伍, 支撑融合

一是鼓励湖南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 积极探索文化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重点加快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文化科技跨界人才培养。二是依托“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人才津贴制度、文化科研项目资助制度等, 每年重点扶持一批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业的文化科技人才,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科技职业经理人。三是完善人才考评管理机制, 构建文化科技人才数据库, 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 促进文化科技人才有序流动, 逐步形成湖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人才优势和人才“红利”。

4. 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融合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使政府既不缺位, 又不越位;既承担起在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的扶持、引导作用, 又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加强对优势文化与科技融合行业和重点融合企业的信贷支持, 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直接融资, 改进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引入“以担保换期权”、“版权或无形资产质押”等新兴金融支持手段, 利用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机遇, 扶持一批有实力的文化科技企业上市。三是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部门协作, 建立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三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维护文化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斌.许又声强调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N].湖南日报, 2014-4-11 (02) .

上一篇:模糊故障下一篇:教学优化分析